幼儿园幼儿大班数学教案《我的好邻居》含反思
幼儿大班数学《我的好邻居》教案:通过实践活动激发幼儿数学思维。
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并理解什么是邻居,认真观察身边的邻居,发现他们生活中的数学应用。
2.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3.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幼儿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通过实践活动激发幼儿数学思维。
2.教学难点:如何让幼儿以身边常见的数学运用为切入点,引导幼儿探索数学知识。
三、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结合实际情境,让幼儿更加深刻地了解邻居们生活中的数学运用。
2.游戏教学法:通过游戏等趣味活动,激发幼儿的数学兴趣和求知欲。
四、教学准备1.教具:白板、粘贴纸、彩色笔、闹钟、数学游戏等。
2.材料:儿童绘本、邻里活动图书、幼儿相机等。
五、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老师通过展示自己和自己邻居的合影,引导幼儿了解邻居的概念。
再询问幼儿:你们的邻居有哪些呢?他们住在哪里?大家一起把邻居住的地方标出来,并数数看看有几位邻居。
2.整体概念认知(10分钟)老师通过绘本《我的好邻居》,介绍邻居们每日生活中的数学应用:看时间、称重量、数人数等。
3.实践探究(20分钟)老师给每个小组发一张幼儿相机,要求幼儿们去拍照记录邻居们生活中的数学运用,例如:上学时间、购物、洗衣服等,同时让幼儿们自己尝试去数数、称重、量长等。
4.游戏体验(20分钟)老师根据幼儿们拍下来的照片,设计相应的数学游戏。
例如利用拍下来的照片中的人数,设计数字计数游戏;利用购物照片中的折扣,设计数字计算游戏;利用拍下来的邮票,设计面值计算游戏等。
5.课堂反思(5分钟)老师让每个小组汇报一下他们拍下来的照片和玩的游戏,鼓励幼儿们分享自己的收获和进步,并对此次活动进行总结和反思。
6.课后延伸(5分钟)老师让幼儿回家观察并找到生活中更多的数学应用,然后利用闹钟提醒自己,每天都尝试做一些数学题,增强数学思维。
六、教学总结通过这次课程的教学,幼儿们了解了邻居的概念,同时认识到了身边生活中的数学运用,激发了幼儿对数学的兴趣,提高了幼儿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幼儿大班数学教案《我的好邻居》
幼儿大班数学教案《我的好邻居》教案内容教学目标通过本次教学,幼儿应该能够:•辨别并认识数字 1-5•了解数字 1-5 与对应数量的概念•理解并掌握加法运算教学内容•数字 1-5 的认识与辨别•数量和数字的对应关系•数字的大小比较•加法运算概念和基本公式•通过《我的好邻居》读物,让孩子了解日常生活中数字与数量的应用教学用具•1-5 的数字卡片•1-5 的木质计数棒•教师制作的带数字的画板•《我的好邻居》绘本教学步骤步骤一:引入数字 1-5让孩子们看一看 1-5 的数字卡片,因为这样可以帮助他们了解与认识这些数字。
他们可以将卡片看作一种游戏,并且根据老师给出的提示与要求进行相应的数字选取与辨别。
步骤二:学习 1-5 数量的对应关系有着数学基础的幼儿会很自然地能够将数字与数量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配对,这可以依赖于许多与数学知识相关的游戏与活动,如把数字与物品相配对,或让孩子去在数码盒子内找到对应数量的物品。
步骤三:进行数字的比较让幼儿自己来比较数字的大小,并要求他们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有效地数字比较。
通过实际物品的比较,使孩子在愉悦的氛围下,体验数学乐趣。
步骤四:了解加法运算在教育孩子加法时,可以常规运用教具和绘本中的图案来让孩子更直观地去了解加法运算。
让他们根据实际的需求来选定适当的计数棒,再将相应数量的计数棒加入盒子内,计算盒子内的计数棒总数。
步骤五:综合应用在教授加法计算基本公式时,教师可以让孩子们在具体生活场景中,进行数字比较、量测、加减等基本计算操作,以此来拓展数学应用的能力。
课程结束这个数学教学课程,可以让孩子们从绘本中获得对数字和计算的实际理解;通过游戏和活动,使孩子们培养数字感知和计算能力。
以上所提及的教学步骤,可以使幼儿在学习过程中慢慢地进步,取得实际的成果。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我的好邻居》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我的好邻居》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幼儿应该能够: - 熟悉数数并能够从1数到10; - 了解相邻数字之间的大小关系; - 培养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 认识邻居,发现周围的小动物;教学重点•数数从1到10;•相邻数字的大小关系;•观察小动物的特点和习性;•认识邻居的住宅环境;教学难点•更加深入地了解邻居和小动物;•认识数字之间的大小关系;教学准备•教学设备:投影仪、音响设备、数学卡片、拼图;•教学材料:小动物图片、邻居家住宅图片、课堂练习卡片;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老师用投影仪向学生展示小动物的图片,让学生发现有没有看过或者见过这些动物,学生通过讨论的方式去了解这些动物的特点和习性;•老师再向学生展示邻居家住宅的图片,让学生了解邻居是如何居住的,以及家里面有些什么物品;2. 主题展开•老师和学生一起数数从“1”到“10”,让学生能够掌握数字的基本顺序;•老师展示数字卡片,让学生观察相邻数字之间的大小规律,让学生掌握数字大小之间的基本关系;3. 实验环节•老师将准备好的数学卡片放在桌上,让学生在卡片中找到特定数字的卡片,并将其放在相应的位置上,巩固数字的大小规律;4. 拼图环节•老师将小动物的图片拼图放在桌上,让学生观察小动物的特点和习性,通过拼图游戏来了解小动物的种类和习性;5. 课堂小练习•老师将课堂小练习卡片分发给学生,让学生自己解决这些问题,巩固本节课学习的知识点;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学习到了数数从1到10,了解了相邻数字间大小规律,锻炼了观察小动物和邻居家住宅的能力,认识了周围的小动物和邻居,对提高幼儿的思维能力和观察力有着积极的意义。
但是本节课还存在课堂时间管理不够合理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改进。
幼儿大班数学《我的好邻居》教案:认识身边的生活环境
<幼儿大班数学《我的好邻居》教案:认识身边的生活环境>一、选题背景幼儿时期是一个快乐、好奇的时期,也是认识世界的起点。
而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科学,能够帮助幼儿更好地认识世界、探索世界,具有极大的教育意义。
因此,本次教学我们选择了幼儿大班的数学教学内容,《我的好邻居》,目的是让幼儿能够通过认识身边的生活环境,学习数学知识。
二、教学内容和目标1、教学内容《我的好邻居》是一本适合幼儿阅读的绘本。
故事主要讲述了小猫宝宝和它的邻居们一起度过了一个快乐的一天,认识了身边的生活环境。
本次教学中,我们将根据这本绘本中的情节,设计幼儿数学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认识颜色:通过让幼儿在绘本中找到不同的颜色,帮助幼儿认识颜色。
(2)数数:通过让幼儿数数绘本中不同物品的数量,帮助幼儿学习数学知识。
(3)形状:通过让幼儿认识绘本中不同物品的形状,帮助幼儿学习数学知识。
2、教学目标结合以上教学内容,我们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1)帮助幼儿认识颜色,能够辨别不同颜色。
(2)帮助幼儿学习数学知识,能够自如地数数不同物品的数量。
(3)帮助幼儿学习数学知识,认识不同物品的形状。
三、教学策略和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将采用以下教学策略和方法:1、让幼儿自主活动,增强兴趣幼儿喜欢动手、动脑,因此我们将让幼儿自主活动,增强他们的兴趣。
例如,在绘本中找到不同颜色的物品,让幼儿自己用手指指出来。
2、采用游戏方式,激发积极性幼儿喜欢游戏,我们可以采用游戏方式进行教学,激发幼儿的积极性。
例如,在绘本中找到不同数量的物品,可以让幼儿进行比赛,看谁数得快。
3、将数学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提高应用能力数学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科学,我们将数学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让幼儿在实践中学习数学知识,提高应用能力。
例如,让幼儿将绘本中的形状分类,将它们和身边的实物相对照。
四、教学计划1、课前准备(1)制定教学计划;(2)准备绘本和相关教具;(3)设计游戏和活动。
大班数学《我们的好邻居》教案及反思
大班数学《我们的好邻居》教案及反思先说说这个教案吧。
我觉得在大班就开始讲这个“好邻居”的数学概念,那肯定是特别有趣的。
就像我们住的房子一样,每个数字也有它的邻居。
比如说,数字5的邻居是谁呢?可能是4和6呗。
这就像是住在你家左边和右边的小伙伴,离你可近了。
我猜在教案里啊,老师肯定会用特别好玩的方法来讲这个。
也许会拿一些小卡片,上面写着数字,然后让小朋友们去找每个数字的邻居。
就像玩寻宝游戏一样,小朋友们肯定会特别兴奋,眼睛瞪得大大的,像小侦探似的在那些卡片里找来找去。
再说说这个反思吧。
我觉得老师写反思的时候啊,可能会想很多东西。
比如说,小朋友们是不是真的理解了数字的邻居这个概念呢?有没有小朋友在找邻居的时候找错了?如果找错了,是因为没听明白,还是有其他的原因呢?就像我们做数学题一样,有时候做错了,自己都不知道为啥错了。
也许有小朋友觉得3的邻居是2和5,这可就不对啦。
那老师就得想办法,怎么才能让这个小朋友明白正确的答案呢?是再重新讲一遍,还是换一种方式去解释呢?这就像是走迷宫,走错了路就得重新找对的路。
老师可能还会反思教学方法是不是合适。
也许有的小朋友对小卡片不感兴趣,他们更喜欢那种在黑板上画小房子,每个小房子里写上数字,然后去找邻居的方式。
这就好比我们吃饭一样,每个人口味不同,有的喜欢吃甜的,有的喜欢吃辣的。
那老师就得想办法满足不同小朋友的“口味”,让每个小朋友都能把这个数学知识学好。
你说这个教案和反思是不是很重要呢?要是没有教案,老师可能就像没头的苍蝇一样乱撞,不知道该怎么教小朋友们这个有趣的数学知识。
没有反思呢,老师就不知道自己教得好不好,小朋友们有没有学会。
我有时候就在想,要是我是老师,我能把这个教案设计得这么好吗?我能像这个老师一样认真地去反思自己的教学吗?哎我觉得我可能还得好好学学呢。
我还在想啊,如果这个教案里再加上一些小故事就更好了。
比如说,数字王国里每个数字都有自己的家,它们的邻居就像住在隔壁的好经常互相串门。
幼儿大班数学《我的好邻居》教案:通过场景教学提高幼儿数学学习兴趣
注:本文的《我的好邻居》故事情节来源于网络,不属于原创部分。
一、教学目标1.通过故事情境,让幼儿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2.培养幼儿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自学探究能力,提高其数学学习兴趣和学习成果。
3.能够简单分辨直线、曲线、弯线并能够简单绘制。
二、教学步骤1.以《我的好邻居》故事为情境,给幼儿讲授数学知识《我的好邻居》是一篇脱口而出的小故事,但是,它却能够无形中带给幼儿一点数学知识。
如果将其融入到数学教学中,可以让幼儿更加有兴趣地学习数学。
教师可以让幼儿们听故事,然后针对故事情境和幼儿感兴趣的点,进行简单的数学知识讲解。
例如,在故事中,邻居的房子形状是一条弯线,可以通过弯形线条进行线条的简单分类教学。
2.以情境为例引导幼儿进行探究和创意活动根据《我的好邻居》故事情境,可以设计让幼儿进行探索和创意活动,让幼儿通过亲身经验增强数学概念的理解。
例如,在故事中,邻居房子的外形是弯线条,可以让幼儿用彩笔和纸模仿邻居家的形状,尝试画出各种类型的曲线、弯线等,帮助幼儿在探“这是什么?”“它是什么形状?”的过程中积累数学知识和涵养数学智慧。
此外,针对幼儿的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可以让幼儿们做一些几何拼图,拼组各种形状特殊的图案,增强幼儿的空间想象力和自学探究能力。
三、教学结合例子以针对“直线、曲线、弯线”为例,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方案不同。
下面,让我们对大班的授课进行整理:1.活动设计a)例子展示:教师先用表现形式来展示直线、曲线、弯线等几何概念。
b)灵活操练:教师规定特定的示例,让幼儿自己发现,如T字形图案中含有直线,螺旋形图案中有曲线,户型图中含弯线等。
c)繁异练习:通过配对、找捏、自行寻找等方式,让幼儿更加深入地理解直线、曲线、弯线的概念。
d)形状的探究:教师可以设计几个简单的形状,让幼儿进行询问和归类,让幼儿在探寻过程中影响教师的教学方式。
2.儿歌唱功表演设计a)同步编写儿歌:根据教师所讲述的内容,丰富儿歌的形式,让幼儿在表现中更好地将所学知识融入生活。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我的好邻居》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我的好邻居》教案简介本次教学的主题为《我的好邻居》,适用于幼儿园大班的学生。
本次教学旨在让学生通过数学知识的学习,了解社区邻里、树立团结协作的意识,培养国民素质,同时提高学生的数学认知能力。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认识社区邻里,培养协作意识。
•科学探索、观察、表述、比较、分类、排序等思维方式。
•学习数学计数知识,培养初步的数学思维。
•组织活动,增强幼儿参与、交往、合作和表达的能力。
教学大纲1.教师引入(5mins)本次教学的主题为《我的好邻居》,首先要了解什么是邻居,让孩子们一起来探究社区里有哪些邻居。
通过引导,让学生寻找身边可爱的邻居并进行地图标记。
2.课堂探究(20mins)让孩子们按照事先分好的组进行探究任务。
任务包括: 1. 找出可爱的邻居;2.准备拜访邻居的礼物(可以是自己手工制作的礼物);3. 在地图上标记自己的家和找出邻居家。
3.认知练习(20mins)教师引导学生认识数字0-10,并锻炼学生数数的能力。
让孩子们数出自己家周围所有的小区住户数目,然后带领孩子们记录、比较、分类、排序等各种思维方式。
4.合作互动(20mins)学生交流并展示探究内容、分享礼物、交换信息。
5.总结(10mins)教师引导学生回顾课堂所学,并对课堂上的体验和收获进行总结。
通过讨论和交流,形成学生之间的相互理解、共同分享与合作的氛围。
课后延伸1.家庭亲子活动教师鼓励家长与孩子一起寻找社区邻居,练习计数和排序方法,并制作家庭邻居图谱。
2.组织户外活动教师带领学生一起走访社区,了解周边地理环境和社区配套设施,并进行户外活动体验。
教学评估1.通过学生的发言及作品,了解学生课堂表现情况,确定教学成果。
2.通过对家庭亲子活动的回顾,了解家长与孩子通过课堂还体会到了哪些教育成果。
3.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总结,自我反思,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后记在本次教学中,学生通过探究邻居数量与位置,锻炼了数数的能力;通过制作礼物和简单的互换,增强了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彰显了团结合作的精神。
幼儿大班数学《我的好邻居》教案:通过观察、比较、分类探究身边事物
幼儿大班数学《我的好邻居》教案:通过观察、比较、分类探究身边事物一、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和比较,让孩子认识到身边的事物都分为不同的类别。
2.让孩子了解家周围的环境,认识家附近的邻居和周围的事物。
3.提高孩子的分类和比较能力。
4.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通过镜头观察周围的事物,并找出相似之处,将它们分为不同的类别,例如:树木、花草、高楼、低矮建筑等等。
2.让孩子熟悉家附近的邻居,了解他们的职业和兴趣。
3.深入家附近的环境,让孩子探索听到的声音,如汽车声、儿童的欢笑声、狗叫声等,让孩子找到声音的来源,提高对声音的辨识度。
4.让孩子制作与邻居相关的艺术作品,并介绍他们的职业和生活方式。
例如:制作一名消防员的头盔和水枪;制作一名医生的急救包和药箱;制作一张邻居的肖像画等等。
三、教学方式1.通过带领孩子在家周围观察和寻找相似之处的方式,帮助他们提高观察和分类的能力。
2.借助于故事、图书和图片,让孩子了解不同职业和兴趣,并用图片让孩子分辨认出不同的声音。
3.通过团队合作的方式,让孩子了解别人的生活方式和兴趣,增进了解和交流,提高社交能力。
4.在制作艺术作品时,可以组织孩子们一起完成,共同学习和体验,同时可以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教学准备1.复印或摘抄与邻居相关的图片、故事和描述,如早期职业场景、今天的职业等等。
2.收集相关的声音素材,如汽车声、儿童的欢笑声、狗叫声等等。
3.孩子们需要一个纪录笔记的本子或小样本。
4.提供各种材料和工具,如纸张、颜料、铅笔、剪刀、胶带等,让孩子自由创作。
五、实施步骤1.介绍教学目标和体验方法。
2.通过观察和分辨,让孩子分出周围事物的相似性和不同之处,帮助孩子掌握分类和比较知识。
3.制作邻居相关的艺术作品,如头盔、水枪、急救包、肖像画等等。
4.通过观察和听声辨音,将声源分类,提高孩子辨别声音的能力。
5.组织孩子们去走一走,玩一玩,了解邻居、环境和社区情况。
幼儿大班数学教案《我的好邻居》
幼儿大班数学教案《我的好邻居》教案名称:《我的好邻居》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对邻居的认识与理解。
2. 通过活动,帮助幼儿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尊重和关爱邻居。
3. 培养幼儿社交技能和合作精神。
教学内容:1. 邻居的种类和特点。
2. 学习邻居的名字和职业。
3. 学习尊重和关心邻居的方式。
教学准备:1. 《我的好邻居》的图片、卡片或绘本。
2. 幼儿需要带来的邻居照片或相关材料。
3. 幼儿需要带来的笔和纸。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让幼儿提前带来一些邻居的照片或相关材料,展示给全班,引起幼儿的兴趣,并与幼儿交流他们对邻居的认识和理解。
探究活动:1. 准备一些卡片,上面写有不同邻居的职业名称。
教师出示图片或卡片,让幼儿猜猜这些邻居分别是什么职业,并与幼儿一起讨论他们的特点和工作内容。
操练活动:1. 以小组形式,让幼儿选择一个邻居角色扮演,通过角色扮演来练习与邻居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2. 引导幼儿讨论他们平时遇到邻居时应该怎么做,比如敲门、问好、向邻居提问等,可以以小组形式让幼儿分别提出建议,并逐一展示给全班。
拓展活动:1. 给幼儿发放纸和笔,让他们绘制自己心目中的邻居,或者写一段关于自己与邻居互动的小故事。
总结归纳:1. 教师与幼儿一起总结本节课学到的内容,并鼓励幼儿分享他们的体会和思考。
延伸活动:1. 鼓励幼儿与家长一起,将所学到的尊重和关心邻居的行为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并与家长共同关注社区生活。
评估方式:1. 观察幼儿在角色扮演中是否能根据角色要求与他人合作和交流。
2. 收集幼儿绘画和写作的作品,观察幼儿对邻居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幼儿可以了解并学会尊重和关心邻居的基本行为。
同时,通过角色扮演和小组讨论的活动形式,帮助幼儿提高社交技能和合作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适时地引导幼儿思考和分享,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除了上述教案,我们还可以加入一些互动游戏,如“谁是我的邻居”游戏,让幼儿通过问问题猜测邻居是谁,增强他们的逻辑推理能力。
幼儿大班数学《我的好邻居》教案:通过合作游戏培养幼儿团队合作意识
幼儿大班数学教学中,常常需要进行合作游戏来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介绍一种名为《我的好邻居》的合作游戏,旨在帮助幼儿认识数字、理解数字大小关系,以及培养幼儿团队合作意识。
一、游戏规则1.将幼儿分为两组,每个组有四名幼儿。
2.在课堂上准备一块大型数字拼图,数字拼图分为两部分,左边是从1到5的数字,右边是从6到10的数字。
将数字拼图分成两半,放在两边的墙上。
3.让一组幼儿选择一个数字,例如“7”,并将其拼图片段从右边的墙上取下来,放在桌子的中央。
让另一个组的幼儿从左边的墙上,找到与“7”相邻的数字拼图片段,例如“6”和“8”,以及所有其他数字拼图片段,例如“1”到“5”和“9”到“10”。
4.幼儿需要通过交流和协作,组成完整的数字拼图。
如果拼图正确,幼儿团队赢得游戏胜利。
二、游戏目的1.帮助幼儿认识数字和数字大小关系。
通过游戏,幼儿可以看到数字拼图的部分和整体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好地理解数字之间的大小关系。
2.帮助幼儿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在游戏中,每个组都有重要的任务,需要相互协作才能完成任务。
幼儿需要通过交流、分工和协作,才能完成数字拼图。
三、游戏扩展1.增加难度。
随着幼儿的进步,可以增加数字和数字拼图的难度,使游戏更具挑战性。
2.增加创意。
除了数字拼图,还可以使用其他创意的图案和形状,例如动物、植物、交通工具等,让幼儿更加兴奋和好奇。
3.借鉴幼儿的创意。
幼儿经常会有想象力丰富的想法,可以借鉴幼儿的想法,将其转变为合适的游戏规则。
这样可以让幼儿更愿意参与游戏,增加游戏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通过《我的好邻居》这个合作游戏,可以有效地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幼儿认识数字和数字大小关系的能力。
同时,游戏的扩展也可以增加游戏的生动性和趣味性,让幼儿更加喜欢和积极参与数学学。
我的好邻居大班数学教案
我的好邻居大班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了解数字0-10的大小关系•能正确书写数字0-10•通过游戏和实践活动,掌握数字0-10的概念和用法•能按照序列数数,数数时准确并流畅二、教学准备•白板、彩色粉笔/白板笔、橡皮擦•数字卡片(0-10)•数学游戏的道具(例如:计数豆、玩具、贴纸等)三、教学过程1. 导入活动在课堂开始时,老师给学生展示数字卡片,引导他们一起数数:从0数到10,并反复强调每个数字的名称和书写方式。
2. 游戏1:数字卡片连连看•将数字卡片的正反面分开放置•学生们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有一名学生翻开一张数字卡片的正面,然后另一名学生翻开一张数字卡片的背面(数字卡片需要放置在不同的地方)•如果两张卡片的数字匹配,小组可以拿到这两张卡片,并继续翻牌;如果不匹配,卡片需要翻回去•游戏结束后,小组拥有的卡片最多的小组获胜3. 游戏2:数字排序•将数字卡片打乱顺序,放在桌上•学生们依次从桌上抽取一张数字卡片,并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检查学生们是否正确排序,鼓励他们自我纠正4. 实践活动:计数豆游戏•每个学生分发一些计数豆•老师给出一个数字,学生们需要用计数豆表示出对应的数量•学生们互相检查对应的数量是否正确5. 游戏3:数字之间大小比较•将数字卡片随机分发给学生们•老师宣布某个数字,学生们需要站起来,并按照数字的大小关系排成一队•检查学生们排列的正确性,并给予肯定和鼓励6. 总结和延伸活动•老师与学生们一起回顾今天学到的内容,巩固数字0-10的概念和书写•鼓励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注意数字的应用,例如:看到数字就能快速认识和书写•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与数字相关的家庭作业,以进一步巩固他们的学习成果四、课堂评估•观察学生在游戏和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并对他们的参与程度和正确率进行评估•回答老师提出的数字相关问题•根据学生们的表现和课堂作业的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评价五、板书设计数字0-10的书写和大小关系- 引导学生数数:0 1 2 3 4 5 6 7 8 9 10- 比较数字大小: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六、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游戏和实践活动结合,培养学生对数字0-10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大班数学教案我的好邻居
大班数学教案我的好邻居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们认识数学中的邻居关系。
2.通过活动帮助学生们巩固数学中的数字概念。
3.提高学生们的数学计算能力。
二、教学内容1.数学中的邻居关系。
2.数字概念比较运算。
3.活动:我的好邻居。
三、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1.师生互动:问学生们都知道什么是邻居关系,带领学生们回忆小区或家里的邻居关系。
2.掌故:讲述小明家的邻居关系,引导学生们认识到数学中也有邻居关系。
第二步:学习1.讲解:数学中的邻居关系,即数字概念中相邻的两个数字。
2.示范: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一个数字表格并模拟演示数字概念比较运算。
例如,数字1和数字2是相邻的数字。
第三步:活动1.师生互动:教师把学生分成小组,并让每个小组选出一个学生充当“好邻居”。
2.活动1:“我是谁”。
学生们抽取一个数字卡片,然后宣读卡片上的数字,他们的“好邻居”要回答自己的数字。
3.活动2:“比大小”。
学生们再次抽取数字卡片,并要求他们的“好邻居”比较大小。
例如,如果学生A抽到数字3,学生B抽到数字4,那么学生B要回答“我是数字4,比数字3大”。
4.活动3:“排队”。
学生们根据自己的数字大小排成一个从小到大的队伍,他们的“好邻居”要帮助他们排队。
第四步:总结1.回顾:让学生们分享活动中的体验,并总结邻居关系的概念,以及数字概念中的比较运算。
2.知识回顾:让学生通过演算数字概念的比较运算归纳出比较运算的规律。
3.总结:强调重要的知识点并鼓励学生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加以巩固。
四、教学评价1.通过活动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
2.在实践中检测学生的计算和理解能力。
3.通过小组教学检测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大班数学教案:我的好邻居
大班数学教案:我的好邻居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数学中的邻居概念;2.学生能够比较大小,并用邻居法检查算式的答案;3.学生能够灵活运用邻居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准备1.PowerPoint课件;2.黑板、白板、彩色粉笔/马克笔;3.学生试题册、练习册;4.学生用的小白板和粉笔;5.打印好的教案。
三、教学过程1. 课前启动(5分钟)用PPT上展示世界上一些著名的邻居,比如英国和法国、中国和越南等国家的邻居,向学生们介绍邻居的概念,并通过图片、视频或故事让学生了解两个人或两个物体之间的邻居关系。
2. 新概念引入(10分钟)通过PPT展示一些数字,例如:2、3、5、6、8、9等,用邻居法让学生排列这些数字,学生能够根据邻居法里数值与数值之间的大小关系排列每个数字。
通过这个过程让学生了解邻居法。
3. 基本操练(20分钟)让学生拿出试题册,看看有哪些做过的题目可以用邻居法解决,并请他们将解题思路写在小白板上,形成一个可以互相交流的小组。
老师在这个过程中进行辅导和巩固,确保学生了解如何用邻居法排列数字。
4. 拓展应用(20分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邻居法问题,让学生用邻居法解决问题。
例如:让学生估计教室里的课桌数量,其中,每个学生大约需要占用0.5平方米的空间,每个课桌能够容纳两个学生。
学生可以通过估算教室的大小、计算每个学生占用的平方米数等多种方式来解决问题。
5. 总结(5分钟)结束本节课,老师可提醒学生邻居法的应用场景和注意事项,巩固学生对邻居法的理解。
四、教学评价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及时观察、记录和评估学生的掌握程度,针对不同的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和指导,保证教学效果。
五、板书设计邻居法的概念•介绍邻居的基本概念邻居法的运用•比较大小•校验答案•解决实际问题六、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介绍了邻居法的概念,让学生通过排列数字了解邻居法,再通过拓展应用的方式将之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课堂上,学生们通过小组互动的方式更加积极,老师的角色也从传统的教师转变为学生的引导者和组织者。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我的好邻居》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我的好邻居》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邻居”的概念,并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出来。
2.能够识别并理解限定词“一”的概念。
3.能够数数并认识数字“1”的概念。
教学内容五分钟热身教师可以用课堂画板或幼儿乐器引导幼儿们唱儿歌,让大家放松心情。
新知输入1. 导入话题教师可以带领幼儿们回忆一下上一堂课讲的话题,“好朋友”是什么,我们应该怎么对待好朋友,好朋友之间都会有哪些活动合作。
2. 讲解“邻居”的概念教师可以用图片和实物展现幼儿周围的邻居和他们的活动场所,让幼儿们理解“邻居”的概念。
3. 讲解“一”字的概念教师可以用图片和实物让幼儿们了解“一”的概念,例如只有一个苹果、一只手套等等。
4. 数数字“1”教师可以用手指、玩具或其他教具教导幼儿们认识数字“1”的概念。
活动展开1. 活动一:“我的好邻居”幼儿们围坐在教师周围,一起用语言描述自己在家里的邻居。
教师引导幼儿们观察图片和实物,边看边用简单的话语描述周围邻居的活动和特点,例如“我的好邻居有一个大花园,他们经常在花园里晒太阳”,“我的好邻居家里有一只可爱的小狗,每次看到我都会汪汪叫”,“我的好邻居家有一辆红色的车,每天早上都会开着去上班”。
2. 活动二:“一只手”教师向幼儿展示一只手,让他们观察并说出“一只手”的词语,例如“这是一只手”。
然后教师可以将手掌朝上放在桌子上,让幼儿们用小方块或砖块摆出一排,和教师合作数数这排方块的数量,引导幼儿们认识数字“1”。
活动总结1. 小手游戏教师可以选取一只幼儿的手,让他/她拇指向上,其他幼儿像祈祷一样合拢其他四根手指头,然后数数:“一只手!”,并在手背上画一个笑脸或爱心,让孩子们感受到紧密的团队合作。
2. 结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们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邻居”、“一”和数字“1”,并祝福学生们有一个快乐健康的生活。
家庭作业教师可以让幼儿们在家给家里的邻居拍照,并在下次上课时与其他同学分享。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我的好邻居》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我的好邻居》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数字0-10及其大小概念;2.帮助学生掌握数字顺序,能够发现其中的规律;3.让学生了解图形的种类,并能正确命名;4.启发学生观察周围环境,学会做简单的数学运算。
二、教学重点1.让学生正确认识数字0-10并能灵活运用;2.帮助学生掌握数字的大小关系,掌握数字的增减规律。
三、教学内容1. 数字0-10的认识数字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幼儿园大班的学生首先需要了解数字0-10及其大小概念。
在教学时,老师可以利用数字棒、数字图卡等教具让学生触摸、感受数字的形态。
教学步骤:1.教师用数字图卡或数字棒分别展示数字0-10;2.让学生观察、感受数字的形态,并尝试用数字棒拼凑数字;3.引导学生逐一朗读数字,让学生熟悉数字的读法;4.让学生根据数字大小,排列数字的顺序。
2. 数字大小的概念与比较数字的大小关系是幼儿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
学生需要了解两个数字的大小关系并且能够进行比较。
在教学时,老师可以通过数字的视觉感受,让学生培养数字大小的概念,并能够从中发现数字增减的规律。
教学步骤:1.老师出示两个数字,让学生比较数字的大小,并说出比较结果;2.进行数字大小的游戏,比如教师出示数字10,让学生逐一报出比10小的数字,直到数字0;3.引导学生发现数字的大小规律,让学生逐渐掌握数字增减和大小关系。
3. 图形的认识和命名图形是幼儿园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
学生需要了解常见的图形种类及其名称,通过感性认识与语言表达来培养学生的图形意识。
教学步骤:1.出示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基本图形;2.让学生逐一观察图形形态,并尝试说出图形的名称;3.进行形状的游戏,比如教师出示图形,让学生说出图形的名称;4.让学生试着画出这些基本图形,帮助学生理解图形的构成。
4. 数学的运用让学生在认知数字和图形的基础上,能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的运用,加深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步骤:1.让学生观察周围环境,数数花盆、书桌、椅子等日常用品数量;2.带学生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比如:减去一只椅子,还剩几只椅子?3.让学生亲身体验,帮助学生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大班数学教案:我的好邻居
大班数学教案:我的好邻居大班数学教案:我的好邻居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1.认识数学邻居——加法和减法;2.学习数学邻居的性质和运算规律;3.掌握数学邻居的常见应用例题。
二、教学过程1.引入(1)出示图1,让学生观察这两个相邻的数字7和9,问学生它们之间还有哪些数?(2)分享学生的回答,引出本课的主题——我的好邻居。
(3)出示图2,让学生观察7和9的关系,并讨论如何用一个数学符号表示这个关系。
(4)板书运算符号“+”和“-”,并解释它们分别代表的运算。
2.探究(1)出示图3,以3+4=7为例,让学生观察这个算式的特点,并尝试在黑板上举例,比如2+5=7、6+1=7等等。
(2)让学生总结这些算式的共性和规律,并从中引出加法邻居的概念及其性质。
(3)让学生找出所有的1~10的加法邻居,在黑板上列出,让学生观察和总结它们之间的规律和性质。
(4)同样的方法,让学生学习减法邻居的概念及其性质,列出1~10的减法邻居,并观察它们之间的规律和性质。
3.运用(1)在黑板上出示一道例题:6+?=9,让学生找出这个算式中的“?”,并推导出答案是多少。
(2)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类似的例题,并帮助他们检查答案是否正确。
(3)让学生根据提示,在黑板上自己出题,并交给同桌,帮助同桌解答,同时互相检查答案的正确性。
三、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加法和减法邻居的概念、性质、运算规律及其常见应用方法,提高了数学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
在今后的学习中,学生应该注意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掌握解题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数学水平,做一个善于思考、勇于创新的优秀学生。
四、教学拓展1.数学邻居的拓展应用学生可以自行拓展数学邻居的应用,比如乘法邻居、除法邻居等,进一步巩固数学基础知识。
2.巧用数学邻居解决实际问题数学邻居并不仅仅是课本中的知识点,它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实际应用。
比如,我们可以使用数学邻居的概念来计算两个货币的兑换比率,或者计算不同体积的液体的混合比例等等。
幼儿大班数学《我的好邻居》教案:数学教育结合生活实践
幼儿大班数学《我的好邻居》教案:数学教育结合生活实践一、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幼儿将:1.掌握关于生活中邻居的基本数学概念,比如数量、大小、位置等;2.培养对生活中邻居的观察和认识能力,同时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3.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促进幼儿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以培养其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课程内容《我的好邻居》1.生活中的邻居介绍幼儿们熟悉的邻居,如公园里的警察叔叔、小区门口的保安大哥、超市里的店员姐姐等,同时指导幼儿认识数字、形状、颜色等概念。
2.邻居的数量大小让幼儿对不同邻居的数量大小进行认识,比如公园里有3个警察叔叔,小区门口有1个保安大哥等。
通过观察、对比,让幼儿掌握基本的数量概念。
3.邻居的方位关系引导幼儿可以通过角度和位置的变化来表达邻居的相对关系,比如店员姐姐坐在收银台后面、保安大哥站在门口左边等。
同时让幼儿自己尝试,找到和描述自己家周围邻居的方位关系。
4.邻居的外形特征引导幼儿通过观察邻居的外形特征,认识不同颜色、大小、形状等的不同,同时让幼儿自己观察周围,找到和描述邻居们不同的外形特征。
三、教学方法1.真实场景引导法提供一些真实的场景让幼儿进行观察,在真实场景的基础上进行探索和总结。
2.游戏诱导法通过游戏的方式引导幼儿进行学习,可以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同时提高幼儿的积极参与性。
3.交往合作法引导幼儿进行小组合作,在小组活动中让幼儿进行交流合作,增强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四、教学设计1.活动一:生活中的邻居目标:引导幼儿学习认识生活中的邻居,并认识数字、形状和颜色。
内容:让幼儿们围绕“我的好邻居”主题,了解身边常见的邻居,比如交警、快递员、邮递员等。
方法:通过视频等多媒体形式让幼儿观看形象生动的邻居介绍,并引导幼儿从中学习邻居的外形特点、工作内容等。
评估:观察幼儿对邻居的学习情况和记忆能力,让幼儿自己说出邻居的特点进行测评。
2.活动二:邻居的数量大小目标:引导幼儿认识不同邻居的数量大小,并掌握相关数学概念。
大班数学教案我的好邻居
大班数学教案:我的好邻居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次数学教学,让大班幼儿能够:1.认识数字1~10,掌握从1到10的顺序排列和数码的大小关系。
2.认识基本几何形状: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并能进行简单的分类和比较。
3.学习加法、减法、与数位相关的简单计算,提高数学计算能力。
4.激发幼儿参与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数字认识1)教学重点通过多种游戏的方式,培养幼儿的对数字的认知能力。
掌握数字1到10的读法、书写和大小比较。
2)教学内容1、认识数字1~102、数码练习3、大小比较4、数字联想游戏2. 形状认识1)教学重点通过视觉感受和实物比较,让幼儿能够认识并区分常见的基本几何形状。
2)教学内容1、认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基本几何形状2、图形分类和比较3. 数学计算1)教学重点基础加减法的教学,巩固数字认识能力,提高幼儿初步的数学计算能力。
2)教学内容1、自然拼数2、数字游戏3、口算小能手三、实施过程1. 教学准备1、备好图形模板、拼图、数字卡片、小算盘、计算机等教学工具。
2、准备幼儿喜欢的小糖果作为奖励。
2. 教学过程2.1 数字认识1、认识数字1~10通过拿出相应个数的小球、花环、小石子等辅助工具,让幼儿辨认数字,并说出数字名称。
2、数码练习将数字卡片打印出来,让幼儿参与排序、组合等游戏。
如:用数字拼成自己的名字或年龄。
3、大小比较拿出不同大小的玩具、小零食进行大小比较游戏,让幼儿感受数字的大小,并进行简单的比较。
4、数字联想游戏用幼儿喜欢的物品,如小球、花环、小石子等安排数字游戏,让幼儿联想并说出相应数字。
2.2 形状认识1、认识基本几何形状用图形模板和实物比较的方式,让幼儿认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基本几何形状。
2、图形分类和比较拿出相应的图形模板,让幼儿将相同形状的图形分类,并根据模板大小进行排序、比较等游戏。
2.3 数学计算1、自然拼数将数字卡片打印出来,让幼儿参与排序、组合等游戏。
大班数学教案:我的好邻居
大班数学教案:我的好邻居《我的好邻居》大班数学教案一、课题名称:我的好邻居二、目标:1.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理解邻居的形容词。
2. 掌握加法运算,使用数量关系求解问题。
3. 培养学生基本的数学思维能力。
三、重点和难点重点:理解邻居的形容词,掌握加法运算,使用数量关系求解问题;难点:利用数量关系求解问题。
四、教学准备:1. 日常用品:多媒体课件,小盒;2. 材料准备:数字卡片,邻居图片卡片;3. 教学工具:圆圈。
五、教学步骤:Step 1. Warm up1). Introduce the title of the lesson: My Good Neighbors2). Show the pictures of some different kinds of neighbors, let students talk about them and try to find out their characters.Step 2. Presentation1). Ask students to look at the numbers on the neighbor cards, and review the concept of “addition”.2). Guide students to fill in the table with their partners. (Ask students to draw a picture in the table.)3). Give students practice questions.Step 3. Practice1). Use the circle to show the neighbor cards around it.2). Divide the class into groups of 5 to 6. Ask each group to place their neighbor cards on the circle, then ask them to solve the addition word problems.3). Check and discuss the answers.Step 4. ConsolidationInvite some students to stand up and explain some addition questions in front of the class.Step 5. Summary1). Summarize what we have learned in this lesson.2). Ask students to give good neighbors a thumbs up to show their appreciation for them.六、板书设计:( ) + ( ) =七、作业设计:1. 复习本课所学内容,准备相应的口算练习;2. 读一读“邻居的故事”,看一看“我的好邻居”的照片,思考邻居的形容词;3. 用家数,对本课中的加法内容进行练习;4. 画一幅邻居图和家数,并写出加法问题;5. 尝试求解其他人家户内容减法问题。
幼儿园幼儿大班数学教案《我的好邻居》含反思
幼⼉园幼⼉⼤班数学教案《我的好邻居》含反思 作为⼀名教学⼯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编收集整理的幼⼉园幼⼉⼤班数学教案《我的好邻居》含反思,希望能够帮助到⼤家。
活动⽬标: 1、探索、发现在⾃然中数列中⼀个数与其前后两个相邻数之间的关系。
2、学习⽤语⾔表述"X⽐X多⼀,X⽐X少1"。
3、培养幼⼉的尝试精神,发展幼⼉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4、激发幼⼉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并感受集体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中1~10的数卡,教学挂图(⼆)中1~10的竖长条点卡。
2、新房图(见附图⼀),实物卡,点⼦印章,铅笔。
3、幼⼉⽤书第24页《空缺处填什么》的材料;按标记排列数卡或点卡的操作底板(见附图⼆),幼⼉⽤书第1、3页的点卡和数卡若⼲;"⼩动物的家"的操作底板(见附图三),记录单(见附图四)。
活动过程: 1、感知⼩动物的新邻居。
引导幼⼉观察新房图。
这是那些⼩动物的家?它们分别住在⼏号房? 引导幼⼉认识2的相邻数。
教师:⼩狗住在⼏号房?它的邻居是谁?它们各住在⼏号房?2号房的前⾯是⼏号房?2号房后⾯的是⼏号房? 师幼讨论:为什么1排在2的前⾯?3排在2的后⾯? 引导幼⼉学习⽤语⾔表述:2的前⾯是⼏?2的后⾯是⼏?2⽐1怎样?2⽐3⼜怎样? 2、体验相邻三数之间的关系。
教师出⽰1~10的点卡引导幼⼉观察,并匹配相应的数字。
引导幼⼉观察5的点卡,体验相邻三数之间的关系。
教师:图上有⼏个点?5有邻居吗?它的邻居是谁? 教师:和5靠的最近的是⼏和⼏?5⽐4怎样?5⽐6⼜怎样? 教师:数也有邻居,数的邻居我们称它们是相邻数。
组织幼⼉讨论:⼀个数有⼏个相邻的数?是两个什么样的数? 教师;与7相邻的两个数是⼏和⼏? 教师:你是从哪⾥知道它们是与7相邻的数? 师幼共同总结:与⼀个数相邻的两个数,后⼀个数⽐⼤1,前⼀个数⽐它⼩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幼儿大班数学教案《我的好邻居》含反思
幼儿园幼儿大班数学教案《我的好邻居》含反思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幼儿大班数学教案《我的好邻居》含反思,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活动目标:
1、探索、发现在自然中数列中一个数与其前后两个相邻数之间的关系。
2、学习用语言表述"X比X多一,X比X少1"。
3、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4、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并感受集体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一)中1~10的数卡,教学挂图(二)中1~10的竖长条点卡。
2、新房图(见附图一),实物卡,点子印章,铅笔。
3、幼儿用书第24页《空缺处填什么》的材料;按标记排列数卡或点卡的操作底板(见附图二),幼儿用书第1、3页的点卡和数卡若干;"小动物的家"的操作底板(见附图三),记录单(见附图四)。
活动过程:
1、感知小动物的新邻居。
引导幼儿观察新房图。
这是那些小动物的家?它们分别住在几号房?
引导幼儿认识2的相邻数。
教师:小狗住在几号房?它的邻居是谁?它们各住在几号房?2号房的前面是几号房?2号房后面的是几号房?
师幼讨论:为什么1排在2的前面?3排在2的后面?
引导幼儿学习用语言表述:2的前面是几?2的后面是几?2比1
怎样?2比3又怎样?
2、体验相邻三数之间的关系。
教师出示1~10的点卡引导幼儿观察,并匹配相应的数字。
引导幼儿观察5的点卡,体验相邻三数之间的关系。
教师:图上有几个点?5有邻居吗?它的邻居是谁?
教师:和5靠的最近的是几和几?5比4怎样?5比6又怎样?
教师:数也有邻居,数的邻居我们称它们是相邻数。
组织幼儿讨论:一个数有几个相邻的数?是两个什么样的数?
教师;与7相邻的两个数是几和几?
教师:你是从哪里知道它们是与7相邻的数?
师幼共同总结:与一个数相邻的两个数,后一个数比大1,前一个数比它小1。
3、了解2~9的相邻数。
游戏"举卡片"。
教师交代游戏规则:老师报一个数,请小朋友在自己的卡片中寻找并举起与这个数相邻的两个数的数卡(多1的数与少1的数)。
4、幼儿操作活动。
完成"找朋友"。
(2组)数数中间是几?在它前后的空缺中印出比它少1和多1的实物,并说说"几比X多1,几比X少1"。
请在空缺的地方印出相应的点数,说说它比前面的数怎样,比后面的数又怎样?它的朋友是几和几?
完成"按标记排列数卡或卡点"。
(1组)根据标记把数卡或卡点在红旗后面排好,排好后读一读,说说卡片是按顺数还是倒数的顺序排列的。
完成"小动物的家"。
(1组)看看每幢房子有几层楼,每个小动物住在第几层的第几间房间,在记录单上用数字表示,最后说一说每个小动物住在楼房中的第几层第几间。
活动反思:经过了小班、中班的学习,幼儿对数字的认识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
幼儿有了初步的数与数之间存在某种逻辑关系的概念。
在学习“10以内的相邻数”时,我结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以游戏
贯穿到教学活动中。
通过游戏化教学,结合生活中的邻居关系,把相邻数的概念渗透在其中,帮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快乐的学习、体验、理解。
活动《找邻居》的重难点是,让幼儿能发现比一个数多“1”和少“1”的数,初步理解相邻数的关系。
所以在设计的过程中,我充分结合幼儿对动物的喜爱之情,以帮助小动物的房子编门牌号来引出课题,让小朋友来为小动物找“邻居”,孩子们对找邻居非常感兴趣。
一下子就为小动物找到了两个邻居。
由于幼儿还没有形成相邻数的概念,所以这这个部分以故事的引导方式来激发幼儿进行主动探索,让幼儿在轻松地在故事情节中自然将问题解决,为幼儿提供了主动探索的机会。
在活动中,以小动物找到邻居后,再请幼儿为数字宝宝也来找邻居,实现从具体的物到抽象的数的转换。
遵循了幼儿数学学习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循序渐进的规律。
其中,以学习2的相邻数为重点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让幼儿理解邻居之间的关系,每个数都有两个邻居,比它多1的数是大邻居,比它小的数是小邻居。
从而为探索后面数的相邻数作好铺垫。
在整个过程中,幼儿处于主动探索状态,以游戏的形式帮助幼儿掌握数的“邻居关系”。
最后运用人手一套的数学操作材料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幼儿主动探索的愿望,更有利于幼儿掌握知识,完成目标。
孩子们也能自始至终认真参与活动,在难度上,也遵循有易到难的来进行挑战。
通过这次的数学活动,虽然目标基本达成,但我感觉还应更注意数学活动的科学性、严谨性和规范性,在第二课时时,还应特别强调突出“相邻居”这个概念,这个看似简单的内容,要让幼儿充分熟练的理解和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对幼儿来说还有一定的难度,还需要在第二课时进行复习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