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迈向普及化的几个共性问题
我国高等教育进一步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高等教育进一步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作者:王升来源:《速读·中旬》2014年第08期摘要: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取得了骄人的成就。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已跃居世界之最,整体上迈入了大众化阶段,正积极向普及化阶段过渡。
虽然取得了不少成就,但是我国与世界高等教育强国相比,仍有着很大的差距。
如高等教育经费短缺、师资力量不足、教育质量下滑和高校办学自主权弱化等问题,成为制约我国高等教育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因此,积极探求应对之策,我国高等教育才能获得持续协调发展。
关键词:高等教育;发展问题;对策一、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一)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筹措渠道单一化高等教育规模扩张须建立在教育经费大量投入基础之上,没有教育经费的大量投入,高等教育办学条件和质量的提高是难以有物质保证的。
2004年,我国普通高校共投入教育经费2129.76亿元,是1998年的3.88倍。
但是,在高等教育经费总投入增加的同时,普通高校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和公用经费却在连年下降。
2005年,普通高校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为5375.94元,与1998年相比减少了1399.25元,下降幅度为20.65%。
同年,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为2892.65元,比1998年减少了655.08元,下降幅度为22.65%。
由于投入不足,很多高校不得不靠借贷或乱收费来解决扩招所带来的经费投入问题。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经费筹措,主要还是以政府财政投资为主导,社会力量参与高等教育投资的积极性不高,尚未形成多元化的融资机制。
就拿社会捐赠这一项来比较,据最新民盟中央调研,社会捐赠在一些发达国家是筹集教育经费的重要渠道,美国一些名校接受的捐款与捐赠基金投资收入已占年度预算的20%至40%,日本私人捐赠占公立高校总收入15%、私立学校则超过50%。
反观我国,社会捐赠占高校经费比例很小。
以1999年至2001年为例,分别为2.14%、1.79%和1.40%,这进一步加剧了高等教育经费短缺。
高等教育迈向普及化的几个共性问题
高等教育迈向普及化的几个共性问题作者:张雷生来源:《大学教育科学》 2019年第3期根据教育部颁布的《201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18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到3?833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8.1%。
当我们谈论我国高等教育未来发展时,“未来已来”;当我们讨论高等教育普及化将至的可能性时,“将至已至”。
依照马丁·特罗提出的高等教育发展阶段划分标准,我国距离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仅一步之遥,指日可待。
自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阶段至今,接受高等教育服务已不再是过去少数社会精英集团独享的特权。
展望我国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的未来,高校办学主体的多元化、学生组成的多样化、学生跨境流动的常态化、学习方式的智能化、招生压力的凸显化、学校治理主体的开放化……,这些在高等教育精英化、大众化阶段无法想象的情景和矛盾,在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都将成为非常普遍的现象。
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高等教育主要矛盾正从过去“满足于能上大学”向“渴望能上理想中的大学”转变;高等教育所面临的其它诸多矛盾既有国际上高等教育发达国家和地区所曾遇到过的共性问题,更多的则是集中反映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国情实际所特有的个性化问题。
站在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转换节点上,亟需高等教育研究者科学、客观、准确地预测未来高等教育发展趋势,进而推动高校和各级政府以及教育主管部门做出有效应对。
从国际经验来看,高等教育从大众化向普及化转变过程中会遇到一系列共性问题和现象。
第一,学生的年龄、性别、国籍、肤色、乃至是否结婚生子等学生的结构组成特征将发生显著变化,不仅会有年龄段的迥然差异,祖孙三代同堂学习也绝非少见。
随着终身学习观念的渐入人心,越来越多未能进入大学校园学习的民众,在具备了闲暇时间、精力和财力之后,选择到大学接受教育服务必将成为一种社会趋势。
这对高等教育机构的发展及整个国民科学文化素质的提升大有裨益,实属乐见其成的现象。
不过,与此同时,随着“少子化”时代的到来,未来学校的新生入学计划完成率和在校生规模以及中途退学率、最终获得学位的学生比率等指标将影响乃至决定学校的生死存亡,高校如若经营不善,“关门歇业”或将成为一种寻常现象。
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问题与对策研究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等教育的普及化成为一个热门话题。
然而,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问题。
本文将就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可能的对策。
首先,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是教育资源的不平衡分布。
目前,高等教育资源主要集中在一线大城市和发达地区,而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的高等教育资源相对匮乏。
这导致了教育资源的浪费和人才流失的问题,也使得一些有志于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无法实现其教育梦想。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对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的高等教育资源的投入,提高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确保每个地区的学生都能享有公平的教育机会。
其次,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还面临着教育质量的问题。
由于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压力面临,一些高校在招生过程中降低了入学门槛,导致教育质量下降。
我们应该加强对高等教育质量的监管和评估机制,提高高校的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
同时,我们需要加大对高等教育师资力量的培养力度,吸引优秀的教师和研究人员加入高等教育领域。
第三,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还面临就业问题。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越来越严重。
一方面,高校的招生规模扩大,导致了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加剧;另一方面,高校培养专业与市场需求不匹配,使得学生在毕业后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高校与企业之间的紧密合作,将教育与就业相结合,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级人才。
此外,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也需要关注社会负担问题。
虽然高等教育大众化将为更多学生提供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但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财政压力。
政府需要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力度,同时鼓励社会各界共同参与高等教育的发展。
此外,我们还可以探索多种资助方式,例如设立奖学金、助学贷款等,降低学生和家庭的经济负担。
综上所述,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面临着诸多问题与挑战,但也有许多可行的对策。
我们应该加强对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提高高校的教育质量,并加强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级人才。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问题与对策
存这段时 问罩, 高校地位明显提高 , 合实 力_ 综 人大增 强 , 在 并 高校办学体制 、 管理体制 、 投资体制 、 生就 、 招 体制和 内部 管 理体制等多 方 面进 行 r突破性 改 革。从 19 年 至今 , 国 98 中
高等教育飞 跃 发展 , 中 最受 关 注的 即是 高等学 校扩 { 问 其 { j
维普资讯
山东 师 范 大学 学 报 ( 文 社 会 科 学 版 ) 人
J RNAL O 鲫 AND OU F ONG RMA UNI NO I VER 兀 ( ma ie n oil ce cs S Hu nt sa dS ca ine ) i S
教育遭受到停 I招 搬迁 农村 办学 、 师 队伍 受到重 创 的 L E、 教
严重破坏 。
17 97年高考招生制 度的恢 复给 高等 教育继 续健康 发展 提供 了契机 。 白此 至 19 , 闰高等 教育 进入 稳步 发展 9 8年 巾
和 改 时期 。其 中 ,98年中国高校 出现第二 次急剧膨胀状 18
摘要 : 中国高等教 育大众 化阶段的到来, 不仅体 现 出高等教 育的发展 成就 , 必然带来 一些新 的 问题 , 也 主要 表现为政府对高等教育经费的投入仍然不足 、 高考招 生制度 引发 出教 育不公平 的矛 盾 、 专业设 置 与就 业市场 高校
之间的脱节 、 外延式规模发展 与 内涵型质量提高之间的偏离。 为此, 政府 、 高校 、 社会 应共 同努力 , 采取 积极的应对 策略及 改革措施 。
阶段 的到来 , 为我国高 等教育 发展 提供 了机遇 , 同时也暴 露
出一些 问题 。我们不但在理论 上要进 行深入地 分析和论证 ,
即进入高等教育办学 和管理体制 的初创时期。5 年代初 期 , O 为 了适应高度集 中的 划经济体制 , 在对 旧中国高等教 国家 育进行接受和改 革的基础 上, 对高等教 育实行 J“ 中管理 、 ,集 统一领导” 98 90 大跃 进期 间 , 。1 —16 年 5 出现 了高校 的急剧 扩 张, 全国全 日 制高校 的数量 由 29 2 所猛 增到 1 9 ( 2 所 不包 8
高等教育的公平与普及问题
高等教育的公平与普及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高等教育日益成为人们追求成功的重要途径。
然而,高等教育的公平与普及问题也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本文将从教育资源分配、入学机会公平和教育质量三个方面分析高等教育的公平与普及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首先,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平等是高等教育公平与普及的一个关键问题。
在很多地区,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高等教育机会集中在一些富裕地区或优质学府,而农村地区和农民工子女则面临着教育资源匮乏的困境。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地区和贫困家庭的教育投入,建设更多高水平的农村大学和职业学院,为这些地区和群体提供更多的高等教育机会。
其次,入学机会的公平也是高等教育公平与普及的一个重要问题。
在当前的高考制度下,由于地域差异、家庭背景和教育资源的差异,有些学生的高考分数无法与自身的实力相匹配,而一些其他的评价方式如课外活动表现、面试等也受到了一些问题的困扰。
因此,我们需要改革高考制度,建立更加多元化的入学评价体系,充分考虑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潜力,使每个学生都能享有公平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
再次,教育质量的差异也是高等教育公平与普及的一个现实问题。
尽管高等教育的普及率提高了,但部分高校和专业的教育质量依然不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加大对高等教育的质量监管和评估力度,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激励和鼓励高校提高教育质量。
此外,高校也应该加强师资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体验。
除了政府和高校的努力,社会各界也应积极参与高等教育的公平与普及工作。
一方面,社会应该加强对高等教育的宣传力度,提高人们对高等教育的重视程度。
另一方面,社会应该积极推动教育公益事业的发展,为贫困地区和群体提供更多的教育援助和机会。
综上所述,高等教育的公平与普及问题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社会问题。
我们需要从教育资源分配、入学机会公平和教育质量三个方面来解决这个问题。
只有通过多方共同努力,才能实现社会公平与普及的高等教育,让每个人都有机会接受优质的高等教育,为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
高等教育普及的经验和问题分析
高等教育普及的经验和问题分析自20世纪以来,全球高等教育普及率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这种趋势的背后是社会需求和政府投入的推动。
然而,高等教育普及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深入探讨高等教育普及的经验和问题,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高等教育普及的经验高等教育普及率的提高对于社会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全球范围内,高等教育率在逐年提高。
许多国家在政策制定时都将高等教育视为发展战略的重要一环。
此外,学校也在制定更为灵活和多元化的教育计划,以更好地面对时代的需求。
我国是一个典型的高等教育普及国家,高等教育率从20世纪末开始上升。
截至2021年,我国高等教育文凭授予量已达995万,是20世纪初的几千倍。
我国高等教育建设面向未来,设置了众多专业课程,培养了实用、全面、有创新力、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
仅就国际大学排名而言,中国大陆高等教育水平在近些年得到了大幅的提升。
高等教育普及的问题然而,高等教育的普及也面临着许多挑战。
以下是一些我们应该认清的问题:1. 培养高素质人才仍不充分。
伴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我们通常看到的"只有文凭,没有实力"、等待就业的学生越来越多,全社会对大学生就业的关注日益增加。
一些媒体甚至报道称,"中国高校已经成为了职业技能培训机构"。
这种现象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国家、高校、学生本身等多个视角,都应该出台相关措施。
2. 用人单位更多地看重岗位经验,而非学历。
很多企业在进行招聘时,更多地看重应聘者的岗位经验而非学历。
这似乎是一种对于高等教育普及所带来人才供需结构变化的应对方式,使得拥有高学历的人在就业市场上面临更大的困难。
3. 学生面临着就业选择过程中的"盲选"问题。
由于职业信息的不对称,许多学生在面临就业选择时缺乏全面的信息,这使得他们常常面临将就、盲选的情况,并在就业市场中失去对自己职业规划的主动权。
4. 教育成本大幅度增加。
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高等教育在培养人才、推动国家发展和提升社会素质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我国高等教育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探讨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第一个问题是就业难。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普及率的提高,大学毕业生数量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
然而,就业市场的供需不平衡导致了大学生就业的困难。
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高校培养的专业人才与市场需求之间存在差距。
大学专业设置滞后于社会需求的变化,导致一些专业人才供过于求,而另一些专业则供不应求。
其次,大学教育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缺乏实践能力的培养。
很多大学生在毕业前没有实习或实践的机会,导致他们在就业市场上缺乏竞争力。
第二个问题是教育质量不稳定。
虽然中国的高校数量众多,但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高等教育质量也存在较大差异。
主要原因包括:首先,高校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
一些重点高校拥有更多的教育资源,拥有更好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设施,而一些普通高校则面临着教育资源匮乏的问题。
其次,高校评价体系不完善。
当前,高校的评价更多地以科研成果为导向,而忽视了教学质量的评估。
这导致一些教师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科研上,而忽视了教学工作。
第三个问题是创新能力不足。
虽然我国的高校在科研方面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但整体创新能力仍然有待提高。
这主要有以下原因:首先,科研经费不足。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科研经费投入相对较低。
这导致科研条件和设备不够完善,限制了科研水平的提升。
其次,学术环境不够开放和自由。
学术界面临着较大的政治和行政干预,限制了学术研究的自由和创新精神的发展。
综上所述,我国高等教育存在就业难、教育质量不稳定和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
这些问题的原因涉及高校专业设置的不合理、教育资源不均衡、评价体系不完善、科研经费不足和学术环境不开放等。
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加强高等教育与就业市场的对接,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加大对普通高校的支持力度,并在科研经费投入、评价体系改革和学术自由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的 问 题 、 盾 和 不 足 , 之 成 为 今 天乃 至 今 后 一 段 时 间 内高 等 教 育 改 革 与 发 展 的 中 心 议题 之 一 。扩 招 之 矛 使
后 , 些 高 校 为 了短 期 利 益 , 有 降低 录取 分 数 线 , 源 素质 整 体下 降 , 接 影 响 了 高 等 教 育 教 学 秩 序 的 正 常 生 直 运 行 。 一 定 程 度 上 影 响 毕 业 生 质 量 。另 外 , 界 发 达 国家 的 经 验 证 明 , 等 教 育 大 众 化 在 继 续 发 展 精 在 世 高
英 教 育 的 同 时 , 大 力 发 展 职 业 性 高 等 教 育 , 养 一 线 急 需 的高 级 应 用 型 、 用 型 技 术 人 才 , 要 培 实 因此 , 我 在 国 , 要 是 高 等 职 业 教 育 实 行 了扩 大 招 生 。 由 于我 国 高 等 职 业 教 育 起 步 较 晚 , 初 具 规 模 和 特 色 , 仍 主 虽 但 缺 乏 丰 富 的办 学 经 验 和 稳 定 的资 金 来 源 , 以 , 招 可 能 造 成 高 等 教 育 教 学 质 量 的 下 降 。 所 扩 “ 量 是 生命 线 ” 质 的企 业 宗 旨对 高 等 教育 也 是 适用 的 , 果 某校 让 不 合 格 的 毕 业 生 流 人 社会 , 如 企 业 如 犹 不合 格 的产 品进 入市 场 , 定 会 砸 自 己的 “ 子 ” 影 响 高 等 教 育 的声 誉 和 社会 地 位 , 利 于高 等 教 育 的持 必 牌 , 不 续发 展 。另 外 , 果 以牺 牲 质 量 为代 价 单 纯追 求 高 等教 育 数量 的增 长 , 们 所 担心 的 “ 沫 教 育 ” 象 将 有 如 人 泡 现 可 能 出现 , 社 会 与 经济 的 可 持 续 发 展 都 将 极 为 不 利 。在 传 统 经 济 体 制 下 , 育 一 般 是 滞 后 于 经 济 发 展 对 教 的 , 在 知 识经 济 社 会 , 育 发展 水 平 可 能适 度超 前 于 经济 , 经 济 发 展 起 拉 动 作 用 。但 是 , 果 教 育 过 度 但 教 对 如 的超 前 , 适 得其 反 。如 今我 国高 等教 育 的 迅 速发 展确 实 对 经济 起 到 了一 定 的拉 动 作 用 。 仅 就 基 建 项 目, 会
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中的公平性问题探究
高 等教 育最 直接 、 最 显 著 的 效 果 就 体
越多的 高等院校毕 业生涌入求职行 列 中,
机会、 过程 以及 结 果 的 不 公 平 , 导 致这 些 不 势 学 生 更 加 处 于 不 利 地 位 , 其 入 学 机 会 岌 现 在就 业 率 上 , 随 着高 等 教 育 的普 及 , 越 来 公 平 问题 的 因 素 也 是 多 方 面 的 , 因 为 在 某 岌 可 危 。 种程度上 , 教 育 是 对 一 个 国 家 经 济 发 展 水
育 资 金 都 来 自于 国家 财 政 拨 款 , 缺 少 民 间
1 高等教 育大众化不 公平 的方面
正 是 由于 高 等 教 育 不 断 朝 着 大 众化 方 向普及 , 才 使 得 更多 的 问题 暴 露 出来 , 一 些
易获 得 理 想 的 岗位 。
同时 , 就 业 的 不 公 平 也 体 现 在 性 别 方
一
些 公 平 性 问题 , 这 些 问 题 具 体 体 现 为 以 势 下 , 显 而 易 见 会 引 发 高 等 教 育 资 源 的 不 2 不公 平 问题产生的原 因 均衡分 配, 这 种 不 均 衡 主 要 体 现 在 两 大 方
同 时 以省 、 自治 区 为 单 位 的名 额 分 配 制 度 ,
致优势 劣汰的 结果 , 造 成 高 等 教 育 不 均 衡
的就业率 , 通 常 是 那些 名 牌 、 重 点 院 校 的优
其 中 存 在 的 公平 性 问 题 , 积极总结 、 分析 具 加 剧 了地 方 保 护 主 义 的 盛 行 , 由于 受 到 户 秀 学 子 能 够 率 先 就 业 , 占据 社 会 的 优 势 岗 体问题 , 探 究 问 题 出现 的 原 因 及 其 对 应 的 问题 , 使 我 国的 高等 教 育 朝 着 更 加 公平 、 公 正、 健 康 的 方 向发 展 。 籍的限制 , 使 得 一 些 学 生 的 人 学 条 件 受 到 位 ; 相反 , 大 多数 普通 高 等 院 校 的 学 生 则 面 临着严峻的就业压力 , 同时 , 不 公 平 的 社 会 现 实也 加 剧 了 这 种 不 平 衡 性 , 通 常 拥 有 较 科学解决 策略 , 才 能 亦 步 亦 趋 地 消 除 这 些 限 制 , 无 法享 受 均 等 高 等 教 育入 学 机 会 。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作者:郭华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蓬勃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高等教育逐步驶入改革和发展的快车道,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等方面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尤其是1999年7月,国家作出高校扩招战略决策以后,高等教育以前所未有的步伐迈入新的发展平台,出现大众化的发展趋势。
分析和解决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面临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对于实现高等教育在新世纪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从英才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也是世界范围内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总趋势。
按照美国学者马丁·特罗的观点,当一国高等教育入学人数达到适龄入学人口的15%后,便进入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1]。
这一观点虽然直观,但没有反映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本质特征。
实质上,高等教育大众化反映了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对高级人才数量需求的扩大。
它强调各种层次、各种类型的人才培养,关注人才数量。
从我国目前情况看,98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108万,2002年达到320万,是98年的3倍。
到2003年底,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校生1600万,毛入学率达到15%,[2]其中北京市的毛入学率为49%。
按照国际通行的口径,我国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正处于英才教育的转折期。
但高等教育的观念、教学内容和形式、学术标准、管理与决策以及高等学校的功能和规模等仍停留于英才教育阶段,没有发生质的变化,因而,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仍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
概括起来,主要是:第一,育才理念制约大众化进程。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一个鲜明特点是以市场对人才资源的需求为出发点,培养各个种类、各个层次的人才,而且,与各种职业相对的技术逐步成为专门的学科,并作为知识进行传授。
而我国高等教育长期处于行政主导的计划模式,现行高等教育的设置、布局、结构等都是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格局,学科专业设置与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不相适应,许多专业已明显落后时代要求,而一些急需的专业则未列入高等教育范畴。
高等教育的公平与普及问题
高等教育的公平与普及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高等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
然而,在高等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公平与普及问题逐渐凸显出来。
本文将就高等教育的公平与普及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高等教育的公平问题高等教育的公平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就业机会不均、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入学机会不平等等。
首先,就业机会不均是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重要方面。
在就业市场上,高等学历的就业竞争日益激烈,而一些知名高校的毕业生往往可以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薪资待遇,而非名校毕业生则面临着更大的就业压力和不公平待遇。
其次,教育资源分配不公也是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核心。
一些贫困地区或农村地区的学校教育资源相对匮乏,而大城市或发达地区的高等教育资源相对丰富。
这导致了教育的差距进一步拉大,阻碍了农村学生和贫困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最后,入学机会不平等也是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体现。
由于升学资源有限,一些优秀的学生往往因为没有能力支付高额的学费而无法进入高等教育阶段,这阻碍了他们个人发展的机会,从根本上影响了高等教育的公平性。
二、高等教育的普及问题高等教育的普及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招生规模不大、就读费用过高、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的边缘化等。
首先,高等教育的招生规模不大是普及问题的重要因素。
当前,高等教育的招生规模与社会的需求相比仍然不足,导致了许多学生无法接受高等教育。
这使得高等教育普及率不高,存在明显的不平衡现象。
其次,就读费用过高也是高等教育普及问题的主要原因。
尽管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资助政策,但高等教育的学费和生活费用仍然是许多家庭难以承受的重负。
这使得一些经济困难的学生无法享受到高等教育的机会,从而限制了高等教育的普及程度。
最后,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的边缘化也是高等教育普及问题的重要方面。
目前,高等教育更加倾向于培养理论型和研究型人才,而对于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的重视程度相对较低,这导致了高等教育的普及程度不够广泛,对社会的需求不能完全满足。
高等教育的公平与普及问题
高等教育的公平与普及问题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教育水平的普及,高等教育的公平与普及问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高等教育被视为是培养人才、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途径,而其公平与普及的问题则牵涉到社会的公正、人力资源的配置以及个人的发展机会。
本文将探讨高等教育的公平与普及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高等教育的公平问题高等教育的公平问题指的是在高等教育机会的分配中是否公正,是否偏袒某些特定的群体。
然而,在现实中,高等教育的机会普遍存在一些不公平的现象。
首先,来自不同社会经济背景的学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教育资源差异。
由于城乡发展不平衡、家庭经济状况不同等原因,城市学校的教育资源相对丰富,师资力量雄厚,而农村学校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师资力量不足。
这导致了城市学生在高考竞争中具有一定的优势,远远超过了农村学生。
这种教育资源的差异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升学率和高等教育机会的公平性。
其次,高等教育的招生制度也存在一定的不公平现象。
现行的高考制度依然是中国高等教育招生的主要方式,考试成绩往往成为评价一个学生能否进入高等学府的唯一标准。
然而,这种标准化的考试制度无法全面评估学生的综合素质,往往只能关注学生的记忆和应试能力。
在这种情况下,那些在应试技巧上占优势的学生更容易取得高分而获得高等教育的机会,而那些在其他方面表现优秀但在应试中稍逊一筹的学生则很难获得公平的机会。
为了解决高等教育的公平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要加大对农村地区教育资源的投入。
政府可以加大对农村学校师资力量的培养和补充,增加农村学校的教育设施投入,同时加强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保障,使得农村学生能够享受到与城市学生一样的教育资源。
其次,需要改革高等教育的招生制度。
一方面,可以在高考中适度减少对记忆性知识的考察,增加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
另一方面,可以探索采用多元化的选拔方式,例如面试、综合评价等,来综合考察学生的各方面能力,以提高高等教育招生的公平性。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思路
如 : 0 年普通高 等教 育招生 20 6 万人 , 2 0 0 2. 1 比上年
增加 6. 3 O 9 万人 , 增长 3. 6 ; 8 1 成人高等教育招 生
16 1 万 人 , 5. 5 比上年 增加 4. 8万人 , O3 增长 3 .8 。 48
教育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 其中高等 教育一方面要为国家提供大量高素质的人才, 另一方 面要承担 大量 的科 学研究 , 以说高 等教育 质量 的高 可
人, 增长 7 . 。 66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 的途 径主要由全 日 制的普通大学来完成 , 扩招的层次也不
合理, 本科生增长的比例最大 , 研究生增长速度过快 。 如此以来, 高等教育的规模 和数量达到 了, 质量却不 可避免的下降了。而美 国等西方国家的大众化大多 是在 社区学 院 和职业技 术 学院 完成 , 形成 一个合 理 的
年普通高等教育招 生 3 0 5 万人 , 2. 0 成人高等教育招 生 223 2.2万人 , 分别 比上 年 增 加 5 . 2万 人 和 2. 22 6
3 万人 , 9 增长 1.6/ 1. 7 , 94 和 3 4 全国普通 、 9 6 成人高 等学校本科、 高职( 专科) 在校生达 16. 2 4 2 5 万人, 其 中, 普通高校 93 3 万人 , 0. 6 成人高校 5 9 1 万人 , 5.6 分
中圉分类号 : 6 0 G 4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7 67 2 0 )1 0 8 -0 1 —1 8 (0 60 - 0 5 3
作者简介 : 月娟( 9 5 女 , 严 1 7 一) 江汉大学教 育学院, 讲师, 硕士研 究生 , 主要研 究方 向为教 育学理论 、 课程与教学论。
高等教育迈向普及化的几个共性问题
高等教育迈向普及化的几个共性问题高等教育普及化是多数国家政策制定的目标,这也是整个社会的普遍期望。
然而,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普及化带来的难点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
以下是高等教育普及化的几个共性问题。
1. 教育质量问题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是教育质量问题。
一方面,由于学生数量激增,教师和教育资源严重短缺,以及招生标准降低等原因导致高等教育质量下降,给学生带来了实际困扰。
另一方面,社会精英阶层往往倾向于精英高等教育,而高等教育普及化可能会降低高等教育整体水平,降低这部分人群的教育体验和竞争力。
2. 就业压力问题大量的高等教育学生意味着就业市场的竞争加剧,大量毕业生无法找到合适的就业机会,甚至会导致结构性就业问题的加重。
此外,由于工作岗位限制和资源分配,许多毕业生在获得高等教育学历之后不得不从事低技能或低收入的工作,这进一步发挥了高等教育的扩展优势,并体现了学生投入高等教育的收益与成本问题。
3. 参与门槛问题尽管高等教育的普及化显然是一项重要的社会进步,但参与门槛问题依然存在。
面对庞大的学生群体,许多高等教育机构做出了降低招生要求或提高招生率的决策,从而导致普及教育毕业生总体水平下降,越来越清晰的是,大学生群体的知识和素养整体水平有下降趋势,这些影响了高等教育毕业生的整体竞争力而造成了肆虐的失业和就业难题。
4. 教育的社会代价问题高等教育的普及也将导致社会高额的成本和代价。
这些费用来自于各种方面,包括教育的经费、建设和维护教育设施的成本、提高教师工资等各种方面。
毫无疑问,高等教育的普及化是随着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发展而日益重要。
但是,无论是那个国家,都不可避免地遭遇一些共性问题。
需要政策制定者寻找全面方案,聚焦解决问题的细节和关键点,把握好政策的度,营造一个高质量、底线公平的教育环境。
同时,国家和教育机构还需要做好职业规划和指导,在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语言沟通等方面加强能力突破,助力个人发展,为更多人创造出更多更好的发展机会。
高等教育迈向普及化的几个共性问题
高等教育迈向普及化的几个共性问题高等教育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培养人才、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途径,也是提升个人素质和增加就业竞争力的关键。
随着国家对高等教育的大力投入和普及化政策的实施,高等教育在我国已经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
高等教育普及化也带来了一系列共性问题,这些问题影响着高等教育的质量和发展方向。
本文将从教育资源分配、教学质量保障、学生就业问题、教育公平和社会责任等角度,探讨高等教育迈向普及化的几个共性问题。
首先是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的问题。
高等教育的普及化使得越来越多的学生接受到了大学教育,这无疑是件好事。
由于各地区经济、文化、教育水平的差异,导致高等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够均衡。
一方面,一线城市及发达地区的高校资源相对丰富,受到更多的资金、师资和教学设施的支持,而偏远地区和落后地区的高校则面临着资源匮乏、师资短缺的问题。
不同高校之间的资源配置也存在不公平的现象,例如知名大学拥有更多的项目经费和科研资源,而一些地方性大学则面临着经费短缺和科研条件不足的困境。
这种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导致了教育质量和教学条件的差异化,也影响到了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其次是教学质量保障的问题。
高等教育的普及化使得学生数量激增,对高校的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些地方高校为了应付大量人数,存在着师资力量不足、教学条件落后等问题,导致了教学质量参差不齐的现象。
而知名高校虽然条件较好,但也因学生数量庞大,常常导致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一些地方性高校为了提高录取率,在教学质量和师资队伍上减少投入,导致学生毕业后面临就业难的问题。
教学质量保障成为了高等教育普及化面临的重要挑战。
第三是学生就业问题。
高等教育的普及化意味着更多的学生接受了大学教育,这也使得就业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而面对就业压力,一些高校的学生因为专业不对口、素质不够等原因,导致毕业后找不到满意的工作。
一些地方高校因为教学水平不足,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较弱,使得学生就业率低下。
高等教育迈向普及化的几个共性问题
高等教育迈向普及化的几个共性问题高等教育迈向普及化是当今社会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但是在迈向普及化的道路上,存在着一些共性问题,这些问题在不同国家和地区都存在,并且对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普及化进程都会产生重大影响。
本文将就高等教育迈向普及化的几个共性问题进行探讨。
高等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衡是普及化进程中的一个共性问题。
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高等教育资源的分配存在很大的不均衡性,一些优质的大学资源集中在一些发达地区,而贫困地区的教育资源非常匮乏,导致了教育资源的不均衡性。
这种不均衡的资源分配会加剧地区间的教育差距,阻碍了高等教育的普及化进程。
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合作,加大对贫困地区高等教育资源的投入,促进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确保每个地区的学生都能享有平等的教育机会。
高等教育质量不均衡也是普及化进程中的一个共性问题。
虽然高等教育得到了普及,但是在一些地区和学校,高等教育的质量并不高,教学水平和科研实力参差不齐。
一些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之后,并不能获得足够的知识和技能,这就会影响到他们的终身发展。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学校要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加强科研实力,培养优秀人才,确保高等教育的质量得到保障。
政府也要加强对高等教育的监管和支持,建立健全的评估机制,促进高等教育的持续发展。
高等教育与社会需求之间的脱节也是普及化进程中的一个共性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社会对于高等教育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但是一些高等教育机构的教学内容和专业设置并没有及时调整,与社会需求脱节。
这就使得一些学生在毕业后很难找到与自己专业对口的工作,造成了大量的人才浪费。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高等教育机构要加强与企业和社会的沟通,调整教学内容和专业设置,使之符合社会需求,培养出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端人才。
高等教育的公平问题是普及化进程中的一个共性问题。
在一些地区,由于种种原因,一些学生无法享受到高等教育的机会,导致了高等教育的公平性不足。
高等教育的普及化辩论辩题
高等教育的普及化辩论辩题正方:高等教育的普及化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首先,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可以提高整个社会的文化素质和综合素质。
高等教育培养了大量的专门人才,这些人才的出现可以提高社会的整体素质,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正如美国总统肯尼迪曾经说过:“高等教育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撑。
”这说明了高等教育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
其次,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可以促进社会的公平与公正。
如果只有少数人能够接受高等教育,那么社会的资源就会被少数人垄断,而普及高等教育可以让更多的人有机会接受教育,从而减少社会的不公平现象。
正如英国作家肖恩·哈里斯曾经说过:“教育是社会的公平之基石,是实现社会公正的重要途径。
”这说明了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对于社会公平的重要性。
最后,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可以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
高等教育培养了大量的科学家和技术人才,这些人才可以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社会的发展。
正如诺贝尔奖得主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教育是引导人类走向光明的灯塔,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
”这说明了高等教育对于科学技术进步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高等教育的普及化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对于提高整个社会的文化素质和综合素质、促进社会的公平与公正、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都具有重要意义。
反方:高等教育的普及化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首先,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可能会导致就业市场的竞争加剧。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化,越来越多的人会接受高等教育,而就业市场的供求关系可能会发生变化,导致就业难度增加。
正如经济学家弗里德曼曾经说过:“教育的普及化可能会导致就业市场的过度供给,从而导致就业难度增加。
”这说明了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可能会带来就业市场的负面影响。
其次,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可能会导致教育资源的浪费。
如果所有人都接受高等教育,那么社会的教育资源可能会被浪费,因为不是所有人都适合接受高等教育,有些人更适合从事技术工作或者从事其他职业。
正如教育学家杜威曾经说过:“教育资源应该根据个人的特长和兴趣进行分配,而不是一刀切的普及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等教育迈向普及化的几个共性问题
高等教育是指在中学教育之后,提供进一步学习知识和专业领域培训的教育阶段。
随着社会发展和经济改革的进一步推进,高等教育的普及化成为一个重要的目标。
高等教育迈向普及化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共性问题。
以下是几个这样的问题:
1. 教育资源不足: 高等教育的普及化意味着更多的学生进入高校就读,对教育资源提出了更高要求。
目前很多地区的高校数量和规模仍然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导致很多学生无法进入理想的高校接受优质的教育。
2. 教育质量不均衡: 尽管高等教育的普及化是重要的目标,但是在实现过程中往往会面临教育质量不均衡的问题。
由于高校数量有限,有些地区的高校发展水平较高,教育质量较好;而另一些地区的高校发展相对滞后,教育质量较低。
这导致了人才的地区流动不均衡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3. 就业压力增加: 高等教育的普及化也意味着更多的毕业生涌入就业市场。
由于就业市场的供求不平衡,很多毕业生面临就业困难。
尤其是在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情况下,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更加突出。
4. 专业设置不合理: 高等教育的普及化过程中,有些地区为了应对人才短缺和经济发展需要,过度追求人才培养数量,导致专业设置过于庞杂和不合理。
这导致了就业市场的供需失衡和一些专业的滞销。
5. 教学方法陈旧: 高等教育普及化过程中,很多高校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导致教学质量低下和教育效果不佳。
随着信息技术和数字化教育的发展,高等教育需要更新教学方式,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高等教育普及化的过程中面临的共性问题有教育资源不足、教育质量不均衡、就业压力增加、专业设置不合理和教学方法陈旧等。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政府、高校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建立更加平衡、公平和可持续的高等教育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