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堡太极拳基本功练法及耍拳体系
武架赵堡太极拳三种盘练方法
武架太极拳三种盘练方法理论指导定义:所谓武架太极拳就是指以心意拳(含形意)、螳螂拳为基础的功夫底子太极拳。
例如蚌埠刘氏赵堡开合架、北京冯氏混元太极拳、李氏形意太极拳、北派螳螂太极拳等。
一、基本方法——用松柔劲学拳初学拳应重点掌握姿势要领,内外放松,减少不当用力,学好基本动作,使三型三法(手型、步型、身型、手法、步法、身法)合度,做到势正招圆,这一方法的锻炼要点可以归纳为:松柔、连贯、圆活、姿势正确、动作整齐、进退和顺、均衡稳定七点——就是中正平圆轻灵柔活八个字。
在这里的所谓的放松是积极的,不是漫不经心的,更是不可懈怠,是要消除拙力(僵劲),按规矩用劲,以意识贯注于练拳动作过程之中,以动作的虚实变化适度地去完成动作。
在陈鑫的《拳论》中说:“沿路缠绵,静运无慌,肌肤骨节,处处开张”,所以我们在练拳初期要先动中求静,中枢神经系统、内脏器官、骨节、肌肉、皮肤同时放松,这样一来不但可以解除疲劳,还可积蓄力量、提高力量、增强耐力、加快速度并有助于提高灵敏度和对抗技巧。
因为学拳的过程是循序渐进的,不可能一步到位,先用松柔劲,全身放松,把姿势运用圆活、连贯、正确,才不会发生姿势失中、动作僵硬、呼吸紧张、重心不稳等现象,即使有了不正确的现象发生,也便于纠正更改。
这样通过仿照和体会所学拳势,掌握身体各部分姿势要领,养成正确的定型,使拳法处处符合规矩,周身三节六合安排合体,手脚一致,不仅动作准确,上下合拍,而且要体现周身完整一致,全身各处又不可散乱松懈,做到“神气要舒展不拘,运用要圆活不滞”。
初步打好基础后,就可形成暗劲,进一步求得全身协调。
二、技击实用方法——明劲(阳劲)打拳明劲在武架太极拳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和暗劲始终贯穿在李氏形意太极拳的练功过程中,是不可缺少的练功方法之一。
明劲实际上是全身的爆发力以击打的形式发出,这种经过加强的弹性和韧性力量随时能够集中于一点在刹那间发出,由于全身的爆发力经常性的运用,使身体的肌肉弹性提高,关节韧性加强,增加了人体反应灵敏度和打击速度。
赵堡太极拳拳架特点和功法特点
赵堡太极拳拳架特点和功法特点赵堡太极拳是形成于河南温县赵堡镇的汉族传统拳术。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赵堡太极拳拳架特点。
欢迎阅读!简述赵堡太极拳拳架特点一、行功走架又称“耍拳”,即追求顺遂自然,是赵堡太极拳的独特之处一个“耍”字,将孩童玩耍时自然之态展现眼前。
走架时招势自然圆活,神意活泼顺遂,呼吸自然顺畅。
《道德经》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赵堡太极拳本乎天道,不尚用力,以阴阳自然之运转体现太极拳之技法。
和士英宗师常曰:“耍拳要知规矩,合规矩,懂规矩,脱规矩,举手投足自然而合法度,拳打十万遍,不打自转,自然而然,技到无心,临敌致用才可以随心所欲,应物自然。
”习时要求合乎人体自然。
人出生后,先天的自然行为不断丧失,违背自然的后天行为不断增加,常导致疾病产生。
在拳法中表现为形、意、气、力配合无序,尚后天之力,动作僵滞。
赵堡太极拳以后天之法,引先天之形气。
要求虚领顶劲、沉肩坠肘、含胸收腹、松胯裹臀,使脊椎弯曲减小或消失,回归先天之自然身法规矩、守中是练好赵堡太极拳的基础赵堡太极拳又称“尺寸架”,身体的运行状态要用“尺寸”来衡量,手足的起、行、止要规矩端正。
身法中正,不偏不倚,不贪不欠。
求中、守中、起中、攻中。
进退、仰俯皆能守于中,起于中,不犯抽扯,一进毕至,路径最近,实为技击之捷径。
遵循身体中正诸要领,则可气沉丹田,能练丹田先天之气,此为太极拳健身养生之道。
二、步活圈圆是赵堡太极拳的显著特点,有“圈太极”之称步有运载身体之功能,步要灵活,招势运行随身体阴阳虚实的转换,步运身行,身随步换,才能周身一家;身到、手到、步到、上下相随、手足相合。
一动两腿要分清虚实,步有腾挪之势、欲动之意;虚非全然无力,实非全然占煞,立足稳当,得机而动,进步必跟,退步必随,轻巧敏捷,八面支撑。
动静阴阳是构成太极拳的基本元素,阴阳转换变易是太极拳的灵魂。
走圆或弧线是赵堡太极拳主要运动形式,赵堡太极拳的招势运行以圆为宗,有“圈太极”之称。
武当赵堡太极拳技法
武当赵堡太极拳技法武当赵堡太极拳是传统太极拳,拳式轻松柔和,小巧紧凑,技击性强。
在推手、散打方面有独特的技术,有着武当内家拳贴身短打的风格。
赵堡太极拳在演练方面,对手、眼、身、法、步有严格的规则,既要步步到位,也要“不贪不欠”,才能把拳架练好。
要练好拳架,首先必须知道该拳的技法基础,才能达到姿势规范。
一、手型赵堡太极拳手型有掌、拳、勾手三种。
1.掌:二、五指自然伸开,手指中间微分,自然伸展而不僵硬,手心微鼓起。
此种掌型叫刀片掌、剑掌、弓形掌。
掌有立掌,掌面与自身垂直,掌面向外,指尖向上;俯掌(阳掌),手向外平伸,手心向下;仰掌(阴掌),手向外平伸,手心向上;侧立掌(半阴半阳掌),掌向前伸侧立,手型微斜,指尖向前;左手侧立时,手心向右,手背向左,右手则手心向左,手背向右。
此手型用处最多,因为掌侧立对方不易采拿,是技击看门,棚、捋、挤、按中随时运用的手法。
2.拳:四指并拢屈握,拇指屈扣压在食指第二指节上。
拳不可握得太紧,拳面要平,直腕。
腕直而顺,气贯手心,拳浑实而有力。
拳有立拳,拳眼向上,手腕直伸;仰拳,拳心向上,拳背向下;俯拳,拳心向下,拳背在上;斜拳,拳伸出偏斜,在手心向下的角度中,拳眼倾斜。
3.勾手:手四指撮屈,拇指屈指尖点按在中指第二节的中间,形成一个稳定的三角形。
二、手法手法是技击的基础技术,只有掌握了才能在搏击格斗中得心应手。
赵堡太极拳手法要求在走架中的两手按尺寸,一手领,一手催,上下左右缠绕,两手紧密配合,手腕灵活多变,不走直线。
在此基础上,推手、散打时,形成了出手于无心,击人时无意,把手法当成了对抗性技术的关键。
现将有关手法要求分述如下:掌:掌的用法有正掌、立掌、垂掌、反掌、侧掌、侧立掌、仰掌、俯掌、托掌、压掌、按掌、挤掌、平掌、插掌、分掌、挑掌、劈掌、切掌、滚掌、抹掌、探马掌、倒卷掌等。
不论掌法怎样变化,有一条基本法则,就是掌从心中发,落向鼻尖。
凡是发掌,不论左右手,有一手从胸前心窝处发,落时,也是要有一手由鼻尖下落。
赵堡太极拳的传承功法特点及套路功架
赵堡太极拳的传承功法特点及套路功架赵堡太极拳的传承赵堡太极拳是最接近原始的太极拳套路和拳法,为武当丹士张三丰所创。
他结合道家阴阳五行的理论,导引术、吐纳功,创造出了这套具有阴阳相合、以柔克刚.内外双修.延年益寿的内家拳法。
其后由再传弟子王宗岳传于河南温县赵堡镇人蒋发,至此该拳扎根赵堡世代相传。
这套拳法到目前已传承十四.五代。
主要代表人物为:蒋发;第二代邢喜槐;第三代张楚臣;第四代陈敬伯;第五代人张宗禹;第六代张彦.原发孔等人;第七代张应昌.陈清萍等人;第八代和兆元.牛发虎.任长春.武禹襄.李景彦.李作智.陈景阳等人;第九代和庆喜.杜元化等人;第十代郑悟清.郑伯英.侯春秀等人;第十一代.十二.十三.十四代传人太多,无法一一统计,故在此从略。
赵堡太极拳之功法特点赵堡太极拳,式式皆为画圆,走圆,是本拳种的核心与特征。
整个拳架是从先转大圈后小圈,犹如春蚕抽丝连绵不断,里有顺圈逆圈组成,以身而言,有:以手化圆,以肘化圆,以胸腹化圆,以膀化圆和以胯化圆。
丹田转动,此乃一圆化太极。
拳架的演练遵循,(三直)(四顺)(六合)和(意贯四梢)等规则,(三直)即头直、身直、小腿直、(四顺)即腿顺、脚顺、手顺、身法顺,六合即手与足合、膀与胯合、肘与膝合此乃外三合,内三合有心与意合、气与力合、筋与骨合。
(四梢)为牙为骨梢,舌为肉梢,发为血梢,指为筋梢。
演练时,步活圈圆,环环相扣,无明显发力动作,套路贯穿,有柔有刚,在掌握套路后,即逐步化圆为圈、由简到繁,提高技巧,难度,在演练过程中,练至数趟,一经启动,旁人观之、见走圆画圈,却找不到头与尾,犹如长江大海滔滔不绝。
武当赵堡太极,在走技方面擅长拿、跌、掷、打、靠诸艺,又有各种擒拿与反擒拿动作,融于套路中,使其技击特点甚为突出,在推拿方面,以二人立步推手,掤、捋、挤、按之动作,活步推手,以练采、列、肘、靠之法。
外三合和内三合是练赵堡太极拳的要求。
外三合是手与脚合、肘与膝合、膀与胯合;内三合是心与意合、气与力合、盘与骨合。
赵堡太极拳的五种功法
赵堡太极拳的五种功法赵堡太极拳的功法1、站功站功。
场地无论大小,能容身即可,但要平坦、安静,有花木流水、空气清新之环境尤好。
站功身法要端正,自头至脚要求自然空松,整体配合协调。
具体做法:虚领顶劲(顺直脖颈,脖颈中心有似线穿、百会往上提之感。
平常人的脖颈习惯是往前倾,顺直的方法是脖颈稍微后靠,下颔稍微内收);两目平视,不可着意外界物像的观察;微叩齿;舌尖轻上卷舔上牙根,上下嘴唇自然相合;沉肘松膀(沉肘在于自然,只要肘、膀全然放松不着力,就可达到松沉);含胸拔背(胸不挺,两肩微前收,背呈圆弧状);微收小腹使尾脊端正;松胯提肛(松而不塌,胯松肛自提);膝微屈松(双膝受上体压力务要均衡,不使有酸乏感);两脚与肩等宽,成不丁不八步形,脚掌心空虚,脚趾踏地,脚前掌、脚后跟要均衡承受身体的压力;两手呈掌,十指微张(自然伸展)停放于两大腿前部稍侧部位。
如此站好后意微关照丹田,似守非守,不可用意过重,即成气沉丹田之状。
站功势成后,周身关节松弛,呼吸自然,气血循环周流畅通。
站功得法,势成后有5种感觉:1、百会穴像婴儿似的有呼吸跳动感、气的出入感、回旋感等;2、舌下津液不断涌沁,遇此情况可分若干小口徐徐咽下;3、丹田处有微温和气动之感觉;4、五脏之气行于两手指梢;5、涌泉穴似有气在冲动。
除此之外,周身还有许多细微舒愉的其它感觉。
否则必是身法和心意没有达到要求,或是站的时间过短,式成后未达10分钟以上。
站功符合法度后,保持安静的心理,自然的呼吸,即可收到全身平衡、阴平阳秘、元气生动、气血畅通的效果。
赵堡太极拳的功法2、坐功坐椅高低适宜,落坐后大腿与膝大致形成水平状。
坐功身法同样要端正,上体要求均与站功同。
区别仅在手足姿势上。
两手掌向下放于两大腿上,两手中指尖与两膝齐,两膝间距与肩同宽,并与两脚跟上下垂直,两脚略呈内八字形。
坐功同样要求心理安静,呼吸自然,气沉丹田,周身关节松弛。
坐功在达到上述要求后,过10分钟,也逐渐会产生站功的感觉。
赵堡太极拳的七层功夫
赵堡太极拳的七层功夫
一圆即太极,上下分两仪,进退呈四象,开合是乾坤,出入综坎离,领落错震巽,迎抵推艮兑。
第一层:一圆即太极。
此层从背丝缠丝分出阴阳,其练是缠法,其用是捆法。
第二层:上下分两仪。
此层阳升阴降,阳轻阴重,其练是波澜法,其用是就法。
第三层:进退呈四象。
此层半阴半阳,纯阴纯阳,互为往来,其练是趸法,其用是伏贴法。
第四层:开合是乾坤。
此层天地相合,阴阳交合,其练是抽扯法,其用是撑法。
第五层:出入综坎离。
此层火降水升,水火沸腾,其练是催法,其用是回合法。
第六层:领落错震巽。
此层雷风鼓动,有起有伏,其练是抑扬法,其用是激法。
第七层:迎抵推艮兑。
此层为口为耳,能听能问,彼此通气,其
练是称法,其用是虚灵法。
赵堡太极拳十三字精义和七层功夫
赵堡太极拳十三字精义和七层功夫赵堡太极拳的十三式的内容是:圆、上、下、进、退、开、合、出、入、领、落、迎、抵。
他说:命名十三式。
总而合之,为十三,因各有效用,故不得不列为十三。
他又说:其中所包一圆、两仪、四象、八卦,各有秘诀,一丝不乱。
一太极图之中而十三式俱现,秘莫秘于此矣。
七层功夫说:1、一圆即太极,2、上下分两仪、3、进退呈四象,4、开合是乾坤、5出入综坎离、6、领落错震巽、7、迎抵推艮兑首先说明,传统拳术攻防之道就三项基本内容,即修炼、建体、至用。
谈拳论道,不能混同的说,必须要修炼、建体、至用分明,而能一以贯之。
古人云:“涵养之以静以蕴其继(体),灵妙之以动以畅其用。
体非无以立其大本,用非无以彻其元功”。
下面就从修炼、建体、至用三项内容,系列的剖析赵堡太极拳的十三式的内容和七步功夫说的内容之精义。
一、圆,一圆即太极:此层从背丝、缠丝分出阴阳,其练是缠法,其用是捆法。
此圆者,从体立论,即自己的法身道体,即太和一气之圆满的体象。
就是老子在《道德经·第一章》中所描述的内容,其曰:“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道体无形无象,但确是妙有。
后人将此称为“太极”之体。
而关于此法身道之体的论说,历来圣贤皆有描述。
这个法身道体能生万法之用,何能十三个字就概括的了的。
但是,运用此十三个字是可以概括的论说了。
当然,这也是运用融化法融化的说法。
如以境界说:身体如同九重天,内外如一,玲珑剔透,无一丝杂气搀入其中。
言之纯是天理,身一动作皆合天道。
与圣人并立,与太虚同体。
太极的法身道体之说法的来源:源于《易经》的“健顺和之至也,太和一气”。
道也,天地人物之通理,名之曰太极。
背丝者,8字运行的劲势方法之法式;缠丝者,内气、外形双曲螺旋的劲势动变方法之法式。
故曰:其练是缠法。
就是顺逆缠丝法,亦名:阴阳逆从、劲形反蓄法。
其用是捆法,因有内气、外形顺随而用的“内吃外靠、外吃内靠”的两种技法功夫,可造成一点子粘走相生,化打合一的拳势,虽不打敌而敌莫敢乱动,足下如站在圆石上一般,不动都欲跌倒。
赵堡太极拳历代宗师拳论(网络收集)
赵堡太极拳历代宗师拳论(网络收集)赵堡太极拳第一代宗师蒋发的《太极拳功》师传曰:太极行功法,在调阴阳。
合神气止,心於脐下,乃曰:凝神。
敛神入气穴,使阴阳交感,浑然一气。
夫太极拳者,静而始动,动而至静,动静相因,连而不断。
神形互依,意气相聚。
拳未到,而意先到。
拳不到,而意亦到。
上下相随,内外相合。
虚实分明,用意不用力。
乃拳功之要,学者不二法门也。
赵堡太极拳第二代宗师邢喜怀的《太极拳道》与《太极拳说》太极拳道邢喜怀著先师曰:习拳,习道,理义须明。
功不间断,其艺乃精。
夫拳之道者,阴阳之化生,动静之机变也。
知气养而增命,善竞扑而全身,此为习拳之妙理。
气何以养,寅时吐钠,神守天根,意沉海底,心静息寂,神意互恋,升降吞液,腹中如轮,旋转循规,是以知水火之和气,为两肾所出,比人身性命之本,须刻刻留意为是。
扑何以善,手脚四肢皆听命於心神。
动静虚实,随意气而定取。
上动下合,左转右旋,前移后趋,惟心神之所向,意气之所使也。
腰为真机,而贯串肢节,势无所阻,是内意者用耳。
太极拳说邢喜怀著夫太极者,法演先天,道肇生化焉。
化生於一,是名太极。
先天者,太极之一气。
后天者,分而为阴阳,凡万物莫不由此。
阳主动,而阴主静。
动之极则阴生,静之极则阳生。
有生有死,造化之流行不息。
有升有降,气运之消长无端。
体象有常者可知,变化无穷者莫测。
大小而立天地,小之而悉秋毫。
太极之理无乎不在。
阴无阳不生,阳无阴不成。
阴阳之气,修身之基。
上阳神而下阴海,合之者,而元气生。
左阳肾而右阴肾,合之者,而无精产。
背外阳而怀内阴,皆合者,而元神定。
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本乎阳者亲上,本乎阴者亲下。
是则手以阳论,脚以阴名,相合者而身自灵。
虚实分而阴阳判,动静为而阴阳变。
纵者横之,刚者柔之,来者去之,开者阖之,无非阴阳之妙理焉。
然阴阳和合,斯理孰持,胜负两途,斯验孰主。
一判阴阳两极分,聚合阴阳逢在中。
是以其妙者一也,其窍者中者。
夫太极拳者,性命双修之学也。
性者天上潜於顶,顶乃性之根。
武当赵堡太极拳关键修炼方法“内功精要”,都是干货!
武当赵堡太极拳关键修炼方法“内功精要”,都是干货!我们要知道,一个裆是二个胯的组合,当我们在走架、推手时,两个胯的左旋右转,它的运作不完全相同,一个虚胯则另一个是实胯,一个是上提转则另一个是下落旋。
例如金刚的最后一个动作,在捣捶时它是前后上下的旋转,也是由裆胯的组合来完成。
所以两个胯并非是同一个方向运作的,整个裆胯的运作,以及配合技击的打法,千变万化,我们把它叫作变裆。
裆胯是太极拳的天机。
所谓“天机”者,玄机关窍之意,凡动作变化全凭于此。
不得此中奥秘,难以练成太极功夫。
所以学练赵堡太极拳主要练的是运裆。
“裆”是天机玄窍,没有裆的运作,就不存在赵堡太极拳,其重要程度由此可见。
裆胯在太极拳中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如何运作,很难用言语来表达。
以前老师用木偶戏的表演技巧来比喻太极拳裆胯的作用。
木偶戏是用手来表演的,离开了手,就不存在戏文了。
我想这样形象化的解释颇为得当,余练功几十年深感“以裆代手”的重要性。
练赵堡太极拳如何“运裆”不可不知太极拳高手郑悟清老师,他之运裆极为精微,虽有若无,显于见微。
为什么说“虽有若无”为之佳者?大凡功夫高者深者,其走圈亦小,不显于形,所以若有若无,使对方不知其深浅,未能知其变化,深藏不露,适于灵变。
否则的话,也容易给对方看出破绽,泄于活机,亦非高人之所为也。
裆即由两个胯组成,在一个中心两个不固定的位置上旋转,既有重心,而不知其重心何在,这是一个太极图的摆轮,是太极拳运作源泉,是阴阳变化之枢纽,动静开合,虚实变幻之裆机。
所谓“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
两脚有虚实,虚中有实,实中有虚;两手有阴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或忽阴或阳、亦阳亦阴,这是阴阳消长重心虚实变换之关键。
“以裆代手”,“以身领手”是赵堡太极拳由裆胯带动手和全身动作,继之由裆胯来带动腹式呼吸,带动丹田运转,所谓“腹中有轮,旋转如规”。
使之“聚而鼓荡,状若璇玑,意活而运,气如轮转。
”由外达内,由内达外,裆胯成为沟通之桥梁。
赵堡太极拳的背丝扣、十三式手法、七层功夫
赵堡太极拳的背丝扣、十三式手法、七层功夫一、背丝扣背丝扣是赵堡太极拳练拳和技击推手的原则要求。
在练拳和推手中,在全身整体运转的基础上,背丝扣主要是从手的动作上表现出来。
在练拳时,两手的动作总是一个阴,一个阳,不停地互相转换。
一般来说一只手在上,另一只手就在下。
两手的动作有顺有逆,两手的转换是按照阳变阴合的规律来进行的。
一只手是六个阳,另一只手则是六个阴,一只手是五个阴,另一只手是五个阳。
依此类推。
两只手的阴阳互变是紧密相扣的。
这是练拳上的背丝扣。
推手的背丝扣,主要是除了自己两手阴阳互变外,还得与对方的阴阳相合,在与对方的阴阳相合中寻找机会进击,在与对方阴阳互变当中,我要把握住阴阳的变化,对方用实为六个阳,我用虚以六个阴相对。
双手来往的线路如同太极图中的曲线一样紧密相扣。
在手上的背丝扣练习达到一定的程度后,背丝扣的动作也要逐步在身体上出现,这时,在技击上会达到随心所欲的境界二、十三式手法赵堡太极拳要求每一式的练习,要练够十三个字,这十三个字是“圆、上、下、进、退、合、开、迎、抵、出、入、领、落”,也就是一圆、两仪、四象、八卦。
这是赵堡太极拳秘传的练法。
赵堡太极拳在推手运用上,开始时,运用十三式手法都是先单字使用,以后逐步混合增加,由一个字增加到两个字、三个字、四个字……最高境界是一动十三个字一起做到。
三、七层功夫赵堡太极拳的练习是由浅入深的,功夫的进境是由低到高的。
根据赵堡太极拳历代传人的实践总结,赵堡太极拳的功夫分为七层,这七层功夫在赵堡太极拳传人杜元化的《太极拳正宗》中有明确的记载。
第一层功夫练的是缠法,用的是捆法;第二层功夫练的是波澜法,用的是就法;第三层功夫练的趸法,用的伏贴法;第四层功夫练的是抽扯法,用的是撑法;第五层功夫练的是催法,用的是回合法;第六层功夫练的是抑扬法,用的是激法;第七层功夫练的是称法,用的是虚灵法。
赵堡太极拳的力道一说“力源”在“腰脊(际、间)”,四肢要由“腰脊”来带动运作,这相对于“习惯用力”讲,似乎是一种悖论。
武当赵堡承架太极拳传统七十五式诀的介绍
武当赵堡承架太极拳传统七十五式诀的介绍推荐文章练太极拳的合力运用简单介绍热度:太极拳歌口诀介绍热度:警察面试自我介绍范文_警察面试个人介绍热度:入党申请书个人优点介绍热度:入党申请书个人情况介绍范文热度:赵堡太极拳形成于河南温县赵堡镇,赵堡太极拳无论拳架或理论、著作都是由师傅口传和身教。
武当赵堡太极,在走技方面擅长拿、跌、掷、打、靠诸艺,又有各种擒拿与反擒拿动作,融于套路中,使其技击特点甚为突出,在推拿方面,以二人立步推手,掤、捋、挤、按之动作,活步推手,以练采、列、肘、靠之法。
下面是店铺为专门您整理好的:武当赵堡承架太极拳传统七十五式诀的介绍。
武当赵堡承架太极拳传统七十五式诀(一)起势纳新吐故起混元,摄得真金鼎内煎。
披身滚臂展双棚,鼓荡往返折叠全。
(二)金刚上步出手金刚掌,上下八法势中藏。
连环玄肘扣搬拦,捣心顶档跺脚面。
(三)拦扎衣太极拳法妙无穷,二十四法扎衣生。
棚捋挤按连殊用,采挒肘靠紧着根。
(四)左白鹤亮翅白鹤亮翅腾了空,合手端肘倒栽葱。
含胸拔背立圆进,顾盼轻灵立鹤群。
(五)单鞭拉开单鞭中堂站,左象箭来右似弓。
上下绕打用不尽,鞭捶击根追人魂。
(六)斜金刚上步出手金刚掌,上下八法势中藏。
连环玄肘扣搬拦,捣心顶档跺脚面。
(七)右白鹤亮翅白鹤亮翅腾了空,合手端肘倒栽葱。
含胸拔背立圆进,顾盼轻灵立鹤群。
(八)斜行正隅互变斜行进,贴身壁腿把敌封。
十字手法变中论,肘靠膝胯顺势攻。
(九)琵琶势怀抱琵琶上下翻,打了两头打中间。
左右连环掌中窍,步走顺拗亦坦然。
(十)跃步斜行跃步中定人称奇,专采两臁并两膝。
斜行靠进十字肘,壁腿一落根制敌。
(十一)小开合正身卸步拉满弓,进步放箭按法成,此式开合称虎扑,意到俱到方为真。
(十二)转身琵琶势透步圆转琵琶成,掏腿倒卷采挒蕴。
滚按卷挤绽开放,得机妙发最精良。
(十三)跃步斜行上金刚跃步中定人称奇,专采两臁并两膝。
斜行靠进十字肘,壁腿一落根制敌。
(十四)伏虎若遇搂抱欲解束,十字抱胸意沉蓄。
赵堡太极拳技法阐秘
赵堡太极拳技法阐秘赵堡拳是六大太极拳主脉之一。
其架子,则是主脉上的一条老根,传统、古朴、实用、性命双修。
本文拟通过寻摸脉络,探求技击和推手技法窍要。
一、赵堡太极拳脉络赵堡太极拳,自赵堡小留村人蒋发,学于山西人王林贞后,始传于赵堡街邢喜怀,得以扎根落户,至今已有三四百年的历史。
这其间代有传人。
邢喜怀传张楚臣,张传陈敬柏,陈传张宗禹,张宗禹传张寒、张彦。
张彦人称其为神拳,除传子张应昌外,又传陈清平。
陈清平广传其拳,其传人中最著名的有两位:一位是著名的武式太极拳创始人,河北永年县武禹襄先生;另一位便是本村人和兆元先生。
和兆元传子和敬芝、孙和庆喜,和庆喜传本镇人郑伯英、郑悟清。
郑伯英1961年去世,其所传架式宽大舒展,世称大架子;郑悟清1984年去世,其所传架式小巧紧凑,被称为赵堡小架子。
张应昌继承家学衣钵,传张汶,张汶传张金梅,张金梅传张敬芝(此系均为张家一族后裔)。
张敬芝晚年因生活上的原因,得益于本镇做小本生意的侯春秀多方照顾,机缘使二人得以朝夕相处,张敬芝遂将全部技艺倾心相授于侯春秀。
侯春秀所传张家架,因其与二郑大小架子相比,较为适中,人称其为中架子。
侯春秀在西安传拳几十年,从学者甚众,形成赵堡太极拳在西安的重要一枝,他与定居西安的二郑所传大小架子,共同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成为西安武术界的一个有相当影响的门派。
侯春秀先生1904年生于河南温县赵堡镇,因其排行第四,故西安人多称其为侯老四。
其所传拳架为七十五势,极讲究拳架、推手、散手三者合一,故谱云:“太极三合一,承架传授稀”。
此外亦有四门捶、五十捶之秘传散手和鞭杆、刀、枪、剑、棍、杆、大刀、双棍等器械套路。
侯氏尤擅采拿手法和太极散打术,其推手术中的技法变化,环环相扣、巧妙变着、冷脆快狠、连珠炮动,以及乱环手法的使用堪称一绝,在西安太极拳界享有极高的声誉。
1937年侯先生为躲避战乱,先到陕西宝鸡做生意,后因和警察发生冲突,只身用一条扁担与30多名警察打遍了一条街,被传为佳话。
武当赵堡太极八法原宝山
武当赵堡太极八法原宝山武当赵堡拳的技术法则是太极八法,是《十三势》中的:“?、?、挤、按,即坎、离、震、兑,四正方也;采、?、肘、靠,即乾、坤、艮、巽,四斜角也。
此八卦也”。
张三丰以八卦五行为法,制定了太极拳技击大法《打手歌》。
其歌云:“??挤按须认真,上下相随人难进。
任他巨力来打我,牵动四两拨千斤。
引进落空合即出,粘连沾随不丢顶”。
现将太极八法分别叙述如下:1.?法:?法是以两手臂伸出,接对方的手与肘,使击来之拳或掌不得近我胸腹。
?时两臂撑圆,形如两月牙相扣,松肩垂肘,蓄力于腋下。
?时松一手接对方手腕,一手接对方肘尖,控制对方进展。
两臂轻松柔活,用意不用力,紧贴对方手腕与肘尖,粘着对方进不了,走不了,听其劲力去向,顺势引化。
?是以双手谨守门户,不顶不抗,以皮肤感知对方的劲力,而不是以?劲打出去或顶住对方,形成凭力拼搏而顶牛。
若不以轻松柔活之法就无法引进落空,因此,要求遇敌交手时,应轻松柔活,用意不用力。
拳谚说:“手是大门,肘是二门,进了二门,就可以登堂入室了”。
在我和对方搭上手时,都想进对方二门,进了二门就可任意所为了。
?法就是看好门,既不准对方进大门,更不允许对方进二门。
搭上手随曲就伸,不贪不欠,使对方有力无处使。
使其来力已被我侧面接手时避去了击点,这时他对我是摸得着而打不着,想进门更难。
这样把对方接好了,也就是看好门的第一步。
我们练拳架时强调姿势规范,手按尺寸走,手不离中,达到“面前有手不见手,有肘不见肘”。
因为两手侧立掌始终护面胸,两肘弯曲护肋,形成了面前不见手与肘。
在搭手?时,两肘直中有曲,曲而不弯,形成变化,使对方无法进入大门、二门,才能看住自己门户。
看住门户后感知,是听劲。
“听”有三个方面的含义:耳听的功能、触觉的功能和气场感应力功能。
在搭手时,触觉和气场感应很重要,对方击来你挡住了,他没有达到击倒你的目的必须要进而发挥,这时凭皮肤的接触,可使气感与肌肤测知对方力的去向,迅速把侦察的动向传递给捋,使捋的手法沿你侦察的结论进行工作,至此,才算完成了?法的任务。
武当赵堡太极拳精华二十式
武当赵堡太极拳精华二十式武当赵堡太极拳精华二十式传统武当赵堡太极拳架中的常用招式,既是基本功,又是传统架中重要的、重复最多的招法。
通过该简短套路的练习,习者能够锻炼身体,磨练心志,陶冶情操,增强内力。
习者熟练掌握这一小套,能迅速学会传统拳架,一窥武当越堡太极之堂奥。
下面是店铺为专门您整理好的:武当赵堡太极拳精华二十式。
武当赵堡太极拳精华二十式拳架名称:预备式、起势、金刚、揽扎衣、白鹤亮翅、单鞭、云手、左高探马、右擦脚、右高探马、左擦脚、倒卷肱、野马分鬃、倒卷肱、斜白鹤亮翅、斜行、海底针、闪通臂、白鹤亮翅、金刚、双退步收势。
武当赵堡太极拳精华二十式拳架详解:预备式:两脚平行开立与肩同宽,双手自然下垂两手面贴于大腿前部位置。
虚领顶劲,含胸拔背,收腹,沉肩坠肘,松膝吊裆,正腰落胯,脚踏实,调节好呼吸(见下图)。
武当赵堡太极拳精华二十式拳架详解:1、起式右脚脚尖以脚跟为轴外摆45°,双手外翻至掌心朝外(图1-1);左脚向正前方迈一步踏实,同时双臂自前而后而上而前从头顶抡下至大腿前部还原,跟右脚落于左脚平行位置(图1-2、1-3、1-4、1-5)。
手脚同步定式。
定式后姿势与预备式完全相同,只是位置向正前方平移一步。
赞曰:鸿蒙混元初太极,动分阴阳静合一。
披身滚臂展双掤,鼓荡往返折叠意。
武当赵堡太极拳精华二十式拳架详解:2、金刚接上势,右脚脚尖以脚跟为轴外摆45°,左脚向正前方踏一步成左弓蹬步,同时双手自下而上划弧前掤,两掌指尖朝前,相距约七寸(正常人前小臂长度)掌心相对,左前右后,约与胸高,两臂弯曲大于90°角撑圆,形成掤势(图2-1);双脚以脚跟为轴脚尖右摆,形成面向右侧方向右后弓—步,双手同时向上划弧后捋,左手在下掌心朝上,右手在上掌心朝下,两手相距七寸(两手叫“阴阳手”)。
两手如同拉着人的胳膊,形成捋势(图2-2);身体左转,双脚脚尖前摆恢复前式,同时双手向下划弧前伸两手同步顺时针转动,两手距离逐步缩短,形成挤势(图2-3);身体重心逐渐移向前脚(左脚),提右脚并向左脚,同步左手掌、右掌向前下方斜按出,形成按势(图2-4)(掤捋挤按整个过程两手画一个立圆);接着右掌围绕左掌一周变拳。
武当赵堡太极拳这几个修炼要点,你一定要知道!
武当赵堡太极拳这几个修炼要点,你一定要知道!武当赵堡太极拳是历史上较早通过修行者在意、气、神、体、行全观内视动修的作用下,做到对精、气、神、筋、骨、皮达到内外兼修合道的功法。
练武当赵堡太极拳,须注意以下几个修炼要点:作者拳照1学习拳架,发现不足自身在行拳运动中,发现存在僵硬、别扭、不顺的现象,使得肌体沾连、硬化、失调和吸收、分布、代谢、排泄存在不足。
当知我前程需重换新衣,还原筋柔、骨坚、气通、血顺,就要去除道碍,将僵硬、别扭、不顺改变,从修行中获得内道平安,不可有道而不为,天行健以自强不息。
2打开僵门,记忆更新身体有记忆功能,功能有信号表达,心宽气足者气血不躁,发火急躁低于常人。
臂膀扭曲,难以伸展,多为经血气结,心血管疾病;臂膀无力,难以伸展,多为肝气郁结;骨弱无力,多为肾气不足。
打开膻中穴,膻中穴为气门,宽胸展臂可疏心肺,增强有氧量,促进流通。
打开极泉穴,极泉穴在腋下,极泉穴是阴经、淋巴、静脉的汇集点,打开极泉穴有助于流通活血,促进循环。
打开会阴穴,会阴穴为阴穴之汇点,是阻导下肢积湿阴寒的关口,打开会阴穴有助于下肢灵活便利。
腰杆正直,腰是一身统领,掌管平衡,主宰有序,脏器无负担可中正,中正脏器安舒归位。
肩井穴通涌泉穴,正直在于支撑牢靠,毫不动摇、坚定不移的意志加上下相通稳定相接的支撑可坚骨强肾。
气通四梢,气行于根达于梢,由内而外抒发,可激活细胞新陈代谢,两臂舒达于梢,沉气于脚,神意贯通全身。
内观,主观中正,百会穴对会阴穴,腰杆正直把中;旁观胸膛与脊背舒展,左右互助,上下支持;侧观流通传导疏通经气血脉,横看担当,宽厚通背;竖看节节贯穿,正直坚强;侧看流通线条;转换看轻灵协调。
积柔是易筋,也是为达到四肢灵活方便自如。
修炼者使肌体和脏器有一个轻松、灵活、流通的记忆,一旦这个记忆迟钝滞缓,说明机体存在问题。
3贯穿加强,连联匹配由脚到身,由身到手,身手相连,根梢相通,积柔成刚,节节贯穿,力的加强和支持,互连表理盈亏匹配相联,动行总须完整一切。
赵堡太极拳基本功练法及耍拳体系
赵堡太极拳基本功练法及耍拳体系赵堡太极拳是形成于河南温县赵堡镇的汉族传统拳术。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赵堡太极拳基本功练法。
欢迎阅读!简述赵堡太极拳基本功练法一、站功站功,场地无论大小,能容身即可,但要平坦、安静,有花木流水、空气清新之环境尤好。
站功身法要端正,自头至脚要求自然空松,整体配合协调。
具体做法:虚领顶劲(顺直脖颈,脖颈中心有似线穿、百会往上提之感。
平常人的脖颈习惯是往前倾,顺直的方法是脖颈稍微后靠,下颔稍微内收);两目平视,不可着意外界物像的观察。
微叩齿,舌尖轻上卷舔上牙根,上下嘴唇自然相合;沉肘松膀(沉肘在于自然,只要肘、膀全然放松不着力,就可达到松沉);含胸拔背(胸不挺,两肩微前收,背呈圆弧状),微收小腹使尾脊端正。
松胯提肛(松而不塌,胯松肛自提);膝微屈松(双膝受上体压力务要均衡,不使有酸乏感);两脚与肩等宽,成不丁不八步形,脚掌心空虚,脚趾踏地,脚前掌、脚后跟要均衡承受身体的压力;两手呈掌,十指微张(自然伸展)停放于两大腿前部稍侧部位。
如此站好后意微关照丹田,似守非守,不可用意过重,即成气沉丹田之状。
除此之外,周身还有许多细微舒愉的其它感觉。
否则必是身法和心意没有达到要求,或是站的时间过短,式成后未达10分钟以上。
站功符合法度后,保持安静的心理,自然的呼吸,即可收到全身平衡、阴平阳秘、元气生动、气血畅通的效果。
站功势成后,周身关节松弛,呼吸自然,气血循环周流畅通。
站功得法,势成后有5种感觉:1、百会穴像婴儿似的有呼吸跳动感、气的出入感、回旋感等;2、舌下津液不断涌沁,遇此情况可分若干小口徐徐咽下;3、丹田处有微温和气动之感觉;4、五脏之气行于两手指梢;5、涌泉穴似有气在冲动。
二、坐功坐椅高低适宜,落坐后大腿与膝大致形成水平状。
坐功身法同样要端正,上体要求均与站功同。
区别仅在手足姿势上。
两手掌向下放于两大腿上,两手中指尖与两膝齐,两膝间距与肩同宽,并与两脚跟上下垂直,两脚略呈内八字形。
赵堡太极拳的七个规则
赵堡太极拳的七个规则
空圈、三直、四顺、六合、四大节八小节、不撇不停、不流水。
1. 空圈。
一势一势都练成空圆圈,即是无极,即是联。
故每势以转圆为主,不须断续,不须堆洼。
如此做去,方为合格。
2. 三直。
头直、身直、小腿直。
三者何以能直?细分之是不前俯、不后仰,不左歪、不右倒,不扭膀、不掉胯,自然上下成直。
3. 四顺。
顺腿、顺脚、顺手、顺身。
四者何以能顺?细分之是手向左去身顺之去,腿向左去,脚亦顺之去。
唯顺脚时,先将脚尖撩起,随势而动,切记不可抬高移动身之重点。
向右顺亦然。
4. 六合。
手与脚合,肘与膝合,膀与胯合,心与意合,气与力合,筋与骨合。
5. 四大节八小节。
两膀两胯为四大节,膀为梢节之根,胯为根节之根,周身活泼全赖乎此。
八小节:两肘、两膝、两手、两脚。
节节随膀随胯运动,勿令死滞,自能顺随,与膀胯为一。
6. 不撇不停。
每动一招,左手动右手不动为撇,右手动左手不动亦为撇。
脚之作用与手同。
不到成势时止住是为将劲打断,名曰停。
犯此无论如何锻炼,劲不连接,终无效用。
7. 不流水。
每一招到成时一顿,意贯下招,是为势断意不断。
如不停顿,一混做去,谓之流水。
犯此,到发劲时,因势无节制,劲无定位,必致劲无从发,此宜深戒。
[网摘]赵堡太极拳口诀太极拳心法
[网摘]赵堡太极拳口诀太极拳心法一.太极拳系内家拳,力出于骨、劲蓄于筋,不求皮坚肉厚,而求气沉骨坚,故无张筋错骨之苦,无跳跃奋力之劳,顺其自然,求先天之本能,为返本归原之功夫。
-二.练太极拳有三到:神到、意到、形到。
如身法正确,则进步甚速,每日有不同之感觉。
学者宜细心体味之。
-三.如身法不合,神意不到,如火煮空铛,到老无成。
有十年太极拳不如三年外家拳讥。
故第一须勤,第二须悟。
功夫如何,视智慧如何。
但勤能补拙,须自勉之。
-四.练拳时呼吸不要勉强行深呼吸。
功夫纯熟,自然呼吸调匀,否则有害无利。
-五.太极十三势本为导引功夫,导引者导引气血也,故功夫纯熟气血调匀,百病消除。
千万不可自作聪明。
如舌顶上腭,气沉丹田等类,功夫到后自然气沉丹田而行百脉,此乃自然之理,不可以人力强求。
-六.松肩垂肘,乃言力不可聚于肩背。
要将力移至臂部肘前一节(注:即为曲池发劲),此乃意会而不是能言传者。
学者要细心体味之,不可拘泥而行之,不得滞重力沉难于轻灵。
-七.提顶吊裆,提顶要天柱(背脊)直也。
吊裆,裆气由尾閭向上提(注:尾闾后翻)也。
收劲时胸要稍稍含虚,发劲时要天柱中直,切不可含胸驼背,以致肺部受伤。
-八.练拳一次至少三趟。
第一趟开展筋脉,第二趟校正姿势,第三趟再加意形。
纯熟之后,一出手便有意形(注:即为拳意上手),则进步更速。
倘每次一趟,日练十余趟也无用处。
如年老活动血脉者,不在此例。
-九.知觉懂劲要多推手,自得粘(沾)连黏随之妙。
如无对手,勤练架子,及时时两臂模劲,假想敌人进攻,我以何法制之,日久亦能懂劲。
惟进步较慢。
-十.推手时要细心揣摩,不可将对方推出以为笑乐,务要使我之重心对方不能捉摸。
对方重心时时在我手中。
-十一.太极拳行立坐卧,皆可行功。
其法以心行气,而求知觉(注:时时揣摩)。
譬如无意之间,取一茶杯,用力持之如何感觉,行路之时,举步轻重。
立定之时,屈腿而立,直腿而立;一足着力,双足着力均可体验之。
-十二.初步练拳时觉浑身酸痛,此乃换力,不可驚恐,亦不要灰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赵堡太极拳基本功练法及耍拳体系
赵堡太极拳是形成于河南温县赵堡镇的汉族传统拳术。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赵堡太极拳基本功练法。
欢迎阅读!
简述赵堡太极拳基本功练法
一、站功
站功,场地无论大小,能容身即可,但要平坦、安静,有花木流水、空气清新之环境尤好。
站功身法要端正,自头至脚要求自然空松,整体配合协调。
具体做法:虚领顶劲(顺直脖颈,脖颈中心有似线穿、百会往上提之感。
平常人的脖颈习惯是往前倾,顺直的方法是脖颈稍微后靠,下颔稍微内收);两目平视,不可着意外界物像的观察。
微叩齿,舌尖轻上卷舔上牙根,上下嘴唇自然相合;沉肘松膀(沉肘在于自然,只要肘、膀全然放松不着力,就可达到松沉);含胸拔背(胸不挺,两肩微前收,背呈圆弧状),微收小腹使尾脊端正。
松胯提肛(松而不塌,胯松肛自提);膝微屈松(双膝受上体压力务要均衡,不使有酸乏感);两脚与肩等宽,成不丁不八步形,脚掌心空虚,脚趾踏地,脚前掌、脚后跟要均衡承受身体的压力;两手呈掌,十指微张(自然伸展)停放于两大腿前部稍侧部位。
如此站好后意微关照丹田,似守非守,不可用意过重,即成气沉丹田之状。
除此之外,周身还有许多细微舒愉的其它感觉。
否则必是身法和心意没有达到要求,或是站的时间过短,式成后未达10分钟以上。
站功符合法度后,保持安静的心理,自然的呼吸,即可收到全身平衡、阴平阳秘、元气生动、气血畅通的效果。
站功势成后,周身关节松弛,呼吸自然,气血循环周流畅通。
站功得法,势成后有5种感觉:
1、百会穴像婴儿似的有呼吸跳动感、气的出入感、回旋感等;
2、舌下津液不断涌沁,遇此情况可分若干小口徐徐咽下;
3、丹田处有微温和气动之感觉;
4、五脏之气行于两手指梢;
5、涌泉穴似有气在冲动。
二、坐功
坐椅高低适宜,落坐后大腿与膝大致形成水平状。
坐功身法同样要端正,上体要求均与站功同。
区别仅在手足姿势上。
两手掌向下放于两大腿上,两手中指尖与两膝齐,两膝间距与肩同宽,并与两脚跟上下垂直,两脚略呈内八字形。
坐功同样要求心理安静,呼吸自然,气沉丹田,周身关节松弛。
坐功在达到上述要求后,过10分钟,也逐渐会产生站功的感觉。
练到高层次,无论站功、坐功,均会使人全身有混圆虚灵、明静之感。
坐功在养生调气上与站功有相同效益,不同点是站功对锻炼人腿的支撑稳衡力有特别作用,而坐功对锻炼人的尾骨支撑稳衡力有特别作用。
两者在拳艺中各有重要功能,可以互相补充,而不能互相代替。
三、卧功
卧功有左侧卧和右侧卧两种。
食后适宜右侧卧。
方法为:侧卧时枕头与肩平,右卧屈右肘,手心朝上平放枕上,以头枕之,耳朵放于食指与拇指间(此法可使耳朵空虚,不受堵塞);或手掌平放太阳穴前,沉肘松膀。
左手掌放于左环跳穴上(卧时大腿向内一侧的位置)。
右腿自然伸直,左腿微屈停于右腿之上,左膝在右膝之上,左脚在右腿之上如此卧后,心情安静,呼吸自然,周身关节松舒,自然气沉丹田。
左卧与右卧姿势正好相反。
如此卧法身心舒适自然,气血循环平衡,也易入眠。
所谓“曲肱而眠之,乐在其中”,即此也。
凡睡觉若能保持此卧法,则为修功不断,其功能效益极利于养生。
赵堡太极拳的耍拳体系
一、“耍拳”理论体系
清末武术家、赵堡太极拳创始人和兆元(1810—1890)首创太极拳“耍拳”理论,一百多年来广为流传,在这一理论指引下,由古及今名师辈出。
其在《耍拳论》所讲:“太极拳用功之为耍拳,是吾赵堡太极拳独特之处。
它取法老子自然之道,以柔克刚之理论。
”充分体现和兆
元心境悠远、匠心独运,同时也大为丰富了太极拳论。
一个“耍”字,将孩童玩耍时轻松活泼、自然之态展现眼前:走架招势轻灵圆活,神意活泼顺遂,呼吸自然顺畅,不尚拙力,追求内意。
一个简单的“耍”字,极为生动、精辟、准确、凝练。
“耍拳”理论是和兆元在符合人体结构,尚天道、崇自然;顺乎中医、易理;利于心法、意念修炼基础上,根据自己多年经验所提出的一套科学、完备的太极拳修炼方法。
它可以使人们顺利从“着熟”进入“懂劲”,进而达到“神明”阶段,逐步随心所欲,不走弯路或少走弯路。
该体系包含和兆元、和庆喜、和学信、和士英等宗师在这方面的论著。
二、“耍拳”公式
和兆元进一步为我们阐述了“耍拳”的公式,即:以柔中求刚为目的,轻灵自然为原则,中正平圆为用功方法。
慢中求柔:柔,松柔、纯柔,柔经络,松关节,因此初习赵堡太极拳必须由慢入手,明白松柔之含义。
轻灵自然为何?轻,极轻。
极轻则极灵,用力则僵,用气则滞。
修炼赵堡太极拳需注重身法轻灵,要像三尺罗衣挂于无影树上,在风中荡飘飘般的轻灵自然。
中正平圆:练功走架时身法要像太极图中子午线那样中正,上自百会、下至会阴形成一条直线,运动时以手平衡姿势运转,前后左右皆以中心线为界,不得超越。
步以走圆,身以行圆,一举一动,皆以圆为宗,由浅入深,不可急于求成。
三、“耍拳”要领与原则
和兆元提出“耍拳”理论的一个多世纪以来,一代代和氏宗师不断丰富和完善“耍拳”理论体系,指导着我们在太极拳修炼道路上前进。
“耍拳”固然要自然、随意、轻柔圆活,如果习拳之初就自然、随意、轻柔圆活,那么就坏了!如此就像瞎汉行夜路一样,非但无益,实则有害!因为自然、随意、轻柔圆活、刚柔相济是功成以后的表现,学拳之初必须守规矩、懂“尺寸”、分层次。
赵堡太极拳又名“尺寸架”,尺寸即规矩,拳架对手、眼、身、法、步、三节、四梢等要求极为严格。
如对于肘的要求:沉肩坠肘,合而为用,肘向外翻起上抬俗称卖肘,为病。
肘关节主要活动范围是曲伸运动,肘曲则臂成圆弧形,即弓形。
肘不可过曲,过曲不圆;亦不可过直,过直少夹;似曲非曲,似直非直;肘关节曲伸自然,伸则气达手指,曲则气贯肘尖。
在技击中肘要曲使,有迎面肘、穿心肘、搬拦肘、七寸肘等。
肘还有一个重要作用是护肋,沉肘伏肋,肘要轻贴两肋,但不可过紧,否则会影响手臂灵活运用。
行功走架拳架规矩、姿势正确,有利于提高行功效果,使气血、经络阴阳平衡,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通过一段时间严格规范锻炼,从而达到明规矩、守规矩、脱规矩、自然而然却又合乎法度,上升到一定层次时可在老师指导下进入“耍拳”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