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与汇率均衡

合集下载

利率与汇率关系的分析

利率与汇率关系的分析

利率与汇率关系的分析摘要:利率和汇率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

本文运用二者之间相互关系的基本理论,结合中美两国利率和汇率变化的具体实例,对二者之间的关系做了一些初步的分析。

最终说明了“当一个国家名义利率的变化是由其预期利率提高引起时,本国的货币升值;而当一国名义利率的变化是由其预期通货膨胀率提高引起时,本国的货币贬值。

”这样一个结论。

关键词:利率;汇率;模型在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中,名义汇率取决于实际汇率和两国的物价水平。

用式子表示为E=e*( p’/p)。

其中,E表示名义汇率,e表示实际汇率,p’表示外国物价,p表示国内物价。

在实际汇率的值给定时,如果国内物价水平p上升,那么名义汇率E就将下降。

另一方面,如果外国物价p’上升,那么,名义利率就将上升。

同时,我们还可以把上式稍做变形,写为:名义利率变动的百分比=实际利率变动的百分比+外国物价变动的百分比—国内物价变动的百分比,即:名义利率变动的百分比=实际利率变动的百分比+通货膨胀率的差别。

一、理论分析根据以上理论,我们来对“当一个国家名义利率的变化是由其预期利率提高引起时,本国的货币升值;而当一国名义利率的变化是由其预期通货膨胀率提高引起时,本国的货币贬值。

”这一结论进行分析。

预期利率的提高必然引起名义利率的提高,名义利率提高以后,投资需求相应减少,这就引起生产资料价格的下降,也就是国内物价水平p下降,根据式子E=e*( p’/p),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p下降引起名义利率E上升。

这就是上面结论中的“当一个国家名义利率的变化是由其预期利率提高引起时,本国的货币升值。

”我们接着分析,当一国预期通货膨胀率提高时,即国内物价变动的百分比增加,由“名义利率变动的百分比=实际利率变动的百分比+外国物价变动的百分比—国内物价变动的百分比”可知,国内物价变动的百分比的增大会引起名义利率变动百分比的减小,即本国货币贬值。

这就是上面结论中的“而当一国名义利率的变化是由其预期通货膨胀率提高引起时,本国的货币贬值。

基于利率、汇率联动的分析

基于利率、汇率联动的分析
●刘
摘 要: 文章从 国 内外学者时 利 率汇率 关 系的 研 究 文 献 综 述 入 手 , 过 利 率 、 率 联 通 汇 动 的 理论 分 析 ,研 究 我 国金 融 市场 开放 进 程 中利率和 汇率联 动机 制的约 束机 制 , 出我 提 国金 融 市场 开 放 进 程 中利 率 与 汇 率 相 互 协 调
维普资讯
● 金 融 研 究
《 J)0 8 经济J ) 0 年第 2 /2  ̄ 期
致 利 率 下 降 。汇 率 的预 期 变化 率 取 决 于 长 期 汇 率 水 平 与 即期 汇 率 水 平 之 问 的 差 距 和 两 国
基 于利 率 、亡率联动 的 分析 ;
的。
() 本 项 目途 径 下 通 过 国 际 套 利 资 本 1资 的流 动 实现 直接 传 导 。 利 率 政 策 的调 整 利 率 利 率 和 汇 率 是 中 央 银 行 货 币政 策在 货 币 市场和 外汇市场调 节 的两个有 力调控 工具 , 在 宏观 经 济 的 调 控 中二 者 是 相 互联 动 制 约 关 系。随着我 国经济 的迅速增 长 , 济结 构的 经 不 断 完善 及 时 外 依 存 度 的 加 深 , 括 利 率 在 包 内的 货 币政 策 、 率 政 策 , 我 国宏 观 经 济 实 汇 对 现 内部 均 衡 将 起 到 日益 重 要 的 作 用 , 对 国 并 际资本 流 动 和 国 际 收 支状 况 发 挥 一 定 的 调 节 功 能 。 面对 全 球 化 的 形 势 , 取 什 么样 的 货 采 币政 策和 汇 率 政 策 进 行 宏 观 调 控 ,实现 利 率 和 汇 率的 良 性 互 动 。 中 国 经 济 乃 至 世 界 经 对 济都有重要意义。 国 内外学 者对利 率汇率 关系的研 究 文 献综 述 时利 率 汇 率 关 系 的 研 究 最 早 起 源 于 凯 恩 斯. 于 12 他 9 3年在《 论货 币改革》 中第一次 系

利率与外汇

利率与外汇

利率与汇率摘要:利率和汇率作为宏观经济调节的两个重要杠杆,同属于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主要手段,在运用和传导过程中具有较强的联动制约关系。

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对一国经济的内外均衡产生影响。

虽然在实际运行中,人民币利率与汇率之间的联动性不强,但是随着我国经济开放程度和市场化程度的日益加深,二者之间的联动性在原有基础上将显著增强。

因此,研究利率与汇率的联动关系,探析其背后的形成机理,对于促进二者协调发展,实现宏观经济内外均衡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利率、汇率、宏观经济学、货币一、利率(一)定义:利率(interest rate),就表现形式来说,是指一定时期内利息额同借贷资本总额的比率,是银行根据其经济状况和存贷款规模来调控存贷款数量的方式,利率是单位货币在单位时间内的利息水平,表明利息的多少。

经济学家一直在致力于寻找一套能够完全解释利率结构和变化的理论。

利率通常由国家的中央银行控制,在美国由联邦储备委员会管理。

至今,所有国家都把利率作为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工具之一。

(二)影响:利息率的高低,影响利息率的因素,主要有资本的边际生产力或资本的供求关系。

此外还有承诺交付货币的时间长度以及所承担风险的程度。

利息率政策是西方宏观货币政策的主要措施,政府为了干预经济,可通过变动利息率的办法来间接调节国内通货膨胀水平。

(三)利率作用:利率是调节货币政策的重要工具,亦用以控制例如投资、通货膨胀及失业率等,继而影响经济增长二、汇率(一)定义:汇率(又称外汇利率,外汇汇率或外汇行市)两种货币之间的对换的比率,亦可视为一个国家的货币对另一种货币的价值。

汇率又是各个国家为了达到其政治目的金融手段。

汇率会因为利率,通货膨胀,国家的政治和每个国家的经济等原因而变动。

而汇率是由外汇市场决定。

外汇市场开放予不同类型的买家和卖家以作广泛及连续的货币交易(外汇交易除周末外每天24小时进行,即从GMT时间周日8:15至GMT时间周五22:00。

利率与汇率的关系

利率与汇率的关系

利率与汇率是资金的两个价格,它们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因此利率的走势也是外汇市场的焦点。

但是,通货膨胀、利率与汇率的关系相对要复杂一些,不象经济增长、外贸赤字与汇率的关系那么简单,因此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才能把握住汇率的波动趋势。

如果美国物价不断上涨,美国的中央银行联储就会提高利率以对抗潜在的通货膨胀,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美国的货币美元就由于和其他国家货币的利率差扩大,在资金市场上的吸引力相对提高,资金就会从欧元、日元等其他货币流向美元,使美元受到追捧而升值,从这方面看美国提高利率对美元的汇率有支持;但是,提高利率会引起美国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的下跌,表明在美国金融市场进行投资的收益率下降,由于国际游资是要寻找投资回报的,面对一个开放的国际金融市场,这些游资在美国不能获得理想的回报,必然要离开美国,到别的一些国家和地区,诸如欧洲、日本、东南亚等去寻找新的投资机会,这样又会对美元的汇率构成贬值的压力。

另外,利率的上升会对经济的增长产生阻碍作用,从这些方面看,加息最终使汇率受到损害。

最明显的例子是在1995年,美国因为担心经济过热而提高利率,导致道琼斯股票指数的暴跌,最终使美元的汇率在当年创下历史最低记录。

|评论2011-9-17 03:14 humingyo66|十二级利率与汇率是资金的两个价格,它们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因此利率的走势也是外汇市场的焦点。

但是,通货膨胀、利率与汇率的关系相对要复杂一些,不象经济增长、外贸赤字与汇率的关系那么简单,因此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才能把握住汇率的波动趋势。

如果美国物价不断上涨,美国的中央银行联储就会提高利率以对抗潜在的通货膨胀,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美国的货币美元就由于和其他国家货币的利率差扩大,在资金市场上的吸引力相对提高,资金就会从欧元、日元等其他货币流向美元,使美元受到追捧而升值,从这方面看美国提高利率对美元的汇率有支持;但是,提高利率会引起美国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的下跌,表明在美国金融市场进行投资的收益率下降,由于国际游资是要寻找投资回报的,面对一个开放的国际金融市场,这些游资在美国不能获得理想的回报,必然要离开美国,到别的一些国家和地区,诸如欧洲、日本、东南亚等去寻找新的投资机会,这样又会对美元的汇率构成贬值的压力。

利率变动对汇率的影响分析

利率变动对汇率的影响分析

我国利率变动对汇率的影响分析一、引言汇率和利率分别作为外币和本币的价格,对于本国经济和金融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利率的变动会时刻影响着汇率的走向。

目前我国正处于金融业全面开放,人民币自由可兑换进程全面推进的特殊时期,了解其内在的联系和作用渠道,研究我国利率变动对汇率的影响,对于制定改革策略,实现宏观经济的内外均衡平稳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我国利率、汇率体制的现状1、我国现行的利率管理体制由于我国受到长期计划体制的影响,尽管一直以来我国不断地改革完善,但目前仍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1)结构性缺陷突出。

首先存贷款结构不合理,利率水平被人为的压低,不同程度的制约了利率调节作用的发挥。

其次利率结构不合理,基本上没有利率的风险结构,长短期信贷的利率档次也拉不开。

最后利率倒挂,国债利率高于同期存款利率,企业债券利率高于国债利率,这是一种有中国特色的利率倒挂。

(2)利率决定权过于集中,且调整滞后,运用不灵活。

我国利率水平和结构的确定均由中央银行统一管理,商业银行只是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享有浮动权,利率的经济调节杠杆作用收到了严重影响。

(3)利率传导机制不健全。

中央银行主观确定的利率水平难以真正体现市场均衡,中央银行的利率集中管制,使得货币市场利率与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失去关联,货币政策的宏观调控作用在某种程度上受到限制。

2、人民币汇率体制现状近些年来,我国不断推进人民币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参考实行更加灵活的管理浮动汇率制度。

只有更加灵活的汇率形成机制,才能使汇率更加能反应供求关系和其他相关的市场信号,才能帮助我国更好的应对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

因此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极其重要。

三、利率变动对汇率影响的机制分析利率变动对汇率的影响主要通过金融市场中的资本流动,实体经济中的价格传导及影响个人和企业的消费、投资、信贷决策进而影响进出口变化来影响汇率,此外利率变动还会影响投资者对未来汇率变动预期的判断。

利率平价理论与人民币汇率关系的分析

利率平价理论与人民币汇率关系的分析

利率平价理论与人民币汇率关系的分析摘要:通过实证分析和论证,得出利率平价理论在我国并不适合及人民币利率上调对汇率并不存在升值压力的结论。

这一结论与利率平价基本理论的预测结果恰好相反。

通过使用格兰杰(Granger)因果检验、协整检验等方法进行了研究,试图对理论与实践的差异进行分析,并据此对我国现行的汇率机制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关键词:利率;汇率;格兰杰因果检验;协整检验一、问题的提出中国人民银行在2005年7月21日发布公告称,为建立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建立健全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

这是自1994年中国进行汇率改革以来的重大变化,这次改革对人民币汇率做出了2%左右的上调幅度,远低于市场上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

尽管如此幅度的变动对整个经济的影响会是相当小的,但毕竟打破了长达十年盯住美元的汇率体制,这意味着人民币汇率开始更加灵活,并有可能进一步升值。

自1993年下半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一直执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1994年汇率并轨后,人民币对美元的名义汇率从1994年至1997年基本上是一个小幅升值的走势,1997年到2005年基本上一直保持在1美元兑换8.28元左右人民币的水平,变化幅度始终不大,而同期人民币利率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1993年7月和1995年1月中国人民银行两度提高利率,使得人民币利率远远高于美元利率。

而自1996年5月起,中国人民银行更是先后7次降低利率。

仅从1997年下半年开始,为了刺激国内外的需求,拉动国内经济的增长,央行就连续6次降息。

此后与连续降息同时出现的是人民币汇率的持续稳定。

除了1997~1999年人民币利率水平是低于美元利率水平外,我国人民币利率水平一直明显高于美元利率水平。

通货膨胀率、利率、汇率关系分析

通货膨胀率、利率、汇率关系分析

通货膨胀率、利率、汇率关系分析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各种经济关系的日益复杂,通货膨胀率、利率、汇率成为经济生活中的高频词汇,这是三个紧密关联的问题,也是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中的焦点,本文通过对三者之间关系的研究,分析我国目前经济发展存在的相关问题,并试图找到正确发展方向。

关键词:通货膨胀率;利率;汇率通货膨胀率,是货币超发部分与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之比,用以反映通货膨胀、货币贬值的程度;而价格指数则是反映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

利率又称利息率,表示一定时期内利息量与本金的比率,通常用百分比表示,按年计算则称为年利率。

其计算公式是:利息率= 利息量÷本金÷时间×100%。

汇率亦称“外汇行市”或“汇价”,是一国货币兑换另一国货币的比率,是以一种货币表示另一种货币的价格。

由于世界各国货币的名称不同,币值不一,所以一国货币对其他国家的货币要规定一个兑换率,即汇率。

三者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通货膨胀率与利率的关系:把银行支付的利率称为名义利率,表示为i;购买力的增加称为实际利率,表示为r;通货膨胀率表示为π。

根据费雪方程式:i= r+π,这说明通货膨胀率的变动会引起名义利率的同步变动。

物价水平上升时,利率一般有增高的倾向;物价水平下降时,利率一般有下降的倾向。

在短期,如果货币供给增加,会使名义利率下降。

在中期:由于通货膨胀率等于货币供给增长率减去产出增长率,既然在中期真实产出增长率为0,所以通货膨胀率就直接等于货币供给增长率。

根据is方程,如果其他条件都不变,那么在中期,真实利率也将回到自然率的水平。

由于名义利率等于真实利率+通货膨胀率,既然真实利率不变,以及通货膨胀率等于货币供给增长率,所以名义利率的上升幅度就直接等于货币供给的增长率。

图1 2007年1月至2011年3月cpi与银行存款利率利率与汇率的关系: --!>--!>在小型开放经济中,假设该经济体是世界市场的一小部分,国内债券与国外债券是完全可替代的,资本是完全流动的,其本身对世界利率的影响微不足道。

我国利率变动对汇率的影响研究

我国利率变动对汇率的影响研究

我国利率变动对汇率的影响研究作者:高孝欣来源:《中外企业家》 2011年第12期利率和汇率是国家货币政策最主要的两种手段,它们分别影响着国内市场均衡和外部市场均衡。

在金融自由化的国家,利率影响的国内货币市场和汇率影响的外汇市场将成为一个整体。

一国利率的变动通过影响货币市场和实体经济最终在汇率市场上得到反映,影响该国的汇率水平,利率变动对于汇率变化有明显的因果相关性。

本文论述了我国现实中利率政策和汇率政策的目标不一致,使得两者之间经常出现冲突和矛盾。

因此,我国应积极进行金融市场改革,促进利率市场化和真正的有管理浮动汇率制度的形成,建立协调的利率对汇率的传导机制。

1 我国的利率体制现状由于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现行的利率管理体制存在着严重问题。

近几年,中央银行在完善利率管理体制方面做了大量具体细致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但是,从总体上看,现行的利率管理制度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程度不相适应。

主要表现在:1.1 结构性缺陷突出。

首先,存贷款利率结构不合理,利率水平被人为地压得很低,不同程度地制约了利率调节作用的发挥。

其次,利率结构不合理,基本上没有利率的风险结构,长短期信贷的利率档次也拉不开。

最后,利率倒挂,国债利率高于同期存款利率,企业债券利率高于国债利率,这是一种有中国特色的利率倒挂。

1.2 两种价格体系的严重错位。

一是在强有力的金融抑制与严格的利率管制下,在总体上中央银行信贷规模内的资金控制价格与大部分商品市场价格调节的对立与背离;二是在强有力的金融抑制与严格的利率管制下,在金融体制上的国家银行信贷资金的控制价格与开放的资金市场资金价格及民间自由信贷价格相对立与背离。

1.3 利率决定权过于集中,且调整滞后,运用不灵活。

我国利率水平和结构的确定均由中央银行统一管理,商业银行只是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享有浮动权,商业银行的利率浮动空间十分有限。

受现行体制的束缚,决策程序冗长,幅度不确定,利率的经济杠杆调节作用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利率汇率联动机制

利率汇率联动机制

因素分析
二是当国内资本大量流出时,经常项目的盈余无法抵补资本项目下的赤字,国际收支逆差,本币 贬值压力增大,为了维持汇率稳定,便要采用利率政策,提高利率,减少国内资本的外流,同时 吸引国外资本的注入,利率上升,由于乘数作用又会进一步影响到投资和产出,这样对货币的外 部冲击就直接影响到了国内经济,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就充分证实了这一点:在资本自由流动 条件下实行固定汇率制非常容易受到货币投机的冲击。
因素分析
在利率自由化条件下,市场的发育程度良好,市场主体对利率变动的反映非常敏感,同样其他情 况保持不变,这时如果货币当局增加货币供给,市场迅速做出反应,供大于求,利率下降。由于 利率下降,对本币及其资产的需求减少,对外币及其资产的需求增加,从而使得本币汇率水平上 升。本币汇率上升意味着本币贬值,导致资本外流,从而市场上货币供应量减少,资金供不应求, 利率上升。 综上所述,在利率管制和利率自由化条件下,利率-汇率联动机制的作用过程是不一样的,主要 区别在于:在利率管制条件下,需要货币当局的及时干预才能维持宏观货币市场、本币资产市场 和外汇市场的稳定,进而保证宏观金融的稳定;而利率自由化条件下,市场本身的传导机制就可 以维持宏观金融的稳定,基本不需要货币当局的干预。
因素分析
(2)利率市场化程度对利率-汇率联动机制的影响 利率市场化程度对均衡市场利率的形成方式有着深刻的影响,也因此严重影响着利率汇率间的联 动关系。也就是说一国利率的形成是在政府控制下形成的还是由市场供求关系确定的,对利率汇 率间的传导渠道顺畅程度有重要影响。接下来考察利率市场化程度对利率-汇率联动机制的影响, 我们按利率市场化程度的高低分两种情况讨论,即利率管制和利率自由化。 1.利率管制下的利率汇率联动 所谓利率管制,指的就是国家为了限制银行间的恶性竞争,保证金融体系的安全性,对资金利率 进行限制的一种政策措施,属于价格管制的一种。按管制的范围分为单项管制和多项管制:单项 管制仅对存、贷款利率实施管制,多项管制增加了对贴现率和中间业务服务价格的管制。

利率与汇率的关系

利率与汇率的关系

问题:
利率与汇率同方向变动吗,为什么?
2、短期汇率与两国利率的关系 投资国外的预期回报率=国外1年利率- (预期1年后的汇率-即期汇率)/即期 汇率=投资国内的预期回报率
RMB/$ 8.27 6.50 5.50 A
iD D E B C
RETF
3
4.5
6 预期回报率
图 3:利率平价的汇率决定
RMB/$ iD1 iD0 RETF0 6.8 6.5 J G E1 C D E E2 5.5 RETF1 A B H K
利率是个系统,作为风险和期限的价格, 各个市场之间保持稳定的利差。买卖国债 调控利率,可以作用于整个利率体系的底 部,公众套利造成资金由收益率最低市场 向最高市场转移,整个利率体系相应变动, 利差回到原来水平上。 利率市场化的关键就在于有这样可以 自主套利,自由流动、自发波动的平台, 否则,利率市场化就无从说起。
P
SB
i
300 Se DB 200 SG De
4%
6%
100
8%
DG B1
G1
e1
货币供求量
图 1:国债、股票、产品三市场价格和收益率实现均衡
P
SB
i
300 Se 200 DB SG De DB1
4%
6%
100
8%
DG B1
G1
e1 图 1:国债、外汇与产品市场的初始均衡
货币供求量
P
SB
i
300
P
pg
a
0
c
n
U
图 36-1: 货币主义和理性预期学派的解释
失业因此与通胀有替代关系,高失业 低通胀,低失业高通胀,政府为了经济 增长往往不能不搞通胀。 但如果公众已经意识到这种替代关系, 以及政府在搞通胀政策,则货币供给增 加的效果将越来越小,菲利普斯曲线非 常可能是条垂线,所以现在发达国家主 张实行公开透明的货币政策,取信于民, 引导公众的预期。

利息利率与外汇汇率

利息利率与外汇汇率

利率的类别之三——固定利率与浮动利率
第三章第一节 利息与利率
市场利率,是指在市场机制下可以自由变动的利率 。
官定利率或官方利率(official interest rate)、法定利率 ,是指由政府金融管理部门或者中央银行确定的利率。是国家手中为了实现政策目标的一种经济手段,反映了非市场的强制力量对利率形成的干预。
S——边际储蓄倾向 I——边际投资倾向
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
1
利率决定于货币供求数量,而货币需求量又取决于人们的流动性偏好:流动性的偏好强,愿意持有货币,当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利率上升;反之,利率下降。 凯恩斯的理论,基本上是货币理论。
2
第三章第一节 利息与利率
可贷资金论: 借贷资金需求来自某期间投资流量和该期间人们希望保有的货币余额; 借贷资金供给则来自于同一期间的储蓄流量和该期间货币供给量的变动。
我国1997年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第三条规定:外汇是以外币表示的可用作国际清偿的支付手段和资产,包括: 1.外国货币,包括纸币、铸币; 2.外币支付凭证,包括票据、银行存款凭证、邮政储蓄凭证等; 3.外币有价证券,包括政府债券、公司债券、股票等; 4.特别提款权、欧洲货币单位(欧元); 5.其他外汇资产。
第三章第一节 利息与利率
第三章第一节 利息与利率
流动性理论:承认未来预期短期利率的作用,但认为,期限长的债券会要求流动性风险补偿。因此,只有在长期投资的收益率高于短期的平均预期收益率条件下,人们才会选择长期投资工具。 结论:收益率曲线一般应该是向上倾斜的
偏好理论:接受未来短期利率的预期影响收益率曲线的观点,但认为,期限越长的债券要求越多风险补偿的判断,只有在市场上所有的投资人均倾向于短期持有债券,而所有的筹资人均要筹借长期资金的假定下才会发生。

利率政策与汇率政策的协调机制研究

利率政策与汇率政策的协调机制研究

作者简介:王爱俭’&(!)*+,女,天津财经大学金融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沈庆’&(",*+,男,天津财经大学金融系硕士研究生吉力一、引言利率政策与汇率政策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但长期以来我国利率政策与汇率政策是分开制定、单独实施的,这就大大削弱了政策的效用。

当前,我国利率与汇率正逐步实现市场化,为政策实施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同时,随着开放程度的进一步提高和政策传导机制的逐步畅通,政策的调控能力将进一步加大。

因而,研究利率政策与汇率政策的协调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较早直接论述利率和汇率关系的理论首推利率平价(-./0.12&(#,);%$、3$年代的4*5模型对不同汇率制度下利率对汇率的作用作了区分,4*5*6模型发展了利率对汇率的作用机制理论(4708.992&(%,,59.:;0<2&(%#,6=>0?71@2&(3%);近年来的研究则主要关注于对4*5*6模型的扩展和检验(ABC09./5;1D@.>2&((",E.FF>./ACD@12&((3,E=1.G@AB;<9;BH2#$$$);在国内,汪小亚(#$$&)、李锁云(#$$#)、徐艳、何泽荣(#$$!)分别从防范金融危机、内外均衡、利率与汇率市场化程度等角度讨论了利率政策与汇率政策的矛盾与协调。

但以上的理论研究存在多方面缺陷:国外的研究假设过于严格,不适用于发展中国家,并且主要考察的是利率对汇率的影响机制,对于利率政策与汇率政策的协调机制研究较少;而国内的研究则多局限于定性分析,缺乏规范的理论模型和实证检验。

二、利率与汇率扩展的4*5模型本文基于传统的4708.99*59.:;0<模型,提出了适用于分析利率政策与汇率政策搭配的扩展的4*5模型。

扩展的内容主要包括:(&)假设利率为政府控制的外生变量,将货币供应量看作由经济系统决定的内生变量;假设汇率为外生变量,将外汇储备看作内生变量。

利率平价理论

利率平价理论

利率平价理论利率平价理论是国际金融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它是指在没有交易费用、限制和资本流动障碍的情况下,两个不同国家之间的利率应该是相等的。

也就是说,如果两个国家的货币之间的汇率保持稳定,那么两国的利率也应该相等。

利率平价理论是国际金融市场上货币利率与汇率之间的一种均衡关系。

利率平价理论的基本原理是利率的平价具有套利机会。

假设国家A的货币利率低于国家B的货币利率,那么在没有交易费用和限制的情况下,投资者将会倾向于将资金从国家B转移到国家A进行投资,以获得更高的回报。

这种资金的流动将会导致国家A的货币升值以及国家B的货币贬值,进而导致国家A的利率上升和国家B的利率下降,最终使得两国的利率趋于平衡。

同样地,如果国家B的货币利率低于国家A的货币利率,就会有资金从国家A转移到国家B进行投资,以平衡两国的利率。

然而,在现实金融市场中,利率往往并不会完全平价,因为存在一些因素限制了资本的自由流动。

这些因素包括资本控制政策、交易费用、政治不确定性等。

此外,国家的货币政策和经济状况也会对利率形成产生影响。

因此,在实际中,利率平价往往只是一种趋势,而不是绝对的规律。

利率平价理论对国际金融市场有重要意义。

通过研究利率平价关系,可以帮助投资者和决策者了解不同国家之间利率的关系以及货币政策的影响。

这对于跨国投资、外汇交易和国际资本流动的决策具有重要价值。

同时,利率平价理论也是国际金融市场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投资者可以通过观察不同国家之间利率的差异来判断市场的风险和机会。

然而,利率平价理论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它没有考虑到资本流动的风险因素,而实际上,跨国资本流动往往伴随着政治风险、汇率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等问题。

其次,利率平价理论基于一些假设,如完全竞争市场、无交易费用等,而在现实中,这些假设并不成立。

最后,利率平价理论也无法解释和预测短期利率变动和金融危机等现象。

综上所述,利率平价理论通过研究货币利率和汇率之间的关系,对国际金融市场的参与者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讲利率与汇率

第二讲利率与汇率
•到期收益率(Yield to Maturity): 指来自于某种 金融工具的现金流的现值总和与其今天的价值 相等时的利率水平,相当于投资人按照当前市 场价格购买债券并且一直持有到期满时可以获 得的年平均收益率。
到期收益率的计算
其中,P0表示金融工具的当前市价,CFt表示在第t期的现金流,n表示时期 数,y表示到期收益率。
5、衡量利率的其他方法
• 当期收益率(Current Yield):等于年息票利率与债券价格的比率。 是到期收益率的近似值,期限越长越精确,如:永久性债券 。
ic C / Pb
• 持有期回报率(rate of return):一定时期内的收益指标。 持有期内的回报率= 利息+卖出价格-买入价格 买入价格 持有期内的年回报率
1、利率的概念
• 利息率的简称:借贷期满所形 成的利息额与所贷出的本金额的 比率。 • 投资人让渡资本使用权而索要 的补偿:对机会成本的补偿和对 风险的补偿。 • 资金的价格 • 货币的时间价值 • 到期收益率
2、利率的的基本分类与表现形式
• 按计算利息的期限单位分:年利率、月利率、日利率 • 按利率与通货膨胀的关系分:名义利率、实际利率 • 按借贷期内是否调整划分:固定利率、浮动利率 • 按利率形成方式:市场利率、公定利率、官定利率 • 按利率是否带有优惠性质:一般利率、优惠利率 • 按信用行为的期限长短分:长期利率、短期利率
• 例如,一张息票率为10%、面额为1000元的10 年期附息债券,每年支付息票利息100元,最 后再按照债券面值偿付1000元。其现值的计算 可以分为附息支付的现值与最终支付的现值两 部分,并让其与附息债券今天的价值相等,从 而计算出该附息债券的到期收益率。
P0
100 1 y

汇率对利率的影响

汇率对利率的影响

2010.02 532010年 第2期浅析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市场利率的影响及相应政策——基于利率、汇率联动的分析文/周琳 高月 王远敏摘 要:本文从资本流动角度考察了利率、汇率的联动,并着重分析了汇率变动对市场利率的影响。

从均衡的角度讲,人民币汇率弹性的短期快速增长大大降低了利率波动的幅度,而利率对汇率的反馈机制有了更深层次的加强。

通过对利率、汇率联动的理论分析,提出我国金融市场开放过程中,利率与汇率相互协调的政策措施。

关键字:利率平价理论;汇率;利率;联动机制中图分类号:F03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0)02-0053-01财经视点一、汇率和利率对经济的影响总体上,一国的宏观经济运行将由利率和汇率基本反映出来。

而利率和汇率作为变动的开始,又会引起诸多宏观经济变量的变化。

在经济指标中,利率与汇率作为重要的经济杠杆,对微观经济活动与宏观经济运行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理论上,利率对社会再生产的影响是通过一系列机制来实现的。

第一步,利率首先影响的是一国的投资结构与规模,投资结构与规模引起经济变量发生变化,从而调节了经济运行。

第二步,利率的变动会改变企业的投资规模,就业状况随之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到工资水平和消费基金的状况。

第三步,利率的变动对货币数量的增减也会产生影响。

第四步,利率的高低直接会影响到价格水平的高低程度,例如,当利率处于较高水平时,货币用于投资的部分便会减少,无法带来更高的收益,造成人们的货币收入相应减少,商品的购买力增强,导致消费品、资本品的价格会相应降低,通货膨胀便会得到抑制。

第五步,利率的高低与证券的价格成反比,例如,当利率开始上升,股票、证券等投资品的价格便会随之下降;相反,当利率开始下降,股票、证券等投资品的价格便会随之上升,企业的融资规模、居民的投资规模、货币的流通等一系列变量会受到重大影响。

二、汇率、利率联动作用的理论分析实证研究显示:与封闭经济不同的是,在开放的经济条件下,利率与汇率的变动是互动的,同时影响经济的内外均衡。

汇率决定理论

汇率决定理论
则本国价格水平 ,外国价格水平 。其中, 为第 种商品在计算物价水平指数时的权数。
因为一价定律 对任何一种商品都成立,那么必有
(4.4)
这个式子的含义是:不同国家的物价水平以同一种货币计量时是相等的。
我们把上式变换成
(4.5)
这表明了两国间汇率是由本国价格水平与外国价格水平之商决定。
这种汇率决定理论我们称之为购买力平价(purchasing power parity, PPP)。更准确的说,(4.5)式中的理论为绝对购买力平价(absolutely purchasing power parity),以与下一小节之相对购买力平价区别。
通过这个图,我们可以更宏观的看到即期汇率如何决定。
本国增加名义货币供给。这使得利率下降,本币贬值。
本国实际国民收入增加。这使得实际货币需求增加,利率上升,本币升值。
思考:(1)外国提高名义货币供给如何影响即期汇率?
(2)外国实际收入增加如何影响即期汇率?
预期未来本币贬值。这使得外币收益率线右移,但不影响本国货币需求和供给,因此本国利率不变,这只有本币即期贬值以使得外币收益率不变,从而保持国际利息套利市场均衡。
(2)若美国提高利率为0.11,那么即期汇率会变成多少?
这表明:提高本国利率使得本币升值;反之,降低本国利率使得本币贬值。
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这个过程。本国利率提高,那么本国资产的收益率提高,若要保持利率平价成立,则必须外币资产的以本币表示的收益率也必须上升,在预期未来汇率不变的情况下,则只有将本币升值从而能兑换更多的外币资产来实现。或者,利用外汇的供求模型来解释,这就是提高本国利率使得外汇市场上本币的需求增加,从而使得本币升值。
4.2.1
汇率是两种货币或者以该货币标价资产的兑换率,那么同一种商品在两个国家的标价,有何关系呢?例如,人民币与美元的汇率为1美元兑换8.11元人民币,那么在美国售价10万美元的汽车,在中国就应该售价81.1万人民币,否则会出现两个市场的套利。

利率平价理论

利率平价理论

利率平价理论1. 简介利率平价理论(Purchasing Power Parity theory,PPP)是国际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用于研究不同国家之间货币汇率的均衡情况。

该理论认为,汇率的决定因素主要是各国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水平。

根据利率平价理论,货币汇率应该是以两国之间货币购买力的平衡为基础来确定的。

2. 原理利率平价理论的核心原理是购买力平价原理(Purchasing Power Parity principle,PPP),即同一种商品在不同国家应具有相同的价格。

如果两国之间的商品价格发生变动,汇率应当相应地调整以实现平衡。

例如,如果一个汇率是1美元兑换10人民币,而在美国购买一件商品的价格为10美元,在中国购买同一商品的价格为100人民币,那么根据购买力平价原理,汇率应当调整为1美元兑换100人民币,使得商品在两国之间的购买力相等。

3. 货币贬值与升值根据利率平价理论,当一个国家的货币贬值时,该国的商品价格将相对降低,进而提高了该国出口商品的竞争力。

相反,如果一个国家的货币升值,则该国商品价格将相对增加,从而降低了出口竞争力。

因此,根据利率平价理论,货币汇率的变动可以通过商品价格水平的变动来实现平衡。

4. 引申理论在利率平价理论的基础上,还有一些相关的引申理论:4.1 绝对购买力平价理论(Absolute Purchasing Power Parity,APPP)绝对购买力平价理论是购买力平价理论的一种延伸,它假设不同国家之间的物价指数相等。

该理论认为,汇率的变动应当反映出不同国家之间的通货膨胀差异,并通过商品价格的增长或下降来实现平衡。

4.2 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Relative Purchasing Power Parity,RPPP)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是购买力平价理论的另一种推广,它考虑到不同国家之间物价上的相对差异。

该理论认为,汇率的变动应当反映出两国之间物价的相对变化,并通过商品价格的相对变化来实现平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货币环境下利率政策与汇率政策的协调》笔记—经济研究2015.5
一、文章介绍
这篇文章主要通过构建新凯恩斯两国(本国和外国)开放经济体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分析并解释我国均衡利率和均衡汇率形成机制及其主要变动原因,指出均衡利率和均衡汇率之间的内在联系,解释非均衡现象如何出现,并采用最优路径方法寻找最优的解决非均衡现象出现的方法。

大多数其它研究都是在封闭经济条件下,因此作者选取了开放经济视角。

作者提出将均衡利率和均衡汇率定义为使两国经济体中的家庭和企业同时达到行为优化,宏观经济中所有市场同时达到均衡状态的价格水平。

即均衡利率是指在稳态上使产出缺口为零,在动态上不影响产出缺口变动,与自然利率相等的利率水平均衡汇率是指可以满足(均衡)利率平价的汇率水平。

那么在两国模型中,本国利率、外国利率与两国间汇率会互相产生影响。

均衡利率最早可以追溯到“自然利率”,即对商品价格中性既不会使之上涨也不会使之下跌的利率水平Taylor(1993)利用理性预期模型对西方七个国家数据的动态随机模拟分析表明,根据实际产出和价格水平与政策目标的差距进行利率调整,最有利于中央银行保持产出和价格稳定。

因此,货币政策遵循泰勒规则,经济就会保持长期稳定的可持续增长状态,如果政策利率长期偏离规则利率水平,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就可能反受其害。

泰勒准则由斯坦福大学的约翰.泰勒于1993年根据美国货币政策的实际经验,而确定的一种短期利率调整的规则:保持实际短期利率稳定和中性政策立场,当产出缺口为正(负)和通胀缺口超过(低于)目标值时,应提高(降低)名义利率。

对均衡利率的估算提出了三种方法,计量经济滤波法、宏观计量经济模型法、宏观数量经济模型法。

文章中使用宏观数量经济模型法来计算。

均衡汇率的概念最早由凯恩斯在1935年提出,Nurkes(1945)从实际汇率角度明确提出均衡汇率的概念,将均衡汇率定义为内部充分就业与外部收支平衡同时达到均衡时的汇率。

计算均衡汇率方法的主要思路是,首先通过宏观经济计量法发现汇率与各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再通过各宏观经济变量的中长期均衡水平推算汇率均衡水平。

但是汇率与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可能受到均衡汇率自身的影响,所以文章认为研究是有贡献的。

二、模型的假设、技巧与结论
(1)国家:假定宏观经济中包含两个经济体(国家):本国和外国,两国除了大小不同之外不存在其他的差别每个国家包含四个典型经济代理人:居民消费者、中间商品厂商、最终商品厂商和中央银行。

(2)居民:两国居民偏好和企业生产技术一致,每个国家居民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中同时包括国内生产商品和进口商品。

居民同时持有本国和外国政府的无风险债券。

(3)商品生产:分为两个阶段:首先,经济体中存在有差异性的中间商品厂商利用在劳动市场上雇用的劳动力和在资本市场上租借的资本存量,通过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生产中间商品,然后在垄断竞争市场将中间商品卖给最终商品厂商。

中间商品厂商面对的是垄断竞争市场,具有制定中间商品价格的权利。

其次,最终商品厂商利用迪克西特·斯蒂格利茨模型将中间商品进行加总,并在最终商品市场卖给居民消费者。

(4)中央银行:负责制定并执行货币政策,两国货币政策都服从泰勒规则,并且具有相似的反应函数,但反应函数中的内容并不完全相同,外国货币政策执行工具(名义利率)主要考虑通货膨胀率缺口和产出缺口的变化,而本国货币政策利率在考虑通胀和产出缺口变化的同时,还需要考虑两国间名义汇率的变动情况
(5)其它:假定居民是劳动力市场供给的垄断者,具有制定名义工资的权利,从而通过居民最优行为将居民工资黏性加人模型,使模型可以体现出通胀和产出缺口的替代关系。

在模型建立中加入了利率平价理论与费雪方程,两国实际汇率变化与两国实际利率相
关。

本国产出缺口与实际利率存在负相关关系,与自然利率存在正相关关系。

实际利率上升和自然利率下降会降低产出缺口,抑制总需求;而实际利率下降和自然利率上升会提高产出缺口,刺激总需求。

模型技巧:
中国的通货膨胀率和本国货币政策利率分别由我国cpi环比增长率和7天银行间质押回购利率表示。

而美国更加注重核心cpi增长率模型中外国通货膨胀率和货币政策利率水平由美国核心cpi环比增长率和3月期美国国债收益率表示。

所有观测变量通过HP滤波除去趋势因素。

(HP滤波可以看做一个高通的滤波器,理论基础是时间序列的谱分析方法,分离出频率较高的成分,去掉频率较低的成分,也即去掉长期的趋势项,而对短期的随机波动项进行度量。


模型结论:
对货币政策方程估计的结果得到:(1)我国与美国货币政策利率都有惯性。

我国的货币政策利率存在惯性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存款利率仍处于管制阶段市场化暂未完成,美国的货币政策惯性是因为金融危机过后美国一直维持低利率政策(2)美国货币政策利率对通货膨胀率变动的反应程度高于我国货币政策利率对货币通胀率的反应程度(3))我国货币政策利率对通货膨胀率变动的反应系数是对产出缺口和汇率变动的2倍左右,符合我国央行一贯强调的通货膨胀率是我国货币政策主要目标的态势.
对本国和外国总需求曲线中实际利率缺口对经济增长率的弹性逆和以及本国和外国的菲利普斯曲线斜率A和A'的计算结果表明:实际利率缺口变动对美国产出的影响大于对我国产出的影响。

同时,我国菲利普斯曲线较为扁平,意味着我国通货膨胀率对经济增长的敏感度不高。

三、利率均衡与汇率均衡解释:
这是我国实际利率和实际汇率自2001年1月一2013年6月相对于模型均衡利率和均衡汇率的偏离情况。

如果利率在横轴之上,汇率在横轴之下,即利率高于均衡(本国存在降息压力)、汇率低于均衡(本国货币高估,存在贬值压力)。

文章着着重讲述了两点问题,其一是利率汇率失衡的情况,其二是利率汇率失衡如何才能到平衡点。

如果本国实际利率和实际汇率都高于各自均衡水平(本国实际利率过高,存在降息压力;同时本国货币存在实际升值压力),那么根据实际利率平价可以推论,当本国货币存在升值压力时,必然对应着一个负的本外币实际利差。

造成本外币实际利差为负值的原因,可能是外国
实际利率偏高程度大于本国实际利率偏高程度。

上述局面意味着本国利率政策面临两难选择:如果从国内均衡利率水平看,应当降息;但从国内外实际利差为负值,汇率被低估的角度看,又应当升息。

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就应当是本国和外国同时降息,而且外国降息的幅度还要大于本国,从而在国内外降息的同时还能增大国内外的利差,同时使本币实际升值。

如果只有本国利率可调、而外国利率不配合调整,则本国无法同时实现利率和汇率的均衡:要么降息达到利率均衡但加剧汇率失衡,要么升息加剧利率失衡但实现汇率均衡。

其它情况也类似。

作者用一个图来表示利率汇率失衡的时候怎么回复平衡以及最优路径选择问题。

假定实际利率高于本国自然利率、且汇率低于均衡汇率的情况(见图中B点)。

由于失衡必须通过汇率或利率的均衡曲线进行调整,汇率与利率失衡的调整路径主要有以下两种:第一种是在利率失衡不变的情况下,汇率下降(本币升值)使汇率首先处于均衡状态(C点),然后由C点通过利率下降和汇率上升(本币贬值) 移动到利率和汇率同时均衡的状态(A点)。

另一种是在保持汇率失衡不变的情况下,利率下降使利率首先处于均衡状态(D点),再由D点通过利率下降和汇率上升(本币贬值)移动到利率和汇率同时均衡的稳定状态。

由图可知,汇率与利率处于B点这种失衡状态下的最佳调整路径是第二种(通过D点到达A点而非C点),因为这种调整路径的距离最短,成本也最低。

两种方法不外乎先进行货币贬值或者先进行利率下降,根据图形中路径的长短来决定。

四、心得
文章主要是提出了动态随机一般框架,计算最优路径作为文章的主要贡献。

国内研究汇率与利率的均衡也主要就是运用泰勒准则与DSGE模型。

首先确认了均衡利率与均衡汇率是存在的,然后提出汇率与利率之间的影响关系,在开放经济中,一国利率变化不仅会影响汇率也会影响其它国家利率,进而影响其它国家产出。

在目前全球经济放缓,世界利率一直有下行压力的今天,一国利率变化世界各国都有影响。

并且一国利率下降也对导致其它国家实际利率的下降,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一味的进行货币政策的宽松也许并不能起到真的宽松作用。

作者构建的最优路径模型也为货币政策的提供了选择的理论依据,在利率汇率失衡时是先进行汇率调节还是利率调节。

结合另一篇英文文章关于信贷约束与经济增长关系,目前经济学的主要热点在于目前经
济形势,新兴经济体的发展方式与老牌经济体的方式不同,出现的问题也不同。

由于互联网的不断深化,经济全球化已经是一种不容更改的现实,任何一个国家在进行发展的同时也要注意其它国家的应对方式。

中国一直以来的粗放式经济结构也到了转型的时期,欧美等国家经济疲软宣告中国经济必须加强内需,中国储蓄率一直居高不下,这是中国储蓄难题但是也意味着中国不是没钱消费而是不愿意消费,一旦进行有效的需求拉动,中国经济便可以不需要通过降低利率来对其它国家进行输出产品。

从这两篇文章中,我发现的是中国储蓄率偏高与经济约束偏高,并且传统的利率政策在全球利率下行的现在也许并没有很有效的方法,所以我认为中国目前的应该侧重于拉动内需来保证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