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五年级国学经典《饮湖上初晴后雨》教案

合集下载

第17课《古诗三首·饮湖上初晴后雨》教案

第17课《古诗三首·饮湖上初晴后雨》教案
二、核心素养目标
《古诗三首·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的核心素养目标如下:
1.增强学生的文化传承意识,通过学习古诗,使其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激发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
2.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通过品味诗句、分析意象,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创造力。
3.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通过解读诗意、探讨创作背景,锻炼学生的分析、综合、评价等思维能力。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诗句的朗读感悟、诗意与词语理解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水光潋滟”和“山色空蒙”的意境描绘,我会通过图片展示和实际举例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古诗描绘美景相关的实际问题。
2.朗诵体验: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次诗歌朗诵体验。通过朗诵,感受古诗的韵律美和情感表达。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古诗三首·饮湖上初晴后雨》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美丽的自然景色让你忍不住想要赞美?”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古诗中描绘美景的奥秘。
第17课《古诗三首·饮湖上初晴后雨》教案
一、教学内容
第17课《古诗三首·饮湖上初晴后雨》教案,选自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古诗三首”单元。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
1.诗歌朗诵: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饮湖上初晴后雨》,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2.诗意理解:通过分析诗句,帮助学生理解诗歌描绘的景象,体会作者的情感。
3.词语解析:学习并掌握诗中出现的重点词语,如“湖光”、“山色”、“晴方好”、“雨亦奇”等。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案及反思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案及反思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案及反思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饮湖上初晴后雨》这首诗;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学生能够分析并体会诗中的意境和情感;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美景的欣赏能力,激发他们对文学创作的兴趣。

教学重点:1. 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记忆;2. 诗歌意境和情感的体会。

教学难点:1. 诗歌中某些词语的解释和理解;2. 诗歌朗读的节奏和情感把握。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诗歌的全文和注释;2. 准备相关的自然风景图片或视频。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展示自然风景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欣赏并分享他们对这些景色的感受;2. 教师简要介绍苏轼和他的诗作《饮湖上初晴后雨》。

二、学习诗歌内容(15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诗歌,注意朗读的节奏和情感;2. 教师逐句解释诗歌内容,帮助学生理解诗句的意义;3. 学生跟读并背诵诗歌。

三、讨论诗歌意境(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诗歌中的意境,让学生描述他们读完诗歌后的画面和感受;2.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教师给予反馈和指导。

四、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帮助他们巩固所学知识;2. 学生分享他们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第二课时一、复习诗歌(5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复习上节课学习的诗歌《饮湖上初晴后雨》;2. 学生跟读并背诵诗歌。

二、深入学习诗歌意境(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诗歌的意境,让学生思考诗人为何选择这些景物来表达他的情感;2.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教师给予反馈和指导。

三、创作练习(15分钟)1. 教师鼓励学生尝试创作自己的诗歌,可以是对某个景色的描述或表达自己的情感;2. 学生现场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分享与反思(5分钟)1. 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作品,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2. 教师引导学生反思本节课的学习过程,帮助他们总结经验教训。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案设计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案设计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案设计《<饮湖上初晴后雨>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熟练朗读并背诵《饮湖上初晴后雨》这首诗。

2、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大意,体会诗人所描绘的西湖美景以及表达的情感。

3、引导学生学习诗人的描写手法,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色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诗中的美景。

(2)体会诗人对西湖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教学难点(1)领悟诗人比喻的精妙之处。

(2)让学生能够通过想象和联想,描绘出诗中的画面。

三、教学方法1、朗读法: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体会诗歌的韵律和节奏,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2、讲解法:对诗歌中的重点词句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诗意。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诗歌中的意境和情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4、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西湖的美景,增强教学效果。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播放一段西湖的风光视频,让学生欣赏西湖的美丽景色。

(2)提问学生:你们觉得西湖美不美?你们知道有哪些诗人写过关于西湖的诗吗?2、作者简介(1)简单介绍苏轼的生平经历和文学成就。

(2)强调苏轼在诗词创作方面的风格和特点。

3、初读诗歌(1)教师范读,学生注意字音、节奏和韵律。

(2)学生自由朗读,教师巡视指导。

(3)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4、理解诗意(1)逐句讲解诗歌的意思,重点解释“水光潋滟”“山色空蒙”“西子”等词语。

(2)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诗歌所描绘的画面。

5、体会情感(1)引导学生思考:诗人为什么把西湖比作西子?(2)通过讨论,让学生体会诗人对西湖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6、分析写作手法(1)分析诗人在描写西湖景色时运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

(2)让学生体会这种修辞手法的妙处。

7、拓展延伸(1)让学生回忆自己曾经去过的美丽地方,尝试用诗歌的形式写下来。

(2)展示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和交流。

8、课堂小结(1)总结诗歌的主要内容和诗人表达的情感。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案(精选5篇)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案(精选5篇)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案《饮湖上初晴后雨》教案(精选5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教案(精选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案篇1学习目标:1、学会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这首古诗。

3、读懂诗句,体会感情,感受意境。

4、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1、体会诗所描绘的意境。

2、读懂诗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课文插图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一首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通过学习这首古诗你懂得了什么?2、师小结、二、学习古诗——《饮湖上初晴后雨》(一)、初读课文,读准读通诗句。

1、师范读,学生评一评。

2、学生练读,互评。

3、比一比,看谁读得好。

(二)、精读课文理解古诗1、复习以前学习古诗的方法:知诗人,解诗题;抓字眼,明诗意;谳诗句,悟诗意。

2、分级合作学习古诗,学生可以运用已有的方法,把你的理解、感受、问题材与小组交流。

解决不了的可以动笔记一记,方便在班上交流解决。

3、学生汇报所得所感所疑。

4、师边小结边板书。

指导朗读。

三、回读全诗,感受意境。

四、扩展思维我们被诗人带到如此迷人的西湖中,你会想到些什么呢?五、指导背诵六、作业练习题1、你还知道那些关于西湖的诗篇?引出《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2、填写诗句欲把西湖比西子。

课后反思《饮湖上初晴后雨》这首诗是写西湖的景色,作者通过大胆的想象,用西施来比喻西湖,增添了西湖的美丽和奇妙。

学习这首诗,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读来体验作者的感情,通过对诗中“美”的理解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美”用读的形式表达出来。

在理解古诗的字、词时,我几乎把诗中所有的字、词都拿来和学生分析了,在学生理解字词的基础上,很快就领会诗句的意思了。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案精选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案精选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案精选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饮湖上初晴后雨》这首诗;(2)理解诗中的意象,体会诗人的情感;(3)了解苏轼的生平背景及其文学成就。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诗中的意象和情感;(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2)体会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3)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1. 诗中的意象和情感分析;2. 苏轼的生平背景及其文学成就;3. 古典诗词的欣赏和鉴赏。

三、教学难点1. 诗中意象的深入理解;2. 苏轼文学成就的全面把握;3. 古典诗词鉴赏的方法和技巧。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诗文内容,阐述诗人的情感;2. 互动法: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3. 欣赏法:品味诗词意境,提高审美情趣;4. 实践法:朗读、背诵,培养语感。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苏轼的生平背景及其文学成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朗读诗词:让学生朗读《饮湖上初晴后雨》,感受诗词的韵律美;3. 讲解诗词:分析诗中的意象,阐述诗人的情感,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文;4. 分组讨论:让学生合作探讨,分享学习心得,体会诗词的美感;5. 欣赏与鉴赏:品味诗词意境,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6. 朗读、背诵:加强语感训练,让学生能够熟练地朗读和背诵诗词;7.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六、教学步骤1. 第一步:让学生自主阅读诗词,注意生僻字的读音和意义。

2. 第二步:分组讨论,分析诗中的意象,如“湖光秋月”、“映日荷花”等。

3. 第三步:讲解诗人的情感,如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感悟等。

4. 第四步:欣赏诗词的意境,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情感。

5. 第五步:组织学生朗读和背诵诗词,提高语感。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案设计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案设计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饮湖上初晴后雨的诗意描绘和表达方式。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欣赏和分析古代诗词的能力,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文学创作。

3. 情感目标:通过感受诗词中的自然景色描绘及作者的情感表达,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热爱和珍惜。

二、教学内容饮湖上初晴后雨教案设计包括以下内容:1. 诗词赏析:学生了解饮湖上初晴后雨这首诗的背景和作者的创作意图。

2. 诗意描绘:引导学生通过诗中的描写,感受初晴后雨景色的变化和美妙。

3. 诗词创作: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自主创作一首以初晴后雨为主题的诗词。

三、教学步骤1. 诗词赏析a. 教师给学生讲解饮湖上初晴后雨这首诗的背景和作者苏东坡的创作情况。

b.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读诵整首诗,并解读诗句中的意境和感受。

c. 学生们分组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个人对于诗中意境的理解和感受。

2. 诗意描绘演练a. 教师组织学生们进行小组活动,每组选择一幅初晴后雨的图片,并用诗词的方式进行描绘。

b. 学生们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交流分享。

3. 诗词创作a. 教师提供几个关于初晴后雨的表达方式和描写技巧的例子,引导学生进行创作。

b. 学生们独立完成诗词创作,并互相分享和点评。

四、教学资源准备1. 饮湖上初晴后雨的原文材料。

2. 初晴后雨的图片素材。

3. 诗词创作的例子和参考资料。

五、课堂延伸活动1. 制作饮湖上初晴后雨主题的班级展板,展示学生们的诗词创作作品和描绘初晴后雨的图片。

2. 组织学生进行诗词朗诵比赛,选出最具感染力和艺术性的表现。

六、教学反思与总结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饮湖上初晴后雨这首诗词,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自主创作。

同时,通过观察和分享他人的作品,培养了学生们对美的感受和表达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拓展学生对于古代诗词的学习和创作,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案带反思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案带反思
五、练习与反思(5分钟)
1. 教师布置相关的练习题,检验学生对诗文的理解。
2. 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总结收获。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学生在理解诗文内容方面表现较好,能够较好地把握诗文的主题。但在诗文意境的领会和古典诗词鉴赏能力的培养方面,部分学生仍有待提高。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的引导,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提高他们的鉴赏能力。注重对学生的鼓励和表扬,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案带反思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饮湖上初晴后雨》,使学生能够理解诗文内容,把握诗文主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本诗,使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理解诗文内容,把握诗文主题。
重点和湖上初晴后雨》的诗文内容、结构和意境,培养学生的古典诗词鉴赏能力。难点则在于如何引导学生领会诗文的意境,提高他们对自然美景的感悟能力,以及如何激发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兴趣和热情。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逐句讲解、课堂讨论、练习与反思等环节,帮助学生逐步克服难点,领会诗文的意境。通过课后作业和家庭作业的布置,巩固学生对诗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2. 完成相关的练习题,巩固对诗文内容的理解。
十四、教学反思(5分钟)
1. 教师对自己在本节课的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成功的经验,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2. 学生对自己在本节课的学习进行反思,总结收获,确定下一步的学习目标。
十五、课后服务与跟进(5分钟)
1. 教师为学生提供课后服务,解答学生的疑问。
2. 教师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饮湖上初晴后雨》的教案

《饮湖上初晴后雨》的教案

《饮湖上初晴后雨》的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饮湖上初晴后雨》。

(2)理解诗歌中的意象和意境,领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学会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和韵律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诗歌内容。

(2)学会欣赏古典诗歌,提高审美情趣。

(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增强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2)体会诗人对生活的热爱,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3)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1. 诗歌的字词解释和翻译。

2. 诗歌中的意象和意境分析。

3. 诗歌的表现手法和韵律特点。

三、教学难点1. 诗歌的深层含义和诗人的思想感情。

2. 古典诗歌的鉴赏方法和批判性思维。

四、教学准备1. 教师教材:《饮湖上初晴后雨》原文及注释。

2. 学生教材:古诗文阅读教材。

3. 教学多媒体设备:PPT、视频、音频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江南水乡的美丽风光视频,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江南水乡的印象和感受。

2. 诗歌朗读(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饮湖上初晴后雨》,注意语气、节奏和情感的把握。

(2)学生自主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3. 诗歌解析(1)教师讲解诗歌的字词解释和翻译,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内容。

(2)学生合作探讨,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意境。

4. 诗歌欣赏(1)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诗歌的表现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2)学生分享他们对诗歌的欣赏心得。

5. 诗歌鉴赏(1)教师教授古典诗歌的鉴赏方法,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

(2)学生运用所学方法,对《饮湖上初晴后雨》进行鉴赏。

6. 情感体验(1)教师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感受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2)学生分享他们的情感体验。

7.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学生自主总结,巩固所学知识。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案集合6篇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案集合6篇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案集合6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教学教案、阅读试题、诗歌鉴赏、教学随笔、日记散文、语录句子、报告总结、故事大全、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teaching lesson plans, reading questions, poetry appreciation, teaching essays, diary essays, quotations sentences, report summaries, stories, essays, other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饮湖上初晴后雨》教案集合6篇《饮湖上初晴后雨》教案集合6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饮湖上初晴后雨的优秀教案(4篇)

饮湖上初晴后雨的优秀教案(4篇)

饮湖上初晴后雨的优秀教案(4篇)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设计篇一一、教学目的1.学习古诗《饮湖上初晴后雨》《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理解诗句,体会诗歌描写的意境。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诗句,体会诗歌描写的意境。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难点比较古诗《饮湖上初晴后雨》《晓处净慈寺送林子方》这两首诗同一景物的不同描写。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背诵描写春天的诗《游园不值》,今天我们学习描写夏天景色的诗。

板书课题:古诗《饮湖上初晴后雨》《晓处净慈寺送林子方》(二)回忆学法谁还记得我们是怎样学习第一首诗的?小结板书:1.结合注释自读自悟(什么景象?)2.质疑、讨论和交流3.反复吟诵,4.看图想象,绘画创作。

(三)学习新课1.我们已有了学诗的经验,下面请同学们自学后两首诗。

出示自学提示:(1)同是描写夏天的景色,苏轼笔下的夏天和杨万里笔下的夏天一样吗?请你从内容和写法上比较着来阅读。

(在诗中画批)(2)观察图画(或播放课件)想一想诗人描写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怎样的情感?2.小组内讨论,教师巡视。

3.在全班交流,教师适时点拨:古诗《饮湖上初晴后雨》是先叙后议,写西湖晴雨天气;《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是先议后叙,写了满湖荷花荷叶;但都抒发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赞叹热爱之情。

4.朗读诗句,展开想象。

(教师可播放课件,学生吟诵)5.指名吟诵,背诵。

(四)激情创作请同学们任选一首你喜欢的描写夏天的诗,把诗中的景象画下来。

(五)作业1.默写三首古诗。

2.完成自己创作的画。

《饮湖上初晴后雨》的优秀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运用题目扩展法概况诗文主要内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引导学生在语言实践中感悟,体验、感受西湖的自然之美。

4、抓住关键语句,诵读、想象、体会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在语言实践中感悟,体验、受西湖的自然之美,感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案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案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饮湖上初晴后雨》。

(2)理解诗歌中的意象和表达手法,分析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和讨论,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2)通过分析诗歌的结构和语言,培养学生的文学分析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引导学生欣赏自然美景,培养对自然的热爱和珍惜。

(2)通过诗歌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人文精神。

二、教学重点:1. 诗歌的正确朗读和背诵。

2. 诗歌中的意象和表达手法的理解。

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某些生僻字词的理解和朗读。

2. 诗歌的深层含义和主题的分析。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诗歌的文本和相关的注释资料。

2. 准备相关的多媒体教学材料,如图片、音频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简要介绍苏轼的背景和诗歌创作的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题目《饮湖上初晴后雨》,提问学生对题目的理解和期待。

2. 诗歌朗读和背诵:(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诗歌,注意语音语调和节奏的把握。

(2)学生跟读,体会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3)教师检查学生的背诵情况,给予鼓励和指导。

3. 诗歌解析:(1)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开头和结尾,分析其作用和意义。

(2)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表达手法,如“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等。

(3)教师总结学生的讨论,解释诗歌中的难点和深层含义。

4. 诗歌主题分析:(1)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主题和情感,如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

(2)学生分享自己对诗歌主题的理解和感受。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学生的表现,强调诗歌的正确朗读和背诵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读多背,培养文学素养。

六、教学拓展:1. 比较学习:教师引导学生比较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与其他描写自然景色的诗篇,如唐代王维的《山居秋暝》等,分析不同诗人的风格特点和表达手法。

古诗《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设计

古诗《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设计

古诗《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设计古诗《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古诗《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古诗《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2、理解古诗的意思,感受诗的意境,想象诗句描写的画面,体会诗人的感情。

【教学的重点、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2、想象诗句描写的画面,体会诗人的感情。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搜集相关的资料。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人们常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在杭州,最有名的景点要数西湖了。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去过西湖吗?今天,老师把西湖请进了咱们的教室,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播放课件:《动人的西湖》)旁白:西湖的美景,晨昏各异,四时不同。

这儿夏天的荷花很有名。

雪后的西湖是否别有一番风味呢?雨中的西湖又增添了几分诗意!西湖美吗?是啊!西湖以其秀美的景色,吸引了无数游客。

从古至今,有无数文人雅士在此留下了他们的笔墨。

宋代大诗人苏轼就在这儿留下了他的传世佳作——《饮湖上初晴后雨》。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

(板书课题:《饮湖上初晴后雨》)从诗题中你读懂了什么?(在西湖上饮酒,开始是天晴,后来下雨了。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呢?(苏轼)你了解苏轼吗?(生答。

师补充:苏轼曾在西湖的所在地杭州当通判,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当杭州市的市长。

他在此为官期间,关心人民的生活,为百姓做了许多好事,深受百姓爱戴。

苏轼曾无数次在西湖漫步,他对西湖有着非常深厚的感情。

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大诗人苏轼,一同去领略西湖的美景吧!)二、初读感知:1、自读课文两遍,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关于《饮湖上初晴后雨》教案三篇

关于《饮湖上初晴后雨》教案三篇

关于《饮湖上初晴后雨》教案三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教案3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诗句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能背诵。

训练学生自我感悟诗句意思的能力。

3、体会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感受自然之美,语言文字之美,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诗句,了解古诗所描写的景物,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重点。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以西子喻西湖的内在联系和优美意境是难点。

教具准备:挂图、教棍儿、音乐播放器:《春江花月夜》(可惜没有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你们去过杭州的西湖吗?说说你眼中的西湖。

自古以来,西湖以它秀丽的景色吸引了许多中外游客,西湖有十大胜景:苏堤春晓、平湖秋月、断桥残雪(白蛇和许仙的神话故事就与断桥有关)等。

西湖优美的景色吸引着无数游人观光游览,很多文人墨客在这里吟诗作赋,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来赞美西湖这一人间仙境。

比如,北宋文学家苏轼就为世人留下了两首千古绝唱,饮湖上初晴后雨(板书课题),这节课我们学习的是其中的第二首。

二、理解诗的题目生读题目,理解:饮湖上初晴后雨师:从这个课题中,你能读懂点什么吗?生:先是晴天然后下起了雨。

生:这是苏轼赏风景时写的。

生:苏轼和朋友在饮酒。

师:连起来说说这个题目的意思。

三、走近作者同学们,你搜集了那些有关苏轼的材料,请展示一下。

(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今四川眉州人,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

与他的父亲、弟弟皆以文学闻名于世,世称“三苏”。

)当时,苏轼在杭州任通判,呆了三年多,他为西湖疏通河流,还造了苏堤。

杭州美丽的湖光山色唤醒了他内心深处对大自然的热爱。

苏轼曾写下大量有关西湖景物的诗。

当初苏轼被贬,常常亲自烧菜与友人品味,苏东坡的烹调,以红烧肉最为拿手。

古诗《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设计

古诗《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设计

古诗《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设计《饮湖上初晴后雨》的优秀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本诗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感受诗中始终所表达的意境。

2.在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本诗,背诵本诗。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本诗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用巧妙的构思描绘出西湖的风采神韵。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大家以前一定有过旅游的经历。

那么,大家都去过哪些地方旅游?看见过哪些令你难忘的自然景观?(明确: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联系自己的亲身经历,使他们能在头脑中出现直观的印象,同时锻炼他们对自然景物描写的口头表达能力)杭州的西湖相信大家一定听说过。

它的景色异常秀美,吸引着国内外许多人来此参观旅游。

其时,不仅是现在,有一位古人也早已经听闻西湖的美名,留下了一首著名的描写西湖的诗篇,诗的名字就叫——(生齐读本诗题目:饮湖上初晴后雨)作者是—— (苏轼)二、理解诗句意思1. 让学生先齐读一遍,然后指名读。

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读出诗歌的节奏。

2. 读懂诗意。

给出五分钟,请学生自己借助注释,准确解释出全诗的意思。

3. 找四位同学解释全诗,教师在旁作指导,纠正解释的不恰当之处。

三、体会诗歌意境1. 这首诗描写了西湖在哪些天气状态下的景象?(明确:分别描写了西湖晴天和雨天时的景色。

)请说出诗中作者是怎样描写的?(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2. 在描写了西湖在晴天和雨天中的景色之后,西湖的美景又使作者联想到了什么?(明确:美女西施)在诗中作者是怎样描写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3. 全文读完,询问学生诗人对西湖有着怎样的思想感情?(明确:在学生回答后,教师介绍作者的写作背景。

当时苏轼正在杭州任通判,游览了杭州的著名景观西湖。

诗人在西湖上饮酒游览,适逢天气由晴转雨,于是作者以生动传神的笔墨描绘了西湖在不同天气状态下的婀娜多姿。

)四、了解一些文学常识《饮湖上初晴后雨》是一首描写西湖景色的著名诗篇。

古诗《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设计及反思

古诗《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设计及反思

古诗《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设计及反思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设计篇一一、教学目的1.学习古诗《饮湖上初晴后雨》《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理解诗句,体会诗歌描写的意境。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诗句,体会诗歌描写的意境。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难点比较古诗《饮湖上初晴后雨》《晓处净慈寺送林子方》这两首诗同一景物的不同描写。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背诵描写春天的诗《游园不值》,今天我们学习描写夏天景色的诗。

板书课题:古诗《饮湖上初晴后雨》《晓处净慈寺送林子方》(二)回忆学法谁还记得我们是怎样学习第一首诗的?小结板书:1.结合注释自读自悟(什么景象?)2.质疑、讨论和交流3.反复吟诵,4.看图想象,绘画创作。

(三)学习新课1.我们已有了学诗的经验,下面请同学们自学后两首诗。

出示自学提示:(1)同是描写夏天的景色,苏轼笔下的夏天和杨万里笔下的夏天一样吗?请你从内容和写法上比较着来阅读。

(在诗中画批)(2)观察图画(或播放课件)想一想诗人描写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怎样的情感?2.小组内讨论,教师巡视。

3.在全班交流,教师适时点拨:古诗《饮湖上初晴后雨》是先叙后议,写西湖晴雨天气;《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是先议后叙,写了满湖荷花荷叶;但都抒发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赞叹热爱之情。

4.朗读诗句,展开想象。

(教师可播放课件,学生吟诵)5.指名吟诵,背诵。

(四)激情创作请同学们任选一首你喜欢的描写夏天的诗,把诗中的景象画下来。

(五)作业1.默写三首古诗。

2.完成自己创作的画。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设计篇二教材依据:《望天门山》和《饮湖上初晴后雨》两诗为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第21课,两诗同写山水却一阳刚一阴柔。

课堂上充分利用这种对比:以两诗文字的对比为主,辅之音乐、书法、绘画等手段,利用通感将“美”体验深刻。

本教材分两课时完成。

本课为第二课时,以《饮湖上初晴后雨》一诗的感悟为主。

设计思想:《饮湖上初晴后雨》的设计着力于重叠,意象和意景的重叠,文字和音乐的重叠,意境和书法的重叠。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设计15篇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设计15篇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设计《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设计15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

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2、理解古诗的意思,感受诗的意境,想象诗句描写的画面,体会诗人的感情。

【教学的重点、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2、想象诗句描写的画面,体会诗人的感情。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搜集相关的资料。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人们常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在杭州,最有名的景点要数西湖了。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去过西湖吗?今天,老师把西湖请进了咱们的教室,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播放课件:《动人的西湖》)旁白:西湖的美景,晨昏各异,四时不同。

这儿夏天的荷花很有名。

雪后的西湖是否别有一番风味呢?雨中的西湖又增添了几分诗意!西湖美吗?是啊!西湖以其秀美的景色,吸引了无数游客。

从古至今,有无数文人雅士在此留下了他们的笔墨。

宋代大诗人苏轼就在这儿留下了他的传世佳作——《饮湖上初晴后雨》。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

(板书课题:《饮湖上初晴后雨》)从诗题中你读懂了什么?(在西湖上饮酒,开始是天晴,后来下雨了。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呢?(苏轼)你了解苏轼吗?(生答。

师补充:苏轼曾在西湖的所在地杭州当通判,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当杭州市的市长。

他在此为官期间,关心人民的生活,为百姓做了许多好事,深受百姓爱戴。

苏轼曾无数次在西湖漫步,他对西湖有着非常深厚的感情。

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大诗人苏轼,一同去领略西湖的美景吧!)二、初读感知:1 、自读课文两遍,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 、检查读书效果。

3 、师范读古诗。

4 、根据出示的诗歌朗读节奏提示,生齐读诗歌。

《饮湖上初晴后雨》详细教案

《饮湖上初晴后雨》详细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饮湖上初晴后雨》详细教案学科领域:语文年级:五年级课时:2课时编写日期:2024年10月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饮湖上初晴后雨》。

(2)理解诗文内容,体会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3)学习诗词的基本创作手法,了解苏轼的生平事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诗文。

(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激发对生活的热爱。

(2)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学会珍惜时光。

(3)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背诵《饮湖上初晴后雨》。

(2)理解诗文内容,体会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3)学习诗词的基本创作手法,了解苏轼的生平事迹。

2. 教学难点:(1)诗中一些生僻字词的理解。

(2)诗词意境的感悟。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诗文的世界。

2. 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3. 情感教学法:以情感人,激发学生的共鸣。

4. 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五、教学过程1. 课前导入(1)展示西湖美景图片,引导学生欣赏。

(2)简介苏轼的生平事迹,激发学生对诗人的兴趣。

2. 课堂讲解(1)讲解诗文背景,解析诗文内容。

(2)分析诗词基本创作手法,如寓情于景、对比映衬等。

(3)解释诗中生僻字词,帮助学生理解。

3. 朗读与背诵(1)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诗文,注意语气、节奏。

(2)组织学生进行背诵,检查背诵效果。

4. 课堂练习(1)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诗中的美景。

(2)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对诗中“人生得意须尽欢”的理解。

5. 课后作业(1)熟读并背诵《饮湖上初晴后雨》。

(2)收集有关苏轼的资料,了解其文学成就。

(3)以“我眼中的西湖”为主题,进行诗歌创作。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案带反思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案带反思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案带反思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饮湖上初晴后雨》。

(2)理解并掌握诗歌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

(3)分析诗歌的意象和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2)通过分析、比较等方法,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培养对自然景观的热爱。

(2)理解诗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培养乐观向上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1. 诗歌的朗读和背诵。

2. 诗歌中关键词语和句式的理解。

3. 诗歌意象和意境的分析。

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某些生僻词语的理解。

2. 诗歌意境的体会。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诗歌的朗读和背诵录音。

2. 准备与诗歌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3. 准备诗歌分析的相关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料,展示湖光山色,引起学生对自然景观的兴趣。

(2)引导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有关描写自然景观的诗歌。

2. 朗读诗歌:(1)教师朗读诗歌,学生跟读。

(2)学生自主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律和情感。

3. 解析诗歌:(1)学生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意象和意境,解释关键词语和句式。

4. 讨论与思考:(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诗人的情感。

(2)每组选代表进行分享,总结诗人的情感态度。

5. 诗歌创作:(1)学生模仿诗歌的句式和意象,创作自己的诗歌。

(2)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互相评价和欣赏。

6. 总结与反思:(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诗歌的意象、意境和诗人的情感。

(2)学生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提出改进的方法。

7. 作业布置:(1)背诵诗歌。

(2)写一篇关于诗歌的意象和意境的分析文章。

反思:六、教学拓展:1. 比较学习:(1)教师引导学生找出其他描写湖光山色的诗歌,如《钱塘湖春行》等。

(2)学生对比《饮湖上初晴后雨》和其他诗歌,分析它们的异同。

古诗《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设计优秀5篇

古诗《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设计优秀5篇

古诗《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设计优秀5篇《饮湖上初晴后雨》的优秀教案篇一学习目标:1、认识“亦、妆”2个字。

了解诗句的大概内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通过朗读感悟,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在语言实践中感悟,体验、受西湖的自然之美,感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学生准备:课前搜集有关古诗内容及诗人的资料,搜集描写祖国大好河山的古诗。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课前谈话:古诗是我国文学的一朵奇葩,学会古诗对我们有很大的用处。

人们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同学们也学过不少古诗了,谁来给大家展示一下?一、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板书诗题,学生齐读课题。

2、(课件出示整首古诗)齐读古诗,整体感知。

师问:你们知道古诗是描写什么地方的吗?(西湖)3、学生介绍杭州西湖。

4、观看西湖的美景,老师补充介绍西湖。

人们常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而西湖就像镶嵌在杭州城西的一颗璀璨的明珠,自唐代以来就远近闻名,许多文人墨客在这里饮酒赏景,吟诗作赋,而“苏堤春晓”、“曲苑风荷”、“雷峰夕照”等等本身就是一首首优美的诗,一幅幅多彩的画!下面,我们就乘坐小船和苏轼一起去欣赏西湖的美景吧!二、初读诗句。

1、诗的题目是(《饮湖上初晴后雨》),透过诗题,你读懂了什么?(a、天气变化——初晴后雨;b、地点——湖上舟中;c、干什么——饮酒聊天)谁能连起来说一说。

2、根据提示用自己的话完整地说说诗题的意思。

3、教师小结:了解了诗题是我们学习古诗的第一步,苏轼写诗信手拈来,跟大家写日记似的,常常在题目中介绍一些写诗时的背景,理解了诗题,我们再来读一读。

4、现在,请大家边读古诗边看注释,想一想文中哪句古诗写的是初晴,哪句写的是后雨。

初晴——水光潋滟晴方好(晴天的西湖水面波光粼粼)后雨——山色空蒙雨亦奇(雨天的西湖朦朦胧胧)三、品读诗句。

1、短短两句诗,两幅神奇的画卷就在我们眼前出现了。

17.古诗三首《饮湖上初晴后雨》教案

17.古诗三首《饮湖上初晴后雨》教案
10. 例题十:请分析《饮湖上初晴后雨》中的情感表达手法。
答案:这首诗通过情感表达手法,将诗人的情感与自然景色相结合,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同时也展现了诗人的感慨和深思。
3. 思维发展:通过分析诗中的意象和表达手法,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将得到锻炼和提升。他们将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疑问。
4. 文化素养:学生将对古代文化和文学有一定的了解,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他们将学会欣赏和尊重不同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培养自己的人文精神。
5. 情感态度:学生将通过对《饮湖上初晴后雨》的深入学习,培养对文学和艺术的热爱和兴趣。他们将在阅读和创作中体验到美的享受,增强对文学作品的情感共鸣。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资源
1. 软硬件资源:教室、投影仪、计算机、打印机、白板、黑板、教学挂图、古诗文朗读设备。
2. 课程平台:学校提供的教学管理系统、在线学习平台。
3. 信息化资源:古诗文阅读软件、在线字典、文学鉴赏网站、相关多媒体教学素材。
17.古诗三首《饮湖上初晴后雨》教案
主备人
备课成员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为《饮湖上初晴后雨》这首古诗。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主要体现在对古诗的理解和鉴赏能力上。学生需要通过对这首诗的阅读和分析,理解诗中的意象、情感和表达手法,从而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具体的教学内容分析如下:
1. 诗句理解:学生需要读懂《饮湖上初晴后雨》的诗句,理解其中的意义和表达方式。
6. 例题六:请分析《饮湖上初晴后雨》中的意象组合手法。
答案:这首诗通过意象组合手法,将湖光、山色、晴天、雨天等元素巧妙地结合起来,形成一幅美丽的自然画卷,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师:从你们的朗读中老师听出了你们对西湖的喜爱,的确是“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板书
设计
饮湖上初晴后雨
晴---方好
美:(比西子)总相宜
雨--亦奇
教学
后记
古诗教学历来是阅读教学的难点,它的最大难点是什么?难就难在怎样引导学生真正进入古诗的意境。在教学这首诗时,我通过“质疑解疑,理解诗意”,“吟诵品读,深入感悟”,“品读感悟,拓展延伸”的步骤逐步展开教学,运用多种方式创设情境,力图让学生真正“入境”。课堂一开始,我就通过多媒体课件向学生播放了美丽的西湖风光图片,让学生对西湖的美有了最直观的感受,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突破诗歌的教学难点,理解“潋滟”一词描绘的西湖画面时,我用课件出示了晴天的西湖波光粼粼的画面,并且让学生尽情发挥想象“晴天的西湖除了波光粼粼的湖面,还会有哪些美丽的景象?”在让学生感受雨中西湖画面时,我又让学生闭上双眼想象:“雨中的西湖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学生渐渐进入了诗歌的情境,西湖时晴时雨的美丽画面浮现在了他们的脑海之中,这对诗歌后两句“欲把西湖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理解,对诗人情感的感悟做好了铺垫。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上醉书
饮湖上初晴后雨(其一)
师:苏轼与西湖是密不可分的,西湖诗情画意只有苏轼的才思豪情才能写出她的美妙,而苏轼的才情只有遇到西湖的诗情画意才能尽展出来。此时此刻,你认为诗人对西湖有着怎样的感情?(喜爱.热爱.最爱)
⒉师:让我们带着诗人对西湖的爱来朗诵这首诗,让老师听出你们语言中的爱课件出示古诗并配乐
生:无论是晴天的西湖,还是雨中的西湖;无论是冬天的西湖,还是夏日里的西湖;无论是清晨的西湖,还是日落黄昏的西湖。
生:无论何时西湖都一样美。
生:“杭州西湖甲天下”“西湖风景美如画”……
生:诗人抓住了最能表现西湖特点的景物来写,水光与山色就是西湖最大的特点。
生默读: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上醉书黑云翻墨未遮山,
师:“淡妆浓抹”一般指人比如西施无论淡雅的装扮,还是弄装艳抹都很美。可在这儿什么意思?
“总相宜”又指什么?
⒊师:让我们再次欣赏西施一样美的西湖。(课件图文)
⒋师:带着你的理解,带着诗人的联想来朗诵这首诗。
过渡:诗之美,美在音律动听,美在语言优美,诗之美,美在诗情画意,精练的28个字给我们无尽的想象空间,请听老师朗诵。(课件图配音乐)
2.苏试天生豪放,经常寄情于山水之间。而杭州西湖就是他在杭州为官时
最喜欢游玩的地方。
活动三:自渎课文,逐句理解诗意。
㈠ 自渎课文。
⒈请同学们自读课文三次,注意读准生字,读出节奏。课件出示古诗
㈡逐句理解诗意。
⒈师:提问:读完这首诗你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也就是诗中的———水光潋滟晴方好。
师:提问:“潋滟”什么意思?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生:喝水
生:诗人饮酒游湖
生:起初天气晴朗,后来下起了雨。
⒉指名读。
⒊同桌互读。
4.根据课后注释再读一次。
生:西湖晴天时水面波光粼粼的美景。
生:阳光洒在水面上波光粼粼的样子
生:雨中云雾迷茫的样子。
生:西施是我国古代有名的美女。
生:西湖晴天时水面波光粼粼,雨中水雾迷茫,山色朦胧的美丽景色。诗人觉得这美境就和西施一样,天生丽质,怎么打扮都美。
教学设计表
学科
语文
单元
第六单元
执教者
课型
学时课
课题
古诗二首之《饮湖上初晴后雨》
上课时间
学习
要点
1.学会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这首古诗。
3.读懂诗句,体会感情,感受意境。
4.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学习
目标
1.学会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这首古诗。
3.读懂诗句,体会感情,感受意境。
过渡:诗之美,在于诗人独具匠心的描写,在于奇妙的想象,只有李白才能想到“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只有苏轼才能想到:“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因之这两句诗,西湖也叫西子湖,这足见诗之伟大。一首诗让一个地方名扬四海,这就是文化的魅力。
活动五:拓展学习,感受诗的魅力
⒈师:让我们在这诗的魅力中再次感受西湖之美。课件出示:
2.板书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的一首诗《饮湖上初晴后雨》。[板书课题]"diS5925|p;6yq@E_V小学教案课件网
活动二:读解诗意,感受诗的语言美
1.理解课题
师:“饮”在生活中指什么?在这里呢?
用一句话来说:诗人饮酒游湖,起初天气晴朗,后来下起了雨。
师:提问:“空蒙”指什么?
师:诗的前两行写的是西湖的景,分别是哪些景?板书:(晴——水光,雨——山色。)
欣赏晴天与雨中的西湖。(课件图片配诗句)
⒉看到这美丽的西湖又使诗人联想到什么?(西子)
师:提问:“西子”是谁?(西施)“西施”又是谁?
师:提问:诗人为什么会由西湖想到西施?
师:提问:你是怎么知道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4.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探究
问题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能结合具体实例讲讲吗?
应用
作业
搜集几首写水的诗歌读读,或搜集苏轼的诗歌作品读读,并结合学过的方法进行简单的赏析。
文化
阅读
《忆江南》.《小池》.《三峡》等
学习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饮湖上初晴后雨
(其一)
朝曦迎客艳重冈,
晚雨留人入醉乡。
此意自佳君不会,
一杯当属水仙王。
活动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L__S5qPNzk/dW_7[e!5小学教案课件网
1.师:人们都说“西湖风景美如画”,下面我们欣赏西湖的景色。(播放西湖景色课件)提问:西湖的景色美吗?如果你欣赏了雨中的西湖,那才别有一番滋味呢!_! @]r3__~S
⒌师:请你用最美的语言把你对西湖美景的所想表达出来。
活动四:质疑
学到这里,你们有没有什么疑问?老师有个疑问一直想不明白,现在请你帮我解答。
师:提问:西湖美景甚多,为何诗人独写山色,独写水光?
小结:西湖之大,水是她最大的特色,而西湖三面环山,山环抱着湖,湖浸润着山,晴天时,山染绿了水,水倒映着山,雨中山色空蒙,山水一体,更为奇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