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王景荣课后答案

合集下载

《组织行为学》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第一章组织与组织行为学

《组织行为学》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第一章组织与组织行为学

《组织行为学》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第一章组织与组织行为学第一章组织与组织行为学知识巩固一、简答题1.什么是组织、组织行为和组织行为学?答:组织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

首先,组织有明确的目标;其次,组织要实现自己的目标,必须要拥有相应的资源;最后,组织有特定的结构。

组织行为是指在一定组织环境中,全体组织成员工作时表现出来的所有行为的总和。

组织行为学是一门以组织中的个体、群体及组织自身的行为及规律为研究对象的社会学科,其旨在帮助管理者更好地预测、理解、引导和控制组织成员的行为,从而成就高绩效组织。

2.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有哪些?答: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

心理活动是行为的内在表现,行为是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组织行为学将两者结合起来作为统一体进行研究。

因此,组织行为学的研究范围是一定组织中的个体、群体和组织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

3.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哪些?答:观察法、谈话法、实验法、问卷法、测验法、个案研究法等。

二、不定项选择题1.B2.BC3.A4. C5. C6. C三、应用练习题1.阅读管理学相关内容,谈谈组织行为学与管理学的差异。

答:组织行为学是一门以组织中的个体、群体及组织自身的行为及规律为研究对象的社会学科。

其旨在帮助管理者更好地预测、理解、引导和控制组织成员的行为,从而成就高绩效组织。

组织是管理的对象,管理是组织运营的目标。

组织行为学是管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属于管理学的一门重要学科。

2运用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对你所感兴趣的相关内容做一次研究。

答:略案例讨论:IDEO让互助文化深入人心对领导者来说,没有什么比倡导组织中的互助行为更重要的了。

员工在工作中互助是优秀企业的一道常见风景。

如果不考虑员工自觉性,即组织行为学者所说的组织公民行为,公司希望高效运转,就需要将所有任务完美分配,中间不能出现任何差错,任务在执行中不能随意更改,而且所有任务必须同步,不能在进度上有半分差池。

《组织行为学》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第六章 管理沟通理论及其应用

《组织行为学》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第六章  管理沟通理论及其应用

第六章管理沟通理论及其应用知识巩固一、简答题1. 什么是管理沟通?有哪些分类方法?答:管理沟通是指社会组织及其管理者为了实现组织目标,在履行管理职责、实现管理职能的过程中有计划且具有规范性的职务沟通活动和过程。

管理沟通按照(1)沟通的媒介角度划分,可分为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2)沟通的组织性质的角度划分,沟通可分为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3)沟通有无反馈的角度划分,沟通可分为单向沟通和双向沟通。

2.群体决策和个人决策相比有哪些优点和缺点?答:群体决策的优点:(1)群体决策能较好地保证决策结果的合理性和正确性,(2)群体决策具有较好的执行性,(3)群体决策往往更富于创造性。

群体决策的缺点:(1)决策的时间比较长;(2)决策中权力和责任的分离;(3)少数人的专制。

3. 组织改善管理沟通的策略主要包括哪些方面?答:改善管理沟通的策略包括(1)保证正式沟通渠道通畅,(2)选择适当的沟通媒介和沟通场合,(3)沟通者能积极倾听,(4)沟通者提高沟通技能。

二、不定项选择题1. B2.D3. A、C4.C、D5.A、B、D三、应用练习题1.结合自己所在学校的实际情况,分组讨论如何完善学校现有的正式沟通渠道。

要求:列举学校与班级、学生之间现有的各种正式沟通渠道(包括上行、下行和横向沟通),对现有的正式沟通渠道的使用有效性进行评价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答:略。

沟通渠道的列举参考书本内容并结合实际情况选择。

2以小组为单位,使用头脑风暴法就如何提升班级课堂学习质量进行一次群体决策。

答:略。

掌握头脑风暴法的开展方法是重点,群体决策是结果。

案例分析题冲突与沟通A空调公司是中国一家民营企业,生产基地设在长沙,占地20万平方米,在中国10余个主要城市及美国的纽约、法国的巴黎设有分支机构。

吴经理以前是某跨国公司的职业经理人,负责中国南大区的运营,由于业务上的往来而结识了A公司总裁张先生。

在几番来往后,张总很欣赏吴经理的办事能力,并且在交谈中了解到他对现状不是十分满意,虽然职位已经很高了,但总感觉没有充分发挥才干的余地,很苦恼。

《组织行为学》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第十章 组织变革与组织发展

《组织行为学》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第十章   组织变革与组织发展

第十章组织变革与组织发展知识巩固一、简答题1.什么是组织变革?答:组织变革是组织主动、自觉地因条件变化而做出的相对反应,是组织为了实现自身的目标而根据外部环境和内部因素的变化对组织的现状主动地进行修正、改变和创新的过程。

2.什么是组织发展?组织变革与组织发展有什么联系和区别?答:组织发展是指组织的自我更新和开发。

它将外界压力转化为组织内部的应变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改善组织效能,是组织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产物。

狭义的组织发展是指组织以行为科学研究和理论为基础,有计划、系统性地促成组织成员行为的变革;广义的组织发展还包括组织的结构变革和技术变革。

因此,组织发展的概念中已经包含了组织变革的概念。

3.简述勒温的力场分析法。

答:力场分析法是由勒温创造的考察变革过程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已经证明对注重行动的管理人员非常有用,主要用以分析变革的动力和阻力,找出变革的突破口。

力场分析法的基本观点是:改革不是一种静止的状态,而是相反方向作用的各种力量的一种能动的均衡状态。

对于一项变革,企业中存在着两种力量:一种是动力,即有利于变革实现的力量,它能引发一种变化或使变化持续下去;另一种是阻力,它扼制了变革的发生或继续进行。

当这两种力量对等时,就会达到平衡。

4.组织发展的干预技术有哪些?答:组织发展的干预技术可分为人类过程干预技术、技术结构干预技术、人力资源管理干预技术和战略干预技术四种类型。

二、不定项选择题1 .B 2.A、B 3. A、B、D 4. A、C、D 5.C三、应用练习题以某一企业为例,分析其进行组织变革的主要原因和组织变革过程中所遇到的阻力,并讨论管理者可以采取哪些方法来克服组织变革的阻力。

答:略。

具体结合组织变革相关理论来进行解释。

案例分析题X公司的组织变革X公司原来主要生产复印机,一直都是按照职能制来设计组织结构的,即由几位副总经理分管财务、销售、生产、人事、采购、工程、研究开发。

随着公司的产品系列扩大到打印机、传真机、个人计算机、手机等,公司职能制结构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无法适应市场拓展以后所带来的业务广泛性需要,而且那些阻碍各职能部门之间有效协调的“壁垒”正在不断加固。

新版组织行为学课后习题答案

新版组织行为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课后思考题1.什么是组织行为学?研究组织行为学有什么重要意义?组织行为学是通过研究组织中的个体、群体和组织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及规律,提高管理人员预测、引导和控制组织中人的行为的能力,以有效实现组织目标的一门科学。

意义:1)有利于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2)有助于达成个人目标,提高组织成员的工作生活质量3)有助于管理者改进管理的方式和方法,改善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4)有助于提高管理者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组织行为的能力,从而提高管理水平5)有助于组织变革和组织发展2.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可以分为几个层次?个体行为的研究、群体行为的研究、组织行为的研究3.组织行为学是怎样产生的?1)近代管理理论的基础①理论先驱们的贡献亚当·斯密(1723—1790)。

罗伯特·欧文(1771—1858)。

查尔斯·巴比奇(1792—1871)。

汤恩。

②科学管理理论的诞生2)人群关系学说4.组织行为学产生后有哪些新发展?1)人力资源学派的出现2)组织文化研究的兴起3)“新组织”的兴起与组织过程的研究案例分析答案:1.缺少对组织中个体行为、群体行为、组织行为规律的研究。

2.缺少人性化管理。

3.缺少对冲突的正确处理。

第二章课后思考题1.个体认知包括哪些内容?了解个体认知过程会给我们在管理上带来什么启示?内容:感知、注意、记忆、表象、思维、言语、智力启示:1)在识人过程中避免认知过程中干扰因素,尽量做到公正、客观。

2)在管理人的过程中,要遵循个体认知规律,因人而异采用恰当的管理方式和方法。

3)在人员培训工作中,遵循个体认知规律,因材施教、循序渐进。

2.什么是社会知觉?社会知觉可分为哪几类?社会知觉是对社会对象的知觉,社会知觉是个体在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观察、了解他人并形成判断的一种心理活动。

3.影响社会知觉的因素有哪些?知觉者1)知觉者的动机2)知觉者的任务3)知觉者的兴趣4)知觉者过去的经验和期望知觉对象(1)魅力。

组织行为学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第八章领导理论及其应用.docx

组织行为学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第八章领导理论及其应用.docx

第八章领导理论及其应用知识巩固一、简答题1.什么是领导?领导与管理有什么区别?答:领导是指领导者对下属施加影响以使下属完成其目标和任务的过程。

领导和管理的区别:领导是从管理中分化出来的。

领导和管理无论是在社会活动的实践方面,还是在社会科学的理论方面,都具有较强的相容性和交叉性。

领导具有管理的计划、组织、控制的一般属性。

一般认为,管理是指通过他人的努力实现组织的既定目标,被认为与在结构化的组织中工作并具有明确角色的人相关;对于组织以外的人们,管理者不需要显示领导的角色。

领导力的重点是广泛背景下人际间的行为,通常与跟随者的意愿与热情行为相关;领导力不一定在组织的层级结构中发生,出现在不同的层级并以不同的方式出现;很多人在并未明确或定义其角色的情况下成为领导者。

2.领导影响力的来源有哪些?答:领导影响力的来源可分为有职位性影响力与非职位性影响力。

其中职位性影响力有:法定权、强制权、奖惩权、信息权;非职位性影响力有:专家权、感召权。

3.费德勒权变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该理论对管理者有什么启示?答:费德勒认为,有效的领导行为依赖于情境对领导者是否有利。

情境的有利程度由以下三种因素决定:(1)领导者与下属的关系,即下属尊敬或爱戴上司的程度。

(2)工作结构,即工作明确的程度。

明确的内容包括:每位成员是否了解工作所需要的条件是什么,是否有实现目标的多种途径,是否有独特的处理问题的正确解决方案,是否清楚决策的正确性。

(3)领导者的职权,即领导者有多少正式的奖惩权。

在上述三种情境因素中,领导者与下属的关系最为重要。

该理论对管理者的启示:费德勒权变理论对管理的有益启示,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领导者本身应按照上述的一般规律采用相适应的领导方式,实施有效的领导;二是上级领导者在选用下级领导时,应以权变理论为指导,从企业和组织的实际情况出发选用领导者。

如果是最有利或最不有利的企业或组织,选拔任务导向型的领导者最好;其他情况的企业或组织,则选拔员工导向型的领导者最为合适。

组织行为学课后题答案

组织行为学课后题答案

组织行为学课后题答案第二章个体行为的基础1.个体行为具有哪些特点?不连贯性、环境依赖性、隐蔽性、应变性、复杂性、难以描述和度量性。

2.主要的传记特点有哪些内容?它们对员工表现有什么影响?传记特点biographical characteristics:即个人特点(如年龄、性别、婚姻状况等),它们是客观的,而且很容易从员工的个人档案中得到。

(1)年龄年龄与离职率:年龄越大,越不愿意离开现有的工作岗位。

年龄与缺勤率:年龄与缺勤率之间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缺勤原因的影响。

一般年长员工在可以避免的缺勤方面低于年轻员工,不可避免的缺勤率却相对较高。

年龄与生产率:绝大多数的工作,所需要的身体技能不会随年龄的增长而急剧下降,从而对生产率造成影响。

人们的身体技能可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衰退,但可以因工作经验而得到弥补。

年龄与工作满意度:在专业技能工作中,满意度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而在非专业技能工作中,满意度呈U型曲线。

(2)性别女性与男性在工作生产率方面没有明显差异,在工作满意度方面也没有明显差异。

女性的离职比例与男性相似,但是,女性与男性相比缺勤率更高。

(3)婚姻状态已婚员工与他们的未婚同事相比,缺勤率和离职率更低,对工作也更为满意。

但是还有很多问题尚待进一步调查,如已婚和单身之外的情况等等。

(4)任职时间任职时间与生产率间成正相关。

任职时间与缺勤率之间成负相关。

任职时间与流动率之间成负相关。

任职时间与工作满意度之间成正相关,其预测效度高于年龄因素。

3.对比经典条件反射、操作条件发射和社会学习理论之间的差异。

经典条件反射、操作条件反射和社会学习理论都是用来解释一个人是如何学习这一行为过程的。

经典条件反射理论的大量研究是20世纪初俄国生理学家巴普洛夫进行的,该理论指个体对那些通常并不产生反应的刺激做出回应,从根本上是建立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刺激之间的联系,当有吸引力的刺激物与中 __物多次相互匹配时,中 __物就会变成条件刺激物,因而拥有无条件刺激物的性质。

[管理学]组织行为学复习笔记及课后习题答案1

[管理学]组织行为学复习笔记及课后习题答案1

第1章什么是组织行为学1.l 复习笔记一、管理者做什么管理者通过别人来完成工作,他们做出决策、分配资源、指导别人的活动从而实现工作目标。

1. 管理者的职能20世纪初,法国工业家亨利·法约尔(Henri Fayol)提出,所有的管理者都发挥五种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今天这些职能简化为四种: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

(1)计划计划活动就是要设定或明确组织的目标,制定实现组织目标的途径或方案。

(2)组织为了实现计划活动所预定的目标,实施计划活动制定的行动方案。

(3)领导管理者就运用各种适当的方法,去影响组织的成员,努力营造起一种使组织中的成员能够全心全意、士气高昂地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奋斗的氛围,以便使管理的领导职能得到更大的发挥。

(4)控制为了确保组织目标的顺利实现,组织的管理者从头到尾地对组织各项活动的进展情况进行检查,一旦发现或预见问题后就要及时采取措施予以纠正,以保证组织活动按计划进行。

2. 管理者的角色20世纪60年代末,麻省理工学院(MIT)的研究生亨利·明茨伯格对5位高层经理进行了一项精心研究,明茨伯格得出结论:管理者扮演着10种不同的但又互相关联的角色。

这10种角色可以归纳为三大类:人际角色、信息传递者角色以及决策角色。

(1)人际关系方面的角色人际关系角色指所有的管理者都要履行礼仪性和象征性角色。

(2)信息传递方面的角色信息角色是指所有的管理者在某种程度上,都从外部的组织或机构接受和收集信息。

(3)决策制定方面的角色在决策角色中,管理者处理信息并得出结论。

亨利·明茨伯格界定的10种管理角色如表1.1所示。

3. 管理者的技能罗伯特·卡茨(Robert Katz)提出了三种基本的管理技能:技术技能、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

(1)技术技能技术技能,指为了完成或理解一个组织的特定工作所必需的技能,也就是业务方面的技能。

(2)人际技能人际技能,指与组织单位中上下左右的人打交道的能力。

《组织行为学》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第五章激励理论及其应用

《组织行为学》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第五章激励理论及其应用

第五章激励理论及其应用一、简答题1.什么是双因素激励理论?如何将保健因素转化为激励因素?答:双因素激励理论的基本观点:(1)传统理论认为,“满意”的对立面是“不满意”,但双因素理论认为“满意”的对立面是“没有满意”,“不满意”的对立面是“没有不满意”。

(2)那些使员工对工作感到不满意的因素主要是与工作环境相联系的保健因素。

保健因素主要起预防作用。

保健因素包括工作本身、认可、成就和责任、进步、晋升等。

在工作激励中,保健因素的满足主要是避免员工的不满意。

(3)那些使员工感到满意的因素主要是与工作内容相联系的激励因素。

激励因素包括公司政策和管理、监督、薪水、工作条件、安全以及人际关系等。

只有对激励因素的满足才能真正达到激励员工的目的。

将保健因素转化为激励因素的措施有:(1)精神激励是最长久,通过有效的领导、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个人参与、多元化价值观等事业留人、也可通过绩效管理、行业发展、职业的优越感、绩效激励等情感留人;(2)个人目标和公司目标结合;(3)帮助员工做好职业规划;(4)制定较为灵活的薪酬策略,与工作发展前途对应等 2.内容型激励理论主要包括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奥尔德弗的ERG理论、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和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试对它们进行比较。

答:ERG理论是在需要层次论基础上的发展主要表现在:(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是建立在满足——上升的基础上的。

也就是说一旦较低层次需要已经得到满足,人们将进到更高一级的需要上去;而ERG 论不仅体现满足——上升的方面,而且也提出了遇挫折——倒退这一方面。

挫折——倒退说明较高的需要未满足或受到挫折的情况下,更着重或把更强烈的欲望放在一个较低层次的需要上。

(2)需要层次论认为,每一个时期只有一种突出的需要;而ERG 论指出在任何一个时间内可以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需要发生作用。

(3)需要层次论认为,人的需要是严格地按由低到高逐级上升的, 不存在越级,也不存在由高到低的下降;而ERG论则指出,人的需要并不一定严格按由低到高发展的顺序,而是可以越级的。

组织行为学组织行为学答案

组织行为学组织行为学答案

组织行为学课后习题部分答案(仅供安全0601班成员内部参考)第一章5.什么是组织行为学的权变观点?(简答题)答:权变的组织行为学模型表明了五个关键因变量和众多自变量之间的联系。

因变量是我们要解释和预测的关键因素,它受到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

组织行为学中生产率、缺勤率、流动率和工作满意度是组织公民行为的主要的因变量,而决定这些因变量的因素有个体水平的变量、群体水平的变量以及组织系统水平的变量。

三个分析水平之间联系密切。

组织结构与领导有关,以为着权威和领导是有联系的,管理层通过领导实施他们对群体行为的影响,同样,沟通是个体传递信息的手段,它也是联结个体与群体行为的纽带。

2.对比有效的管理者和成功的管理者方面的研究,这些研究对于实践中的管理者有什么意义?(论述题)答:(1)有效的管理者是根据他们工作绩效的数量和质量以及他们下属的满意度和承诺程度来界定。

在四类管理活动中,44%的时间用于沟通,26%的时间用于人力资源管理,19%的时间用于传统的管理,11%的时间用于社会交往。

(2)成功的管理者是根据他们在组织中的晋升速度来衡量。

在四类管理活动中,48%的时间用于社会交往,28%的时间用于沟通,13%的时间用于传统的管理,11%的时间用于人力资源管理。

(3)这两种管理者在四类活动中的工作重点大相径庭,一项正对澳大利亚管理者的研究进一步证实了社交网络的重要性,积极发展社会关系的管理者,获得了等多的晋升机会,并享受着有关职业成功的其他奖励。

平均来说,管理者在四类活动中赢分别花费20%—30%的时间,但是成功和有效的管理者对四类活动重视程度差别很大。

实际上,他们强调的重点正好相反,这一发现对于我们长久以来认为“晋升是以工作绩效为基础”的假设提出了挑战,它生动地展示了这样一个事实:社交技能和政治技能对组织内部的发展骑着重要作用。

第二章2.请评价一下在选拔新员工的过程中使用智力测试的效度水平?(简答题)答:智力测验主要用于确定个体总体的心理能力。

组织行为学各章重点名词解释和课后案例分析答案

组织行为学各章重点名词解释和课后案例分析答案

组织行为学各章重点名词解释和课后案例分析答案第一章组织行为学概述1.组织(Organization):从广义上说,组织是指由诸多要素按照一定方式相互联系起来的系统。

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耗散结构论和协同论等,都是从不同的侧面研究有组织的系统的。

从这个角度来看,组织和系统是同等程度的概念。

从狭义上说,组织就是指人们为着实现一定的目标,互相协作结合而成的集体或团体,如党团组织、工会组织、企业、军事组织等等。

狭义的组织专门指人群而言,运用于管理学之中。

2.组织行为学(Organization Behavior):作为行为科学的一个分支,组织行为学着重探讨个体、群体以及结构对组织内部行为的影响,从而运用这些知识来实现组织行为的有效性。

3.案例研究(case study):对个体、群体或组织整体的情况进行深入调查而得出结论的方法。

这种研究对变量能进行一定的控制。

案例研究样本有限,很难得出一般性和易于推广的结论,但是案例研究呈现的内容丰富,是人们发现和提出新的理论假设的前提和基础。

4.实际调查研究(field survey):是采用一定的方法对一定规模的样本对象(可以是个体、群体或组织)进行全面调查、收集和分析数据,从而得出结论的方法。

这种研究对变量也能进行一定的控制。

这种方法的缺点是不够深入。

5.实验室实验(1aboratory experiment):是通过建立一个完全人工的环境,研究者可以控制自变量,并观测、记录因变量,然后分析这些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

案例简介高博特公司是一家民营企业,公司十分重视人才的作用,给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给予员工优厚的福利待遇并且帮助他们进行职业规划,员工都把高博特的工作当作一种事业来做。

案例分析要点1.人力资源是现代企业成功的关键要素之一,而对人的管理方法要结合实际。

对人的管理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要根据具体的情境选择最恰当的做法,不断激发员工的潜能,才能产生高绩效。

组织行为学课后答案

组织行为学课后答案

⒈什么就是知觉?感觉与知觉有何区别?知觉(Perception)就是个体为了对自己所在的环境赋予意义而解释感觉印象的过程。

知觉与感觉的区别在于感觉就是对于对象个别属性的反映(如颜色、气味、外观等),而知觉则就是对于对象的各种不同属性的总与以及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的反映。

感觉就是知觉的基础。

⒉什么就是晕轮效应?晕轮效应(Halo Effect)就是指对一个人某种特性形成好或坏的印象之后,人们倾向于据此推论其她方面的特性,即“抓住一点,不顾其余”,如“一俊遮百丑”。

⒊什么就是归因理论?归因理论包括三个步骤:(1)对行为的知觉;(2)对行为意图的判断;(3)对个性的归因。

归因理论研究的基本问题主要有三个:(1)因果关系归属,即对人的心理活动以及行为的原因进行归属;(2)社会推论问题,即对行为者的心理特征与个性差异作出推论;(3)未来行为预测,即根据人们过去的行为,预测在今后有关情境中比较有可能表现出来的行为。

4、卡纳曼提出了哪几种常见的启发式?代表性启发式就是指人们倾向于根据样本就是否能代表(或类似)总体来判断其出现的概率,对于代表性越高的样本,就判断其出现的概率越高。

可得性启发式就是指人们倾向于根据客体或事件在知觉或记忆中的可得性程度来评估其相对频率,容易知觉到的或容易回想起的客体或事件被判定为更常出现。

锚定与调整启发式就是指在判断过程中,人们最初得到的信息会产生“锚定效应”,人们会以最初的信息为参照来调整对事件的估计。

案例分析:游客拍桌子的原因1.请用凯利的归因理论对小康分析客人早餐时拍桌子的原因的针对性进行评判。

2.对游客行为的归因分析对导游解决或者缓与游客的不满与怨气有何帮助?1、凯利认为,“归因”的思维过程有三条线索:其一,就是从行为的主体来瞧行为就是否具有“一致性”(就是别人都这样做,还就是只有她这样做);其二,就是从时阃上来瞧行为就是否具有“一贯性”(就是不就是总就是这样做);其三,就是从行为的对象来瞧行为就是否具有“区别性”(就是只对特定的对象这样做。

《组织行为学》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第四章 群体心理与群体行为

《组织行为学》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第四章  群体心理与群体行为

第四章群体心理与群体行为知识巩固一、简答题1.什么是群体?群体的功能有哪些?答:群体是具有相同利益或情感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以某种方式结合在一起的集合体。

群体的功能有组合功能、分工协作功能、教化和协调功能、平台或手段功能、满足个人多种需要的功能。

2.产生组织政治行为的因素有哪些?答:产生组织政治行为的因素包括组织因素和个体因素两个方面,组织因素包括组织环境、组织文化、组织结构、政治管理等方面;个体因素包括个体差异、权力需求、控制地位、冒险倾向等方面。

3.冲突处理的策略有哪些?答:冲突管理策略包括强制策略、回避策略、妥协策略、克制策略、解决问题策略等。

二、不定项选择题1.D2.B三、应用练习题1.试用组织行为学所学的知识举例分析周围常见的从众行为和顺从行为。

答:从众行为,几个要好的家庭一同出游,他们购买亲子装时,会倾向于购买同一款式,这就是从众行为;顺从行为,这几个购买家庭装的成员中有不喜欢大家买的款式的,但仍然为了群体的要求购买了统一样式的服装,这就是顺从。

2.你周围有非正式群体吗?会不会影响你们群体的行为呢?如果有,请详细说明。

答:通常我们周围都会有非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的存在会影响群体的行为。

举例:略。

案例分析:一个虚拟工作团队斯德恩斯公司(T.A.Stearns)是美国的一家税务会计公司,主要为个人提供税务服务。

该公司有着很好的声誉,这得益于公司能对客户提供优质的建议和出色的服务,而其关键在于该公司拥有不断更新的计算机资料和分析工具,使员工们都能运用这个工具为客户提供及时、周到的服务。

编写分析工具程序的程序员都受过相当专业的培训,他们编写的程序技术含量很高。

他们有高超的编程技能,对法律有透彻的理解;能迅速整合新的法律内容并对已有法律做出解释,然后准确无误地把它们编入已有的规则和分析工具中。

该公司的分析工具程序由4名分布在不同地区的程序员组成的虚拟团队编写。

他们4个人都在家里工作,相互之间和与公司的联系通过电子邮件、电话和会议软件进行。

组织行为学课后答案

组织行为学课后答案

⒈什么就是知觉?感觉与知觉有何区别?知觉(Perception)就是个体为了对自己所在的环境赋予意义而解释感觉印象的过程。

知觉与感觉的区别在于感觉就是对于对象个别属性的反映(如颜色、气味、外观等),而知觉则就是对于对象的各种不同属性的总与以及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的反映。

感觉就是知觉的基础。

⒉什么就是晕轮效应?晕轮效应(Halo Effect)就是指对一个人某种特性形成好或坏的印象之后,人们倾向于据此推论其她方面的特性,即“抓住一点,不顾其余”,如“一俊遮百丑”。

⒊什么就是归因理论?归因理论包括三个步骤:(1)对行为的知觉;(2)对行为意图的判断;(3)对个性的归因。

归因理论研究的基本问题主要有三个:(1)因果关系归属,即对人的心理活动以及行为的原因进行归属;(2)社会推论问题,即对行为者的心理特征与个性差异作出推论;(3)未来行为预测,即根据人们过去的行为,预测在今后有关情境中比较有可能表现出来的行为。

4、卡纳曼提出了哪几种常见的启发式?代表性启发式就是指人们倾向于根据样本就是否能代表(或类似)总体来判断其出现的概率,对于代表性越高的样本,就判断其出现的概率越高。

可得性启发式就是指人们倾向于根据客体或事件在知觉或记忆中的可得性程度来评估其相对频率,容易知觉到的或容易回想起的客体或事件被判定为更常出现。

锚定与调整启发式就是指在判断过程中,人们最初得到的信息会产生“锚定效应”,人们会以最初的信息为参照来调整对事件的估计。

案例分析:游客拍桌子的原因1.请用凯利的归因理论对小康分析客人早餐时拍桌子的原因的针对性进行评判。

2.对游客行为的归因分析对导游解决或者缓与游客的不满与怨气有何帮助?1、凯利认为,“归因”的思维过程有三条线索:其一,就是从行为的主体来瞧行为就是否具有“一致性”(就是别人都这样做,还就是只有她这样做);其二,就是从时阃上来瞧行为就是否具有“一贯性”(就是不就是总就是这样做);其三,就是从行为的对象来瞧行为就是否具有“区别性”(就是只对特定的对象这样做。

组织行为学习题解答第4章

组织行为学习题解答第4章

第四章知觉与归因思考题1. 知觉的基本特征有哪些?答:知觉的基本特征有:(1)整体性:是指尽管知觉对象由许多个别属性组成,但人们并不把对象感知为相互独立的部分,而是趋向于把它们感知为一个整体。

(2)理解性:是指在知觉过程中,人们用过去所获得的有关知识经验,对感知对象进行加工理解,并以概念的形式表示出来。

(3)恒常性:是指当知觉条件(如距离、照明度等)发生某种变化时,知觉的映像仍然保持相对不变。

(4)选择性:是指人们在某一具体时刻只是以对象的部分特征作为知觉的内容,其他的作为背景。

2. 影响知觉的因素有哪些?答:影响知觉的因素有:(1)知觉的主体因素:在知觉的主体方面,影响个体对别人认知的主要因素是其动机、经验和情感。

(2)知觉的客体因素:在知觉过程中,知觉对象本身的内在因素也会对知觉产生影响。

(3)知觉的情境因素:除去知觉的主体、客体之外,知觉的情境也具有重要作用。

3. 有哪些常见的社会认知偏差?答:常见的社会认知偏差有:(1)晕轮效应:是指在知觉过程中,通过获得知觉的对象某一行为特征的突出印象,而将其扩大成为整体行为特征的认知活动,它是种“以偏概全”的评价倾向。

(2)对比效应:是人们在对他人的知觉过程中,将其与自己熟知或最近接触到的人和事进行比较而得出评价结论的一种知觉现象。

(3)定势效应:是指社会上对于某一类事或人产生的一种比较固定、概括和笼统的看法。

(4)首因效应:是指在社会认知过程中,最先的印象对人的认知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5)近因效应:是指最近的印象对人的认知具有重要的影响。

(6)投射效应:在人际认知过程中,人们常常假设他人与自己具有相同的属性、爱好或倾向等,常常认为别人理所当然地知道自己心中的想法。

4. 海德的归因理论基本观点是什么?答:海德的归因理论基本观点是人的行为的原因可分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

内部原因是指存在于行为者本身的因素,如需要、情绪、兴趣、态度、信念、努力程度等等;外部原因是指行为者周围环境中的因素,如,他人的期望、奖励、惩罚、指示、命令,天气的好坏、工作的难易程度等等。

《组织行为学》习题集答案(参考下,还是蛮好的)

《组织行为学》习题集答案(参考下,还是蛮好的)

《组织行为学》习题集答案一、名词解释:1. 1.组织:是为了达到个体和共同目标而一起工作的人的集合。

2. 2.组织行为学:研究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及其规律,提高管理人员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科学。

3. 3.“经济人”假设:是古典经济学家和古典管理学家关于人性的假设,认为人的行为就是为了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工作的目的是为了获得经济报酬。

4. 4.“社会人”假设:认为人们最重视的是工作中与周围人友好相处,物质利益是相对次要的因素。

5. 5.“自我实现人”假设:认为人都期望发挥自己的潜力,表现自己的才能,只要人的潜能充分发挥出来,就会产生最大的满足感。

6. 6.需要:是指客观的刺激作用于人们的大脑所引起的个体缺乏某种东西的状态。

7.7.动机:指引起个人行为、维持该行为并将此行为导向满足某种需要的欲望、愿望、信念等心理因素。

8.8.激励:指的是激发人的动机的心理过程。

具体而言,激励就是利用某种有效手段或方法调动人的积极性的过程。

9.9.价值观:是一个基本的信念和判断,代表了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

10.10.感觉:是直接作用于人们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或个别部分在人脑中的反映。

11.11.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或各个部分在人脑中的反映。

12.12.态度:是指个体对外界事物的一种较为持久而又一致的内在心理和行为倾向。

13.13.个性:是在先天生理素质基础上,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的社会实践活动中经常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区别于他人的个体倾向和个体心理特征的总和。

14.14.气质:是一个人的自然特征、精神风貌的集中表现。

15.15.性格:是一个人对现实的态度和习惯性的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较为稳定的心理特征。

16.16.能力:是指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

17.17.意志:是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支配调节自己的行为,以克服各种困难,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

《组织行为学》练习册答案

《组织行为学》练习册答案

《组织行为学》练习册答案《组织行为学》习题集答案第一章组织行为学的体系及其发展趋势1."行为一般是可以预测的。

"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答案:同意这种说法。

因为:行为不是随机的,行为是由某种原因引起的,它一定指向某个目的,无论是对是错,行为者相信这目的对他自己是最有利的。

当然,人与人之间是有差别的,即使在同样的情形下,人们的表现也不会完全一样。

但是,人们的行为中确实存在一些基本的一致性。

我们可以找出这些一致性,再加以修正,以此来反映个体间的差异。

这些基本的一致性使我们有可能预测人的行为。

在大多数有结构的情境中,预测行为是可能的(当然不总是百分之百准确)。

对行为的系统研究是作出合理准确预测的重要手段。

2.定义组织行为学,并与管理学进行比较。

答案:组织行为学是一个研究领域,它探讨个体、群体、以及结构对组织内部行为的影响,以便应用这些知识来改善组织的有效性。

当管理者通过他人完成他的工作时,组织行为学提供了指导他人的生产率,预测人在工作的行为的工具,并且提供了管理来自不同领域的个体所需要的洞察力。

3.什么是组织?家庭是一个组织吗?请解释。

答案:组织是一个有意识的结合在一起的社会单元,有两个人或两个人以上组成,在一个相对而言持续的基础上共同努力以达成一个或一系列共同的目标。

家庭是一个组织,它拥有组织所有的特征。

有一个不同的地方是家庭的目标不那么明显,因此学生可能会为它本质上是否是组织而争论。

4.确认并对比3种一般的管理角色。

答案:60年代后期,麻省理工学院(MIT)的一位研究生亨利·明茨伯格对5位高层经理进行了一项精心研究,以确定这些管理者在他们的工作中做些什么事情。

根据他对这些经理的观察,明茨伯格得出结论:管理者扮演着10种不同而又互相关联的角色或者表现出与工作有关的10种不同的行为,这10种行为分为三大类:人际角色1.头面人物--象征性的首脑,必须履行法律性或社交性的例行义务。

组织行为学课后答案

组织行为学课后答案

⒈什么是知觉?感觉和知觉有何区别?知觉()是个体为了对自己所在的环境赋予意义而解释感觉印象的过程。

知觉和感觉的区别在于感觉是对于对象个别属性的反映(如颜色、气味、外观等),而知觉则是对于对象的各种不同属性的总和以及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的反映。

感觉是知觉的基础。

⒉什么是晕轮效应?晕轮效应()是指对一个人某种特性形成好或坏的印象之后,人们倾向于据此推论其他方面的特性,即“抓住一点,不顾其余”,如“一俊遮百丑”。

⒊什么是归因理论?归因理论包括三个步骤:(1)对行为的知觉;(2)对行为意图的判断;(3)对个性的归因。

归因理论研究的基本问题主要有三个:(1)因果关系归属,即对人的心理活动以及行为的原因进行归属;(2)社会推论问题,即对行为者的心理特征和个性差异作出推论;(3)未来行为预测,即根据人们过去的行为,预测在今后有关情境中比较有可能表现出来的行为。

4.卡纳曼提出了哪几种常见的启发式?代表性启发式是指人们倾向于根据样本是否能代表(或类似)总体来判断其出现的概率,对于代表性越高的样本,就判断其出现的概率越高。

可得性启发式是指人们倾向于根据客体或事件在知觉或记忆中的可得性程度来评估其相对频率,容易知觉到的或容易回想起的客体或事件被判定为更常出现。

锚定和调整启发式是指在判断过程中,人们最初得到的信息会产生“锚定效应”,人们会以最初的信息为参照来调整对事件的估计。

案例分析:游客拍桌子的原因1.请用凯利的归因理论对小康分析客人早餐时拍桌子的原因的针对性进行评判。

2.对游客行为的归因分析对导游解决或者缓和游客的不满和怨气有何帮助?1.凯利认为,“归因”的思维过程有三条线索:其一,是从行为的主体来看行为是否具有“一致性”(是别人都这样做,还是只有他这样做);其二,是从时阃上来看行为是否具有“一贯性”(是不是总是这样做);其三,是从行为的对象来看行为是否具有“区别性”(是只对特定的对象这样做。

还是对其他的对象也这样做)。

组织行为学配套习题解答示例

组织行为学配套习题解答示例

第九章领导理论一、是非判断题1.管理和领导的概念是一样的。

(答案:否不一样易)2.专家权是指领导的知识和经验使下属尊重他,服从他的判断。

(答案:是易)3.诚信被认为是有效领导的基石。

(答案:否信任中)4.领导行为分为结构维度和关怀维度。

(答案:是易)5. 管理方格理论是由罗伯特·布莱克和简·莫顿提出的。

(答案:是难)6. 高LPC分数的领导者类型为关系取向型领导。

(答案:否工作取向型中)7. 当下属很不成熟时,采用高工作、低关心的命令专制型领导方式最有效。

(答案:是易)8. 内控型下属,对授权型领导比较满意。

(答案:否参与型难)9. 对能力水平或任务目标的理解和熟悉程度比较高的下属,宜采取民主型领导方式。

(答案:是易)10. 曾国藩则是典型的变革型领导。

(答案:否交易型中)二、单选题1. 对经验不足或者能力比较差的下属,下面哪种类型的领导比较合适:a.参与型b.授权型c.指导型d.支持型(答案:c 中)2. 有学者认为,历史是由伟人创造的,这种领导的伟人论(Great Man Theory)类似于:a.领导的行为理论b.领导的特质理论c.领导的权变理论d.领导的生命周期理论。

(答案:b 难)3. 以下四位名人,哪一位是真正的变革型领导:a.曾国藩b.杰克·韦尔奇c.希特勒d.墨索里尼(答案:b 易)4.领导生命周期理论认为,有效的领导方式应当根据下属的成熟度而定,这种成熟度是指()a.生理上b.身体上c.工作年龄上d.心理上(答案:d 易)5. ()领导随时可以为难下属,下属避免惹他生气。

a. 强制权b.奖赏权c. 法定权d. 信息权(答案:a 中)6. ()被认为是有效领导的基石。

a.权力b.威信c. 信任d.领导力(答案:c 易)7. 下面哪种领导者更能使下属取得高工作绩效和高满意度()a. 高结构—低关怀b. 低结构—高关怀c. 低结构—低关怀d. 高结构—高关怀(答案:d 易)8. 领导生命周期理论中,与高关系→低工作对应的领导方式是()a. 说服型b. 命令型c. 参与型d. 授权型(答案:a 中)9. 在工作性质和任务比较明确,下属也知道如何做时,()领导比较适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组织行为学王景荣课后答案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1.社会知觉2.鞭策3.领导4.组织变革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lo分。

在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并将答案题号填入题后的括号内)1.会面法属下面非政府行为学研究方法中哪种研究方法?( )a‘观察法比调查法c实验法 d.测验法2.弗洛依德认为个性中不受社会道德规范约束的部分是( )。

a自我b‘本我c超我 a忘我3.某人对顺利完成某项任务的把握性非常大,因此他对干这项工作的积极性可以( )。

a.很高 b,很低c可能将低也可能将高 d不低也不高4.某公司年终奖励时,发给受奖员工每人一台电风扇,结果许多员工很不满意,认为公司花钱给他们买了个不行又占到地方的东西。

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 )。

a.公司没有做到奖罚分明 d.奖励不够及时c公司没努力做到奖人所须要、形式多样 a员工太偏爱5.由组织正式文件明文规定的、群体成员有固定的编制,有规定的权力和义务,有明确的职责和分工的群体属于( )。

a.非正式群体b.正式宣布群体c小群体 d,参照群体6.工作比较纯粹,不须要繁杂的科学知识和技能,顺利完成一项工作须要大家的协调,或专门从事连锁性的工作,( )可能将达至最低的工作绩效。

a.同质群体 b,异质群体c混合群体 d.直观群体7.在管理方格图中“乡村俱乐部式的管理”是哪种领导方式?( )a.1.1型b.1.9型c.5.5型d.9.9型8.大型非政府具有的成员通常在多少人左右?( )。

a3―30人 b.30―人c―人 d。

人以上9.以人为中心的变革措施主要包括哪些( )a.调查意见反馈、群体建议、咨询活动b.群体决策、激励c调查研究、集体活动d.集体活动、激励10.下面哪一项恰当叙述了组织变革的基本内容( )a.组织的人员、组织的任务及技术、组织的结构d.非政府的任务及技术、非政府的结构、非政府职能c组织的结构、组织的任务及技术、组织职能、组织环境d非政府的环境、非政府的任务及技术、非政府的结构、非政府的人员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备选答案中选择2个或2 个以上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的答案题号填入题后括号内)1.非政府行为学的特点存有( )。

a边缘性 b.综合性c.两重性d.多层次性e.实用性,2.影响人的犯罪行为的因素存有( )。

a个人主观内在因素 b.心理因素c客观外在环境因素 d生理因素巳人群团体因素3.根据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以下因素属鞭策因素的存有( )。

a.工作本身的特点b.责任感c提高和发展 d.工作的物理条件e.上司的赏识4.群体典型的角色存有( )。

a.自我为中心者b.寻求认可者c任务角色 d.折中者e.维护角色5.菲德勒明确提出对一个领导者的工作最起至影响促进作用的就是( )。

a.职位权力b.任务结构c上下级的关系 d.个性结构e‘环境结构四、推论改错题(先推论高下,对错误的必须予以废止,每小题3分后,共 9分后)1.群体行为是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基础和出发点。

2.白胆汁占优的属胆汁质气质。

3.组织是群体的总称,它不是管理的一种职能。

五、简答题(每小题7分后,共28分后)1.影响人的行为的因素是什么?2.须要层次学说在管理中有何应用领域?3.菲德勒认为影响领导工作的因素是什么?4.非政府结构合理化的主要标志就是什么?六、论述题(15分)试述如何提升领导的有效性?七、案例分析(每小问6分,共12分)案例:北京雪莲羊绒有限公司小苗的蜕变北京雪莲羊绒有限公司的科技人员苗晓光,是公司先进人物中的典型代表。

他从学校的校门出,就入了工厂,那么在企业里他就存有一种崇尚,社是会用他在学校里comparisonj的所学,融合生产的须要。

因为中国就是个羊绒的大国,不仅仅就是资源大国,也就是一个生产大国,如何必须把自己的所学,融合课堂教学必须发明创造出来最出色的分梳技术。

这样一种志向,这样一种崇尚,鞭策他将近6年的时间内,在研制小组的领导下,充分发挥了他自己的特长,终于在年,获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赢得了专家鉴别,这就是bsld――95的i艺技术,达至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国际一流水平。

苗晓光自己曾说“作为一名知识分子,在企业里想干一些事,象我们这样一些从学校毕业以后到基层工作的人,对自己来讲,人一辈子要能干出点贡献。

反正我是这么想的,实事上也是这样。

一个人要想干成一件事,如果没有企业领导的支持,没有周围人创造的环境条件,要干成点事也很难,象我们这个项目就是这样的,所以历时了6年。

在刚开始研制的时候,因为我们厂处于经营状况低谷的特殊情况,一方面是人们也不理解,因为消耗资金比较大,再一方面是人力、物力的条件都不特别具备。

这样情况下,李总来了(因为他是技术出身),当他了解到这个情况,又了解了分梳的重要性以后,决定把这个项目干下去。

回想这个项目的完成,对我自己来讲觉得这本身也是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虽然不是什么大事,但也算是为企业做了一点贡献,今后的路还很长,我想这还只是走完了第一步,今后还有推广和有一个更好地应用和发展的过程,事物是没有止境的,我想在领导的支持下一定会做得更好。

”苗晓光对着公司奖给他的房子,兴奋地对人们说道“这就是公司奖励给我的一套住房,就是公司最出色的住房了,对我来说就是非常踏实的。

因为什么呢?在这个项目做好之前,公司曾两次给我调整住房,从原来我居住房子的八平方米至16平方米,后来又给了一套两居室。

后来公司指出贡献(与报酬)必须就是相对应当的,所以就奖给了我这套住房,建筑面积大约存有90多平方米。

对我自己来说,心里深感一种勤奋、一种充满著。

在北京存有套住房就是比较容易的,给套住房也就是对我工作的一种宣称。

你看看这里面房子的格局都就是挺好的。

不仅就是在住房上领导给了奖励,而且在工作的其他方面,例如:晋级、职称,除了工资待遇上也给了适当的奖励,我想要我无法忘领导对我的希望,对自己来说也无法忘一个知识分子的光劳称号,在工作上必须更不懈努力的工作,主要就是为企业作出代莱贡献。

”问题:请用麦克利兰的成就激励理论来分析小苗的成长过程。

一、名词解释(答错给每小题4分后。

共16分后)1.答案要点:社会知觉就是对社会对象的无意识,包含一个人对另一人、个人对群体、群体刘・个人、群体对群体的无意识,以及个人间、群体间关系的无意识。

2.答案要点:鞭策,就是唤起引导的意思,就是利用某种外部诱因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并使人存有一股内在的`动力,朝向所希望的目标行进的心理过程。

3.答案要点:领导就是一种影响力,就是影响个体、群体或非政府去同时实现所希望目标的各种活动的过程。

这个领导过程就是由领导者、被领导者和所处环境这三个因素所共同组成的无机函数。

4.答案要点:组织变革就是一个相当广为的概念,最初仅就是在通常意义上对非政府某些部分或某些方面入行变革和修正,随着社会的发展对组织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现在已发展到对全部组织进行有计划、系统的、长远的变革和开发,并形成了一整套开发和变革的战略、措施和方法,成为组织行为学的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

二、单项选择题(每挑选对一小题给1分后,共10分后,说实话、错选或多挑选均不罚球)1.b2.b3.c4.c5.b6.a7.b8.c9.a 10.d三、多项选择题(每选对一小题给2分,共10分,不选、错选或少选均不得分)1.abce2.ac3.abc4.ace5.abc四、判断改错题:(判断错者不得分;如需改正的题,判断正确得1分,将错误改正后再得2分,每小题3分后,共9分后)1.答案:错,个体行为是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基础和出发点。

2.答案:弄错,白胆汁占优的属抑郁质。

3.答案:错,组织既是群体的总称,也是管理的一种职能。

五、简答题(每小题答全要点者得7分后,共28分后;未答或漏答要点者,由评卷人依每个要点在该题中的罚球比例去处罚)1.答案要点: .任何事物的运动都存有其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人的犯罪行为也不完全相同。

影响人的犯罪行为的因素我们可以从内、外两个方面去寻找原因。

影响人的行为的个人主观内在因素包括生理因素、心理因素、文化因素、经济因素;影响人的行为的客观外在环境因素包括:组织的内部环境因素、组织的外部环境因素。

2.答案要点: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划分为七个层次: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友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求知的需要、求美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将其应用在管理方面时,应注意两点:①掌控职工的须要层次,满足用户相同层次的须要。

管理者必须介绍、掌控职工的须要。

及其变化发展规律,根据相同层次的须要,采取相应的非政府措施,以鼓励和掌控人的犯罪行为,尤其特别注意加强或者改建最低须要,并使之与非政府的或社会的须要相一致。

②要满足不同人的需要。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仅是一般人的要求,实际上每个人的需要并不都就是严苛地按其顺序由李丽丽高地发展的,还须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因为在相同情况下人们须要的猛烈程度就是相同的。

3.答案要点:菲德勒明确提出对一个领导者的工作最起至影响促进作用的三个基本方面就是:职位权力、任务结构、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关系。

①职位权力所指的就是与领导者职位相关联的正式宣布职权,以及领导者从上级和整个非政府各方面所取得的支持程度。

②任务结构就是指任务的明晰程度和人们对这些任务的负责管理程度。

③菲德勒认为,上下级关系对领导者来说是最重要的。

4.答案要点:组织结构合理化的标志主要有下列四个方面:①非政府目标设置的合理性与适应性②组织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的合理性③非政府权责体系的合理界定与许可犯罪行为的合理性 .④组织结构的功能优化・六、论述题(15分后,理论观点恰当,论证充份,逻辑准确,并在猜出要点的基础上,联系实际展开适度表述和表明后,可以得满分;评卷者可以参照标准答案,酌情给分后)试述如何提高领导的有效性?答案要点:(一)从领导者自身人手1.明晰非政府对领导工作的建议(1)要求领导者及时为组织成员指明目标,并使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取得协调一致。

(2)建议领导者在领导过程中所公布的命令必须一致,即为推行统一指挥o(3)要求领导者加强直接管理。

(4)建议领导者强化非政府内外信息沟通联络,确保沟通交流渠道的通畅.(5)要求领导者掌握激励理论,运用适宜的激励措施和方法,调动群众的积极性o(6)建议领导者不断地改良和健全自己的领导方法‘2.加强领导班子(集团)结构建设,全面地提高领导班子(集团)的整体效能。

为提升领导的有效性,领导班子结构搭载与否合理就是至关重要的。

一个合理化的领导班子必须具备梯形的年龄结构;优势互补的知识结构;服务设施的专业结构;共振的智能结构;协同的气质结构。

3.科学地运用领导艺术现代非政府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存活和发展,建议非政府的领导者不但必须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展开工作,而且还必须靠多样的经验和直觉推论去处置问题,这就建议存有高超的领导艺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