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孔雀东南飞》的人物形象塑造

合集下载

孔雀东南飞人物性格特点

孔雀东南飞人物性格特点

孔雀东南飞人物性格特点《孔雀东南飞》是我国汉代最优秀的民间叙事诗,也是乐府诗发展史上的高峰之作,后人盛称它与北朝的《木兰诗》为“乐府双璧”,讲述了刘兰芝与焦仲卿的爱情悲剧。

这首诗在尖锐的矛盾冲突和曲折的情节发展中塑造出了主要人物刘兰芝和焦仲卿的艺术典型,其中还包括刘母、焦母、刘兄等几人。

一、刘兰芝:善良、有才、温顺、勤劳。

二、焦仲卿:性格矛盾复杂,虽忠于爱情,却软弱妥协。

三、焦母:为人刚愎、蛮横,自以为是。

四、刘母:封建思想重,性格懦弱。

五、刘兄:性行暴戾,趋炎附势。

【扩展知识】一、刘兰芝《孔雀东南飞》将刘兰芝塑造成了一个善良、有才、温顺、勤劳的几近完美的“超女”形象,这样的女子本应有美满的婚姻、幸福的生活,但是她却以悲剧收场,而这样的结局与其性格特点有着一定的联系。

刘兰芝不是一个庸庸碌碌的普通女子。

不管是她自称的“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

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还是其母所称的“十三教汝织,十四能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知礼仪,十七遣汝嫁”,都表明她曾接受过精心的教育和培养。

而这种丰富的受教育经历,也极大的影响着她的性格和心理。

小小年纪能掌握多种技能不仅使她具有较强的生活能力,也赋予了她超乎常人的自信。

而长期的文化和技能熏陶,又丰富了她的内心情感,唤醒了她的个性意识,使她具有了异乎常人的敏感和自尊。

可以说,受教育之后的刘兰芝不再是蒙昧的了,她有了独立的意识和思想,有了个性化的情感,并具有了进一步认知世界的能力。

而当她利用这种能力去观察更广阔的世界时,她又将获得更主观的感悟、更直观的理解,从而帮助自己做出独立的判断和选择。

当她与焦仲卿母亲的矛盾不可调和时,是屈辱地留下来(可能性几乎没有),还是有尊严地离开就成了摆在刘兰芝面前的一道选择题。

面对着焦仲卿的求情,焦母一槌床,二大怒,三表态:久怀忿、慎莫留、不相从许。

岂止是“久怀忿”,赶走刘兰芝是蓄谋已久,连下一任儿媳妇都已经物色好了。

在被驱赶的命运不可改变的情况下,刘兰芝索性主动提出来,让自己走得有尊严一点。

《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人物形象分析

《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人物形象分析

《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人物形象分析《孔雀东南飞》是中国现代作家刘兰芝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小说以清末民初为背景,通过描写一位普通女子刘兰芝的一生,反映了中国近代社会风气和女性命运的变迁。

在整个小说中,刘兰芝作为主人公,她的人物形象逐渐丰满起来,展现出了她的坚韧、聪明和勇敢,同时也描绘了她的苦难和牺牲。

刘兰芝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女孩,她生长在一个贫穷的家庭,从小就是一个洒脱的姑娘。

她自由自在地跑在大街上,独立地生活。

刘兰芝的早期形象展示了她对自由的追求和勇敢的个性。

她拒绝了传统婚姻的束缚,选择了自己的命运。

在城市里工作和生活,她不再依赖男人,而是依靠自己的努力获得了一份工作,独立养活自己和家人。

然而,在中国的传统社会里,女性往往受到各种限制和不公平待遇。

刘兰芝在寒冷的城市里艰难度日,她遭受了社会对女性的歧视和压迫。

尽管如此,刘兰芝从未放弃她的尊严和尝试改变。

她意识到只有通过教育和提高自身素质,她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于是,她努力学习,勇敢面对困难和挑战,不断追求梦想。

刘兰芝聪明而机智,在与各种不公和困难的斗争中,她展现出了强大的生存能力和应变能力。

小说中,她通过自学提高自己的语言文化水平,能够熟练运用各种文书,同时,她也学会了如何应对种种情况。

她在无力抗拒的时候选择了妥协,但她从不气馁,而是继续积极地寻找自己的机会,利用自己的智慧抓住机会。

另一方面,刘兰芝也是一个充满爱心和同情心的女性。

尽管她自己的生活并不容易,但她总是乐于帮助别人,关心周围的人。

她在城市里建立了社区,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她的善良和乐于助人也是她内心中坚定的信念在作用。

通过这些善举,刘兰芝不仅让自己的生活拥有了更多的意义,也使自己得到了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然而,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刘兰芝的人物形象也不可避免地展现出一些弱点和无奈。

她作为女性在爱情和婚姻面前同样深受困扰。

她被迫入赘给有钱人家,既依然在物质上受到压迫,又无法忍受家庭暴力和婚姻的不幸福。

《孔雀东南飞》人物形象分析

《孔雀东南飞》人物形象分析

《孔雀东南飞》人物形象分析
另一个重要人物是李英男的妻子吴晓琴,她是一个严格的家庭主妇。

吴晓琴对家庭有着极高的责任感,她对李英男的事业并不看好,常常对他
进行责备和批评,并试图控制他的生活。

在小说中,吴晓琴代表了传统的
家庭观念和婚姻观念,她追求稳定和安全,希望李英男能够按照常规的方
式生活。

然而,当李英男踏上寻找孔雀的旅程后,吴晓琴感到被抛弃和背叛,她试图劝说丈夫回头,回归平凡的生活。

吴晓琴的形象展现了传统婚
姻观念对于女性的束缚和困扰,也反映了女性在家庭中的无声牺牲和对安
全感的追求。

在小说中还有许多其他的次要人物,如李英男的学生小米,以及他在
旅途中遇到的各种人物。

这些人物形象的展现,使整个小说更加丰富有趣,也更加真实可信。

这些人物形象通过各自的言语、行为和命运,反映了社
会底层人民的生存状态,反映了人生的艰辛和无常。

孔雀东南飞的人物形象

孔雀东南飞的人物形象

孔雀东南飞的人物形象《孔雀东南飞》这出戏里的角色,真是个个鲜活得让人难以忘怀。

咱得说说那个女主角,叫做李娃。

哎,这姑娘可真不是个简单的角色,真心能让人心疼。

她可算得上是个聪明又坚定的女子,追求自己的幸福可谓是义无反顾。

想想啊,李娃在那个封建社会里,敢于反抗父母的安排,真是需要一股勇气。

她不想像个木偶一样,被人牵着鼻子走。

她心里憧憬的那种爱情,仿佛是开在春天里的花朵,既美丽又充满希望。

这种对自由的渴望,谁能理解呢?咱再聊聊李娃的爱人,那个名叫刘郎的小伙子。

哟,这小子可不是个省油的灯。

他一开始是个积极向上的年轻人,勇敢追求李娃。

两人之间的爱情,那可是火花四溅,甜得像蜜一样。

你看,他们互相鼓励,互相倾诉,感觉整个世界都在为他们的爱情喝彩。

然而,生活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面对父母的逼迫,刘郎的心里也是七上八下,纠结得跟麻花一样。

他虽心里有火,但又不得不在现实面前低头,真是个苦命的小伙子。

咳,提到他们的父母,那可是把这段爱情的火焰浇了个透心凉。

特别是李娃的父亲,那个老头子真是个死板的家伙。

眼里就只盯着门第和金钱,把女儿的幸福抛在一边,真是让人火大。

他以为自己是个老虎,其实就是只纸老虎,根本不懂女儿心里的苦。

就算李娃跟他讲再多的道理,他也就是个听不懂的木头人,脑袋里全是封建思想,真是让人想哭又想笑。

再说刘郎的家里,那也差不了多少。

他家里也是个传统势力的代表,面对刘郎追求李娃,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家长们觉得,哎呀,你们俩不合适,不门当户对,别瞎折腾了。

就这思想真让人无奈,爱情在他们眼里,仿佛成了一场买卖,真是把人气得不轻。

刘郎为了家庭的安宁,心里憋屈得就像被塞了满满一口蒜,没法宣泄。

故事发展到后面,李娃和刘郎的爱情遭遇重重困难。

两人虽是心有灵犀,却也无法逃离现实的束缚。

李娃为了追求心中的爱,做出了一些勇敢的选择。

她宁愿放弃一切,甚至是生命,也不愿意被束缚在家里。

哎,这种决绝,让人心疼又佩服。

她的牺牲,简直是把爱情演绎到了极致。

刘兰芝焦仲卿形象分析

刘兰芝焦仲卿形象分析

刘兰芝焦仲卿形象分析《孔雀东南飞》是我国保存下来的最早的⼀⾸长篇叙事诗,全⽂通过曲折的情节、艺术的⼿法描述了东汉末年焦仲卿和刘兰芝⼆⼈的婚姻悲剧故事。

在此诗中,作者极⼒刻画了刘兰芝和焦仲卿这两位敢于反抗封建礼教的⼈物形象。

作者刻画了⼀位有着美丽外貌和美好内在的完美⼥性的被毁灭,展⽰了封建礼教制度对有价值的美好的事物的才摧残,使这部悲剧引起了读者的愤慨与同情。

刘兰芝的形象我们可以从以下⼏点分析:⾸先她是⼀个勤劳能⼲、温柔体贴的⼥性。

⽂中“⼗三能素织,⼗四学裁⾐,⼗五弹箜篌,⼗六诵诗书”体现了她的多才和勤劳。

“贱妾留空房,相见常⽇稀”,尽管焦仲卿常⽇不在家,与刘兰芝见⾯也是“常⽇稀”但刘兰芝依然在家“守空房”反映了她的温柔体贴与⼤⽅,正是由于她的体贴、⼤⽅才使得焦仲卿得以抽出时间在事业上奔波。

“鸡鸣⼊机织,夜夜不得息。

三⽇断五匹,⼤⼈故嫌迟”⽤陈祚明的话说“鸡鸣织何早,夜不息何迟,三⽇五匹何速,甚⾔⽆可出理。

”亦充分说明兰芝是⼀位勤劳能⼲的⼥性。

其次,刘兰芝是个⾃尊⾃重,并竭⼒维护⾃⾝的⼈格尊严的⼥性。

⾯对“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她宁可忍受恩夫妻分离的痛苦也要维护⾃⼰做⼈的尊严,主动提出“及时相遣归”。

在仲卿⾯前,她也没有哀求仲卿去向焦母求情以求容纳⾃⼰。

⾯对仲卿“不久当还归,还必相迎取”的承诺,兰芝以“仍更被驱谴,何⾔复来还”维护⾃⼰的尊严。

刘兰芝还有着镇定、刚强的性格。

兰芝临⾏前的“事事四五通”的严妆打扮写出了即使是被驱谴回家也要严妆打扮⼀番的刚强的⼥⼦形象。

后⽂的“上堂拜阿母”,兰芝的不悲不亢亦体现了她的镇定的性格。

还有刘兰芝被兄长逼迫嫁于太守第五郎,兰芝虽然表⾯答应兄长但最后却以投⽔⾃杀来抗婚,表现了刘兰芝的刚强的性格。

最后,刘兰芝最签注的形象就是忠于爱情,并敢于为之反抗。

刘兰芝归家后先是拒绝了县令的第三郎的求婚,继⽽以投⽔⾃尽来表明⾃⼰对与仲卿爱情的忠贞以及敢于为爱情同封建礼教制度进⾏反抗的⽃争精神。

《孔雀东南飞》的人物性格分析

《孔雀东南飞》的人物性格分析

《孔雀东南飞》的人物性格分析《孔雀东南飞》是汉乐府中最优秀的长篇叙事诗,这首诗成功地塑造了一组人物形象,这是以前的诗歌中所没有的。

正如沈德潜所说:“共一千八百五十字。

古今第一首长诗也。

淋淋漓漓。

反反复复,杂述十数人口中语,肖其声音面目。

”刘兰芝、焦仲卿的爱情故事,将古代现实主义文学推向了发展新高度,也成为我国文学发展史上典型的向封建礼教宣战的优秀杰作。

标签:人物性格;反封建性格;悲剧一、刘兰芝的自信、守信与刚烈刘兰芝是《孔雀东南飞》的女主人公,也是广大读者熟悉和欣赏的艺术形象,她在未嫁之前,接受良好的封建家庭教育,“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这样使刘兰芝成长为贤惠的家庭主妇,十七岁嫁给焦仲卿后,心中时常苦悲。

而苦悲的原因并不是夫妻不和睦,而是婆媳关系不和。

尽管刘兰芝自信、认真、能干,但还是被婆婆嫌弃,甚至捏造理由逼迫焦仲卿与她离婚。

婆婆的专横与兰芝的自信造成强烈的冲击,兰芝不堪逼迫,发出“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的反抗,奠定了其反封建性格的第一步。

强烈的自尊、自信,使得兰芝在离开焦仲卿家前“严妆”,兰芝不同于其他被遣女性,要么泪流满面,要么衣冠不整,而是光彩照人,与焦母拜别,与小姑辞别,处处得体大方,与焦母“此妇无礼节”形成鲜明对比。

刘兰芝是守信和刚烈的。

她的遣归不能逃脱封建礼教的迫害,从一个暴戾的家庭走出,走入的是另一个冷酷的封建家庭里。

性格粗暴的哥哥,为了攀附势力和获取钱财,胁迫妹妹改嫁。

县令遣媒来,兰芝谢绝了。

她对焦仲卿的盼望中,表明了自己的坚守。

太守派人说亲,哥哥极力逼嫁,刘兰芝难以抵抗家庭的逼嫁,或者顺从,或者以死相抗,刘兰芝对焦仲卿的期望是迫切的。

但是焦仲卿的软弱让她失去了依靠,可是兰芝不能不接受悲剧的到来。

她对焦仲卿的爱情诗坚守的,只能以结束生命来反抗命运的安排。

“举身赴清池”,她后来的刚烈与其受到的感情折磨形成鲜明的对照。

二、焦仲卿的软弱、无能与冲动焦仲卿在作品中的人格形象充满矛盾性。

浅谈淮剧《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的形象塑造

浅谈淮剧《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的形象塑造

的创意 ,向观众展现了一个 封建家庭爱 隋悲剧的全过程 。 毫无疑 问, 刘兰芝即是悲剧的主人公 。她十七岁 时嫁给庐 江府小 吏焦仲卿为妻 , 夫妻恩爱 , 但不被婆婆焦母所容 , 被
休回家 , 兄长贪 图富贵逼 其改嫁 , 兰 芝不从 , 乃 自投 清池 。
“ 结发共枕席 、 黄泉共为 友” 的丈夫 分离 , 却又充满 着无 限 的眷念 , 柔肠寸断 。 在《 孔》 剧中 , 我通过对剧中人个 f 生 化语
焦仲卿闻讯悲痛欲绝 , 也 自缢殉情 。 在这出悲剧 中 , 刘兰芝 的形象熠熠生辉 , 光 耀古今 , 她 用生命演 绎了一场荡 气回
肠的爱 隋, 给人留下极深刻的印象 。如果说貌美与德馨的 浑然一体 , 为兰芝这一形象奠定了中国传统女性形象的美 的共性 , 那 么, 是倔强 、 坚强 、 理智 的性格 , 执著于爱 晴却不 失 自尊的人格魅力 , 使刘兰芝成为了 中国封建史上富有叛 逆色彩的光辉女性形象。在 塑造刘兰芝这一人物形象时 , 我主要把握了如下几点 :
剧 影 月 报 演员沙龙
浅谈 淮剧 《 孔雀 东南飞 》 中刘 兰芝 的形 象塑造
■ 汤 红英
在戏 曲表演艺术中 , 人物形象的塑造始终是பைடு நூலகம்术创作
的核心 。 作为一名淮剧演 员 , 从艺 三十年来 , 我在 戏曲舞台上 塑造 了很多不 同时代 、 不 同身份 、 不同性格 、 不 同年龄 的女 流传千古 、 震撼人心 , 就是 因为它思想 内涵 的独特性和 深 刻性 , 它在 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第一 次全 面展示了女性 在男 权统治下的爱隋和人生悲剧 。在排练过程 中 . 通过认真琢 磨剧本 , 并仔细 阅读乐府长诗原著 , 使得 我对兰芝这 个人 物有 了更深一层的认识 , 塑造这个 人物时 . 在突 出兰芝性 格 柔的基调 的同时 , 又赋予 它刚的因素 : 形象 的表现 出兰

《孔雀东南飞》刘兰芝的性格特点

《孔雀东南飞》刘兰芝的性格特点

《孔雀东南飞》刘兰芝的性格特点首先,孔雀东南是一个勇敢、坚强的女性形象。

她从小家境贫寒,但却有一个坚强的内心和执着的追求。

虽然她结婚多年后与丈夫分开,但她依然保持着对自己才华的自信,并且在娱乐圈中取得了成功。

她并没有因为生活的艰辛而丧失对幸福的向往,而是选择勇敢地去追求自己的爱情。

她在面对爱情和事业的选择时,展现出了坚韧不拔的品质,不畏艰辛,勇往直前。

其次,孔雀东南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女性形象。

她出身于农村,却依靠自己的努力和才华迈出了成功的一步,建立了自己的事业。

她对自己的未来有着清晰的规划和目标,并且为之不断努力奋斗。

她在娱乐圈中以其出色的演技和才华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赏。

她坚持追求自己的梦想,不被外界的质疑和阻挠所动摇,展现出了独立思考和自主选择的能力。

此外,孔雀东南还是一个善良、正直的人。

她对待亲友始终保持着真诚和善意,不因他们身份的变化而改变对他们的看法和态度。

她与马思远的感情也是纯真而真挚的,她对爱情的执着和忠诚表现了她善良和正直的本性。

她不畏外界的诱惑和压力,始终选择相信和坚守自己心中的爱情信念。

最后,孔雀东南还展现了一种向上向善的精神追求。

她在人生中遭受了很多的挫折和打击,但她并没有沉沦在自我怨恨和绝望中,而是选择积极面对和克服困难。

她时刻保持着对未来的希望和对幸福的追求。

她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坚持,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和追求。

综上所述,孔雀东南这一形象在《孔雀东南飞》中展现出了勇敢、坚强、独立、善良、正直以及向上向善的性格特点。

她是一个令人钦佩和值得敬佩的女性形象,她的故事也鼓舞着人们勇敢追求梦想,积极向上。

《孔雀东南飞》课文赏析

《孔雀东南飞》课文赏析

《孔雀东南飞》课文赏析《孔雀东南飞》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部杰作,是汉乐府民歌中的璀璨瑰宝。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展现了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卓越的艺术价值。

下面从文学价值、主题思想、人物形象、语言艺术、情节安排、社会意义、文化内涵和悲剧色彩等方面进行赏析。

一、文学价值《孔雀东南飞》的文学价值极高,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这首诗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卓越的艺术成就和广泛的社会影响,被誉为中国诗歌史上的里程碑。

它不仅代表了汉乐府民歌的最高艺术成就,同时也对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

二、主题思想《孔雀东南飞》的主题思想主要聚焦于爱情与婚姻的冲突,以及个人理想与家庭责任的矛盾。

通过描绘刘兰芝与焦仲卿的爱情悲剧,诗歌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礼教对个人感情的束缚和压迫,以及个人在爱情与婚姻抉择中所面临的艰难困境。

这一主题思想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具有普遍性,引起了广泛共鸣。

三、人物形象《孔雀东南飞》的人物形象塑造十分成功。

刘兰芝和焦仲卿的形象栩栩如生,他们的性格、情感和价值观都得到了深刻的描绘和展现。

此外,诗歌中其他角色的形象也十分鲜明,各自承载着不同的社会意义和象征意义。

这些人物形象的塑造使得诗歌情节更加生动,同时也深化了主题思想。

四、语言艺术《孔雀东南飞》的语言艺术卓越,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优美流畅,生动地表达了人物的情感和思想。

诗歌采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排比、对仗、借代等,使得语言更加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同时,诗歌的节奏感强烈,音韵和谐,读来朗朗上口,给人以美的享受。

五、情节安排《孔雀东南飞》的情节安排十分精巧,结构紧凑,层次分明。

整首诗以刘兰芝与焦仲卿的爱情悲剧为主线,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情节和细节描写,展现了他们面临的困境和抉择。

情节发展自然流畅,环环相扣,起伏跌宕,扣人心弦。

这种情节安排使得诗歌情节更加生动有力,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六、社会意义《孔雀东南飞》的社会意义深远。

这首诗通过描绘刘兰芝与焦仲卿的爱情悲剧,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礼教对个人感情的束缚和压迫。

《孔雀东南飞》中的女性人人物形象解析

《孔雀东南飞》中的女性人人物形象解析

《孔雀东南飞》中的女性人人物形象解析《孔雀东南飞》女主人公的形象:刘兰芝美丽善良,外柔内刚,聪明、能干、知书达礼,坚贞不屈,富有反抗精神。

刘兰芝17岁时嫁给焦仲卿为妻。

为焦母不容,而被遣回娘家,兄逼其改嫁。

新婚之夜,兰芝投水自尽,焦仲卿亦殉情而死。

刘兰芝是一个典型的封建女子,遵循古时极为崇尚的三从四德,而她和焦仲卿最后的结局则是封建爱情的必然结果。

当然,刘、焦二人的悲剧与他们的性格也有很大关系。

现在,从刘兰芝的形象特点来分析《孔雀东南飞》这个经典故事。

刘兰芝是一个才女。

文中多次提到她“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在古代来说,一个女子能做到这些是可以算有才的了。

刘兰芝吃苦耐劳。

“鸡鸡入机织,夜夜不得息。

三日断五匹”很好的说明了刘兰芝的心灵手巧和任劳任怨。

一个弱小女子每日勤于机织,还是需要很大的毅力的。

孔雀东南飞人物形象分析

孔雀东南飞人物形象分析

孔雀东南飞人物形象分析《孔雀东南飞》是当代作家阿桑所著的一部长篇小说,通过描述主人公孔雀的身世和成长经历,展现了一个女性在封建社会中的苦难和追求自由的坚定决心。

以下是对《孔雀东南飞》主要人物形象的分析。

首先,孔雀是本书的女主人公,她的形象描写着对个人自由权的追求。

孔雀出生在一个封建家庭,从小就受到束缚和压迫。

她的名字取自于富丽堂皇的孔雀,象征着她内心深处的优雅和自由。

她在家族中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和重视,被禁锢在传统女性角色的桎梏中。

然而,孔雀并不甘心被动地接受自己的命运,她渴望突破束缚,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和自由。

她懂得利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摆脱了对自己的否定,并奋起反抗家族和社会的限制。

她代表着那些奋斗不息的女性形象,坚定追求自由和平等,为自己和其他被压迫的女性争取权利。

其次,书中的另一个重要人物是孔雀的母亲(孔雀夫人)。

孔雀夫人是一个传统的封建家庭女性形象,她为了家族的利益和尊严,始终无条件地服从家族安排的一切婚姻和嫁娶。

她一直将家族的声誉置于个人的幸福之上,她的牺牲和忍耐是封建社会女性的写照。

虽然孔雀夫人的形象给人以封建束缚和苦闷的印象,但她在保护和教育孔雀的过程中,也在潜移默化地培养着孔雀内心不屈的反抗精神。

孔雀夫人既是孔雀的牵制者,也是她奋斗的源动力。

此外,书中的少爷形象也是本书的重点之一、少爷是家族中权势显赫的长子,他没有从小受到太多的束缚,享受了家族的一切权利和荣耀。

少爷与孔雀是相互吸引的,他一直在努力寻求她的认同和接纳。

然而,在他的内心深处,他也被传统的家族观念所束缚,无法完全站在孔雀一边。

少爷的形象体现了封建社会男性的矛盾和困惑,他渴望爱情和自由,却又被舆论和社会传统所压制。

除了上述主要人物,书中还有一些次要人物,如家族长老、孔雀的兄弟姐妹等。

他们的形象都围绕着封建礼教和家族利益展开。

这些形象描写了封建社会中男权运作的方式和女性受压迫的现实,充分展现了封建社会中弱势群体的无助和被边缘化的境地。

《孔雀东南飞》的人物形象分析

《孔雀东南飞》的人物形象分析

文章描述了一个女子为了追求自由和满足自己的心愿,不顾一切代价甚至选择自杀的故事。

这个女子在文章中被比喻为“孔雀东南飞”,意味着她不顾一切追求自己的目标。

人物简介1.焦仲卿:文章中的男主人关,是一名庐江府的小吏。

他爱他的妻子刘氏,在她自杀后也选择了跟随她的脚步。

2.刘氏:文章中的女主人关,是一名被迫嫁给了焦仲卿的女子。

她聪明才智,为人热情善良,对自由和追求自己的目标非常执着,最终选择了自杀。

3.府吏:在文章中是刘氏的婆婆,是一个有权有势的人物。

她非常压榨刘氏,催促她结婚,也是刘氏自杀的直接原因。

4.府吏的妻子:在文章中是刘氏的岳母,她和府吏一样,催促刘氏结婚,也是刘氏自杀的直接原因。

5.秦罗敷:府吏的儿媳妇,在文章中被府吏提起作为嫁给刘氏丈夫的候选人。

人物分析1.刘氏:是一个充满激情和梦想的女性,她在遭受家庭和社会压力之下,始终坚持着自己的信念。

她对自由的渴望是其文章中最明显的主题,她不顾一切代价追求自己的梦想,最终选择了自杀,而且她的丈夫也因为失去了她而自杀。

这说明了她对自己的执着和对爱的坚定。

2.焦仲卿:是一个充满爱心的男性,他爱他的妻子刘氏,在她自杀后也选择了跟随她的脚步。

他的爱是真诚的,是不求回报的,也是非常尊重女性的爱。

3.府吏:是一个有权有势的人物,他对刘氏的压榨和迫害是文章中的反面人物。

他不理解刘氏的渴望,并且不断催促她结婚,他的言行最终导致刘氏的自杀。

他也是刘氏自杀的直接原因。

4.府吏的妻子和儿媳妇:是文章中的反面人物,她们和府吏一样,催促刘氏结婚,也是刘氏自杀的直接原因。

总体而言,这篇文章通过刘氏这个人物形象,展现了女性在社会压力下追求自由和幸福的渴望,并呼吁社会要尊重女性的权益。

原文序曰: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

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

仲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

时人伤之,为诗云尔。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

《孔雀东南飞》是如何成功地塑造人物形象

《孔雀东南飞》是如何成功地塑造人物形象

《孔雀东南飞》是如何成功地塑造人物形象的《孔雀东南飞》是汉乐府叙事诗发展到最高峰的最佳代表作,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现实主义诗歌发展的重要标志。

它深刻而巨大的社会意义和思想意义在于通过焦仲卿、刘兰芝的真挚爱情和婚姻悲剧有力地揭露了封建礼教和封建家长制度的罪恶,同时热烈地歌颂了焦仲卿夫妇为了爱情宁死不屈地与封建势力坚决斗争的精神,最后表达了广大人民为争取自己婚姻的必胜信念。

由于《孔雀东南飞》所提出的是封建社会中的一个极为普遍的社会问题,这就使得这一悲剧具有了高度的典型性,从而引起读者广泛的关注并感动着他们的心灵。

即使是社会文明已经高度发展的现在,读起来仍然能深深体会当时社会的阴暗,扼腕叹息之余,悲愤之情油然而生。

《孔雀东南飞》之所以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之所以取得如此高的艺术成就,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在于它成功地塑造了几个鲜明的人物形象并通过这些人物形象表现了反对封建礼教的主题思想。

那么,《孔雀东南飞》是怎样成功地塑造人物形象的呢?一、个性化的人物对话。

全诗以大量的对话贯串而成,这对表现人物的性格起到了重大作用。

焦仲卿和刘兰芝的大段对话不用多说,即使是焦母、刘兄的只言片语都是十分入微的。

如“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就活生生地描绘出了两个封建家长的专横面目。

读到这里,读者的脑海中仿佛涌出两个指手画脚、大呼小叫、凶相毕露的鲜明形象,产生“真想抽他两个打嘴巴”的想法。

二、注意人物行动的刻划。

诗中成功地刻划了人物的行为动作,淋漓尽致地塑造了人物的形象。

如:“槌床便大怒”写焦母的泼辣;“大拊撑”写刘母的惊异和心灰意冷。

这样的刻划在刘兰芝身上更加明显。

尤其是描写兰芝的“严妆”一段最值得读者细细品味。

兰芝被遣回家,原本极不光彩,令人神伤,但作者却把兰芝写得像办喜事一样着意打扮自己。

这既巧妙地对兰芝的美丽借此作了补充叙述,也为下文县令和太守两度求婚作了张本并有力地突出了兰芝那种坚韧刚毅、从容不迫的性格。

孔雀东南飞主要人物形象

孔雀东南飞主要人物形象

孔雀东南飞主要人物形象刘兰芝:坚强、持重、自尊,她明白婆婆要驱逐她,就主动“自请遣归”;不卑不亢、有教养,辞别归家时还牵挂婆婆和小姑;她勤劳能干,多才多艺;她外柔内刚,自有主意,不为威迫所屈,不为荣华所动;她对仲卿温柔体贴,深情专一;她果断忠贞,为爱情而牺牲。

追求爱情婚姻的自由,维护自己人格尊严。

具有一定的反抗精神。

焦仲卿:他忠于爱情却不敢直接抗争,懦弱拘谨、消极反抗,忍辱负重;他善良孝顺,为了爱情最后走上了叛逆的道路。

焦母:她是一个反面人物,在诗中,她是封建旧礼教的代表人物。

她极端蛮横无理,独断专行,是一个摧残爱情的封建家长。

木兰诗原文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扑朔迷离】出自《木兰诗》雄兔脚扑朔, 雌兔眼迷离解释:指难辨兔的雌雄。

形容事情错综复杂,难以辨别清楚。

造句:敌军始终扑朔迷离,不知我军主力所在。

侦探小说中扑朔迷离的情节让我一头雾水,完全忘记了如何思考。

【磨刀霍霍】解释:现多形容敌人在行动前频繁活动。

出处:《乐府诗集·木兰诗》:“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孔雀东南飞人物形象分析

孔雀东南飞人物形象分析
02
在家庭中,他孝顺父母,尊重兄长,对家庭成员负 责,赢得了家庭成员的信任和尊重。
03
在社会中,他待人以诚,不轻易背叛朋友和信任他 的人,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痴情专一
焦仲卿与刘兰芝的爱情故事是《孔雀东南飞》的核心情节,他对于刘兰芝的痴情和 专一深深地打动了读者。
他不顾家庭的反对和社会的压力,坚决娶刘兰芝为妻,并对其宠爱有加,始终如一。
爱子心切
尽管焦母在故事中表现出了专横跋扈的一面,但她同时也是 一个深爱儿子的母亲。她对儿子焦仲卿的关心和期望体现出 了她内心的柔软和温情。
她希望儿子能够按照她的想法选择婚姻,也是出于对儿子的 未来考虑,希望他能够过上更好的生活。这种对儿子的爱和 关心,使她在故事中展现出了爱子心切的一面。
重男轻女
在刘兰芝被休回家后,他不顾一切地前往探望,表达对她的深深思念和牵挂,这种 痴情专一的感情是他人格魅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软弱无能
尽管焦仲卿忠厚老实、痴情专一, 但在处理家庭矛盾和外界压力时
表现出了软弱无能的一面。
当家庭矛盾激化时,他无法有效 地化解冲突,保护刘兰芝的利益, 最
孔雀东南飞人物形象分析
• 人物概述 • 刘兰芝人物形象分析 • 焦仲卿人物形象分析 • 焦母人物形象分析 • 刘母人物形象分析
01
人物概述
人物背景
时代背景
东汉末年,社会动荡不安,家族观念浓厚,门第观念盛行。
家庭背景
刘兰芝出生在书香门第,自幼受到严格的上等教育,才艺出众。
教育背景
刘兰芝受过严格的上等教育,熟读诗书,擅长琴棋书画。
人物性格特点
1 2
美丽善良
刘兰芝不仅外貌美丽,而且心地善良,对爱情忠 贞不渝。
聪明机智

《孔雀东南飞》人物形象

《孔雀东南飞》人物形象

《孔雀东南飞》人物形象
诗歌塑造了两组人物形象,一组是正面形象:刘兰芝和焦仲卿。

一组是反面形象:焦母和刘兄。

在正面形象中,刘兰芝是被着力赞美的人物。

她美丽、聪明、勤劳、善良,忠实于爱情,可贵的是她具有刚强的性格,勇于与封建家长制作斗争,不惜以自己的生命作出最后的反抗,是我国古典文学作品中勇于反抗恶势力的光辉妇女形象之一。

焦仲卿在忠实于爱情和反抗封建礼教迫害方面,和刘兰芝是一致的,但与兰芝不同的,是他对母亲存有幻想和顾恋,从而显得比较软弱。

但最终能够冲破家长制的束缚,以自缢于庭树,表现出叛逆的精神。

焦母是一个突出的反面形象。

她横暴专行,冷酷无情,为了遣回兰芝,不惜对儿子软硬兼施,以达到维护家长权威的目的。

刘兰芝和焦仲卿的爱情悲剧,是她和兰芝的哥哥一手造成的。

刘兄这个反面人物虽然出场不多,但他的专横跋扈、趋炎附势、尖酸刻薄、冷酷无情的市侩作风已暴露无遗。

他与焦母一起成为封建礼教的维护者,封建家长制的代表人物。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论《孔雀东南飞》中的焦母形象

论《孔雀东南飞》中的焦母形象

论《孔雀东南飞》中的焦母形象《孔雀东南飞》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部经典巨著,它以生动的情节和丰满的人物塑造,展现了封建社会的家庭悲剧和伦理道德问题。

在这部作品中,焦母的形象备受关注,她作为家长的权威和专制,以及与刘兰芝、焦仲卿之间的矛盾纠葛,都体现了封建礼教对个体生命的压抑和摧残。

首先,焦母是一个极富权威和专制的人物。

在焦仲卿和刘兰芝的婚姻中,焦母起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她对儿子的婚姻对象有着极高的要求,以自己的标准和意愿来评判刘兰芝。

在她看来,刘兰芝不孝顺、不贤良,甚至还会克夫。

这种评判并非基于对刘兰芝的了解和尊重,而是基于她自己的封建礼教观念和偏见。

她的态度和行为展现出了家长权威的专制和不可挑战性,使得儿子焦仲卿在婚姻选择上无法自主。

其次,焦母与刘兰芝、焦仲卿之间的矛盾纠葛也是《孔雀东南飞》的一个重要主题。

在故事中,焦母对刘兰芝的偏见和不满逐渐升级,导致婆媳关系紧张。

而焦仲卿作为儿子和丈夫,处于一个非常尴尬的位置。

他既要维护自己的婚姻幸福,又要顾及母亲的权威和感受。

然而,由于焦母的坚决反对和百般刁难,最终导致了刘兰芝的自杀和焦仲卿的悲愤赴死。

这种悲剧性的结局反映了封建礼教对个体生命的摧残和扭曲。

从《孔雀东南飞》中的焦母形象中,我们可以看到封建礼教对个体生命的压迫和束缚。

焦母的专制和偏见是封建礼教观念的体现,她以家长的权威来控制儿子的婚姻选择,无视儿子的幸福和个体需求。

这种封建礼教观念导致了家庭关系的紧张和悲剧的发生。

然而,《孔雀东南飞》也表现了人们对封建礼教的反抗和斗争。

焦仲卿和刘兰芝的坚守婚姻自由和对爱情的追求,是对封建礼教观念的挑战和反抗。

虽然最终他们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但他们的坚持和执着却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启示。

总之,《孔雀东南飞》中的焦母形象是一个复杂而矛盾的角色。

她既体现了封建礼教对个体生命的压迫和束缚,也反映了人们对封建礼教的反抗和斗争。

这个形象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封建礼教对家庭关系和个人幸福的危害,也启示我们要珍惜现代社会的自由和权利,追求个体的幸福和发展。

《孔雀东南飞》人物形象分析资料

《孔雀东南飞》人物形象分析资料

《孔雀东南飞》人物形象分析资料1.冷子兴:冷子兴是本文的主人公,一个农村女性。

她在极端的贫困、困境和压迫中成长,生命力非常顽强。

她出身贫寒,家境贫穷,但她渴望改变自己的命运,向往美好的生活。

尽管她结婚后婆家的苛刻对待,她仍然努力工作,从事各种体力劳动,以维持生计。

她有一种坚忍和乐观的性格,不管遇到多少困难,她都会坚持下去,永不放弃。

冷子兴的形象塑造了一个普通农村妇女的形象,展示了她们在逆境中的坚强和勇敢,同时也代表了那个时代农村妇女的群体形象。

2.冷庆动:冷子兴的丈夫,是一个没有工作的人。

他懒惰、失业并常常喝酒,导致家庭收入困难。

冷庆动是一个没有上进心,没有责任感的人物形象。

他不愿意为家庭努力工作,不管家里有多困难,他都只顾自己的享乐。

虽然他没有为家庭做出任何贡献,却对冷子兴寄予了希望,一味地指望冷子兴去养家糊口。

他的形象凸显了当时农村社会男人中普遍存在的懒散和不负责任的现象。

3.乌蕊:乌蕊是冷子兴的朋友,也是一个农村女性。

她与冷子兴一样,寻求自己的出路,希望改变生活。

乌蕊嫁给了城里的工人,进入城市打工,过上了比冷子兴好得多的生活。

她给冷子兴带来了希望,使她明白了改变生活的机会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需要自己去争取的。

乌蕊的形象揭示了农村女性通过嫁娶城市男人改变命运的普遍现象,也代表了那个时代农村女性通过改变环境逐步走向解放的象征。

4.雪花娘子:雪花娘子是小说中的一个象征性人物,代表着农村女性的群体形象。

她来自农村,上山下乡,无论在哪里都被社会歧视和压迫。

她深受社会弱势地位的束缚,她曾经寻求正义,但最终被迫投河自杀。

雪花娘子的形象体现了那个时代农村女性生存困境和无助的状况,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的不平等待遇和歧视。

通过对这些主要人物的形象分析,可以看出《孔雀东南飞》中冷子兴与周围人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她的坚持和奋斗精神使她有了改变生活的机会,而其他人则未能抓住这个机会。

小说通过冷子兴的形象,揭示了当时农村女性的普遍命运和追求自由与平等的愿望。

浅议《孔雀东南飞》人物形象的塑造和刻画

浅议《孔雀东南飞》人物形象的塑造和刻画

浅议《孔雀东南飞》人物形象的塑造和刻画作者:皮亚雷来源:《青年文学家》2009年第14期摘要:通过刘兰芝这个闪耀着广大人民群众审美理想的光芒的女性形象,揭示出《孔雀东南飞》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社会的悲剧。

同时阐述了作者把典型人物放在一定的斗争环境中加以描写,通过人物的语言和动作来展现人物的独特的精神面貌等。

关键词:《孔雀东南飞》人物形象女性形象作者简介:皮亚雷(1972-),江西丰城人,江西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09)-14-0031-01《孔雀东南飞》是汉乐府民歌中一首著名的长篇叙事诗。

这首诗首见于南朝徐陵编的《玉台新咏》,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编入《杂曲歌辞》,题作《焦仲卿妻》,而后人多取首句为题,作《孔雀东南飞》。

此诗通过焦仲卿、刘兰芝夫妇的婚姻悲剧,有力地控诉了封建家长制的罪恶,热情歌颂了刘兰芝、焦仲卿夫妇为追求爱情幸福的行为和精神。

该诗在艺术上有多种成就,诗中极成功地塑造和刻画几个人物形象,是其主要成就之一。

这些个性、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具有典型意义。

《孔雀东南飞》塑造和刻画人物形象的艺术手法,概括地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一、运用完整而又曲折丰富的故事情节和尖锐的悲剧性冲突来展示人物的性格《孔雀东南飞》不仅代表汉乐府民歌叙事诗的最高成就,还是我国文学史上著名的长篇叙事诗,表现为叙事诗的特点之一就是作品完整的情节。

《孔雀东南飞》一诗可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从刘兰芝请遣写起,着墨不多,却刻画出了刘兰芝坚强不屈、宁遣不留的反抗精神,焦仲卿的软弱以及焦母的专横固执。

第二部写刘兰芝离开焦家的情形。

随着情节的发展,人物性格也在发展,使焦仲卿、兰芝、焦母的形象更明朗化了。

第三部分写兰芝被遣归家后的不幸遭遇。

"进退无颜仪",充分说明了兰芝当时的复杂心情。

第四部分写刘兰芝、焦仲卿双双自杀殉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孔雀东南飞》的人物形象塑造贵池杏花村中学伍宏才《孔雀东南飞》是我国最早出现的一篇杰出的长篇叙事诗,千百年来所以脍炙人口,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它塑造了刘兰芝、焦仲卿等个性极为鲜明的形象,通过这些人物形象来歌颂青年男女坚贞的爱情,表现反抗封建礼教的精神。

诗里众多的人物中,主人公刘兰芝的形象塑造得格外成功。

作者通过她的能织布,与小姑的友爱,离开焦家时的装束等细节,表现了她的聪明、善良、爱劳动、重感情等优美的品德。

特别是自始至终突出了她那当机立断、永不向压迫者向恶势力示弱的倔强性格。

在“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的无理压迫下,她深知遣归之势不能挽回,她起来斗争了,她主动自请遣归。

被遣在封建社会是最不体面最伤心的事情, 但在兰芝“上堂拜阿母, 阿母怒不止”时, 却表现得那么镇定从容, 没掉一滴泪, 没有流露出一点可怜相。

当她被遣回家, 阿兄逼迫改嫁, 阿母又不肯作主, 她知道在娘家也呆不下去。

她知道今生无法与仲卿活着团圆, 就向仲卿提出一同自杀的约誓, 坚决“举身赴清地”, 不惜以自己的生命作出最后的反抗。

作者塑造了一位勤劳、善良、美丽、聪慧、坚贞, 具有强烈反抗精神的古代光辉的妇女形象。

诗篇以充满同情的笔触描绘了另一个正面形象焦仲卿。

仲卿的性格不如兰芝坚强,对封建势力的认识也不如兰芝清楚,他是在现实教育下,由软弱到坚强,由认识模糊到认识清楚,逐步发展的。

但他同样忠于爱情,具有为争取婚姻自主而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好品质。

作为刘、焦对立面的焦母、刘兄,作者虽然笔墨不多,人物形象也是鲜明的,他们都是封建礼教、封建家长制的代表,是兰芝、仲卿悲剧的直接制造者。

焦母极端专横暴戾,刘兄贪财慕势,庸俗丑恶。

《孔雀东南飞》人物形象塑造成功,这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个性化的人物语言全诗以主要篇幅描写人物对话,对表现人物性格起了重大的作用,刘兰芝的对话,极其生动传神。

诗是从兰芝向丈夫焦仲卿诉说自己的痛苦开始的。

开始四个排比句,会“织素”、“裁衣”、“会弹箜篌”,会“诵诗书”,备述自己知书识礼,才艺俱佳。

“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上工早,收工迟,活干得又快又好,是个勤劳手巧的人。

但婆婆不喜欢她,故意嫌她慢。

兰芝说:“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一语破的,指明问题的实质。

她主动提出“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兰芝嫁过来二三年里,受的委屈太多,心里积压的郁愤再也压抑不住了,说明兰芝有着摆脱压迫的愿望。

短短一席话里,兰芝的勤劳、聪明、勇敢、敢于反抗的性格就初步勾出来了。

上堂辞别焦母,临难不乱,处险不惊,性格坚强。

面对“怒不止”的婆婆,她缓缓陈词,说自己生长之间,没有良好的“教训”,浪费了婆婆的钱财,不能满足婆婆的使唤,每句话是“自责”,却每句话都是抗议,是绵里带针,外柔内刚。

在封建礼教象磨盘一样压在妇女头上的社会里,兰芝敢于说出这番话,这是如何的胆量阿!在婆婆面前一滴眼泪都没掉,而同小姑告别时,却“泪落连珠子”,面对小姑娘,兰芝却充满了关心和友爱,叮咛她好好服侍老人,“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兰芝那颗温柔、善良、关心他人的心真跃然纸上了。

兰芝性格中的刚与柔在辞母别姑的语言中表现得突出。

回到娘家,阿兄逼嫁,把刘兰芝驱上了峡谷末路,摆在兰芝面前有两条路,要么背盟负约而屈从哥哥,要么坚决不从而一语回断。

读者从刘兰芝口中却听到“登即相许和, 便可作婚姻”的慨然回答,乍看选择了前一条路, 允婚了, 其实她这一答, 是稳定局面的办法,是欲擒故纵的手段, 是争取再会仲卿的措施, 也是死老已决的表现,如不允婚, 就会被其兄纠缠不清, 说不定还会锁起来, 后面的殉情反而难了。

这正表现了刘兰芝的聪慧机智和对爱情的坚贞。

在和焦仲卿诀别时,她毅然提出“黄泉下相见,勿违今日言”,并终于在太守家隆重豪华地迎聚时,“举身赴清池”,实现了她的诺言,不惜以死和封建礼教、封建势力抗争,在反抗封建礼教上是多么地坚决!焦仲卿的语言也很精彩。

当母亲要遣回兰芝时,他乞求不要驱赶,他从两方面申述理由:从自己方面说,“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没有做高官,享厚禄的福相,能找到兰芝这么好的妻子已是十分幸运了, 从兰芝方面说, “女行无偏邪”, 即兰芝说话, 办事没有触犯礼法的地方。

总之, 他希望母亲不要遣归兰芝。

这是替妻子求情,为兰芝辨白。

从这些诚挚的话里, 说明仲卿了解妻子, 在婆媳矛盾中,他同情妻子,站在妻子一边。

他甚至表示“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他的态度鲜明而坚决。

但仲卿的性格没有兰芝刚强,当母亲捶床大怒时,他便“默无声”了。

他对封建势力的残忍性认识不足, 对母亲抱有幻想, 总以为母亲会回心转意的。

他对兰芝说“卿但暂还家, 吾今且报府。

不久当归还, 还必相迎取”。

事实上这是不可能的。

封建势力的压迫固然会使软弱者毁灭,但也可以使软弱的人坚强起来, 焦仲卿在刘兰芝的影响下, 在现实的教育下逐步坚强起来。

在殉情之前, 他对母亲表示“儿今日冥冥”说他的生命已象下山的太阳那样存留不久了。

他是有意作出自杀的打算的。

强调让母亲不要“怨鬼神”, 也就是说, 他的自杀不是鬼使神差的, 而是人逼的。

从“寒风摧树木, 严霜结庭兰”两句来看, 仲卿似乎已认识到他与兰芝的悲剧, 并不是个别人造成的, 而是“寒风”,“严霜”这样一种冷酷的势力。

最终象兰芝一样,实践了“黄泉下相见”的誓言,以死向封建家专制、封建礼教表示了强烈的反抗。

焦母的语言个性化也很突出。

一会儿专横,如“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一会儿诱骗如“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软硬兼施,目的是要仲卿速遣兰芝,除却眼中钉,以维护她的家长权威。

充分暴露了封建家长制摧残青年的丑恶本质。

刘兄的话不多,他对兰芝说:“作计何不量,先嫁得府吏,后嫁得朗君,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

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作计何不量!”粗暴训斥,盛气凌人。

“先嫁得府吏……足以荣汝身”趋炎附势,见利忘义。

“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弦外之音是:难道要我养你一辈子么?下遂客令,可见其尖酸刻薄,冷酷无情,是一副典型的市侩嘴脸,令人增恶。

二、尖锐的矛盾冲突诗前有段序文:“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

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仲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

时人伤之,为诗云尔。

”这里说明了长诗的故事梗概。

其中一个“遣”字,一个“逼”字,又透示出焦母等封建家长制的代表人物的残酷压迫,引起兰芝、仲卿夫妇的强烈反抗,这既是长诗故事的主线,也是长诗矛盾冲突的焦点。

《孔雀东南飞》描写的这个家庭悲剧,按场所变化,是由两部分构成的。

前面写兰芝在焦家的情况,主要写兰芝和婆婆的冲突,后边写兰芝回到娘家情况,表现兰芝同哥哥的矛盾。

诗以兰芝向丈夫焦仲卿诉说痛苦开篇,“十三能织素……及时相遣归”先声夺人, 作者没有赘言环境背景, 一下子把刘兰芝推向了舞台中心, 以其铮然作响的话语开启了贯之全诗的矛盾。

兰芝和仲卿爱情浓厚, 本应白头偕老, 但婆婆不容, 一定逼他们离异。

是矛盾的产生。

刘兰芝的这番话自然引导出仲卿向母求情,任焦仲卿如何长跪不起表示恭敬,如何详细辩白表示无辜,如何赌咒罚誓表示志坚,可是只落得个受焦母的呵斥:“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这一小部分是刘兰芝,焦仲卿与封建礼教斗争的第一个回合,虽然以刘兰芝的被遣结束,可是由于出于兰芝自请遣归,因而刘兰芝处于主动地位,刘、焦间的诚挚爱情与封建家长间的矛盾,壁垒分明,泾渭自见。

接下来的部分写了“话别”、“辞亲”和“盟誓”三项内容。

话别是缘求情无效而来,辞章是话别后的必然之举,盟誓是酿成悲剧的因子。

这一小部分是刘兰芝被遣情节的自然延伸,又处于没有回到娘家之前,因而是一个过渡阶段。

在第一大部分中,整个悲剧还没有激化,因为兰芝还有回娘家的一条路,只是从刘兰芝的预测中,已使人感到了矛盾必然激化的因素。

这是矛盾的发展。

刘兰芝的遭遇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二个阶段便是回娘家后与刘兄的矛盾。

回到娘家后,刘兰芝先遇到母亲的斥责,又遇到县令家的求婚,都在兰芝的辩白和母亲的同情下渡过了,可是太守家来求婚,刘兄介入,便使形势急转直下。

阿兄闻讯后,“怅然心中烦”,“举言谓阿妹”:“作计何不量,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否泰如天地,是以荣汝身。

不嫁义朗体,其往欲何云?”刘兄趋炎附势,薄情寡义,尖酸刻薄,把刘兰芝驱上了峡谷末路,这时兰芝仰头答,“理实如足言”,“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登得相许和,便可作婚姻”,从后文推来,兰芝允婚是假,这一答是为了稳定局面,争取机会与仲卿再会一面,从而双双殉情。

这一小部分是矛盾激化阶段,即矛盾的再发展阶段,矛盾一步步推上高潮,把刘兰芝逼上了走投无路的境地。

刘兰芝跳出了焦家的狼窝,又落入刘家的虎口,这就揭露了刘兰芝悲剧的实质,是夫妇爱情与整个封建家长制,封建礼教间的矛盾,焦母和刘兄正是恶势力的代表。

两个阶段,处所不同,对象不同,形式不同,而前后的矛盾一以贯之,焦母和刘兄的矛盾都指向兰芝,这就使诗的主题得以深化,矛盾主线得以突显。

诗的后一小部分写了刘兰芝、焦仲卿双双自杀,是封建家长制和封建礼教把他们逼上了绝路,这是情节的高潮,也是矛盾冲突达到了高潮,完成了对刘、焦形象塑造的最后一笔,使诗的主题完全呈现。

三、简洁传神的动作神态的刻划诗歌以个性化的人物语言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中塑造了典型人物形象, 而诗中的人物动作神态的刻划, 也加强了人物形象的生动性。

略举几例:刘兰芝:“仰头答”,推知之前兰芝是“低头听”兄长的训斥,她同时在那里“低头思”,所以兰芝的所答是深思熟虑的结果,是为了稳定局面。

同时“仰头”也是写兰芝对哥哥的反抗。

“举手拍马鞍”写刘兰芝与焦仲卿诀别时心情的非常沉痛,也表现兰芝对仲卿感情之深。

焦仲卿:“长跪告”这是仲卿在向母亲求情, 气求母亲不要遣归兰芝, 对母亲抱有幻想。

在母亲训斥后,“默无声”,“再拜”, 说明他性格的软弱。

虽然最终也为爱情而自杀,但死前“徘徊庭树下”逡巡不前,还是犹豫,说明他还是不象刘兰芝那样义无反顾,那样坚强。

其它用“捶床便大怒”写出焦母泼辣专横,用“大拊掌”写出刘母的惊异和心灰意冷。

四、富有民族特色的艺术表现手法(1)从序曲与尾声看:本诗以孔雀失偶起兴,这种以美禽恋偶联想到夫妻分离的手法,在民歌中是常见的。

如古乐府《艳歌何尝行》中写道“飞来双白鹄,乃从西北来,十十将五五,罗列行不齐,忽然卒病疲,不能飞相随,五里一返顾,六里一徘徊……”就与本诗相近。

一开头就让诗歌笼上了一层悲剧色彩,提摄全篇,为全诗奠定了一个悲凉的感情基调。

在结尾处,诗歌采用浪漫主义的手法,让刘兰芝和焦仲卿这对生前不能长相伴的情侣死后化鸟双飞,这个结尾比较符合中国人的审美情趣和心态。

事实上,中国的许多悲剧作品也都是以这种形式收尾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