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粉粉质检验作业指导书
小麦粉检验作业指导书
![小麦粉检验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0688a33d580216fc700afd14.png)
作业指导书主题:小麦粉检验作业指导书1、目的及时、公正地检验客户送来的小麦粉样品。
出具准确、合格的检验数据。
2、范围适用于我所内检验人员对客户送检的小麦粉样品在检验过程中的控制,确保出具的结果准确、可靠。
3、依据----GB1355—1986《小麦粉》----GB/T5009—2003《食品卫生检验方法理化部分》----GB/T18415—2001《小麦粉中过氧化苯甲酰的测定方法》4、工作流程4.1、水分测定4.1.1按要求填写业务传递卡,从样品室领取小麦粉样品。
4.1.2按照标准规定的要求对样品进行处理。
4.1.3按照要求填写实验记录,包括电热恒温箱、分析天平等设备的使用记录。
4.1.4按照GB5497—1985《粮食、油料水分测定法》规定的方法检测小麦粉样品水分。
----定温:使烘箱中温度计的水银球距离烘网 2.5cm左右,调节烘箱温度定在105±2℃。
----烘干铝盒:取干净的空铝盒,放在烘箱内温度计水银球下方烘网上,烘30min至1h取出,置于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取出称重,再烘30min,烘至前后两次重量差不超过0.005g,即为恒重。
----称取试样:用烘至恒重的铝盒称取试样约3克,(准确至0.001g)。
----烘干试样:将铝盒盖套在盒底上,放入烘箱内温度计周围的烘网上,在105温度下烘3h后取出铝盒,加盖,置于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取出称重后,在按以上方法进行复烘,每隔30min取出冷却称重一次,烘至两次重量差不超过0.005g为止。
4.1.5按要求填写实验原始记录,计算结果。
4.2、灰分测定4.2.1按要求填写业务传递卡,从样品室领取小麦粉样品。
4.2.2按照标准规定的要求对样品进行处理。
作业指导书主题:小麦粉检验作业指导书4.2.4按照GB5497—1985《粮食、油料灰分测定法》规定的方法检测小麦粉样品灰分。
----坩埚处理:用三氯化铁蓝黑墨水溶液将坩埚编号,然后送入500--550℃高温炉内灼烧30min至1h,取出坩埚放在炉门口处,待红热消失后,放入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称重,再灼烧、冷却、称重,,直至前后两次重量差不超过0.0002g为止。
小麦粉作业指导书
![小麦粉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32a9aee0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c8.png)
小麦粉作业指导书一、概述小麦粉是一种常见的食品原料,广泛应用于面包、面条、糕点等食品的制作过程中。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提供详细的操作指南,匡助操作人员正确使用小麦粉,确保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
二、原料准备1. 小麦粉:选择优质小麦,经过清洁、磨制、筛分等工艺处理后的小麦粉。
2. 辅料:根据不同产品的需要,可能需要添加食盐、糖、酵母等。
三、操作步骤1. 准备工作a. 检查设备:确保设备无损坏,操作正常。
b. 清洁操作区域:保持操作区域清洁,防止杂质污染。
2. 配方制定a. 根据产品需求,制定合适的配方。
配方应包括小麦粉和辅料的比例、加水量等。
3. 面粉搅拌a. 将所需的小麦粉放入搅拌机中。
b. 按照配方要求,逐渐加入水和辅料。
c. 启动搅拌机,将面粉和辅料充分混合,直至形成均匀的面团。
4. 面团发酵a. 将搅拌好的面团放入发酵箱中。
b. 设置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促使面团发酵。
c. 根据配方要求,控制发酵时间,通常为1-2小时。
5. 面团分割a. 将发酵好的面团取出,放在工作台上。
b. 使用切割工具将面团分割成所需大小的块状。
6. 成型a. 将分割好的面团块放在成型台上。
b. 根据产品要求,采用揉搓、滚动等方式将面团块成型为所需形状。
7. 烘烤a. 将成型好的面团放入预热好的烤箱中。
b. 设置适宜的温度和时间,进行烘烤。
c. 根据产品要求,控制烘烤时间,通常为15-30分钟。
8. 冷却a. 烘烤完成后,将烤好的产品取出,放在冷却架上。
b. 等待产品自然冷却至室温。
9. 包装a. 冷却完成后,将产品进行包装。
b. 选择适当的包装材料,确保产品的新鲜度和卫生安全。
四、质量控制1. 原料检验:对购进的小麦粉进行质量检验,确保无异物、无霉变等问题。
2. 操作规范:操作人员应按照操作步骤进行操作,确保每一个环节的质量和卫生安全。
3. 产品检验:对烘烤好的产品进行外观、口感等方面的检验,确保产品符合质量要求。
五、安全注意事项1. 操作人员应穿戴适当的工作服和防护用具,避免直接接触面粉和辅料。
小麦粉作业指导书
![小麦粉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0774a576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c7.png)
小麦粉作业指导书一、背景介绍小麦粉是一种常见的食品原料,广泛应用于面食、糕点等食品的制作过程中。
为了确保小麦粉的质量和安全,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制定一份详细的小麦粉作业指导书是非常必要的。
二、作业目的本指导书的目的是为了规范小麦粉的生产过程,确保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提高生产效率和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
通过遵循本指导书的要求,可有效降低生产事故的发生率,提高生产线的稳定性和可控性。
三、作业范围本指导书适用于小麦粉的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包括原料采购、加工过程、包装和质检等环节。
四、作业要求1. 原料采购:a. 选择优质的小麦,确保无霉变、异味等问题。
b. 对小麦进行检验,确保其符合国家标准和企业要求。
2. 加工过程:a. 小麦清理:对小麦进行清理,去除杂质和石块。
b. 磨粉:使用专业的小麦磨粉机进行磨粉,确保粉末细腻。
c. 筛分:对磨好的小麦粉进行筛分,去除杂质和大颗粒。
d. 包装:将筛分好的小麦粉进行包装,确保密封性和卫生安全。
3. 质检要求:a. 对小麦粉进行外观检查,确保无异物和有色斑点。
b. 进行湿度测试,确保小麦粉的水分符合要求。
c. 进行蛋白质含量检测,确保产品质量。
五、操作流程1. 原料采购:a. 与供应商协商小麦的品种、数量和交货方式。
b. 将采购的小麦送至仓库,并进行验收检查。
2. 加工过程:a. 将清理好的小麦送入磨粉机进行磨粉。
b. 将磨好的小麦粉进行筛分和包装。
3. 质检要求:a. 从每批小麦粉中取样,送至质检部门进行检测。
b. 根据质检结果,判断小麦粉是否合格。
六、安全注意事项1. 操作人员必须穿戴好工作服和防护用品。
2. 使用设备时,必须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安全。
3. 发现设备故障或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维修人员处理。
4. 严禁在生产区域内吃东西、吸烟或乱丢废弃物。
七、应急处理1. 发生事故或异常情况时,操作人员应立即停止操作,报告上级领导和安全管理人员。
2. 针对不同的事故类型,按照应急预案进行处理,确保人员安全和设备完好。
小麦粉作业指导书
![小麦粉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4dd96a38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93.png)
小麦粉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小麦粉是一种常见的食品原料,广泛应用于烘焙、面食制作等领域。
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运用小麦粉,本文将从小麦粉的种类、质量检测、储存方法、使用技巧和注意事项等五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小麦粉的种类1.1 普通小麦粉:普通小麦粉是指通过磨碎小麦的内胚乳部分得到的粉末,适用于大多数烘焙和面食制作。
1.2 高筋小麦粉:高筋小麦粉中的蛋白质含量较高,适用于制作需要较高韧性和弹性的面食,如面包和披萨。
1.3 低筋小麦粉:低筋小麦粉中的蛋白质含量较低,适用于制作蛋糕、饼干等需要更加松软口感的糕点。
二、小麦粉的质量检测2.1 外观检查:观察小麦粉的颜色、细腻程度和均匀度,应为白色、细腻且均匀。
2.2 水分检测:通过烘干法或称重法检测小麦粉中的水分含量,合格的小麦粉水分含量应在12%以下。
2.3 蛋白质含量检测:使用氮定量法检测小麦粉中的蛋白质含量,不同种类的小麦粉蛋白质含量有所差异。
三、小麦粉的储存方法3.1 密封保存:将小麦粉放入干燥、无异味的容器中,盖紧盖子,避免潮湿和异味对小麦粉的影响。
3.2 避光防潮:将小麦粉存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环境,以防止小麦粉变质。
3.3 分装储存:如果购买的小麦粉较多,可将其分装成适量的小包装,以便使用时不会频繁开封,减少暴露在空气中的时间。
四、小麦粉的使用技巧4.1 筛粉:使用筛网将小麦粉进行筛选,可以去除颗粒和杂质,使小麦粉更加细腻。
4.2 拌匀:在使用小麦粉制作面团或糕点时,应充分拌匀,使小麦粉与其他材料充分融合。
4.3 控制用量:根据食谱要求和个人口感,合理控制小麦粉的用量,避免使用过多或过少。
五、小麦粉的注意事项5.1 避免受潮:小麦粉容易吸湿,所以在使用时要避免受潮,尽量保持干燥。
5.2 避免阳光直射:小麦粉暴露在阳光下会导致氧化,影响品质,所以要避免阳光直射。
5.3 注意保存期限:小麦粉一般有保存期限,过期的小麦粉可能会影响食品的口感和品质,所以要注意保存期限。
小麦粉作业指导书
![小麦粉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f3fcad74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d8.png)
小麦粉作业指导书一、引言小麦粉是一种常见的粮食加工产品,广泛应用于面食制作、烘焙等领域。
为了保证小麦粉的质量和安全性,制定一份详细的作业指导书对生产过程进行规范化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针对小麦粉的生产过程,从原料准备、磨制、筛分、包装等方面进行详细的作业指导。
二、原料准备1. 原料选择选择优质的小麦作为原料,确保其含水量、蛋白质含量等指标符合要求。
2. 清洁处理将原料进行清洁处理,去除杂质、石块等。
3. 储存条件将清洁处理后的原料储存在干燥、通风的仓库中,避免受潮、发霉。
三、磨制1. 磨粉设备使用专业的小麦磨粉设备,确保设备的清洁和运行状态良好。
2. 磨制工艺a. 将清洁的小麦放入磨粉设备中,按照设备要求进行操作。
b. 控制磨粉设备的转速和磨盘间距,以获得理想的磨制效果。
c. 定期检查磨盘磨损情况,及时更换磨盘。
四、筛分1. 筛分设备使用专业的筛分设备,确保设备的清洁和运行状态良好。
2. 筛分工艺a. 将磨制后的小麦粉通过筛分设备进行筛分。
b. 根据产品要求,选择合适的筛孔尺寸,确保产品的质量。
c. 定期清洁筛分设备,避免积累杂质影响产品质量。
五、包装1. 包装材料使用符合卫生标准的包装材料,确保产品的安全和卫生。
2. 包装工艺a. 将筛分后的小麦粉按照包装要求进行分装。
b. 严格控制包装时的环境卫生,避免杂质污染产品。
c. 包装密封,确保产品的保存期限和品质。
六、质量控制1. 原料检测对进货的原料进行质量检测,确保原料符合要求。
2. 在线监测在生产过程中,设置合适的在线监测设备,对关键指标进行实时监测。
3. 产品检验对生产出的小麦粉进行抽样检验,检测产品的质量指标是否符合要求。
七、安全与环保1. 安全操作员工必须经过专业培训,了解操作规程,掌握相关安全知识。
2. 废弃物处理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分类处理,确保环境的卫生和安全。
3. 设备维护定期对生产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小麦粉作业指导书
![小麦粉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012d230a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3e.png)
小麦粉作业指导书一、引言小麦粉是一种常见的食品原料,在烘焙、烹饪和食品加工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确保小麦粉的质量和安全性,制定了本指导书,以提供对小麦粉作业的详细指导。
二、作业环境1. 温度和湿度要适宜,避免过高或过低的环境温度对小麦粉的质量产生不良影响。
2. 作业场所应保持清洁,避免杂质和异物的污染。
3. 作业场所应通风良好,确保空气流通,避免异味和潮湿对小麦粉的影响。
三、原料准备1. 选择优质的小麦作为原料,确保小麦的品质和纯度。
2. 小麦应进行筛选和清洁,去除杂质和异物。
3. 对小麦进行磨碎,获得细腻的小麦粉。
四、加工流程1. 将清洁的小麦放入磨粉机中,进行初步磨碎。
2. 将初步磨碎的小麦粉进行精细磨碎,获得细腻的小麦粉。
3. 对小麦粉进行过筛,去除大颗粒和杂质。
4. 将小麦粉进行包装,确保其质量和安全性。
五、质量控制1. 对小麦粉进行质量检测,包括外观、颜色、气味和口感等方面的评估。
2. 对小麦粉进行化学分析,检测其营养成分和含量。
3. 对小麦粉进行微生物检测,确保其不受细菌和霉菌的污染。
4. 对小麦粉进行储存条件的监控,确保其长期保存和使用的安全性。
六、安全措施1. 操作人员应佩戴适当的防护设备,包括手套、口罩和工作服等。
2. 避免与其他化学物质接触,避免发生化学反应和污染。
3. 在操作过程中,避免粉尘的产生和扩散,以防止粉尘爆炸和呼吸道问题。
4. 对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清洁,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七、总结本指导书提供了对小麦粉作业的详细指导,包括作业环境、原料准备、加工流程、质量控制和安全措施等方面的要求。
遵循本指导书可以确保小麦粉的质量和安全性,提供给消费者优质的食品原料。
在操作过程中,务必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和安全措施,确保作业的顺利进行。
小麦粉作业指导书
![小麦粉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915ac26c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91.png)
小麦粉作业指导书一、概述小麦粉作业指导书旨在提供小麦粉的生产工艺流程、原料选择、操作规范以及质量控制要点等方面的详细指导,以确保小麦粉的生产过程符合标准,并保证产品质量稳定和安全。
二、工艺流程1. 原料准备:选择优质小麦作为主要原料,确保小麦的品质符合国家标准。
2. 清洁除杂:使用清洁设备对小麦进行除杂处理,去除杂质和异物。
3. 磨制加工:将清洁后的小麦送入磨粉机进行磨制加工,确保磨制过程中温度适宜,不影响小麦粉的品质。
4. 筛分分级:将磨制后的小麦粉进行筛分分级,确保产品的粒度均匀。
5. 包装储存:将小麦粉按照一定的包装要求进行包装,然后储存于干燥、通风、无异味的仓库中。
三、原料选择1. 小麦: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小麦,确保品质优良,无霉变、异味等问题。
2. 辅料:根据产品需要,选择适当的辅料,如添加剂、增稠剂等,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口感。
四、操作规范1. 设备清洁:在生产前、生产中和生产后,对所有与小麦粉接触的设备进行彻底清洁,以防止交叉污染。
2. 温度控制:在磨制加工过程中,控制磨粉机的温度,避免高温对小麦粉品质的影响。
3. 筛分分级:根据产品要求,对磨制后的小麦粉进行合理的筛分分级,确保产品的粒度均匀。
4. 包装要求:按照国家标准和企业内部要求,对小麦粉进行包装,确保包装材料的卫生、安全和密封性。
5. 仓储条件:储存小麦粉的仓库应保持干燥、通风、无异味,避免潮湿、高温和阳光直射。
五、质量控制要点1. 原料检验:对进货的小麦进行外观、气味、湿度等方面的检验,确保原料的质量符合要求。
2. 生产过程监控:对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进行监控,如磨制温度、筛分分级粒度等,及时调整操作参数,以确保产品质量稳定。
3. 产品检验:对生产出的小麦粉进行全面的检验,包括外观、色泽、水分含量、蛋白质含量等指标的检测,确保产品符合国家标准。
4. 检测设备校准:定期校准检测设备,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 不合格品处理:对于不合格的小麦粉,应及时进行处理,如重新加工、退货等,以避免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
小麦粉检验作业指导书
![小麦粉检验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fc06252902020740be1e9b48.png)
小麦粉检验作业指导书质量方针:坚持标准,客观公正,科学检测,精益求精1、目的:使小麦粉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能正常进行,预防出现错误检验结果。
2、适用范围:适用于商品小麦粉各项指标的检验。
3、引用标准:适用于商品小麦粉各项指标的检验。
4、职责:4. 1检验人员应全面执行程序。
4. 2室主任审核,技术负责人审定原始记录,数据处理和检验报告。
4. 3质量负责人负责本程序的实施和监督。
5、工作程序5. 1检验前的准备:将所有仪器擦拭干净,放在规定的场所。
5. 2检验步骤:5. 2. 1小麦粉加工精度的检验GB54945. 2. 1. 1仪器和用具1985进行检验。
a 搭粉板:5~30cmb 粉刀c 电炉d 天平:感量0.1ge 烧杯100mlf 铝制蒸锅,白瓷碗,玻璃棒号试剂、酵母液:称取5g 鲜酵母或2g干酵母,加入100ml 温水(35℃左右),搅拌均匀备用。
5. 2. 1. 2操作方法:共有五种方法,仲裁时以温烫法对比粉色,干烫法对比粉色麦量。
本所采用,湿法。
a、干法:用洁净粉刀取少量标准样品置于搭粉板上,用粉刀压平,将右边切齐,再取少量试样置于标准右侧压平,将左边切齐,用粉刀将试样慢慢向左移动,使试样与标样相连接。
再用粉刀把两个将试样紧紧压平(标样与试样不得互混)打成上厚下薄的程度(上厚约6㎜,下与粉板拉平)切齐各边,刮去标样左上角,对比粉色麦量。
b、湿法,将干法检验过的粉样,连同搭板倾斜插入水中,直至不起泡沫为止,取出搭粉板,待粉样麦面微干时,对比粉色麦量。
5. 2. 2小麦粉灰粉按GB5505一1985进行检验5. 2. 3小麦粉感官按GB5492一1985进行检验5. 2. 4小麦粉粗细度按GB55072一1985进行检验5. 2. 5小麦粉面筋值按GB5506一1985进行检验5. 2. 6小麦粉含沙量按GB5508一1985进行检验5. 2. 7小麦粉磁性金属物按GB5509一1985进行检验5. 2. 8小麦粉水份按GB5497一1985进行检验5. 2. 9小麦粉脂肪酸值按GB5510一1985进行检验5. 3检验记录:5. 3. 1在检验过程中,要及时、准确地将数据记录在原始记录单上。
小麦粉质量检验
![小麦粉质量检验](https://img.taocdn.com/s3/m/46f1dd10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bb.png)
小麦粉加水至含水量高于35%时,用手或机 械揉合可形成面团,面团在水中搓洗,可溶性 物质溶于水中,并将淀粉、麸皮等洗脱,最后 剩下的具有粘性、弹性、延展性类似橡胶的物 质,即为粗面筋。粗面筋含水65%~70%,故又 称为湿面筋。
面筋蛋白质赋予了小麦粉一定的加工特 性,使面团具有粘着性、湿润性、膨胀性、 弹性、韧性和延展性等流变学特性,这样 才能通过发酵制作馒头、面包等食品,同 时也使食品具有柔软的质地、网状的结构、 均匀的空隙和耐咀嚼等特性。
正常
粉状或微粒状,无结块
22.0
小麦粉加工精度的检验主要步骤
序号 1 2
3 4 5 6
7
步骤
小麦粉加工精度检验操作流程 小麦粉加工精度检验
准备
准备好相关仪器设备
干样法
用粉刀把标准样品、待测样品两个粉样压平,打成上厚下 薄的坡度,切齐各边目测比较
干烫样法
干样法样品沸水浴1min,去除浮起部分后比较
湿样法
任务1 小麦粉加工精度的检验
三、样品的测定
(三)湿样法
将经过干样法 检验的粉板
斜插常温水中, 直至不起气泡为 止
待粉样表面 微干时
目测比较试样表 面与标准样品表 面的麸星大小和 密集程度
任务1 小麦粉加工精度的检验
三、样品的测定
(四)湿烫样法
将经过湿样法 检验的粉板
斜插入加热的沸 水浴中,约1min
任务3小麦粉磁性金属物的测定
三、试样的制备
试样的扦样和分样按GB5491执行。
任务3小麦粉磁性金属物的测定
四、样品的测定
称取试样(m) 1 kg
开启磁性金属物 测定仪的电源
将试样倒入测定 仪盛粉斗、按下 通磁开关
小麦粉作业指导书
![小麦粉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dc58ba166bd97f192279e95a.png)
小麦粉作业指导书一、小麦验收、储存。
小麦购进要对小麦的感官及口味籽粒整齐均匀,饱满、黄褐色、无发酵、霉变、虫蛀及异味、异臭、异物。
水份≤13%,容重≥730g/L小麦储存。
小麦在收购中严把质量关,按等级分仓存放,原粮库应有通风、干燥、防鼠、防虫等措施。
二.小麦清理下麦井后初清筛先去除大型杂质和重型杂质,进入永磁滚筒去磁,通过振动筛再分离轻型杂质和细小杂质,比重去石机最终清除并肩杂质。
1.清理达到的要求(1)尘芥杂质不大于0.3%,其中砂石不大于0.03% ,不含金属杂质。
(2)小麦经清理后,灰分应少于0.06%.2.小麦清理流程的组合清理的方法:风选法.比重法.磁选法等外。
①初清:小麦进入毛麦之前的清理过程称为初清。
初清至少应通过一道风筛结合的初清筛。
初清的任务是清除小麦中的大杂质(麦杆.麻绳.木片等)和部分轻而小的杂质,以避免大杂质堵塞设备的进出口或输送管道和避免灰尘到处飞扬。
②毛麦清理的一般顺序:a.石子含量少的:初清后小麦筛选(带风选)磁选打麦(轻打)筛选(带风选)去石精选水分调节b.石子含量多的:初清后小麦筛选(带风选)去石精选磁选打麦(轻打)筛选(带风选)水分调节。
③水分调节水分调节是利用水.热.时间.三种因素的作用改善小麦的工艺特性,为制粉工艺创造良好的工艺条件,使保证面粉质量的必要工序。
水分调节的目的:a.根据原料和面粉要求的水分标准,进行水分调节并保证产品质量。
b.使小麦表皮湿润,增加麸皮韧性,保证在研磨过程中,麸皮不至于过碎细混入面粉,减少粉中的含麸星量。
c.使小麦胚乳结构松散,减低强度,易于研磨成粉,节省能耗。
d.由于麦粒和部分对水分的吸收和分配不同,从而使皮层与胚乳之间的粘结松驰,使面粉与麸皮易于分离,提高出粉率。
e.经过加温,使籽粒中的蛋白质产生变化,改善面粉加工食品的工艺特性。
小麦的最佳入磨水分一般为15.3-16.3%润麦时间:24小时左右水分调节前后可设置配麦工序:小麦搭配制粉的目的在于通过将各种质地小麦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加工来达到保证质量,提高出粉率和使生产过程稳定为目的。
小麦粉检验作业指导书
![小麦粉检验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dac7538e7cd184254a353555.png)
小麦粉检验作业指导书1.目的通过规范作业程序,使化验操作程序符合要求,使化验工作能及时正确反映出生产中的真实情况及小麦粉的各项指标。
2.适用范围化验室的仪器使用,试剂配制以及化验分析的各个环节。
3.作业准备3.1 工作前清洁整理化验室。
3.2 检查设备仪器是否正常。
4.作业程序4.1粗细度的测定4.1.1仪器和用具a)电动粉筛:正方形,内径23.3cm,高4.8cm,转速200r/min;b)天平:感量0.1g;c)橡皮球:直径5mm;d)取样铲、毛笔、毛刷等。
4.1.2操作方法按质量标准中规定的筛层、每层筛内放5个橡皮球,从平均样品中称取试样50g(W),放入上筛层中,然后按大孔筛在上,小孔筛在下,最下层是筛底,最上是筛盖的顺序安装,关紧,开动电动机,连续筛动10min,取出将各层筛倾斜,转拍筛框并用毛笔把筛上粉集中到一角,倒出称重(W1,小于0.1g时不计重)。
4.1.3结果计算粉类粮食粗细度的测定结果以留存在规定筛层上的粉类数量占试样百分率表示。
按下列公式计算:W1留存物(%) = ━━×100W式中:W1━━筛上留存粉重量,g;W━━试样重量,g。
双试验结果允许差不超过0.5%,求其平均数,即为测定结果。
测定结果取小数点后第一位。
4.1.4新型号筛绢和旧型号筛绢规格对照新、旧型号筛绢规格对照见下表:新旧型号筛绢规格对照表━━━━━━━━━━━━━━━━━━━━━━━━━━━━━━━━━━━━━新型号孔宽,mm 旧型号孔宽,mm 新比旧± mm ━━━━━━━━━━━━━━━━━━━━━━━━━━━━━━━━━━━━━CB 30 0.198 7XX 0.193 + 0.005 CB 36 0.160 9XX 0.156 + 0.004 CB 42 0.137 10XX 0.137 0 CQ 20 0.336 54GG 0.331 + 0.005 CQ 27 0.242 70GG 0.246 - 0.004 ━━━━━━━━━━━━━━━━━━━━━━━━━━━━━━━━━━━━━4.2 小麦粉加工精度的测定4.2.1 仪器和用具a.搭粉板:5×30cmb.粉刀C.天平:感量0.1gd.电炉e.烧杯100mlf.铝制蒸锅、白瓷碗、玻璃棒等4.2.2 操作方法共有四种方法。
小麦粉作业指导书
![小麦粉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18b87167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be.png)
小麦粉作业指导书一、引言小麦粉是一种常见的食品原料,广泛应用于面食、糕点等食品制作过程中。
为了确保小麦粉的质量和安全性,以及提高面食制作的效率和口感,制定一份详细的小麦粉作业指导书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小麦粉的特性、质量标准、储存要求、加工方法以及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案。
二、小麦粉的特性1. 外观特征:小麦粉呈白色或微黄色粉末状。
2. 气味特征:小麦粉具有特有的麦香味。
3. 味道特征:小麦粉具有淡淡的麦香味,无异味。
三、小麦粉的质量标准1. 外观要求:小麦粉应无异物、无杂质,颗粒细腻,无结块。
2. 气味要求:小麦粉应具有麦香味,无异味。
3. 湿度要求:小麦粉的湿度不应超过14%。
4. 筛分要求:小麦粉的筛分应符合相关标准。
5. 色泽要求:小麦粉应呈白色或微黄色。
四、小麦粉的储存要求1. 温度要求:小麦粉应储存在干燥、通风、避光的环境中,温度控制在15-25摄氏度之间。
2. 湿度要求:小麦粉储存环境的湿度应控制在相对湿度不超过60%的范围内。
3. 防潮要求:储存小麦粉的容器应具备防潮性能,避免受潮。
4. 防虫要求:储存小麦粉的场所应采取防虫措施,避免虫害。
五、小麦粉的加工方法1. 筛选:将小麦粉通过筛网过筛,去除杂质和结块。
2. 搅拌:将小麦粉与适量的水或其他液体混合,搅拌均匀。
3. 发酵:将搅拌好的小麦粉放置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中进行发酵,促进面团发酵。
4. 揉面:将发酵好的面团进行揉面,使面团更加柔软有韧性。
5. 切割:将揉好的面团切割成适当大小的面块,用于制作面食或糕点。
6. 烘烤/蒸煮:根据不同的食品制作需求,将面块进行烘烤或蒸煮。
六、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案1. 小麦粉结块:可能是由于储存环境湿度过高导致的,解决方法是将小麦粉放置在干燥通风的环境中进行干燥处理。
2. 面团发酵不良:可能是由于温度不合适或发酵时间不足导致的,解决方法是调整发酵环境的温度和时间。
3. 面团黏性过强:可能是由于小麦粉含水量过高导致的,解决方法是适量添加干粉,调整面团的湿度。
低筋小麦粉检验作业指导书
![低筋小麦粉检验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88daf252d5bbfd0a795673a8.png)
文件号HM-PGB-010
实施日期2006/10/19
文件版次 A
修订次数 0
修订日期 ——
发行日期2006/10/19
低筋小麦粉检验作业指导书
1.0、目的:
规范面粉检验过程,确保面粉的质量符合要求
2.0、适用范围:
面粉的来料检查
3.0、职责:
化验员、仓管、来料检验员
★ 致 病 菌 不得检出
5.0 抽样方法:
★从原料库同批面粉中的不同部位随机抽取样品。
抽样方法如下:从样品堆放的不同部位,按采样件数确定具体采样袋数,后用取样管采样;每一由上、中、下三层取三份检样;混合后用“四分法”做成均匀样品,取对角的两份混合,再如上分为四份,取对角两份。如此操作直至取得所需数量为止,此即是平均样品。
6.3微生物检查指标中有1项不符合要求的,判为不合格品,退货或拒收。
7.0 相关记录:
7.1 表格编号:原材料验收记录
拟制
审核
批准
★ 水分(%) ≤
★ 灰分(%)
★ 湿面筋(%)
4.3 重金属:核对检测报告
★ 汞≤0.02 MG/KG (以Hg计)
★ 砷≤0.4 MG/KG (以As计)
★ 铅≤0.7 MG/KG (以Pb计)
★ 镉≤0.1 MG/KG (以Cd计)
4.4 微生物检查
★ 细菌总数≤4000 个/g
★ 大肠杆菌≤80 个/g
4.0、作业步骤:
4.1 感观检查
★ 色 泽: 呈均匀一致的微黄色
★ 组织状态: 呈均匀一致的粉状,过筛无结块,无外来杂质
★ 滋味和气味:小麦粉固有的气味和口味 Nhomakorabea无霉味、酸味或其他异味
小麦粉作业指导书
![小麦粉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1f53fdf1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21.png)
小麦粉作业指导书一、引言小麦粉是一种常见的食品原料,广泛应用于面食、糕点、面包等食品制作中。
为了确保小麦粉的质量和安全性,制定一份详细的作业指导书,对于生产过程中的操作规范、质量控制和安全要求进行规范,是非常必要的。
二、作业环境要求1. 生产车间应保持干燥、清洁,无异味和污染源。
2. 温度控制在适宜的范围内,一般为20℃-25℃。
3. 空气流通良好,减少粉尘积聚。
三、原料准备1. 小麦:选择优质的小麦,确保无异物和霉变。
2. 水:使用清洁的自来水或经过处理的水源。
四、操作规范1. 小麦清洗:a. 将小麦放入清洁的容器中,加入适量的水。
b. 搅拌小麦,使其充分接触水,去除杂质和灰尘。
c. 倒掉浑浊的水,重复上述步骤,直至水清澈为止。
d. 将清洗干净的小麦晾干备用。
2. 磨粉:a. 将小麦放入磨粉机中,调整磨粉机的参数。
b. 磨粉机开始工作后,逐渐加入小麦,保持适当的进料速度。
c. 监控磨粉机的工作状态,确保磨出的粉末细腻均匀。
d. 将磨出的小麦粉收集起来,进行下一步的处理。
3. 筛粉:a. 将磨出的小麦粉通过筛网进行筛粉。
b. 选择合适的筛网孔径,确保筛出的粉末细腻。
c. 将筛出的小麦粉收集起来,进行包装或后续加工。
4. 包装:a. 准备干净的包装袋或容器。
b. 将小麦粉按照一定的重量或体积进行称量。
c. 将称量好的小麦粉倒入包装袋或容器中。
d. 封口并标明生产日期、批号等相关信息。
五、质量控制1. 外观检查:检查小麦粉的颜色、细腻度、异物等情况,确保符合要求。
2. 水分检测:使用专业仪器检测小麦粉的水分含量,确保在合理范围内。
3. 筛分分析:对小麦粉进行筛分分析,确定粉末的颗粒分布情况。
4. 品尝检验:进行品尝检验,评估小麦粉的口感和味道。
5. 检测记录:对每一批次的小麦粉进行检测,并做好相应的记录。
六、安全要求1. 操作人员应穿戴好工作服、帽子、口罩和手套,保持个人卫生。
2. 磨粉机等设备应定期进行维护和清洁,确保设备运行安全。
小麦粉作业指导书
![小麦粉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50432fbe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82.png)
小麦粉作业指导书一、引言小麦粉作为一种重要的粮食原料,在食品加工、烘焙等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为了确保小麦粉的质量和安全性,制定一份详细的作业指导书是必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小麦粉的生产过程、质量控制要点以及安全操作规范,以确保生产出符合标准的优质小麦粉。
二、小麦粉生产过程1. 原料准备小麦粉的主要原料为小麦,应选择品质优良、无霉变、无异味的小麦作为原料。
在原料准备阶段,应对小麦进行清洁、筛选、除石等处理,确保原料的干净和纯度。
2. 磨制工艺小麦粉的磨制工艺主要包括清洗、破碎、磨粉等步骤。
在清洗过程中,应使用清洁的水源对小麦进行充分清洗,去除杂质和污染物。
破碎工艺通过破碎机对小麦进行破碎,使小麦颗粒达到一定大小。
磨粉过程中,应使用专业的磨粉机械进行磨制,确保小麦粉的细度和均匀度。
3. 筛分工艺磨制后的小麦粉需要进行筛分,以去除杂质和颗粒不均匀的部分。
筛分工艺应使用合适的筛网和筛分设备,确保小麦粉的质量。
4. 包装和存储小麦粉在包装和存储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应选择符合卫生标准的包装材料,避免二次污染;其次,包装过程中应注意密封性,防止小麦粉受潮或受到外界污染;最后,存储环境应保持干燥、通风,并避免与异味物质接触。
三、小麦粉质量控制要点1. 外观和色泽小麦粉应具有白色或略带黄色的外观,无明显杂质和异物。
色泽均匀,不应出现斑点或色差。
2. 味道和气味小麦粉应具有纯正的小麦味道,无异味或有害气味。
3. 水分含量小麦粉的水分含量应符合国家标准,一般不超过14%。
4. 筛分率小麦粉的筛分率应符合国家标准,一般在90%以上。
5. 蛋白质含量小麦粉的蛋白质含量应符合国家标准,一般在10%以上。
6. 灰分含量小麦粉的灰分含量应符合国家标准,一般不超过0.6%。
四、小麦粉生产安全操作规范1. 人员安全所有从事小麦粉生产工作的人员应接受相关培训,了解操作规程和安全知识。
在操作过程中,应穿戴适当的劳动防护用品,如工作服、手套、口罩等。
小麦面粉车间作业指导书
![小麦面粉车间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f0074dd5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0c.png)
一、清理间作业指导书1、工作要求:11上班期间,清理间操作工必须不断地对清理设备、清理效果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解决,确实保证各设备安全有效运转。
1.2设备的机电部分巡视要求巡视到每一台设备时均须听、看、摸,听是指仔细倾听设备运转时的声音是否异常。
看是指观察运转的设备是否有异常。
摸是指对运转的电机、轴承等以手摸的方式检蛰电机是否过热,若发现异常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1.3清理间工艺效果的要求:一般情况下清理间操作工必须每小时左右仔细巡视麦间一遍,工作内容如下:一楼:查看毛粮仓下流量计是否按要求比例正确配粮,若比例不对,立即着手解决。
并将情况如实记录在一楼现场记录本上。
分别取毛粮、净粮,闻其气味是否正常,若异常,立即向上反映,并在一楼现场记录本上作好记录。
查看正在出小麦的仓下溜管是否畅通,若堵塞,立即疏通,并将堵塞情况和最后解决情况详实记录在一楼现场记录本上。
查看清理间下脚的含粮情况,若含粮超过2%,立即检查各台清理设备的下脚含粮情况,采取相应措施,解决含粮超标问题,并将哪些设备漏粮及最后解决办法、结果,记录在一楼现场记录本上。
每班清理一次下脚粉碎机进口处磁铁,检查下脚粉碎效果及打板、筛网使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二楼:查看平面回转筛的下脚,各风量调至吸出个别整粒为止。
检查振动筛的大杂、轻杂,以轻杂内含个别整粒来调节风量。
三楼:检查打麦机下脚是否含粮,筛网是否破损,如有异常,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每月第一个检修日检查打麦机打板的磨损情况,并向主管反映检查结果。
四楼:检查色选提取效果,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措施。
每班对色选机表面卫生进行清理一次。
五楼:通过调节风量、倾角等工作,保证去石机的去石、去杂效果。
检蛰去石机含粮情况,每班对产生石子进行清理,保持现场卫生。
二:粉间作业指导书一楼:A)检查玉小麦粉是否符合标准,并及时调整。
B)下班前,将夫皮、小麦粉进行计量、缝口,并码放整齐,现场整理到位。
二楼:检查负压提料管道输送是否正常。
小麦粉作业指导书
![小麦粉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1eaa6a1f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05.png)
小麦粉作业指导书一、引言小麦粉是一种常见的食品原料,广泛应用于面包、面条、糕点等食品的制作中。
为了确保小麦粉的质量和安全性,制定一份详细的作业指导书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针对小麦粉的生产、储存、运输和销售等环节,提供一份标准格式的作业指导书。
二、小麦粉生产作业指导1. 原料采购a. 选择优质小麦作为原料,确保小麦的品质。
b. 对小麦进行质量检测,包括检测水分含量、杂质含量等指标。
c. 将合格的小麦送入清洁、整洁的仓储设施中储存。
2. 磨粉工艺a. 将小麦送入磨粉机进行研磨,确保磨出的粉末细腻。
b. 对磨出的小麦粉进行筛分,去除杂质和大颗粒。
c. 采用适当的工艺控制温度和湿度,避免小麦粉受潮。
3. 包装和质量检测a. 选择符合卫生标准的包装材料,确保小麦粉的卫生安全。
b. 对包装好的小麦粉进行质量检测,包括检测水分含量、面筋质量等指标。
c. 对合格的小麦粉进行包装标识,包括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
三、小麦粉储存作业指导1. 仓库管理a. 选择通风、干燥的仓库进行小麦粉的储存。
b. 对仓库进行定期的清洁和消毒,防止虫害和霉变。
c. 储存小麦粉时,采用先进的储存设备,确保储存环境的稳定性。
2. 储存记录a. 建立详细的储存记录,包括储存日期、储存量等信息。
b. 定期对储存的小麦粉进行检查,确保质量和安全。
四、小麦粉运输作业指导1. 运输工具选择a. 选择符合卫生标准的运输工具,确保小麦粉的安全性。
b. 对运输工具进行定期的清洁和消毒,防止污染。
2. 运输过程控制a. 控制运输过程中的温度和湿度,避免小麦粉受潮。
b. 采取合适的包装方式,防止小麦粉的破损和污染。
3. 运输记录a. 建立详细的运输记录,包括运输日期、运输量等信息。
b. 对运输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及时记录和处理。
五、小麦粉销售作业指导1. 销售渠道选择a. 选择符合卫生标准的销售渠道,确保小麦粉的质量和安全。
b. 对销售渠道进行定期的检查和评估,确保合作方的信誉度。
小麦粉作业指导书
![小麦粉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1b70d890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fc.png)
小麦粉作业指导书
引言概述:
小麦粉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材之一,广泛应用于烘焙、烹饪等各个领域。
为了正确使用小麦粉,提高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制定一份小麦粉作业指导书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从小麦粉的选择、存储、使用、注意事项和常见问题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匡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使用小麦粉。
一、选择小麦粉
1.1 了解小麦粉的种类和用途
1.2 查看小麦粉的成份和营养价值
1.3 选择适合自己需求的小麦粉品牌和规格
二、存储小麦粉
2.1 存放小麦粉的环境要求
2.2 防止小麦粉受潮和受虫
2.3 定期检查小麦粉的保质期和状态
三、使用小麦粉
3.1 根据食谱准确称量小麦粉
3.2 注意小麦粉的加工方式和烹饪方法
3.3 控制小麦粉的使用量和比例,避免浪费
四、注意事项
4.1 避免过量食用小麦粉引起健康问题
4.2 注意小麦粉的过敏问题,避免食用过敏食材
4.3 注意小麦粉的保存和处理方式,避免受到污染或者变质
五、常见问题
5.1 如何判断小麦粉是否过期
5.2 如何处理小麦粉受潮或者受虫
5.3 如何区分小麦粉的品质和纯度
结语:
通过本文的介绍,相信读者对小麦粉的选择、存储、使用、注意事项和常见问题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制定一份小麦粉作业指导书,能够匡助我们更好地利用这一食材,提高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
希翼读者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更加注意小麦粉的使用方法,健康地享用美味的食物。
面粉粉质检验作业指导书
![面粉粉质检验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b4920f4a69eae009581beca9.png)
五、面粉粉质检验作业指导书1、目的:测定面粉的吸水率及其面团的揉和性2、范围:适用于小麦、面粉检测3、名词解释:a)、吸水量:指以14%水分为基础,每百克面粉在粉质仪中揉和成最大稠度为500BU的面团时所需的水量,以“%”表示。
公司规定:以测定水分值校正曲线至500BU处吸水率作为记录值。
b)、稳定时间:面团揉和过程中粉质曲线达到峰值前第一次与500BU线相交,以后曲线下降,曲线第二次与500BU线相交并离开此线,两个交点的时间差值称为稳定时间,以“min“表示。
以上数值指的是最大稠度在500BU线时的判定,如最大稠度在490或500时,则在490或510处画一条平行于500BU的直线,以此来判定稳定时间。
c)、12分钟弱化度:从面团形成获得的最大稠度时粉质曲线的中线值与面团稠度衰变到12分钟时的粉质曲线的中线值的差值,以“BU”表示,读数准确至5BU。
d)、形成时间:从面团加水开始到曲线达到和保持最大稠度所需要的时间,以“min“表示”。
如曲线出现双峰情况,以第二峰即将下降前的时间计算面团形成时间。
e)、评价值:又称为软化指数,是通过评价板进行测定。
4、职责:由面粉制程检验人员负责检验5、作业内容:5.1、实验试剂的制作:蒸馏水或纯度与之相当的水5.2、实验仪器:a)、粉质仪:主要由揉面钵(包括和面刀及处外套罐)、测力计、杠杆系统、由阻尼器、滴定管、记录器、恒温水浴等部分组成,其主要参数如下:A 和面刀转速:63±2r/min慢和面刀转速:31.5±1r/minB 揉面钵中两个和面刀转速比 1.5±0.01C 记录纸行进速度 1.00±0.03cm/minD 粉质单位(BU)的转距(9.8±0.2)Mn.m/B.U用于300g揉面钵的滴管,起止刻线为135-225mL,刻度间隔0.2ml,225ml。
排水时间不超过20S。
c)、天平(感量为0.1); 软塑料刮片5.3、实验步骤:a)、仪器准备①打开恒温水浴和循环水开关,调节水温并保持在30±0.2℃,应预热半小时以上,实验中要经常检查温度。
面粉厂质检制度及流程范本
![面粉厂质检制度及流程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4e79e7ad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84.png)
一、总则为了确保面粉产品质量,保障消费者权益,提高企业信誉,本制度规定了面粉厂的质量检验制度及流程。
本制度适用于本厂所有面粉生产、储存、销售环节。
二、质量检验原则1. 面粉生产过程应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执行。
2. 质量检验应以预防为主,加强过程控制。
3. 质量检验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
4. 质量检验结果应真实、准确、及时。
三、质量检验部门及职责1. 设立质量检验部门,负责全厂面粉的质量检验工作。
2. 质量检验部门的主要职责:(1)制定和实施质量检验制度及流程;(2)负责检验仪器、设备的维护和校准;(3)对原材料、半成品、成品进行检验;(4)对不合格品进行统计分析,提出改进措施;(5)对检验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
四、质量检验流程1. 原材料检验(1)采购部门在采购原材料时,应确保其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2)质量检验部门对采购的原材料进行抽样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入库。
2. 半成品检验(1)生产过程中,对关键工序进行检验,确保产品质量。
(2)质量检验部门对半成品进行检验,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
3. 成品检验(1)成品包装前,质量检验部门对成品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
(2)检验内容包括:外观、色泽、口感、水分、蛋白质含量等。
4. 不合格品处理(1)质量检验部门发现不合格品,应立即通知生产部门进行整改。
(2)对不合格品进行统计分析,找出原因,制定改进措施。
(3)对整改后的产品进行复检,确保合格。
五、质量检验记录1. 质量检验部门应建立完善的检验记录,包括检验日期、检验人员、检验结果、不合格品处理情况等。
2. 检验记录应妥善保存,便于查阅和追溯。
六、质量检验培训与考核1. 质量检验部门应定期对检验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检验技能和职业道德。
2. 对检验人员进行考核,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七、附则1. 本制度由质量检验部门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通过以上制度及流程的制定与执行,本面粉厂将全面提高产品质量,确保消费者利益,提升企业竞争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面粉粉质检验作业指导书
1、目的:
测定面粉的吸水率及其面团的揉和性
2、范围:
适用于小麦、面粉检测
3、名词解释:
a)、吸水量:指以14%水分为基础,每百克面粉在粉质仪中揉和成最大稠度为500BU的面团时所需的水量,以“%”表示。
公司规定:以测定水分值校正曲线至500BU处吸水率作为记录值。
b)、稳定时间:面团揉和过程中粉质曲线达到峰值前第一次与500BU线相交,以后曲线下降,曲线第二次与500BU线相交并离开此线,两个交点的时间差值称为稳定时间,以“min“表示。
以上数值指的是最大稠度在500BU线时的判定,如最大稠度在490或500时,则在490或510处画一条平行于500BU的直线,以此来判定稳定时间。
c)、12分钟弱化度:从面团形成获得的最大稠度时粉质曲线的中线值与面团稠度衰变到12分钟时的粉质曲线的中线值的差值,以“BU”表示,读数准确至5BU。
d)、形成时间:从面团加水开始到曲线达到和保持最大稠度所需要的时间,以“min“表示”。
如曲线出现双峰情况,以第二峰即将下降前的时间计算面团形成时间。
e)、评价值:又称为软化指数,是通过评价板进行测定。
4、职责:
由面粉制程检验人员负责检验
5、作业内容:
5.1、实验试剂的制作:
蒸馏水或纯度与之相当的水
5.2、实验仪器:
a)、粉质仪:主要由揉面钵(包括和面刀及处外套罐)、测
力计、杠杆系统、由阻尼器、滴定管、记录器、恒温水浴等部
分组成,其主要参数如下:
A 和面刀转速:63±2r/min
慢和面刀转速:31.5±1r/min
B 揉面钵中两个和面刀转速比 1.5±0.01
C 记录纸行进速度 1.00±0.03cm/min
D 粉质单位(BU)的转距(9.8±0.2)Mn.m/B.U
用于300g揉面钵的滴管,起止刻线为135-225mL,刻度间隔
0.2ml,225ml。
排水时间不超过20S。
c)、天平(感量为0.1); 软塑料刮片
5.3、实验步骤:
a)、仪器准备
①打开恒温水浴和循环水开关,调节水温并保持在30±0.2℃,
应预热半小时以上,实验中要经常检查温度。
②用矽膏润滑和面刀和后壁间的细缝,开动揉面器,借助仪器左侧的零位调节器使测力计指针指到零位,如指针零位偏差超过5BU,进一步清洗揉面钵或寻找其他原因,调整笔壁使记录笔在图纸的读数与测力计指针读数一致,关闭揉面器。
③用手抬起杠使记录笔停在1000B.U.的位置,松手放开杠杆,秒表测量从1000BU摆至100BU的时间,测出时间应为1.0±0.2S,否则调节油阻尼器连杆上的滚化螺冒。
调节时按顺时针方向调节,可降低摆动速度,使曲线波带变窄;按反时针方向调节,可加快摆动速度,使曲线波带变宽。
控制曲线峰值宽度以70-80BU为宜。
④检查滴定管是否洁净,否则应认真清洗,用30±0.5℃的蒸馏水注满滴定管。
b)、面粉水分测定
按130℃测定面粉水分,或用近红外线水分仪测定面粉水分。
c)、仪器操作
①将检测样品的水分值输入电脑,显示屏上显示样品应称重数量精确至0.1g。
②将样品倒入300 g揉面钵中,盖上盖,(除短时间加蒸馏水和刮粘在内壁的碎面块外,实验中不要打开透明塑料盖)。
③将转速开关放在“1”档,放下记录笔,启动揉面钵,揉和1min后打开盖,立即用滴定管自揉面钵右前脚加水(加水量按能获得峰值中线值于500±20BU的粉质曲线而定),蒸馏水
必须在25S内加完,盖上透明覆盖,用刮片快速将粘在揉面钵内壁的碎面块刮入面团(不停机)。
面团揉和至形成峰值后,观察峰值中线是否在480-520BU之间,如不在范围内,立即停止揉和,清洗揉面钵后重新测定。
峰值过高,可增加水量,峰值过低,则减少水量。
应用300g揉面钵时,每改变中心线20BU,约相当于1.92ml,(相当于0.64%吸水量)。
④如形成的峰值中线在480-520BU之间,则继续揉和,一般
面粉的曲线峰值稳定一段时间后逐渐下降,开始明显下降后,继续揉和12分钟,实验结束,记录仪绘出粉质曲线(揉和过程)。
⑤清洗揉面钵。
取下揉面钵外套件,放于温水中浸泡。
取下和
面刀,弃取面团,用湿纱布(或软毛巾)擦洗和面刀及揉面钵,必要时用软塑料刮片刮出粘在揉面钵内的碎面团。
清洗干净后将揉面钵和面刀用纱布擦干,并用少量矽膏润滑和面刀和后壁的缝隙,装于仪器固定位置,待用。
(勿用酸、碱或金属件刮洗)。
6、其他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