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哲学主观题万能答案整理(无敌版本)
哲学主观题参考答案

高中政治同步导学与训练高三年级第一学期序言生活与哲学三、简答题11、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归根结底是为了运用。
请问,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作指导,对于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和认识自己有什么踊跃作用?(1)对于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作用: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作指导,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活动会更为自觉,获得更大收效。
2)对于我们认识自己的作用: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就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懂得自己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正确回答有关学习目的的问题。
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能够帮助我们建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掌握正确的立场、看法和方法,提升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加强理解和贯彻党的路线、目标和政策的自觉性;提升我们的政治觉醒。
四、剖析说明题12、中国特点社会主义文化,渊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又根植于中国特点社会主义的实践,拥有鲜明的时代特点。
哲学属于思想文化范围,自然也不例外。
请剖析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时代的亲密关系。
“马哲渊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又根植于中国特点社会主义的实践,拥有鲜亮的时代”说明:一方面,马哲归根结底根源于社会生活,马哲内容根源于时代,是真切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髓,拥有高度的科学性。
自然,马哲也是不停发展的科学系统,跟着时代和实践的发展而不停丰富和发展。
另一方面,马哲反作用于时代,是社会改革的推进力量,拥有高度的实践性。
马哲老是聆听实践的呼声,紧紧抓住时代的重要问题,掌握社会的脉搏,探究历史进步的动力,对社会发展和时代的发展和进步起着引领的作用。
第一课认识世界尊敬本质三、简答题21、两千多年来,唯心主义哲学经历了一个逐渐发展提升的过程,请回答:1)唯心主义哲学的发展和提升经历了哪三个阶段?2)为何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完全的齐备的唯心主义?1)经历了古代朴实唯心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心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心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这三个阶段。
2)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心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以现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最新成就为依照,它把唯心主义和辩证法有机联合起来,而且全面地、完全地贯彻和应用于对自然界的认识和对社会历史的认识,因此它是完全的齐备的唯心主义哲学。
哲学主观题答题模板

哲学主观题答题模板1.怎样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答题要素:尊重客观规律+主观能动性+二者结合+反对错误倾向+其他角度①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规律性,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②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③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④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⑤从辩证法角度:承认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把握变化的客观实际;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坚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一分为二地对待客观实际。
2.如何运用唯物论的知识分析问题?答题要素:物质决定作用+意识能动作用+规律客观性+其他观点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②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要求我们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③规律具有客观性,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尊重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条件,要求我们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另外应注意的观点: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②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③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④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3.如何运用认识论的知识分析问题?答题要素: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反作用+真理特点+认识过程①实践决定认识。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②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对人们的实践起促进作用,错误的认识对实践起阻碍作用。
政治哲学主观题解答方法与万能答题模板

政治哲学主观题解答方法与万能答题模板从近几年高考命题趋势看,政治主观题更加注重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而许多学生在解答哲学主观题时,存在着分析不到位、答案偏题、观点与材料脱节等现象。
分析其原因,除了知识上的缺陷和能力上的不足外,还在于没有掌握必要的解题方法。
小编在这里整理了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助到您。
高考政治哲学主观题解答“四步骤”法那么,怎样才能较好地解决上述问题呢?一般地说,“四步骤”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所谓“四步骤”法,就是指在解答哲学主观题时,要按“材料层次化,层次要点化,要点观点化,观点材料一体化”四个步骤进行。
下面以一道试题为例,来谈谈“四步骤”法的运用。
例:我国提出到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205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
而江苏省委提出了江苏在全国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任务。
总体构想是:到2010年左右,全省总体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20年左右,全省总体上基本实现现代化。
江苏省的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区域差距呈扩大趋势,苏南发展势头极好,而经济薄弱县几乎都在苏北地区。
2002年,苏南人均GDP为3456美元,苏中为1360美元,苏北为924美元。
针对这种情况,江苏对苏南、苏中、苏北提出了不同的要求:2007年前,苏南总体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12年前,苏中总体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苏南总体上基本实现现代化;2017年前,苏北先于全国总体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苏中部分地区基本实现现代化,苏南进一步提高现代化水平。
江苏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任务提出和制定的哲学依据是什么?解答步骤:一是材料层次化。
即分解材料,分清其层次,把握其要旨。
本题的材料较长,按照题意,我们必须从材料中找出江苏省提出和制定了哪些目标,这是我们要做的第一步工作。
通过材料的层次化,我们可以理出两大层次:江苏省提出了“两个率先”的目标;江苏省制定了苏南、苏中和苏北三大区域发展目标。
高考政治哲学类主观题

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相关知识,说明党的群众 路线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部署的哲学依据。 【解析】本题首先要明确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指的是唯物 辩证法的矛盾观,其次要对材料内容(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 活动部署的内容要点)全面、准确地解读,在此基础上做有针对 性的分析。
答案:(1)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 来;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要做到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 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要充分运用第一批活动的经验,体现了矛盾的特殊性离不开普 遍性,坚持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2)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第二批群众路 线教育实践活动,着力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解决群众 身边的不正之风问题,把改进作风成效落实到基层,做到了具体 问题具体分析。
(三)有关“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的命题 1.从材料中获取关于联系观的相关信息 设问模式:上述材料体现了联系观的哪些知识? 答题模板: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原理+方法论+材料
答题要素: ①联系具有普遍性(要求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结合材料)。 ②联系具有客观性(联系是事物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要求我们不割裂联系、不臆造联系,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建立 新的具体联系,再结合材料)。 ③联系具有多样性(联系是多种多样的,要求我们做到一切以时 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再结合材料)。
⑤既要善于抓住重点,又要学会统筹兼顾。 ⑥既要把握主流、识大体、顾大局,又不能忽视支流。 ⑦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反对均衡论和一点论。
【训练4】(2014·滨州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4年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二批部署会议在北京召开, 会议强调,要充分运用第一批活动经验,紧紧扭住反对“四风”, 从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入手,着力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 益的问题,解决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问题,把改进作风成效落实 到基层,真正让群众受益,努力取得人民群众满意的实效。这一 活动对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具有十分重大而 深远的意义。
高考哲学主观题万能答案整理(无敌版本)

高考哲学主观题万能答案整理一、辩证唯物论: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2.意识具有能动作用,要求我们发挥正确意识的能动作用;3.规律客观性与普遍性要求我们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4.把尊重客观规律性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5.事物发展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我们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2.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要求我们在实践中不断追寻真理;3.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
三、唯物辩证法:(一)联系观1.联系的含义、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2.联系具有客观性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3.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4.联系具有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5.整体与部分是辩证统一的,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密不可分。
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同时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推动整体发展。
(二)发展观1.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发展的实质,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2.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我们要充满信心,又要克服困难;3.事物的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我们要做好量的积累,促进事物的质变。
(三)矛盾观1.矛盾就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矛盾即对立统一。
矛盾具有普遍性。
要求我们⑴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⑵坚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或全面的观点)看问题;2.矛盾的特殊性,要求我们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3.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是矛盾的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高中哲学主观试题及答案

高中哲学主观试题及答案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请简述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其区别。
答案: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唯心主义则认为世界的本质是意识或精神,意识或精神决定物质。
二者的根本区别在于对物质和意识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的看法不同。
2. 什么是辩证法?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答案:辩证法是一种关于世界普遍联系和发展的哲学思想,它强调事物的矛盾性、变化性和联系性。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主要区别在于,辩证法认为世界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而形而上学则认为世界是静止不变的。
二、论述题(每题30分,共60分)1. 试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个基本特征及其相互关系。
答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个基本特征是实践性、唯物性和辩证性。
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征,它强调理论必须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践检验和发展理论。
唯物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它认为物质是世界的基础,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辩证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论,它揭示了事物的内在联系和发展规律。
这三个特征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完整体系。
2. 结合实际,论述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答案: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矛盾的特殊性则是指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各自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普遍性与特殊性是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
一方面,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任何具体事物的矛盾都是普遍矛盾的具体表现;另一方面,普遍性也存在于特殊性之中,通过对特殊矛盾的分析和解决,可以揭示矛盾的普遍规律。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既要看到矛盾的普遍性,也要注重矛盾的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正确处理各种矛盾。
三、案例分析题(每题20分,共20分)1. 某社区在进行旧城改造时,居民对于改造方案有不同的意见和需求。
请结合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分析社区应该如何处理这一问题。
答案:在处理旧城改造的问题时,社区首先应该认识到矛盾的普遍性,即认识到改造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不同利益和需求的矛盾。
高考复习:哲学类主观题答题归纳

③人在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④意识具有反作用,要求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
2.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具体体现 设问模式:材料中的×××是怎样做到从实际出发的? 答题模板:尊重客观规律与客观实际+发挥主观能动性+尊重客
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材料
答题要素: ①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 ②发挥主观能动性,用科学理论作指导;
看问题要分清主流与支流)
答题要素: ①联系观角度(某做法、符合的原理及方法论、如何做)。 ②发展观角度(某做法、符合的原理及方法论、如何做)。
③矛盾观角度(某做法、符合的原理及方法论、如何做)。
④创新意识角度(某做法、符合的原理及方法论、如何做)。
【训练5】(2012·山东文综·T30(3))材料三
境的过程)。
【训练2】(2014·银川模拟)改革开放是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
必须坚持正确的方法论。摸着石头过河,是富有中国特色、符
合中国国情的改革方法。要鼓励大胆试验、大胆突破,不断把 改革开放引向深入。摸着石头过河和加强顶层设计是辩证统一 的,推进局部的阶段性改革开放要在加强顶层设计的前提下进 行,加强顶层设计要在推进局部的阶段性改革开放的基础上来
折发展——事物发展的前进性、曲折性;机遇大于挑战——矛
盾的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
答案:各国经济相互依存不断加深,体现了联系的普遍性;国际 贸易在曲折中深入发展,体现了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 统一;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机遇大于挑战,体现了矛盾主要方面
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
(六)有关“社会历史观”的命题 1.根据材料领会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设问模式:运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对材料进行分
高考政治哲学大题万能答案

高考政治哲学大题万能答案
高考政治哲学大题万能答案
高考政治主观试题是很多高考考生的失分点,下面跟大家分享一些高考政治答题模板,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考政治相关知识点
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指导用,正确的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在××的指导下,做××事情。
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要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以前怎样,现在怎样;甲地怎样,乙地怎样等
高考政治成绩不好?史上最强高考励志书《高考蝶变》教你怎样提高成绩,淘宝搜索《高考蝶变》购买。
常见的高考政治知识点
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我国一贯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积极参加联合国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活动。
在安理会坚持实事求是和伸张正义的原则,参与解决国际争端,为世界和平做出贡献。
万能高考政治答题模板
关于党的知识
1、党的性质
2、党的宗旨
3、党的地位
4、党的执政方式(科学、民主、依法执政)
5、党的理念(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高考政治答题模板
必须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1)着眼于事物的整体
(2)注意遵循事物内部结构的有序性
(3)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使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4)用综合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既要着眼整体,又要统筹全局,
优化组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哲学主观题万能答案整理一、辩证唯物论: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2.意识具有能动作用,要求我们发挥正确意识的能动作用;3.规律客观性与普遍性要求我们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4.把尊重客观规律性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5.事物发展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我们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2.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要求我们在实践中不断追寻真理;3.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
三、唯物辩证法:(一)联系观1.联系的含义、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2.联系具有客观性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3. 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4.联系具有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5.整体与部分是辩证统一的,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密不可分。
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同时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推动整体发展。
(二)发展观1.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发展的实质,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2.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我们要充满信心,又要克服困难;3.事物的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我们要做好量的积累,促进事物的质变。
(三)矛盾观1.矛盾就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矛盾即对立统一。
矛盾具有普遍性。
要求我们⑴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⑵坚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或全面的观点)看问题;2.矛盾的特殊性,要求我们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3.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是矛盾的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它们相互联结,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坚持把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统一起来,坚持共性与个性的统一;4.主次矛盾辩证关系原理,矛盾的主次方面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15.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因此,我们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6.矛盾主要方面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因此,我们在着重把握主要方面,要抓主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四)辩证的否定观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和发展的环节,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实质是“扬弃”。
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立足实践,树立创新意识。
四、历史唯物主义:(一)社会历史观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社会意识;4.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就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就阻碍生产力的发展;3.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当它不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4.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树立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二)人生观价值观1.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人生价值的评价主要是看他的贡献;2.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导向作用;3.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追求;4.人生价值的创造与实现,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附:《生活与哲学》在公民(个人)这个知识点上命题,经常要考虑如下知识:①人生价值的两个方面是统一的关系: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③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④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⑤人与规律的关系;人与联系的关系;人与矛盾的关系;⑥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2下面是古文鉴赏,不需要的朋友可以下载后编辑删除!!谢谢!!九歌·湘君屈原朗诵:路英君不行兮夷犹,蹇谁留兮中洲。
美要眇兮宜修,沛吾乘兮桂舟。
令沅湘兮无波,使江水兮安流。
望夫君兮未来,吹参差兮谁思。
驾飞龙兮北征,邅吾道兮洞庭。
薜荔柏兮蕙绸,荪桡兮兰旌。
望涔阳兮极浦,横大江兮扬灵。
扬灵兮未极,女婵媛兮为余太息。
横流涕兮潺湲,隐思君兮陫侧。
桂棹兮兰枻,斫冰兮积雪。
采薜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
心不同兮媒劳,恩不甚兮轻绝。
石濑兮浅浅,飞龙兮翩翩。
交不忠兮怨长,期不信兮告余以不闲。
朝骋骛兮江皋,夕弭节兮北渚。
她含着笑,切着冰屑悉索的萝卜,她含着笑,用手掏着猪吃的麦糟,她含着笑,扇着炖肉的炉子的火,她含着笑,背了团箕到广场上去晒好那些大豆和小麦,大堰河,为了生活,在她流尽了她的乳液之后,了。
她就用抱过我的两臂,劳动大堰河,深爱着她的乳儿;在年节里,为了他,忙着切那冬米的糖,为了他,常悄悄地走到村边的她的家里去,”,为了他,走到她的身边叫一声“妈长云大堰河,把他画的大红大绿的关,贴在灶边的墙上大堰河,会对她的邻居夸口赞美她的乳儿;大堰河曾做了一个不能对人说的梦:在梦里,她吃着她的乳儿的婚酒,,坐在辉煌的结彩的堂上”而她的娇美的媳妇亲切的叫她“婆⋯⋯⋯⋯大堰河,深爱她的乳儿!大堰河,在她的梦没有做醒的时候已死了。
她死时,乳儿不在她的旁侧,她死时,平时打骂她的丈夫也为她流泪,五个儿子,个个哭得很悲,她死时,轻轻地呼着她的乳儿的名字,大堰河,已死了,她死时,乳儿不在她的旁侧。
大堰河,含泪的去了!同着四十几年的人世生活的凌侮,同着数不尽的奴隶的凄苦,同着四块钱的棺材和几束稻草,同着几尺长方的埋棺材的土地,同着一手把的纸钱的灰,大堰河,她含泪的去了。
这是大堰河所不知道的:她的醉酒的丈夫已死去,大儿做了土匪,第二个死在炮火的烟里,第三,第四,第五而我,我是在写着给予这不公道的世界的咒语。
当我经了长长的飘泊回到故土时,在山腰里,田野上,兄弟们碰见时,是比六七年鸟次兮屋上,水周兮堂下。
捐余玦兮江中,遗余佩兮澧浦。
采芳洲兮杜若,将以遗兮下女。
时不可兮再得,聊逍遥兮容与。
注释①湘君:湘水之神,男性。
一说即巡视南方时死于苍梧的舜。
②君:指湘君。
夷犹:迟疑不决。
③蹇(jian3简):发语词。
洲:水中陆地。
④要眇(miao3秒):美好的样子。
宜修:恰到好处的修饰。
⑤沛:水大而急。
桂舟:桂木制成的船。
⑥沅湘:沅水和湘水,都在湖南。
无波:不起波浪。
⑦夫:语助词。
⑧参差:高低错落不齐,此指排箫,相传为舜所造。
⑨飞龙:雕有龙形的船只。
北征:北行。
⑩邅(zhan1沾):转变。
洞庭:洞庭湖。
⑾薜荔:蔓生香草。
柏(bo2伯):通“箔,”帘子。
蕙:香草名。
绸:帷帐。
⑿荪:香草,即石菖蒲。
桡(rao2饶):短桨。
兰:兰草:旌:旗杆顶上的饰物。
⒀涔(cen2岑)阳:在涔水北岸,洞庭湖西北。
极浦:遥远的水边。
⒁横:横渡。
扬灵:显扬精诚。
一说即扬舲,扬帆前进。
⒂极:至,到达。
⒂女:侍女。
婵媛:眷念多情的样子。
⒃横:横溢。
潺湲(yuan2援):缓慢流动的样子。
⒅陫(pei2培)侧:即“悱恻,”内心悲痛的样子。
(19)櫂(zhao4棹):同“棹,”长桨。
枻(yi4弈):短桨。
(20)斲(zhuo2琢):砍。
(21)搴(qian1千):拔取。
芙蓉:荷花。
木末:树梢。
(22)媒:媒人。
劳:徒劳。
(23)甚:深厚。
轻绝:轻易断绝。
(24)石濑:石上急流。
浅(jian1间)浅:水流湍急的样子。
(25)翩翩:轻盈快疾的样子。
(26)交:交往。
(27)期:相约。
不闲:没有空闲。
(28)鼂(zhao1招):同“朝,”早晨。
骋骛(wu4务):急行。
皋:水旁高地。
(29)弭(mi3米):停止。
节:策,马鞭。
渚:水边。
(30)次:止息。
(31)周:周流。
(32)捐:抛弃。
玦(jue1决):环形玉佩。
(33)遗(yi2仪):留下。
佩:佩饰。
醴(li3里):澧水,在湖南,流入洞庭湖。
(34)芳洲:水中的芳草地。
杜若:香草名。
(35)遗(wei4味):赠予。
下女:指身边侍女。
(36)聊:暂且。
容与:舒缓放松的样子。
译文君不行兮夷犹,神君迟疑犹豫徘徊不肯向前,蹇谁留兮中洲?你为谁滞留在水中的岛上呢?美要眇兮宜修,我容颜妙丽装饰也恰倒好处,沛吾乘兮桂舟。
急速地乘坐上我那桂木小舟。
令沅、湘兮无波,叫沅湘之水柔媚得波澜不生,使江水兮安流。
让长江之水平静地缓缓前行。
望夫君兮未来,盼望着你啊你为何还不到来,吹参差兮谁思!吹起洞箫寄托我的思念之情!驾飞龙兮北征,用飞龙驾舟急速地向北行驶,邅吾道兮洞庭。
改变我的道路引舟直达洞庭。
薜荔柏兮蕙绸,用薜荔做门帘用蕙草做床帐,荪桡兮兰旌。
以香荪装饰船桨以兰草为旗。
望涔阳兮极浦,遥望涔阳啊在那辽远的水边,横大江兮扬灵。
大江横陈面前彰显你的威灵。
扬灵兮未极,难道你的威灵彰显还没终止?女婵媛兮为余太息!我心中为你发出长长的叹息。
横流涕兮潺湲,眼中的清泪似小溪潺潺流下,隐思君兮陫侧。
暗地里思念你心中充满悲伤。
桂棹兮兰枻,想用桂木作成桨兰木作成舵,斫冰兮积雪。
劈开你坚冰积雪也似的情怀。
采薜荔兮水中,却似在水中采集陆生的薜荔,搴芙蓉兮木末。
更似爬树梢采摘水生的芙蓉。
心不同兮媒劳,两心不相通让媒妁徒劳无功,恩不甚兮轻绝。
恩爱不深切就会轻易的断绝。
石濑兮浅浅,留连着沙石滩上浅浅的流水,飞龙兮翩翩。
等待着你驾着飞龙翩然降临。
交不忠兮怨长,你交情不忠徒增我多少幽怨,期不信兮告余以不间。
既相约又失信却说没有时间。
,早晨我驾车在江边急急奔驰,朝骋骛兮江皋息。
夕弭节兮北渚。
晚间我停鞭在北岸滩头休鸟次兮屋上,众鸟栖息在这空闲的屋顶上,。
水周兮堂下。
空屋的四周有流水迂缓围绕捐余玦兮江中,将你赠的玉制扳指置于江中,遗余佩兮澧浦。
将你赠的玉佩放在澧水岸边。
,采芳洲兮杜若,采来香草装饰这芬芳的洲渎。
将以遗兮下女。
这一切都是你留给我的信物时不可兮再得,难道那往昔的时光不可再得,。
恼聊逍遥兮容与。
暂且慢步洲头排除心中烦赏析在屈原根据楚地民间祭神曲创作的《九歌》中,《湘君》和《湘夫人》是两首最富生活情力时,却对湘术魅人的艺趣和浪漫色彩的作品。
人们在欣赏和赞叹它们独特的南国风情和动。
争论讨、君和湘夫人的实际身份迷惑不解,进行了长时间的探从有关的先秦古籍来看,尽管《楚辞》的《远游》篇中提到“二女”和“湘灵”,《山海经·中山经》中说“洞庭之山⋯⋯帝之二女居之,是常游于江渊”,但都没有像后来的注释把湘君指把湘夫人说成追赶他而溺死湘水的二妃娥皇和女英的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