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探讨

合集下载

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探讨

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探讨

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探讨生化检验是临床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可以通过检测生物体内各种生化物质的浓度和活性来反映体内生物代谢和生理状态,并为医生提供诊断和治疗决策的依据。

然而,生化检验结果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可能来自患者本身、检验操作和设备的问题,也可能来自外部环境等因素。

因此,准确识别和排除这些影响因素至关重要,以下为各因素及其应对策略的探讨。

一、患者因素1. 年龄:随着年龄的增长,生化指标也会出现一定的变化。

特别是新生儿期和老年人,生化指标通常会偏高或偏低。

为此,研究者建议在临床生化检验时应考虑患者的年龄变化并做相应调整。

2. 性别:男性和女性生化指标存在差异,比如女性孕前后、生理期和更年期前后常常会出现性激素和甲状腺素变化,而男性则与男性激素的变化有关。

检验前需考虑患者的性别,以及可能的内分泌调节。

3. 孕妇:孕妇一般需要做血常规、血压、血糖、肝功能及肾功能、血脂、凝血等生化指标检查,但由于泌乳素、孕酮等激素影响,部分生化指标会偏高或偏低。

因此需要检验前及时告知患者进行饮食控制、避免剧烈运动和精神紧张等可能影响指标的因素。

二、检验操作因素1. 标本采集和保存:标本采集和保存不当,导致标本容易发生变质而影响结果准确性。

因此,在检验前应提醒患者在清晨空腹10~12小时后采集标本,且采样前避免大量进食和饮水。

2. 检验质量控制:检验的质量控制是确保结果准确性的重要环节之一。

在检验前需要检查设备完好性和质量,并对设备的校正和标准化进行管控。

3. 检验操作员培训:为了保证检验结果的可重复性和准确性,需要针对各种检验项目进行操作员的培训。

操作员需要熟悉检验方法和标准操作规范,并定期接受进一步培训和学习。

三、环境和其他因素1. 温度和湿度:温度和湿度是影响生化物质小分子化合物的浓度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检验室工作时应尽量控制好温度和湿度,确保稳定。

2. 噪音和震动:噪音和震动是检测设备稳定性和准确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探讨

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探讨

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探讨摘要:目的:研究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方法:选择我院2230例接受生化检验的志愿者作为研究对象,为他们提供常规检验,并分析检验过程中影响结果的主要因素,提出合理应对策略,改进检验方法,以此提升检验有效性。

结果:临床上样本采集方法、运输时间、溶血因素,实验室中的水溶时间、离心充分度和处理方法等均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到检验结果,明确各类影响因素后,调整方法并进行复检,得到检查有效性提升,两次检验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明确临床生化检验结果影响因素,并提供科学检验方法,可以降低各类负面因素的影响,提高生化检验的精准度。

关键词:临床生化检验;影响因素;水溶时间;样本采集前言:总结临床工作经验得出,生化检验属于临床上十分常见的病症诊断措施之一,但是,这项检查工作在实施中,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若不能控制影响因素,可能会使最终检查结果精准度出现偏差[1]。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不断发展,现代医学检查科室开始逐渐引入自动化分析仪器设备,这种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临床生化检验工作的精密度。

可以看出,随着技术设备的改进和完善,检验校准品质量也相应提升。

为更进一步提高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精准度,明确各类因素所产生的实际影响,本文从临床研究着手,分析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并提出有效应对策略,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资料从在我院接受常规生化检验的志愿者2230作为有研究对象,男1130例,女1100例,年龄18~78岁,平均(45.3±0.5)岁,基本指标差异不显著。

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1)所有参与研究的对象均经过检验科专门人员进行采集与化验;(2)接受统一标准操作并以相同方法进行结果分析;(3)每个标本均标注好采集人员的基本信息、采集方式、采集时间与检验方法;(4)全部参与研究者均知情并同意配合研究。

排除标准:排除不认同或无法有效配合此次研究的人员。

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与对策

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与对策

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与对策临床生化检验是指通过对人体生理活动的相关指标进行定量检测,来判断人体健康状况及疾病的发展程度的一种检测方法。

在临床医学中,生化检验结果常常作为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的重要依据。

临床生化检验结果可能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结果不准确或产生偏差,因此在进行生化检验时需要注意各种影响因素,并采取相应的对策,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一、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1. 生活方式因素:人的生活方式对生化指标有一定的影响,比如饮食、运动、睡眠等。

饮食过硬、单调,容易导致电解质失衡;不合理的运动和过度运动容易导致糖代谢和脂代谢异常;长期睡眠不足则易导致肝酶升高等情况。

2. 药物因素:很多药物会影响生化指标的检测结果。

如阿司匹林的使用会导致血尿素氮测值降低,环磷酰胺、红霉素、利福平、水杨酸盐等药物会使血清丙转氨酶、天冬酰转氨酶活性增高等。

在进行生化检验时,应询问病人是否正在服用药物,尤其是抗生素、荷尔蒙类、镇定剂类等药物。

3. 检测时间因素:生化检验结果受到检测时间的影响,尤其是血糖、血脂等指标。

在进行生化检验时应选择合适的检测时间,并遵守标本采集前的饮食禁忌和用药禁忌。

4. 疾病因素:一些疾病会对生化指标产生影响。

肾脏疾病会导致血肌酐、血尿素氮测值升高;肝脏疾病会导致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等指标异常。

二、生化检验结果的对策1. 规范化生活方式:规范化饮食、合理的运动、保证充足的睡眠是维持身体健康的基础,也有利于稳定血糖、血脂、电解质等生化指标。

2. 用药前后的合理安排:生活中用药是不可避免的,但要合理用药,减少对生化指标的干扰。

特别是一些对生化指标影响较大的药物,在进行生化检验前后需遵医嘱暂时停药。

3. 选择合适的检测时间:对于一些时间敏感的指标,如血糖、血脂等,应选择合适的检测时间。

通常在晨起、空腹状态下进行血糖、血脂检测。

4. 疾病的干预:对于患有各种疾病的病人,要及时进行干预和治疗,控制病情发展,从而减少对生化指标的干扰。

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与对策

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与对策

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与对策【摘要】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是对患者健康状况进行正确评估和诊断的重要保障。

多种因素会影响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其中包括标本采集和保存、实验操作和仪器校准、环境因素、患者生理状态以及药物干扰等。

为了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可靠,需要在实际操作中特别注意这些因素,并采取相应的对策。

正确采集和储存标本可以避免污染和血样血液等因素造成的误差;精确操作和定期校准仪器可以保证结果的稳定性;维持实验环境的干净整洁可以避免外界因素的干扰。

只有重视这些影响因素,并采取有效对策,才能保证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可靠性。

【关键词】临床生化检验、影响因素、对策、标本采集、保存、实验操作、仪器校准、环境因素、患者生理状态、药物干扰、准确可靠。

1. 引言1.1 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与对策在临床实验室中,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对于正确诊断和治疗疾病至关重要。

生化检验结果往往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包括标本采集和保存、实验操作和仪器校准、环境因素、患者生理状态以及药物干扰等。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需要特别注意这些影响因素并采取相应的对策,以确保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可靠性。

标本采集和保存是影响生化检验结果准确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正确的标本采集和保存方法可以有效避免标本受到污染或者变性,从而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实验操作和仪器校准也是影响因素之一。

操作人员应该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确保实验过程的准确性和精准度。

定期对实验仪器进行校准和维护也是至关重要的。

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等也可能对检验结果产生影响。

为了确保实验环境的稳定性,实验室应该定期进行环境监测和维护。

患者的生理状态和处方药物也可能干扰生化检验结果,因此医护人员需要充分了解患者的病史和用药情况,以便及时调整检验方案。

2. 正文2.1 影响因素一:标本采集和保存标本采集和保存是临床生化检验中影响结果准确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正确的标本采集和保存方法会导致结果误差甚至结果失真。

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

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

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摘要:生化检验是一种常用的临床检验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了解人体的生化指标,有助于诊断和治疗疾病。

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往往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可能导致结果偏差。

本文将探讨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提高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1. 实验条件影响:实验条件的不稳定性可能导致生化检验结果的偏差。

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因素的变化都可能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

对策:在进行生化检验时,要严格控制实验环境的稳定,确保温度、湿度等参数的恒定。

使用标准校准品进行校准,确保仪器的准确性和精确性。

2. 样本质量影响:样本的采集、处理和保存过程中,若存在错误或不当操作,可能导致样本污染、降解等问题,从而影响生化检验结果。

对策:确保样本采集的规范性和无菌性,避免受到外界污染。

在处理和保存过程中,尽量避免温度升高、冷冻和解冻等操作,以保持样本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3. 患者因素影响:患者的生理和病理状态可能对生化指标产生影响。

饮食、运动、药物治疗等因素都可能导致生化指标的变化。

对策:在进行生化检验前,要询问患者的个人信息,例如饮食、运动、药物使用等情况,以了解其对结果的可能影响。

必要时,要在患者适当的生理状态下进行生化检验,例如空腹状态下的血糖检测。

4. 仪器误差影响:仪器的准确性和精确性也会对生化检验结果产生影响。

仪器的使用寿命、校准情况等都可能导致误差。

对策:定期对仪器进行校准和维护,确保其准确性和精确性。

在使用仪器时,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避免因操作失误而导致的误差。

5. 数据处理方法影响:生化数据的处理方法也可能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选择合适的统计方法、数据分析方法等都可能影响结果的可靠性。

对策:在进行生化数据处理时,要选择合适的统计方法和数据分析方法,确保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要进行多次实验验证,以减少偶然误差的影响。

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实验条件、样本质量、患者因素、仪器误差和数据处理方法等。

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

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

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生化检验结果是临床诊断的重要依据之一,但其结果可能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正确识别和解决这些影响因素对于准确判断患者的病情和指导临床治疗非常关键。

1. 样本质量差:样本的收取、保存和运输等环节都可能影响检验结果。

样本污染、溶血、保存时间过长等都可能导致结果不准确。

对策是要在科学规范和临床路径的指导下进行样本采集和处理,保证样本的质量。

2. 患者的生理状态:人体的生理状态如饥饿、运动、妊娠、激素水平变化等都可能影响生化指标的正常范围。

对策是在采集样本前通知患者必要的体位、餐食、运动等要求,避免因此产生误差,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校正。

3. 患者的疾病状态:许多疾病会导致生化指标的异常,且不同疾病可能导致相同的指标异常。

肝炎、肝硬化、胆石症等都会导致肝功能异常,从而改变肝功能指标的水平。

对策是要结合临床病史和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避免单一指标做出不准确的判断。

4. 不同实验室和试剂的差异:不同实验室的检验方法和试剂可能存在差异,这也可能导致结果的不一致。

对策是要合理选择实验室和试剂,并在监管下进行检验质量控制,保证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5. 技术操作人员的水平:技术操作人员的不专业、技术水平差等都可能导致检验结果的误差。

对策是要加强对技术人员的培训和考核,确保其技术水平达到标准要求。

6. 仪器和设备质量:仪器和设备的质量问题也可能对结果产生影响。

对策是要合理选择仪器和设备,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使用和维护,确保其性能处于良好状态。

7. 数据分析和解释误差:即使结果是准确的,但对结果的分析和解释也可能存在误差。

对策是要建立科学的数据分析和解释系统,避免主观因素的介入,提高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准确识别和解决影响生化检验结果的因素对于临床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

通过规范操作流程、选择合适的实验室和试剂、加强技术人员培训和考核、优化仪器和设备维护、建立科学的数据分析和解释系统等措施,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误差,提高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与对策

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与对策

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与对策临床生化检验是医学诊断和治疗的重要辅助手段之一,检验结果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患者的诊断与治疗。

在实际操作中,检验结果常常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结果的偏差或误判。

了解并控制这些影响因素对于提高临床生化检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影响因素和对策两个方面,对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讨论。

一、影响因素1. 采样时机采样时机是影响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同的生化指标在不同时段的变化规律不同。

空腹血糖在空腹和餐后的水平差异较大,应在早晨空腹采集。

而肌酐、尿素氮等肾功能指标则应在稳态状态时采集,避免餐后或运动后采集。

2. 采样方式采样方式也会影响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不同的生化指标要求不同的采样方式,例如血液中的葡萄糖指标必须使用抽取静脉血样进行检测,而尿素氮、肌酐等指标则需要采集尿液样本。

不同的采样方式对结果可能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3. 样本处理样本处理过程中的错误操作也可能导致生化指标的变化。

血清中的葡萄糖含量受到温度的影响,长时间暴露在环境温度下会导致血糖水平的降低。

在样本处理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温度和时间,确保生化指标的稳定。

4. 试剂和仪器不同的试剂和仪器也会对检测结果产生影响。

试剂的质量和纯度直接影响到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而仪器的灵敏度和稳定性则会影响到结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5. 患者因素患者的生理和病理状态也会影响生化检验结果。

肌酐和尿素氮等肾功能指标在肾功能不全的情况下会受到影响,而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则受到血红蛋白的氧合状态的影响。

二、对策1. 严格控制采样时机和方式在采集样本时,根据不同的生化指标要求,选择合适的采样时机和方式,并严格按照规范操作,避免样本的误差。

2. 规范样本处理在样本处理过程中,严格控制样本的温度和时间,确保样本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特别是对于对温度敏感的生化指标,应尽量减少在室温下的存放时间。

3. 选择合适的试剂和仪器选用质量好、纯度高的试剂和稳定性好的仪器,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

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

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生化检验是临床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它通过分析血液、尿液和其他体液中的化学成分,以及酶、激素等活性物质的含量和活性水平,来评估机体的生物化学状态,对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疗效监测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进行生化检验时,存在着一些影响因素,如样本质量、采样时间、药物干扰等,这些影响因素可能会导致检验结果的偏差,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来提高检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一、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1. 样本质量样本质量是影响生化检验结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同的样本在不同的条件下可能会发生血细胞沉积、凝血、溶血等现象,导致生化指标的偏差。

对于血清生化检验而言,血清的采集和分离过程是非常重要的,采集时要确保样本不受外界污染,分离过程要避免血细胞、凝血因子等物质的混入。

对策:在采集样本时,要采用无菌技术,避免污染;在分离血清时,应该采用标准的离心速度和时间,确保血细胞和血清得到有效分离。

2. 采样时间生化检验的结果受到机体生物学节律的影响,不同时间采集的样本可能会导致生化指标的变化。

血糖、肌酐、尿酸等指标都受到饮食、运动等因素的影响,不同时间采集的样本可能会导致不同的结果。

对策:对于受生物学节律影响的指标,如血糖、肌酐等,应该在相同的时间采集样本,以减少因生物钟影响而导致的结果差异。

3. 药物干扰一些药物可以影响生化指标的测定结果,抗生素、抗凝剂、影响肠道吸收的药物等,都可能对生化指标的检测结果产生影响。

一些药物本身也可以作为检测指标,如抗生素、激素等。

对策:在进行生化检验时,应该了解患者的用药史,避免患者正在使用会影响生化指标的药物;对于一些药物本身可以作为指标的情况,应该进行相应的标本处理,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4. 体位变化体位的变化会导致血液的分布出现变化,从而影响到一些生化指标的测定值,例如血压、血糖等指标在不同体位下的值会有所不同。

对策:在进行生化检验时,应该注意患者的体位,尽量在相同的体位下进行检测,以减少因体位变化导致的结果差异。

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

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

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生化检验结果是医学实验室和临床医生进行疾病诊断和治疗决策的重要依据。

然而,生化检验结果受到许多影响因素的影响,可能会导致结果不准确或误诊,从而对病人的治疗造成不良影响。

因此,本文将分析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一、样本采集样本采集是生化检验中十分重要的一步,采集不当可能导致检验结果出现偏差或误差。

以下是样本采集的影响因素及对策:1. 采集方式:采集方式不同会产生不同的误差,例如静脉血和毛细血管血的检验结果具有差异。

对策是根据不同检验项目选择合适的采集方式。

2. 采集时间:采集时间对检验结果有一定的影响,例如血糖、肝功能等检测项目容易受到饮食和时间的影响。

对策是在采集前告知病人相关要求,并且在同一时间段内采集。

3. 采集部位:采集部位的不同也会影响结果,例如异位肝功能检验可以避免肝脏疾病引起的干扰。

对策是根据检验项目选择合适的采集部位。

二、检验仪器检验仪器是保证检验结果准确的基础之一,以下是检验仪器的影响因素及对策:1. 校准:定期校准仪器可以保证结果准确性,校准过程中需要使用标准的样本和校准标准。

对策是定期维护和校准仪器,并且要按照生产厂商的要求使用校准标准。

2. 均质性:检验仪器的均质性会对结果产生干扰,需要进行校准。

对策是使用均质的样本来检验。

3. 仪器品牌和型号:不同品牌和型号的仪器具有不同的特性,使用不同的仪器可能会导致结果不一致。

对策是选择合适的仪器品牌和型号,尽量保持一致性。

三、干扰物质干扰物质是指可能会对检验结果产生干扰的物质,以下是干扰物质的影响因素及对策:1. 药物干扰:某些药物会影响检验结果,例如一些抗生素和利尿剂。

对策是在检验前告知病人慎用相关药物。

2. 饮食:饮食也会对检验结果产生影响,例如血糖检测需要在空腹状态下进行,血脂检测需要避免饱餐。

对策是在检验前告知病人相关要求。

3. 其他因素:其他因素如凝血功能检测受到抗凝剂影响。

对策是在检验前告知病人相关要求。

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

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

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生化检验是临床医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检测手段,它能够通过对人体生物标志物的检测,为医生提供疾病诊断、治疗方案制定和疾病进展监测等方面的重要信息。

但是在进行生化检验时,往往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影响因素可能会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对临床诊断和治疗产生不利影响。

了解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并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对于提高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临床医学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及对策进行分析。

一、影响生化检验结果的因素1. 采样时间的影响在进行生化检验的时候,采样时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人体的生物活动受到昼夜节律的影响,不同的时间采集到的生物标志物的含量可能会有所不同。

比如血糖在餐后会有明显的升高,而餐前的血糖水平会较低;肝功能指标在餐后也可能会有所波动。

如果在不同的时间点进行采样,可能会得到不同的检验结果,而临床医生在做出诊断和治疗决策时,需要考虑到这一因素的影响。

2. 饮食因素人体摄入的食物和饮料,可能会对生化检验结果产生影响。

饮酒会导致血液中乙醇浓度升高,而食物中含有一些脂肪、蛋白质等成分,会直接影响血液中相应的生化指标的含量。

在进行生化检验时,需要对患者的饮食情况进行了解,并根据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比如要求患者空腹采样等。

3. 药物干扰许多药物会对生化检验结果产生干扰,比如某些药物可以影响肝功能指标的含量,某些抗生素可能会影响肾功能指标的含量。

在进行生化检验时,需要了解患者的用药情况,尤其是长期服用药物的患者,在采样前需要向医生咨询,如果需要暂停服药,则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相应的操作。

4. 体力活动体力活动会导致肌肉运动,从而释放出大量的肌酸激酶等物质,对生化指标的含量产生影响。

在进行生化检验前,需要了解患者近期的体力活动情况,如果存在较大的体力活动,需要适当延迟采样时间,以避免这些影响因素对检验结果的干扰。

5. 患者情绪状态患者的情绪状态也可能会对生化检验结果产生影响,比如紧张、恐惧等情绪会导致儿茶酚胺的分泌增加,从而影响一些生化指标的含量。

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探讨

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探讨

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探讨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临床生化检验中,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对诊断与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影响生化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因素却并不少见。

本文将从影响因素分析、对策探讨、实践应用案例、技术发展趋势、数据分析方法等方面展开讨论,以期为临床生化检验提供更为全面的指导与参考。

了解影响生化检验结果的因素对于提高检验准确性至关重要。

影响因素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检验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仪器设备质量、样本采集与保存方式、环境因素等。

这些因素的存在可能会导致结果偏差,影响临床诊断与治疗的准确性,因此必须引起重视。

针对影响因素,我们需要制定相应的对策措施,提高生化检验结果的精准度与可靠性。

通过实践应用案例的分享,可以更直观地了解对策探讨的效果与实用性。

关注技术发展趋势与数据分析方法的更新,也是提升生化检验效率与准确性的关键所在。

通过本文的讨论与探讨,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探讨有效的对策方法,为临床医疗质量提升贡献力量。

1.2 研究意义临床生化检验在临床诊断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通过检测患者的生化指标来帮助医生了解疾病的发展情况、预测疾病的进展以及评估治疗效果。

深入研究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具有重要意义。

了解影响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因素,可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解读检验结果,避免误诊误治。

制定有效的对策,包括优化检验流程、提高检验质量、降低检验误差,可以提高临床生化检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从而更好地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决策。

探讨临床生化检验的实践应用案例、技术发展趋势以及数据分析方法,有助于推动该领域的发展,提升临床生化检验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水平。

研究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对提高临床诊断水平、促进医疗质量的提升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2. 正文2.1 影响因素分析影响因素分析是临床生化检验结果不确定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影响因素可以分为生物学因素、技术因素和操作因素等多个方面。

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探讨

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探讨

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探讨临床生化检验结果是指医学上通过对患者生物体内各种生物化学物质进行定量或定性分析,以指导诊断、疾病鉴定、病因分析、治疗、预后判断和健康监护等方面的一种重要手段。

临床生化检验结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生理因素、技术因素、实验操作因素等,这些因素会导致检验结果产生误差,从而影响临床诊断和治疗。

生理因素是影响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主要因素之一。

生理因素包括性别、年龄、肝肾功能等方面的变异。

男女患者在某些生化指标上存在差异,如血清甲状腺素在女性中的浓度更高;年龄也会对检验结果产生影响,例如血液中的肾素活性和骨吸收标志物在儿童和老年人中明显不同;患者的肝肾功能也会对检验结果产生影响,如血清肌酐浓度可反映肾脏功能,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则可反映肝脏功能。

技术因素也是影响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重要因素。

技术因素包括仪器设备的质量、试剂的质量、操作规范等方面的问题。

如果仪器设备不准确或试剂质量不稳定,会导致检验结果产生误差。

操作规范也是保证检验结果准确的重要因素,例如操作人员应按照标准操作步骤进行样本采集、实验操作和结果判读,以减少操作误差。

实验操作因素也会对临床生化检验结果产生影响。

实验操作因素主要包括样本处理、储存和运输等方面的问题。

样本处理过程中的人为操作错误会导致结果的误差,如样本稀释不当、离心速度过快或过慢等。

样本的储存和运输条件也会对结果产生影响,如长期储存或暴露在不适宜的温度下会导致样本质量变差,进而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为了减少影响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因素,需要采取一系列对策。

医生在对检验结果进行解读时,应充分考虑患者的生理因素,如性别、年龄、肝肾功能等,以准确判断患者的病情。

在采购仪器设备和试剂时,应选择质量可靠的产品,并定期进行设备维护和试剂质量控制,以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检验人员需要接受专业培训,熟练掌握操作技能,遵守操作规范,减少实验操作因素带来的误差。

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与对策

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与对策

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与对策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对于诊断和治疗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临床生化检验结果受到多种影响因素的影响,包括标本采集、储存和处理,仪器和试剂的质量,人为操作和环境因素等。

为了确保准确可靠的临床生化检验结果,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来控制和消除这些影响因素。

一、标本采集和处理1. 标本采集不规范:采集血液标本时,应遵循相应的采样原则,如采用无菌采血针、干净无菌的试管和止血带,避免血样污染和溶血等情况的发生。

2. 标本储存条件不恰当:血液标本应储存在适宜的温度和环境条件下,避免暴晒、冷冻、高温等极端条件的影响。

3. 标本处理不及时:采集后的血液标本应尽快送至临床生化实验室进行检测,避免样本降解和变质等情况的发生。

对策:临床医生和实验室技术人员应加强对标本采集和处理的培训,确保规范操作;实验室应建立标本接收、储存和处理的管理制度,严格执行操作规范。

二、仪器和试剂的质量1. 仪器校准不准确:临床生化检验仪器应定期进行校准和质量控制,以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2. 试剂质量差:选择质量可靠的试剂,且在使用前应按照要求进行质量把控,以避免试剂质量对检验结果的影响。

对策:实验室应加强对仪器的维护和定期进行校准,配备质量可靠的试剂;建立严格的试剂管理制度,确保试剂的质量和有效期。

三、人为操作和环境因素1. 操作不规范:临床生化检验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避免操作不当对检验结果的影响。

2. 环境污染:实验室应保持干净整洁的环境,避免灰尘、异味等污染物质对检验结果的干扰。

对策:加强对实验人员的培训和岗位责任意识的树立;实验室应定期进行环境清洁和消毒,确保检验环境的洁净度。

影响临床生化检验误差结果的因素有哪些?如何进行持续改进?

影响临床生化检验误差结果的因素有哪些?如何进行持续改进?

影响临床生化检验误差结果的因素有哪些?如何进行持续改进?临床生化检验在病情诊治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为临床制定针对性诊治措施以及进行预后判断提供重要信息和参考,因此生化检验在临床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

通常情况下,临床生化检验可划分为检验前、检验中和检验后三个环节,每一环节均对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有直接影响。

本文对各环节影响检验结果的因素进行介绍,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1.检验前影响因素及改进措施1.年龄年龄对临床生化检验结果具有一定的影响,因此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具有不同的参考范围。

儿童处于生长发育关键阶段,成骨母细胞分泌碱性磷酸酶(ALP)较多,因此ALP活性高于成人;新生儿血清总胆红素(TBIL)水平高于成人。

年龄对血脂水平和肾功能也具有一定的影响。

因此生化检验应结合不同年龄设置相应的检验指标与参考值,以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1.2性别生育期女性随着月经周期的变化,体内性腺激素水平也会发生变化。

青春期女性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高于男性。

因此临床生化检验应结合不同性别对相关项目制定合理的参考范围。

1.3饮食通常情况下,临床生化检验主要采集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头一天的饮食对检验结果具有一定的影响,例如进食高脂肪饮食易导致脂类指标水平提升;高蛋白饮食可导致尿素氮(BUN)水平提高,碳水化合物可导致血糖水平提升;饮酒可导致血液中酶活性增加。

因此采血前应确保患者处于空腹状态,嘱咐患者检验前8h禁食,有助于减少饮食对检验结果的影响。

1.4运动剧烈运动可加速机体的新陈代谢,对乳酸、丙酮酸等产生影响,细胞酶的释放可导致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乳酸脱氢酶(LDH)等指标水平升高。

所以标本采集前应尽量减少运动的影响,避免剧烈运动,受检者可在标本采集前休息15~30分钟,有助于减少误差。

1.5药物患者采血检查前或近期服用药物可能对检验结果产生影响,例如糖尿病患者长期服用降糖药物,评估血糖指标时应进行相应的参考,部分肿瘤患者服用化疗药物本身对肝脏和肾脏具有一定的毒性反应。

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与对策

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与对策

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与对策1. 引言1.1 背景介绍背景介绍:临床生化检验是临床医学中非常重要的诊断手段之一,通过检测体内代谢产物及生理活动的相关指标,可以为医生提供重要的诊断依据。

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标本采集和保存、仪器使用和检测方法、人员操作和质控、结果解读和报告等方面。

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深入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对于提高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各个方面对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加准确和可靠的检验结果,为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好的支持。

1.2 研究目的在临床生化检验过程中,检验结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标本采集和保存的方法、仪器使用和检测方法的标准化程度、人员操作和质控的严格要求以及结果解读和报告的规范化程度等。

在研究目的上,我们旨在探讨这些因素对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通过本研究,我们希望能够为临床生化检验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帮助医务人员更好地进行生化检验工作,提高检验结果的质量,促进患者的诊疗效果,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2. 正文2.1 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1.标本采集和保存的质量:标本采集过程中的操作不当可能导致样本污染或破坏,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在采集和保存标本时,必须注意避免血样凝块、溶血、标本混乱等情况。

2.仪器使用和检测方法的准确性:仪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是影响检验结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合理选择合适的仪器型号,并对仪器进行定期维护与校准,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3.人员操作和质控的要求:临床生化检验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操作规范程度直接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需要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和质控,确保操作规范、标本处理符合标准要求。

4.结果解读和报告的规范化:检验结果的解读和报告需要遵循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指导原则,避免主观因素干扰结果的正确性。

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

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

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1. 引言1.1 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生化检验结果是临床医学中重要的辅助诊断手段,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生理状态和疾病情况。

生化检验结果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采样方式、样本处理、实验操作等方面。

这些影响因素可能会导致结果的偏差,影响诊断和治疗效果。

在进行生化检验时,首先要注意正确的采样方式和采样时间。

不同时间采集的样本可能会受到生物节律的影响,导致结果的差异。

在采样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规定的方法和步骤进行,避免外界因素的干扰。

样本的处理也是影响生化检验结果准确性的重要因素。

样本的保存、运输和处理过程中,温度、时间等因素都可能对结果产生影响。

在操作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样本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针对这些影响因素,我们需要制定相应的对策措施。

可以建立标准化的操作流程和质控体系,加强人员培训和质量管理,提高实验技术水平和操作规范性。

定期检查和维护仪器设备,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也是保证结果准确性的关键。

通过加强对影响因素的认识,制定科学合理的对策措施,我们可以提高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2. 正文2.1 影响因素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患者生理、疾病状态、药物影响等多方面因素。

患者的生理状态是影响生化检验结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身高等都会对检验结果产生影响。

个体差异也是影响因素之一,不同人的生化代谢能力不同,会导致不同的结果。

患者的疾病状态也会对生化检验结果产生影响。

不同疾病的存在会导致各种生化指标的异常。

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胰岛素等指标会有所不同,肾功能不全患者的肌酐、尿素氮等指标也会有明显的异常。

药物的影响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许多药物会对生化指标产生干扰,导致结果异常。

比如降糖药物会影响血糖指标,抗生素会干扰肝功能指标等。

生化检验结果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医护人员在进行生化检验时需要充分考虑患者的生理状态、疾病状态及药物影响等因素,制定合理的对策,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探讨

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探讨

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探讨摘要】目的探析临床生化检测结果的影响因素。

方法对临床生化检测标本采集前、采血过中、采集后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与总结,并提出解决对策。

结果临床生化检测过程中存在各种影响因素,应对各种影响因素进行针对性处理,制定有效对策,减少检验结果误差。

结论血生化检验分析过程中各种因素都会对检验结果起到重要影响,应加强生化检验质量监控工作,有效提高生化检验结果正确率与准确率。

【关键词】生化检验影响因素对策【中图分类号】R96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1-0100-02生化检验是临床医生诊断疾病、观察疗效、判断病情发展和预后不可缺少的工具,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对提高临床疾病诊断率和治疗率至关重要。

但是影响生化检验结果的因素很多。

本文对引起生化检验结果的各种因素进行阐述。

1.分析前影响因素1.1 年龄年龄对实验结果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临床检验会对不同年龄界同不同的参考范围。

儿童正处理生长期,成骨母细胞分泌碱性磷酸酶(ALP)增多,因而ALP活性也高于成人;新生儿血清总胆红素(TBIL)和IBIL水平高于成人;老年人(65岁以上老人)促甲状腺素水平比青年人群(40岁左右)高38%。

年龄还可以影响体内的血脂水平和肾功能。

因此检验工作应针对不同年龄设置相应的检验指标和参考值。

1.2 性别生育期女性随着月经周期的变化,其体内性腺激素水平也随之发生变化。

青春期健康成人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KL2C)男女之间没有显著差异,但女性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2C)水平明显高于同龄男性;Cr和肌酸激酶(CK)等与肌肉代谢相关的检验指标男性高于女性。

临床检验过程中,应针对不同性别对这些项目制定相应的参考范围。

1.3 饮食因素血液中许多化学成分如GLU、TG、ALP、磷等易受到饮食成分特别是近期食谱的影响[1];正常健康成人因进食高蛋白或高嘌呤,其尿酸(UA)、尿素氮(BUN)的水平会明显高于少食或不食肉类者;抽血前1天进食高蛋白食品会导致尿酸(UA)、尿素氮(BUN)的水平偏高;富含鱼油的饮食会降低血清中TG 和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的水平[10];咖啡也会对某些游离药物和激素浓度产生影响;嗜烟者血液中HbCO含量>8%,而不吸烟者则低于1%。

临床生化检验结果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

临床生化检验结果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

临床生化检验结果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摘要】目的:就影响临床生化检验的因素进行分析,同时将针对性的防范措施探讨出来。

方法:共将500例于本院进行生化检验的患者纳入到本课题中,抽取病例的时间则是2017年5月-2019年1月,对这些病例的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完成分析后再对其结果加以记录,评比溶血结果和复查结果间有何不同。

结果:复查结果与溶血结果在血钾、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比较方面,有极为明显的差异,P<0.05;将纤维蛋白析出样本和未析出样本作比较后可发现尿素、氯、糖含量上有显著不同,P<0.05。

结论:实验室因素以及临床因素均会对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产生影响,,只有积极做好预防和针对性的处理,才能确保生化检验质量的提升。

减少检验误差。

【关键词】影响因素;生化检验结果;对策生化检验在临床医学中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检查项目,其主要通过将病人机体状况反映出来的方式为主治医生确诊病情提供参考和借鉴。

正因为如此,生化检验结果准确可靠与否将会直接关系到临床诊断结果。

根据以往大量临床研究可知[1],如若进行临床生化检验时,受到标本采集不规范、报告分析不当等不良因素的影响,那么整体生化检验质量会大幅度的降低,准确性也会受到极大的影响。

本课题的目的就是对影响临床生化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因素加以明确,同时制定科学可行的防范措施。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课题共收入500例病例作为实验样本,均为在本院进行临床生化检验的人员,时间范围则是2017年5月-2019年1月。

所选择的病例病情方面不具有差异性,无血液疾病、精神障碍、急性感染性疾病者。

1.1.方法纳入课题中的全部病例均需要进行初检、复检,两种结果需接受分析和比较,复检时确定存在比较大的误差者共80例(16.0%),由具有丰富临床经验且具有高超操作技术水平的生化检验人员,参考生化检验规则的要求,对80例存在严重误差的检验样本进行复检,同时做好整个检验过程的详细化记录。

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临床生化检验结果影响因素与对策。

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 2021年2月我院进行临床生化检验患者180例为探讨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90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案进行临床生化检验,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采取有效措施完成检验。

比较分析两组检验结果的误差率。

结果研究组的检验结果影响因患者原因,标本采集、转运、保存处理不当,仪器的维护保养与校准以及检验人员操作等因素造成的误差发生率显著较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临床生化检验中存在患者自身因素,标本处理不当、仪器设备,检验人员等因素影响检验结果。

对临床生化检验应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来提升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以便更好地服务临床。

【关键词】临床生化检验;影响因素;对策前言临床生化检验是生物学方式或借助于化学对机体进行检查,是现今临床使用较多的一种检验方式,影响生化检验结果的因素多且复杂,在生化检验的实操中,需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提高结果的真实性,为医护人员提供有价值的数据1。

近些年来医学科技突飞猛进的发展,各类自动化的分析仪使得检验结果的准确率显著提升。

检验结果是临床评判诊断的重要依据,对患者病症准确诊断与临床疗效观察起着重要的作用2。

随着检验方法的改进与完善,检验品质不断提高,使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率有较大提高。

但在生化检验的过程中也存在着许多影响结果的因素,使其准确度降低。

为避免数据结果不利因素。

本文研究分析生化检验结果影响因素和对应对策,做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2月我院进行临床生化检验的患者180例为探讨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女性40例,男性 50例,年龄18-71岁,平均年龄(44.51±3.14)岁;研究组女性48例,男性42例,年龄20-75岁,平均年龄(47.52±3.58)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探讨
摘要:目的:文章就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展开论述,探讨相关对策,分析实际方案应用价值。

方法:现将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我院收治的64名临床生化检验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对比所有患者的检验结果,探讨对其检验结果及准确性的影响因素,通过其临床资料的比较分析,得出相关结论。

结果:全部64例患者,检验结果中影响因素影响占比为检验仪器设备28.12%、标本保存送检过程意外情况35.93%、、溶血因素17.18%、及患者个体因素18.75%,其中所占比例分别为。

结论: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检验仪器设备、标本保存送检过程意外情况、溶血因素、及患者个体因素。

如果在整体生化检验过程中对于种种影响因素进行强制性干预和相关预防工作,能够有效提升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与真实性,有助于后续检验工作的开展和进行,建议在检验方案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临床深化检验;影响因素;对策探讨
目前,生化检验作为多种疾病诊断、医师判断病情转归及治疗效果的重要工具,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随着医疗水平和技术的不断提高,医学领域对临床生化检验的要求呈现多样化发展趋势,但检验结果的准确性长久以来一直是检验工作追求的核心目标。

为了减少采血过程和实验室操作期间外界因素对检验结果的干扰,提高质控效果,本文对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及对策进行了系统性分析和探讨,现整理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现将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我院收治的64名临床生化检验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

64名患者男性患者35例,女性患者29例,年龄范围在25-60岁,平均年龄38.6±10.8岁,所有患者均采取真空采集方法抽取肘部静脉血5ml,进行样本收集。

所有患者一般资料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值得深入研究。

(注:所有患者抽血前均遵循相关要求,空腹、保证睡眠、精神状态良好,所有患者无相关血液系统和传染性疾病,并在本身或家属知情的情况下同意相关研究,本次试验符合医院伦理审核标准。


1.2方法
对所有患者进行一致要求,进行常规禁食8h,在抽血前确保空腹状态,对肘部静脉部位进行消毒处理,抽取静脉血5ml,将其分为两等分,采集样本。

放置在室温状态下不同时间(0h、24h),进行4000r/min的离心处理,在30min后取血清进行生化指标的检验。

选择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器以及相关配套的试剂进行血液标本的检查,所有的操作需要严格按照相关操作标准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相关使用标准来进行。

采血过程中,操作人员需要具有熟练的操作技术,避免反复穿刺伤害到受检人员的血管,避免混合组织液,此外采血人员在进行抽血过程中,需要严格把控抽血速度,避免抽离期间出现气泡,当血液样本采集结束之后,需要马上摘下针头,放置到容器中,在此过程中,注射器保证紧紧贴附于试管壁,颠倒血液,混合血液与抗凝剂;一般情况下,血液离开人体之后会产生明显变化,所以采集完成之后需要马上送检,保证血液标本送检途中的温度,针对纤溶指标检测,血液样本需要在碎冰中进行保存与运送,血液标本送检之后马上分离血浆,大部分指标检测结果会遭受很多因素的干扰,包含放置时间与温度,
引发检测结果差异,针对血栓性疾病的检测,需要保持在室温下进行保存,保存
时间在2h,对于冷冻之后的血浆样本需要事先进行融化,将其放置到37℃水中,此过程同时配合充分摇匀。

1.3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分析采用 SPSS19.0数据分析软件进行分析,计量数据以±s表示,组间
数据予以t检验,计数数据以%描述,予以 x2 检验。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临床深化检验结果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检验仪器设备、标本保存送检过程意
外情况、溶血因素、及患者个体因素,其中所占比例分别为28.12%、35.93%、17.18%、18.7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临床生化检验是当下辅助医生进行病情诊断的重要指标,但受其检验因素的
影响,生化检验质量受到一定的影响,这也就不利于医生诊断工作的开展。

临床生化检验过程流程比较多,在当前临床报道中,标本采集是重点,依据
实验室的检验结果和注意事项等,在后续操作中需要以现有的检验指标作为基础。

生化检验和实验室工作要针对具体的检验因素,做好标本采集工作,仪器操作不
当或者细节关注不够都会导致结果存在问题。

依据临床检测的流程和实际要求等,在生化检验分析中需要注意的是为临床诊疗奠定基础。

在临床操作中结合实际情况需要合理进行控制和管理,在临床实际中,需要
对监督管理方式进行分析,只有合理完成临床采集工作,才能确保各项操作的科
学性和合理性等。

在生化检验分析中,将整个目标纳入到考核管理中,只有有序
进行管理,才能符合要求,必要的情况下,强化临床科室人员与实验室检验人员
之间的联系性,例如,定期组织学术交流,通过深入了解,强化实验检验数据的
及时性、准确性。

在临床过程中必须定期进行生化检验和分析,根据当前临床检
验的注意事项和优化分析等,实验室人员的检验操作中,需要进一步提升专业素养,只有有序操作,才能减少检验过程中操作不当等行为,为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奠定基础。

通过此次研究可知,影响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主要因素包括:标本无法及时送检,标本储存方式缺少规范性,溶血情况严重,标本采集方式不当,实验室四周
环境与仪器因素,患者自身因素等,其中患者自身因素是影响生化检验结果的主
要类型。

因此,在临床研究中导致生化检验结果不准确的因素比较多,根据具体
情况,需要注意的是进行对应的原因分析,提升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为临床
的检验工作落实奠定基础。

综上所述,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检验仪器设备、标本保存
送检过程意外情况、溶血因素、及患者个体因素。

如果在整体生化检验过程中对
于种种影响因素进行强制性干预和相关预防工作,能够有效提升生化检验结果的
准确性与真实性,有助于后续检验工作的开展和进行,建议在检验方案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崔丽娜,赵云鹏.血液标本的放置时间和方式对多项生化指标检测结果的影响[J].河北医学,2018,22(3):523-526.
[2]汪怀周,方雯,陈明坤,等.真空采血管采血量对常用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结果的影响[J].检验医学,2017,32(2):94-98.
[3]贾良勇,李慧,杜伟平,等.溶血反应对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分析[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9,16(33):6564-6566.
[4]刘胜峰,刘玉玲,潘效营.标本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8,13(z1):192-19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