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常用急救操作技术..共36页文档

合集下载

常用急救技术精选全文完整版

常用急救技术精选全文完整版

一、 分类 (一)、根据出血的流向分
外出血
内出血
流向体腔、管腔的内出血,易发展为大出血,如 头部出血、内脏损伤(肝、脾破裂)出血等,要注 意观察,及时就诊
(二)根据受伤血管的不同分为: 1、动脉出血:血色鲜红,呈喷射状流出,速度快,量 多,危险性大。肢体大A创伤出血可产生肢体坏死
2、静脉出血:血色暗红, 缓慢不断流出,危险性小 于A出血,因肢体v数量 多对血运影响不大 3、毛细血管出血:血色 红,慢慢渗出,可自行 凝固。
视频
第四节、骨折的急救
定义:由于外力的作用破坏了骨的完整性 和连续性 目的:抢救生命、保护伤肢、安全迅速 转运。
一、骨折的原因
1、直接暴力,骨 折发生在暴力直 接作用的部位, 若开放感染率高。
2、传达暴力:骨折发生在接触暴力较远的部位,多 在骨质较弱处造成斜形或螺旋形骨折。若发生在前臂 或小腿,则两骨骨折的部位多不在同一平面。如开放 性骨折,骨折断端由内向外穿破皮肤,感染率高。
第二章 常用急救技术
第一节 畅通气道方法 第二节 止血的急救 第三节 包扎的方法
第四节 骨折的急救 第五节 关节脱位急救 第六节 心肺复苏术
第七节 搬运伤员的方法
第一节、气道通畅术
气道通畅术
手法通畅气道 简单器械通畅气道 手术方法通畅气道仰 Nhomakorabea指海
头抬托 取背 姆
提颈颌 异击 里
颏法法 物法 克

法法
顶角
1m
斜边 斜边
1m
底边
底角
1、手部包扎法
2、头部包扎法
3、大悬臂带
用于除锁骨和肱骨骨折以外的上肢损伤
4、小悬臂带
用于锁骨,肱 骨骨折。将三角 巾叠成四横指宽 的宽带,中央放 在伤侧前臂的下 三分之一处,两 端在颈后打结。

《临床常用急救操作技术》

《临床常用急救操作技术》

《临床常用急救操作技术》(WS387-2012)【Clinical common techniques of first aid】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发布【注】《临床常用急救操作技术》目前发布以下几部分,第1部分:心肺复苏 (01)第2部分:催吐、洗胃 (08)第3部分:氧疗及人工气道建立 (11)第4部分:呼吸道分泌物吸引 (22)第5部分:外伤患者紧急止血、包扎和搬运 (27)第1部分:心肺复苏(WS387.1-2012)】resuscitation】【Part l: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2013-02-01实施发布,2013-02-012012-09-03发布,1范围WS387的本部分规定了心肺复苏时的人工呼吸、胸外按压施方法及体外除颤操作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全国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对心跳骤停患者的心肺复苏处理。

2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患者心脏骤停时以人工呼吸和人工循环代替自主呼吸和自主循环的急救方法。

3缩略语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AED:自动体外除颤器(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4心肺复苏技术心肺复苏技术内容包括:人工呼吸、胸外按压、体外除颤。

5人工呼吸5.1开放气道5.1.1操作者位于患者一侧,一手手掌置于患者的前额,另一手的食指和中指置于下颏的骨性部位,使头部后仰,下颏抬高。

5.1.2推举下颌法操作者位于患者头侧,双手手指置于患者下颌用力向上提下颌骨,保持头部位置固定,避免任何的弯曲和拉伸;同时双手拇指打开患者的口腔。

这种手法适用于存在可疑颈椎损伤的患者。

5.2口对口人工呼吸5.2.1操作者位于患者一侧。

5.2.2使用仰头抬颏法开放气道。

5.2.3放在患者前额手的拇指和食指捏住患者的鼻孔。

5.2.4操作者平静吸口气,然后用口唇将患者的口全部包住,呈密封状、缓慢吹气,持续1s,使患者胸廓抬起。

临床常用急救操作技术共31页文档

临床常用急救操作技术共31页文档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31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之者。——孔子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临床常用急救操作技术
1、纪律是管理关系的形式。——阿法 纳西耶 夫 2、改革如果不讲纪律,就难以成功。
3、道德行为训练,不是通过语言影响 ,而是 让儿童 练习良 好道德 行为, 克服懒 惰、轻 率、不 守纪律 、颓废 等不良 行为。 4、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房里没有水。 ——夸 美纽斯
5、教导儿童服从真理、服从集体,养 成儿童 自觉的 纪律性 ,这是 儿童道 德教育 最重要 的部分 。—— 陈鹤琴

常用急救技术操作规程

常用急救技术操作规程

常用急救技术操作规程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常用急救技术操作规程急救是在突发疾病或意外情况下,采取及时有效的救护措施,以保护和挽救受伤者的生命。

急救技术是一项重要的技能,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识和技能可以在关键时刻救人一命。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急救技术的操作规程。

1. 心肺复苏(CPR)心肺复苏是一种常用的急救技术,用于抢救心脏骤停或呼吸停止的病人。

操作规程如下:1) 确认患者是否有意识,摇晃其肩膀并大声呼叫患者的名字。

如果没有反应,立即呼叫急救电话。

2) 开始CPR,首先确认患者是否有呼吸,如果没有则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3) 按下胸骨位置开始按压,按压频率为100-120次/分钟,按压深度为5-6厘米。

4) 每30次按压后,进行2次人工呼吸。

人工呼吸时要闭紧患者的鼻子,扣紧患者的下颌,同时吹气使患者的胸廓扩张。

5) 持续进行CPR直到医护人员到达。

2. 创伤救护创伤救护是急救过程中常见的操作,主要包括对外伤伤口处理、止血、固定伤处等。

操作规程如下:1) 处理外伤伤口,先洗净伤口,去除异物,使用消毒纱布包扎伤口。

2) 止血,可以通过直接压迫伤口、提高受伤部位、使用止血带等方法控制出血。

3) 固定伤处,可以使用绷带、夹板等固定装备,保持伤处不移动。

4) 如果有严重外伤,如大出血或断骨等情况,立即呼叫急救电话。

3. 烫伤/烧伤救护烫伤和烧伤是常见的意外情况,需要及时救治。

操作规程如下:1) 烫伤:立即将烫伤部位放入冷水中降温,清洁伤口后使用消毒纱布包扎。

如果伤势严重,需及时就医。

2) 烧伤:立即将受伤者的衣物扯掉,用冷水浸泡烧伤部位,不要用冷水冲洗。

清洁伤口后,用干净的纱布包扎。

3) 如果烧伤面积较大或程度严重,切忌使用牙膏、蜂蜜等物质涂抹,需及时就医。

4. 中暑/中暑中暑和中暑是在高温环境下易发生的急救情况,对于患者需要迅速处理。

操作规程如下:1) 中暑:将中暑患者转移到阴凉通风处,解开患者的衣服,轻拍患者的面部,给予清凉适量的饮水,不要让患者进食过多。

常用急救方法

常用急救方法

常用急救方法急救是指在突发意外或疾病发作时,及时有效地采取紧急救护措施,以减轻病情,挽救生命的行为。

急救方法的正确掌握对于每个人来说都至关重要,因为在紧急情况下,正确的急救措施可以帮助我们保护自己和他人,减少不必要的伤害和损失。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急救方法,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心肺复苏(CPR)。

心肺复苏是一种用于抢救心脏骤停或呼吸骤停的紧急抢救措施。

在进行心肺复苏时,首先要确保现场安全,然后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之前,可以开始进行心肺复苏。

具体操作是,将患者平放在坚硬的地面上,双手交叉放在胸骨下方,用力按压胸部,每分钟100-120次,同时进行人工呼吸。

心肺复苏能够维持患者的心肺功能,延长生存时间,是非常重要的急救方法。

二、止血。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意外伤害导致的出血情况。

这时,我们需要及时进行止血处理,以避免过多的血液流失。

一般来说,可以先用干净的纱布或衣物直接压在伤口上,然后用绷带或胶布固定住。

如果伤口较大或出血较多,应该立即就医,以免延误救治。

三、清除异物。

当有人误吸异物或者食物卡在喉咙时,会导致窒息。

这时,我们可以采取控制性敲背、人工呼吸、胸外按压等方法,帮助患者清除异物,恢复呼吸通畅。

在进行这些操作时,一定要注意力度和频率,避免造成更大的伤害。

四、烧伤处理。

烧伤是一种常见的意外伤害,正确的处理方法可以减轻痛苦,避免感染。

在遇到烧伤时,首先要立即用冷水冲洗伤口,然后用干净的纱布盖住伤口,尽快送医院就诊。

在送医院的过程中,不要随意涂抹药膏或者包扎,以免影响医生的诊断和治疗。

五、骨折处理。

在遇到骨折时,我们需要及时进行固定和包扎,以避免骨头错位或者伤口感染。

在进行固定和包扎时,一定要注意力度和位置,避免加重患者的痛苦。

另外,需要尽快送医院就诊,接受专业的治疗。

总之,急救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能,每个人都应该学会基本的急救方法,以应对突发意外。

在进行急救时,一定要冷静、果断、有序,不要慌乱和惊慌失措。

临床医学经典课件急诊医学操作技能

临床医学经典课件急诊医学操作技能

临床医学经典课件急诊医学操作技能临床医学经典课件:急诊医学操作技能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急诊科医生在治疗急危重病患者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急诊医学操作技能是急诊医生必备的基本技能之一,它涵盖了许多常见的急症处理方法和技术。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一些关于急诊医学操作技能的经典课件内容,以帮助医学生和从业人员进一步了解并掌握这些重要的操作技能。

1. 心肺复苏(CPR)心肺复苏是在心脏骤停或呼吸骤停时采取的一种紧急处理方法。

经典课件中通常会介绍CPR的基本步骤,包括按压胸部、人工呼吸和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

通过学习CPR课件,医学生可以了解正确的手法和频率,以及如何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

2. 呼吸道管理急危重患者的呼吸道管理是十分重要的,因为保持通畅的呼吸道可以确保氧气供应和二氧化碳排出。

经典急诊医学操作技能课件会详细介绍不同情况下的呼吸道管理方法,如清除异物、气道插管、气管切开等。

医学生需要学习如何正确判断何时采取何种呼吸道管理方法,并掌握相应的技巧。

3. 中心静脉导管和动脉导管插管中心静脉导管和动脉导管插管是在急诊科常见的操作技能之一。

课件会详细介绍插管的适应症、常用的插管位置以及注意事项。

医学生需要学习正确的插管技巧,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保证操作的安全性。

4. 血液管理和输血对于急危重患者,合理的血液管理和输血策略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

急诊医学操作技能课件通常会包括关于输血指征、不同输血成分的使用方法以及输血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等内容。

医学生需要了解各种输血指征和禁忌症,并学会正确判断何时应用输血以及应用何种输血成分。

5. 创伤处理创伤处理是急诊科医生必备的一个技能。

急诊医学操作技能课件中通常包括创面处理、止血以及骨折固定等内容。

医学生需要学习如何进行干净的创面处理、使用正确的止血方法以及选择合适的固定装置。

6. 窒息处理和濒死状态管理急诊科频繁处理窒息和濒死状态的患者,因此这也是急诊医学操作技能课件中常见的内容之一。

【优选】临床常用急救操作技术优秀课件PPT资料

【优选】临床常用急救操作技术优秀课件PPT资料
放在颈后将颈部抬高,使头后仰,以保持呼吸道通 畅。(如口腔有分泌物可用手指清出,有假牙取出) 。
(7)耳贴病人鼻孔是否有气流感觉,同时双眼注视 胸部是否有起伏,颈动脉能否触到搏动(位置:甲状软 骨水平,胸锁乳突肌内缘)。 (8)口对口人工呼吸:以左手拇指食指紧捏病人鼻 孔,右手抬起病人下颌,拇指压下下唇,使之张口 ,深吸气后用双唇包绕密封病人口围,均匀用力吹 气(或密闭口腔向鼻吹气),可见胸廊上升,松开口 鼻,让其自动呼气,连续2次。
4、无氧缺血时细胞损伤的进程
❖ .脑循环中断10秒:脑氧储备耗尽 ❖ .脑循环中断20-30秒:脑电活动消失。 ❖ .脑循环中断4分钟:脑内葡萄糖耗尽。 ❖ .脑循环中断5分钟:ATP耗尽。
5、判断心跳骤停的标准
❖ .意识丧失呈深昏迷状, ❖ .大动脉搏动消失 ❖ .呼吸停止或抽搐样呼吸 ❖ .心电图表现为心室颤动、心电-机械分离或心
2、心肺复苏的
❖ .1936年,前苏联神经外科医师提出了“复生 ”概念。
❖ .50年代提出现代呼吸复苏即口对口人工呼吸 。
❖ .1954年研究出电除颤技术。 ❖ .1956年首次电除颤抢救室颤患者成功。 ❖ .60年代胸外心脏按压。
3、体内主要脏器对无氧缺血的耐受能力
❖ .大脑:4-6分钟 ❖ .小脑:10-15分钟 ❖ .延髓:20-25分钟 ❖ .交感神经结:45-60分钟 ❖ .心肌和肾小管细胞:30分钟 ❖ .肝细胞:1-2小时 ❖ .肺组织时间更长。
一、徒手心肺复苏术
1、心跳骤停的定义
❖ 世界卫生组织在日内瓦会议上规定:发病或 受伤后24小时内心脏停搏,即为心跳骤停。
❖ . 心脏病协会定义:冠心病发病后1小时内心 脏停搏,即为心脏骤停。
❖ .Cecil内科学定义:任何心脏病患者或非心脏 病患者,在未能估计到的时间内,心搏突然 停止,即应视为心跳骤停。

急救的基本技能及应用

急救的基本技能及应用

急救的基本技能及应用止血术压迫止血法(指压法):在出血部位的上方(近心脏端),在动脉行走中最易压住的部位(压迫点),用拇指或其余四指把该动脉管压迫在邻近的骨面上,以阻断血液来源而达到止血的效果,其为最迅速的一种临时止血法,一般认为压力必须持续到其他止血法止血后方可解除。

常见部位出血的压迫止血法有:前额部和颞部出血,用指压迫同侧耳屏前上方约一指宽处搏动的颞浅动脉于颞骨上;后头部出血,用指压迫耳后突起下面稍外侧耳后动脉处;面部出血,用指压迫同侧下颌前 1.5 厘米处搏动的颌处动脉于下颌骨上;肩部及上臂的出血,将伤员头转向健侧,用拇指压迫锁骨上窝内 1/3 处搏动的锁骨下动脉于第一肋骨上;前臂和手部的出血,将伤臂稍外展外旋,用拇指或食、中、无名指压迫肱骨上;大腿及小腿的出血,伤员仰卧,患侧大腿稍外展外旋,在腹股沟中点稍下方摸到搏动的股动脉,用拇指重叠或用两手掌根重压其在耻骨上;足部的出血,在踝关节背侧、胫骨远端将搏动的胫前动脉(即足背动脉)压迫在胫骨上,或在踝关节内踝的后方,将搏动的胫后动脉压在胫骨上;手指部出血,用健侧手指捏住伤手的指根部(指侧方)指动脉处。

绷带加压包扎法:指用无菌敷料覆盖创口后,用绷带加压包扎,以压住创伤部位的血管而止血。

该法止血效果好,适用面广,手法简便,当出血量大时应先行压迫止血或止血带止血后进行包扎,包扎后应注意伤口是否达到止血效果。

止血带法:指用特别的止血带或胶皮管,或用毛巾、宽布条等代用品,缚扎在伤口的近心端,即上肢出血缚扎在上臂上 1/3 处,下肢出血缚扎在大腿上 1/3 处。

该法主要适用于四肢大动脉出血。

方法是:将伤肢抬高,在肢体上用软布加垫后再扎止血带,松紧适宜以达止血目的即可。

止血带间隔0.5~1.0 小时应放松 1~2 分钟,以防肢体坏死。

上述止血方法适用范围有所不同。

动脉出血(出血呈喷射状,血色鲜红,流量大,可危及生命)常用指压法、加压包扎法、止血带法进行止血;静脉出血(出血呈持续性,血色暗红,血流量大,常能找到出血点)常用绷带加压包扎止血法;毛细血管出血(出血常为渗出性,或为若干小血滴,快者汇集流出)一般用加压包扎或指压法止血,或用明胶海绵局部止血。

第六站急诊操作技能

第六站急诊操作技能

第六站急诊操作技能1.人工呼吸:一只手按压在伤病者前额,使其头向后仰,另一只手的食指和中指置于其下额处,上提下额,保持其气道通畅,用压住前额的手捏紧患者双侧鼻孔,用口唇包紧伤病者的口唇,平稳地向内吹气。

千万不要漏气。

如吹气有效,伤病者胸部会膨起,井随着气体的呼出而下降。

每次吹气的时间,成人不少于x秒,儿童吹气x秒到x秒半,每分钟xx次。

急救者口唇离开,井松开捏鼻子的手指,2.胸外心脏按压:拍打患者肩膀,大声喊叫,看其是否有反应。

如患者无反应,俯身观察其胸腹部是否有起伏来判断是否有呼吸,如无反应且无呼吸,则为心脏骤停,立刻拨打急救电话并开展心肺复苏。

将患者平放在坚实的平面上,将下巴往上抬、让头后仰,把一只手的手掌放在两个乳头连线的中点,另一只手放在第一只手上,手掌根重叠,手指伸直或交叉互扣。

按压时,上身前倾,双臂伸直,双肩正对病人胸骨上方,垂直向下用力按xx厘米,然后放松,但双手不要离开胸部,每分钟xx次,节奏要均匀。

在xx次胸外按压之后,给予xx次人工呼吸。

然后再开始xx次按压,如此交替进行,直至医护人员赶到。

3.外伤止血让患者坐下或躺下,抬高受伤部位,把消过毒的纱布盖在伤口上,用手直接按在上面xx分钟。

用绷带或三角巾缠绕住伤口,帮助止血。

如血色鲜红,则说明是动脉出血,可以用手按住出血口的上方,能有效止血,但每次按压不要超过xx分钟,否则会影响肢体血液供应。

4.海姆立克急救法:抢救者站在病人背后,用两手臂环绕病人的腰部。

一手握拳,将拳头的拇指一侧放在病人胸廓上和脐上的腹部。

用另一手抓住拳头、快速向上重击压迫病人的腹部。

重复以上手法直到异物排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