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教案——第一课时

合集下载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5单元 观察物体 第1课时》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5单元 观察物体 第1课时》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5单元观察物体第1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观察物体的方法和技巧;2.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3.培养学生学会观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培养学生探究和发现的兴趣和能力。

二、教学重点1.学生掌握观察物体的方法;2.学生养成细心观察的习惯。

三、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2.激发学生对观察的兴趣和热情。

四、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2.实物或图片等观察物体的素材;3.学生相关绘画、写作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不同的物体,引导学生开始观察并做出判断。

2. 学习1.教师介绍观察物体的方法,例如观察颜色、形状、大小等;2.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所观察到的物体,并记录在笔记本上;3.学生分组讨论归纳观察物体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3. 拓展1.学生观察教室中的其他物体,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2.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观察结果,并讨论观察过程中的发现;3.学生展示自己绘制的观察物体图画。

4.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体会。

六、课堂作业1.完成观察物体的作业,写下自己的观察心得;2.在家中继续观察周围的物体,尝试用多种形式描述所观察到的特点。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围绕观察物体展开,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描述和归纳,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表现出对观察物体的兴趣不高,需要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细致观察能力。

在下节课的教学中,将更加注重学生情感的引导,激发学生对观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以上为《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5单元观察物体第1课时》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5《观察物体(一)》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5《观察物体(一)》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5《观察物体(一)》教案一、教学内容1.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能够用手对物体进行观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感知能力;•了解物体的形状、颜色等特征。

2. 教学重点•孩子们会学会用手摸、看、拍打等方法观察物体。

3. 教学难点•让学生学会通过观察物体的形状、颜色等特征,对物体进行分类和比较。

二、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物体样本:球、盒子、笔、苹果等;•班级黑板和白板;•讲台。

2. 教学重点•孩子们观察物体的形状、颜色等特征;•学生通过观察物体的不同,进行比较和分类等。

三、教学过程1. 第一步:复习与导入(5分钟)•复习前一节课的内容,激发学生思考;•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主题。

2. 第二步:新知学习(15分钟)1.展示不同的物体样本给学生;2.让学生依次观察物体的形状、颜色等特征;3.学生通过观察,比较物体的异同,进行分类。

3. 第三步:练习与巩固(20分钟)•小组活动:让学生分组,各组选择一个物体进行观察,然后进行组间比较。

4. 第四步:总结与拓展(10分钟)•老师带领学生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拓展延伸:让学生在家中观察周围的物体,写下观察报告。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物体的方式,引导学生进一步提高了观察力和感知能力;•教师需要及时引导学生,让学生在观察中积极思考。

五、课后作业•家长引导孩子在家中观察不同物体的形状、颜色等特征,写下观察报告;•复习本节课内容,准备好下一节课的学习。

以上就是本节课《观察物体(一)》的教案。

希望老师和学生们在学习中能够有所收获,提高观察和感知能力。

小学数学教案:《观察物体》(7篇)

小学数学教案:《观察物体》(7篇)

小学数学教案:《观察物体》1观察物体郑健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2、能辨认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和2个简单物体组成的复合物体的形状。

3、明白在任一位置都不能同时看到物体的所有的面。

教具:大药箱、圆柱体、球体、课件、作业纸。

教学过程:……一、导入1、在学习新课之前,我们先来看几张图片。

(幻灯)2、知道这是什么吗?这张照片是从哪个方向拍到的?3、这幅呢?这幅呢?4、肯定认识它吧,这张照片是从哪个方向拍到的?这幅呢?这幅呢?5、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从不同的方向去观察一个物体,那么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6、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观察物体”。

二、例1教学1、出示大药箱。

请你仔细观察,说一说你可以同时看到箱子的哪几个面?2、总结:我们一次最多可以看到长方体的3个面。

3、如果我从药箱的正上方看,想想,这样我可以看到哪个面?用示意图画一画。

4、如果我从药箱的左面看,想想,这样我可以看到哪个面?用示意图画一画。

5、如果我从药箱的正面看,想想,这样我可以看到哪个面?用示意图画一画。

6、总结:从不同的方向去观察长方体,可以看到不同的形状与图案。

三、小组合作交流1、把4本数学课本叠起来,也可以当作长方体,四人小组合作,分别说一说从上面、左面、正面分别看到什么形状和什么图案?并画出简单示意图?2、交流汇报。

四、巩固拓展1、出示圆柱体,想一想,从圆柱体的正上方看,看到的是什么形状?动画演示。

2、左面和正面呢?动画演示。

3、再出示球体,想一想,从上面、左面、前面看到的样子,画出示意图。

4、交流汇报。

5、动画演示。

6、从三个方向去观察物体可以正确的认识该物体,如果只是从1个方向观察物体就可能发生偏差。

7、动画演示“从正面看到是正方形”,它可能是怎样的物体?(正方体、长方体、方锥)五、总结1、这样从多个角度去观察物体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应用。

你看到过吗?2、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小学数学教案:《观察物体》2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让学生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一)》教学设计[修改版]

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一)》教学设计[修改版]

第一篇: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一)》教学设计《观察物体(一)》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67页五单元“观察物体”例1。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实物体会到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2、通过学生活动,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背面观察到的物体。

3、会辨认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的形状,发展空间观念。

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学生在观察物体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感受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渗透全面观察事物的辩证思想。

教学重点:体验到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物体形状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辨认从不同侧面观察到的物体形状。

教、学具准备:玩具、图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

激趣导入老师讲“盲人摸象”的故事引导学生观察物体要从不同的角度细心全面的观察。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观察物体”。

(板书课题)二、引导探索,体验交流1.引语:出示存钱罐不同角度的图片让学生猜是什么物体?最后得出:全方位观察:兔子存钱罐。

2.让学生上台观察介绍“七仔”的正面、侧面、背面在哪。

3.请学生观察老师在玩具的什么位置,说说看到玩具的哪一面?(老师分别站在“七仔”的后面、正面、侧面)4.小组活动:观察熊猫公仔。

从不同角度观察。

转动被观察的物体全面观察三、拓展运用共同完成设计习题四、全课小结今天你们有什么收获呢?老师和大家合作得非常愉快!大家也学到了很多的新知识,知道了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希望大家课后能够处处留心观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和感受,做一个勤于思考的好孩子!五、作业:课本第70页第一题六:板书正面、后面、侧面、上面、下面全面观察第二篇: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教学设计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教学设计东柏林学校数学教师靳娇教学目标:1、经历探究物体与图形的形状、位置关系和交换的过程,初步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会辨认简单物体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到的形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观察物体(一)》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观察物体(一)》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观察物体(一)》教学设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够观察物体的形状、颜色、大小等基本属性,能够描
述物体的基本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描述能力。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物体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引导
学生爱护和尊重物体,培养学生细心观察事物的习惯。

二、教学内容
1.观察物体的形状、颜色、大小等基本属性。

2.描述物体的基本特征。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正确观察物体的形状、颜色、大小等属性,培
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描述物体的基本特征,让学生表达准确、简洁。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过渡到新课程,引入观察物体的话题,让学生展示一个他们喜欢的物体,并简单描述一下。

2. 学习新知识
1.展示不同形状、颜色、大小的物体,让学生仔细观察,并描述每一个
物体的特征。

2.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分享他们观察到的不同属性。

3. 训练
1.让学生在课后的日常生活中,观察不同物体的形状、颜色、大小等属
性,并做简单的记录。

2.每周让学生选择一个物体,写一段描述,分享给同学。

4. 总结
引导学生总结观察物体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正确观察并描述物体的方法。

五、教学反思与改进
1.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不断调整和改进,
确保教学效果。

2.鼓励学生多角度观察物体,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以上是本次《观察物体(一)》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观察世界,发现美好。

《观察物体(一)》(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

《观察物体(一)》(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

《观察物体(一)》(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一、学情分析二年级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已经对物体的形状、大小有了一定的认识。

在一年级的学习中,学生初步认识了一些简单的立体图形,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等。

这个阶段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对直观、具体的事物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他们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喜欢观察和探索周围的世界。

学生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但在观察的有序性和全面性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培养。

他们能够进行简单的表达和交流,但在描述物体的特征和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的结果时,可能会存在表达不准确的情况。

二、教材分析1. 教材内容《观察物体(一)》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的内容。

教材主要通过让学生观察不同的立体图形,从不同的角度认识物体的形状和特征。

教材首先呈现了一个熊猫玩具的实物图,引导学生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熊猫,从而引出观察物体的主题。

接着,通过观察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让学生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教材还安排了一些练习,让学生通过观察、判断、连线等活动,巩固所学知识。

2. 教材特点情境性强:教材以学生熟悉的熊猫玩具为切入点,创设了生动有趣的观察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直观性强:教材通过大量的实物图和直观的演示,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观察物体,理解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的结果。

注重实践:教材安排了丰富的观察、操作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观察物体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观念。

三、核心素养目标1. 空间观念通过观察不同的立体图形,让学生认识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能够根据给定的物体和观察角度,想象出物体的形状,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2. 观察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有顺序、全面地观察物体,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培养学生能够准确地描述所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特征的能力。

3. 推理能力通过观察物体的不同角度,让学生进行推理和判断,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5.观察物体(一)(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5.观察物体(一)(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教案:5.观察物体(一)年级:二年级学科:数学教材版本:人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物体,培养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2. 使学生能够正确描述物体的形状、颜色和大小。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团队协作意识。

教学重点:1. 观察物体的形状、颜色和大小。

2. 描述物体的特征。

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2. 引导学生正确描述物体的特征。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各种形状、颜色和大小的物体,如球、长方体、正方体等。

2. 学生准备图画纸、彩笔等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出示一个物体,如球,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其形状、颜色和大小。

2. 学生举手发言,教师总结并板书物体的特征。

二、观察与描述1. 教师出示其他物体,如长方体、正方体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其形状、颜色和大小。

2. 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一个代表发言,描述物体的特征。

3. 教师总结并板书每组学生的描述。

三、绘画与展示1. 教师发放图画纸和彩笔,让学生根据观察到的物体进行绘画。

2. 学生绘画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3. 绘画完成后,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并简要介绍自己的观察和绘画过程。

四、总结与评价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学到的内容,如观察物体的方法、描述物体的特征等。

2. 学生互相评价彼此的作品,提出改进意见。

3.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物体,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提高了学生描述物体特征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同时,教师还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足够的关注和指导。

在绘画环节,教师要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不断提高学生的绘画水平。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进一步丰富观察物体的内容,如观察动物、植物等,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的物体,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观察物体(一)》教案设计(含教学反思)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观察物体(一)》教案设计(含教学反思)

第5单元观察物体(一)第1课时观察物体(1)【教学内容】课本第68例1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1.知道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时看到的图形可能不同,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简单物体时看到的图形。

2.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使学生初步掌握全面、正确地观察物体的基本方法。

3.使学生感受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初步形成全面看待事物的意识。

【重点难点】重点:在实际的观察活动中,认识到在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时看到的图形可能不同。

难点:辨认从不同侧面观察物体时看到的图形。

【教学准备】课件、熊猫玩偶若干。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师:同学们听过盲人摸象的故事吗?几个人摸同一头大象,为什么说得不一样呢?二、探究新知1.观察实物。

(1)明确观察对象,固定观察对象的位置。

师:现在,每组同学请出自己今天带来的小客人,让它和我们一起学习吧。

(每组小组长拿出自己组准备的熊猫玩偶,摆放在桌子的正中间。

)(2)本位观察,初步感知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图形是不同的。

师:请小组里的四位同学分别坐在熊猫的四周,目光正对熊猫,说说你们看到的熊猫是什么样的。

预设1:我看到了熊猫的脸,肚子和脚……预设2:我看到了熊猫的一直胳膊,一只耳朵……预设3:我看到了熊猫的后背和尾巴……预设4:……师小结:看来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熊猫是不同的。

(3)换位观察,建立表象。

师:请小组中的同学都坐到熊猫的前面,从这个位置观察,你们都看到了什么?(相互说一说,边说边用手比画比画。

)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静静地想一想这时看到的熊猫的样子,把它的样子记在脑子里。

(在此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顺次到其他三个位置进行观察。

其他三个位置的观察同样按照上面的几个层次展开:看、说、想、记。

)(4)重点观察,对比辨析。

师:刚才有两个位置观察到的熊猫的样子好像差不多,我们再到这两个位置分别看一看,重点看看有什么不同。

(指导学生根据熊猫耳朵上的蝴蝶结进行区分,也可以借助手势,指出熊猫脸及四肢的朝向,以帮助区别。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第1课时)—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第1课时)—教学设计
3.屏幕前的同学们,你们同意哪种答案,这张照片到底是在2号椅子上拍摄的还是在3号椅子上拍摄的?
学生1:这张照片是在3号位置上拍的。我们想象自己坐在3号椅子上,那么看到的熊猫应该是两条腿朝左边的。这张照片中熊猫的腿就是朝左边的,所以是坐在3号位置上拍的。如果坐在2号椅子上拍,熊猫的两条腿是朝右边的。
4.通过熊猫耳朵上没有蝴蝶结这个特点,你们可以判断出这张照片坐在3号椅子上拍的,甚至通过熊猫腿的朝向也可以判断出来,你们真会观察。
8.你有什么收获吗?
学生1:可以像他们一样,从正面、后面以及侧面这些不同的位置去观察物体,观察的时候需要平视。
学生2:从不同位置看同一个物体看到的可能是不一样的。
(二)活动二:观察紫砂壶
1.同学们,小红拿来了一个紫砂壶,他们正在不同位置观察。活动要求:想一想。在不同位置观察看到的会是什么样?填一填。把名字填在对应的图片下方。
学生1:我知道左下角的这幅图是在1号位置拍的,从正前方拍摄天安门呢。
学生2:上面这幅图我知道是在3号位置拍的,我假设自己站在3号位置,看到的就是天安门这一侧。
学生3:右下角这幅图是在2号位置拍的,站在2号拍摄到的就是天安门这一侧。
2.同学们,今天我们通过观察玩具熊猫、紫砂壶、大象、天安门这些身边的物体,知道了可以从正面、后面、侧面,甚至从上面这些不同的位置来观察,能找到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画面,能根据不同的画面找到观察的位置。
学生1:我知道第二幅图是小亮看到的。
学生2:我知道第一幅图是小红看到的,第三副图是小丽看到的,小红是坐在正对壶把儿的位置,只能看到圆圆的壶身和中间是壶把儿,看不到壶嘴儿,小丽是坐在正对壶嘴的位置,只能看到壶身和壶嘴儿,看不见壶把儿。我就能判断出这两副图。
学生3:第五幅图看到了圆圆的壶盖,既能看见壶把儿还能看到壶嘴儿,左边细长的壶把儿,右边是壶嘴儿,这是从上往下观察到的。小明不是从上往下观察的,看到的肯定不是第五幅图。

二年级上册数学 —观察物体(一)_教案 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  —观察物体(一)_教案  人教版

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观察物体(一)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并能用恰当的语言描述观察到的图形特征。

2.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观察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让学生在观察、操作、讨论的过程中,发现、总结观察物体的方法。

二、教学内容1. 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

2. 描述观察到的图形特征。

三、教学重点1. 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并能用恰当的语言描述观察到的图形特征。

2.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观察能力。

四、教学难点1. 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并能用恰当的语言描述观察到的图形特征。

2.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观察能力。

五、教学准备1. 课件或实物。

2. 学生准备:观察物体,如玩具、文具等。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利用课件或实物展示一个物体,引导学生从不同方向观察,并描述观察到的图形特征。

-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图形特征会不同?2. 探究新课- 让学生分组观察物体,每组从不同方向观察,并记录观察到的图形特征。

- 引导学生总结观察物体的方法,如:从正面、侧面、上面等不同方向观察。

- 让学生尝试用恰当的语言描述观察到的图形特征,如:形状、大小、颜色等。

3. 实践操作- 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观察不同的物体,并用恰当的语言描述观察到的图形特征。

- 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分享观察到的图形特征。

4. 总结提升-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学到的内容,如: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描述观察到的图形特征等。

-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所学的观察方法,提高观察力?5. 课堂作业- 让学生完成课堂作业,巩固所学内容。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观察物体时的细节,引导学生用恰当的语言描述观察到的图形特征。

2. 在实践操作环节,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3.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八、课后作业1. 观察身边的物体,从不同方向观察,并用恰当的语言描述观察到的图形特征。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教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教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教案(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教案第【1】篇〗<<观察物体>>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正确辨别从不同位置(正面、侧面、背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2、知道在不同位置上,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过程与方法:借助动手操作,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同伴合作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2、帮助学生树立从小仔细观察事物,认真思考的好习惯。

3、对学生进行保护珍稀动物、关心集体的情感教育。

教学重点:在实际的观察活动中,感受到在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教学难点: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教学准备:实物,不同角度观察到的教学方法: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感知师:我听说咱们班的同学都特别喜欢动物,是吗?现在大家的脑海中肯定都出现了许多动物的图像吧!下面咱们看看哪位同学的眼力最棒!课件出示动物身体一部分的,学生猜测。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对这些动物不仅认识,还能抓住他们的特征,平时肯定看得特别仔细和认真。

用眼睛仔细、认真的看这就叫“观察”。

师:今天我想和同学们一起上一节观察课——观察物体。

(随机板书:观察物体)同学们只要仔细、认真的观察,每个人都会成为小小观察家的。

有信心吗?老师这里有一张给小鸭子照的照片,请全班同学认真观察照片,说一说你知道这些照片摄影师站在小鸭子的什么位置,照的是小鸭子的哪一面?质疑:刚才同学们都说地非常好,不过老师有个疑问,为什么都是照着同一只鸭子,可是每张照片都不一样呢?揭题:说得真好!要拍出精彩的照片,就得仔细观察物体,从各个角度去观察,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观察物体”。

(板书课题)二、激发兴趣,合作求知1.构建新知。

(1)本位观察:谈话:(出示熊猫)这是什么?(这是我们的国宝熊猫)要求:老师为每一组也准备了一只熊猫,请每个同学仔细观察,你看到了这只熊猫的哪一面,是什么样子?(课件出示从正面、左侧面、右侧面、背面拍摄的熊猫照片。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_第01课时_观察物体(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_第01课时_观察物体(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_第01课时_观察物体(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观察物体》,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和掌握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这一单元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操作能力,对生活中的物体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他们在空间想象和抽象思维方面还不够成熟,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来提高。

此外,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对他们的学习效果有很大影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掌握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的方法,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学生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认识和掌握观察的方法。

2.教学难点: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参与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操作卡片等辅助教学,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具体化。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生活情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掌握观察的方法。

3.实践活动: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和操作,体验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的方法。

4.交流分享:学生展示自己的观察成果,分享观察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5.总结提升:引导学生总结观察物体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6.巩固练习: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5单元 第一课时《观察物体》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5单元 第一课时《观察物体》人教版

第五单元观察物体(一)第一课时《观察物体》(一)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包括两部分内容: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从上面观察物体,由平面图形判断立体图形。

这些内容都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必要基础,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在编排上,教材是按照知识引入——概念教学——知识应用的顺序逐步展开的,体现了知识的形成过程。

(二)单元教学目标1 初步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 会辨认简单物体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到的形状,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 丰富对现实空间和图形的认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立体思维。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单元重难点教学重点:能辨认不同位置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教学难点:会从上面观察物体,由平面图形判断立体图形。

(四)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观察物体》【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正确辨认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物体的不同形状。

过程与方法:知道从不同角度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动手操作,发展空间观念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判断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察能力。

【教学难点】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的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教材分析】本单元内容是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在学习了位置知识的基础上,借助于生活中的实物和学生的操作活动进行教学的。

主要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他们的形象思维。

通过一些活动,使学生认识到,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物体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并让学生初步体会局部与整体的关系,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不但可以使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而且又为以后学习有关几何图形的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方法】迁移类推,引导发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听说过“盲人摸象”的故事吗?多媒体课件出示幻灯片2如果有学生知道,请一名学生讲给大家听,如果学生不知道,教师简单地把故事内容介绍给大家。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一)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一)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一)教学设计和食指捏住熊猫的头和身体,将熊猫放在桌子上,然后从不同的位置拍照。

2)让学生分别从前、后、左、右、上、下等不同位置观察熊猫玩具,并用画纸画出观察到的形状。

3)引导学生比较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熊猫玩具的形状,体会到不同位置观察到的视图是不同的。

2、观察其他物体。

1)教师出示其他物体,如书、杯子等,让学生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并记录下观察到的形状。

2)引导学生比较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体会到不同位置观察到的视图是不同的。

小结: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所得到的视图是不同的,观察位置的不同会影响视图的形状。

教学设想:通过观察实物,让学生亲身体验从不同的角度可看到不同的视图,从而加深对观察物体的认识。

]三、拓展活动,巩固所学知识。

1、游戏:猜物体。

1)教师出示一部分物体,让学生猜出完整的物体。

2)学生通过观察物体的一部分,猜测完整物体的形状和名称。

3)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自己猜对和猜错的原因,体会到观察物体的重要性。

2、活动:自己拍照。

1)让学生自己拍照,从不同的位置拍摄同一个物体。

2)让学生观察自己拍摄的照片,比较不同位置拍摄的照片的不同之处。

小结:观察物体是认识物体的重要方法,通过拓展活动,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学设想:通过游戏和活动的形式,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使用食指表示相机,给熊猫拍照。

首先,选择一个喜欢的角度,想象并印在脑子里。

接着,从熊猫的前、后、左、右不同的位置拍几张照片,想象并印在脑子里。

这个活动的目的是引导学生亲身参与实际观察的活动,帮助他们逐步学会从不同角度去观察物体的方法,并提高观察活动的有效性。

接下来,在屏幕上展示照片,让学生根据照片判断拍摄位置。

当学生辨认左、右两边拍的照片出现困难时,引导他们到熊猫的左、右两边再次进行观察,比一比这两个角度拍出的照片到底有什么不一样,以便于突破这一难点。

给卡车拍照也是同样的方法,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仔细观察,并根据图片判断是谁看到的。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上册5《观察物体(一)》教案1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上册5《观察物体(一)》教案1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上册5《观察物体(一)》教案1一、教学目标1.能够观察物体的形状和颜色。

2.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物体的形状和颜色。

3.能够进行简单的物体分类。

二、教学重点1.观察物体的形状和颜色。

2.描述物体的形状和颜色。

3.物体分类。

三、教学难点1.描述物体的形状和颜色。

2.物体分类的概念。

四、教学准备1.准备多种具有不同形状和颜色的小物体。

2.准备一些图片或卡片,展示不同形状和颜色的物体。

3.准备一些小组活动的任务卡。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活动1.利用图片或卡片展示不同形状和颜色的物体,引起学生的兴趣。

2.让学生自由观察图片或卡片中的物体。

2. 学习活动1.让学生围绕物体的形状和颜色进行讨论,引导学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物体。

2.让学生通过比较,将物体按形状和颜色分类。

3.教师引导学生注意用观察的方法来描述和分类物体。

3. 活动设计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给出一些具有不同形状和颜色的物体,让学生进行观察、描述和分类。

2.每组学生展示他们的成果,让其他组进行评论和补充。

3.教师指导并总结各组的分类方法和描述方式。

4. 课堂小结1.总结今天学习的内容,强调观察物体的重要性。

2.鼓励学生多用简单的语言描述物体。

3.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进行观察和分类。

六、作业布置1.让学生找一些家里的物品进行观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这些物体的形状和颜色。

2.带一些小物体到学校,让同学观察并描述你带来的物品。

七、教学反思1.学生是否能够准确观察和描述物体的形状和颜色?2.学生在进行物体分类时是否能够合理归类?3.是否能够引导学生用观察的方法描述和分类物体?以上就是本节课《观察物体(一)》的教学内容,希朼老师和同学们能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加深对物体物体观察和描述技能的理解。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 第1课时 观察物体(1) 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 第1课时 观察物体(1) 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第1课时观察物体(1)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节课为《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观察物体”的第1课时。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对物体基本形状的识别,对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和方向的初步认识,以及通过观察和描述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识别和描述日常生活中常见物体的基本形状。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描述,学生能够理解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和方向,培养空间观念。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细致观察和准确描述的能力。

教学难点1. 学生对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和方向的理解。

2. 学生在观察物体时的细致程度和描述的准确性。

教具学具准备1. 准备各种不同形状的物体模型,如立方体、球体、圆柱体等。

2. 准备观察物体用的放大镜。

3. 准备白板、白板笔和教学PPT。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不同形状的物体图片,引导学生说出物体的名称和特点。

2. 新授:教师展示物体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物体的形状、大小和颜色。

3. 实践:学生分组,每组分配不同形状的物体,学生通过放大镜观察并描述物体的细节。

4. 讨论:每组学生分享观察到的物体特点,全班讨论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和方向。

5. 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观察物体时的注意事项。

板书设计板书将围绕物体的形状、大小、颜色和空间位置进行设计,通过图示和关键词来强调教学重点。

作业设计1. 观察家里的物体,描述其形状、大小和颜色,并画出物体的简图。

2. 家长辅助,让学生描述物体在房间中的位置和方向。

课后反思1. 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和理解程度,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2. 教师应关注学生对物体位置和方向的理解,适时提供辅导和支持。

3. 教师应鼓励学生在家中进行观察实践,将数学学习与日常生活相结合。

---本教案根据《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的教学要求进行设计,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和观察力的培养,旨在通过观察和描述物体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数学】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1课时《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数学】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1课时《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课时观察物体一、学习目标(一)学习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68页例1相关内容及做一做、练习一1、4题。

本课时主要教学辨认从不同位置(前面、侧面、后面)观察一个简单物体的形状。

教材呈现了4名学生从前、后、左、右四个方向观察一个熊猫玩偶的情境图,并在情境图下面给出从这四个方向观察到的形状,让学生判断是哪个方向的学生看到的。

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初步体会局部和整体的关系。

做一做和练习一的1、4题呈现了丰富的观察素材,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巩固观察方法,发展空间观念,积累观察经验。

(二)核心能力观察物体这节课在积累直观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观察、想象、辨析,建立所观察到图形的清晰表象,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本节课对于学生的观察能力、抽象能力和几何直观、空间观念的建立和培养,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三)学习目标1.通过观察玩偶,能说出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通过观察、操作、想象、交流等活动,能正确辨认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尝试总结观察物体的基本方法。

3.在辨认侧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时,能抓住其独特的特征,感受局部和整体的关系。

(四)学习重点正确辨析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物体的形状。

(五)学习难点辨认从不同侧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六)配套资源实施资源:《观察物体》教学课件、《观察物体》基础作业、飞机模型二、学习设计(一)课前设计预习任务请你的家长做模特,用手机从前面、后面、左面、右面分别拍照,仔细观察四张照片,你有什么发现?(二)课堂设计1.导入同学们听说过《盲人摸象》的故事吗?谁来讲给大家听?为什么盲人认为的大象各不相同呢?小结:要全面准确地认识一个事物,就要从多个角度来观察和分析。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观察物体。

(板书课题:观察物体)【设计意图:在导入环节,结合有趣的故事引入,既引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切合本节课学习的主题,快速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观察物体上来。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第五单元 第1课时 观察物体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第五单元 第1课时 观察物体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第五单元第1课时观察物体一、教学目标1.能够观察物体的形状、颜色、大小等特征。

2.能够描述物体的形状、颜色、大小等特征。

3.能够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对观察到物体的感受和认识。

二、教学重点1.学生能观察物体的形状、颜色、大小等特征。

2.学生能描述物体的形状、颜色、大小等特征。

三、教学难点1.学生能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对观察到物体的感受和认识。

四、教学准备1.不同形状、颜色、大小的物体。

2.图片或实物展示物体的示例。

3.黑板、彩色粉笔。

五、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老师用图片或实物展示不同形状、颜色、大小的物体,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这些物体的特征。

2.探究(15分钟)–学生分组观察几个不同的物体,记录物体的形状、颜色、大小等特征。

–学生对观察到的物体进行描述,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

3.总结(10分钟)–老师引导学生总结观察物体的方法和技巧,强调观察的重要性。

4.练习(15分钟)–老师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练习观察并描述物体。

5.反馈(5分钟)–老师请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经历和感悟。

六、课堂小结在这节课上,我们学习了如何观察物体的形状、颜色、大小等特征,并学会了描述物体的特征。

观察是学习的起点,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多多观察,多多思考。

七、作业完成课堂练习,并在家中继续观察周围的物体,认真记录物体的特征。

八、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 观察物体的形状、颜色、大小等特征。

* 描述物体的形状、颜色、大小等特征。

希望大家在这节课上认真观察,积极参与,提高对物体的观察能力和描述能力。

人教版-观察物体(一)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二年级上册数学

人教版-观察物体(一)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二年级上册数学

《观察物体(一)》教学设计一、核心素养目标1.空间观念通过观察实物,让学生初步体会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2.推理能力根据观察到的物体的一个面,推理出物体的全貌,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3.应用意识引导学生将观察物体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初步体会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简单物体所得到的图形。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三、教学设想以学生熟悉的物体为观察对象,通过实际观察、小组讨论、交流汇报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的不同结果。

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增强直观性和趣味性。

四、教学方法1.直观演示法利用实物、多媒体课件进行直观演示,帮助学生理解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的结果。

2.小组合作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观察,交流观察结果,培养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3.探究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的特点,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五、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

2.玩具小熊、长方体盒子等实物。

六、教学课时1课时七、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5分钟)1.播放一组图片,展示不同动物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不同形状的情景。

提问:“同学们,为什么它们看到的形状不一样呢?”引出观察物体的主题。

(二)探究新知(20分钟)1.观察玩具小熊把玩具小熊放在讲台上,让学生分别从前面、后面、左面、右面观察小熊,说说看到的形状。

小组内交流观察结果,然后全班汇报。

教师总结: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观察长方体盒子把长方体盒子发给各个小组,让学生从不同位置观察盒子,并画出看到的图形。

小组展示所画图形,讨论为什么从不同位置看到的图形不一样。

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从不同位置观察长方体盒子的动画,进一步加深学生的理解。

(三)巩固练习(10分钟)1.完成课本上的“做一做”练习题。

【人教版】2024年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1课时 观察物体

【人教版】2024年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1课时 观察物体

【人教版】2024年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1课时观察物体一. 教材分析《观察物体》是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的一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物体的不同角度,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通过观察物体的活动,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空间观念,他们能够通过观察物体的不同角度来认识物体。

但学生的观察能力存在差异,有的学生观察细致,有的学生观察粗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细致观察,提高观察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并能够用语言描述物体的形状和特征。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物体的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对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并描述物体的形状和特征。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用语言准确描述物体的形状和特征。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观察物体,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2.游戏教学法:通过观察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物体的能力。

3.分组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观察物体,交流描述,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观察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准备一些不同形状的物体,如球体、长方体等,用于学生观察。

2.学具准备:每个学生准备一些小卡片,上面画有不同形状的物体,用于学生分组观察和描述。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观察物体。

例如,教师可以拿一个长方体物体,让学生猜测它的形状,从而引发学生对物体形状的好奇心。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一些不同形状的物体,如球体、长方体等,让学生观察。

同时,教师用语言描述这些物体的形状和特征,如“这个物体是圆的,它的边缘很光滑”,“这个物体是长方体,它有四个角和六个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
《观察物体》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正确辨别从不同位置(正面、侧面、背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2.知道在不同位置上,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二、过程与方法
1.借助动手操作,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同伴合作意识。

2.帮助学生树立从小仔细观察事物,认真思考的好习惯。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2.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在实际的观察活动中,感受到在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
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课前准备
实物,不同角度观察到的图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激趣感知
师:我听说咱们班的同学都特别喜欢动物,是吗?
现在大家的脑海中肯定都出现了许多动物的图像吧!下面咱们看看哪位同学的眼力最棒!
课件出示动物身体一部分的图片,学生猜测。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对这些动物不仅认识,还能抓住他们的特征,平时肯定看得特别仔细和认真。

用眼睛仔细、认真的看这就叫“观察”。

师:今天我想和同学们一起上一节观察课——观察物体。

(随机板书:观察物体)同学们只要仔细、认真的观察,每个人都会成为小小观察家的,有信心吗?
老师这里有一张给小鸭子照的照片,请全班同学认真观察照片,说一说你知道这些照片摄影师站在小鸭子的什么位置,照的是小鸭子的哪一面?
质疑:刚才同学们都说的非常好,不过老师有个疑问,为什么都是照着同一只鸭子,可是每张照片都不一样呢?
揭题:说得真好!要拍出精彩的照片,就得仔细观察物体,从各个角度去观。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观察物体”。

(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学生喜欢感兴趣的猜一猜引入新课,引发学生的讨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了解什么是观察。

从而使学生理解要全面地了解一个物体各方面的特征就要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感受局部和整体的关系,激发学习的兴趣。


二、新课学习
构建新知。

(1)本位观察:
师:(出示熊猫)这是什么?(这是我们的国宝熊猫)
要求:老师为每一组也准备了一只熊猫,请每个同学仔细观察,你看到了这只熊猫的哪一面,是什么样子?(课件出示从正面、左侧面、右侧面、背面拍摄的熊猫照片。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
?和屏幕上的哪张照片是一样的?
师: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老师想统计一下人数,请看到熊猫正面的同学站起来。

看到侧面的同学也站起来。

没有站起来的同学,你们看到的是哪一面?
(2)换位观察:
要求:听老师口令,全体起立。

请每组同学按照顺时针的方向(教师做手势表示)走到本组的下一张位子上去。

你们现在看到的熊猫的形状和刚才一样吗?
那你现在看到了熊猫的那一面?
生1:我看到了侧面,刚才看到了前面。

生2:我看到了背面,刚才看到了侧面。

质疑:为什么大家现在看到的和刚才不一样呢?
小结:对!原来我们换了位子,位置发生了变化,观察的角度也不同了,所以看到熊猫的形状也不一样了。

(3)全面观察:
师:同学们想不想自己找一个位置观察熊猫?
好,那你们想到哪个位置就到哪个位置去观察吧!
提问:你到哪个位置去观察的?
和刚才看到的一样吗?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得出要认识一个物体就要全面的进行观察。


师:我们要想认识一个物体就要全面的进行观察,不能只看到一部分就早早的下结论,所以我们观察物体要全面有序。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知道由于位置不同,所以观察角度就不同,看到的物体的形状也就不一样了。

引导学生得出要认识一个物体就要全面的进行观察。


师:今天我们学会了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知道了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同一物体的形状是不一样的。

其实我们在观察物体的时候,有的时候会受到肉眼和其它一些条件的限制,所以啊,需要借助一些工具来进行我们的观察,请看大屏幕。

(1)放大镜
师:它可以把一些很小的文字、图片进行放大。

(2)望远镜
师:观察比较远的物体我们可以依靠――瞧!解放军叔叔有时还借助望远镜来观察远处的物体呢!
(3)显微镜
师:这是显微镜,通过这个工具啊,可以看见很多我们肉眼看不见的物体,很多科学家就是借助它来观察一些微生物或者细胞的。

师:希望大家课后能够处处留心观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和感受,做一个勤于思考的好孩子!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亲身感受、小组合作交流,知道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结果是不同的。

在此基础上判断三个图分别是谁看到的,使学生很容易由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在不同位置看到的物体的样子,在学生的头脑中进一步加深印象。

在形式多样的知识应
用中体验成功。


三、结论总结
1.用眼睛仔细、认真的看这就叫“观察”。

2.要想认识一个物体就要全面的进行观察,不能只看到一部分就早早的下结论,所以我们观察物体要全面有序。

3.同一物体,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形状也会不一样。

四、课堂练习
1.连一连
2.填一填
小狗看到的是图();
小猴看到的是图();
小猫看到的是图();
小鸟看到的是图()。

3.下面右边的三幅照片分别是在哪个位置拍的?
五、作业布置
说一说,下面的图片分别是谁拍到的?
六、板书设计
观察物体
正面(前面)侧面后面
从不同的位置→形状不一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