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经济学,语言]外语经济学与语言经济学比较研究

合集下载

应用文-外语经济学与语言经济学比较研究

应用文-外语经济学与语言经济学比较研究

外语经济学与语言经济学比较研究'外语学与经济学比较研究\xa0一、引言从20世纪初开始,伴随着近代工业革命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各学科的思想家对自己研究领域的问题的思考不断推向深入,人们开始觉察联盟到语言的束缚以及所用语言的困惑,因而自然而然地从各个学科和各个领域的不同研究视角同时发现了语言问题。

最早开启“语言转向”的是在领域和语言学领域,例如奥地利哲学家弗雷格,他从研究逻辑和数学中开始关注并思考语言问题;哲学家维特根斯坦从对世界的本体论的逻辑思考逐步转向到了对日常语言的反思;语言哲学家奥斯汀等进一步推进语言转向并使其成了当代哲学中最蓬勃兴盛的一维“研究向量”;哲学家海德格尔从自己的哲学思考视角把对语言的反思回归到了哲学的本体论诠释。

于是在近代和当代诞生了诸如索绪尔、布龙菲尔德、萨丕尔、乔姆斯基和韩礼德等国际语言学界的思想大师。

然而,在经济学领域里,经济学家却似乎很少注重经济学分析中的语言问题,直到20世纪末,博弈论经济学大师鲁宾斯坦才提出了语言的经济学分析和博弈论经济学的语言问题。

后来,在经济学研究领域,人们把“语言转向”看成是经济学作为分析人类经济和行为及其后果的一门学问之本质的自然延伸以及其理论向深层推进的一个自然结果,同时,这也为语言经济学的发展提供了哲学和社会科学背景和哲学方法论支撑。

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引领各学科进行深层次研究。

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围绕着语言研究,一方面是语言学研究出现了一些分支,另一方面是语言学也出现了很多分支,这两项研究在不断取得新的学术成果的同时,也面临诸多挑战,尤其是后者。

因为,如果说语言学研究仅仅依靠其内部因素就能够使得以研究自身并取得一定成果的话,那么应用语言学研究则需要借助其外部因素,借助其他学科才能够得以存在并得以研究其自身。

因此,应用语言学的研究涉足了很多其他学科或领域,然而却没有涉足经济学科,也没有一个分支直接或间接地涉足经济领域。

语言经济学将语言学研究与经济学研究结合起来

语言经济学将语言学研究与经济学研究结合起来

语言经济学将语言学研究与经济学研究结合起来,已经取得了很多成果。

但是,在把经济学概念应用到语言现象时也出现了一些疑问或混乱。

本文围绕语言经济的几个基本问题展开讨论,试图进一步澄清语言的“资源”、“选择”、“成本”、“收益”、“贸易”和“市场”等经济学性质,希望对语言经济学的发展有所裨益。

语言是稀缺资源吗经济学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

既然是语言经济学,其研究目的之一便是社会怎样管理自己稀缺的语言资源。

那么,语言资源是稀缺资源吗?或者更具体地说,我国的语言资源稀缺吗?许多语言学家认为“我国语言资源丰富”,似乎没有“稀缺”的问题。

但是经济学上的资源稀缺性是定义性特征,任何资源都是“稀缺”的;显然这是一个不同性质的问题。

对语言资源的分析一般联系人力资本理论,语言是一种人力资源。

劳动者的语言技能,特别是在工作中能够发挥作用的语言技能,构成人力资源的一部分,而且可以成为一种人力资本。

但是,这种资源稀缺吗?一般人很难有语言资源匮乏的感觉——许多会说话的人还面临失业的困境,怎么会有语言资源不足的问题呢?事实上,恰恰相反,也许失业还跟语言资源的缺乏有关。

仅从人力资本的角度,从社会生产的角度,就可以发现语言资源的匮乏。

因为从经济活动的需要来看,我们的人力资源中蕴涵的语言资源还不适应当前多语市场的需要。

即使不考虑外贸和其他国际交流,只考虑我国各族人民的各方言群体的经济生活的需要,历史造成的语言分割和人类语言学习能力的局限,也使语言资源的稀缺性显露无遗。

不用说世界上的6000多种语言,就是中国的100多种语言,也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完全掌握。

一个人的语言学习能力(包括学习时间)是有限的,要想无障碍地与全国讲不同语言的人沟通是不可能的。

即使所有的人都有学习普通话的愿望,还有相当大一部分人没有学习普通话的条件,或者是因为年龄太大,或者是没有语言环境,或者是没有足够的时间,等等。

资源永远是稀缺的,语言资源也永远是稀缺的。

简论经济语言学

简论经济语言学

简论经济语言学经济语言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它是把语言学与经济学联系起来进行研究的学科。

它引入了经济学的理论来研究语言,同时也把语言学的研究归入经济学的范畴。

因此,经济语言学可以被认为是一个横跨语言学和经济学的交叉学科。

经济语言学的研究事实上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已开始。

它的目的是通过经济学的视角来研究语言,研究人们在使用语言时会采取哪些行为,以及一个人使用语言时是否会受到其他人的影响。

此外,经济语言学还研究人们如何沟通背后的经济利益和利益冲突,以及语言的文化依附性比如,一个人的话语能够表达出什么意思。

经济语言学的发展受到了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和语言学的影响。

这些学科的理论和技术被渐渐用来开展经济语言学研究。

经济学的理论,尤其是微观经济理论,为经济语言学提供了一个框架,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语言使用者的行为。

社会学和心理学提供了有关社会和心理研究背景的重要见解,使经济语言学的研究能够进一步考虑语言使用时的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

经济语言学的研究主要基于语言使用者的行为。

它通过分析语言使用者在沟通中采取的行为,从而建立一套关于语言沟通行为的理论。

经济语言学还支持一些传统的研究方法,比如分析语言使用者在沟通中会考虑哪些因素。

而研究人员也会采用心理实验来研究语言使用者的行为。

经济语言学也有其局限性。

首先,它更加关注研究人们对语言的理解,而不是对语言结构的理解。

其次,由于经济语言学是一门跨学科的学科,它的理论构建也受到限制。

最后,经济语言学研究的数据或者模型也可能不完整或不准确。

经济语言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它把语言学和经济学的研究联系起来,为语言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它把语言理解和行为研究联系起来,揭示了语言在沟通时的经济因素和文化因素。

尽管经济语言学有一些局限性,它也有很大潜力,可以有效地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语言使用行为。

语言经济学综述

语言经济学综述

语言经济学综述1、语言经济学的语言观如同语言哲学、语言社会学等众多交叉研究领域把语言放在不同于以往的语境下一样,语言经济学把语言放在特定的经济学语境中进行考查,实现了语言研究的又一次跨界和飞跃。

在语言经济学的语境中,语言也被赋予了不同于传统语言学和其他语言学交叉学科视角的特征和作用,不仅实现了语言自身价值的提升,也对支撑语言经济学的两门主流学科---经济学和语言学研究有所推动和发展。

那么,语言经济学对语言的认知和界定与以往有何不同,语言经济学的语言观又是怎样的呢?1.1语言具有价值、效用、成本、收益等经济特征语言经济学超越以往任何阶段的语言研究对语言经济特征的认识,明确提出语言具有价值、效用、成本、收益等经济特性。

这一观点最早由语言经济学的创始人JacobMarschak提出,揭示了语言的经济学实质和特征,是语言经济学的思想核心。

应该承认,无论是经济学家如亚当•斯密还是语言学家如索绪尔,都早已认识到语言与经济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语言在人类经济活动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但是他们都没有对语言的经济性特征达到如此深刻的认识,没能就语言的经济特性提出如此具体明确的论断。

对于语言与经济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经济学的鼻祖亚当•斯密,他指出:”从来没有一个人看到一只狗与另一只狗进行公平的、有意识的骨头交易”,因此,”交易需要语言”。

[13]语言学大师索绪尔著名的《普通语言学教程》在很多方面体现了经济学思想,他还认为研究语言学与研究政治经济学存在着相似性,其相似性在于”人们都面临着价值这个概念。

它在这两种科学里都是涉及不同类事物间的等价系统,不过一种是劳动和工资,一种是所指和能指”。

[16]向明友研究认为,索绪尔的语言价值学说,组合、聚合学说及共时、历时理论的形成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当时德国、法国、瑞士及奥地利等国的经济学家的学术思想的影响或启示。

他还进一步分析了在借鉴经济学思想为语言学研究所用上,索绪尔留给后人的启示和缺憾,进而预言现代西方经济学思想将会为现代语言学的言语及言语行为研究提供更多、更有效的借鉴。

外语经济学与语言经济学比较研究

外语经济学与语言经济学比较研究
a n i e s b e ee n n fr in e o o .A p l ain—o e td s d 。i-a o t gt e r s a h meh sa d n id s n a l l me ti eg c n my p o sa a pi t n c o i r ne t y t d p i h e l t o u n e  ̄ d n
中图分类号 :f 4 ’ 7 文献标识码 :A
A m p r tv t y o r in n u e Ec no isan o o c fLa g g Co a a i e S ud n Fo eg La g ag o m c d Ec n m s o n ua e i Z HANG De ・f GUAN n u. Big
2 1 / 1 总第 4 5期 0 1 1 1
文 章编 号 :10 — 4 X (0 I 1 — 13— 7 0 1 18 2 1 ) 1 0 7 0
商 业 研 究
外语 经济 学 与语 言经济 学( 哈尔滨商业大学 1 .外语学院;2 .经济学院,哈尔滨 102 50 8) 摘要 :语言经 济学研 究是采用 经济学的研 究方法和 工具来分析研 究索绪 尔所提 出的超 凡 “ 言” 语
行 为三者构成 的有机 整体作 为涉外经 济活动 中存在 于 内而非游 离之 外 的 因素 的 经济特性 ,是 一 种应用研 究。外语 经济学与语 言经济学彼 此 虽具有相 关性 ,却是互不 隶属 的两个 交叉 学科 。 关键 词 :外语 ;语 言 ;外语 经济 学;语 言经济学 ;比较研 究
c n mi ri f“a g e’a d“ p cf a g a e p tow r yS us r ,n meyv u 。e e t x e s n mf . o o ot t o l u ’ n as n s e icl u g " u r adb a sue a l a e f c -ep nea dp i i n f l t

对语言经济学中经济对语言影响的研究

对语言经济学中经济对语言影响的研究


语 言经济学综述
在人类漫长 的历 史中, 由于商业经济 发展的缓慢 ,因此 语 言 和 经 济 的 关 系 并 未 凸 显 , 没 有 得 到 人 们 的 重 视 。 自上 世 纪6 0 年代起 ,经济学者J a c o b M a r s c h a k 提 出 了语 言 和 经 济 的 关 系 问题 ,引 起 各 国 学 者 对 于 语 言 和 经 济 关 系 问题 的 关注 和 研究 。最近三十年 是全 球经济飞速发展 的三十年 ,经济 的发 展 带 动 了 人 们 对 于 经 济 学 的 研 究 , 同样 语 言 经 济 学 的研 究 也 在 国外取得 了重大 的进 展 。由于我 国经 济发展起步较 晚,因 此对 于语言经济学 的研 究 ,起步于上世 纪9 O 年代 ,我 国语 言 专业 的 学 者 和 经 济 学 者 分 别 从 不 同专 业 视 角 对 于 语 言 经 济 学 展 开 了研 究 , 已经 取 得 了很 多 重 大 成 果 。
经济 实力 的提升 、国民生活水平 的提 高、购买力 的增 强 、旅 游 消费的需求增加 ,也直接导致 了语 言的传播 。伴随着经济 的 发 展 ,汉 语 的传 播 也 更 为 迅 速 和 宽 广 ,各 国对 于 汉 语 专 业 人才 的培养也 更为重视 ,建立 了各 自的汉语人才 培养体系 。 N2 0 1 2 年 , 中 国孔 子 学 院 已经 在 1 0 0 多个 国 家 建 立 了3 5 0 多 所 孔子学院 。在2 0 1 3 年1 月,美 国国务卿希拉里 ・ 克里顿宣布 成 立 “ 十万人 留学中 国”基金会 ,在韩国 、日本等 国家在公共 场所 的广播 、标志也在使用本 国语言和英语之后 开始加入汉
语。
二 、经济的发展推动 了语言的发展

语言经济学

语言经济学

语言经济学语言经济学就是利用经济学的理论、方法和工具把语言作为一个变量、一个参数来分析语言对经济的作用与影响, 其主要论据就是人力资本理论……语言学经济学是从语言的角度来研究经济的学科。

它可以被理解为研究语言经济的学科, 如语言的经济价值、语言学习培训的经济效益等……也可以把语言作为分析经济学的一种方法……还可以从语言学角度出发, 用经济学的方法来解释语言如语言的演变、发展等……经济学与语言是一个宽泛的名称……涉及到语言的语义、语用及演化问题本身, 还对经济学的语言进行了经济学分析。

以往对语言经济学的研究, 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1)把语言看成是一种民族归属, 特定的母语造成了特定的人群, 这些人群的经济收人有很大的差别。

这阶段的研究, 如美国黑人和白人的收人差距, 加拿大以英语和法语为母语的人们的收人差别。

2)母语是一种遗产,不需要个人奋斗就能够实现, 而第二语言需要个人付出。

3)语言能力是人力资源的一个组成部分, 语言技巧和其他技巧一样, 都可以作为经济要素, 可以通过投资获利分析。

4)语言对人们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的影响, 并用经济学的成本收益分析来评价各种不同的语言政策, 不同的语言政策的相对优劣比较成为一种量化上的可能。

一、语言规划的成本收益分析语言就类型学来说没有高级与低级之分,只要能够有效地满足交际就行。

但是不同语言体现出来的经济价值却有高低之分。

语言的经济价值取决于多种因素,从语言的使用人数、语言学习难度、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 体现出来的学习成本、机会成本、经济收益、代际收益等内容, 都可以用经济学加以分析。

这是语言经济分析的基本前提。

信息经济学揭示了语言具有经济学本质, 即语言具有价值、效用、费用和效益。

其中以格林的研究最为突出,研究主要起自经济学家。

到了后来, 语言学家、教育学家等也加人到语言经济学的研究行列中来:祝婉瑾、戴炜栋、何自然、高一虹、徐大明等等。

语言本身也是一种人力资本,人力资本的核心是教育投资。

试论语言学研究的跨学科趋势——兼议语言经济学

试论语言学研究的跨学科趋势——兼议语言经济学

二、 语言学研究 中的两种趋势
跨 学科研 究 是 现 代 科 学 发 展 的 明显 趋 势 。在
转 向语 言与社 会 、 言 与人 脑 的 关 系; 语 从
人 们如 何说 出和 听 懂语 言 到 如 何 利 用机
器来 分析 、 识 、 拟 和 翻 译 语 言 。如 果 辨 模
新世纪里语言学的研究更会适应这一潮流, 与相关
不 同学科 中建 立跨 学科 的联 系 , 以解决 种种 复 杂 的 语言 问题 。虽 然两 者 对 语 言 学 研 究 的发 展 在 不 同 阶段 都有 贡 献 , 当 前 更 倾 向于 跨 学 科 发 展 。 【 但 ”】
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科学 。这是最简单 的定 义。英语 中先用 si c f agae c neo l ug 表示语 言学, e n 后来 才 用 lgii ,后 者 源 自德 语 srcwse— i usc n ts pah i n s sh f, 1 纪上 半 叶开 始使 用 。像 对语 言 的认 c a 于 9世 t
1 0 5
及时 了解语 言 学 这种 迅猛 的发展 态势 。 王先生主要讲 的是语言学研 究对象和领域 的 念 , 发展变化 。如果从语言学 的理 论和研究方法上讲 语言学研究为什么会 出现这种跨学科 的趋势 从古至今也是 由单一逐步走 向多元化 的 ‘ 。 呢 ?其 主要原 因是 : 第一 , 现代 科 学技 术 的发 展 。语 言 学 的发展 与 在语言学 的研究 中一直存在着 两种倾 向。一
书面语 转 向 口语 ; 个 别语 言项 目转 向整 从 个语 言 系统 ; 一种语 言的 某些 配置转 向 从
本文将概述语言学研究 的上述两种倾向 , 一种是语 言 自身的纵深发展 , 使语 言学得 以细化、 深化和升 华; 另一种是语言学与另一种学科形成交叉学科 。 同时, 本文还特别 以语言经济学为例 , 阐述语言学

专业的语言经济学

专业的语言经济学

专业的语言经济学语言经济学是一门研究语言和经济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它探讨了语言对经济活动和决策的影响,以及经济条件对语言使用和变化的影响。

语言经济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结合了经济学、语言学和社会学等多个学科的理论和方法。

本文将介绍语言经济学的背景、重要概念以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一、语言经济学的背景和概念语言经济学的发展背景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末的美国,当时经济学家开始关注语言在经济决策中的作用。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语言经济学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它研究了语言如何影响国际贸易、就业市场、知识产权保护以及公司的营销策略等方面。

语言经济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是语言的信息含量。

经济学家认为,语言中的信息越多,传递成本就越高。

例如,如果一个公司要将产品信息翻译成多种语言,那么成本就会增加。

另外,语言也可以被用作信息的筛选工具。

经济学家发现,在某些市场环境下,能够说外语的人通常有更高的教育水平和更高的收入水平。

二、语言经济学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语言经济学对国际贸易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进行国际贸易的过程中,语言障碍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例如,如果一个公司希望将产品出口到中国,那么他们需要将产品信息翻译成中文,并且需要了解中国消费者的文化习俗和消费偏好。

这些语言和文化方面的差异可能会增加交易成本,并且影响市场准入和产品竞争力。

另外,语言经济学还研究了语言对贸易谈判和协议的影响。

经济学家发现,在谈判过程中使用不同的语言可能会导致信息不对称和误解,从而影响谈判的结果。

因此,了解谈判对手的语言和文化背景对于达成有利的贸易协议非常重要。

三、语言经济学在就业市场中的应用语言经济学对就业市场的研究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跨国公司和国际组织对具备多语言能力的员工有着更高的需求。

掌握多种语言的员工能够更好地与国际客户和合作伙伴进行沟通,提高工作效率和竞争力。

此外,语言能力还可以影响个人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水平。

从语言经济学看外语教育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从语言经济学看外语教育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从语言经济学看外语教育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个人发展的需要,国民学习外语的热情高涨,外语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外语教育对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和影响。

因此,要立足本地区特色,提高人才素质,使外语教育更好的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建设服务。

标签:语言经济学外语教育区域经济一、语言与经济的关系1.語言在经济中的价值。

语言作为经济学的一个研究领域最早由美国学者Ja.cob Mmchak于1965年提出,并由其他学者不断完善的。

语言经济学(Economics of language)的主要观点认为:语言是一种人力资本,学习语言是对人力资本的一种经济投资;语言的使用体现经济价值;语言的经济价值有高低之分;语言使用具有经济学本质的因素。

总的说来,语言经济学研究的核心是语言在经济中的价值和效用、费用和效益。

语言的经济价值主要指语言在不同时期的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实际使用地位、频率、语言变化、人们对语言的评价,以及由此产生的语言政策。

在语言政策的驱使下,人们又从语言学习中获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2.经济发展决定语言需求。

既然语言与经济密不可分,那么经济的发展对语言在人类社会中的地位形成具有决定性作用。

总的说来,语言本身无所谓价值,但选择使用何种语言则体现了语言经济价值的高低,取决于该语言在各种任务、各种职业和各部门活动中的使用程度,以及供求关系。

英语、法语等世界级语言正以它们特有的跨区域的强势传播和发散着各种科技和文化信息,在经济发展中扮演重要的作用。

这是当今西方发达国家强大经济实力支撑下的必然结果。

因而,语言的学习也是经济发展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和手段。

二、外语教育对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1.语言的自身特性。

语言是获取信息、传播信息、积累信息的主要工具。

作为窗口,它能反映一个地区的经济、文化和科技状况;作为桥梁,能够使人们跨越国界、民族、文化,进行无限的沟通和交流。

当前,国际正式文件的签署要求英文,法文和西班牙文,我国同日本、韩国、欧洲等国家与地区的贸易往来也十分频繁,语言已经越来越紧密的与经济发展结合在了一起。

经济学研究方法的比较研究

经济学研究方法的比较研究

学术探讨经济学研究方法的比较研究∗顾钰民㊀㊀一种经济学理论的背后离不开与之相联系的研究方法的支撑,对不同经济学理论的比较研究,也必然涉及到研究方法的比较研究.从分析工具的角度来看研究方法,经济学理论研究可以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是两种不同的经济学理论,也有不同的研究方法,但不同的研究方法并不是截然对立的,研究不同的经济问题,需要运用不同的研究方法.深化对经济学研究方法的比较研究,能够更深入地把握经济学理论的内涵,更全面地揭示经济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一㊁历史回顾:经济学研究方法的演进如果把经济学的发展看作一个整体的话,那么,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和研究方法的变化就是这一整体两大方面的具体体现.从经济学研究方法这一层面来看,其发展反映为分析体系的拓展和分析方法的创新.研究方法的创新,又是与对经济现象的认识深度和对经济问题的研究深度联系在一起的.机制分析㊁数量分析㊁制度分析这三大分析体系在经济学发展过程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对经济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揭示了经济活动的内在规律,为人们认识经济现象,解决实际中的经济问题,提供了基本的方法.同时,分析体系和分析方法的拓展也有力地推动着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在经济学理论的发展过程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居主流地位的是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它对经济学发展所做出的理论贡献,一是在于建立了一套完整的价格理论,即微观经济理论.这对于分析分散化市场条件下的资源优化配置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见解.二是建立了一套关于经济运行如何达到均衡的理论.这对于分析单个决策者如何实现均衡结果和最大化的目标提供了基本方法.运用价格理论和均衡理论来分析经济活动,主要采用的是机制研究方法.这一研究方法的基本特征是:把市场经济规律和市场机制的客观作用看作是决定经济活动的根本原因,以对市场机制作用的分析为主线,揭示微观经济主体 生产什么㊁生产多少㊁为谁生产 的决策依据和决策过程,并从理论上构建了由市场机制支配经济活动的基本框架.在这一研究方法的主导下,新古典经济学的基本理论观点认为,经济活动是由市场机制这一 看不见的手 来调节的,在经济活动中,必须强调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作用,强调供求相互作用对实现经济均衡的客观性,排斥对经济活动做出人为的安排,反对政府以任何形式对经济活动进行干预.并由此认为,依靠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作用来解决经济问题具有最高效率,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只能导致低效率.运用市场机制研究方法得出的新古典经济学的结论,其实质是要人们遵循客观经济规律,认识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它标志着经济学研究在实证层面上,由表象进入到内在规律的研究,人们对经济现象的认识大大深化了.理性认识㊁理论研究推动着经济学迅速地向前发展.当然,这一切是和市场机制研究方法所取得的成功分不开的.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经济学建立了边际分析方法后,微分概念的引入,数学分析被广泛地运用于解决经济问题.这可以被认为是经济学分析方法上的一场革命.由于经济学可以用数学语言和图表㊁曲线来说明问题,经济学所要分析的各种变量关系变得十分清晰㊁可靠,经济学越来越精确了.尤其是数学在微观经济学中的成功运用,并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使数学在经济分析中的地位大大提高,人们用更大的精力注重经济学中的数学运用.经济模型㊁数量分析以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出现于经济学理论研究之中,并逐渐占据重要地位,与机制研究方法并驾齐驱,成为经济学理论研究的一个基本81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05B J L 046)的阶段性成果.方法.数量研究方法的基本特征是:把经济活动中各种经济变量之间的依存关系用函数的形式表现出来,以经济活动中客观存在的边际现象为出发点,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精确地分析在一定条件下各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怎样才能实现效用最大化㊁利润最大化㊁收入最大化的决策依据和决策过程,并从理论上构建了以数量分析为主线的经济学基本框架.在这一研究方法的主导下,边际主义经济学的基本理论观点认为,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最大化,为实现这一目标,需要用数学方法来对各经济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进行分析,通过数学模型来求解经济活动中的各种数量组合,并以此为依据来指导人们的经济行为.在他们看来,经济学理论是可以用数学模型和公式来表达的.数量分析方法在经济学中的广泛应用,深化了人们对经济活动中各种变量之间关系的认识,通过数学模型和数学公式的应用与推算,极大地提高了人们对经济活动的分析精度和预测水平.正是由于数量研究方法揭示了经济活动中客观存在的各经济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在经济学研究中开始形成了以定量研究为主的基本框架.经济学变得越来越精确了,经济学不再是抽象的原则,而是可以具体把握的数量.从这一意义上说,人们都认同数量研究方法在经济学分析中的广泛运用,是经济学的一次 革命 .但是,经济学毕竟不是数学,精确的数量分析并不能始终在实践中得到验证.实践的发展又使人们认识到,经济发展并不只是涉及到各种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经济活动也不完全受制于市场机制的作用,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经济活动并不能够始终具有最高的效率.经济关系是复杂的,数量研究和分析在定量上的精确性并不能有效地解决复杂的经济关系问题,市场机制也难以协调好各经济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从而使市场 失效 成为一种并不偶然的现象.特别是许多经济问题同时也是社会问题,而市场机制对解决社会问题则是基本无效的.因此,人们开始注重现实经济生活中的各种经济关系或经济制度问题,更多地从经济关系和制度的角度来研究经济问题,通过寻找一种新的经济关系和制度安排来处理好经济活动中的各种利益矛盾.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创立,以其辨证的和历史的唯物主义方法论,建立了对经济关系和经济制度研究的独特体系和方法,深刻地揭示了经济制度产生㊁发展的客观规律,被认为是 对长期制度变革的最有力的论述 .①20世纪以来,西方制度经济学的兴起,又从新的角度拓展了对制度问题的分析,制度分析方法在经济学研究中得到了极大的青睐.当对经济问题的研究重点转向了经济关系和制度因素以后,实际上已经反映了人们具有这样一种共识:建立一种新的经济关系,选择一种合理的制度,一方面能够使各经济主体对于经济活动具有充分的动力,另一方面,又能够使经济活动的成本降低,收益增加,从而具有更高的经济效率.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在经济学研究中人们广泛地运用制度研究方法来说明和解释各种经济现象,并深刻揭示了经济制度与经济活动效率之间的内在联系.制度研究方法在说明经济现象和解决经济问题上具有的深刻性,使人们在经济学研究方法体系中越来越注重采用制度分析方法.制度研究方法的基本特征是:以人们在经济活动中必然要发生的关系作为研究的出发点,通过对各种经济现象的分析,揭示其背后经济关系的本质,并联系不同的制度安排对经济活动效率产生的不同影响,论证经济制度与经济活动效率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人们选择不同的制度安排的决策依据和决策过程,从理论上构建了以制度分析为主线的经济学基本框架.在这一研究方法的主导下,制度经济学的基本观点认为,经济活动中的利益关系是由生产关系或经济制度决定的,生产关系或经济制度是影响经济活动效率的重要因素.经济学研究就是要从理论上说明和论证建立怎样的生产关系或经济制度,才能处理好经济活动中的利益关系和矛盾,才能实现经济活动的最高效率.制度分析方法的运用,使人们对经济问题的研究不再局限于市场机制和经济变量的分析,更多的是把注意力集中到对经济关系和经济制度问题的研究上.因为经济问题就其实质来说,是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经济学研究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通过建立规范的制度来处理好这些关系,使各个经济主体具有充分的动力.从这一意义上说,制度研究方法的运用,使人们对经济问题的研究从现象层次进入到本质层次.二㊁现实分析:经济学研究方法的比较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是当代经济学理论的基本划分.机制研究㊁数量研究㊁制度研究是对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基本概括.从经济学理论与研91«经济学动态»2006年第6期究方法之间的关系来看,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采用的主要是制度研究(或生产关系研究)的方法,也较多地运用机制研究的方法,同时不排斥数量研究的方法.西方经济学采用的主要是数量研究的方法,也较多地运用机制研究的方法,同时不排斥制度研究的方法.所以,从研究方法的角度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进行比较研究,实际上主要是对制度研究方法与数量研究方法的比较.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主要采用制度研究的方法,是由它的研究对象㊁任务和目的决定的.或者说,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性质决定了必须运用制度研究的方法,才能实现研究的目标.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之所以把生产关系作为研究对象,是建立在以下两个基本假设基础上的.假设前提之一:生产的社会性.生产是社会的生产,不是孤立的个人的生产.人类的生产活动从一开始就是以社会生产的形式出现的.社会生产的基本特征就是每一个个人只有在和其他人一起共同生产时,生产才能持续地进行.正因为生产是社会的生产,所以在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一定要发生经济关系,这种关系决定着人们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以及相互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经济学研究要回答的问题是,应该建立怎样的经济制度,才能处理好人们相互之间的经济关系.假设前提之二:利益的矛盾性.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各经济主体之间存在着利益矛盾和冲突.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的目的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经济利益,不同的人在生产过程中有着不同的经济利益,人们在追求各自经济利益时会产生矛盾和冲突.这种利益上的矛盾和冲突,需要有一定的制度安排来加以协调和解决.经济学研究的实质就是要寻找能够协调和解决社会利益矛盾和冲突的经济制度.以上述两个基本假设为前提,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认为,研究社会经济的发展,要解决的最重要的问题是经济关系.所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明确把生产关系作为研究对象.与这一研究对象相适应的当然是定性分析㊁制度研究的方法.这是把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基本思路.西方经济学主要是采用数量研究的方法,也是由它的研究对象㊁任务和目的决定的.或者说,西方经济学的基本性质决定了必须运用数量研究的方法,才能实现研究的目标.西方经济学之所以把资源配置作为研究对象,是以 经济人 的基本假设为前提的. 经济人 假设包含着以下的内容:其一,人是自私和自利的,总是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以满足自己的偏好.其二,人是具有完全理性的,具有完备的知识和计算能力,能够正确判断自己的利益,从而能够最大化地实现自己的利益.其三,只要有良好的法律和制度,个人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会无意识地㊁有效地增进社会公共利益.以 经济人 假设为基本前提的西方经济学认为,经济学要研究的是在资源稀缺的条件下,人们如何面对一系列的经济问题做出自己的选择,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由于各经济变量之间具有函数关系,以及经济活动中边际现象的存在,这种最大化是可以通过求极大值的数学方法来得到.因此,要解决经济学的问题,运用数量研究的方法是最科学㊁最精确㊁最有效的,经济学并不是纯理论的抽象的学问,而是可以具体计算的学问.把握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同样也不能离开它的理论框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主要运用制度研究(定性分析)的方法,是和其研究经济关系的学科性质完全一致的.在人类经济活动中,经济关系是最根本的关系,它决定着人们在经济活动中的利益关系和其他关系.经济关系是通过经济活动中的各种现象表现出来的,是内在于经济活动中的.但人们看到的只是各种经济现象,不经过对经济现象深入分析和研究是看不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经济现象,看不清经济现象背后的经济关系本质.制度研究的方法是通过对经济关系的分析和研究,揭示其实质,在把握了经济关系本质的基础上,去说明现实经济活动中的各种现象是否合理.对经济关系的分析和研究,属于规范经济学的范畴,包含着人们的主观价值判断,在存在利益矛盾和冲突的条件下,这一研究是具有明显立场的.我们所说的马克思主义立场,既体现在它的经济理论中,也体现在它的研究方法上.制度研究的内容既包括宏观层次的经济关系和制度(社会经济关系和国家经济制度),也包括微观层次的经济关系和经济制度(企业或经济组织的经济关系和制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认为,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一是揭示客观经济规律,使人们的经济活动更好地遵循经济规律的要求;二是处理好经济活动中的各种经济关系(利益关系),使人们的经济活动具有更充分的动力.客观经济规律之所以能够支配人们的经济活动,是通过对人们经济利益的影响来实现的.因此,经济学必须把研究方法定位于02制度研究才能解决好上述两个问题.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具有完整的商品经济理论,其中关于价值规律理论论述的就是商品价值的运动规律,揭示的是商品经济中人与人之间的基本关系.并以此为基础,展开对整个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分析,揭示其经济关系的本质.显然,离开了制度研究的方法,很难想象能够得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结论.西方经济学主要运用数量研究(定量分析)的方法,是和其研究经济现象和经济规律的学科性质完全一致的.西方经济学认为,人们经济活动的目的是为了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这种最大化是在市场经济活动中通过自身的决策实现的,能否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要处理好的是个人与市场的关系,而不是人与人的关系.因此,经济学不应该研究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应该重点研究的是经济现象和经济规律.利益最大化当然是一个数量问题,在经济活动中各变量之间的数量变化又是有规律性的,数量研究就是对各种函数关系和数量变化规律的理论概括.只要把握了这种数量变化关系,就能够顺利地实现最大化.所以,把经济活动中数量关系作为基本分析对象,就成为西方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基本特征.数量研究的内容既包括宏观层次的经济数量关系,也包括微观层次的经济数量关系.西方经济学认为,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一是揭示客观经济现象具有的规律性,使人们在经济活动中更好地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二是处理好经济活动中的均衡关系,使整个社会经济运行不发生大的波动.无论是微观经济主体的利益最大化,还是宏观经济的均衡发展,都涉及到解决好经济活动中的数量关系.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中包括的消费者行为理论㊁生产者行为理论㊁各种市场均衡理论㊁分配理论㊁国民收入决定理论㊁宏观经济均衡理论等,都是围绕着实现利益最大化和经济均衡问题展开的.因此,经济学必须把研究方法定位于数量分析才能解决好上述一系列的问题.在反映经济活动中各经济变量之间内在数量关系方面,西方经济学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显然,离开了数量研究这一基本方法,很难想象能够建立起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和得出各种结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制度研究方法,其特征在于能够揭示经济现象背后经济关系的本质,以此为基础建立起来的经济理论具有的深刻性是数量研究方法不能达到的.要分析现实经济活动中的经济关系,要研究经济体制改革中的各种经济关系,要坚持经济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要遵循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必须坚持制度研究的基本方法.西方经济学的数量研究方法,其特征在于能够揭示各经济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能够清晰地表明人们根据什么原则来决策,就可以实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这是制度研究方法难以有效解决的问题.要分析经济活动中的各种变量关系,要研究资源有效配置,要解决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均衡问题,必须把数量研究作为重要的分析工具.经济学理论与研究方法之间的内在联系,显示了二者具有的基本关系是:一方面,研究方法是为经济学理论服务的,不同的经济学理论,有不同的研究方法,经济学理论不能取代,研究方法也不能取代,坚持什么研究方法,是与坚持什么经济学理论相联系的.另一方面,研究方法又与研究的经济问题有着内在联系,分析和解决不同的经济问题,要求运用不同的研究方法,解决的经济问题具有共性,研究方法也可以综合运用.综合运用不同的研究方法,不是用一种方法取代另一种方法,而是把不同的研究方法结合起来,深化对经济现象和问题的分析和研究.三㊁发展趋势: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创新人类社会的发展进入20世纪后期,世界经济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出现了一系列以前没有的新特点:其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使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经济问题已越出一国的范围,日益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问题.各国的经济发展问题已不是在本国范围内就能完全解决的,在很大程度上要以世界经济的发展为条件.其二,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制度的并存与发展,以及经济体制上具有的共性,使不同社会经济制度下的国家在经济运行中面临的问题也具有共通性.为适应这些新变化,经济学研究方法也出现了新的趋向,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不同经济理论在研究方法上表现出更多的共性.以机制研究与数量研究方法为基本特征的西方经济学,意识到单纯运用这两种研究方法的局限性,从而也运用制度研究方法来分析㊁说明经济问题.新制度经济学就是最有代表性的.以制度研究方法为基本特征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也认识到运用数量研究方法有助于更好地实现经济运行的均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在研究问题上12«经济学动态»2006年第6期的共性因素增多,要求在研究方法上也必须相互借鉴和结合.二是经济理论的发展已经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研究方法的创新.在当代,要实现经济理论的发展,已经不只是经济理论本身的问题,而越来越依靠研究方法的创新.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创新,主要表现为各种研究方法的综合.在经济问题和经济关系日益复杂化的今天,只是运用某一种研究方法是难以对经济问题和经济关系进行深入㊁全面分析的.正是由于解决现实经济问题的客观需要,使经济学理论发展与研究方法创新之间的内在联系日益突出.实现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创新,必须把握好创新的切入点.从经济学研究的现状来看,研究方法创新的着力点不在于创立一种全新的研究方法,而在于对现有研究方法进行综合.所谓综合,就是集各种研究方法的优势和长处,通过多种角度㊁不同侧面对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进行综合化研究,从更深的层次㊁更广的层面上得出仅运用某一种研究方法所不能得出的结论.正是从这一意义上说,研究方法的综合也是一种创新.把研究方法的综合作为创新的着力点,是以这样两点认识为依据的.其一,创立一种全新的研究方法,从根本上说,是以人们对经济现象有新的理性认识为基础的.当人们对客观经济现象还没有形成新的理性认识的时候,研究方法的创新就不具备条件.机制分析㊁数量分析㊁制度分析这三大研究方法是建立在对客观经济现象的内在规律㊁函数关系㊁制度因素的理性认识基础上的.现有的经济学理论,从大的方面看,都还没有超越这三大理性认识的框架.因此,我们今天要实现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创新,着力点不应该放在去寻求一种全新的研究方法上.其二,现实中的经济问题所表现出的不是单一的关系,而是涉及到多方面的关系,这客观上需要运用多种研究方法.经济问题向综合化方向发展,是现代经济发展所表现出来的特点.因此,对经济问题也必须进行综合性研究,以揭示客观经济现象涉及到的各种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对经济问题的综合化研究,需要研究方法的综合化,这是经济学研究方法把综合化作为创新着力点的逻辑结论.把研究方法综合化作为创新的着力点,从更深的层次上说,是因为当代经济是在市场与政府的共同作用下实现发展的,市场与政府因素已高度融入经济发展.首先,市场经济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实行的经济体制或采取的经济形式,经济的发展也是以市场经济体制为背景的,经济活动主要是由市场机制支配的.已有的实践证明,经济发展与市场二者之间是相互促进的关系.经济发展离不开市场的作用,市场的发达又是以经济的发展为条件.经济的顺利运行,客观上要求各种数量关系保持均衡.所以,运用机制分析和数量分析的方法来研究经济问题,仍然是今天认识经济现象㊁解决经济问题的基本方法.市场经济发展的条件是与社会化大生产和存在独立的经济利益主体相联系的,从这两个条件来看,市场经济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是经济发展的主流形式,机制分析和数量分析方法也将与此相联系,成为经济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今天不是要抛弃机制分析和数量分析的方法,而是要在更高的层次上把握和运用这些方法.其次,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政府行为,政府已成为支配经济活动的一个重要因素.已有的实践同样证明,经济发展与政府调节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将赋予政府更多的经济职能,使政府从更广泛的领域中对经济活动进行调节,为经济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政府对经济活动的调节,主要是通过做出不同的制度安排和实施不同的政策来实现的.经济发展与政府行为之间的这一关系,决定了制度分析是今天认识经济现象㊁解决经济问题的主要方法之一.随着制度因素在经济活动中作用的增强,制度分析方法的重要性也将日益突出,更多地注重制度研究的方法,是与现代经济发展的基本特点相一致的.以研究方法综合化为特点的经济学研究方法创新,其实质是要综合运用各种研究方法.通过机制研究方法,揭示客观经济规律对经济活动产生自发作用的内在机理,使人们更自觉地按照客观经济规律来办事.通过数量研究方法,揭示各经济变量之间内在的数量关系,使人们的决策过程具有更科学的依据.通过制度研究方法,揭示经济关系的本质以及人们主观行为与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使人们更理性地建立符合经济发展要求的制度和实行有效的经济政策.注:①诺思:«经济史上的结构与变革»,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第61~63页.(作者单位:同济大学文法学院)(责任编辑:千里)22。

语言经济学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教育——一个微观经济学需求供给模型的分析

语言经济学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教育——一个微观经济学需求供给模型的分析
为一 种 变量 , 引入 经济 活 动之 中 , 并 且探 讨 语 言与 经 济 的关 系 , 并在 研究 中采 用经 济学 的工 具和 方法 。
都导致在这个领域 涉足 的经济学家数 量稀少 , 而语 言学 家在 这个 领域 的研究 更 可 谓 凤 毛麟 角 。正如 蔡 辉所言, 语 言经 济学 的研 究成 果 , 相对 于 其 他 交叉 学
2 0 1 3年 9月 第2 9卷 第 5期
江苏 教 育学 院学 报 ( 社会 科 学)
J o u na r l o f J i a n g s u I n s t i t u t e o f E d u c a t i o n( S o c i M S c i e n c e )
般来 说 , 语 言 经 济 学 的研 究 发 端 于 信 息 经 济
[ 收稿 日期 ] 2 0 1 3— 0 3—1 8 [ 作者简介 ] 李 智( 1 9 7 9一) , 男, 江苏南通人 , 南京 工业大学外 国语学院讲师 。

9 9 —
对 于语 言经 济学 的研 究 开始 增 多 。但 国 内在 这个 领 域 的研究 数 量 和 质 量 同 国 外 同行 相 比仍 有 不 小 差
科而言, 数 量有 限 , 大 部分 研 究 成 果始 终 集 中在 经济 学 和语 言 学本 身 的范畴 。 _ l

国 内接触 语 言 经 济 学 始 于 许 其 潮 在 1 9 9 9年 将
“ 语 言经 济学 ” 的概 念引人 中 国 , 并 以此为发 端 , 引 起
了一 些学 者研究 的兴 趣 。2 0 0 4年 山东 大 学成 立 了 中 国第 一个 专 门从 事语 言 经 济 学 研 究 的研 究 所 , 国内

语言的经济学_经济语言学与经济学的修辞_张卫国

语言的经济学_经济语言学与经济学的修辞_张卫国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6月/17日/第012版跨学科研究语言的经济学、经济语言学与经济学的修辞——“语言经济学”语源考辨张卫国山东大学经济研究院、语言经济学研究所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随着不同文化或地域间信息交流及经贸往来的频繁发生,语言和经济的关系成为各国学者日益关注的一个重要话题,汉语学界一般称之为语言经济学。

但是翻阅文献,人们对这一研究领域的称谓还是有多种提法,特别是英文称谓,常见的有:Economics of Language,Language Eco-nomics,Econolinguistics以及Economicsand Language等。

如果将它们严格地译成汉语,依次是“语言(的)经济学”、“语言经济学”、“经济语言学”和“经济学与语言”。

除此之外,还有一类研究与此相近,即经济学的修辞。

这些概念上的含混,既不利于这一研究领域的发展,也可能给相关研究带来某些不必要的麻烦,一般的读者或许也会感到疑惑。

因此,非常有必要对这几种不同称谓加以界定或澄清。

“语言的经济学”提出与兴起信息经济学家Jacob Marschak在考察语言信号传递效率问题时,于1965年首次提出了“语言(的)经济学”这一概念。

不过Marschak并没有给它下一个明确的定义,只是将其划分成“规范的”和“解释性的”两类,认为前者应关注(语言)通信系统的效率问题,后者则应关注(语言)通信系统的起源和生存问题,进而从语言生存与发展的角度引出了对语言的成本、收益、价值和效用等经济特性的讨论。

我们并不否认Marschak对语言问题所作经济学思考的真实努力,不过,随着经济学帝国主义的渗透,现在各种各样的冠以“某某的经济学”的短评或社论在报纸或杂志上随处可见。

因而今天看来,Marschak提出“语言的经济学”似乎也略带着某种随意性,或者说当初表达了一种朴素的语言经济学思想,因为语言经济学发展到今天,已经大大超越了Marschak所讨论的范畴。

语言经济学视角下辽宁省高校外语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语言经济学视角下辽宁省高校外语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语言经济学视角下辽宁省高校外语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摘要:本文分析了辽宁省高校外语教学的现状,并依据语言经济学的理论与观点分析了高校外语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指出外语教育改革必须坚持为经济服务的理念,为构建辽宁工业产业集群提供人才支撑,推动辽宁区域经济和谐发展。

关键词:语言经济学英语教育区域经济传统界定范畴的语言和语言教育,忽略了其在经济中的价值和效用。

语言经济学却赋予了知识经济时代中语言研究特有的视角。

外语教育既具有普通高等教育学科的一般性,又有其自身的特殊性。

在此背景下,辽宁省的外语教育应该重新思考其教育理念和培养模式,以服务辽宁经济振兴为导向,为构建辽宁工业产业集群提供人才支撑,坚持语言必须为经济服务的理念,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在此基础上规划外语人才培养模式。

一、语言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与观点20世纪60年代中期,信息经济学的开拓者jacob marschak揭示了语言的经济学性质,认为语言作为人类经济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具有与其他资源一样的经济特性,包括价值(value)、效用(utility)、费用(cost)和收益(benefit),这一观点奠定了语言经济学的基础。

语言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语言与经济的关系。

作为其理论基础之一的教育经济学,从人力资本投资角度出发,认为教育具有提高生产力素质的作用,因而教育不仅是一种消费,而且是一种有经济效益的投资。

其后的研究者在人力资本理论和教育经济理论的基础上,将语言与经济的关系进一步发展,形成了语言经济学的主要观点:语言本身是一种人力资本,是一种有价值的智力投资;英语的学习是一种资本的再生产过程,可产生预期的经济效益;语言有经济价值高低之分,取决于该语言在各种任务、各种职业和各个部门活动中的使用程度,并受到该语言的供求法则的支配。

可见对英语的教育投资和学习消费是经济发展中重要的环节和手段,对区域经济发展有一定的助推作用。

反之,区域经济的发展也为英语教育提供了更多的优质资源和环境,两者相互促进对区域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西南财大学术期刊等级分类

西南财大学术期刊等级分类

《西南石油大学学术期刊等级分类目录》中文学术期刊等级分类目录(试行)一、A级学术期刊A1级:(3)《中国社会科学》、《新华文摘》(全文登载)、《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全文转载A2级:(11)《经济研究》、《法学研究》、《教育研究》、《文学评论》、《政治学研究》、《管理世界》、《社会学研究》、《现代外语》、《哲学研究》、《语言学》、《经济学动态》、《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求是》二、B级学术期刊B1级:(43)《经济社会体制比较》、《改革》、《经济学家》、《中国工业经济》、《中国农村经济》、《财贸经济》、《宏观经济研究》、《生态经济》、《消费经济》、《世界经济》、《财政研究》、《会计研究》、《金融研究》、《管理科学学报》、《中国管理科学》、《统计研究》、《税务研究》、《投资研究》、《审计研究》、《保险研究》、《人口研究》、《中共党史研究》、《政治学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现实》、《高校理论战线》、《高等教育研究》、《文学评论》、《科研管理》、《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中国法学》、《中国体育科技》、《中国图书馆学报》、《学术月刊》、《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应用》、《中国语文》、《外语教学与研究》、《中国软科学》、《人民日报》理论版、《光明日报》(理论版)、《经济日报》(理论版)B2级:经济学:(10)《财经科学》、《经济科学》、《经济评论》、《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南开经济研究》、《中国经济问题》、《中国经济史研究》、《经济地理》、《当代经济科学》、《当代经济研究》管理学:(10)《南开管理评论》、《管理工程学报》、《战略与管理》、《中国行政管理》、《经济管理》、《管理现代化》、《宏观经济管理》、《外国经济与管理》、《管理科学》、《市场营销导刊》世界经济学与贸易经济学:(8)《世界经济与政治》、《国际经济评论》、《世界经济文汇》、《国际经贸探索》、《国际贸易问题》、《中国流通经济》、《国际贸易》、《商业时代》(理论版)农业经济学:(7)《农业经济问题》、《中国农村观察》、《乡镇企业研究》、《农村经营管理》、《农村经济》、《农业技术经济》、《农业现代化研究》财政税收学与投资学:(6)《国有资产管理》、《中国资产评估》、《中国财政》、《中国税务》、《涉外税务》、《税务与经济》会计学:(8)《财务与会计》、《中国注册会计师》、《中国审计》、《财会月刊》、《财会通讯》、《会计之友》、《中国会计评论》、《中国会计与财务研究》统计学:(6)《数理统计与管理》、《中国统计》、《预测》、《统计与决策》、《统计与预测》、《统计与信息论坛》法学与人口学:(8)《中外法学》、《现代法学》、《法学评论》、《比较法研究》、《法学家》、《中国人口科学》、《人口与经济》、《人口学刊》政治学:(8)《科学社会主义》、《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导刊》、《现代国际关系研究》、《国际问题研究》、《教学与研究》、《党建研究》毛泽东思想研究(马克思主义科社领域排前面)哲学:(7)《哲学动态》、《中国哲学史》、《现代哲学》、《道德与文明》、《自然辩证法研究》、《科学技术与辩证法》、《自然辩证法通讯》语言学:(8)《当代语言学》、《中国翻译》、《中国比较文学》、《外国语》、《语言研究》、《外语界》、《新闻与传播研究》、《新闻大学》经济信息与系统工程:(7)《经济与信息》、《管理信息系统》、《中文信息学报》、《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系统工程》、《系统工程学报》、《控制与决策》电子商务与电子技术:(8)《电子商务》、《中国金融电脑》、《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通信学报》、《电子技术应用》、《光电工程》、《计算机测量与控制》教育学:(8)《教育研究》、《课程·教材·教法》、《中国教学学刊》、《心理科学》、《心理发展与教育》、《中国高等教育》、《中国大学教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体育学:(4)《北京体育大学学报》、《上海体育学院学报》、《体育科学》、《体育与科学》图书、情报与档案学:(3)《大学图书馆学报》、《档案学研究》、《情报学报》历史学:(3)《中国史研究》、《近代史研究》、《世界历史》综合性社科:(12)《文史哲》、《民族研究》、《旅游学刊》、《城市发展研究》、《自然资源学报》、《资源科学》、《学术研究》、《中国科学研究》、《江海学刊》、《江汉论坛》、《国外社会科学》、《中国劳动科学》高校学报:(13)北京大学学报、武汉大学学报、吉林大学学报、中国人民大学学报、南京大学学报、复旦学报、厦门大学学报、浙江大学学报、南开学报、四川大学学报、清华大学学报、中山大学学报、山东大学学报中央各部委主办学术期刊(须入选CSSCI)三、C级学术期刊除以上A、B两类所列期刊之外,凡进入南京大学CSSCI来源期刊目录或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目录的期刊,均认定为C级学术期刊。

中国语言经济学研究述略

中国语言经济学研究述略

中国语言经济学研究述略语言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的以跨经济学和语言学为主,同时涉及多种学科门类的边缘交叉学科。

它主要采用经济学的理论范式,把经济学理论和方法应用到语言变量的研究中,同时也研究语言与传统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等(张卫国2009)。

语言经济学以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去审视语言学,为语言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路径和空间,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使语言学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有了更紧密的联系。

随着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的发展,语言经济学的重要性正在提升,作为一门学科或一种学术思潮,已经引起了各国学者的重视。

本文旨在对语言经济学在中国的研究成果和现状进行总结与述评。

这将有助于我们了解相关学术动态,汲取以往的研究经验,促进该学科在我国的成熟与发展。

文章回顾了语言经济学在我国的产生和发展情况,详细评述了国内语言经济学研究的成果进展,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语言经济学及其在中国的产生和发展概述1.1什么是语言经济学“语言经济学”(EconomicsofLanguage)这一概念最早由信息经济学家JacobMarschak(1965)提出。

他在考察语言信号传递效率问题时,从经济学的角度对语言的生存与发展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语言具有的成本、收益、价值和效用的观点。

这篇文章被公认为是语言经济学的开山之作。

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人力资本理论和教育经济学为Marschak的语言经济思想提供了理论支持。

此后的几十年间,语言经济学逐渐成熟并蓬勃发展。

关于语言经济学的内涵和外延,不同学者有着不同的理解。

例如,Grin(1996)认为,语言经济学是指“在对表征语言变量的关系研究中,使用经济学的概念和工具。

它主要(但不是绝对地)侧重于经济变量起作用的那些关系”;而有人则认为,语言经济学‘‘利用经济学方法和工具研究语言能力的决定因素和后果”(Chiswick2008:2-3)。

尽管语言经济学的定义存在着分歧,但可以看出,经济学理论、方法或工具在其中占有重要地位。

语言政策与语言规划语言政策与语言规划:一个经济学与语言学比较

语言政策与语言规划语言政策与语言规划:一个经济学与语言学比较

语言政策与语言规划语言政策与语言规划::一个经济学与语言学比较的视角* Language Policy and Language Planning: A ComparativePerspective of Economics and Linguistics张卫国张卫国 刘国辉刘国辉山东大学经济研究院语言经济学研究所Weiguo ZHANG & Guohui LIUCenter for Economic Research, Shandong University通信地址: 济南市山大南路27号山东大学经济研究院(中心) 250100 Email: sduzwg@*本文是在第一作者博士学位论文《语言的经济学分析:一个初步框架》(山东大学,2008年)第4章的基础上删减并改写而成。

作者感谢导师黄少安教授的精心指导。

当然,文责自负。

AbstractLanguage planning refers to a kind of humanly-conscious intervention within certain limits in the process of language selection. It has not only something to do with the language itself, but is far more involved in such issues as the adjustments of the relations among people or between people and society through language problems. The traditional analysis on language planning is mainly based on sociolinguistic theories, which tends to emphasize the basic concepts and categories in this area so that, at the macro level of public policy, neither practical nor reasonable measures have been able to brought up. The economic rational-choice theory and the cost-benefit analytical method, however, can effectively compensate for the weaknesses of the traditional studies of language planning, and greatly enrich the development of language planning. This paper reviews the connotation and denotation of language policies and language planning in details, discusses the significance and feasibility of conducting economic analysis and research on these two issues, and makes a comparison between the traditional sociolinguistic analysis and the new-rising economic analysis on language planning.Keywords: language policy, language planning, economics of language, comparison语言政策与语言规划语言政策与语言规划::一个经济学与语言学比较的视角一个经济学与语言学比较的视角内容提内容提要要:语言规划是人类在一定限度内对语言选择过程进行的有意识干预,它不仅仅是对语言本体的规划,更多的牵涉到透过语言问题对人与人之间以及社会之间关系的调整。

语言政策与语言规划_经济学与语言学比较的视角

语言政策与语言规划_经济学与语言学比较的视角

10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
第 43 卷
成果。例如 , Grin & Vaillancourt [ 19] 对新西兰、 威尔士、 爱尔 兰等国 的语言 政策进 行了经 济学 评价。 除此之外, 经济学可以帮助语言规划者决定 应该做什么并指导他们如何做。例如 , 如果语言 政策基于分配( 资金分配、 成本分配和语言权利分 配) 经济学理论 , 更确切地说是理性选择理论则有 助于找到分配中效率兼顾公平的方法。 Grin & Vail lanco urt
[ 2] [ 1]
补性。希望本文能抛砖引玉 , 加深国内学界对语 言规划经济学分析的认识或引起某种的反思, 促 进对该领域的进一步探索。 一、 传统语言规划研究: 内涵与外延 自 20 世纪 50 年代末语言规划成为一门独立 的研究领域以来, 语言规划的内涵与外延随着这 一研究领域的深入而不断丰富和扩大。从 一种 准备规范的正字法、 语法和词典的活动 政策和过程的活动
以及 Got tlieb & Chen[ 9] 等人认为, 语言规划 是所有有意识地影响语言变体的结构或功能的活 动语言, 语言政策 是由政府所从事的语言规划。 另有一些区分是从主体选择和行动的先后次序的
*
[ 收稿日期 ] 2011- 08- 05 [ 基金项目 ]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 新形 势下国家语言文字发展战略研究 ( 10JZ D0043) 、 山东 省
第5期
张卫国 :
语言政策与语言 规划 : 经济学与语言学比较的视角
9
角度做出的。如卡尔韦 [ 10] 认为, 语言政策是指 关于语言和社会生活之间关系的一系列有意识的 选择 ; 对某种语言政策的实施 , 也就是付诸行动, 则是语言规划 。但是, 语言政策和语言规划这一 领域的大多数文献对二者没有做详细的区分, 或 者有的干脆不提语言政策。从某种程度上说 , 政 策和规划都是关于选择的问题, 而政策中含有规 划, 规划中也包括政策, 这是一个广义和狭义的问 题。因此 , 把语言政策和语言规划区分开也好 , 不 区分开也好, 没有绝对的对与错。 除开上述区分 , 对语言规划内涵的理解更多 是集中在对规划本身的理解上。相当一部分学者 ( F ishman

论基于语言经济学研究商务日语阅读

论基于语言经济学研究商务日语阅读

论基于语言经济学研究商务日语阅读论基于语言经济学研究商务日语阅读一、语言经济学的基本理论语言经济学(Economicsoflanguage)是语言与经济的交叉学科,这一说法最早由美国的经济学家JacobMarschak(1898——1977)于1965年发表的论文“EconomicsofLanguage”(语言的经济学)中提出。

Marschak是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经济学教授,其主要理论观点认为语言是一种人力资本。

语言作为一种人力资本,会使人们获得某种知识和技能。

语言是一种经济投资,是获得其他资本的资本。

语言经济学是用经济学的方法来研究语言的一门边缘学科。

语言除了具有其本身的交流信息的作用外,还具有经济属性。

即价值、效用、费用和效益。

外语学习是一种经济投资。

人们选择学习外语,或者选择让自己的子女从小学习外语的一部分原因是受经济因素的影响。

即从学习外语的“投资费用”及“投资预期效益”来考虑的。

学习外语的成本表现为学习该门外语所花费的一切要素,包括时间、精力和实物支出。

其效益在于学成该门外语之后,学习者应用该语言的广泛程度,及由使用而获得的相应的效益。

二、基于语言经济学研究商务日语的可行性广义上来讲,商务日语是指,涉及经济学及其下属分支的所有学科的日语,涉及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包括经济管理、金融、商务信函、运输、投资、财会、广告、法律文书等方面。

狭义的商务日语是以国际商务为依托、具有特定行业属性及特点、文体上具有庄重性质的专门用途日语。

商务日语是一种语言方面的服务工具,其实质是日语在商务服务中的标准化、专业化,体现了实现贸易交易的辅助功能。

商务日语是商务方面的专业日语,与经济有直接关联,其本身也是一种经济活动,制定相关的语言政策并执行,都与一定的经济价值和经济效益相关联。

因此,以语言经济学的原则为基础,运用经济学的理论来分析商务日语的语言特点及研究其发展动态,是可行和必要的。

三、语言经济学与商务日语阅读1.商务日语与效用原则。

对比较研究的理解

对比较研究的理解

对比较研究的理解对比较研究——从不同角度看待同一问题对比较研究是一种常见的研究方法,它通过比较不同的对象、现象、理论或方法,从而深入探索问题的本质及其特征。

对比较研究不仅可以揭示事物的异同、联系和差异,还可以拓宽研究视野,提高研究水平。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解读对比较研究。

一、概念与特点对比较研究是一种系统的研究方法,它通过比较不同的事物,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差异,从而得出结论。

对比较研究具有以下特点:1.系统性:对比较研究需要遵循一定的研究流程和规范,保证研究的系统性和科学性。

2.多样性:对比较研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层面和范围进行,得出不同的结论。

3.客观性:对比较研究需要遵循客观、公正、科学的原则,尽可能减少主观色彩的影响。

二、目的与意义对比较研究的目的在于深入探索问题的本质及其特征,揭示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差异。

具体来说,对比较研究可以实现以下目标:1.揭示事物间的异同:对比较研究可以发现事物间的相似与差异,从而更好地理解它们的本质和特征。

2.拓宽研究视野:对比较研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层面和范围进行,拓宽研究视野,提高研究深度和广度。

3.提高研究水平:对比较研究可以借鉴其他领域的研究方法和成果,从而提高研究水平和质量。

三、应用领域对比较研究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教育、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政治学、文化学等。

以下是对比较研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举例:1.教育领域:对比较研究可以比较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教育体制、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从而发现其差异和相似之处,为改进教育提供借鉴。

2.社会学领域:对比较研究可以比较不同社会群体或社会制度的文化、价值观、社会结构等,从而发现其异同和联系,为理解社会现象提供依据。

3.经济学领域:对比较研究可以比较不同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政策、市场结构、产业发展等,从而发现其差异和联系,为制定经济政策提供参考。

四、注意事项对比较研究在应用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研究对象的选择要符合研究目的和问题,保证可比性和代表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语经济学与语言经济学比较研究外语经济学与语言经济学比较研究一、引言从20世纪初开始,伴随着近代工业革命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各学科的思想家对自己研究领域的问题的思考不断推向深入,人们开始觉察到语言的束缚以及所用语言的困惑,因而自然而然地从各个学科和各个领域的不同研究视角同时发现了语言问题。

最早开启“语言转向”的是在哲学领域和语言学领域,例如奥地利哲学家弗雷格,他从研究逻辑和数学中开始关注并思考语言问题;哲学家维特根斯坦从对世界的本体论的逻辑思考逐步转向到了对日常语言的反思;语言哲学家奥斯汀等进一步推进语言转向并使其成了当代哲学中最蓬勃兴盛的一维“研究向量”;哲学家海德格尔从自己的哲学思考视角把对语言的反思回归到了哲学的本体论诠释。

于是在近代和当代诞生了诸如索绪尔、布龙菲尔德、萨丕尔、乔姆斯基和韩礼德等国际语言学界的思想大师。

然而,在经济学领域里,经济学家却似乎很少注重经济学分析中的语言问题,直到20世纪末,博弈论经济学大师鲁宾斯坦才提出了语言的经济学分析和博弈论经济学的语言问题。

后来,在经济学研究领域,人们把“语言转向”看成是经济学作为分析人类经济和社会行为及其后果的一门学问之本质的自然延伸以及其理论向深层推进的一个自然结果,同时,这也为语言经济学的发展提供了哲学和社会科学背景和哲学方法论支撑。

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引领各学科进行深层次研究。

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围绕着语言研究,一方面是语言学研究出现了一些分支,另一方面是应用语言学也出现了很多分支,这两项研究在不断取得新的学术成果的同时,也面临诸多挑战,尤其是后者。

因为,如果说语言学研究仅仅依靠其内部因素就能够使得以研究自身并取得一定成果的话,那么应用语言学研究则需要借助其外部因素,借助其他学科才能够得以存在并得以研究其自身。

因此,应用语言学的研究涉足了很多其他学科或领域,然而却没有涉足经济学科,也没有一个分支直接或间接地涉足经济领域。

不论是语言学还是应用语言学,它们给人们的感觉都是语言研究、语言学研究和应用语言学研究,统统与经济以及经济学毫不相关。

直到20世纪60年代,在“语言转向”的哲学和社会科学背景下和在哲学方法论支撑下,世界上才开始有学者提出并研究语言与其他学科相互交叉的学问。

提起“语言经济学”,无论是从事经济学研究的学者还是从事语言学研究的学者都有所关注乃至有所研究;而“外语经济学”则鲜为人知,更有甚者把“外语经济学”看成是“语言经济学”的一个分支。

出现这样一种看法主要是基于以下三个原因:一是“语言经济学”已经早已成为国内外专家学者一直关注和研究的对象,并且已经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二是“外语经济学”几年前才提出来,是土生土长的,国外几乎没有关注并研究,自然对国内没有产生影响;三是外语与语言有着“千丝万缕” 的联系,人们自然会把外语纳入语言的范畴。

从学术研究的角度讲,人们经常提及的“语言”通常是索绪尔的“语言”。

他认为,在各种具体的语言之上,还存在着一个人类的具有普遍性的“语言”,这就是“普通语言”。

上述有关语言的定义都是“普通语言”的定义,也可以说是抽象语言的定义。

语言学研究,作为一种有关语言理论的系统研究,是建立在普通语言或抽象语言的基础之上。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群体在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语言,索绪尔从学术上称为“具体语言”。

对一个民族而言,“具体语言”也可以称之为“母语”。

而“外语”则正是相对于“母语”的语言。

所以,索绪尔所指的“语言”不是我们所说的“外语”,我们所指的“外语”也不完全是索绪尔所提出的“具体语言”。

上述可以归纳出一个结论:“外语经济学”不是“语言经济学”,它们彼此具有相关性,但又是互不隶属的两个交叉学科。

二、外语经济学及其研究范式(一)外语经济学研究现状外语经济学的提出及其研究起步很晚,始于21世纪初,而在我国尚未引起语言学界和经济学界的关注。

国内学者较早地提出了“外语经济”和“外语经济学”的概念并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张德富,2004;2005;2009;2010),初步分析了外语经济学形成的背景和研究了与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特别是与语言经济学等等的关系与区别,进而较为明确提出了外语经济学的学术概念、研究意义、研究方法以及研究前景。

其主要观点:“我们假定把外语看成是经济因素,那么外语经济学便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这里所说的外语既不是语言学研究定义的‘普通语言’,也不是其‘具体语言’,而是由外语+外语人+外语人语言行为三者构成的有机整体。

它不是平面的,而是立体的;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不是外在的,而是内在的;不是外加的,而是固有的。

在涉外经济框架下,外语作为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它的本质不是语言的,而是经济的,存在于内而非游离之外的因素,贯穿于涉外经济的始终,也贯穿于具体的对外贸易的始终。

由外语+外语人+外语人语言行为构成了一个严密的、封闭的和独立的系统,在其内部消除语言固有差异、避免新生差异、优化价值取向、合理配置资源,保证涉外经济的良好运行和发展;而在其外部,有自然接口或界面,与语言环境、社会环境、政策环境、业务环境、人员环境相连接,同时也与外语教育、母语地位密切相关。

”对外语经济学内涵的界定不仅从分析、研究层面上提出了一个较为准确和科学的学术概念,而且为全面、系统研究外语经济学奠定了基础。

(二)外语经济学研究的基本分析框架从上面的定义使我们能够知道,“外语+外语人+外语人语言行为”是涉外经济活动中外语因素的总和。

外语是两个不讲同一种语言的个体之间或民族之间乃至国家之间交流或交易的桥梁,如同在一条江河之上架起一座桥梁使得两岸居民能够进行交往一样,使得他们具备彼此间进行交流或交易的基本条件。

没有这个基本条件,两个不讲同一种语言的个体之间或民族之间乃至国家之间的交流或交易则无法进行。

外语在涉外经济活动中作为一个因素更像是汽车的发动机、飞机的引擎,汽车没有发动机不可能行驶,飞机没有引擎不可能飞行,涉外经济没有外语就无法运行和发展;而保证外语这个“发动机”或“引擎”在涉外经济活动中的运行速度和质量,一方面是外语人的本质,另一方面是外语人的言语行为。

外语是涉外经济活动中的自利经济行为者,它有能力和理性对效益和价值形成理性的最佳化预期。

事实上,一方面外语人的言语行为一直受到无形的内在制约,另一方面人类的任何个体或任何民族由于受人类本能行为的反制和受自己民族种种约束的内在制约,人类因此不能也缺乏完全理性。

正因如此,表面上的语言问题导致实质上的经济问题。

这样,我们围绕外语经济学研究,暂且将其分析研究初步假设为以下四大命题:1.一种语言互换成另一种语言是一种劳动。

在涉外事务及活动中始终存在并活跃着一支预先经过专门学习或训练掌握并使用某一门或某几门外国语言的外语人(不管是专职的,还是兼职的),通过他们口头的语言互换或书面的语言互换使个体与个体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得以进行交往、交易。

所以,语言与语言之间的互换是一种劳动,也是一个过程。

这种劳动的目的在于为双方架起一座能够共同认可和共同理解的语言桥梁。

没有这种劳动及其过程涉外经济活动就无法进行。

然而,问题是这种劳动必然会使交易一方或双方要付出代价:一是增加外语人的福利待遇,二是提高交易费用,三是加大交易成本,四是交易时间也会增加一倍甚至更多。

人们之所以宁愿付出代价,是因为在这个劳动过程中交易的任何一方都有语言与语言之间互换实现与母语等值或接近等值的预期,以此来进行并实现交易。

可事实上,由于以下两个基本原因,人们很难实现语言与语言之间互换实现与母语等值或接近等值的预期:第一个原因,任何一个民族的语言都以自己的形式而存在,任何一门外语与母语相比之间无疑在词汇、语言特征以及语法结构等形式上有所不同,这说明语言与语言之间存在先天性差异;第二个原因,任何一门语言都是伴随着一个民族的起源、进化和发展而产生、演变和发展的,一个民族的语言始终是适应自己民族的发展和需求。

一个民族的语言在人类社会中生成、存在并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其历史原因、所处地理位置、客观条件、人口数量、周边环境以及内部秩序机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除了承载着人类共同的“东西”之外,同时承载着在各种社会活动和市场交易中会产生并逐步形成的有别于其他民族的道德的、法律的、信仰的规范和制度的、组织的、习俗的社会机制以及市场秩序的、商业惯例的、制度规则的经济制序以及不同的理性、思维、人生观、道德、公平、正义和价值取向等约束(以下简称约束)。

这些约束都蕴含在自己民族语言之中并且通过言语活动为其存在和进化,反过来又借助其语言进行各自界定,进行各自表述,进行各自约束。

一个民族的语言已经成为自己民族生存、交易和发展的特有媒介和主要维度。

但是,这些都蕴含在自己民族语言之中并且通过言语行为为其存在和进化的约束往往都是非透明的和无形的。

对自己民族的语言是这样,对另一个以及对其他所有民族的语言也是如此。

因此,在涉外经济运行过程中,对于语言与语言之间的互换,处理了形式和体系问题只是总体问题当中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是处理相关民族语言中蕴含的与自己民族语言所不同的约束。

因为“在任何语言中,人们交谈时所用的词语的语义都非常灵活且有时会超出说出的话的字面或话语意义,甚至意义完全相反”,貌似相等的形式存在的差异,实质导致在讨论、研究、描述以及理论再现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的生活方式的形成、类型、结构、演化和变迁以及社会生活秩序机制等内涵方面更存在着巨大差异。

这两个基本原因将导致我们自然需要研究外语,即研究语言本身。

但是,这种研究是一种从就语言为语言而研究语言的语言学研究思路中剥离出来的语言研究,既包括外语在涉外经济领域里的应用特点及其规律研究,更包括外语与母语各自不同的语言构成形式和语言构成体系之间的先天差异。

同时,这种研究还在于如何避免外语与母语在互换过程中或然出现的新生差异。

由于客观上存在母语与外语之间的先天性差异以及母语与外语之间互换抑或出现的新生差异,导致在涉外活动中会经常发生有形或无形的碰撞和冲突,进而不是间接地而是直接地影响涉外活动。

所以,这种劳动表面上是一种语言互换,实质上是消除先天差异和避免新生差异,从而使语言与语言接近或尽可能实现等值或接近等值。

2.一种语言互换成另一种语言受外语人本质的驱使或反制。

外语人的本质也就是人的本质,它在一种语言互换成另一种语言过程中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民族性,人类本能和理性。

第一个方面是人类民族性。

索绪尔认为,语言与心理有关联,语言是一种心理现象,语言的符号系统是一个民族集体心里的表征;语言与人种有关联,语言的历史和民族的历史或文明史“彼此融合,相辅相成”,“在很大程度上,是语言创造了民族”;语言与地理有关联,“最为突出的是语言的多样性,即国家与国家之间,甚至地区与地区之间显而易见的语言差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