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语言经济学
语言对经济的影响
语言对经济的影响语言作为人类交流的最基本方式之一,对经济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语言不仅可以促进贸易和商业活动的发展,还可以促进国际间的文化与知识传播,给经济发展带来了许多好处。
下面就从不同方面探讨语言对经济的影响。
一、语言交流促进了贸易和商业活动的发展语言的交流是各国之间贸易和商业活动发展的基础。
对于许多企业来说,在不同国家开展业务,需要和当地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
如果企业不了解当地的语言和文化,就很难在当地建立起自己的业务网络,无法获取当地所需的资源。
因此,学习和掌握外语能力,尤其是一些重要的商业语言,对于开展跨国贸易和商业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二、语言促进文化与知识的传播语言不仅促进了贸易和商业的发展,还促进了国际间文化、知识的传播。
有很多文化和知识是通过语言进行传播的,比如世界各国的文学作品、学术论文、历史文献等。
语言更是跨越国界的沟通桥梁,为不同文化间的交流提供了便利,促进了世界各国间的互相了解和交流。
三、语言能力成为国际间劳动力市场上的一种必备技能从全球劳动力市场的角度看,掌握多种外语能力已成为颇具竞争力的优势因素。
特别是在跨国企业、国际组织等国际性机构中工作的人员需要具备多种外语能力,这是因为跨国企业、国际组织中的人员来自世界各地,语言沟通成为工作上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四、语言有助于提高礼仪和交际能力在商业场合中,对于开展业务成功,除了本身业务上的能力外,礼仪和交际能力也是重要的一环。
以英语为例,虽然英语并不是所有国家’s第一语言,但它在商业和公共服务领域已经变成了国际化沟通和交流的“通用语言”。
因此,如果我们掌握英语,不仅有助于我们在国际交流中获取更多的机会,而且还能提升我们的礼仪和交际能力。
总之,语言对经济的影响不容忽视。
在现代社会中,掌握多种外语能力已经成为一种竞争优势。
我们应该认识到语言拥有的广泛适用性和重要性,继续学习和提高我们的语言能力,以更好地适应现代化经济的发展。
简论经济语言学
简论经济语言学经济语言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它是把语言学与经济学联系起来进行研究的学科。
它引入了经济学的理论来研究语言,同时也把语言学的研究归入经济学的范畴。
因此,经济语言学可以被认为是一个横跨语言学和经济学的交叉学科。
经济语言学的研究事实上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已开始。
它的目的是通过经济学的视角来研究语言,研究人们在使用语言时会采取哪些行为,以及一个人使用语言时是否会受到其他人的影响。
此外,经济语言学还研究人们如何沟通背后的经济利益和利益冲突,以及语言的文化依附性比如,一个人的话语能够表达出什么意思。
经济语言学的发展受到了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和语言学的影响。
这些学科的理论和技术被渐渐用来开展经济语言学研究。
经济学的理论,尤其是微观经济理论,为经济语言学提供了一个框架,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语言使用者的行为。
社会学和心理学提供了有关社会和心理研究背景的重要见解,使经济语言学的研究能够进一步考虑语言使用时的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
经济语言学的研究主要基于语言使用者的行为。
它通过分析语言使用者在沟通中采取的行为,从而建立一套关于语言沟通行为的理论。
经济语言学还支持一些传统的研究方法,比如分析语言使用者在沟通中会考虑哪些因素。
而研究人员也会采用心理实验来研究语言使用者的行为。
经济语言学也有其局限性。
首先,它更加关注研究人们对语言的理解,而不是对语言结构的理解。
其次,由于经济语言学是一门跨学科的学科,它的理论构建也受到限制。
最后,经济语言学研究的数据或者模型也可能不完整或不准确。
经济语言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它把语言学和经济学的研究联系起来,为语言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它把语言理解和行为研究联系起来,揭示了语言在沟通时的经济因素和文化因素。
尽管经济语言学有一些局限性,它也有很大潜力,可以有效地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语言使用行为。
语言经济学综述
语言经济学综述1、语言经济学的语言观如同语言哲学、语言社会学等众多交叉研究领域把语言放在不同于以往的语境下一样,语言经济学把语言放在特定的经济学语境中进行考查,实现了语言研究的又一次跨界和飞跃。
在语言经济学的语境中,语言也被赋予了不同于传统语言学和其他语言学交叉学科视角的特征和作用,不仅实现了语言自身价值的提升,也对支撑语言经济学的两门主流学科---经济学和语言学研究有所推动和发展。
那么,语言经济学对语言的认知和界定与以往有何不同,语言经济学的语言观又是怎样的呢?1.1语言具有价值、效用、成本、收益等经济特征语言经济学超越以往任何阶段的语言研究对语言经济特征的认识,明确提出语言具有价值、效用、成本、收益等经济特性。
这一观点最早由语言经济学的创始人JacobMarschak提出,揭示了语言的经济学实质和特征,是语言经济学的思想核心。
应该承认,无论是经济学家如亚当•斯密还是语言学家如索绪尔,都早已认识到语言与经济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语言在人类经济活动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但是他们都没有对语言的经济性特征达到如此深刻的认识,没能就语言的经济特性提出如此具体明确的论断。
对于语言与经济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经济学的鼻祖亚当•斯密,他指出:”从来没有一个人看到一只狗与另一只狗进行公平的、有意识的骨头交易”,因此,”交易需要语言”。
[13]语言学大师索绪尔著名的《普通语言学教程》在很多方面体现了经济学思想,他还认为研究语言学与研究政治经济学存在着相似性,其相似性在于”人们都面临着价值这个概念。
它在这两种科学里都是涉及不同类事物间的等价系统,不过一种是劳动和工资,一种是所指和能指”。
[16]向明友研究认为,索绪尔的语言价值学说,组合、聚合学说及共时、历时理论的形成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当时德国、法国、瑞士及奥地利等国的经济学家的学术思想的影响或启示。
他还进一步分析了在借鉴经济学思想为语言学研究所用上,索绪尔留给后人的启示和缺憾,进而预言现代西方经济学思想将会为现代语言学的言语及言语行为研究提供更多、更有效的借鉴。
论基于语言经济学研究商务日语阅读
论基于语言经济学研究商务日语阅读论基于语言经济学研究商务日语阅读一、语言经济学的基本理论语言经济学(Economicsoflanguage)是语言与经济的交叉学科,这一说法最早由美国的经济学家JacobMarschak(1898——1977)于1965年发表的论文“EconomicsofLanguage”(语言的经济学)中提出。
Marschak是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经济学教授,其主要理论观点认为语言是一种人力资本。
语言作为一种人力资本,会使人们获得某种知识和技能。
语言是一种经济投资,是获得其他资本的资本。
语言经济学是用经济学的方法来研究语言的一门边缘学科。
语言除了具有其本身的交流信息的作用外,还具有经济属性。
即价值、效用、费用和效益。
外语学习是一种经济投资。
人们选择学习外语,或者选择让自己的子女从小学习外语的一部分原因是受经济因素的影响。
即从学习外语的“投资费用”及“投资预期效益”来考虑的。
学习外语的成本表现为学习该门外语所花费的一切要素,包括时间、精力和实物支出。
其效益在于学成该门外语之后,学习者应用该语言的广泛程度,及由使用而获得的相应的效益。
二、基于语言经济学研究商务日语的可行性广义上来讲,商务日语是指,涉及经济学及其下属分支的所有学科的日语,涉及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包括经济管理、金融、商务信函、运输、投资、财会、广告、法律文书等方面。
狭义的商务日语是以国际商务为依托、具有特定行业属性及特点、文体上具有庄重性质的专门用途日语。
商务日语是一种语言方面的服务工具,其实质是日语在商务服务中的标准化、专业化,体现了实现贸易交易的辅助功能。
商务日语是商务方面的专业日语,与经济有直接关联,其本身也是一种经济活动,制定相关的语言政策并执行,都与一定的经济价值和经济效益相关联。
因此,以语言经济学的原则为基础,运用经济学的理论来分析商务日语的语言特点及研究其发展动态,是可行和必要的。
三、语言经济学与商务日语阅读1.商务日语与效用原则。
语言经济学及其在中国的发展_黄少安
《经 济 学 动 态 》2012 年 第 3 期
语言经济学及其在中国的发展*
黄少安 张卫国 苏 剑
内 容 提 要 :本 文 回 顾 了 国 内 外 语 言 经 济 学 的 发 展 历 史 和 现 状 ,重 点 分 析 了 语 言 经 济 学 在 中 国 的 已 有 发 展 和 发 展 前 景 。 对 中 国 而 言 ,研 究 语 言 经 济 学 和 语 言 经 济 ,有 着 学 科 自 身 发 展 和 国 家 语 言 战 略 发 展 的 双 重 需 要 。 在 强 化 语 言 经 济 学 基 本 理 论 的 同 时 ,应 该 运 用 经 济 学 的 工 具 和 方 法 ,加 强 对 我 国 的 汉 语 国 际 推 广 、少 数 民 族 语 言 、双 语 教 学 及 其 绩 效 评 估 、国 家 语 言 经 济 战 略 、语 言 产 业 对 经 济 的 贡献度及其测度等方面的应用研究,促进语言经济的发展,壮 大 语 言 产 业,让 语 言 产 业 成 为 国 家 经 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语言经济学
语言经济学语言经济学就是利用经济学的理论、方法和工具把语言作为一个变量、一个参数来分析语言对经济的作用与影响, 其主要论据就是人力资本理论……语言学经济学是从语言的角度来研究经济的学科。
它可以被理解为研究语言经济的学科, 如语言的经济价值、语言学习培训的经济效益等……也可以把语言作为分析经济学的一种方法……还可以从语言学角度出发, 用经济学的方法来解释语言如语言的演变、发展等……经济学与语言是一个宽泛的名称……涉及到语言的语义、语用及演化问题本身, 还对经济学的语言进行了经济学分析。
以往对语言经济学的研究, 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1)把语言看成是一种民族归属, 特定的母语造成了特定的人群, 这些人群的经济收人有很大的差别。
这阶段的研究, 如美国黑人和白人的收人差距, 加拿大以英语和法语为母语的人们的收人差别。
2)母语是一种遗产,不需要个人奋斗就能够实现, 而第二语言需要个人付出。
3)语言能力是人力资源的一个组成部分, 语言技巧和其他技巧一样, 都可以作为经济要素, 可以通过投资获利分析。
4)语言对人们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的影响, 并用经济学的成本收益分析来评价各种不同的语言政策, 不同的语言政策的相对优劣比较成为一种量化上的可能。
一、语言规划的成本收益分析语言就类型学来说没有高级与低级之分,只要能够有效地满足交际就行。
但是不同语言体现出来的经济价值却有高低之分。
语言的经济价值取决于多种因素,从语言的使用人数、语言学习难度、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 体现出来的学习成本、机会成本、经济收益、代际收益等内容, 都可以用经济学加以分析。
这是语言经济分析的基本前提。
信息经济学揭示了语言具有经济学本质, 即语言具有价值、效用、费用和效益。
其中以格林的研究最为突出,研究主要起自经济学家。
到了后来, 语言学家、教育学家等也加人到语言经济学的研究行列中来:祝婉瑾、戴炜栋、何自然、高一虹、徐大明等等。
语言本身也是一种人力资本,人力资本的核心是教育投资。
作为人力资本_公共产品和制度的语言_语言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分析框架
作为人力资本、公共产品和制度的语言:语言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分析框架3张卫国 内容提要:本文从人力资本、公共产品和制度的角度分析论证了语言的经济性质,提出了语言经济学的三个命题:语言是一种人力资本;语言是一种公共产品;语言是一种制度。
作为人力资本,语言是决定劳动力市场就业及人们劳动收入的重要因素之一,与社会经济活动和人们的经济地位密切相关;作为公共产品,语言本身就可以直接影响到语言政策的选择与制定;作为制度,语言不仅对交易成本产生影响,还影响着其他制度安排的效率。
就现有研究而言,围绕命题一的研究已经是语言经济学中非常成熟的一个领域,而围绕命题二、命题三的研究虽然刚刚起步,但前景极为广阔,都是语言经济学亟待研究和值得深入研究的内容。
有理由认为,语言经济学的后续研究大体上可以以这三个命题为支撑,或是建立在其基础之上,或是围绕着它们而展开。
从这个意义上说,它们可以构成语言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分析框架。
关键词:语言 语言经济学 人力资本 公共产品 制度一、引 言作为一门新兴的边缘交叉学科,语言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只有三、四十年的历史。
最早从经济意义上关注语言问题的经济学家是Jacob Marschak①。
为什么语言的使用随某些事物发生了变化?为什么一些语言被很好地保护,而另一些却趋于消亡?什么是语言效率?这些问题都是Marschak 在Economics of language(1965)一文中所特别关注的。
语言也是选择的对象。
Marschak把交流中语言的选择(学习某种语言的决定)应用到微观经济学的标准上来,并把它们加总进行分析,就像经济学中对个体的经济扶择———无论是购买商品,还是投资,总代表着他当时的最佳选择———加总一样。
Marschak认为,经济学与探求语言的优化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语言作为人类经济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工具,也具有价值、效用、成本和收益等经济特征。
这是经济学家第一次使用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了语言,并明确地提出了关于语言的经济学观点。
专业的语言经济学
专业的语言经济学语言经济学是一门研究语言和经济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它探讨了语言对经济活动和决策的影响,以及经济条件对语言使用和变化的影响。
语言经济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结合了经济学、语言学和社会学等多个学科的理论和方法。
本文将介绍语言经济学的背景、重要概念以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一、语言经济学的背景和概念语言经济学的发展背景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末的美国,当时经济学家开始关注语言在经济决策中的作用。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语言经济学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它研究了语言如何影响国际贸易、就业市场、知识产权保护以及公司的营销策略等方面。
语言经济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是语言的信息含量。
经济学家认为,语言中的信息越多,传递成本就越高。
例如,如果一个公司要将产品信息翻译成多种语言,那么成本就会增加。
另外,语言也可以被用作信息的筛选工具。
经济学家发现,在某些市场环境下,能够说外语的人通常有更高的教育水平和更高的收入水平。
二、语言经济学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语言经济学对国际贸易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进行国际贸易的过程中,语言障碍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例如,如果一个公司希望将产品出口到中国,那么他们需要将产品信息翻译成中文,并且需要了解中国消费者的文化习俗和消费偏好。
这些语言和文化方面的差异可能会增加交易成本,并且影响市场准入和产品竞争力。
另外,语言经济学还研究了语言对贸易谈判和协议的影响。
经济学家发现,在谈判过程中使用不同的语言可能会导致信息不对称和误解,从而影响谈判的结果。
因此,了解谈判对手的语言和文化背景对于达成有利的贸易协议非常重要。
三、语言经济学在就业市场中的应用语言经济学对就业市场的研究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跨国公司和国际组织对具备多语言能力的员工有着更高的需求。
掌握多种语言的员工能够更好地与国际客户和合作伙伴进行沟通,提高工作效率和竞争力。
此外,语言能力还可以影响个人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水平。
语言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研究方法及研究误区-国民经济学论文-经济学论文
语言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研究方法及研究误区-国民经济学论文-经济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1、语言经济学这一学术概念的诞生及其发展语言经济学(Economics of Language)是以教育经济学和西方人力资本说为理论基础的新兴的多学科交叉的边缘性学科,其最早是由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经济学教授信息经济学的开拓者Jacob Marschak于1965年提出的。
Marschak(1965)认为语言除了作为获取信息,交流信息的工具和媒介外,还具有经济学的属性,并认定经济学与语言方面的最佳化(optimality)有着密切的费用效益关系,从这一定论开始,拉开了语言经济学的研究序幕。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兴起,一些殖家获得后面临的困难之一就是官方语言的确立。
在此历史背景下,许多国家开始对语言现象进行经济学分析。
加拿大学者Breton(19 ,1978)从民族主义的角度对双语教育以及语言与收入的关系进行经济学研究,把语言作为经济变量,例如收入的一个影响因素,用以分析美国拉丁美洲人的相对社会经济地位以及加拿大魁北克英国后裔和法国后裔的收入差异问题。
此时的研究范围集中于从经济学角度评价国家的语言政策和语言规划,比较关注社会问题,处于摸索阶段。
20世纪60年代,人力资本理论和教育经济学兴起,通过把语言经济学和人力资本论相结合,研究人员发现语言学习是教育投资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因而语言学习作为一种人力资本投资必然要有其成本和收益,进而拓展到语言交际功能和语言的人力资本属性上,强调主动获取语言技能是人们经济优势的一种来源,随着语言学习这种人力资本投资对个体经济活动的影响日益明显(张卫国2011)。
这为Marschak当初的语言经济学观点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弥补了其观点的缺陷与不足,对语言经济学的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在我国,何自然(1997)、祝碗瑾(1992)、戴炜栋(1993)和高一虹(1998)等学者也在有关著述中谈及语言与经济的问题。
语言与经济交流的联系
语言与经济交流的联系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流工具之一,同时也是文化的载体和传承工具。
语言的运用不仅仅限于沟通交流,它在经济交流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语言与经济交流紧密相连,相互影响。
本文将探讨语言与经济交流之间的联系及其重要性。
首先,语言是经济交流的基础。
一国家的经济繁荣往往离不开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往来。
在进行经济交流时,语言的使用和理解是不可或缺的。
不同国家的语言可能存在差异,如果不能很好地用对方的语言进行交流,就会产生沟通障碍。
一段成功的经济交流需要双方能够准确传达信息、理解对方的需求和意图。
因此,语言的学习和运用对于促进经济交流起着重要作用。
其次,语言的选择和应用可以影响经济交流的效果。
在各国间的经济交流中,选择使用哪种语言也是一个重要的决策。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使得一些语言在国际商务中具有重要地位,如英语、汉语等。
掌握这些语言可以提高国际贸易的效率,扩大市场的范围。
此外,语言的应用方式也是影响经济交流的因素之一。
不同国家的商务礼仪和交流方式也各不相同,仅仅掌握语言并不足以保证成功的商务合作。
因此,了解其他国家的文化背景和习俗也是非常必要的。
再次,语言翻译和口译服务在促进经济交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由于语言的差异以及其他文化因素的影响,双方进行经济交流时可能会面临语言障碍。
此时,翻译和口译服务的需求就显得非常重要。
翻译能够将一种语言的信息准确地转化为另一种语言,确保信息的正确传达。
口译则能够实时为交流双方进行语言转换,使双方能够实时交流。
这些服务的提供者在推动经济交流和促进合作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最后,语言对于经济交流的顺利进行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语言不仅是交流的媒介,也是文化的表达。
通过语言的学习,人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其他国家的文化、风土人情等方面的特点。
这种跨文化的了解有助于增进双方的互信和理解,为经济交流创造了更好的环境。
语言的学习和使用也能够使交流双方建立起更为紧密的联系,促进友好合作关系的建立。
从语言经济学看外语教育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从语言经济学看外语教育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个人发展的需要,国民学习外语的热情高涨,外语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外语教育对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和影响。
因此,要立足本地区特色,提高人才素质,使外语教育更好的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建设服务。
标签:语言经济学外语教育区域经济一、语言与经济的关系1.語言在经济中的价值。
语言作为经济学的一个研究领域最早由美国学者Ja.cob Mmchak于1965年提出,并由其他学者不断完善的。
语言经济学(Economics of language)的主要观点认为:语言是一种人力资本,学习语言是对人力资本的一种经济投资;语言的使用体现经济价值;语言的经济价值有高低之分;语言使用具有经济学本质的因素。
总的说来,语言经济学研究的核心是语言在经济中的价值和效用、费用和效益。
语言的经济价值主要指语言在不同时期的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实际使用地位、频率、语言变化、人们对语言的评价,以及由此产生的语言政策。
在语言政策的驱使下,人们又从语言学习中获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2.经济发展决定语言需求。
既然语言与经济密不可分,那么经济的发展对语言在人类社会中的地位形成具有决定性作用。
总的说来,语言本身无所谓价值,但选择使用何种语言则体现了语言经济价值的高低,取决于该语言在各种任务、各种职业和各部门活动中的使用程度,以及供求关系。
英语、法语等世界级语言正以它们特有的跨区域的强势传播和发散着各种科技和文化信息,在经济发展中扮演重要的作用。
这是当今西方发达国家强大经济实力支撑下的必然结果。
因而,语言的学习也是经济发展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和手段。
二、外语教育对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1.语言的自身特性。
语言是获取信息、传播信息、积累信息的主要工具。
作为窗口,它能反映一个地区的经济、文化和科技状况;作为桥梁,能够使人们跨越国界、民族、文化,进行无限的沟通和交流。
当前,国际正式文件的签署要求英文,法文和西班牙文,我国同日本、韩国、欧洲等国家与地区的贸易往来也十分频繁,语言已经越来越紧密的与经济发展结合在了一起。
语言的经济学原则
语⾔的经济学原则究语义时可能举出下⾯这类例⼦: 这种产品的品质和价格都很诱⼈。
A: 这东西贵是贵⼀点,但是质量好嘛。
B: 质量好是好,可价钱也好啊。
品质诱⼈是指质量好,价格诱⼈说的是价格低。
听话者知道这⼀点。
不过在我听起来,“价钱好”的意思似乎要求助于语境。
这⽆疑是模糊性的体现。
恢复疲劳 恢复体⼒ 显然两个“恢复”的⽤法截然不同,两个短语的内部结构也不同。
作为⼀个native speaker,我⼼中的那本“词典”似乎并没有把恢复⼀词的词义和⽤法做这样的区分,感觉“恢复疲劳”是作为⼀个整体存在于词库中的。
⼀个句⼦或表达的意义是否⾃⾜?按⽣成语法的理论观点,属于句法规则之外的东西往往就塞到词库⾥去。
这样看来,⼀个句⼦的意义在很⼤程度上是⾃⾜的。
这就是说,只通过分析句⼦本⾝就可以知道其结构和意义的⼏乎所有⽅⾯。
但是意义与结构规则相⽐其弹性⼤得多,意义分析往往要到更⼤的语境中去寻找。
语境中包含的很多内容可以⽤来补充听话者对句⼦意义的解释,所以说话者就可以借助语境将语⾔尽量精简化,这就是语⾔表达的经济性的重要体现。
经济原则⽆处不在。
放眼⼈类⾏为的整体,各⽅⾯的信息总是相互补充互为注脚。
计算机程序⼤量采⽤模块,如同⽇常⽣活和⽣产过程中制造并借助通⽤⼯具⼀样,⽆需在所有特定⼯作中重复雷同的部分。
就特定任务⽽⾔,也就省去了许多不必要的⿇烦。
写论⽂时⽆需把所有知识背景都重复⼀遍,这⼀⽅⾯是不可能的,另⼀⽅⾯可以告诉读者到某某地⽅去找引⽤的⽂字或观点。
有的⽂章书籍就像是教科书,把所有的ABC都说⼀遍,谈不上多少学术价值;另⼀些书籍可能篇幅相同却有巨⼤的学术意义,那是因为许多基本知识都已经⾼度浓缩,或者放到参考书⽬⾥去了。
培根说得好,有的书浅尝即可,有的可请⼈代读,有的可鲸吞,有的须细细品味。
听说有⼈写的博⼠论⽂语⾔⽂字晓畅易懂,连外⾏也可看明⽩。
另⼀些学者则认为⼀篇论⽂的读者群越⼩其价值越⼤。
两种意见的分歧⽆⾮在于侧重不同⽅⾯。
语言的经济学_经济语言学与经济学的修辞_张卫国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6月/17日/第012版跨学科研究语言的经济学、经济语言学与经济学的修辞——“语言经济学”语源考辨张卫国山东大学经济研究院、语言经济学研究所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随着不同文化或地域间信息交流及经贸往来的频繁发生,语言和经济的关系成为各国学者日益关注的一个重要话题,汉语学界一般称之为语言经济学。
但是翻阅文献,人们对这一研究领域的称谓还是有多种提法,特别是英文称谓,常见的有:Economics of Language,Language Eco-nomics,Econolinguistics以及Economicsand Language等。
如果将它们严格地译成汉语,依次是“语言(的)经济学”、“语言经济学”、“经济语言学”和“经济学与语言”。
除此之外,还有一类研究与此相近,即经济学的修辞。
这些概念上的含混,既不利于这一研究领域的发展,也可能给相关研究带来某些不必要的麻烦,一般的读者或许也会感到疑惑。
因此,非常有必要对这几种不同称谓加以界定或澄清。
“语言的经济学”提出与兴起信息经济学家Jacob Marschak在考察语言信号传递效率问题时,于1965年首次提出了“语言(的)经济学”这一概念。
不过Marschak并没有给它下一个明确的定义,只是将其划分成“规范的”和“解释性的”两类,认为前者应关注(语言)通信系统的效率问题,后者则应关注(语言)通信系统的起源和生存问题,进而从语言生存与发展的角度引出了对语言的成本、收益、价值和效用等经济特性的讨论。
我们并不否认Marschak对语言问题所作经济学思考的真实努力,不过,随着经济学帝国主义的渗透,现在各种各样的冠以“某某的经济学”的短评或社论在报纸或杂志上随处可见。
因而今天看来,Marschak提出“语言的经济学”似乎也略带着某种随意性,或者说当初表达了一种朴素的语言经济学思想,因为语言经济学发展到今天,已经大大超越了Marschak所讨论的范畴。
经济发展与语言种类的变迁
经济发展与语言种类的变迁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语言种类的变迁也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语言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它随着社会的变迁而变化。
本文将从经济发展角度,探讨语言种类的变迁及其背后的原因。
一、经济发展与语言多样性的关系经济的发展是影响语言多样性的重要因素。
一方面,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人口流动和贸易往来,这些活动促进了语言的传播和交流。
另一方面,经济的发展也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导致了语言的分化。
这些因素相互作用,促进了语言的多样化。
二、语言多样性的影响语言的多样性有助于文化交流和传播。
不同地区的人们使用不同的语言,因此他们在交流中形成了自己的文化和价值观。
这些文化因素在不同的社会和历史背景下得以延续和传承。
语言的多样性为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提供了支持。
然而,语言的多样性也带来了一些挑战。
由于不同地区的人们使用不同的语言,他们在沟通时可能会遇到困难。
此外,语言多样性的消失也可能会影响到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因此,我们需要保护和传承语言的多样性,以确保文化的延续和发展。
三、语言种类变迁的原因经济发展的推动是语言种类变迁的重要原因之一。
随着贸易往来的增多,不同地区的人们开始使用不同的语言进行交流。
这些交流促进了语言的传播和交流,使得不同地区的人们开始使用不同的方言和语种。
此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交流方式也在发生变化,这也导致了语言的分化。
教育也是导致语言种类变迁的重要因素之一。
随着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受现代教育,这导致了语言的标准化和统一化。
同时,教育也促进了不同地区的人们之间的交流和融合,这也为语言的多样化提供了机会。
四、结论综上所述,经济发展是影响语言种类变迁的重要因素之一。
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人口流动和贸易往来,促进了语言的传播和交流;同时也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导致了语言的分化。
这些因素相互作用,促进了语言的多样化。
同时,语言的多样性有助于文化交流和传播,但也带来了一些挑战。
语言景观的语言经济学分析——以新马泰为例
语言景观的语言经济学分析*——以新马泰为例尚国文(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 浙江 杭州 310058)提 要语言景观研究关注城市空间中标牌上语言文字的呈现问题,而标牌上的语言选择往往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
本文从语言经济学视角出发,探讨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泰国语言景观构建中涉及的经济因素。
新马泰皆为多元种族、多元文化共存的东南亚国家,其官方和私人领域的语言景观中都表现出不同的语言使用规律:政府标牌以单语呈现为主,突出国语或主导语言的地位,而商业标牌上的语言则以双语和多语为常,英语和主要顾客群语言都很普遍。
本文以成本与效益、效率与公平、供给与需求、利用价值、工具理性等语言经济学概念作为分析工具,阐释新马泰语言景观构建中的经济动因。
分析指出,官方领域看重标牌政治层面的效用,而私人业主则关注标牌的经济收益,这种差异造成标牌上语言选择的不一致。
本文的分析表明,语言经济学可以为某些语言政策和规划研究提供有用的分析工具。
关键词语言景观;标牌;语言经济学;新马泰;语言多样性An Economics Approach to Linguistic Landscape: Singapore, Malaysia and Thailand as a CaseShang GuowenAbstract Linguistic landscape study focuses on the languages/scripts displayed on signage in city space, and the language choice on signs is subject to various factors. Taking language economics as a perspective,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economic motivations under-lying the construction of linguistic landscape in three Southeast Asian countries: Singapore, Malaysia and Thailand. Characterized by multilingualism and multiculturalism, all of these countries present very different language use patterns on offi cial and private-related linguistic landscape. Specifi cally, government signs are predominantly monolingual, asserting the supremacy of national or offi cial language, whereas commercial signs are mainly bilingual or multilingual signs, often presenting English and the major consumer lan-guage(s). This paper uses some key concepts in language economics (e.g. cost and benefi t, effi ciency and justice, supply and demand, use value and instrumental rationality) as an analytic vehicle to expound the economic factors that contribute to the formation of lin-guistic landscape in these countries. It is argued that the political utility is the major concern in offi cial sectors, while economic payoff is emphasized by private proprietors, and this discrepancy results in the contrast of language use patterns in government and private signs. The analysis in this paper suggests that language economics can provide a useful tool for certain language planning and policy research.Key words linguistic landscape; signage; language economics; Singapore, Malaysia and Thailand; linguistic diversity作者简介:尚国文,男,浙江大学外语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语言政策、社会语言学、汉语语法等。
语言经济原则再定义
语言经济原则的再定义摘要:语言的经济性是语言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文章通过回顾众多学者对语言经济原则的阐释和定义,通过实例证明采用“最优原则”一词比“经济原则”一词能更好地对这方面的研究进行阐释、说明。
关键词:经济;经济原则;最优原则中图分类号:h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8-0210-01在语言学研究方面,人们常常采用语言体系本身来进行语言学的研究。
语用学的兴起极大地拓宽了语言学的研究领域,使人们开始从语言的使用环境里寻找解释语言的依据。
目前国内外就有不少学者从经济的角度研究语言。
希望用经济学的理论作为既定规则来解释语言学的问题。
提到经济,可以从广义和狭义去理解。
广义的“经济”指经济学中的经济;狭义的“经济”指日常生活中的“节省”或“节约”。
经济学中的“经济”又可粗分为三个主要内容:经济行为、经济制度和经济思想。
就经济思想方面来说,经济学意义上的“经济”和日常生活中的“节省”或“节约”都有一个共同的内核,记忆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的满足(或最大的利润)。
语言学层面上的经济则常常被称为语言的经济性或语言的经济规律,或语言的经济原则。
最早来源于半世纪前对语言学和心理学都颇有研究的美国学者哈佛大学教授g.k.齐夫的“省力原则”。
他在专著《人类行为与省力原则》(human behavior and principle of least effort)中运用大量的统计数据和诸如木工与斧子的关系等个案分析,对“省力原则”进行了详尽的论述。
他认为每个人在日常生产、工作和生活中都要在他们所处的环境里进行一定程度的运动,每一个人的运动(广义的)无论属于什么类型,都受到一个简单的基本原则的制约,这个原则就是“省力原则”。
在这个原则的指导下,他对语言系统内部的词汇进行了研究,解释了文献中自然语言词汇的分布规律。
在齐夫的研究的基础上,法国语言学家马丁内(martinet)进一步提出了“经济原则”,并用这一原则研究了音变规律。
基于语言经济学的商务英语分析
基于语言经济学的商务英语分析语言经济学是一门研究语言与经济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在商务英语中,语言经济学的应用主要用于分析商业交流中的语言现象和经济效益,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本文将从语言经济学的角度探讨商务英语的分析。
首先,商务英语的语言现象可以通过语言经济学的框架来解释。
商务英语的交流过程中,双方往往需要表达清晰、准确的信息,同时也需要考虑经济效益。
例如,在谈判过程中,商务英语的使用对于促成交易至关重要。
语言经济学分析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如何在交流中传递信息的成本和效益,以及语言的选用对于促成交易的影响。
其次,商务英语的经济效益可以通过语言经济学的方法进行评估。
商务英语的学习和使用需要投入时间和资源,因此其经济效益需要进行评估。
语言经济学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评估商务英语的学习成本和使用效果,进而为语言学习者和商务人士提供决策依据。
再次,语言经济学可以指导商务英语的教学和培训。
商务英语的学习过程中,语言经济学的原则可以应用于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法的选择。
例如,语言经济学可以帮助我们确定商务英语教材中的重点内容,以及在课堂上教授商务英语的方法和技巧。
通过运用语言经济学的理论,可以更有效地提高学习者的商务英语能力。
最后,商务英语的分析也可以为语言经济学的发展提供实证案例。
商务英语作为一种特殊领域的语言,其语言现象和经济效益可以为语言经济学提供研究对象。
通过对商务英语的分析,可以进一步拓展语言经济学的研究领域,并为其理论和方法的发展做出贡献。
综上所述,基于语言经济学的商务英语分析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商务交流中的语言现象和经济效益,评估商务英语的经济价值,指导商务英语的教学和培训,并为语言经济学的发展提供实证案例。
商务英语的分析需要结合语言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以求更好地应用和发展商务英语。
简论经济语言学(一)
简论经济语言学(一)摘要:在语言学的框架下,从语用层面上将已有的语言经济原则重新界定为经济语言学。
经济语言学不是语言经济学,经济语言学被语言经济学包含,经济语言学承栽语言经济学。
经济语言学是研究言语优化配置,实现效用最大化的科学。
它遵循认识支配言语配置的基本规律,具体研究如何使语言经济的一般均衡性、前提共识性、择近性、从众性以及言语生效性。
关键词:言语配置;语言经济学;经济语言学一、引言经济语言学不是语言经济学,但二者之间又有着密切的联系。
经济语言学被语言经济学包含,经济语言学承载语言经济学(袁俏玲2006)。
语言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人力资本学说和教育经济学。
它是一门语言学和经济学交叉相融的边缘学科。
一方面,它一直是语言学隐型或显型的一个分支;另一方面,它是非常年轻的经济学分支。
语言经济学所涵盖的主要内容为:1)语言本身是一种人力资本,语言作为人力资本可以用来补充和取代其它类型的人力资本。
2)学习母语、第二语言、外语是对人力资本生产的一种经济投资,它可以产生学会语言后的投资预期效益。
3)语言的经济价值有高低之分;语言有经济价值高低之分。
学习和掌握不同语言,语言学习和掌握的程度不同,而赋予语言学习者高低有分的经济效益。
4)语言的经济效用受诸多因素的影响。
(黄知常2002)某一语言的经济效用由该语言在不同市场上的使用程度所决定,因国家、民族、地区、社会环境、语言政策因素的不同而不同。
经济语言学系笔者为了更好地研究语言经济学而首次提出的语言经济学研究的镜像参照物。
言语是否经济意义上的经济语言学升华于“语言的经济原则”,是研究语言的经济性(或日语言的经济规律)和语言的经济机制的科学。
笔者并为此臆造了一个英文单词:econoHn-guistics,祈望专家指教(袁俏玲2006)。
经济语言学有其自身的内涵。
法国语言学家马尔丁内提出语言“运转的基本原理(principedefonctionnement)”是“语言经济原则(eeonomiedulangage)”。
浅谈语言经济性原则和语用预设的一致性与非一致性
浅谈语言经济性原则和语用预设的一致性与非一致性摘要:语言经济性原则是指在语言使用中,尽可能减少说话人和听话人的力量消耗,以经济省力的形式来完成语言交际的功能,而语用预设是指交际双方所共有的知识。
当今语言研究中,将语言理论与实际应用相联系越来越受到关注。
本文运用语言经济性原则与语用预设对实例进行研究,从而探讨二者之间的一致性与非一致性,以期对今后语用研究开辟新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语言经济性;语用预设;一致性;非一致性一、引言近年来语言经济性原则和语用预设已成为语言学界研究热点。
尽管目前已有不少学者对语用预设和语言经济性原则进行了分别研究,但是将两者结合在一起的研究甚少。
在当前语言研究向着跨学科发展的大背景下,笔者认为有必要将语用预设和语言经济性原则结合起来进行全面认真的研究。
本研究关注的是语用预设的使用是否使语言符合语言经济性原则,达到说话人与听话人都省力的效果,顺利完成交际。
本文旨在分析语用预设和语言经济性的一致性与非一致性,阐明其相互关系。
为以后对语用预设和语言经济性原则的研究给予启示。
二、语言经济性原则与语用预设国内外学者对语言和经济的研究分为两类:从语言外部进行的语言经济学,主要是借助经济学的原理来指导与理解语言政策,外语教学和语言使用活动中的宏观微观问题。
从语言内部来考察语言系统中符合经济性的特点。
如:经济原则在言语交际中运行的语用特点(陈新仁,1994)。
本文主要是从语言内部研究语言的经济性原则。
(一)语言经济性原则。
语言中的经济原则是由法国语言学家安德烈.马丁内(Andre Martinet)在解释语言演变时提出的。
语言中的经济原则指“在保证语言完成交际功能的前提下,人们自觉不自觉地对言语活动中力量的消耗做出合乎经济要求的安排”。
交际表达追求新颖、复杂,更具特定作用,促使人们采用更多、更新、更复杂、更具有特定作用的语言单位。
人在各方面表现出来的懒惰则要求在言语活动中尽可能减少力量的消耗(李延福,1996:450-45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论语言经济学
语言经济学在近50多年的发展中,受到各界研究者的关注,但是对于他的学科定义和框架理论一直没有统一的定论。
本文旨在梳理语言经济学的流派,討论语言经济学未来可以发展的领域。
标签:语言经济学;语言;综述
一、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信息一体化进程的加速,人口的流动和迁移也变得更加的频繁,这使得人际之间的交往和互动同样频率加快,语言和经济也就更多的联系起来,还有国家的语言政策的规划和实施,语言都和经济有着紧密的联系。
语言经济学作为一门新兴的边缘交叉学科,在将近50多年的时间中有了很大的发展。
本文旨在明确语言经济的定义和梳理语言经济学的相关研究成果。
二、语言经济学的基本理论观点
从语言经济学产生的背景来看,语言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西方人力资本学说和教育经济学。
人力资本是整个人力资本理论重点核心观念。
人力资本指的是凝结在生产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及其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它对生产起促进作用,是生产增长的主要因素,也是具有经济价值的一种资本。
后来的研究者在前人这两大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定量研究与定性分析和研究,进一步对于语言与经济的关系进行研究。
初步建立了语言经济学这门学科。
主要理论观点概括如下。
(1)语言本身是一种人力资本;(2)学习第二种语言(或外语)是对人力资本生产的一种经济投资;(3)语言有经济价值高低之分;(4)语言的经济效用取决于诸多因素。
三、语言经济学流派
传统语言经济学主要关注以下三个问题:语言对经济变量的影响;经济变量对语言动态发展的影响(语言动力学)以及语言与经济变量之间的交互关系。
(一)语言与劳动收入
该方向的研究至今是语言经济学研究最重要的方面,主要包括语言与收入的相关性研究,其研究以人力资本理论和歧视理论为基础。
语言与收入研究始于加拿大,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研究者开始关注语言技能是收入水平的决定因素之一,Grin把这些研究者称之为“加拿大市政传统派”。
他们认为收入差异可能是另一语言(主导语言)集团成员故意刁难的结果,他们通过操纵某一集团生产产品的买卖比进行种族歧视。
随后也出现了一系列各国有关语言与收入以及就业关系的研究(macmanus 1985)。
其中,相当一部分研究以移民为研究对象。
Lang (1986)认为,收入的差异不是偏见或歧视的结果,而是操不同语言的雇主和雇员之间花费交际代价的后果。
这种交际代价主要是后者造成的,因为与本集团成员的交际不需要支付额外的交际代价。
他从实证经济学角度对移民的外语能力与其收入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也研究了少数族裔使用多数族裔的语言可以在多大程度上为其带来经济利益。
近些年来,该方向运用V AR 经济测量工具以及工具变量进行语技能与收入的内生性研究。
(二)语言动力学
Grin 假定在一个时期内个体将决定他们在不同的活动中使用何种语言。
这是一种静态的模式。
他认为经济刺激决定语言选择。
还有一些模式关注的是与语言相关的网络影响:语言的一个最引人兴趣的方面是它与其他大多数“商品”不同,使用某一语言的人越多,该语言对于其他人来说就越有用。
这样一来,语言的网络影响在语言动力学就起到了关键作用,会吸引人们学习某一种特定语言。
因此他们也会影响语言教育政策的环境。
(三)语言政策经济学
许多关于语言学与经济学变量相互影响的研究对语言政策有直接影响,他们与语言政策的联系主要是来源于作者的经验研究。
直到最近几年语言经济学对与语言政策的关注才更加显著。
现如今大多数语言政策的经济学研究都是和政策选择的利益和成本、投入或者力图给语言政策的制定提供一个基础理论。
它们分别从个人和社会的角度出发,和不同的语言政策相联系,从而区分出主要利益点和成本的来源,并且提出对利益和成本的评估。
参考文献
[1]靳希斌.从滞后到超前一20世纪人力资本学说·教育经济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
[2]许其潮.语言经济学: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J].外国语,1999(04).
[3]Grin.F.European Research on the Economics of Language:Recent Results and Relevance to Canada [J].Homepage of Heritage Canada—Official Language,1996.
作者简介:杨浚叶(1976.03—),女,回族,硕士,通识教育教学部,大学外语教师,讲师,研究方向:二语习得、语言经济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