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面试高中语文说课稿:陈情表.doc
陈情表说课稿(4篇)
陈情表说课稿(4篇)陈情表说课稿篇一一、说教材《陈情表》是李密向晋武帝司马炎请求批准他不去做官的表章。
本单元四篇文章都是情酣意浓的千古抒情妙文,鲁迅先生说过:“能憎能爱才能文。
”文章不是无情物,刘勰也说:“情为文之经。
”只有注入感情,文章才能得以流传。
同样,读至情之文也需要感情的投入,用心与交流,才能有更大的收获,才能感受到优秀作品带给人们的震魂摄魄的力量,引发人们跨越时空去思考人生与社会。
《陈情表》亦如此。
二、说学情文言文的教学常常被师生们视为畏途,主要是教学效果很难呈现出来。
其实,纵观学生的情况,可以看出学生心理上主要存在四道障碍:1.字面上,文言字词的理解是一道障碍;2.诵读上,章法与句法是一道障碍,这其中也包含了对文言特殊句式的理解方面的障碍;3.内容上,古今文化的一些差异也带来了一定的理解障碍,比如对文中一些历史典故的理解等;4.鉴赏方面,对于文言课文中传递出来的思想性无法把握,不能对文章做更深广义上的解读。
不过,前三道障碍通常可以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相对容易解决,最后一道障碍则需要老师适当的引导,师生配合解决。
鉴于以上对教材及学情的分析,结合《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中学生能阅读浅易文言文这一原则,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指导学生掌握文中出现的重要的文言实词与文言虚词及常见的古汉语句式。
采用多种方法反复诵读,通过发挥学生自主性作用,帮助学生体悟主旨,掌握课文结构及文章章法句法。
引导学生体会当时李密地处境和李密祖孙间真挚深厚的感情,正确认识“孝”,继承孝敬父母长辈的中华传统美德。
三、说教学方法主要指导学生用“四读法”(速读、诵读、品读、研读)并结合适度的课堂讨论,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完成对课文的理解。
四、说教学过程(一)导入1.用幻灯片打出以下内容:①“至性之言,自尔悲恻动人。
”②“俱从天真写出,无一字虚言驾饰”。
问学生中有没有人知道这是评价哪一篇文章的,最后明确是《陈情表》,接着介绍苏轼所言:读《出师表》不堕泪者必不忠,读《陈情表》不堕泪者必不孝。
《陈情表》的说课稿9篇
《陈情表》的说课稿9篇陈情表说课稿篇一教学目标1、从了解李密所处的时代入手,理解他为什麽向晋武帝陈情,“乞愿终养”、“辞不赴命”。
2、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掌握一些成语和习用语。
教学设想1、本文语言富于节奏和感情色彩,应让学生熟读并疏通文字。
2、了解这一时期特定的时代背景,帮助学生理解全文。
3、安排一教时。
教学过程一、教师范读,学生散读。
二、有关情况介绍。
1、晋武帝为何要征召李密?2(晋武帝司马炎于公元263年建立了西晋王朝。
为了稳定民情,笼络人心,对于西蜀的名人贤达,或征召他们到洛阳供职,或任命他们留在中原的子孙做官。
晋武帝下诏征李密为太子洗马。
)2、李密为什麽要委婉陈情?2(李密在西晋建立前,曾在蜀国做官。
作为一个“少仕伪朝”的“亡国贱俘”,四次被征召,四次拒绝,很容易使晋武帝产生疑忌,会以为李密怀念蜀汉,不满新朝。
而这是一种违抗圣命大逆不道的行为。
在逼迫甚急的情况下,李密上表陈述情由,叙述自己不幸的身世,说明不能应征出仕的原因。
)三、教师指导学习课文。
1、点拨疑难字、词。
鲜——少废——停止察——举荐除——拜授官职矜——注重、崇尚擢——提拔过——过分盘桓——徘徊2、概括每段大意,说说各段之间的联系。
2(第一段——叙述自己的遭遇和家庭的困境。
开篇以“臣以险衅,夙遭闵凶”八个字概括幼年时期的不幸遭遇,落笔十分凄楚。
接着写“险衅”、“闵凶|的具体内容:“六月”丧父,“四岁”母亲改嫁,由祖母抚养成人。
然后叙述家庭的孤独单薄,叔伯兄弟,远近亲属,一概没有,只有祖孙二人相依为命。
段末点明“臣侍汤药,未曾废离”,暗含为了尽孝无法应诏之意。
)(第二段——叙述朝廷多次征召和自己的进退两难。
首先以“逮奉圣朝,沐浴清化”表达自己对朝廷的忠,再叙述多次征召的经过,段尾以“供养无主”、“刘病日笃”来说明自己欲仕不能,忠孝难全,进退两难的境地。
)(第三段——述祖孙更相为命的关系,说明自己并非欲全名节而辞不赴命。
本段一开始就摆出圣朝的施政纲领:“以孝治天下”,那么自己有祖母需要照顾,理应留在祖母身边,以尽孝道。
陈情表说课稿(5篇)
陈情表说课稿(5篇)《陈情表》说课稿篇一一、说教材《陈情表》是高中语文第四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属于古代散文,从整个高中语文教学和考试来说,文言文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要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而《陈情表》又是一篇字词较多,以情动人的文言文,要在读懂文字的基础上来鉴赏这篇散文的内容及其语言特色。
学习时要注重诵读,在诵读中把握的思想感情,体会遣词造句的妙处。
二、说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基于以上认识,我确定的教学目标是:1 、知识目标:(1)通过诵读、背诵全文,积累文言词汇,掌握重要文言实词虚词;(2)把握文章结构,理清文章思路。
2、能力目标:(1)积淀文言语感,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2)品味在叙述中蕴涵的真切情感,理解“忠”“孝”的含义。
(3)鉴赏本文直抒真情,用词得体的写作技法。
3、德育目标:体会至真至诚的亲情、忠情、苦情。
正确认识“孝”,继承孝敬父母长辈的传统美德。
4、教学的重点:重要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的理解和掌握。
5、教学难点:体味真情,体会是如何逐层深入地叙事陈情。
三、说教法为较好地实现教学目标,落实字词教学,体会以情动人的特点,可采取的教学方法是:指导诵读和讲解为主,加以点播点拨启发、讨论领悟。
反复诵读中体会的真情实感,积累常用文言词语和相关文化知识。
四、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苏轼曾经说过: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读《祭一二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友。
因为《出师表》学生都很熟悉,容易理解本文以情动人这个重要特点。
2、解题:主要让学生明白陈情表这三个字的含义就行,尤其是应该让学生理解“表”这种文体,明白为什么要些表,写给什么人。
3、及背景:李密书上有解释,没有必要展开讲,但要提示学生要和瓦岗的李密分清。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文以情动人的特点,背景要简单介绍一下)。
4、范读正音为何要在范读正音之前给学生轻声读课文,勾画解释的时间呢?因为就目前来说,我们的学生预习是很不到位的,如果直接范读,会有相当多的学生会忙着听音注音,而忽视节奏和感情,所以,一般情况我检查发现学生预习不理想时会给学生几分钟让学生把解释的音移到课文中,这样范读时才能提出听读要求:听准字音,听清节奏,听出感情。
陈情表教资面试试讲教案
陈情表教资面试试讲教案《陈情表》是东汉末年文学家诸葛亮的一篇著名辞赋,以其真挚的情感和优美的文辞流传至今。
在教资面试中,试讲这篇作品,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以下是一份可能的试讲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陈情表》的基本内容和思想感情。
2. 学习《陈情表》的文学特色和艺术手法。
3. 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1. 《陈情表》中诸葛亮的忠诚与孝心。
2. 文章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色。
教学难点:1. 对文言文中生僻字词的理解。
2. 对文中情感的深入体会。
教学方法:1. 讲授法:对文章内容进行讲解。
2.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文中的情感和修辞手法。
3. 诵读法:指导学生朗读,感受文言文的韵律美。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通过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对《陈情表》的兴趣,例如:“你们知道诸葛亮是谁吗?他有哪些著名的事迹?”新课讲解:1. 作者简介:简要介绍诸葛亮的生平和成就。
2. 背景介绍:讲述《陈情表》的写作背景,即诸葛亮上表请求刘备允许他回乡奔丧。
3. 文本分析:逐段讲解《陈情表》的内容,重点分析诸葛亮的忠诚与孝心。
4. 修辞手法:分析文中使用的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以及这些手法如何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课堂互动:1.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文中的情感表达和修辞技巧。
2. 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诸葛亮,模拟上表的场景,加深对文章情感的理解。
课堂小结:总结《陈情表》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色,强调诸葛亮的人格魅力和文学成就。
布置作业:1. 背诵《陈情表》中的精彩段落。
2. 写一篇关于《陈情表》的读后感,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结束语:通过今天的学习,希望大家能够更深入地理解《陈情表》的文学价值,同时也能够从中学习到忠诚与孝心的重要性。
这份教案旨在帮助学生全面理解《陈情表》的文学内涵,并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和鉴赏能力。
高中语文试讲稿《陈情表》
高中语文《陈情表》试讲稿1、题目:《陈情表》2、内容:陈情表作者:李密臣密言:臣以险衅(xìn),夙(sù)遭闵(mǐn)凶。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行(xíng)年四岁,舅夺母志。
祖母刘悯(mǐn)臣孤弱,躬亲抚养。
臣少(shào)多疾病,九岁不行(xíng),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既无伯叔,终鲜(xiǎn)兄弟;门衰祚(zuò)薄,晚有儿息。
外无期(jī)功强(qiǎng)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tóng)。
茕茕(qióng)孑(jie第二声)立,形影相吊。
而刘夙婴(yīng)疾病,常在床蓐(rù);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dai第四声,通“待”,等到)奉圣朝,沐浴清化。
前太守臣逵(kuí)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xiǎn)马。
猥(wěi)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诏书切峻,责臣逋(bū)慢。
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dǔ);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jīn)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huàn)达,不矜名节。
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
过蒙拔擢(zhuó),宠命优渥(wò),岂敢盘桓(huán),有所希冀(jì)!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母孙二人,更(gēng)相为命。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yòu)四,祖母今年九十有(yòu)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
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陈情表说课稿(优秀8篇)
陈情表说课稿(优秀8篇)《陈情表》篇一教学要点:研习课文第二至第四段,积累相关文言词汇;熟读课文。
教学过程:一、教师背诵第一段前两句,引导学生齐诵全段。
二、导入新课:悲苦的家庭境遇最容易引起别人的同情。
李密在第一段里诉说了自己的“四大不幸”,足可以引起晋武帝的同情了。
但问题在于晋武帝建立新晋,招揽人才,收买人心,“我征召你一个李密,你就照顾祖母,辞不应征,你不是存心不给我个面子吗?”我们首先看新晋对李密的态度。
三、分析课文第2段:1、学生齐读第二段。
2、研读:(1)本段分几个层次?各自的重点是什么?提示:二层。
第一层叙朝廷征召之殷;第二层写自己进退两难的境地。
(2)前一层按什么顺序来写的?提示:按时间顺序。
表征召:察、举、拜、除、当;孝廉、秀才、郎中、洗马(解释、积累有关文化常识。
“孝廉”“秀才”是荐举人才的科目,所以用“辞不赴命”;“郎中”“洗马”是官职,所以用“辞不就职”)。
作用:先郡,次州,后朝廷,可见征召级别越来越高,表达作者的感恩戴德之情。
推辞理由:供养无主,刘病日笃(承上文“夙婴疾病”;张下文“日薄西山”)。
(4)。
第二层如何见事态的严重、紧迫和作者处境的狼狈?目的何在?“奉圣朝”“沐浴清化”等句想表明什么?提示:事态严重:诏、责、逼、催等,含蓄地表明了强己所难之窘迫。
处境狼狈:“非臣陨首所能上报”,可是“供养无主”,“欲奉诏奔驰”,“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品析:诉说自己辞职不就职的矛盾心理(狼狈处境),“臣之进退,实为狼狈”,情辞悲切,动人心肺。
“奉”“沐浴”,称颂朝廷,并表感恩之情,可见语言的得体和机智。
(5)从本段中我们看到的是李密的态度坚决呢,还是他的哀婉陈情?3、小结:第二段叙述朝廷多次征召和自己的进退两难。
首先以“逮奉圣朝,沐浴清化”表达自己对朝廷的忠,再叙述多次征召的经过,段尾以“供养无主”、“刘病日笃”来说明自己欲仕不能,忠孝难全,进退两难的境地。
四、研习第3、4段:1、默读并口头通译第三段;2、李密最担心晋武帝怀疑他哪一点?他是怎么为自己辩解的?提示:矜守名节。
陈情表说课稿
陈情表说课稿陈情表说课稿篇一一、说教材《陈情表》是必修五第二单元中要求背诵的课文。
本单元话题是学习古代抒情散文,旨在让学生把握作品抒发的真挚情感。
就文体而言,是文言文也是散文。
按课程标准,阅读浅易文言文、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是高中生必须达到的目标;从散文的角度学习文学作品《陈情表》,要按课程标准“从整体上把握内容、概括要点”的要求,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引导学生感受《陈情表》感人至深的思想情感,理解孝敬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忠孝两全的思想局限,进而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培养关爱亲情的思想意识。
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1、知识目标:通过诵读、背诵,积累文言词汇,积淀文言语感,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能力目标:学习和运用陈情于事、寓理于情的构思艺术3、情感目标:体会作者至真至诚的亲情、忠情、苦情。
正确认识“孝”,继承孝敬父母长辈的传统道德。
教学重、难点:1、学习重点:识辨课文中通假字,活用词,古今异义词,掌握重要实词、虚词及多义词,积累文言词句知识。
2、学习难点:本文的主要特点是以情动人,作者是怎样逐层深入地叙事陈情,达到愿乞终养的目的的。
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主要来完成知识目标,第二课时完成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本节课为第二课时。
二、说教法和学法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
基于此,我准备采用的教法是讲授法,点拨法。
讲授法,教师可以系统的传授知识,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的学法是讨论法、朗读法和勾画圈点法,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阅读习惯。
三、说教学过程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我准备按以下五个环节展开。
环节1:情景导入。
孝敬长辈,忠于朝廷,是中国古代君子立身行事的最基本的道德准则,千百年来,人们奉行于此,常以“忠则《出师表》、孝则《陈情表》”相提并论,李密的《陈情表》感动了皇帝,感动了上苍,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这篇以孝动人的文章——《陈情表》。
《陈情表》优秀说课稿(优秀6篇)
《陈情表》优秀说课稿(优秀6篇)陈情表说课稿篇一【教学目的】1、掌握文中的文言词语,积累相关文化常识。
2、学习本文结构思路的缜密、严谨和语言表达的委婉、畅达。
3、体会文章深挚朴实的感情色彩,理解“忠”“孝”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1、把握本文陈述的层次及语言上的特色,体会情之深,理之透2、在较短时间内把握文意且背诵全文;对“忠”“孝”的理解。
【教学方法】以诵读、点拨为主,辅以讨论和练习。
【教学手段】多媒体展示部分提示语句以及结构框架,为加强理解、识记之用。
【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古人云:百善孝为先。
千百年来,人们常以忠则《出师》,孝则《陈情》相提并论,今天我们走近李密的《陈情表》,看李密是如何陈情,说服晋武帝的。
二、题解《陈情表》:陈——陈述、表述;情——隐情、苦衷;表——奏章,古代文体,属奏议类,臣民对君主有所陈述请求时所用。
三、作者简介李密(224—287),一名虔,字令伯,犍为武阳(今四川省彭山县东)人。
父早亡,母改嫁,由祖母刘氏亲自抚养。
为人正直,颇有才干。
曾仕蜀汉为郎,蜀亡以后,晋武帝司马炎为了巩固新政权,笼络蜀汉旧臣人心,征召李密为太子洗马。
他上表陈情,以祖母年老无人供养,辞不从命。
祖母死后,出任太子洗马,官至汉中太守。
后被谗免官,死于家中。
四、研习课文1、要求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默读全文,然后分组讨论:疑难文句:学生画出自己不能理解的句子,小组讨论解决。
提醒学生注意“鲜”“期”“强”“洗”“有”等读音变化的字,以及“闵凶”“见背”“祚薄”“儿息”“逋慢”“盘桓”“希冀”等词语的解释。
2、整体把握,理清思路速读全文,由题目展开思考:为什么要“陈”?“陈”什么?如何“陈”?(1)为什么要“陈”?明确“陈”的原因:除臣洗马,辞不就职(或:不想到晋朝为官)。
(2)“陈”什么?明确:文中李密陈述的自己对祖母的孝情,对晋武帝的忠情,还有自己内心当中因身世凄苦,因不能做到忠孝两全而产生的苦情、为难之情。
陈情表说课稿范文6篇
Pure thoughts can make the smallest actions noble.整合汇编简单易用(页眉可删)陈情表说课稿范文6篇陈情表说课稿篇1一、说教材《陈情表》是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二专题的第一篇,属于古代散文,从整个高中语文教学和考试来说,文言文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的,因为高考要考。
要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而《陈情表》又是一篇字词较多,以情动人的文言文。
基于以上认识,我确定的教学目标是:知识目标背诵全文,积累重要文言实词虚词。
能力目标鉴赏__直抒真情,不加雕事,用词得体的写作技法。
情感目标品味作者在叙述中蕴涵的真切情感,理解“忠”“孝”的含义。
教学的重点是实词虚词。
教学难点是体味真情,体会作者怎样逐层深入地叙事陈情。
二、说学生本篇课文面对的是高二年级的学生,经过一年的学习,他们已经具备自主学习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能够扫除字词障碍,理清行文思路。
三、说教法与手段为完成教学目标,遵照“自主、合作、探究”的课改理念,准备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诵读。
采用默读、朗读、背诵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加深以课文的理解。
2.点拔。
避开详细透彻的讲解,以简要而富有启发性的语言或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感悟品味。
3.以写促读。
针对课文的重点、难点,设计合适的写作练习。
对于学法,照应教法,我做了如下设想:1.自主学习。
学生自主疏通、反复诵读课文培养其自主学习和诵读的能力。
2.分组合作,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
3.问题探究,针对开放性的题目,让学生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
以上是对教法和学法的设想。
四、说教学过程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文言文常规学习内容,设想按以下几个步骤引导学生学习这篇课文。
(一)课题导入宋代学者赵与时在《宾退录》中的一段话。
(“读诸葛孔明《出师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忠。
读李令伯《陈情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孝。
读韩退之《祭十二郎文》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友。
陈情表说课稿(教师编制考试)
《陈情表》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一篇典型的文言文《陈情表》。
我的说课将从教材、学情、教法学法和教学过程四个方面进行。
一、说教材《陈情表》出自山东人民出版社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一单元,本单元主题为“至爱亲情”,旨在让学生感受作品表达出的浓浓亲情。
《陈情表》是晋李密呈给晋武帝的一封书信,叙述祖母抚育自己的大恩,以及自己应该报养祖母的大义;除了感谢朝廷的知遇之恩以外,又倾诉自己不能从命的苦衷,真情流露,委婉畅达。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文言文的教学要重在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诵读的习惯。
结合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我设定如下教学目标:1.熟练地朗读课文,掌握重点字词和重点句式;2.赏析本文以情动人,以理服人、陈情于事、寓理于情的构思艺术;3.体会作者至真至诚的亲情忠情。
这篇课文语言简洁凝练,手法精妙,根据新课程标准,我将“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提高欣赏文言文的能力”作为本节课的重难点。
二、说学情新课程标准倡导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所以教学中我会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
高一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文言文理解能力,但主动性有所欠缺,我会抓住时机,积极引导,让学生主动感知文本。
三、说教法学法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学生的主动探究和感知。
引导学生不断诵读,让学生在诵读中培养语感;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地感知文本。
四、说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
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我会作如下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孝”这个字是怎么演变而来的吗?“孝”的上半部分像一位佝偻的老人,下半部分像一个孩童双手举起朝拜,由此可见,“孝”本义就有感恩、报恩之意。
三国时代,蜀国有这样一个人,他伶仃孤苦,与祖母相依为命,就像“孝”字所展示的:一个孱弱的老人为一个体弱的孩子遮风挡雨,一个孤苦的孩子背负着多病的老人"其中的凄凉可想而知。
高中语文《陈情表》试讲稿
高中语文《陈情表》试讲稿一、教学过程(一)引用名言,导入课题师:上课!同学们好!请坐!师:同学们,我想和大家分享一句名言:《出师表》不下泪者必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必不友。
大家各抒己见来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吧!(学生谈理解)千百年来,人们常以“忠则《出师》,孝则《陈情》”相提并论,可见李密的《陈情表》具有相当强烈的感人力量。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领略一下这篇千古奇文的魅力。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分析课题、了解作者及背景。
师: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预习情况,说一说本课的课题是什么意思?生:陈,陈述;情,情感;表,古代臣子向君主奏事陈情的一种文体。
师:嗯!完全正确!谁来介绍一下本课的作者及写作背景?生:作者李密,是晋初散文家。
曾仕蜀汉,蜀亡后,晋武帝征他为太子洗马时,他因祖母年迈而辞谢,为了陈述这一情况,写了这篇表。
2.解决字词。
师:不错!大家预习得都很到位!我来示范朗读一遍课文,接下来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利用工具书以及课本注释,自行解决生字词。
师:我看同学们都读得很认真,基本上都掌握了本课生字词,我来强调两个词语:门衰祚(zuò)薄;猥(wěi)以微贱。
3.了解内容,概括文章。
师:请大家再次朗读全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文章大意,然后同桌之间交流讨论,说说文中每一自然段都写了什么。
生:第一段:自诉家境困顿多舛,祖孙更相为命之状。
第二段:明写感激朝廷之情,实诉屡不奉诏苦衷。
第三段:喻之以孝道之大义,明降臣之不矜名节。
第四段:解决忠孝两全矛盾,提出愿乞终养请求。
师:同学们总结得很好!(三)研读课文,深入分析1.叙述自身遭遇的不幸和祖母疾病缠身的困境。
师:接下来,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找找作者诉说了自己哪些悲惨的遭遇?生:父亲在他小时候去世;母亲改嫁;小时候体弱多病。
师:大家总结得不错,紧扣“险衅”“闵凶”四字写出自己幼年的三大不幸,即“慈父见背”“舅夺母志”“少多疾病,九岁不行”。
《陈情表》说课稿
《陈情表》说课稿《陈情表》说课稿1一、说教材:新修订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在课程中要落实核心素养,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
我们在教学中,要结合具体的内容,将核心素养渗透到各个环节中。
本文用三课时来学习,第一、二课时熟读课文,积累文言基础知识,疏通文意,指导学生背诵,第三课时小结全文,分析文中蕴含的多种情感,领会精彩的论辩艺术,赏析写作手法。
本教学设计是第三课时的。
我们学校是一所农村的普通中学,大多数学生学习习惯比较差,学习意识淡漠。
教学中,不能急于求成,不能要求过高,要低起点小步子。
这是本单元的最后一课,学生有了前面所学知识的积累,加上老师的指导点拨,可以完成教学任务。
根据课标要求、教材内容和学生情况,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分析理解文中蕴含的多种情感。
2、领会本文精彩的论辩艺术。
2、赏析本文陈情于事、寓理于事的构思艺术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重点:教学难点:二、说教法: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与备课组老师多次讨论修订而成。
1、讲解法:对于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疑难问题老师要作必要的讲解,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
2、点拨法:学生在思维过程中遇到障碍的地方,老师要引导学生结合文本,拨开云雾,深入领会文章的内涵。
3、探究法:对于文中的难点,让学生讨论探究,在思维的碰撞中擦出火花,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说学法:1、自主学习法:本文是本单元最后一篇文章,前面的学习有了一定的基础,学生按老师的要求自主学习,对问题形成自己初步的观点,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讨论探究法:新课标要求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把难点下放给学生,让学生讨论,积极参与,在思维的碰撞中有所收获。
四、说教学过程:(一)导入:自古忠孝难两全。
晋朝的社会名流李密很小的时候父死母嫁,由祖母刘氏抚养成人,祖孙两人相依为命。
可李密遭遇到了一件烦心事,一方面是官府催促他就任太子洗马一职,一方面是九十六岁高龄的祖母刘氏危在旦夕。
陈情表的说课稿优秀6篇
陈情表的说课稿优秀6篇《陈情表》优秀说课稿篇一说教材一、《陈情表》是高中语文第四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属于古代散文,从整个高中语文教学和考试来说,文言文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原因如下:1、《考试说明》中有关文言文要求: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可以说在高考中占有重要的作用。
2、古代散文源远流长,中国堪称世界散文大国。
学习古代散文,不仅培养学生“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更要是学生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领略其艺术魅力,感悟语言美,情景美,哲理美。
二、本篇叙事,论理,始终贯穿着作者的真情实感,古人云:“读《出师》不哭者不忠,读《陈情》不哭者不孝”可见,本文在中国古代散文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因此,学习本文对于我们体会散文真谛和理解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有重要的作用。
三、基于以上认识,我确定的教学目标是:1、背诵全文。
2、积累重要文言实词虚词。
3、品味作者在叙述中蕴涵的真切情感,理解“忠”“孝”的含义。
4、鉴赏本文直抒真情,不加雕事,用词得体的写作技法。
说教法一、教法司马集团建立晋政权后,为巩固政权,提出以“孝”治天下。
李密从小赖祖母抚养,对其十分的孝顺,李密写此奏章,就是想陈述自己不能奉诏的原因,提出终养祖母的要求。
李密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除了在“孝”上大做文章外,还以巧妙的抒情方式来打动晋武帝。
授课时要讲清作者的“情”即:“不幸的家世(陈以往之情);两难的处境(陈现在之情);不仕的原因(陈日后之情)”。
同时要明白李密巧妙的表达方式即:李密在封建政权赖以巩固和延续的最高伦理准则“忠”“孝”之下,在“孝”字下大做文章,提出“先尽孝后尽忠”的观点,使晋武帝不得不认同。
二、学法反复诵读中体会作者的真情实感,积累常用文言词语和相关文化知识。
说教学过程一、导入设计由中国封建社会“忠”“孝”切入,引入本文。
二、解题一)本篇作者不需要过多的介绍,主要应让学生明白李密不愿为仕的政治原因,这需要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
《陈情表》说课稿
《陈情表》(第一课时)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老师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陈情表》。
一、说教材(一)教材的地位《陈情表》是我们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二专题的第一篇课文。
本文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很高的地位,可以和《出师表》相媲美;本文在整个高中语文课程中的重要性,可由其处于必修五中第一篇文言文的位置看出;本文所在专题重在一“情”字上,本专题基本内容就是感受、理解、认识丰富多彩的感情,也为下一专题“直面人生”张本,更为了让同学们进一步认识自我,认识他人,认识人生。
(二)教学目标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文言文阅读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课文,学习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倾向。
高二的学生,在经历高一一年的语文学习之后,对文言现象有了一定的了解与掌握,对文言文有了一定的阅读感受能力。
高二的学生,在情感认知上,伴随着成熟与疑惑,仍需我们对其关注与引导,从而更好地去认识自我与人生。
基于以上认识,我确定的教学目标如下:【知识目标】积累重要文言字词句,反复诵读,背诵全文。
【能力目标】理清思路,学习并运用寓情于事、寓理于情的构思艺术。
【情感目标】体会作者至真至诚的亲情、忠情,有所悟,有所行动。
(三)教学重点、难点本文是中国文学史上抒情文的代表作之一,应全文背诵。
本文以情动人,寓情于事,寓理于情,这对我们学生的情感培养及语言表达有很好的影响与指导作用。
所以,我确定的教学重点、难点如下:【教学重点】1.积累重要文言字词句。
2.品味文中至真至诚的亲情、忠情。
3.背诵全文。
【教学难点】深入体会文章凄切婉转的陈情技巧。
(四)教学课时三课时根据课时安排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的本文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如下:【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背景、文体。
2.研读课文第一自然段,积累字词,理解文意,体会作者个人与家庭的不幸。
3.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教学重点】研读课文第一自然段,积累字词,理解文意,体会作者个人与家庭的不幸。
《陈情表》的说课稿
《陈情表》的说课稿《陈情表》的说课稿范文《陈情表》的说课稿1一、说教材《陈情表》是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五册第二单元的自读课文。
本单元的四篇课文都属于中国古代散文。
单元教学目标是通过诵读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鉴赏文章的语言特色。
二、说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新教材在文言教学编排上有明显的“两重”,“两重”是指重视诵读,重视积累;根据教学大纲,分析本文特点,结合学生实际,特确定如下教学目标:1、熟读并背诵课文,积累整理重要的文言知识。
2、品味作者在叙述中蕴涵的真切情感,理解“忠”“孝”的含义。
3、鉴赏本文直抒真情,不加雕事,用词得体的写作技法。
教学的重点仍然是实词虚词教学难点是体味真情,体会作者怎样逐层深入地叙事陈情三、说教法主要指导学生用“四读法”(速读、诵读、品读、研读)并结合适度的课堂讨论,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完成对课文的理解。
四、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苏轼曾经说过: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友。
今天我们共同体会《陈情表》中的“孝”陈情表(板书)2、解释题目所涉及内容并引出作者和写作背景陈:陈述。
“表”是一种文体,是古代奏章的一种,一般以向皇帝陈情为内容3、结合“表”的文体特征,提问:(1)是谁陈情?李密( 224 - 287 ),西晋武阳人,又名虔,字令伯。
少时师事著名学者谯周,以学问文章著名于世。
曾出仕蜀汉担任尚书郎,屡次出使东吴,很有才辩。
晋武帝征为太子洗马,李密以祖母年老多病,辞不应征。
(2)向谁陈情?晋武帝。
晋武帝司马炎靠野蛮杀戮废魏称帝,为人阴险多疑。
建国初年,为笼络人心,对蜀汉士族采取怀柔政策,征召蜀汉旧臣到洛阳任职。
(3)陈什么情?李密向君王上书陈述祖母刘氏年老多病,无人侍奉,暂不能应征,请求辞官终养祖母的衷情。
(4)如何陈情?此处可结合学生具体情况而定,主要目的引导学生从课文每一段得出李密陈什么情、如何陈情。
有关陈情表说课稿四篇
有关陈情表说课稿四篇陈情表说课稿篇1一、说教材《陈情表》是李密向晋武帝司马炎请求批准他不去做官的表章。
本单元四篇__都是情酣意浓的千古抒情妙文,鲁迅先生说过:“能憎能爱才能文。
”__不是无情物,刘勰也说:“情为文之经。
”只有注入感情,__才能得以流传。
同样,读至情之文也需要感情的投入,用心与作者交流,才能有更大的收获,才能感受到优秀作品带给人们的震魂摄魄的力量,引发人们跨越时空去思考人生与社会。
《陈情表》亦如此。
二、说学情文言文的教学常常被师生们视为畏途,主要是教学效果很难呈现出来。
其实,纵观学生的情况,可以看出学生心理上主要存在四道障碍:1.字面上,文言字词的理解是一道障碍;2.诵读上,章法与句法是一道障碍,这其中也包含了对文言特殊句式的理解方面的障碍;3.内容上,古今文化的一些差异也带来了一定的理解障碍,比如对文中一些历史典故的理解等;4.鉴赏方面,对于文言课文中传递出来的思想性无法把握,不能对__做更深广义上的解读。
不过,前三道障碍通常可以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相对容易解决,最后一道障碍则需要老师适当的引导,师生配合解决。
鉴于以上对教材及学情的分析,结合《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中学生能阅读浅易文言文这一原则,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指导学生掌握文中出现的重要的文言实词与文言虚词及常见的古汉语句式。
采用多种方法反复诵读,通过发挥学生自主性作用,帮助学生体悟主旨,掌握课文结构及__章法句法。
引导学生体会当时李密地处境和李密祖孙间真挚深厚的感情,正确认识“孝”,继承孝敬父母长辈的中华传统美德。
三、说教学方法主要指导学生用“四读法”(速读、诵读、品读、研读)并结合适度的课堂讨论,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完成对课文的理解。
四、说教学过程(一)导入1.用幻灯片打出以下内容:①“至性之言,自尔悲恻动人。
”②“俱从天真写出,无一字虚言驾饰”。
问学生中有没有人知道这是评价哪一篇__的,最后明确是《陈情表》,接着介绍苏轼所言:读《出师表》不堕泪者必不忠,读《陈情表》不堕泪者必不孝。
高中语文《陈情表》说课稿
高中语文《陈情表》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考官:大家好!(鞠躬)我是语文组__号考生。
下面我将与各位分享一下我对课文《陈情表》的教学设想。
一、说教材《陈情表》是人教版高中必修五第2单元的第7篇课文。
本单元的主题是人间之情,内容包括文言文、现代文、西方文学等等,本单元的学习重点就是如何将无形之情运用语言变得生动具体。
这篇课文,这是一篇表,作者用凄恻婉转的语言对亲情、忠情、为难知情生动而真切地陈述。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令人垂泪,并无法拒绝。
因此,在此篇学习中,对抒情方法和语言的分析尤其重要。
二、说学情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应本着“因材施教”的理念结合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备课。
高三学生语文知识有了较丰富的积累,逻辑思维也初步成型,对语言风格的体察能力也比较强。
但是对于比较难懂的文言文的写作方式掌握还不够。
本文篇幅不长而且语言凄恻婉转,写作富于技巧,学生可借助注释了解文章大意,在了解文意,理清脉络的基础上学习写作方式。
此外,这一阶段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写作和口语表达能力,我将在本文的教学过程中设置口语表达及写作的环节,学生可借用对比阅读有意识地训练口头与书面表达的能力。
三、说教学目标根据教材以及学生的特点,我制定了一下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1.结合注释解释全文大意,理清故事脉络。
掌握文中出现的重要的实词、虚词、古汉语句式。
2.学生通过朗读、阅读和品味关键字等方法,结合教师解释和自主合作交流等方式,在理解故事脉络的基础上领悟融情于事的表达方式。
3.学生通过学习本文,深入体会文章凄切婉转的陈情技巧,增强承担家庭责任,照顾老人的意识。
四、说教学重难点根据教材、学情和教学目标,我将利用大部分的课堂时间引导学生学习文章大意,理清脉络,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文章的表达方式。
因此,我将重难点设为:学生通过朗读、阅读和品味关键字等方法,结合教师解释和自主合作交流等方式,在理解故事脉络的基础上领悟融情于事的表达方式。
五、说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学中我采用谈话法、小组合作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陈情表》说课稿
《陈情表》说课稿《陈情表》说课稿《陈情表》说课稿说教材一《陈情表》是高中语文第四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属于古代散文,从整个高中语文教学和考试来说,文言文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原因如下:1 《考试说明》中有关文言文要求: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可以说在高考中占有重要的作用。
2 古代散文源远流长,中国堪称世界散文大国。
学习古代散文,不仅培养学生“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更要是学生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领略其艺术魅力,感悟语言美,情景美,哲理美。
二本篇叙事,论理,始终贯穿着作者的真情实感,古人云:“读《出师》不哭者不忠,读《陈情》不哭者不孝”可见,本文在中国古代散文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因此,学习本文对于我们体会散文真谛和理解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有重要的作用。
三基于以上认识,我确定的教学目标是:1 背诵全文。
2 积累重要文言实词虚词。
3 品味作者在叙述中蕴涵的真切情感,理解“忠”“孝”的愿为仕的政治原因,这需要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
二)文体介绍应该让学生理解“表”这种文体,明白为什么要些表,写给什么人。
三重难点解决过程1)掌握一些字的读音及意义,积累一些有生命力的词语,像“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2)朗读正音朗读是文言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
朗读有利于记忆,朗读有利于理解,朗读有利于体会文章感情。
因此不光要老师范读,学生也要读出文章的情感。
3)使学生明白李密为何要“陈”?“陈”的内容是什么?用什么方式?其实也是本文的一个重点,难点。
明白这个问题,文章理解可以说已经到位。
4)讨论本文的语言特色明确:以情动人;用骈文写成四延伸讨论“孝”明确:1中华传统美德。
2以“孝”治天下,维护封建统治。
3不利于依法治国说板书情理陈以往之情不幸的家世以孝治天下陈现今之情两难的处境忠孝难全陈日后之情不仕的原因先尽孝后尽忠层层深入,感人至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资格证面试高中语文说课稿:陈情表教师资格证考试频道为您整理教师资格证面试高中语文说课稿:陈情表,希望考生们能在教师资格证面试开始前,积极备考,争取通过这最后一关!
教师资格证面试高中语文说课稿:陈情表
一、说教材
《陈情表》是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二专题的第一篇,属于古代散文,从整个高中语文教学和考试来说,文言文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的,因为高考要考。
要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而《陈情表》又是一篇字词较多,以情动人的文言文。
基于以上认识,我确定的教学目标是:
知识目标背诵全文,积累重要文言实词虚词。
能力目标鉴赏本文直抒真情,不加雕事,用词得体的写作技法。
情感目标品味作者在叙述中蕴涵的真切情感,理解“忠”“孝”的含义。
教学的重点是实词虚词。
教学难点是体味真情,体会作者怎样逐层深入地叙事陈情。
二、说学生
本篇课文面对的是高二年级的学生,经过一年的学习,他们已经具备自主学习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能够扫除字词障碍,理清行文思路。
三、说教法与手段
为完成教学目标,遵照“自主、合作、探究”的课改理念,准备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诵读。
采用默读、朗读、背诵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加深以课文的理解。
2.点拔。
避开详细透彻的讲解,以简要而富有启发性的语言或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感悟品味。
3.以写促读。
针对课文的重点、难点,设计合适的写作练习。
对于学法,照应教法,我做了如下设想:
1.自主学习。
学生自主疏通、反复诵读课文培养其自主学习和诵读的能力。
2.分组合作,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
3.问题探究,针对开放性的题目,让学生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
以上是对教法和学法的设想。
四、说教学过程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文言文常规学习内容,设想按以下几个步骤引导学生学习这篇课文。
(一)课题导入
宋代学者赵与时在《宾退录》中的一段话。
(“读诸葛孔明《出师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忠。
读李令伯《陈情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孝。
读韩退之《祭十二郎文》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友。
”李密《陈情表》受人推崇。
)
(二)文本研讨
对课文内容的研讨,分以下五个步骤进行:
1.读准字音。
先让学生试读,发现问题纠正。
而后听录音或教师范读,然后再读课文,做到准确无误。
2.读懂文意。
一般采用让学生口译全文的方式。
要求:尽量不借助其它条件,逐句口译,字字落实。
遇到阻碍则参考课后注释,查阅古汉语字典,对仍不能解决的地方则可参考《文言文全解》。
全文完成后,简要梳理结构,理清思路。
3.识记字词。
先让学生自行寻出文中重要的文言知识点,包括重要的实词、虚词和句式。
因文章一般较长,可采用分组分工合作的方式,把全文分成四个部分,分别分给四组同学,然后每组同学出一名代表发言,其余做补充,其他同学注意记录。
然后老师点评,补充。
全文完成后,立刻让学生把所标注字词读记一遍,接着独立完成《学案导学》相关内容,以及时巩固。
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落实文言基础知识。
4.鉴赏内容。
根据单元目标要求,本文鉴赏内容确定为两点,一是所陈之情,一是陈情艺术。
对于所陈之情的鉴赏,设想采用读与说结合的方式解决。
让学生选择最能打动自己的一个段落进行有感情地诵读,自读两遍,展示一遍,力争读出真情。
然后谈一谈自己对该段的感受。
对于陈情艺术的鉴赏,是本文的一个难点。
设想围绕这样一个核心问题来探讨:李密最终打动了晋武帝,不仅仅因为其情真意切,还源于其高超的抒情技巧。
纵观全文,你能否看出李密运用了哪些抒情技巧?这个问题过大,对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可以化大为小,化整为零。
设想拆分为以下几个小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1)李密给晋武帝上表陈情,意在说明祖母年老,难以赴命。
这样简单的一件事,为何不直接陈述,却要从自己的坎坷家世说起?
(2)晋灭蜀之前,李密曾在蜀国职,也就是所谓“少仕伪朝,历职郎署”。
现在新朝建立,这本是他的一个“历史污点”,为什么他反要在表章中不避嫌疑,直陈此事?
(3)李密的陈述中,不仅有情,而且有理。
李密抓住了什么“理”来陈述的?
(4)本文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通过讨论,总结出本文的抒情技巧:融情于事、融情于理、以言动人。
学生还可以自己的发现,老师灵活处理。
(三)迁移应用
学以致用是我们的宗旨。
让学生学习本文的抒情技巧,也来写一篇《陈情表》。
题目设计如下:
在我们的心灵深处往往埋藏着一些话语想对亲人、老师或者朋友说出却未曾表达,请你学习本文的抒情技巧也写一篇《陈情表》,表达你的真情。
这个题目,若字数太少,则效果不佳;若字数太多,又时间有限。
所以对此题的要求是:字数不限,课下完成。
课堂上老师稍做引导即可。
(四)课后作业
准确熟练背诵全文。
板书设计
我向来认为语文板书以简洁为要,实用为主,平时我的板书主要分三块,一是讲课当中举例提到的名言警句或关键词,我会板写在右边。
重点字词我板写在左边,中间主板就是行文思路。
情理
陈以往之情不幸的家世以孝治天下
陈现今之情两难的处境忠孝难两全
陈日后之情不仕的原因先尽孝后尽忠
五、说教学效果的预测
忠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在精神道德严重滑坡的今天,重提忠孝,对独生子女这些“新新人类”来说,仍有现实借鉴的意义。
所以我在教案设计时,紧紧结合课文内容打亲情牌,巧妙渗透亲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以下知识与能力:
(1)能够熟练背诵全文,掌握重要文言实词虚词。
(2)体会作者在叙述中蕴涵的真切情感,理解“忠”“孝”的含义。
(3)通过反复的朗读体会和学习讨论,唤起学生的亲情意识,通过反思自己过去对双亲的言行,从而以实际行动感恩父母。
教师资格证考试栏目为您
教师资格证面试题库
教师资格证面试说课稿
202X下半年教师资格证面试大纲
教师资格证结构化面试试题及答案汇总
202X年教师资格证结构化面试试题大全
202X下半年教师资格证面试报名及考试时间汇总
教师资格证题库
教师考试备考辅导
教育学资料
教育心理学资料
综合素质资料
教育知识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