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阅读:文化常识ppt(共20张)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 《文言文之文化常识》课件 (27张PPT)
13
(4)年龄的称谓。古人的年龄有时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
称谓来代替。 垂髫 (tiáo)是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 总角是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 豆蔻是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 束发是男子十五岁。弱冠是男子二十岁。 而立是男子三十岁。不惑是男子四十岁。 知命是男子五十岁。花甲是六十岁。古稀是七十岁。 耄(mào)耋(dié)指八九十岁。期颐指一百岁。
敝舍、舍弟、舍妹、等。(6)其他自谦词有:因为古人坐席
时尊长者在上,所以晚辈或地位低的人谦称在下;小可是
有一定身份的人的自谦,意思是自己很平常、不足挂齿;
小子是子弟晚辈对父兄尊长的自称;老人自谦时用老朽、
老夫、老汉、老拙等;女子自称妾;老和尚自称老衲;对
别国称自己的国君为寡君。
7
【敬称】也叫“尊称”。(1)对帝王的敬称有万岁、圣
是一种“恶谥”。
4
一、人的称谓
❖ 【称斋名】指用斋号或室号来称呼。如南宋诗人杨 万里的斋名为诚斋,人们称其为杨诚斋;
❖ 【称籍贯】如唐代诗人孟浩然是襄阳人,故而人称 孟襄阳;
❖ 【称郡望】韩愈虽系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县)人,但因 昌黎(今辽宁义县)韩氏为唐代望族,故韩愈常以“昌 黎韩愈”自称,世人遂称其为韩昌黎。
人为仁公等。
【敬称】(6)称年老的人为丈、丈人,如“子路从而后, 遇丈人”(《论语》)。唐以后,丈、丈人专指妻父,又 称泰山,妻母称丈母或泰水。(7)称谓前面加“先”, 表示已死,用于敬称地位高的人或年长的人,如称已死 的皇帝为先帝,称已经死去的父亲为先考或先父,称已 经死去的母亲为先慈或先妣,称已死去的有才德的人为 先贤。称谓前加“太”或“大”表示再长一辈,如称帝 王的母亲为太后,称祖父为大(太)父,称祖母为大(太) 母。
(4)年龄的称谓。古人的年龄有时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
称谓来代替。 垂髫 (tiáo)是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 总角是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 豆蔻是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 束发是男子十五岁。弱冠是男子二十岁。 而立是男子三十岁。不惑是男子四十岁。 知命是男子五十岁。花甲是六十岁。古稀是七十岁。 耄(mào)耋(dié)指八九十岁。期颐指一百岁。
敝舍、舍弟、舍妹、等。(6)其他自谦词有:因为古人坐席
时尊长者在上,所以晚辈或地位低的人谦称在下;小可是
有一定身份的人的自谦,意思是自己很平常、不足挂齿;
小子是子弟晚辈对父兄尊长的自称;老人自谦时用老朽、
老夫、老汉、老拙等;女子自称妾;老和尚自称老衲;对
别国称自己的国君为寡君。
7
【敬称】也叫“尊称”。(1)对帝王的敬称有万岁、圣
是一种“恶谥”。
4
一、人的称谓
❖ 【称斋名】指用斋号或室号来称呼。如南宋诗人杨 万里的斋名为诚斋,人们称其为杨诚斋;
❖ 【称籍贯】如唐代诗人孟浩然是襄阳人,故而人称 孟襄阳;
❖ 【称郡望】韩愈虽系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县)人,但因 昌黎(今辽宁义县)韩氏为唐代望族,故韩愈常以“昌 黎韩愈”自称,世人遂称其为韩昌黎。
人为仁公等。
【敬称】(6)称年老的人为丈、丈人,如“子路从而后, 遇丈人”(《论语》)。唐以后,丈、丈人专指妻父,又 称泰山,妻母称丈母或泰水。(7)称谓前面加“先”, 表示已死,用于敬称地位高的人或年长的人,如称已死 的皇帝为先帝,称已经死去的父亲为先考或先父,称已 经死去的母亲为先慈或先妣,称已死去的有才德的人为 先贤。称谓前加“太”或“大”表示再长一辈,如称帝 王的母亲为太后,称祖父为大(太)父,称祖母为大(太) 母。
高考复习文言文阅读:文化常识PPT1 (共20张PPT)
31、知技并重,德行为先。 32、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 —— 张闻天 33、贫不足羞,可羞是贫而无志。 —— 吕坤 34、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 35、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 36、人生不是一种享乐,而是一桩十分沉重的工作。 —— 列夫· 托尔斯泰 37、生活只有在平淡无味的人看来才是空虚而平淡无味的。 —— 车尔尼雪夫斯基 38、先相信你自己,然后别人才会相信你。 —— 屠格涅夫 39、谁给我一滴水,我便回报他整个大海。 —— 华 梅 40、对人不尊敬,首先就是对自己的不尊敬。 —— 惠特曼 41、一个人的真正伟大之处就在于他能够认识到自己的渺小。 —— 保 罗 42、自我控制是最强者的本能。 —— 萧伯纳 43、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 刘备 44、要使别人喜欢你,首先你得改变对人的态度,把精神放得轻松一点,表情自然,笑容可掬,这样别人就会对你产生喜爱的感觉了。 —— 卡耐基 45、有谦和、愉快、诚恳的态度,而同时又加上忍耐精神的人,是非常幸运的。 —— 塞涅卡 46、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 奥斯特洛夫斯基 47、我们应该注意自己不用语言去伤害别的同志,但是,当别人用语言来伤害自己的时候,也应该受得起。 —— 刘少奇 48、人生犹如一本书,愚蠢者草草翻过,聪明人细细阅读。为何如此. 因为他们只能读它一次。 —— 保 罗 49、无论你怎样地表示愤怒,都不要做出任何无法挽回的事来。 —— 培 根 50、人生就象弈棋,一步失误, 全盘皆输,这是令人悲哀之事;而且人生还不如弈棋,不可能再来一局,也不能悔棋。 —— 弗洛伊德 51、在你发怒的时候,要紧闭你的嘴,免得增加你的怒气。 —— 苏格拉底 52、 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53、 最本质的人生价值就是人的独立性。 —— 布迪曼 54、 谁若想在困厄时得到援助,就应在平日待人以宽。 —— 萨迪 55、 人世间没有比互相竭尽全心、互相尽力照料更加快乐的了。 —— 西塞罗 56、 不良的习惯会随时阻碍你走向成名、获利和享乐的路上去。 —— 莎士比亚 57、 容易发怒,是品格上最为显著的弱点。 —— 但 丁 58、 对一个尚未成熟的少年来讲,坏的伙伴比好的老师起的作用要大得多。 —— 伊 索 59、 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的,只是一瞬之间。 —— 歌德 60、 生气的时候,开口前先数到十,如果非常愤怒,先数到一百。 —— 杰弗逊
高中文言文阅读文化常识ppt(共18张)
第二节 文化常识
从2015年开始,新课标卷对文言文阅读的考查出 现了新的变化,即由对文言实词的专门考查,转为 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考查,这就为学生指出了备考方 向。古代文化常识主要涉及到称谓官职、天文历法 、风俗礼仪等方面,这就需要在平时的复习中分门 别类地积累记忆。
古代文化常识题是2014年大纲卷新出现的题型, 2015 年 新 课 标 全 国 卷 开 始 采 用 , 并 沿 用 至 今 。 随 着 2017年《考试大纲》明确规定“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 文化知识”——古代文化的传承将会越来越受重视,考 查学生阅读涉猎面和综合素养的题型将会越来越受到 推崇。
考题示例
1.(2017·全国卷Ⅰ)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
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称谓 A.以字行,是指在古代社会生活中,某人的字得 以通行使用,他的名反而不常用。
B.姻亲,指由于婚姻关系结成的亲戚,它与血亲 礼俗 有同有异,只是血亲中的一部分。
C.母忧是指母亲的丧事,古代官员遭逢父母去世 时,按照规定需要离职居家守丧。
C.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 称谓 如高祖、太宗、钦宗。
D.太子指封建时代君主儿子中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 有时也可指其他儿子。
考题示例
5. (2015年全国卷Ⅱ)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
C 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古代男子有名有字,名是出生后不久父亲起的, 称谓 字是二十岁举行冠礼后才起的。
文
文言
化 常
文
识阅
读
1.《劝学》以“雕刻打磨”为例,从正面来论证坚持学习的重要 性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2.《离骚》中屈原表达自己失意苦闷、走投无路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
文言文 文化常识 ppt课件
D项,“传说是由孔子采集而来” 错误,应为“孔子曾编辑整理 过《诗经》”。
2017版高三一轮语文教学实用课件
第10页
返回目录
结束放映
➢4.规律方法
2017版高三一轮语文教学实用课件
第11页
返回目录
结束放映
古代文化常识分类记忆方案(一)
一、与政事相关的常用词语
官员到某地任职,做一些相关的政事,实行一定的政策,会引起各方不同的 褒贬评论。于是官员与百姓、官员与官员、官员与国君(帝王)之间就会有许多 “动作”发生。比如:
1.诣:到,去。 2.劝:①鼓励,奖励;②受到鼓励、奖励。
3.课:考核、督促、征收。
4.风、化:教育感化。
5.按、案:巡视,巡行;考察,核实,查明。 6.游:①游玩,游览;②旅行,外出求学或求官;③交际,交往。
7.当:判刑,判罪。后多带表示惩罚意义的词语。
8.坐:①因……犯罪或错误,触犯;②牵连,定罪。
第11页2017版高三一轮语文教学实用课件结束放映返回目录古代文化常识分类记忆方案二二不人物秉性品行相关的常用词语耿光明仁厚仁矜耿介刚毅周密宽厚正直埂鲠骨鲠鲠切聪慧敏木讷佞能说会道引为巧言谄媚诈阿谀谄谗谲欺诈玩弄手段狷介行德操节清廉淫靡贪浊等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
➢ 1.课前素养积累 ➢ 2. 考点阐释 ➢ 3.考点精讲 ➢ 4. 规律方法 ➢ 5.
B.“变徵”与“羽”都是古代音律的音阶,只不过“变徵”是 角、徵二音之间接近徵音的声音,声音悲凉。(《荆轲刺秦王》)
C.“足下”是称对方的敬辞。下称谓上,或同辈相称,都用 “足下”,意为“您”。(《鸿门宴》)
D.《诗经》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共有诗歌 305首,因此又称《诗三百》,传说是由孔子采集而来。(《〈诗经〉 二首》)
2017版高三一轮语文教学实用课件
第10页
返回目录
结束放映
➢4.规律方法
2017版高三一轮语文教学实用课件
第11页
返回目录
结束放映
古代文化常识分类记忆方案(一)
一、与政事相关的常用词语
官员到某地任职,做一些相关的政事,实行一定的政策,会引起各方不同的 褒贬评论。于是官员与百姓、官员与官员、官员与国君(帝王)之间就会有许多 “动作”发生。比如:
1.诣:到,去。 2.劝:①鼓励,奖励;②受到鼓励、奖励。
3.课:考核、督促、征收。
4.风、化:教育感化。
5.按、案:巡视,巡行;考察,核实,查明。 6.游:①游玩,游览;②旅行,外出求学或求官;③交际,交往。
7.当:判刑,判罪。后多带表示惩罚意义的词语。
8.坐:①因……犯罪或错误,触犯;②牵连,定罪。
第11页2017版高三一轮语文教学实用课件结束放映返回目录古代文化常识分类记忆方案二二不人物秉性品行相关的常用词语耿光明仁厚仁矜耿介刚毅周密宽厚正直埂鲠骨鲠鲠切聪慧敏木讷佞能说会道引为巧言谄媚诈阿谀谄谗谲欺诈玩弄手段狷介行德操节清廉淫靡贪浊等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
➢ 1.课前素养积累 ➢ 2. 考点阐释 ➢ 3.考点精讲 ➢ 4. 规律方法 ➢ 5.
B.“变徵”与“羽”都是古代音律的音阶,只不过“变徵”是 角、徵二音之间接近徵音的声音,声音悲凉。(《荆轲刺秦王》)
C.“足下”是称对方的敬辞。下称谓上,或同辈相称,都用 “足下”,意为“您”。(《鸿门宴》)
D.《诗经》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共有诗歌 305首,因此又称《诗三百》,传说是由孔子采集而来。(《〈诗经〉 二首》)
高中语文古代文化常识 课件(18张PPT)
古诗文阅读 古诗文阅读
古代文化常识
考点探究
一、明确考查内容,了然备考方向
• 古代文化常识囊括的范围十分广泛,涉及时代背景、文化习俗、政治变更、历史变迁 等。可以说,一篇文言文背后的整体文化背景,反映了先人的思想意识和历史形成的 惯例。即使是一个正常的官职升迁,一个平常的姓名字号,其背后盘根错节的信息也 是非常复杂的。
反复分析比较各选项的解说,用已知的文化常识对各选项进行筛选排除,缩小确定范围,推 断出解说错误的一项。
阅读《晋书·何攀传》 ,完成下面的题目。
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C )
A.牙门与牙旗一样,源起都有古人借猛兽利牙的图案彰显荣耀和威武 之意。 B.丁母丧是指遭逢母亲丧事。旧制,父母死后,子女要守丧,谓之“丁 忧”。 C.征、辟指征召布衣出仕,与“察茂才”“举孝廉”一样,是自上而下 选拔官吏的制度。 D.乡、闾在古代各指一种行政区域名,合在一起还可以泛指家乡故里、 父老乡亲。
耿、厚、矜、耿介、刚毅、周密、宽厚、正直、埂、鲠、骨鲠、 鲠切、聪、慧、敏、木讷、佞、诈、阿谀、谄谗、等。 贡举、第、登第、中第、状元、解元、乡试、庠、序、太学、博 士、太傅 堤、决、溃、溢、粟、黍、禾、谷、稻、菽、稼穑、耕耘、稔、 熟、刈、籴、粜、廪、禀、府、荒、、赡、足、给、佚 糗、馔、肴、膳、羞(馐)、蔬、果、饱、饥、饿、馁、馑、俸、 禄、秩、饷、布、麻、匹、丝、绢、锦、练、绫、绡、缣绦、缟、 缣、缯、蚕、桑、纨绔、布衣、履、绶、冠、冕、 (1)狱(2)脱(3)第(4)独(5)他 (1)下车(2)乞骸骨(3)用事(4)视事(5)听事(6)逆旅(7)部曲(8)祖道(9)家 人(10)起家(11)作色(12)从子
解析:“与子弟们诗文唱和,住在乌衣巷”的是谢混,不是谢弘微。
古代文化常识
考点探究
一、明确考查内容,了然备考方向
• 古代文化常识囊括的范围十分广泛,涉及时代背景、文化习俗、政治变更、历史变迁 等。可以说,一篇文言文背后的整体文化背景,反映了先人的思想意识和历史形成的 惯例。即使是一个正常的官职升迁,一个平常的姓名字号,其背后盘根错节的信息也 是非常复杂的。
反复分析比较各选项的解说,用已知的文化常识对各选项进行筛选排除,缩小确定范围,推 断出解说错误的一项。
阅读《晋书·何攀传》 ,完成下面的题目。
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C )
A.牙门与牙旗一样,源起都有古人借猛兽利牙的图案彰显荣耀和威武 之意。 B.丁母丧是指遭逢母亲丧事。旧制,父母死后,子女要守丧,谓之“丁 忧”。 C.征、辟指征召布衣出仕,与“察茂才”“举孝廉”一样,是自上而下 选拔官吏的制度。 D.乡、闾在古代各指一种行政区域名,合在一起还可以泛指家乡故里、 父老乡亲。
耿、厚、矜、耿介、刚毅、周密、宽厚、正直、埂、鲠、骨鲠、 鲠切、聪、慧、敏、木讷、佞、诈、阿谀、谄谗、等。 贡举、第、登第、中第、状元、解元、乡试、庠、序、太学、博 士、太傅 堤、决、溃、溢、粟、黍、禾、谷、稻、菽、稼穑、耕耘、稔、 熟、刈、籴、粜、廪、禀、府、荒、、赡、足、给、佚 糗、馔、肴、膳、羞(馐)、蔬、果、饱、饥、饿、馁、馑、俸、 禄、秩、饷、布、麻、匹、丝、绢、锦、练、绫、绡、缣绦、缟、 缣、缯、蚕、桑、纨绔、布衣、履、绶、冠、冕、 (1)狱(2)脱(3)第(4)独(5)他 (1)下车(2)乞骸骨(3)用事(4)视事(5)听事(6)逆旅(7)部曲(8)祖道(9)家 人(10)起家(11)作色(12)从子
解析:“与子弟们诗文唱和,住在乌衣巷”的是谢混,不是谢弘微。
高中语文古代文化常识 课件(18张PPT)
解析:首先,通读选文,了解大 意。其次,理清画波浪线句子中 的人物关系。①谢弘微“童幼时, 精神审,时然后言”。②过继后 的叔父谢混有知人之明。③谢混 向谢思夸赞谢弘微“此儿深中夙 敏,方成佳器”。同时注意,表 示时间的词语“童幼时”,提示语 “曰”,虚词“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 解析: 对于文化常识类题目,考
古诗文阅读 古诗文阅读
古代文化常识
考点探究
一、明确考查内容,了然备考方向
• 古代文化常识囊括的范围十分广泛,涉及时代背景、文化习俗、政治变更、历史变迁 等。可以说,一篇文言文背后的整体文化背景,反映了先人的思想意识和历史形成的 惯例。即使是一个正常的官职升迁,一个平常的姓名字号,其背后盘根错节的信息也 是非常复杂的。
耿、厚、矜、耿介、刚毅、周密、宽厚、正直、埂、鲠、骨鲠、 鲠切、聪、慧、敏、木讷、佞、诈、阿谀、谄谗、等。 贡举、第、登第、中第、状元、解元、乡试、庠、序、太学、博 士、太傅 堤、决、溃、溢、粟、黍、禾、谷、稻、菽、稼穑、耕耘、稔、 熟、刈、籴、粜、廪、禀、府、荒、、赡、足、给、佚 糗、馔、肴、膳、羞(馐)、蔬、果、饱、饥、饿、馁、馑、俸、 禄、秩、饷、布、麻、匹、丝、绢、锦、练、绫、绡、缣绦、缟、 缣、缯、蚕、桑、纨绔、布衣、履、绶、冠、冕、 (1)狱(2)脱(3)第(4)独(5)他 (1)下车(2)乞骸骨(3)用事(4)视事(5)听事(6)逆旅(7)部曲(8)祖道(9)家 人(10)起家(11)作色(12)从子
2.生僻的文化常识。高考命题要依据选文来设题,因此,难免有生僻、 偏难的题目出现。但这类生僻的文化常识有的与教材(注意:不仅是语 文教材,还包括历史、地理等)中某些文化常识相同或相关,有的跟选 文内容密切相关(选文中有诸多信息显示了其内涵)。这类题目表面上生 僻,实则暗含了诸多“熟悉”因素。对这类文化常识要多依据选文内容 来判断。
高考语文文言常识(课堂PPT)
剀切、周密、谨厚、谨肃、恭恪、聪 、慧、敏、木讷
谲[jué] 欺诈,玩弄手段:~诈
奸、佞、诈、谲、狡猾、狡(佼)黠 、危坐(俨然)、阿谀、献媚、谄、谗
9.表人物品行的: 行、行检、行业、 德、操、节、清(廉)、 淫(靡)、贪(浊)
10.跟科举考试有关的:贡举、第、登第、中第、 状元、解元、
11.表受到诬陷的:中、谮、诬 12.表敬重的:敬、重、尊、恭 13.表赞扬的:多、嘉、称、誉、与、许、叹
第一节文言常识
1.表被任以官职的: 征、辟、察、举、召、荐、 进、称、补、作、表、为、 就
2.表官职变化的: 1)表任命的:授、拜、除、封 2)表提升的:擢、拔、陟、升、
迁
3)表调动的:调、徙、转、改、 放、
出、出官
4)表降职的:左迁、迁谪、谪、 逐、
5)表罢免的:夺、黜、罢、 免、去、废
、蠲juān 6)表恢复的:复、还 7)表辞去的:辞、致政、告退、
26.表说话的:曰、云、谓、 诏、诰、告、敕、白、陈、对、 语、谕、喻、渝、晓、辩、问、
谢、折、诘、诉、咨(谘)
敕[chì] 帝王的诏书、命令:~命。
27.表劝说的:说、劝、规、 讽、讥、谤、谏、
28.跟马有关的:马、驹、厩、策、羁、 縻、辔、逸、驭、御、驾、辕、辙
29.表害怕的:畏、惧、惮、骇、患、遽
20.表监狱的:囹圄、狱 21.表学校有关的:庠、序、太学、 博士、太傅
22.表布匹的:布、麻、匹、丝、绢、锦、练、绫 、
绡、缣、绸、罗、缎、绮、纱、绦
、
缣、缯、蚕、桑、
23.表桌床的:案、几、床、塌 24.表走的:步、趋、走、遁、亡、逃、徙、匿 25.表违背的:牾、忤、逆、倍(背)
牾 [wǔ] 逆,不顺:抵~(抵触,冲 突)。
谲[jué] 欺诈,玩弄手段:~诈
奸、佞、诈、谲、狡猾、狡(佼)黠 、危坐(俨然)、阿谀、献媚、谄、谗
9.表人物品行的: 行、行检、行业、 德、操、节、清(廉)、 淫(靡)、贪(浊)
10.跟科举考试有关的:贡举、第、登第、中第、 状元、解元、
11.表受到诬陷的:中、谮、诬 12.表敬重的:敬、重、尊、恭 13.表赞扬的:多、嘉、称、誉、与、许、叹
第一节文言常识
1.表被任以官职的: 征、辟、察、举、召、荐、 进、称、补、作、表、为、 就
2.表官职变化的: 1)表任命的:授、拜、除、封 2)表提升的:擢、拔、陟、升、
迁
3)表调动的:调、徙、转、改、 放、
出、出官
4)表降职的:左迁、迁谪、谪、 逐、
5)表罢免的:夺、黜、罢、 免、去、废
、蠲juān 6)表恢复的:复、还 7)表辞去的:辞、致政、告退、
26.表说话的:曰、云、谓、 诏、诰、告、敕、白、陈、对、 语、谕、喻、渝、晓、辩、问、
谢、折、诘、诉、咨(谘)
敕[chì] 帝王的诏书、命令:~命。
27.表劝说的:说、劝、规、 讽、讥、谤、谏、
28.跟马有关的:马、驹、厩、策、羁、 縻、辔、逸、驭、御、驾、辕、辙
29.表害怕的:畏、惧、惮、骇、患、遽
20.表监狱的:囹圄、狱 21.表学校有关的:庠、序、太学、 博士、太傅
22.表布匹的:布、麻、匹、丝、绢、锦、练、绫 、
绡、缣、绸、罗、缎、绮、纱、绦
、
缣、缯、蚕、桑、
23.表桌床的:案、几、床、塌 24.表走的:步、趋、走、遁、亡、逃、徙、匿 25.表违背的:牾、忤、逆、倍(背)
牾 [wǔ] 逆,不顺:抵~(抵触,冲 突)。
古代文化常识 课件80张-高考语文复习
明清两代凡在乡试、会试、殿试中都得第一,连续考中解元、会元、状元者称连 中三元。
科举考试
考试名称 考试时间 考试级别 主考官 及第称谓 情况说明
院试 乡试 会试 殿试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三年两次 县 府 州 省提督学政 秀 才
三年一次
乡试后 次年春天 会试后 同年四月
京城和各省 皇帝派遣考官
京城礼部 皇帝特派考官
皇宫殿廷
、
、
三个阶段 ,才能获得
资格。
2.
在秋八月举行,所以又被叫做
。
填空题
1.参加童生试,需经过 县试 、府试 、院试 三个阶段 ,才能获得 秀才 资格。 2. 乡试 在秋八月举行,所以又被叫做 秋闱 。
会试
我也要好好准备
会试
主考官:礼部
考试时间:每三年一次,在春季举行,又称“春 闱”
考试地点:京城
科考最关键的两科:明经科(儒家经典)和进士科 (诗赋、政论)
帖
五
经 ( 墨 义
言 试 帖
)
——
——
对
填
联
空
题
姓名:李生 字:子恒 朝代:明朝 籍贯:新疆人
考试内容:
八股文、试帖诗、经论、律赋等
童生试
童生试
县试 府试 院试
主考官 各县县官 各府知府
学政
考试时间 春季
夏季
不确定
考试结果 录取参加府 录取参加院 录取成为秀
在社会动荡的年代,如北宋末年、南宋末年,皇帝频繁更换年号,如,徽宗 之崇宁、大观、政和、重和、宣和,如理宗之宝庆、绍定、端平、嘉熙、淳祐、 宝祐、开庆、景定等,企图借不断更换含有吉祥意义的年号来振兴国运,但最终 也不能避免亡国的命运。
科举考试
考试名称 考试时间 考试级别 主考官 及第称谓 情况说明
院试 乡试 会试 殿试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三年两次 县 府 州 省提督学政 秀 才
三年一次
乡试后 次年春天 会试后 同年四月
京城和各省 皇帝派遣考官
京城礼部 皇帝特派考官
皇宫殿廷
、
、
三个阶段 ,才能获得
资格。
2.
在秋八月举行,所以又被叫做
。
填空题
1.参加童生试,需经过 县试 、府试 、院试 三个阶段 ,才能获得 秀才 资格。 2. 乡试 在秋八月举行,所以又被叫做 秋闱 。
会试
我也要好好准备
会试
主考官:礼部
考试时间:每三年一次,在春季举行,又称“春 闱”
考试地点:京城
科考最关键的两科:明经科(儒家经典)和进士科 (诗赋、政论)
帖
五
经 ( 墨 义
言 试 帖
)
——
——
对
填
联
空
题
姓名:李生 字:子恒 朝代:明朝 籍贯:新疆人
考试内容:
八股文、试帖诗、经论、律赋等
童生试
童生试
县试 府试 院试
主考官 各县县官 各府知府
学政
考试时间 春季
夏季
不确定
考试结果 录取参加府 录取参加院 录取成为秀
在社会动荡的年代,如北宋末年、南宋末年,皇帝频繁更换年号,如,徽宗 之崇宁、大观、政和、重和、宣和,如理宗之宝庆、绍定、端平、嘉熙、淳祐、 宝祐、开庆、景定等,企图借不断更换含有吉祥意义的年号来振兴国运,但最终 也不能避免亡国的命运。
《高考文言文文化常识》公开课教学PPT课件
明清科举流程
类型
考场 考官 考中学生
第一名 第二名 第三名
院试
乡试 (秋闱) 会试 (春闱) 殿试
县(三年 两次)
府、州
省城(三年 一次,农历 八月)
明:提 学官 清:各 省学政
皇帝派遣 主考官
秀才 举人
京城(乡试 礼部主 次年三月) 持
贡士
皇宫(会试 皇帝 同年四月)
进士及第 (一甲,3 人)
案首
尚书省 (执行政令)
门下省 (审核政令)
吏部
(主管
文职 官员)
户部
(掌管户 籍、疆土、 田地、财 政事宜)
礼部
(主管典 礼、教育、 科举之事)
兵部
(军队、武 官选用、训 练)
刑部
(主管刑罚、 审核案件)
工部
(管理 全国工 程事物)
合作探究
1.擢为后将军 : 2.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3.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 余人俱: 4.初,以恩补将仕郎,调秀州华亭尉,累官至浙 西提刑司干办公事,除明州添差通判。 5.太祖行备武将军: 6.既擢知宿州,以将母弗起,闭门谢宾客。《魏 叔子文集》 7.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8. 以亮为军师将军,署左将军府事: 9.矫王命以杀之: 10.暂为御史,遂窜南夷: 11.辞官:
附加题(20分)
唐宋至明清出现的一种独立的教育机构, 是私人或官府所设的聚徒讲授、研究学 问的场所,宋代著名的四大书院是:
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 湖南善化的岳麓书院、 湖南衡阳的石鼓书院和 河南商丘的应天府书院。
二、官职沿革
1、政府机构 “三公九卿”
太尉 (军事)
皇帝
丞相 (行政)
高中文言文阅读文化常识ppt
三公(太尉、司徒、司空)的公署。 汉代官署名。臣民上书和征召,都由公车接待。
《 张 衡 传 》 文 化 常 识
2、五经 3、六艺 4、孝廉 5、公府 6、公车
7、张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
两都,西汉的都城长安和东汉的都城洛阳。二京,也指长安和洛阳。
8、永和初,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
出,离开(朝廷)。 国王,指河间王刘政。国,可指国家,可指国都京城,也指周 代诸侯国以及汉以后侯王的封地、食邑。
从 考 题 中 积 累
一、从课本中积累
称谓
1 晋侯、秦伯围郑
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2 吾不能早用子
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必修一)
3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执事,办事的官吏,这里是对人的敬称。
《廉颇蔺相如列传》文化常识
1、赵惠文王
谥号。爱民好与曰惠,忠信接礼曰文。 这是古代外交上最隆重的礼节。九宾,由傧者九人 2、九宾礼 依次传呼接引宾客上殿。
(3)科举制。以明清为例,当时的考试分为四级:童生试—乡 试—会试—殿试。 童生试,又叫小考,考中者俗称秀才,通称生员。童生试包 括三个阶段:县试、府试、院试。院试合格者算是通过了童 生考试,可以进入府、州、县学去学习,才有资格参加之后 的科举考试。 乡试,是科举正式考试的第一级,每三年在各省省城 ( 包括 京城 ) 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秋季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 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中者俗称举人,第一名称解元。中举 后可以参加会试。 会试,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 称春闱。考试由礼部主持。考中者称贡士,第一名称会元。 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录取分三甲:一甲三名, 统称“进士及第”,其中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 名称探花。状元、榜眼、探花,就像一个鼎的三只足,所以 又称三鼎甲;状元居三鼎甲之首,因而又被称为鼎元。二甲 若干名,统名“进士出身”。三甲若干名,统名“同进士出身”。 二、三甲的第一名皆称为传胪。一、二、三甲统称进士。
《 张 衡 传 》 文 化 常 识
2、五经 3、六艺 4、孝廉 5、公府 6、公车
7、张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
两都,西汉的都城长安和东汉的都城洛阳。二京,也指长安和洛阳。
8、永和初,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
出,离开(朝廷)。 国王,指河间王刘政。国,可指国家,可指国都京城,也指周 代诸侯国以及汉以后侯王的封地、食邑。
从 考 题 中 积 累
一、从课本中积累
称谓
1 晋侯、秦伯围郑
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2 吾不能早用子
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必修一)
3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执事,办事的官吏,这里是对人的敬称。
《廉颇蔺相如列传》文化常识
1、赵惠文王
谥号。爱民好与曰惠,忠信接礼曰文。 这是古代外交上最隆重的礼节。九宾,由傧者九人 2、九宾礼 依次传呼接引宾客上殿。
(3)科举制。以明清为例,当时的考试分为四级:童生试—乡 试—会试—殿试。 童生试,又叫小考,考中者俗称秀才,通称生员。童生试包 括三个阶段:县试、府试、院试。院试合格者算是通过了童 生考试,可以进入府、州、县学去学习,才有资格参加之后 的科举考试。 乡试,是科举正式考试的第一级,每三年在各省省城 ( 包括 京城 ) 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秋季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 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中者俗称举人,第一名称解元。中举 后可以参加会试。 会试,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 称春闱。考试由礼部主持。考中者称贡士,第一名称会元。 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录取分三甲:一甲三名, 统称“进士及第”,其中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 名称探花。状元、榜眼、探花,就像一个鼎的三只足,所以 又称三鼎甲;状元居三鼎甲之首,因而又被称为鼎元。二甲 若干名,统名“进士出身”。三甲若干名,统名“同进士出身”。 二、三甲的第一名皆称为传胪。一、二、三甲统称进士。
《高考文言文文化常识》公开课教学PPT课件
姓名称谓(姓名字号、亲属称谓等)、礼制官制、天文 历法(天文学名词、历法)、地理交通(地理名词、交通工具)、 建筑(住宅布局及名称)和科举制度等。这就要求我们在平 时的学习中关注中国古代文化常识,通过查找资料等方 法,分类积累并串记相关的文化常识。
联想记忆法 识记文化常识要进行相关的联想,或相似联想,或 相反联想。如记忆官职变动:
这样举一而反三,触一而发十,便能较系统地记住 许多知识。
专题训练(抢答题10分)
1(2017年全国卷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 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状元是我国古代科举制度中一种称号,指 在最高级别的殿试中获得第一名的人。
B.上元是我国传统节日,即农历正月十五日 元
C.近侍是指接近并随侍帝王左右的人,他们 不仅职位很高,对帝王影响也很大
7.降官:贬、谪、放、窜、左迁、左除、左降、 左转
3.文言传记常见官场作为词汇
到任:下车、视事、听事(处理政事) 言事:疏、奏、表、谏、白、矫(假托,假传)
典::专典机密
合
文 言 传
劝(鼓励,奖励) 课:宜劝课农桑
记
按 :遂西定河南地,按榆溪旧塞
作 探
常
案 :案问
识
劾(弹劾,检举)
究
词 从政 构(构害,诬陷)
答案: 。(对)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竞赛判断题
问题:4.博士和教授都 是指古代的学者或博学 多才之人,与官职没有 任何关系
答案: 。(4.错.(“ 博士”是秦汉时掌管书 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 职,“教授”一开始也 是学官名)
判断题
5.三省六部制里,主管工 程营造、屯田水利的是 户部
答案:。(错(是工部) )
附加题(20分)
2022届高考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之文化常识+课件20张
2022高考一轮复习古诗文阅读之
文化常识
学习目标
●了解考文言文阅读题的考点和高考趋势; ●积累课内、课外的文化常识,具备必备的文言 文阅读能力 ●传承传统文化,培养热爱祖国的家国情怀。
一、考点分析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但高考考查 的重点是与重要文学作品有关的内容,一般包括天文历法、 地理、官制(中央官制、地方官制、品阶勋爵)、科举、 姓名、礼俗(冠礼、婚姻、丧葬)、宗法(族、昭、穆, 大宗、小宗,亲属,丧服)、宫室、车马、饮食、衣饰等。
息进行推断巧用题干中常识的信息进行推断 3.调动积累,对比推断。巧用题干中常识的信息进
行推断
三、【最新模拟题再现】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22年普通高考第三次适应性检测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不谷,是先秦诸侯之长的谦称,本为周天子所用,后来因周室衰落, 渐被诸侯僭用。B. 师旷,先秦著名音乐大师,古人称其为乐圣。“师” 是乐师的意思,“旷”是他的名。C. 西河,战国时魏国在今山西、陕 西交界处的黄河以西地区常被称为西河,也叫河西。D. 社稷,土神和 谷神的总称。土谷是古代中国的立国之本,因此社稷常用来代指国家。
周公是周文王之子,周武王之弟,曾辅佐周武王讨伐商纣王最终获取天下。D.
居摄是指古代帝王因年幼不能亲政,大臣代居其位来处理政务的一种制度。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衅鼓,指古代战争时杀人或杀牲取血涂在鼓上以举行祭祀仪式。B. 庙社,庙指宗庙,社指社稷,庙社在古代常用来借指国家朝廷。C.闰 月,农历逢闰年加一个月,闰某月指加在某月之前的那个月。D.辎重, 文中指行军时随军运载的军械、粮草、被服等军用物资。
混淆 范围
文化常识
学习目标
●了解考文言文阅读题的考点和高考趋势; ●积累课内、课外的文化常识,具备必备的文言 文阅读能力 ●传承传统文化,培养热爱祖国的家国情怀。
一、考点分析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但高考考查 的重点是与重要文学作品有关的内容,一般包括天文历法、 地理、官制(中央官制、地方官制、品阶勋爵)、科举、 姓名、礼俗(冠礼、婚姻、丧葬)、宗法(族、昭、穆, 大宗、小宗,亲属,丧服)、宫室、车马、饮食、衣饰等。
息进行推断巧用题干中常识的信息进行推断 3.调动积累,对比推断。巧用题干中常识的信息进
行推断
三、【最新模拟题再现】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22年普通高考第三次适应性检测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不谷,是先秦诸侯之长的谦称,本为周天子所用,后来因周室衰落, 渐被诸侯僭用。B. 师旷,先秦著名音乐大师,古人称其为乐圣。“师” 是乐师的意思,“旷”是他的名。C. 西河,战国时魏国在今山西、陕 西交界处的黄河以西地区常被称为西河,也叫河西。D. 社稷,土神和 谷神的总称。土谷是古代中国的立国之本,因此社稷常用来代指国家。
周公是周文王之子,周武王之弟,曾辅佐周武王讨伐商纣王最终获取天下。D.
居摄是指古代帝王因年幼不能亲政,大臣代居其位来处理政务的一种制度。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衅鼓,指古代战争时杀人或杀牲取血涂在鼓上以举行祭祀仪式。B. 庙社,庙指宗庙,社指社稷,庙社在古代常用来借指国家朝廷。C.闰 月,农历逢闰年加一个月,闰某月指加在某月之前的那个月。D.辎重, 文中指行军时随军运载的军械、粮草、被服等军用物资。
混淆 范围
高考文言文复习之文化常识.ppt
能够“
”,但由于行事草率,泉 (2)今天下三分 益州疲弊 (3)封狼居胥 赢得仓皇北顾
2.(2014·全国Ⅰ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 缺部分。(6分)
(1)屈原在《离骚》中表现自己同情百姓的苦
难生活,并因此流泪叹息的名句是
“
,
”。
(2)李白《蜀道难》中
“
,
(节选自《明史·列传第四十二》)
学案一
学案二
学案三
学案四
学案五
学案六
-18-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太学生”,明朝、清朝时太学即国子监,太学生就是指在太学 中读书的生员。 B.“工部”,中央官署名,为掌管营造工程事项的机关,六部之一, 长官为尚书。 C.“詹事”,秦朝开始设置,掌皇后、太子家中之事。历代相沿, 为太子官属之长。 D.“少保”,太子府官职名,其职位和俸禄一般要高于闲职太师、 太傅、太保。
③“节度使”,唐代官名,掌管地方军政大事的官员。
④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烛之武退秦 师》)
④“侯”“伯”,春秋时期的爵位名。
-8-
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鸿门宴》)
⑤“司马”,古代武职官职名。
⑥翼日进宰.,宰见其小,怒呵成。(《促织》)
⑥“宰”,地方官吏。
④ 有司业、博.士.为之师。(《送东阳马生序》)
④“博士”,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 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
-10-
⑤ 因入京师,观太.学.。(《张衡传》)
⑤“太学”,古代设在京城的全国最高学府。 ⑥⑥“登大科概”说,古长代安科登.举科.,考函中使进报信士迟的早说云法尔。。(《祭妹文》) ⑦⑦古荆代轲七和音而(宫歌、,为商变.、徵.角之声、。徵(、《羽荆轲、刺变秦宫王、》变) 徵)的一 个音级。以此为主调的歌曲,凄怆悲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偏将将十万众临越,越则杀王已降汉,如反覆手耳。”于是尉佗乃蹶然起坐,谢陆生曰:“居蛮夷中久, 殊失礼义。”因问陆生曰:“我孰与萧何、曹参、韩信贤?”陆生曰:“王似贤。”复问:“我孰与皇帝 贤?”陆曰:“皇帝起丰、沛,讨暴秦,诛强楚,为天下兴利除害,继五帝、三王之业,统理中国,中国 之人以亿计,地方万里,居天下之膏腴,人众车舆,万物殷富,政由一家,自天地剖判,未尝有也。今王 众不过数十万,皆蛮夷,崎岖山海之间,譬若汉一郡,何可乃比于汉王!”尉佗大笑曰:“吾不起中国, 故王此;使我居中国,何遽不若汉!”乃大悦陆生,留与饮数月。曰: “越中无足与语,至生来,令我日 闻所不闻。”陆生拜尉佗为南越王,令称臣奉汉约。归报,高祖大悦,拜为太中大夫。 (节选自《说苑· 奉使》) [注 ] 椎结:同“椎髻”,发髻梳成一撮,形状如椎。
[解析] 箕踞,两脚张开,两膝微曲地坐着,形状像箕。这是一种不拘礼节的坐法,比喻轻慢傲视对
方的姿态。箕,名词作状语。故“前倨后恭”错误,结合语境应该改为“倨傲无礼”。
参考译文: 陆贾跟随高祖平定天下,当时人们都称他是很有口才的说客,所以伴随在高祖的身边,常常出使各个 诸侯国。在高祖刚把中国平定的时候,尉佗平定了南越,于是在那里自立为王。高祖派遣陆贾带着赐给尉 佗的南越王之印前去任命。陆贾到了南越,尉佗梳着一撮椎子一样的发髻,像簸箕一样地伸开两腿坐着, 接见他。陆贾就此向尉佗说道: “您本是中原人,亲戚、兄弟的坟墓都在真定。现在您背弃本性,抛弃汉 人的衣帽巾带,想要凭借小小的南越和大汉相对抗,成为敌对国家,灾祸将要降临到您的身上了!况且秦 朝暴虐无道,诸侯豪杰都纷纷而起,只有汉王首先入关,占据咸阳。项羽背叛盟约,自立为西楚霸王,诸 侯们都归属于他,可以称得上是强大无比。但是汉王从巴蜀出兵之后,征服天下,平定诸侯,杀死项羽, 灭掉楚国。五年之间,天下平定,这不是人力所能办到的,而是上天辅佐的结果。现在大汉天子听说你在 南越称王,不愿意帮助天下人讨平暴逆,汉朝将相都想带兵来消灭你。但是天子爱惜百姓,想到他们刚刚 经历了战争的劳苦乱离,暂且罢兵,派遣我授予您南越王的金印,剖符为信,互通使臣。您理应到郊外远 迎,面向北方,拜倒称臣。但是你却想以刚刚建立,还没有把人众收拢起来的小小南越,在此桀骜不驯。
高考一轮总复习
第2部分 古代文言文阅读
专题七
文言文阅读
学案三 文言文文化常识
学习目标:①积累传统文化中关于人物称谓、古代官职、科举、刑罚等方面的知识; ②注重对传统文 化的认识与理解。 自主 学习 对文言文文化常识的考查主要以客观题的形式出现。备考时 要熟练掌握传统文化知识,考试时,才会得心应手。
倘若让朝廷知道了此事,挖掘烧毁你祖先的坟墓,诛灭你的宗族,再派一名偏将带领十万人马来到越地, 那么南越人杀死你投降汉朝,就如同翻一下手背那么容易。 ”尉佗听罢,于是立刻站起身来,向陆贾道歉 说:“我在蛮夷中居住的时间长了,太失去礼节了。”接着,他又问陆贾:“我和萧何、曹参、韩信相比, 谁更有德有才呢?”陆贾说道:“你似乎比他们强一点。”尉佗又问:“那我和皇帝相比呢?”陆贾回答: “皇帝从丰、沛起兵,讨伐暴虐的秦朝,扫平强大的楚国,为整个天下的人兴利除害,继承了五帝、三王 的宏伟业绩,统理整个中国。而中原的人口以亿来计算,土地方圆万里,处于天下最富饶的地域,人多车 众,物产丰富,政令出于一家,这种盛况是从开天辟地以来从未有过的。而现在你的人数不过几十万,而 且都是未开化的蛮夷,又居住在这局促狭小的山地海隅之间,只不过如同汉朝的一个郡罢了,你怎么竟同 汉王相比呢!”尉佗听了,哈哈大笑,说道:“我没能在中原起兵,所以在这里称王;假如我身处中原, 怎么就比不上汉王! ”于是就非常喜欢陆贾, 留下他和自己饮酒几个月。 尉佗说: “南越人中没有人值得(我) 同(他)交谈,直到你来,让我每天都能听到过去从未听到的道理。”陆贾完成授予尉佗南越王封号的使命, 使他向汉称臣,服从汉朝的管制约束。陆贾还朝之后,把以上情况向高祖汇报,高祖非常高兴,任命陆贾 为太中大夫。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ຫໍສະໝຸດ 的一项是( 柱而笑,箕踞以骂曰……。”
)
A.箕踞,坐时两腿前伸,形如箕,是一种前倨后恭的表现。 《战国策· 燕策三》 :“轲自知事不就,倚 B.足下,敬词。古代下称上或同辈相称都可用。 《战国策 · 秦策二》 : “愿为足下扫室布席,幸无我逐 也。” C.剖符,符,凭信。古代分封诸侯或封赏功臣时,将符一分为二,一留帝王处,一授诸侯或功臣, 称为“剖符”。 《史记》 :“仆之先非有剖符丹书之功……。” D.北面,面北,面向北。指臣服于人。古代君主面南而坐,臣子朝见君主时是面向北的。 《史记 · 项羽 本纪》 :“汉王曰: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
且做且思 QIEZUOQIESI 例 [2016· 东北师大附中模拟]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
注
陆贾从高祖定天下,名为有口辩士,居左右,常使诸侯。及高祖时,中国初定,尉佗平南越,因王之。 高祖使陆贾赐尉佗印,为南越王。陆生至,尉佗椎结 [ ]箕踞 见陆生。陆生因说佗曰:“足下 中国人,亲戚 .. .. 昆弟坟墓在真定。今足下弃反天性,捐冠带,欲以区区之越与天子抗衡为敌国,祸且及身矣!且夫秦失其 政,诸侯豪杰并起,惟汉王先入关,据咸阳。项籍倍约,自立为西楚霸王,诸侯皆属,可谓至强。然汉王 起巴蜀,鞭笞天下,劫诸侯,遂诛项羽灭之。五年之间,海内平定,此非人力,天之所建也。天子闻君王 王南越,不助天下诛暴逆,将相欲移兵而诛王;天子怜百姓新劳苦,且休之,遣臣授君王印,剖符 通使。 .. 君王宜郊迎,北面 称臣。乃欲以新造未集之越,屈强于此。汉诚闻之,掘烧君王先人冢墓,夷种宗族,使 ..
考向
文化常识
依据最新《考试大纲》要求,新增了对古代文化 常识考查的题型,更加注重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 理解。在 2015 年高考中,课标全国卷Ⅰ、Ⅱ都 有对文化常识的考查。因此,在复习备考时,我 们应关注传统文化中事关人物称谓、作品命名、 古代官职和科举、地理常识和宗法礼俗、服饰和 器物、古代音乐和历代刑罚等相关知识的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