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牛学作业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南林业大学

课程论文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

论文题目: 云南省奶牛改良遗传的现状课程名称:养牛学

任课老师:

姓名:

班级: 动物科学2011级

学号: 20110655010

2014 年6 月9日

云南省奶牛改良遗传的现状

摘要:对云南发展奶业的务件和市场潜力进行分析,以及云南省奶牛群体品质分析遗传改良的关键。

关键词:云南;改良遗传;荷斯坦奶牛;发展;优势条件

云南具有悠久的奶牛养殖历史.拥有荷斯坦奶牛、奶水牛、西门塔尔牛、牦牛和奶lII羊等丰富的奶畜资源云南的气候非适合各种优质饲草的生长,可保证全年供应,适合奶牛的生产,加之良好的生态环境。完全可以生产出优质原料奶。其次,云南是连接“泛珠三角”和东南亚的接点.而这两个区域是奶制品消费的重点云南的奶制品在东南亚一直有着非常好的市场基础.随着国内对巴氏消毒奶消费的回归,云南的市场区位将越来越明显。云南奶业的发展主要依靠荷斯坦奶牛可持续发展 2007年云南荷斯坦奶牛存栏15.9万头,能繁母牛11.4万头.牛奶产量占奶类总产量的90%左右。本文就云南荷斯坦奶牛可持续发展的优势条件进行了逐一分析.为云南荷斯坦奶牛发展和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提供基础依据。

云南饲养奶牛的历史及发展历程云南具有饲养奶牛的悠久历史。在云南洱海之滨的洱源、大理等县自汉朝以来就有饲养邓川牛挤乳,生产乳酪、乳扇的的习惯。大理地区是我国南方最早发展奶业的地区之一。《本草纲目》50卷兽部中就详细记录了乳扇的制作和食用方法。

目前,云南省的奶源牛有荷斯坦牛、奶水牛、西门塔尔杂种牛及中甸牦牛,而乳业加工的原料奶主要是荷斯坦奶牛的牛奶,也有部分水牛奶,牦牛挤奶通常是满足当地居民做酥油茶的需要,西门塔尔杂种牛实际挤奶的不多。全省有荷斯坦牛约16万头,其中能繁母牛11.5万头,有杂交奶水牛约6万头,挤奶的约1.7万头。云南省奶牛的产奶量低,荷斯坦奶牛平均单产为3.1吨,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吨,杂交水牛的平均产奶量仅1.1吨,其综合原因是奶牛生产的所有环节可能都或多或少有些,而良种程度低是影响奶牛群体生产水平的重要因素。

(一)云南省奶牛群体品质分析

云南省奶牛总体品质不高且群体间差异大,在优秀的牧场,荷斯坦牛个体平均产奶量达到或超过6000kg,比较分析全省平均产奶量3100kg,年均产奶量低于

2000kg的个体应该占有较大比例。导致我省奶牛群体水平不高的原因,作者研究分析为以下四个方面。

1.奶牛数量和质量的矛盾

近年来,我省奶牛生产以数量增长为主要特征。奶牛饲养者都希望有优质高产的奶牛,组成高产奶量的优良群体,极力想方设法从国内外引入优质奶牛,以组织自己的优良牛群,但是此途径有两大困难:一是世界范围内可以出售的优质母牛牛源有限,在2003年~2004年期间,我国在澳大利亚购买奶牛,可供挑选的奶牛越来越少,优秀个体比较难找,所以,我们有的引种计划不得不压缩和放弃;二是优良奶牛个体售价高,没有相当实力的经营者往往难以承受。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满足市场日益增长的牛奶需求,只能以奶牛的数量来保证牛奶的产量,因此,对现有牛群,无论高产低产都没有整顿空间。成年牛群中的老龄低产牛不愿淘汰,甚至产量很低的牛,只要能怀孕产犊就继续饲养着;后备牛不加选择,是母牛就行,俗称“见母就留”,以后的培育过程中没有,也难以实施任何的种质选择措施,以致世代间牛群品质得不到有效的改进。

然而,这种状况不是奶牛生产、经营者的过错,而是养殖行业在一定的时间空间内发展的过程中,先由足够的养殖数量支撑起一个对产品需求不断增加的市场,从而促进行业的发展。数量型的发展导致个体产奶量低的状况不可能得到改善,使得养牛的生产成本高。

2.生产方式制约选育

云南省的奶牛养殖历史悠久,但在全国是非优势区域,养殖方式比较传统,规模化养殖比例不高,较多的是奶牛合作社和个体奶农户。从运行方式上讲,合作社是可以统筹奶牛的种、料、管、防,但实际上,对于奶牛品种质量的提高,合作社是没有考虑的,由合作社的成员自行操作。在每个合作社成员只有几十头母牛的情况下,要让其对牛群按选育目标进行选择淘汰是不可能的。再说个体奶农户,一般一户养牛很少超过10头母牛的,通常是2~3头产奶牛,把牛视为宝贝,不轻易淘汰。在奶牛的饲养中没有建场的规模投资,购买奶牛就是最大的投资,奶牛的经营管理、饲养饲料成本也相对较低,劳动力成本不作真实核算,虽然奶牛个体产奶量越高效益越好,但对低产个体可能用另一种算账方式:只要这头牛有微小的利益可图,就会继续饲养,经常看到奶牛的外型不好,产奶量低的个体

存在。另一方面,就目前的情况看,个体奶农户饲养过程相对粗放,饲养的奶牛高产个体比例不高,在没有精心的饲料组织下能保证一头高产牛性能的发挥。

因此,即使有合理的选育设想也很难实现,优秀个体在这样的饲养方式下又难以发挥其潜力,群体性能只能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

3.选种选配认识的缺失

在奶牛普遍推行人工授精的今天,奶牛饲养者不需要自己培育种公牛,但是种公牛是要经过严格选择、精心培育的。普遍的情况是,只要母牛没有繁殖上的障碍,可以正常妊娠、产犊那就是可以、而且值得继续饲养的。能产犊牛的母牛就是有效益的,生头母犊效益可观,生头公犊总还是有经济效益的,重要的母牛可以挤奶,产奶量高低并不在乎。但在当今现状下,必须淘汰的是那些屡配不孕,不能繁殖犊牛的母牛。再者,很少有人认识到要从血统、外貌、体型、本身的产奶性能等多方面作留优去劣。

在冷冻精液的选用上,所有奶牛饲养者都趋向于选择更优秀的公牛精液,但很少结合自己牛群的实际制定配种计划,似乎只要公牛优秀,任意配一头母牛都可以获得优秀的后代。调查发现,大部分奶牛饲养者缺乏针对各母牛个体性能选用公牛精液。

4.群体遗传改良的研究及示范不够

上述问题是现实奶牛生产条件下,奶牛选育难以实施,以致群体性能提高缓慢的主客观原因。然而,一个更重要的因素也许是奶牛群体的遗传改良示范不够。随着研究成果的应用和技术的集成,提高群体品质的理论是具备的,可以利用的研究成果是丰富的,绝大部分技术是现成的。问题的关键是在现实情况下,这些技术很难在饲养管理方式、饲养水平、牛群基础都存在较大差别的一个广大区域内全面实施,以点带面也许是比较适宜的方式。通过示范使广大的奶牛饲养者看到选育的实际效果,体会到选育的意义和作用。这是一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的工作,所以这么多年来还是没有落在实处。几年前,我们提出了一个计划:在全省建立一个具有示范效应的荷斯坦高产牛群。选择一个牛场,在牛群基础生产水平上运用现代的遗传育种原理和方法实施科学的选育及其效果分析和展示,达到带动的目的。通过几年十几年使全省奶牛品质快速提高,实现牛奶产量快速上升,奶牛饲养数量缓慢增长。非常遗憾的是,这个计划一直没有付诸实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