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职称重难点速记档案事业概率第三章

合集下载

(档案管理)档案管理到章课堂笔记

(档案管理)档案管理到章课堂笔记

第一章档案概论档案的定义:档案是机关、组织和个人在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保存备查的文字、图表、声像及其他各种方式和载体的历史记录。

档案的基本含义:1.档案是各种组织和个人在其特定的社会活动中积累而成的。

2.档案是保存备查的历史文件3.档案信息的记录方式和载体是多种多样的4.档案是原始的历史记录档案的形成者的类型:官方性质的种种机关单位,半官方的或非官方性质的社团组织;某些个人。

档案来源于一定的基本单位,形成于特定的历史活动。

复杂的社会实践,决定了档案来源的广泛性和档案内容的丰富性以及一定的来源与内容的档案材料之间具有内在的联系性。

文件转化为档案一般需要具备的条件:1.办理完毕(或叫处理完毕)的文件才能作为档案。

(所谓办理完毕是相对而言的,主要是指完成了文书处理程序)2.对日后实际工作和科学研究等活动具有一定查考利用价值的文件,才有必要作为档案保存3.按照一定的规律保存起来的文件,才能最后成为档案档案的信息和载体是构成档案的两上基本因素。

档案是原始的历史记录。

这是档案的主要特点和本质属性1.档案不同于一般的历史遣物,它是以具体内容反映其形成机关或人物特定活动的历史记录物,具有很强的记录性。

2.档案不同于一般的信息资料,它是特定的形成者在当时当地直接使用的原始文件转化物,因而具有原始性的特点。

档案则以兼具原始性和记录性二者于一体的特点,区别于其他资料档案的一般属性:知识属性和信息属性1.档案是贮存和传播知识的一种形式2.档案是一种重要的信息资料档案是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智慧的结晶,它记载了人们社会实践活动中大量有知识价值的事实、数据、成果和理论档案不仅有贮存的功能,当它被人们利用时又可以发挥传播知识的功能。

档案信息又具有自身的某些特性,主要表现为原始性和回溯性信息可分为原始信息和加工信息。

对原始信息进行不同的加工处理即成为加工信息。

档案的种类:1.按来源标准:分为国家机关档案、党派团体档案、企业档案、事业单位档案、名人档案等2.按内容标准:一直接分为党务档案、行政档案、诉讼档案、军事档案、外交档案、科学技术档案、会计档案等多种门类。

2009年档案职称考试思考题(普陀班初级)doc

2009年档案职称考试思考题(普陀班初级)doc

2009年档案职称考试思考题(普陀班初级)《档案事业概论》第一章“档案与档案工作”一、单项选择题:1、按我国档案形成的不同历史时期,档案的类型可以分为()和新中国成立后的现行档案。

A、历代王朝时期的档案B、民国档案C、革命历史档案D、新中国成立前的历史档案2、下列不属于新中国成立前的历史档案的是()。

A、历代王朝时期的档案B、民国档案C、革命历史档案D、现行档案3、“对历史负责,为现实服务,替未来着想”,这是()同志在为中央档案馆建馆40周年所作的题词。

A、李瑞环B、江泽民C、乔石D、李鹏4、下列哪个表示为国家强制性标准。

()A、“GB/T”B、“GB”C、“DA/T”D、“DB”5、一般来说,有明确、清晰的历史记录的,就是()。

A、图书B、文物C、档案D、资料6、一般来说,档案的第一价值的实现是在()。

A、本单位档案室B、综合档案馆C、专业档案馆D、档案行政管理部门7、一般来说,档案的第二价值的实现是在()。

A、本单位档案室B、综合档案馆C、专业档案馆D、档案行政管理部门8、下列不属于金石档案载体的是()。

A、青铜器B、铁器C、石头D、金器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是档案起源的初始形态的是()。

A、结绳B、甲骨C、刻契D、图画2、下列是早期档案形态的是()。

A、甲骨档案B、金石档案C、缣帛档案D、纸质档案3、档案的本质属性是()。

A、原始记录性B、知识性C、信息性D、延续性4、按形成领域分,档案的类型可以分为()。

A、文书档案B、科学技术档案C、专业档案D、会计档案5、档案价值的形态分为()。

A、第一价值与第二价值B、现实价值与长远价值C、证据价值与情报价值D、利用价值与保存价值6、按照发生作用的范围和审批程序,档案工作标准可分为()。

A、国家标准B、行业标准C、地方标准D、企业标准7、国家标准分为()。

A、强制性标准B、推荐性标准C、一般性标准D、特殊性标准8、档案与图书都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主客观世界的记录,共同具有()。

档案职称考试考点整理

档案职称考试考点整理

档案专业基础第一部分档案概述基本要求:了解:档案的形式,档案的种类,档案的作用熟悉:档案定义的表述与含义掌握:档案的形成条件,档案的本质属性,档案的价值掌握一. 档案的形成条件:档案是由文件有条件地转化来的。

档案和文件是出于不同阶段的同一事物。

二者既有密切联系又有显著区别。

其间的联系在于文件是档案的前身,是形成档案的基础;区别则因为文件转化为档案是有条件的,文件的总量远远大于档案的总量,档案只是文件的精华。

文件转化为档案的条件是:1、办理完毕的文件才能作为档案保存。

2、对日后工作和研究活动有查考利用价值的文件才有必要作为档案保存。

3、按照一定规律集中保存起来的文件才是现代意义上的档案。

二.档案的本质属性:原始性、记录性、历史性(1)、档案是原始记录的历史记录,这是档案的主要特点和本质属性。

档案不同于一般的历史遗物,它具有很强的记录性,所以档案具有很高的查考价值。

不同于一般的信息资料,是特定的形成者直接使用的有保存价值的文件,不是事后编写的材料,具有原始性特点。

档案以兼具原始性和记录性二者于一体的特点,区别与其它资料。

(2)、了解档案原始记录性的特点,对于档案管理以及处理档案工作同外部的某些关系,都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3)、档案是历史的真迹,必须保持它的特性,才能充分发挥它的效用。

(4)、档案与图书资料、文物,既有性质上的区别,也有某些联系。

他们之间有部分重合关系、彼此转化关系等。

因此,档案部门既要区别档案与资料,着力管好档案,也要收藏与档案有关的资料,辅助馆藏档案提供利用。

三.档案的价值:(一)凭证价值(即真实凭证)(二)情报价值(历史参考价值)(四)实现档案价值的规律性1、档案价值的扩展律:由主要为政治斗争服务逐步转化为经济建设和科学文化发展服务(由“国家模式”转变为“社会模式”)2、档案价值的时效律:1随时间推移档案价值呈上升趋势2随时间推移档案价值呈现下降趋势3、档案价值的条件律:1社会政治环境2社会经济环境和科学技术环境3社会文化环境4档案工作内部环境(档案价值是指档案对国家、社会组织或个人的有用性。

档案职称重难点速记档案工作实务第三章

档案职称重难点速记档案工作实务第三章

第一节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概述一、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含义二、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基本原则三、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内容第二节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途径和方式一、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基本途径二、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基本方式第三节档案编研一、档案编研概述二、档案编研的选题三、档案编研的选材四、档案编研材料的加工五、常用档案编研材料的类型及编辑六、科技档案编研第四节档案展览一、档案展览概述二、档案展览的筹办第五节档案文化建设一、档案文化的概念二、档案文化的特点与功能三、档案文化建设实践第六节档案馆社会服务功能拓展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二、政府信息公开查阅中心建设三、异地查档、跨馆服务四、档案网站建设信息同能源、材料并称为当今世界三大资源。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信息资源对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对人们工作及生活至关重要,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

档案信息资源是社会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开发利用是档案工作的最终目的。

同时,档案作为文化的重要“母资源”,档案部门通过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大力推进档案文化建设,自觉服务于档案强国和文化强国建设,是当下档案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

第一节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概述一、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含义档案信息资源是指通过人类的参与而获取的可利用的档案..信息,包括档案原件和各种档案信息开发的成果,如档案目录、档案文献汇编、档案参考资料和档案复制件等。

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是指档案馆(室)根据特定利用者的需求或社会需求,将馆(室)藏的静态档案信息通过查找、筛选、加工、编辑等手段变为动态信息,通过一定渠道传播给利用者并被利用者接受的过程。

将“死档案”变为“活信息”是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目的和归宿。

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包含以下几层含义:1.开发利用工作的主体是档案工作者各级各类档案馆(室)从事档案信息开发利用工作的部门和工作人员,处于开发利用的主导地位,是决定开发利用工作成败的关键。

2档案职称考试题纲(实务第一二三章)

2档案职称考试题纲(实务第一二三章)

档案初、中级考试题纲(仅供参考)科目二:《档案工作实务》1、考试题型:单选、多选、判断(共100分)2、考试范围:初级(实务的第一、二、三章)中级(实务的第一、二、三、四、五章)说明:第四、五章未写提纲,自己看书,中级考试每章内容所占比例差不多。

第一章文件管理第一节文件一、文件的概念与属性1、文件的概念(1)学术定义《文书学》中的定义;(2)《档案工作基本术语》中的定义。

2、文件与文书哪个词出现的比较早?公文包含于文件之中,公文即公务文件的含义?3、公务文书的特点?(3条)4、公文最本质的的属性是什么?也是区别于档案的重要标志。

(现行效用)二、文件的种类5、通用公文指的是什么?6、什么条例规定,党的各级机关使用文种有哪14种?7、什么办法规定,各级行政机关使用文种有哪13种?重点掌握两者公共部分哪几种?(9种)前者单独使用的有哪5种,后者单独使用的有哪4种。

8、区分公报、公告和通知;决定和决议;意见、条例和规定;议案和报告;请示和批复;通知和通报?9、事务文件指的是什么?10、事务文件的文种有哪5种?第二节文件的形成与处理一、文件的拟写11、文件的拟写过程有哪4个步骤?12、文件拟写的行文规范有哪5条?13、公文格式的规定有哪16个部分?每一项都要了解一下。

14、密级程度分为哪三个?(秘密、机密、绝密)15、党的机关的用纸格式?行政机关的用纸格式?二、文件处理程序16、文件处理包括哪三个环节?17、收文处理的主要工作程序?18、发文处理的主要工作程序?第三节文件整理与归档一、立卷19、《归档文件整理规则》什么时候颁布,什么时候实施?20、立卷的概念?立卷的含义?(3个)立卷的特征?(7个)21、部门立卷的两种方式?22、文书部门与机关档案室结合立卷的三种基本类型?23、立卷的准备工作?(4项)24、立卷类目的概念?25、立卷类目的结构包括?(6项)26、平时立卷的概念?平时立卷的目的?平时立卷的主要措施?(3点)27、卷内文件的排列与编目主要工作程序?(7项)每一项都看一下28、卷内文件的排列方法:1、按文件的先后时间顺序排列;2、按文件的重要程度排列。

档案职称考试培训练习题汇总

档案职称考试培训练习题汇总

第一部分:《档案事业概论》第一章档案与档案工作一、单项选择题:1、()的产生是档案产生的客观条件。

P2A、阶级B、国家C、记录符号D、纸张2、我国甘肃省发现的()为西汉初期(公□元前179年—前143年)的纸质地图,不仅是迄今发现的世界最早的植物纤维纸,也是世界最早的纸质地图实物和最早的纸质档案。

P4A、放马滩纸B、金卷纸C、马圈湾纸D、敦煌纸3、()代以后,逐步由简、帛、纸并用过渡到以纸张作为撰写文书的主要载体。

P4A、元B、唐C、汉D、秦4、档案的本质属性是()。

P6A、知识性B、原始记录性C、信息性D、文化性5、某单位编印的重要简报,在该单位一般作()保存。

A、档案B、资料C、图书D、文物6、()是反映党务、行政管理等活动的档案。

P11A、文书档案B、科技档案C、专业档案D、公共档案7、()是国家机构或其他公共组织在公务活动中形成的为国家所有的档案。

P12A、公共档案B、集体档案C、党政档案D、文书档案8、从档案价值主体对象来看,可分为()。

A、第一价值、第二价值B、现实价值、长远价值C、证据价值、情报价值D、剩用价值、保存价值9、档案的价值实际上指档案是否具有被保存的意义,档案保存价值的外在体现就是档案的()。

P14A、作用B、保密期限C、保管期限D、第二价值10、档案()工作是档案由分散到集中的过程,它是档案工作的起点,也是档案工作的首要环节。

P18A、整理B、保管C、收集 D编目与检索11、档案工作的根本宗旨是( )P24A、收藏B、便于社会各方面的利用C、维护档案完整与安全D、保护12、下列档案工作标准中,()属于档案工作行业标准。

P25A、《照片档案管理规范》(GB/T11821-2002)B、《归档文件整理规则》(DA/T22-2000)C、《科学技术档案案卷构成的一般要求》(GB/T11822-2008)D、《浙江省行政处罚案件档案整理规则》(DB33/T498-2004)13、档案工作国家标准,是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的档案工作技术要求,由国家档案局或国务院其他行业主管部门起草,()发布。

档案管理学重点知识点(精心整理)

档案管理学重点知识点(精心整理)

第一章1.何谓档案的实体管理答:档案的实体管理是指针对处于实体状态的档案所进行的一系列管理工作。

这一概念相对于针对处于虚拟状态的档案信息所进行的一系列管理工作而言的。

档案实体管理的基本特点是,根据事物实现存在状态及情况对其实施管理。

2.档案实体管理的原则是什么?答:档案实体管理过程中应遵循来源原则、全宗原则、有机联系原则以及保管和利用方便原则。

3.简述档案实体管理的方法。

答:档案实体管理的方法:历史的方法和逻辑的方法一、历史方法与逻辑方法的不同1、历史的方法:又称客观或自然的方法。

其优势主要在实践领域,尤其是档案实体管理的实践领域,2、逻辑的方法:就是对档案实体管理进行概念和抽象的管理。

它具有对档案实体进行宏观管理的巨大优越性,但要有其他的方法与其配合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其中应用最多的就是历史的方法。

二、历史的方法是由档案本质特性决定的档案的本质:社会活动和社会生活的原始记录,其根本价值在于真实地记录并再人类社会生活的历史。

三、历史的方法在档案实体管理中的应用必须注意:1、尊重和突出档案的本质特性,遵循档案的形成规律,维护档案的有机联系,从而维护历史本来面貌的历史主义思想,应该作为一种基本的管理思想贯彻于档案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

这是档案实体管理的基本立足点与出发点。

2、历史的方法较多适用于档案实体管理,逻辑的方法较多适用于档案内容信息发利用这一基本结论,是从宏观与总体上而言的,并不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第二章:1.档案为什么要进行鉴定?鉴定工作有何作用?答:档案鉴定一般是指区别与判定档案真伪和档案价值的鉴定。

档案鉴定是对价值的评价和预测。

档案价值的鉴定工作们就是档案馆(室)按照一定的原则、标准和方法,判定档案的价值,确定档案的保管期限的一项工作。

简单的说就是判定档案的价值。

决定档案存毁(生死存亡)的工作。

它是档案工作的业务内容之一,是档案馆(室)的一项专门业务。

档案鉴定工作的主要目的在于正确的确定需要保存的档案,提高保存档案的质量,从而更充分的发挥档案的作用。

初、中级档案职称考试教材

初、中级档案职称考试教材

第一章文件管理第一节文件一、文件的概念与属性(一)文件的概念文件定义有很多种,以下列举两个有代表性的定义:一是学术定义;如一般教材中,文件是指社会组织和个人在各项活动中形成的、具有特定效用的凭证性信息记录。

另一是档案工作行业标准中的定义。

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行业标准《档案工作基本术语》(DA/T1-2000)的文件定义是:国家机构、社会组织或个人在履行其法定职责或处理事务中形成的各种形式的信息记录。

从日常使用来看,“文件”一词通常与“文书”、“公文”混用。

这里使用的文件概念,也基于公务文件的理解,即狭义文件的理解。

(二)公务文件的特点1. 公文由法定作者制发2. 公文具有法定的权威性和现行效用3. 公文具有规范的体式和特定的处理程序二、文件的种类按文件的规范性情况分为通用公文和事务文件两类,现分述如下。

(一)通用公文通用公文一般是指党政机关的规范性文件。

1996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规定中国共产党各级各类机关使用的文种有14种:决议、决定、指示、意见、通知、通报、公报、报告、请示、批复、条例、规定、函、会议纪要。

200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修订)了《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规定我国各级各类国家行政机关使用的文种有13类14种:命令(令)、决定、公告、通告、通知、通报、议案、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等。

要了解各类通用公文的使用情况,并能分别加以区分。

如公报、公告和通告;决定和决议;意见、条例和规定;议案和报告;请示和批复;通知和通报等。

(二)事务文件事务文件是各级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处理日常事务,用来沟通信息,安排计划,总结经验,调查研究问题,指导工作的一类公文。

事务文件的主要文种有计划、总结、简报、工作要点、汇报提纲等。

第二节文件的形成与处理一、文件的拟写(一)文件拟写的基础文件的拟写过程有如下步骤:1. 领会意图,明确目的2. 调查研究,获取材料3. 总体构思,拟写提纲4. 起草初稿,认真修改(二)文件拟写的相关规范1. 行文规范(1)严格控制发文数量和范围,避免不必要的行文。

2016年档案职称考试复习材料

2016年档案职称考试复习材料

第一章、档案管理概述一、档案档案是各类主体,包括国家机社会组织和个人在其实践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历史记录。

二、档案的本质属性:原始记录性三、档案的作用:凭证作用、参考作用四、档案与图书、资料等文献的差异1、档案是特定的社会组织和个人基于一定社会活动而客观形成的,不是认为构思、编写而成的2、档案的内容上是原始的记录,是信息和知识的源头,图书在总体上是人类知识和智慧的结晶,具有逻辑性3、档案一旦形成,一般不能对其随意修改,图书则可以进行改编、修订等活动4、档案文件自形成之日到对外开放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封闭期是保密的,图书资料则强调文献信息的及时交流。

5、档案一般是孤本,图书则有若干印本,内容相同的以可以由不同出版社出版,版本各异五、档案种类:文书档案、科技档案、认识档案、诉讼档案、财会档案、宗教档案、艺术档案等六、档案的载体形式:纸质档案、甲骨档案、泥板档案、金石档案、简牍档案、缩微档案、声像档案、电子档案七、档案管理工作:是用科学的原则和方法管理档案,提供档案为各项社会实践服务的一项工作。

八、档案管理工作基本任务:科学的管理好有价值的档案,以满足社会对档案的利用需要。

九、档案管理工作的特点1、档案资源积累的缓慢性2、档案管理过程的阶段性(档案室(本单位))---档案馆(社会)3、档案管理活动对档案形成者的依附性4、档案管理工作对社会的相对封闭性十、档案管理工作内容(8项)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统计、检索、编纂、利用十一、档案管理1、按内容分:普通档案管理:党务档案、国家政务档案、机关事务档案等专门档案管理:科技档案、人事档案、会计档案、教学档案、司法档案、外交档案等2、按载体分:纸质档案管理特殊载体档案管理:声像档案、缩微档案、电子档案等3、按性质分:公共档案管理、私人档案管理4、按形成时期分:古代档案管理 1840年以前、近代档案管理:1840-1949(两者又叫历史档案)、现代档案管理中国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十二、档案管理工作基本原则原则: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基本要求: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根本目的:便于社会各方面的利用。

档案人员职称考试岗位培训基础知识

档案人员职称考试岗位培训基础知识

档案人员职称考试基础知识第一章档案与档案工作概述第一节档案概要一、档案的概念(一)档案的概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在表述档案概念时指出:“本法所称的档案,是指过去和现在的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以及个人从事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宗教等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

”很显然,“档案”这个概念的内涵是人类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原始的历史记录,它的外延是具有这种属性的各种形式的文件材料。

二、档案的特点(一)档案是直接形成于社会实践活动的原始记录。

档案都是伴随着人们实践活动自然而然地产生的,是最为原始的历史记录。

这是档案区别于图书和报刊资料的标志之一。

(二)档案和文件是处于不同阶段的同一事物。

二者既有密切联系,又有显著区别。

其间的联系在于文件是档案的前身,是形成档案的基础;区别则因为文件转化为档案是有条件的。

(三)档案来源广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只要有机关、团体存在,有社会实践活动存在,就有档案产生。

档案来源的广泛决定了档案内容的丰富。

就档案载体来说,古有甲骨、金石、竹木、缣帛、纸张,近现代又有胶片、磁带、磁片和光盘等;就信息记录方法而言,有手写、刀刻、印刷、摄影、录像和数字化存贮等;就信息表达方式来讲,有文字、声音和图像等。

三、档案的种类在社会生活中,有一种广为流行、被普遍接受的档案分类方法,即以内容为标准,将档案分成文书档案、科技档案和专门档案。

(一)文书档案文书档案也曾被称为党政档案、行政档案,是机关、团体、部队、企业事业单位等在领导和行政管理活动中形成的档案材料。

例如国家行政机关发出和收到的命令、指示、请示、批复、报告、决议、通知等,在办理完毕归档保存后,即为文书档案。

它是了解、研究国家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史,研究个体的机构、组织历史的基本依据。

(二)科技档案科技档案的全称为科学技术档案,是由生产技术应用与管理、基本建设、科学研究活动中产生和使用的图纸、图表、文字材料、计算材料等科技文件材料转化而成的档案材料。

档案学概论重点知识梳理

档案学概论重点知识梳理

【课程笔记】档案学概论重点知识梳理[原创2009-06-09 13:27:00] 档案学概论重点知识梳理行者整理于2009-6-9第一章:档案概念与档案现象及源流考点●一:档案的定义几种代表性观点@保存被查的原始资料@办理完毕,仍有价值并集中保存的文件@国家机构,社会组织或个人在社会活中直接形成的有价值各种形式的原始记录考点●二:对档案定义的理解1、社会性或社会实践性:档案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直接形成的,其内容为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过程及结论的原始记录。

2、历史性或后时性:档案是过去已经形成的而不是正在形成或尚未形成的东西。

3、确定性:档案内容信息的清晰、确定性和其载体的固化、恒定性。

4、原始记录性:这是档案的本质特性,是档案区别于其他事物尤其是相邻事物的独一无二的本质所在。

考点●三:档案的种类(一):一般的分类层面简介档案和种类是人们对档案进行分类认识的结果。

(选择题考察)一般认为,档案分类涉及三个层面:1、对档案的认识性或概念分类,即对档案的种类认识;2、档案实体的管理性分类或实体分类;3、档案内容信息的管理性分类或信息分类、检索分类。

按内容分类(二)常见名词辨析公务档案:法人或法人代表在公务活动中形成的档案,其形成主体主要是公务机关或其他社会组织。

私人档案:人们在私人生活中形成的档案,其形成主体主要为私人个人。

公共档案或官府档案:国家公务(政权性)机关形成的且被保存在各级国家机构中的档案。

历史档案;形成时间较早,离现在较久远且主要丰收历史文化作用的档案。

现行档案:形成时间较晚,离现在的时间距离较近且主要起现时性查考作用的档案。

(三)常见简答题1、简析:公务档案与私人档案的作用公有私有指所有权,这是从档案形成领域的公、私属性角度对档案进行分类认识所形成的两个相对性概念,它主要可解决档案的归属所有权问题。

公务档案是指法人或法人代表在公务活动中形成的档案,其形成主体主要是公务机关或其他社会组织。

私人档案是指人们在私人生活中形成的档案,其形成主体主要为私人个人。

档案职称考试练习题(中级)《档案工作实务》--第三章“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

档案职称考试练习题(中级)《档案工作实务》--第三章“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

《档案工作实务》第三章“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1.档案信息资源包括档案原件和() P:163A、档案文献汇编B、档案目录C、档案参考资料D、档案复制件2.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是通过一定渠道传播给利用者并被利用者接受的过程。

它是档案工作的目的和归宿。

(对) P:1633.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主体是(A) P:163A、档案工作者B、档案利用者C、单位领导D、档案参考资料4.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客体是(A) P:164A、档案信息利用者B、档案管理员C、档案D、资料5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基本原则有() P:164A、服务原则B、开放原则C、法制原则D、效益原则6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基本途径按开发利用工作的渠道来划分可分为档案信息查阅和() P:168A、档案展览和社会宣传教育B、政府信息公开查阅服C、网络利用D、档案资料编研出版7.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基本途径按开发利用对象来划分是()。

A、提供档案原件B、提供档案副本或复制品C、提供档案信息加工品 D.档案资料编研出版 P:1678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国家档案馆依法为社会提供政府信息公开的查阅服务。

(对)P:1689.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基本方法有() P:169A、档案借阅B、档案开放与公布C、档案展览D、档案编研10.档案借阅的形式有() P:163A、档案阅览B、档案外借C、档案证明D、档案咨询11.档案馆(室)最基本、最常用的一种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方法是档案咨询(错)P:17012.档案馆档案只能由移交单位档案员办理档案外借手续,并负责做好档案的保密和保护。

(对)P17213.档案馆档案只能由哪些人办理档案外借手续,并负责做好档案的保密和保护(A)。

P172A、移交单位档案员B、移交单位负责人C、档案馆工作人员D、档案馆负责人14.档案室是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内设机构,一般不向社会提供档案查阅利用服务。

(错) P:17015.外国个人或组织可以查阅利用档案馆开放档案。

档案初中的级职称考试试题

档案初中的级职称考试试题

档案初中级职称试题《档案事业概论》第一章档案与档案工作自测题一、单项选择题1、的产生档案产生的客观条件。

A、阶段B、国家C、记录符号D、纸张2、我国甘肃省发现的为西汉早期(公元前179 前—前 143 年)的纸质地图,不单是迄今发现的世界最早的植物纤维纸,也是世界最早的纸质地图实物和最早的纸质档案。

A、放马滩纸B、金关纸C、马圈湾纸D、敦煌纸3、代此后,逐渐由简、帛、纸并用过渡到以纸张作为撰写文书的主要载体。

A、元B、xxC、汉D、xx4、档案的实质属性是。

A、知识性B、原始记录性C、信息性D、文化性5、某单位编印的重要简报,在该单位一般作保留。

A、档案B、资料C、图书D、文物6、是反应党务、行政管理等活动的档案。

A、文书档案B、科技档案C、专业档案D、公共档案7、是国家机构或其余公共组织在公事活动中形成的为国家所有的档案。

A、公共档案B、集体档案C、党政档案D、文书档案8、从档案价值主体对象来看,可分为。

A、第一阶值、第二阶值 B、现实价值、长久价值C、凭据价值、情报价值D、利用价值、保留价值9、档案的保留价值实质上指档案能否拥有被保留的意义,档案保留价值的外在表现就是档案的。

A、作用B、保密限期C、保留限期D、第二价值10、档案工作是档案由分别到集中的过程,它是档案工作的起点,也是档案工作的首要环节。

A、整理B、保留C、采集D、编目与检索11、档案工作的根本主旨是。

A、珍藏B、便于社会各方面的利用C、保护档案完好与安全D、保护 12、以下档案工作标准中属于档案工作行业标准。

A、《照片档案管理规范》(GB/T11821-2002)B、《归档文件整理规则》(DA/T22-2000)C、《科学技术档案模卷构成的一般要求》(GB/T11822-2008)D、《浙江省行政处分案件档案整理规则》(BD33/T498-2004)13、档案工作国家标准,是在全国范围内一致的档案工作技术要求,由国家档案局或国务院其余行业主管部门草拟,公布。

档案事业概论笔记(2)

档案事业概论笔记(2)

档案事业概论笔记(2)档案事业概论笔记第一章档案与档案工作1、产生的条件①记录符号的产生是档案产生的客观条件②国家的出现是档案产生的社会条件。

2、早期档案形态:甲骨档案;金石档案(刻在青铜器和铁器的的档案铭文档案与石刻档案的总称)简牍档案(竹简、木牍)缣帛档案(用丝织品作为书写载体)纸质档案3、档案的概念概念:档案是一种原始信息记录。

“术语”中的档案的概念:国家机构、社会组织或个人在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有价值的各种形式的历史记录。

档案法中的概念:档案指过去和现在的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以及个人从事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宗教等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

含义:①档案形成的主体是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及个人②档案是有保存价值的文件。

③档案的实存形态是各种各样的。

④档案是直接形成的历史记录。

4、档案的性质(本质属性和一般属性)(1)、本质属性是原始记录性。

(2)、档案的一般属性是知识性和信息性。

档案的信息性又具有自身的某些特性,主要表现为原始性和回溯性。

5、档案与相邻事物的联系与区别。

(1)、档案与图书相同点:知识性和信息性。

区别:①来源不同。

档案是来源于人们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原始记录直接转化而来的,是历史的真迹,图书不真原始性。

②价值作用不同。

③信息存在的方式不同。

(2)、档案与文物。

区别:①文物与档案产生的主观意识不同。

②信息内容的要求不同。

③实存形态不同。

(3)、档案与资料。

区别:①来源不同。

档案是本单位履行职能活动中直接形成的文件转化而来的,具有直接性、固定性。

资料是购置、复制、交换得到或自行编制而形成的,是间接的、不确定性的。

②价值不同。

档案是原始的历史记录,具有凭证价值,而资料是为了工作查考之需搜集起来的第二手材料,只有参考作用而无凭证价值。

③保管要求不同。

档案保管国家有明文确定,资料的保管国家无明文确定。

6、档案的类型。

(一)按形成时间分(1)历代王朝时期的档案(2)民国档案(1949年10月1日之前国民政府各个时期形成的档案)(3)革命历史档案(1919年到1949年共产党活动档案)新中国成立之后的现行(当代)档案。

档案事业概论》浙江省初中年级职称考试复习

档案事业概论》浙江省初中年级职称考试复习

第一章档案与档案工作第一节档案本节概要地介绍了“档案的起源与发展”即档案的简史,“档案的概念与性质”即档案的定义,“档案的类型”即档案的种类(档案学术上的分类),“档案的价值与作用”等四个有关档案的最基本的问题。

一、档案的起源与发展(一)档案的萌芽与起源(初始形态):“助记忆时代”的结绳、刻契、图画档案起源于原-始记事即结绳、刻契、图?-等记事方式,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档案。

但因其在一定范围内有历史记录、契约、凭证、备忘等作用,可以看作是档案的萌芽,即档案起源的初始形态。

(二)档案产生的两个条件:记录符号与国家出现1.客观条件——记录符号文字作为语言记录符号产生以后,为准确地记录事实提供了条件,从而为档案的形成提供了客观条件。

我国现存最早的文字记录档案——甲骨档案:河南安阳小屯村出土的3000多年前殷商时期刻写在龟甲、兽骨上的甲骨文字记录,是当时商王朝使用的一种文件。

2.社会条件——国家的出现在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出现了阶级、国家以后,就产生了文书。

文字记录的产生,社会的发展,国家的逐渐形成,进入阶级社会以后特定的社会需要等诸因素影响下,档案逐渐产生与发展。

(三)我国早期档案的载体形态:从甲骨档案、金石档案、简牍档案、缣帛档案到纸质档案档案是承载在一定物质载体上的历史记录,其记录方式与物质载体密不可分,我国古代社会早期先后出现了甲骨、金石、简牍、缣帛、纸张等档案物质载体形态。

金石档案:金是指青í-器、铁器等,石是指石头,金石档案是铭文档案和石刻档案的总称,是将文字铸刻在青í-器、铁器、石头上而形成的档案。

简牍档案:简是指竹简,牍是指木牍,是以竹简、木牍为载体形成的档案。

“册”、“典”是我国最早对文件和档案的称呼。

缣帛档案:缣帛是古时对绢类的丝织品的统称,是以丝织品为载体形成的档案。

用缣帛书写的文件称“帛书”、“卷”、“卷轴”。

纸质档案:是以纸张为载体形成的档案。

最早的纸质档案——甘肃“放马滩纸”,形成于西汉初期,不仅是迄今发现的世界最早的植物纤维纸,也是世界最早的纸质地图实物和最早的纸质档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档案法治建设档案法治建设,是档案事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本保障,也是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档案法治建设应围绕“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总要求推进,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内容:一是档案立法工作,制定完备的档案法规体系;二是档案行政执法,维护档案法律权威,严格行政执法程序,依法行政;三是档案行政救济,确保档案行政管理相对人的合法权益,预防化解行政争议;四是档案法治宣传,营造自觉守法的法治环境。

本章主要阐述档案立法、档案行政执法、档案行政救济等方面的问题。

第一节档案立法工作一、档案立法的概念档案立法,从广义上讲,是指一切国家机关,即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行政机关,依据法定权限和程序,制定、修改和废止各种档案法律文件的活动;从狭义上讲,是指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制定、修改和废止档案法律的活动。

通常所讲的档案立法一般是从广义上理解。

这一概念有以下三方面含义:(一)档案立法是立法主体依法定职权所进行的活动档案立法的形式主要有职权立法和授权立法。

职权立法是指立法主体依照我国《宪法》、《立法法》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规定的职权进行的档案立法。

授权立法是指国家机关依据我国《宪法》和有关国家机关的组织法以外的法律授权所进行的档案立法。

(二)档案立法是遵从一定程序、运用一定技术所进行的活动立法主体在档案立法活动中要严格遵循规定的程序和规范,如国家档案法律的立法程序分为提出法律案、审议法律案、通过法律案、公布法律等阶段;档案行政法规的立法程序分为规划、起草、审定、发布等阶段;档案规章制定程序分为立项、起草、审查、决定和公布、解释与备案等阶段。

立法程序的系统化、规范化,为实现档案立法的科学性、严肃性和权威性提供了保证。

立法技术是立法主体在立法活动中为实现立法目的所运用的操作方法或技术性规则,在任何一个国家,立法主体都必然会运用一定的立法技术来表现阶级的意志,从而更科学有效地发挥法的作用,实现立法的目的。

(三)档案立法是制定、修改和废止法的活动档案立法,包括制定、修改和废止档案法律、法规和规章等规范性文件,形成以《档案法》为核心,档案行政法规、地方性档案法规、国务院部门档案规章、地方政府档案规章为补充的法规体系,使档案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二、档案法规体系的构成及效力档案法规体系是以《档案法》为核心,由符合《立法法》规定的若干有关档案工作的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所构成的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的统一体。

分为以下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档案法律。

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并由国家主席签署主席令予以公布。

主要有《档案法》以及刑法、民法等基本法律及其他专门法律中涉及档案的内容或条款。

第二层次:档案行政法规、党内法规和军事法规。

档案行政法规由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并由总理签署国务院令予以公布。

现行有效的档案行政法规有《档案法实施办法》、《科学技术档案工作条例》。

档案党内法规由中国共产党中央机关发布。

档案党内法规有《机关档案工作条例》、《干部档案工作条例》。

与档案有关的党内法规有《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等。

档案军事法规由中央军事委员会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并予以公布。

档案军事法规有《中国人民解放军档案条例》。

第三层次:地方性档案法规。

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制定,并由大会主席团或者其常务委员会发布公告予以公布。

浙江省地方性档案法规有《浙江省实施〈档案法〉办法》、《杭州市档案管理条例》、《宁波市档案工作条例》。

第四层次:档案规章,包括国务院部门档案规章和地方政府档案规章。

前者由国家档案局依据法定权限制定或国家档案局与国务院其他专业主管机关或者部门联合制定,并由部门首长签署命令予以公布。

后者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依据法定权限制定,并由省长或者自治区主席或者市长签署命令予以公布。

国家档案局发布的部门规章相继有《档案馆工作通则》、《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规定》、《各级各类档案馆收集范围的规定》、《企业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档案保管期限规定》等;国家档案局联合其他国务院部门制定的部门规章有《会计档案管理办法》、《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规定(试行)》、《婚姻登记档案管理办法》等。

浙江省政府相继发布的档案政府规章有《浙江省重大活动档案管理办法》、《浙江省城市建设档案管理办法》、《浙江省国家档案馆管理办法》、《浙江省档案登记备份管理办法》。

在档案法规体系构成中,档案法律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其他任何档案行政法规、地方性档案法规和档案规章不得与之相抵触;地方性档案法规和档案规章不得与档案行政法规相抵触;国务院部门档案规章与地方政府档案规章具有同等效力,在各自的权限范围内施行。

档案党内法规和档案军事法规在其权限范围内发挥效力,对某方面工作有规范和指导作用。

三、《档案法》及《档案法实施办法》《档案法》是我国档案事业建设中的第一部法律,于1987年9月5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并于1988年1月1日起施行。

1996年7月5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档案法〉的决定》,对《档案法》进行了修改。

《档案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档案事业走上了依法治理的轨道。

《档案法实施办法》是对《档案法》原则性规定的进一步细化,于1990年10月24日经国务院批准,1990年11月19日国家档案局第1号令发布施行。

1999年5月5日经国务院批准,1999年6月7日国家档案局第5号令重新发布实施修改后的《档案法实施办法》。

《档案法》、《档案法实施办法》的调整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档案工作的基本问题第一,法律调整的范围。

《档案法》明确了档案的法律定义,《档案法》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的档案,是指过去和现在的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以及个人从事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宗教等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

”第二,档案工作的基本原则。

《档案法》第五条规定:“档案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维护档案完整与安全,便于社会各方面的利用。

”第三,加强对档案工作的领导。

一是将档案事业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档案法实施办法》还规定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档案机构,确定必要的人员编制,统筹安排发展档案事业所需经费。

二是奖励在档案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档案法实施办法》第六条规定:“有下列事迹之一的,由人民政府、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或者本单位给予奖励:(一)对档案的收集、整理、提供利用做出显著成绩的;(二)对档案的保护和现代化管理做出显著成绩的;(三)对档案学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四)将重要的或者珍贵的档案捐赠给国家的;(五)同违反档案法律、法规的行为作斗争,表现突出的。

”第四,公民档案保护义务与利用权利。

根据《档案法》的有关规定,任何公民在应履行两项法定义务,即保护档案的义务和接受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监督管理的义务,同时,享有依法利用国家档案、处理和优先利用属于个人所有档案、公布个人所有档案、国家机关依法保护其隐私权等权利。

(二)档案机构的职责和档案工作人员的任职条件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主管全国档案事业,对全国的档案事业实行统筹规划,组织协调,统一制度,监督和指导;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档案事业,并对本行政区域内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的档案工作实行监督和指导;各级各类档案馆负责接收、收集、整理、保管和提供利用各分管范围内的档案;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的档案机构或者档案工作人员,负责保管本单位的档案,并对所属机构的档案工作实行监督和指导。

对于档案工作人员的任职条件,《档案法》第九条规定:“档案工作人员应当忠于职守,遵守纪律,具备专业知识。

”(三)档案的管理第一,文件材料的立卷归档。

《档案法》、《档案法实施办法》对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的文件材料立卷归档提出了要求,明确规定应定期向本单位档案机构或者档案工作人员移交档案,集中管理,任何个人不得据为己有。

同时,国家规定不得归档的材料,禁止擅自归档。

目前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主要依据《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规定》(国家档案局第8号令)确定,企业文件材料归档范围主要依据《企业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档案保管期限规定》(国家档案局第10号令)确定。

专业领域文件材料归档范围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标准确定。

第二,档案的移交。

《档案法》第十一条规定:“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必须按照国家规定,定期向档案馆移交档案。

”《档案法实施办法》第十三条第二款、第三款规定:“属于中央级和省级、设区的市级国家档案馆接收范围的档案,立档单位应当自档案形成之日起满20年即向有关的国家档案馆移交;属于县级国家档案馆接收范围的档案,立档单位应当自档案形成之日起满10年即向有关的县级国家档案馆移交。

经同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检查和同意,专业性较强或者需要保密的档案,可以延长向有关档案馆移交的期限;已撤销的单位的档案或者由于保管条件恶劣可能导致不安全或者严重损毁的档案,可以提前向有关档案馆移交。

”第三,档案的安全保管。

《档案法》第十三条规定:“各级各类档案馆,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的档案机构,应当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便于对档案的利用;配置必要的设施,确保档案的安全;采用先进技术,实现档案管理的现代化。

”《档案法实施办法》第十五条明确了保管馆(室)藏档案应采取的具体管理措施,以确保档案实体安全,档案信息安全。

主要措施是:(一)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逐步实现保管的规范化、标准化;(二)配置适宜安全保存档案的专门库房,配备防盗、防火、防渍、防有害生物的必要设施;(三)根据档案的不同等级,采取有效措施,加以保护和管理;(四)根据需要和可能,配备适应档案现代化管理需要的技术设备。

第四,国家档案馆馆藏档案的出境管理。

《档案法实施办法》第十九条规定:“各级国家档案馆馆藏的一级档案严禁出境。

各级国家档案馆馆藏的二级档案需要出境的,必须经国家档案局审查批准。

各级国家档案馆馆藏的三级档案、各级国家档案馆馆藏的一、二、三级档案以外的属于国家所有的档案和属于集体所有、个人所有以及其他不属于国家所有的对国家和社会具有保存价值的或者应当保密的档案及其复制件,各级国家档案馆以及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其他组织和个人需要携带、运输或者邮寄出境的,必须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审查批准,海关凭批准文件查验放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