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弱儿童”矫治管理

合集下载

学龄前儿童体弱儿童的管理制度(最全)

学龄前儿童体弱儿童的管理制度(最全)

学龄前儿童体弱儿童的管理制度(最全)学龄前儿童体弱儿童的管理制度1. 引言学龄前儿童是指年龄在3至6岁之间的儿童,他们的身体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容易出现一些健康问题。

其中,一部分儿童存在体弱情况,需要特殊的管理制度来保障他们的健康和成长。

2. 体弱儿童管理的定义和目的体弱儿童是指身体虚弱、免疫力低下或患有某种慢性疾病的学龄前儿童。

体弱儿童管理的目的是通过制定相应的制度,提供全面的照顾、教育和医疗服务,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预防疾病的发生,提高其生活质量。

3. 体弱儿童管理制度的内容- 健康监测与评估:定期对体弱儿童进行身体健康监测,评估其生长发育情况和身体状况。

- 营养膳食:制定个性化的膳食计划,保障体弱儿童获得足够的营养,并提供营养咨询和指导。

- 健康教育:开展针对体弱儿童和他们的家长的健康教育活动,提高他们的健康意识和健康管理能力。

- 免疫接种:制定免疫接种计划,确保体弱儿童按时接种疫苗,提高其免疫力,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 环境调控:为体弱儿童提供良好的生活和研究环境,注意室内空气质量、温度、湿度等因素的控制。

- 医疗服务:建立与医疗机构的合作机制,为体弱儿童提供及时的医疗服务和专业的医护人员指导。

- 社会支持:加强体弱儿童的社会关怀和支持,提供心理辅导、社交活动等服务,增强其自信和社交能力。

4. 体弱儿童管理制度的实施与监督- 制度实施:明确责任部门和人员,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确保各项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

- 监督与评估:建立监督机制,定期对体弱儿童管理制度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和监督,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 法律保障:法律和政策对于体弱儿童的权益保护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相关部门应依法保障体弱儿童的权益,并及时解决相关问题。

5. 结语学龄前的体弱儿童需要特殊的管理制度来保障其身心健康发展。

通过健康监测、营养膳食、健康教育、免疫接种、环境调控、医疗服务和社会支持等措施,可以有效地提高体弱儿童的生活质量,并预防疾病的发生。

2024年幼儿园体弱儿管理制度(2篇)

2024年幼儿园体弱儿管理制度(2篇)

2024年幼儿园体弱儿管理制度一、引言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教育的高度重视,幼儿园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竞争的压力不断增加,一些幼儿出现了身体上的体弱情况,给其成长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

为了更好地关注和管理幼儿园中的体弱儿童,特制定2024年幼儿园体弱儿管理制度。

二、理念幼儿园是为了儿童的身心健康成长服务的特殊教育组织。

体弱儿童在幼儿园中的管理,应以儿童的身心发展为核心,秉持“关注、关爱、关心”的理念,制定相应管理措施。

三、管理目标1. 关注体弱儿童的身体状况与发展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他们存在的问题。

2. 提供适合体弱儿童的教育和护理方案,促进他们身心健康的发展。

3. 建立起家园合作机制,与家长密切合作,共同为体弱儿童提供全面支持。

四、管理方案1. 体检与筛查为了更好了解每位幼儿的健康状况,幼儿园应定期组织全员体检,并对体弱儿童进行更加详细的筛查。

筛查项目包括身高、体重、肺活量等方面的指标,发现体弱儿童并建立健康档案。

2. 个性化护理计划基于体弱儿童的健康档案和筛查结果,制定个性化护理计划。

根据幼儿的具体情况,可以包括饮食、运动、休息等方面的安排,以保障他们的身心健康。

3. 教育和培养针对体弱儿童,幼儿园应加强相关教育和培养。

合理安排课程内容和学习计划,结合体弱儿童的特点,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4. 家园合作幼儿园与家长是体弱儿童关爱和支持的重要角色。

建立起家园合作机制,加强沟通和交流,共同关注体弱儿童的发展情况,并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

五、管理措施1. 增设特殊岗位幼儿园应增设体弱儿童护理、心理辅导等特殊岗位,招聘相关专业人员,为体弱儿童提供专业的关注和支持。

2. 分配特定资源为了更好地关注体弱儿童,幼儿园应合理分配相关资源。

包括人力资源、教育资源、护理设施等,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3. 优化照顾环境幼儿园应优化照顾环境,为体弱儿童提供安全、健康的生活和学习环境。

体弱儿的矫治和管理

体弱儿的矫治和管理

中心幼儿园体弱儿的矫治和管理一、目的体弱儿童是儿童保健的重要对象。

应加强护理和管理。

使其得到应有的保护和治疗,为了尽快做好体弱儿的管理工作,特制定本制度。

二、体弱儿的范围1、早产儿、Ⅱ度以上的营养不良。

活动性佝偻病:有佝偻病症状和体征,即汗多、夜啼,查血清骨钙性磷酸酶升高或骨密度低于50﹪。

2、缺铁性贫血:血HB<90G L幼儿园的标准是轻度缺铁性贫血:血HB<110 GL3、反复呼吸道感染:2岁以上儿童一年翻番换呼吸道感染6次以上或患肺炎2次以上。

4、长期慢性腹泻。

5、先天性疾病导致体弱。

三、管理内容1、保健老师对新入园的体弱儿童要进行一次全面的体格摸底检查。

2、详细询问体弱儿童的既往史、现病史、喂养史、家族史及为围产期情况。

3、动态观察体弱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重点监测身高、体重、血色素等重要指标,填写体弱儿童管理登记表。

4、加强膳食营养,知道科学喂养。

5、加强体育锻炼。

6、治愈后及时总结、结案转健康儿童系统管理。

7、未治愈获合并其他疾病的,可转医院治疗,并继续追踪管理。

四、管理模式诊断专案管理(填写体弱儿管理登记表)定期测身高、体重症状好转达结案标准可结案结案陈词(转健康儿童管理)五、体弱儿引起的原因引起儿童体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关专家调查表明,原因主要如下:1、饮食结构不合理,饮食习惯差。

2、睡眠时间不足,睡眠习惯差,3、活动量不当,要么过大,使体能消耗过大,要么过小,一些消化吸收。

4、与家庭教育中家长对体弱儿的健康不重视或保育方法不正确(如吃的太细,穿的太多)等有关。

5、此外,先天不足及有疾病史也是造成儿童体弱的重要原因。

六、幼儿的营养不良1、诊断标准:年龄个别体重﹤P3(即低于同性别、年龄平均体重两个标准差)或年龄个别身高﹤P3(即低于同性别、年龄平均身高两个标准差)2、具体对策和措施:(1)、科学的调整体弱儿的膳食,适当增加热量供给。

(2)、加强体育锻炼。

七、幼儿园体弱儿管理的具体对策和措施(一)、全园关心,合理管理体弱儿的管理是幼儿园的一项重要工作。

幼儿园体弱儿童管理制度百豪幼儿园体弱儿管理制度

幼儿园体弱儿童管理制度百豪幼儿园体弱儿管理制度

幼儿园体弱儿童管理制度百豪幼儿园体弱儿管理制

1.体弱儿童的识别与评估:幼儿园通过定期体格检查、观察儿童行为和发展水平等方法,对幼儿进行体弱儿童的筛查和评估。

2.体弱儿童的保健与照护:根据体弱儿童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保健计划,包括合理膳食、适当运动、定时作息等,以提高儿童的身体素质和免疫力。

3.疾病预防与控制:幼儿园加强卫生管理,定期消毒、通风,引导儿童正确的洗手、咳嗽、打喷嚏等卫生行为,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

4.特殊教育与康复训练:针对体弱儿童的特殊需求,开展个别化的教育和康复训练,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

5.家长参与与沟通:幼儿园积极与家长合作,建立体弱儿童家长会,定期进行家访和家长会议,及时了解儿童的健康情况和家庭支持的需求。

6.关注心理健康:幼儿园关注体弱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提供情感支持和心理疏导,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园内活动,增强自信心。

7.定期评估和跟踪:幼儿园对体弱儿童定期评估和跟踪,及时调整管理和教育措施,确保儿童的身体健康和全面发展。

8.保密原则和个人信息保护:幼儿园对体弱儿童的相关信息和健康状况严格保密,不得外泄或用于其他非法用途。

以上是一般幼儿园对体弱儿童的管理制度,具体以百豪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和政策规定为准。

体弱儿童各种管理制度

体弱儿童各种管理制度

体弱儿童各种管理制度一、医疗管理制度1. 体弱儿童健康档案管理:每位体弱儿童应建立详细的健康档案,包括个人基本信息、病史、家庭背景、体格检查结果、生长发育情况等内容。

医护人员应定期更新儿童健康档案,并根据档案内容为儿童提供个性化的医疗服务。

2. 定期健康检查:体弱儿童应定期接受医疗机构的健康检查,包括生长发育评估、身体状况评估、营养评估等项目。

医护人员应根据检查结果为儿童制定相应的健康管理方案,帮助他们保持身体健康。

3. 身体康复计划:针对身体功能减退或生长发育不良的体弱儿童,医疗机构应制定个性化的身体康复计划,包括康复训练、营养指导、药物治疗等措施。

医护人员应定期跟踪康复进展,及时调整康复方案。

4. 紧急救护处理:体弱儿童在发生急性疾病或意外伤害时,医疗机构应及时进行紧急救护处理,包括急救护理、输液治疗、手术治疗等措施。

医护人员应在救护过程中保持冷静,高效地完成急救任务。

5. 家庭康复指导:医疗机构应为体弱儿童的家庭提供康复指导,包括生活护理技巧、营养配餐建议、心理支持等方面。

家长应积极参与康复指导,帮助儿童更好地康复。

二、生活管理制度1. 饮食调理:体弱儿童饮食应丰富多样,包括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各类营养素。

家长应根据孩子的年龄、生长发育情况和医生建议为其合理搭配饮食,避免偏食和挑食。

2. 作息规律:体弱儿童作息时间应合理安排,保证足够的睡眠和休息时间。

家长应建立孩子的作息规律,制定固定的起居时间和休息时间,保障孩子充足的睡眠质量。

3. 环境卫生:体弱儿童生活环境应保持整洁卫生,避免病原微生物和有害物质对儿童健康的影响。

家长应经常清洁卫生用品、保持室内通风,为孩子提供干净健康的生活环境。

4. 锻炼养生:适当的锻炼有助于增强体弱儿童的身体素质和抵抗力。

家长应在医生指导下,给孩子制定科学的锻炼计划,包括户外活动、体育锻炼等项目。

5. 心理疏导:体弱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可能面临生理和心理上的困难,家长应给予孩子足够的理解和支持,保持和孩子的沟通,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心理素质。

幼儿园体弱儿童管理制度

幼儿园体弱儿童管理制度

幼儿园体弱儿童管理制度1. 引言体弱儿童是指因多种原因,身体素质、抵抗力明显较差,常见于早产儿、多胎儿、低出生体重儿等。

幼儿园作为儿童的第一道社会入门门槛,对于体弱儿童的管理和关注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幼儿园体弱儿童管理制度。

2. 幼儿园体弱儿童的管理需求2.1 儿童的健康和安全是幼儿园工作的首要任务。

2.2 幼儿园作为儿童社交认知和心理成长的场所,对于体弱儿童来说,更需要特殊关怀和管理。

2.3 保障体弱儿童得到身心方面的福利和权益的保障。

2.4 促进体弱儿童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和参与群体活动,降低疾病伤害和脆弱状态。

3. 幼儿园体弱儿童的管理措施3.1 体检和体质监测为了科学评估体弱儿童的身体素质发展情况,幼儿园需要每学期开展体检工作,评测体弱儿童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水平,制定个性化的锻炼计划,促进身体和智力的健康发展。

3.2 具体的卫生管理制度体弱儿童常常存在免疫力低下、易患感冒、过敏等问题,幼儿园需要制定具体的卫生管理制度,从日常保健、卫生清洁、食品安全、疾病预防等方面引导家园合作共同护理。

此外,需要特别注意抵制病毒性疾病的扩散,及时隔离并鼓励家长到医院就诊。

3.3 专人管理照顾幼儿园需要安排专门的管理人员对体弱儿童进行全程照管,主要负责体弱儿童的饮食、休息、玩耍等方面的管理,及时了解儿童的身体健康情况,及时帮助儿童规避任何生理和心理的困扰。

3.4 制定个性化的教育计划针对体弱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幼儿园需要制定个性化的教育计划,帮助体弱儿童适应和熟悉集体生活,克服生理和心理上的困难,让他们在幼儿园体验到快乐和成长的乐趣。

4.本文从幼儿园体弱儿童管理需求出发,提出了具体的管理措施。

体弱儿童的健康和安全是幼儿园的工作重中之重,需要全体幼儿园教职工的共同努力,加强家园合作,最大限度地发挥儿童潜能,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2024年幼儿园体弱儿管理制度

2024年幼儿园体弱儿管理制度
4、适当的体育锻炼对体弱儿仍为必需,有促进代谢,增进食欲、增强抵抗力的作用。每天应进行1-2小时的户外活动,但要有针对性的加强护理。
5、活动室、卧室应空气流通、阳光充足、环境整洁便于开展户外活动。
6、园所长、保健应全面关心体弱儿的`生活、保健、护理、治疗等,并负责检查督促保教人员按要求执行任务,定期学习有关的业务知识。
7、针对体弱儿童的病种与病情,向家长宣传保健护理知识,要求家长积极配合,并主动反映幼儿在家情况。
幼儿园体弱儿管理制度4
(一) 召开体弱儿童家长座谈会及疾病治疗专题讲座,发放家长指导资料,取得家长的积极配合。
(二) 对贫血、营养不良、佝偻病活动期、生长迟缓、单纯性肥胖等幼儿应列为体偌儿管理范围,进行专册登记,按要求做好个案记录。历年登记本应妥善保存。
(三) 园长、保健员应全面关心体弱儿的'生活、保健、护理、治疗等,并负责检查指导督促保教人员按要求执行任务,定期学习有关的业务知识。
(四) 针对体弱儿童的病种和病情,向家长宣传保健护理知识,要求家长积极配合,并主动反映儿童在家情况。
(五) 针对不同的病种实施相应的护理、食疗。
(六) 对所有的体弱儿按规定进行立档管理,并做好随访记录以及结案工作。
幼儿园体弱儿管理制度2
1.通过对体弱儿患病情况的了解,重点加强对体弱儿的治疗及特别照顾,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2.体弱儿童包括营养不良、反复感染(呼唤道、肠道感染)等,对全部体弱儿进行登记。
3.对每个营养不良的幼儿的病因进行分析,并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三个月测身高、体重一次,并把情况通知家长。要配合医院治疗,直至该儿童营养不良得到完全纠正为止。
2.按时起居,根据幼儿年龄、体质情况来决定睡眠和起床顺序,每日午睡2小时。

幼儿园体弱儿童管理制度

幼儿园体弱儿童管理制度

幼儿园体弱儿童管理制度一、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幼儿园的发展也得到了空前的快速发展。

幼儿园生源不断增加,特别是在城市中经济贫困家庭和家庭单亲、孤儿、离婚子女等体弱孩子的比例也在逐年增加,他们的生活和成长所面临的问题也越来越复杂和严峻。

因此,为了更好地保护幼儿园体弱儿童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提供全方位的关爱和照顾,制定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二、体弱儿童的定义幼儿园体弱儿童指身体素质较差、疾病较多、体能水平低下,容易受到疾病和伤害的儿童。

三、管理制度的目的和原则1. 目的:制定该制度的目的是为体弱儿童提供全方位的关爱和照顾,保护他们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为他们的成长提供最好的保障。

2. 原则:(1)公平原则。

对幼儿园所有的体弱儿童一视同仁,不歧视、排斥或放弃任何一个孩子。

(2)细心原则。

对体弱儿童要特别细心,要全程关注他们的身体与情感状态,提供更加详尽、周到的护理和照顾。

(3)安全原则。

幼儿园对于体弱儿童的日常管理和环境安全要做到妥善管理和绝对保护,确保他们的生活环境安全和健康。

(4)合理原则。

针对每个孩子的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确保每个孩子获得最合理的治疗和照顾。

四、体弱儿童管理制度1. 体检制度。

在幼儿园每个学期开始时或新生入园时,必须对体弱儿童进行全面体检,包括身高、体重、视力、听力、心理等方面的测试,将体检结果记录并报告给家长,与家长共同制定儿童的健康计划。

2.定期跟踪管理制度。

针对幼儿园体弱儿童的身体情况和心理状态,定期开展随访、督促和管理,包括定期掌握体弱儿童的病史和最新的身体健康情况、定期跟踪孩子的饮食和锻炼情况、针对每个孩子的身体情况和生活习惯,制定个性化的饮食和锻炼计划,帮助他们改善身体健康状况。

3.环境安全制度。

为了保证幼儿园体弱儿童的身体健康安全,在幼儿园中设置适当的医疗设施和药品箱,并对药品箱进行定期检查,确保药物的质量和有效期,让药箱始终处于良好状态。

2024年幼儿园体弱儿管理制度(二篇)

2024年幼儿园体弱儿管理制度(二篇)

2024年幼儿园体弱儿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体弱儿在幼儿园得到特殊关怀和充分保护,提高其身心健康水平,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幼儿园对体弱儿必须进行单独管理,确保其得到更好的照顾和关怀。

第三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幼儿园。

第二章体弱儿的定义第四条幼儿园中体弱儿指的是患有某种疾病、心理上或者生理上存在问题的儿童。

第五条体弱儿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 生理体弱:包括身体成长发育缓慢、体质差、患有慢性病等。

2. 心理弱势:指具有较弱的心理素质、自理能力不足、情绪波动大等。

第三章体弱儿的保障第六条幼儿园应当为体弱儿提供以下保障措施:1. 特殊饮食:根据体弱儿的身体状况和医生建议,提供定制饮食,确保合理的营养摄入。

2. 专人照顾:每个体弱儿都应有一名专人负责照顾其起居、饮食、卫生等基本需求。

3. 特殊活动:根据体弱儿的身体状况和能力,安排适合其参与的活动,确保其能够全面发展。

4. 体育锻炼:针对体弱儿特殊的身体情况,设计适合其参与的体育锻炼项目,提高其体质。

第七条幼儿园应与体弱儿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及时了解体弱儿的身体状况和需求,并与医生、保健员等专业人员进行沟通和协作。

第八条幼儿园应建立健康档案,详细记录体弱儿的身体发育情况、检查结果、特殊需求等信息,以便于及时提供个性化的关怀和照顾。

第四章体弱儿的评估和筛查第九条幼儿园应定期对所有儿童进行体检,发现体弱儿应及时评估其身体和心理问题,制定个别化的管理方案。

第十条体弱儿的评估应综合考虑身体、心理、社交等多个方面,通过专业机构或医生对其进行评估。

第十一条幼儿园应加强对幼儿身体健康和发育的观察,及时发现儿童可能存在的问题。

第五章体弱儿的管理措施第十二条体弱儿管理的具体措施包括但不限于:1. 制定个别化的教育计划:根据体弱儿的身体和智力特点,为其制定个别化的教育计划,确保其能够获得适合的教育内容和方法。

2. 注意身体卫生:加强体弱儿的身体卫生管理,定期检查体弱儿的身体状况,避免交叉感染。

体弱儿童、慢性病及缺点矫治管理制度

体弱儿童、慢性病及缺点矫治管理制度

体弱儿童、慢性病及缺点矫治管理制度在幼儿健康体检中,查出的体弱儿慢性病及各项缺点应根据不同具体情况加强必要的措施,对营养不良患者、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佝偻病患儿建立管理制度,对患有龋齿、砂眼、弱视、肠道疾病等缺点,建立矫治制度。

一、体弱儿慢性病管理①调整饮食、补充营养:根据营养不良的轻重及其消化呼吸功能合理安排膳食,保证供给适量的蛋白质、热量。

②要循序渐进的原则,从少和多逐渐补充,不能操之过急,每日给予的热量与各种营养菜量必须在原有基础上逐步增加。

待消化功能基本完善后才能向应有水平发展。

病情越重消化耐受能力越差,补充营养的过程应越慢,否则易引起消化不良、呕吐、腹泻,效果反而不好。

③加强体格锻炼,经常晒太阳,按时增加辅食,保证维生素D 的摄入,结合适量药物治疗。

④防止铁元素的缺乏。

在膳食中有足够的动物性食物和豆类制品,如经常吃鱼、瘦肉,肝含铁量及吸收率高,粗粮小米、玉米含铁量及吸收率高于大米。

⑤保证供给新鲜绿叶菜、水果及含铁量高的黑木耳、紫菜、海带的合理搭配。

二、缺点矫治制度,必须建立管理卡①对患龋齿的幼儿进行登记并通知家长去牙科辅治。

②患砂眼的幼儿,建立定期点药,定期复查制度,点眼药1-2周复查正常为止。

③弱视患儿:应根据不同病情进行矫治措施,并建立矫治记录,常用遮光法,光栅刺激疗法矫治,增视仪训练矫治等。

④对肠蛔虫症,应进行投驱虫药矫治,做详细记录。

3、慢性病及缺点矫治制度要求:①凡慢性病或缺点矫治,均应建立专案管理制度,要有详细记录。

②佝偻病要求治疗三个月内,达到恢复期,在佝偻病应激期应每月复查一次,恢复期应两个月复查一次。

③轻度缺铁性贫血,要求4个月内治愈,每月查血复查一次。

④喂养不当所致营养不良要求半年内,要有明显好转,体重增加一个标准差以上,每两个月得查一次体重。

⑤对弱视、弱听、沙眼、龋齿及肠寄生虫症,均应设法进行跟踪矫治,并有专案记录。

【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更多精彩文章,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将一如既往为您服务】。

幼托体弱儿管理制度

幼托体弱儿管理制度

幼托体弱儿管理制度一、体弱儿的定义和分类体弱儿是指身体素质较差、易患疾病、生长发育迟缓或存在其他健康问题的儿童。

按照患病类型和程度的不同,体弱儿可分为身体体弱、智力体弱、知觉感知体弱、行为情绪体弱等多种类型。

对于每一类体弱儿,需要根据其特点和需求进行具体的管理和照料。

二、体弱儿管理制度的建立1. 制定管理政策和指导思想:根据国家相关政策法规和教育部门的要求,制定幼儿园体弱儿管理政策,明确管理的宗旨和原则,确立体弱儿的保护和关爱为首要任务。

2. 建立体弱儿档案:对每一名体弱儿建立健康档案,记录其身体状况、疾病史、用药情况等信息,并及时更新和调整档案内容。

3. 规范管理流程:制定体弱儿入园、日常护理、用药管理、疾病预防和应急处理等管理流程和制度,明确每一个环节的责任和操作规范。

4. 培训教职工和家长:定期组织教职工和家长参加体弱儿管理培训,提高他们的管理和护理水平,增强对体弱儿的理解和关爱。

5. 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为体弱儿提供安全、舒适、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教学和生活环境,保障其生长发育和学习的需要。

6. 建立健全的监测和评估机制:定期对体弱儿的身体状况和心理健康进行监测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他们得到全面的关爱和照料。

7. 加强与家庭的沟通和合作:与体弱儿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积极倾听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共同关心和呵护这些特殊的儿童。

三、体弱儿管理制度的实施方案1. 建立并完善体弱儿档案,定期对档案进行更新和调整,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2. 实施体弱儿健康监测和评估,对体弱儿实行定期的健康体检和心理评估,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3. 加强教职工的培训和指导,提高他们管理和护理体弱儿的技能和意识,确保有效的工作开展。

4. 组织定期的体弱儿管理例会和讨论,及时总结工作经验,解决存在的问题,促进管理工作的不断完善。

5. 加强与相关部门和机构的合作和交流,充分发挥社会资源的优势和作用,为体弱儿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体弱儿童矫治实施方案

体弱儿童矫治实施方案

体弱儿童矫治实施方案体弱儿童是指由于先天遗传、生长发育异常、疾病或营养不良等原因导致身体发育迟缓、体质虚弱的儿童。

对于这部分儿童,我们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矫治实施方案,以提高其身体素质,促进健康成长。

以下是体弱儿童矫治实施方案的具体内容:一、健康饮食。

1.1 合理搭配营养。

饮食是体弱儿童健康成长的基础。

应保证每日三餐的合理搭配,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各种营养素,满足儿童生长发育的需要。

1.2 多食新鲜蔬果。

新鲜蔬菜和水果富含维生素和纤维素,有助于增强体弱儿童的免疫力和消化系统功能,建议每日摄入。

二、适度运动。

2.1 增强体质。

适度的运动有助于增强体弱儿童的体质,提高心肺功能和肌肉力量。

建议进行适当的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但不宜过度疲劳。

2.2 培养兴趣。

运动不仅可以增强体质,还可以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增进社交能力,提高自信心,有助于全面健康成长。

三、良好作息。

3.1 规律作息。

良好的作息习惯对于体弱儿童来说尤为重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规律的作息可以提高身体免疫力,促进身体发育。

3.2 避免熬夜。

熬夜会影响身体的生物钟,导致免疫力下降,影响身体健康,因此应尽量避免体弱儿童熬夜。

四、心理关怀。

4.1 关注情绪变化。

体弱儿童常常伴随有心理问题,家长和老师应关注其情绪变化,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和关怀。

4.2 鼓励自信。

体弱儿童往往自卑,家长和老师应多给予鼓励和肯定,培养其自信心,帮助其树立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

以上就是体弱儿童矫治实施方案的具体内容,希望家长和教育工作者能够共同关注和努力,为体弱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更多的关爱和支持。

让我们携起手来,为每一个体弱儿童的未来而努力。

体弱儿童管理制度幼儿园

体弱儿童管理制度幼儿园

体弱儿童管理制度幼儿园一、体弱儿童管理制度的目的体弱儿童管理制度的目的是确保体弱儿童在幼儿园能够得到专门的照顾和管理,保障他们的健康和安全,促进他们的身心发育,满足其教育需求,使他们在愉快健康的环境中能有一个良好的成长体验。

二、体弱儿童管理制度的内容1. 体弱儿童档案管理:幼儿园需要建立体弱儿童健康档案,并及时更新。

档案中包括儿童的身体状况、过敏史、慢性病史、家庭联系方式等内容,以便幼儿园全体教职工了解每位体弱儿童的特殊情况,做到有的放矢的照顾。

2. 体弱儿童营养膳食管理:针对体弱儿童的特殊需要,幼儿园应提供营养均衡的食物,同时根据儿童的身体状况和过敏史等情况,合理安排膳食,避免食物过敏。

同时,要加强对饮食中的过敏食物的识别和控制。

3. 体弱儿童定期体检管理:幼儿园应建立健康监测机制,定期对体弱儿童进行身体健康检查,并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及时向家长报告情况,以便家长配合幼儿园对儿童的健康进行管理。

4. 体弱儿童安全管理:针对体弱儿童的身体特点和需求,幼儿园应加强安全意识教育,确保儿童在校园内外的安全。

同时对体弱儿童进行特殊照顾,避免因为身体原因引发意外伤害。

5. 体弱儿童保健教育管理:幼儿园应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加强儿童保健知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的培养,帮助体弱儿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身体素质和自我保护能力。

6. 体弱儿童特殊学习管理:根据体弱儿童的特殊身体情况,幼儿园应调整学习计划和教学方法,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服务,让他们在舒适的环境中学习和成长。

7. 体弱儿童家长合作管理:幼儿园应与体弱儿童的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定期向家长汇报儿童的身体状况和教育情况,积极引导家长参与儿童的身心发展,共同关爱体弱儿童。

三、体弱儿童管理制度的实施与监督为了确保体弱儿童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幼儿园应采取以下措施:1. 专门负责体弱儿童管理工作的人员:幼儿园应指定专门负责体弱儿童管理工作的教职工或专业人员,负责体弱儿童的档案管理、健康监测、保健教育等工作。

体弱儿童慢性病及缺点矫治管理制度

体弱儿童慢性病及缺点矫治管理制度

体弱儿童慢性病及缺点矫治管理制度随着社会的发展,儿童慢性疾病逐渐增多。

其中,体弱儿童作为一种高发人群,需要得到更加全面、系统的矫治管理制度。

本文将从以下几方面展开,分别是体弱儿童慢性病的介绍、缺点矫治管理的重要性、制定体弱儿童慢性病及缺点矫治管理制度的必要性以及具体实施措施。

一、体弱儿童慢性病的介绍体弱儿童是指身体素质较差,易患病的儿童。

在体弱儿童中,慢性病占有一定比例,如哮喘、过敏性鼻炎、反复呼吸道感染、近视等。

这些病症长期存在,对儿童身体、智力的发展及家庭经济、心理造成很大负担。

二、缺点矫治管理的重要性体弱儿童慢性病及缺点矫治管理制度,是指针对体弱儿童慢性病病症和缺点,全面细致地制定医学、教育、心理等方面的管理体系,并对体弱儿童进行定期护理和跟踪随访。

这种管理制度能够解决以下问题:1、提高慢性病及缺点的诊疗水平。

对于慢性病及缺点,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对体弱儿童的恢复非常重要。

制定慢性病及缺点矫治管理制度,能够针对不同疾病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为患儿提供高质量的医学服务。

2、加强家长及学校的培训,提高儿童教育质量。

体弱儿童平时照顾,非常需要家长的关注和帮助。

而学校也是孩子们生活和学习的重要场所。

制定慢性病及缺点矫治管理制度,可以对家长和学校进行医学、急救等各个方面的培训,增强其对儿童的照护能力。

3、保障儿童生存权和发展权。

对于体弱儿童而言,健康的身体是学习、生活的基础。

慢性病及缺点的治疗需要长时间持续的治疗,如果没有相应的矫治管理制度,会直接影响儿童的身体和智力的发展。

因此,制定体弱儿童慢性病及缺点矫治管理制度,能够充分保障儿童的生存权和发展权。

三、制定体弱儿童慢性病及缺点矫治管理制度的必要性制定体弱儿童慢性病及缺点矫治管理制度的必要性,在于解决体弱儿童面临的人口、医疗、健康等方面的诸多问题。

一方面,人口老龄化与人口结构不断变化,加上现代生活方式的变化,儿童慢性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孕妇难以足够照顾新生儿孩子的身体发育。

幼儿园体弱儿童管理制度

幼儿园体弱儿童管理制度

幼儿园体弱儿童管理制度
是针对体弱儿童的特殊需求而制定的一套管理制度。

以下是一个可能的幼儿园体弱儿童管理制度的内容:
1.体弱儿童登记:幼儿园应对体弱儿童进行登记,记录其基本信息、身体状况、特殊需求等。

2.健康监测:幼儿园应定期对体弱儿童进行健康检查,例如测量身高、体重、体温等,并记录相关数据。

3.个别化护理:根据体弱儿童的特殊情况,幼儿园应为其提供个别化的护理服务,包括饮食、睡眠、安全等方面。

4.专门教育计划:针对体弱儿童的特殊教育需求,幼儿园应制定专门的教育计划,包括康复训练、体育锻炼等。

5.合理安排活动:幼儿园应根据体弱儿童的身体状况,合理安排活动,避免过于剧烈的运动和长时间的体力活动。

6.家长配合:幼儿园应与体弱儿童的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与配合,及时了解儿童的身体状况和变化,并与家长共同制定和执行护理和教育计划。

7.卫生保障:幼儿园应加强卫生管理,保持幼儿园的环境清洁,防止传染病的传播。

8.安全保障:幼儿园应加强安全管理,保证体弱儿童的安全,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以上是一个可能的幼儿园体弱儿童管理制度的内容,具体的管理制度应根据当地的法律法规和幼儿园的实际情况进行制定和执行。

幼儿园体弱儿童管理制度范文(3篇)

幼儿园体弱儿童管理制度范文(3篇)

幼儿园体弱儿童管理制度范文一、概述本幼儿园体弱儿童管理制度的目的是为了保障体弱儿童的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教育和照护服务。

本制度旨在明确体弱儿童管理的原则、管理流程和角色职责,以确保每个体弱儿童得到专业的关注和照顾。

二、管理原则本幼儿园体弱儿童管理遵循以下原则:1. 个别化服务原则:根据每个体弱儿童的特殊需求,提供个别化的学习和生活照护服务。

2. 统筹协调原则:形成体弱儿童关怀的合力,加强与家长、医疗机构和专业机构的合作,共同为体弱儿童提供贴心的服务。

3. 健康优先原则:以保障体弱儿童的健康为首要目标,落实好预防和康复工作。

4. 尊重权益原则:尊重体弱儿童的个人权益,保护其隐私和安全。

三、管理流程1. 体弱儿童筛查与登记(1)对于新入园的儿童,家长需提交体检报告,并填写《体弱儿童情况登记表》。

(2)幼儿园根据体检报告和体弱儿童情况登记表,对体弱儿童进行初步筛查和评估。

2. 体弱儿童方案制定与执行(1)幼儿园根据体弱儿童的情况,制定个别化的学习和生活方案。

(2)方案的制定应结合医疗机构和专业人士的意见,确保科学合理。

3. 体弱儿童健康管理(1)幼儿园建立健全的健康档案系统,记录体弱儿童的健康相关信息。

(2)幼儿园配备专业的医疗人员,负责体弱儿童的日常健康监测和预防工作。

4. 体弱儿童照护与教育(1)幼儿园提供专业的照护服务,确保体弱儿童的生活照料和卫生安全。

(2)教师应关注体弱儿童的个别情况,根据他们的能力设置合适的学习和活动内容。

5. 家长参与与互动(1)幼儿园鼓励家长积极参与体弱儿童的教育与管理,建立家校合作的良好机制。

(2)定期开展家长会议和座谈会,及时了解体弱儿童的情况和需求。

四、角色职责1. 幼儿园园长(1)负责体弱儿童管理制度的执行和监督。

(2)组织和指导幼儿园的教师和工作人员,确保体弱儿童得到关怀和照护。

2. 教师(1)负责体弱儿童的照护与教育,制定并执行个别化的学习方案。

(2)日常关注体弱儿童的身体状况和心理变化,及时与家长和医疗机构沟通。

“体弱儿童”矫治管理

“体弱儿童”矫治管理

高霏 陈鏔旸 钱韵洁 王雅馨
陆薇
黄思畅 李逸轩 杨郁晨 杨辰熙 余诗雅 周新哲
伍俊朗 赖鸿涛 张若怡 王慧敏
范盈莹 孙以彤 陈嘉焘 吴晨硕 唐晨轩 陈玉灵
刘韵婷 胡宇曦 吴凯缘
徐一宁
王翊霖 陈嘉琦
谢佳凌 李浩宇
孟丽君 朱君浩
张天禹 张天绮 林俊豪 季欣晨
王嘉诚 刘胤超 吕心睿
轻肥
黄远翔 刘嘉芮
郑幼婕
• 提示重点:
1、通过调查问卷可以针对性的采取矫治措施——“应人而异” 2、 一般重度营养不良建议去医院营养专科进行针对性指导 3、营养不良的结案不能在发病同一年龄阶段,需跨下一个年龄组
(轻营的患儿每2-3月儿保随访,重营每月儿保随访,结案均有儿保评定) 4、护理的重点应落实到午餐、午睡及体锻,注意观察体弱儿的食欲,鼓励吃
指的是哪些呢?针对“体弱儿童”中不同的对象应怎样特殊管 理呢?
21%
保健工作
在《上海市儿童保健工作常规》2001年10月修订版中,明确了对 “体弱儿童”管理的对象:
1、缺铁性贫血; 2、佝偻病活动期 3、营养不良 4、生长迟缓(身高与同年龄同性别儿相比低于平均
身高两个标准差或第三个百分位以下) 5、先天性心脏病
2、假期期间要加大宣教的力度,家园配合 3、活动量根据幼儿体质状况而定,以活动后不感到
疲劳为宜,一般以运动时心率不超过130次/分。 每日20—30分钟,可每天变换运动方式或采取比 赛方式以增加孩子的兴趣
个案的运用的策略:
1 家园根据家长调查问卷为切入口、配合配合
1
个案的运用的策略:
1 家园根据家长调查问卷为切入口、配合配合 2 按病种不同针对性措1 施也需因人而异
郑致昊

幼儿园体弱儿童管理制度

幼儿园体弱儿童管理制度

幼儿园体弱儿童管理制度一、背景介绍体弱儿童是指因生理或心理原因而相对较弱的儿童,他们对于保健、营养等方面需要更加特殊的照顾和管理。

在幼儿园教育中,对于体弱儿童的管理至关重要,保证他们的健康和安全是首要任务。

为此,本文将探讨幼儿园体弱儿童管理的制度和措施。

二、评估与筛查评估与筛查体弱儿童是制定个体化管理计划的基础。

幼儿园应配备专业医生或护士,对每位儿童进行体检和健康评估。

评估包括身高、体重、生理指标和心理发展等方面,并结合家长提供的信息,确定其体弱情况及所属类别。

筛查则通过简单的体能测试和智力测评等方式,初步筛选出具有明显体弱特征的儿童。

三、个体化管理计划对于每位体弱儿童,幼儿园应制定个体化的管理计划,以满足其特殊需求。

个体化管理计划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保健管理针对不同体弱儿童的身体状况,配备专业护理人员,定期进行健康监测,包括体温、血压、心率等指标的监测,及时发现身体异常,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此外,还要加强疫苗接种、卫生教育等工作,增强儿童的自我保健能力。

2. 营养管理针对不同体弱儿童的营养需求,制定个性化的膳食方案。

幼儿园应配备专业营养师,通过合理搭配食材,提供营养均衡的饮食服务。

此外,加强对体弱儿童的饮食监督,防止儿童过度摄入油脂和糖分等对身体不利的食物。

3. 运动管理针对不同体弱儿童的体能发展,制定个性化的运动方案。

幼儿园应配备专业体育教师,通过适当的运动项目和方法,促进体弱儿童的身体发育和功能训练。

此外,还要加强运动监督,确保体弱儿童在运动过程中的安全。

4. 心理管理针对不同体弱儿童的心理特点,开展个性化心理辅导和关怀。

通过与家长沟通和交流,了解体弱儿童的心理需求,采取相应的心理疏导措施,帮助其建立积极的情绪态度和自信心。

四、定期评估与跟踪为了及时了解和调整体弱儿童管理计划的效果,幼儿园应定期进行评估与跟踪。

通过体检、身体机能测试和智力测评等方式,评估体弱儿童的健康和发展状况。

同时,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了解儿童在家庭中的情况,并及时做出适当的调整。

安全体弱儿童管理制度

安全体弱儿童管理制度

为确保幼儿园内体弱儿童的健康成长,提高其生活质量,降低疾病发生率,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幼儿园内患有缺铁性贫血、营养不良、活动性佝偻病、反复呼吸道感染、长期慢性腹泻、先天性疾病等影响生长发育的体弱儿童。

三、管理职责1. 幼儿园园长负责制定体弱儿童管理制度,监督制度实施,确保体弱儿童得到有效管理。

2. 幼儿园保健医生负责体弱儿童的诊断、治疗、预防工作,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并定期评估治疗效果。

3. 幼儿园保教人员负责体弱儿童的日常护理、生活照料、心理疏导等工作,协助保健医生实施治疗方案。

4. 家长负责配合幼儿园做好体弱儿童的家庭护理、营养供给、心理支持等工作。

四、管理制度1. 体弱儿童登记与管理(1)保健医生对新入园的体弱儿童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确定体弱儿童名单,建立个体化健康档案。

(2)保教人员对体弱儿童进行专册登记,定期更新,确保信息准确。

(3)定期对体弱儿童进行随访,了解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2. 体弱儿童饮食管理(1)保健医生根据体弱儿童病情制定个性化饮食方案,保证营养均衡。

(2)保教人员协助家长做好饮食监督,确保体弱儿童按食谱进食。

3. 体弱儿童运动管理(1)根据体弱儿童身体状况,制定适宜的运动计划,循序渐进,避免过度劳累。

(2)保教人员指导体弱儿童进行适量运动,提高其免疫力。

4. 体弱儿童心理管理(1)保教人员关注体弱儿童心理变化,及时发现心理问题,给予心理疏导。

(2)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提高体弱儿童心理素质。

5. 家长配合(1)家长积极配合幼儿园做好体弱儿童的家庭护理,保证营养供给。

(2)家长定期与幼儿园沟通,反馈体弱儿童在家情况。

五、监督与评估1. 幼儿园定期对体弱儿童管理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 保健医生定期评估体弱儿童治疗效果,调整治疗方案。

3. 家长对幼儿园体弱儿童管理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提出意见和建议。

六、附则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如遇特殊情况,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避免过量饮食,少食油炸类食品 2、平衡膳食的结构,满足儿童生长发育的基本需要
和营养 3、增加户外运动的活动量,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
33
五、护理要点
1、对其进行合理的饮食干预(细嚼慢咽,养成良好 的饮食习惯)
2、运动时的护理(避免过量运动) 3、对幼儿进行心理疏导。
.
34
* 提示重点:
1、一般超重与轻肥均登记造册,个案矫治以中重度 肥胖为主
杨郁晨(超重→ 轻肥) 周新哲(超重→ 轻肥) 大四:沈严汐(正常→ 超重) 李文聪(正常→ 超重) 吕沛霖(超重→ 轻肥) 伍俊朗(超重→ 轻肥) 陈逸鸣(正常→ 轻肥) 李悦馨(正常→ 轻营)
.
7
我园体弱儿的名单对比
中班组: 中一:陈玉灵(超重→ 正常)
孙以彤(超重→ 正常) 奚婧雅(正常→ 超重) 武欣悦(正常→ 超重) 杨子夕(正常→ 超重) 中二:孙乐涵(轻营→ 正常) 朱麒羽(正常→ 超重) 栾正时(正常→ 超重) 丁逸雪(正常→ 轻营)
.
19
一、营养不良儿童的诊断标准:
营养不良儿童的诊断标准:
(一般我们常见的是轻度营养不良居多)
我们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所公布的三个指标:
即年龄测体重,年龄测身高和体重测身高评价标准
诊断标准:
按年龄测体重 按身高测体重
轻度
P3—10
P3—10
中重度 <P3
<P3
注:* 任一项位于P3—10,另一项<P3时也定为轻度营养不良
物可以适当的不吃) 3、运动时的护理(及时增减衣物,提醒其休
息) 4、午睡时的护理(查看是否有盗汗现象,擦
汗)
.
24
体弱幼儿三种对象
1 体弱儿第一种对象——“缺铁性贫血” 2 体弱儿第二种对象——“营养不良” 3 体弱儿第三种对象——“生长迟缓与矮小儿”
.
25
一、生长迟缓与矮小儿的诊断标准:
生长迟缓
.
12
体弱幼儿三种对象
1 体弱儿第一种对象——“缺铁性贫血”
.
13
一、缺铁性贫血儿童的诊断标准:
• 轻度贫血:介于100~110g/L • 中重度贫血:﹤100g/L
•提示重点: 一般血色素低于100 g/L以下(包括100g/L)要
建立个案。
.
14
二、病 因
1、铁摄入量不足 2、生理需要增加,儿童生长迅速,铁的摄需
身高低于第三百分位 年生长速率小于4厘米
智力正常或异常 骨龄延迟大于2SD4
矮小儿
身高低于第三百分位 年生长速率大于4厘米
智力正常 骨龄延迟小于2SD或与实际年龄一致
.
26
二、矫治措施:
1、观察身高长速,每3个月测量一次,如年长速缓慢,应 督促到专科门诊检查,排除内分泌等疾病
2、加强体格锻炼,尤其多做牵拉运动,刺激骨骼生长 3、保证充足睡眠
高豪泽(正常→ 超重)
陈 坤(正常→ 超重)
小二:唐沛琪(轻肥→ 正常)
沈晓辰(轻营→ 正常)
黄梓珺(轻营→ 正常)
范欣悦(轻营→ 正常)
张欣茹(轻营→ 正常)
任家乐(正常→ 超重)
李浩宇(超重→ 轻肥)
方嘉诚(正常→ 轻营)
柯睿瑶(矮小儿→ 轻营) .
10
我园体弱儿的名单对比
小班组: 小三:孟丽君(超重→ 正常)
郑致昊
刘秦铭
中重肥
赵经纬 盛子宸
高璟妍
唐沛琪
张天禹 张清妍 张天绮 吕心睿
轻营
重营 矮小儿
张凌韵 赵宇凡
孙泊宁
.
包芊芊 陈玥涵 吴筱雅
孟祥熙
林乐天 周俊逸
柯睿瑶
沈诗妍 张博文
4
我园体弱儿的名单(2016-11)
大一 大二 大三 大四 中一 中二 中三 中四 小一 小二 小三 小四 托班
超重
乐家华 陈嘉乐
2、假期期间要加大宣教的力度,家园配合 3、活动量根据幼儿体质状况而定,以活动后不感到
疲劳为宜,一般以运动时心率不超过130次/分。 每日20—30分钟,可每天变换运动方式或采取比 赛方式以增加孩子的兴趣
.
35
个案的运用的策略:
1 家园根据家长调查问卷为切入口、配合配合
1
.
36
个案的运用的策略:
(轻营的患儿每2-3月儿保随访,重营每月儿保随访,结案均有儿保评定) 4、护理的重点应落实到午餐、午睡及体锻,注意观察体弱儿的食欲,鼓励吃
完自己的一份饭菜与营养餐,遵循少量多餐的原则;加强巡视检察入睡 的时间,予以照顾,如及时盖被、擦汗,穿衣,避免因受凉而感冒
.
23
五、护理要点
1、为幼儿提供营养平衡的膳食(可以加餐) 2、调整饮食保证营养供给 (阶段性的,发
“体弱儿童”矫治管理
.
1
督导验收数据分析
大家知道在我们幼儿园常规保健工作中,无论是膳食的营 养、健康教育宣教、体弱儿童的矫治、日常保健管理还是专题 科研工作等,这些繁琐的保健工作在督导验收中却占据了举足
轻重的比例(21%),尤其是体弱儿的管理早期预防、早 期干预非常的重要。那么,首先我们要明确体弱儿童的对象
莫炎臻(矮小儿→ 正常) 吴春曦(正常→ 超重) 朱君浩(超重→ 轻肥) 周俊逸(正常→ 轻营) 小四:季欣晨(超重→ 正常) 沈诗妍(重营→ 正常) 周恒庆(正常→ 超重) 张天绮(超重→ 轻肥) 张天禹(超重→ 轻肥)
.
11
我园体弱儿的名单对比
托班组: 苗苗:王嘉诚(超重→ 正常)
刘胤超(超重→ 正常) 张清妍(轻肥→ 超重) 傅允莛(正常→ 超重) 张博文(重营→ 轻营)
要入量不足对量 3、铁丢失过多,长期消化道疾病造成铁的吸
收障碍
.
15
三、矫治措施:
1、针对贫血儿童存在的问题开展家长的宣传教育,指导家长合理喂养幼儿 2、加强饮食管理,增加贫血儿童营养餐(一般一周2次,达标后巩固一月) 3、低于标准100 g/L ,2-3个月复查血色素 4、建立个案
A、封面 B、调查问卷 C、观察记录(每两周及时填写) D、复查血红蛋白 E、合格后写小结 (撰写重点:哪些措施后,取得哪些效果)
郑致昊
徐玮杰 刘秦铭
中重肥
赵经纬 盛子宸
轻营
重营 矮小儿
高璟妍 薛梓涵 王宇轩
孙乐涵
孙泊宁
.
严炜翔
唐沛琪
张清妍
沈晓辰 黄梓珺 范欣悦 张欣茹
沈诗妍 张博文
柯睿瑶 莫炎臻
5
我园体弱儿的名单(2017-04)
超重 轻肥
大一 大二 大三 大四 中一 中二 中三 中四 小一 小二 小三 小四 托班
陈嘉乐 王睿彤 王博闻
.
29
一、单纯性肥胖儿童的诊断标准:
一般体重超过同性别同身高第97百分位或20%以上
• 肥胖分度: 10—19.9%超重; • 超过标准体重20—29.9%为轻度肥胖 • 超过标准体重>为中重度肥胖 • 肥胖度的计算方法,体重超过同身高同性别标准
体重(参考WHO标准)
* 肥胖度=实测体重-P50身高对应标准体重/标准 体重×100%
陈鏔旸 钱韵洁 陆薇
李逸轩 孙翰雅 杨郁晨 杨辰熙
徐玮杰 伍俊朗 赖鸿涛 陈逸鸣
杨子夕 陈嘉焘 吴晨硕 唐晨轩 陈玉灵
吴睿铖 吴凯缘 栾正时
徐彬玮 徐一宁
王宇轩 喻克楠 严炜翔 张博超
王翊霖 高豪泽 陈嘉琦
张隽翼 任家乐 李浩宇
芮心宇
季欣晨 李诗晨 翁彤萱 金佳成
王嘉诚 刘胤超
轻肥
黄远翔 刘嘉芮
高霏 郑幼婕
.
17
五、治疗重点
1、饮食治疗 2、药物治疗
• 提示重点:
一般选择血红素铁易吸收,加用维生素C可促 进铁的吸收。饭后2小时服用吸收率高,但不能与 钙、锌制剂同服,有腹泻者停药,病愈后再用铁 剂治疗。
.
18
体弱幼儿三种对象
1 体弱儿第一种对象——“缺铁性贫血” 2 体弱儿第二种对象——“营养不良”
提示重点:
1、贫血复查一次通过方可结案,食疗继续巩固一个月尚可
2、原稿的血单贴于健康卡上,复印件夹于贫血矫治记录内
3、二周一次的观察记录要如实填写,尤其是缺勤与出勤相符
.
16
四、护理要点:
1、注意休息,适量运动。 2、创造安静整洁的环境。 3、纠正不良饮食习惯。
提示重点:贫血幼儿抵抗力低,易感染。
指的是哪些呢?针对“体弱儿童”中不同的对象应怎样特殊管 理呢?
21%
.
保健工2作
在《上海市儿童保健工作常规》2001年10月修订版中,明确了对 “体弱儿童”管理的对象:
1、缺铁性贫血; 2、佝偻病活动期 3、营养不良 4、生长迟缓(身高与同年龄同性别儿相比低于平均
身高两个标准差或第三个百分位以下) 5、先天性心脏病
1 家园根据家长调查问卷为切入口、配合配合 2 按病种不同针对性措1 施也需因人而异
.
37
个案的运用的策略:
1 家园根据家长调查问卷为切入口、家园配合 2 按病种不同针对性措1 施也需因人而异 3 思想重视、护理到位、宣传指导力度加强
.
38
Thank You!
.
39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此课件供参考!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删除!
.
22
四、治疗重点
1、家园配合,为幼儿提供营养平衡的膳食 2、调整饮食保证营养供给 3、药物与食疗相结合,提高肌体免疫力,积极治疗原发疾病 4、体锻与护理相结合,做好患儿的保育工作 5、定期随访
• 提示重点:
1、通过调查问卷可以针对性的采取矫治措施——“应人而异” 2、 一般重度营养不良建议去医院营养专科进行针对性指导 3、营养不良的结案不能在发病同一年龄阶段,需跨下一个年龄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