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教学设计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教学设计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一、教材分析本实验是学生学完了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后,亲身经历的一次体验科学探究过程的实验课,是对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氧气的实验制取和氧气性质等实验的综合应用。
本节课既是对前面的基本操作、氧气的相关知识的一个小结性的实践活动,也为以后系统地学习二氧化碳的制取等奠定理论和实践的基础,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二、学情分析本实验活动是学生第一次进行气体的制备,学生对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综合应用还处于初级和模仿阶段,需要教师加以引导。
通过预习实验步骤和前面相关知识的学习,学生已经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学习和巩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主要方法;(2)加深对氧气性质的认识。
2.过程与方法(1) 通过制取氧气及其性质检验的探究活动,增进学生对科学探究的体验;(2)在实验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切身体会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课程,学化学离不开做实验。
(3)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能力四、重点、难点重点:学习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加深对氧气性质的认识。
难点: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操作五、教学过程1、引入:复习默写三个实验室制氧气的文字表达式,并展示到黑板,相互纠错;2、推进:介绍实验所用仪器和药品,以及反应原理;3、提问: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如何划分?以及为什么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4、回顾实验步骤,边回顾边演示实验操作并讲解注意事项;5、继续演示氧气性质的几个实验,将学生带入做实验的最兴奋时刻--观察明显的“实验现象”,提高学生兴趣和参与度;6、让学生思考和解答书上P46问题与交流,带学生收笼心思,回到具体问题的解决上来。
7、小结,布置写好实验报告。
六、实验用品大试管、单孔橡胶塞、胶皮管、玻璃导管、集气瓶、水槽、铁架台(带铁夹)、酒精灯、玻璃片、坩埚钳、细铁丝、木条、棉花、火柴。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j教案(大全5篇)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j教案(大全5篇)第一篇: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j教案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和原理,初步了解通过化学实验制取新物质的方法。
2、练习连接仪器的基本操作,初步掌握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
过程与方法1、学习反应物的状态,反应的条件,反应的原理决定实验装置,气体的性质决定气体的收集和验满方法。
2、感悟通过实验进行科学探究的方法,提出问题—猜想和假设—查阅资料—制定计划—进行实验—记录现象—解设与结论—反思与评价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逐步认知用实验验证化学理论,从而进一步体会到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教学重点氧气的制法和实验操作教学难点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教学方法指导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提出问题—实验探究—分析总结—迁移创新仪器药品:高锰酸钾、大试管、酒精灯、棉花、橡皮塞(连导管)、集气瓶、毛玻璃片、水槽、铁架台、小烧杯、火柴等。
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再现【提问】【设问】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如何操作?【课件展示】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在试管中放入药品和一团棉花(3)将集气瓶装满水,盖好玻璃片(4)点燃酒精灯,先均匀加热,在对准药品加热(5)有气泡连续产生时收集氧气(6)把导管拿出水面(7)熄灭酒精灯【讨论】1、为什么先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如何检查?2、为什么要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3、为什么要先移动酒精灯使试管均匀受热?4、为什么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5、为什么要有连续气泡时才能收集?6、实验完毕为什么要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相反操作会造成什么后果?【学生陈述】(口答上述问题,略)【讲述】你们想试试如何制取氧气吗?下面我们将亲自体验制取并收集氧气,再用收集到的氧气试验氧气的化学性质。
注意事项:1、操作顺序(1)检查气密性(2)装药棉花(3)倾斜固定试管(4)集气瓶盛水做准备(5)先预热再加热(6)连续气泡收集(7)先拿导管后熄灯3、实验完毕后整理仪器和桌面【学生实验】教师巡视发现学生操作中的错误及时纠正。
氧气的实验室制备教学设计(3篇)
第1篇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 理解实验室制备氧气的原理和方法。
- 掌握过氧化氢分解和加热氯酸钾分解两种制备氧气的方法。
2. 能力目标:- 能够根据实验目的选择合适的实验装置。
- 能够熟练操作实验仪器,进行氧气的制备实验。
- 能够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 增强学生的科学探究兴趣和团队合作精神。
-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安全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 氧气的制备原理和方法。
- 实验装置的选择和操作。
2. 难点:- 实验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 实验结果的准确分析和结论的得出。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提问:氧气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作用?- 引导学生思考氧气的性质和重要性,从而引出实验室制备氧气的主题。
2. 知识讲解- 氧气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无臭,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 氧气的化学性质:具有氧化性和助燃性,能与多种物质反应。
- 制备氧气的方法:- 过氧化氢分解法:2H₂O₂ → 2H₂O + O₂↑- 加热氯酸钾分解法:2KClO₃ → 2KCl + 3O₂↑3. 实验操作1. 实验装置:- 过氧化氢分解法:锥形瓶、导管、集气瓶、水槽。
- 加热氯酸钾分解法:试管、酒精灯、集气瓶、水槽。
2. 实验步骤:- 过氧化氢分解法:- 在锥形瓶中加入适量的过氧化氢溶液。
- 加入适量的二氧化锰作为催化剂。
- 用带导管的橡皮塞密封锥形瓶。
- 将导管插入集气瓶中,集气瓶倒置于水槽中。
- 观察氧气产生的现象,收集氧气。
- 加热氯酸钾分解法:- 在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氯酸钾固体。
- 加入适量的二氧化锰作为催化剂。
- 用酒精灯加热试管,观察氧气产生的现象,收集氧气。
3. 实验注意事项:- 实验过程中要佩戴护目镜和手套,确保安全。
-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氧气的产生和收集,避免氧气泄漏。
- 实验结束后,要清理实验器材,保持实验室卫生。
人教版(2024新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二单元 实验活动1《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2024新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二单元实验活动1《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教案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在学习《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这一章节时,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如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等,这为学习氧气的实验室制取提供了必要的认知基础。
然而,由于该章节涉及实验操作较多,且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细节和安全问题也较为复杂,因此学生在学习中可能会遇到一定的困难。
部分学生在实验设计上可能缺乏创新性和系统性,需要教师在课堂上进行引导和启发。
同时,由于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参差不齐,教师在实验过程中需要密切关注学生的操作情况,及时纠正错误操作,确保实验安全。
此外,学生在理解氧气的化学性质及其验证方法时,也需要教师的耐心讲解和示范,以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科学观念。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如分组实验、讨论交流、多媒体展示等,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
二、教学目标【化学观念】学习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方法。
加深对氧气性质的认识,包括其助燃性等化学性质。
掌握固体药品的取用、简单仪器的使用和连接、加热固体等基本操作。
能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实验需要选择实验药品和仪器,并能安全操作。
【科学思维】通过模仿进行制取氧气及其性质检验的探究活动,增进学生对科学探究的体验。
学会边实验、边讨论的方法,在活动中激发学习兴趣,在兴趣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科学探究与实践】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如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收集证据、得出结论等。
【科学态度与责任】体会实验中的观察、比较、分析和归纳的方法三、设计思路本教材章节内容详实,结构清晰,旨在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掌握氧气的性质、用途及实验室制取方法。
教材开篇通过生动的实例引入氧气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随后逐步深入讲解氧气的性质与用途,为后续的实验操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氧气的制取教案(通用11篇)
氧气的制取教案氧气的制取教案(通用11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氧气的制取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氧气的制取教案篇1教学目的知识:掌握实验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理解分解反应及其化合反应的区别;了解氧气的工业制法;了解催化剂和催化作用的概念。
能力:初步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初步培养学生分析、对比和迁移知识的能力。
思想教育: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实验习惯。
教学重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和操作方法。
教学难点催化剂和催化作用的概念。
教学方法实验探索法。
教学用具药品:氯酸钾、二氧化锰。
仪器:铁架台(带铁夹)、试管、单孔橡皮塞、导管、水槽、集气瓶、酒精灯、试管夹、药匙。
其它:火柴。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问题引入】空气中含有哪些成分?能否从空气中获得氧气?【板书】一、氧气的工业制法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问题】这个变化属于什么变化?为什么?答: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
可以从空气中获得氧气。
答:工业制取氧气是物理变化。
因为没有新物质生成。
通过复习空气的组成,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分离空气制氧气。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设问】实验室用什么方法获得氧气?我们通过实验来研究。
【实验】分别用酒精灯同时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
片刻后用带火星木条伸入试管口,观察现象。
【小结】用酒精灯加热氯酸钾至较高温度时产生氧气。
加热二氧化锰不产生氧气。
观察记录:氯酸钾是白色固体,二氧化锰是黑色粉末。
氯酸钾加热至熔化后产生少量气体,使带火星木条复燃。
同时加热的二氧化锰不产生气体,带火星木条没有变化。
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指导学生观察实验和准确描述实验现象。
【实验】将试管内的二氧化锰迅速倒入热的氯酸钾中,把带火星木条伸到管口内观察现象。
2012部编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实验活动1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教案及教学反思
2012部编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实验活动1氧气的实验室制取
与性质》教案及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1.了解氧气的性质和实验室制取方法。
2.学习操作实验设备和规范实验流程,掌握实验操作技能。
3.加深对化学实验的认识,提高实验意识和实验安全意识。
教学内容
1.氧气的性质和实验室制取方法。
2.实验设备和实验操作流程。
教学准备
1.准备好实验设备和试剂,包括氧化铜、烧杯、干燥管、气收集瓶、灯
台等。
2.复习相关化学知识和实验操作技巧。
教学过程
1. 实验室制取氧气
步骤一:添加氧化铜
1.将适量氧化铜放入烧杯中。
2.用玻璃棒搅拌。
步骤二:用热量加速反应
1.在底部加热烧杯,使氧化铜变为黑色,送出氧气。
2.在干燥管中收集氧气。
步骤三:氧气的性质的演示
1.用点燃的木条将氧气放入气球中。
2.用点燃的蜡烛将氧气放入水中。
2. 实验注意事项
1.实验时要注意安全,尤其是在加热时,要防止烧伤。
2.实验涉及到氧气和火焰的使用,要避免火灾和爆炸。
教学反思
1.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强调实验安全和操作规范,保证实验过程中的安全。
2.利用氧气的性质进行演示,可以增加学生的实验兴趣和积极性。
3.在实验前要讲解化学反应原理和操作方法,有利于学生理解实验内容。
4.在课后进行讲解,巩固学生的知识和操作技能,提高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和热情。
以上是本次实验的教学反思,希望能对大家的实验教学有所帮助。
人教版八年级化学第二单元实验活动1:《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优秀教学案例
在学生掌握了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和收集方法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如“如何选择合适的收集方法?”、“氧气支持燃烧的原理是什么?”等,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和交流,共同寻找答案,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总结归纳
在学生小组讨论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归纳。教师可以提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收获了什么?”引导学生回顾和总结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收集方法和化学性质。同时,教师可以强调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如安全操作规程、实验仪器的正确使用等,培养学生的实验安全和实验习惯。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了解固体加热的分解反应原理。
2.学会使用排水法和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并能够比较两种收集方法的优缺点。
3.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氧气支持燃烧和供给呼吸的性质。
4.能够设计简单的实验,验证氧气的性质,并能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
2.问题导向:教师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通过实验现象去寻找答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3.小组合作:本节课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共同完成实验操作、观察现象、讨论问题等任务,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反思与评价: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和评价,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总结和反思,提高了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提升意识。
(五)作业小结
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作业可以包括实验报告、问题解答和思考题等形式。同时,教师可以提醒学生在完成作业时要注意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实验报告的规范性。最后,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制取氧气》优秀的教学设计(通用6篇)
《制取氧气》优秀的教学设计(通用6篇)《制取氧气》优秀的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实验装置、实验操作。
2、了解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实验装置的探究,培养学生的实验及合作能力。
2、初步具有对知识进行分析,对比和迁移的能力。
教学用具:药品:高锰酸钾仪器:试管、药匙、酒精灯、铁架台、集气瓶、水槽、导管、烧杯用品:火柴、棉花、玻璃片教学过程:【预习案】:1、氧气的物理性质:在标准状况下,氧气是一种色味的____ 体,密度比空气略,溶于水。
2、实验室中氧气是怎样制得的?常采用高锰酸钾、过氧化氢或氯酸钾的方法制得氧气。
3、KMnO4制氧气,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4、H2O2制氧气,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5、KMnO4是一种色的体,H 2O2是一种色的体,MnO2是一种色的体。
【教学案】:环节1:复习提问,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到了几种实验室制取O2的方法?结合上节课的所学内容,本节课我们重点讨论KMnO4制O2的过程。
用KMn O4制O2,第一过程应考虑实验原理,即化学反应的表达式。
(请位同学上黑板来书写我们上节课学过的KMnO4制O2的表达式)环节2:探究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实验装置。
我们知道任何一套制气体的实验装置都可以分为二个部分,即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气体的收集装置。
下面让我们探究KMnO4制O2应选择什么样的发生装置?什么样收集装置?①多媒体投影:气体发生装置的二种类型呈现:KMnO4的外观问:KMnO4是什么状态?KMnO4制O2的反应条件是什么?思考:KMnO4制O2应选择哪一套发生装置?选择的依据是什么?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方式讨论后回答问题。
②多媒体投影:三种收集方法及相应的装置复习:这三种收集方法分别可以收集什么样的气体?问:O2应该怎样收集?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方式讨论后回答问题。
环节3:探究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实验操作。
1、实验室制取O2,第一步操作应该做什么?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请一位同学上台进行操作。
第二单元实验活动1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教学设计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实验活动1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一、教材分析本课题是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氧气是学生生活中最为熟悉的物质之一,对于学生能以化学的视角看待物质世界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前面几单元的学习,学生具备了药品的取用、加热、仪器连接、装置气密性检查等基本实验操作技能,本实验是在这些基本操作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应用。
二、学情分析生对氧气的制取、性质和用途的学习后,对氧气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对氧气产生了浓厚的探究欲望,很想自己动手操作制取氧气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因此,上好本节实验课可以为今后学习气体的制取提供范例,由此看来,《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在整个初中化学中都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三、设计思路新课标在基本实验技能的要求中增加了安全和环保的意识。
在本实验中容易出现安全隐患的地方是过氧化氢溶液具有腐蚀性,氧气的化学性质的探究的操作,而对反应后的剩余物如果处理不当,也会造成污染和浪费。
四、教学目标【化学观念】1.初步学会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实验装置和操作方法。
2.认识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科学思维】通过实验的操作和观察,初步学习实验现象的观察方法。
【科学探究与实践】初步学会描述实验过程和现象的方法,会填写实验记录。
【科学态度与责任】体会实验中的观察、比较、分析和归纳的方法五、教学重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实验装置和操作方法。
六、教学难点主动观察和动手实验的能力;描述实验现象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七、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教学环节新课导入[引入]展示一盛满氧气的集气瓶和空集气瓶。
[教师问]哪一瓶是氧气?学生回答氧气的鉴别方法并上台演示。
[复习提问]很好,那么在实验室里如何制取氧气呢?[回答]实验室可以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方法制取氧气。
学生们都积极思考,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增强了利用化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探究氧气的欲望。
课内探究[师]对,哪位同学表述一下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生回答,教师展示课件。
人教版化学第二单元实验活动1《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优秀教案
实验活动1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原理和实验装置。
2.初步学习自主设计装置制取氧气并验证氧气的性质。
【过程与方法】在活动探究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以及实验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通过亲自体验科学探究,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性质及实验操作。
【教学难点】制取氧气时的实验操作及注意事项。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从前面的学习中我们了解了氧气在航空航天领域的用途,这种神秘的航天助燃剂,大家想不想亲自动手去制取呢?下面我们就来完成这项伟大的实验吧!二、推进新课1.氧气的制取根据实验台上提供的仪器,要求学生自行设计、组装一套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
[参考装置][讨论交流]①制取气体的装置在使用前都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该套装置如何检查气密性?②给试管加热时应注意什么?试管口为什么要稍向下倾斜?③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的作用是什么?④可用什么方法收集氧气?为什么?⑤要收集到较纯净的气体,可用什么方法?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实验结束后,先把酒精灯移走还是先把导管从水槽中取出?为什么?[进行实验]阅读教材第45页相关内容并根据讨论交流得到的信息,总结出实验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然后组装仪器,进行实验(教师巡回观察,指导实验)。
2.氧气的性质[进行实验]复习之前学习的有关氧气性质的相关知识,归纳出做木炭及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的注意事项,然后进行实验(教师巡回观察,指导实验)。
板书设计实验活动1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 实验装置操作步骤:查、装、定、点、收、离、熄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验满方法氧气的性质:木炭和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教学反思本节课是实验探究课,实际上是引导学生亲自动手制取氧气并进行氧气的性质实验,由于制取氧气的实验要求较高,注意事项多,所以学生的操作看起来还是不太熟练。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教案
实验活动1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实验用品】大试管、试管夹、单孔橡皮塞、胶皮管、玻璃导管、集气瓶、水槽、铁架台(带铁夹)、酒精灯、玻璃片、坩埚钳、细铁丝、木条、棉花、火柴。
高锰酸钾、木炭、澄清石灰水。
合作探究探究点一加热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取氧气提出问题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中,使用了哪些仪器?哪部分是气体发生装置?哪部分是气体收集装置?为什么可用排水法收集气体?讨论交流结合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和氧气的性质,讨论归纳。
归纳总结1.反应原理:高锰酸钾锰酸钾+ 二氧化锰+ 氧气2.实验装置:(若药品为氯酸钾,则试管口不用放棉花)3.收集方法:由于氧气不易溶于水,制取较纯净的氧气,可采用排水法收集。
又因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故制取较干燥的氧气,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4.操作步骤:①查——组装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装——向试管中装入药品;③定——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④点——点燃酒精灯,进行加热;⑤收——收集氧气;⑥离——将导气管撤离水槽;⑦熄——熄灭酒精灯,冷却后拆除装置。
妙语巧记:以上制氧的实验步骤可概括为“查”“装”“定”“点”“收”“离”“熄”,谐音记忆为“茶”“庄”“定”“点”“收”“利”“息”。
5.检验方法: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若木条立即复燃,证明是氧气。
6.验满方法:(1)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把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木条复燃,证明氧气已集满了。
(2)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如果集气瓶口有大量气泡逸出,证明瓶中没有水了,即氧气已集满。
7.注意事项:①药品要平铺在试管底部,使其均匀受热;②铁夹要在距离试管口1/3处;③导管不宜伸入试管过长,不利于气体导出;④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炸裂试管;⑤如果实验所用药品为高锰酸钾,通常要在试管口塞上—团棉花,以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随氧气进入导气管;⑥排水法集气时,当气泡连续且均匀放出时再收集,否则收集的气体混有空气;氧气收集后,集气瓶应正放在桌面上。
实验活动1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教学设计 (表格式)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实验活动1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后,是不是立即将酒精灯熄灭?为什么?【学生活动】思考,回答。
不是,应先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再熄灭酒精灯。
如果先熄灭酒精灯,水槽中的水可能会倒吸入试管,使试管因骤然冷却而炸裂。
【小结】【课件展示】实验步骤歌诀一要检查气密性二装试剂试管中三把仪器固定好四再点燃酒精灯五用排水集气法六把导管撤离水最后熄灭酒精灯【过渡】我们完成了利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揭下来,我们探究下氧气的性质。
前面我们学习了氧气可以和木炭发生反应,今天我们做这个实验,并验证生成物是什么。
【实验操作】用坩埚钳夹取一小块木炭,在酒精灯上加热到发红,插入到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
【提问】木炭在氧气里燃烧的现象是什么。
【学生活动】观察,交流,回答。
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提问】把红热的木炭插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时,为什么要由瓶口向下缓慢插入?【学生活动】观察,交流,回答。
如果开始将红热的木炭插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底部,因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并产生二氧化碳,易使集气瓶中的氧气逸出而造成损失,会迅速使瓶中氧气的含量降低,影响实验现象。
【实验操作】燃烧停止后,取出坩埚钳,向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震荡。
【提问】同学们仔细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学生活动】观察,交流,回答。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二氧化碳生成。
【思考】有的同学在进行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现象不明显,木炭燃烧不剧烈,造成这样的原因是什么?【学生活动】观察,交流,回答。
收集的氧气不纯净,含量少。
【提问】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如何书写?【学生活动】让同学们在黑板书写。
碳 + 氧气二氧化碳【过渡】氧气与木炭反应现象明显,与铁呢?【实验操作】点燃系在螺旋状细铁丝底端的火柴,待火柴快燃尽时,插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
【提问】你观察到的现象是什么?【学生活动】观察,交流,回答。
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产生一种黑色固体。
【提问】为什么要在集气瓶底部预先加入少量水?【学生活动】观察,与教师一起交流,回答。
人教版(2024)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实验活动1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教学设计
人教版(2024)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实验活动1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实验活动1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是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的重要内容,主要介绍了氧气的实验室制取方法以及其基本性质。
通过实验,学生能直观感受氧气的特性,同时培养他们的实验操作技能和观察分析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学生能理解并描述氧气的基本性质,如助燃性、氧化性等。
-学生能熟练进行实验操作,提高实验技能。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交流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和热爱科学的精神。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安全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氧气的实验室制取方法和氧气性质的观察与分析。
教学难点:理解并解释实验现象,以及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安全性。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情境引入:展示一段关于宇航员在太空中需要氧气的视频,引发学生对氧气的思考,提问:“宇航员在太空中为什么需要氧气?氧气在我们的生活中又有哪些重要作用呢?”引导学生回顾八年级所学的氧气的性质。
2. 提出课题:今天,我们将学习如何在实验室中制取氧气,并探究氧气的性质。
以此引入《实验活动1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二)、新知探究1. 理论学习:展示氧气的实验室制取原理(如高锰酸钾分解法),解释为何选择这种方法,并介绍实验装置的各个部分及其作用。
2. 观察演示:教师进行氧气制取的演示实验,让学生观察并记录现象,如固体颜色变化、气泡产生等。
(三)、实践操作1. 安全指导:强调实验安全,如佩戴实验服和护目镜,避免接触化学药品等。
2. 分组实验:学生分组进行氧气的制取实验,教师巡回指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实际操作。
3. 数据记录:指导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过程中的现象和数据,如收集到的气体体积等。
《氧气的制取和性质实验》教学设计
《氧气的制取和性质实验》教学设计.doc
【实验名称】氧气的制取和性质实验
【实验目的】
1、了解氧气的制取方法
2、掌握氧气的一些性质
【实验器材】
玻璃试管、滴管、水槽、干燥管、灯盏等
【实验原理】
氧气的制取:利用分解重氧化锰和过氧化氢来制取氧气,反应方程式如下:
2KMnO4 = 2KOH + 3O2 + 2MnO2
2H2O2 = 2H2O + O2
氧气的性质:氧气对硫黄和磷起燃作用,能支持燃烧,能促成金属和非金属的氧化反应,还能与水反应生成过氧化氢。
【实验步骤】
1、将适量的重氧化锰和过氧化氢混合倒入焊接玻璃管中。
2、焊缝处放置气管,将干燥管和水槽放到桌面上,扣在水槽上的干燥管中注入一些水,使水位淹过库口。
3、点燃焊接玻璃管下方适量的火,不断加热,直到反应产生氧气,然后将氧气在另一个玻璃管里试验它的性质。
4、将磷条放入玻璃管中,将管口对准氧气,磷条起火。
5、试验金属铁和钙片中的氧化物,在氧气中烧结。
6、在水中滴加少量氧气,可以观察到氧气与水反应生成的过氧化氢。
【注意事项】
1、由于氧气能促成的氧化反应较容易产生大量热,导致产物飞溅,因此在实验过程中要格外小心谨慎。
2、大家需要注意焊接玻璃管与气管的连接处是否密封。
如果不密封,气体容易泄漏,导致氧气生成不足。
3、由于反应器释放的氧气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不要在室内操作,建议在实验室来完成,操作前要注意通风换气。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教学设计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实验装置、收集方法和检验方法。
(2)通过实验操作,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制取氧气的实验步骤,并能正确组装实验装置。
(3)学生能够理解氧气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并能通过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分析。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2)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增强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求知欲。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和实验装置。
(2)氧气的性质实验及现象观察与分析。
2、教学难点(1)实验装置的组装和实验操作的规范性。
(2)氧气性质实验中现象的准确描述和分析。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四、教学准备1、实验仪器和药品:大试管、铁架台、酒精灯、水槽、集气瓶、玻璃片、导管、橡皮塞、高锰酸钾、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木条、火柴等。
2、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与氧气相关的图片,如人类呼吸、植物光合作用、金属的氧化等,引导学生思考氧气在生活和生产中的重要性,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二)讲授新课1、氧气的实验室制取(1)反应原理讲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三种常用方法:加热高锰酸钾、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重点讲解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2KMnO₄加热 K₂MnO₄+ MnO₂+ O₂↑。
(2)实验装置展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图,向学生介绍各部分仪器的名称和作用。
讲解发生装置的选择依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
(3)实验步骤详细讲解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步骤:①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装:将药品装入试管,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用带导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③定: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④点:点燃酒精灯,先预热,再对准药品部位加热;⑤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⑥离:将导管撤离水槽;⑦熄:熄灭酒精灯。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优秀教学案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与性质【学习目标】1.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并选择合适物质 , 研究 ( 或考证 ) 氧气的性质。
2.初步学会用简单装置和方法在实验室中制取并采集气体。
3.经过着手实验,培育规范的实验操作习惯、全面察看与记录实验现象的习惯,发展科学研究能力。
【学习重难点】氧气的制取与化学性质。
【学习过程】一、知识梳理1.氧气的实验室制法(1)化学反响原理: _________。
(2)实验装置:写出图顶用到的仪器名称:。
图 3-6(3)采集方法①_________法,由于氧气不易溶于水;②向 _________排空气法,由于 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操作步骤①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②先加入少许固体二氧化锰,后从分液漏斗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③采集氧气:排水法,也可用向上排空气法。
④查验: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
⑤验满:排水法采集时,_________时已满;向上排空气法采集时,_________。
⑥撤退,将用剩的药品倒入废液缸,清洗仪器。
二氧化锰答案:(1)过氧化氢水+氧气(2)长颈漏斗、锥形瓶、水槽、集气瓶、导气管(3)①排水②上氧气密度比空气大(4)①将导气管放入水中,用双手捂住试管,导气管处有气泡冒出则气密性优秀⑤集气瓶内的水被排尽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到集气瓶口,木条复燃则已满2.催化剂(1)定义:能 _________其余物质的化学反响速率,而自己的_________和_________在反应前后不变,这样的物质叫催化剂。
(2)催化剂在化学反响中所起的作用叫做_________作用。
答案:(1)改变质量化学性质(2)催化3.氧气的性质(1)物理性质:在往常状况下,氧气是一种_________气体。
在标准状况下,密度比空气_________, _________溶于水。
(2)化学性质: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______气体,在必定条件下,可与很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响。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及性质实验教学设计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及性质实验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氧气的实验室制取及性质实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初步学会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能记住所用药品的色、态,初步学会正确书写和阅读反应的文字表达式,理解该反应的装置特点、操作顺序和原理并能指出用氯酸钾和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区别。
认识催化剂概念的要点,能说明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的特点,并学会区别和判断这些反应。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体验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结合给出的药品和条件,进行实验装置的设计。
通过观察和实验,认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药品选择、仪器组装、气体收集和检验、验满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操作能力,通过实验,丰富科学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和操作方法。
教学难点: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教学方法】探究式实验教学法:设疑--思考--总结--应用(动手实验)。
根据目标设疑,引导学生动手实验,并体验实验的过程。
教给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探究得出科学结论的学习方法。
【教学材料】(1)实验药品:5%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硫酸铜溶液(2)实验仪器:试管5支、酒精灯、铁架台、小木条、火柴【教学过程】深入探究(设问)硫酸铜溶液是否也能做此反应的催化剂呢?请同学们自己去验证它。
猜想并动手实验探究,得出结论。
验证猜想,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说明)你还能找出用其他的催化剂来制取氧气的方法吗?具体可参照课后的习题。
观看,思考引导学生探究,学会辩证地思考问题。
(设问)实验室还有其它方法制取氧气吗?此处还需增加实验.如: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思考讨论使学生体验到实验室可通过多种方法来制取氧气,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设问)制氧气的原理是我们前面学过的化合反应吗?分析发现新问题由化合反应特点引出分解反应的学习,由实践体验上升到理论思考。
(分析)得出分解反应的概念。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教学设计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教学设计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教学设计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教学设计1 课题分析^p :本课题是学生练习了实验操作后接触到的第一个系统的、综合的气体制取实验,是学生详细地从化学的角度出发,学习和研究制备物质的开场。
通过制取氧气的原理和思路的分析^p ,对于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探究才能和创新意识起到很好的作用,也有利于进一步熟悉常见仪器的使用,教学中通过对气体制取一般方法予以介绍,让学生对制取气体的方法有一定的认识,为学习“二氧化碳的制取的研究”打下根底。
本教学设计为此课题的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内容主要有:1、研究实验室中如何制取氧气,在实验室里常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或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分解过氧化氢溶液用到催化剂,2、介绍了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3、分解反响的概念。
学情分析^p :1、本班学生根底较差,学习积极性不够,因此在教学中老师要特别注意引导和鼓励;2、学生已经学习了“我们周围的空气”、“氧气的性质”等,对氧气有了一定的理解,但对如何得到氧气,特别是在实验室的条件下如何制取氧气还没有系统,深化地认识。
3、通过前面的探究学习活动,学生对科学探究已有一些体验。
在本课题的探究学习活动中,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对观察到的现象进展分析^p ,后加以表达和交流,得出相关的结论。
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1〕、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响原理,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2〕、认识催化剂、催化作用和分解反响等概念。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氧气的制法,初步学习实验探究过程。
(2)、通过对分解反响与化合反响异同点的比拟,让学生初步学会比拟学习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催化剂的探究和阅读有关材料,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2〕、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
2、难点:催化剂的概念和催化作用。
教学方法:本课采用“演示教学法”和“实验探究法”,要注意引导,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教学设计
课题分析:
本课题是学生练习了实验操作后接触到的第一个系统的、综合的气体制取实验,是学生具体地从化学的角度出发,学习和研究制备物质的开始。
通过制取氧气的原理和思路的分析,对于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起到很好的作用,也有利于进一步熟悉常见仪器的使用,教学中通过对气体制取一般方法予以介绍,让学生对制取气体的方法有一定的认识,为学习“二氧化碳的制取的研究”打下基础。
本教学设计为此课题的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内容主要有:1、研究实验室中如何制取氧气,在实验室里常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或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分解过氧化氢溶液用到催化剂,2、介绍了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3、分解反应的概念。
学情分析:
1、本班学生基础较差,学习积极性不够,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引导和鼓励;
2、学生已经学习了“我们周围的空气”、“氧气的性质”等,对氧气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对如何得到氧气,特别是在实验室的条件下如何制取氧气还没有系统,深入地认识。
3、通过前面的探究学习活动,学生对科学探究已有一些体验。
在本课题的探究学习活动中,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后加以表达和交流,得出相关的结论。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2)、认识催化剂、催化作用和分解反应等概念。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氧气的制法,初步学习实验探究过程。
(2)、通过对分解反应与化合反应异同点的比较,让学生初步学会比较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催化剂的探究和阅读有关材料,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2)、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
2、难点:催化剂的概念和催化作用。
教学方法:
本课采用“演示教学法”和“实验探究法”,要注意引导,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具准备
过氧化氢、二氧化锰、高锰酸钾、木条、火柴;药匙、试管、铁架台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运动会场上燃烧的火炬,火箭的发射,潜水员带着氧气瓶在潜水,抢救危急病人,光合作用,腐烂的葡萄,引导学生回答:氧气是我们身边熟悉的物质,它跟世间万物如影随形,你对它有哪些了解呢
[学生交流]氧气可供给呼吸,氧气可支持燃烧,氧气能使物品腐烂,氧气能发射火箭……
师:既然氧气的作用这么大,那么同学们一定很想知道氧气是如何制得的,这一节课我们就来进行学习和探究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活动1:探究制取氧气的方法
师:通过哪些方法可以获得氧气呢?
生:(学生思考、猜想,有的学生提出):空气中存在较多的氧气,能否从空气中获得氧气?
师:这个问题非常好,在工业上往往需要大量的氧气,这些氧气就是通过分离液态空气获得的,这就是氧气的工业制法。
我们有时候需要少量的氧气,这要通过实验室来制取,我们现在来学习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实验室用什么方法获氧气,我们通过实验来研究。
活动2:探究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
师:演示实验:[实验2-5] 给学生提供合作探究机会,让学生在讨论和交流中相互启迪,从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师:在上述产生氧气的实验中,哪一种方法比较适合实验室制取氧气,理由是什么?
生:(学生通过观察、对比、分析,得出后一种)
师:常温下,过氧化氢溶液遇到二氧化锰时会产生氧气,那么二氧化锰是不是一种反应物?同学们讨论一下。
生: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已有的知识确定二氧化锰不是反应物。
师:二氧化锰到底是一种什么物质?它在这里起什么作用?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
们再来做一个实验进行探讨,大家注意观察现象并进行思考。
师:教师进行演示实验:[实验2-6]
生:学生观察、思考,教师引导学生由现象得出:在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二氧化锰可以重复使用,说明在反应前后它的化学性质没有改变,最后教师再补充说明:在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质量也不变。
师:二氧化锰在反应中起什么作用?至此引出催化剂的概念和催化作用,教师可对催化剂的概念进行一定的解释,要求学生阅读有关催化剂部分的内容,加深认识。
多给学生探究的机会,由实验解疑,获取新知识,从而得知学化学离不开实验:(板书反应原理)师: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是否仅此一种?
生:还可以加热高锰酸钾;加热氯酸钾。
师:对,大家对于高锰酸钾其实并不陌生,医院里常用的紫药水就是高锰酸钾和水形成的溶液,具有杀菌、消毒的作用。
高锰酸钾在加热的过程中,能分解出氧气,同时生成锰酸钾和二氧化锰,这个实验下一节课再进行实验探究。
(板书反应原理)
活动3:学习分解反应的概念
师:实验室制取氧气属于什么变化?这两个反应有什么共同特征?与化合反应有什么区别?
生:进行讨论思考得出结论。
师:板书分解反应的概念
活动4:课堂练习:课课练相应习题。
三、课堂总结
在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中,同学们都学到了哪些知识?(可让一至两名学生到讲台前面来进行知识的总结)
四、作业布置:教师小结并布置一定的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