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语文古诗解读-元日-长春版【小学学科网】

合集下载

小学语文长春版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元日》优质课公开课课件获奖课件B005

小学语文长春版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元日》优质课公开课课件获奖课件B005

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
春风送暖入屠苏
迎红日
曈曈:太阳初升时光亮耀眼的样子。
千门万户曈曈日 初升的太阳把它的明亮耀眼
的光辉洒向千家万户,人们都出门来迎接朝阳。
大家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初升的太阳 光芒万丈,阳光照在人们家里,照在每个 人的脸上,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你 能读出这种感觉吗?
在古诗中我们感受到了春节那欢乐的、 暖暖的情景,几千年来这首《元日》就这 样温暖着无数人的心,人们每到辞旧迎新 的时候,都会情不自禁的吟诵:
今年的春节即将来临,春节是我们小 朋友最喜欢的节日,让我们带着春节的喜 悦,一起来拍着节奏读:
你还知道哪些有关 传统节日的诗句?搜集 整理好,下节课交流。
爆 竹/ 声 中 /一 岁 除 , 春 风/ 送 暖 /入 屠 苏 。
千 门/ 万 户 /曈 曈 日 ,
总 把/ 新 桃 /换 旧 符。
请同学们再读读这首诗,诗 中向我们描绘了古人过新年时 的哪几幅画面?边读边画出相 关的词语。
过年了,家家户户放爆竹,饮屠苏, 换桃符,我们感受到的,是喜气洋洋的气 氛和人们心中美好的希望。
小学语文长春版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 《元日》优质课公开课课件获奖 课件比赛观摩课课件
类型:省级获奖课件
•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谁来说一说,你们家是怎么 过春节的呢?
联春贴
挂 灯 笼
放 鞭 炮
拜 年
团 圆 饭
放 烟 火
那古时候人们是怎样过春节 的呢?下面我们就共同走进这首 《元日》。(课件朗读《元日》)
换桃符
桃符:古人在过春节时 也贴对联,但是那时的 春联叫“桃符”,是用 木板做的,在桃木板上 写上神灵的名字,悬挂 门旁,用来压邪。后来, 演变成我们现在的纸质 春联。

最新长春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元日》优秀学案(1)(精品)

最新长春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元日》优秀学案(1)(精品)

《元日》学案
一、学习目标
1. 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诵读古诗,背诵古诗。

2、学习过程
使用“手机”录音,分享给全班同学。

1.自主读识,读通古诗。

2. 春节是个喜庆的节日,能说说你们是怎么过的吗?
3. 过春节的时候,你们的心情怎样?为什么?
4. 作者描写元日中的喜庆场面,主要抓住了哪些事物?
5.你还知道我们中国有哪些传统节日?简单说说节日的主要活动?
6. 写出这首诗的译文。

7. 给诗句划分节奏。

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小学语文长春版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元日》优质课公开课课件获奖课件B002

小学语文长春版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元日》优质课公开课课件获奖课件B002

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课堂练习
1.和煦的阳光普照大地,家家户户忙着张贴大红春 联。当你沉浸在这祥和的气氛中,你想到的诗句是 ( ),( )。这首诗是“唐宋八大 家”之一的( )写的《 》,描写了他 在( )这一天看到的有趣的风俗,如( ) ( )和( )。 2.分别写出三个带有春字的二字词语和四字词语。 春联 ( ) ( ) ( ) 春回大地( )( ) ( )
小学语文长春版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 《元日》优质课公开课课件获奖 课件比赛观摩课课件
类型:省级获奖课件
元日
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 曈曈日 旧符
屠苏 新桃
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中 国江西临川县人,北宋政治家、思 想家,也是著名的文学家,唐宋八 大家之一。他博学多才,官至宰相, 《元日》这首诗就是他任宰相后不 久写的,那时他正在大刀阔斧地进 行改革,推行新政。他觉得自己推 行的新政能改变当时积贫积弱的现 象,使底层劳动人民能过上幸福的 生活,实现千门万户瞳瞳日的情景。 所以这首诗并不是单纯地记录宋代 的春节民俗,而是表达了他除旧革 新的政治理想。

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文《元日》原文+注释+翻译+赏析+试题

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文《元日》原文+注释+翻译+赏析+试题

元日体裁:诗题文: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作者:名字:王安石年代:宋代描述: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

世人又称王荆公。

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

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

”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

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

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翻译:原文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译文:阵阵轰鸣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人们欢乐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

原文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译文: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他们都忙着把旧的桃符取下以换上新的桃符。

赏析:赏析一:创作背景此诗作于作者初拜相而始行己之新政时。

1067年宋神宗继位,起用王安石为江宁知府,旋即诏为翰林学士兼侍讲,为摆脱宋王朝所面临的政治、经济危机以及辽、西夏不断侵扰的困境,1068年,神宗召王安石“越次入对”,王安石即上书主张变法。

次年任参知政事,主持变法。

同年新年,王安石见家家忙着准备过春节,联想到变法伊始的新气象,有感创作了此诗。

赏析二:思想内容描写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

赏析三:艺术特色这首诗表现的意境和现实,还有它的比喻象征意义,王安石这首诗充满欢快及积极向上的奋发精神,是因为他当时正出任宰相,推行新法。

王安石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改革家,他在任期间,正如眼前人们把新的桃符代替旧的一样,革除旧政,施行新政。

王安石对新政充满信心,所以反映到诗中就分外开朗。

这首诗,正是赞美新事物的诞生如同“春风送暖”那样充满生机;“曈曈日”照着“千门万户”,这不是平常的太阳,而是新生活的开始,变法带给百姓的是一片光明。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8单元元日精选教学PPT课件3长春版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8单元元日精选教学PPT课件3长春版

爆竹声中一岁除Βιβλιοθήκη “爆竹”的来历: 鞭炮发明以前,古人 用烧竹子发出的爆裂 声驱鬼辟邪,庆祝过 年,所以叫爆竹。
春风送暖入屠苏
屠苏:屠苏酒。古时候的风
俗,每年除夕家家用屠苏草泡酒,吊在井 里,元日取出来,全家老小朝东喝屠苏酒。 用红布把渣滓包起来挂在门上,据说可以 避瘟疫。 喝此酒有个规矩,按先幼后长的顺
序依次饮酒。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据说桃木有压邪驱鬼的作用。古人在辞旧迎新之际, 在桃木板上分别画上“神荼”、“郁垒”二神的图像, 悬挂于门首,意在祈福灭祸。后来人们为了图省事儿就 直接在桃木板上写上“神荼”、“郁垒”二神的名字。 这就是最早的桃符。后来逐渐演变成了今天的春联。
我们都在学着去做一个成熟稳重的大人,遇到所有的事情都能做到不动声色,于是我们学会了掩饰和伪装,即使想哭也会笑着说出一些难过,用一种平淡或者遥远的语气,诉说着一件对别人不重要却对自己很刻骨铭心的事情。 【如果还有遇见】 一个朋友跟我说,在感情里,信“总是深情留不住,偏偏套路得人心”的人,认为现在的痴情不值钱,是一种很白痴的表现,“认真了,就等于输了”,有技巧的撩妹子才是恋爱中的精髓,要懂得拿捏的准度,在这过程中,要知道你所“追求”的是什么。“追求”的时候要怎么说甜言蜜语,做事的时候该怎么有男人的霸道,吵架的时候要用什么方式去哄对方。 完了之后他笑着问我,听懂了吗?这就是你为什么在那次之后就一直没有找到新的追求,而且现在还发生了这么件事,说白了就是因为你在感情的游戏中陷得太深了。如果还有机会遇见她,你就应该像那首歌叫啥来着?“再见到你,我一定让自己假装很坚定”。说完就起身走开了,留下我一个人坐在马路边,身旁还剩下几个啤酒瓶…… 如果还有遇见,或许我还放不下,那还不如不见。 【爱你,就是在你需要的时候出现在你身边】 分手的时候我们任

二年级上语文备课素材元日_长春版-word文档资料

二年级上语文备课素材元日_长春版-word文档资料

12.过年饺子、新衣服、压岁钱……提及过年,我们便会情不自禁地想起这些。

年终岁尾,用这样的主题作为本册教材的结束,的确有着特殊的韵味。

这个板块由三篇课文组成,分别是《元日》《他们这样过年》《年的故事》。

《元日》是宋代王安石所作的一首古诗;《他们这样过年》是通过“小灵通”访问的形式,介绍其他几个国家的人们怎样过年;《年的故事》则是一篇民间故事,向学生介绍了“年”的来历。

这个板块洋溢着浓厚的民族传统文化气息,又体现了丰富多彩的异国风情。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受到熏陶感染。

伴着飘飞的瑞雪,时令让我们的教学更容易走进学生的心里。

所以,教学中,我们可以在清楚课文的基础上,以让学生讲述以往是怎样过年的,或者这个年准备怎么过等形式来延展课堂内容,丰富我们的课堂教学。

相信在融入了我们各自的创意以后,课堂定会浸满年的色彩和喜庆。

12—1元日教材分析这是宋代王安石所作的一首古诗。

诗中通过“爆竹声”“屠苏酒”“换桃符”以及开始送暖的春风等新年特有景物的描绘,展现了人们在农历正月初一(春节)这一天的欢快情景。

这首诗写得轻松活泼,洋溢着节日的欢快气氛,流露出了诗人在除旧迎新时的无比喜悦的心情。

教材在出示古诗的同时,还精心绘制了一幅人们欢快过年的图画。

儿童经过仔细观察,就会被图中人们过年时的热闹场面所深深吸引:贴对联、放鞭炮、扭秧歌、踩高跷……这样,学生不仅加深了对古诗的认识,而且也激发了他们的情感,从而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过年的快乐、热闹和喜庆。

教学目标1.认识9个生字,会写7个字。

2.朗读并背诵古诗。

3.体会人们在农历正月初一(春节)这一天的欢快情景,感受中国传统节日的丰富多彩。

教学建议(一)教学准备生字卡片、与生字有关的教学课件、照片、挂图等。

(二)教学过程1.识字与写字(1)在本课的生字中,要注意“付”的读音“f€?们的字形相近,但是读音不同。

另外“旧”的声母是“j”,而不是“y”和“r”,可以带领学生通过朗读记住字形。

小学语文长春版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元日》优质课公开课课件获奖课件B004

小学语文长春版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元日》优质课公开课课件获奖课件B004
小学语文长春版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 《元日》优质课公开课课件获奖 课件比赛观摩课课件
类型:省级获奖课件
元 日
元日
宋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shēn shū
yù lǜ
神荼
郁垒
老病忘时节,空斋晓尚眠。 儿童唤翁起,今日是新年。
——【宋】辛弃疾
御水冰销录,宫梅雪压香。 新年贺交泰,白日渐舒长。
——【宋】欧阳修
病眼少眠非守岁,老心多感又临春。 火销灯尽天明后,便是平头六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人。
——【唐】白居易
王安石
字介甫,号半山, 中国历史上杰出的 政治家、思想家、 文学家,是唐宋八 大家之一。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小学语文长春版二年级上册《8过年元日》优质课公开课教案获奖教案比赛观摩课教案B003

小学语文长春版二年级上册《8过年元日》优质课公开课教案获奖教案比赛观摩课教案B003

小学语文长春版二年级上册《8过年元旦》优质课公开课教案获奖教案比赛观摩课教案教材分析:《元日》是长春版小学语文教材二年级上册第十二板块第一课的一首古诗,是北宋著名政治家、改革家、文学家王安石的一首七言绝句。

全诗叙事与写景结合,表现了欢乐祥和、万象更新的新年气象,展现了人们在农历正月初一(春节)这一天的欢快情景。

呈现了“放爆竹、喝屠苏、换桃符”的春节传统行为文化。

同时,《元日》是王安石拜相实施变革、推进新法之初写的,是诗人借新年新气象来表达自己对变革充满喜悦和自信。

这首诗历来脍炙人口,广为传诵。

我想,人们传诵的是一种美好生活,春节过大年的欢乐祥和的美好生活;传诵的是一种民俗文化,中华民族过年的种种行为文化;传诵的是一种人生追求,王安石为国为民实施改革的人生追求。

整个板块以“过年”为主题,由三篇课文、一个表达和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组成。

整个板块洋溢着浓厚的民族传统文化气息,展现了丰富多彩的异国风情,本篇课文又处于板块的首篇,具有统领整个板块的作用。

基于对核心素养视角的小学语文优质课标准的认识,作为古诗的教学目标应定位在传承优秀文化上。

一节优质有效的语文课,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语文基本能力,更要以育人为目的,注重优秀传统文化对学生的熏染。

因此,我把感受欢乐氛围,理解节日文化,体会诗人内心作为《元日》的核心教学价值。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方面:朗读并背诵古诗,认识本课9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了解屠苏、桃符、春联。

过程与方法方面:边读边想象人们过年时的情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感受过年的快乐、热闹和喜庆。

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感受中华民族过年的种种行为文化,感受祖国的风俗美。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了解诗句意思,感受过年的快乐与喜庆;教学难点:了解古诗描绘的画面和古诗表达的情感,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感受中华民族过年的种种行为文化,感受祖国的风俗美。

教学关键:通过想象和多种形式的朗读,感受过年的快乐、热闹和喜庆。

一、复习导入1、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些图片,你看到了什么?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谁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暧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读王安石的《元日》,仿佛看到了一幅有关春节的风俗画。

一边读诗,一边搜寻有关资料,实实地品味了流传千年的春节文化。

元日,是古人对元旦的称呼,就是现在的“元旦”。

它不是指公历新年,而是指农历正月初一,也就是春节。

宋人吴自牧在其《梦梁录.正月》的开篇话中说:“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

”“元旦”一词最早见于《晋书》。

南北朝梁人萧子云《介雅》有云:“四气新元旦,万寿初今朝。

”元旦的古称很多,如元正、元长、元朔、元辰、元春、端日、上日等。

过年燃放爆竹,由来已久。

《荆楚岁时记》载:“正月一日,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恶鬼。

”这段记载说明,爆竹在古代是一种驱瘟逐邪的音响工具,这就使得燃放爆竹的习俗从一开始就带有一定的迷信色彩。

到了唐初,瘟疫四起,据说有人曾把硝石装在竹筒里,点燃后使其发出更大的声响和更浓烈的烟雾,结果驱散了山岚瘴气,制止了疫病流行。

这便是装硝爆竹的最早雏形。

以后火药出现,人们便将硝石、硫磺、木炭等填充在竹筒内燃放。

到了宋代,民间开始用纸筒和麻茎裹火药编成串做成“编炮”(即鞭炮),后人则卷纸为之。

“屠苏”有两解:一说用屠苏草泡的酒。

“屠苏”本来是一种阔叶草。

南方有在房屋上画了屠苏草作为装饰的习俗,这种房屋就叫做“屠苏”;另一说是以
中药材泡酒。

清人笔记《归田琐记》有载:制屠苏酒是将大黄、白术、桔梗、肉桂等七种草药,各按一定分量研成细末,盛入布袋。

于农历十二月最后一天的中午,用绳子将布袋悬在井里,务使布袋沉入井底,接触到泥土。

在大年初一的清晨,将布袋吊起,入酒煮开几滚,全家老少面向东方饮之,古人认为,这样做可以除瘟气,防病消灾。

饮此酒有个规矩,老少不能同时共饮,而是从年幼者开始依次饮酒。

因为按古人理解,每逢新年,虽然每人都要增寿,但实际上年少者得了一岁,而年长者却失了一岁,所以大家劝年少者先饮,以示祝贺,而让年长者后饮,以避忌讳。

“桃符”是什么?据《淮南子》及在,桃符是用一寸宽、七八寸长的桃木做成的。

在桃木板上写上神荼、郁垒二神的名字,悬挂在门两旁,或者还画上这两个神象——左神荼、右郁垒用来压邪。

这也就是民间俗称的“门神”。

后来,虽经历史风雨,这一习俗却代代相传,经久而不衰。

桃符真正改称为“春联”。

那是明代的事了,只是桃木已经换成了纸。

掩卷静思,我在想,王安石为什么会在一首小诗内集中写了春节的诸多习俗呢?这显然与成诗时诗人的所处的环境与心情有关。

据载,此诗写于诗人初登相位之时,那时的他对革除旧制,推行新政充满了信心,心情非常愉快。

所以,诗人心中那种新事物终究要代替旧事物的信念,必然会溢于言表。

一年之始,新春佳节所特有的除旧迎新,春风送暖,艳阳高照、祝福吉祥景象,必然会凝聚、流淌于诗人的笔端。

古人所谓的“情动而辞发”,“诗言志”,在这里找到了有力的证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