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莱夫·贝尔《艺术》基督教艺术坡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艺术》(克莱夫·贝尔)阅读框架梳理(黄云虎)
一、什么是艺术
(一)第一假说:审美假说
艺术的敏感性和清晰的思考能力(两种素质)
艺术品
定义:唤起某种特殊感情的亲身感受的物品(一切审美方式的起点)
基本性质;有意味的形式(一切视觉艺术的共同独特的性质)
定义;线、色的关系和组合,审美感人的形式
形式与色彩的关系
不可分割
对立统一
线条与色彩的组合
一件艺术品的根本性质
某种特殊的审美感情的表现
超脱时间地点的束缚,形式有意味(伟大艺术的标志)
审美方式是主观的
艺术批评
作用;指出艺术品中那些组合在一起的产生的有意味的部分与整体
自然美:对鸟、花、蝴蝶翅膀的感情
欣赏(基础)
形式感
色彩感
三度空间感
判断:叙述性绘画非艺术品
理由:感动我们的不是他们的形式,而是这些情绪所暗示和传达的信息
功用:宗教教义的宣言和说明
未来派艺术
原始艺术(形式的创造)
没有现实的再现
没有技术上的装模做样
给人深刻印象的有意味的形式
再现(艺术家低能的标志)
能够感受到纯粹审美感情的人(各种形状的形式、色彩用量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对音乐的欣赏
纯形式角度,进入无限崇高的心理状态
融入生活概念,享乐、混乱的低级情感
(二)美学与后印象主义
后印象主义
背景
原始艺术创造(出于表达形式感的强烈愿望)
讲酷似(幻觉家、手艺人),濒临灭绝
艺术家
浦桑、克劳德、格列柯、查尔丁、英格莱斯、雷诺尔(创造出有意味的形式)分类()文艺复兴至当前
真正的艺术家
集中精力创造有意味的形式
笨伯
塞尚及其追随者(创造有意味的形式)
关键:激发人们的审美情感
标志
反对阻碍艺术发展的旧传统
反对艺术沿袭过去的程式
基本戒律:创造有意味的形式
形而上学的假说
有意味的形式与美的区别
有意味的形式:传达创作者的感情
美:不传达任何东西
艺术家审美视野
纯形式(唤起审美感情的手段)
视事物本身为目的
艺术家的特质
随时随地捕捉现实感
纯形式表达现实感
不依靠作品生活,活着是为了创造造作品p176感情
感情束缚表达感情的形式
赋予形式以意味(本质与目的)
灵敏的感受现实
现实感的获得(途径)
事物的表面的形式
事物外表的追忆
想象
批评家
感受艺术家创作出的形式的审美意味
形式的“正确”
创造:精力集中于某一确定的问题
主体
观众:审美上的满足
艺术家:某个概念的完全认识;某个问题的完美解答结论:把一件物品本身作为目的,有更大的意味
二、艺术与生活
艺术与宗教
艺术与生活关系
艺术影响生活(精神生活)
生活影响艺术
观察熟知物品(特殊景物),唤起艺术家感情
标签(讲究实际)
趋向:丧失感受能力
关心事物本身
感受它的情感意味
宗教精神
无条件、普遍的宗教感
纯真的艺术
最普遍最永恒的宗教形式表现
纯真的宗教
宗教与科学
相同点
带有很大的偏见
摆脱现实达到迷狂境界
人类宗教感(人的基本现实感)的宣言
不同点
因果关系
理智与感情冲突
争论:生活的目的是持续不断的惬意的存在
艺术与历史
艺术史与宗教史
第二假说:人对终极现实的感受(艺术的标志)伟大艺术的时期(紧张、骚乱)
普遍的狂迷
艺术与伦理
艺术的伦理标准(善)
伦理学家:艺术即善本身或达到善的手段
哲学家:愉快(非唯一的善)
优质的愉快
量更大的愉快
手段(最好):艺术
分离法
心理状态
善能引起好的心理状态
价值的道德判断与艺术品的艺术价值无关
三、基督教艺术坡道
基督教艺术的兴起
坡道
定义:介乎人们不得不创造艺术伟大的上古的黎明~模仿同艺术混为一谈最黑暗的时刻之间的过程
希腊坡道:菲迪亚斯~吉托~普拉克蒂利
宗教精神
表现形式
基督教
佛教
伊斯兰教
地下墓穴基督教绘画
拜占庭艺术
极盛与衰落
日耳曼艺术(民族特点的表白)
蛮族艺术
建筑
罗马式
伦巴底式
日耳曼式
哥特式
古典文艺复兴与它的弊病
伟大功绩
写实主义为人们所接受,物质和才智的作用理智培育感官,各式各样的情感
艺术批判
从一物滋生另一物
浪漫主义运动
法国式
德国式
英国式(至高无上的地位)
拉斐尔前派
对形式深刻的意味高度敏感性和创造力科学性和准确性(十九世纪)
法国印象派
艺术发展过程中的最低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