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鱼纲
脊椎动物部分简答题
第十六章鱼纲复习题1、简述海产硬骨鱼、淡水鱼的渗透压调节方式。
答:淡水鱼的体液的盐分浓度一般高于外界环境,为了维持其渗透压的平衡,它通过肾脏借助众多肾小球的泌尿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及时排出浓度极低的大量尿液,保持体内水分恒定。
另外,有些鱼类还能通过食物或依靠鳃上特化的吸盐细胞从外界吸收盐分,维持渗透压的平衡。
海水硬骨鱼体内的盐分浓度比海水略低,为了维持体内的水分平衡,鱼类一是从食物内获取水分;二是吞饮海水,海水先由肠壁连盐带水一并渗入血液中,再由鳃上的排盐细胞将多余的盐分排出,从而维持正常的渗透压。
2、比较硬骨鱼和软骨鱼的主要区别。
答:软骨鱼类:是内骨骼全为软骨的海生鱼类,体被盾鳞,鼻孔腹位,鳃孔5-7孔。
鳍的末端附生皮质鳍条。
歪形尾,无鳔和“肺”,肠内具螺旋瓣,输卵管与卵巢不直接相连,雄鱼有鳍脚,营体内受精。
硬骨鱼类:骨骼大多由硬骨组成,体被骨鳞或硬鳞,一部分鱼类的鳞片有次生退化现象;鼻孔位于吻的背面;鳃间隔退化,鳃腔外有骨质鳃盖骨,头的后缘每侧有一外鳃孔。
鳍膜内有鳍条支持,大多为正型尾。
通常有鳔,肠内大多无螺旋瓣;生殖腺外膜延伸成生殖导管,二者直接相连。
无泄殖腔和鳍脚,营体外受精。
3、说明鱼类与水生活相适应的特点。
答:鱼类适应水栖生活的特征主要表现在:身体大多呈纺缍形,分为头,躯干和尾三部分,无颈部;体表被有鳞片,皮肤富有粘液腺;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大多具侧线系统,可感知水波及水流等;心脏具有一心室、一心房,血液循环为单循环等。
第十七章两栖纲复习题1、简述两栖动物适应陆生生活的特征。
答:两栖类适应陆生的特征:①出现了五趾型附肢,肩带借肌肉间接地与头骨和脊柱联结使前肢获得了较大的活动范围,有利于在陆上捕食和协助吞食;腰带直接与脊柱联结,构成对躯体重力的主要支撑和推进,初步解决了在陆上运动的矛盾。
②成体用肺呼吸,初步解决了从空气中获得氧的矛盾。
③随着呼吸系统的改变,循环系统也由单循环改变为不完全的双循环。
《鱼纲的形态结构》课件
区域分布
不同种类的鱼类有不同的 地理分布范围,受到气候 、地形、水域环境等多种 因素的影响。
水域分布
鱼类主要生活在河流、湖 泊、水库、沼泽、近海等 水域环境中。
生态位和食物链位置
生态位
鱼类在生态系统中的位置和作用,包括 它们的食物来源、栖息地和与其他生物 的关系。
VS
食物链位置
鱼类在食物链中的位置,从初级生产者到 顶级捕食者,它们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胎生
卵胎生
还有一些鱼类是卵胎生的,它们将卵 留在体内,直到卵孵化成小鱼才产出 。这种繁殖方式常见于某些鲨鱼和鳐 鱼。
另一些鱼类是胎生的,它们直接生出 小鱼,不需要产卵。这种繁殖方式常 见于小型鱼类,如三文鱼、鲑鱼等。
05
鱼纲的分布和生态
地理分布
全球分布
鱼类广泛分布于全球的淡 水和咸水环境中,从高山 到深海都有其踪迹。
此外,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 的影响,鱼类形态结构也可能发生变 化,未来研究需要关注这些变化对鱼 类生态和进化的影响。
未来研究将更加注重鱼类的生态适应 性和进化历程,以揭示鱼类多样性的 起源和演化过程。
THANKS
感谢观看
头骨
头骨是鱼类最重要的骨骼 之一,保护脑部和感觉器 官,并支撑口、鼻、眼等 器官。
脊柱
脊柱支撑鱼的身体,保护 脊髓和神经,并分为颈椎 、胸椎、腰椎和尾椎等部 分。肌肉系统Fra bibliotek肌肉类型
鱼类的肌肉系统包括躯干肌和鳃 盖肌,躯干肌用于运动,鳃盖肌 用于呼吸。
运动方式
鱼类通过躯干肌的收缩和舒张实 现游动,不同的鱼类有不同的运 动方式,如鲨鱼的快速游动和鳗 鱼的蜿蜒游动。
鱼类与人类的关系
经济价值
16 章鱼纲
第十六章鱼纲(16分)一、名词1.原尾42.歪尾(1)15203.正尾3 184.盾鳞9 125.硬鳞5136.骨鳞(2)177.圆鳞与栉鳞108.鳞式9 17 199.鳍式6 11 19 10.鳔10 11.管鳔类与闭鳔类8 13 12.腮耙4 13.咽齿712 1514.半鳃与全鳃11 15.性逆转7 16.动脉球与动脉圆锥6 17.韦伯氏器3 14 2018.幽门盲囊与螺旋瓣5 19. 侧线器官(1)16 20.罗伦氏壶腹(2)19 21.鳍脚1020二、填空1.鱼类中最大的目是_______,淡水鱼中最大的目是_______。
72.“四大家鱼”指的是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_。
23.鱼类的体型大致可分为四种,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4.鱼类头部和躯干部的分界线是_______或_______,躯干部和尾部的分界线是_______或_______。
145.现存鱼类的鳞片一般来自于_______层,可分为_______ 、_______ 、_______三种类型。
36.鱼类的尾鳍根据外部形态和_______分为三种类型,即_______ 、_______、_______。
137.鱼类的口的位置和_______有关,一般可分为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
88.鱼类的循环属于_______循环方式,其心脏分_______ 心房_______心室。
9.有些鱼类除了鳃呼吸外,还有一些辅助呼吸的器官,如泥鳅可用_______辅助呼吸,黄鳝可用_______辅助呼吸,鲇鱼和鳗鲡可用_______辅助呼吸,肺鱼和雀鳝可用_______辅助呼吸等。
910.在鱼类的鳍式中,D代表_______,A代表_______,P代表_______,V代表_______。
411.鱼类的咽颅由7对_______组成,第1对为_______,第2对为_______,第3~7对为_______。
鱼 纲
6.生殖 大多数雌雄异体。 黄鳝雌雄同体,有性逆转现象。
生殖方式:
卵生: 卵胎生: 胎生:体内受精,受精卵在母体内发育成幼后 产出体外。在胚胎发育前期以卵黄为营养,到后 期卵黄消耗完后,直接从母体子宫壁吸取营养。 如鲨鱼。
1.7皮肤有丰富的粘液腺,大多数种类有鳞片。
鱼类皮肤粘液腺的功能: 1)能分泌大量粘液,使体表润滑,以减少水的 磨擦。 2)形成一层隔离膜,使皮肤减少对水分的渗透, 以维持体内渗透压的平衡。
鳞片是鱼类特有的皮肤衍生物,是一种保护 性结构。 根椐鳞片的不同形态,可分成三类: 1)盾鳞:由菱形的骨质基板和隆起的圆锥形 棘组成。为软骨鱼所特有。 2)硬鳞:为斜方形骨板,表面有一层闪光物 硬鳞质,为原始硬骨鱼所特有,如中华鲟。
7.鱼类的洄游
洄游:是鱼类的一种周期性、定向性和群集性 的迁徒运动。鱼类依靠洄游来寻找它在生活 的某一时期所需要的特定环境。 1)生殖洄游:鱼类生殖腺发育成熟的一定时 期内,沿着一定的路线寻找产卵场所。 (1)由深海游向浅海和近海产卵,如大、小 黄鱼。 (2)由海洋游向江河作溯河洄游,如鲥鱼、 大马哈鱼等。 (3)由江河向海洋作降河洄游,如鳗鲡。
1.3 以脊柱代替脊索,脊椎的脊体的双凹型。
在鱼类中,作为支持躯体中轴的脊索为一 系列脊椎骨构成的脊柱所代替,从而加强 了支持身体、保护脊髓的机能。
鱼类脊髓骨的特点:
无颈椎,脊髓骨和头骨相连,头不能转动。 脊柱分化程度低,只分为体椎和尾椎。 有肋骨,无胸骨 。 体椎全为双凹型。 在相邻两椎体间的空隙和椎体中央小管内尚 留有残余的脊索。
硬鳞
3)骨鳞:为圆形鳞片,根椐其后缘的形状可分 为: (1)圆鳞:后缘光滑,如鲫鱼。 (2)栉鳞:后缘有锯齿状突起,如鲈鱼。
第16章 鱼纲 (动物学)
第十六章
鱼纲(Pisces)
鱼类:是一类身体披覆鳞片、以颌取食、用鳃呼吸、以鳍 为运动和平衡器官、适应水栖生活的低等脊椎动物
鱼
●
一、鱼类的主要特征 进步特征:
类
鱼类是适应水栖生活的低级有颌脊椎动物
1、出现了上下颌:
主动的捕获食物,消化食物;适应攻击、防御等多种活动 (如求偶、育雏等),并带动动物体制结构的全面发展和提高。
躯干部:自鳃盖后缘至肛门(或泄殖孔)。 尾部:肛门(或泄殖孔)至体末端。
鲤鱼
鲤鱼
1.2.1头部
口:由活动的上下颌支持,称颌口类。
口位: 口腹位:软骨鱼 口端位:硬骨鱼
触须 有味蕾,司味觉。
鲤鱼触须2对:1对吻须,1对颌须。 鲫鱼:无触须
眼
角膜平坦,晶体大而圆,适于近视
无活动的上下眼睑,无泪腺 眼的大小、位置与生活方式有关
消化系统
软骨鱼
消化管:口腔、咽、食道、胃(J形、贲门、幽门)、肠(12指肠、螺
旋瓣肠、直肠:直肠腺)、泄殖腔
消化腺:肝(油脂,调节鱼体密度;胆汁入小肠前部)、 胰( 12指肠、胃之间的肠系膜,胰液入12指肠)
鱼 类 ——硬骨鱼
消化系统
消化管:口腔、咽、食道、肠、肛门 消化腺:肝胰腺、胆囊 鳃耙:阻拦食物和沙粒
背鳍退化成一根尾针
带鱼:背鳍与尾鳍相连
鲐鱼
背鳍后有由鳍条 形成的数个小鳍 (附鳍)
鮣鱼第一背鳍形成吸盘
胸鳍(pectoralfin) 相当于前肢,平衡身体,控 制运动方向。
软骨鱼: 胸鳍水平位。 硬骨鱼:胸鳍垂直位。
腹鳍(ventralfin) 相当于后肢。辅助身体升降, 转弯。 软骨鱼:位于泄殖腔两侧。 硬骨鱼: 特化:软骨鱼雄性---鳍脚,鰕虎鱼---吸 盘
鱼纲(Pisces)
鳍脚
三、肌肉系统
1.头部肌肉 眼肌与鳃节肌 2. 躯干肌 大侧肌——被一水平肌隔分 为轴上肌与轴 下 肌。 棱肌——支配升降的纵行肌 肉。 3.附肢肌 4.发电器官
发电器官
四、消化系统
消化管与消化腺 1. 消化管 口腔——咽——食道—— 胃——肠——肛门 消化管从表——里由:浆膜、 肌肉层、粘膜下层和粘膜层 组成。 在粘膜层内壁上有褶皱(硬 骨鱼类)或螺旋瓣(软骨鱼 类)。 作用:延缓食物在消化管移 行速度和增加吸收面积。
第二节 鱼纲的主要特征
鱼类比圆口类更为进步的机能结构,主要表现在: 1、出现了上、下颌。与无颌类相比称为有颌类。
2、有鳍条支持的鳍作为运动器官。
3、脊柱代替了脊索。 4、脑与感觉器官更为发达,脑分为明显的五部分。
鱼类适应于水生生活的特征
1、身体仅分为头、躯干和尾3部分。头骨与躯椎间缺 乏颈部,头部不能灵活转动。 2、体形多呈梭形,在水中游泳时减少水的阻力。体表 多被鳞片。 3、以鳃进行呼吸,鱼的呼吸动作是依靠口的开关,鳃 弧的张缩以促使水的通入与流出。 水——口——咽——鳃裂——体外 4、血液循环是单循环。与鳃呼吸相联系,鱼类心脏只 有一心房一心室。
头骨 中轴骨骼 脊柱及 肋骨 内骨骼 附肢骨骼 支鳍 骨 软骨——圆口纲动物和软骨 鱼类所具有。 硬骨——硬骨鱼所具有。 软骨性硬骨 分为 膜性硬骨
带骨
(一)中轴骨骼
1、头骨 脑颅:包藏脑及视、听、 嗅等感觉器官。
咽颅:左右两侧包围消化 管的前段,分别
支 持上下颌、舌和
鳃。
由颌弓、舌弓和 鳃 弓组成。
鳍式
概念:书面表达鳍的种类和鳍条数目的形式,称为鳍式。 鳍棘的数目——大写罗马数字;软鳍条的数 目—— 阿拉伯数字;鳍棘与软鳍条连续时用“-”表示, 鳍棘或软鳍条的数目范围以“——”表示。D分 离时, 则以“,”分开。 鳍式是鱼类的分类标准之一。
鱼纲(Pisces)
五、呼吸系统
• • • • • • 鳃 哺助呼吸器官:如皮肤、口 咽腔表面、褶鳃(鳃 上器)、鳔。 1.鳃的结构 具5对鳃弓,前4对鳃弓内缘 着生鳃耙,最后1对特化成咽 下骨(或下咽骨)。 • 鳃弓的外凸面上——2片鳃丝, 每一片鳃丝——半鳃,2片鳃 丝合为一全鳃。 • 共有4个全鳃。
鳃的结构
• 软骨鱼类:原始,鳃孔直接 • 开口于体外。鳃 • 间隔发达。咽每 • 侧具四个全鳃,一 • 个半鳃。 • 硬骨鱼类:鳃裂有鳃盖保护, • 鳃间隔退化,咽 • 部每侧有四个全鳃。 • 以总鳃孔通体外。 • 鳃片:由许多鳃丝组成,上 • 密生毛细血管。
鳍
偶鳍:成对。 • 胸鳍(P)与腹鳍(V)。 • 基本功能:维持身体 • 的平衡和改变运动方向。 奇鳍:不成对。 • 背鳍(D)、臀鳍(A)和 • 尾鳍(C) • D+A:维持身体平衡,防止 • 倾斜摇摆,帮助游泳。 • C:结合肌肉的活动,可以稳 • 定身体,控制游泳方向并 • 能推动鱼体前进。
鲤鱼的头骨
• 枕骨区:围绕枕骨大孔,包 括基枕骨、外枕骨和上枕骨, 其中外 • 枕骨为一对。
• 脑颅背面:自前往后的骨片 有成对的鼻骨、额骨、顶骨、 颞骨。
• 脑颅腹面:犁骨、副蝶骨各 一块。
1、头骨
• • • • • • • • • • • 前颌骨 上颌 颌弓: 上颌骨 齿骨 下颌 偶骨 咽颅 关节骨 舌颌骨 舌弓:1对。角舌骨 基舌骨 鳃弓:5对。 鲤科鱼类:下咽骨,上无鳃, 可长咽喉齿。
1.消化管
• • • • • • • • • • • • • • 舌:在口咽腔的底部。上有味蕾, 有辨别食物的机能。 鳃耙 位置:着生在鳃弓的内缘。 作用:滤食器官。 鳃耙的数目、形状和疏密状况 与鱼的食性有关。 肉食性鱼类:粗短而疏。 杂食必或草食性鱼类:短而疏, 数较多。 浮游生物食性鱼类:细长而稠密。 食道:短。 胃:膨大。前后有贲门与幽门。 肠:分化不明显。长度与食性有关。
第16章 鱼纲1
1.头部:吻端至鳃盖后缘(或最后一对鳃裂孔后缘)
2.躯干部:鳃盖后缘至肛孔。 3.尾部 :肛孔至尾鳍端部。
鱼业生产上测定鱼体尺的主要7项目:体长、全 长、体高、头长、头高、尾柄高、尾柄长。
鱼外形与体尺
鱼的尾形(尾鳍的类型)
依外形和脊柱尾端位置的不同,鱼尾 一般被分为3种类型:
(1)正尾(正形尾鳍)
鱼鳔有的只一室,有的间隔为若干室或呈蜂窝状。 鳔壁上有微血管分布。
七 其它特征:
(1)消化道:已分化出胃、肠,有明显的胰腺。
但硬骨鱼类的肠管分化不明显,无大肠、小肠区分
(2)血液循环:为单循环。心脏主要由一静脉窦、一 心房(心耳)、一心室组成。软骨鱼类还包括动脉圆 锥。 (3)神经系统:已分化出中枢神经系统(脑、脊髓)、 外周神经系统、植物性神经系统。 (4)听觉器官为内耳,有三个半规管。 (5)生殖腺有生殖导管(输精管、输卵管)
鳍条有2种类型:
不分节、不分支。见于软骨鱼类。
(2)鳞质鳍条(皮质鳍条):由鳞片衍生而成. 特点:有分节,末端分支或不分支。分支的称分 支鳍条,不分支的称不分支鳍条。
食品鱼翅就是鲨鱼的角质鳍条。
棘:有些鱼类在背鳍或臀鳍的前方,有由鳍
条变成的坚硬鳍棘。鳍棘不分支、不分节。
硬骨鱼类的鳍骨退化,仅有基鳍骨,且常出现肩带直接关联鳍条现象。
5.鳍角 软骨鱼类的交配器,由腹鳍内侧一块基鳍软骨特化 而成的变形器官。
二.肌肉系统
“W” 形肌节,分节现象明显,肌节之间 有肌隔联系。体侧肌肉被一水平侧隔分 成轴上肌和轴下肌两部分。
全身肌肉可分为4大部分:
头部肌肉、躯干肌、附肢肌、发电器官
第十六章 鱼纲(Pisces)
鱼:体被鳞,以鳃呼吸,用鳍作为运动 器官,凭上下颌摄食,变温、水生的脊 椎动物。
第16章 鱼纲形态与结构(教案)
• 表达:D代表背鳍;A代表臀鳍;V代表腹鳍。 P代表胸鳍;C代表尾鳍。 罗马数字示鳍棘的数目。 阿拉伯数字示软鳍条的数目。 “-”示鳍棘与软鳍条连续,“,”示分离。 “—”示鳍棘或软鳍条的数目范围。
31
• 二、皮肤的结构
皮肤结构
表皮
腺 层:含多种单细胞腺 生发层:基部增殖层
• 现存鱼种在不同栖息水域中所占的百分比示意图
5
第一节 鱼纲的主要特征
• 一、比圆口类进步的特征
比圆口类进步的特征
出现了上、下颌 有了成对的附肢 脊柱代替了脊索 脑和感官更发达
6
发达的感官和脑
颌 偶 鳍
• 白斑狗鱼Northern Pike (Esox lucius)示意图
7
脊柱代替了脊索
8
• 二、适应水生生活的特征
软骨化骨 硬骨
膜成骨
先形成软骨再骨化 形成的的硬骨
直接由骨细胞发 育而成的硬骨
44
• ㈡骨骼系统的构成
头骨 脑颅 咽颅
中轴骨骼 脊柱 躯椎 尾椎
骨骼系统
肋骨
带骨 肩带 腰带
附肢骨骼
鳍骨
奇鳍骨 偶鳍骨
45
• ㈢头骨 (skull)
软骨鱼:软骨脑箱 脑颅
硬骨鱼:许多骨片构成
头骨
形成上、下颌
咽颅
第1对咽弓:颌弓 第2对咽弓:舌弓 第3~7对咽弓:鳃弓
51
• 鱼类躯干椎和尾椎的比较
髓棘
脉棘
52
• ㈤附肢骨骼 (appendicular skeleton)
肩胛骨、乌喙骨、锁骨、后锁 骨、上锁骨连于头骨上。
附肢骨骼
带骨 偶鳍骨
16鱼纲
歪尾型,鲨鱼
臀鳍(analfin) 维持鱼体垂直平衡。
鲐鱼
臀鳍后边有由 一根鳍条形成 的数个小鳍
鲶鱼 臀鳍与尾鳍相连
鳕鱼
2个臀鳍
食蚊鱼
雄性臀鳍鳍条特化成交配器
2、皮肤及其衍生物
鱼的皮肤:由表皮和真皮组成
特点:富有粘液腺。
皮肤衍生物-鳞片:
盾鳞 硬鳞 骨鳞
盾鳞 硬鳞 骨 鳞
生殖洄游:鱼类生殖腺发育成熟的一定时期内,沿
索饵洄游:鱼类以寻找食物为主所作的洄游,其 路线、方向和时间受饵料生物波动的影响较大, 不像生殖洄游那么稳定。 越冬洄游:当秋季的气温下降影响到水温时, 鱼类为寻找适宜的水温常集结成群从索饵的海 区或湖泊中分别移到越冬海区或江河深处。
五、鱼类的起源和进化
硬骨鱼:通过上匙骨与头骨相连(鱼类特有的)。 软骨鱼:肩带不与脊柱直接相连,而是通过肌肉间接连 于脊柱上。 腰带pelvic girdle 腰带不与脊柱直接相连。
2.鳍骨(偶鳍和奇鳍)
雄性软骨鱼腹鳍内侧一块基鳍软骨特化形成交配器叫鳍 脚。
5、消化系统
消化道:
口、口腔、咽、食道、胃、肠、泄殖腔(肛
腹鳍(ventralfin) 相当于后肢。辅助身体升降, 转弯。 软骨鱼:位于泄殖腔两侧。 硬骨鱼: 特化:软骨鱼雄性---鳍脚,鰕虎鱼---吸 盘
腹鳍腹位
位于腹部,较低等的鱼 类。如鲤形目
腹鳍胸位
位于胸鳍下方鳃盖 之后。如鲈形目
大黄鱼
腹鳍喉位 腹鳍位于鳃盖之间的喉部如鳕鱼
鳕鱼
无腹鳍
和一心室、动脉圆锥(软骨鱼)或 动脉球(硬骨鱼)组成。
6、具特殊的皮肤感觉器官——侧线
鱼纲
第十六章鱼纲1、鱼纲是体被骨鳞,以鳃呼吸,用鳍作为运动器官和凭上下颌摄食的变温水生脊椎动物。
2、鱼纲是脊椎动物中种类最多的一个类群,超过其他各纲脊椎动物种数的总和,包括硬骨鱼和软骨鱼两大类。
3、鱼类的体形一般有四种:纺锤形、侧扁形、平扁形和鳗形。
4、颌的出现在脊椎动物发展史上,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形态发展和进步,并由此引起生活方式的重大改变:动物可以用上、下颌构成的口作为索食工具,主动地追逐捕食对象,增加获取食物的机遇,并通过口中牙齿的撕咬和压碎作用,使原来不能直接利用的物质转变为食物,从而开拓了广泛摄取食源的领域。
颌的出现及其多用途的活动机能,还促进了运动器官和其他相关器官的发展,从而带动了动物机制结构的全面进化。
5、鱼类皮肤的单细胞腺分泌的大量粘液,能润滑鱼的体表,减少游泳时与水的摩擦。
鱼体只需消耗较少的能量,即可获得较快的运动速度。
粘液还能保护鱼体使之免遭病菌、寄生物和病毒的侵袭。
粘液有迅速凝结和沉淀水中悬浮物的作用,这对栖息在水底浑浊环境中的鱼类说来,更具有特殊的意义。
6、鱼类的真皮由表及里可分为外膜层、疏松层和致密层3层。
7、鱼类的色素细胞有4种,即黑色素细胞、红色素细胞、黄色素细胞和虹彩细胞(或称反光体)。
8、鱼鳞分3种,即骨鳞、盾鳞和硬鳞。
9、在偏近骨鳞前区处有一鳞焦,是鳞片的最早形成部分。
10、鱼鳞数目终生不变,但能继续增大,可用作分类鉴定特征之一。
11、分布在我国的鲟鱼和鳇鱼除了尾鳍上叶保留着若干硬鳞外,其余的均已消失不见,至于体侧5行块状骨片是骨板而非硬鳞。
12、鱼类较发达的内骨骼系统可分为中轴骨骼和附肢骨骼两部分。
13、鱼类的咽颅是7对分节的弧形软骨,位于脑颅下方并围绕着消化管的前段,第一对为颌弓,这是脊椎动物最早出现和原始型的颌,称初生颌;第二对为舌弓;第三至七对是支持鳃的鳃弓。
14、鱼类的头部肌肉主要包括由脑神经控制活动的眼肌和鳃节肌;躯干肌可分为大侧肌和棱肌二部分,且大侧肌是鱼体上最大、最重要的肌肉。
第十六章 鱼纲
第十六章鱼纲(Pisces)[知识点]鱼类的内部结构、鱼类分类、鱼类洄游、鱼类起源。
[重难点]重点了解硬骨鱼类与软骨鱼类的区别,鱼类洄游的类型、机制,了解常见鱼类;鱼类与水生生相相适应的特征。
鱼类:是终生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以鳍运动,具上、下颌的一类脊椎动物。
鱼类是一类分布广,种类多(24000种,是脊椎动物之冠),形态多样,适应性强,与人类关系极为密切的脊椎动物。
与以下鱼区别:墨鱼(乌贼),鲸鱼、娃娃鱼、鳄鱼、七鳃鳗、文昌鱼……第一节鱼纲的主要特征一、体多呈纺锤形(流线型),体表多被鳞片,皮肤富有粘液腺;1.身体分区:①头:吻端至最后一对鳃裂(软骨鱼类)、鳃盖骨的后缘(硬骨鱼类)②躯干:软:最后一对鳃裂、硬:鳃盖后缘。
至肛门(或臂鳍起点)。
鲽鲆类至体腔末端或尾椎。
③尾:肛门(或臀鳍起点)→最后一木文尾椎骨无颈部:为鱼类与陆生脊椎动物的主要区别之一。
软骨鱼类身体分区硬骨鱼类分区2.体轴与体型A.体轴:头尾轴AA’、背腹轴BB’、左右轴CC’。
三轴互相垂直B.体型①纺锤型:头尾轴>背腹轴>左右轴中上层鱼类,游泳迅速。
如鲨、青鱼②侧扁型:左右轴相对缩短,背腹轴显着增长,中下层鱼类。
如:武昌鱼③平扁型:左右轴特别长,背腹轴特别短,底栖种类,行动迟缓,如鳐、魟等。
④棍棒型:头尾轴特长,左右、背腹轴短几乎相等。
身体延长呈棍棒状,如黄鳝。
此外,还有其它形状:如带型:如带鱼。
球型:如刺河鲀。
箱型:如箱鲀。
其它不规则型,如海龙、海马、翻车鱼等。
3.鳞片是皮肤衍生物,具保护体表的作用。
根据形状不同分三种:A.楯鳞:与牙齿为同源器官。
表皮:形成釉质。
B.硬鳞:由真皮演化而成。
为硬骨鱼中原始的鳞片,见干鲟鱼、雀鳝。
C.骨鳞:由真皮形成。
a.圆鳞:游离端后缘光滑,大多数硬骨鱼类。
如鲤鱼等。
b.栉鳞:游离端后缘有许多细小锯齿或齿状突起。
如:大、小黄鱼、鲽等。
例外情况1.无鳞:如鳝、鲶、黄鱼桑、鱼危等2.呈刺状:如刺鲀等3.骨板状:如海马等。
第十六章鱼纲
1. 头部
口:由活动的上下颌支持,称颌口类。 口的位置依口裂的方向分为3类:
与鱼食性有关
13
触须:着生于口周围,上面分布有味蕾。
吻须 位于吻部(上唇处)。 颌须 位于口角(上下颌),鲤:1对吻须,1对颌须。 颏须 位于下颌中央。 鼻须 位于鼻孔之间。
14
2. 躯干部 鳍、侧线
偶鳍 胸鳍和腹鳍
咽
颌弓 舌弓 鳃弓 咽颅
鳃裂
38
咽颅和脑颅的连接方式
舌接式 舌颌骨为悬挂器。硬骨鱼,部分软骨鱼。
39
2.脊柱
躯干椎 组成
尾椎
特征:双凹型
躯干椎 尾椎
40
椎骨的结构
各椎骨的髓弓连成椎管,内有脊髓通过。脉 弓连成脉管,内有血管通过。
椎体
尾椎 41
椎体的结构
棘突 双凹型椎体
椎体:双凹型 脊索:念珠状
硬骨鱼类呼吸运动示意图
60
气体充分交换
水流经鳃方向与血
液循环方向相反
61
2. 鳔 —比重调节器
根据鳔与食道间有无鳔管相通,分为: 有鳔管(鳔管)——开鳔类,鲤形目 无鳔管(红腺和卵圆区)——闭鳔类,鲈形目
闭鳔类的鳔
62
鳔的功能
* 调节比重 * 呼吸 * 感觉 * 发声
韦伯氏器 (weberian organ)
?体外受精体外发育?体外受精体内发育如非洲鲫鱼罗非鱼?体内受精体外发育卵生如虎鲨?体内受精体内发育卵胎生如角鲨假胎生如星鲨7879鱼类为寻找其不同生理阶段所需要的环境条件从而完成繁殖生长发育等各项生命活动进行周期性定向性集群性的长距离游动
1.纺缍型 头尾轴>背腹轴>左右轴,栖息在水上层
鱼类中最常见的体型,全身呈流线型,适于水中游泳, 如鲤鱼、青鱼、鲨鱼等大多数鱼类。
M-鱼纲
1、 表皮
表皮包在鱼体最外层,由上皮细胞构成。 可以 分为生发层和腺层两部分: ◆生发层 位于基部,由一层柱状细胞构成,细胞具 有分生能力,分裂出的新细胞,用来补充表层损 伤脱落的上皮细胞。 ◆腺层 位于生发层的上方,因本层含有各种腺细胞 而得名。 ◆珠星 (婚配结节):局部表皮细胞角质化的产物。 主要出现在头部、鳍条等处 。 出现特点 : *繁殖季节出现或繁殖期强、非繁殖期弱 *雄有雌无或雄强雌弱 *并非所有鱼类都有珠星
硬鳞
3)骨鳞:见于硬骨鱼类,为圆形鳞片,根椐其 后缘的形状可分为:
(1)圆鳞:后缘光滑,如鲫鱼。 (2)栉鳞:后缘有锯齿状突起,如鲈鱼。
表面分区:基区、顶区、上侧区、下侧区 上下分层:骨质层和纤维层 鳞焦、鳞嵴、年轮
栉鳞
鱼类各种鳞片比较
种类 来源
形态
分布类群
盾鳞 表皮+真皮 棘状
硬鳞 真皮
菱形
软骨鱼类 少数硬骨鱼
臀鳍倾肌
肌节圆锥
臀鳍缩肌
A躯干部肌节
B尾部肌节
图16-20 鲈鱼的肌肉系统
1、组成
四、消化系统
消化管:口咽腔、食道、胃、肠、肛门
{ 软骨鱼:定形的肝脏和胰脏
{ 消化腺 硬骨鱼:肝胰脏或肝脏与弥散的胰脏
鳔
头肾 脑
肾脏 鳔
输尿管
鳃
动脉球
心室 心房
肝 胃
睾丸
胆囊 脾 肠
膀胱 肛门 尿殖孔
静脉窦
输精管
图16-21 鲤的内脏
间插骨
三脚骨
肋骨
图16-27 鲤形目鱼类的韦伯氏器
六、循环系统
(一)组成:心脏、血管、血液 (二)心脏
图
16
窦房瓣
16第十六章 鱼纲
图 16 28 硬 骨 鱼 心 脏 模 式 图
动脉圆锥 迹器官 痕
窦房瓣
-
(三)血管
图16-30 硬骨鱼的鳃循环
(四)血液 (五)循环方式:单循环
• 血液——心室——腹大动脉——入鳃动脉(4-5 对)——鳃(在鳃小片上分支形成微血管网)— —出鳃动脉——背大动脉——全身各处——静 脉——静脉窦——心房——心室 • 鱼类血液:少,红细胞有核。
4.嗅觉器官:非常灵敏。 组成:鼻孔、鼻腔和嗅 囊。 鼻孔1对,鼻腔不与口 腔相通。 只具嗅觉作用而与中呼吸无关。
总结:
比圆口类进步的特征
1、出现了上、下颌
2、有了成对的附肢,即1对胸鳍、1对腹鳍
3、脊柱代替了脊索 4、脑和感官更发达
第三节
鱼纲分类
现存22,000种,我国有2830种 软骨鱼类(Chondrichthyes)
尾鳍
胸鳍 腹鳍
—推进、转向、平衡 —运动、转向、平衡 —拐弯、升降、平衡
偶鳍
{
鳚鱼 鲈鱼
腹鳍的位置
{
腹鳍腹位:鲤
腹鳍胸位:鲈鱼 腹鳍喉位:鳚科
鲈鱼的骨骼
二、皮肤及其衍生物 1、基本结构:表皮+真皮 2、衍生物:色素细胞、粘液腺、毒腺、发光器、鳞片等
色素细胞 粘液细胞 鳞片 表皮
粘液的 作用?
鱼类的躯体结构概述
一、外部形态
鱼类的体轴
(一)体形
纺锤型 侧扁型 平扁型 棍棒型
图16-2 鱼类四种主要体型
1.纺锤型 头尾轴﹥背腹 轴﹥左右轴。 较常见,这种 体型的鱼往往 最善游泳。如 鲨鱼。
2.平扁型 背腹轴特短, 左右轴特长。 多底栖,行动 较迟缓。如鳐 鱼
3.侧扁型 背腹轴增加,头 尾轴﹥左右轴。 此类鱼游泳能力 差,多栖于中下 层水流较缓水域 如鲳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对,颌弓(1)、舌 弓(1)和鳃弓(5) 颌弓:第一对咽颅,构成软骨鱼的上下颌,为脊椎动物中最早出现和 次生颌:硬骨鱼等其他脊椎动物的初生颌的骨块被前颌骨、上颌骨和齿骨等 鳃弓:第3~7对咽颅,支持鳃。硬骨鱼第5对鳃弓特化成一对下 舌弓:第二对咽颅。由一对舌颌骨,一对角舌骨和单块基舌骨构 最原始的颌,由左右两块腭方软骨构成上颌,两块麦氏软骨构成下颌 膜骨所代替而形成的颌称次生颌,初生颌骨块退居口盖部或转化为听骨。 咽骨,其上有咽齿着生 ,外覆鳃盖骨,构成鳃腔。 成。通过舌颌骨连接上下颌与脑颅,这样的连接方式称舌接式。 ,称初生颌。
软骨鱼和硬骨鱼头骨的区别
软骨鱼 硬骨鱼
脑颅 无分界及合缝,为一软骨匣。相 硬骨鱼脑颅骨块数是脊椎动物中 当于脊椎动物胚胎中的软颅 最多的。
颌弓 腭方软骨、麦氏软骨——初生颌 腭骨、翼骨、方骨——口腔顶壁 前颌骨、上颌骨、关节骨、齿骨、 隅骨——次生颌
舌弓 基舌软骨、舌颌软骨、角舌软骨 舌颌骨、续骨——悬器 基舌骨、舌骨——支持舌 鳃弓 咽鳃软骨、上鳃软骨、角鳃软骨、第5对鳃弓特化成下咽骨,其上着 下鳃软骨、基鳃软骨; 生咽齿,外覆鳃盖骨,构成鳃腔。
(2)躯干和尾
鳍 奇鳍 偶鳍 尾 鳍 胸 鳍 腹 鳍 盾 鳞 鳞片 硬 鳞 骨 鳞
背 鳍
臀 鳍
原 正 歪 尾 尾 尾
侧线鳞
侧线上鳞
侧线下鳞
鳞式
鲤鱼的鳞式
5 34~38 8
与水生生活相适应的形态特征
1. 流线型体形 2. 具鳍 3. 具鳞片 减小游泳的阻力 维持身体平衡、游泳。 减少游泳时体表的湍流
(2)骨骼系统 构成
中轴骨 头 骨 脑 颅 咽 颅 脊 柱
眶下骨 额骨
中筛骨 前颌骨 附鼻骨 鼻骨 齿骨
附肢骨
泪骨
腹眶后骨
背眶后骨 前鳃盖骨
顶骨 翼耳骨
脑颅完整。软骨鱼的脑颅 无分界及合缝,是一个软 骨匣。硬骨鱼脑颅骨块数 是脊椎动物中最多的。
鳃骨
后颞颥骨 后顶骨
(2)骨骼系统 构成
中轴骨 头 骨 脑 颅 咽 颅 脊 柱 附肢骨
2. 内部结构 (1)皮肤及衍生物 皮肤:润滑、维持体内渗透压恒定、辅助呼吸、感受刺激、 吸收营养和保护身体不受细菌等外来物的侵袭。 生发层:增殖层 表皮
润滑,减小摩擦 腺层:含单细胞粘液腺 沉淀悬浮物 防止病菌、寄生物和病毒的侵袭 外膜层
真皮:由纤维结缔组织构成 疏松层
致密层
衍生物及附属结构
鳞片
年轮——鱼龄
衍生物及附属结构
鳞片
盾鳞 来源—表皮和真皮 基板 硬鳞 来源—真皮
骨鳞 来源—真皮 分区 圆鳞
类型 栉鳞
分层 骨质层 纤维层
构成
鳞棘
逐圈
鳞嵴
逐片
年轮——鱼龄
衍生物及附属结构 鳞片
黑色素细胞
色素细胞 红色素细胞
黄色素细胞 虹彩细胞
毒腺:表皮细胞聚集沉入真皮层内形成,分泌毒液。 发光器:可分泌荧光素,照明、觅食和识别同类。
前凹型椎体:椎体前端凹入而后端凸出,两椎体间的关节比较灵活, 脊索虽有残留,但不成为连续的索状。两栖类、多数爬行类和鸟类 的第一颈椎属此类型。 后凹椎体:椎体前端凸出而后端凹入。两栖类及少数爬行类。
马鞍型或异凹型:椎体两端成横放的马鞍形。椎间关节活动性极大, 脊索已经不存在。鸟类的颈椎。 双平型:椎体前后两端扁平,椎体之间垫以纤维软骨的椎间以减少 活动时的摩擦。椎间盘内仍保留盘少量的脊索。见于哺乳类。
第十六章鱼纲(Pisces)
第一节 概述 1. 鱼是体被鳞、以鳃呼吸、用鳍作为运动器官和凭上下颌摄 食的变温水生脊椎动物。
2. 脊椎动物中最适于水中生活的一大类群。
3. 脊椎动物中种类最多的一个类群。 4. 水环境的多样性,使鱼产生了适应辐射,在整个脊椎动物 中表现出鲜明的多样性,比其他脊椎动物种类丰富数量巨大。
颌关节的类型
两接式:上颌骨的基突及耳突以韧带与、脑颅相连,舌颌骨 舌接式 又以韧带连脑颅与上下颌。低等软骨鱼、总鳍鱼属此类型。 舌接式:通过舌颌骨连接下颌与脑颅。硬骨鱼、软骨鱼中的 板鳃类、棘鳍鱼。 自接式:上颌骨直接与脑颅相连或与之愈合,其上的方骨与 自接式 下颌骨相关节,舌颌骨失去悬器的作用。肺鱼和大部分的陆 生脊椎动物。 颅接式:上颌骨已与脑颅愈合,其方骨与关节骨演变为中耳 听小骨,下颌的齿骨直接和颞骨关节。仅见于哺乳动物。
(2)躯干和尾
鳍 奇鳍 偶鳍 尾 鳍 胸 鳍 腹 鳍 鳞片
背 鳍
臀 鳍
维持身体平衡,改变运动方向。胸鳍,协助 背鳍和臀鳍维持身体平衡,防止倾斜、 原 正 歪 原尾:脊柱末端平直,将尾鳍分为完全对称的上、下两叶,内外均对称。常 平衡鱼体和控制运动方向。腹鳍,具有稳定 摇摆,帮助游泳;尾鳍结合肌肉,稳 尾 尾 尾 见于胚胎期或仔鱼。 身体和辅助升降的作用,通常体积小于胸鳍, 定身体,控制方向,推动鱼体前进。 有些前移位于胸鳍下方前后,称腹鳍胸位; 歪尾:脊柱末端上翘,伸入入尾鳍上叶,将尾鳍分为上、下不对称的两叶, 维持身体平衡,游泳。 有些前移至喉部下方,称腹鳍喉位。 一般上叶较大,内外均不对称。多见于软骨鱼。 正尾:脊柱末端上翘达尾鳍基部,外形对称,内部不对称。见于多数硬骨鱼。
颅接式
(2)骨骼系统 构成
中轴骨 头 骨 脑 颅 咽 颅 躯 椎 脊 柱 尾 椎 附肢骨
椎体为双凹型,为脊椎 动物中最原始的类型。
椎体类型
双凹型椎体:椎体前后都凹入,椎体间的空隙保存着结缔组织、软 骨或退化的脊索。两椎体之间的球形脊索以细线状残余脊索穿过椎 体彼此相连。鱼类、有尾两栖类和少数爬行类。
骨鳞 来源—真皮 分区 圆鳞 类型
骨鳞分区及表面结构
盾鳞
硬鳞
栉鳞
分层 骨质层 纤维层
逐圈
鳞嵴
逐片
年轮——鱼龄
衍生物及附属结构
鳞片
骨鳞 来源—真皮 分区 圆鳞 基板 盾鳞 来源—表皮和真皮 硬鳞
类型 栉鳞
分层 骨质层 纤维层
构成
鳞棘
逐圈
鳞嵴
逐片
盾鳞又称皮齿,延伸至上 下颌的,可执行牙齿的功 能。与牙齿是同源器官。
第二节 鱼纲的主要特征 1. 外部形态 体形
纺锤型
侧扁型
平扁型
棍棒型
不规则型
背腹轴>头尾轴>左右轴 左右轴=背腹轴 左右轴 > 头尾轴 > 背腹轴 头尾轴 > 背腹轴 > 左右轴。
流线型 减小水中运动的阻力
头
躯干
尾
(1)头部
上颌
口
外鼻孔
眼
下颌
鳃盖
吻须
触须
吻部
颌须 颏须 鼻须
口角
下颌中央 鼻孔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