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数与数轴上的点的对应关系
动点的函数图象问题(压轴题专项讲练)解析版—2024-2025学年九年级数学上册压轴题专项(浙教版)
动点的函数图象问题数形结合思想:所谓数形结合,就是根据数与形之间的对应关系,通过数与形的相互转化来解决数学问题的思想,实现数形结合,常与以下内容有关:(1)实数与数轴上的点的对应关系;(2)函数与图象的对应关系;(3所给的等式或代数式的结构含有明显的几何意义。
【典例1】如图,在△ABC中,∠ACB=90°,∠ABC=60°,BD=2,CD⊥AB于点D,点E、F、G分别是边CD、CA、AD的中点,连接EF、FG,动点M从点B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A方向运动(点M运动到AB的中点时停止);过点M作直线MP∥BC与线段AC交于点P,以PM为斜边作Rt△PMN,点N在AB 上,设运动的时间为t(s),Rt△PMN与矩形DEFG重叠部分的面积为S,则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图象大致为()A.B.C.D.本题考查几何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正确分段并分析是解题的关键.根据题意先分段,分为0≤t≤0.5,0.5<t≤1,1<t≤2三段,分别列出三段的函数解析式便可解决,本题也可只列出0≤t≤0.5,1<t≤2两段,用排除法解决.解:分析平移过程,①从开始出发至PM与点E重合,由题意可知0≤t≤0.5,如图,则BM=2t,过点M作MT⊥BC于点T,∵∠B=60°,CD⊥AB,∴BC=2BD=4,CD==BT=12BM=t,∵∠ACB=90°,MP∥BC,∴∠ACB=∠MPA=90°,∴四边形CTMP为矩形,∴PM=CT=BC―BT=4―t,∵∠PMN=∠B=60°,PN⊥AB,∴MN=PM2=4―t2,∴DN=MN―MD=MN―BD+BM=3t2,∵E为CD中点,∴DE=CD2=∴S=DE⋅DN=∴S与t的函数关系是正比例函数;②当0.5<t≤1,即从PM与E重合至点M与点D重合,如图,由①可得QN=ED=DM=2―2t,DN=32t,S矩形EDNQ=∵∠PMN=∠B=60°,CD⊥AB,∴SD==,∴ES=ED―SD=∴ER ==2t ―1,∴S =S 矩形EDNQ ―S △ERS =12(2―2t ―1)=―2+此函数图象是开口向下的二次函数;③当1<t ≤2,即从点M 与点D 重合至点M 到达终点,如图,由①可得DN =32t ,MN =4―t 2,∵AD ==6, DG =12AD =3,∴NG =DG ―DN =3―32t ,∴QF =NG =3―32t ,∴PQ==,∴HQ ==1―12t ,∴S =(HQ+MN )×QN 2==―∴S 与t 的函数关系是一次函数,综上,只有选项A 的图象符合,故选:A .1.(2024·四川广元·二模)如图,在矩形ABCD 中,AB =4cm ,AD =2cm ,动点M 自点A 出发沿AB 方向以每秒1cm 的速度向点 B 运动,同时动点N 自点A 出发沿折线AD -DC -CB 以每秒2cm 的速度运动,到达点B 时运动同时停止.设△AMN的面积为y (cm2),运动时间为x (秒),则下列图象中能大致反映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的是( )A.B.C.D.【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问题;根据自变量不同的取值范围得到相应的函数关系式是解决本题的关键.根据题意,分三段(0<x<1,1≤x<3,3≤x<4)分别求解y与x的解析式,从而求解.【解题过程】解:当0<x<1时,M、N分别在线段AB、AD上,此时AM=x cm,AN=2x cm,y=S△AMN=12×AM×AN=x2,为二次函数,图象为开口向上的抛物线;当1≤x<3时,M、N分别在线段、CD上,此时AM=x cm,△AMN底边AM上的高为AD=2cm,y=S△AMN=12×AM×AD=x,为一次函数,图象为直线;当3≤x<4时,M、N分别在线段AB、BC上,此时AM=x cm,△AMN底边AM上的高为BN=(8―2x)cm,y=S△AMN=12×AM×BN=12x(8―2x)=―x2+4x,为二次函数,图象为开口向下的抛物线;结合选项,只有A选项符合题意,故选:A.2.(22-23九年级上·安徽合肥·期中)如图,在△ABC中,∠C=135°,AC=BC=P为BC边上一动点,PQ∥AB交AC于点Q,连接BQ,设PB=x,S△BPQ=y,则能表示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是()A.B.C.D.【思路点拨】过点Q作QE⊥BC交BC延长线于点E,根据S△BPQ=y=12QE⋅BP列出解析式再判断即可.【解题过程】解:如图,过点Q作QE⊥BC交BC延长线于点E,∵AC =BC =∴∠A =∠ABC∵PQ∥AB ,∴∠CQP =∠A,∠CPQ =∠ABC∴∠CQP =∠CPQ∴CQ =CP =―x .∵∠ACB =135°∴∠ECQ =45°在Rt △CEQ 中,∠ECQ =45°,∴QE ==―x )=2―,∴y =12QE ⋅BP =12x 2x =―2+x =――2+∴当x =y 最大值=故选:C.3.(2024·河北石家庄·二模)如图所示,△ABC 和△DEF 均为边长为4的等边三角形,点A 从点D 运动到点E 的过程中,AB 和DF 相交于点G ,AC 和EF 相交于点H ,(S △BGF +S △FCH )为纵坐标y ,点A 移动的距离为横坐标x ,则y 与x 关系的图象大致为( )A .B .C .D .【思路点拨】如图,过G 作GK ⊥BC 于K ,过H 作HT ⊥BC 于T ,证明四边形ACFD 为平行四边形,可得AD =CF =x ,BF =4―x ,求解CT =FT =12x ,TH ==,同理可得:GK =―x ),再利用面积公式建立函数关系式即可判断.【解题过程】解:如图,过G 作GK ⊥BC 于K ,过H 作HT ⊥BC 于T ,由题意可得:AD∥CF ,DF∥AC ,∴四边形ACFD 为平行四边形,∴AD =CF =x ,∴BF =4―x ,∵△ABC 和△DEF 均为边长为4的等边三角形,AD∥CF ,∴∠D =∠DFB =60°,而∠B =60°,∴△BGF 为等边三角形,同理:△CFH 为等边三角形,∵HT ⊥BC ,∴CT =FT =12x ,TH ==,同理可得:GK =―x ),∴y =12x +12(4―x )⋅―x )=2―+故选B4.(2023·辽宁铁岭·模拟预测)如图,矩形ABCD 中,AB =8cm ,AD =12cm ,AC 与BD 交于点O ,M 是BC 的中点.P 、Q 两点沿着B→C→D 方向分别从点B 、点M 同时出发,并都以1cm/s 的速度运动,当点Q 到达D 点时,两点同时停止运动.在P 、Q 两点运动的过程中,与△OPQ 的面积随时间t 变化的图象最接近的是( )A .B .C .D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了动点问题函数图象.根据矩形的性质求出点O 到BC 的距离等于4,到CD 的距离等于6,求出点Q 到达点C 的时间为6s ,点P 到达点C 的时间为12s ,点Q 到达点D 的时间为14s ,然后分①0≤t ≤6时,点P 、Q 都在BC 上,表示出PQ ,然后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列式计算即可;②6<t ≤12时,点P 在BC 上,点Q 在CD 上,表示出CP 、CQ ,然后根据S ΔOPQ =S ΔCOP +S ΔCOQ ―S ΔPCQ 列式整理即可得解;③12<t ≤14时,表示出PQ ,然后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解题过程】解:∵矩形ABCD 中,AB =8cm ,AD =12cm ,AC 与BD 交于点O ,∴点O 到BC 的距离=12AB =4,到CD 的距离=12AD =6,∵点M 是BC 的中点,∴CM =12BC =6,∴点Q到达点C的时间为6÷1=6s,点P到达点C的时间为12÷1=12s,点Q到达点D的时间为(6+8)÷1=14s,①0≤t≤6时,点P、Q都在BC上,PQ=6,△OPQ的面积=12×6×4=12;②6<t≤12时,点P在BC上,点Q在CD上,CP=12―t,CQ=t―6,SΔOPQ=SΔCOP+SΔCOQ―SΔPCQ,=12×(12―t)×4+12×(t―6)×6―12×(12―t)×(t―6),=12t2―8t+42,=12(t―8)2+10,③12<t≤14时,PQ=6,△OPQ的面积=12×6×6=18;纵观各选项,只有B选项图形符合.故选:B.5.(2023·江苏南通·模拟预测)如图,在矩形ABCD中,AB=4,BC=6,E为AB中点,动点P从点B开始沿BC方向运动到点C停止,动点Q从点C开始沿CD→DA方向运动,与点P同时出发,同时停止;这两点的运动速度均为每秒1个单位;若设他们的运动时间为x(s),△EPQ的面积为y,则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的图像大致是()A.B.C.D.【思路点拨】先求出点P在BC上运动是时间为6秒,点Q在CD上运动是时间为4秒,再根据中点的定义可得AE =BE =12AB ,然后分①点Q 在CD 上时,表示出BP 、CP 、CQ ,再根据△EPQ 的面积为y =S 梯形BCQE ―S △BPE ―S △PCQ ,列式整理即可得解;②点Q 在AD 上时,表示出BP 、AQ ,再根据△EPQ 的面积为y =S 梯形ABPQ ―S △BPE ―S △AEQ ,列式整理即可得解,再根据函数解析式确定出函数图象即可.【解题过程】解:∵点P 、Q 的速度均为每秒1个单位,∴点P 在BC 上运动的时间为6÷1=6(秒),点Q 在CD 上运动的时间为4÷1=4(秒),∵E 为AB 中点,∴AE =BE =12AB =12×4=2,①如图1,点Q 在CD 上时,0≤x ≤4,则BP =x,CP =6―x,CQ =x ,∴ △EPQ 的面积为y =S 梯形BCQE ―S △BPE ―S △PCQ ,=12(2+x )×6―12×2x ―12(6―x )⋅x =12x 2―x +6=12(x ―1)2+112②如图2,点Q 在AD 上时,4<x ≤6,则BP =x,AQ =6+4―x =10―x ,∴ △EPQ 的面积为y =S 梯形ABPQ ―S △BPE ―S △AEQ ,=12(x +10―x )×4―12×2x ―12(10―x )⋅2=10,综上所述,y =2―x +6(0≤x ≤4)10(4<x ≤6),函数图象为对称轴为直线x =1的抛物线的一部分加一条线段,只有A 选项符合.故选:A .6.(2024·河南开封·一模)如图1,在△ABC 中,∠B =60°,点D 从点B 出发,沿BC 运动,速度为1cm/s .点P 在折线BAC 上,且PD ⊥BC 于点D .点D 运动2s 时,点P 与点A 重合.△PBD 的面积S (cm 2)与运动时间t (s)的函数关系图象如图2所示,E 是函数图象的最高点.当S (cm 2)取最大值时,PD 的长为( )A .B .(1+cm C .(1+cm D .(2+cm【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动点函数图象,二次函数图象性质,三角形面积.本题属二次函数与几何综合题目.先根据点D 运动2s 时,点P 与点A 重合.从而求得PD ==,再由函数图象求得BC =(2+×1=(2+cm ,从而求得DC =BC ―BD =2+2=,得出PD =DC ,然后根据由题图2点E 的位置可知,点P 在AC 上时,S △PBD 有最大值.所以当2≤t ≤2+点P 在AC边上,此时BD =t ×1=t (cm),PD =DC =(2+―t )cm ,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求得S △PBD =―12t ―(13)2+2+【解题过程】解:由题意知,点D 运动2s 时,点P ,D 的位置如图1所示.此时,在Rt △PBD 中,BD =2cm ,∠B =60°,PD ⊥BC ,∴PB =2BD =4(cm),∴PD ==.由函数图象得BC =(2+×1=(2+cm ,∴DC =BC ―BD =2+2=,∴PD =DC .由题图2点E 的位置可知,点P 在AC 上时,S △PBD 有最大值.当2≤t ≤2+P 在AC 边上,如图2,此时BD =t ×1=t (cm),PD =DC =(2+―t )cm ,∴S △PBD =12×BD ×PD =12×t ×(2+t )=―12t 2+(1+t .∵S △PBD =――(1+3)2+2+又∵―12<0,∴当t =1+S △PBD 的值最大,此时PD =CD =2+―(1+=(1+cm .故选:B .7.(2024·安徽·一模)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 =60°,CD ⊥AD ,∠BCD =90°, AB =BC =4,动点P ,Q 同时从A 点出发,点Q 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沿折线A ―B ―C 向终点C 运动;点P 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沿线段AD 向终点D 运动,当其中一点运动至终点时,另一点随之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x 秒,△APQ 的面积为y 个平方单位,则y 随x 变化的函数图象大致为( )A .B .C .D .【思路点拨】分当0≤x <2时,点Q 在AB 上和当2≤x ≤4时,点Q 在BC 上,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得到结论.【解题过程】解:过Q 作QN ⊥AD 于N ,当0≤x <2时,点Q 在AB 上,∵∠A =60°,∴∠AQN =90°―60°=30°,∴AN = 12AQ =12×2x =x ,∴QN ==,∴y =12×AP ×NQ =12×x ×=2,当2≤x ≤4时,点Q 在BC 上,过点B 作BM ⊥AD 于点M ,∵BM ⊥AD ,∠A =60°,∴∠ABM =30°,∴AM = 12AB =12×4=2,∴BM ==∵CD ⊥AD ,QN ⊥AD ,∴QN ∥CD ,∴∠BQN =∠BCD =90°,∵BM ⊥AD, CD ⊥AD ,∴四边形BMNQ 是矩形,∴QN =BM = ,y =12AP ⋅QN =12x ×=,综上所述,当0≤x <2时的函数图象是开口向上的抛物线的一部分,当2≤x ≤4时,函数图象是直线的一部分,故选:D .8.(23-24九年级上·浙江温州·期末)某兴趣小组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在Rt △ABC 中,∠C =90°,CD =,D 为AC 上一点,动点P 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从C 点出发,在三角形边上沿C→B→A 匀速运动,到达点A 时停止,以DP 为边作正方形DPEF ,设点P 的运动时间为t s ,正方形DPEF 的面积为S ,当点P 由点C 运动到点A 时,经探究发现S 是关于t 的二次函数,并绘制成如图2所示的图象,若存在3个时刻t 1,t 2,t 3(t 1<t 2<t 3)对应的正方形DPEF 的面积均相等,当t 3=5t 1时,则正方形DPEF 的面积为( )A .3B .349C .4D .5【思路点拨】由题意可得:CD =CP =t ,当点P 在BC 上运动时S =t 2+2,由图可得,当点P 与点B 重合时,S =6,求出t=2,即BC=2,当P在BA上时,由图可得抛物线过点2,6,顶点为4,2,求出抛物线解析式为S=(t―2)2+2,从两个函数表达式看,两个函数a相同,都为1,则从图象上看t1,t2关于x=2对称,t2,t3关于x=4对称,t1+t2=4①,t2+t3=8②,结合t3=5t1③,求出t的值即可得出答案.【解题过程】解:由题意可得:CD=CP=t,当点P在BC上运动时,S=DP2=CP2+CD2=t2+2,由图可得,当点P与点B重合时,S=6,∴t2+2=6,∴t=2或t=―2(不符合题意,舍去),∴BC=2,当P在BA上时,由图可得抛物线过点2,6,顶点为4,2,则抛物线的表达式为S=a(t―4)2+2,将2,6代入得:a(2―4)2+2=6,∴a=1,∴抛物线的表达式为:S=(t―4)2+2,从两个函数表达式看,两个函数a相同,都为1,若存在3个时刻t1,t2,t3(t1<t2t3)对应的正方形DPEF的面积均相等,则从图象上看t1,t2关于x=2对称,t2,t3关于x=4对称,∴t1+t2=4①,t2+t3=8②,∵t3=5t1③,由①③③解得t1=1,∴S=t2+2=1+2=3,故选:A.9.(22-23九年级上·浙江嘉兴·期中)如图,在Rt△ABC中,∠C=90°,∠ABC=60°,BC=6,点O为AC 中点,点D为线段AB上的动点,连接OD,设BD=x,OD2=y,则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图像大致为( )A .B .C .D .【思路点拨】如图:过O 作OE ⊥AB ,垂足为E ,先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得AB =12,AC =OA =12AC =AE ==92可得DE =152―x ,然后再根据勾股定理求得函数解析式,最后确定函数图像即可.【解题过程】解:如图:过O 作OE ⊥AB ,垂足为E∵∠C =90°,∠ABC =60°∴∠A =30°∵BC =6∴AB =2BC =12∴AC ===∵点O 为AC 中点∴OA =12AC =∵∠A =30°∴OE =12AO =∴AE ===92∴DE =|152―x |∴OD 2=OE 2+DE 2,即y =+―x 2=x +274当x =0时,y =0―+274=63当x =152时,y =―+274=274当x =12时,y =12+274=27则函数图像为.故选C .10.(2024·广东深圳·三模)如图,在Rt △ABC 中,∠C =90°,AC =12,BC =8,点D 和点E 分别是AB 和AC 的中点,点M 和点N 分别从点A 和点E 出发,沿着A→C→B 方向运动,运动速度都是1个单位/秒,当点N 到达点B 时,两点间时停止运动.设△DMN 的面积为S ,运动时间为t ,则S 与t 之间的函数图象大致为( )A .B .C .D .【思路点拨】本题主要考查动点问题,依托三角形面积考查二次函数的图象和分类讨论思想,取BC 的中点F,连接DF 根据题意得到DF 和DE ,分三种情况讨论三角形的面积:(1)当0<t ≤6时,得MN =AE =6,结合三角形面积公式求解即可;(2)当6<t ≤12时,得AM ,MC ,CN 和BN ,结合S =S ΔABC ―S ΔADM ―S ΔBDN ―S ΔCMN ;(3)当12<t ≤14时,点M 、N 都在BC 上,结合DF 和MN 求面积即可.【解题过程】解:如图,取BC 的中点F ,连接DF ,∴DF ∥AC ,DF =12AC =6∵点D 、E 是中点,∴DE =12BC =4,DF ∥CB ,∵∠C =90°,∴四边形DECF 为矩形,当0<t ≤6时,点M 在AE 上,点N 在EC 上,MN =AE =6,∴S =12MN ⋅DE =12×6×4=12;如图,当6<t ≤12时,点M 在EC 上,点N 在BC 上,∵AM =t ,∴MC =12―t ,CN =t ―6,BN =14―t ,∴S =S ΔABC ―S ΔADM ―S ΔBDN ―S ΔCMN=12×8×12―12×4t ―12×6(14―t)―12(12―t)(t ―6)=12t 2―8t +42;如图,当12<t ≤14时,点M 、N 都在BC 上,∴S =12MN ⋅DF =12×6×6=18,综上判断选项A 的图象符合题意.故选:A .11.(2024·河南南阳·二模)如图是一种轨道示意图,其中A 、B 、C 、D 分别是菱形的四个顶点,∠A =60°.现有两个机器人(看成点)分别从A ,C 两点同时出发,沿着轨道以相同的速度匀速移动,其路线分别为A→B→C 和C→D→A .若移动时间为t ,两个机器人之间距离为d .则 d²与t 之间的函数关系用图象表示大致为( )A .B .C .D .【思路点拨】设菱形的边长为2,根据菱形的性质求出关于两个机器人之间的距离d2的解析式,再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即可解答.【解题过程】解:①设AD=2,如图所示,∵移动时间为t,∠A=60°,∴CK=1,FT=KB=∴AE=t,CF=2―t,∴FK=2―t―1=1+t,∴ET=2―t―(1+t)=1+2t,∴在Rt△EFT中,EF2=ET2+FT2=(1+2t)2+2=4t2+4t+4;②设AD=2,如图所示,∵移动时间为t,∠A=60°,∴BM=t―2,CM=2―(t―2)=4―t,CP=1,PD=LQ=∴MQ=CM―CQ=(4―t)―1=―t,∴在Rt△LMQ中,ML2=MQ2+LQ2=(3―t)2+2=t2―6t+12,∴函数图像为两个二次函数图象;③当从A出发的机器人在B点,从C出发的机器人在D点,此时距离是BD;从A出发的机器人在A点,从C出发的机器人在C点,此时距离是AC;∵设AD=2,∠A=60°,∴BD=2,AE=∴AC=2AE=∴BD<AC,∴函数图象的起点和终点高于中间点;综上所述:A项符合题意;故选A.12.(2024·山东聊城·二模)如图,等边△ABC与矩形DEFG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现将等边△ABC按箭头所指的方向水平移动,平移距离为x,点C到达点F为止,等边△ABC与矩形DEFG重合部分的面积记为S,则S关于x的函数图象大致为()A.B.C.D.【思路点拨】本题主要考查了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二次函数的图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知识,如图,作AQ⊥BC于点Q,可知AQ=0<x≤1或1<x≤2或2<x≤3三种情形,分别求出重叠部分的面积,即可得出图象.【解题过程】解:如图①,设AC与DE交于点H,∵△ABC是等边三角形,∴∠ABC=∠ACB=60°,AB=BC=AC=2,BC=1,过点A作AQ⊥BC于点Q,则BQ=CQ=12∴AQ===∵四边形DEFG 是矩形,∴∠DEF =90°,DE =AQ ==OF ―OE =5―2=3,当0<x ≤1时,在Rt △HCE 中,∠ACE =60°,EC =x,∴∠CHE =30°,∴HC =2x ,∴HE ===∴S =12EC ×HE =12x ×=2,所以,S 关于x 的函数图象是顶点为原点,开口向上且在0<x ≤1内的一段;当1<x ≤2时,如图,设AB 与DE 交于点P ,∵EC =x,BC =2,∴BE =BC ―EC =2―x,同理可得,PE =x ―2),∴S =S △ABC ―S △PBE =12×2―12(2―x )⋅―x )=―x ―2)2+所以,图象为1<x ≤2时开口向下的一段抛物线索;当2<x ≤3时,如图,S =12×2×=此时的函数图象是在2<x≤3范围内的一条线段,即S=<x≤3),故选:C13.(2024·河南·模拟预测)如图,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BC中,∠ABC=90°,BD是AC边上的中线,将△BCD 沿射线BA方向匀速平移,平移后的三角形记为△B1C1D1,设△B1C1D1与△ABD重叠部分的面积为y,平移距离为x,当点B1与点A重合时,△B1C1D1停止运动,则下列图象最符合y与x之间函数关系的是()A.B.C.D.【思路点拨】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与几何图形的综合,涉及等腰直角三角形,平移的性质,二次函数的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这些性质,学会分类讨论.过点D作DM⊥AB于M,由△A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BC=90°,可设AB=BC=2,可得AD=CD=BD=DM=AM=BM=1,然后分情况讨论:当0<x≤1时,当1<x≤2时,分别求出关于S、x的函数,再数形结合即可求解.【解题过程】解:过点D作DM⊥AB于M,∵△A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BC=90°,∴ AB =BC ,设AB =BC =2,∴ AD =CD =BD =DM =AM =BM =1,当0<x ≤1时,设B 1D 1交AC 于点G ,B 1C 1交BD 于N ,∴ AB 1=AB ―BB 1=2―x ,由平移知B 1G ∥BD ,∠AB 1G =∠ABD ,∴ △AB 1G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S △AB 1G =12AB 1·12AB 1=14(2―x )2,又∵ S △ABD =12×12×2×2=1,S △BB 1N =12x 2∴ S =S △ABD ―S △AB 1G ―S △BB 1N =1―14(2―x )2―12x 2=―34x 2+x ,当x =―=23时取得最大值,故排除A 、B 选项当1<x ≤2时,B 1D 1交AC 于点G ,B 1C 1交AC 于点H ,∵ B 1H ∥BC ,∴ ∠B 1HG =∠ACB =45°,又∵ ∠D 1B 1C 1=45°,∴ △B 1GH 为等腰三角形,∵ ∠AB 1D 1=∠ABD =45°=∠A ,∴ AB 1G 为等腰三角形,∴ B 1G =1=―x ),∴ S =S △B 1GH =12·―x )―x )=14(2―x )2,即当1<x ≤2时,函数图像为开口向上的抛物线,故排除C 选项故选:D .14.(23-24九年级上·安徽滁州·期末)如图,菱形ABCD的边长为3cm,∠B=60°,动点P从点B出发以3cm/ s的速度沿着边BC―CD―DA运动,到达点A后停止运动;同时动点Q从点B出发,以1cm/s的速度沿着边BA 向A点运动,到达点A后停止运动.设点P的运动时间为x(s),△BPQ的面积为y(cm2),则y关于x的函数图象为()A.B.C.D.【思路点拨】根据题意可知分情况讨论,分别列出当点P在BC上时,点P在CD上时,点P在AD上时表达式,再画图得到函数解析式,即可得到本题答案.【解题过程】解:设点P的运动时间为x(s),△BPQ的面积为y(cm2),①当0≤x≤1时,点P在BC上时,过点P作PE⊥BA,,∵根据题知:∠B =60°,PB =3x,BQ =x ,∴BE =32x ,PE =,∴y =12BQ·PE =12x·=2;②当1<x ≤2时,点P 在CD 上时,过点P 作PH ⊥BA ,,∵根据题知:∠B =60°,BC =3,BQ =x ,∴PH =∴y =12BQ·PH =12x·=;③当2<x ≤3时,点P 在AD 上时,过点P 作PF ⊥BA 交DA 延长线于F ,,∵根据题知:∠B =60°,即∠FAD =60°,∵BC +CD +AD =3+3+3=9cm ,BC +CD +DP =3x ,∴AP =(9―3x)cm ,∴PF =9―3x 2·∴y =12BQ·PF =12x·9―3x 2·=―2;∴结合三种情况,图像如下所示:,故选:D.15.(2023·辽宁盘锦·中考真题)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菱形ABCD的顶点A在y轴的正半轴上,顶点B、C在x轴的正半轴上,D,P(―1,―1).点M在菱形的边AD和DC上运动(不与点A,C重合),过点M作MN∥y轴,与菱形的另一边交于点N,连接PM,PN,设点M的横坐标为x,△PMN的面积为y,则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y与x之间函数关系的是()A.B.C.D.【思路点拨】先根据菱形的性质求出各点坐标,分M的横坐标x在0∼1,1∼2,2∼3之间三个阶段,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出△PMN的底和高,进而求出分段函数的解析式,根据解析式判断图象即可.【解题过程】解:∵菱形ABCD 的顶点A 在y 轴的正半轴上,顶点B 、C 在x 轴的正半轴上,∴ AB =AD =2,OA=∴ OB===1,∴ OC =OB +BC =1+2=3,∴ A ,B (1,0),C (3,0),设直线AB 的解析式为y =kx +b ,将A ,B (1,0)代入,得:k +b = ,解得k =b =∴直线AB 的解析式为y =―+∵ MN∥y 轴,∴N 的横坐标为x ,(1)当M 的横坐标x 在0∼1之间时,点N 在线段AB 上,△PMN 中MN 上的高为1+x ,∴ N (x,―+,∴ MN=(―+=,∴ S △PMN =12MN ⋅(1+x )=⋅(1+x)=2+,∴该段图象为开口向上的抛物线;(2)当M 的横坐标x 在1∼2之间时,点N 在线段BC 上,△PMN 中MN =MN 上的高为1+x ,∴ S △PMN =12MN ⋅(1+x)=(1+x)=∴该段图象为直线;(3)当M 的横坐标x 在2∼3之间时,点N 在线段BC 上,△PMN 中MN 上的高为1+x ,由D ,C (3,0)可得直线CD 的解析式为y =―+∴ M (x,―+,N (x,0),∴ MN =―+∴ S △PMN =12MN ⋅(1+x )=12(+⋅(1+x )=―2∴该段图象为开口向下的抛物线;观察四个选项可知,只有选项A 满足条件,故选A .16.(22-23九年级上·安徽蚌埠·期末)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2,0),点B,点C (―,点P从点O出发沿O→A→B路线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运动,点Q从点O出发沿O→C→B的速度运动,当一个点到达终点时另一个点随之停止运动,设y=PQ2,运动时间为t秒,则正确表达y与t 的关系图象是()A.B.C.D.【思路点拨】先分析各个线段的长,在Rt△OAB中,可知,OA=2,OB AB=4,∠BAO=60°,过点C作CM⊥y轴于点M,易得△OBC是等边三角形,OC=BC=OB P在OA上运动用时2s,在AB上运动用时4s,点Q在OC上运动用时2s,在OC上运动用时2s,则点P和点Q共用时4s,可排除D选项;再算出点P在OA上时,y的函数表达式,结合选项可得结论.【解题过程】解:如图,∵点A(2,0),点B(0,∴OA=2,OB∴AB=4,∠BAO=60°,过点C作CM⊥y轴于点M,则OM =BM CM =3,∴OC =BC ∴△OBC 是等边三角形,∠BOC =60°,∴点P 在OA 上运动用时2s ,在AB 上运动用时4s ,点Q 在OC 上运动用时2s ,在OC 上运动用时2s ,即点P 和点Q 共运动4s 后停止;由此可排除D 选项.当点P 在线段OA 上运动时,点Q 在线段OC 上运动,过点Q 作QN ⊥x 轴于点N ,由点P ,点Q 的运动可知,OP =t ,OQ ,∴QN =12OQ ==32t,∴PN =52t,∴y =PQ 2=(52t)2+2=7t 2.即当0<t <2时,函数图象为抛物线,结合选项可排除A ,C .故选:B .17.(2022·辽宁·中考真题)如图,在等边三角形ABC 中,BC =4,在Rt △DEF 中,∠EDF =90°,∠F =30°,DE =4,点B ,C ,D ,E 在一条直线上,点C ,D 重合,△ABC 沿射线DE 方向运动,当点B 与点E 重合时停止运动.设△ABC 运动的路程为x ,△ABC 与Rt △DEF 重叠部分的面积为S ,则能反映S 与x 之间函数关系的图象是( )A.B.C.D.【思路点拨】分三种情形∶①当0<x≤2时,△CDG,②当2<x≤4时,重叠部分为四边形AGDC,③当4<x≤8时,重叠部分为△BEG,分别计算即可.【解题过程】解:过点A作AM⊥BC,交BC于点M,在等边△ABC中,∠ACB=60°,在Rt△DEF中,∠F=30°,∴∠FED=60°,∴∠ACB=∠FED,∴AC∥EF,在等边△ABC中,AM⊥BC,BC=2,AM=∴BM=CM=12BC•AM=∴S△ABC=12①当0<x≤2时,设AC与DF交于点G,此时△ABC与Rt△DEF重叠部分为△CDG,由题意可得CD=x,DGCD•DG2;∴S=12②当2<x≤4时,设AB与DF交于点G,此时△ABC与Rt△DEF重叠部分为四边形AGDC,由题意可得:CD=x,则BD=4﹣x,DG4﹣x),×(4﹣x)4﹣x),∴S=S△ABC﹣S△BDG=﹣12∴S=2﹣x﹣4)2③当4<x≤8时,设AB与EF交于点G,过点G作GM⊥BC,交BC于点M,此时△ABC与Rt△DEF重叠部分为△BEG,由题意可得CD =x ,则CE =x ﹣4,DB =x ﹣4,∴BE =x ﹣(x ﹣4)﹣(x ﹣4)=8﹣x ,∴BM =4﹣12x在Rt △BGM 中,GM 4﹣12x ),∴S =12BE •GM =12(8﹣x )4﹣12x ),∴S x ﹣8)2,综上,选项A 的图像符合题意,故选:A .18.(2023·山东聊城·三模)如图(1)所示,E 为矩形ABCD 的边AD 上一点,动点P ,Q 同时从点B 出发,点P 沿折线BE ―ED ―DC 运动到点C 时停止,点Q 沿BC 运动到点C 时停止,它们运动的速度都是1cm/秒,设P ,Q 同时出发t 秒时,△BPQ 的面积为y cm 2.已知y 与t 的函数关系图像如图(2)(曲线OM 为抛物线的一部分),则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 .AB:AD =4:5B .当t =2.5秒时,PQ =C .当t =294时,BQ PQ =53D .当△BPQ 的面积为4cm 2时,t 或475秒【思路点拨】先由图2中的函数图像得到当t =5时,点Q 到达点C ,即BC =5cm ,然后由5<t <7时,y =10可知△BPQ的面积是定值10cm 2、BE =5cm,ED=2cm ,当t =7时点P 到达点D ,AE ==4cm ,可以判定A ;当0<t ≤5时,根据y =25t 2得到y =2.5cm 2,过点P 作PH ⊥BC 于点H ,根据y =12BQ·PH =12×2.5cm ×PH =2.5cm 2求得PH =2,设QH =x cm ,根勾股定理计算QH =1cm ,可计算PQ =根据AB =CD =4cm ,得到再运动4秒到达C 点即H (11,0),N (7,10),确定直线HN 或475秒;当t =294>284=7时,故点Q 在DC 上,把t =294代入直线HN 的解析式计算BQ PQ =43.【解题过程】解: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 =at 2,当t =5时,y =10,∴10=25a ,解得a =25,∴y =25t 2,由图2中的函数图像得当t =5时,点Q 到达点C ,即BC =BE =5cm ,∵5<t <7时,y =10,∴△BPQ 的面积是定值10cm 2且BE =5cm,ED=2cm ,当t =7时点P 到达点D ,∴AE =5―2==4cm,AD=BC =5cm ,∴AB:AD =4:5,故A 正确,不符合题意;当0<t ≤5时,∵y =25t 2,t =2.5,∴BP =BQ =2.5cm ,y =2.5cm 2,过点P 作PH ⊥BC 于点H ,∴y =12BQ·PH =12×2.5cm ×PH =2.5cm 2解得PH =2,设QH =x cm ,则BH =BQ ―QH =(2.5―x )cm ,∴2.52=22+(2.5―x )2,解得x =1,x =4(舍去),∴QH =1cm ,∴PQ==故B 正确,不符合题意;根据AB =CD =4cm ,∴再运动4秒到达C 点即H (11,0),N (7,10),设直线HN 的解析式为y =kt +b ,根据题意,得11k +b =07k +b =10 ,解得k =―52b =552 ,∴直线HN 的解析式为y =―52t +552,∵△BPQ 的面积为4cm 2,故4=25t 2或4=―52t +552解得t==―t =475,故D 正确,不符合题意;∵t =294>284=7时,故点Q 在DC 上,当t =294时,y =―52×294+552=758,12PQ·BC =758解得PQ=154∴BQ PQ =5154=43.故C错误,符合题意.故选:C.19.(2023·辽宁·中考真题)如图,∠MAN=60°,在射线AM,AN上分别截取AC=AB=6,连接BC,∠MAN 的平分线交BC于点D,点E为线段AB上的动点,作EF⊥AM交AM于点F,作EG∥AM交射线AD于点G,过点G作GH⊥AM于点H,点E沿AB方向运动,当点E与点B重合时停止运动.设点E运动的路程为x,四边形EFHG与△ABC重叠部分的面积为S,则能大致反映S与x之间函数关系的图象是()A.B.C.D.【思路点拨】分三种情况分别求出S与x的函数关系式,根据函数的类型与其图象的对应关系进行判断即可.【解题过程】解:∵∠MAN=60°,AC=AB=6,∴△ABC是边长为6的正三角形,∵AD平分∠MAN,∴∠MAD=∠NAD=30°,AD⊥BC,CD=DB=3,①当矩形EFGH全部在△ABC之中,即由图1到图2,此时0<x≤3,∵EG∥AC,∴∠MAD=∠AGE=30°,∴∠NAD=∠AGE=30°,∴AE=EG=x,在Rt△AEF中,∠EAF=60°,∴EF==,∴S=2;②如图3时,当AE+AF=GE+AF=AF+CF=AC,x=6,解得x=4,则x+12由图2到图3,此时3<x≤4,如图4,记BC,EG的交点为Q,则△EQB是正三角形,∴EQ=EB=BQ=6―x,∴GQ=x―(6―x)=2x―6,而∠PQG=60°,∴PG==2x―6),∴S=S矩形EFHG―S△PQG=2x 2―12×(2x ―6)×2x ―6)=―2― ③如图6时,x =6,由图3到图6,此时4<x ≤6,如图5,同理△EKB 是正三角形,∴EK =KB =EB =6―x ,FC =AC ―AF =6―12x ,EF =, ∴S =S 梯形EKCF=―x +6―12x 2=―2, 因此三段函数的都是二次函数关系,其中第1段是开口向上,第2段、第3段是开口向下的抛物线, 故选:A .20.(22-23九年级上·安徽滁州·期末)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菱形ABCD 的边长为4,且点A 与原点O 重合,边AD 在x 轴上,点B 的横坐标为―2,现将菱形ABCD 沿x 轴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平移,设平移时间为t (秒),菱形ABCD 位于y 轴右侧部分的面积为S ,则S 关于t 的函数图像大致为( )A .B .C .D .【思路点拨】过点B 作x 轴的垂线,垂足为点E ,如图所示,由菱形ABCD 沿x 轴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平移,分①当0≤t ≤2时;②当2<t <4时;③当4≤t ≤6时;④当t >6时;四种情况,作图求解S 关于t 的函数解析式,作出图像即可得到答案.【解题过程】解:过点B 作x 轴的垂线,垂足为点E ,如图所示:∵菱形ABCD 的边长为4,且点A 与原点O 重合,边AD 在x 轴上,点B 的横坐标为―2,∴OE =2,OB =4,∴∠OBE =30°,∴∠BOE =60°,BE =①当0≤t ≤2时,如图(1)所示:S =12OA ⋅OF =12×t ×=2;②当2<t <4时,如图(2)所示:S =S △ABE +S 矩形OEBG =12AE ⋅BE +BE ⋅OE =12×2×t ―2)=―③当4≤t ≤6时,如图(3)所示:∵∠C =60°,OD =OA ―AD =t ―4,∴∠KDO =60°,OK=t ―4),∵HO =BE =∴HK =HO ―OK =―t ―4)=―+∵HB =OE =OA ―AE =t ―2,∴CH =BC ―HB =4―(t ―2)=―t +6,S =S 菱形ABCD ―S △CHK =AD ⋅BE ―12CH ⋅HK =4×―12(―t +6)(―+=―2―+=―2―当t >6时,S =S 菱形ABCD =AD ⋅BE=综上所述S =20≤t ≤2―2<t <4t2+―4≤t ≤6t >6 ,∴第一段二次函数部分,开口向上;第二段一次函数部分;第三段二次函数部分,开后向下;第四段平行于x轴的射线,故选:A.。
实数与数轴的关系
课题实数与数轴的关系 教学目标1. 理解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关系,能估算无理数的大小2. 会求实数的相反数、倒数、绝对值,能比较实数的大小 重难点透视 1.实数与数轴的关系、大小比较、估算和运算教学内容知识整理1、实数与数轴的关系实数与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
每一个实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表示;数轴上的每一个点都表示一个实数。
例题:如图,数轴上点A 表示的实数是 .2、实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相反数:数a 的相反数是-a ,这里a 表示任意一个实数。
例:3的相反数是3-。
0的相反数等于0. 绝对值: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他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1) 任何实数的绝对值都是非负数。
即0≥a(2)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绝对值相等,即a a -=例题:的相反数是 .3、实数的运算实数之间可以进行加、减、乘、除、乘方及开方运算,有理数的运算法则及运算性质等同样适用。
(1)实数运算的限制条件:除法运算中除数不能是0,负数不能进行开平方运算。
(2)实数运算的不同结果:若未要求近似计算,则可保留根号或π;若要求近似计算,则用近似有限小数去代替无理数。
(3)实数的混合运算顺序:先乘方、开方,再乘除,最后算加减,同级运算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
4、实数大小的比较对于数轴上的任意两个点,右边的点所表示的实数总是比左边的点表示的实数大.正实数大于0,负实数小于0,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例题:比较52和0.5的大小 基础训练1.实数a ,b 在数轴上对应的点的位置如图所示,计算|a ﹣b |的结果为( )A .a +bB .a ﹣bC .b ﹣aD .﹣a ﹣b2.如图,四个实数m ,n ,p ,q 在数轴上对应的点分别为M ,N ,P ,Q ,若n +q =0,则m ,n ,p ,q 四个实数A.p B.q C.m D.n3.在下列语句中:①无理数的相反数是无理数;②一个数的绝对值一定是非负数;③有理数比无理数小;④无限小数不一定是无理数.其中正确的是()A.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D.②④4.计算题(1)(2)(4)(3)(5)|﹣3|+(6)(7)(8)5.实数a,b,c是数轴上三点A,B,C所对应的数,如图,化简:+|a﹣b|+﹣|b﹣c|(1)和4;(2)和0.5.7.已知+1在两个连续的自然数a和a+1之间,1是b的一个平方根.(1)求a,b的值;(2)比较a+b的算术平方根与的大小.8.在数轴上表示下列各数,π,|﹣4|,0,﹣,并把这些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排列9.如图所示是小军同学设计的一个计算机程序,请你仔细看懂后完成下题:(1)若输入的数x=5,输出的结果是.(2)若输出的结果是0且没有返回运算,输入的数x是.(3)请你输入一个数使它经过第一次运算时返回,经过第二次运算则可输出结果,你觉得可以输入的数是,输出的数是.提高训练1.实数a,b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a|﹣|b|可化简为()A.a﹣b B.b﹣a C.a+b D.﹣a﹣b2.如图,M,N两点在数轴上表示的数分别是m,n,则下列式子中成立的是()A.m+n<0 B.﹣m<﹣n C.|m|﹣|n|>0 D.2+m<2+n3.如图,数轴上表示1、的对应点分别为点A、点B.若点A是BC的中点,则点C所表示的数为()A.B.1﹣C.D.2﹣4.实数a、b在数轴上的对应位置如图所示,化简|2a﹣b|﹣|b﹣1|+|a+b|.5.已知a,b为正实数,试比较+与+的大小.6.已知2a﹣1的平方根是±3,3a+b﹣9的立方根是2,c是的整数部分,求a+2b+c的算术平方根.7.已知a、b分别是6﹣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1)分别写出a、b的值;(2)求3a﹣b2的值.8、已知a是的整数部分,b是它的小数部分,求(﹣a)3+(b+3)2的值.9.计算:(1)2+++|﹣2| (2)+﹣.3 (3)+|﹣2|++(﹣1)2011(4)||+||+.(5)|﹣3|﹣×+(﹣2)3.(6)﹣14﹣2×.10.化简求值:(),其中a=2+.11、若的整数部分为a,小数部分为b,求a2+b﹣的值.12、已知x是的整数部分,y是的小数部分,求的平方根.课后作业1.计算:﹣+||+.2.计算:.3.求值:+()2+(﹣1)2015.4.已知实数a,b,c,d,e,f,且a,b互为倒数,c,d互为相反数,e的绝对值为,f的算术平方根是8,求的值。
实数与数轴知识点总结
实数与数轴知识点总结实数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对于数学的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实数包括有理数和无理数两部分,是数学中最基本的数学概念之一。
数轴是表示实数的一种图形工具,用于在数学中对实数进行可视化表示,方便我们对实数进行研究和运算。
本文将对实数与数轴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实数的定义实数是数学中的一种基本的数学概念,它包括有理数和无理数两部分。
有理数是可以表示为两个整数的商的数,而无理数则是不能表示为有理数的数。
实数可以用小数表示,例如,有理数可以表示为有限小数或者循环小数,而无理数则是不循环、无限不循环的小数。
二、有理数有理数是可以表示为两个整数的商的数,包括整数和分数两种形式。
整数是不带小数部分的有理数,分数是带有分母和分子的有理数。
1. 整数整数包括正整数、负整数和零三种类型。
正整数是大于零的整数,负整数是小于零的整数,而零则是一个特殊的整数。
2. 分数分数是有理数的一种形式,它可以表示为一个整数与一个非零整数的比值。
分数可以化简为最简分数,也可以表示为带分数或者混合数。
三、无理数无理数是不能表示为有理数的数,它是无限不循环小数的形式。
无理数包括开方数和圆周率等,例如,√2、π等都是无理数。
四、数轴数轴是一种用于表示实数的有向直线,它是实数的图形表示方式。
数轴将实数表示为一维空间上的点,方便我们对实数进行可视化表示和研究。
数轴一般用于进行实数的比较、运算和研究。
1. 数轴的建立数轴的建立需要选择一个原点作为参照点,并沿着直线的一个方向标出正数,另一个方向标出负数。
数轴上的每个点表示一个实数,它与原点的距离表示这个实数的大小。
2. 数轴上的实数数轴上的实数按照大小顺序排列,较大的实数在数轴上的位置较靠右,较小的实数在数轴上的位置较靠左。
数轴上相邻的两个整数之间的距离为1,而相邻的两个分数之间的距离根据它们在数轴上的位置来确定。
3. 数轴上的点数轴上的每个点表示一个实数,它与原点的距离表示这个实数的大小。
初一数学下册知识点《实数的定义》经典例题与解析
实数的定义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0 小题,共 240.0 分)1.实数 a, b 在数轴上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化简|a|+的结果是()A. -2a+bB. 2a-bC. -bD. b【答案】 A【解析】解:由图可知:a< 0, a-b< 0,则|a|+=-a-( a-b)=-2 a+b.故选: A.直接利用数轴上 a,b 的位置,进而得出 a< 0, a-b< 0,再利用绝对值以及二次根式的性质化简得出答案.此题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性质以及实数与数轴,正确得出各项符号是解题关键.2. 实数 a,b, c,d 在数轴上对应的点的位置如图所示,这四个数中最大的是()A. aB. bC. cD. d【答案】 D【解析】解:由数轴可得:a< b< c< d,故选: D.根据实数的大小比较解答即可.此题利用数轴比较大小,在数轴上右边的点表示的数总是大于左边的点表示的数.3.关于的叙述正确的是()A. 在数轴上不存在表示的点C.=±2【答案】 D B.D.=+与最接近的整数是 3【解析】解: A、在数轴上存在表示的点,故选项错误;B、≠+,故选项错误;C、=2,故选项错误;D 、与最接近的整数是3,故选项正确.故选: D.根据数轴上的点与实数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实数的加法法则,算术平方根的计算法则计算即可求解.考查了实数与数轴,实数的加法,算术平方根,关键是熟练掌握计算法则计算即可求解.4.下列各数中是有理数的是()A. πB. 0C.D.【答案】 B【解析】解: A、π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属于无理数,故本选项错误;B、 0 是有理数,故本选项正确;C、是无理数,故本选项错误;D 、无理数,故本选项错误;故选: B.根据有理数是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可得答案.本题考查了有理数,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是有理数.5. 已知实数a,b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a >bB.|a|<|b|C.ab>D.>-a b【答案】 D【解析】解:由数轴可得,-2< a< -1< 0<b< 1,∴a< b,故选项A 错误,|a|> |b|,故选项 B 错误,ab< 0,故选项 C 错误,-a> b,故选项 D 正确,故选: D.根据数轴可以判断 a、 b 的正负,从而可以判断各个选项中的结论是否正确,从而可以解答本题.本题考查实数与数轴、绝对值,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6.关于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2B. 面积是8的正方形的边长是C. 是有理数D. 在数轴上可以找到表示的点【答案】 C【解析】解: A、=2,所以此选项叙述正确;B、面积是8 的正方形的边长是,所以此选项叙述正确;C、=2,它是无理数,所以此选项叙述不正确;D 、数轴既可以表示有理数,也可以表示无理数,所以在数轴上可以找到表示的点;所以此选项叙述正确;本题选择叙述不正确的,故选: C.=2 ,是无理数,可以在数轴上表示,还可以表示面积是8 的正方形的边长,由此作判断.本题考查了实数的定义、二次根式的化简、数轴,熟练掌握实数的有关定义是关键.7.下列实数中,属于有理数的是()A. B. C. π D.【答案】 D【解析】解: A、-是无理数,故 A 错误;B、是无理数,故 B 错误;C、π是无理数,故C 错误;D 、是有理数,故 D 正确;故选: D.根据有理数是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可得答案.本题考查了实数,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是有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是无理数.8. 如图,已知数轴上的点A、 B、 C、 D 分别表示数 -2、 1、2、 3,则表示数3-的点P 应落在线段()A.AO上B.OB上C.BC上D.CD上【答案】 B【解析】解:∵2<<3,∴0< 3-<1,故表示数3-的点P应落在线段OB 上.故选: B.根据估计无理数的方法得出0< 3-<1,进而得出答案.此题主要考查了估算无理数的大小,得出的取值范围是解题关键.9. -的相反数是()A. B. - C. - D. -2【答案】 A【解析】解: -的相反数是.故选: A.根据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解答.本题考查了实数的性质,熟记相反数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10.实数a,b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化简-+b 的结果是()A. 1B. b+1C. 2aD. 1-2a【答案】 A【解析】解:由数轴可得:a-1< 0, a-b< 0,则原式 =1-a+a-b+b=1 .故选 A.利用数轴得出a-1< 0, a-b< 0,进而利用二次根式的性质化简求出即可.此题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性质与化简,得出各项的符号是解题关键.1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B.正整数和正分数统称正有理数两个无理数相乘的结果可能等于零C. 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为整数D. 3.1415926是小数,也是分数【答案】 B【解析】解: A、正整数和正分数统称为正有理数,正确;B、两个无理数相乘的结果不可能为零,错误;C、正整数, 0 负整数统称为整数,正确;D 、3.1415926 是小数,也是分数,正确,故选 B利用有理数,整数,无理数,以及分数的定义判断即可.此题考查了实数,涉及的知识有:有理数,无理数,整数与分数,熟练掌握各自的定义是解本题的关键.12.有下列说法:①任何无理数都是无限小数;②有理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③在 1 和 3 之间的无理数有且只有这4个;④ 是分数,它是有理数.⑤近似数 7.30 所表示的准确数 a 的范围是: 7.295 ≤a< 7.305.其中正确的个数是()A. 1B.2C. 3D. 4【答案】 B【解析】解:①任何无理数都是无限小数,故说法正确;②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故说法错误;③在 1 和 3 之间的无理数有无数个,故说法错误;④ 不是分数,它不是有理数,故说法错误.⑤近似数 7.30 所表示的准确数 a 的范围是: 7.295 ≤a< 7.305,故说法正确.故选 B.①根据无理数就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即可判定;②根据有理数与数轴上的点的对应关系即可的;③根据无理数的定义及开平方运算的法则即可判定;④根据无理数、有理数的定义即可判定;⑤根据近似数的精确度即可判定.此题主要考查了实数的定义及其分类.注意分数能表示成的形式,其中A、 B 都是整数.因而像不是分数,而是无理数.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实数-a2是负数B.C. |-a|一定是正数D. 实数-a的绝对值是a【答案】 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实数的分类及二次根式、绝对值的性质,解答此题时要注意 0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分别根据平方运算的特点,平方根的性质和绝对值的性质进行逐一分析即可.【解答】解: A、实数 -a2是负数, a=0 时不成立,故选项错误;B、,符合二次根式的意义,故选项正确,C、 |-a|不一定是正数,a=0 时不成立,故选项错误;D 、实数 -a 的绝对值不一定是a, a 为负数时不成立,故选项错误.故选 B.14. 在,, 0,,, 227,,相邻两个6之间 1的个数逐次加中,有理数的个数为( )A. 4B. 5C. 6D. 7【答案】 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有理数问题,关键是根据实数的分类及无理数、有理数的定义分析.分别根据实数的分类及有理数、无理数的概念进行解答.【解答】在- 3,,0,-3.5,﹣10%,227,π,0.61611611 6⋯(相邻两个 6 之间 1 的个数逐次加 1)中,有理数为:-3,,0,-3.5,10%,227,共有6个.故选 C.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无限小数都是无理数B.9 的立方根是 3C.平方根等于本身的数是 0D.数轴上的每一个点都对应一个有理数【答案】 C【解析】解: A、无限不循环小数都是无理数,故 A 错误;B、 9 的立方根是,故B错误;C、平方根等于本身的数是0,故 C 正确;D 、数轴上的每一个点都对应一个实数,故 D 错误;故选: C.根据实数的分类、平方根和立方根的定义进行选择即可.本题考查了实数、单项式以及多项式,掌握实数的分类、平方根和立方根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16.关于的叙述,错误的是()A.是有理数B. 面积为12的正方形边长是C.=2D. 在数轴上可以找到表示的点【答案】 A【解析】解: A、是无理数,原来的说法错误,符合题意;B、面积为12 的正方形边长是,原来的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2,原来的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 、在数轴上可以找到表示的点,原来的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 A.根据无理数的定义:无理数是开方开不尽的实数或者无限不循环小数或π;由此即可判定选择项.本题主要考查了实数,有理数,无理数的定义,要求掌握实数,有理数,无理数的范围以及分类方法.17.下列语句中正确的是()A.正整数和负整数统称为整数B.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为实数C. D.开方开不尽的数和π统称为无理数正数、 0、负数统称为有理数【答案】 B【解析】解: A、正整数和负整数,还有零统称为整数,故 A 错误;B、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为实数,故 B 正确;C、开方开不尽的数和π都是无理数,故 C 错误;D 、整数、分数统称为有理数,故 D 错误;故选 B.根据实数的分类进行选择即可.本题考查了实数,掌握实数的分类是解题的关键.18. 下列说法:;数轴上的点与有理数成一一对应关系;是的平方根;任何实数不是有理数就是无理数;两个无理数的和还是无理数;无理数都是无限小数,正确的个数有A. 2个B. 3个C.4个D.5个【答案】 B【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有理数、无理数、实数的定义及其关系.有理数都可以化为小数,其中整数可以看作小数点后面是零的小数,分数可以化为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其中有开方开不尽的数,如,等,也有π这样的数.①根据算术平方根的性质即可判定;②根据实数与数轴上的点的对应关系即可判定;③根据平方根的定义即可判定;④根据实数的分类即可判定;⑤根据无理数的性质即可判定;⑥根据无理数的定义即可判断.【解答】解:①,故说法错误;②数轴上的点与实数成一一对应关系,故说法错误;③-2 是的平方根,故说法正确;④任何实数不是有理数就是无理数,故说法正确;⑤两个无理数的和还是无理数,如与的和是0,是有理数,故说法错误;⑥无理数都是无限小数,故说法正确.故正确的是③④⑥共 3 个.故选 B.19. 在实数范围内,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若|m|=|n|,则m=nB. 若a2>b2,则a>bC. 若=()2,则 a=bD. 若= ,则 a=b【答案】 D【解析】解: A、根据绝对值的性质可知:两个数的绝对值相等,则这两个数相等或互为相反数,故选项错误;B、平方大的,即这个数的绝对值大,不一定这个数大,如两个负数,故说法错误;C、两个数可能互为相反数,如 a=-3, b=3,故选项错误;D、根据立方根的定义,显然这两个数相等,故选项正确.故选: D.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知以下概念:( 1)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 的绝对值是0.( 2)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叫作 a 的平方根.20. 对于-3.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是负数B. 是分数C. 是有理数D. 是无理数【答案】 D【解析】解: -3. 7 是无限循环小数,是负数,是分数,是有理数,不是无理数故选: D.根据有理数的定义可得.本题主要考查实数,熟练掌握有理数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21. 在数-2,,,,+3,中,属于整数的个数为()π 0 2.6A. 4B. 3C. 2D. 1【答案】 B【解析】解:在数 -2,π, 0, 2.6, +3,中,整数有 -2, 0, +3,属于整数的个数, 3.故选: B.整数包括正整数、负整数和0,依此即可求解.本题考查了实数的分类.实数分为有理数和无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整数包括正整数、负整数和 0.22. 下列数轴上的点 A 都表示实数a,其中,一定满足|a|>2 的是()A. ①③B. ②③C. ①④D. ②④【答案】 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有理数比较大小,根据绝对值的大小解题是关键.根据绝对值是数轴上的点到原点的距离,图示表示的数,可得答案.【解答】解:一定满足|a|> 2 的, A 在 -2 的左边,或A 在 2 的右边,故选: B.2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0 是绝对值最小的实数②相反数大于本身的数是负数③数轴上原点两侧的数互为相反数④带根号的数是无理数A. ①②③④B. ①②③C. ①③D. ①②【答案】 D【解析】解:① 0 是绝对值最小的实数,故①正确;②相反数大于本身的数是负数,故②正确;③数轴上原点两侧且到原点距离相等的数互为相反数,故③错误;④带根号的数不一定是无理数,故④错误.故选: D.依据绝对值、相反数、无理数的概念进行判断即可.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实数的相关概念,熟练掌握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24. 如图,半径为1的圆从表示 3 的点开始沿着数轴向左滚动一周,圆上的点 A 与表示3的点重合,滚动一周后到达点B,点 B 表示的数是()A. ﹣B. ﹣C. ﹣﹣D. ﹣2π 3 2π 3 2π3+2π【答案】 B【解析】解:由题意得:AB=2πr =2π,点 A 到原点的距离为3,则点 B 到原点的距离为2π-3,∵点 B 在原点的左侧,∴点 B 所表示的数为 -(2π-3) =3- 2π,故选: B.线段 AB=2πr =2π,点 A 到原点的距离为3,则点 B 到原点的距离为2π-3,点 B 在原点的左侧,因此点 B 所表示的数为 -( 2π-3) =3- 2π,于是得出答案.考查实数的意义,数轴等知识,理解符号和绝对值是确定一个数在数轴上位置的两个必要条件.25.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个①m 是一个实数, m2的算术平方根是 m;② m 是一个实数,则 -m 没有平方根;③带根号的数是无理数;④无理数是无限小数.A.0B.1C.2D.3【答案】 B【解析】解:①如果 m 是一个实数, m2的算术平方根是 |m|,当 m 是非负数时, m2的算术平方根是 m;所以此说法不正确;②如果 m 是一个正数,则-m 没有平方根;所以此选项不正确;③带根号的数不一定是无理数,如=2,是有理数;所以此选项说法不正确;④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所以无理数是无限小数,所以此选项说法正确;所以本题说法正确的有 1 个:④,故选 B.①根据算术平方根的定义进行判断;②根据平方根的定义进行判断;③带根号的数不一定是无理数,开方开不尽的数是无理数;④根据无理数的定义进行判断.此题主要考查了实数的定义、平方根及算术平方根的定义、无理数的定义.属于基础知识,熟练掌握这些基本概念是解题的关键.26.已知实数 a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则化简 |1-a|+ 的结果为()A. 1B. -1C. 1-2aD. 2a-1【答案】 C【解析】解:由数轴可得:-1< a< 0,则|1-a|+ =1-a-a=1-2a.故选: C.直接利用二次根式的性质化简得出答案.此题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性质与化简,正确化简二次根式是解题关键.27.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的平方根是±2C.是有理数【答案】 D B.D.是无理数是分数【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实数的有关概念及其分类,其中开不尽方才是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为无理数 .A.根据算术平方根、平方根的定义即可判定; B.根据无理数的定义即可判定;C.根据无理数和立方根的定义即可判定;D.根据开平方和有理数、无理数和分数的定义即可判定 .【解答】解:,,故A正确;是无理数,故 B 正确;是有理数,故 C 正确;不是分数,它是无理数,故 D 选项错误 .故选 D.28. 有以下说法:其中正确的说法有()(1)开方开不尽的数是无理数;(2)无理数是无限循环小数(3)无理数包括正无理数和负无理数;(4)无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5)循环小数都是有理数A.1个B.2个C.3个D.4个【答案】 D【解析】解:( 1)开方开不尽的数是无理数,该说法正确;(2)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原说法错误;(3)无理数包括正无理数和负无理数,该说法正确;(4)无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该说法正确;(5)循环小数都是有理数,该说法正确.正确的有 4 个.故选: D.根据无理数的三种形式求解.本题考查了无理数的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无理数的三种形式:①开方开不尽的数,②无限不循环小数,③含有π的数.29. 如图,数轴上点P 表示的数可能是()A. B. C. D.【答案】 B【解析】解:由被开方数越大算术平方根越大,得<<<<<,即<2<<3<<,故选: B.根据被开方数越大算术平方根越大,可得答案.本题考查了实数与数轴,利用被开方数越大算术平方根越大得出<<<<<是解题关键.30. 如图,数轴上,AB=AC,A,B两点对应的实数分别是和-1,则点C所对应的实数是()A. 1+B. 2+C.2 -1D. 2+1【答案】 D【解析】解: AC=AB= +1,C 点坐标 A 点坐标加 AC 的长,即 C 点坐标为+ +1=2 +1,故选: D.根据线段中点的性质,可得答案.本题考查了实数与数轴,利用线段中点的性质得出AC 的长是解题关键.31. 下列各数中,属于有理数的是()A.B.C.πD.3.1313313331 ⋯⋯(两个“ 1”之间依次多一个 3)【答案】 A【解析】解: A、是有理数,故此选项正确;B、是无理数,故此选项错误;C、π是无理数,故此选项错误;D 、3.1313313331 ⋯⋯(两个“1”之间依次多一个3)是无理数,故此选项错误;故选: A.直接利用有理数以及无理数的定义分别分析得出答案.此题主要考查了实数,正确掌握相关定义是解题关键.32. 下列各组数中互为相反数的是()A. -3与B.C.5与D.-( -2)与 -|-2| -2 与【答案】 B【解析】解: A、-3 与不符合相反数的定义,故选项错误;B、 -( -2) =2, -|-2|=-2 只有符号相反,故是相反数,故选项正确.C、无意义,故选项错误;D 、 -2=-2 ,=-2 相等,不符合相反数的定义,故选项错误.故选: B.首先根据绝对值的定义化简,然后根据相反数的定义即可解答.此题主要考查相反数的定义:只有符号相反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0 的相反数是其本身.3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 的平方根是它本身B.是分数C.负数没有立方根D. 如果实数x、y满足条件y=,那么x和y都是非负实数【答案】 D【解析】解: A、1 的平方根是±1,错误;B、是无理数,错误;C、负数有立方根,错误;D 、如果实数x、 y 满足条件 y=,那么x和y都是非负实数,正确;故选: D.根据平方根、分数、立方根和实数的概念解答即可.此题考查实数问题,关键是根据平方根、分数、立方根和实数的概念解答.34.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①;②一定是正数;③无理数一定是无限小数;④ 16.8万精确到十分位;⑤( -4)2的算术平方根是4.A. ①②③B. ④⑤C. ②④D. ③⑤【答案】 D【解析】解: - < - ,故①错误;当 m=0 时,是0,不是正数,故②错误;无理数一定是无限小数,故③正确;16.8 万精确到千位,故④错误;(-4)2的算术平方根是 4.故⑤正确;即正确的有③⑤,故选: D.根据实数的大小比较,算术平方根的定义,无理数的定义,精确度逐个判断即可.本题考查了实数的大小比较,算术平方根的定义,无理数的定义,精确度等知识点,能熟记知识点的内容是解此题的关键.3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立方根等于它本身的实数只有0 和 1B.平方根等于它本身的实数是0C.1 的算术平方根是D.绝对值等于它本身的实数是正数【答案】 B【解析】【分析】此题考查了立方根,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绝对值,掌握这些概念是关键,逐项分析即可得到答案 .【解答】解: A.立方根等于它本身的数是0,-1, 1,故 A 错误;B.平方根等于它本身的实数是0,故 B 正确;C.1 的算术平方根是1,故 C 错误;D .绝对值等于它本身的实数是正数,0,故 C 错误;故选 B.a b36. 已知实数,在数轴上对应的点如图所示,则下列式子正确的是()A. -a<-bB. a+b<0C. |a|<|b|D. a-b>0【答案】 C【解析】解:根据点a、 b 在数轴上的位置可知-1< a< 0, 1<b< 2,则-a> -b, a+b>0, |a|< |b|, a-b< 0.故选: C.根据点 a、b 在数轴上的位置可判断出a、 b 的取值范围,即可作出判断.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数轴的认识、有理数的加法、减法、绝对值性质的应用,掌握法则是解题的关键.37.设面积为 6 的正方形的边长为 a.下列关于 a 的四种说法:① a 是有理数;② a 是无理数;③ a 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④2< a<3.其中说法正确的有()A.1个B.2个C.3个D.4个【答案】 C【解析】解:∵面积为 3 的正方形的边长为a,∴a=,故① a 是有理数,错误;② a 是无理数,正确;③a 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正确;④ 2< a<3,正确,则说法正确的是:②③④共 3 个.故选: C.直接利用得出正方形的边长,再利用实数的性质分析得出答案.此题主要考查了实数的性质以及无理数的估算,正确掌握实数有关性质是解题关键.38.实数 a, b, c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化简|b|+|c-a|-|a+b|的结果为()A. 2a+2 b-cB. -cC. c-2aD. a-b-c【答案】 B【解析】解:从数轴上a、 b、 c 的位置关系可知:c< a< 0, b> 0 且 |b|> |a|,故 a+b> 0, c-a< 0,即有 |b|+|c-a|-|a+b|=b-( c-a) -( a+b) =b-c+a-a-b=-c.故选: B.首先从数轴上 a、 b、 c 的位置关系可知: c< a< 0, b> 0 且 |b|> |a|,接着可得 a+b> 0,c-a< 0,然后即可化简 |b|+|c-a|-|a+b|.此题主要考查了利用数轴比较两个的大小和化简绝对值.数轴的特点:从原点向右为正数,向左为负数,及实数与数轴上的点的对应关系.39. 我们知道有一些整数的算术平方根是有理数,如,,,⋯已知n=1,2,3,⋯,99,100,易知中共有10个有理数,那么中的有理数的个数是()A.20B.14C.13D.7【答案】 D【解析】解:∵是有理数,∴2n 是完全平方数,∵n=1, 2, 3,⋯, 99, 100,∴2n=2, 4,6,⋯, 198, 200,∴在 2, 4,6,⋯, 198, 200 的这组数据中,完全平方数有2, 8, 18, 36, 64, 100,144, 196,∴中的有理数的个数是 7,故选: D.在2, 4,6,⋯, 198, 200 的这组数据中,找出完全平方数即可.本题考查了实数,完全平方数,正确的找出完全平方数是解题的关键.40. 将四个数-,,,表示在数轴上,被如图所示的墨迹覆盖的数是()A.-B.C.D.【答案】 D【解析】解:,,,,因为盖住的数大于2小于 3,故选: D.盖住的数大于 2 小于 3,估计,,的值可确定答案.本题考查无理数值的大小估计.确定无理数在哪两个整数之间是解答的关键.41. 正方形ABCD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点D、A 对应的数分别为0 和 1,若正方形ABCD 绕顶点顺时针方向在数轴上连续翻转,翻转 1 次后,点 B 所对应的数为 2;按此规律继续翻转下去,则数轴上数2019 所对应的点是()A.点AB.点BC.点CD.点D【答案】 C【解析】解:当正方形在转动第一周的过程中, 1 所对应的点是A, 2 所对应的点是B,3 所对应的点是C, 4 所对应的点是 D ,∴四次一循环,∵2019 ÷4=504⋯ 3,∴2019 所对应的点是C.故选: C.由题意可知转一周后, A、B、 C、 D 分别对应的点为 1、 2、 3、 4,可知其四次一循环,由次可确定出 2019 所对应的点.本题主要考查实数与数轴以及正方形的性质,确定出点的变化规律是解题的关键.42. 下列格式中,化简结果与的倒数相同是()A. B. C. D.【答案】 A【解析】解:的倒数是.A、原式 = ,故本选项正确.B、原式 = ,故本选项错误.C、原式 =- ,故本选项错误.D 、原式 = ,故本选项错误.故选: A.的倒数是,根据实数的性质、绝对值的计算方法解答.考查了实数的性质,倒数的定义以及绝对值,属于基础题,熟记计算法则即可解题.43. 实数a.b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各式中不成立的是()A. -a>bB.C. a-b<a+bD.【答案】 D a+6 < 0|a|+|b|< |a+b|【解析】解:选项 A 正确:找出表示数 a 的点关于原点的对称点- a,与 b 相比较可得出-a> b.选项 B 正确: a+b<0;选项 C 正确: a-b<a+b;选项 D 正确的是 |a|+|b|> |a+b|,故这个选项不成立.故选: D.根据一对相反数在数轴上的位置特点,先找出与点 a 相对应的 -a,然后与 b 相比较,即可排除选项求解.本题考查了实数与数轴的关系.用字母表示数,具有抽象性.由于引进了数轴,我们把数和点对应起来,也就是把“数”和“形”结合起来,二者互相补充,相辅相成.因为是选择题,也可以采用特值法,如:取a=-2 , b=1 ,代入四个选项,逐一检验,就可以得出正确答案.这样做具体且直观.44. 关于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是无理数B.的平方是 2C.2 的平方根是D.面积为 2 的正方形的边长可表示为【答案】 C【解析】解:A、是无理数,正确,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B、的平方是 2,正确,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C、 2 的平方根是,错误,故本选项符合题意;D 、面积为 2 的正方形的边长为,正确,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 C.根据无理数、实数的乘方、平方根的定义、算术平方根的定义逐个判断即可.本题考查了实数及分类、无理数、实数的乘方、平方根的定义、算术平方根的定义,能熟记知识点的内容是解此题的关键,注意:实数包括无理数和有理数,无理数是指无限不循环小数.45.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无限不循环小数叫做无理数B.有理数包括正数和负数C.0 是最小的整数D.两个有理数的和一定大于每一个加数【答案】 A【解析】解:A、无限不循环小数叫做无理数,正确,故本选项符合题意;B、有理数包括正有理数、0 和负有理数,不正确,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C、0 不是最小的整数,没有最小的整数,不正确,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D 、一个数同 0 相加仍得这个数,所以两个有理数的和不一定大于每一个加数,不正确,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 A.根据有理数、无理数、整数及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判断即可.本题考查了有理数、无理数、整数及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属于基础知识,需牢固掌握.46. ①倒数等于本身的数为1;②若a b互为相反数,那么a b1、、的商必定等于﹣;③对于任意实数x,|x|+x 一定是非负数;④一个数前面带有“﹣”号,则这个数是负数;⑤整数和小数统称为有理数;⑥数轴上的点都表示有理数;⑦绝对值等于自身的数为 0和 1;⑧平方等于自身的数为0 和 1;其中正确的个数是()A. 0个B. 1个C.2个D. 3个【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相反数,绝对值,非负数的性质:绝对值,倒数,掌握相反数,绝对值,非负数的性质:绝对值,倒数的定义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直接利用倒数以及绝对值和相反数的性质分别分析得出答案。
实数与数轴上的点.
实数
一、实数与数轴上的点
二、实数的绝对值
三、常用的实数集
一、实数与数轴上的点 有理数包含零、正负整数与正负分表示无理点的点称为无理点.
二、实数的绝对值
定义1.1 设a为一个实数,定义a的绝对值(记为|a|)
为
a, a 0 | a | a, a 0
[a ,b)={x |a≤x<b}
(4)无穷区间
(, b] {x | x b} {x | x b} (, b) {x | x b} {x | x b} [a, ) {x | a x } {x | a x} (a, ) {x | a x } {x | a x} R (, ) {x | x }
a a (7) , b 0. b b
三、常用的实数集 全体实数的集合记为R,
全体自然数的集合记为N.
定义1.2 设 a, b ∈R,且a<b,定义: (1)闭区间 [a ,b]={x |a≤x≤b}
(2)开区间 (a ,b)={x |a<x<b}
(3)半开区间 (a ,b]={x|a< x≤b}
若a, b为两个实数,则由定义1.1可知
a b, a b 时 | a b | b a, a b 时
绝对值有下列基本性质:
(1) | a | 0,| a || a |,| a | a ;
2
(2) | a | a | a |;
(3)不等式|a |≤k(k≥0)与不等式-k≤ a ≤k等价; (4)a+ b|≤ |a| +|b|,一般地,有 |a1+a2+…+an| ≤|a1|+|a2|+…+|an|; (5)||a|-|b|| ≤|a-b|; (6)|ab|=|a||b|,一般地,有|a1a2…an|=|a1||a2|…|an|;
初中数学实数与数轴上的点的一一对应关系部审湘教版20最新19
实数与数轴上的点的一一对应关系部审湘教版20191、已知,化简二次根式的正确结果是答案A 解析2、如果,那么这两个数( 答案B 解析3、下列运算中错误的有(答案B 解析4、如图所示,阴影部分的面积S是h的函数(0≤h≤H),则该函数的图象是A 答案C 解析5、2011年,某地区有54310人参加中考,将54310用科学记数法(保留2个有效数字)表示为(答案C 解析6、已知抛物线的开口向下,顶点坐标为(2,-3),那么该抛物线有(; ▲;)A 答案B解析7、下面图形中不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答案C 解析8、如图,MN所在的直线垂直平分线段AB,利用这样的工具找到圆形工件圆心的最少使用次数是(;)A.答案B 解析考点:垂径定理的应用.分析:根据垂径定理的推论可得,CD 所在直线是直径的位置,而两个直径的交点即为圆心,故最少使用2次就可以找到圆形工件的圆心.解:如图所示,根据垂径定理的推论,两个直径的交点即为圆心.故选B。
9、如图,已知□ABCD中,AB=4,AD=2,E是AB边上的一动点(动点E与点A不重合,可与点B重合),设AE=x 答案B 解析10、下列图形中,中心对称图形有(;).; 答案C 解析11、下列图形中,对称轴有且只有3条的是(;)A.菱形B.等答案B 解析12、如图(图在第二页)所示是一株美丽的勾股树,其中所有的四边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若正方形A、B 答案C 解析13、下列图形分别是桂林、湖南、甘肃、佛山电视台的台徽,其中为中心对称图形的是(;答案C 解析14、如图,在一个三角点阵中,从上向下数有无数多行,其中各行点数依次为2,4,6,…,2n,…,请你探究出前n行的点数答案B 解析15、某件商品连续两次9折降价销售,降价后每件商品售价为a元,则该商品每件原价为(;答案D 解析16、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5,P为DC上一点,设DP=x,△APD的面积为y,关于y 与x的函数关系式为:y=, 答案B 解析17、计算:【小题1】(1 + )-()0【小题2】+ ――答案【小题1】原式?????【小题2】原式== 解析18、下面是空心圆柱的两种视图,正确的是(; 答案B 解析19、在如图所示的4×4的正方形网格中,△MNP绕某点旋转一定的角度,得到△M1N1P1 ,则其旋转中心可能是()答案B 解析考点:旋转的性质.分析:连接PP1、NN1、MM1,分别作PP1、NN1、MM1的垂直平分线,看看三线都过哪个点,那个点就是旋转中心.解答:解:∵△MNP绕某点旋转一定的角度,得到△M1N1P1,∴连接PP1、NN1、MM1,作PP1的垂直平分线过B、D、C,作NN1的垂直平分线过B、A,作MM1的垂直平分线过B,∴三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正好都过B,即旋转中心是B.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观察图形的能力,注意:旋转时,对应顶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应相等且旋转角也相等,对称中心在连接对应点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20、不等式组的正整数解的个数是()A.1个B.2个C.3个D.4个答案C 解析21、如图,△ABC内接于⊙O,∠A=40°,则∠BOC的度数为(; ▲;)A.2 答案D 解析22、-5的倒数是A.5B.C.-5 D.答案D 解析23、若,则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A.答案B 解析24、(2012?潍坊)甲乙两位同学用围棋子做游戏.如图所示,现轮到黑棋下子,黑棋下一子后白棋再下一子,使黑棋的5个棋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分别根据选项所说的黑、白棋子放入图形,再由轴对称的定义进行判断即可得出答案.解:A、若放入黑(3,7);白(5,3),则此时黑棋是轴对称图形,白棋也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B、若放入黑(4,7);白(6,2),则此时黑棋是轴对称图形,白棋也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C、若放入黑(2,7);白(5,3),则此时黑棋不是轴对称图形,白棋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正确;D、若放入黑(3,7);白(2,6),则此时黑棋是轴对称图形,白棋也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属于基础题,注意将选项各棋子的位置放入,检验是否为轴对称图形,有一定难度,注意细心判断.25、小明拿一张50元的人民币到银行等额换取5元或10元的人民币,请问小明换钱方式有(n 答案C 解析26、某班抽取6名同学参加体能测试,成绩如下:80,90,75,75,80,80.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众数是80B.中答案B 解析27、(重题,请删除)下面是在博物馆里的一段对话.管理员:先生,这个化石有800002年了. 参观者:你怎么知道得这么答案解法一是错误的。
八年级上册实数知识点及练习
第四章实数一、实数1、实数的定义: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实数。
2、分类:正有理数有理数0 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负有理数实数正无理数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负无理数二、无理数1、无理数的概念:无限不循环小数叫做无理数。
2、常见的无理数:(1)所有开方开不尽的方根。
(2)化简后含有π的数。
(3)无限不循环小数。
3、无理数的小数部分的表示一个无理数减去整数部分,差就是小数部分。
如:√2的整数部分是1,因此√2的小数部分就是√2−1;π的小数部分就是π−3.三、实数与数轴上的点的对应关系1、实数与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也就是说,每一个实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反之,数轴上的每一个点都表示一个实数。
【提醒:任意两个实数之间都有无数个有理数和无数个无理数。
】2、利用实数与数轴的对应关系解题例、实数a,b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a+b)2+a的化简结果为。
四、实数大小的比较方法1、一般方法(1)性质比较法: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正数大于任何负数;两个负数相比,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2)数轴比较法:右边点表示的数总比左边点表示的数大。
(3)差值比较法(4)商值比较法2、特殊比较法(1)平方法(2)倒数比较法3的大小:。
例、比较2,√5,√7五、平方根、算术平方根1、平方根的概念:如果x2=a,那么x 叫做a的平方根。
2、平方根的性质:(1)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
(2)0的平方根是0.(3)负数没有平方根。
3、平方根的表示方法正数a的算数平方根可以用√a表示;正数a的负的平方根,可以用“−√a”表示,故正数a的平方根可以用符号“±√a”表示,读作“正、负根号a”.4、平方根与算术平方根的联系(1)具有包含关系:平方根包含算术平方根,一个数的正的平方根就是该数的算术平方根。
(2)相同点:只有非负数才有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0的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都是0.5、开平方求一个数a的平方根的运算,叫做开平方,其中数a叫作被开方数。
4.3实数(十大题型)(解析版) 八年级数学上学期
八年级上册数学《第4章实数》4.3实数◆1、实数的概念: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为实数.◆2、实数的分类:(1)按定义分类.(2)按性质分类.◆1、实数与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即每一个实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反过来,数轴上的每一个点都表示一个实数.◆2、与规定有理数的大小一样,对于数轴上的任意两个点,右边的点所表示的实数总比左边的点表示的实数大.◆3、实数的大小比较①正实数大于零,负实数小于零,正实数大于负实数;②两个正实数,绝对值大的数较大;③两个负实数,绝对值大的数反而小.在实数范围内,相反数、倒数、绝对值的意义和有理数范围内的相反数、倒数、绝对值的意义完全一样.◆1、数a的相反数是-a,这里a表示任意一个实数.◆2、一个正实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实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即设a表示任意一个实数,则|a|=o>0)0(=0)−o<0)◆1、当数从有理数扩充到实数以后,实数之间不仅可以进行加、减、乘、除(除数不为0)、乘方运算,而且正数及0可以进行开平方运算,任意一个实数可以进行开立方运算.◆2、实数的混合运算顺序与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的顺序一样,实数运算过程中的运算顺序为:先算乘方、开方、再算乘法、除法,最后算加法、减法,同级运算按照自左向右的顺序进行,有括号先算括号里的.◆3、实数的运算律.①加法交换律:a+b=b+a;②加法结合律:(a+b)+c=a+(b+c)③乘法交换律:ab=ba;④乘法结合律:(ab)c=a(bc)⑤分配律:a(b+c)=ab+ac.①被开方数一定是非负数,即a≥0.②一个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也是非负数,即a≥0.【例题1】(2022秋•丽水期中)把下列各数的序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①﹣3.14,②2π,③−13,④0.618,⑤−16,⑥0,⑦﹣1,⑧+3,⑨227,⑩﹣0.030030003……(每相邻两个3之间0的个数逐渐多1).整数集合:{……};分数集合:{……};无理数集合:{……}.【分析】利用整数、分数、无理数的定义分类填空.【解答】解:整数有:⑤−16=−4,⑥0,⑦﹣1,⑧+3;分数有:①﹣3.14,③−13,④0.618,⑨227;无理数有:②2π,⑩﹣0.030030003……(每相邻两个3之间0的个数逐渐多1),故答案为:⑤⑥⑦⑧;①③④⑨;②2⑩.【点评】本题考查了实数的定义,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整数、分数、无理数的定义.【变式1-1】(2022秋•社旗县期末)实数−13,−6,0,﹣1中,为负整数的是()A.﹣1B.−6C.0D.−13【分析】根据实数的分类进行解答即可.【解答】解:这一组数中的负整数是﹣1.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实数,熟知实数的分类是解题的关键.【变式1-2】(2022秋•宁波期中)下列实数:2,39,1,2,−73,0.3⋅,分数有()A.2个B.3个C.4个D.5个【分析】根据实数的分类及分数的定义进行解答即可.−73,0.3⋅共3个.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实数,熟知所有的分数都是有理数是解题的关键.【变式1-3】(2022春•宜秀区校级月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数包括有理数、无理数和零B.有理数包括正有理数和负有理数C.无限不循环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都是无理数D.无论是有理数还是无理数都是实数【分析】灵活掌握实数分类以及有理数和无理数概念,注意容易混淆的知识点.【解答】解: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为实数,0属于有理数,故A错误,有理数包括正有理数、负无理数和0,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故B错误,无限不循环的小数是无理数,故C错误,实数分为有理数和无理数,故D正确.故选:D.【点评】考查了实数的概念,以及有理数和无理数概念及分类.【变式1-4】下列判断:①一个数的平方根等于它本身,这个数是0和1;②实数包括无理数和有理数;③2的算术平方根是2;④无理数是带根号的数.正确的有()A.1个B.2个C.3个D.4个【答案】B;【分析】直接利用有关实数的性质分别分析得出答案.【解答】解:①一个数的平方根等于它本身,这个数是0,故原题说法错误;②实数包括无理数和有理数,故原题说法正确;③2的算术平方根是2,故原题说法正确;④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故原题说法错误,例如4=2是有理数.故选:B.【变式1-5】(2022春•夏津县期末)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3−27是整数B.−1713是有理数C.33是分数D.9的立方根是无理数【分析】根据立方根,算术平方根,有理数,无理数的意义,即可解答.【解答】解:A、∵3−27=−3,∴3−27是整数,故A不符合题意;B、−1713是有理数,故B不符合题意;C、33是无理数,不是分数,故C符合题意;D、∵9=3,3的立方根是33,33是无理数,∴9的立方根是无理数,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实数,熟练掌握有理数,无理数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变式1-6】(2022秋•黑山县期中)把下列各数分别填入相应的集合内:33,−4,−34,0,﹣0.2121121112…(相邻两个2之间的1的个数逐次加1)【分析】根据无理数以及正实数的定义,在给定实数中分别挑出无理数以及正实数,此题得解.【解答】解:如图所示:【点评】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分类,熟练掌握有理数的分类是解题的关键.【变式2-7】(2023秋•滨湖区期中)将下列各数的序号填入相应的括号内:①﹣2.5;②313;③0;④2;⑤﹣8;⑥10%;⑦−27;⑧﹣1.12121112…;⑨2;⑩−0.345⋅⋅.整数集合:{…};负分数集合:{…};正有理数集合:{…};无理数集合:{…}.【分析】根据实数的分类,即可解答.【解答】解:整数集合:{③⑤⑨…};负分数集合:{①⑦⑩…};正有理数集合:{②⑥⑨…};无理数集合:{④⑧…}.故答案为:③⑤⑨;①⑦⑩;②⑥⑨;④⑧.【点评】本题考查了实数,熟练掌握实数的分类是解题的关键.【例题2】(2022•海淀区校级模拟)实数a与b在数轴上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则正确的结论是()A.a<0B.a<b C.b+5>0D.|a|>|b|【分析】根据数轴可以发现b<a,且,由此即可判断以上选项正确与否.【解答】解:A.∵2<a<3,a>0,答案A不符合题意;B.∵2<a<3,﹣4<b<﹣3,∴a>b,∴答案B不符合题意;C.∵﹣4<b<﹣3,∴b+5>0,∴答案C符合题意;D.∵2<a<3,﹣4<b<﹣3,∴|a|<b|,∴答案D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数轴与实数的大小比较等相关内容,会利用数轴比较实数的大小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变式2-1】(2022春•南岸区期中)实数a在数轴上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若实数b满足a<b<2,则b的值可以是()A.﹣2B.﹣1C.2D.3【分析】先判断b的范围,再确定符合条件的数即可.【解答】解:∵1<a<2,∴﹣2<﹣a<﹣1,∵﹣a<b<a,∴b只能是﹣1.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数轴上的点和实数的对应关系,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根据数轴上的点确定数的范围.【点评】本题考查了有理数大小比较: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负数的绝对值越大,这个数越小.【变式2-2】(2023秋•昌黎县期中)如图,在数轴上,点A表示实数a,则a可能是()A.−12B.−10C.−8D.−3【分析】根据数轴可得−9<<−4,再逐一分析各选项的数据即可.【解答】解:∵﹣3<a<﹣2,∴−9<<−4,∵9<12,9<10,∴−12<−9,−10<−9,故A,B不符合题意;∵3<4,∴−3>−4,故D不符合题意;∵4<8<9,∴−9<−8<−4,即−3<−8<−2,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实数与数轴,实数的大小比较,掌握实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是解本题的关键.【变式2-3】(2023秋•新吴区校级期中)如图,正方形的边长为1,在正方形的4个顶点处标上字母A,B,C,D,先让正方形上的顶点A与数轴上的数﹣2所对应的点重合,再让正方形沿着数轴按顺时针方向滚动,那么数轴上的数2020将与正方形上的哪个字母重合()A.字母A B.字母B C.字母C D.字母D【分析】正方形滚动一周的长度为4,从﹣2到2020共滚动2022,由2022÷4=505......2,即可作出判断.【解答】解:∵正方形的边长为1,∴正方形的周长为4,∴正方形滚动一周的长度为4,∵正方形的起点在﹣2处,∴2020﹣(﹣2)=2022,∵2022÷4=505......2,∴数轴上的数2020将与正方形上的点C重合,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实数与数轴,根据正方形的特点找出滚动规律是解题的关键.【变式2-4】把表示下列各数的点画在数轴上,再按从小到大的顺序,用“<”号把这些数连接起来:3,﹣(﹣1),﹣1.5,0,﹣|﹣4|,2.【分析】先计算﹣(﹣1)=1,﹣|﹣4|=﹣4,再利用数轴表示数的方法表示所给的6个数,然后写出它们的大小关系.【解答】解:﹣(﹣1)=1,﹣|﹣4|=﹣4,用数轴表示为:,它们的大小关系为﹣|﹣4|<﹣1.5<0<﹣(﹣1)<2<3.【变式2-5】(2022春•海安市校级月考)7、如图:数轴上表示1、5的对应点分别为A、B,且点A为线段BC的中点,则点C表示的数是()A.5−1B.1−5C.5−2D.2−5【分析】设C点表示的数为x,再根据中点坐标公式求出x的值即可.【解答】解:设C点表示的数为x,则r52=1,解得x=2−5.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实数与数轴,熟知数轴上各点与实数是一一对应关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变式2-6】(2023•市南区一模)已知实数a,b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1<|a|<b B.1<﹣a<b C.|a|<1<|b|D.﹣b<a<﹣1【分析】根据相反数的意义,绝对值的性质,有理数的大小比较,可得答案.【解答】解:由题意,得1<|a|<b,1<﹣a<b,﹣b<a<﹣1,故C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实数与数轴,利用相反数的意义,绝对值的性质,数轴上的点右边的总比左边的大是解题关键.【变式2-7】(2023春•岳池县期末)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的面积为5,点A在数轴上,且表示的数为1.现以A为圆心,AB为半径画圆,和数轴交于点E(E在A的右侧),则点E表示的数为1+【分析】根据正方形的面积求出正方形的半径,即圆的半径为5,所以E点表示的数为OE的长度,即1+5.【解答】解:∵正方形的面积为5,∴AB为5;∵以A点为圆心,AB为半径,和数轴交于E点,∴AE=AB=5;∵A点表示的数为1,∴OE=OA+AE=1+5故答案为:1+5【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实数与数轴的位置关系,结合正方形面积以及圆的半径考查.解题关键是求出OE的长度.【变式2-8】(2022秋•西安月考)如图,已知实数−5,﹣1,5,3,其在数轴上所对应的点分别为点A,B,C,D.(1)求点C与点D之间的距离;(2)记点A与点B之间距离为a,点C与点D之间距离为b,求a﹣b的值.【分析】(1)根据数轴上两点间距离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即可得出答案;(2)先根据数轴上两点间距离的计算方法计算出a的值,再求a﹣b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1)根据题意可得,点C与点D之间的距离为3−5;(2)根据题意可得,a=|﹣1+5|=5−1,b=3−5,a﹣b=5−1﹣(3−5)=25−4.【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实数与数轴及数轴上两点间距离,熟练掌握实数与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关系及数轴上两点间距离的计算方法进行求解是解决本题的关键.【例题3】实数−3的绝对值是()A.3B.C.−3D.33【分析】直接利用绝对值的性质分析得出答案.【解答】解:实数−3的绝对值是:3.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绝对值,正确掌握绝对值的性质是解题关键.【变式3-1】−2的相反数是()A.−2B.2CD.2【分析】根据相反数的含义,可得求一个数的相反数的方法就是在这个数的前边添加“﹣”,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根据相反数的含义,可得−2的相反数是:2.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相反数的含义以及求法,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相反数是成对出现的,不能单独存在;求一个数的相反数的方法就是在这个数的前边添加“﹣”.【变式3-2】(2023春•潮南区期中)5−2的相反数是()A.﹣0.236B.5+2C.2−5D.﹣2+5【分析】根据相反数的定义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5−2的相反数是2−5.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相反数,熟知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互为相反数是解题的关键.【变式3-3】(2023春•京山市期中)下列各组数中互为相反数的是()A.﹣2与(−2)2B.﹣2与3−8C.﹣2与−12D.2与|﹣2|【分析】根据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后利用排除法求解.【解答】解:A、(−2)2=2,﹣2与(−2)2是互为相反数,故本选项正确;B、3−8=−2,﹣2与3−8相等,不是互为相反数,故本选项错误;C、﹣2与−12是互为倒数,不是互为相反数,故本选项错误;D、|﹣2|=2,2与|﹣2|相等,不是互为相反数,故本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实数的性质,对各项准确计算是解题的关键.【变式3-4】(2023秋•秦都区校级月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的绝对值是22B.2的倒数是22C.2的相反数是22D.4的平方根为±2【分析】根据绝对值的知识、二次根式的知识、平方根的知识、相反数的知识分别对四个选项进行分析.【解答】解:2的绝对值是2,所以A选项不正确;2的倒数是22,所以B选项正确;2的相反数是−2,所以C选项不正确;4的平方根是±2,所以D选项不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绝对值的知识、二次根式的知识、平方根的知识、相反数的知识.【变式3-5】填空:(1)5的相反数是,绝对值是;(2)3−1的相反数是,绝对值是;(3)若|x|=3,则x=.【分析】根据相反数和绝对值的定义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1)5的相反数是−5,绝对值是5;(2)3−1的相反数是1−3,绝对值是3−1;(3)∵|x|=3,∴x=±3.故答案为:(1)−5,5;(2)1−3,3−1;(3)±3.【点评】本题考查了实数的性质,算术平方根,掌握绝对值等于3的数有2个是解题的关键.【变式3-6】(2022秋•余姚市校级期中)a是4的算术平方根,b是27的立方根,c是15的倒数.(1)填空:a=,b=,c=;(2)求o+p+2−的值.【分析】(1)直接利用算术平方根的概念以及立方根的概念、倒数的概念分别分析得出答案;(2)直接利用绝对值的性质、立方根的性质、算术的性质分析得出答案.【解答】解:(1)∵a是4的算术平方根,b是27的立方根,c是15的倒数,∴a=2,b=3,c=5;故答案为:2,3,5;(2)原式=2(3+5)+22−2×5=6+25+4−25=10.【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实数的运算,正确化简各数是解题关键.【变式3-7】(2022秋•芗城区校级月考)31−2与33−2互为相反数,求代数式6x﹣9y+5的值.【分析】由题意得方程1﹣2x+3y﹣2=0,求得2x﹣3y=﹣1,再将其代入求解即可.【解答】解:由题意得1﹣2x+3y﹣2=0,整理,得2x﹣3y=﹣1,∴6x﹣9y+5=3(2x﹣3y)+5=3×(﹣1)+5=﹣3+5=2.【点评】此题考查了运用立方根和相反数进行化简、求值的能力,关键是能准确理解并运用以上知识和整体思想.【变式3-8】(2022春•如皋市校级月考)已知|x|=5,y是11的平方根,且x>y,求x+y的值.【分析】直接利用绝对值的性质以及平方根的性质分类讨论得出答案.【解答】解:∵|x|=5,∴x=±5,∵y是11的平方根,∴y=±11,∵x>y,∴当x=5,则y=−11,故x+y=5−11,当x=−5,则y=−11,故x+y=−5−11,综上所述:x+y的值为5−11或−5−11.【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实数的性质,正确分类讨论是解题关键.【例题4】(2023•潍坊)在实数1,﹣1,0,2中,最大的数是()A.1B.﹣1C.0D.2【分析】根据正实数都大于0,负实数都小于0,正实数大于一切负实数,两个负实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可得答案.【解答】解:∵﹣1<0<1<2,∴在实数1,﹣1,0,2中,最大的数是2,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实数的大小比较,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实数比较大小的法则.【变式4-1】(2022•沂源县一模)在3,−3,0,2这四个数中,最小的一个数是()A.3B.−3C.0D.2【分析】根据实数大小比较的法则:①正数都大于0;②负数都小于0;③正数大于一切负数;④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其值反而小即可求解.【解答】解:在3,−3,0,2这四个数中,最小的一个数是−3.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实数大小比较,可以利用数的性质比较异号两数及0的大小,利用绝对值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变式4-2】三个数﹣π,﹣3,−3的大小顺序是()A.﹣3<﹣π<−3B.﹣π<﹣3<−3C.﹣π<−3<−3D.﹣3<−3<−π【分析】先对无理数进行估算,再比较大小即可.【解答】解:﹣π≈﹣3.14,−3≈−1.732,因为3.14>3>1.732.所以﹣π<﹣3<−3.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同学们对无理数大小的估算能力及比较两个负数大小的方法,即两个负数相比较,绝对值大的反而小.【变式4-3】(2023秋•农安县期中)将数“22,5,−2,0,﹣1.6”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并用“<”连接起来是:.【分析】正实数都大于0,负实数都小于0,正实数大于一切负实数,两个负实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据此判断即可.【解答】解:∵22=8>5,−2≈−1.57>﹣1.6,∴﹣1.6<−2<0<5<22,故答案为:﹣1.6<−2<0<5<22.【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实数大小比较的方法,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正实数>0>负实数,两个负实数比较时绝对值大的反而小.【变式4-4】设a为实数且0<a<1,则在a2,a,,1这四个数中()A.1>>>2B.2>>>1C.>>1>2D.1>>>2【分析】根据正数比较大小的法则进行解答即可.【解答】解:∵0<a<1,∴0<a2<a<<1,1>1,∴1>>a>a2.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实数的大小比较,熟知正数比较大小的法则是解答此题的关键.【变式4-5】比较2,5,37的大小,正确的是()A.2<5<37B.2<37<5C.5<37<2D.37<2<5【分析】把2转化为4,38,即可比较大小.【解答】解:∵2=4,∴5>2,∵2=38,∴2>37,∴5>2>37,即37<2<5,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实数大小的比较,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把2转化为4,38.【变式4-6】比较大小:− 1.5.【分析】正实数都大于0,负实数都小于0,正实数大于一切负实数,两个负实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据此判断即可.【解答】解:(−3)2=3,(﹣1.5)2=2.25,∵3>2.25,∴−3<−1.5.故答案为:<.【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实数大小比较的方法,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正实数>0>负实数,两个负实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两个负数平方大的反而小.【例题5】已知:x<21<y(x,y是两个连续整数),则x,y的值为()A.x=2,y=3B.x=3,y=4C.x=4,y=5D.x=5,y=6【分析】根据16<21<25,即可得出x、y的值.【解答】解:∵16<21<25,∴x=4,y=5;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估算算术平方根的大小,解题的关键是用有理数逼近算术平方根.【变式5-1】(2023秋•郁南县期中)估算57的值应在()A.6~7之间B.7~8之间C.8~9之间D.不能确定【分析】利用无理数的估算即可求得答案.【解答】解:∵49<57<64,∴7<57<8,即57的值在7~8之间,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无理数的估算,熟练掌握估算无理数大小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变式5-2】(2022春•香洲区期末)如图,用边长为3的两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面积为18的大正方形,则大正方形的边长最接近的整数是()A.4B.5C.6D.7【分析】根据算术平方根的概念结合正方形的性质得出其边长,进而得出答案.【解答】解:∵用边长为3的两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形,∴大正方形的面积为:9+9=18,则大正方形的边长为:18,∵16<18< 4.52,∴4<18<4.5,∴大正方形的边长最接近的整数是4.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算术平方根,正确掌握算术平方根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变式5-3】(2022春•江津区校级月考)若x、y为两个连续的整数,且x<39<y,则x+y=.【分析】通过36<39<49求解.【解答】解:∵36<39<49,∴6<39<7,∴x=6,y=7,∴x+y=13.故答案为:13.【点评】本题考查了估算算术平方根的大小,平方根的定义的应用,解此题的关键是求出x、y的值.【变式5-4】(2023秋•青龙县期中)估算2+14的值在()A.4到5之间B.5到6之间C.6到7之间D.7到8之间【分析】先估算出14的取值范围,进而可得出结论.【解答】解:∵9<14<16,∴3<14<4,∴5<2+14<6.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估算无理数的大小,熟知估算无理数大小要用逼近法是解题的关键.【变式5-5】(2023秋•秦都区期中)估计23−2的值在()A.2到3之间B.1到2之间C.3到4之间D.4到5之间【分析】先估算出23的大小,进而估算23−2的范围.【解答】解:∵16<23<25,∴4<23<5,∴2<23−2<3,∴23−2的值在2和3之间.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估算无理数的大小,估算无理数大小要用逼近法.【变式5-6】(2022•南关区校级开学)已知x,y为两个连续的整数,且x<20<y,则5x+y的值为.【分析】先求出20的范围,求出x、y的值,求出5x+y的值,根据平方根的定义求出即可.【解答】解:∵4<20<5,∴x=4,y=5,∴5x+y=5×4+5=25,∴5x+y的平方根是±5,故答案为:±5.【点评】本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的大小,平方根的定义的应用,解此题的关键是求出x、y的值.【变式5-7】(2023秋•二七区校级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解答问题:大家知道2是无理数,而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因此2的小数部分我们不可能全部写出来,于是小明用2−1来表示2的小数部分,你同意小明的表示方法吗?事实上,小明的表示方法是有道理的,因为2的整数部分是1,将2减去其整数部分,差就是2的小数部分.请解答:(1)23的整数部分是,小数部分是;(2)如果7+1的小数部分为,9−17的整数部分为b,求+−7的平方根;(3)已知10+7=+,其中x是整数,且0<y<1,求x﹣y的相反数.【分析】(1)根据算术平方根的定义,估算无理数23的大小即可;(2)根据算术平方根的定义估算无理数7+1,9−17的大小即可确定a、b的值,再代入计算即可;(3)根据算术平方根的定义估算无理数10+7的大小确定整数部分x,小数部分是y,再求出x﹣y的相反数即可.【解答】解:(1)42=16,52=25,而16<23<25,∴4<23<5,∴23的整数部分是4,小数部分为23−4,故答案为:4,23−4;(2)∵22=4,32=9,而4<7<9,∴2<7<3,∴3<7+1<4,∴7+1的整数部分是3,小数部分为7+1﹣3=7−2,即a=7−2;∵4<17<5,∴﹣5<−17<−4,∴4<9−17<5,∴9−17的整数部分是4,即b=4,∴a+b−7=7−2+4−7=2,∴+−7的平方根是±2;(3)∵2<7<3,∴12<10+7<13,∴10+7的整数部分是12,小数部分是10+7−12=7−2,又∵10+7=+,其中x是整数,且0<y<1,∴x=12,y=7−2,∴x﹣y的相反数是y﹣x=7−14.【点评】本题考查估算无理数的大小,掌握算术平方根、平方根的定义是正确解答的前提.【例题6】通过估算,比较下列各组数的大小:(1)6(2(3)5−121;(4)3+12112.【分析】(1)利用平方运算,比较大小即可解答;(2)根据算术平方根的意义,比较大小即可解答;(3)先估算出5的值的范围,再估算出5−1的值的范围,进行计算即可解答;(4)先估算出3的值的范围,再估算出3+1的值的范围,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解答】解:(1)∵62=36,(35)2=35,∴36>35,∴6>35,故答案为:>;(2)∵8<10,∴8<10,故答案为:<;(3)∵4<5<9,∴2<5<3,∴1<5−1<2,∴12<5−12<1,故答案为:<;(4)∵1<3<4,∴1<3<2,∴2<3+1<3,∴132,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数的大小比较,熟练掌握估算算术平方根的值的大小是解题的关键.【变式6-1】(2023春•西城区校级期中)比较大小:(1;(2)5−11.【分析】(1)先把4写成算术平方根的形式,然后根据算术平方根的被开方数越大,那个数就越大进行解答;(2)先估算5的大小,然后进行判断即可.【解答】解:(1)∵4=16,17>16,∴17>4;(2)∵2<5<3,∴5−1>1,故答案为:(1)>;(2)>.【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实数的大小比较,解题关键是能够正确的估算无理数的大小.【变式6-2】(2022秋•新津县校级月考)比较大小:3−1212,23.【分析】(1)比较出两个数的差的正负,即可判断出它们的大小关系.(2)首先比较出两个数的平方的大小关系;然后根据:两个正实数,平方大的,这个数也大,判断出原来的两个数的大小关系即可.【解答】解:(1)∵3−12−12=32−1<0,∴3−12<12.(2)(32)2=18,(23)2=12,∵18>12,∴32>23.故答案为:<、>.【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实数大小比较的方法,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正实数>0>负实数,两个正实数,平方大的,这个数也大.【变式6-3】(2023春•前进区月考)比较2,5,37的大小,正确的是()A.2<5<37B.2<37<5C.37<2<5D.37<5<2【分析】先分别求出这三个数的六次方,然后比较它们的六次方的大小,即可比较这三个数的大小.【解答】解:∵26=64,(5)6=[(5)2]3=125,(37)6=[(37)3]2=49,而49<64<125,∴(37)6<(5)6<26,∴37<2<5.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实数的比较大小,根据开方和乘方互为逆运算将无理数化为有理数,然后比较大小是解决此题的关键.【变式6-4】比较下列各组数的大小:(1)120与11.(2)5+12与2.【分析】(1)根据11=121,即可进行比较;(2)先通分,可得2=42,再比较分子5+1与4的大小即可求解.【解答】解:(1)∵11=121,120<121,∴120<11.(2)∵2=42,5+1<4,∴5+12<2.【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算术平方根的估算能力,两个正数的算术平方根的比较大小可以通过平方的方法进行,两个式子平方的值大的,对应的式子的值就大.【变式6-5】比较下列各组数的大小(1)8与10;(2)65与8;(3)5−12与0.5;(4)5−12与1.【分析】(1)根据8<10,即可解答;(2)根据8=64,即可进行比较;(3)求出2<5<3,不等式两边都减去1,再不等式两边都除以2即可;(4)求出2<5<3,不等式两边都减去1,再不等式两边都除以2即可.【解答】解:(1)∵8<10,∴8<10;(2)∵64=8,64<65,∴65>64,∴65>8;(3)∵2<5<3,∴1<5−1<2,∴12<5−12<1,∴5−12>12.(4)∵2<5<3,∴1<5−1<2,∴12<5−12<1,∴5−12<1.【点评】本题考查了数的大小比较的应用,主要考查学生能否选择适当的方法比较两个数的大小.【例题7】(2022秋•大竹县校级期末)实数a、b在数轴上对应点的位置如图,则|a﹣b|−2的结果是()A.2a﹣b B.b﹣2a C.b D.﹣b【分析】首先由数轴可得a<b<0,然后利用算术平方根与绝对值的性质,即可求得答案.【解答】解:根据题意得:a<b<0,∴a﹣b<0,∴|a﹣b|−2=|a﹣b|﹣|a|=(b﹣a)﹣(﹣a)=b﹣a+a=b.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了数轴、算术平方根与绝对值的性质.此题难度适中,注意2=|a|.【变式7-1】实数a、b在数轴上所对应的点如图所示,则|3−b|+|a+3|+2的值.【分析】直接利用数轴结合绝对值以及平方根的性质化简得出答案.【解答】解:由数轴可得:a<−3,0<b<3,故|3−b|+|a+3|+2=3−b﹣(a+3)﹣a=3−b﹣a−3−a=﹣2a﹣b.故答案为:﹣2a﹣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实数的运算以及实数与数轴,正确化简各式是解题关键.【变式7-2】实数a、b、c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化简(−p2−|a+c|+(−p2−|b|【分析】利用数轴首先得出各式的符号,进而化简得出答案.【解答】解:如图所示:a﹣b<0,a+c<0,c﹣b<0,b>0,则原式=b﹣a+a+c+b﹣c﹣b=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实数与数轴,正确判断出各式的符号是解题关键.【变式7-3】(2021春•南通期末)如图,a,b,c是数轴上三个点A、B、C所对应的实数.试化简:2+|a+b|+3(+p3−|b﹣c|.【分析】直接利用数轴得出c>0,a+b<0,b﹣c<0,再化简求解.【解答】解:由数轴可得:c>0,a+b<0,b﹣c<0,原式=c﹣a﹣b+(a+b)+(b﹣c)=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实数运算以及实数与数轴,正确化简各式是解题关键.【变式7-4】实数a,b,c表示在数轴上如图所示,完成下列问题,试化简:(−p2−|−U+3(−p3.【分析】根据题意可得:b<0<a<c,从而可得a﹣c<0,b﹣a<0,然后利用二次根式的性质,绝对值,立方根的意义进行化简计算,即可解答.【解答】解:由题意得:b<0<a<c,∴a﹣c<0,b﹣a<0,∴(−p2−|−U+3(−p3=c﹣a﹣(a﹣b)+b﹣c=c﹣a﹣a+b+b﹣c=2b﹣2a.【点评】本题考查了整式的加减,实数与数轴,准确熟练地进行计算是解题的关键.【变式7-5】(2022秋•保定月考)如图,一只蚂蚁从点B沿数轴向左爬了2个单位长度到达点A,点B 表示3,设点A所表示的数为m.(1)实数m的值是;(2)求(m+2)2+|m+1|的值.【分析】(1)根据实数与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关系进行计算即可得出答案;(2)把(1)中m的值代入进行计算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1)根据题意可得,m=3−2;故答案为:3−2;(2)m+1=3−2+1=3−1,∵1<3<2,∴0<3−1<1,(m+2)2+|m+1|=(3−2+2)2+|3−1|=(3)2+3−1=3+3−1=2+3.故答案为:2+3.【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实数与数轴及绝对值,熟练掌握实数与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关系及绝对值的性质进行求解是解决本题的关键.【变式7-6】(2022秋•青龙县月考)如图,一只蚂蚁从点A沿数轴向右爬了2个单位长度到达点B,点A 表示−2,设点B所表示的数为m.(1)实数m的值是;(2)求(m+1)(1﹣m)的值;(3)在数轴上还有C,D两点分别表示实数c和d,且|c+3|与−5互为相反数,求c+3d的平方根.【分析】(1)根据点A沿数轴向右爬了2个单位长度到达点B,即可得到m的值;(2)根据(1)的结果求值即可;(3)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得到c,d的值,代入代数式求值,再求平方根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1)∵一只蚂蚁从点A沿数轴向右爬了2个单位长度到达点B,点A表示−2,∴m=−2+2,故答案为:−2+2;(2)(m+1)(1﹣m)=1﹣m2=1﹣(−2+2)2=1+42−6=42−5;(3)∵|c+3|与−5互为相反数,∴|c+3|+−5=0,∵|c+3|≥0,−5≥0,∴c+3=0,d﹣5=0,∴c=﹣3,d=5,∴c+3d=(﹣3)+3×5=﹣3+15。
第六章--实数(知识点+知识点分类练习)
【知识要点】被开放数扩大(或缩小)n倍,算术平方根扩大(或缩小)n倍,例如.25 5, 2500 50.一、算数平方根算数平方根的定义:一般的,如果一个非负数x的平方等于a,即x2=a ,(a>0),那么这个非负数x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
a的算术平方根记为谄,读作“根号a”,a叫做被开方数。
求一个正数a的平方根的运算叫做开平方。
1.0的算术平方根是02. 被开方数越大,对应的算术平方根也越大(对所有正数都成立)。
3. 一个正数如果有平方根,那么必定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
显然,如果我们知道了这两个平方根的一个,那么就可以及时的根据相反数的概念得到它的另一个平方根。
4. 负数在实数系内不能开平方。
二、平方根平方根的定义:如果一个数x的平方等于a ,即x2=a,那么这个数x就叫做a的平方根,求一个数a的平方根的运算,叫做开平方。
平方根的性质:一个正数有2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其中正的平方根就是这个数的算数平方根;0只有1个平方根,它是0;负数没有平方根。
开平方:求一个数a的平方根的运算,叫做开平方。
三、立方根立方根的定义:如果一个数x的立方等于a,即x3=a,那么这个数x就叫做a的立方根或三次方根,求一个数的立方根的运算叫做开立方,a的立方根记为鴛读作“三次根号a”,其中a是被开方数。
立方根的性质:每个数a都只有1个立方根。
正数的立方根是正数;0的立方根是0;负数的立方根是负数。
四、实数1. 无理数的定义:无限不循环小数叫做无理数。
2. 实数的定义: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实数。
3. 实数的分类:整数宀拓有理数八”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 实数 分数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像有理数一样,无理数也有正负之分。
例如2 ,3 3 , 是正无理数, 2, 3 3, 是负无理数。
由于非0有理数和无理数都有正负之分,所以实数也可以这样分类:4. 实数与数轴上的点的对应关系:实数与数轴上的点是 -- 对应的。
5. 有关概念:在实数范围内,相反数、倒数、绝对值的意义和有理数范围内的意义相同。
数学实数知识点
数学实数知识点在日复一日的学习中,不管我们学什么,都需要掌握一些知识点,知识点也可以通俗的理解为重要的内容。
那么,都有哪些知识点呢?下面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数学实数知识点(精选8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数学实数知识点1实数,是有理数和无理数的总称。
数学上,实数定义为与数轴上的点相对应的数。
实数可以直观地看作有限小数与无限小数,它们能把数轴“填满”。
但仅仅以列举的方式不能描述实数的整体。
实数和虚数共同构成复数。
1、实数的分类:有理数和无理数2、数轴: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数轴。
实数和数轴上点一一对应。
3、相反数: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a的相反数是-a,0的相反数是0。
(若a与b护卫相反数,则a+b=0)4、绝对值:在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到原点的距离叫数a的绝对值,记作∣a∣,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5、倒数:乘积为1的两个数6、乘方:求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乘方,乘方运算的结果叫幂。
(平方和立方)7、平方根:一般地,如果一个数x的平方等于a,即x2=a那么这个数x就叫做a的平方根(也叫做二次方根)。
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0只有一个平方根,它是0本身;负数没有平方根。
(算术平方根:一般地,如果一个正数x的平方等于a,即x2=a,那么这个正数x就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0的算术平方根是0。
)数学实数知识点21.数的分类及概念数系表:说明:分类的原则:1)相称(不重、不漏)2)有标准2.非负数:正实数与零的统称。
(表为:x0)性质:若干个非负数的和为0,则每个非负数均为0。
3.倒数:①定义及表示法②性质:A.a1/a(a1);B.1/a中,aC.04.相反数:①定义及表示法②性质:A.a0时,aB.a与-a在数轴上的位置;C.和为0,商为-1。
5.数轴:①定义(三要素)②作用:A.直观地比较实数的大小;B.明确体现绝对值意义;C.建立点与实数的一一对应关系。
动点的函数图象问题(压轴题专项讲练)—2024-2025学年九年级数学上册压轴题专项(沪科版原卷版)
动点的函数图象问题数形结合思想:所谓数形结合,就是根据数与形之间的对应关系,通过数与形的相互转化来解决数学问题的思想,实现数形结合,常与以下内容有关:(1)实数与数轴上的点的对应关系;(2)函数与图象的对应关系;(3所给的等式或代数式的结构含有明显的几何意义。
【典例1】如图,在△ABC中,∠ACB=90°,∠ABC=60°,BD=2,CD⊥AB于点D,点E、F、G分别是边CD、CA、AD的中点,连接EF、FG,动点M从点B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A方向运动(点M运动到AB的中点时停止);过点M作直线MP∥BC与线段AC交于点P,以PM为斜边作Rt△PMN,点N在AB 上,设运动的时间为t(s),Rt△PMN与矩形DEFG重叠部分的面积为S,则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图象大致为()A.B.C.D.本题考查几何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正确分段并分析是解题的关键.根据题意先分段,分为0≤t≤0.5,0.5<t≤1,1<t≤2三段,分别列出三段的函数解析式便可解决,本题也可只列出0≤t≤0.5,1<t≤2两段,用排除法解决.解:分析平移过程,①从开始出发至PM与点E重合,由题意可知0≤t≤0.5,如图,则BM=2t,过点M作MT⊥BC于点T,∵∠B=60°,CD⊥AB,∴BC=2BD=4,CD==BT=12BM=t,∵∠ACB=90°,MP∥BC,∴∠ACB=∠MPA=90°,∴四边形CTMP为矩形,∴PM=CT=BC―BT=4―t,∵∠PMN=∠B=60°,PN⊥AB,∴MN=PM2=4―t2,∴DN=MN―MD=MN―BD+BM=3t2,∵E为CD中点,∴DE=CD2=∴S=DE⋅DN=∴S与t的函数关系是正比例函数;②当0.5<t≤1,即从PM与E重合至点M与点D重合,如图,由①可得QN=ED=DM=2―2t,DN=32t,S矩形EDNQ=∵∠PMN=∠B=60°,CD⊥AB,∴SD==,∴ES=ED―SD=∴ER ==2t ―1,∴S =S 矩形EDNQ ―S △ERS =12(2―2t ―1)=―2+此函数图象是开口向下的二次函数;③当1<t ≤2,即从点M 与点D 重合至点M 到达终点,如图,由①可得DN =32t ,MN =4―t 2,∵AD ==6, DG =12AD =3,∴NG =DG ―DN =3―32t ,∴QF =NG =3―32t ,∴PQ==,∴HQ ==1―12t ,∴S =(HQ+MN )×QN 2==―∴S 与t 的函数关系是一次函数,综上,只有选项A 的图象符合,故选:A .1.(2024·四川广元·二模)如图,在矩形ABCD 中,AB =4cm ,AD =2cm ,动点M 自点A 出发沿AB 方向以每秒1cm 的速度向点 B 运动,同时动点N 自点A 出发沿折线AD -DC -CB 以每秒2cm 的速度运动,到达点B 时运动同时停止.设△AMN的面积为y (cm2),运动时间为x (秒),则下列图象中能大致反映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的是( )A .B .C .D .2.(22-23九年级上·安徽合肥·期中)如图,在△ABC 中,∠C =135°,AC =BC =P 为BC 边上一动点,PQ∥AB 交AC 于点Q ,连接BQ ,设PB =x ,S △BPQ =y ,则能表示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是( )A .B .C .D .3.(2024·河北石家庄·二模)如图所示,△ABC 和△DEF 均为边长为4的等边三角形,点A 从点D 运动到点E 的过程中,AB 和DF 相交于点G ,AC 和EF 相交于点H ,(S △BGF +S △FCH )为纵坐标y ,点A 移动的距离为横坐标x ,则y 与x 关系的图象大致为( )A.B.C.D.4.(2023·辽宁铁岭·模拟预测)如图,矩形ABCD中,AB=8cm,AD=12cm,AC与BD交于点O,M是BC 的中点.P、Q两点沿着B→C→D方向分别从点B、点M同时出发,并都以1cm/s的速度运动,当点Q到达D点时,两点同时停止运动.在P、Q△OPQ的面积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最接近的是()A.B.C.D.5.(2023·江苏南通·模拟预测)如图,在矩形ABCD中,AB=4,BC=6,E为AB中点,动点P从点B开始沿BC方向运动到点C停止,动点Q从点C开始沿CD→DA方向运动,与点P同时出发,同时停止;这两点的运动速度均为每秒1个单位;若设他们的运动时间为x(s),△EPQ的面积为y,则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的图像大致是()A.B.C.D.6.(2024·河南开封·一模)如图1,在△ABC中,∠B=60°,点D从点B出发,沿BC运动,速度为1cm/s.点P在折线BAC上,且PD⊥BC于点D.点D运动2s时,点P与点A重合.△PBD的面积S(cm2)与运动时间t(s)的函数关系图象如图2所示,E是函数图象的最高点.当S(cm2)取最大值时,PD的长为()A.B.(1+cm C.(1+cm D.(2+cm7.(2024·安徽·一模)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60°,CD⊥AD,∠BCD=90°,AB=BC=4,动点P,Q同时从A点出发,点Q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沿折线A―B―C向终点C运动;点P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沿线段AD向终点D运动,当其中一点运动至终点时,另一点随之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x秒,△APQ的面积为y 个平方单位,则y随x变化的函数图象大致为()A.B.C.D.8.(23-24九年级上·浙江温州·期末)某兴趣小组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在Rt△ABC中,∠C=90°,CD=,D为AC上一点,动点P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从C点出发,在三角形边上沿C→B→A匀速运动,到达点A时停止,以DP为边作正方形DPEF,设点P的运动时间为t s,正方形DPEF的面积为S,当点P由点C运动到点A 时,经探究发现S是关于t的二次函数,并绘制成如图2所示的图象,若存在3个时刻t1,t2,t3(t1<t2<t3)对应的正方形DPEF的面积均相等,当t3=5t1时,则正方形DPEF的面积为()C.4D.5A.3B.3499.(22-23九年级上·浙江嘉兴·期中)如图,在Rt △ABC 中,∠C =90°,∠ABC =60°,BC =6,点O 为AC 中点,点D 为线段AB 上的动点,连接OD ,设BD =x ,OD 2=y ,则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图像大致为( )A .B .C .D .10.(2024·广东深圳·三模)如图,在Rt △ABC 中,∠C =90°,AC =12,BC =8,点D 和点E 分别是AB 和AC 的中点,点M 和点N 分别从点A 出发,沿着A→C→B 方向运动,运动速度都是1个单位/秒,当点N 到达点B 时,两点间时停止运动.设△DMN 的面积为S ,运动时间为t ,则S 与t 之间的函数图象大致为( )A .B .C.D.11.(2024·河南南阳·二模)如图是一种轨道示意图,其中A、B、C、D分别是菱形的四个顶点,∠A=60°.现有两个机器人(看成点)分别从A,C两点同时出发,沿着轨道以相同的速度匀速移动,其路线分别为A→B→C和C→D→A.若移动时间为t,两个机器人之间距离为d.则d²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用图象表示大致为()A.B.C.D.12.(2024·山东聊城·二模)如图,等边△ABC与矩形DEFG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现将等边△ABC按箭头所指的方向水平移动,平移距离为x,点C到达点F为止,等边△ABC与矩形DEFG重合部分的面积记为S,则S关于x的函数图象大致为()A.B.C.D.13.(2024·河南·模拟预测)如图,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BC中,∠ABC=90°,BD是AC边上的中线,将△BCD 沿射线BA方向匀速平移,平移后的三角形记为△B1C1D1,设△B1C1D1与△ABD重叠部分的面积为y,平移距离为x,当点B1与点A重合时,△B1C1D1停止运动,则下列图象最符合y与x之间函数关系的是()A.B.C.D.14.(23-24九年级上·安徽滁州·期末)如图,菱形ABCD的边长为3cm,∠B=60°,动点P从点B出发以3cm/ s的速度沿着边BC―CD―DA运动,到达点A后停止运动;同时动点Q从点B出发,以1cm/s的速度沿着边BA 向A点运动,到达点A后停止运动.设点P的运动时间为x(s),△BPQ的面积为y(cm2),则y关于x的函数图象为()A.B.C.D.15.(2023·辽宁盘锦·中考真题)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菱形ABCD的顶点A在y轴的正半轴上,顶点B、C在x轴的正半轴上,D,P(―1,―1).点M在菱形的边AD和DC上运动(不与点A,C重合),过点M作MN∥y轴,与菱形的另一边交于点N,连接PM,PN,设点M的横坐标为x,△PMN的面积为y,则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y与x之间函数关系的是()A.B.C.D.16.(22-23九年级上·安徽蚌埠·期末)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2,0),点B,点C(―,点P从点O出发沿O→A→B路线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运动,点Q从点O出发沿O→C→B的速度运动,当一个点到达终点时另一个点随之停止运动,设y=PQ2,运动时间为t秒,则正确表达y与t的关系图象是()A.B.C.D.17.(2022·辽宁·中考真题)如图,在等边三角形ABC中,BC=4,在Rt△DEF中,∠EDF=90°,∠F=30°,DE=4,点B,C,D,E在一条直线上,点C,D重合,△ABC沿射线DE方向运动,当点B与点E 重合时停止运动.设△ABC运动的路程为x,△ABC与Rt△DEF重叠部分的面积为S,则能反映S与x之间函数关系的图象是( )A.B.C.D.18.(2023·山东聊城·三模)如图(1)所示,E 为矩形ABCD 的边AD 上一点,动点P ,Q 同时从点B 出发,点P 沿折线BE ―ED ―DC 运动到点C 时停止,点Q 沿BC 运动到点C 时停止,它们运动的速度都是1cm/秒,设P ,Q 同时出发t 秒时,△BPQ 的面积为y cm 2.已知y 与t 的函数关系图像如图(2)(曲线OM 为抛物线的一部分),则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 .AB:AD =4:5B .当t =2.5秒时,PQ =C .当t =294时,BQ PQ =53D .当△BPQ 的面积为4cm 2时,t 或475秒19.(2023·辽宁·中考真题)如图,∠MAN =60°,在射线AM ,AN 上分别截取AC =AB =6,连接BC ,∠MAN 的平分线交BC 于点D ,点E 为线段AB 上的动点,作EF ⊥AM 交AM 于点F ,作EG∥AM 交射线AD 于点G ,过点G 作GH ⊥AM 于点H ,点E 沿E 与点B 重合时停止运动.设点E 运动的路程为x ,四边形EFHG 与△ABC 重叠部分的面积为S ,则能大致反映S 与x 之间函数关系的图象是( )A .B .C .D .20.(22-23九年级上·安徽滁州·期末)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菱形ABCD的边长为4,且点A与原点O 重合,边AD在x轴上,点B的横坐标为―2,现将菱形ABCD沿x轴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平移,设平移时间为t(秒),菱形ABCD位于y轴右侧部分的面积为S,则S关于t的函数图像大致为()A.B.C.D.。
七年级数学上数轴上的动点问题
在数学学科中,数轴是一个非常基础的概念,而七年级的数学课程中,数轴上的动点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今天,我将围绕这个主题展开一次深入的讨论,希望能够让你更加全面地理解这一知识点。
1. 数轴的基本概念让我们来回顾一下数轴的基本概念。
在数学中,数轴是用来表示实数的一条直线。
通常来说,数轴上从左向右的方向是正方向,从右向左的方向是负方向。
数轴上的每一个点都对应着一个实数,而实数之间的大小关系可以通过数轴上的位置来进行判断。
数轴上的动点问题即是指在数轴上移动的点,其随着时间或特定条件的变化而产生的问题。
2. 数轴上的动点问题在七年级数学课程中,数轴上的动点问题通常会涉及到平移、相对运动等概念。
一个点从初始位置出发,以一定的速度向着正方向移动,我们需要通过数轴上的表示来描述这一运动过程。
在解决这类问题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考虑各种因素,例如速度、时间、起点和终点等,并通过数轴上的表示来进行分析和计算。
3. 解决数轴上的动点问题针对数轴上的动点问题,我们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来解决。
我们可以通过绘制数轴图形来直观地表示动点的运动轨迹,从而更好地理解问题。
我们还可以利用数轴上点的坐标表示来进行计算和分析,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解决问题。
解决数轴上的动点问题需要我们灵活运用数学知识,从而得出准确的结论。
4. 个人观点和理解对于数轴上的动点问题,我个人认为它是数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
通过学习这一知识点,我们不仅可以提高对数轴的理解,还可以培养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解决数轴上的动点问题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运用数学知识进行分析和推理,这对我们的数学素养和综合能力有着非常积极的影响。
总结通过本文的讨论,我们对数轴上的动点问题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从数轴的基本概念到解决动点问题的方法,我们都进行了全面的阐述。
希望通过这次深入的讨论,你能够更加灵活地运用数轴上的动点问题,并在数学学科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在这篇文章中,我详细解释了数轴上的动点问题,并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
数轴的概念
数轴的概念数轴是数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用来表示实数的无限性和有序性。
数轴以直线的形式表示,上面每一个点都对应一个实数。
在数轴上,数字被分割成正数和负数,并且零位于两者之间的位置。
通过数轴,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数的大小和相对关系。
数轴的结构数轴由一个水平线表示,水平线上的每一个点对应一个实数。
数轴上通常会选择一个特殊的点作为原点,代表零。
原点的左边对应负数,右边对应正数。
数轴上还有单位长度用于表示数的大小关系。
数轴在左侧延伸到无穷小的负数方向,右侧延伸到无穷大的正数方向。
数轴的表示方法一个数轴可以使用不同的比例尺表示,比如1单位长度表示1个单位的数,或者更小,例如0.1单位长度表示1个单位的数。
这取决于我们需要表示的数的范围和精度。
数轴上的数可以表示为线段的端点或者标记在线段上。
数轴上的数的相对关系数轴上的两个数的相对位置取决于它们对应的点在数轴上的位置。
例如,对于两个实数a和b,如果a在数轴上的位置比b更靠近原点,则a小于b。
如果a在数轴上的位置比b更远离原点,则a大于b。
数轴还展示了数的绝对值和距离的概念。
两个数之间的距离是它们在数轴上位置的差的绝对值。
数轴的应用数轴在数学的各个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初等数学中,数轴用于教授正数、负数和零的概念,帮助学生理解数的大小关系。
在代数中,数轴用于表示实数的不等式和方程,帮助求解不等式和方程的解集。
在几何中,数轴用于表示线段的长度和坐标轴上点的位置。
在物理学中,数轴用于表示距离、时间和速度等量的大小和方向。
总结数轴是一个重要的数学工具,帮助我们理解和比较实数的大小和相对关系。
它提供了一种直观的方式来表示数字,并且可以用于解决各种数学问题。
通过数轴,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数的无限性和有序性,以及数的概念如绝对值、距离和大小比较等。
数轴在数学的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对于学习和应用数学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实数与数轴的关系-学易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8学年下学期七年级数学人教版(课堂同步系列一)
1
如图,数轴上点P 表示的数可能是
A .10
B .5
C .3
D .2
【参考答案】
B
【解题必备】
1.实数与数轴上的点的对应关系:实数与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即每个实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反过来,数轴上的每一个点都表示一个实数.
【注意】任何一个有理数,在数轴上都有一个唯一确定的点与之对应,但是,数轴上的点并不都表示有理数.
2.在数轴上的两个点,右边的点表示的实数总比左边的点表示的实数大.
1.若将三个数-3,7,11表示在数轴上,其中能被如图所示的墨迹覆盖的数是
A .-3
B .7
C .11
D .7和11
2.已知有理数a 、b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化简|a -b |-|a +b |的结果为。
实数的概念及性质
实数的概念及性质实数是由有理数和无理数组成的。
×属于正实数的数是大于0的实数。
√数轴上的点和实数是一一对应的。
√如果一个数的立方等于它本身,那么这个数是±1或0.√若x=2则x=2.√实数包括有理数和无理数两部分。
其中,无理数是指无限不循环小数,而有理数可以化为分数。
需要注意的是,不是所有带根号的数都是无理数,只有开不尽的XXX才是无理数。
另外,圆周率π及一些含π的数也是无理数。
实数可以分为正整数、负整数、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正分数、负分数、正无理数、负无理数等七类。
其中,有理数包括整数和分数,而无理数包括无限不循环小数。
实数具有一些基本性质,例如任何实数都有一个相反数,任何非零实数都有倒数,正实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实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零的绝对值是0.此外,实数可以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即每个实数都可以在数轴上找到表示它的点。
对于无理数的大小比较,可以采用比较两个数的平方的大小、比较被开方数的大小、作差法、作商法等方法。
需要注意的是,带根号的数不一定是无理数,一个实数的立方根只有一个,负数没有平方根。
综上所述,实数是数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包括有理数和无理数两部分。
对于实数的定义、分类和性质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掌握。
C.坐标系中的点的坐标都是实数对。
D.2是近似值,无法在数轴上表示准确。
正确选项:C。
无需改写。
巩固3】下列实数7,,3.,8,327,12,0.xxxxxxxx0……中无理数有()。
正确选项:B。
需要改写为:在实数7,,3.,8,327,12,0.xxxxxxxx0……中,无理数的个数是3个。
例2】有下列说法:1)无理数就是开方开不尽的数;2)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3)无理数包括正无理数、零、负无理数;4)无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
其中正确的说法的个数是()。
正确选项:B。
无需改写。
例3】若|x|33,则x=______;若|x|31,则x=______.正确答案:x=33或x=-33;x=3-1或x=-3+1.无需改写。
实数(5种题型)-2023年新七年级数学核心知识点与常见题型通关讲解练(浙教版)(解析版)
实数(5种题型)【知识梳理】一、有理数与无理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都称为有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又叫无理数. 要点:(1)无理数的特征:无理数的小数部分位数无限.无理数的小数部分不循环,不能表示成分数的形式. (2)常见的无理数有三种形式:①含π类.②看似循环而实质不循环的数,如:1.313113111…….③带有根二、实数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为实数. 1.实数的分类按定义分:实数⎧⎨⎩有理数: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按与0的大小关系分:实数0⎧⎧⎨⎪⎩⎪⎪⎨⎪⎧⎪⎨⎪⎩⎩正有理数正数正无理数负有理数负数负无理数2.实数与数轴上的点的关系我们尝试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2.由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两个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可以拼成一个面积为2的正方形ABCD ,它的边长为2.观察正方形ABCD ,可知它的一边是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这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都是1.这样,就在数轴上确定一个点来表示2.要点:每一个实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而且这些点是唯一的;反过来,数轴上的每一个点都表示一个实数.数轴上的点与实数一一对应。
3.两个实数比较大小①负数小于0,0小于正数;两个正数绝对值大的数较大,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数较小;从数轴上看,右边的点表示的数比左边的大。
②数轴上,如果点A,点B 所对应的数分别为a ,b ,那么A,B 两点的距离4.估算:怎样估算无理数20 (①误差小于1)?(②误差小于0.1)? 误差小于0.1就是指估算出来的值与准确值之间的差的绝对值小于0.1. 估算无理数的方法是:(1)通过平方运算,采用“夹逼法”,确定真正值所在范围; (2)根据问题中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取出近似值。
(3)“精确到”与“误差小于”意义不同。
如精确到1m 是四舍五入到个位,答案惟一;误差小于1m ,答案在真正值左右1m 都符合题意,答案不惟一。
在本章中误差小于1m 就是估算到个位,误差小于10m 就是估算到十位。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章实数回顾与思考
1.培养学生运用实数进行问题分析、解决的能力,提高数学抽象和逻辑推理素养;
2.通过实数的四则运算,培养学生数学运算和数学建模的核心素养;
3.引导学生运用实数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增强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意识,提升数学直观想象和数据分析素养;
4.深化学生对实数概念的理解,提高数学思维品质,培养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解决方法:设计实际情境题目,让学生将实数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答,提高数学应用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针对以上重点和难点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和强调,确保学生理解透彻。同时,结合实际例子和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实数回顾与思考》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使用实数的情况?”(如购物时计算总价、测量长度等)。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实数的奥秘。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实数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实数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实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完整版)新浙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三章《实数》知识点及典型例题
完整版)新浙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三章《实数》知识点及典型例题实数是数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包括有理数和无理数两种。
其中,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时,这个数就叫做a的平方根。
一个正数有正、负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
需要注意的是,零的平方根是零,而负数没有平方根。
另外,一个正数a的平方根表示成±a(读做“正、负根号a”),其中a叫做被开方数。
例如,3的平方根是±3,4的平方根是±2.类似地,一个数a的立方等于a时,这个数就叫做a的立方根。
一个正数有一个正的立方根,一个负数有一个负的立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
需要注意的是,立方根等于它本身的数是1和-1.一个数a的立方根表示成3a,其中a叫做被开方数。
例如,3的立方根是33,-8的立方根是-2.实数可以分为有理数和无理数两种。
有理数包括正有理数、负有理数和零,它们可以用分数表示,而无理数则不能用分数表示。
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都是有理数,而无限不循环小数是无理数。
实数的相反数、绝对值、倒数的意义与有理数一样,有理数的运算法则、运算律在实数范围内仍然适用。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在求一个数的平方根时,我们可以使用开平方运算,它可以用平方运算来计算。
例如,一个数的正平方根称为算术平方根,它可以表示为M/N的形式(M、N 均为整数,且N≠0)。
81的平方根是±9.1的立方根是±1.1=±1.-5是5的平方根的相反数。
一个自然数的算术平方根为a,则与之相邻的前一个自然数是a-1.考点三、计算类型题1、设26=a,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4.5<a<5.0B.5.0<a<5.5C.5.5<a<6.0D.6.0<a<6.5答案:B4、对于有理数x,2013-x+(3π-9)^2/4=(3π-10)/2,求x的值。
答案:x=2014-3π考点四、数形结合1.点A在数轴上表示的数为35,点B在数轴上表示的数为-5,则A,B两点的距离为40.2、如图,数轴上表示1,2的对应点分别为A,B,点B 关于点A的对称点为C,则点C表示的数是()A.2-1 B.1-2C.2-2D.2-2答案:B考点五、实数绝对值的应用1、|3-22|+|3+2|-|2-3|=2考点六、实数非负性的应用1.已知:x²-2x-3≥0,求x的取值范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实数与数轴上点的关系
吗?(单位长为1)
回顾“发现无理数的代价”的故事,启发思维
我们知道,每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
但是数轴上的点并不都表示有理数,每个无理数也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
我们可以运用几何作图的办法,在数轴上表示某些无理数。
如图3-1所示,以数轴的单位长线段为边作一个正方形,那么根据正方形面积法,以数轴的原点为圆心,正方形对角线为半径画弧与数轴正半轴的交点就表示2。
-3 -2 -1 0 1 22
反过来,数轴上的每个点都表示一个实数,我们就说实数何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 思考:如何在数轴上画出表示 3,2,,6,5,3--等数的点?
引出结论:每一个实数都可以用数轴上唯一的一个点来表示。
数轴上每一个点都表示唯一的一个实数。
即:实数和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