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脲车间安全操作规程
硫脲安全技术说明书
![硫脲安全技术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a9f1bf7327284b73f24250e2.png)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产品名称:硫脲按照GB/T16483、GB/T17519编制修订日期:2013年8月5日SDS编号:2013080502最初编制日期:2007年1月4日版本:02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称:硫脲化学品英文名称:thiourea企业名称:南京峰文商贸有限公司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用以合成磺胺噻唑、蛋氨酸和肥猪片等药物的原料。
用作染料及染色助剂、树脂及压塑粉的原料。
也可用作橡胶的硫化促进剂、金属矿物的浮选剂、制邻苯二甲酸酐和富马酸的催化剂,以及用作金属防锈蚀剂。
在照相材料方面,可作为显影剂和调色剂。
还可用于电镀工业。
硫脲还用于重氮感光纸、合成树脂涂料、阴离子交换树脂、发芽促进剂、杀菌剂等许多方面。
硫脲也作为化肥使用。
用于制造药物、染料、树脂、压塑粉、橡胶的硫化促进剂、金属矿物的浮选剂等的原料。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紧急情况概述:遇明火、高热可燃。
受热分解,放出氮、硫的氧化物等毒性气体。
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 有毒。
一次作用时毒性小,反复作用时可抑制甲状腺和造血器官的机能。
对水生生物有毒,对水生生物有害并且有长期持续影响。
产品名称: 硫脲SDS编号:2013080502修订日期:2013年8月5日GHS危险性类别:急性毒性经口:类别4生殖毒性:类别2对水环境危害-急性:类别2对水环境危害-慢性:类别2标签要素:象形图:警示词:警告危险性说明:吞咽有害(经口)。
怀疑损害生育能力或胎儿。
对水生生物有毒。
对水生生物有毒并且有长期持续影响。
防范说明:预防措施:—密闭操作,注意通风。
—操作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配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使用防爆型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粉尘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
—避免与氧化剂、酸类接触。
—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包装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泄漏时,建议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硫脲
![硫脲](https://img.taocdn.com/s3/m/29d587d9a1c7aa00b52acbc4.png)
运输前应先检查包装容器是否完整、密封,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严禁与酸类、氧化剂、食品及食品添加剂混运。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
名称:
硫代尿素
thiourea
thiocarbamide
分子式:
CH4N2S
分子量:
76.12
有害物成分:
硫脲
健康危害:
一次作用时毒性小,反复作用时可抑制甲状腺和造血器官的机能。可引起变态反应。可经皮肤吸收。本品粉尘对眼和上呼吸道有刺激性,吸入后引起咳嗽、胸部不适。口服刺激胃肠道。慢性影响:长期接触出现头痛、嗜睡、无力、面色苍白、面部虚肿、基础代谢降低、血压下降、脉搏变慢、白细胞减少等。对皮肤有损害,出现皮肤瘙痒、手掌出汗、皮炎、皲裂等。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有毒,具刺激性。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酸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2.5
闪点(℃):
硫脲合成工序工艺操作规程及安全规定范文
![硫脲合成工序工艺操作规程及安全规定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ab1ac15a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09.png)
硫脲合成工序工艺操作规程及安全规定范文硫脲合成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工艺,以下是硫脲合成工序工艺操作规程及安全规定的范文,供参考:一、目的及适用范围:本操作规程适用于硫脲合成工序的生产过程,旨在规范工作人员在生产操作中的行为规范,提高生产效率,并保障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设备设施的安全。
二、工艺操作规程:1.在进行硫脲合成之前,应检查生产设备的完好性,并确保设备具备正常运行条件。
2.汽车与要求的合成温度进行调节并设置好温度控制装置。
3.准备好所需的硫脲原料、溶剂等辅助物料,并根据工艺要求进行称量。
4.将硫脲原料和溶剂按工艺要求加入反应釜中,注意操作过程中做到精确称量,避免溢漏。
5.开始加热反应釜,控制升温速率适中,不超过工艺要求,避免因温度升高过快导致产物失控。
6.在加热过程中,保持反应釜内压力与温度的稳定,按工艺要求进行搅拌。
7.当反应达到设定的时间后,停止加热,立即冷却反应釜,以避免产物进一步热分解。
8.反应结束后,将产物进行过滤或离心分离,得到所需的硫脲产品。
9.清洗反应器及周边设备,确保无残留物。
三、安全规定:1.操作人员应戴好防护用品,包括手套、护目镜、防护服等,以保障操作人员人身安全。
2.在操作过程中,要保持清醒,切勿酗酒或使用任何会使人失去集中注意力的物品。
3.良好的通风环境对于工艺的顺利进行和人身安全至关重要,若通风不良,应配备好通风设备。
4.严禁在工作现场吸烟、饮食或带入易燃易爆物品,以免引发火灾或爆炸事故。
5.在工艺操作中,应保持设备设施的完好性,发现异常及时汇报,不得擅自进行修理。
6.如果在操作过程中发生任何有害物质泄漏,应立即通知相关人员,并采取适当的应急措施进行处理。
7.硫脲合成工艺涉及有机物,应储存于专用区域,严禁存放与之相容性差的材料。
8.硫脲合成反应釜内部温度较高,禁止擅自打开盖子、触摸或接近反应釜,防止烫伤。
9.操作人员应参加相关培训,了解硫脲合成工艺的安全要求,并定期进行安全知识的学习。
硫脲-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硫脲-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https://img.taocdn.com/s3/m/d8aa075b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b8.png)
第1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硫脲化学品英文名:ThioureaCAS号:62-56-6分子式:CH4N2S分子量:76.12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工业及科研用途。
第2部分危险性概述紧急情况概述:吞咽有害。
怀疑会致癌。
对水生生物有毒并具有长期持续影响。
GHS危险性类别:急性经口毒性类别4致癌性类别2危害水生环境——长期危险类别2生殖毒性类别2标签要素:象形图:警示词:警告危险性说明:H302吞咽有害H351怀疑会致癌H411对水生生物有毒并具有长期持续影响防范说明:•预防措施:——P264作业后彻底清洗。
——P270使用本产品时不要进食、饮水或吸烟。
——P201使用前取得专用说明。
——P202在阅读并明了所有安全措施前切勿搬动。
——P280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护眼罩/戴防护面具。
——P273避免释放到环境中。
•事故响应:——P301+P312如误吞咽:如感觉不适,呼叫解毒中心/医生——P330漱口。
——P308+P313如接触到或有疑虑:求医/就诊。
——P391收集溢出物。
•安全储存:——P405存放处须加锁。
•废弃处置:——P501按当地法规处置内装物/容器。
物理和化学危险:无资料健康危害:吞咽有害。
怀疑会致癌。
环境危害:对水生生物有毒并具有长期持续影响。
第3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第4部分急救措施急救: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就医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
就医眼晴接触:立即分开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
就医食入:漱口,饮水。
就医对保护施救者的忠告:将患者转移到安全的场所。
咨询医生。
出示此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给到现场的医生看。
对医生的特别提示:无资料第5部分消防措施灭火剂:用水雾、干粉、泡沫或二氧化碳灭火剂灭火。
避免使用直流水灭火,直流水可能导致可燃性液体的飞溅,使火势扩散。
硫脲合成工序工艺操作规程及安全规定
![硫脲合成工序工艺操作规程及安全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b7df311b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e8.png)
硫脲合成工序工艺操作规程及安全规定1. 工艺简介硫脲(化学式CH4N2S)是一种白色晶体粉末,常用于生产动物医药、橡胶及化妆品等领域。
其生产工艺中主要涉及硫脲醚的合成,具体流程如下:1.将甲醇溶液与碳酸钙进行反应,生成甲基碳酸钙。
2.将甲基碳酸钙与氢气氨气混合进行反应,生成次甲基四元烷(DMTH)。
3.将DMTH与氯乙酸进行反应,生成O-(次甲基四元烷基)氯乙酸酯。
4.将O-(次甲基四元烷基)氯乙酸酯与硫脲进行反应,产生硫脲醚,反应后需经过冷却、过滤、干燥等工艺步骤,最终产生纯度较高的硫脲。
2. 设备准备1.反应釜:采用耐腐蚀合金材料,容积需满足生产规模需求,配备搅拌装置、温度控制器等测量和控制设备。
2.泵:根据反应釜的容积和配料需求选择不同种类的泵进行使用。
3.加料桶:用于将固体原料先移到反应釜外,以减少污染和操作难度。
4.冷却器:用于冷却反应液,防止因过热而引起不良反应以及人身安全。
5.过滤器:用于过滤反应液中未反应的固体物料和杂质,保证最终产物的纯度和质量。
6.干燥器:用于干燥硫脲醚,排出水分和其他不纯杂质等。
3. 工艺操作规程3.1. 前期准备1.操作员进入生产车间前,应进行身体检查和更衣,佩戴防护装备,检查设备的完整性和使用状态。
2.操作员应根据生产流程和生产记录书进行操作,准确计量原材料和药剂,将原材料送入加料桶内。
3.预热反应釜,将热媒液灌入反应釜中,加热至反应温度。
同时检查温度控制器和搅拌器是否正常工作。
3.2. 反应操作1.打开氢气气瓶,并透过气瓶前切断装置检测气体管道是否通畅,然后接上气体管道。
2.打开氨气气瓶及其它气瓶、采取标准装置,将所需气体输入反应釜中,并启动搅拌装置。
3.温度控制器应监视反应釜温度,确保反应温度按要求控制在设定的温度内,以增加产物产率。
4.定期检查反应物的加入时间和加入量。
加料结束后,继续加热反应釜,保持反应温度。
5.观察反应过程中的颜色、气味变化等,任何异常均需停止反应、排空反应釜后处理异常。
硫脲安全技术说明书
![硫脲安全技术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8ca289135fbfc77da369b124.png)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酸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受热分解,放出氮、硫的氧化物等毒性气体。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
灭火方法:
采用水、泡沫、二氧化碳、砂土灭火。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
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一般作业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包装密封。应与氧化剂、酸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有毒,具刺激性。
第三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硫脲合成工序工艺操作规程及安全规定
![硫脲合成工序工艺操作规程及安全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fb8f6422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bc.png)
硫脲合成工序工艺操作规程及安全规定1. 引言本规程是为了保障硫脲合成工序的操作安全、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事故和质量问题而订立的。
企业职能部门对工作人员进行规范和管理,确保每个环节的合理进行,并建立一套科学、完整的安全管理和考核体系。
2. 工艺操作规程2.1 原材料准备和配比1.确保原材料质量符合要求,并在原材料接收时进行检验,合格后进行配比。
2.依据工艺配方,精准明确计量每种原材料,确保配比准确,比例合适。
2.2 反应操作1.在反应罐中准确加入所需原材料。
2.加入原材料后,启动搅拌设备,并掌控搅拌速度,保持适当的反应温度和时间。
3.在反应过程中,如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刻采取相应措施,包含及时中断反应,调整温度和搅拌速度等。
4.完成反应后,进行反应液的冷却和过滤,确保反应液的纯洁度。
2.3 结晶和干燥1.将反应液转移到结晶罐中,并进行适当的冷却和搅拌,促使结晶的形成。
2.结晶完成后,进行过滤分别固体和溶液。
3.将固体产物进行适当的洗涤和干燥处理,确保固体质量和含水率符合要求。
2.4 包装和存储1.包装应选择符合要求的容器,包装前应对容器进行清洗和消毒。
2.包装过程中,确保重量准确、密封可靠,标签清楚。
3.产品包装后,及时进行标识,并存放在指定的存储区域。
3. 安全规定3.1 工作时的安全措施1.确保全部员工参加安全培训,并定期进行复习。
2.在操作区域明显位置设置安全标示牌,指明禁止吸烟、禁止饮食、禁止乱丢废弃物等。
3.员工必需佩戴符合要求的个人防护装备,并严格依照要求使用。
4.确保操作区域通风良好,保持恒定的温湿度。
3.2 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措施1.建立健全的事故应急预案,明确员工应急职责和应急措施。
2.供应必需的应急设备和药品,并定期检查和维护。
3.发生事故时,快速采取应急措施,包含人员疏散、通知相关部门、隔离不安全区域等。
4.对事故进行调查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并及时进行改进。
3.3 安全生产管理1.建立安全责任制度,明确各岗位的安全职责和权责。
硫脲合成工序工艺操作规程及安全规定
![硫脲合成工序工艺操作规程及安全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c31859f6767f5acfa1c7cdc2.png)
编号:SY-AQ-01054( 安全管理)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硫脲合成工序工艺操作规程及安全规定Operation procedures and safety regulations of thiourea synthesis process硫脲合成工序工艺操作规程及安全规定导语:进行安全管理的目的是预防、消灭事故,防止或消除事故伤害,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
在安全管理的四项主要内容中,虽然都是为了达到安全管理的目的,但是对生产因素状态的控制,与安全管理目的关系更直接,显得更为突出。
一、工艺操作规程式1、开车前准备(1)接碳化工序准备开车通知后(一般提前半小时通知),班长通知合成工、投料工做好开车前准备,检查各自使用的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2)检查硫化氢总管阀门、合成罐、气体进气阀、母液进液阀、夹套进水、进气、退水、退气阀、合成罐放液阀、石灰氮投料孔盖均处于关闭状态。
(3)投料工根据班长要求准备投小成石灰氮原料,并检查提升机是否工作正常,等待合成工进一步投料通知。
(4)合成工检查母液池母液是否达规定量及一次渣水是否抽入并准备好。
2、开车操作(1)合成罐打二次母液:合成工先将二次吸收液地槽泵出口管头放入合成罐人孔口内,然后将二次吸收罐底阀打开,放液至二次吸收液地槽,同时开启地槽杆式移动泵,将二次吸收液全部批入合成罐内。
关闭二次吸收罐底阀,关闭地槽杆式移动打液泵,将打液胶管从合成罐人孔口取出。
二次吸收液打液操作结束。
(2)合成罐打循环液:打开合成罐上循环母液进液阀,开启循环母液打液泵(潜水泵),补充循环母液,使合成罐内混合液量达8.5M3。
然后关闭循环母液泵,关闭合成罐上循环母液进液阀。
(3)小成投料合成工操作:合成工将提升机二层石灰氮出料口移动出料口接好,并对准合成罐石灰氮进料口,确认牢靠后,开启合成罐搅拌器,确定小成投料数量,并通知投料工准备投石灰氮。
硫脲合成工序工艺操作规程及安全规定[001]
![硫脲合成工序工艺操作规程及安全规定[001]](https://img.taocdn.com/s3/m/e8b7ad40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81.png)
硫脲合成工序工艺操作规程及安全规定1. 管理标准1.1 工艺操作规程1.全部从事硫脲合成工序的员工必需接受相关培训并持有有效的操作证书。
2.在进行硫脲合成工序前,必需对相关设备进行检查,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3.操作人员必需穿着符合标准的劳动防护装备,包含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服、耐酸手套和防滑鞋等。
4.操作人员应严格依照操作程序操作,不得私自调整设备参数或增减药剂用量。
5.在操作中发现设备异常或者操作异常,应立刻报告上级主管并停止操作。
6.定期对操作人员进行技能培训,以确保操作人员具备专业的操作技能。
1.2 安全规定1.硫脲合成工序操作区域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并禁止闲杂人员进入。
2.操作区域应保持乾净,设备四周不得堆放杂物,以确保操作的通畅和安全。
3.硫脲等化学品应分类储存,防止不同性质的化学品混合存放。
4.操作人员必需熟识相关不安全化学品的性质、储存要求和急救措施,并依照相关规定储存和使用化学品。
5.硫脲合成工序操作区域应配备灭火器和应急洗眼器等灭火和急救设备,并定期检查和维护和修理保养。
6.操作人员必需严格遵守消防安全规定,禁止在操作区域内吸烟和使用明火。
7.负责监管安全的人员应定期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及时整改并记录相关措施。
2. 考核标准2.1 工艺操作考核标准1.操作人员必需具备相关岗位技能,并取得相应的操作证书方可从事硫脲合成工序操作。
2.操作人员依照操作程序操作,能够娴熟掌握设备的启动、停机和调试操作。
3.操作人员能够准确理解和操作各类传感器、仪表和掌控装置,确保设备工作状态正常。
4.操作人员能够保持操作区域的乾净,并正确使用和保养防护装备和设备。
2.2 安全考核标准1.操作人员需要熟识硫脲等化学品的特性和相关安全知识,知晓化学品的储存和使用要求。
2.操作人员需要了解灭火器和应急洗眼器的使用方法和位置,并能够在发生火灾或化学品泄漏时快速反应。
3.操作人员能够娴熟操作安全设备,并知悉急救措施。
硫脲合成工序工艺操作规程及安全规定
![硫脲合成工序工艺操作规程及安全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b86f0435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f8.png)
硫脲合成工序工艺操作规程及安全规定硫脲合成工序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工艺,但其过程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因此需要严格的工艺操作规程和安全规定。
下面我们将介绍硫脲合成工序的工艺操作规程和安全规定。
一、工艺操作规程1. 前期准备(1) 检查硫脲生产设备的状态,确保设备正常运转。
(2) 准备所需的原材料和药品,如碳酸钠、二氧化碳气体、硫氰酸钠、硫脲等。
(3) 检查个人防护设备是否齐全,并正确佩戴。
2. 生产操作(1) 打开加热器,将反应釜内的碳酸钠、二氧化碳气体和水加入釜中,并将温度升至60-70℃。
(2) 在搅拌下,缓慢加入硫氰酸钠,同时加入气体,直至反应完全进行。
(3) 随后加入硫脲,煮沸10-15分钟。
(4) 将反应物用水冷却至常温,然后用滤纸过滤,得到硫脲。
(5) 采用正规的废弃物处理方式处理废水、废气和废渣。
二、安全规定1. 个人防护(1) 在进行生产操作时,必须穿戴适宜的劳动防护服、护目镜、防毒面具和手套。
(2) 作业人员应清洗双手和身体,防止将药品带出生产区域。
(3) 如遇事故或不适,应立即停止工作,向负责人报告,并及时就医。
2. 作业环境(1) 生产区域应加强通风设备维护,确保室内空气质量良好。
(2) 生产区域应保持整洁,有害废气、废液、废渣等应按规定分类集中处理。
(3) 生产区域应设置明显的警告标志和安全提示标志,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
3. 知识培训(1) 操作人员应接受与硫脲合成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培训,掌握正确使用和维护设备的方法。
(2) 操作人员应熟悉安全规定,了解应急处理程序,做好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措施。
(3) 新员工上岗前,应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考核,经过合格后方可上岗。
通过以上的工艺操作规程和安全规定,可以提高硫脲合成工序的生产质量和安全水平,减少事故发生的概率。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加强管理和监督,确保工作环境的安全和生产的正常进行。
N,N-二甲基硫脲安全操作规程
![N,N-二甲基硫脲安全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302c07c8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1e.png)
N,N-二甲基硫脲安全操作规程N,N-二甲基硫脲1.目的规定N,N-二甲基硫脲生产过程的安全操作方法,预防、减少和避免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人员和财产安全。
2.适用范围适用于车间生产管理人员、操作人员和其他进入车间生产现场人员。
3.责任人车间操作人员及管理人员。
4.内容4.1.一般安全规定(1)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工作中不做与生产无关的事,不得擅自离开工作岗位。
(2)工作现场必须保持整洁,车间生产区域内严禁明火。
定点设置的消防用品,任何人不得无故动用。
(3)严格执行厂内动火制度,没有动火证,不许动火。
(4)进入生产岗位操作前,必须穿好工作服、工作鞋,戴好硬壳安全帽、工作手套。
接触有毒物品、刺激性气体的岗位则要戴好防毒面具、防护眼镜。
(5)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
(6)车间生产区域应有良好的通风设施,定点放置防毒面具。
(7)接班时要仔细检查,交班时要详细交代,不得马虎,如发现班中有不安全的情况,立即向领导反映,直到问题解决为止。
(8)禁止在进行起重的工作场所停留。
在现场检查时,不得随意踩踏管道、阀门、电线、电缆桥架及各种仪表、管线等,检查危险部位时必须要有两人同时操作。
4.2. N,N-二甲基硫脲主要安全操作方法(1)向反应釜内抽入石油醚、乙酸乙酯等有机溶剂时,要穿铜丝夹好静电夹,保持良好接地。
(2)负压抽石油醚后要用氮气缓慢放空。
(3)开启反应釜搅拌时,应先点动,无异常后再给电源。
(4)萃取分层时,开关阀门要缓开缓关,动作要轻,防止用力过猛导致玻璃视镜破裂,造成人身伤害和物料损失。
(5)过滤有机溶剂时要盖好盖子,密封操作,防止物料飞溅,减少溶剂挥发损失。
同时要在过滤器上方接好移动吸风罩,减少对人员的伤害。
(6)干燥物料完成后一定要保持真空冷却至室温,方能卸真空出料,防止物料吸潮。
硫脲合成工序工艺操作规程及安全规定范文
![硫脲合成工序工艺操作规程及安全规定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cac497c1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1111c56.png)
硫脲合成工序工艺操作规程及安全规定范文1. 背景介绍硫脲合成工序是一种紧要的化学工艺,常用于制造硫脲和其他化工产品。
为了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与稳定,本规程订立了硫脲合成工序的工艺操作规程和安全规定。
2. 目的本规程的目的是确保硫脲合成工序的操作人员对操作流程和安全措施有准确的理解,以防止事故的发生,保障生产安全,并提高生产效率。
3. 责任和权限• 3.1 工艺操作人员的责任是严格遵守本规程,并负责进行工序操作、设备维护和异常情况处理。
• 3.2 生产管理部门负责监督和检查工序操作的执行情况,并及时修订和更新本规程。
4. 基本工艺流程硫脲合成工序的基本工艺流程包含以下步骤:— 4.1 原材料准备:准备所需的原材料,包含硫酸和尿素。
— 4.2 反应槽准备:清洗反应槽,并确保反应温度和压力的准确掌控。
— 4.3 原材料投料:依据配方要求,将硫酸和尿素依次投入反应槽。
— 4.4 反应掌控:掌控反应温度和压力,在肯定时间内完成反应。
— 4.5 结晶分别:将反应完成后的溶液进行结晶分别,得到硫脲产品。
— 4.6 产品处理:对得到的硫脲产品进行处理和包装。
5. 安全规定• 5.1 生产操作人员必需熟识工艺流程,严格依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 5.2 操作人员必需穿着工作服和防护用具,在操作过程中严格遵守个人防护措施。
• 5.3 操作人员必需定期进行安全培训,了解应急处理方法和事故防备措施。
• 5.4 硫酸和尿素等原材料应储存于规定的安全区域内,避开与其他物质接触。
• 5.5 反应槽和相关设备必需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确保其正常运转。
• 5.6 在硫脲合成过程中,应严格掌控反应温度和压力,避开发生过热、爆炸等事故。
• 5.7 检查硫脲产品质量,确保符合相关安全标准,并进行合适的包装和储存。
• 5.8 对于任何异常情况,操作人员应及时向上级报告,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6. 应急预案• 6.1 在硫脲合成过程中,如发生泄露、事故等紧急情况,操作人员应立刻停止操作,并依照应急预案进行处理。
硫脲合成工序工艺操作规程及安全规定
![硫脲合成工序工艺操作规程及安全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1f8fae2b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fd.png)
硫脲合成工序工艺操作规程及安全规定硫脲合成工序工艺操作规程及安全规定一、前言硫脲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有机化学合成原材料,在农业、医药、染料、橡胶等多个领域都有紧要的应用。
因此,硫脲的生产也变得越来越紧要。
本文将介绍硫脲的合成工艺及工序操作规程和安全规定,以保证生产过程的安全性和生产效率。
二、硫脲合成工艺硫脲合成的原材料重要由异氰酸酯、氨水和甲醛三种;同时,辅料还包括环己酮、甲醇等。
硫脲合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CH2O + H2NCONH2 → H2NCONHCH2OHH2NCONHCH2OH + NH3 → (NH2)2CS1. 异氰酸酯制备采纳碘铵法制备。
将含有碘铵、异氰酸酯和氯仿的混合液加入揉捏瓶中,揉捏1h至反应完全,过滤除去盐酸盐,所得产物在真空中脱水、脱馏、定温层析精制,制备纯度为98%的异氰酸酯。
2. 硫脲合成反应(1)配料:将异氰酸酯、甲醛、环己酮、氨水、水置于各自的容器中。
(2)加药:首先将异氰酸酯加入攪拌反应釜中,加温至攝氏50度左右。
温度稳定后,加入甲醛酒精溶液,在加热、反应的同时缓慢滴加氨水,底部出液泵出的同时加入过滤药剂,过滤池的出液泵将过滤后的产物泵至蒸馏塔中进行精馏。
(3)水蒸氢气:将攝氏140度左右的反应物与蒸馏水和信号灯罩反应,生成苯基硫脲。
蒸馏釜再将产生的氢气和蒸汽回收。
3. 后处理分别得到的苯基硫脲粘稠液体,置于除水器中,加入甲醇稀释,得到苯基硫脲的乙醇溶液。
四、操作规程1. 原材料准备(1)全部原材料进厂检验合格后,按工艺要求进行存放。
(2)制备异氰酸酯时,注意安全,必需在防暴环境下进行操作,加药过程中必需搅拌均匀。
(3)甲醛的存放要求在阴凉、通风、干燥的地方,不可与易燃可燃品混合,不可长时间接触皮肤和眼睛。
(4)氨水需放于通风极佳的储存间中,在遇水时猛烈反应,必需与酸性物质分开存放。
(5)环己酮急需摆放于通风透气、阴凉、干燥的环境中,不可与腐蚀品混合储存。
(6)甲醇数储存前分类、检验,确保合格后放置于干燥通风的储存间中,定期检测甲醇含量,以确保安全牢靠。
硫脲车间安全操作规程
![硫脲车间安全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beb9481a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0f.png)
硫脲车间安全操作规程硫脲车间安全操作规程1.1.为保证装置安全平稳运行,保护公司员工的健康安全,预防事故的发生,特规定如下:1.2.没有有关部门证明或领导签字,任何人(本车间或职能部室的巡检人员除外)不得进入生产装置,一切人员不能带小孩和私领外人进入生产装置,凡进入装置人员必须穿戴好劳保用品、不准穿钉子鞋、凉鞋、拖鞋、不得赤脚、赤膊,女同志不能留长发,严格执行《四十一条禁令》。
1.3.装置内严禁烟火。
1.4.操作人员未经三级安全教育并经考试合格,不得独立顶岗,车间要对员工进行经常性安全教育。
1.5.非事故状态下,不得装置内高声喊叫、快速奔跑。
本岗位发生事故后应及时正确处理,其它岗位发生事故后,应维持好本岗位安全生产并听从班长指挥,协助处理。
1.6.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做到不脱岗、不串岗、不睡岗、操作人员要坚守岗位精心操作,细心调节、自觉进行巡回检查,及时掌握现场设备运行状态,防止事故发生。
1.7.非岗位人员未经许可,不得动用本岗位设备。
1.8.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安全生产规程,做到不违章操作,以科学态度搞好安全生产,严格执行工艺卡片,自觉遵守劳动纪律、做到不超温、不超压、不损坏设备。
1.9.工作场所应保持整齐清洁。
1.10.升降台和走台应该加围栏,升降机在使用过程中,物料门必须关闭,货物运至目的地后,升降机应及时返回地面,不得悬空,升降机起重货物不能超过核定吨数的2/3。
一层以上各层的护拦的安全销要插好。
1.11.原材料、成品和半成品定置存放且不妨碍操作和通行,废料应该及时清除。
1.12.通风装置要定期检修和清理,人工照明设备应该保持清洁完好,启闭开关应该灵活。
1.13.禁止在有粉尘或散发有毒气体的工作场所用膳或饮水。
1.14.工作场所管线设备上、严禁放衣服、仪器或其他易燃物。
1.15.开启硫化氢、硫脲等易燃、易爆原料时,需用防爆板手,严禁铁器敲击碰撞。
1.16.各托盘、铁锨等工具使用时轻拿轻放,不得在铁制平台及水泥地面剧烈拖动。
硫化工序安全操作规程(2篇)
![硫化工序安全操作规程(2篇)](https://img.taocdn.com/s3/m/b05802ca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c0.png)
硫化工序安全操作规程一、操作前准备1. 按照工艺要求检查硫化设备和相关工具,并确保其完好。
2. 确保操作人员已经接受相关的安全操作培训,并熟悉硫化工艺流程。
3. 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护眼镜、安全手套、防护服等,以保障人身安全。
二、操作过程1. 在进行硫化操作前,先将硫化设备的温度调整至适宜的工艺温度,确保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2. 确认硫化设备内无残留物质,特别是易燃和易爆物质。
3. 将硫粉、辅助材料和橡胶制品准备好,以避免操作过程中频繁走动。
4. 在操作设备周围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并确保操作区域通风良好。
5. 使用专用工具进行硫粉的投放和混合,严禁使用直接触手的方式进行操作。
6. 操作过程中注意定期检查硫化设备的工作状态,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并及时调整参数。
7. 确保硫化设备周围的工作环境整洁,防止杂物引发事故。
三、紧急情况处理1. 在发生设备故障或异常情况时,立即停止操作,并向相关人员报告。
2. 若遇到硫化设备泄漏或漏电情况,应立即采取措施隔离事故源,并通知相关技术人员进行处理。
3. 在发生火灾等紧急情况时,按照应急预案进行灭火,并妥善处理危险废物。
四、操作后处理1. 操作结束后,及时清理硫化设备内的残留物,确保设备干净整洁。
2. 将使用过的工具和材料妥善存放,避免造成二次污染。
3. 定期检查硫化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状态。
4. 做好相关记录,包括操作时间、温度、压力等参数,以备查档。
五、安全培训和维护1. 针对硫化工序的特点进行专门的安全培训,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2. 定期检查操作人员的个人防护装备,确保其完好并进行更换。
3. 及时修复硫化设备中的故障,确保设备处于良好工作状态。
4. 加强与消防部门的合作,定期进行消防演练,提高突发事故的应对能力。
六、责任追究1. 对于违反硫化工序安全操作规程的人员,按照公司相关规定给予相应的处罚。
2. 若发生因操作人员不当引发的事故,将进行责任追究,并进行相应的赔偿。
硫脲MSDS
![硫脲MSDS](https://img.taocdn.com/s3/m/b2c4576065ce050877321391.png)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
燃爆危险:本品可燃,有毒,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 急 救 措 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TLVWN:未制定标准
监测方法:
工程控制: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粉尘浓度较高时,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
眼睛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必要时,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一般作业防护服。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它防护:工作完毕,淋浴更衣。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备用。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包装密封。应与氧化剂、酸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 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职业接触限值:
中国MAC(mg/m3):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MAC(mg/m3):0.3
TLVTN:未制定标准
第六部分 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一般作业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 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酸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硫脲合成工序工艺操作规程及安全规定
![硫脲合成工序工艺操作规程及安全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0b6a2030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d4.png)
硫脲合成工艺操作规程及安全规程一、工艺操作规程1、驾驶前的准备(1)接碳化工序准备开车通知后(一般提前半小时通知),班长通知合成工、投料工做好驾驶前的准备,检查所用设备是否处于良好状态。
(2)检查硫化氢总管阀门、合成罐、气体进气阀、母液进液阀、夹套进水、进气、退水、退气阀、合成罐放液阀、石灰氮进料孔盖全部关闭。
(3)给料器已准备好按照班长的要求给石灰氮原料喂料,并检查提升机是否工作正常,等待合成工进一步投料通知。
(4)合成工检查母液池中的母液是否达到规定量,一次炉渣水是否泵入并准备就绪。
2、启动操作(1)合成罐打二次母液:合成工先将二次吸收液集水坑泵出口管头放入合成罐孔,然后将二次吸收罐底阀打开,放液至二次吸收液地槽,同时开启地槽杆式移动泵,将二次吸收液全部批入合成罐内。
关闭二次吸收罐底阀,关闭地槽杆式移动打液泵,将打液胶管从合成罐人孔口取出。
二次吸收液打液操作结束。
(2)合成罐打循环液:打开合成罐循环母液入口阀,开启循环母液打液泵(潜水泵),补充循环母液,使合成罐内混合液量达8.5M3。
然后关闭循环母液泵,关闭合成罐上循环母液进液阀。
(3)小产品喂养合成工操作:合成器将电梯二楼的石灰氮排放口连接到移动排放口,并对准合成罐石灰氮进料口,确认牢靠后,开启合成罐搅拌器,确定小产品喂养数量,并通知投料工准备投石灰氮。
投料工操作:开启提升机,待运转正常后,将规定量的石灰氮放入提升机的进料口。
投料完毕后,投料工通知合成工,合成器盖住合成罐上的进料孔,并把移动出料口收回原来位置。
(4)二次吸收罐投料:在投小成过程中,合成工可以打开二次吸收罐上的循环母液入口阀,然后开启循环母液泵,往二次吸收罐内打母液2.5—3M3。
然后合成工将二次吸收罐上投料孔盖盖好。
(5)依次打开硫化氢管进口管总阀,投小成后合成罐上的硫化氢进气阀,储罐出口阀及相应的二次吸收硫化氢尾气进口阀、排气阀,检查无误后可通知上工序碳化工开碳。
(6)开碳后开启进气管路上气体冷却水上水阀,使冷却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同时,观察二次吸收罐上的排气管口是否有气体排出,同时检查合成罐上人孔、投料孔是否盖严、密封,若出现漏气现象,应及时停车,重新盖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司内现配备空气呼吸器、长管式防毒面具、过滤式防毒面具,安全带、安全帽、防静电工作服、特维强防护衣、耐酸碱手套、浸塑手套、防护眼镜、防护鞋等。
4.3. 几种防护器材的使用范围
4.3.1. 氧气呼吸器:适用于缺氧或有毒气体很浓或成份不明,活动范围较大的情况下使用。
4.3.2. 过滤式防毒面具:适用于空气中氧含量大于18%、有毒气体浓度小于2%的环境,温度在0℃以上,使用前应辨明有毒气体介质,选用过滤器。
3.5.3. 窒息法:用不燃物或难燃物覆盖包围燃烧物,阻碍空气或其他氧化剂与燃烧物接触,使燃烧物因缺助燃物质而熄灭。
3.5.4. 抑制法:将抑制剂掺入燃烧区域,以抑制燃烧连续反应,使燃烧中断而熄灭。
4. 劳动保护
4.1. 为了防止员工在劳动过程中受到职业伤害,减少职业病的发生,更好的保证安全生产,加强劳动保护工作,要求员工在工作过程中加强学习,落实安全防护措施,做好个人防护工作。
2.7. 装置内易燃易爆区必须使用防爆工具,使用工具时不得剧烈敲击。
2.8. 装置内不准向下水道、下水井排放各种溶剂和溶剂废液。
2.9. 高温管线和设备下严禁放衣物、食品及其它易燃物。
2.10.禁止踏踩,拉压DN25以下管线、管件、压力表,应用正确方法开关阀门拆装管件,避免管子因承受不住过大外 力而断裂,引起火灾爆炸事故。
1.11.原材料、成品和半成品定置存放且不妨碍操作和通行,废料应该及时清除。
1.12.通风装置要定期检修和清理,人工照明设备应该保持清洁完好,启闭开关应该灵活。
1.13.禁止在有粉尘或散发有毒气体的工作场所用膳或饮水。
1.14.工作场所管线设备上、严禁放衣服、仪器或其他易燃物。
1.15.开启硫化氢、硫脲等易燃、 易爆原料时,需用防爆板手,严禁铁器敲击碰撞。
2. 防火、防爆规定
2.1. 在生产中,车间的消防设施、消防阀门、干粉灭火器、消防砂、石棉被、消防桶、、消防锹等必须保持完整无缺,防冻、防晒、防损坏、定点就位,并进行交接班。
2.2. 装置内消防通道和消防栓,未经消防队、安全部同意不得占用。
2.3. 在生产中,各种机动车辆不准进入装置,若有特殊情况非进不可时,必须经有关部门同意,采取可靠安全措施,指定路线,并由当班人员监督执行。
1.3. 装置内严禁烟火。
1.4. 操作人员未经三级安全教育并经考试合格,不得独立顶岗,车间要对员工进行经常性安全教育。
1.5. 非事故状态下,不得装置内高声喊叫、快速奔跑。本岗位发生事故后应及时正确处理,其它岗位发生事故后,应维持好本岗位安全生产并听从班长指挥,协助处理。
1.6. 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做到不脱岗、不串岗、不睡岗、操作人员要坚守岗位精心操作,细心调节、自觉进行巡回检查,及时掌握现场设备运行状态,防止事故发生。
3.1.4. 静电:符着在物体表面很难移动的集团电荷。静电产生的方式有摩擦起电、极化起电、感应起电、接触起电。
3.1.5. 闪点:可燃液体被加热到一定温度时,起上方的蒸汽与空气的混合气体与明火时会发生瞬间燃烧现象,此时液体的温度就叫该物质的闪点。
3.1.6. 中毒:由于某种物质侵入人体而引起的局部刺激或整个机体功能障碍的任何疾病。
3.3.2. 各种滤毒罐、滤毒口罩的使用方法和条件
3.3.2.1. 3号滤毒罐:外表颜色为褐色,主要防护对象为有机气体及其蒸汽,如苯类、醇类等。在我车间主要防护甲苯、乙醇等。
3.3.2.2. 4号滤毒罐:外表颜色为灰色,主要防护对象为氨气,在我车间主要防护三乙胺。
3.3.2.3. 7号滤毒罐:外表颜色为黄色,主要防护对象为酸性气体及其蒸汽,如二氧化硫、氯气、硫化氢等。在我车间主要防护盐酸、氯化亚砜。
毒性:本品一次作用时毒性小,长期反复作用时能经皮肤吸收,抑制甲状腺和造血器官的机能,引起中枢神经麻痹及呼吸和心脏功能降低等症状。
个体防护:生产本品的工人应戴防毒口罩,注意安全。
生产设备应密闭,无跑、冒、滴、漏现象。
3.3. 部分消防器材和劳保用品的使用方法
3.3.1. 干粉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将灭火器提到火灾现场,上下颠倒几次使干粉松动,一手握住喷嘴,一手提起拉环,对准火焰根部,左右摆动,向前推进,不留残火,防止复燃。
3.4.4. 电石、生石灰(氧化钙)颗粒溅入眼中,应先用蘸石蜡油或植物油的棉签去除颗粒后,在用清水冲洗。
3.5. 灭火的基本方法
3.5.1. 冷却法:用水等灭火剂喷射到燃烧着的物质上,降低它的温度,当温度降到该物质的燃点以下时,火就会熄灭。
3.5.2. 隔离法:将火源与周围的可燃物隔开,中断可燃物的供给,使火势不能蔓延。
2.4. 在生产中,原则不准动火,若有特殊情况需要动火时,必须办理用火手续,持有火票,采取特殊可靠的安全措施,经有关部门同意后,方可用火。但禁止用明火烧烤冻凝管线及盛有有机溶剂的容器。
2.5. 装置内不准用各种溶剂洗衣及洗刷设备零件等。
2.6. 容器、设备的安全设施损坏后,不经有关部门同意、有关领导批准,不能使用。
3.3.2.7. 空气呼吸器:适用于缺氧或有毒气体很浓或成份不明,活动范围较大的情况下使用。
3.4. 化学性眼灼伤的现场急救处理方法
3.4.1. 迅速在现场用流动清水冲洗,千万不要未经冲洗处理而急于送医院;
3.4.2. 冲洗时眼皮一定要掰开;
3.4.3. 若无冲洗设备可将头部埋入清水中,把眼皮掰开,眼球来会转动洗涤
1.7. 非岗位人员未经许可,不得动用本岗位设备。
1.8. 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安全生产规程,做到不违章操作,以科学态度搞好安全生产,严格执行工艺卡片,自觉遵守劳动纪律、做到不超温、不超压、不损坏设备。
1.9. 工作场所应保持整齐清洁。
1.10.升降台和走台应该加围栏,升降机在使用过程中,物料门必须关闭,货物运至目的地后,升降机应及时返回地面,不得悬空,升降机起重货物不能超过核定吨数的2/3。一层以上各层的护拦的安全销要插好。
2.11.打开高温、高压采样线、放空线时,必须各外小心,不能盲目开大,更不准在打开伐门期间,离开现场。
2.12.定期维护保养消防器材,保证其灵活好用,装置内的各种报警器、信号自保系统,安全阀及消除噪音等安全设备必须保持灵敏,准确完好状态。
2.13.装置内安全设施不得任意拆除、挪用或废弃,如需拆除,必须经车间、安全部、总工或总经理批准。
3.3.2.4. 防尘口罩:主要防止吸入粉尘对人体的危害,在我车间主要用于干燥岗位。
3.3.2.5. 长管式防毒面具:适用于有毒气体很浓,氧气不足,进入设备容器内检修等作业。
3.3.2.6. 过滤式防毒面具:适用于空气中氧含量大于18%,有毒气体浓度小于2%的环境, 温度在0℃以上。使用前应辨明毒气介质,选用适当的过滤器。
硫脲车间安全操作规程
1.1. 为保证装置安全平稳运行,保护公司员工的健康安全,预防事故的发生,特规定如下:
1.2. 没有有关部门证明或领导签字,任何人(本车间或职能部室的巡检人员除外)不得进入生产装置,一切人员不能带小孩和私领外人进入生产装置,凡进入装置人员必须穿戴好劳保用品、不准穿钉子鞋、凉鞋、拖鞋、不得赤脚、赤膊,女同志不能留长发,严格执行《四十一条禁令》。
3.1.7. 登高作业:凡在坠落基准面两米以上(包括两米)进行的有可能坠落的作业。
3.1.8. 燃点:可燃物质被加热到一定的温度时就会发生燃烧,此时的温度就叫该物质的燃点。
3.2. 我车间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危险特性、接触表现及急救措施
3.2.1硫化氢性质及防护.
分子式:H2S 分子量:34.0
投料时戴7号过滤式防毒面具.
3.2.2石灰氮性质及防护.
分子式:CaCN2 分子量:81.10
物化性质:微溶于水,不溶于酒精,易吸潮起水解,并且体积增大。
包装及储运:五层牛皮纸、纸袋,其中两层需涂沥青或牛皮内衬塑料薄膜制作的复合袋包装,每袋净重25±0.25kg。储存在干燥仓库内,运输工具必须有防雨、防水设备,注意防水、防火、防潮。
投料时戴防尘口罩.
3.2.3氨气性质及防护.
分子式:NH3. 分子量:17.
氨气是一种无色而具有强烈刺激性臭味的气体,比空气轻。长期接触氨气,部分人可能会出现皮肤色素沉积或手指溃疡等症状;氨气被呼入肺后容易通过肺泡进入血液,与血红蛋白结合,破坏运氧功能。短期内吸入大量氨气后可出现流泪、咽痛、声音嘶哑、咳嗽、痰带血丝、胸闷、呼吸困难,可伴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乏力等,严重者可发生肺水肿、成人呼吸窘迫综合症,同时可能发生呼吸道刺激症状。
3.1.2. 燃烧:物质发生强烈的氧化反应,同时放出光和热的现象,它具有发光、发热、生成新物质三个特点。燃烧的三个要素:可燃物、助燃物、着火源。燃烧的四个条件:着火源具有足够的能量;可燃物与氧必须有一定的浓度比例;氧气供应充足;三者必须同时具备。
3.1.3. 爆炸极限:当可燃气体或易燃液体的蒸汽和空气的混合气达到一定的浓度时与火源就会发生爆炸,这个爆炸的浓度范围就叫该物质的爆炸极限。
硫化氢为无色气体,有臭鸡蛋味,别名氢硫酸。分子量为34.08,蒸汽压为2026.5kPa/25.5℃,闪点为<-50℃,熔点是-85.5℃,沸点是-60.4℃,相对密度为(空气=1)1.19。易溶于水,亦溶于醇类、石油溶剂和原油。燃点为292℃。
硫化氢为易燃危化品,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硫化氢所发生的安全事故主要是着火和泄漏。一旦发生着火事故,消防人员必须穿戴全身防火防毒服,并切断气源。若不能立即切断气源,则不能熄灭正在燃烧的气体。同时,要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发生泄漏事故时,应迅速将泄漏污染区人员撤至上风处,并立即进行隔离。同时切断火源。应急处理人中应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从上风处进入现场。处理时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并用喷雾状水稀释、溶解。还要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果发生人员中毒,是皮肤接触的要脱去污染的衣物,用流动清水冲洗。如果是眼睛接触的,应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如果是吸入的,要将中毒人员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这些处置过后都要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