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埗大桥:东莞文化现代性的彰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埗大桥:东莞岭南文化现代性的彰显
第一个照相馆、第一个电影院、第一个造船厂、第一个海关、邮局,包括深圳、包括东莞,都出现于岭南,我觉得要理解岭南文化,都不应该过度强调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你要用传统文化跟中国很多的城市比,根本没有优势,但是,要承认,近代以来,岭南文化这种得风气之先,尤其是由孙中山所带领的革命的变革,包括改革开放的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敢吃螃蟹、海纳百川等这样一种精神,我觉得这样才是真正的岭南文化的最核心的特点。——谢有顺
4月13日,“国内最年轻的博导之一”谢有顺做客由文化周末主办的文化周末大讲坛第五十讲,指出东莞文化更应具有现代性,他建议东莞的城市文化建设最终要落实于生活,在生活中来彰显和诠释,通过生活影响和塑造的人所代表的才是一个城市文化,另外,落实到广东、落实到岭南,需要强调的是它影响现代生活的先进性。本期本报就选取代表东莞创新精神的“致富桥”——高埗大桥进行描绘报道,以其表达东莞岭南文化的现代性特色。
不怕东莞佬,最怕东莞路
道路曾经是东莞的旧痛,据媒体报道称,当年香港货柜车司机有句口头禅:“不怕东莞佬,最怕东莞路”。为此从1980年至1985年,东莞开始了第一波的修路潮,每年由政府安排,全县建设40至50公里的水泥路。
记者采访过东莞交通的“老行尊”——东莞市交通局原副局长卢锐平,从50年代至70年代初,卢锐平参与和见证了东莞修建将近900多公里简易公路的历程。“别小看这几百公里的路,它们就是当时经济发展的基础。”卢锐平如是说。到80年代,东莞的路总处于一种“晴通雨阻”的状态,作为地方公路管理站站长的卢锐平,常常会带着一大帮工人群众进行公路抢修,回忆当时的情景,卢锐平记忆尤深:“我曾经带领一帮人和交通局的领导去抢修,在大岭山和长安交界的一个路段有一个坑洞,填了一百车解放牌卡车的石头,填了一百车才将大炕填平,一百车呀,你说那些路是有多么的烂啊。”
那是一段艰苦的日子,到了夏季,一个月差不多有将近20天的时间要带着工人和各级机关干部到下面抢修公路,即使是市里的经委领导经常也是这样,卢锐平还满有感触地说:“那时候几乎是天天带着一帮人去抢修公路,我曾跟领导说:‘天天这样,我怕是一辈子都没有机会看得到水泥路了。’当时自己是带着那种悲观的情绪的,结果呢?5年的时间,东莞就建了200多公里的水泥路。”
1984年,卢锐平调到东莞市交通局一直任职到2000年4月退休,在交通局作为领导层的十几年当中,他有十年是在“东莞扩路指挥部”,指挥全市的4条主干道和13条联网公路的建设工作。与东莞路桥建设打了一辈子交道的卢锐平,始终奋战在东莞路桥建设的第一线,已将这份工作融入了生命。这位东莞交通的“老行尊”将修路工作融入了生命,除了这“老行尊”的敬业外也体现了当时香港货柜车司机的口头禅:“不怕东莞佬,最怕东莞路”并不浮夸!
回到高埗大桥的建设,从地图上看,高埗北临广州,南面是东莞市区,西邻中堂,东靠石碣,但东、北和南三面都是江水环绕。水成了高埗最需要跨越的天然障碍。29年前,高埗,一个孤岛,要去抢占改革开放的浪滩,高埗大桥的修建是必然之举。
天堑变通途的创新
高埗大桥是东莞文化现代性最据标签意义的桥梁建筑,这座成就东莞上世纪桥梁建设首创了“集资建桥,过桥收费还贷”模式的全国第一座征收过桥费的地方公路桥梁,对诠释东莞文化现代性的创新精神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有人说,建筑是凝固的诗篇,而横跨在江河之上纵览山水的桥梁则是最具魅力的凝固诗篇,它包容着城市的喧哗又暗含天地山水的灵气,寄予着许多“天堑变通途”的喜悦。当我们在解读东莞文化现代性时,不得不提及的是具有“第一座征收过桥费的地方公路桥梁”之称的高埗大桥,在这块荡气回肠的土地上,这座成就东莞上世纪桥梁建设创新模式的桥梁,一如莞人的理想彩虹,横空出世,长虹卧波,承载着东莞人建设的气魄和胆魂。
改革开放以来,国人愈发认识到“路”的重要性,修路脱贫渐成社会共识。1983年,交通部提出了“有水大家行船,有路大家走车”,交通建设先行意识打开了经济发展的“任督”两脉。“想致富,先修路”这句标语在1980年后期开始刷遍高埗镇的田间地头,这句话是高埗人最先说出来的,话糙理不糙,很快流行全国,这也体现了高埗人的发展眼光和市场经济意识,承载着东莞人的创新和实干精神。
从万江到高埗,如果不想绕一大圈,除了游泳外,高埗大桥是唯一的捷径。据旧高埗大桥附近的居民介绍,从旧高埗大桥走到对岸,只要5分钟的时间,而在没有旧高埗大桥时,过对岸要不游泳要不坐渡轮,非常麻烦。在1995年建成的新高埗大桥大约一百米处就是旧的高埗大桥。这座桥位于高埗镇下江城村,长169.36米,宽12米,构造比较简单,桥身有三个跨度,显半弧形,有两个桥墩支撑,跨度与桥面之间有从上到下逐渐变小的四个拱门,岸边还各有一个拱门,供人行走。据报道,高埗大桥从1981年到1984年建成通车,大桥建成后打通了高埗与外界沟通的桥梁,刺激了高埗工农业的发展。通车当年,高埗工农业总收入3509万元,首次突破3000万。
高埗大桥的建成通车,很快让高埗人尝到了甜头,各方也纷纷对此表示肯定。《中国交通报》1984年11月21日曾报道:“高埗桥建成通车后,仅运费、渡费一项预计每年可节约50万元。现在高埗区每天可运十卡车新鲜蔬菜到深圳特区,收入相当可观。交通条件改善后,外商纷纷来高埗区洽谈生意,投资建厂。该区已办起伞厂、刺绣厂、皮袋厂、藤厂、电子表零件厂、铝制品厂、胶花厂等七个厂……农民收入大大提高,人民生活越来越富。群众称高埗桥是‘致富桥’、‘幸福桥’。”在其之后,石龙南桥、万江大桥用同样的集资方式相继建成。“农民集资建桥,过桥收费还贷”的模式,开始在省乃至全国推广。对此,《人民日报》也发表评论,高度赞扬东莞人的创新精神。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读书时读到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只把它当作要背下来的“作业”罢了,寻访高埗大桥的历史后,才体会到诗的意境,更深切感受到人们对路、桥的渴望。高埗大桥的创新来自于人的心灵诉求,而不是单纯经济上的需求,很难想象,在秋冬的夜晚,赶不上最后一班渡轮的高埗人,是如何无奈地站在岸边跺脚,望着对岸的家,一百来米的距离,可以把一个大汉留在了家的彼岸。高埗人首先提出“想致富,先修路”的口号多么朴实无华,但也让人印象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