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两则.ppt

合集下载

《新闻两则》PPT5 图文

《新闻两则》PPT5  图文
毛泽东同志这首词最早发表在人民文学 出版社
一九六三年十二月版《毛主席诗词》。

标题——迅速了解新闻的主要内容 导语——比较详细地了解新闻的内容

(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

主体——更为细致地了解新闻的内容

(用充足的事实表现主题,是对导语内 容的进一步扩展)

背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
毛泽东
教学目标: 1、了解新闻的有关知识,培养阅读新闻
的能力。 2、理清文章层次,体会文章准确、简洁
的语言。 3、体会蕴含字里行间的思想情感。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毛泽东 钟山风雨起苍黄, 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 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 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 人间正道是沧桑。
一切抵抗之敌,占领南岸阵地,控制江阴要塞,切 断镇江无锡段铁路

请找出本文的导语和主体, 说说导语从哪几个方面概

括了全文?


主体可分为哪几个层次? 它们之间的关系又是如何
衔接的呢?
标题
标题
课文结构 第1、2两句
导语
中路军 其余部分 西路军
东路军
主体
主体部分
中路军
西路军
东路军
议论句(分析原因)
3、找出本文的议论句,看看它属新闻结构的哪个部
分,有什么表达效果?
“此种情况……都很泄气”。属“背景”部 分。分析了敌溃我胜的原因,突出了文章中心。
课文阅读分析题
(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 1000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 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 上册 第1课《新闻两则》 (共24张PPT)

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 上册 第1课《新闻两则》 (共24张PPT)

标题
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
冲破敌阵
导语
渡江概况 横渡长江 中路军首战告捷 Nhomakorabea主体
西路军所向无敌 东路军战绩辉煌
要想迅速了解新闻的主要内容,就要看标题。要比较 详细地了解新闻的内容,就要看导语。要更为细致地了解 新闻的内容,就要看主体。
品读课文,体会课文的语言特点,提高阅读能力
思考课后“研讨与练习”,朗读课文,然后联系上下文,比较下边每组中 的两个句子,说说哪一句好,并说说理由。 1) 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越过安庆,芜湖线, 到达繁昌,铜陵,请阳,荻港,鲁港地区,共渡过三十万人。 2) 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 渡至繁昌,铜陵,请阳,荻港,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 三十万人。 1) 结果就在二十一日那一天,东边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2) 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边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1) 我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不仅是树木,而且是森林,不仅生了根, 而且枝叶繁茂了。 2) 我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不仅建立了稳固的根据地,而且扩大了 根据地,我们的根据地不仅巩固了,而且赢得了人民群众衷心的拥 护。
比较阅读
相同点:
两文都是新闻报道(消息),都报道了 渡江战役情况。两文都是站在人民的立 场上,歌颂渡江战役的胜利,嘲弄敌人 的无能。两文都具有报道及时、语言简 洁的特点。
不同点:
两文作者不同、身份不同、报道的角度不同。《人》文统 观全局,对三路军分别作介绍;《我》文只对西路军某部渡江 情况作介绍。《人》文介绍渡江情况简略概括,交代时间、地 点、渡江人数、战役推进情况;《我》文以亲历者的身份对渡 江作了详细、具体的描绘,发光弹升空、炮轰南岸、大小船只 渡江、登岸、群众的欢呼、人民的支援……写得历历在目。 《人》文有关于战略部署、战事推进的介绍及评论;《我》文 只是按时间先后介绍一处战役情况。《人》文有对于敌军的分 析及政策性极强的分化、瓦解、争取敌军的内容,《我》文对 敌军情况几乎未作报道。《人》文语言凝练、概括,描述部分 近乎绘画的“白描”,深刻生动;《我》文语言朴实无华,描 述部分细致周到,内容充实。

《新闻两则》PPT课件

《新闻两则》PPT课件

②句好。“突破〞说明敌军有防守,我军歼灭或 击溃守敌,冲破敌阵。用“越过〞表现不出经 过战斗。“渡至〞比“到达〞含义丰富,有横渡 与到达两层意思,且文字简洁有力。“二十四 小内即已〞,时间明确,且含渡江迅疾,作战 顺利之意。“用〞共“字不能表达这些意思。
②句好。“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有 嘲讽意味,嘲讽汤恩伯过高估计东面防线的稳 固性,过低估计人民解放军的战斗力,倘说 “结果就在二十一日那天〞毫无感情色彩,且 与上一句“二十一日〞重复。
这那么新闻,为什么不仅报道解放南阳的 消息,而且概述一年多来南线人民解放 军的战绩?
南阳解放,是南线人民解放军一年多来取 得伟大胜利的必然结果,所以南阳解放 之日正是总结一年多来伟大胜利的最好 时机。另一方面,总结一年多来的战绩, 也可以说明蒋军为什么弃城南逃。
抄写五遍给红色的字注音
鄂 纠正 区域
—新闻六要素
•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 人物:中原我军 • 时间:1948年月11月4日下午 • 地点:南阳 • 事件发生原因:蒋军因全局败坏,被迫将整个南部战
线近百个师的兵力集中于以徐州为中心和以汉口为中 心的两个地区。在我强大的野战军和地方军配合打击 之下,困守南阳的蒋军不得不被迫弃城南逃。 • 经过与结果:自去年七月,南线人民解放军开始向敌 后进军,大量歼敌,扩大并稳固了根据地,壮大了人 民武装,彻底孤立了敌人,南阳守敌王凌云弃城南逃, 我军当即占领南阳,从此河南全境除假设干据点外, 全部为我解放。
豫 绥靖 逃窜 歼灭 溃退 泄气
阻遏 锐不可当 要塞 管辖
Hale Waihona Puke • 新闻内容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 经过、结果
• 新闻结构五局部:
• 标题:迅速了解新闻内容,包括引题、正副题;

《语文新闻两则》PPT课件

《语文新闻两则》PPT课件

请你找出文中的一段议论,并说明它 起什么作用。
——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 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 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国民党 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 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战犯汤恩伯二十一 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 ——作用:突出我军“英勇善战、锐不可 当”,揭露敌军纷纷溃退、毫无斗志的原因, 使新闻具有思想深度和政治高度。
学习目标
1、了解新闻相关背景,培养阅读新闻 的能力。 2、理清文章层次,体会文章准确、简洁 的语言。
独立自学一
自由朗读本则新闻思考: 1、了解本则新闻的相关背 景,并划出它的六个要素。 2、请找出本则新闻的导语 和主体。
提示:
用圈点勾画的方法划出所需信息。
五分钟后期待你精彩的回答!
人物: 中原我军 时间: 1948年11月4日下午 地点: 南阳
显然,大多数乘客没有意识到出事。船与冰山相撞时,轮 船只是稍稍颤动了一下,没有激烈的颠簸。一开始,乘客 们对此并没在意,他们仍在舱内穿衣服,准备去吃饭。 阿奇博尔德· 格雷西上校可能是在泰坦号上等到最后而又 幸存下来的惟一的人。“我费劲地抓到铜栏杆,”他说道, “抓住后我就拼命不放。船下沉时,我在水中旋转起来, 好像转个没完。后来我露出水面,看见海面上一大片乱七 八糟的残骸。” 约翰· 雅各布· 阿斯特上校就不如他幸运了。一位幸存者看 见他勇敢地帮助他的新婚妻子上了救生船,点支烟后,他 又帮助其他妇女上救生船,而他自己却随船沉没了。船长 也沉没了。船上大多数的工作人员和他们的妻子拒绝援救, 她们在船上与丈夫手拉着手,随着泰坦尼克号沉入大海。
课堂小结
本文是一篇消息(狭义新闻),它 真实、及时、简要地报道人民解放军百 万大军横渡长江的情况。全面介绍了渡 江三路军的进军的时间、地点、战线、 战况,使人对震惊中外的渡江战役之概 貌有所了解。这则新闻的标题、导语和 主体部分的结构安排等都颇有讲究,值 得细心体味。文中的语言准确精练,铿 锵有力。

《新闻两则》3精品PPT课件

《新闻两则》3精品PPT课件

要塞(sài) 阻塞(sè) 堵塞(sè)
歼(jiān)灭 阡(qiān)陌 纤(xiān)维
溃(kuì)退 匮(kuì)乏 馈(kuì)赠
思考:新闻记叙了什么重要
事件?
标题:包括主标题,引标题和副标 题。可以三个标题齐全,也可以只有 其中一部分。它是对消息内容的高 度概括。
作用:迅速了解新闻的主要内容。
1、理清记叙的六要素; 2、划分结构层次并概括各层 主要内容。
写一则新闻:
报道学校或班上某人、某事或某项活动。 拟出恰当的标题。 注意导语的概括性和准确性。 要简明,以200字左右为好。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 也是伟大的,所以不要放弃,坚持 就是正确的。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新闻两则
新闻: 从广义来讲包括消息、通讯、 报告文学等。 从狭义来讲,就是指简要和迅 速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一 种新闻文体,又称“消息”。
新闻的特点: 真实性(内容) 及时性(报道) 简明性(语言)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 横渡长江
毛泽东
读准下列字的音: 荻(dí)港 锐不可当(dāng) 获(huò)得 当(dàng)真
特点:简洁、醒目
默读课文,迅速勾画出下列内容:
渡江的人物: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 时间:20日夜开始至发电时止(22日
22时)
地点:西余起 华九 里江 的( 长不 江含 战) 线, 。东至江阴一千 渡江的结果: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导语:消息开头的第一、 二句话或第一段文字。
作用:用简练的文字提示 消息的重要事实,使读者对 新闻有较为详细的了解。

《新闻两则》ppt

《新闻两则》ppt

词语积累
yú zhuàn
负隅顽抗 撰写
wǎn 古宛县 huáng 潢川 负隅顽抗( xiù 星宿 è

suí wǎn 绥 靖 wén
jì ng
è 阻遏 阌乡 yù lián 濂 聿


角落 )

悍然拒绝( 蛮横的样子 )
课文朗读
自主学习:
1、归纳出本文的新闻“六要素”? 2、根据新闻的结构,划分本文的 结构。 3、思考本文主体可划分几个层次?
4、新闻的语言: 准确性、严密性
5、新闻的结构:标题、导语、主体、结语、背景。 标题:包括引题、正题、副题。
通常是概括新闻中最主要的内容和含意,要 电头写明 通讯社的名称、发电时间,说明材料 求明确、简练、突出。
真实可信,消息及时。
导语:一般指“电头”后的第一句或第一段文字,它 扼要地揭示新闻的主要内容,使读者一目了然。 主体:随导语之后,是新闻的主干,它用充足的事实 表现主题, 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
结语:一般指消息的最后一句或一段话,是消息的结尾, 它根据内容的需要,可有可无。
背景:指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是消
息的从属部分,常插在主题部分,也插在 “导语”或“结语”之中。
毛泽东
写作背景
1949年4月20日,国民党政府拒绝签订国内和 平协定。解放军坚决执行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 令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举行了规模空前的全面大 进军。第二、三野战军和地方武装在长江南北广 大人民的支援下,于4月21日晨,以木帆船为主 要渡江工具,在西起湖口、东至江阴,长达1000 余华里的战线上强渡长江,彻底摧毁了国民党军 的长江防线。4月23日,解放了国民党22年来的 统治中心南京。
课文朗读

《新闻两则》.ppt

《新闻两则》.ppt

毛泽东,字润之,笔名子任, 湖南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军事家、思想家、诗人、书法家。 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他 逝世的1976年间,毛泽东是中华人 民共和国的最高领导人。他对马列 主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贡献以及 他对共产党的理论贡献被称为毛泽 东思想。毛泽东被视为是现代世界 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 杂志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 之一。
明原因,烘托气氛。
副题:提示报道的事实结果,或作内容提要。
2、导语:是消息的第一段或者第一句话。是消 息中最主要的事实,是最重要、最有影响力的材料, 是本则消息报道的价值所在。 导语的要求: 一是要 抓住事情的核心,二是要能吸引读者看下去。 3、主体:是消息的主干部分。承接导语之后, 对导语作具体全面的阐述,具体展开事实或进一步突 出中心,从而写出导语的所概括的内容,表现全篇消 息的主题思想。应按“时间顺序”或“逻辑顺序”写 作,但仍然要先主要的、再写次要的。
4、背景:是新闻事实发生的历史条件或现实环
境。 5、结语:是消息的最后一段落或最后一句话。
(四)消息固定的格式 “倒金字塔结构”:由主到 次地组织内容,高潮在前,即把 最重要的信息放在消息的最前面。 让读者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握住最 重要的信息。
渡江战役示意图
四、自主学习
1.根据所学新闻知识分析《我三十万大 军南渡长江》的新闻要素,结构及语 言特点。 2.感受学习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 披靡的气势和一往无前、压倒敌人的 大无畏精神。
问 题 讨 论
请找出本文的导语和主体,说说导 语从哪几个方面概括了全文?
主体可分为哪几个层次?
请找出本文的议论句,并说说它的 表达效果。
标题
标题
课文结构 第1、2两句

《新闻两则》PPT10 图文

《新闻两则》PPT10  图文



南阳是兵家必争之地
我 军 解
背景 介绍南阳的背景 蒋先重视后放弃南阳
放 南
河南全境基本解放
阳 主体 南线解放军 恢复建立了根据地 的伟大胜利 纠正了“左”的错误
敌人弃城逃窜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毛泽东 钟山风雨起苍黄, 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 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 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 人间正道是沧桑。
四、默读课文 小组交流
1.为什么先叙述中路军? 2.东路与西路是同时发起渡江作战的,为什么先说西路
军,再说东路军? 3.找出本文的议论句,看看它属新闻结构的哪个部分,
有什么表达效果?
1.为什么先叙述中路军? 中路军首先发起渡江作战。
2.东路与西路是同时发起渡江作战的,为什么先说西路 军,再说东路军? 中路军和西路军都从时间说起,层次分明而又紧相衔接。
唯用一枝瘦笔,剪一段旧时光,剪掉喧 嚣尘世 的纷纷 扰扰, 剪掉终 日的忙 忙碌碌 。情也 好,事 也罢, 细品红 尘,文 字相随 ,把寻 常的日 子,过 得如春 光般明 媚。光 阴珍贵 ,指尖 徘徊的 时光唯 有珍惜 ,朝圣 的路上 做一个 谦卑的 信徒, 听雨落 ,嗅花 香,心 上植花 田,蝴 蝶自会 来,心 深处自 有广阔 的天地 。旧时 光难忘 ,好的 坏的一 一纳藏 ,不辜 负每一 寸光阴 ,自会 花香满 径,盈 暗香满 袖。尘 。但就 是无数 个小小 的你我 点燃了 万家灯 火,照 亮了整 个世界 。这人 间的生 与死, 荣与辱 ,兴与 衰,从 来都让 人无法 左右, 但我们 终不负 韶光, 不负自 己,守 着草木 ,守着 云水, 演绎着 一代又 一代的 传奇。
我们一路怀揣着爱,脚踏着万物,一声 绝唱, 飘然落 尘!也 许,你 我曾是 几百年 前的一 株草, 一朵花 ,一粒 尘,经 过几世 轮回的 转换变 成了今 生的亲 人,朋 友,爱 人…… 也许, 我们只 是来兑 现前世 的一场 盟约。 也许, 在百年 之后, 你我又 都化为 世间的 生灵, 守候在 天地之 间,彼 此相望 ,相顾 无言。 然而, 你我却 心灵相 犀,甘 为绿叶 ,守护 着这世 间一朵 花开的 时光!

八年级上册《新闻两则》ppt

八年级上册《新闻两则》ppt
江南岸
西路军 三十万渡过三分之二,已占领广大南岸阵地
东路军 三十五万已渡过大部,经过整天激战, 歼灭及击溃 一切抵抗之敌,占领南岸阵地, 控制江阴要塞,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
安安庆 庆 九江
九江
芜湖 芜湖
江阴 江阴
新闻结构的五个部分
必 – 标题 引标、主标、副标
不 可
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
少 的 三
强调,……保障制度等工作。”
本文是一篇消息(狭义新闻),它真 实、及时、简要地报道人民解放军百 万大军横渡长江的情况。全面介绍了 渡江三路军的进军的时间、地点、战 线、战况,使人对震惊中外的渡江战 役之概貌有所了解。这则新闻的标题、 导语和主体部分的结构安排等都颇有 讲究,值得细心体味。文中的语言准 确精练,铿锵有力。
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21日下午至22日 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 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 阴要塞,封锁长江。
上句只交代了我军取得了胜利并占领了哪 些区,下句用“整天激战”、“歼灭”、“击 溃”等词突出战斗的艰巨,表现我军的英勇无 畏,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揣摩语言
20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越 过安庆、芜湖线,到达繁昌、铜陵、青阳、荻港地 区,共渡过了30万人。
20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 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 鲁港地区,24小时内即已渡过30万人。
“越过”只表示经过,表现不出经过战斗。 “突 破”表明我军歼灭或击溃守敌冲破敌阵。
东路与西路是同时发起渡江作战的,为什么先 说西路军,再说东路军?
在新闻的主体里,中路军和西路军都从时 间说起,中路一层开头是“二十日夜起”, 西路一层开头是“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 层次分明而又紧相衔接。说了西路战况之后, 又合起来有所议论,议论最后一句是“汤恩 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 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 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话题巧妙而自然地从“西面”转到“东面”。

《新闻两则》幻灯片1(精选)共28页

《新闻两则》幻灯片1(精选)共28页
《新闻两则》幻灯片1(精选)
11、不为五斗米折腰。 12、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 贞秀姿 ,卓为 霜下杰 。
13、归去来兮,田蜀将芜胡不归。 14、酒能祛百虑,菊为制颓龄。 15、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பைடு நூலகம்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新闻两则PPT课件

新闻两则PPT课件
南阳的解放,是南线我军一年多来取得伟大胜利的必 然结果,所以南阳解放之日正是一年多来伟大胜利的 最好时机。其次,总结一年多来的战绩,也可以说明 将军为什么弃城南逃。
语言品味: 结合“研讨与练习三”中第三组语 句思考:课文原句运用了什么修辞 手法?什么意思?比另一句好在哪 里?
新浪体讯 。 在雅典奥运刚刚结束的女子10米气步枪决 赛中,中国选手杜丽在第九环时还落后对 手俄罗斯选手加尔金娜0.4环,第10环杜丽 10.6环超过对手的9.7环,最终逆转,以总成 绩502.0环夺金牌,而且这是中国奥运健儿 在本届雅典奥运会上所获得的第一枚金牌, 同时也是本届奥运会所产生的第一枚金牌, 杜丽的成绩同时还创造了新的奥运会纪录。 俄罗斯选手加尔金娜501.5环获得银牌,另 一名中国选手赵颖慧获得第四名。
大胜利。
第五层 预言南阳逃敌王凌云前途黑暗。
内容探究: 1、南阳解放战争中取得哪些成就?
①恢复和建立了稳固的根据地,创立了七个军区,扩大 了老根据地。 ②歼灭了大量的国民党正规部队,发展了我党武装力量。 ③纠正了“左”的策略,采取了正确的策略,孤立了敌人, 巩固了根据地。
2、为什么不报道解放南阳的消息,而要概述 一年多来南线我军的战况?
江阴 江阴 芜湖 芜湖
安庆
九江
质疑析疑
1、为什么先叙述中路军?
中路军首先发起渡江作战
2、东路与西路是同时发起渡江作战的,为什么
先说西路军,再说东路军?
中路军和西路军都从时间说起,层次分明而又紧相衔接。 西路军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敌军抵抗甚为微弱,而东 线敌军抵抗较为顽强,所以西路接着中路说,合在一起, 可以议一议。最后说东路激战,文势也涌起高潮。
小结
本文是一篇消息(狭义新闻),它真实、 及时、简要地报道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 江的情况。全面介绍了渡江三路军的进军的时 间、地点、战线、战况,使人对震惊中外的渡 江战役之概貌有所了解。这则新闻的标题、导 语和主体部分的结构安排等都颇有讲究,值得 细心体味。文中的语言准确精练,铿锵有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词语赏析
数量 之多
气势 之大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百万”是 实数,还是虚数?
西路军 35万 中路军 30万 东路军 35万
100万
人数的确切,更体 现了报道的真实、 准确、严密
人民解放军百万
大军,从一千余华里
战线长
的战线上,冲破敌阵,
横渡长江。西起九江 (不含),东至江阴, 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 江区域
“共”只表示一般的总结性的统计, “24小时内即已”强调了时间之 短、进军之神速。
句①只是一般的交代了时间。
句②则充满了嘲讽,汤恩伯
第 二 题 本是来“督战”的,结果不
但无“战”可“督”,且全
军覆没,狼狈不堪。敌军的
“不料”,正显出我军的神
勇。
第 三 题
பைடு நூலகம்
句①只是交代我军取得了胜 利并占领了哪些地区,没有 讲敌军的情况和取胜的程度。 句②用“整天激战”概述了 战斗的艰巨,表现我军的英 勇无畏
材料真实、报道及时。
“电头”
问 题 讨 论
请找出本文的导语和主体,说说导 语从哪几个方面概括了全文? 主体可分为哪几个层次? 请找出本文的议论句,并说说它的 表达效果。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人数 中路军 西路军 东路军 区域 时间 战况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人数 区域
安庆-芜湖 九江(不含 )-安庆 芜湖-江阴
九江未解放,用语准确
所向披靡 无坚不摧 战绩辉煌 战线长 胜利大
时间准确 暗示进展迅速
至发电时止,该路 三十五万人民解放
军已渡过三分之二
鲜明的感情色彩 我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
褒 贬
敌军:纷纷溃退,毫无斗志,
课后练习三
越过 只写出了“经过” 表现了经过战斗所取 得的进展。
第 一 题
突破
“到达”只表示一般的“到了”“抵达” 之意,“渡至”则表现的是“从水路进军, 来到了……”
两个方面谁详谁略?
我方略,敌方详。 为什么这样安排? 我军英勇善战,已为 事实说明。 议论敌方,是为了分 化敌人,孤立少数, 争取多数
此种情况,一方面由 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 战,锐不可当;另一 方面,这和国民党反 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 定,有很大关系。国 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 希望和平,不想再打 了,听见南京拒绝和 平,都很泄气。战犯 汤恩伯二十一日到芜 湖督战,不起丝毫作 用。
完成语文作业本中 第一课的作业。 预习《芦花荡》, 扫清字词障碍。
新闻的一般知识 新闻,又称消息,通常分为动态新闻、综合新闻、 典型报道和新闻述评四类。其中动态新闻是报纸、广 播最常用的一种。它报道的是国内外最新发生的重大 事件或新气象、新成就。 新闻的作用:报道国内外最新发生的重大事件或 新气象。 新闻的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 原因、经过、结果; 新闻的结构: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语 和背景五部分。 新闻的写法:主要是叙述,有时兼有议论、描写。 新闻的特点:观点鲜明、内容真实、报道及时、 语言简明准确。
毛泽东
毛 泽 东
学 习 目 标
文体上 新闻的特点和知识
题材上 战争的主题和思想
语言上 用语的准确和精炼
什么是新闻?
新闻是对国内外最新发生的重大事件或 新气象、新成就的报道。
从广义说,包括消息、通讯、报 告文学。 从狭义来讲,就是指消息。本课 就是一篇报道及时的消息。
思 考 题
请你用简洁的语言说说这则
请在文中划出这 则新闻的的六个要 素。
请找出本则新闻 的导语和主体。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人物 时间 中原我军 1948年11月4日下午
地点
南阳
蒋军因全局溃败,被迫将整个南部战线近 原因 百个师的兵力集中在以徐州和汉口为中心的两 个地区。在我军强大的野战军和地方军配合打 击下,困守南阳的蒋军不得不弃城南逃。 经过 自去年7月,南线人民解放军开始向敌后进 和 军,大量歼敌,扩大并巩固了根据地,壮大了 结果 人民武装,彻底孤立了敌人,南阳守敌王凌云 弃城南逃,我军当即占领南阳,从此河南全境 除若干据点外,全部为我解放。
第一层
概述中原我军解放南阳,指出南阳守敌 弃城南逃的背景和时间。
第二层 第三层
第四层 第五层
用两则史料说明南阳自古以来在军事上 的重要战略地位。 回顾过去一年中蒋介石从重视南阳到弃 城南逃的变化。
回顾一年多来南线人民解放军取得的伟 大胜利。 预言南阳逃敌王凌云前途黑暗。
自古以来,南阳就是战略要地。通过阅读 这一则新闻,我们可以感知:中国人民解放 战争转入战略进攻阶段以后,我军走上了节 节胜利的道路。毛泽东亲自撰写这则新闻, 由南阳的解放,说到一年多来中原地区军事 形势的重大变化,反映蒋军必败、我军必胜 的大好形势,鼓舞解放区军民乘胜前进的斗 志。
新 闻 的 六 个 要 素
何人?(Who?) 何时?(When?) 何地?(Where?) 何因?(Why?) 何事?(What?) 如何?(How?)
新闻六要素,阅读新闻是心里要自 觉地问这六个问题,就不难解决了。6个 “W”共同构筑了把握新闻的道路和途径 (way)。
把握新闻结构
标题——迅速了解新闻的主要内容 导语——比较详细地了解新闻的内容(新闻开
对本文主体中路军的原因理解不当的一 项是:
A、发起进攻时间最早。
B、首先突破敌军防线。 C、24小时内全部渡过长江。
D、所遇之敌抵抗较为顽强。
文中有两处“至发电时止”,这两处包 括的时间是:
A、从20日夜起到22日。
B、从21日下午5时到22日22时。 C、从21日下午到22日。
D、从20日夜起到22日22时。
(提示:注意从语言的生动形象性上比较。) 第①句好。语言生动形象,森林的形象,枝叶茂盛的形 象,生机勃勃,富有气势。
作 业 布 置
运用所学有关新闻 知识,写一则新闻 ,报道学校或班级 里某人、某事或某 项活动,或发生在 你身边的新鲜事。 要求:1、拟出恰当 的标题。 2、注意导语的概括 性和准确性。 3、要简洁明了,字 数在300左右。
诸县的广大地区,并( 控制 )江阴要
塞。( 封锁 )长江。我军前锋,业 已(切断 )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歼灭 击溃
占领 控制 封锁
指“全部被消灭” 指“敌军已完全丧失战斗力”
指夺取土地 指掌握军事要地,获得主动权 船只不能自由通行 堵住了敌人从铁路逃跑的退路
切断
标题: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渡江区域
时间
20日夜-- 21日夜 21日17时 -- 22日22时 21日17时- - 22日22时
战况
全部渡过 渡过2/3
中路 军 西路 军
东路 军
30万 35万
35万
大部分已 渡过
这段文字在表达方 式上与其它部分有 何不同? 议论
此种情况,一方面由 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 战,锐不可当;另一 方面,这和国民党反 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 定,有很大关系。国 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 希望和平,不想再打 了,听见南京拒绝和 平,都很泄气。战犯 汤恩伯二十一日到芜 湖督战,不起丝毫作 用。
体会本文语言表达的一些特点。 (真实准确简明 )思考课后第三题。
三、朗读两则新闻,然后联系上下文,比较下边每组中 的两个句子,说说哪一句好,并说说理由。
①我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不仅是树木,而且是森林了。不仅生 了根,而且枝叶茂盛了。 ②我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不仅建立了稳固的根据地,而且扩大 了根据地。我们的根据地不仅巩固了,而且赢得了人民群众衷心的 拥护。
小结:
《新闻两则》所报道的渡江战役和南阳解放 ,都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阶段具有 关键意义的胜利。学习这两则新闻,使我们 了解了历史,看到正义战争的威力,认识到 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两则新闻气势磅 礴,语言准确简明,感情色彩鲜明。给我们 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希望同学们把今天所学 习的知识运用到今后的生活中去,用心体验 、感受、思考周围的世界,开阔视野,提高 认识水平。
战犯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 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不料正 是汤恩伯到芜湖督战的那一天,东面防线 又被我军突破了。 以上句子蕴含的感情色彩是:
A、嘲讽。 C、斥责。
B、批评。 D、抨击。
填空题 …… 然在21日下午至22日下午的整天激 战中,我已( 歼灭 )及( 击溃 )
一切抵抗之敌,( 占领 )扬中、镇江
此种情况,一方面由 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 课堂练习 战,锐不可当;另一 方面,这和国民党反 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 对议论性语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定,有很大关系。国 是: A、赞颂我军英勇无畏,所向披 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 希望和平,不想再打 靡的英勇气概。 B、揭露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 了,听见南京拒绝和 平,都很泄气。战犯 议的反动本质。 C、说明战犯汤恩伯指挥失当, 汤恩伯二十一日到芜 湖督战,不起丝毫作 懦弱无能。 D、分析敌军纷纷溃退、毫无斗 用。 志的原因。
新闻的内容。
1、请给下面红色的字标上正确的读音。 阻遏( 荻港(
è )
dí )
芜湖( wú ) 溃退( kuì ) suí jì ng
歼灭( jīan ) 瑰宝( guī )
负隅顽抗( Yú )
ng 气势磅礴( páng )( bó ) 高屋建瓴( lí )
读准下列字的音: 荻(dí )港 锐不可当(dāng) 获(huò )得 当(dà ng)真
——形容气势雄伟壮大。
——阻止
——败退。“溃”,溃 败。 ——蛮横的样子。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时间: 1949年4月20日夜起至4月22日22时
地点: 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一千余华里长江战线
人物: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 事件发生的原因: 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人民解 放军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而发起渡江战役 经过与结果: 中路军 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三十万人全部渡过,占领长 江南岸 西路军 三十万渡过三分之二,已占领广大南岸阵地 东路军 三十五万已渡过大部,经过整天激战,歼灭及击溃 一切抵抗之敌,占领南岸阵地,控制江阴要塞,切 断镇江无锡段铁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