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叶船》教学设计
语文S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芦叶船
语文S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芦叶船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了情景教学法和互动式教学法,通过引入实践情景,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芦叶船的制作技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体验制作芦叶船的乐趣,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环保意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芦叶船的制作方法。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和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芦叶船的制作方法。
难点:芦叶的折叠和粘贴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芦叶、剪刀、胶水、绳子、画笔、颜料等。
学具:芦叶、剪刀、胶水、绳子等。
五、活动过程:1. 引入实践情景:讲述关于芦叶船的传统文化故事,引发学生对芦叶船的兴趣。
2. 讲解芦叶船的制作方法:讲解芦叶的折叠、粘贴、装饰等步骤,并进行示范。
3. 分组合作:学生分组,每组选一名组长,负责组织组内成员共同完成芦叶船的制作。
4. 实际操作:学生根据讲解的步骤,动手制作芦叶船。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5. 作品展示:学生完成制作后,将芦叶船展示给其他同学,大家共同欣赏、学习和交流。
6. 环保教育: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提醒大家珍惜自然资源,正确使用材料。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芦叶船的制作方法。
难点:芦叶的折叠和粘贴技巧。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积极参与,制作出了许多精美的芦叶船。
通过实践活动,学生不仅掌握了芦叶船的制作方法,还培养了团队合作意识和环保意识。
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对芦叶的折叠和粘贴技巧掌握得不够好,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拓展延伸:邀请家长参与芦叶船的制作活动,增进亲子关系,同时让学生将芦叶船作品送给亲朋好友,传递祝福。
组织学生进行芦叶船比赛,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创新能力。
利用废旧材料,让学生尝试制作其他传统文化作品,如纸风筝、剪纸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芦叶船的制作方法:2. 折叠芦叶:将芦叶对折,使其形成一个三角形。
《芦叶船》公开课教案
《芦叶船》公开课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主题《芦叶船》,引导学生关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龙舟竞渡习俗。
1.3 教师通过展示图片和视频资料,让学生初步感受芦叶船的美丽和独特魅力。
第二章:文本解析2.1 教师发放《芦叶船》文本,引导学生自读并理解文本内容。
2.2 学生分享阅读心得,教师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
2.3 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文本中的意象、修辞手法和情感表达,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
第三章:创作背景介绍3.1 教师介绍《芦叶船》的创作背景,包括作者简介、时代背景和地域文化等。
3.2 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或向教师提问,了解《芦叶船》的创作背景。
3.3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创作背景对文本的影响。
第四章:实践活动4.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芦叶船的制作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感受芦叶船的制作过程。
4.2 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教师给予指导和鼓励。
4.3 学生展示制作完成的芦叶船,互相欣赏和交流。
5.2 学生提出对芦叶船的进一步问题和想法,教师给予解答和引导。
5.3 教师推荐相关的阅读材料和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索和学习。
第六章:小组讨论与分享6.1 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角度分析《芦叶船》文本中的文化内涵。
6.2 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共同探讨芦叶船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意义。
第七章:芦叶船文化探究7.1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芦叶船文化探究,了解芦叶船在不同地区的传统习俗和制作工艺。
7.2 学生通过查阅资料、采访长辈或实地考察等方式,收集芦叶船的相关信息。
7.3 学生进行成果展示,分享自己的探究过程和收获。
第八章:创意写作8.1 教师布置以芦叶船为主题的创意写作任务,要求学生结合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创作。
8.2 学生现场进行创意写作,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建议和鼓励。
8.3 学生展示自己的写作成果,互相交流和评价。
第九章:课程反思与评价9.1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课程反思,思考自己在本节课中的学习收获和不足之处。
《芦叶船》公开课教案
《芦叶船》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芦叶船》的故事背景和作者简介。
(2)通过阅读,使学生理解芦叶船的象征意义。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友谊的情感。
2. 过程与方法:(1)采用问题引导法,激发学生思考和讨论。
(2)运用朗读、默读、小组合作等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通过创意写作,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家乡的热爱和对友谊的珍视。
(2)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珍惜友谊的美好情感。
(3)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增强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芦叶船的象征意义。
2. 体会作者对家乡的热爱和对友谊的珍视。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友谊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1. 芦叶船的象征意义。
2. 创意写作:设计属于自己的芦叶船。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包括课文、图片、相关资料等。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画笔等记录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PPT,介绍课文背景和作者简介。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芦叶船》,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芦叶船吗?”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
(2)学生分享阅读心得,讨论芦叶船的象征意义。
3.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芦叶船的象征意义,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2)结合课文内容,讲解作者对家乡的热爱和对友谊的珍视。
4. 创意写作(1)教师提出写作任务:设计属于自己的芦叶船。
(2)学生分组讨论,发挥想象力,完成创意写作。
5. 分享与评价(1)学生展示自己的芦叶船设计,分享创作心得。
(2)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6. 总结与拓展(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芦叶船的象征意义和作者的情感表达。
(2)拓展学习:推荐学生阅读其他关于家乡和友谊的文学作品。
六、教学反思在课程结束后,教师应进行教学反思,分析课程中的亮点和不足之处,以及学生的反馈情况。
这有助于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芦叶船》公开课教案
《芦叶船》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通过阅读《芦叶船》,了解文章的背景和主要内容。
(2)学习生字词,并能正确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文章中的修辞手法,提高写作水平。
2. 过程与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文章的内涵。
(2)通过分组讨论、分享,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表达能力。
(3)学习文章中的景物描写方法,进行现场写作练习。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生态环境的情感。
(2)懂得感恩,学会关爱他人。
(3)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芦叶船》的文章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习生字词,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3)掌握文章中的景物描写方法,应用于实际写作中。
2. 教学难点:(1)分析文章中的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等。
(2)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文章主题,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
1. 讲授法:讲解文章背景、分析文章结构、解答学生疑问。
2. 互动式教学:分组讨论、分享心得,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表达能力。
3. 实践性教学:现场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提前阅读《芦叶船》,了解文章内容,准备相关教学资源和素材。
2. 学生准备:预习《芦叶船》,了解文章背景,搜集相关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芦叶船》的作者和作品背景。
(2)引发学生对芦叶船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芦叶船》,勾画出生字词。
(2)教师针对生字词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
3. 课堂讨论(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芦叶船》的理解和感悟。
(2)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文章主题和修辞手法。
4. 写作练习(1)教师布置现场写作任务,要求学生运用学到的景物描写方法。
(2)学生现场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2)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3)鼓励学生拓展阅读,推荐相关文学作品。
《芦叶船》公开课教案
《芦叶船》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芦叶船》的故事背景和情节,理解主人公的情感变化。
(2)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能够概括故事主题和人物性格。
(3)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学会运用象征手法表达自己的情感。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阅读、合作讨论的方式,分析故事中的象征意义。
(2)运用想象和联想,培养学生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能力。
(3)通过写作实践,培养学生运用象征手法表达自己的情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2)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提高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芦叶船》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分析故事中的象征意义和主题。
(3)运用象征手法进行写作实践。
2. 教学难点:(1)理解故事中的象征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2)运用象征手法表达自己的情感。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熟悉《芦叶船》的故事内容,了解相关背景资料。
(2)准备教学课件和教学素材。
(3)制定教学计划和评价标准。
2. 学生准备:(1)预习《芦叶船》课文,了解故事情节。
(2)搜集有关家乡的自然、人文景观资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分享预习《芦叶船》的感悟。
(2)简介故事背景和作者情况。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
(2)分组讨论,分析故事中的象征意义。
3. 课堂讲解(1)讲解故事情节,分析人物性格。
(2)阐述故事中的象征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4. 写作实践(1)引导学生运用象征手法表达自己的情感。
(2)学生现场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5. 分享与评价(1)学生展示自己的写作成果。
(2)师生互动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五、教学反思1. 教师总结课堂教学效果,反思教学方法。
2. 学生反馈学习收获,提出改进建议。
3. 针对教学过程中的不足,调整教学策略,为后续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延伸1. 课后作业(1)请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选择一个象征物,写一篇以“的寓意”为主题的作文。
《芦叶船》教学设计
《芦叶船》教学设计一、目标:1.学习和掌握《芦叶船》这首歌曲,理解歌曲中所表达的意思和情感。
2.能够模仿《芦叶船》的歌曲节奏和声音,培养对音乐的欣赏和表达能力。
3.发展学生的艺术创造力,通过绘画和手工制作展示他们对《芦叶船》的理解和想象。
二、准备与材料:1.音乐播放设备和《芦叶船》的音乐录音。
2.班级绘画用品,如彩色铅笔、画笔、水彩颜料等。
3.手工制作材料,如纸板、剪刀、彩色纸等。
三、教学步骤:1.引入:学生坐在一起,教师播放《芦叶船》的音乐录音。
教师可以用简单的方式解释歌曲所描绘的场景并提问学生对歌曲的印象。
2.学唱《芦叶船》:教师给学生分发《芦叶船》的歌词,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唱歌。
可以先听一遍音乐录音,然后分段教唱。
重点教唱歌曲的旋律和动作,如轻轻拍打桌面模拟敲击船桨、手指滑过桌面模拟白浪等。
3.分享理解:教师引导学生分享对《芦叶船》的理解和想象,可以通过提问的形式,如:“你认为《芦叶船》的故事发生在哪里?它有什么特别之处?”学生可以针对这两个问题发表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4.绘画活动:学生用绘画用品绘制《芦叶船》的场景。
可以是一幅画,也可以是一个折叠画。
教师先给学生展示一些相关的图片或艺术作品,激发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和想象力。
然后,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芦叶船》的理解和想象,用彩色铅笔、水彩颜料等绘制自己心目中的船和江南景色。
5.手工制作:学生利用纸板、剪刀、彩色纸等制作《芦叶船》的手工艺品。
可以是一个简单的立体船模型,学生可以自由发挥,添加更多的细节和装饰。
教师在制作过程中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和帮助。
6.展示和分享:学生可以在班级内展示他们的绘画和手工制作作品。
展示时,学生可以讲解他们的作品和自己对《芦叶船》的理解和想象。
四、评价: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学唱歌曲的准确度、绘画和制作的创意度等方面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分享过程中表达的语言和情感,来判断学生对《芦叶船》的理解程度。
《芦叶船》公开课教案
《芦叶船》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通过阅读《芦叶船》,了解文章的背景,掌握芦叶船的制作方法和寓意。
2.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展示等方式,培养合作意识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芦叶船》,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提高学生对家乡习俗的认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芦叶船》的制作方法和寓意,了解文章背景。
2. 教学难点:深刻理解芦叶船在传统文化中的意义,以及作者对家乡习俗的热爱。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提前阅读《芦叶船》,了解文章内容,准备相关背景资料。
2. 学生准备:预习《芦叶船》,了解文章,查找相关资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芦叶船》的背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阅读《芦叶船》,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3. 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芦叶船制作方法和寓意的理解,展示合作成果。
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和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芦叶船的文化内涵。
5. 实践活动学生动手制作芦叶船,体会传统习俗的魅力,培养实践能力。
6. 总结反馈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堂收获,学生分享制作芦叶船的感悟。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巩固课堂所学。
3. 搜集更多关于芦叶船的资料,下节课与同学分享。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观察: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芦叶船制作方法和寓意的理解程度。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完成的课后练习和关于芦叶船的短文,评估他们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反思:课后回顾课堂教学,思考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2. 学生反馈:向学生征求对课堂教学的意见和建议,了解他们对芦叶船学习的兴趣和需求。
八、教学拓展1. 相关阅读:推荐学生阅读其他关于芦叶船的文章或故事,扩展他们的知识面。
2.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芦叶船的制作过程,让他们更直观地了解芦叶船的制作和文化意义。
《芦叶船》教案(优秀5篇)
《芦叶船》教案(优秀5篇)《芦叶船》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 认识6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 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儿时的童心童趣。
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儿时的童心童趣。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自制的小纸船或小木船,教学挂图。
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一。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老师出示自制的小纸船或小木船:同学们玩过自制的小纸船、小木船,也从商店买过玩具轮船、舰艇,但是你玩过从大自然中得到的芦叶船吗?这节课让我们一起随着作者走进大自然,采摘芦叶做小船。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生字多读几遍,想办法解决不理解的词句。
2.同桌合作,轮读课文,互相欣赏。
3.小组合作学习。
(1)组员轮读课文。
(2)联系课文内容,每人准备提一个有探究价值的问题。
4.各组代表发言,教师梳理问题。
着重引导学生探究下面三个问题:(1)课文讲了关于芦叶船的什么事?(2)芦叶船给作者的生活带来了什么?(3)“我们”放芦叶船时产生过哪些联想,为什么会产生这些联想?三。
自读自悟,想象画面。
1.学生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试着在头脑中想象画面,同时也可以用自己的方式书写感受或标注问题。
2.小组互相交流四。
指导书写,巩固字词。
1.交流认字方法。
2.提示写字中易出错的地方。
五。
布置作业1.抄写字词。
2.读读自己感兴趣的部分。
第二课时一。
复习引入1.听写本课词语。
2.同桌互评互改。
二。
研读品味,感受作者的童年生活1.谈话导入。
作者笔下的童年生活非常有趣,读着读着,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就浮现在我们的脑海,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来感受作者童年的快乐吧。
2.合作学习,感受童年的乐趣。
(1)同桌一起细细的品读课文。
课文写了关于芦叶船的什么事?找出有关段落有感情地读一读。
(2)“我们”做成芦叶船,放在家乡的小河里,放在长江里。
芦叶船教案
芦叶船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芦叶船的历史和文化背景;2.掌握芦叶船的制作方法;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4.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芦叶船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介绍;2.芦叶船的制作方法;3.学生分组制作芦叶船;4.学生展示和评价。
三、教学过程1. 芦叶船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介绍1.讲解芦叶船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让学生了解芦叶船的起源和发展;2.引导学生思考芦叶船在当地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2. 芦叶船的制作方法1.准备材料:芦叶、细绳、竹篾、剪刀、刀片等;2.讲解芦叶船的制作方法,包括芦叶的选取、剪裁、编织等;3.指导学生动手制作芦叶船,注意安全。
3. 学生分组制作芦叶船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3-5人;2.每组自行设计芦叶船的形状和大小;3.学生根据所学制作方法,动手制作芦叶船;4.每组在制作过程中要注意团队合作,分工合作。
4. 学生展示和评价1.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芦叶船;2.其他学生和老师进行评价,包括芦叶船的美观程度、制作难度、团队合作等方面;3.学生根据评价结果进行总结和反思。
四、教学评价1.学生能够了解芦叶船的历史和文化背景;2.学生能够掌握芦叶船的制作方法;3.学生能够动手制作芦叶船,并体验团队合作的乐趣;4.学生能够提高艺术鉴赏能力,对芦叶船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五、教学反思1.教学过程中,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和体验,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芦叶船的制作方法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2.在评价方面,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反思,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总结和提高自己的制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芦叶船》教学设计
《芦叶船》教学设计《芦叶船》教学设计(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正确认读并会写十一个要求会写的生字,并掌握相关的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桅杆、舢板”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
3.根据文最后一段话,展开合理想象。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借助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继续进行自主学习,提高学生随文理解词意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3.以阅读为主,联系文中的优美词句展开合理想象,从而达到理解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4.进一步体会比喻等表达方式在文中的运用,积累优美的词句。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感受作者对家乡、对芦叶船的喜爱之情。
2.感受芦叶船给水乡的孩子带来的快乐,体会水乡孩子的心灵手巧与聪慧。
【教学重点】1.学习抓住文重点部分,读懂内容的方法,体会作者儿时的童心童趣。
2.感受水乡孩子靠发挥自己的聪慧来创造快乐;3.体会作者的细致与生动地讲述经历的本领。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是看样把重点部分写具体,又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纸折的小船、教学【时安排】两时教学过程设计意图预习作业1.学生根据“预习提示”预习文。
(1)初读文,画出本的生字及新词,把自己认为比较难读的生字词多读几遍、并借助字典等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
(2)了解本文的主要内容。
(3)搜集有关江南地理特点及河道、芦叶船的相关资料。
第一时一、谈话导入,揭示题。
师:(出示小纸船)同学们玩过自制的小纸船、小木船,也从商店买过玩具轮船、舰船,但是你玩过从大自然中得到的芦叶船吗?这节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大自然,一起走进江南水乡,走近《芦叶船》。
(板书题)二、初读文,检查预习效果。
1.指名开火车读文,正音。
(注意:“唾沫”的“唾”念“tuò”,不念“tù”,“沫”念轻声;“喇叭”的“叭”念轻声;“苇”念三声“ěi”,而“桅”念二声“éi”,要区分清楚。
)2.在小组中分段读文,互相认真听读,正音。
《芦叶船》教学设计
《芦叶船》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会认会写“横,竖,蜘,蛛,窄,喇,叭,航,浩,荡”这10个生字。
2.会认“桅”生字,以及掌握词语花篮的词语“风帆,保险,手艺,晴朗”3.理解课文内容,边读边想,感受做芦叶船的快乐。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注意积累词语。
2.感受孩子们在做芦叶船,放芦叶船的快乐。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自制小纸船,录音机教学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播放各种小船图片,老师出示自制的小纸船:同学们,你们会折小纸船吗?(生)练习折小纸船玩过自制的小纸船吗?喜欢玩吗?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学习第2课“芦叶船”。
随着作者走进大自然,采摘芦叶做小船,感受芦叶船带给我们的快乐。
2.板书课题:芦叶船二、进行新课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①学生听读课文,把生字在课文中找出来。
②课文讲了关于芦叶船的什么事?(提问后归纳总结)童年的我们做各种各样的芦叶船,放在家乡的小河里,放在长江里,是“我们”放学后做的一件有趣的事。
③.芦叶船给作者的生活带来了什么?芦叶船给作者的生活带来了无尽的想象,无限的希望,也给“我”留下永久的记忆。
2、学习本课的生字(出示生字卡片)héng shù zhī zhū zhǎi lǎ bā háng hào dàng 横竖蜘蛛窄喇叭航浩荡(1)师让学生自由认读,后检查认读情况(2)师教学生认读3、给生字组词(横竖)(蜘蛛)(窄小)(喇叭)(远航)(浩浩荡荡)4、找一找,与生字相近的生字,可注意啦,不要混淆呀!竖--坚窄--怎喇--刺航--船浩--洁5、指导书写新生字各个字要注意书写哪些部分①竖:上下结构,下面是“立”不是“土”②喇:右边部分要与“刺”区别分开③荡:上下结构,不要写成左右结构(学生在练习本上练习,教师巡堂指导)6、学习会认的生字①会认的生字6个,其中5个是在会写中,也就是只有1个会认的生字“桅”②检查认读情况7、学习词语花篮的词语(在课文中找出词语)风帆保险手艺晴朗三、课堂练习1、看拼音,写词语héng shù zhi zhūlǎ bā yuǎn háng hào hào dàng dàng( ) ( ) ( ) ( ) ( )2、组词竖()窄()喇()航()浩()坚()怎()刺()船()洁()四、板书设计芦叶船快乐héng shù zhī zhū zhǎi lǎ bā háng hào dàng 横竖蜘蛛窄喇叭航浩荡五、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了解“芦叶船”给我带来欢乐,学会了会写会认的生字,掌握了词语花篮的词语。
四年级上册芦叶船教案
四年级上册芦叶船教案教案标题:四年级上册芦叶船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芦叶船的起源和制作过程。
- 掌握芦叶船的相关词汇和知识。
2. 技能目标:- 能够描述芦叶船的特点和用途。
- 能够制作简单的芦叶船模型。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点:1. 了解芦叶船的起源和制作过程。
2. 掌握芦叶船的相关词汇和知识。
三、教学准备:1. PPT或黑板。
2. 芦叶船的图片和实物。
3. 制作芦叶船的材料:芦苇、纸、剪刀、胶水。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猜测今天要学习的主题是什么。
- 引发学生对芦叶船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新知学习(15分钟):- 通过PPT或黑板,向学生介绍芦叶船的起源和制作过程。
- 向学生展示芦叶船的图片和实物,让学生观察、描述芦叶船的特点和用途。
- 教授芦叶船相关的词汇和知识,如芦苇、船身、船帆等。
3. 实践操作(20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发放制作芦叶船的材料。
- 指导学生按照制作过程,用芦苇、纸、剪刀和胶水制作芦叶船模型。
- 鼓励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展示创造力,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一定的改进和设计。
4. 总结归纳(10分钟):- 让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芦叶船模型,并向全班介绍自己的设计理念。
- 引导学生总结芦叶船的特点和用途,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5. 拓展延伸(5分钟):- 邀请学生了解更多关于芦叶船的知识,可以通过互联网、图书等途径进行拓展。
- 鼓励学生制作更复杂的芦叶船模型,或者尝试用其他材料制作船模型。
五、课堂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写一篇关于芦叶船的小作文,描述自己对芦叶船的认识和感受。
六、教学反思:教师应及时反馈学生的制作成果,并对学生在制作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肯定和鼓励。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效果的达成。
《芦叶船》教学设计_484
《芦叶船》教学设计篇一:2__芦叶船教学设计四年级语文课时教案设计篇二:芦叶船教案芦叶船教案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熟读课文,学习生字,理解词语。
2、理清脉络,了解课文内容。
学习重点熟读课文,学习生字,理解词语。
学习难点理清脉络,了解课文内容。
学前准备小黑板学习过程定向·诱导1、谈话导入老师出示自制的小纸船:同学们玩过自制的小纸船,也从商店买过玩具轮船、舰艇,但是你玩过从大自然中得到的芦叶船吗?这节课让我们一起随着作者走进大自然,采摘芦叶做小船。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自学·探究1、出示自学思考题1)自学生字2)理解“手艺、桅杆、浩浩荡荡”等词语。
3)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意。
4)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生自学3、成果展示1)词语手艺:手工业工人的技术。
本课指“我们”做芦苇船的技术。
桅杆:船上挂帆的杆子。
浩浩荡荡:水势大。
2)分段1.采芦叶做船玩儿(①-②)2.做、放芦叶船(③-④)3.到长江边放芦叶船(⑤-⑧)3)主要内容回忆:做各种各样的芦叶船,放在家乡的小河里,放在长江里,是“我们”放学后做的一件有趣的事。
正是通向长江、通向东海的小河和那放在小河里的芦叶船,给“我们”带来无尽的想象、无限的希望,也给“我”留下了永久的回忆。
反馈·总结我的收获我想说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儿时的童心童趣。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学习重点重点体会芦叶船给生活在几十年以前的孩子带来的无穷乐趣。
学习难点体会在小河中的芦叶船,给作者带来的无限与希望。
感受孩子对未来生活和外面世界的向往。
学习过程定向·诱导1、复习导入2、出示学习目标自学探究一、学习第一自然段,感受芦叶的美。
(一)学习句子,体会比喻句的好处。
比较句子:那里河道特别多,横的、竖的。
那里河道特别多,横的、竖的,像蜘蛛网一样。
体会比喻句的好处:能够把河道不仅多而且纵横交错的情景形象地展现出来。
芦叶船教学设计(共3篇)
芦叶船教学设计(共3篇)第1篇:芦叶船教学设计芦叶船教学设计一、复习主要内容作者回忆了自己的家乡,写了和童年小伙伴们玩芦叶船的情景以及芦叶船给我们带来的无限遐想。
二、阅读理解,体会感悟。
中心问题:读课文,思考作者描绘的芦叶船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勾画出相关语句,在文中简单批注。
交流预设:(一)回忆家乡——玩的地方美。
河道多芦苇多1、朗读比较句子:那里河道特别多,横的、竖的。
那里河道特别多,横的、竖的,像蜘蛛网一样。
比喻句的好处:能够把河道不仅多而且纵横交错的情景形象地展现出来。
把比作2、在第一自然段中再找出这样的句子读一读。
那芦苇一根根直立着,像小船上的桅杆。
芦芽上长出第一片芦叶,于是,桅杆上就像升起了绿色的风帆。
小结:多么有趣的比喻,多么生动美妙的画面!我多么希望我的故乡也在崇明岛啊。
接下来我们再看看还有哪些印象深刻的地方?(二)做芦叶船——玩具制作美。
做船放船1、做芦叶船:多种多样手艺高超(大蓬船小舢板五桅帆三桅帆)2、放芦叶船:玩得聪明玩得有声有色小结:孩子们的智慧和乐趣流露在这字里行间,有感情地读一读。
(三)放芦叶船——玩的过程美。
远航遐想1、江里的浪那么大,而且后浪推前浪,一浪接一浪,那么小小的芦叶船,怎么会翻不了呢?2、表兄做芦叶船的一系列动作描写:采、折、吐、放(熟练)3、比较句子:芦叶船到了浩浩荡荡的长江里也翻不了吗?它是怎样在长江里远航?只见这只芦叶船越开越远,一会就看不见了。
只见这只芦叶船顺着风,顶着浪,越开越远,一会就看不见了。
体会芦叶船还能够乘风破浪的远航给作者带来的惊喜。
4、芦叶船可以远航行到什么地方去呢?再读读第八自然段作者的想象。
作者的思绪越来越远,小小的芦叶船把孩子们带入到了无尽遐想的空间。
小作者对于芦叶船远航到长江、到东海有没有依据,还是凭空想象的呢?敦鑫瑶给大家讲讲三、拓展小练笔同学们,童年的乐趣是无穷尽的。
一片片小小的芦叶给孩子们带来的是无穷的快乐与梦想。
《芦叶船》公开课教案
《芦叶船》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芦叶船》,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作者冰心的背景及作品风格。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芦叶船的象征意义。
(2)学会欣赏诗歌,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3)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友谊的美好情感。
(2)培养学生懂得感恩、关爱他人的品质。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生字词,提高阅读与写作能力。
(3)分析芦叶船的象征意义,体会作者的情感。
2. 教学难点:(1)理解芦叶船在课文中的象征意义。
(2)欣赏诗歌,体会作者的写作技巧。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课文内容。
2. 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3. 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的答案。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芦叶船》全文。
2. 生字词卡片。
3. 多媒体教学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宣布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引起学生兴趣。
2. 朗读课文(1)学生齐读课文,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描绘的景象,体会作者的情感。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读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分析芦叶船的象征意义(1)学生分组讨论,思考芦叶船在课文中的象征意义。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总结。
5. 欣赏诗歌(1)学生欣赏课文的诗句,体会作者的写作技巧。
(2)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6. 小结与作业(1)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强调重点。
《芦叶船》_教学设计1
《芦叶船》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借助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继续进行自主学习,提高学生随文理解词意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3.以阅读为主,联系文中的优美词句展开合理想象,从而达到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重点】1.学习抓住课文重点部分,读懂文章内容的方法,体会作者儿时的童心童趣。
2.感受水乡孩子靠发挥自己的聪慧来创造快乐;3.体会作者的细致与生动地讲述经历的本领。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是看样把重点部分写具体,又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玩过自制的小纸船、小木船,也从商店买过玩具轮船、舰船,但是你玩过从大自然中得到的芦叶船吗?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大自然,一起走进江南水乡,走近《芦叶船》,走进作者多姿多彩的童年(出示多媒体)二、研读品味,感受作者的童年生活。
1.合作学习,感受童年的快乐。
(1)作者的童年是在美丽的水乡度过的,水乡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河道多、芦苇多)作者在这一段用了三个比喻句,不仅形象地描绘了河道、芦芽、芦叶的样子,而且也让人领悟到了那勃勃的春意,使我们体会到了作者对家乡、对芦苇、对美好春天的喜爱。
通过读词句,引导学生去想象:如果你就是江边的孩子,看到这么美的芦苇叶,你想做些什么?作者和他们的小伙伴用芦苇叶做了什么?(小船)(2)那你说说他们制作了那些船?(大篷船、小舢板、三桅帆大船、五桅帆大船)是啊,可爱的孩子们用自己灵巧的双手创造出一只只各具特点的芦叶船,他们又会把船放到哪儿去航行?(小河里、长江里)a.、作者和小伙伴们是怎样把芦叶船放到小河里的?抓住动词(吐、跑、轻轻、放)b、芦叶船能在小河里航行,它能在波涛汹涌的长江航行吗?(能)出示句子:只见这只芦叶船顺着,顶着浪,越开越远,一会儿就不见了。
芦叶船有没有像作者担心的那样翻了呢?从哪儿看出来的?(顺着风,顶着浪)(3)看到芦叶船越开越远,作者的思绪也不由得飘向了远方,望着远去的芦叶船,作者想了些什么?作者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联想呢?(学生感情朗读,并自由发言)因为作者家乡的河连接着长江,长江又通向东海,而作者又希望芦叶船像真的船一样迎风远航。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芦叶船》教案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芦叶船》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内容及主题;2.学习识字、理解词语和句子的能力;3.培养学生对于生活中美好事物的感知和表达能力;4.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和阅读能力;5.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和主题,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口语表达能力;•难点:理解抽象的情感和意象,如“快乐”和“自由”,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三、教学准备•课文:《芦叶船》(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大纸板和彩色马克笔,用于板书;•图片或演示文稿,用于呈现课文内容;•小组任务卡片,用于分组活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如“生活中有没有自由的事物”等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2. 新课呈现(10分钟)•使用图片或演示文稿呈现《芦叶船》的情节和内容,引起学生的兴趣。
3. 听读课文(10分钟)•教师或同学朗读《芦叶船》课文,引导学生仔细聆听,理解文意。
4. 课文分析(15分钟)•分段解读课文,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情节和意义。
•分析生词和重点词语的意思和用法。
5. 讨论与思考(1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出现的“快乐”和“自由”,并与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对比。
•提出问题,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6. 词语和句子练习(15分钟)•教师或同学出示板书或投影,让学生根据课文填充句子的空白。
•学生自主完成课文中生词的注释和造句。
7. 口语表达练习(15分钟)•学生分小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芦叶船》的情节和对话。
•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进行表演。
8. 小组活动(20分钟)•将学生分组,每个小组选取一段课文进行改编并表演。
要求改编故事情节,体现“快乐”和“自由”主题。
•学生可以自由发挥,加入自己的创意和想法。
9. 总结与评价(5分钟)•整理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讨论。
•总结学生的表现,鼓励学生对于主题和课文内容的理解。
五、教学延伸•引导学生在课后,进行相关的拓展阅读和写作练习,例如写一篇自己的快乐故事或自由体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芦叶船》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会写“横,竖,蜘,蛛,窄,喇,叭,航,浩,荡”这10个生字。
2.会认“桅”生字,以及掌握词语花篮的词语“风帆,保险,手艺,晴朗”3.理解课文内容,边读边想,感受做芦叶船的快乐。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注意积累词语。
2.感受孩子们在做芦叶船,放芦叶船的快乐。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自制小纸船,录音机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播放各种小船图片,老师出示自制的小纸船:同学们,你们会折小纸船吗?(生)练习折小纸船
玩过自制的小纸船吗?喜欢玩吗?
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学习第2课“芦叶船”。
随着作者走进大自然,采摘芦叶做小船,感受芦叶船带给我们的快乐。
2.板书课题:芦叶船
二、进行新课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①学生听读课文,把生字在课文中找出来。
②课文讲了关于芦叶船的什么事?
(提问后归纳总结)童年的我们做各种各样的芦叶船,放在家乡的小河里,放在
长江里,是“我们”放学后做的一件有趣的事。
③.芦叶船给作者的生活带来了什么?
芦叶船给作者的生活带来了无尽的想象,无限的希望,也给“我”留下永久的记忆。
2、学习本课的生字
(出示生字卡片)
héng shùzhīzhūzhǎi lǎbāháng hào dàng
横竖蜘蛛窄喇叭航浩荡
(1)师让学生自由认读,后检查认读情况
(2)师教学生认读
3、给生字组词
(横竖)(蜘蛛)(窄小)(喇叭)(远航)(浩浩荡荡)
4、找一找,与生字相近的生字,可注意啦,不要混淆呀!
竖--坚窄--怎喇--刺航--船浩--洁
5、指导书写新生字
各个字要注意书写哪些部分
①竖:上下结构,下面是“立”不是“土”
②喇:右边部分要与“刺”区别分开
③荡:上下结构,不要写成左右结构
(学生在练习本上练习,教师巡堂指导)
6、学习会认的生字
①会认的生字6个,其中5个是在会写中,也就是只有1个会认的生字“桅”
②检查认读情况
7、学习词语花篮的词语
(在课文中找出词语)
风帆保险手艺晴朗
三、课堂练习
1、看拼音,写词语
héng shùzhi zhūlǎbāyuǎn háng hào hào dàng dàng ( ) ( ) ( ) ( ) ( ) 2、组词
竖()窄()喇()航()浩()
坚()怎()刺()船()洁()四、板书设计
芦叶船
快乐
héng shùzhīzhūzhǎi lǎbāháng hào dàng
横竖蜘蛛窄喇叭航浩荡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了解“芦叶船”给我带来欢乐,学会了会写会认的生字,掌握了词语花篮的词语。
六、教学反思
1、有部分学生不懂如何记住生字
2、有的学生书写生字时出差错,如:“喇”写成“刺”
3、今后多注意词语的积累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听写上节课学习的生字
2.自己评改生字
二.细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怎样分段
(提问后归纳总结)课文8个自然段,分两部分
2.学习第一部分(1.2自然段)
(生)齐读课文,思考:
(1).(出示句子)那里的河道特别多,横的,竖的,像蜘蛛网一样。
一开春,河边就冒出芦苇来,那芦苇一根根直立着,像小船上的桅杆。
过了几天,芦芽上长出第一片芦叶,于是,桅杆上就像升起了绿色的风帆。
(引导学生说说感兴趣的地方)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使句子更生动,形象
把河道比作蜘蛛网
把芦苇比作桅杆
把芦叶比作风帆
(2).(思考)1.2自然段都没有写做芦叶船,放芦叶船,可不可以去掉
不可以。
因为芦叶多,孩子才能做芦叶船,才有很多快乐。
第一部分:(1.2)家乡的河道多,芦苇多。
3.学习第二部分(3—8自然段)
(1)学习第3自然段
你感兴趣的地方(做芦叶船,放芦叶船)
孩子他们做了几种芦叶船?(大蓬船.小舢板,三桅帆,五桅帆)
从哪个词语看出小河里小船的特点(保险)
(2)第4自然段
学习关联词:因为…所以…
有的…有的…
学习用这两个关联词写一句话
(3)第5自然段
浩浩荡荡:水势大
(4)第6自然段
(出示句子)那小小的芦叶船,怎么会翻不了呢?把反问句改为陈述句:那小小的芦叶船,会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