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视的调节机制及其矫正原理(一)

合集下载

老视是怎么回事?

老视是怎么回事?

老视是怎么回事?*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老视的病理病因,老视主要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老视病因*一、发病原因1.年龄与调节老视的实质是眼的调节能力的减退,年龄则是影响调节力的一个最主要的因素,调节即眼的屈光力的增加,是通过晶体的塑形、变凸来实现的。

而晶体在一生中不断增大,因为赤道区上皮细胞不断形成新纤维,不断向晶体两侧添加新的皮质,并把老纤维挤向核区。

于是随着年龄的增加,晶体密度逐渐增加,弹性逐渐下降。

晶体的塑形、变凸是通过晶状体囊(主要是前囊)来介导的,晶体囊的弹性也随年龄增长而逐渐下降。

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睫状体由于纤维组织缓慢积蓄而肥大,晶体亦逐渐加大,虽然目前尚不知晶体悬韧带有何年龄性改变,但睫状体和晶体的互相接近必然影响晶体悬韧带的张力。

在人生的早期,人眼的调节是很大的,约为15.00D~25.00D,随着年龄的增大逐渐下降,每年大约减少0.25D~0.40D的调节量,这样到了40岁左右,眼的调节力已不足以舒适地完成近距工作,“老花”在这些人中开始出现,到了50岁左右,调节力更低,大部分都需要矫正了。

Hofstetter早在50年代就提出了年龄与老视关系的经验公式:最小调节幅度=15-0.25×年龄(临床上最常引用)平均调节幅度=18.5-0.30×年龄最大调节幅度=25-0.40×年龄2.与老视出现相关的其他因素老视的出现是由于调节不足,老视发生的时间可早可晚,因人而异,与上述的每个人所拥有的调节幅度有关。

当人们所使用的调节力在其调节幅度一半以下时,才感觉舒适并能持久注视,若所需调节力大于调节幅度的一半以上,则易出现老视症状。

例:某人调节幅度为3.50D,此时他需要阅读40cm距离的书籍,他能否舒适阅读?分析:因为阅读40cm书籍时,需要的调节力为2.50D,若要舒适阅读,他必须拥有2倍于所需调节力以上的调节幅度,即5.00D,而他此时的调节幅度却为3.50D,理论上讲,若想阅读不疲劳,最多付出调节幅度的一半,即1.75D,所以阅读所需(2.50D)的另外0.75D,只能给予+0.75D的阅读附加镜了。

老视验配--相对调节法

老视验配--相对调节法

老视验配——相对调节法老视验配的一个原则就是保留一半调节幅度作为储备,即增加或减少调节的能力相同。

这说明合适的阅读附加镜位于调节幅度线的中点,使负相对调节(NRA)和正相对调节(PRA)相等。

负相对调节(NRA)和正相对调节(PRA)的测量就是在辐辏相对稳定的状态下,双眼同时增加或减少调节的能力。

我们通过测量相对性调节来检验初始附加镜是否合适,并通过测量结果来对初始的阅读附加镜进行修正和平衡。

由于调节的放松比起调节紧张更为不易,因此在测量过程中必须先NRA(负相对性调节)即双眼同时加正镜片,这样使调节减少(放松),然后再做PRA(正相对性调节),即双眼同时加负镜片,使调节紧张。

两者次序不能颠倒,若先做PRA后由于调节紧张,不易放松,会影响测量结果。

在测量过程中,由于要不断询问患者视标是否清晰,所以视标的选择至关重要,太小的视标患者看不清,而太大的视标则不易辨认模糊,所以一般选择患者最佳视力的上一行视标作为检测视标,以保证患者既能看清视标又能较快反应模糊变化。

一、检查步骤1.准备工作(1)综合验光仪上放好被检者的远距矫正度数,并放上试验性阅读附加度数。

(2)将近距离阅读卡放在40 cm处(33 cm处或根据实际需要设定),照明良好。

(3)调整好近用瞳距,确认双眼均无遮盖。

2.操作步骤(1)指导被检者注视近距离阅读卡上比最佳视力大一行或两行的视标。

(2)先做NRA(负相对性调节)即双眼同时加正镜片(以+0.25 D为增率)直至被检者首次报告视标持续性模糊。

(3)记录增加的正镜度的总量。

(4)将综合验光仪中的度数重新调整到原先的度数。

(5)确认视标为清晰。

(6)开始做PRA(正相对性调节),即双眼同时加负镜片(以‐0.25 D为增率)直至被检者首次报告视标持续性模糊,记录增加的负镜片度数的总量。

(7)记录:NRA/PRA=+2.25 D/‐2.25 D。

[举例1]某编辑,女性,51岁,主诉戴镜看近模糊,在黄昏或光线不足时尤为明显,摘镜看近较为清晰,但麻烦,给工作带来很多不便,自己平时戴近视眼镜多年。

浅谈老视验光的检查方法(1)

浅谈老视验光的检查方法(1)

浅谈老视验光的检查方法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深,人们经济水平的提高,传统的老视验配方法已不能满足追求高品质的消费者。

老视是由于年龄的增长,晶状体硬化,晶状体囊膜弹性下降,悬韧带松弛时,晶状体不能很好的借弹性回缩,从而导致了调节力的下降而引起的。

本文将讨论两种老视精确验光的方法。

【一】调节幅度法调节范围与年龄的增加成反比,调节力随着年龄的增大而逐渐下降,每年大约减少0.25~0.4D的调节量。

以下公式描述了调节幅度与年龄之间的关系:调节幅度(AMP)(amplitude of accommdated) 经验公式:A最大= 25.0-0.40×年龄(岁)A平均= 18.5-0.30×年龄(岁)A最小= 15.0-0.25×年龄(岁)当人们所使用的调节力少于拥有的最小调节幅度的一半以下时,才会感到舒适并能持久阅读。

若所需调节力大于最小调节幅度的一半以上,就会出现老视症状。

故Add的计算方法为:Add=1/工作距离(单位:m) - 0.5Amp(最小调节幅度)检查步骤:1.被检眼矫正成正视眼。

2.计算/测量调节幅度(Amp)3.测定习惯的阅读距离4.计算Add:Add = 1/工作距离-0.5AMP5. 根据完全矫正度数和附加度插片试戴6. 在习惯的阅读距离处阅读,排除不适可能。

将阅读物移近眼,再移远眼。

远离眼不行,减正度数;移近眼不行,加正度数。

调节幅度有三种方法精确得出:[举例1]某人,年龄52岁,他平时的阅读距离为33cm,请计算其Add。

①Amp=15-0.25×52=2.00D②调节需求=1/0.33m=3.00D此时调节需求与不满足最小调节幅度的一半,故需要加入Add来协助患者持久、舒适的阅读。

③Add=1/0.33m -0.5×2.00D=2.00D【方法二】推进法原理:通过移近视力表刺激晶状体产生调节,当出现模糊点时,即为调节近点。

检查步骤1、将仪器调整为近用瞳距2、正视眼不加镜片,屈光不正眼加完全矫正度数镜片。

老视怎么办 老视的治疗方法

老视怎么办 老视的治疗方法

老视怎么办老视的治疗方法老视怎么进行治疗随着年龄增加,晶体核逐渐硬化,晶体的可塑性及弹性逐渐减弱,故调节功能逐渐减弱,大约在40 ̄45左右,近距离工作或阅读就发生困难,这种由于年龄所致的生理性调节减弱,称为老视。

导致老视的原因,是因晶体核硬化与睫状肌功能减弱所致,每个人随年龄的增长,调节力都会减弱,然而,在近视眼的病人因近视力好,除去远用眼镜其老视可以代偿,远视眼的病人,除去远用眼镜则近视力更差。

老视是客观存在的,只要配合适近用(阅读)眼镜可以解决看近困难。

1.凸透镜矫正凸透镜矫正老视的原理:补偿晶状体调节力的不足从而达到矫正老视的目的,这其中包括传统的单光(单焦)镜以及最近几年出现的双光(双焦)、渐变多焦镜。

(1)单光镜单光镜是所有矫正方法中最简单普及的一种方法,它只适用于近用。

(2)双光镜双光镜可以为患者同时提供远、近视力,但是如果在使用过程中出现。

远视欠矫或者近视过矫的情况,在配镜之后就会发生中间的视力模糊,从而致使患者很难得到所期望的视觉质量。

(3)渐变多焦镜渐变多焦镜,是通过同一个镜片上不同的区域看到近、中、远距离的物体,它很好的解决了双光镜造成的中间的视力模糊问题,是目前为止比较理想的矫正老视的方法。

它在保证了清晰近视力的同时,还保证了良好的中远距视力。

但是框架眼镜的镜片和角膜的顶点有一定的距离,致使高度数镜片有一定的放大率,容易使配戴者有一定的不适和眩晕感。

目前还在研究的液晶衍射镜希望能够解决这些问题。

2.手术矫正虽然通过手术矫正老视并不十分完善,但随着手术技术不断研究和进步,手术方式出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

根据手术部位不同可分为角膜屈光术、可调节的晶状体(IOL)植入和晶状体摘除手术以及巩膜屈光术。

老视的饮食保健要如何进行1、果汁蛋奶:苹果1个,芦柑1个,鸡蛋1只,牛奶200毫升,蜂蜜10毫升。

苹果肉切成小丁,芦柑与苹果小丁同放入榨汁机中榨取汁。

牛奶倒入锅中,中火加热至接近沸腾时倒入打匀的鸡蛋糊,临近沸腾时离火。

老视眼的矫正

老视眼的矫正

⽼视眼的矫正⼀、学习⽬标当完成本单元的学习后,能够:了解⽼视眼的形成机理、临床表现及矫正原理。

掌握⽼视眼的矫正⽅法。

⼆、操作步骤(⼀)⼯具试镜架、试镜⽚箱、远视⼒表、近视⼒表、检影镜、交叉圆柱镜、阅读材料:报纸、杂志。

(⼆)⽅法之⼀1.⾸先进⾏远视⼒检查,测定远屈光状态,并依前⾯所述程序进⾏验光、矫正。

2.戴上矫正屈光不正的试镜,测其调节幅度(绝对调节⼒):(1)近点尺法:1)遮盖⼀眼,先右眼,后左眼依次单眼进⾏。

2)将近点尺的视标(或以近视⼒表代之)由远逐渐缓慢近移,令其注视该视标(或近视⼒表中0.6视标)直⾄视标开始模糊,再后移少许,复⼜清晰,记录尚未发⽣模糊的最近距离,(⼈⾓膜项点量起)该距离是为近点距离(m),其倒数即为调节幅度,亦即其所拥有的绝对调节⼒。

如调节近点距离为20Cm,则其调节幅度为1/0.2(m)=+5.00D。

3)如被检者调节⼒较弱,可加⽤适度凸球⾯透镜,重复2)继将所测得的⼈⼯近点距离倒数值减去加⽤的凸球⾯透镜镜度,即为该眼的调节幅度。

例如加⽤+2.00D后,测得近点距离为25cm,则其调节幅度为1/0.25(m) -(+2.00)=+2.00D。

(2)远视⼒表法:1)遮盖⼀眼,先右眼,后左眼依次单眼进⾏。

2)注视5m远处视⼒表1.0视标。

3)在试镜架上放⼊凹球⾯透镜,逐增度数,直⾄视标开始模糊,此时所加⼊的凹透镜镜度即为该眼调节幅度。

(3)也可直接利⽤Hostetter公式推算调节幅度。

调节幅度=15-年龄× 0.25。

3.询问其配镜⽬的,以了解其近⼯作距离,计算该⼯作距离的调节需求。

如被检查者为阅读⽤,阅读距离为33cm,则知需⽤1/0.33=+3.00D调节⼒。

4.以第3项中计出所需⽤的调节⼒-1/2调节幅度即为其近附加值。

5.如有屈光不正,则须再补加上屈光不正的矫正镜度。

例如:经屈光检查为正视眼,查其调节近点为33cm表明调节幅度为 +3.00D,询其⼯作阅读距离为33cm,即需1/0.33=+3.00D调节,所以近附加值为:+3.00D-1/2×3.00D=+1.50D。

老视的生理机制

老视的生理机制
调节力与年龄呈线性关系
随年龄而下降的调节幅度示意图
原有的屈光不正状态
远视→调节需求更大→较近视出现老视早→戴角膜接触镜比戴框架可能出现老视晚
1
近视→顶点距离、负透镜棱镜效应减少阅读调节需求→较远视出现老视晚→戴角膜接触镜比戴框架可能出现老视早
2
0
0
0
0
近距离精细工作者(习惯较近的用眼距离)比从事远距离工作者出现老视早
目前主要有两种理论:
Helmholtz(赫姆霍兹)理论:晶体在一生中不断增大,因为赤道区上皮细胞不断形成新纤维,不断向晶体两侧添加新的皮质,并把老纤维挤向核区(主要发生在晶状体前段)。于是随着年龄的增加,晶体厚度及密度逐渐增加,弹性逐渐下降。晶状体的塑形、变凸是通过晶状体囊(主要是前囊)来介导的,晶状体囊的弹性也随年龄增长而逐渐下降。 Schachar(沙查尔)理论:人眼调节是通过晶状体悬韧带牵拉其赤道部来增加晶状体直径得以实现的,晶状体赤道部直径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睫状体与赤道部间的距离逐渐减小,有效收缩距离减小,从而调节幅度下降,出现老视。
相关因素
年龄与调节 原有的屈光不正状态 用眼习惯 身高 地理位置 药物的影响 其他影响因素
年龄与调节
老视的实质是眼的调节能力的减退,年龄则是影响调节力的一个最主要的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调节能力呈线性下降。调节即眼的屈光力的增加是通过睫状肌的收缩、悬韧带松弛和晶体的塑形、变凸来实现的。
老视发生的调节机制
人生早期:约15.00~25.00D 儿童时期开始随年龄增大,调节力也逐渐下降,每年大约减少0.25~0.40D 年龄与老视关系的经验公式: 最小调节幅度=15-0.25*年龄(临床最常引用) 平均调节幅度=18.5-0.3*年龄 最大调节幅度=25-0.40*年龄 视近时所使用的调节力小于其调节幅度一半以下时,才感觉舒适并能持久注视

老视的矫治方法分析

老视的矫治方法分析

老视的矫治方法分析摘要:老视指的是身体出现的一种自然衰老的现象,在医学上称之为老视。

正常情况下,40多岁以后就会有近距离阅读障碍,尤其是在昏暗条件下、清晨时分更为突出,而且这种情况还会随年龄增长而加剧,形成老视的概率也会随之增大。

本文对老视的矫治方法进行详细介绍,从而为有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老视;矫治方法;外科治疗;配镜引言老视是人体衰老的一种自然现象,并不一定要等到老年时,才会出现这种情况。

从流行病学数据来看,40岁以后,眼球的晶体会慢慢的变硬,同时睫状肌的收缩功能也会下降,这就是眼球衰老的表现,也就是老视。

40岁以后20年左右,老视程度随年龄增长而逐渐明显。

因此,一些人在40-45岁的时候就会患上老视。

然而,至今仍无统一的理论依据。

1老视的原因由于人的年龄越大,眼部的年龄越大,眼睫状肌肉的调整能力就越差,近视眼也不能免俗。

由于病因不同,这两种疾病并不能互相抵消。

出现近视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用眼过度等,会造成眼轴变得很长,而角膜的曲率也会变得很大,这样就会使平行光线无法精准地对着视网膜,从而造成视觉上的模糊。

而老视是因为人的年龄越大,对睫状肌的调整就越差,所以才会出现视觉上的混乱。

因此,任何一个年龄较大的人,都有可能患上老年病。

无论是中年或老年,都应该重视这个问题,要尽快到正规的医院进行全面的体检,以确定是否存在其他的眼科疾病以及与之有关的其他系统的疾病,之后再进行验光,根据自身的情况,根据自身的情况,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相应的治疗,同时还要注意身体的卫生,这样就可以获得一种健康的视觉快乐。

老视是一种常见的不良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也会出现恶化的现象。

另外,如果病人用眼过度,也会引起老视的程度加重。

2老视的外科治疗老视的外科治疗,根据晶体结构的调控机理和老年视病性周期学说,可划分为巩膜型、角膜型和晶体型三种类型。

巩膜类型包括:巩膜扩大、射频技术等;角膜类型包括:角膜成形术,激光切割,以及眼底移植等;晶状体治疗方案包括:屈光晶体剥离加聚焦IOL,晶状体剥离加可调后房IOL,激光晶状体改性和注射IOL。

老视验配范文

老视验配范文

第五章老视验配第一节老视与调整一、老视的定义随着年龄的增加发生近点移远,年龄相关性的视近困难称为“老视”。

随着年龄增长,眼调整力量渐渐下降,从而引起患者视近因难,以致在近距离工作中,必需在其静态屈光矫正之外另加凸透镜才能有清楚的近视力,这种现象称为老视(Presbyopia)。

老视是一种生理现象,不是病理状态,也不属于屈光不正,是人们步人中老年后必定消灭的视觉问题。

二、老视的机制正常眼睛注视5m 以外远距物体时,调整完全放松,所注视物体成像在视网膜,当物体移近时,要想使得物体也成像在视网膜上,就需要眼球的总屈光力增加,眼球就是利用了晶状体的调整变化力量,依据所注视物体的远近来调整屈光力,这就是调整。

调整力的大小取决于注视物体离眼球表面的距离,等于该距离(以米为单位)的倒数。

远点:在调整完全静止状态下,眼睛能清楚聚焦的最远点,称为远点;正视眼的远点在无穷远处; 近视眼的远点在眼前某一距离;远视眼的远点在眼球后(虚点);近点:在眼处于最大调整时,所能清楚聚焦的最近一点,称为近点;正视眼和近视眼的近点均在眼前其一距离,远视眼的近点在眼球后更远处。

远点和近点之间的距离称为调整范围,远点和近点(单位为屈光度时)两者的差,称为调整幅度,调整幅度即为眼球所能产生出来的最大调整力。

如下图,当正常眼睛注视眼前40cm 距离的视标时,所需的调整就是2.50D;当注视眼前25cm 的视标时,调整就是4.00D;当注视5m 以外的视标时,调整就近乎为零。

经典调整理论认为:调整是通过眼内晶状体外形的转变而实现的。

如图2 所示,当调整放松时,眼睛聚焦在远点,此时睫状肌松弛、悬韧带紧急,晶状体呈扁平状;当调整时,睫状肌收缩并向前内移动,悬韧带松弛,削减了对晶状体的牵拉,使晶状体外形变凸,增加了屈光力。

晶状体外形的转变主要发生在晶状体的前外表。

年老后可因睫状肌的收缩力下降,囊膜的弹性下降,基质成分硬化及可塑性下降,在视近调整时,晶状体的外表不能到达预期的弯度,因而不能产生预期的焦力。

第六章 老视

第六章 老视

• 第二步:精确阅读附加度数(NRA/PRA)
• 注意:两眼的镜片的度数为原远视的屈光度数+1.00 D
• • • •
NRA/PRA= +0.25D +1.00D +1.25D
+1.25D / -0.75 D (NRA+PRA)/2 试验性阅读附加 精确阅读附加
第三步:最后确定阅读附加度数
• +1.25D 第二步:精确阅读附加度数 • +0.25D或- 0.25D • +1.50D或+1.00D(病人舒适为准)
二、精确近附加
• NRA+PRA • NRA+PRA既可以作为阅读附加的初步测量, 也可以作为初步测量后的精确化检查。 • 在测量时需加上实验性阅读附加值
• 被测者注视阅读卡比最佳视力大一行或两 行的视标 • 先做NRA,记录增加的正度数总量(防止启 动调节) • 再做PRA,记录增加的负度数的总量 • 记录NRA/PRA:+2.50D/-2.50D
• 负镜法 • 被测者注视视标(近距最佳视力的上一行) • 逐步在被测者眼前增加负度数镜片,直到 被测者报告出现视标持续模糊的瞬间 • 所添加的负镜度数总和就是调节幅度
2.根据年龄试验性附加
• 调节力与年龄的关系:
最小调节幅度=15-0.25×年龄
Donder调节幅度表
年龄(岁)幅度(D) 年龄(岁)幅度(D) 年龄(岁) 幅度(D)
• 1、屈光不正: • 因为远视眼的远点在眼后,近视眼的远点 在眼前,所以通常远视者最早出现老视症 状,正视者次之,近视者最晚。 • 2.用眼方式:长期从事近距离精细工作者 持续使用调节,出现老视的年龄相对较早。
• 3.身体素质:身材矮小、手臂较短者做事时工作 距离相对更近,使用调节更多,更易出现老视。 • 4.地理位置:由于温度对晶体的影响,生活在赤 道附近的人较早出现老视。 • 5.药物:长期服用影响睫状肌的药物,可能会较 早出现老视。

老视的调节机制及其矫正原理

老视的调节机制及其矫正原理

老视的调节机制及其矫正原理【关键词】老视调节机制矫正原理老视是正常人的生理性衰老过程在眼部的表现之一,通常40岁以后出现老视现象,而50岁以上几乎所有人都摆脱不了老视的困扰。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多地追求生活质量的提高,老视患者期望着眼科医师为他们提供有效的矫正方法。

本文拟就有关老视的调节机制及近年来一些矫正方法的原理、手术方式作一综述。

1 调节机制老视是一种生理现象,不是病理状态,也不属于屈光不正[1]。

调节机制与老视的矫正二者密不可分,关于调节机制,国外许多学者做了大量工作,提出了不同的假说。

1.1 Helmholtz假说 1885年 Helmholtz提出了眼睛调节的生理机制理论。

该理论认为:当人眼视远时,悬韧带具有一定的张力;而当视近时睫状肌收缩,悬韧带张力下降,晶状体借弹性回缩,中央前后径增加,导致屈光力增大。

老视是由于年龄增长,晶状体硬化,晶状体囊弹性下降引起的,当悬韧带松弛时,晶状体不能很好的借弹性收缩,所以调节力下降。

这是目前广为接受的老视调节机制理论。

1.2 Schachar假说 Schachar等在近10年来进行了一系列研究,认为晶状体悬韧带分3部分,即前部、赤道部和后部悬韧带。

人眼在调节时,睫状肌收缩,前后部悬韧带松弛,赤道部悬韧带紧张,晶状体赤道部直径变大,移近巩膜,而中央前曲率半径减小,即晶状体中央弯曲度变陡,屈光力增加。

老视调节幅度的丧失则是由于晶状体赤道部直径每年增长0.02mm,而巩膜无明显变化。

因此,睫状肌与赤道部之间的距离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减小,有效收缩距离减小,从而调节幅度下降[2]。

1.3 其他学说1.3.1 Donders(1864):老视眼是由于睫状肌的变弱。

1.3.2 Fincham(1937):老视眼是由于晶体纤维的增生,使晶体皮质压迫晶体核,导致晶体的调节反应能力下降,晶体囊并没有改变。

老视眼是晶体对睫状体收缩反应下降或者消失。

1.3.3 新学说:晶状体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渐丧失团结功能是引起老视的主要原因[3]。

老视验配文档

老视验配文档

第五章老视验配第一节老视与调节一、老视的定义随着年龄的增加发生近点移远,年龄相关性的视近困难称为“老视”。

随着年龄增长,眼调节能力逐渐下降,从而引起患者视近因难,以致在近距离工作中,必须在其静态屈光矫正之外另加凸透镜才能有清晰的近视力,这种现象称为老视(Presbyopia)。

老视是一种生理现象,不是病理状态,也不属于屈光不正,是人们步人中老年后必然出现的视觉问题。

二、老视的机制正常眼睛注视5m以外远距物体时,调节完全放松,所注视物体成像在视网膜,当物体移近时,要想使得物体也成像在视网膜上,就需要眼球的总屈光力增加,眼球就是利用了晶状体的调节变化能力,根据所注视物体的远近来调整屈光力,这就是调节。

调节力的大小取决于注视物体离眼球表面的距离,等于该距离(以米为单位)的倒数。

远点:在调节完全静止状态下,眼睛能清晰聚焦的最远点,称为远点;正视眼的远点在无穷远处;近视眼的远点在眼前某一距离;远视眼的远点在眼球后(虚点);近点:在眼处于最大调节时,所能清晰聚焦的最近一点,称为近点;正视眼和近视眼的近点均在眼前其一距离,远视眼的近点在眼球后更远处。

远点和近点之间的距离称为调节范围,远点和近点(单位为屈光度时)两者的差,称为调节幅度,调节幅度即为眼球所能产生出来的最大调节力。

如图所示,当正常眼睛注视眼前40cm距离的视标时,所需的调节就是2.50D;当注视眼前25cm 的视标时,调节就是4.00D;当注视5m以外的视标时,调节就近乎为零。

经典调节理论认为:调节是通过眼内晶状体形状的改变而实现的。

如图2所示,当调节放松时,眼睛聚焦在远点,此时睫状肌松弛、悬韧带紧张,晶状体呈扁平状;当调节时,睫状肌收缩并向前内移动,悬韧带松弛,减少了对晶状体的牵拉,使晶状体形状变凸,增加了屈光力。

晶状体形状的改变主要发生在晶状体的前表面。

年老后可因睫状肌的收缩力下降,囊膜的弹性下降,基质成分硬化及可塑性下降,在视近调节时,晶状体的表面不能达到预期的弯度,因而不能产生预期的焦力。

老(花)视眼症状及配镜矫正原则

老(花)视眼症状及配镜矫正原则

老视及配镜原则老视的定义•老视是指由于年龄所致生理性调节减弱,出现视近物不清楚的状态―这一定义中年龄是核心要素,青年人也可以出现看近困难,一般不诊断老视,而是诊断为调节功能下降,老视出现的年龄从40岁开始―该定义中要强调“生理性调节功能下降”,注意不是调节代偿不足,因为一些远视由于远视度数太高,看近不能代偿这个远视从而出现看近困难,这种人往往戴上远视眼镜看近看远都会清楚,所以“远视眼的老花会提早”是可以在百姓之间说,但专业人士不可这样认为老视产生的原因•调节功能下降•睫状肌收缩功能下降•晶状体密度增加,弹性下降•老视的发生机制不明•最小调节幅度=15-0.25×年龄•平均调节幅度=18.5-0.30×年龄•最大调节幅度=25-0.40×年龄调节幅度一半原则•人眼在看近时,其所使用的调节力不能超过调节幅度的一半,否则不舒服•例:某人调节幅度为3.00D,看书40cm,请问是否舒服?•看清40cm需要+2.50D调节需求,但是基于调节储备一半原则,此时患者至少应该有+5.00D的调节力才能满足需求,但此时患者调节幅度为+3.00D,所以低于+5.00D的调节需求,所以看近容易出现不舒适的症状屈光不正对老视的影响•近视–近视患者,如果不矫正的情况下看近的调节需求是下降的,所以不太容易暴露出看近的问题–例:患者双眼-1.50D近视,近用距离为25cm,此时患者在全矫和不戴镜情况下的调节需求有什么差别?–答:看近25cm的调节需求是+4.00D,假设患者戴镜全矫,此时患者看近需要+4.00D的调节需求,假设患者不戴镜看近,此时需要+4.00-1.50=+2.50D,即此时患者只需要+2.50D 的调节就可以了•远视–远视患者,如果不矫正的情况下看近的调节需求是增加的,所以更加容易暴露出看近的问题–例:患者双眼+1.50D近视,近用距离为25cm,此时患者在全矫和不戴镜情况下的调节需求有什么差别?–答:看近25cm的调节需求是+4.00D,假设患者戴镜全矫,此时患者看近需要+4.00D的调节需求,假设患者不戴镜看近,此时需要+4.00+1.50=+5.50D,即此时患者只需要+5.50D的调节,所以更加容易暴露出患者看近不足的问题老视的相关因素•戴近视隐形眼镜比戴框架镜更容易暴露老视问题,因为隐形的调节需求更大•看近时间越多,看近距离越近,看近需要看得更精细更容易暴露老视症状•身材:身材高大因手臂更长,拿书更远,所以不容易暴露老视•地理位置:温度越高对晶体的影响增大,从而更加容易引起老视•药物影响:服用胰岛素,抗焦虑药,抗抑郁药,看精神病药,抗组胺药,抗痉挛药,利尿药等老视的症状•看远看近交替不连续(调节灵活度下降)•看近一段时间后看远处于模糊状态•看近不久,易疲劳•看近困难:看近模糊,需要把书拿远一点•阅读需要更强的照明:喜欢把灯开亮一点,亮的灯光可以增加物体的对比度,同时缩小瞳孔,减小视网膜上的模糊斑。

老视眼的矫正原则

老视眼的矫正原则

老视眼的矫正原则老视眼是一种常见的视觉问题,随着年龄的增长,眼睛的调节能力会逐渐减弱,导致近距离物体难以清晰地呈现在视网膜上,从而影响近处视觉的清晰度。

为了矫正老视眼,以下是一些重要的原则:完整而准确的检查是前提对于老视眼的矫正,首先需要进行完整而准确的检查,包括远视力和近视力、调节能力、瞳孔距离、眼球轴长等多个方面的检查,以便确定老视眼的原因和程度,为后续的矫正提供准确的信息依据。

采取个体化的矫正方法是关键老视眼的程度和原因各不相同,因此需要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个体化的矫正方法。

对于一些轻度老视眼患者,可以通过调节晶状体的弹性,改善近处视觉的清晰度;对于一些严重老视眼患者,可能需要通过眼镜、隐形眼镜或手术等方法,来增强眼睛的调节能力和改善眼球的形态。

配合适当的训练和习惯的调整是保障在老视眼矫正的过程中,适当的训练和习惯的调整也是非常重要的。

例如,可以通过视力训练来提高眼睛的调节能力和聚散能力,改善眼球的运动能力;同时调整阅读习惯,避免长时间阅读近距离的物体,避免过度疲劳,从而保护眼睛的健康。

坚持长期而规律的检查和矫正老视眼是一个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加重的过程,因此需要长期而规律地进行检查和矫正。

定期检查老视眼的程度和原因,及时调整矫正方法和措施,以保证老视眼的矫正效果。

选用合适的矫正产品在老视眼的矫正中,眼镜、隐形眼镜、多焦晶体等产品是常见的选择。

在选择这些产品时,需要根据个人的需求和偏好来选择合适的品牌、类型和功能,以确保老视眼的矫正效果和使用的方便性。

重视营养和健康的老视眼与身体状况也有一定关联,需要注意保持营养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合理搭配饮食,补充对眼睛有益的营养素,如维生素、蛋白质等;同时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过度疲劳和精神压力。

环境和光照的影响不可忽视环境和光照条件对老视眼也有一定的影响。

在阅读、工作等活动中,保持良好的光照条件,避免过强或过弱的光线;同时注意环境的湿度和通风,避免长时间暴露在有害的环境中。

老视眼的矫正原则

老视眼的矫正原则

老视眼的矫正原则老视眼是指年龄增长导致眼球的晶状体变得僵硬和不透明,从而导致视力下降的情况。

老视眼是一种自然的衰老现象,通常在40岁以后开始出现。

老视眼的矫正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矫正近视:对于老视眼患者中有近视的人群,需要使用相应的近视眼镜或隐形眼镜进行矫正。

近视度数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少,因此需要定期检查视力并根据需要更换眼镜。

2.矫正远视:老视眼患者中也有一部分人群出现远视的情况。

远视度数通常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因此需要使用适当的远视眼镜或隐形眼镜进行矫正。

同样,视力检查和视力度数的定期检查也是必要的。

3.矫正老视:老视眼的主要特点是近距离视力下降。

这是由于晶状体变得僵硬,无法有效聚焦近处的光线。

为了矫正老视眼,可以选择使用老视眼眼镜或老视眼隐形眼镜。

老视眼眼镜通常是通过增加眼镜镜片的度数来使眼睛能够更好地聚焦近距离的光线。

另一种选择是使用老视眼隐形眼镜,这种隐形眼镜可以在晚上睡觉时戴着,白天取下,从而达到临时矫正老视眼的效果。

4.提高环境光线:对于老视眼患者,提高环境的光线也是一种有效的矫正方法。

增加室内的光照可以减轻眼睛对近距离物体的聚焦需求,从而改善老视眼的症状。

在阅读、写字或进行其他近距离工作时,确保房间充足的光线是非常重要的。

5.进行眼部锻炼:眼部锻炼可以帮助老视眼的患者改善眼睛的血液循环和眼球肌肉的灵活性。

常见的眼部锻炼方法包括远近调节锻炼、转动调节锻炼和注视调节锻炼等。

这些锻炼可以通过定期进行来帮助改善老视眼的症状。

老视眼的矫正原则主要是通过眼镜或隐形眼镜的使用来纠正视力问题,并通过改善环境光线和进行眼部锻炼来减轻症状。

然而,每个人的病情和矫正需求都有所不同。

因此,建议老视眼患者定期到眼科医生那里进行视力检查和评估,以确定适合自己的矫正方法和度数。

及早发现和矫正老视眼的问题,能够帮助患者保持良好的视力和生活质量。

老视眼的矫正原则

老视眼的矫正原则

老视眼的矫正原则老视眼是一种常见的眼部问题,特别是在中老年人中较为普遍。

在老视眼的矫正中,有几个主要的原则需要遵循,包括眼镜矫正、手术矫正和生活习惯的调整。

眼镜矫正是老视眼矫正的首选方法。

老视眼的主要症状是近视力下降,难以清晰地看到近距离的物体。

所以,为了矫正老视眼,我们需要使用适当的眼镜来增加眼球对近距离物体的聚焦能力。

眼镜矫正主要包括单光眼镜、双光眼镜和渐进多焦点眼镜。

单光眼镜主要用于矫正近视或远视,但对于老视眼来说,它只能提供一种焦距,无法同时满足近距离和远距离的需求。

双光眼镜则分为上下分开和上下分区两种类型,可以同时满足近距离和远距离的需求。

而渐进多焦点眼镜则是一种近视、远视和老视眼的综合矫正镜片,它通过渐进式的焦距调整,使得视线从上到下逐渐变换焦点,满足不同距离的需求。

除了眼镜矫正,手术矫正也是一种选择。

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现在有一些手术可以改善老视眼。

其中最常见的手术是人工晶体植入术。

通过植入人工晶体,可以恢复眼睛对近距离物体的聚焦能力,从而矫正老视眼。

然而,手术矫正需要考虑患者的年龄、眼部健康状况等因素,因此并不适用于所有的老视眼患者。

除了眼镜矫正和手术矫正,老视眼的矫正还需要调整生活习惯。

首先,保持良好的用眼环境非常重要。

适当的光线、正确的坐姿和合适的阅读距离都能减轻眼睛的负担,延缓老视眼的发展。

此外,定期进行眼保健操和眼部按摩也是非常有益的。

除了调整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也是矫正老视眼的重要方法之一。

一些营养物质,如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E、锌和卵磷脂等,对眼睛的健康非常重要。

所以,在日常饮食中要注意摄入这些营养物质,可以通过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和鱼类等方式来增加这些营养物质的摄入量。

老视眼的矫正原则包括眼镜矫正、手术矫正和生活习惯的调整。

通过选择适当的眼镜、考虑手术矫正的可行性,并调整生活习惯,可以有效地矫正老视眼,提高视力质量,提升生活品质。

但是,在选择眼镜矫正和手术矫正时,需要根据个体情况进行具体的选择,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老花镜自动调节度数原理

老花镜自动调节度数原理

老花镜自动调节度数原理老花镜,听名字就觉得有点搞笑,对吧?不过说到它的功能,那真是个让人“眼前一亮”的小玩意儿!想想,年纪大了,眼睛就像汽车的刹车,慢慢地失灵了,嘿,别不信,很多人都在抱怨,自己看东西越来越模糊。

于是,老花镜就应运而生,它就像是那位总是能把事情搞定的好朋友,给你清晰的视界。

说到老花镜的原理,听起来就像是一道高深的数学题,但其实不然,真是简单得让你笑出声。

它的设计可是经过了无数科学家的“头脑风暴”。

老花镜的镜片,特别是它的度数,可以根据你眼睛的需要自动调节。

就像你开车时,路况不好,需要不停地调整方向盘。

想想,早上起床,洗漱完毕,准备去上班,结果发现眼镜不见了,眼神瞬间慌乱。

这个时候,老花镜的调节功能简直就是个小救星,让你瞬间看清桌子上的报纸,甚至还能找到自己刚才放在哪儿的手机。

你知道吗,老花镜的调节原理其实很简单,就像调节音量一样。

当你想看远的东西,它的镜片会变得薄薄的;而看近的时候,镜片又会厚厚的。

这种神奇的变化,就像你想吃辣的时候,突然觉得盐不够,赶紧再撒一点;想吃甜的时候,又觉得糖少了。

镜片的变化也是这样的,能让你的眼睛在不同的距离上都能轻松应对。

老花镜的镜片是由特殊材料制成的,听起来就像魔法一样!这些材料有些很轻,有些很坚固,甚至还有抗划伤的功能。

想象一下,在某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手里捧着一本书,准备享受阅读的乐趣,结果一不小心把书掉在地上。

老花镜在这时候就像是个贴心的朋友,保护得好好的,让你继续畅游在书海中,毫无阻碍。

有些人可能会说,老花镜的设计风格不够时尚,戴上去像个“老顽童”。

这也许是因为大家对老花镜的第一印象停留在了那种黑框、厚镜片的年代。

现在的老花镜款式多得让人眼花缭乱,各种颜色、各种形状都有,简直可以说是“百花齐放”。

无论你是优雅的文艺青年,还是活泼的时尚达人,总能找到一款适合自己的。

提到老花镜,很多人可能会想起一件趣事。

那就是,老花镜也会和我们的生活开玩笑。

有的人戴上了老花镜,却忘了调节度数,结果看书时感觉字越来越小,越看越着急,最后不得不把书扔给旁边的年轻人。

老视是怎么引起的?

老视是怎么引起的?

老视是怎么引起的?(一)发病原因1.年龄与调节老视的实质是眼的调节能力的减退,年龄则是影响调节力的一个最主要的因素,调节即眼的屈光力的增加,是通过晶体的塑形、变凸来实现的。

而晶体在一生中不断增大,因为赤道区上皮细胞不断形成新纤维,不断向晶体两侧添加新的皮质,并把老纤维挤向核区。

于是随着年龄的增加,晶体密度逐渐增加,弹性逐渐下降。

晶体的塑形、变凸是通过晶状体囊(主要是前囊)来介导的,晶体囊的弹性也随年龄增长而逐渐下降。

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睫状体由于纤维组织缓慢积蓄而肥大,晶体亦逐渐加大,虽然目前尚不知晶体悬韧带有何年龄性改变,但睫状体和晶体的互相接近必然影响晶体悬韧带的张力。

在人生的早期,人眼的调节是很大的,约为15.00D~25.00D,随着年龄的增大逐渐下降,每年大约减少0.25D~0.40D的调节量,这样到了40岁左右,眼的调节力已不足以舒适地完成近距工作,“老花”在这些人中开始出现,到了50岁左右,调节力更低,大部分都需要矫正了。

Hofstetter早在50年代就提出了年龄与老视关系的经验公式:最小调节幅度=15-0.25×年龄(临床上最常引用)平均调节幅度=18.5-0.30×年龄最大调节幅度=25-0.40×年龄2.与老视出现相关的其他因素老视的出现是由于调节不足,老视发生的时间可早可晚,因人而异,与上述的每个人所拥有的调节幅度有关。

当人们所使用的调节力在其调节幅度一半以下时,才感觉舒适并能持久注视,若所需调节力大于调节幅度的一半以上,则易出现老视症状。

例:某人调节幅度为3.50D,此时他需要阅读40cm距离的书籍,他能否舒适阅读?分析:因为阅读40cm书籍时,需要的调节力为2.50D,若要舒适阅读,他必须拥有2倍于所需调节力以上的调节幅度,即5.00D,而他此时的调节幅度却为3.50D,理论上讲,若想阅读不疲劳,最多付出调节幅度的一半,即1.75D,所以阅读所需(2.50D)的另外0.75D,只能给予+0.75D的阅读附加镜了。

老视及矫正.

老视及矫正.
4
Polo Qi Ophthalmic Research
但超过40岁后,随着调节近一步下降 在视近时眼的储备调节已逐渐不足眼调节幅度的1/2 就会逐渐发生视近困难
老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眼的调节能力逐步衰退的生理现象 并非屈光不正
5
Polo Qi Ophthalmic Research
年龄与调节幅度相关曲线
36
Polo Qi Ophthalmic Research
例7 设:被测者调节幅度为2.50D 习惯的阅读距离为33cm
求:被测眼的理论附加光度
解:Fa=3.00–0.52.50=1.75(D)
37
Polo Qi Ophthalmic Research
理论附加光度与年龄和屈光不正的相关性
年龄 近视、正视
23
Polo Qi Ophthalmic Research
· 在调节功能足够的情况下,前方的水平焦线与后方的 垂直焦线与视网膜距离相等清晰度相同
24
Polo Qi Ophthalmic Research
· 若被测眼没有足够的调节,虽则使用了全部调节 使前后焦线同步从视网膜后方向视网膜移动 最终前方的水平焦线像距视网膜近,显得清楚 后方的垂直焦线像离视网膜远,显得模糊。
· 若诉水平焦线像清晰 逐量递增+0.25D球镜试片焦度
(近视眼则逐量递减-0.25D球镜试片焦度) 直至被测者诉水平与垂直焦线像清晰度相同 记录临界附加焦度值。
· 若诉两焦线像清晰相同 逐量递增-0.25D球镜试片焦度
(远视眼则逐量递减+0.25D球镜试片焦度) 直至水平焦线像比垂直焦线像清晰,退回0.25D 记录临界附加焦度值。
16
Polo Qi Ophthalmic Research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视的调节机制及其矫正原理(一)
【关键词】老视调节机制矫正原理
老视是正常人的生理性衰老过程在眼部的表现之一,通常40岁以后出现老视现象,而50岁以上几乎所有人都摆脱不了老视的困扰。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多地追求生活质量的提高,老视患者期望着眼科医师为他们提供有效的矫正方法。

本文拟就有关老视的调节机制及近年来一些矫正方法的原理、手术方式作一综述。

1调节机制
老视是一种生理现象,不是病理状态,也不属于屈光不正1]。

调节机制与老视的矫正二者密不可分,关于调节机制,国外许多学者做了大量工作,提出了不同的假说。

1.1Helmholtz假说1885年Helmholtz提出了眼睛调节的生理机制理论。

该理论认为:当人眼视远时,悬韧带具有一定的张力;而当视近时睫状肌收缩,悬韧带张力下降,晶状体借弹性回缩,中央前后径增加,导致屈光力增大。

老视是由于年龄增长,晶状体硬化,晶状体囊弹性下降引起的,当悬韧带松弛时,晶状体不能很好的借弹性收缩,所以调节力下降。

这是目前广为接受的老视调节机制理论。

1.2Schachar假说Schachar等在近10年来进行了一系列研究,认为晶状体悬韧带分3部分,即前部、赤道部和后部悬韧带。

人眼在调节时,睫状肌收缩,前后部悬韧带松弛,赤道部悬韧带紧张,晶状体赤道部直径变大,移近巩膜,而中央前曲率半径减小,即晶状体中央弯曲度变陡,屈光力增加。

老视调节幅度的丧失则是由于晶状体赤道部直径每年增长0.02mm,而巩膜无明显变化。

因此,睫状肌与赤道部之间的距离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减小,有效收缩距离减小,从而调节幅度下降2]。

1.3其他学说
1.3.1Donders(1864):老视眼是由于睫状肌的变弱。

1.3.2Fincham(1937):老视眼是由于晶体纤维的增生,使晶体皮质压迫晶体核,导致晶体的调节反应能力下降,晶体囊并没有改变。

老视眼是晶体对睫状体收缩反应下降或者消失。

1.3.3新学说:晶状体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渐丧失团结功能是引起老视的主要原因3]。

2老视的矫正
关于老视的矫正,佩戴框架式凸透镜以补偿调节力的不足是最经典有效的传统方法。

近年来根据有关老视的调节机制,出现了许多新的矫正方法。

2.1眼镜矫正
2.1.1渐变多焦点镜片原理:渐变多焦点的主要特征是:在镜片上方固定的视远区和镜片下方固定的视近区之间有一段屈光力连续变化的过渡区域,该镜片区即称为渐变区。

在该区域,通过镜片曲率半径的逐渐变小而达到镜片屈光力(度数)的逐渐增加。

渐变多焦点镜片为单片镜,上方的视远区和下方的视近区屈光力固定,基本无明显相差存在,渐变区域连接了上下2部分,渐变区域的中间部分称为“渐变槽(通道)”,为视觉的可用部分,渐变槽从视远部分逐渐增加屈光力至视近部分。

渐变多焦点眼镜需要有经验的验光师进行准确眼配,另外患者的适应期较长。

尽管它为老视患者提供自然、方便和舒适的矫正方式,但仍难以满足患者在各距离都看清楚,变形散光也是其难以克服的问题2]。

2.1.2MonovisionMonovision(MV)是用普通单焦点接触镜(CL)矫正主视眼视远,非主视眼视近来矫正老视的一种方法。

也有用交叉MV以主视眼看近而非主视眼视远。

MV成功是基于两眼间的模糊抑。

理想的MV双眼清晰视力范围应等于单眼之和,不受另一只眼模糊影像的干扰,MV可通过多种方式来实现,尽管有的学者开始探讨通过屈光手术以MV方式矫正老视的可行性,然而MV主要是通过CL实现的。

2.2人工晶状体矫正
2.2.1新型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新型多焦点人工晶状体具有2个及以上的焦点,既可以用来视
近也可以用来视远,使患者获得清晰的远、近视力。

以往曾使用的多焦点人工晶状体中央部分屈光力较周边部高而用于视近,周边部屈光力低而用于视远的缺陷,术后远、近视力易受患者瞳孔大小及晶状体偏位的影响,术后效果不理想。

而现在使用的AllerganArray新型多焦点人工晶状体采用独特的多焦光学部设计,弥补了这一缺陷。

新型AllerganArray人工晶状体,光学部直径为6mm,材料为第二代可折叠的硅凝胶,晶状体襻的材料为挤压型PMMA。

采用独特的多焦光学部设计为环带渐近变焦型,前表面有5个同心环形带,1、3、5带为视远,2、4带为视近。

50%的光线分配给视远,37%的光线分配给视近,而13%的光线分配给过渡区域。

由于每个区带的非球面屈光、改进的区间连接,可提供远中近的焦距和良好的深度感,多焦点的过渡是平稳而且相互融合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