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绿地、公园绿地指标解释
城市绿地分类及指标解释
![城市绿地分类及指标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7d720d35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f1.png)
城市绿地分类及指标解释城市绿地是指城市内部的绿色空间,包括公园、绿地、花坛、街头绿化、河流湖泊等。
城市绿地的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种:1.公园:公园是城市中最常见的绿地形式,通常被规划为大面积的绿地,提供人们休闲、娱乐、运动等活动的场所。
公园可以分为市政公园、社区公园、主题公园等不同类型。
2.绿地:绿地是城市中的小型绿地区域,通常被设计为人们停留和放松的场所,例如小花坛、庭院、小广场等。
3.街头绿化:街头绿化是指城市道路两侧或中央的绿地区域,通过种植树木、草坪等植物,美化城市环境,降低气温,改善空气质量。
4.河流湖泊:城市中的河流湖泊也是城市绿地的一部分,对人们提供了休闲、娱乐、水上交通等多种功能,同时可以调节城市气候,净化水源等。
城市绿地的指标解释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绿地覆盖率:绿地覆盖率是指城市总面积中绿地所占的比例。
绿地覆盖率高,意味着城市绿地面积大,绿化水平高,可以提供更多的休闲娱乐场所,减少城市热岛效应,改善人居环境等。
2.绿地分布均衡性:绿地分布均衡性是指城市绿地在空间上的分布是否均衡。
城市绿地分布均衡性好,意味着绿地更加方便人们使用,各个区域都能享受到绿地带来的好处。
3.绿地可达性:绿地可达性是指人们到达城市绿地所需的时间和距离。
绿地可达性好,意味着绿地离居民更近,更容易到达,提供了更多的休闲娱乐选择。
4.绿地质量:绿地质量是指城市绿地的生态功能和生态环境质量。
绿地质量好,意味着植被健康、多样性高,能够为城市提供更多的生态服务,例如净化空气、降低噪音、净化水源等。
5.绿地设施和服务:绿地设施和服务是指在绿地内提供的服务设施,例如游乐设施、休息区、健身器材等。
提供多样化的设施和服务,能够满足不同居民的需求,提高绿地的利用率和吸引力。
综上所述,城市绿地的分类包括公园、绿地、街头绿化、河流湖泊等,不同类型的绿地有不同的功能和特点。
城市绿地的指标解释包括绿地覆盖率、绿地分布均衡性、绿地可达性、绿地质量以及绿地设施和服务等,这些指标反映了城市绿地的数量、质量和利用情况,对于评估城市绿地的建设和利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园林名词解释
![园林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20a7f6fb910ef12d2af9e72e.png)
10.绿化覆盖率: 指绿化植物的垂直投影面积占城市总用地面积的比值
11.城市绿线: 城市各类绿地范围的控制线。”
12.城市紫线: 是指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内的历史文化街区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公布的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范围界线,以及历史文化街区外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布保护的历史建筑的保护范围界线。
46.驳岸: 是园林工程的组成部分,必须在符合技术要求的条件下具有造型美,并同周围景色协调。
47.伊斯兰园林: 伊斯兰园林是世界三大园林体系之一,是古代阿拉伯人在吸收两河流域和波斯园林艺术基础上创造的,以叙利亚、波斯、伊拉克为主要代表,影响到欧洲的西班牙和南亚次大陆的印度,是一种模拟伊斯兰教天国的高度人工化、几何化的园林艺术形式。
一池指太液。太液池是一个相当宽广的人工湖,因池中筑有三仙山而著称。这种“一池三山”的布局对后世园林有深远影响,并成为创作池山的一种模式。
38.三山五园: 三山五园是北京西郊一带皇家行宫苑囿的总称,是从康熙朝至乾隆朝陆续修建起来的。
39.置石: 以石材或仿石材布置成自然露岩景观的造景手法。
40.风景名胜区: 是指具有观赏、文化或者科学价值,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比较集中,环境优美,可供人们游览或者进行科学、文化活动的区域。
13.城市蓝线: 是指城市规划确定的江、河、湖、库、渠和湿地等城市地表水体保护和控制的地域界线。”
14.道路红线: 道路用地的边界线
15.建筑红线: 也称“建筑控制线”,指城市规划管理中,控制城市道路两侧沿街建筑物或构筑物(如外墙、台阶等)靠临街面的界线。任何临街建筑物或构筑物不得超过建筑红线。
35.枯山水 源于日本本土的缩微式园林景观,多见于小巧、静谧、深邃的禅宗寺院。
城市规划名词解释
![城市规划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2139e8215901020207409cfb.png)
1、日照间距: 前后两排南向房屋之间,为保证后排房屋在冬至日底层获得不低于二小时的满窗日照而保持的最小
3、绿地率:规划地块内各类绿化用地总和和占该用地面积的比例。
4、土地使用兼容性: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往往涉及到多种用地性质在地块内混合布置问题,以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为了协调处理性质不同的各用地的关系而采取的一种方法。(不确定,见《控制性详细规划》P38-39
简答题部分
建筑平面群体组合的基本形式及其特点(用图示)(图示见规划原理书P388)。
行列布置: 优:绝大多数居室朝向良好,结构施工简单
缺:处理不好会产生单调、呆板
改进: a、山墙错落 b、单元错开梯搂 c 、成组改革影响
周边布置: 优:①能形成封闭小空间,便于组织绿化、休憩地
19、日照标准:为保证室内环境的卫生条件,根据建筑物所处的气候区、城市大小和建筑物的使用性质确定的,在规定的日照标准日(冬至日或大寒日)的有效日照时间范围内,建筑外窗获得满窗日照的时间。
20、服务半径:指居民到达公共服务设施的最大步行距离
21、城市公共空间:是指城市或城市群中,在建筑实体之间存在着的开放空间体,是城市居民进行公共交往,举行各种活动的开放性场所,其目的是为广大公众服务.城市公共空间主要包括山林、水系等自然环境。
为了迅速形成居住区绿化面貌,特别是在新建居住区,树种可以采用速生和慢生相结合,一速生为主。
居住区绿化树种配置应考虑四季景色变化,可采用乔木与灌木,常绿与落叶以及不同树 姿和色彩变化的树种,搭配组合,以丰富居住环境。
考虑居住区各类绿化种植与建筑物、管线和构筑物的间距。
容积率与城市开发的关系《控规》p46
居住区绿地在遮阳、防风防尘、杀菌消毒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原理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09670018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13.png)
1.城市绿地系统:是指城市中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各类绿地,通过有机联系形成生态环境整体功能,同时具有一定社会经济效益的有生命的基础设施体系。
2.城市绿地分类标准:(1)公园绿地G1(2)生产绿地G2(3)防护绿地G3(4)附属绿地G4(5)其他绿地G53.城市公园绿地:指向公众开放,以游憩为主要功能,有一定的游憩设施和服务设施,同时兼具健全生态,美化景观,防灾减灾等综合作用的绿化用地。
它是城市建设用地,城市绿地系统和城市市政公用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表示城市整体环境水平和居民生活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
3.公园绿地:是指向公众开放,以游憩为主要功能,兼具生态、美化。
防灾等作用的绿地,包括城市中的综合公园(G11)、社区公园(G12)、专类公园(G13)、带状公园(G14)以及街旁绿地(G15)。
公园绿地与城市的居住、生活密切相关,是城市绿地的重要部分。
4.生产绿地:主要是指为城市绿化提供苗木,花草,种子的苗圃,花圃,草圃等圃地。
5.防护绿地:是指对城市具有卫生,隔离和安全防护功能的绿地。
包括城市卫生隔离带,道路防护绿地,城市高压走廊带,防风林,城市组团隔离带等。
6.附属绿地:是指城市建设用地(除G1 G2 G3之外)中的附属绿化用地。
包括: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市政设施用地和特殊用地中的绿地。
7.其他绿地:是指对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居民休闲生活,城市景观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有直接影响的绿地。
包括:风景名胜区,水源保护区,郊野公园,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林地,城市绿化隔离带,野生植物园,湿地,垃圾填埋场恢复绿地等。
8.城市绿地系统的三大指标:(1)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平方米∕人)(2)城市绿地率(%)(3)绿化覆盖率(%)9.市域绿地系统包括:市域内的林地,公路绿化,农田林网,风景名胜区,水源保护区,郊野公园,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湿地,垃圾填埋场恢复绿地,城市绿化隔离带以及城镇绿化用地等。
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指标
![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指标](https://img.taocdn.com/s3/m/f076d150d0d233d4b04e69bf.png)
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基本指标要求说明1.综合物种指数物种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一个地区生态保护、生态建设与恢复水平的较好指标。
本指标选择代表性的动植物(鸟类、鱼类和植物)作为衡量城市物种多样性的标准。
物种指数的计算方法如下:单项物种指数:(i =1,2,3,分别代表鸟类、鱼类和植物)其中,Pi为单项物种指数,Nbi为城市建成区内该类物种数,Ni为市域范围内该类物种总数。
综合物种指数为单项物种指数的平均值。
综合物种指数,n=3注:鸟类、鱼类均以自然环境中生存的种类计算,人工饲养者不计。
2.本地植物指数城市建成区内全部植物物种中本地物种所占比例。
3.建成区道路广场用地中透水面积的比重城市建成区内道路广场用地中,透水性地面(径流系数小于0.60的地面)所占比重。
4.城市热岛效应程度(℃)城市热岛效应是城市出现市区气温比周围郊区高的现象。
采用城市市区6-8月日最高气温的平均值和对应时期区域腹地(郊区、农村)日最高气温平均值的差值表示。
5.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指在城市建成区的绿化覆盖面积占建成区面积的百分比。
绿化覆盖面积是指城市中乔木、灌木、草坪等所有植被的垂直投影面积。
城市绿化覆盖率(人居奖)指标解释:指城市建成区的绿化覆盖面积占建成区面积的百分比。
绿化覆盖面积是指城市中乔木、灌木、草坪等所有植被的垂直投影面积,乔木树冠下重叠的灌木和草本植物不能重复计算。
指标计算方法: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万平方米)/建成区总面积(万平方米)×100%计算过程:(1)2010年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27456公顷(2)建成区面积61864公顷(3)建成区绿化覆盖率=27456公顷/61864公顷×100%=44.38%。
数据来源:市住建委6.建成区人均公共绿地(m2)指在城市建成区的公共绿地面积与相应范围城市人口之比。
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人居奖)指标解释:指城市建成区各类公园绿地的总面积与建成区总人口的比例。
城市绿地的分类及特征
![城市绿地的分类及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665a230aba1aa8114431d990.png)
城市绿地的分类及特征城市绿地是指以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为主要存在形态的城市用地,包含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是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用于绿化的土地;二是城市建设用地之外,对城市生态、景观和居民休闲生活具有积极作用、绿化较好的区域。
城市绿地按国家建设部2002年9月1日颁布实施的《城市绿地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在与城市用地分类相对应的基础上,按城市绿地的主要功能,可分为以下五大类型。
一、公园绿地公园绿地是城市中向公众开放的、以游憩为主要功能,有一定的游憩设施和服务设施,同时兼有健全生态、美化城市、防灾减灾等综合作用的绿化用地。
它是城市建设用地、城市绿化系统和城市市政公用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表示城市整体环境水平和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
为了可以针对不同类型的公园绿地提出不同的规划、设计、建设及管理要求,根据公园绿地主要功能和内容的不同,公园绿地又可分为以下五种。
1、综合公园。
是指在市、区范围内的供城市居民进行良好的游览休息、文化娱乐的综合性功能的较大型绿地。
市级公园面积一般10~lOOhm2,或更大者,居民乘车30min可达。
区级公园面积lOhm2左右,步行15 min可达(即服务半径为2~3km),可供居民半天到一天的活动。
一般综合性公园的内容、设施较为完备,规模较大,质量较好。
园内一般有较明确的功能分区,如文化娱乐区、体育活动区、安静休息区、儿童游戏区、动植物展览区、园务管理区等。
综合性公园也可突出某一方面,以满足使用功能及不同特色的要求。
2、社区公园。
是指为一定居住用地范围内的居民服务,具有一定活动内容和设施的集中绿地。
包括为居住区配套建设的居住区公园和为居住小区配套建设的小区游园,不包括居住组团绿地。
居住区公园服务半径为0.5~1. Okm,小区游园服务半径为0.3~0. Skm。
在《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中,“居住区公园”归属“公共绿地”,而“小区游园”归属“居住用地”。
为保证统计资料的准确性和延续性,在城市用地统计时,从本标准的“公园绿地”中扣除“小区游园”项之后,可替代原“公共绿地”参与城市用地平衡;在进行城市绿地统计时,“小区游园”已计人“公园绿地”,故可不在计人“附属绿地”中重复统计。
公园绿地率标准
![公园绿地率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a99e0e66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91.png)
公园绿地率标准公园绿地率是指城市规划中对公园绿地面积的要求和标准,是衡量城市绿化水平和居民生活环境的重要指标。
公园绿地率的设定对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介绍公园绿地率的相关标准和规定。
首先,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城市公园绿地率的标准应当符合城市规划和建设的需要,同时也要考虑到城市人口规模、用地结构、生态环境等因素。
一般来说,大中型城市的公园绿地率应在30%以上,小型城市的公园绿地率应在25%以上。
这些标准是为了保障城市居民的休闲娱乐需求,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空气质量。
其次,公园绿地率的计算方法一般是按照城市总面积的比例来确定。
具体而言,公园绿地率=公园绿地面积/城市总面积。
在实际计算中,公园绿地面积包括各类公园、绿地、广场等,但不包括农田、林地、水域等。
这种计算方法能够客观地反映城市绿地的覆盖情况,为城市规划和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另外,公园绿地的布局和设计也是公园绿地率标准的重要内容之一。
公园绿地应当分布在城市各个区域,满足不同居民群体的需求。
同时,公园绿地的设计要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提供舒适的休闲环境和便利的交通设施。
这些都是为了让公园绿地真正成为城市居民健康生活的重要场所。
最后,公园绿地率标准的执行需要得到城市规划部门和相关部门的监督和支持。
城市规划部门应当根据城市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合理制定公园绿地率标准,并加强对城市建设的监督和指导。
同时,相关部门也要积极配合,加大对公园绿地建设的投入和支持,确保公园绿地率标准得到有效执行。
总之,公园绿地率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居民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只有科学合理地制定公园绿地率标准,并加强对其执行的监督和支持,才能够真正实现城市绿化和居民生活环境的改善。
希望各地能够重视公园绿地率标准的制定和执行,为城市居民营造更加宜居的生活环境。
公园绿地率标准
![公园绿地率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e43fb29f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2b.png)
公园绿地率标准公园绿地率是指城市规划中公园绿地面积与城市总面积的比值,是衡量城市绿化程度的重要指标。
公园绿地不仅是城市居民休闲娱乐的场所,也是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制定并执行公园绿地率标准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首先,公园绿地率标准应当根据城市的人口密度和城市规模来制定。
人口密度大的城市需要更多的公园绿地来满足居民的休闲需求,同时也能够缓解城市的环境压力。
而城市规模的大小也会直接影响到公园绿地率的标准,大城市通常需要更高的公园绿地率来保障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其次,公园绿地率标准还应考虑到城市发展的整体规划。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扩张,公园绿地的保护和建设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因此,公园绿地率标准应当与城市的总体规划相结合,合理确定公园绿地的分布和面积,确保公园绿地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另外,公园绿地率标准还应当与城市的生态环境保护相一致。
公园绿地不仅是城市居民休闲娱乐的场所,更是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公园绿地率标准的制定需要充分考虑到城市的生态环境需求,保护和建设更多的公园绿地,促进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
最后,公园绿地率标准的执行需要得到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政府部门应当建立健全的公园绿地管理制度,加大对公园绿地的保护和建设力度,确保公园绿地率标准得到切实执行。
同时,社会各界也应当积极参与到公园绿地的保护和建设中,共同营造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
总之,公园绿地率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只有合理制定公园绿地率标准,加大对公园绿地的保护和建设力度,才能够保障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希望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能够共同努力,为城市的公园绿地建设和保护贡献自己的力量。
城市绿地分类标准
![城市绿地分类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31876d19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8b.png)
城市绿地分类标准X行业标准CJJ/T85—202X条文说明前言《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85—202X),经建设部202X年6月3日以建标[202X]135X批准,业已公布。
为便于广阔规划、设计、施工、治理、统计、科研、学校等单位的有关人员在使用本标准时能正确理解和执行条文规定,《城市绿地分类标准》编制组按章、节、条顺序编制了本标准的条文说明,供使用者参考。
在使用中如发觉本条文说明有不妥之处,请将意见函寄X市清华东路35号X 林业大学122信箱,X北林地景园林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邮政编码:100083〕。
1总则1.0.1本标准所称城市绿地(以下简称“绿地〃〕是指以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为主要存在形态的城市用地。
它包含两个层次的内容:一是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用于绿化的土地;二是城市建设用地之外,对城市生态、景观和居民休闲生活具有积极作用、绿化环境较好的地域。
这个概念建立在充分认识绿地生态功能、使用功能和美化功能,城市开展与环境建设互动关系的根底上,是对绿地的一种广义的理解,有利于建立科学的城市绿地系统(以下简称为“绿地系统〃〕。
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绿地建设的重要性已为人们所认识。
由于我国目前还没有一个全国统一的绿地分类标准,所以各个城市的绿地分类差异较大,有些即使是同类绿地,名称相同,但其内涵和统计口径也不尽相同。
绿地分类及统计口径的不标准,导致绿地系统规划与城市规划之间缺少协调关系,使城市之间的绿地规划建设指标缺少可比性,直接影响到绿地系统规划的编制与审批,影响到绿地的建设与治理。
从绿地建设实践和城市的可延续开展来看,迫切需要制订全国统一的绿地分类标准。
编制本标准的目的在于总结建国以来绿地规划、建设、治理的经验,参考和学习国外先进方法,建立符合我国城市建设特点的绿地分类,以统一全国的绿地分类和统计口径,提高绿地系统规划编制、审批的科学性,提高绿地爱护、建设和治理水平,切实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促进城市的可延续开展。
城市绿地的几种分类及城市绿地分类和指标计算
![城市绿地的几种分类及城市绿地分类和指标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019c223e102de2bd9705887e.png)
城市绿地的几种分类城市绿地包括:1、公园绿地指各种公园和向公众开放的绿地。
包括综合公园、社区公园、专类公园、带状公园和街旁绿地,含其范围内的水域;不包括附属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和其他绿地。
公园绿地中除“小区游园”之外,都参与城市用地平衡,相当于“公共绿地”。
在国家现行标准《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 137中,“公共绿地”被列为“绿地”大类下的一个中类。
包括“公园”和“街头绿地”两个小类。
“公共绿地”一词来源于前苏联,突出反映的是绿地的所有权、产权等公共属性。
我国目前在绿地的分类上不存在私有绿地,所有的城市绿地都属于国家、为公众服务。
公共绿地与国际上公园的内涵相似,与我国的公园和开放型绿地相当,因此,都属于公园绿地性质。
鉴于此,公园绿地的概念更能够反映出公共绿地的功能特征而不是属性特征。
2、公园是公园绿地的一种类型,也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狭义的公园指面积较大、绿化用地比例较高、设施较为完善、服务半径合理、通常有围墙环绕、设有公园一级管理机构的绿地;广义的公园除了上述的公园之外,还包括设施较为简单、具有公园性质的敞开式绿地。
发达国家的公园一般是向公众免费开放的。
国家现行标准《公园设计规范》CJJ 48对不同公园内部的用地比例有明确的规定。
3、植物园指独立的植物园。
侧重科学研究的植物园以收集植物物种为主,侧重植物观赏的植物园以展示植物的景观多样性为主。
附属于公园内的植物展览区不属于植物园。
4、花园花园指以观赏花卉植物为主要功能的园林。
花园与公园的区别为:花园的规模相对较小,也可附属在公园内;花园的职能较为单一,公园的职能较为综合;在国外,花园可能是私有的、收费的,而公园是公有的,向公众免费开放的。
5、风景名胜公园我国的风景名胜区多数在城市郊区,位于城市建设用地之外,而公园多数位于市区,位于城市建设用地之内。
当二者在空间上交叉时,往往会形成风景名胜公园。
位于或部分位于城市建设用地内,依托风景名胜点形成的公园或风景名胜区按照城市公园职能使用的部分属于此类。
城市公园绿地名词解释
![城市公园绿地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f9c3e804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6ecdd4f.png)
城市公园绿地名词解释城市公园绿地,即城市公园和绿地,是城市居民及其他人们最常去的场所,它也是城市公园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本文中,我们将解释城市公园绿地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城市公园是指为非商业目的而建立的绿色公共空间,可以满足市民活动、休闲、观赏休闲娱乐的需求。
它们通常由规划师和景观设计师按照特定设计图纸、功能和用户体验等因素的设计标准建设,可以建成远离城市喧嚣的绿色港湾。
在城市公园中,最常见的景观设施有草坪、石拱、行人道路、水景、植物、雕塑、湖泊、树林、踏步台等,以及专供各项活动和活动场所,比如广场、剧场、儿童乐园,篮球场、羽毛球场等。
城市公园绿地是指主要用于人们休闲和娱乐的空间,其特点是建筑物比较少,以花坛、草坪、植物、树木、小型水景等自然景观为主。
它们的存在为市民提供了一种实际的、舒适的休闲空间,有助于城市声效环境的改善,从而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
它还可以吸引城市居民前往,增加城市资源的利用率,减轻城市压力,同时也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的机会。
从城市公园和绿地之间的关系上看,可以把它们看作是一种综合环境,互为补充。
城市公园主要是要满足活动、休闲、观赏休闲娱乐等需求,其中各种设施和活动场所可以为公众提供一种实际的、舒适的休闲空间,而绿地则更多元化,主要功能是增加城市景观可观性,吸引城市居民前往,也可以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
因此,城市公园绿地是城市绿色景观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
在城市规划中,市政局应通过设计合理的城市公园绿地系统,充分发挥它们作为景观可观性改善、城市绿化覆盖率提高以及城市多功能空间改善的作用,为市民提供一个更舒适健康的城市环境。
总之,城市公园绿地是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的一种环境,是城市规划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能有效改善城市的景观可观性,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减轻城市压力。
应该加强对城市公园绿地的建设,提高它们的品质,促进城市发展,为城市居民提供一个更舒适和健康的环境。
城市绿地、公园绿地指标解释
![城市绿地、公园绿地指标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9b7f3957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28.png)
添加标题
城市绿地和公园绿地的功能 和作用
第三章
城市绿地和公园绿地的生态功能
添加标题
提供氧气: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气,供人类和其他 生物呼吸。
添加标题
美化环境:城市绿地和公园绿地能够改善城市环境,增 加城市的美观度,提供宜居的生活空间。
添加标题
保护生物多样性:城市绿地和公园绿地是生物多样性的 重要载体,为各种生物提供了生存和繁衍的场所。
添加标题
净化空气:植物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如二氧化 碳、二氧化硫等,净化空气质量。
添加标题
调节气候:植物能够通过蒸腾作用调节气温和湿度,缓 解城市热岛效应。
城市绿地和公园绿地的社会功能
提供休闲空间:城市绿地和公园绿地是市民休闲娱乐的场所,有助于缓解压力,提高 生活质量。
美化城市景观:城市绿地和公园绿地有助于美化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形象。
用地。
添加标题
公园绿地是城市 中重要的公共空 间,是市民休闲 游憩的重要场所, 也是城市生态环 境的重要载体。
添加标题
公园绿地具有改 善城市生态环境、
满足市民休闲游 憩需求、塑造城 市景观风貌等多 重功能,对于提 高城市居民生活 质量和城市环境 质量具有重要作
用。
添加标题
公园绿地的规划 设计应遵循生态 优先、以人为本、 文化传承等原则, 注重绿地的可持 续性和生态效益, 同时强调景观美 学和文化内涵的
改善空气质量:植物能够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有助于改善空气质量。
降低城市热岛效应:城市绿地和公园绿地能够降低城市温度,减轻热岛效应对城市环 境的影响。
城市绿地和公园绿地的经济功能
提升城市形象和品质
促进旅游业发展
提升房地产价值
公园绿地 点状指标
![公园绿地 点状指标](https://img.taocdn.com/s3/m/df4b1b65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06.png)
公园绿地点状指标公园绿地是城市中人们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点状指标是评估公园绿地质量的一种指标体系。
这些指标主要包括公园的景观、植被、设施、管理等方面。
下面将从这些方面来描述公园绿地的点状指标。
一、景观公园的景观是吸引人们前来的重要因素之一。
优美的景观可以给人们带来视觉上的享受和放松,使人们身心愉悦。
公园绿地应该有丰富的植物种类和合理的布局,以营造出自然、和谐的环境。
例如,可以种植各种花卉、树木和草坪,打造出四季有景的公园。
二、植被植被是公园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评价公园绿地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公园应该有丰富的植被覆盖,包括树木、花卉和草坪等。
这些植被不仅可以美化环境,还可以吸收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改善空气质量。
同时,植被还可以提供阴凉和净化空气的功能,为人们提供一个清新、舒适的环境。
三、设施公园绿地的设施是人们进行休闲娱乐的重要条件。
公园应该配备各种设施,如健身器材、游乐设施、休息亭等。
这些设施可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让人们在公园中得到身心的放松和锻炼。
同时,公园还应该有良好的道路和交通设施,方便人们进出公园。
四、管理公园绿地的管理是保证公园质量的重要保障。
公园应该有专业的管理团队,定期对公园进行维护和管理。
他们应该及时修剪植物、清理垃圾、修复设施等,确保公园的整洁和安全。
同时,管理团队还应该加强对公园环境的监控,预防和处理各种突发情况,确保公园绿地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公园绿地的点状指标是评价公园质量的重要依据。
通过对公园的景观、植被、设施和管理等方面的评估,可以全面了解公园的质量和服务水平。
只有不断提升这些指标,才能让公园绿地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理想场所,为城市的发展和人民的幸福做出贡献。
城市公园绿地名词解释
![城市公园绿地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0671e0ab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12.png)
城市公园绿地名词解释城市公园绿地名词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城市公园绿地一直以来都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为城市提供了一片宜人的自然环境,还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休闲娱乐、体育运动和其他各种活动的场所。
但是,很多人对城市公园绿地的名词缺乏认知。
下面就来介绍一下城市公园绿地名词解释。
### 公园公园是一种由政府或社会机构所修建的植物覆盖的人造景观,它具有休闲、文化、娱乐、教育、运动等多种功能,用于满足居民休闲度假、活动、文化学习和体育运动的需要。
### 绿地绿地是一种由政府或社会机构所修建的自然景观,它以植物覆盖为主,用于满足居民休闲度假、活动、文化学习和体育运动的需要。
它具有保护生态环境、净化大气、改善生态环境、改善街道环境、提升市民生活质量的功能。
### 城市公园城市公园是一种由政府或社会机构所修建的自然公园,它是一个集休闲、文化、娱乐、教育、运动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大型公园,用于满足居民休闲度假、活动、文化学习和体育运动的需要,是一个室外的大型景观公园。
### 公园绿地公园绿地是一种由政府或社会机构所修建的大型绿地,它是一个集休闲、文化、娱乐、教育、运动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大型公园,用于满足居民休闲度假、活动、文化学习和体育运动的需要。
其特点是以生态资源为主,以自然景观为核心,并合理利用人工工程,合理布局人工工程,形成完整的生态安全的风景区。
### 园林公园园林公园是一种由政府或社会机构所修建的大型人工园林,它以植物覆盖为主,并合理利用人工工程,合理布局人工工程,形成完整的生态安全的风景区。
它可以通过花园、小径、雕塑、树木、小湖、小流水等形式来表达它独特的风格,用于休闲度假、文化学习及体育运动的需要。
### 乡村公园乡村公园是一种由政府或社会机构所修建的乡村风情园,它以农村风情为主,可以通过乡间小径、树木、小湖、小流水等形式来表达它独特的风格,用于休闲度假、文化学习及体育运动的需要。
公园绿地率标准
![公园绿地率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131cfe90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e2.png)
公园绿地率标准
公园绿地率是指城市绿地面积与城市总面积的比值,是评价城市绿化水平和生
态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
公园绿地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因此,制定和执行公园绿地率标准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首先,公园绿地率标准应当根据城市的实际情况来制定。
不同城市的地理环境、人口密度、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都会对公园绿地率的制定产生影响。
因此,标准的制定需要充分考虑城市的特点,不能一刀切,应当因地制宜。
其次,公园绿地率标准应当与城市发展规划相衔接。
城市规划是城市发展的总
体方向和目标的体现,公园绿地率标准应当与城市规划相一致,以确保城市的绿化建设与城市的整体发展方向相一致,不会出现脱节的情况。
另外,公园绿地率标准的制定还应当考虑居民的实际需求。
城市居民对于绿地
的需求是多样化的,有的人喜欢在绿地中散步休闲,有的人喜欢在绿地中进行体育锻炼,因此,公园绿地率标准的制定应当充分考虑到不同居民的需求,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最后,公园绿地率标准的执行需要有相应的监督和检查机制。
只有在执行过程
中进行监督和检查,才能确保公园绿地率标准的有效执行,避免出现违规行为,保障城市绿化建设的质量和效果。
总之,公园绿地率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只有科
学合理地制定和执行公园绿地率标准,才能有效提高城市的绿化水平,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希望各地相关部门能够重视公园绿地率标准的制定和执行,为城市的绿化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绿地
指以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为主要存在形态的城市用地。
它包含两个层次的内容:一是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用于绿化的土地;二是城市建设用地之外,对城市生态、景观和居民休闲生活具有积极作用、绿化环境较好的区域。
绿化覆盖面积
指城市中的乔木、灌木、草坪等所有植被的垂直投影面积。
包括公园绿地、防护绿地、生产绿地、附属绿地、其他绿地的绿化种植覆盖面积、屋顶绿化覆盖面积以及零散树木的覆盖面积,不含各类绿地中的水域面积以及没有被植被覆盖的面积(硬化道路、无屋顶绿化的建筑物等)。
乔木树冠下重迭的灌木和草本植物不能重复计算。
绿地面积
指报告期末用作园林和绿化的各种绿地面积。
包括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和其他绿地的面积。
(城市绿地分类表附后)
其中:公园绿地城市中向公众开放的、以游憩为主要功能,有一定的游憩设施和服务设施,同时兼有健全生态、美化景观、防灾减灾等综合作用的绿化用地。
它是城市建设用地、城市绿地系统和城市市政公用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产绿地指为城市绿化提供苗木、花草、种子的苗圃、花圃、草圃等圃地。
防护绿地指城市中具有卫生、隔离和安全防护功能的绿地。
包括卫生隔离带、道路防护绿地、城市高压走廊绿带、防风林、城市组团隔离带等。
附属绿地指城市建设用地中绿地之外各类用地中的附属绿化用地。
包括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市政设施用地和特殊用地中的绿地。
其他绿地指对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居民休闲生活、城市景观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有直接影响的绿地。
包括风景名胜区、水源保护区、郊野公园、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林地、城市绿化隔离带、野生动植物园、湿地、垃圾填埋场恢复绿地等。
公园
指常年开放的供公众游览、观赏、休憩、开展科学、文化及休闲等活动,有较完善的设施和良好的绿化环境、景观优美的公园绿地。
包括综合性公园、儿童公园、文物古迹公园、纪念性公园、风景名胜公园、动物园、植物园、带状公园等。
不包括居住小区及小区以下的游园。
统计时只统计市级和区级的综合公园、专类公园和带状公园。
并按每个公园分别填报。
其中:门票免费公园指对公众免费开放,不售门票的公园。
公园面积
指报告期末综合公园、专类公园和带状公园的全部占地总面积。
即公园内的园路及铺装场地,管理建筑用地,游览、休憩、服务公用建筑用地,绿化用地及水域面积的总和。
其中:水域面积指报告期末公园区域面积内的水面面积。
本表说明:
1、《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 85-2002),经建设部2002年6月3日以建标[2002]135号文批准,已经发布。
本标准将绿地分为大类(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和其他绿地)、中类、小类三个层次,共5大类、13中类、11小类。
2、现行的统计报表不再使用原有"公共绿地"的概念,而用"公园绿地",这两者之间有以下不同点:
其一,"公共绿地"从字面上看强调的是公共性,而"公园绿地"则直接体现的是这类绿地的功能性。
"公园绿地"并非"公园"和"绿地"的叠加,不是公园和其他类别绿地的并列,而是
对具有公园作用的所有绿地的统称,即公园性质的绿地。
其二,"公园绿地"包括综合公园、专类公园、带状公园、街旁游园和社区公园。
3、不能将绿地分类中"公园绿地"的所有**公园都统计为公园,公园个数和公园面积仅统计市级和区级以上的综合公园、专类公园和带状公园。
4、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属于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其他绿地属于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外。
5、绿地应以绿化用地的平面投影面积为准,每块绿地只应计算一次。
绿地分类表
大类
中类
小类
内容与范围
备注
公园绿地
向公众开放,以游憩为主要功能,兼具生态、美化、防灾等作用的绿地
综合公园
内容丰富,有相应设施,适合于公众开展各类户外活动的规模较大的绿地
全市性公园
为全市民服务,活动内容丰富、设施完善的绿地
区域性公园
为市区内一定区域的居民服务,具有较丰富的活动内容和设施完善的绿地
社区公园
为一定居住用地范围内的居民服务,具有一定活动内容和设施的集中绿地
不包括居住组团绿地
居住区公园
服务于一个居住区的居民,具有一定活动内容和设施,为居住区配套建设的集中绿地
服务半径:
0.5-1.0km
小区游园
为一个居住小区的居民服务、配套建设的集中绿地
服务半径:
0.3-0.5km
专类公园
具有特定内容或形式,有一定游憩设施的绿地
儿童公园
单独设置,为少年儿童提供游戏及开展科普、文体活动,有安全、完善设施的绿地
动物园
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移地保护野生动物,供观赏、普及科学知识,进行科学研究和动物繁育,并具有良好设施的绿地
植物园
进行植物科学研究和引种驯化,并供观赏、游憩及开展科普活动的绿地
历史名园
历史悠久,知名度高,体现传统造园艺术并被审定为文物保护单位的园林
风景名胜公园
位于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以文物古迹、风景名胜点(区)为主形成的具有城市公园功能的绿地
游乐公园
具有大型游乐设施,单独设置,生态环境较好的绿地
绿地占地比例应大于等于65%
其他专类公园
除以上各种专类公园外具有特定主题内容的绿地。
包括雕塑园、盆景园、体育公园、纪念性公园等
绿地占地比例应大于等于65%
带状公园
沿城市道路、城墙、水滨等,有一定游憩设施的狭长形绿地
街旁绿地
位于城市道路用地之外,相对独立成片的绿地,包括街道广场绿地、小型沿街绿化用地等绿地占地比例应大于等于65%
生产绿地
为城市绿化提供苗木、花草、种子的苗圃、花圃、草圃等圃地
防护绿地
城市中具有卫生、隔离和安全防护功能的绿地。
包括卫生隔离带、道路防护绿地、城市高压走廊绿带、防风林、城市组团隔离带等
附属绿地
城市建设用地中绿地之外各类用地中的附属绿化用地。
包括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市政设施用地和特殊用地中的绿地
居住绿地
城市居住用地内社区公园以外的绿地,包括组团绿地、宅旁绿地、配套公建绿地、小区道路绿地等
公共设施绿地
公共设施用地内的绿地
工业绿地
工业用地内的绿地
仓储绿地
仓储用地内的绿地
对外交通绿地
对外交通用地内的绿地
道路绿地
道路广场用地内的绿地,包括行道树绿带、分车绿带、交通岛绿地、交通广场和停车场绿地等
市政设施绿地
市政公用设施用地内的绿地
特殊绿地
特殊用地内的绿地
其他绿地
对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居民休闲生活、城市景观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有直接影响的绿地。
包括风景名胜区、水源保护区、郊野公园、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林地、城市绿化隔离带、野生动植物园、湿地、垃圾填埋场恢复绿地等
位于建设用地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