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漏斗经典案例
五个的沟通案例分析
![五个的沟通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0ca05e2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517c647.png)
五个的沟通案例分析沟通是人际交往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良好的沟通能够有效地传达信息,提高工作效率,增进关系的和谐。
然而,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沟通常常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和问题。
下面将通过五个案例来分析沟通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案例一:团队项目中的沟通问题在一个团队项目中,由于成员之间沟通不畅,导致信息不对称,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理解和看法,导致项目进展缓慢。
此外,部分成员不愿意沟通问题,导致隐患和错误无法及时发现。
解决方案: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和机制,例如定期开展团队会议,让各个成员可以分享自己的想法和困惑,达成共识。
同时,建立一个开放的沟通环境,鼓励每个成员提出问题和建议,及时解决难题,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
案例二:上下级之间的沟通问题在一个公司中,员工往往觉得上级不理解自己的想法和需求,上级则认为员工不够主动,无法领会意图。
这导致员工无法得到正确的指导和支持,工作效率低下。
解决方案:增进上下级之间的理解和信任,可以通过双向反馈来实现。
上级应该定期与下级交流,了解他们的困惑和需求,提供帮助和指导。
而员工也应该主动向上级沟通自己的问题和困难,并积极参与工作,展示自己的能力。
案例三:跨部门协作中的沟通问题在一个跨部门协作的项目中,不同部门之间的沟通经常出现问题,导致信息不通畅,进而影响整个项目的进展。
例如,一个部门做出了决策,却没有及时告知其他相关部门。
解决方案:建立跨部门沟通的机制,例如定期组织协调会议,让各个部门的代表可以分享自己的进展和问题。
此外,建立一个共享的信息平台,让每个部门都能够及时了解项目的最新进展和决策,减少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案例四:跨文化沟通问题在一个国际公司中,员工来自不同的国家和文化背景,语言和交流方式不同,导致沟通出现障碍,误解和冲突。
解决方案:培养跨文化沟通的能力和意识,例如开展跨文化培训,让员工了解其他文化的差异和习惯,提升他们的沟通技巧。
此外,建立一个多元化的团队,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可以互相学习和合作,增进彼此之间的理解和尊重。
五个经典的沟通案例分析
![五个经典的沟通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7d2d0fdf18583d0486459d4.png)
事例一:不会交流,从同事到冤家小贾是公司销售部一名职工,为人比较平和,不喜争吵,和同事的关系处得都比较好。
可是,前一段时间,不知道为何,同一部门的小李老是到处和他过不去,有时还成心在他人眼前指桑骂槐,对跟他合作的工作任务也都存心让小贾做得多,甚至还抢了小贾的好几个老客户。
开初,小贾感觉都是同事,没什么大不了的,忍一忍就算了。
可是,看到小李这样猖狂,小贾一负气,告到了经理那边。
经理把小李责备了一通,此后,小贾和小李成了绝对的冤家了。
事例评论:小贾所碰到的事情是在工作中常常出现的一个问题。
在一段时间里,同事小李对他的态度大有改变,这应当是让小贾有所警备的,应当留意能否是哪里出了问题了。
可是,小贾不过一味的谦让,这个谦让不是一个好方法,更重要的应当是多交流。
小贾应当考虑能否是小李有了一些什么想法,有了一些误解,才让他对自己的态度变得这么恶劣,他应当主动实时和小李进行一个真挚的交流,比方问问小李能否是自己什么地方做得不对,让他尴尬了之类的。
任何一个人都不喜爱与人结仇的,可能他们之间的误解和矛盾在比较浅的时候就会经过实时的交流而消逝了。
可是结果是,小贾到了忍不下去的时候,他选择了起诉。
其实,找主管来说明一些事情,不可以说方法不对。
重点是怎么办理。
可是,在这里小贾、部门主管、小李三人犯了一个共同的错误,那就是没有坚持“对事不对人”,主管做事也过于轻率,没有起到应有的调理作用,他的一番责备反而加剧了二人之间的矛盾。
正确的做法是应当把两方产生误解、矛盾的疙瘩解开,增强职工的交流来办理这件事,我想这样做的结果必定会好得多。
我们每个人都应当学会主动地交流,真挚地交流,策略地交流,这样一来就能够化解好多工作与生活中完整能够防止发生的误解和矛盾。
事例二:相同的事物,不同的理解前些日子出差,客户的公司门口有一家宠物店,看到宠物店中有一条小狗,经过一番讲价还价,把小狗买了下来带回家去。
夜晚给二姐打电话,告诉她我买了一条博美,她特别快乐,立刻咨询狗是什么颜色,多大了,可爱吗?夜晚,大姐打电话来咨询我近来的状况,小狗在我接电话的时候叫起来,大姐在电话里一听到有狗在叫,就问能否很脏,咬人吗?有没有打预防针相同是关于一条狗的理解,但是不同的人反应的确差异很大。
沟通中的漏斗原理
![沟通中的漏斗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cec47010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12ddc1f.png)
沟通中的漏斗原理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心里想的是一回事,说出来是另一回事,别人听进去的又是另外一回事,最后做出来的结果和你最初想的完全不一样了呢?这就像是一个漏斗,咱们的想法在沟通这个大漏斗里不断地漏走、变形,这就是沟通中的漏斗原理啦。
那这个漏斗到底是怎么漏的呢?咱们来好好瞧瞧。
假设你心里有个非常棒的想法,这个想法是100%完整的,就像一个装满水的水桶,一滴水都不少。
比如说,你想和小伙伴一起办一个超级有趣的户外烧烤聚会。
你在心里已经把这个聚会策划得超级完美了,从要买什么食材、带什么工具,到在哪个公园的哪个角落举办,还有每个人要负责什么事情,都想得清清楚楚。
这时候,你的这个想法是100%的存在于你的脑海里的。
然后呢,你开始把这个想法说出来。
你可能会说:“咱们办个户外烧烤呗,可有意思了。
”你看,这和你心里想的完整计划比起来,是不是少了很多内容呀?就像水桶里的水开始往漏斗里倒,一下子就只剩下80%了。
这是因为我们在表达的时候,不可能把所有的细节一下子全都说出来,有些东西可能觉得不重要就省略了,或者是自己表达能力有限,没有办法把心里想的完完全全地转化成语言。
接着,你的小伙伴听你这么一说,他接收到的信息又会减少。
他可能只听到了“户外烧烤”这几个字,然后他的理解可能就是简单地在户外烤点东西吃,至于你心里想的那些食材、工具、地点、分工,他根本就没听进去多少。
这就像漏斗里的水又漏了一些,只剩下60%了。
因为每个人在听别人说话的时候,都会受到自己的经验、知识、注意力等因素的影响。
他可能当时正在想别的事情,或者他对户外烧烤的理解本来就很简单,所以他听到的和你想表达的就有了差距。
最后呢,小伙伴按照他听到的去做的时候,可能就只做了在户外烤了几根香肠这么简单的事情,这和你最初的完美计划相差得可不是一星半点啊。
这就像漏斗里的水到最后只剩下40%甚至更少了。
这是因为在执行的过程中,又会出现各种新的情况,比如说他可能没有理解你说的“户外”是哪个具体的户外,或者他根本就没打算按照你想的那样去精心准备食材和工具。
沟通,需要一个漏斗!
![沟通,需要一个漏斗!](https://img.taocdn.com/s3/m/c0d4ce02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fa.png)
沟通,需要一个漏斗!有时候你是不是感觉自己所说的话别人只听懂了一部分?这到底是自己的表达有问题,还是对方的理解有问题?这个问题可以在沟通漏斗里找到答案。
正如你所看到的沟通漏斗(Communication funnel),它为倒金字塔状,呈现由上至下逐渐减小的趋势。
表达者想说的就是倒金字塔中最高部分——100%的内容,当你在他人面前表达的时候,因为表达能力或者当时情绪的影响,你已经漏掉了20%。
剩下的80%就进入了第二阶段,成为你实际说出来的。
但是这80%并不会被听者全部接受,沟通的环境也会影响沟通的效率,导致只有60%得到进入听者耳朵的通行证。
但是进入耳朵的并不代表能听懂,能真正被吸收的只剩40%。
听懂之后能用行动来实现的就只剩下了最后的20%。
在沟通中,表达者心里所想的100%,听者行动时却只有20%。
我们需要的是在这个沟通漏斗中加上一个小塞子——沟通的技巧,这样漏斗漏得才会越来越少。
从100%到20%,每一层都少去了一个20%,那么这四个20%都跑到哪里去了呢?第一个20%,从心里想的到嘴上说出来的。
这中间少的20%可能是由于你缺乏沟通的技巧而遗漏了,也有可能是你根本讲不出口。
为了少遗漏内容,在讲之前先列一个提纲,在头脑里面梳理一遍,想想还有什么被忽略的;对于讲不出的内容,可以请别人代讲或者可以换一种比较委婉的方式讲出来。
此时,表达者使用必要的沟通技巧显得格外重要。
第二个20%,从嘴上说的到别人听到的。
这20%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受到环境的影响而缺失的。
提供一个良好的沟通环境,能够提高沟通的效率。
从听者角度来看,如果听者没有过耳不忘的记忆力,必要的笔记还是有帮助的。
假如沟通内容很重要,那么一个良好的沟通环境就是沟通的保护伞。
第三个20%,从听到的到听懂的。
孔老夫子告诉我们需要不耻下问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
但事实上,总是有很多人不懂装懂,这个20%就是这么消失的。
此时,表达者的反侦察能力需要进一步的提高,在说完一部分内容之后,可以先不忙着讲下一部分,先试一试向听者提几个问题,看看听者到底听懂了几分。
四个的沟通案例分析
![四个的沟通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5ac8ac4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b5.png)
四个的沟通案例分析案例一:销售团队的沟通问题背景:销售团队中,有一位销售人员负责与客户进行业务洽谈和合同签订,但该销售人员在沟通中经常出现问题,导致无法顺利达成合作。
分析:1.沟通方式不当:该销售人员在与客户交流时,常常心急火燎,语速过快,使得客户很难理解他所传达的信息。
另外,他很少主动倾听客户的需求,而是过于关注自己的产品特点和优势,忽视了客户的真正需求。
2.沟通技巧欠缺:该销售人员在业务洽谈中没有运用有效的沟通技巧,如积极倾听、表达清晰、问问题、确认理解等。
这导致他无法准确地理解客户的需求,无法提供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3.缺乏团队协作:该销售人员与其他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也存在问题。
他往往做决策时不与团队协商,也不把团队成员的意见纳入考虑,导致团队内部的合作和协作效果不佳。
改进措施:1.提供培训:为销售团队提供针对性的沟通技巧培训,教授如何与客户进行有效的沟通,包括倾听技巧、表达清晰、提问技巧等。
2.倡导团队协作:鼓励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和合作,组织团队讨论和经验分享,提高团队协作效果。
3.设立目标:帮助销售人员明确自己的目标和使命,并与团队成员进行目标共识,提高整个团队的凝聚力。
4.领导者示范:团队领导者要以身作则,展示良好的沟通和协作能力,鼓励团队成员跟随学习。
案例二:跨部门协作的沟通问题背景:在公司中,销售部门负责与客户洽谈并传递订单给生产部门,但两个部门之间的沟通经常出现问题,导致订单处理不及时,影响客户满意度。
分析:1.沟通渠道不畅:销售部门和生产部门之间没有建立起良好的沟通渠道,经常会出现信息延迟、传递不畅的情况,导致订单处理时间延长。
2.缺乏明确的沟通流程:销售部门和生产部门之间没有明确的沟通流程,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和沟通节点,导致双方在沟通中存在信息缺失和重复的问题。
3.沟通内容不准确:销售部门在传递订单给生产部门时,没有提供足够详细和准确的信息,导致生产部门无法理解客户需求和订单要求,处理出现问题。
沟通漏斗的三个典型案例
![沟通漏斗的三个典型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c0b5d8967fd5360cba1adbf9.png)
沟通漏斗的三个典型案例“沟通漏斗”,便是在人与人相处时,一个人一般只有讲出预期的80%,另一方听见的数最多只有是60%,听得懂的却仅有40%,实行时,仅有20%了。
换句话说,一个人常说的80%,另一方只有实行到20%,这也就是沟通交流中的“80∕20规律”,今日我给大伙儿共享三个沟通漏斗典型案例,期待对大伙儿有一定的协助。
沟通漏斗典型案例一20xx年7月25日中午1点上下,格林豪泰东莞商务宾馆715屋子顾客陈先生到前台接待退房流程结帐。
外边正大雨滂沱,顾客明确提出请前台接待服务生帮他打一下伞,他要到大马路正对面打出租车。
当日前台接待值勤的是俩位女员工(厅面总经理和一名朋友),听见顾客提的规定时,厅面值班经理充分考虑他们俩的身高都较为矮,不上一米6,而顾客身高较为高,超出1米8,给顾客打伞不太便捷,想起店内的销售人员朋友个子一米78,给顾客撑伞较为适合。
因此,厅面主管就对顾客讲了一句:"请您稍等一下",随后就逐渐打电话给销售人员朋友。
但电話刚连通,顾客就离开了。
厅面主管想叫住顾客,可是顾客沒有回复,远去了。
最终,这名顾客在客人满意度测评得分中给了0分点评。
沟通漏斗典型案例二过去,飞英生态公园有一家人,一个媳妇,一个丈夫。
她们有一个女孩。
含意尽管没有错,但我那时候听着就感觉怪怪的。
一边记一边内心惦记着,如今讲给小孩子听的小故事也开拓创新了,老公和老婆的张口就来。
可今天上午放学后接旸旸时,一开启文本文档我也乐了。
由于教师用记号笔各自在小故事里的“媳妇”和“丈夫”后面各加了一个“婆”字和一个“公”字。
原来是这个样子!这个故事被旸旸吞掉了两字。
这两字一再加上,小故事的味儿相去甚远,童真童趣立马显现出来。
沟通漏斗典型案例三1920xx年,在国外,连长对值勤的军人说:“明天大概八点钟上下,哈雷彗星将很有可能在大家这一地域见到,这颗陨星每过76年才可以看到一次。
指令全部战士,着野外服在操场上结合,我将向她们表述这一少见的状况;假如雨天得话,就在会堂结合,我来为她们放一部相关陨星的电影。
沟通漏斗的经典案例
![沟通漏斗的经典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805f95ffa45177232e60a20e.png)
沟通漏斗的经典案例沟通漏斗经典案例一1910年,在美国,营长对值班的军官说:“明晚大约八点钟左右,哈雷彗星将可能在我们这个地区看到,这颗彗星每隔76年才能看见一次。
命令所有士兵,着野战服在操场上集合,我将向他们解释这一罕见的现象;如果下雨的话,就在礼堂集合,我为他们放一部有关彗星的影片。
”值班军官立即执行营长的命令,对连长说:“根据营长的命令,明晚八点,每隔76年才能看见一次哈雷彗星将在操场上空出现。
如果下雨的话,就让士兵穿着野战服列队前往礼堂,这一罕见的现象将在那里出现。
”连长立即执行值班军官的命令,对排长说:“根据营长的命令,明晚八点,非凡的哈雷彗星将军穿野战服在礼堂中出现,这是每隔76年才出现的事。
如果操场上下雨的话,营长将下达另一个命令,这种命令每隔76年才会出现一次。
”排长立即执行值班连长的命令,对班长说:“明晚八点,营长将带着哈雷彗星在礼堂中出现,这是每隔76年才出现的事。
如果下雨的话,营长将命令彗星穿上野战服到操场上去。
”最后,班长对士兵说:“在明晚八点下雨的时候,著名的76岁的哈雷将军将在营长的陪同下身着野战服,开着那辆彗星牌汽车,经过操场前往礼堂。
”同样道理,在企业经营中,谁能保证你们企业不会发生像哈雷彗星通知这样的笑话。
其实,我们经常会遇到“沟通漏斗”,经常会遇到信息在传递过程中失真的问题。
一旦信息失真,员工就会部分理解,执行就会大打折扣,生产效率会大大下降,企业效益会大受影响,严重时,会造成企业倒闭;当追究起责任时,大家就会互相埋怨,进而会直接影响人际关系。
所以,一定要掌握一些沟通技巧,争取让这个沟通漏斗“漏”的越来越少。
沟通漏斗经典案例二昨晚旸旸的记事本作业要求记湖州的“塔里塔”——飞英塔的故事。
故事的开头,旸旸是这样复述给我听的:从前,飞英公园有一家人,一个老婆,一个老公。
他们有一个女孩。
意思虽然没错,但我当时听着就觉得别扭。
一边记一边心里想着,现在讲给小朋友听的故事也与时俱进了,老公老婆的张口就来。
五个经典的沟通案例分析
![五个经典的沟通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e77dc18eff9aef8941e065b.png)
五个经典的沟通案例分析案例一:不会沟通,从同事到冤家小贾是公司销售部一名员工,为人比较随和,不喜争执,和同事的关系处得都比较好。
但是,前一段时间,不知道为什么,同一部门的小李老是处处和他过不去,有时候还故意在别人面前指桑骂槐,对跟他合作的工作任务也都有意让小贾做得多,甚至还抢了小贾的好几个老客户。
起初,小贾觉得都是同事,没什么大不了的,忍一忍就算了。
但是,看到小李如此嚣张,小贾一赌气,告到了经理那儿。
经理把小李批评了一通,从此,小贾和小李成了绝对的冤家了。
案例点评:小贾所遇到的事情是在工作中常常出现的一个问题。
在一段时间里,同事小李对他的态度大有改变,这应该是让小贾有所警觉的,应该留心是不是哪里出了问题了。
但是,小贾只是一味的忍让,这个忍让不是一个好办法,更重要的应该是多沟通。
小贾应该考虑是不是小李有了一些什么想法,有了一些误会,才让他对自己的态度变得这么恶劣,他应该主动及时和小李进行一个真诚的沟通,比如问问小李是不是自己什么地方做得不对,让他难堪了之类的。
任何一个人都不喜欢与人结怨的,可能他们之间的误会和矛盾在比较浅的时候就会通过及时的沟通而消失了。
但是结果是,小贾到了忍不下去的时候,他选择了告状。
其实,找主管来说明一些事情,不能说方法不对。
关键是怎么处理。
但是,在这里小贾、部门主管、小李三人犯了一个共同的错误,那就是没有坚持“对事不对人”,主管做事也过于草率,没有起到应有的调节作用,他的一番批评反而加剧了二人之间的矛盾。
正确的做法是应该把双方产生误会、矛盾的疙瘩解开,加强员工的沟通来处理这件事,我想这样做的结果肯定会好得多。
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学会主动地沟通,真诚地沟通,策略地沟通,如此一来就可以化解很多工作与生活中完全可以避免发生的误会和矛盾。
案例二:同样的事物,不同的理解前些日子出差,客户的公司门口有一家宠物店,看到宠物店中有一条小狗,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把小狗买了下来带回家去。
晚上给二姐打电话,告诉她我买了一条博美,她非常高兴,马上询问狗是什么颜色,多大了,可爱吗?晚上,大姐打电话来询问我最近的情况,小狗在我接电话的时候叫起来,大姐在电话里一听到有狗在叫,就问是否很脏,咬人吗?有没有打预防针……同样是对于一条狗的理解,然而不同的人反映的确差别很大。
沟通漏斗案例
![沟通漏斗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10957968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b0.png)
沟通漏斗案例沟通漏斗是指在市场营销中,通过不同的渠道和手段吸引潜在客户,并将他们转化为实际购买者的过程。
下面我们将通过一个案例来详细介绍沟通漏斗的具体应用。
某公司推出了一款新的智能手表,希望通过市场营销活动吸引更多的消费者购买。
首先,他们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关于手表功能和特点的宣传信息,吸引了大量潜在客户的关注。
这些潜在客户通过点击链接或者关注公众号等方式进入了公司的官方网站,了解更多关于产品的详细信息。
在这一阶段,公司需要确保官网内容的吸引力和信息的完整性,以留住潜在客户的兴趣。
接下来,公司通过邮件营销的方式,向这些潜在客户发送了关于手表的促销活动和优惠信息。
这些邮件中包含了购买手表的链接和购买指引,引导潜在客户进入购买环节。
在这一阶段,公司需要确保邮件内容的吸引力和购买链接的便捷性,以促使潜在客户进入购买环节。
随后,公司通过线下实体店和线上电商平台开展了促销活动,吸引潜在客户进行购买。
在这一阶段,公司需要确保促销活动的吸引力和购买渠道的便捷性,以促使潜在客户最终完成购买行为。
通过上述案例,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沟通漏斗在市场营销中的应用。
从吸引潜在客户的关注,到引导他们进入购买环节,再到最终完成购买行为,每个阶段都需要公司精心设计和营销策划。
只有在每个环节都做到位,才能最大程度地提高转化率,实现市场营销的最终目标。
在实际应用中,公司需要不断优化沟通漏斗的各个环节,提高各个阶段的转化率。
比如,可以通过数据分析来了解潜在客户的兴趣点和需求,从而精准制定营销策略;可以通过A/B测试来优化官网内容和邮件营销效果,提高客户的点击率和转化率;可以通过定期的市场调研和客户反馈来了解促销活动的效果,及时调整和优化活动方案。
总之,沟通漏斗是市场营销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涉及到吸引客户、引导购买和最终转化的全过程。
只有在每个环节都做到位,才能实现市场营销的最终目标。
希望通过本文的案例分析,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沟通漏斗的应用和优化方法,提高市场营销的效果和转化率。
沟通漏斗总结(优选4篇)
![沟通漏斗总结(优选4篇)](https://img.taocdn.com/s3/m/326ca353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aa.png)
沟通漏斗总结第1篇第一个漏掉20%(你心里说的100%,你嘴上说的80%)的原因是:一没有记住重点;二不好意思讲。
解决办法:一写下要点;二请别人代讲。
第二个漏掉20%(你嘴上说的80%,别人听到的60%)的原因是:一你自己在讲话时有干扰;二他人在听话时有干扰;三没有笔记。
解决办法:一避免干扰;二记笔记。
第三个漏掉20%(别人听到的60%,别人听懂的40%)的原因是:不懂装懂。
解决办法:一质问;二问他有没有其他想法。
第四个漏掉20%(别人听懂的40%,别人行动的20%)的原因是:一没有办法;二缺少监督。
解决办法:一具体办法;二监督到位。
选择性沟通。
时间、地点、人物、事项是其中的四个重点。
我认为还有事项的标准、程序、完成时间、检查时间等。
多种形式沟通,反复强调。
集体沟通、分别沟通、会议沟通、语言沟通、邮件沟通、书面沟通、文件沟通……都是可以选择和组合运用的沟通形式。
现实中的多数管理者往往会犯如下几个错误:1、认为某事已经讲过了,就没有更多沟通的必要了,孰不知多种形式的反复沟通,更利于统一认识,将指令及计划的相关重点深入团队成员内心;2、认为嘴上讲过了,就没有必要再以书面文件及邮件等形式沟通,孰不知口头的沟通会更多的“xxx右耳出”,并缺乏书面文件及邮件沟通形式的严肃性、法效感;3、认为大会上已经讲过了,区别及单独沟通就没有必要了,孰不知每位团队成员的理解力、知识面、技能、问题敏感意识,甚至是所面临的执行环境、执行条件都存在极大的差异,而这些差异正是造成执行力高低不同的重要原因。
4、给下属们一定讨论的机会。
每一个有着太多经验的人,心里面都会装着太多的“成见”,你跟他沟通的,和他具体执行的就会因此存在偏差。
面对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可以给予适当讨论的机会,明确要点、阐明要求,以让他们以我们指明的方向、要求的速度、规定的标准,行进在正确的执行道路上。
5、节点及关键点沟通。
每一项执行计划及指令,都存在它的关键时间节点,以及影响执行成效及成败的关键绩效点,这是管理者们需要强化管控的,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强化在这些节点及关键点上的沟通。
五个经典的沟通案例分析
![五个经典的沟通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986eb4f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83.png)
五个经典的沟通案例分析案例一:福特汽车公司与火炬传递员工的沟通失败福特汽车公司在2024年参与了里约奥运会的火炬传递活动,为此制作了一辆特别定制的街头赛车。
然而,在活动进行的过程中,火炬传递员工对于汽车的设计和车型表示了质疑和不满。
这一事件成为媒体报道的焦点,福特汽车公司面临了可观的声誉损失。
在这个案例中,福特汽车公司与火炬传递员工之间的沟通失败是导致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福特汽车公司未能及时、适当地与这些员工进行沟通,未能解决员工的疑虑和不满。
如果福特汽车公司能够更早地意识到这种问题,并与员工进行深入交流和沟通,那么可能会避免这种声誉损失。
案例二:可口可乐公司的“新可口可乐”推出失败在1985年,可口可乐公司作出决定推出新配方的可口可乐来抗衡竞争对手百事可乐。
然而,在产品上市后不久,消费者的反应十分负面,对于新配方的可乐不喜欢。
这一情况导致了该公司声誉的受损,最终使得可口可乐公司不得不重新推出经典配方。
在这个案例中,可口可乐公司的沟通失败主要表现在产品的宣传和推广上。
尽管公司试图利用新可口可乐的产品上市来激发公众的兴趣,但在产品未上市前并没有做足够的调查和市场研究。
如果可口可乐公司能够提前与消费者进行更充分的沟通,那么可能会避免这一失败。
案例三:英国广播公司(BBC)就金融危机进行的采访在2024年金融危机期间,BBC采访了一位在伦敦街头遇到的投资银行家。
这个采访引起了公众的愤怒,因为这位银行家表现出对危机的漠不关心和自大态度。
这一事件成为了公司信誉的宣布,造成了公司形象和公众信任的严重损失。
在这个案例中,BBC的沟通失败主要在于无视公众的情绪和舆论预期。
尽管采访可以被认为是客观记录,但缺乏对公众的敏感性和情感智力,导致了这次采访的失败。
如果BBC能够更加关注公众的情绪和反应,并在采访之前进行更多的调查和准备,那么可能会避免这种声誉损失。
案例四:英特尔公司的处理器漏洞危机在2024年,英特尔公司面临了处理器漏洞“谱仪”和“熔断器”的危机。
沟通漏斗定律的内容
![沟通漏斗定律的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838b69d6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2f.png)
沟通漏斗定律的内容1. 你知道沟通漏斗定律吗?就像漏斗一样,信息在传递过程中会不断流失!比如说,我跟朋友说我想去海边看漂亮的贝壳,结果传到他那就变成我只是想去海边,贝壳的事儿没了!这多可惜呀!2. 沟通漏斗定律可太神奇了!我们心里想的是 100%,说出来可能就剩80%了。
就好像我精心计划了一场超级浪漫的约会,满心欢喜地跟另一半描述,结果他好像只听进去了一部分重要的点,其他细节都没了,哎呀!3. 想想看,沟通漏斗定律多普遍啊!老师在课堂上讲了一堆知识点,学生真正理解吸收的能有多少呢?比如老师说宇宙的奥秘无穷无尽,到了有些同学那就变成宇宙有点神奇,这差距多大呀!4. 沟通漏斗定律在工作中也常见呢!领导布置个任务,说要这样那样做,等传到下面执行,可能就走样了!就好像说要盖一栋漂亮的大楼,最后盖出来好像总有些地方不太对劲儿,郁闷不?5. 哎呀呀,沟通漏斗定律无处不在呀!和家人商量去哪里玩,我说要去爬山看日出,结果到最后变成了随便出去转转,那看日出的美好都没了,真让人无奈!6. 你不能小瞧沟通漏斗定律啊!在团队合作时,明明说好了分工明确,结果落实的时候却乱套了。
好比说要一起做个精美的蛋糕,最后发现有些步骤根本没人做,这可咋整!7. 沟通漏斗定律影响可大了!和客户沟通需求,说清楚了要这样的效果,最后呈现出来却不是那么回事!就像要订做一件特别合身的衣服,结果穿上却不是想象中的样子,这多糟糕啊!8. 注意啦,这就是沟通漏斗定律哦!本来计划得好好的一次旅行,把各种注意事项都跟伙伴们说了,结果到了目的地还是状况百出!这不就像是准备了一场完美的演出,却出了不少小纰漏嘛!9. 所以啊,一定要重视沟通漏斗定律!我们在沟通的每一个环节都要尽可能地减少信息的流失。
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的交流更顺畅,更有效!就像建房子要打好基础,沟通也要做好每个环节,才能让一切都妥妥的呀!。
沟通漏斗的三个经典案例优秀9篇
![沟通漏斗的三个经典案例优秀9篇](https://img.taocdn.com/s3/m/68fd2365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3d.png)
沟通漏斗的三个经典案例优秀9篇沟通漏斗的三个经典案例篇一案例涉及人员:主管:财务部陈经理下属:财务部员工小马和销售部员工小李案例情景:财务部陈经理结算了一下上个月部门的招待费,发现有一千多块没有用完。
按照惯例他会用这笔钱请手下员工吃一顿,于是他走到休息室叫员工小马,通知其他人晚上吃饭。
快到休息室时,陈经理听到休息室里有人在交谈,他从门缝看过去,原来是小马和销售部员工小李两人在里面。
呃小李对小马说,你们部陈经理对你们很关心嘛,我看见他经常用招待费请你们吃饭。
得了吧小马不屑的说到,他就这么点本事来笼络人心,遇到我们真正需要他关心、帮助的事情,他没一件办成的。
你拿上次公司办培训班的事来说吧,谁都知道如果能上这个培训班,工作能力会得到很大提高,升职的机会也会大大增加。
我们部几个人都很想去,但陈经理却一点都没察觉到,也没积极为我们争取,结果让别的部门抢了先。
我真的怀疑他有没有真正关心过我们。
别不高兴了,小李说,走,吃饭去吧。
陈经理只好满腹委屈地躲进自己的办公室。
案例分析:1、谁犯了错误:陈经理作为中层经理,手中掌握的资源有限,不可能经常给员工加薪和升职,利用手中现有的一点权力进行小恩小惠。
这样来博得下属的好感,融洽人际关系,为工作增添润滑剂,所以陈经理如果从工作角度出发,对下属实行小恩小惠是正常的,没有任何小恩小惠才反常。
但是在这个案例中陈科长的小恩小惠得到了下属的抱怨,为什么呢?是因为他使用的方式不对,员工最重要和最基本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培训的机会没有争取到,所以对员工来说,小恩小惠就变了滋味,没有了效果,所谓的双因素理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在保健因素没有到位之前,激励要素是没有用处的。
这是错误一。
公司的招待费用省下来,按道理是要上缴回公司的,陈经理没有权力用来请员工吃饭的,更何况他是财务部经理,掌管公司的财政大权,把招待费节省下来请员工吃饭,以后怎么克扣其他部门的费用?消息传出去,部门的威信就会降低。
沟通漏斗的三个经典案例
![沟通漏斗的三个经典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295dde50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fe.png)
沟通漏斗的三个经典案例“沟通漏斗”,就是在人与人沟通时,一个人通常只能说出预想的80%,对方听到的最多只能是60%,听懂的却只有40%,执行时,只有20%了。
也就是说,一个人所说的80%,对方只能执行到20%,这也就是沟通中的“80∕20法则”,今天店铺给大家分享三个沟通漏斗经典案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沟通漏斗经典案例一2012年7月25日下午1点左右,格林豪泰东莞厚街商务酒店715房间客人周先生到前台退房结账。
外面正下着雨,客人提出请前台服务员帮他打一下伞,他要到马路对面打出租车。
当天前台值班的是两位女员工(前厅副经理和一名同事),听到客人提的要求时,前厅值班经理考虑到她们俩的个子都比较矮,不到1米6,而客人个子比较高,超过1米8,给客人撑伞不太方便,想到店里的销售员同事身高1米78,给客人打伞比较合适。
于是,前厅经理就对客人说了一句:"请您稍等一下",然后就开始打电话给销售员同事。
但电话刚刚打通,客人就走了。
前厅经理想叫住客人,但是客人没有回应,走远了。
最后,这名客人在宾客满意度调查评分中给了0分评价。
沟通漏斗经典案例二从前,飞英公园有一家人,一个老婆,一个老公。
他们有一个女孩。
意思虽然没错,但我当时听着就觉得别扭。
一边记一边心里想着,现在讲给小朋友听的故事也与时俱进了,老公老婆的张口就来。
可今天下午放学接旸旸时,一打开记事本我就乐了。
因为老师用红笔分别在故事里的“老婆”和“老公”后边各加了一个“婆”字和一个“公”字。
原来是这样!这个故事被旸旸吃掉了两个字。
这两个字一加上,故事的味道迥然不同,童趣立现。
沟通漏斗经典案例三1910年,在美国,营长对值班的军官说:“明晚大约八点钟左右,哈雷彗星将可能在我们这个地区看到,这颗彗星每隔76年才能看见一次。
命令所有士兵,着野战服在操场上集合,我将向他们解释这一罕见的现象;如果下雨的话,就在礼堂集合,我为他们放一部有关彗星的影片。
”值班军官立即执行营长的命令,对连长说:“根据营长的命令,明晚八点,每隔76年才能看见一次哈雷彗星将在操场上空出现。
沟通漏斗的案例分享
![沟通漏斗的案例分享](https://img.taocdn.com/s3/m/3e7ab0b0700abb68a982fbc0.png)
沟通得漏斗在企业里,作为一名管理者,我们会遇到很多困惑,其中经常发生得就就是,您心中得想法与思路或许很完美,您说出来得自认为很准确,但部属执行起来就就是打折扣,您想得、说得与她们做得经常差之千里。
需要说明得就是,我们不讨论执行力得问题,我们讨论得就是,为什么我们想得、说得与别人听得、做得差距这么大。
比如,办公室需要买批文具,您叮嘱小张,“小张,今天下午去文具批发市场批发一批文具。
”“就是。
”“还有,买圆珠笔时要买蓝色圆珠笔,不要买成黑色得。
”“就是。
”“对了,千万别买有香味得圆珠笔。
”结果就是,小张买回来得不仅就是黑色得,更要命得就是那种有香味得,弄得整个办公室都充斥着苹果味、香橙味得怪怪得香味,熏得大家直想吐。
为什么会这样?其实,这就就是一个典型得“沟通漏斗”现象。
沟通中得“80∕20法则”漏斗得特性在于“漏”。
我们想得、说得到对方听得、听懂得与执行得,这种信息一直在“漏”,也就就是说,信息传递者传达得信息会呈现一种由上至下得衰减趋势。
对于沟通者来说,如果一个人心里想得就是100﹪,当您在用语言表达您得想法时,这些信息已经漏成80﹪了,而当这80﹪得信息传入别人得耳朵时,由于文化水平、知识背景、理解能力得原因,只剩下60﹪,实际上真正被别人理解了得信息大概只有40﹪,等到她们遵照领悟得40﹪去具体执行时,已经变成可怕得20﹪了。
这就就是“沟通漏斗”!所谓“沟通漏斗”,就就是在人与人沟通时,一个人通常只能说出预想得80%,对方听到得最多只能就是60%,听懂得却只有40%,执行时,只有20%了。
也就就是说,一个人所说得80%,对方只能执行到20%,这也就就是沟通中得“80∕20法则”。
只要有人与人之间得沟通,就会存在“沟通漏斗”。
案例:一则哈雷彗星得通知1910年,在美国,营长对值班得军官说:“明晚大约八点钟左右,哈雷彗星将可能在我们这个地区瞧到,这颗彗星每隔76年才能瞧见一次。
命令所有士兵,着野战服在操场上集合,我将向她们解释这一罕见得现象;如果下雨得话,就在礼堂集合,我为她们放一部有关彗星得影片。
沟通中的漏斗效应
![沟通中的漏斗效应](https://img.taocdn.com/s3/m/113c0896680203d8ce2f24ff.png)
沟通中的漏斗效应2012年7月25日下午1点左右,格林豪泰东莞厚街商务酒店715房间客人周先生到前台退房结账。
外面正下着雨,客人提出请前台服务员帮他打一下伞,他要到马路对面打出租车。
当天前台值班的是两位女员工(前厅副经理和一名同事),听到客人提的要求时,前厅值班经理考虑到她们俩的个子都比较矮,不到1米6,而客人个子比较高,超过1米8,给客人撑伞不太方便,想到店里的销售员同事身高1米78,给客人打伞比较合适。
于是,前厅经理就对客人说了一句:"请您稍等一下",然后就开始打电话给销售员同事。
但电话刚刚打通,客人就走了。
前厅经理想叫住客人,但是客人没有回应,走远了。
最后,这名客人在宾客满意度调查评分中给了0分评价。
本案例中存在的问题:1.无效沟通产生误解前厅经理听到客人需要打伞的要求后,从客人与自己身高的对比想到了请个子高的同事为客人打伞,她在心中其实为客人着想了很多,但说出口的只有一句"请您稍等一下"。
这种现象其实就是沟通中的"漏斗效应。
沟通的漏斗效应是指:通常情况下,一个人心里所想的是100%,说出来的只有心中所想的80%,别人听到的是你心中所想的60%,别人听懂的只有40%,结果执行了20%。
如此这般,每一层漏掉20%,就好比是漏斗一样。
在本案例中,前厅经理心中所想的是100%,但她说出来的远不及心中所想的,结果给客人造成了服务不佳的误解。
为此,在对客服务时我们要特别注意沟通的有效性:(1)做事情应先沟通清楚再去执行。
对于客人提出的问题或要求,应首先与客人沟通清楚,达成共识,然后再为客人提供服务,以免引起误解。
本案例中前厅经理虽然事先与客人进行了沟通,但没有沟通清楚。
沟通清楚要遵循5W1H原则,在本案例中就是指谁来做、什么时间做、做什么、在哪里做、为什么这样做和怎么做,按照这个模式来与客人沟通,客人一定不会产生误解。
(2)沟通时要专心致志。
与客人沟通时,不要客人在讲话,而我们却在看电脑或者打手机,也不能一边低头做事一边跟客人讲话。
五个经典沟通案例分析
![五个经典沟通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33e73c86bd97f192379e90e.png)
五个经典的沟通案例分析案例一:不会沟通,从同事到冤家小贾是公司销售部一名员工,为人比较随和,不喜争执,和同事的关系处得都比较好。
但是,前一段时间,不知道为什么,同一部门的小李老是处处和他过不去,有时候还故意在别人面前指桑骂槐,对跟他合作的工作任务也都有意让小贾做得多,甚至还抢了小贾的好几个老客户。
起初,小贾觉得都是同事,没什么大不了的,忍一忍就算了。
但是,看到小李如此嚣张, 小贾一赌气,告到了经理那儿。
经理把小李批评了一通,从此,小贾和小李成了绝对的冤家了。
案例点评: 小贾所遇到的事情是在工作中常常出现的一个问题。
在一段时间里,同事小李对他的态度大有改变,这应该是让小贾有所警觉的,应该留心是不是哪里出了问题了。
但是,小贾只是一味的忍让,这个忍让不是一个好办法,更重要的应该是多沟通。
小贾应该考虑是不是小李有了一些什么想法,有了一些误会,才让他对自己的态度变得这么恶劣,他应该主动及时和小李进行一个真诚的沟通,比如问问小李是不是自己什么地方做得不对,让他难堪了之类的。
任何一个人都不喜欢与人结怨的,可能他们之间的误会和矛盾在比较浅的时候就会通过及时的沟通而消失了。
但是结果是,小贾到了忍不下去的时候,他选择了告状。
其实,找主管来说明一些事情,不能说方法不对。
关键是怎么处理。
但是,在这里小贾、部门主管、小李三人犯了一个共同的错误,那就是没有坚持“对事不对人”,主管做事也过于草率,没有起到应有的调节作用,他的一番批评反而加剧了二人之间的矛盾。
正确的做法是应该把双方产生误会、矛盾的疙瘩解开,加强员工的沟通来处理这件事,我想这样做的结果肯定会好得多。
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学会主动地沟通,真诚地沟通,策略地沟通,如此一来就可以化解很多工作与生活中完全可以避免发生的误会和矛盾。
案例二:同样的事物,不同的理解前些日子出差,客户的公司门口有一家宠物店,看到宠物店中有一条小狗,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把小狗买了下来带回家去。
晚上给二姐打电话,告诉她我买了一条博美,她非常高兴,马上询问狗是什么颜色, 多大了,可爱吗?晚上,大姐打电话来询问我最近的情况,小狗在我接电话的时候叫起来,大姐在电话里一听到有狗在叫,就问是否很脏,咬人吗?有没有打预防针……同样是对于一条狗的理解,然而不同的人反映的确差别很大。
沟通漏斗PPT学习教案
![沟通漏斗PPT学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5bc63cb7375a417876f8f74.png)
现状是: “滴水穿石”
滴水不漏”
100%想说的 100%说出来
100%被听到 100%听懂了 100%执行
第8页/共10页
谢谢大家!
第9页/共10页
团队在解决沟通漏斗的问题上应认识到了“沟通 就是影响力”这个真理,对于有分歧的问题,及时的进 行沟通,大事小事,及时进行讨论,如有必要,还可以 通过会议的形式解决。员工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及时 向任务下达人进行回馈,如有偏离,及时纠正。团队每 项工作都应有专人负责,对该工作有充分的认识。如遇 问题,及时向有关人员进行沟通。除此之外,消除沟通 屏障,及时向员工提供他们需要的信息,保质保量的完 成每一项任务。
第4页/共10页
工作中如何避免出现沟通漏斗现象?
第5页/共10页
在沟通中,你心里所想的100%,他人行动时却只有20%, 我们心里要说的话,为什么会层层漏掉? (1)第一个漏掉的20%(你心里说的100%,你嘴上说 的80%) 原因是:1、没有记住重点; 解决办法:1、写下要点; (2)第二个漏掉的20%(你嘴上说的80%,别人听到的 60%) 原因是:1、你自己在讲话时有干扰(场合);2、他人 在听话时有干扰;3、没有笔记。 解决办法:1、避免干扰;2、记笔记。
沟通漏斗
会计学
1
我们在生活处处需要沟通,然而 为什么我们要表达的意思,与别 人最终领会的会有大或小的差别 呢?
第1页/共10页
先讲个小小的爱情故事
有一个女孩子交了一个男朋友,那个男孩子是那种害 羞,腼腆,不善于表达自己的人。女孩子跟他谈了半 年,可男孩子始终没说出对女孩子的爱。有一天,女 孩子终于忍不住问了一句:你到底喜不喜欢我?男孩 子沉默了好久说了一句:我,我,我,其实我还是很 “在意”你的…于是,女孩子以为男孩子“只是在意” 自己,而不“喜欢”自己,最终两人就“吹”了(结 果)。为什么会这样?其实这就是一个典型的沟通漏 斗——一个人通常能说出心中所想的80%,但对方听到 的最多只能是60%,听懂的却只有40%,结果执行时,
把沟通漏斗倒过来
![把沟通漏斗倒过来](https://img.taocdn.com/s3/m/dba111d1941ea76e58fa0484.png)
当我们的指令就像手中所握的沙子般漏出的时候,最后的执行能好吗?当然不能!可是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李政权的建议是:把沟通漏斗倒过来!
把沟通漏斗倒过来
一讲到执行力,就难免涉及到自己和团队的沟通。但现实的情况往往却是这样的:自己和下属们沟通后的指令,常常被下属们肢解得支离破碎,没有按要求得到应有的执行,有的甚至是直接把执行之车开到了不同方向的岔道。
是自己没讲清楚,还是下属们不听话,抑或不理解?等等这些所可能出现的原因,无不指向我们的沟通出了问题。
现实中的困扰因素要比以上所说多得多。比如,我们在一个城市甚至是一个更大的区域,是只有一个销售人员的编制的,搭配搭档之说更是无从谈起。但是,现在这样并不代表我们一直这样,也并不代表我们就没有其他一些办法去形成一些弥补和改善。如在执行重大的宣传、促销计划及其他相关指令时,总部派遣可以在沟通理解、执行技能、执行意愿等方面形成互补的团队成员助战。
四、让团队了解自己,并辅以一定的管理。
第1页第2页
一、站在团队成员的角度,着重沟通对方能听懂的40%和能执行的20%。
能听懂的部分不是只有40%吗?到执行的时候不是只剩下20%吗?行,现在我们就只沟通你能听懂和执行的那部分内容。
这似乎是有点无奈的选择,但其实不是。俗话有云“对牛弹琴”,许多的管理者总热衷于把有关某项指令或计划的所有事项一股脑的传达给自己的下属,殊不知自己的下属因为资历、理解能力、知识面及技能的局限性,根本就没有办法承受如此之重。现在,我们化繁为简,换位下属的立场,从他们的角度,去和他们沟通其能听懂和执行的,其实是个明智而有效率的选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沟通漏斗经典案例
沟通漏斗经典案例一1910年,在美国,营长对值班的军官说:“明晚大约八点钟左右,哈雷彗星将可能在我们这个地区看到,这颗彗星每隔76年才能看见一次。
命令所有士兵,着野战服在操场上集合,我将向他们解释这一罕见的现象;如果下雨的话,就在礼堂集合,我为他们放一部有关彗星的影片。
”
值班军官立即执行营长的命令,对连长说:“根据营长的命令,明晚八点,每隔76年才能看见一次哈雷彗星将在操场上空出现。
如果下雨的话,就让士兵穿着野战服列队前往礼堂,这一罕见的现象将在那里出现。
”
连长立即执行值班军官的命令,对排长说:“根据营长的命令,明晚八点,非凡的哈雷彗星将军穿野战服在礼堂中出现,这是每隔76年才出现的事。
如果操场上下雨的话,营长将下达另一个命令,这种命令每隔76年才会出现一次。
”
排长立即执行值班连长的命令,对班长说:“明晚八点,营长将带着哈雷彗星在礼堂中出现,这是每隔76年才出现的事。
如果下雨的话,营长将命令彗星穿上野战服到操场上去。
”
最后,班长对士兵说:“在明晚八点下雨的时候,著名的76岁的哈雷将军将在营长的陪同下身着野战服,开着那辆彗星牌汽车,经过操场前往礼堂。
”
同样道理,在企业经营中,谁能保证你们企业不会发生像哈
雷彗星通知这样的笑话。
其实,我们经常会遇到“沟通漏斗”,经常会遇到信息在传递过程中失真的问题。
一旦信息失真,员工就会部分理解,执行就会大打折扣,生产效率会大大下降,企业效益会大受影响,严重时,会造成企业倒闭;当追究起责任时,大家就会互相埋怨,进而会直接影响人际关系。
所以,一定要掌握一些沟通技巧,争取让这个沟通漏斗“漏”的越来越少。
沟通漏斗经典案例二昨晚旸旸的记事本作业要求记湖州的“塔里塔”——飞英塔的故事。
故事的开头,旸旸是这样复述给我听的:
从前,飞英公园有一家人,一个老婆,一个老公。
他们有一个女孩。
意思虽然没错,但我当时听着就觉得别扭。
一边记一边心里想着,现在讲给小朋友听的故事也与时俱进了,老公老婆的张口就来。
可今天下午放学接旸旸时,一打开记事本我就乐了。
因为老师用红笔分别在故事里的“老婆”和“老公”后边各加了一个“婆”字和一个“公”字。
原来是这样!
这个故事被旸旸吃掉了两个字。
这两个字一加上,故事的味道迥然不同,童趣立现。
沟通漏斗经典案例三2012年7月25日下午1点左右,格林豪泰东莞厚街商务酒店715房间客人周先生到前台退房结账。
外面正下着雨,客人提出请前台服务员帮他打一下伞,他要到马路对面打出租车。
当天前台值班的是两位女员工(前厅副经理和一
名同事),听到客人提的要求时,前厅值班经理考虑到她们俩的个子都比较矮,不到1米6,而客人个子比较高,超过1米8,给客人撑伞不太方便,想到店里的销售员同事身高1米78,给客人打伞比较合适。
于是,前厅经理就对客人说了一句:"请您稍等一下",然后就开始打电话给销售员同事。
但电话刚刚打通,客人就走了。
前厅经理想叫住客人,但是客人没有回应,走远了。
最后,这名客人在宾客满意度调查评分中给了0分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