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我国的三农问题

浅谈如何解决三农问题

浅谈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 摘要:“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实际上,这是一个从事行业、居住地域和主体身份三位一体的问题,但三者侧重点不一,必须一体化地考虑以上三个问题。"三农问题"是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必然产物。“三农”问题的实质在于农民处于不平等的社会环境中,“三农”政策在性质上属于农业宏观调控行为。由于农业宏观调控行为分为决策行为和执行行为,前者具有可诉性,后者则无,因此对“三农”政策的事后规制和救济要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 关键词:“三农”政策;农业宏观调控;行为农业宏观调控决策行为农民问题是我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当前,随着新旧体制的转换和经济结构的调整,我国的“三农”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孔祥智[1] 认为,“三农”问题已经远远超出了农业、农村、农民的范畴,成为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安全性问题。我们今天所面临的农民问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民问题,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农民问题,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的农民问题,具有新的内容、新的特点和新的复杂性,因此,需要广大农村工作者积极探索和建立适应农村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所需要的领导体制、管理机制和工作方式,一切从保护农民的切身利益出发,营建良好的党群干群关系,切实把农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2]。 一、把握好新时期农民问题的切入点 农民问题错综复杂,解决的切入点就是搞好权利和经济利益:在政治上,充分尊重民主权利;在经济上,充分尊重市场规律。为此,在工作中应着重把握和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农业政策问题。一是土地政策。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根基,土地问题是“三农”的核心,事关农民的根本利益。侵害农民土地权益,将直接损害农民的切身利益,直接影响农民的就业和生产生活保障,直接影响农村的稳定和农业的发展。因此,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按照《农村土地承包法》之规定[3],依法保障农民在土地流转中的主体地位和自主决策权,切实维护农民土地承包权益,解决失地农民的生存问题。二是集体财务管理政策。农村财务问题既是农民关注的焦点问题,也是引起农民集体上访的主要导火索。搞好农村集

关于三农问题的认识

关 于 三 农 问 题 的 认 识 08日语2班 董杰 2009年8月25

日 关于三农问题的认识 2000年湖北省监利县棋盘乡党委书记李昌平给朱镕基总理写信提出“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这一句话可以说是说出了当时中国广大农村的真是面貌。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我国如今13亿人口中就有9亿农民,解决好“农村、农业、农民”的三农问题,代表着我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只有解决好三农问题才能保证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和谐与稳定,才能使我国走向繁荣昌盛。 我是一个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的孩子,对农村,农民,以及农业有一定的了解,通过这一暑假的走访询问,以及自己的亲身体会可以说是对三农问题有了更加深刻了解。 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开始实行土地家庭联产承包制,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经过了30几年的发展,农村的面貌确实有很大的改观,然而与中国的城市相比中国的农村确实很破,中国9亿农民的收入与城市的人相比很有很大的差距,而且这种差距还在不断地扩大。我通过查资料得知“2008年中国大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800元,农村人均纯收入4700元,二者比例为3.33:1(2006年为3.28:1);而1985年城镇居民人均工资690元,农村人均纯收入397元,二者差距为1.74:1,20年时间城乡收入差距扩大了85%”。在这种情况之下农民们根本就不愿呆在农村,更不愿去种地,于是纷纷涌向城市,这就导致了农业的投入不断减少,以及城市的混

乱,所以说解决好三农问题事关我国的长久发展。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2008年东南亚许多国家爆发了粮食危机,许多的人们根本买不到大米,他们只能以土豆、红薯等勉强填饱肚子。试想如果我国的农业出现严重问题,这势必会引起人民群众的恐慌,影响到我国的发展,所以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很重要的。 在暑假期间我和我的父母到自家的农田里施化肥、拔草,冒着炎炎的烈日,看着那一片片的庄稼地,我从内心里就产生了一种恐惧,“面朝黄土背朝天”可以说是当时情况的真实写照,汗水不断地从额头流下滴在那干涸的土地上,玉米叶不断地从自己的脸上划过,留下一道道红色的痕迹,汗水从此流下有一种说不出的疼痛。坐在地头休息的时候我曾注意过那也在田里劳作的大叔大婶们,他们的皮肤被太阳晒得黝黑,汗水湿透了他们的衣衫,而他们仍旧低着头在那里一声不吭的干着,似乎是一个永远不停劳作的机器。夏天的天孩子的脸,雨水顷刻间从天而降,雨点打在了我的身上,也打在了那也农民的身上,此时我不知道从我脸上流下的是汗水还是雨水或泪水,而我却深深体会到了“农民真苦”这四个字的真正含义。 还记得我小时候我们村的样子,到处都是很矮的小屋,村里的道路非常的难走,尤其是下了雨之后,原本就很难走的小路就变得更加的泥泞了,车辆根本就没法通行。在夏天下了大雨之后,很多人家的院子里就被水淹了,只能用盆子把水弄到大街上,有时大雨之后,就有人家的房子倒塌了,那时候的农村确实非常的穷。 在几年以前农民根本就不愿意去种地,因为每当庄稼收获,农民

浅谈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浅谈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摘要:三农问题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三农问题由来已久,不仅是个经济问题,还是个政治问题。解决三农问题的途径可谓仁者见仁,但问题仍然未得到根本性解决。三农兴亡,匹夫有责。笔者认为解决三农问题必须从制度着手,改革已经不适应农村、农业发展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土地制度,实行规模化经营。 关键字:三农问题根本途径 一前言 2004年2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全文公布。这是时隔18年中央再次把三农问题作为中央一号文件下发。也是建国55年来中央首次就农民增收问题出台文件。海外媒体评论说:一号文件闪耀人文关怀光芒,是多年来政策含金量最高,实招最多的一个促进农民增收的文件。《中国农民调查》的出版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凡响。 不管是中央高层的高度重视还是民间的强烈反映,都说明了一个问题:三农问题是个大问题,难问题。农业是衣食之源,生存之本,是其它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农村的繁荣稳定关系到现代化的大局,十三亿人九亿在农村。农民增收问题直接影响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其意义不必赘述。三农问题主要表现为农业落后、农民贫困、农村闭塞。具体表现为农民增收困难、大量农民外出打工、农村大量土地闲置、农业效益低、国家出现粮食安全问题。 二当前解决三农问题的措施及笔者分析其不足 (一)税费改革 现在全国大部分省份都在推行税费改革,税费改革大快人心,它的确大幅度的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农民的相应的可支配收入增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说2004年农业税总体上降低一个百分点,同时取消烟叶外的农业特产税。但是它不能增强农民的幸福感,因为城乡收入差距太大,1997—2001年城乡收入比分别是2.47:1,2.51:1,2.65:1,2.79:1,2.90:1。国家统计局课题组测算的基尼系数2000年已经达到了0.417,0.4为国际警戒线(联合国有关组织规定:基尼系数低于0.2表示收入绝对平均;0.2-0.3表示比较平均;0.3-0.4表示相对合理;0.4-0.5表示收入差距较大;0.6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税费改革是减去农民的不合理税费负担,不合理税费负担毕竟不是全部负担,减去之后,农民还依靠什么增加收入呢?难道收入增长就此停止不前吗?减轻农民负担并不能绝对增加和持续的增加农民的收入。农业发展和农村繁荣问题仍没有得到解决,农民增收问题也没有得到解决,因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农业。税费改革针对的是农村的税制和腐败问题,所以税费改革不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二)国家的投入 不管是加强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还是对农民的直接补贴,对三农问题来说都是外部条件。国家的投入只有在农村充满活力时才可能充分发挥它的作用。对农民的直接补贴只能额外增加农民种粮收益,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由于农民市场信息极不完全,农民盲目耕种,再加上农产品品质低,结构不合理,结果是“多收了三五斗”。所以国家的投入不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三)农业结构调整 农业结构调整的目的在于更好的满足市场的需求,从而提高经济效益,进而提高农民收入。事实上,结构矛盾是个永恒的话题,农业结构应随着市场的消费结构的改变而改变。农产品市场结构包括农产品的品种结构和品质结构,而我们的农民兄弟一般只看到了品种结构的变化(是由错误的信息和政府的误导引起的),而没有看到品质结构的变化。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无公害

关于农村三农问题的调查报告

关于农村三农问题的调查报告 所谓?三农?问题,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中国是农业大国,更是个农民大国(70%的人口是农民),因此就有?农业兴、百业兴;农村稳、天下稳;农民富、国家富?的说法。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制约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从中央到地方,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力度也在不断的加大,?三农?问题也备受关注。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是我们共同的愿望,也关系我们每个人的切身利益。 一、背景介绍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关于?三农?问题的阐述占了很大的篇幅,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对?三农?问题也做了进一步的部署和安排,会议强调:?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和四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统筹城乡发展的方略,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进一步加大农村改革力度,加大对农村投入力度,加大对‘三农’工作领导力度,稳定、完善和强化对农业的扶持政策,切实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继续调整……? ?三农?问题已成为中国的根本问题,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如何解决?三农?问题已成为学者们、各领导们争相讨论的问题。?三农?问题的实质是农民问题,因此,深入农村了解农民的想法显得尤为重要,应此要求做了此次调查。壶关县,位于长治市西面,山林较多,经济相对落后。而黄山乡下好牢村,即为此次调查对象,就是处于这样一个相对较弱的大环境中,加上这儿丘陵较多,耕地面积小,交通闭塞,观念陈旧,从而导致经济落后,农民生活困苦。 二、调查过程 1、确定调查对象 由于条件限制以及选题适应,本人就选取本人居住的乡村进行调查。村委会及当地村民给予的极大的帮助与支持,为调查的顺利进提供了保障。此次调查的具体对象是当地的农民,特别是个体户、养殖户、种植户、打工户、砍柴户、特困户等。 2、研讨调查方法 初步决定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但是考虑到农民大部分不会填表,于是就改用现场访谈的方式,从聊天中获取数据,得到需要的答案。此外,直接与村干部交谈,获取第一手资料,保证调查的准确。 3、确定调查内容 主要是统计农民对?三农?问题的认知情况,以及农民的生活水平、经济状况,具体有年收入、平均收入等。此外,吸收农民提出的希望及要求,作为群众的心声报告乡政府,希望乡政府能给予支持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4、实地调查访谈 正式深入农民家中调查始于2011年8月1日。本人就采用抽样、抽典型调查,作好记录,统计数据,做出分析。

中考历史 专题六“三农”问题精练精析 新人教版(1)

专题六“三农”问题精练精析 一、选择题 1.右图是一个铁制犁头,它表明,我国至迟到什么时候就已经使用牛耕 ( ) A.商朝 B.春秋时期 C.战国时期 D.南北朝时期 2.(2012·绵阳中考)文物是鲜活的历史,下列能反映唐朝生产力水平提高 的文物是( ) 3.(2012·苏州模拟)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在参观某地文化时说:“……在中华文明成熟之前,起到了稻作文明的奠基作用。”他参观的地点是 ( ) A.云南省元谋县 B.浙江余姚河姆渡 C.陕西西安半坡村 D.山东泰安大汶口 4.(2012·泰州模拟)某名胜有一副对联:“完神禹斧椎功,陆海无双,河渠大书秦守惠;揽全蜀山水秀,导江第一,名园生色华阳篇。”这副对联最合适的位置是( ) A.大禹陵 B.古运河 C.都江堰 D.苏轼祠 5.(2012·重庆中考)我国古代的伟大工程蕴含着中华民族文化与精神的底蕴。隋朝时修筑的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工程是( ) A.大运河 B.赵州桥 C.长城 D.故宫 6.北魏贾思勰撰写的我国现存第一部内容完整的农书是( ) A.《水经注》 B.《齐民要术》 C.《天工开物》 D.《本草纲目》 7.宋史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这种现象说明了( ) A.国家重视东南沿海地区的开发

B.经济重心转移到了南方 C.政治中心转移到了南方 D.东南沿海的农民赋税较轻 8.(2011·烟台学业考)刘少奇称新中国初期实行的土地改革“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是因为( ) A.彻底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B.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农民走上了合作化道路 C.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人民的生产积极性高涨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 9.(2012·广东模拟)希望中学历史兴趣小组要完成关于“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调查报告,准备今年6月访问一位经历过“农业生产合作社”的人,最适合的是( ) A.林大爷(78岁) B.谢伯伯(60岁) C.田大叔(46岁) D.杜阿姨(38岁) 10.(2011·巴彦淖尔中考)下图漫画反映的现象应该出现在什么时期( ) A.三大改造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文化大革命” D.改革开放 11.(2012·聊城学业考)右边是某县粮食产量变化表。 粮食产量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实施对外开放战略 B.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D.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大学生对中国三农问题的认识

党和政府对三农问题的认识 自古以来,中国便是一个农业大国,我们的祖先靠着耕作,养活了我们一代代的人。或许是因为华夏文明历史上长期在世界上遥遥领先的缘故,封建统治者对近代西方文明的发展掩耳不闻、闭目不视,致使中国与西方后发国家的差距逐渐加大。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号称“金锁铜关”的清朝国门被轻易攻下,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中国的农村经济与农业生产也随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传统“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结构开始解体,鸦片战争打开国门后,中国的农业受到了十分大的冲击,生产日益萎缩,农业发展停滞不前。到了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中期,中国社会相对稳定,农业生产有明显增长。1936年前后,农业收成达近代史上最好水平。但不久抗日战争爆发,直至抗日战争结束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中国农村经济才能迅速的恢复和发展,1952年农业生产已恢复到历史最高水平。到了今天,尤其是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农业发展迅速,以有限的耕地养话了占全世界22%的人口,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但是在当今中国社会中,有关农业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主要指农村、农业、农民这三个问题,即“三农”问题。 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三农问题”独立地描述是指广大乡村区域,只能以种植、养殖生产业为主,身份为农民的大部分国民的生存状态的改善与产业发展以及社会进步问题。系统的描述是指21世纪的中国,历史形成二元社会中,城市现代化,二、三产业发展,城市居民的殷实,受制于农村的进步、农业的发展、农民的小康相对滞后的问题。中国的国民经济发展潜力巨大,且不论质的提升,仅从量上考察,中国的重大经济问题都依赖于农村、农业,农民问题的突破。“三农问题”实质是城市与农村发展不同步问题,结构不协调问题。 农村问题 农村问题主要集中表现在农村面貌比较落后,基础设施不齐全,经济不发达上。其中首要体现的就是农民的收入,在中国农村,农民的收入普遍偏低,而且增长缓慢,农用材料价格却不断上升,很多的农民种不起地,负担很重。在我国9亿多农民为3亿多城镇人口生产农产品, 仅靠国内市场, 则产品的过剩很难扭转, 由此导致的农产品价格持续走低也是必然。在中国加入WTO后,农副产品的价格普遍偏低,这使得农民的收入十分堪忧。 农业问题 总体农业生产效率低下我国人多地少, 农业生产规模小, 使得劳动生产率很低。采用机械化生产代替劳力, 在没有稳定就业出路的情况下, 仍要分享农业收入, 会使成本大大提高;在手工劳动为主的情况下, 农民劳动强度很大, 经常出现粗放管理, 造成粮食减产。1999~2003年5年时间里, 全国农产品产量一直没有提高迹象, 总体农业生产效率出现了持续低下的局面。 众多农产品过剩和农产品价格持续走低。中央政府自1998年以来连续几年提出了农业结构调整的政策, 积极支持农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但是众多的农产品质量仍不过关, 缺乏国际竞争力, 只能面向国内消费者。我国9亿多农民为3亿多城镇人口生产农产品, 仅靠国内市场, 则产品的过剩很难扭转, 由此导致

高三政治-专题二《三农问题》专题训练 最新

专题二《三农问题》 浙江省某市以抓工业的办法管理农业,大力发展订单农业,使特色产品规模化、农产品加工精深化,加快了该市农业迈向现代化的进程。据此回答1-2题。 1、“以抓工业的办法管理农业”说明 A.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B.人具有主观能动性 C.整体和部分相互联系、相互影响D.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 2、“大力发展订单农业” ①可以使购销双方紧密联结起来②有利于引导农民按照市场需求进行生产③必然使农业特色产品规模化,加工精深化和国际化④能从根本上改变农业落后的局面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④D.③④ 2018年12月3日—5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强调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五个统筹”,是经济工作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而我国正在全面实施的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工程,有利于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据此回答3—7题 3.我国对宜林宜草地区由过去的垦荒种粮放牧到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的转变表明() ①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②人类是自然的主人,可以主宰自然界 ③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④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4.从经济学角度看,退耕还林、退牧还草() ①有利于发展多种经营,活跃农村经济②有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③有利于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④改变粮食、畜产品供过于求的局面,提高农民收入 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 5.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这一工作,体现了() ①党履行组织领导经济建设的职能②党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③国家机关履行公共服务职能④国家机关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 A.①②③B.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 6.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认为,2018年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呈现多年来少有的好势头,这是政策好、市场活、人努力、天帮忙等多种有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是,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都带有恢复性质,我国人多地少、资源紧缺、基础薄弱、就业门路少、农民增收难的状况并没有根本改变,解决“三农”问题,任务相当艰巨。2018年要继续强化“三农”工作,努力保持农业和农村发展的良好势头。从哲学上看,中央对我国农业和农村形势的分析坚持了() ①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②用联系、发展和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③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④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 7.要努力保持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的良好势头,彻底改变我国农业基础薄弱、农民增收困难的状况,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最根本的是() A.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农业B.调动农民积极性,提高农民自我发展能力 C.加强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D.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浅论三农问题与中国现代化建设

湖南大学2013年在职法硕班《社会主义理论实践》课程 浅论三农问题与中国现代化建设 ——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反思 姓名:唐春华学号:P131900402 新中国历经60余年,在风雨兼程中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发生了意义深远的重大发展,朝有现代化意义的方向不断前进。然而,认清“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①,不是要妄自菲薄、自甘落后,也不是要脱离实际、急于求成,而是要坚持把它们作为推进改革,谋划发展的根本依据。况且,社会的任何进步,都是在认真反思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获得的。 反思中国的现代化,首先应当定义中国的现代化: 一、中国现代化不是部分地区的现代化,而是整个国家的现代化。地区之间应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这是保持国内稳定和防止地区与民族分裂势力抬头的关键因素。地区间经济文化的发展程度,与历史、自然等条件密切相关,不可能平均发展,但发展的不均衡,却会引发地区间、民族间矛盾。所以,在不同历史条件下,应当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来推进整个国家的现代化建设。 二、中国现代化不是某个层面的现代化,而是全面的、全方位的现代化。现代化理论认为,现代化是“一个多方面的变化过程,它涉及人类思

想和活动的一切领域。”②。也就是说,现代化应该是全面的、全方位的现代化。具体而言,现代化由三个由浅入深的层面构成:经济发展是物质层面(富强),政治发展是制度层面(民主),思想与行为模式变革则是社会的深度层面——心理层面或精神层面(文明)。三个层面构成一个有机体,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一个国家如果片面追求某个层面的现代化,是畸形的现代化,最终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这样,我们的目标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③。中国现代化在目标体系上符合三个层面的要求(和谐可以视为对前三项的统筹)因而能更加完善、更加科学地指导中国现代化建设实践。 三、中国现代化不能急于求成,而应该循序推进。从世界范围来看,许多后发型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往往因为有一种强烈的紧迫感而盲目追求高速度,其结果几乎都是欲速不达,反而导致现代化进程的延误。新中国现代化也有过这样的曲折。在中国这样落后的社会主义大国,现代化进程确实应该是一个被大大压缩的赶超过程,否则,就会永远处在落后地位。但赶超战略必须从本国的国情出发,建立在比较充分可靠的基础之上,循序推进。如果超过了客观条件允许的程度,就会成为盲目冒进,最终遭到客观规律的无情惩罚。目标并不是越高越好,速度也并不是越快越好,而必须与本国的综合国力相适应。 四、中国现代化不能照搬别国模式,而应该走自己的路。现代化是一个世界性的变迁过程,各国之间理应加强交流,互相取长补短,落后国家尤其要多向发达国家学习。但落后国家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很容易误入歧途。因此,从某种角度来说,能不能从本国国情出发,走自己的路,成为后发型国家现代化成功的关键之所在。新中国现代化建设从正、反两个方面充

浅谈如何解决三农问题

浅谈如何解决三农问题 专业食品加工与安全 年级 2010级6班 姓名细雨 学号 7 24354656

浅谈如何解决三农问题 摘要:“三农”问题的实质在于农民处于不平等的社会环境中,因此国家的“三农”政策的核心就是要通过金融、税收、社会保障等重要措施来逐步改善农民的不平等待遇。而“三农”政策在性质上属于农业宏观调控行为。由于农业宏观调控行为分为决策行为和执行行为,前者具有可诉性,后者则无,因此对“三农”政策的事后规制和救济要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 关键词:“三农”政策;农业宏观调控;行为农业宏观调控决策行为农民问题是我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当前,随着新旧体制的转换和经济结构的调整,我国的“三农”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1]。虽然农民在思想观念、生产和生活方式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部分农民也迅速转变成为民营企业家,但多数农民仍肩负着如何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小康目标的重任。这充分说明,不管社会如何发展变化,“三农”的基础地位始终不会变,农民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也会愈加明显。因此,认真研究新时期的农民问题,加强和改善党在农村的工作,对于保持农村稳定,推进农村改革,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引领农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特殊而重要的意义。 我们今天所面临的农民问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民问题,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农民问题,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的农民问题,具有新的内容、新的特点和新的复杂性,因此,需要广大农村工作者积极探索和建立适应农村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所需要的领导体制、管理机制和工作方式,一切从保护农民的切身利益出发,营建良好的党群干群关系,切实把农民的积

农村三农问题调查报告(完整版)

报告编号:YT-FS-2508-15 农村三农问题调查报告 (完整版) After Completing The T ask According To The Original Plan, A Report Will Be Formed T o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Encountered, Reveal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Future Ideas. 互惠互利共同繁荣 Mutual Benefit And Common Prosperity

农村三农问题调查报告(完整版) 备注:该报告书文本主要按照原定计划完成任务后形成报告,并反映遇到的基本情况、实际取得的成功和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教训、揭露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今后设想。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自从中共中央对关于“三农”问题的四个一号文 件一一在三湘农村落实以来,农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 高,三湘大地日新月异,全国上下都惊叹“三湘巨变”。 在“二会”中,“三农”问题再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为了亲身体验一下如今的农村生活,发现和了解如今 农村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竭尽我们的薄力,呼吁人们 的关注进而找出解决问题的出口,4月18日,中南大 学化学化工学院马列学习研究分会为切实地关注和了 解“三湘巨变”和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我们开展了 题为“关注三湘巨变,感受和谐社会”的问卷调查活 动。我们——中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的十六名同学, 组成一个调查组,分为三个小组,随着春风,来到宁 乡*,开始了为期两天的农村调查访问

1.土地,农民的命根子.<1>.吃饭靠种地,致富得打工.我们踏入这块土地时,农民伯伯正在地里抛着秧.放眼望去,一棵棵嫩绿的禾苗,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观.只是田地里种的,除了水稻,还是水稻,偶尔能见到一个水塘。经过两天的走访,我们了解到这的地并不多,每人的责任田约六分。水稻是一年两季,一年下来,亩地能收割谷子1000多公斤,化肥和农药等的开销100多块,粮食只能供自家吃。再者,田地里只单调地种水稻,几乎没有其它的经济作物。村子里的村民,能出去打工的几乎都出去打工了。村里的孩子,大多都是初中毕业就出去打工了。有一位家长说:“农忙时,也用不着回来,在外面打工要划得来得多。再说,田又不多,又是抛秧的,我们俩口子也能忙得过来。”稍年轻一点的中年男子也出去打工了。有个村民刚要出门,碰见了我们,热情地和我们说开了:“到了家忙的时候就回来忙农活,平时就外出打工,”(那一年能赚多少呢?)“其实也赚不了多少,人家是老板,我们只是打工的。”吃饭靠种地,

谈谈我对三农问题的看法

谈谈我对三农问题的看法 作者:袁之咏 在我们国家,三农问题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已经越来越突显出来。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对于三农问题也日渐关注,尤其是像我们陶行知研究会的队员,虽然没有太多的理论积累,但随着走过的农村数目的增多,对我国三农问题的理解也逐渐丰富。下面我就结合我的一些经验谈一谈我对中国三农问题的一些看法。 三农问题也就是“农民、农村、农业”问题,我们之所以关注三农问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影响到了我们的经济发展及社会稳定。也就是说三农问题的关注者大多数不是农民,而是我们的执政者,我们的许多学者专家等。这就为我国的三农问题的解决造成了一个困难,咱们三农问题的直接承受者--农民,并没有发挥出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而三农问题的解决不仅要靠政府,还要发动我们广大的农民们献力献策来解决。 三农问题,可以总结到三个问题的集中治理上面去,一个是经济,一个是文化,还有一个就是政治管理。无疑,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三农问题的解决,主要靠的还是经济,可是我们却不能忽视文化和政治管理对三农问题解决所起到的巨大作用。 费孝通老先生通过几十年的乡间调查得出了一个结论:农村要通过城镇化来实现发展,而现时中国的许多农村的确在走着城镇化的路线,而且这条路线就目前看来似乎是不可动摇的。通过小城镇的建立,形成一个水库似的缓冲地带,避免大量的农民涌入城市,通过小城镇的发展来为农村的剩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而且的确有许多城镇成

功地带动了农村致富的案例。而这个我没有太多可说。 经济的发展需要靠的是科技,而对于农村经济来说,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种植经济作物、外出务工人员的工资、当地的一些小手工业、养殖业和畜牧业、外来投资、农民自己的经济合作组织等。而上述的一切都需要科技的支持,而科技又从哪里来呢?有两个方面:一、外来信息;二、教育。 外来信息的引入需要一定的机制,现在电视基本上已经走进了大多数的农民家庭,可是适合农民吸收有效信息的节目还是太少,针对这一问题可以尝试着开创一个农业信息频道,专门播放有关农村的政策及农业的知识等。同时,考虑到农民们农活比较忙,有那么几个月没有时间看电视。我们可以利用农村的广播设施,建立广播台,通过广播的方式宣传有关的信息。同时,外来信息要获得有效的利用,还需要有一批高素质的人才,而这些人才是需要靠优良的教育才可能培养出来的。所以可以得出科技最终还是要靠教育来补充。 而中国的教育现在实行的是九年制的义务教育,九年制义务教育之后是大学的精英教育及职业教育。而由于受中国传统科举文化的影响,大学教育便成为了人们心中的圣殿,一朝榜上提名,全家乃至全村荣耀,于是由此带来的结果是应试教育的泛滥,这一股洪流流过了中国的每一寸土地,农村也未能幸免。应试教育一方面为我们带来了一种比较公平的选拔人才的方式,可另一方面却也制造着应试教育的牺牲品。农民的子弟们由于期待着一朝走出大山就不再回来,于是想尽一切办法的向山外奔,于是考试成为了一个比较体面的方法,这一

谈大学生如何服务”三农”

谈大学生如何服务”三农” 学生姓名:杨龙斌 动物科学学院动植物检验检疫专业11级2班学号1225110228 指导老师:廖正华 摘要:“三农”问题是农民问题、农村问题和农业问题的总称。其实质是我国城乡产业、城乡收入、城乡社会发展差距过大。通过对我国“三农”政策分析,提出统筹城乡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并给出了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思路。 关键字:“三农”问题;统筹发展;农村经济 自古以来,我国就是一个农业大国,但农业工业化发展缓慢,严重制约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我国的农村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业生产进入蓬勃发展的大好时机,农民生活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但和城市仍然有一定的差距,并且差距在不断的拉大从而促使三农问题的生产。 一、“三农问题”的含义 “三农问题”是农村问题、农民问题、农业问题的总称。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使中国的经济腾飞发展,中国正由一个传统农业大国向先进的工业大国转变。“三农”问题也日益受到重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得到全社会的关注。农村的发展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机遇,抓住机遇发展农村,是我们全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举措。农村的发展如何及“三农”问题解决的如何直接关系到我国能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我国农村改革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 “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当前我国农村改革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我们要牢牢把握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当前发展的阶段性特征,适应农村改革发展新形势,顺应亿万农民过上美好生活新期待,抓住时机、乘势而上,努力开辟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广阔道路,奋力开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崭新局面。 三、在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

三农问题调查报告范文精选

三农问题调查报告范文精选4篇调查报告是反映对某个问题、某个事件或某方面情况调查研究所获得的成果的文章,通过事实说明其观点,对调查对象作出评价,阐明其意义,或从总结点上的经验入手,讲明某个道理。调查报告要怎么写呢?我精选了一些关于调查报告的优秀范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三农工作调研报告 按照市政府研究室的通知要求,近日,我镇对“三农”工作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镇基本情况和农村现状 xx镇共有35个村民委员会,406个村民小组,农业户13669户,农业人口51981人,农村劳动力26708个,全镇耕地面积76941.03亩,其中旱田11995亩,水田64946.03亩。目前,我镇通过农业招商引资,已形成大湖养蟹,堤塘养鱼,网箱养鳝,池塘养鳖的水产模式和林地养鸡的种养格局。并且积极倡导农产品深加工转化增值,引进了深圳望家欢蔬菜配送公司投资400万元开发九真水生蔬菜深加工项目,目前已完成土地征用规划,进入实施阶段。 二、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镇农村虽然发展较快,但还存在一些制约因素,尤其是影响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突出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农村基础薄弱,生产力水平较低,生产条件改善不明显。 由于种种原因,对农村的社会服务设施,环境改善,农村公共设施的投入较少,造成对农业的投入与国家经济实力增强和农村生产发展的需要不协调。加上我镇农村基础设施薄弱,普通存在水利工程和设施老化,险危工程增加,导致水源浪费和供水不足,致使一些良田好地成了“望天收”。渠道、池塘淤积严重,灌溉能力大幅下降,农村基本没有生活垃圾、污水处理设施,耕地面积逐年减少,制约了农业生产较快发展。 二是农民综合素质较低,创收渠道窄,收入增长缓慢。 我镇总人口72655人中,近70%是农村人口。同时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低,由于思想观念落后,择业面窄,大多数农民只能守着几分田土过着温饱的日子。在技能素养方面,一技之长的人少,导致种地只能粗放经营,不能集约经营,打工只能卖苦力打粗工,没有多余的资金去投资改善生产条件和生活环境。如果广大农民的收入没有突破,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民的生活就不可能有大的改观。 三是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发展滞后,不能满足广大农民

2017考研政治分析题答题模板:三农问题

2017考研政治分析题答题模板:三农问 题 考研政治分析题考察不同的知识点,答案的组织和要点侧重也不相同,因此,凯程网考研频道整合了分析题涉及较热的不同知识点时的答题模板,考生可以参考。下面是涉及三农问题时答题模板。 2017考研政治分析题答题模板:三农问题 三农问题 一、是什么 1、农村改革问题:——陈述农村改革的历史 ⑴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废除人民公社 ⑵突破计划经济模式初步构筑了农村新经济体制 ⑶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 2、农村存在的问题:——陈述农村改革的问题 ⑴农业劳动生产率低 ⑵城镇化水平低 ⑶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低 二、怎么说 三农问题的必要性、紧迫性: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关键问题。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 (三个“没有,就没有”) 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 没有农村的全面进步,就没有整个社会的全面进步; 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 三、怎么干 1、解决三农问题: ⑴目标:降低农业劳动力的比重;以工促农、以城带乡 ⑵具体措施有: 1改变农村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非农产业,使更多农民能够从事非农产业 2为农民进城镇变就业创造更好的政策环境,加快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使农民变为城镇居民。 2、新农村建设的要求: ⑴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面貌、培养新型农民、增加农业和农村的投入 ⑵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加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 ⑶还要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要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 ⑷“加快农村制度建设、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 3、新农村建设的目标:

关于三农问题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关于三农问题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 调查农村经济发展状况,了解三农问题落实情况,并在调查过程中了解社会,接触社会,使这次实践活动成为投身社会的良好途径;培养锻炼才干的好渠道;提升思想,修身养性,树立服务社会的思想。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我们在校大学生更新观念,吸收新的思想与知识。这次社会实践,让我们从中领悟到了很多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将让我终生受用。社会实践加深了我与农村的感情,拉近了我与中国国情的距离,也让自己在社会实践中开拓了视野,增长了才干,进一步明确了我们青年学生的成材之路与肩负的历史使命。社会才是学习和受教育的大课堂,在那片广阔的天地里,我们的人生价值得到了体现,为将来更加激烈的竞争打下了更为坚实的基础,更加明确学习的动力与使命! 二、调查内容: 了解三农问题及农民收入情况,了解实践地基本情况。对基层经济建设情况深入了解,关注三农基本问题。通过走访等形式,发现现存问题与优点,从农民收入来源,农民子弟的受教育程度,农民的业余活动,农村的面貌变化等不同方面来展现农村这些年来的巨大变化。同时也要调查农村发展过程中的不足与缺点。 三、调查结果: (1)农村经济发展状况 调查过程中村民热情大方说起这些年来的变化,老乡们可是有说不完的话,远了不说,就说五六年前,农民收人还主要来源于粮食作物的兑换。小麦、玉米、等是农民的生活资料,在卖出的同时—定要留下至少—年的口粮。

花生、芝麻等经济作物自然是农民经济的主要来源。粮食收入以后,该卖的卖,该留的留,农民收人微薄。当时副业养殖也是农民的收入之一,在农村几乎每家都养两三头猪,此外还有牛、羊、鸡等家禽,这些增加了农民收人,在种植上除去种子、化肥、灌溉等方面,技术不断更新,在养殖上,品种培育,疾病预防等方面不断创新。农村经济稳步发展。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不断完善,农民的收入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蔬菜大棚成为“时尚”,商品运输业都逐步解决,易于管理,操作简单,收成好,具有丰厚利润。部分村民(男性居多)选择外出打工,近年来村里的留守妇女不仅务农,还找到了新的收入来源,编制汽车垫、织假发等手工制作。更有村民经商致富。 但是,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许多不足与弊端。留守儿童成为不可回避的焦点,没有父母在身边教育,爷爷奶奶的过分溺爱使很多的孩子辍学在家,难以管教,没有得到应有的教育。子女在外打工,留下年迈的父母无人照看,只能守着诺大的房子,自我照顾,生病无人管。农村文化娱乐较少,不少农民缺乏娱乐活动,不利于家庭和睦。不可否认农村和城镇还存在着不小的贫富差距,但村民与村民之间也有不小的差距,有的村民认识落后,行为懒散思想意识没有更高的追求,或者家中劳动力缺乏等原因。有的村民经商,跑车拉货,带来可观收益,贫富差距明显不平衡。由于不合理的治理,村里部分地段没有及时规划建设,村庄里,旧屋闲置很多,大都是八、九十年代修的。有的在村边新修楼房,老屋抛荒空闲,造成土地资源浪费。生活垃圾没有合理处理,以至于垃圾遍布地,严重影响了村容村貌。 (2)关于三农问题 我们了解到三农问题的基本内容:农民、农村、农业,其中 农民问题:是“三农”问题中的核心问题,集中表现为农民的经济收入低,

《浅析“三农”问题的现状与解决方法》论文

“形势与政策实践教学”论文 (2013年度) 题目:浅析“三农”问题的现状与解决方法 专业系别数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 组长 班级 日期 2013年5月3日

浅析“三农”问题的现状与解决方法 摘要:“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2000年初,湖北省党委书记李昌平向朱镕基总理写信提出“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及出版《我向总理说实话》后,“三农”问题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反响。在新的历史阶段,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农产品数量问题和质量问题、农村公共服务体系问题和农村生存环境问题、农民收入问题和社会政治权利问题等,它们直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三农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着国民的素质,社会的稳定,及国家经济的发展。为解决三农问题,国家实施了很多有效的政策,在政府、党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三农问题得到了一定的解决。 关键词:增加农民收入、解决方法、政策扶持、社会政治权利权利一、何谓“三农” “三农问题”是指农村、农业、农民这三个问题。实际上,这是一个从事行业、居住地域和主体身份三位一体的问题,但三者侧重点不一,必须一体化地考虑以上三个问题。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 “三农问题”不是中国特有的,但有中国特有的客观实际。“三农问题”十三弄得各个方面的弱质性带来的,有其质的、历史的、社会的深刻原因;“三农问题”是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必然产物。任何工业化国家都有过类似的经历,问题的突出性主要是中国人口基数大,解决起来规模大;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单方面独进,“三农

问题”积攒的时间长,解决起来难度大;新中国建国50年,许多城市政策设计带来的负面影响和比较效益短时间内凸显,解决起来更加复杂。 二、农村问题 解决农村问题是中国建设事业成败的关键。中国农村虽然有局部的繁荣,但在国际和国内市场经济的双重挤压下,中国农村处在破产的边缘,孕育着社会、经济、和政治危机。十六大后,一系列高层会议和政策举措已勾勒出中央新领导集体施政思路的概貌。由于新领导集体面临的问题和担负的任务与以前相比有很大不同,他们的施政思路展示出不少“新的东西”。这其中,对“三农”问题的态度引人关注。因此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与农村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一)农村公共服务体系 首先公共服务的内涵是指为大量公民提供服务,其自身具有非竞争性和非他性的特性;它以合作为基础,强调政府的服务性,强调公民的权利,而公共服务是用地域概念界定的公共服务。 1、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 第一,农村公共服供给严重不足。在我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长期的以农补工已经使我国农业基础设施严重不足。我国财政的支农支出徘徊不前。我国的农业已属于弱质产业,收益低,城乡收入差距越来越大,在“三农”的各个方面都需要国家的大力支持。 第二,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不平衡。重点表现为一下几个方面:

关于三农问题的调查报告1

关于三农问题的调查报告 姓名李璠 性 别 女职务在校学生 单位 名称 鲁东大学 通讯 地址 山东省烟台市邮编 E-mail lifan@ 联系电话xxxxxxxxxxxxx

调查内容①你对三农问题是否关注?A是B否 ②“三农”是指的哪三个方面?A农业B农田C农民D农村 ③你对三农知识的获取主要来源于··?A广播B电视C 报纸D听说 ④你认为三农政策的制定对于农民来说··?A有帮助B无帮助C不知道 总结:本次调查共发放100分,回收86,回收率86%,有效问卷71。第二题了解的情况是40%,对于第三题,一半以上的被调查者是从别人的耳中得知,可见,广大群众对于中央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没有多大关心,而对于第四题,有35%以上的说不知道,这更体现了农民政策意识的淡漠。尽管这只是部分地区的反映,但是却体现了我国农业发展的现状,是我国农业落后,农民增收滞后困难的真实写照。因此,解决和发展“三农”问题已经刻不容缓。

“三 ”问题出现的原因 那为什么会出现如此的情况呢?究其原因,主要是以下 几点: 1.政府的宣传力度不。由于农民的政策意识普遍偏低, 不会主动的去接受相关政策的引导。政府制定政策以后,没 有做好有力的宣传,最终导致政策没有深入到农民中,没有 得到贯彻跟执行。 2.农民增收困难,城乡差距扩大。农民收入低,增收的 途径也少,加上对于政策的不了解。而城乡差距扩大更是衬 托了农村的贫穷与落后。 3.农民思想被禁锢,小农意识根生蒂固,进一步制约了 农民创新意识,发展新事业的思想。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农业发展不好,必然会制约国民经济的发展态势。没有农业 的现代化,就没有全国的现代化。 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