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水》加点字练习及答案
《秋水》答案
《秋水》练习卷班级姓名学号一、解释加点字:1、秋水时至(到来),百川灌(注入)河,泾流之大,两涘(河岸;水边)渚(水中的高地;沙洲)崖(同“涯”,水边的陆地)之间,不辩牛马。
于是(在这个时候)焉(助词,无实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顺流而东行,至于(到达)北海,东面(面向东)而视,不见水端(尽头)。
于是焉河伯始(才)旋(掉转,改变)其面(脸)目,望洋(抬头仰视的样子)向(面对)若而叹曰:“野语(俗话)有之(这样)曰,‘闻(懂得;听说)道百,以为(认为)莫(没有什么)己若(及;比得上)’者,我之谓也。
且夫(何况)我尝(曾经)闻()少仲尼之闻(学说),而轻伯夷之义者,始(起初)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穷尽)也,吾非(如果不是)至于子之门,则殆(危险)矣,吾长见笑于大方(懂大道)之家。
”2、北海若曰:“井蛙不可以语(谈论)于海者,拘(约束)于虚(同“墟”,居住的地方)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限制)于时(季节)也;曲士(见识浅陋的人)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
今尔(你)出于崖涘,观于大海,乃(才)知尔丑(鄙陋),尔将可与语大理矣。
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万川归(归向;流向)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满出来);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停止)而不虚(空;枯竭);春秋不变,水旱不知(影响)。
此其过(超过)江河(长江、黄河)之流,不可为量数(计算)。
而吾未尝以(凭借)此自多(认为……多;夸耀)者,自以(认为)比(生成)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吾在于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
方(正)存乎见少,又奚(什么)以( 凭借 )自多!计( 考虑 )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空( 蚁穴 )之在大泽(湖泊 )乎计中国( 中原地方 )之在海内,不似稊米( 细小的米粒 )之在大仓( 大粮仓 )乎号( 称呼 )物之数( 数目;数量 )谓之万,人处一焉( 助词,无实义 );人卒( 同“萃”,会聚 )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 通行 ),人处一焉;此其比( 相比较 )万物也,不似豪( 同“毫”,细小 )末之在于马体乎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仁人之所忧,任士之所劳,尽此矣!伯夷辞( 推辞;拒绝 )之以为( 来博取 )名,仲尼语之以为( 来显示 )博,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 原先 )之自多于水乎”二、写出下列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之:1、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的,助词,定语和中心语之间)2、野语有之曰(这样;代词)3、犹小石小牧之在大山也(无实义;助词,消独)4、我之谓也(无实义;助词,宾前标志)5、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同3)以:6、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凭借,介词)7、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同上)8、自以比形于天地(认为;动词)9、伯夷辞之以为名(来;表目的连词)而:10、顺流而东行(连词,表修饰)11、不知何时止而不盈(连词,表转折)12、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连词,表并列)于:13、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介词,被)14、今尔出于崖涘,观于大海(介词,表处所,在,到)15、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介词,表比较,比)16、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介词,表对象,对于)三、解释下列加点字,指出其活用情况。
《秋水(节选)》:课后巩固练习及答案
高二第一册《秋水(节选)》:课后巩固练习一、解释下列加点字(每空1分,共17分)1.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2. 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3.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4.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5. 拘于虚..也()()6. 乃知尔丑.()7. 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8. 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9. 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10. 人卒.九州()11. 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二、选择题(每空2分,共2分)1.下列句中的“之”字用法不同于其它三项的一项是()A. 不似毫末之在于马体乎B. 野语有之曰C. 今我睹子之难穷也D. 谷食之所生三、指出下列特殊句式的类型并翻译。
(共15分)1.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
我之谓也。
(3分)()()2. 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3分)()成语“”即出自于此。
(1分)3. 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3分)()()四、填空、简答题(共7分)1.庄子,名,他继承并发了家学派的思想。
它与该学派另一代表人物并称“”。
(3分)2.《秋水》是一篇寓言,本文运用的说理方法,如“,;,”两句,以“井蛙”“夏虫”为喻,说明了的道理。
(4分)高二第一册《秋水(节选)》:课后巩固练习参考答案(共41分)一、解释下列加点字(每空1分,共17分)1.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按时、按季节)(注入)2. 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水边)(水中的沙洲)(通“辨”,辨认)3.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改变)4.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听说)(见闻)5. 拘于虚..也(被)(通“墟”,所处的地方)6. 乃知尔丑.(低劣、浅陋)7. 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见识短浅的人)8. 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停止)9. 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大概)/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危险)10. 人卒.九州(通“萃”,聚集)11. 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先前、之前)二、选择题(每空2分,共2分)1.下列句中的“之”字用法不同于其它三项的一项是(B)A. 不似毫末之在于马体乎B. 野语有之曰C. 今我睹子之难穷也D. 谷食之所生三、指出下列特殊句式的类型并翻译。
《秋水》阅读练习及参考答案
《秋水》阅读练习及参考答案《秋水》阅读练习及参考答案秋水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1)秋水时至 (2)两涘渚涯之间(3)不辩牛马 (4)今我睹子之难穷也2.翻译下列句子(1)闻道百,以为莫已若(2)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3.写出与本段文字有关的两个成语并解释其中一个的含义.成语:含义:4.请你谈谈从这则寓言中受到的启示:(以上是2003年威海巿中考题)5.“河伯欣然自喜”的原因是什么?后来又为什么而叹?6.河伯的认识发生了哪些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7.毛泽东给女儿李讷的信中说:“读了秋水篇,你不会再做河伯了吧……”他要勉励女儿什么?8.仿照例句,请写一个句子。
(2004年上虞试题)母爱是人生的一首歌:责备是低音,呵护是高音,牵挂思念是母爱的主旋律。
(提示:可以把知识,友谊,青春等作为写的对象。
)答案:1.(1)按时(2)水边(3)同“辨”分辨 (4) 尽,完2.(1)听到一些道理,就认为没有人比得上自已。
(2)我曾经听说有人看不起孔子的`学问,轻视伯夷的义3.望洋兴叹:本义是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力量的藐小。
现在用来比喻要做一件事情(条件)不足,感到无可奈何。
大方之家:指学识渊博的人或精于某种技艺的人。
贻笑大方:让内行人见笑。
4.1骄傲自满是由于见闻不广造成的.2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3在事实面前要勇于承认自己的不足.4即使有点资本也不要骄傲.5."自喜"的原因是"百川灌河",河伯"以天下之美尽为在己",后又叹息上因为到达北海后,发觉自己与北海相比太小了.6.由"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到"望洋向若而叹",由先前的骄傲自大到后来的自我批评,自我解剖.原因有:1看到了北海的广阔;2他善于比较(将黄河与北海比较,将自己与海神比较),并在比较中看到自己的不足;3具有自我批评的精神.7.高干子女不要有优越感,不要盲目自大,骄傲自满.8.感情是人生的一本书,亲情是序言,友情是目录,爱恨恋想是感情故事的主题.友谊是人生的一首歌,真诚是词,信赖是曲,理解尊重是友谊的主旋律.青春是人生的一首歌,成功是词,拼搏是曲,永不懈怠是青春的主旋律。
[古诗文阅读]庄子《秋水》阅读练习及答案
[古诗文阅读]庄子《秋水》阅读练习及答案[古诗文阅读]庄子《秋水》阅读练习及答案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1-13题。
(12分)秋水《庄子》秋水时至,百川灌河。
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
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1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4分)(1)百川灌河(2)东面而视(3)河伯始旋其面目(4)而轻伯夷之义者12.翻译下面句子。
(6分)(1)(河伯)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译:。
(2)“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译:。
13.这篇寓言的寓意是:。
(2分)答案:11.4分(1)灌:注入;汇入(2)面:面向;朝向;面朝(3)旋:旋转;掉转;转过脸(4)轻:认为……轻;认为……不值得看重;轻视12.6分(1)(河伯)认为天下一切美好的东西全都聚集在自己身上。
(或者:认为天下盛美的东西全部都在自己身上;认为#from 本文来自九象,全国最大的免费范文网end#天下壮美的奇观完全在自己这里)(2)“知道很多,认为没有人能比得上自己”的,说的就是我啊。
(或:“听到一点点道理就觉得谁也不如自己”,说的就是我啊。
“听到了上百条道理,便认为天下再没有谁比得上自己”的,说的就是我这样的人了)13.2分说明个人的见识是有限的,经过比较,就会显示出自己的不足,如果骄傲自满,就难免贻笑大方。
(或者:一个人应该有自知之明,要知道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不能坐井观天。
)(言之有理也可)译文:秋天里山洪按照时令汹涌而至,众多大川的水流汇入黄河,河面宽阔波涛汹涌,两岸和水中沙洲之间连牛马都不能分辨。
于是河神欣然自喜,认为天下一切美好的东西全都聚集在自己这里。
河神顺着水流向东而去,来到北海边,面朝东边一望,看不见大海的尽头。
《秋水》·加点字词
《秋水》加点字词1 秋 水庄 子秋水时.(按时,名作状)至,百川灌.(注入)河.(黄河);泾流之大【句式:定语后置】,两涘.(水岸)渚崖.(高的水岸)之间不辩.(同‚辨‛辨认)牛马。
于是焉.(语气助词)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把…当作)尽在己,顺流而.(连词,表修饰)东.(向东,名作动)行,至于..(到达,古今异义)北.海,东.(向东,名作状)面.(面向)<之>而.(连词,表修饰)视,不见水端.(尽头)。
于是焉河伯始.(才)旋.(调转)其面目..(表情),望洋..(抬头仰视的样子)向若而.(连词,表承接)叹曰:‚野语..(俗谚)有之曰:‘闻道百【句式:定语后置】,以为莫己若者【句式:宾语前置】。
’我之谓也【句式:宾语前置】。
且夫我尝闻少.(以…为少)仲尼之闻,而轻.(以…为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吾睹子之.(取消句子独立性)难穷.(尽,走到尽头)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危险)矣,吾长.(长久)见笑于大方之家(有很高学识的人)。
【句式:介宾后置】‛北海若曰:‚井蛙不可/以< 之 >语.(说)于海者,拘.(拘束)于虚.(同‚墟‛所居之处)也【句式:被动句】;夏虫不可/以<之>语于冰者,笃(限制)于时也【句式:被动句】;曲士不可/以<之>语于道者,束(束缚)于教也。
【句式:被动句】今尔出于崖涘,观于大海,乃.(才)知尔丑.(鄙陋,低劣),尔将可与 <尔>语大理..(大的道理,正道)矣。
天下之水,莫大于海【句式:介宾后置】。
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止息)而.(连词,表转折)<海>不盈.(满);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海>不虚;春秋不变,水旱不知.(觉,影响)。
此其过江河之流,不可为量数.(计算)。
而吾未尝以.(因为)此自多.(.赞美..)【句式:宾语前置】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取消句子独立性)在大山也。
秋水练习题及答案
秋水练习题及答案第六单元20 秋水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1.对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百川灌河(众多的) 今我睹子之难穷也(指海神若)B.秋水时至(指按时令、季节) 两涘崖渚(水边、岸).旋其面目(掉转) 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危险)D.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缺少)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没有)提示:D项“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中的“少”作“缺少”讲不正确,应作“贬低,小看”讲。
答案:D2.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今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
东面而视,不见水端B.吾非至于子之门.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D.闻道百,以为莫己若提示:A项“东面”在句中意思为“脸朝东”;今口语中指“东边”;B项“至于”在句中是“到”的意思,今为连词,表示“达到某种高度或另提一事”;项“于是”意为“在这时候”,今为连词。
答案:D3.对下列加点词的意义、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②吾非至于子之门③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④斧斤以时如入山林A.①②相同,③④也相同。
B.①②不同,③④也不同。
.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D.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提示:①为宾语前置的标志,②为助词“的”,③为动词“认为”,④为介词“按照”。
答案:B4.填空。
(1)本节选自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时期的________,名________,________家,________家代表人物,与________并称“老庄”。
《庄子》又叫________,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著。
全书现存________篇。
(2)《秋水》是《庄子•外篇》中最重要的一篇,它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式,讨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问题。
提示:本题主要考查与课相关的学化知识。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秋水练习题及答案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秋水练习题及答案秋水一、基础知识 1、庄子战国时学派的代表人物。
《庄子》的文章大多由组成,取材广泛,奇特,开阔,生动,形成了一种汪洋恣肆的主义的独特风格。
2、给下列加点的词注音(1)两��( ) (2)径( )流(3)渚( )崖(4)冯( ) (5)始旋( )二、语段精读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涣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 3.选出下列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两项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C.顺流而东行 D.侣鱼虾而友麋鹿 4、对下列两句中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①两�邃狙轮�间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A.①水中的小陆地②尽,尽头,此指达到尽头 B.①水边②尽,尽头,此指达到尽头C ①水边②您的困境 D.①水中的小陆地②您的困境 5、以下六句,能够显示河伯愧疚的一项是①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②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③吾非至于子之门④‘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⑤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⑥望洋向若而叹A.②④⑥ B.①③⑤ C.②③⑥ D.③④⑤ 6、这个寓言故事的寓意是什么? :答:7、翻译:(1)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2)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译文:三、拓展延伸陈相见孟子《孟子•滕文公上》陈相见孟子,道许行之言曰:“滕君(指滕文公)则诚贤君也;虽然,未闻道也。
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
今也腾有仓廪府库,则是厉(损害)民以自养也,恶得贤?” 孟子曰:“许子必种粟而后食乎?”曰;“然。
” “许子必织布而后衣乎?”曰:“否,许子衣褐(粗麻衣)。
庄子《秋水》阅读理解答案(精选12篇)
庄子《秋水》阅读理解答案(精选12篇)庄子《秋水》阅读理解答案篇1《秋水》具有剧烈的文学颜色。
文章一开头,用"秋水时至不辩牛马'寥寥二十二个字,就把涨水时那种汹涌澎湃、气象万千而又浩淼无边的壮阔景象毫不费劲地描绘了出来,给读者以不尽的吟味。
下面是第一我整理的《秋水》阅读题目及其参考答案以供大家阅读。
《秋水》阅读原文秋水时至,百川灌河。
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
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秋水》阅读题目1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4分)(1)百川灌河 (2)东面而视(3)河伯始旋其面目 (4)而轻伯夷之义者12.翻译下面句子。
(6分)(1)(河伯)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译:。
(2)"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译:。
13.这篇寓言的寓意是:。
(2分)《秋水》阅读答案(1)灌:注入;汇入 (2)面:面对;朝向;面朝(3)旋:旋转;掉转;转过脸(4)轻:认为轻;认为不值得看重;轻视12. 6分 (1)(河伯)认为天下一切美妙的东西全都聚集在自己身上。
(或者:认为天下盛美的东西全部都在自己身上;认为天下壮丽的奇观完全在自己这里)(2)"知道许多,认为没有人能比得上自己'的,说的就是我啊。
(或:"听到一点点道理就觉得谁也不如自己',说的就是我啊。
"听到了上百条道理,便认为天下再没有谁比得上自己'的,说的就是我这样的人了)13. 2分说明个人的见识是有限的,经过比较,就会显示出自己的不足,假如傲慢自满,就难免贻笑大方。
(或者:一个人应当有自知之明,要知道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不能坐井观天。
秋水练习及答案
秋 水》练习班级 学号 姓名一、 文学常识以及文意理解:1、 庄子, 名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的思想,后世并称2、在《秋水》中包含三个成语: 道《庄子》中的哪些成语? ___ 颛顼,帝喾, ___________4、作者写作本文的主要目的是 文章的积极意义是 _________限性在于 _______________ 家 学派 的 代 表 人 物 。
他 继 承了 ________ ? 》_________ 。
除了这三个,你还知 ___________ 。
五帝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 ,文章的局二、 词语解释的归类:(一)写出下列句中通假字并解释:5、 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______ 通 ___ ,6、 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 ______ 通 ____7、 人卒九州: ___ 通 ____ , ________ 。
8、 不似豪末之在于马体乎: _____ 通 ___ , _____ (二)找出句子中词类活用的字,写出活用方法和意义:9、 秋水时至: ___ , ,___ ______ 。
10、顺流而东行: ____ , , ___ _____ 。
11、东面而视: ____ , ,___ ______ 。
12、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 ______ , , _13、其峡盖自昔禹凿以通江: _____ (三)写出下列古今异义词的古义:14.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_______ _______15.此其过江河之流,不可为量数: ________16.计中国之在海内: ______ ________ 。
17.望洋兴叹: ______ _______ 。
(四)解释下列加点字:18.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_______________19.於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 ______ ___20.今我睹子之难穷也: ______ ____ 时期 ___________ 。
《秋水》习题及参考答案
《秋水》习题优选及参照答案一、基础题1、文学知识(1)本文节选自《庄子·外篇》中《秋水》篇的前部分,作者庄子,战国期间,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派代表人物。
名周,宋国蒙人。
(2)庄子与老子合称为“老庄”。
(3)秋水指“清亮的眼波”,水,这里指秋季的洪水。
2、加点字注音完整正确的选项是(C)A、泾流(jìng)殆(dài)B、渚崖(zhù)睹(dǔ)C、仲尼(zhòng)矣(sì)D、伐纣(zhòu)伯夷(yì)涘(sì)渚(zhǔ)少(shǎo)殆(daì)3、解说以下句子中加点的字词百川灌河(注入)两矣渚崖(俟:水边)(渚:水中的小块陆地)(崖:高的河岸)欣然自喜(愉悦)至于北海(抵达)东面而视(向东望去)不见水端(终点)望洋向若而叹曰(惋惜)(望洋:迷惑直视的样子)旋其面目(转变态度)大方之家(有很高学问的人)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天下的美景看作完整存在于自己)于是焉(在这个时候)秋水时至(按季节到来)泾流之大(泾流:直流,通流河面宽广)4、翻译以下句子。
1)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面朝东边一望,看不见海洋的终点。
2)“闻道百,认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俗语有这样的说法,‘听到了上百条道理,便认为天下再没有谁能比得上自己’的,说的就是我这样的人了。
3)河伯欣然自喜于是河神很愉悦4)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我必然会永久遇到涵养极高的人的讥笑。
5)望洋向若而叹曰面对着海神仰首叹息道6)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认为天下全部美好的东西全都齐集在自己这里。
7)顺水而东行河神顺着水流向东而去8)河伯始旋其面目于是河神刚刚改变先前得意洋洋的面貌,9)两矣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两岸和水中沙洲之间连牛马都不可以分辨。
10)少仲尼之闻孔丘懂得的东西太少5、默写(1)《秋水》中写河伯狂妄自傲的句子是:“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2)河伯见到海神若后自我反思的句子是:“野语有之曰),‘闻道百(10),认为莫己若’者(11),我之谓也。
《秋水》阅读答案
①不见水端_________________
②百川灌河_________________
③则殆矣___________________
④少仲尼之闻________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①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译文:
((1)这就如同以天为师法而不要地,以阴为师法而不要阳一样,是明显行不通的。然而还是有人说个不停,不肯放弃,这样做不是愚昧无知便是存心骗人!
(2)不合时代,违背世道人心的,成为篡夺者;合乎时代,顺应世道人心的,称为合乎正义的人。)
《秋水》阅读答案3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已。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已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16、学了这篇,我们可以从中受到那些启示?(2分)
《秋水》阅读答案2
河伯曰:“若物之外,若物之内,恶至而倪①贵贱?恶至而倪小大?”
北海若曰:“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以俗观之,贵贱不在己。以差观之,因其所大而大之,则万物莫不大;因其所小而小之,则万物莫不小。知天地之为稊米也,知毫末之为丘山也,则差数睹矣。以功观之因其所有而有之则万物莫不有因其所无而无之则万物莫无知东西之相反而不可以相无则功分定矣。以趣观之,因其所然而然之,则万物莫不然;因其所非而非之,则万物莫不非。知尧、桀之自然而相非,则趣操②睹矣。昔者尧、舜让而帝,之、哙让而绝;汤、武争而王,白公争而灭。由此观之,争让之礼,尧、桀之行,贵贱有时,未可以为常也。梁丽③可以冲城,而不可以窒穴,言殊器也;骐骥、骅骝一日而驰千里,捕鼠不如狸狌,言殊技也;鸱鸺夜撮蚤,察毫末,昼出瞋目而不见丘山,言殊性也。故曰:盖④师是而无非,师治而无乱乎?是未明天地之理,万物之情也。是犹师天而无地,师阴而无阳,其不可行明矣!然且语而不舍,非愚则诬也!五帝殊禅,三代殊继。差其时,逆其俗者,谓之篡夫;当其时,顺其俗者,谓之义之徒。默默乎河伯,汝恶知贵贱之门,小大之家!”
【初中课内阅读】《秋水(10分)》阅读答案
【初中课内阅读】《秋水(10分)》阅读答案秋水(10分)秋水时至,百川灌河。
泾流之大,两?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
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于是焉,河伯秋水(10(分钟)秋水时至,百川灌河。
泾流之大,两?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
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一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两?竹崖(水边)b.河波初旋其面目(掉转)C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是(危险)d.再见笑于大方之家(看见)二下面各组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秋水时到四时不同的风景b.我不是儿子之门儿子有生孙C闻稻白我尝闻少仲呢之闻D以为天下之美为尽在己想想莫吉吧若三下列对选文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选文是一篇寓言故事,通篇设喻说明哲理。
在写河神认识的前后变化时,运用了对比的手法。
如将黄河的壮阔与北海的广阔作比较,还将河伯前后的认识作对比。
B“望洋兴叹”和“贻笑大方”两个成语都出自选文,前者本义是指“因力量或条件达不到而感叹无可奈何”,后者的本义是“被道德修养高的人笑话。
”C“颜鹤波很高兴,他把世界的美丽当成了自己的”写河伯的骄傲自满,一个“天下”,一个“尽”,把河伯踌躇满志,飘飘然的神态写得淋漓尽致。
D选文以河神见海神为喻,说明个人的见识是有限的,大小都是相对的,经过比较,就会显示出自己的不足。
如果骄傲自满,就难免贻笑大方。
四翻译(4(分钟)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翻译: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一d2.d3.b翻译((略)。
《秋水》习题及答案
《秋水》习题及答案秋水时至,百川灌河。
泾流之大,两渚崖之间,不辨牛马。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1. 解释加点的词语:(2分)(1)百川灌河(黄河)河伯始旋其面目(面貌)(2)见笑于大方之家(得大道的人)2. 翻译:(6分)(1)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认为天下的美景全集中在自己这里了(2)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有句俗话说,‘听到了许多道理,就以为没有人比得上自己’,即是说的我呀。
《秋水》习题及答案21、根据课文给加点的字注音。
泾流()涘()渚()仲尼()殆()2、解释句中加点的字。
①秋水时至,百川灌河。
②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
③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④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
⑤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3、找出描写河、海的句子。
描写河的句子:描写海的句子:4.翻译下列句子。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闻道白,以为莫已若”者,我之谓也。
5.填空:庄子,名,中期国人,他继承并发展了的思想,为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庄子》有篇,七篇十五篇,《杂篇》十一篇,研究者的多认为是庄子所作。
(胸怀全局,一切尽在掌握中)1.河伯为什么洋洋自得,欣然自喜?2.河伯后来为何又望洋而叹呢?3. 河伯为什么认为自己“长见笑于大方之家”?4.全文可分为几个层次?层次间的关系是什么?5.文中用两个“于是焉”有什么作用?(勇于探索,乐趣源自思考来)6、古代诗文中有许多表达雄心壮志的“名人名言”,请你写出五位名人,各写出他的一条名言。
7、请你写出表达豁达胸襟的诗句。
(不少于2句)8.“海纳白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是林则徐的自题联,你能体会林则徐想通过这幅对联勉励自己做怎样的人呢?第20课秋水(第二课时)1下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泾jīng 涘yǐ渚zhǚB.泾jìng 涘sì渚zhěC.泾jīng 涘sì渚zhǚD.泾jìng 涘 yǐ渚zhě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径流渚崖辩别望洋向若B.泾流劝谏旋转欣然自喜C.争辩穷匮孀妻遗笑大方3.指出下列“之”的含义。
2、《秋水》(字词答案)
秋水(节选)庄子秋水时.至,百川灌.河。
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于是焉河伯欣时:名作状,按时,按季节灌:注入涘:水边辩:通“辨”,辨认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
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面:名作动,面对着,面向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旋:掉转。
这里指“转变”。
若:北海海神的名字野语:俗语者,我之谓也。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谓也:说的就是……啊(固定句式)(动宾前)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穷:尽,这里是走到尽头的意思殆:危险见笑:被讥笑北海若曰:“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语:谈论拘:约束,局限虚:同“墟”,指所居之处笃:限制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
今尔出于崖涘,观于大海,乃.知尔丑.,曲士:乡曲之士,指见识浅陋之人乃:才丑:鄙陋,低劣尔将可与语大理矣。
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大理:大的道理,正道而:连词,表转折,但是盈:形作动,满溢出来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
春秋不变,水旱不知.。
此其过江河之流,不可为量数.。
虚:空,虚空,此指海水减少而流尽知:觉,影响数:计算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
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自多:自以为多,自我满足比形:生成形态受:禀受小木之在大山也。
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空存:存念见:被奚以:凭什么(介宾前)计:谋算,考虑礨空:蚁穴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大仓乎?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中国:中原地区(指黄河流域一带,是古代九州之一。
古人以为九州之外是四海,所以说“中国之在海内”。
)稊米:细小的米粒大仓:大粮仓。
“大”的这个意义后来写作“太”。
号:称呼处:占有,据有焉。
《秋水》加点字练习及答案
秋水秋水时(名作状,按时)至,百川灌河。
泾流(直通的水流)之大,两涘(水边)渚(水中的小块陆地)崖之间,不辩(通“辨”)牛马。
于是焉(语词,无意义)河伯欣然(……的样子)自喜,以(把)天下之美为(看成)尽在己。
顺流而(连词,表修饰)东(状语)行,至于北海。
东面而(表修饰)视,不见水端。
於是焉河伯始(才)旋(调转,此指改变)其面目(神情),望洋(抬头仰视的样子)向若而(表修饰连词)叹曰:“野语有之(这样)曰:…闻道百(句式:定语后置),以为莫己若‟者(句式:宾前),我之谓也(句式:宾语前置)。
且夫(再说)我尝闻少(意动,以……为少)仲尼之闻而轻(意动,以……为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不)信,今我睹子之(取独,无意义)难穷(浩瀚无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危险)矣。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句式:被动)。
”北海若曰:“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句式:省略、介后),拘于虚也(句式:被动)。
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
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
(句式同前)今尔出于崖涘(句式:介后),观于(到)大海,乃(才)知尔(你的)丑,尔将可与(句式:宾前)语大理矣。
天下之水,莫大于海(句式:介后),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满);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止)而不虚。
春秋不变,水旱不知。
此其过江河之流,不可为(用)量数(计算)。
而吾未尝以(凭借)此自多(形作动,夸耀)者,自以(知道)比形(生成形态)于天地(句式:介后),而受气于阴阳(句式:介后)。
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取独)在大山也;方存乎见少(句式:被动),又奚以(凭借)自多(句式:宾前)?计(考虑)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空(蚁穴)之在大泽(旷野)乎?计中国之(取独)在海内,不似稊米(细小的米粒)之在大仓乎?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于之)。
人卒(聚集)九州,谷食之(取独)所生,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
此其比万物也,不似豪末(“豪”通“毫”,动物身上的细毛)之在于马体乎?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仁人之所忧,任士之所劳,尽此矣。
高中语文《秋水(节选) 非攻(节选)》优化训练 苏教版必修3
融会贯通秋水(节选)非攻(节选)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入人园圃.()攘.人犬豕()入人栏厩.()拖其衣裘.()两涘.渚崖()泾.流之大()思路解析:平时重视积累,特别要注意形声字的读音。
答案:“圃”读“pǔ”,“攘”读“rǎnɡ”,“厩”读“jiù”,“裘”读“qiú”,“涘”读“sì”,“泾”读“jīnɡ”。
2.下列对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亏.人自利(吃亏)罪益.厚(更加)B.杀不辜.人(罪)知而非.之(非难)C.东面..而视(脸朝东)少.仲尼之闻(小看)D.不仁兹.甚(更加)大方..(深明大道)之家思路解析:A项中“亏”是使动用法,应解释为“使……吃亏”。
答案:A3.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矣,罪益厚。
(2)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3)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思路解析:文言文翻译应译出关键词语和特殊句式。
(1)关键词语是“愈”“兹”“益”;(2)关键词语是“野语”,宾语前置句“莫己若”“我之谓”;(3)关键词语是“于是”“以……为”。
参考答案:(1)如果损害别人的利益越多,那么他的不仁也就越突出,罪过也就更加深重。
(2)俗语有一种说法,“听到的道理很多,就认为没有谁比得上自己”,说的就是我啊。
(3)在这个时候河伯高兴极了,认为天下盛美的东西全部都在自己身上。
4.填空。
(1)《秋水》选自《庄子》。
庄子名周,中期宋人,先秦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今存《庄子》分、、三部分,为庄子及其后学所著。
(2)《非攻》选自《墨子》。
这本书大部分是家学派弟子们记录下来的。
“非攻”就是。
思路解析:作家、作品应重点记忆:作家——朝代——作品——评价(对作家的评价和对作品的评价)。
答案:(1)战国道内篇外篇杂篇(2)墨反对进攻的战争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秋水阅读及答案解析
秋水阅读及答案解析秋水阅读及答案解析《庄子》秋水时至,百川灌河。
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
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8.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A.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属予作文以记之B.闻道百/操蛇之神闻之C.以为莫己若/皆若空游无所依D.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大兄何见事之晚乎9.对下列文言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3分)A.秋水时至,百川灌河--秋天的雨水时常落下,众多山里的水都汇入河流。
B.望洋向若而叹曰--(河伯)看着一望无际的海洋,面对着海神若感叹道。
C.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况且我曾经认为孔子的学识也不算多。
D.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我如果不是来到您的面前,那么,(改正错误的认识)就危险了。
10.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黄河在秋天洪水暴涨时河面大增,站在河边,连对面的牛和马都看不清楚。
B.河伯本以为自己天下最为壮美,到了的北海面前,才意识到自己的渺小。
C.河伯由自喜自满到自省自悟,这种知错就改的精神是本文所要给人们的启示。
D.文章以秋水为题,实则主要写河伯,通过河伯望河与望海的前后变化及感慨,点名文章的寓意。
11.对下面三部中国古典名着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外在特征明显,连平顶山花莲洞的.妖魔银角大王都能对着影神图--指认:这骑着白马的是唐僧,这毛脸的是孙行者,这黑长的是沙和尚,这长嘴大耳的是猪八戒。
B.打鱼一世蓼儿洼,不种青苗不种麻。
酷吏赃官都杀尽,忠心报答赵官家。
《水浒传》中阮小五、阮小七兄弟唱的这首山歌,形象反映了梁山起义者的反抗精神和忠君思想。
秋水的阅读答案范文
秋水的阅读答案范文
秋水
《庄子》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
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
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假设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假设’者,我之谓也。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那么殆矣。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
8.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3分)
(1)河:
(2)野语:
(3)谓:
9.用现代汉语翻译以下句子。
(3分)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译:
10.以下各组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
A.秋水【时】至四【时】之景不同
B.吾非至于【子】之门【子】又生孙
C.【闻】道百我尝【闻】少仲尼之闻
D.【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以】为莫己假设
11.河伯虽然有骄傲自大的一面,但也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可贵一面。
你认为这一面
是:
8.(1)黄河
(2)俗语、俗话
(3)说。
(3分)
9.我一定会永远被修养极高的人(得大道的人)耻笑了。
(3分)
10.D(2分)
11.善于认识和勇于成认自己的缺点。
(2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秋水
秋水时(名作状,按时)至,百川灌河。
泾流(直通的水流)之大,两涘(水边)渚(水中的小块陆地)崖之间,不辩(通“辨”)牛马。
于是焉(语词,无意义)河伯欣然(……的样子)自喜,以(把)天下之美为(看成)尽在己。
顺流而(连词,表修饰)东(状语)行,至于北海。
东面而(表修饰)视,不见水端。
於是焉河伯始(才)旋(调转,此指改变)其面目(神情),望洋(抬头仰视的样子)向若而(表修饰连词)叹曰:“野语有之(这样)曰:‘闻道百(句式:定语后置),以为莫己若’者(句式:宾前),我之谓也(句式:宾语前置)。
且夫(再说)我尝闻少(意动,以……为少)仲尼之闻而轻(意动,以……为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不)信,今我睹子之(取独,无意义)难穷(浩瀚无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危险)矣。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句式:被动)。
”
北海若曰:“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句式:省略、介后),拘于虚也(句式:被动)。
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
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
(句式同前)今尔出于崖涘(句式:介后),观于(到)大海,乃(才)知尔(你的)丑,尔将可与(句式:宾前)语大理矣。
天下之水,莫大于海(句式:介后),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满);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止)而不虚。
春秋不变,水旱不知。
此其过江河之流,不可为(用)量数(计算)。
而吾未尝以(凭借)此自多(形作动,夸耀)者,自以(知道)比形(生成形态)于天地(句式:介后),而受气于阴阳(句式:介后)。
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取独)在大山也;方存乎见少(句式:被动),又奚以(凭借)自多(句式:宾前)?计(考虑)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空(蚁穴)之在大泽(旷野)乎?计中国之(取独)在海内,不似稊米(细小的米粒)之在大仓乎?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于之)。
人卒(聚集)九州,谷食之(取独)所生,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
此其比万物也,不似豪末(“豪”通“毫”,动物身上的细毛)之在于马体乎?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仁人之所忧,任士之所劳,尽此矣。
伯夷辞之(天下)以为( 凭借……获得)名,仲尼语(谈论)之以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 先前)之自多于水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