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古代诗歌三首
古代诗歌三首练习
《古代诗歌三首》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宿建德江》
1、从体裁上来看,这首诗属于。
2、烟渚: 渚:
3、暮:
4、客:
5、旷:
6、本诗的感情基调可用诗歌中的一个字概括“”。
7、写出本诗的对偶句: , .
8、“野旷天低树”是,写出了远近的纵深感,“江清月近人”是诗人所见的景象.
9、本诗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1、望湖楼在(地点).
2、醉书: 。
3、苏轼,字,号,宋代家。
4、翻墨:。
5、本诗描写了(时节)的的奇丽场景。
6、本诗运用、的修辞写出了雨前乌云的态势和暴雨
的特点。
7、诗中、、、各自登场,色彩对比强烈,令人眼花缭乱,称奇不已。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1、辛弃疾,字,号。
(朝代)爱国词人。
2、“西江月”词的,“夜行黄沙道中”是词的 .
3、这首词按字数分属于。
4、别枝:
5、茅店:
6、社林:
7、见:
8、“忽见”一词可以看出词人的心情。
9、“惊鹊”和“鸣蝉”越发衬托出夏夜乡村的气氛.
9、作者从、、三方面描写了夏夜风光,反映了作者的心情。
《诗三首》中心意思
《诗三首》中心意思
1、《涉江采芙蓉》是一首惜别的情诗。
在古代农业社会里,生活是很简单的,最密切的人与人的关系是夫妻朋友的关系,由于战争、徭役或仕宦,这种亲密的关系往往长期地被截断。
这就成为许多人私生活中最伤心的事。
中国诗词有很大一部分都是表达别离情绪的,就主题说,这首诗是很典型的。
2、《短歌行》气格高远,感情丰富,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
诗中,诗人以感人的真诚和慷慨悲凉的情感咏叹了生命的忧患、生命的悲剧。
以貌似颓放的意态来表达及时进取的精神,以放歌纵酒的行为来表现对人生哲理的严肃思考,以觥筹交错之景来抒发心忧天下和渴慕人才之情。
3、《归园田居》是作者仕宦情结与田园情结激烈碰撞而最后以田园情结获胜的精神产物。
诗歌表现了陶渊明专注于田园生活,在田园生活中体现其生活的快乐和心灵的安慰,体现其生命的变奏,人生的变调;在田园生活中实现其人生的价值、人生的理想。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古代诗歌大全100首
以下是100首古代唐诗:1.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行宫•元稹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3.相思•王维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4.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5.问刘十九——白居易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6.乐游原•李商隐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7.杂诗•王维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8.宿建德江•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9.八阵图•杜甫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10.送别•王维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11.怨情•李白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
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12.听弹琴•刘长卿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13.春晓•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14.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15.宫词•张祜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16.鹿柴•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17.竹里馆•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18.哥舒歌•西鄙人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
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
19.渡汉江•宋之问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20.寻隐者不遇•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七言绝句】21.春怨•刘方平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22.乌衣巷•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23.陇西行•陈陶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24.回乡偶书•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古代诗歌四首翻译及原文
古代诗歌四首翻译及原文(原创实用版)目录1.古代诗歌四首简介2.第一首诗歌:《静夜思》翻译及原文3.第二首诗歌:《登鹳雀楼》翻译及原文4.第三首诗歌:《将进酒》翻译及原文5.第四首诗歌:《赋得古原草送别》翻译及原文正文一、古代诗歌四首简介古代诗歌四首包括:《静夜思》、《登鹳雀楼》、《将进酒》和《赋得古原草送别》。
这四首诗歌分别代表了不同的时代、作者和风格,是中华古典诗歌的瑰宝。
二、第一首诗歌:《静夜思》翻译及原文《静夜思》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脍炙人口的短诗。
诗句通过描绘月光洒在床前的光景,表现了作者在夜晚寂静的时候,思念故乡的心情。
原文: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三、第二首诗歌:《登鹳雀楼》翻译及原文《登鹳雀楼》是唐代诗人王之涣创作的一首描绘楼观自然美景的名篇。
诗中以鹳雀楼为背景,通过描绘楼外江水、山色的变化,表达了作者豁达的人生态度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原文: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四、第三首诗歌:《将进酒》翻译及原文《将进酒》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以酒为题材的豪放诗篇。
诗中表达了作者对饮酒的热爱,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对人生的豁达和自信。
原文: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五、第四首诗歌:《赋得古原草送别》翻译及原文《赋得古原草送别》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描绘离别场景的佳作。
诗中通过描绘古原草地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即将离别的朋友的依依不舍之情。
原文: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古代诗歌四首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西湖之美,美在一年四季,美在一日四 时,美在阴、晴、雨、雪、雾。古人说,西 湖是“四百八十可游处,三万六千堪醉时”。 这里的一切,都如诗、如画,如梦……
苏 堤 春 晓
《古代诗歌四首》
西湖晚霞
西湖春景
西湖桃花
西湖桃花
断
桥
残
雪
《古代诗歌四首》
《古代诗歌四首》
观沧海 次北固山下 钱塘湖春行 天净沙·秋思
《古代诗歌四首》
jié
dàn
xiāos è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sǒng zhì
你看到过大海吗 请欣赏大海图片
《古代诗歌四首》
深秋的黄昏,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骑着一匹 瘦马,迎着一阵阵冷飕飕的西风,在古道上踽 踽独行。他走过缠满枯藤的老树,看到即将归 巢的暮鸦在树梢上盘旋,不时地发出几阵啼鸣; 他走过横架在溪流上的小桥,来到溪边的几户 人家门前,看到炊烟缕缕,人们正准备着晚餐, 那是多么的清雅、安适!这时太阳快要落山了, 想到自己还没有找到投宿的地方,迎接他的又 将是一个漫漫的长夜,这个彷徨的异乡人不禁 悲从中来,肝肠寸断。唉,自己有家难归,孤 独常伴,更添悲愁,真是“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王湾
• 唐代诗人,洛阳人。
• 史称其“词翰早著”,现存诗 10首。
• 唐代殷蟠《河岳英灵集》,唐代
宰相张说,明代胡应麟《诗薮》
都对其《次北固山下》有着很高
的评价。
水之间。 春潮与岸相平,江面更加宽阔,恰遇顺
4 古代诗歌四首
诗词诵读
有感情地诵读古诗,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四言古诗,不讲求押韵。
观沧海
[东汉]曹 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盛。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诗词诵读
有感情地诵读古诗,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四言古诗,不讲求押韵。
要反复诵读,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韵律,感受诗歌的
声韵美。
4 古代诗歌四首
观沧海
[东汉]曹操
作者简介
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qiáo)县 [今安徽亳(bó)州]人,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 人。其诗气势雄浑,慷慨悲壮,他是文学史上建安文学 的开创者。著有《孙子略解》《兵法接要》,诗歌《蒿 里行》《观沧海》《龟虽寿》《短歌行》等。
秋风萧瑟,洪波 起。 辽阔的气势。
“涌”字生动地展现了大海波澜壮阔的气势。
第三层
赏析
诗人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借助奇特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的想象,抒写了诗人的主观感受,并非
登临所见。诗人以沧海自比,通过写大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海吞吐日月星辰的现象,来表现自己宽
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含蓄地(委婉
地)表达了诗人渴望统一中原、建功立
(2)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哪些诗句是写实的?哪
些诗句是想象的?
三层。
第一层(开头两句):交代观海的地点。
第二层(“水何澹澹”至“洪波涌起”):描写海水和山岛。 这两层的几句全是写现实中的实景。
第三层(“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借助奇特的想象来 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两个“若”字 ,虚中有实,实 中有虚。这一层的几句是想象的。
(名师整理)部编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三首》市优质课获奖课件
整体感知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宿建德江 (唐)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泊:停泊,是船靠岸。
烟渚:烟雾迷蒙的水中的小块陆地。
船停泊在烟雾迷蒙的沙洲边。天色渐渐的昏暗 了,在外作客的愁思又缕缕地涌起。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野旷:空旷的原野。
第4课 古代诗歌三首
1.识记生字并正确书写、运用。正确、流利朗读、 背诵古诗词。 2.进一步了解诗词的有关知识。 3.借助字典和课本注释理解诗词中字词的意思以及 整首诗词的意思。想象诗歌描写的意境,体会作者 热爱自然、歌颂自然的情怀,感受自然的美好。
宿建德江
学习目标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1
02 学习字词 03 学习诗文 04 布置作业
一个“新”字,让人觉得原来诗人本有无尽的旧愁, 今日在此停泊,又生出更浓的新愁。这就奠定了全诗的 抒情基调。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低”和“旷”是相互依存、相互映衬的。日暮时 刻,苍苍茫茫,旷野无垠,放眼望去,远处的天空显得 比近处的树木还要低。空旷的原野使人孤寂。
“近”和“清”也是相互依存、相互映衬的。表明时 已夜晚,明月在天,倒影在水中,诗人于船上俯视江水, 看见月亮是如此之近。这情景让诗人感到冷清。这两句 一写远眺,一写近观,给人既辽远又逼真之感。
这首诗一隐一现,虚实相间,两相映衬,互为补充, 构成一个特殊的意境。诗中虽只一个“愁”字,然而野旷 江清,“秋色”历历在目。借景抒情,抒发了诗人的旅途 愁思之情。全诗淡而有味,含而不露;自然流出,风韵天 成,颇有特色。
课文小结
这是作者经钱塘江,夜泊停舟在建德附近,旅途中 有感而作的诗。抒发了诗人对求仕希望破灭的忧愤、对 故乡的思念,对人生坎坷的惆怅。
古代经典诗歌100首
古代经典诗歌100首1.《村居》【清】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村居》描写出了一幅春天孩子们在村旁的芳草地上放风筝的图片,是一幅充满生机、生意盎然的农村生活图画。
2.《无题》【唐】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向所爱者倾诉离别的痛苦、至死不渝的情感和重逢的希望〕3.《黄鹤楼》【唐】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写登楼所想所见〕4.《饮酒》【晋】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写田园生活的恬静闲适,表达自己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5.《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假设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表达对友人的惜别和勉励之情〕6.《登幽州台歌》【唐】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写诗人怀才不遇,寂寞无聊的情绪〕7.《回乡偶书》【唐】贺知章〔其一〕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其二〕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写晚年回乡的所见所闻所感〕8.《南园》李贺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假设个书生万户侯。
★抒写作者愿意弃文从武,为国效力的抱负。
假设个:哪个〕9.《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月九日,即重阳节。
抒写怀乡思亲的深情〕10.《相思》【唐】王维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借红豆表达眷念朋友,珍重友谊的思想感情〕11.《鸟鸣涧》【唐】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四上第9课古诗三首课堂笔记
四上第9课古诗三首课堂笔记
一、导入
今天我们将学习第9课《古诗三首》,这三首古诗分别是《登鹳雀楼》、《望庐山瀑布》和《江雪》。
通过学习这些古诗,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古代诗歌的魅力和内涵。
二、学习《登鹳雀楼》
1. 介绍作者王之涣和诗歌背景。
2. 朗读诗歌,注意节奏和韵律。
3. 理解诗歌内容,重点讲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意思。
4. 分析诗歌主题和艺术特色。
5. 背诵诗歌。
三、学习《望庐山瀑布》
1. 介绍作者李白和诗歌背景。
2. 朗读诗歌,注意节奏和韵律。
3. 理解诗歌内容,重点讲解“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
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意思。
4. 分析诗歌主题和艺术特色。
5. 背诵诗歌。
四、学习《江雪》
1. 介绍作者柳宗元和诗歌背景。
2. 朗读诗歌,注意节奏和韵律。
3. 理解诗歌内容,重点讲解“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意思。
4. 分析诗歌主题和艺术特色。
5. 背诵诗歌。
五、总结与思考
通过学习这三首古诗,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代诗歌的魅力和内涵。
这些诗歌不仅具有优美的语言和深邃的思想内涵,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独特见解。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注重理解诗歌的主题和艺术特色,同时也要学会欣赏古代诗歌的美感和价值。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6篇】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6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心得体会、应急预案、演讲致辞、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insights, emergency plan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u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6篇】《天净沙·秋思》是元曲作家马致远创作的小令,是一首著名的散曲作品。
古代诗歌四首
古代诗歌四首古代诗歌四首第一首:《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注释】床前:床的前面。
明月光:明亮的月光。
地上霜:指地面上凝结的霜。
举头:抬头。
望明月:看着月亮。
低头:垂下头。
思故乡:思念家乡。
第二首:《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注释】白日:白天。
依山尽:依靠山脚,尽头。
黄河:中国第二大河流。
入海流:水流注入大海。
欲穷千里目:想要眺望千里景色。
更上一层楼:进一步登上高楼。
第三首:《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注释】春眠:春天睡得深沉。
不觉晓:不知不觉天亮了。
处处:到处。
闻啼鸟:听到鸟儿的啼鸣声。
夜来:从昨晚到今天早晨。
风雨声:风声和雨声。
花落:花儿掉落。
知多少:不知道有多少。
第四首:《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注释】岱宗:泰山(中国五岳之一)的别称。
齐鲁:指山东地区,此处代指见证着古代历史的地方。
青未了:青色的山峰无尽无情,美丽如画。
造化:指大自然的创造。
钟神秀:泰山美丽的景色。
阴阳:指白天与黑夜的交替。
割昏晓:割开黑夜与白天。
荡胸:使胸襟浩荡开阔。
生曾云:诗人的胸襟在云中降生。
决眦:眼泪滑落。
入归鸟:返回巢穴的鸟儿。
凌绝顶:登上最高峰。
一览众山小:俯瞰众山,感叹自然之伟大。
【附件】本文档无附件。
【法律名词及注释】本文档没有涉及法律名词。
初中古代诗词三首七年级
初中古代诗词三首七年级在初中七年级的课本中我们学过哪些重点古诗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古代三首七年级,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初中古代诗词三首七年级(一)钱塘湖春行唐代: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译文行至孤山寺北,贾公亭西,暂且歇脚,举目远眺,但见水面平涨,白云低垂,秀色无边。
几只黄莺,争先飞往向阳树木,谁家燕子,为筑新巢衔来春泥?鲜花缤纷,几乎迷人眼神,野草青青,刚刚遮没马蹄。
湖东景色,令人流连忘返,最为可爱的,还是那绿杨掩映的白沙堤。
注释⑴钱塘湖:即杭州。
⑵孤山寺:南北朝时期陈文帝(522~565)初年建,名承福,宋时改名广华。
孤山:在西湖的里、外湖之间,因与其他山不相接连,所以称孤山。
上有孤山亭,可俯瞰西湖全景。
贾亭:又叫贾公亭。
西湖名胜之一,唐朝贾全所筑。
唐贞元(唐德宗年号,785~805)中,贾全出任杭州刺史,于钱塘湖建亭。
人称“贾亭”或“贾公亭”,该亭至唐代末年。
⑶水面初平:湖水才同堤岸齐平,即春水初涨。
初:在古汉语里用作副词,常用来表示时间,是指不久。
云脚低: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看上去,浮云很低,所以说“云脚低”。
点明春游起点和途径之处,着力描绘湖面景色。
多见于将雨或雨初停的时候。
云脚:接近地面的云气,多见于将雨或雨初停时。
“脚”的本义指人和动物行走的器官。
这里指低垂的云。
⑷早莺:初春时早来的黄鹂。
莺:黄鹂,鸣声婉转动听。
争暖树:争着飞到向阳的树枝上去。
暖树:向阳的树。
⑸新燕:刚从南方飞回来的燕子。
啄:衔取。
燕子衔泥筑巢。
春行仰观所见,莺歌燕舞,生机动人。
侧重禽鸟。
⑹乱花:纷繁的花。
渐:副词,渐渐地。
欲:副词,将要,就要。
迷人眼:使人眼花缭乱。
⑺浅草:浅浅的青草。
才能:刚够上。
没(mò):遮没,盖没。
春行俯察所见,花繁草嫩,春意盎然。
侧重花草。
浅浅的青草刚够没过马蹄。
七年级上册语文《4.古代诗歌四首》
说说“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蕴含的哲理。 “日”与“春”象征着新生美好的事物,而“生”和“入”使之拟人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情思,写出了新旧的更替,蕴含着自然理趣。景中寓情,思乡而不低沉给人以乐观向上的鼓舞力量,引发人们对未来美好的遐想。
这首诗是写景抒情的五言律诗,诗人因两岸风景引起旅途乡愁,又写出诗人放眼山川的宽阔和博大胸襟。
元曲
散曲
杂剧
套曲
小令
马致远(约1251—1321以后),字千里,号东篱,元代大都人,元代著名戏曲作家、散曲家。与关汉卿、白朴、郑光祖合称为“元曲四大家”,有文场“曲状元”之称。因为这首小令,他还被称为“秋思之祖”。写有小令、套数200余首,经后人辑入《东篱乐府》。
创作背景
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但由于元统治者实行民族高压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他几乎一生都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也因之而郁郁不得志,困窘潦倒。于是在独自漂泊的羁旅途中,他写下了这首《天净沙·秋思》。另有学者认为这首散曲不是马致远的作品,而是无名氏之作。
思乡
苍凉
荒凉
恬静
游子思乡图
写 景
抒 情
断肠
对比反衬
小结
《天净沙·秋思》勾勒了一幅凄凉萧条的秋景图像,以及与之形成鲜明对比小桥流水人家的静谧乡间图景,以此烘托出漂泊天涯的游子对家乡的思念以及游子倦于漂泊的孤寂愁苦之情与思乡之情。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元曲 元曲是继唐诗宋词后兴起的一种新的诗体,包括散曲和杂剧两部分。散曲又分小令和套数。小令在元代又名“叶儿”,每首能独立,相当于一首诗或一阕què词。由于它是能歌唱的文字,所以就有不同的曲调;每个曲调都有一个名称,叫曲牌,表示不同的谱式,规定着不同的字数、句数、平仄、韵脚。曲牌表示曲调,另有题目。小令的曲牌常是一个,即一首小令一个曲牌,但也有例外。
古代诗歌精选100首
古代诗歌精选100首1.《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相思》王维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3.《鸟鸣涧》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4.《画》王维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5.《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6.《寻隐者不遇》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7.《独坐敬亭山》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8.《春晓》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9.《悯农》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0.《悯农》李绅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11. 柳宗元《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12.《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刘长卿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13.《梅花》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14.《夏日绝句》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15.《问刘十九》白居易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16.《宿建德江》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17.《马诗》李贺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18.《风》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19.《乐游原》李商隐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20.《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21.《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22.《终南别业》王维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古代诗歌三首
⑤析诗句
《书湖阴先生壁》
【宋】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 庭院内环境洁净、清幽
花木成畦手自栽。 整齐、多 生活情趣高雅
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
庭院外景
品质高洁
拟人 对偶 用典
⑥悟诗情
写出了湖阴先生生活情趣的_高__雅____, 也赞美了其品质的__高__洁___。
总结归纳(背)
篇名 (朝代)作者
字介甫,号半山 世称“王荆公” “唐宋八大家”之一
描写了湖阴先生庭院内外的景色,写出了湖阴先生 生活情趣的高雅,也赞美了其品质的高洁。
“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欧阳修
③知作者
刘禹锡, 字梦得, 被称为“诗豪”。
④明诗意
万里黄河弯弯曲曲挟带
《浪淘沙》(其一) 着泥沙,
【唐】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波涛滚滚如巨风吹着从 天涯而来。 到今天我们可以沿着黄 河径直到银河, 我们一起去寻访牛郎织
女的家。
⑤析诗句
《浪淘沙》(其一) 【唐】刘禹锡
主旨情感
《浪淘沙》
(唐)刘禹锡 字梦得 “诗豪”
“黄河”
描写了黄河的雄伟气势,表现了诗人豪迈的气 概和浪漫的情怀。
《江南春》
(唐)杜牧
“江南春”
字牧之 世称杜樊川
描写了明朗绚丽、神秘迷离的江南春景,表达出
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对江南春色的高度赞美与无限神往。
(宋)王安石
“湖阴先生”
《书湖阴先生 壁》
九曲黄河万里沙, 黄河的曲折蜿蜒和气势磅礴 浪淘风簸自天涯。 风浪之大 绵长,一望无际
如今直上银河去, 夸张
第4课 《古代诗歌三首》六年级语文上册课件(统编版)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 辛弃疾
朗读时,节 奏轻快,心
情愉悦
朗读节奏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
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
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
转/溪桥/忽见。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字词解释
横斜突兀的树枝 宋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山东
人。南宋官员、将领、文学家,豪放派
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
辛弃疾一生主张抗金,恢复中原。 四十多年的仕途,辛弃疾先后7次被弹 劾免官仕途之路极其坎坷。
知人论世
宋孝宗淳熙八年冬,辛弃疾被奸佞中 伤、弹劾以致罢官后,就开始在上饶家居, 一直住了十五年左右。这期间,他关心农 事,充分领略了黄沙道上的风物之盛。
住宿,留宿。间 接点明写诗时间
宿建德江
指新安江流经建德(今属浙江)的一段江水
初读古诗
1. 自由朗读古诗,把字音读准确;试着划分 朗读节奏,把古诗读通顺。 2. 结合注释,自主理解古诗大意。
朗读节奏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字词解释
宿建德江
停船靠岸(。唐)孟浩然
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
用茅草盖的小客舍
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土地庙附近的树林
同“现”
探究词境
根据前两首诗歌学习的分析景物特点的方法,选择下面一个或几
个问题,自由朗读,揣摩词境。
1.这首词主要写了哪些景物?“惊”“鸣”描述了怎 样的状态?稻花香里说丰年”是谁在说?
(部编五四制)4古代诗歌三首课件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栖:乌鸦 在树上休息”。
课文精讲
结合注释,理解重点词语。
①十五夜: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的夜晚。 ②中庭: 即庭中,庭院中。 ③地白: 月光照在庭院地上的样子。
课文精讲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中秋的月光照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上了一层白霜,树 枝上栖息着乌鸦。夜深了,清冷的秋露悄悄地打湿了庭中 的桂花。
简介作者
韩翃,唐代诗人,字君平,南阳 (今属河南)人。与钱起等诗人齐名, 为“大历十才子”之一。
主要作品:《宿石邑山中》《同题 仙游观》等。
字词揭秘
我会读
寒食
hónɡ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课文精讲 理解诗意
春城:指春天的京城。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在万民禁火的寒食节,皇帝却开恩赐火给王侯贵族,对 这个细节的描述,显露出诗人对现实的不满之情。
课文精讲
tiáo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zhá
zhù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mò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课文精讲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河汉女:指织女星。河汉,银河。 诗意:看那遥远的牵牛星,明亮的织女星。
诗意:夜色降临,皇宫里忙着传蜡烛,袅袅轻烟散入 王侯贵戚的家里。
课文精讲
寒食之夜本是制止烟火的,但皇帝宠幸之臣的家中, 烛火通明,烟雾缭绕。仅此一点,足见他们平日里弄 权倚势,欺压贤良。作者仅用两句诗,写了一件传蜡 烛的事情,就将这种可恶、可憎的面目暴露无遗,到 达了辛辣讽刺的目的。
四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三首》课堂笔记
四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三首》课堂笔记《古诗三首》是《四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课文,主要介绍了三首古代诗歌的内容和特点。
以下是《古诗三首》课堂笔记的一份可能的内容:标题:《古诗三首》一、课文内容概述- 本课文是一篇韵文诗,由三首古代诗歌组成。
- 三首古代诗歌分别是《夜泊船戏金陵渡》、《静夜思》和《登鹳雀楼》。
- 诗歌描绘了不同的场景和情感。
二、《夜泊船戏金陵渡》- 诗歌描述了作者夜晚泊船时,看到金陵渡上的人们欢闹嬉戏的情景。
- 通过描写江水、游船和灯光等细节,展示了江南夜晚的美丽景色。
- 诗歌末句“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以音乐性的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对夜景的赞美。
三、《静夜思》- 诗歌描述了作者在寂静的夜晚,忽然想起远方的家乡和亲人。
- 作者通过描写自然景物和抒发思念之情,表达了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 诗歌最后两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以对比手法,表达了作者思乡之情的深切。
四、《登鹳雀楼》- 诗歌描述了作者登上鹳雀楼,俯瞰远方的美丽江南风光。
- 通过描绘楼顶的景色,例如草长莺飞、云淡风轻等,展示了江南的繁草盈庭和美丽景色。
- 诗歌末两句“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以夸张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江南风光的赞美。
五、古诗特点- 古代诗歌多以四言、五言、七言、八言等诗句为主,这些句子的字数有一定的规律。
- 诗歌的韵律优美,往往采用叠词、押韵等手法,使诗歌更加有韵味。
- 通过描写景物、抒发情感等手法,表达了作者的思念、赞美和感叹之情。
六、课堂思考题1. 你最喜欢《古诗三首》中的哪首诗歌?为什么?2. 古诗中常用的押韵手法有哪些?请举例说明。
3. 你觉得古诗与现代诗有什么不同之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泰戈尔《鱼和飞鸟的故事》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生与死的距离 而是我站在你面前 你不知道我爱你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瞬间便无处寻觅 而是尚未相遇 便注定无法相聚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是鱼与飞鸟的距离 一个在天 一个却深潜海底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我站在你面前 你不知道我爱你 而是爱到痴迷 却不能说我爱你
1、织女在这首诗中是怎样一个形象? 美丽、勤劳、内心充满了苦痛的思念。 2、“擢”让人如见其形,“弄”让人如闻其声。 • ——这句既写出了织女的勤劳,又写出她试图 借忙碌的劳动来掩饰排遣自己的愁思。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整天都织不出布来,相思的眼泪如 下雨般零落。
写织女织布的结果和织布时的情态。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隔一条清清的银河,只能含情注视默默 不语。
5、读了这句,你仿佛看到什么样的画面? 一位女子泪光盈盈地站在水边,含怨带愁地望 着牛郎的方向。 以女子的饱受离愁、楚楚动人、凝眸深情远视 的神态结束,既给人以美感,又让人想象回味。
用两个字概括诗人借牛郎织女所抒发的感情 悲恨
主题思想: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伸出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间隔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布帛上的经纬纹理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一边是遥远的牛郎,一边是隔着银 河的灿烂素手,札札弄机杼。
轻巧地摆动着柔美洁白的双手, 一扎一扎地穿梭织布。
3、终日不成章的原因 织女是天上最能织布的人,而且那么忙碌, 却织不成一匹布,表明她被思念折磨得没有 心思织布,表现出织女内心强烈的悲凄之感 和悲痛之情 。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清清的银河水浅浅,相隔的距离又能 有多远?
• 4、银河很清很浅,应该能自由往来, 那为什么两人却不能见面呢? • ——是有人压制了她的爱情。 • 这句不是与“迢迢”相矛盾吗? • ——因为思念而觉得距离很远。
清明的前两日
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春城无处不飞花,
春城:唐都城长安。
译文:
春天长安城处处飘飞着落
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御柳斜:皇帝御花园里的柳树。 译文:
寒食节的东风吹斜了宫中
的柳树。
传蜡烛:虽然寒食节这天禁火,但公侯之家受赐赏,是可以点蜡烛的。
望月〔景〕
寓情于景
情景交融
抒怀〔情〕
中考链接
1.《十五夜望月》中不带一个“月”字,却
暗写了诗人望月的诗句是__________, _________。 2.《十五夜望月》中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诗人 望月怀人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拓展延伸:
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寒 食 节 的 故 事
关于寒食节的起源有不同说法。民间流 传最广的说法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晋国的 介子推。 春秋时代,晋国公子重耳逃亡在外,生 活艰苦,跟随他的介子推不惜从自己的腿 上割下一块肉让他充饥。后来,重耳回到 晋国,做了国君(即晋文公〕,封赏有功之 臣。唯独介子推拒绝接受封赏。他带母亲 隐居绵山,不肯出来。晋文公无计可施, 只好放火烧山,逼其下山。谁知介子推母 子宁愿被烧死也不肯出来。
全诗借神话传说中牛郎织女被银河相隔、 不得相见的故事,抒发了因爱情遭到挫折 而痛苦忧伤的心情。
这首诗共运用了六个叠音词: “迢迢”是写牵牛星之远, “皎皎”是写织女星之明, “纤纤”是写素手之细, “札札”是写机杼之声, “盈盈”是写银河之水, “脉脉”是写相视之态。 叠音词的运用与全诗缠绵悱恻的感情十分和谐, 深切地表现了景中情,情中景,显得韵味深长, 哀婉动人。
皎洁的月光静静地散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 上了一层雪,树枝上影影绰绰,安歇着几只乌鸦。 夜渐渐深了,清冷的露水湿润了庭中的桂花,散 发着清香。 这是一幅什么样的图画?此时作者心情可能如何? 前两句写景, 展现了一幅月光澄澈、万籁俱寂的图画, 渲染了中秋望月寂寥冷清的氛围, 烘托了作者孤独、寂寞、怅然的心情。
乞巧
传说织女的手艺极巧, 能织出云彩一般美丽天 衣。为了使自己也能拥 有织女一般的巧手, 在 少女之间,遂发展出了 “乞巧”的习俗。 乞巧 的习俗大约早在汉代就 形成了。乞巧用的针就 分双眼、五孔、七孔、 九孔之多。七夕晚上, 手拿丝线,对着月光穿 針,看谁先穿过就是 “得巧”。
读一读 遥远
明亮
4、古代诗歌三首
《迢迢牵牛星》 《寒食》 韩翃
《十五夜望月》 王建
学习目标
:
1、有感情的朗读古诗,体会不同诗 歌体裁的韵律美,背诵古诗。 2、想象诗中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 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了解诗中涉及的传统节日或者神 话传说,感受诗歌中体现的传统文 化内涵。
牵牛星
织女星
说一说
你知道哪些牛郎织女的传说?
课外积累:
元日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青玉案· 元夕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 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 千,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绵山 改名为介山,并修庙立碑。同时,还 下令在介子推遇难的这一天,“寒食 禁火”,举国上下不许烧火煮食,只 能吃干粮和冷食。 古代的人们都非常崇敬介子推 的气节,“寒食禁火”的习俗,被后 人流传下来,形成了寒食节这个特殊 的纪念节日。
时代背景
这首诗描写的是古 代宫廷寒食节的情况。 诗人以汉喻唐,揭露了 封建统治阶级的特权和 宦官得宠专权的腐败现 象。
寒食节亦称“禁烟节”、“冷节”、“百五节”,在夏历冬 至后一百零五日,清明节前一二日。是日初为节时,禁烟 火,只吃冷食。并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 秋千、蹴鞠、牵勾、斗鸡等风俗,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 年,曾被称为民间第一大祭日。寒食节是汉族传统节日中 唯一以饮食习俗来命名的节日。后来因为寒食和清明离的 较近,所以人们把寒食和清明合在一起只过清明节。 寒食节通常是冬至后第105日。与清明节日期相近。寒 食节就在清明节前一日。 新中国成立后,很多地区把寒 食节与清明节等同了起来,在同一天过。 在山西大部分地区是在清明节前一天过寒食节;榆社县 等少数地方是在清明节前两天过寒食节;垣曲县还讲究清 明节前一天为寒食节,前二天为小寒食。
拓展阅读
《迢迢牵牛星》与秦观的词《鹊桥仙》做比较, 找出其共同点和不同点,小组讨论交流。
鹊桥仙·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寒食
韩翃(hÓng)
诗人介绍
寒 食 节 的 来 历:
(三)赏名句: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后两句抒情。由月宫的凄清引出了入骨的相思。 由已推人,扩大了望月的范围。 诗人没有正面抒情,而是用了一种委婉的疑问
语气,将诗人望月怀远之情表现得蕴藉深沉。
《全唐诗》在收录这首诗时将末句的“落” 字作“在”字,你认为哪一个更有表现力?
“落”字给人以动感,仿佛那秋思会 随着银月的清辉一同洒落人间。新颖 妥帖。 换成“在”就显得平淡寡味。
十五夜望月 王建
诵读训练:十五夜望月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自学提示
1.“地白”在文中是何意?由此你想到了谁的 一句诗?
答:“地白”指月光满地。 由此想到《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2.“秋思”含义指什么?道出了作者怎样的情 思? 望月怀远,不尽的怀人思亲之情
中 庭 地 白 树 栖 鸦,
庭中,庭院中
指月光照在庭院的 地上,像铺了一层 霜一样。
歇,休息
中秋的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 铺上了一层霜雪那样白,树枝上安歇着 乌鸦。
冷 露 无 声 湿 桂 花。
清冷的露珠
打湿
夜深了,清冷的秋露悄悄地打湿庭中 的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秋天的情思, 这里指怀人的思绪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译文:傍晚,皇宫里忙着传蜡烛,袅袅 青烟散入王侯贵族的家中。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讽刺诗
这首诗描写了宫廷寒食节的情况,揭露了封 建统治阶级的特权及腐败,表达了诗人对宦官专 权跋扈的不满和讽刺。
拓展延伸
清明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写作特点:
诗人运用形象的语言,丰美的想象,
渲染了中秋望月的寂寥冷清的氛围,
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景中含情,情景交融。
把读者带进一个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意境,
加上一个唱叹有神、悠然不尽的结尾,
将离别思聚的情意,表现得非常委婉动人。
小 结:
十五夜望月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谁家”就是“谁”的 意思。“家”是语尾 助词,无实义
人们都在望着今夜的明月,不知那茫 茫的秋思落在谁的一边?
(一)悟主旨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表现了作者望月怀远,不尽的怀人思亲之情。
(二)图画美
银白的地面 熟睡的乌鸦 飘洒的冷露 润湿的桂花
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出本 诗所描绘的优美画面。 皎洁的月光静静地散在 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上了一 层雪,树枝上影影绰绰,安 歇着几只乌鸦。夜渐渐深了, 清冷的露水湿润了庭中的桂 花,散发着清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