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研究性学习方案范文

合集下载

生物研究性学习 教案

生物研究性学习 教案

课程主题:校园水禽越冬的现状及合理化建议一、研究性学习背景我校生命馆依托青山湖校区优良的校园生态格局,经过四年多的投入建设,初步形成了一馆三区的基本框架。

目前我们所处的是动植物化石、标本、模拟生态系统展示陈列馆;校园一层,还有观赏鱼类养殖区、四大家鱼养殖及池塘微生态展示区;2017年翻新建设了水禽放养区。

生命馆成为了我校落实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提升学生生物学科素养,培养尊重生命,热爱生活的三中人的重要的校本课程基地。

这个冬天,是放养的数十只水禽在三中即将度过的第一个寒冬。

我们能保证它们安全越冬吗?这成为了师生们关心的问题。

我们的探究也从此开始……二、教学设计意图我校生态环境优越,生物种类多样。

鸟类尤其丰富。

鸟类以植物种子、果实、植物害虫为食,一些种类具有迁徙行为。

对启发学生学习动物体的稳态、生态环境的动态平衡等高中生物知识具有较好的直观刺激作用。

我校2013级段翀同学就因为对鸟类的研究成果,获得江西省第二十九届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

为了启发更多的同学利用身边的自然资源,主动学习生物知识,并形成持续关注生物生存的终生意识,我设计了这一研究性课程。

选题着眼当下学生关心的小事件——校园禽类能否安全越冬,充分利用我校生物馆鸟类实物标本、湿地生态系统实景模拟展示、电子存储、触屏检索等资源和信息化手段,引导学生对鸟类进行自主的研究性学习。

三、研究性学习目的:1、学生通过对校园水禽现状的调查,初步掌握鸟类观察研究的一般方法及信息化环境下获取知识的多种途径。

2、通过对鄱阳湖冬候鸟的资料研究,理解鸟类对越冬地选择的要件,提出校园水禽安全越冬的合理化建议。

3、培养激励学生关爱生物,热爱自然的积极意识。

四、学习重点引导学生掌握发现问题、开展调查研究的方法;尝试解决问题的积极思维。

五、学习难点对鸟类品种的确定,对活禽调查研究的方法。

六、学习对象以生物社团成员为主的高中学生。

七、计划课时提前至少一周布置观察任务,课堂组织教学时间20-40分钟。

高中生物研究性学习报告范本

高中生物研究性学习报告范本

高中生物研究性学习报告范本一、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物学的度不断提高。

高中生物作为生物学的基础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探究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以探究和实践为主的学习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因此,本次研究性学习旨在探究高中生物学科中的重要知识点,通过实验和探究的方式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1、研究内容本次研究性学习主要针对高中生物学科中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传与变异等知识点进行探究。

通过设计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分析数据等手段,让学生深入了解光合作用中色素的种类和含量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呼吸作用中不同条件对呼吸作用的影响以及遗传与变异中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等现象。

2、研究方法本次研究性学习采用实验探究的方法,通过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收集和分析数据等步骤,探究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传与变异等知识点。

同时,采用文献资料调查的方法,收集相关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了解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和前沿动态。

三、实验设计与操作1、实验一:光合作用中色素的种类和含量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实验材料:新鲜菠菜叶、乙醇、滤纸、定性滤纸、电子天平等。

实验步骤:(1)将新鲜菠菜叶洗净,去梗,称取5克叶片,放入研钵中,加入少许石英砂和碳酸钙,再加入3毫升乙醇,进行快速研磨,制成滤液。

(2)将滤液倒入过滤器中,用定性滤纸过滤,收集滤液。

(3)将滤纸剪成合适大小,分别用滤液浸润后晾干,制成色素提取液。

(4)将色素提取液涂抹在滤纸上,用电子天平进行称量,记录数据。

(5)重复实验,改变色素提取液的浓度,记录数据。

(6)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2、实验二:呼吸作用中不同条件对呼吸作用的影响实验材料:新鲜酵母菌、锥形瓶、橡皮塞、注射器、电子天平等。

实验步骤:(1)将新鲜酵母菌加入适量的蒸馏水中,搅拌均匀,制成酵母菌溶液。

生物小课题研究计划

生物小课题研究计划

生物小课题研究计划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生物小课题研究计划一、研究背景生物学作为自然科学的重要分支,研究的内容涉及生命的起源、结构、功能、遗传、进化等方面,对于揭示生命的奥秘具有重要意义。

而在现代社会,随着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应用,生物学的研究也变得日益重要。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生物学领域的知识和技术,我们决定开展一项生物小课题研究计划。

二、研究目的本次生物小课题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探索某一生物现象或问题,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获得科学的结论,并且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

通过本次研究,学生将会了解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和科学素养。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本次生物小课题的研究内容为“昆虫的进化与适应性”。

我们选取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昆虫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观察和实验,探讨其进化过程和适应性特点。

具体的研究方法包括野外观察、显微镜下观察、实验室实验等。

通过这些方法,我们将会深入了解昆虫的生存状态、行为特点、进化历程等方面的知识。

四、研究计划1.确定研究课题:选择合适的昆虫代表种类作为研究对象,确定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2.野外观察:到野外进行昆虫的观察和采集,了解它们的生存环境和行为习性。

3.实验室实验:利用显微镜等设备进行昆虫的解剖、显微观察等实验,探讨其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

4.数据分析和结果展示:整理实验数据,分析研究结果,撰写研究报告并进行成果展示。

五、预期成果通过本次生物小课题研究,我们希望能够深入了解昆虫的进化过程和适应性特点,为生物学领域的研究贡献一份微薄之力。

通过实践锻炼,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六、总结本次生物小课题研究计划旨在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和热情,培养他们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

通过深入探讨昆虫的进化和适应性特点,我们将会积累丰富的科学知识和实践经验,为未来的学术研究和社会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支持。

希望通过这次研究,能够激发更多人对生物学的关注和热爱,为人类的科学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推荐】初中生物研究性学习报告-推荐word版 (6页)

【推荐】初中生物研究性学习报告-推荐word版 (6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初中生物研究性学习报告篇一:初中生物小课题研究初中生物小课题研究七年级生物组杨岩岩崔淑华一、选题的指导思想初中生物课程标准教材(人教版)对课标规定的内容标准进行了精心设计和合理整合,突破了多年来传统的植物、动物和人体生理卫生等部分的学科体系,构建了突出人与生物圈及其关系的学科体系:第一册包括生物和生物圈、生物和细胞、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二册是生物圈中的人;第三册包括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第四册包括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健康地生活以及结语——学习并没有结束。

尽管初中生物新教材尚未编排研究性学习课题,但新教材探究性学习为初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提供了可行性。

为了与国外基础教育改革趋势及我国高中开设研究性学习必修课相衔接,有必要在初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探索。

二、研究课题的设计结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材(人教版)的编排体系,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七年级是人身体生长发育的第二个高峰,也是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飞速发展的时期,因此决定了在七年级下学期开展研究性学习小课题研究。

学生在学习“生物及生物圈中的生物”基础上开展为期一周的研究性学习,确定研究的主题“健康地生活”,通过一学期的小课题研究,使学生达到独立获得健康保健知识的能力,学会学习。

并在研究性学习学期计划实施中,构建以“自我反馈性评价”为核心的评价体系。

根据初中生已有的学识水平和已形成的学习方式,采取以教师提供课题,学生自主选题为主,学生也可自主提出课题,但一定要经过师生论证通过。

课题设计如下:1)心脏病种类及其预防的研究;2)关于合理膳食的研究;3)吸烟与肺癌关系的研究;4)初中生视力情况调查;5)关于肺癌的调查;6)关于糖尿病的调查;7)调查本市某区学龄前儿童计划免疫的实施情况;8)酸雨对生物影响的研究;9)现河公园水质污染的调查和处理建议;10)垃圾与我们周围的生活环境。

中学生生物教研活动方案(3篇)

中学生生物教研活动方案(3篇)

第1篇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生物科学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

中学生生物教研活动是提高生物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

为了加强我校生物教师队伍建设,提高生物教学质量,特制定本次生物教研活动方案。

二、活动目标1. 提高生物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2.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探讨生物教学中的问题;3. 激发教师对生物学科的热爱,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4. 推动生物学科在我校的普及与发展。

三、活动主题以“提高生物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为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

四、活动时间2022年9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五、活动内容1. 教学观摩与研讨(1)安排教师进行公开课展示,邀请其他教师参与听课、评课;(2)对公开课进行研讨,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与不足,提出改进措施;(3)开展教学经验交流会,分享教学心得与教学策略。

2. 教学资源建设(1)收集、整理生物教学资源,包括课件、教案、习题等;(2)建立生物教学资源库,方便教师查阅、下载;(3)开展教学资源应用培训,提高教师运用教学资源的能力。

3. 教学技能培训(1)邀请专家进行生物教学技能培训,如课堂管理、教学设计、实验教学等;(2)组织教师参加各类教学技能比赛,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3)开展教学技能交流,分享教学经验与技巧。

4. 教学研究(1)组织教师开展生物学科课题研究,提高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2)鼓励教师撰写教学论文,提升教师的教学理论水平;(3)举办教学研究成果展示活动,分享研究成果与经验。

5. 教学评价与反思(1)开展教学评价活动,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量化评价;(2)组织教师进行教学反思,总结教学经验与教训;(3)开展教学评价研讨,分析评价结果,提出改进措施。

六、活动实施1. 成立生物教研组,明确教研组长职责;2. 制定教研活动计划,明确活动时间、地点、内容;3. 组织教师参加教研活动,确保活动效果;4. 对教研活动进行总结,形成活动报告;5. 对活动中的优秀成果进行表彰和推广。

生物组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方案00

生物组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方案00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论证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培养自身的科学态度。
研究内容:研究达尔文的观点,研究拉马克的观点,比较二者的合理性。
任务分工:搜集资料
阅读资料(全组);
分析达尔文的观点;分析拉马克的观点;讨论分析(全组);
论文总结(全组参与修改和补充)
活动步骤:
1.资料收集:(另附页)
2.实践调查:(另附页)
执笔人
时间
张掖中学生物组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方案(8)
课题名称
汽车尾气与环境保护
指导教师
课题组长
班级
参与成员
简要背景说明(课题是如何提出来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作为人们的代步工具,在人类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作用。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很多便利,同时汽车尾气中的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一氧化碳、醛、含铅颗拉等有害物质却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危害着人们的健康。我们应及时对汽车尾气的污染重视起来并加强汽车尾气控制和治理。
预期成果(论文、调查报告、制作模型、实验报告等):
论文
表达形式(文字、图片、实物、音像资料等):
文字与图片
执笔人
时间
张掖中学生物组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方案(9)
课题名称
化妆品使用与人体健康
指导教师
课题组长
班级
参与成员
简要背景说明(课题是如何提出来的):化妆品与药物不同,药品是直接起治疗作用的,一般在治愈后即停药,很少长期使用。而化妆品则是经常使用的,甚至要天天搽抹,是连续地直接地与皮肤接触的。这就要求化妆品对人体皮肤不能有任何损害。尽管化妆品配制所用的原料一般说来都是安全可靠的,但是也有些人的皮肤会对某些化妆品产生过敏现象。
论文
表达形式(文字、图片、实物、音像资料等):

生物研究性学习探究活动设计方案

生物研究性学习探究活动设计方案

生物研究性学习探究活动设计方案摘要本文提供了一份生物研究性研究探究活动的设计方案。

该方案旨在通过实际观察和实验,引发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探索和理解。

活动的设计结合了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培养科学思维和实验技能。

引言生物研究性研究探究活动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通过提供实践机会和问题辨析,促进学生主动构建知识体系。

本设计方案以某一特定生物主题为例,介绍了一系列的研究活动,旨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他们的研究动力。

活动一:观察生物特征活动一旨在让学生通过观察生物特征,了解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

学生可以选择任意一种生物进行观察,包括昆虫、植物或微生物等。

他们需要记录生物外部特征、行为性以及生境需求等方面的信息,并作出总结和比较。

活动二:实验探究生物功能活动二通过实验探究生物的功能特点。

学生可以选择某种生物进行实验研究,例如观察植物的光合作用、观察昆虫的感知能力等。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需要设计实验方案、记录观察结果,并进行结果分析和讨论。

活动三:环境影响的研究活动三旨在让学生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学生可以选择某一环境因素,例如温度、光照强度等,观察生物对环境变化的响应。

通过实验和数据分析,学生可以深入理解生物的适应性和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结论生物研究性学习探究活动设计方案通过观察、实验和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兴趣和理解。

这样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学生培养科学思维、实验技能和自主学习能力。

通过本设计方案的实施,可以促进学生对生物学的深入学习和理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动力。

高中生物研究性课题研究报告范文

高中生物研究性课题研究报告范文

高中生物研究性课题研究报告范文全文共5篇示例,供读者参考高中生物研究性课题研究报告范文篇1课题题目:普通高中生物作业分层设计的实践研究由xx老师申报的课题《普通高中生物作业分层设计的实践研究》,经xx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列为xx市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批准号为。

现根据市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和县教研室对课题立项开题的通知文件的要求,提出本课题的研究方案和实施计划,准备正式开展研究工作,请各位领导和专家予以审议指导。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目的意义(一)研究背景1.校情、学情的分析按照我校高中部在我县中招录取中的批次状况和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看,我们学校应该当之无愧的算作普通高中中的普通高中了。

在别的学校不起眼甚至说瞧不上的学生,换作在我们学校可能都要被当成宝了。

我们的学生普遍基础比较薄弱,学习习惯有待培养,学习方法不够科学,学习能力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学习成就感不强,自我效能感意识不强,学习中的求助意识缺失等现象普遍存在。

面对这样的情况,学校也做了深入地思考,并采取了必要的措施。

比如,在高一新生军训期间,就把教材发给学生,让学生提前翻一翻,看一看。

组织相关学科教师走进教室,跟学生介绍学科学习的情况,给学生鼓舞士气,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其学习积极性。

我们把九月份看作新生心理调适月,学校组织迎新生的一系列活动,帮助他们进行心理调适,以使他们尽快地适应新环境、新同学、新老师,做好适应高中学习的学习方式的转变以及学习方法的改进。

我们一贯强调,现在大家都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只要坚持按照老师说的去做,学习一定能上新台阶。

正所谓:“今日事今日毕”,今天学习的问题今天处理完。

不让学习问题无限积累和放大。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设想的都是很美好的,但结果却是很现实的。

学习习惯的培养、学习方式的转变岂是一日之功。

随着学习任务的不断增加,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也越来越多,不断打压着学生的士气。

再加上他们不能正确的归因,有些学生甚至就认为自己不是这块料,就把学习落下了。

生物研究性学习——保护生物多样性[5篇范文]

生物研究性学习——保护生物多样性[5篇范文]

生物研究性学习——保护生物多样性[5篇范文]第一篇:生物研究性学习——保护生物多样性X X X 学校研究学习保护生物多样性一、课题背景、意义1、背景说明: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加,环境的破坏,生物灭绝的速度让人触目惊心,以前我们身边很多常见的动植物,我们的孩子都只能在书本上或电视上才能看到了。

大量生物的消失已经严重影响了我们的生活。

2、课题的意义(为什么要进行本课题的研究):通过本次实践活动让学生知道我县生物资源的现状,更深入了解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通过亲身实践,较为全面地认识本地的生物,激发热爱自然,热爱家乡的情感,增强环保意识。

通过参与实践活动,提高学生调查、收集、处理信息与人沟通的能力,以及互相合作学习、利用互联网学习的能力。

通过实施本活动,让学生多角度地认识今天我们周边环境的情况,从而形成一种健康、进取的生活态度,激发学生爱惜我们的生物资源。

养成负责任的社会态度,同时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的和方法(按照新课程标准的三纬目标阐述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1、知道佛冈生物资源的现状。

2、了解本地生物多样性遭到的破坏,认识到保护生物资源的意义。

3、了解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原因、知道维持生物多样性的有效途径。

过程与方法:1、学会采用多种方式途径收集资料(上图书馆查阅、实地观察、调查访问等),并能对各种资源进行筛选、整理、分析。

2、经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过程,初步学会探究学习的方法,能写出调查报告。

3、经历小组合作学习,调查取证,初步学会如何与人交际、与人协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对生物资源遭到严重破坏的现状产生危机感。

2、积极主动地宣传生物资源的保护工作。

3、懂得在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中及以后生产生活中自觉保护环境、保护生物资源。

xuéxiàoyánjiūxuéxí4、更好地认识家乡,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和为家乡做贡献。

生物研究性课题研究报告范例模板

生物研究性课题研究报告范例模板

生物研究性课题研究报告范例模板摘要:本研究报告旨在探讨生物研究性课题的研究方法和结果。

本实验设计了一个生物研究性课题,通过实验和数据分析,得出了相关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生物研究性课题在促进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科学精神和提高科学研究能力方面具有积极意义。

引言:生物研究性课题是一种以生物学为基础的科学研究项目。

通过设计实验、收集数据、分析结果和撰写报告,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科学思维和实验技巧。

此外,生物研究性课题还能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为他们未来的科学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方法:本研究选择了一组小麦种子作为研究对象。

首先,我们将小麦种子分为两组,一组为实验组,一组为对照组。

然后,我们在实验组中施加一定的压力,以模拟自然环境中的压力因素。

在一定时间后,我们对两组小麦种子的生长情况和生物学特征进行了观察和记录。

结果:通过对观察和记录的数据进行分析,我们发现实验组的小麦种子生长速度明显较慢,植株高度和根系长度也相对较小。

同时,实验组的叶片颜色较暗,叶片数量较少。

这些结果表明,压力因素对小麦种子的生长和发育产生了负面影响。

讨论: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压力因素对小麦种子的生长和发育具有抑制作用。

这一结论与现有文献和研究成果相一致。

然而,我们也意识到实验中存在一些限制,例如样本数量较少,实验时间较短等。

因此,我们建议在进一步的研究中增加样本数量,并延长实验时间,以获得更准确和可靠的结果。

结论:生物研究性课题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提高科学研究能力方面具有积极意义。

通过设计实验、收集数据和分析结果,学生能够深入了解生物学的基本原理,并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技巧。

因此,生物研究性课题应该在教育中得到更多的重视和推广,以培养更多具有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高二生物专题研究性学习教案(通用2篇)

高二生物专题研究性学习教案(通用2篇)

高二生物专题研究性学习教案(通用2篇)高二生物专题研究性学习篇1一、指导思想新课程改革的实质是基于课程标准的改革。

其中,最核心的问题是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

实施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旨在改善学习方式,优化学习过程,促进学生终身发展;旨在为教师的创造性教学提供巨大的空间,促进教学效益最大化。

因此,基于课程标准的课堂教学与评价,是新课程有效教学的根本特征。

本节课的教学指导思想,就是力求实现基于《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实现标准、教科书、教学评价、课堂教学四位一体的教学。

1.通过分解标准和探明学情制定表现性教学目标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是国家对相关年段学生的学习内容与水平的期望,但内容标准并不等同于教学目标,因其在教学上不具有操作性。

因此,科学分解内容标准是教师开展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为学生的后续学习提出建议以及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的重要基石。

本节课运用“一对多” 的拆解法分解课程标准。

依据“最近发展区理论”,通过学生访谈了解学情,明确学生的知识经验、能力基础与价值观念。

本将依据行为主义认知理论与格兰伦的“ABCD表述法”,整合三维课程目标,限定学生学习过程中,知识、技能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获得路径、发展层次、范围、方式及变化效果,最终形成可观察、可测量的教学目标。

这是实现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和评价的关键。

2.基于教学目标开展符合逻辑条件的目标导引教学“引起意向-明释内容-调适形式-关注结果”是将课堂教学引向优质高效的关键途径和逻辑条件。

本教学设计将实施“目标导引教学”:基于教学目标统领教学流程,优化教学过程;基于教学目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提供学习支架,发展学科思维;基于教学目标设计并选择与之相匹配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及时调适学习过程,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3.基于教学目标和教学条件开展探究性学习生物科学是在人们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一。

生物研究性学习报告

生物研究性学习报告

生物研究性学习报告生物研究性学习报告是一篇详细介绍生物研究课题的学术报告,旨在呈现研究方法、结果和结论。

以下是一篇关于“植物生长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的生物研究性学习报告。

一、引言植物生长素作为植物内源性激素,对植物生长发育起到至关重要的调控作用。

本报告旨在探究植物生长素对植物根系生长、茎叶分化以及花果发育的影响,并提供相应的实验证据支持。

二、材料与方法在本次实验中,我们选取了模式植物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作为研究材料。

所用植物种子均来自同一批次,采用培养基包埋法进行种子萌发和栽培。

我们设置了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来观察其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同时,对照组只使用纯净水进行培养。

三、结果通过对不同浓度生长素溶液的处理后,我们观察到以下结果。

1. 植物根系生长在不同浓度生长素溶液的处理下,植物的根系生长情况有所差异。

低浓度生长素溶液处理组的根系生长速度较慢,而高浓度生长素溶液处理组的根系生长速度较快。

2. 茎叶分化与对照组相比,高浓度生长素溶液处理组的茎叶分化更为明显。

这些植物的茎长较长,叶片数量也相对较多。

3. 花果发育生长素对植物的花果发育也有重要影响。

在高浓度生长素溶液处理组中,我们观察到花芽的形成更早,并且花朵更加饱满,果实的大小也更大。

四、讨论根据我们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适量的植物生长素可以促进植物的根系生长,但过高浓度的生长素则可能抑制根系生长。

2. 植物生长素对茎叶分化有正向调节作用,高浓度生长素溶液处理可以促进茎叶的生长与发育。

3. 合适的生长素浓度有助于提前花芽的形成,促进健康花朵和大果实的发育。

这些实验结果与已有的相关研究相符,进一步确认了植物生长素在植物生长发育中的重要作用。

五、结论本次研究证实了植物生长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调控作用。

适量的生长素浓度有助于促进植物根系生长、茎叶分化以及花果发育。

这些研究结果对于理解植物生长调控机制、提高农作物产量以及改良植物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生物研究性学习教案

生物研究性学习教案

生物研究性学习教案教案标题:生物研究性学习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生物研究性学习的概念和意义;2.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3. 提高学生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能力;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教学内容:1. 生物研究性学习的概念和意义;2. 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方法;3. 生物实验案例分析;4. 学生团队合作和沟通技巧。

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 引入生物研究性学习的概念和意义,激发学生对生物科学的兴趣。

2. 知识讲解(15分钟)- 介绍生物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概念和目标;- 解释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的基本方法。

3. 实验案例分析(20分钟)- 选择一个生物实验案例,让学生分析实验的目的、设计、步骤和结果; - 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的合理性和可能存在的误差。

4. 学生实践(30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生物研究性学习的课题;- 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设计,包括目的、假设、实验步骤、数据采集和分析方法; -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和结果讨论。

5. 学生展示与总结(15分钟)- 每个小组向全班展示他们的实验设计和结果;- 全班共同讨论实验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意见;- 总结生物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性和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作用。

6. 作业布置(5分钟)- 要求学生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假设、实验步骤、数据分析和结果讨论;- 鼓励学生进一步扩展课堂实验,进行更深入的生物研究性学习。

教学辅助工具:1. 生物实验案例材料;2. 实验器材和材料;3. 投影仪和电脑。

教学评估:1. 学生对生物研究性学习概念的理解程度;2. 学生在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方面的能力;3. 学生在团队合作和沟通方面的表现;4. 学生实验报告的质量和深度。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参加科学竞赛,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2. 组织学生参观科研机构或实验室,增加他们对生物研究性学习的实践经验;3. 推荐相关的生物研究性学习资源,供学生进一步学习和探索。

八年级生物研究性学习教案范文

八年级生物研究性学习教案范文

八年级生物研究性学习教案范文任时光飞逝,我们辛勤工作,蓦回首,一学期的教学又告结束。

回顾一学期的生物教学工作,我们感叹良多,点滴作法涌上心头,存在的问题还需努力解决。

谨记于下,权作经验教训的总结。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5篇八年级生物研究性学习教案内容,感谢大家阅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八年级生物研究性学习教案1一、染色体结构的变异(阅读教材P85~86)1.类型[连线]2.染色体结构的改变,会使排列在染色体上基因的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而导致性状的变异。

3.大多数变异对生物体是不利的,有的甚至会导致生物体死亡。

二、染色体数目的变异(阅读教材P86~88)1.染色体组(1)概念: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又互相协调,共同控制生物的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的一组染色体。

(2)写出图中的染色体组:X、Ⅱ、Ⅲ、Ⅳ或Y、Ⅱ、Ⅲ、Ⅳ。

2.二倍体、多倍体项目起点体细胞染色体组数实例二倍体受精卵两个几乎全部动物和过半数的高等植物多倍体受精卵三个或三个以上三倍体香蕉和四倍体马铃薯3.染色体数目变异与育种(1)人工诱导多倍体的方法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形成多倍体植株(2)单倍体育种的方法花药――→离体培养单倍体幼苗――→人工诱导用秋水仙素处理染色体数目加倍,正常纯合子三、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阅读教材P88)重点聚焦1.染色体结构的变异有哪些类型?2.什么是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3.什么是染色体组?利用染色体数目变异的育种方法有哪些?[共研探究]1.仔细观察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1表示交叉互换,发生在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属于基因重组。

(2)图2表示易位,发生在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2.染色体结构变异与基因突变项目染色体结构变异基因突变本质染色体片段的缺失、重复、易位或倒位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发生变化的基因的数目1个或多个1个变异水平细胞分子光镜检测可见不可见[总结升华]1.染色体结构变异类型类型定义实例示意图缺失一条正常染色体断裂后丢失某一片段引起的变异果蝇缺刻翅、猫叫综合征重复染色体中增加某一片段引起的变异。

生物研学课程教案模板范文

生物研学课程教案模板范文

一、课程名称:初中生物研学课程——探索自然奥秘二、课程目标:1. 了解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培养对自然的敬畏之心。

2. 增强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4. 提高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兴趣和应用能力。

三、课程对象:初中学生四、课程时长:2课时五、课程地点:户外自然环境(如公园、自然保护区等)六、课程准备:1. 教师准备:研学路线规划、教学材料(如植物图鉴、动物图鉴、观察记录表等)、安全知识讲解PPT、急救包等。

2. 学生准备:研学日志本、笔、帽子、防晒霜、水壶等。

七、课程内容: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10分钟)- 教师简要介绍研学活动的目的和意义,激发学生兴趣。

- 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2. 安全教育(10分钟)- 教师讲解户外活动安全知识,如防蛇、防虫、防火等。

-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安全注意事项。

3. 观察与实践(40分钟)- 学生跟随教师参观自然环境,观察植物、动物等生物。

- 教师引导学生使用植物图鉴、动物图鉴等工具,记录观察到的生物信息。

-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如采集植物样本、制作叶脉书签等。

4. 交流分享(10分钟)- 学生分组交流观察到的生物信息,分享实验心得。

- 教师点评学生的观察记录和实验操作,给予鼓励和建议。

第二课时1. 观察与思考(30分钟)- 学生继续观察自然环境,思考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不同生物的适应性特征。

2. 小组合作(30分钟)- 学生分组进行课题研究,如“调查当地常见植物”、“探究动物迁徙规律”等。

- 学生分工合作,收集资料、设计实验、分析数据。

3. 汇报展示(20分钟)- 学生分组进行课题研究汇报,展示研究成果。

- 教师点评学生的研究过程和成果,给予肯定和指导。

4. 总结与反思(10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研学活动收获,反思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

- 学生分享研学心得,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初中生物研究性学习计划

初中生物研究性学习计划

初中生物研究性学习计划篇一:生物研究性学习课题的选择生物研究性学习课题的选择泉州市奕聪中学赖旭初 36XX摘要选题是研究性学习的开始,一个好的选题,对研究性学习的顺利进行意义十分重大。

本文从课题的选择途径,必须遵循科学性、过程性、主体性、创新性的原则以及课题如何分析论证三个方面来阐述如何选题。

关键词生物研究性学习课题选择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它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以问题为载体,围绕问题的提出、分析、解决来发展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

由此可见,课题的选择是开展好研究性学习的前提和关键,它是研究性学习的第一步,是整个研究性学习活动过程的出发点和归宿。

如何选择生物研究性学习课题呢?以下是笔者的点滴体会。

1 课题的选择来源生物学科学习碰到的问题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往往会碰到一些问题,如果加以引导,这些问题是可以转化为课题的。

例如在《生态系统的结构》教学中,教师带着学生解读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分解者是生态系统的重要成分后。

学生会产生疑惑:“那么消费者,是不是可有可无呢?”教材没有明确指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并查阅相关资料。

于是确立了《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课题让学生研究。

自然环境的热点问题自然环境的热点问题切近学生的生活,如“入侵物种水葫芦泛滥成灾”、“生活污水随便排放”等。

通过提炼,把这些热点问题转化为研究性课题,可以让学生走向社会,投奔自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在我们的家乡外来入侵物种水葫芦生长繁殖很快,严重影响其他生物的生长。

于是由师生共同确立的《罗溪外来入侵物种水葫芦生存状况的调查》课题产生了。

在该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家乡的许多河道的水面都让水葫芦都占满了,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成员们都感到保护环境任重道远。

日常生活遇到的问题研究性学习是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来进行研究的。

高中生物实验研究性学习

高中生物实验研究性学习

高中生物实验研究性学习中选择和确定专题实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在这种学习方式下,教师不再作为知识的权威,将预先组织好的知识体系传授给学生,而是充当指导者、合作者和助手的角色,与学生共同经历知识探究的过程。

学生不再作为知识的接收者,被动学习,而是能与教师一样通过各种途径获取信息,带着自己的兴趣、需要与客观世界对话,从而使学习与研究统一。

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我实行了相关的实践与研究,设计了一些研究性实验。

设计原则是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遵循基本的实验操作步骤的基础上,在理解实验原理的前提下,实行研究性学习,以寻求最佳的实验方法,培养学生设计生物实验的水平。

一、从实验原理中设计研究性实验一般步骤是:教师利用实验原理提出问题→学生设计实验→验证实验→得出结论.以“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为例,本实验的原理是:一个活的成熟的植物细胞,放在一定浓度的溶液中,就可构成一个渗透系统,从而能够发生渗透作用。

渗透系统建立的条件为:需要半透膜,且半透膜两侧具有浓度差。

学生通过实验可得出结论:当外界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的浓度时,植物细胞就渗透失水,表现出质壁分离;当外界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液的浓度时,植物细胞就渗透吸水,表现出质壁分离复原。

通过对实验原理的分析,我从渗透系统建立的条件上思考,创设了一些研究性学习的情景。

(1)比较不同的外界溶液:要求学生利用此实验原理,对①和②两种不同浓度的溶液(30%的蔗糖和蒸馏水)实行比较。

此题目作为本实验的研究性课题在实验课上布置,要求学生在完成大纲规定的实验基础上实行研究,自行设计相关的实验方法、步骤,并得出结论。

通过对学生实验情况统计表明:近90%的学生完成了此实验研究,准确率在70%左右。

从学生使用的方法来看,主要是将两种溶液各制一张临时装片,比较细胞的质壁分离的水准;甚至有位学生当得知是蔗糖溶液和蒸馏水后,他把每种溶液都尝一下,通过比较甜度来验证实验的结果。

《认识生物的多样性》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

《认识生物的多样性》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

《认识生物的多样性》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举办特有的珍稀动植物图片展。

过程与方法:1、学会利用多种途径收集资料(上网下载、查阅书籍、调查访问等),并能对各种资源进行筛选、整理、总结。

2、经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过程,初步学会探究学习的方法,能写出活动记录和总结报告。

3、经历小组合作学习、实地考查,初步学会如何与人交流、与人协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了解保护区的历史文化,更好地热爱家乡和为家乡做贡献。

2、通过了解区内的生物物种,增强自学保护生物多样性自觉性。

3、通过了解区内生物的濒危物种‘理解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紧迫性和艰巨性°三、参与者特征分析(重点分析学生有哪些共性、有哪些差异,尤其对开展研究性学习有影响的因素。

)1、学生是初中二年级的学生,对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有较好的认识,但对在实跋中怎样去保护还认识不够;2、学生有一定的团队意识,有很好的合作精神,这对研究性学习有很大的帮助;3、学生已具有一定网络环境下学习的技能:如具备浏览网页、网上搜索资料的能力;4、学生对生物知识有一定的基础,但对问题的分析能力不够强,总结归纳不够完整,需要老师的指导与鼓励。

四、研究的问题、内容和方法(课题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通过哪些内容的研究、采用什么研究方法来达成这_目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了解自然保护区的活动旨在让学生们在课程研究的活动过程中走逬保护区、走逬一大自然,感受保护区和大自然的美。

通过小组成员的协作互助,去了解保护区的历史、探索保护区物种濒危的原因,在此过程中,通过观察、分析、讨论,引导学生分析是人类的哪些行为导致了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并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身边是否有这些行为,自觉地宣传和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生物研究性学习活动方案

生物研究性学习活动方案

生物研究性学习活动方案第一篇:生物研究性学习活动方案生物研究性学习探究活动方案研究性学习在21世纪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

师范教育更应注重研究性学习的设计与实施,使师范生毕业后能更好地从事研究性学习的教学。

生物学研究性学习,较多采用以小组合作为组织形式,以问题为中心的主题式内容进行。

问题中心进课堂,这种新的学习方式在21世纪基础新课程体系中具有突出地位,将贯穿于整础教育阶段。

为了适应今后在小学进行研学习的教学,师范教育生物学教学应注重研学习的设计与实施。

研究性学习是指教师在课堂授课以外,引生结合典型个案分析研究,对教学中或教外涉及的一些问题进行探究其本质规律的学习活动。

研究性学习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创新能力为目的,要求给学生提供探究题和探究的手段,让学生自己探究知识的过程,并将在探索过程中获得的感性材料思维加工,使之转化为学习成果,因而具究性。

这种学习从问题的提出到解决问题案设计、实施、结论的得出、研究成果的等原则上均由学生自身完成,因而具有自和创新性。

研究性学习一般要通过调查研专题讨论、实验探索、文献查阅、社会实方式进行,因而具有开放性和实践性。

研学习作为在一定的教育目的指导下,通过织、有计划编制的教育内容对学生施加影响。

一、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特点研究性学习强调师生在交互过程中共同建构课程内容,完成学习内容的选择、组织和编排;课程的主要目的不是将知识目标放在首位,而是比较强调素质目标。

课程重点不是理解知识,是让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过程;强调在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围绕某一主题通过多种途径,运用多种手段(包括运用因特网等现代手段)主动探索、发现、获取信息,学会对大量信息进行收集、分析、简约、引申、转换和评价等加工策略,并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研究性学习不再局限于现有教材和已有知识基础,它需要更为灵活、开放及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

学习形式可以由个体转向班级集体学习或小组合作,组内成员分工协作,进行社会调查访谈,开展平等的讨论与交流,共同完成课题研究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
思维导图:
教学方法:
1、教法:启发式总结教学法
2、学法:实物观察实验探究
3、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图片
三、参与者特征分析(重点分析学生有哪些共性、有哪些差异,尤其对开展研究性学习有影响的因素。


初二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对遗传和变异现象可以辨认,但却没有理论作基础,因此不能对有关现象作出正确的解释。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观察实物并进行总结,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但是,学生的总结水平有限,所以教师要适当进行必要的引导和补充。

四、研究的目标与内容(课题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通过哪些内容的研究来达成这一目标)
课题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了解与性状遗传有关的物质的基本知识,即染色体、基因与性状遗传的相互关系,帮助学生认识遗传现象的物质基础。

(2)举例说出生物体中染色体的数目是特定的,并且成对存在。

(3)了解基因的重要性。

(4)独立操作完成DNA粗提取实验。

收集和交流关于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报道、资料等信息。

通过以下内容的研究来达成这一目标:从生活现象、实验、课件制作以及图片的观察。

五、研究的预期成果及其表现形式(研究的最终成果以什么样的形式展现出来,是论文、实验报告、实物、网站、多媒体还是其他形式)
研究的最终成果以实验报告和多媒体的形式展现出来。

六、资源准备
1、准备DNA粗提取的实验材料。

2、多媒体课件制作,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图片,以及性状鲜明的图片。

七、研究性学习的阶段设计
研究性学习的阶段学生活动教师活

起止时间
第一阶段:动员和培训(初步认识研究性学习、理解研究性学习1 接触、讨论问题。

2 了解本次活动的学习
目标。

1、从生活现象
设疑,激发兴趣
2组织学生就问
1课时
附录:评价表
研究性学习活动评价表
活动内容班级姓名时间
注:请在相应的栏中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