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研究性学习
生物学科研究性学习
![生物学科研究性学习](https://img.taocdn.com/s3/m/4e9e1a102f60ddccdb38a006.png)
生物学科研究性学习什么是研究性学习?从广义理解,研究性学习泛指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活动。
它是一种学习的理念、策略方法,适用于学生对所有学科的学习。
从狭义看,作为一门独立的程,研究性学习指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通过自己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实际感受和体验知识的生产过程,进而了解社会,学会学习,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
这种程形态的核心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强调一种主动探究式的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一种新的尝试和实践。
作为一种新的程形态,”研究性学习”和现有的学科教学相比,它有以下一些特点:1.”问题”(或专题、题)是研究性学习的载体,整个程主要围绕着问题的提出和解决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
2.研究性学习程呈开放学习的态势。
3.研究性学习程是一门主要由学生自己负责完成的程。
4.研究性学习程重视结果,但更注重学习的过程,注重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总之,和现有的程相比,研究性学习突出的是它的实践性、开放性、自主性和过程性。
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提出:素质教育应该被理解为以德育为核心,以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为重点。
如何通过学校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当前世界各国教育改革关注和研究的重点,目前没有固定的模式。
但是,如果缺乏学生自由、开放、自主地学习这些最基本条,创新则根本无从谈起。
1.”问题”(或专题、题)是研究性学习的载体“问题”(或专题、题)是研究性学习的载体,整个程主要围绕着问题的提出和解决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
在研究性学习中,学校首先要组织学生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他感兴趣的研究专题,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这些问题,可以是老师提供的,也可以完全是学生自己选择和确定的;可以是堂内教材内容的拓展延伸,也可以是对校外各种自然和社会现象的探究;可以是纯思辨性的,也可以是实践操作类的;可以是已经证明的结论,也可以是未知的知识领域。
高中生物研究性学习课题报告
![高中生物研究性学习课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9df479b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0e.png)
高中生物研究性学习课题报告(一)实验研究课题:植物极性现象的观察实验思考:生物课本在第四章第一节《植物的激素调节》中提到“生长素在生物体内的运输,主要是从植物形态学的上端向下端运输,而不能倒转过来运输。
”为了验证这一理论,我们组设计了这个证明植物极性生长的实验。
实验原理:植物的生长是有极性的。
生长素(对植物的生长有调节作用)在茎内总是按一定方向从形态学上端(原长叶的一端)输送至形态学下端(原生根的一端),无论将茎怎样放置,给予怎样的外部条件,如果能生长,则必在形态学上端长叶,形态学下端生根。
实验材料:绿箩的茎,吊兰的茎,红线,培养盘,剪刀。
实验步骤:1、剪取绿箩和吊兰茎,将原有根、叶除去。
2、把绿箩和吊兰的茎在节处用剪子沿斜着的方向剪断,以确保每节茎上都留有待生根处和待长叶处。
3、在原长叶一端(形态学的上端)用红线系了几圈,作为标记,以备实验证明。
4、接着把作好标记的一节节茎平躺着放在盛有水的培养盘中,使其两端都泡在水中。
5、将培养盘放在阳光、温度等适宜的条件下。
6、1到3天换一次水。
不能直接用自来水,因为其中有消毒用的氯气对植物生长不利,要在阳光下晒一晒,既可以保证水的质量,又可以保证水的温度适宜,观察其生长情况。
实验改进:* 将一部分茎放在琼脂中培育,因为琼脂营养丰富,但效果不佳。
* 剪吊兰茎时,把以前剪绿箩时每一节剪一段改为每两节剪一段,有助于成活率提高,实际效果良好。
* 培养盘面积大,水蒸发得快,尤其是双休日两天不方便换水,植物常处于缺水状态,为解决此问题我们每天晚上把透气性好的沙布盖在培养盘上,减慢其蒸发。
结果起到了一定作用。
实验结果:七根绿箩茎和两根吊兰的茎在系红线一端长叶;三根绿箩茎和十根吊兰的茎在远离红线一端生根;其余的未生根或长叶。
实验结论:证明植物确实具有极性生长现象。
参加实验人员:组长:苗江江组员:邢晓庆、陈真、宫晓静、刘学友、王亚楠、王飞鸿、郭雯雯、王鹏重力对根的影响的验证实验思考:尽管这项实验周期较长,但实验操作简便,实验现象明显易于观察,小组成员对此项实验有浓厚的兴趣。
大学生物科学研究性学习课题报告
![大学生物科学研究性学习课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4eee9a5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1d23d44.png)
大学生物科学研究性学习课题报告引言生物科学是一门探索生命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涉及广泛的研究领域,包括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生态学等。
本报告旨在通过科学研究性学习,深入探讨生物科学领域的相关课题,以提高我们的学术素养和创新能力。
研究课题一:分子生物学研究背景分子生物学是研究生物大分子(如核酸、蛋白质)的结构、功能和相互作用的学科。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分子生物学在生物科学研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研究内容1. 核酸的结构与功能2. 蛋白质的合成与降解3. 分子标记技术及其在遗传育种中的应用4. 基因编辑技术及其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研究方法1. 查阅相关文献,了解核酸、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2. 学习分子标记技术、基因编辑技术的原理及应用3. 分析实际案例,探讨这些技术在生物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研究课题二:细胞生物学研究背景细胞生物学是研究细胞结构、功能、生长、分化、死亡等过程的学科。
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对于深入了解生命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内容1. 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关系2. 细胞周期与细胞分裂3. 细胞信号传导4. 干细胞研究及其在再生医学中的应用研究方法1. 查阅相关文献,了解细胞结构、细胞周期、细胞信号传导等知识2. 学习干细胞研究的最新进展及其在再生医学中的应用3. 分析实际案例,探讨细胞生物学在生物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研究课题三:遗传学研究背景遗传学是研究遗传现象、遗传规律、遗传变异及遗传工程的学科。
遗传学在生物科学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为作物育种、医学研究等领域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研究内容1. 遗传物质的结构与功能2. 遗传规律与变异3. 遗传工程及其在生物制药中的应用4. 基因组编辑技术及其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研究方法1. 查阅相关文献,了解遗传物质的结构与功能、遗传规律与变异等知识2. 学习遗传工程、基因组编辑技术的原理及应用3. 分析实际案例,探讨遗传学在生物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研究课题四:生态学研究背景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涉及生物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地球化学等方面的内容。
生物研究性学习心得体会(三篇)
![生物研究性学习心得体会(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26f209b6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e8.png)
生物研究性学习心得体会在过去的几年里,我一直对生物研究充满了热情,并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学习和研究这个领域。
通过这些年的学习和实践,我不仅扩展了自己的知识领域,还收获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在生物研究性学习中的心得体会,希望能对正在学习或有兴趣学习生物研究的人有所帮助。
首先,我发现生物研究需要具备坚定的决心和毅力。
生物研究是一个需要长期投入和耐心的过程,很少有一蹴而就的结果。
我曾经遇到过许多挫折和困难,但我始终坚持下来,继续努力。
我相信只要付出了足够的努力,就一定会有回报。
所以,当你在生物研究中遇到困难时,不要轻易放弃,要坚持下去,相信自己的能力和潜力。
其次,合理安排时间和资源是生物研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生物研究需要大量的时间和资源,包括实验室设备、文献资料、研究经费等。
在我的学习过程中,我将时间和资源的利用最大化,合理规划研究计划和实验流程,以提高工作效率。
同时,我也要求自己学会寻找和利用各种资源,包括图书馆、网络和学术交流平台。
通过充分利用资源,我能够更好地完成研究任务,并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第三,积极参与学术交流和合作是生物研究中的关键因素。
生物研究是一个团队合作的过程,需要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和交流合作。
在我参与的研究项目中,我积极与导师和同事沟通交流,共同解决研究中的问题。
我还参加了一些学术会议和研讨会,与其他研究者分享我的研究成果,并借鉴他人的经验和见解。
通过与他人合作和交流,我不仅提高了自己的学术能力,还拓宽了自己的思路和视野。
此外,克服困难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生物研究的关键能力之一。
在生物研究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难题和困难,需要我们思考和解决。
我曾经遇到过许多技术和实验上的问题,但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寻求他人的帮助,我成功地解决了这些问题,并获得了一些重要的研究结果。
这个过程不仅锻炼了我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增强了我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最后,我发现保持好奇心和创新意识是生物研究的推动力。
生物教学研究性学习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生物教学研究性学习的主要问题与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d9577922cfc789eb172dc865.png)
研究性学 习是创造教育 的一种学 习形式 。 从学习 班” : 等完全等同起来。
目的看 , 它指向培养个性健全发展的人。在研 究性学 I
人格应得 到发展 ,学生 的创造能力应能够 自由发挥 ,I
习中 , 学生 自主学 习的权 利应得 到尊重 , 学生 的独 立 的联 系与 区别 I J
对策 , 期望能对 各类 学校 进一 步提 高研究性学 习的认 过程 的引导者 、 : 服务者 ; 从教学 的实施者 、 劳动者逐步 识, 深化研究性学 习的实践有所启示 。 f 转向教学的研究者、 设计者; 从课程规划的从属者、 执
问题 一 : 对研究性学 习的本质认识模糊
l 行者逐步转向课程资源的建设者、 开发者。尽管教师
想 的课程 与现 实的教学之 间还存在着较大 的差距 , I 还 力促使 自己的角色不断发生变化。从知识的传授者 、
存在着种种 问题 。 本文现对调研中发现的十大主要问 灌输者 、 I 拥有者逐步转向教学活动的组织者、 帮助者、 题进行 总结 和剖析 , 并提出我们解 决这些 问题 的初 步 合作者 ; j 从教师身份的训导者 、 管理者逐步转向学习
问题六 : 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品质和能力有待提高
在 知识可以在研究性学习课程中延伸、 综合、 重组与提 l 调研中发现 , 自主选择课题的研究性学习过程 升; 研究性学习课程中所发现的问题、 所获得的知识 I 部分学生暴露出了在研究性学习品质方面的诸多 中,
。
进展 ?还存在哪些 问题 ?我们 的对策是什 么?基于对 究性学习课题, l 无任何指导 , 放任自流, 任凭学生 自主
这些问题 的思 考 , 我们 以生物课 程教学为例 , 对 探究。 先后 f 这些做法都有悖于研究性学习的宗 旨。 有些教 江苏 、 四川 、 山东等省 份近五十所高 中开展研究 性学 师甚至错误地认为 , I 研究性学 习使教师失去 了对学生 习的现状进行 了调研 。调研 主要采用访谈 、 问卷和观 学习 内容的控制和垄 断 , I 教师在学生心 目中的绝对权
生物研究性学习课题
![生物研究性学习课题](https://img.taocdn.com/s3/m/c7269196d4d8d15abe234e3f.png)
生物研究性学习课题1、基因改造生物带给人类巨大的收益还是危害2、植物标本的制作3、生态环境的保护4、关于营养饮食5、植物组织培养6、细菌7、免疫系统疾病——艾滋病8、流行疾病预防9、干细胞与人体组织合成10、另眼看克隆11、学生的行为习惯对其自身的影响12、关于免疫系统疾病及预防的研究13、免疫疾病14、基因药物15、基因工程的现状及其发展16、生命的起源17、生物体的免疫系统18、植物的克隆19、DNA与遗传疾病20、蚂蚁、狗、乌龟的生活习性及常见问题21、校园植物分类调查22、某些植物的药用价值23、研究人类基因组的意义24、锦鲤的饲养与观赏价值25、对ONA的再认识27、壁虎尿有毒?28、调查学校生物种类(植物、动物、真菌)29、调查环境污染的状况30、水螅个体研究31、当地蛙类资源调查32、调查当地“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活动的开展情况33、有关“爱滋病”常识34、了解转基因技术35、烟丝对染色体畸变的影响36、模拟生态系统实验37、合理营养与健康38、二氧化硫对植物的影响39、设计并制作小生态瓶,观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40、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41、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42、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43、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44、过氧化氢酶对淀粉和Fe3+的催化效率45、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46、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47、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48、植物问性运动的实验设计和观察49、DNA的粗提取与鉴定50、用当地某种生物做有性杂交试验51、性状分离比的模拟人实验52、调查生物工程制品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情况53、学习植物组织培养技术54、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55、学习微生物培养的基本技术56、自生固氮菌的分离57、遗传和变异58、性别决定和性伴遗传59、人类遗传与优生60、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61、调查人类的遗传病62、有关免疫的问题63、关于光合作用的问题64、有关细胞质环流的问题65、水稻必需矿质元素66、效应B细胞与细胞免疫67、种子的含水量的问题68、细菌有细胞周期吗?69、头发可以测基因吗?70、细胞工程制疫苗?71、蛋白质种类和氨基酸种类72、秋水仙素问题73、动物细胞结构图74、为什么过度肥胖者的脂肪细胞中是脂肪多呢?75、直接能源物质76、关于协助扩散与主动运输77、植物组织培养问题78、生长素主动运输79、杂交育种的疑问80、关于用黄色短杆菌生产赖氨酸81、植物形态解剖问题82、关于叶绿体的离心分离83、“记忆细胞”的问题84、关于消化的问题85、抗体对自身成分起免疫反应86、人体必需的氨基酸之所以必需的原因87、关于植物体细胞杂交的问题88、关于胰液的成分89、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联系90、对物质跨膜运输的认识和思考91、细胞全能性92、脱分化与细胞分化的关系93、有关植物的培养基94、植物体细胞杂交获得的杂种植株是几倍体?95、生物工程96、协助扩散97、奥运会中基因兴奋剂使用的试题98、亲子鉴定与侦察罪犯有什么区别?99、细胞膨胀对细胞壁产生的压力100、生物课如何才能上的有激情?1、校园植物分类调查2、某些植物的药用价值3、研究人类基因组的意义4、锦鲤的饲养与观赏价值5、对ONA的再认识7、壁虎尿有毒?8、调查学校生物种类(植物、动物、真菌)9、调查环境污染的状况10、水螅个体研究11、当地蛙类资源调查12、调查当地“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活动的开展情况13、有关“爱滋病”常识14、了解转基因技术15、烟丝对染色体畸变的影响16、模拟生态系统实验。
高中生物研究性学习报告范本
![高中生物研究性学习报告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54b83959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a5.png)
高中生物研究性学习报告范本一、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物学的度不断提高。
高中生物作为生物学的基础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探究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以探究和实践为主的学习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因此,本次研究性学习旨在探究高中生物学科中的重要知识点,通过实验和探究的方式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1、研究内容本次研究性学习主要针对高中生物学科中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传与变异等知识点进行探究。
通过设计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分析数据等手段,让学生深入了解光合作用中色素的种类和含量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呼吸作用中不同条件对呼吸作用的影响以及遗传与变异中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等现象。
2、研究方法本次研究性学习采用实验探究的方法,通过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收集和分析数据等步骤,探究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传与变异等知识点。
同时,采用文献资料调查的方法,收集相关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了解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和前沿动态。
三、实验设计与操作1、实验一:光合作用中色素的种类和含量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实验材料:新鲜菠菜叶、乙醇、滤纸、定性滤纸、电子天平等。
实验步骤:(1)将新鲜菠菜叶洗净,去梗,称取5克叶片,放入研钵中,加入少许石英砂和碳酸钙,再加入3毫升乙醇,进行快速研磨,制成滤液。
(2)将滤液倒入过滤器中,用定性滤纸过滤,收集滤液。
(3)将滤纸剪成合适大小,分别用滤液浸润后晾干,制成色素提取液。
(4)将色素提取液涂抹在滤纸上,用电子天平进行称量,记录数据。
(5)重复实验,改变色素提取液的浓度,记录数据。
(6)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2、实验二:呼吸作用中不同条件对呼吸作用的影响实验材料:新鲜酵母菌、锥形瓶、橡皮塞、注射器、电子天平等。
实验步骤:(1)将新鲜酵母菌加入适量的蒸馏水中,搅拌均匀,制成酵母菌溶液。
《生物研究性学习》课件
![《生物研究性学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10fb83b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31.png)
本课件旨在介绍生物研究性学习的概念、学习方法和流程,通过案例分析展 示其重要性和应用。
课程简介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通过生物研究性学习,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物 概念和原理,并培养科学实验技能。
生物研究性学习的定义
生物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基于真实生物现象和问题的学习方式,通过设计和进 行科学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解决生物问题的能力。
学习方法
探索性学习
学生通过自主设计和开展实 验,探索和解决生物问题。
合作学习
学生在小组中合作进行实验, 共同分享和讨论实验结果。
反思性学习
学生对实验过程和结果进行 反思,提出改进措施和进一 步研究的建议。
研究性学习的流程
1
制定研究计划
2
设计实验步骤和数据采集方式,制定
详细的研究计划。
3
分析数据和得出结论
学习目标
1 提高学生的实验技
能
2 加深对生物概念的
理解
通过实际操作和实验设 计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 包括实验仪器操作、数 据采集和数据分析。
通过科学探究,使学生 更深入地理解生物概念 和原理,避免仅停留于 书本知识的表面。
3 培养独立思考和问
题解决的能力
通过面对生物问题的实 践,培养学生独立思考 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 高问题解决能力。
4
通过数据分析,得出科学结论并进行
结果讨论。
5
选择一个生物问题
从感兴趣的生物现象中选择一个问题 作为研究课题。
开展实验
按照研究计划开展实验,记录实验过 程和结果。
撰写研究报告
整理研究过程和结果,编写研究报告。
案例分析
生物研究性学习报告
![生物研究性学习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b061e58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f8.png)
生物研究性学习报告生物是一门关于生命的科学,它研究生物体的组织结构、功能活动和演化等方面的知识。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实践,我对生物学的认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在本次学习报告中,我将分享我对以下几个生物研究性主题的学习成果和思考。
一、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它具有高度有序的结构与复杂的功能。
通过学习细胞的组成和特点,我了解到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是细胞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细胞膜负责物质的进出,细胞质包含各种细胞器,细胞核控制细胞的遗传信息。
在细胞功能方面,我深入研究了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
细胞呼吸是细胞通过有氧条件下分解有机物来产生能量的过程,而光合作用是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
这两个过程在生物体内起着重要的能量转化作用,对细胞的生存和生长至关重要。
二、遗传与基因工程遗传是生物学的核心概念之一。
通过研究遗传基因的传递和表达,我了解了遗传的分子基础和变异的原理。
基因工程作为应用遗传学的重要分支,可以通过改变生物体内的基因信息来实现对生物的控制和改造。
在基因工程方面,我了解了DNA重组技术和转基因技术的原理与应用。
DNA重组技术可以将不同基因的DNA片段重组到一起,创造出新的DNA序列。
转基因技术则是将外源基因导入到生物体内,使其表达新的特性。
这些技术在农业、医学和工业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三、进化与生物多样性进化是生物学的核心理论之一,它解释了生物体多样性的起源和演化过程。
通过研究进化的证据和机制,我了解到进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推动物种的适应和改变。
生物多样性指的是地球上丰富的物种数量和多样的生态系统。
了解生物多样性对于保护生态平衡和推动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我通过研究不同生物群落的生态关系和濒危物种的保护,认识到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发挥积极的作用。
结语通过对生物研究性学习主题的深入学习和思考,我对生物学的认识更加全面和深刻。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遗传与基因工程以及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知识让我意识到生物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初中生物研究性学习报告
![初中生物研究性学习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da17c37b9d528ea80c7799b.png)
初中生物研究性学习报告篇一:初中生物研究性学习的选题与指导_生物论文《3至9年级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明确指出,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我校通过师生双方选择形成活动小组,利用课外和假期,对学生进行活动指导。
1 选题的基本途径1.1选题的流程示意如下:1.2 阶段目标分析校情,分析学生。
由于师生双方都是第一次接触研究性学习,激发学的兴趣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兴趣是一种带有情绪色彩的认识倾向,它以认识和探索某种事物的需要为基础,是推动人去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一种重要动机,是学生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
有了学习兴趣,学生会在学习中产生很大的积极性,并产生某种肯定的、积极的情绪体验。
例如,为了激发学生参加海岛环保的兴趣,我们首先向学生介绍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全国青少年参加生物与环境活动情况,本地区地理知识及环境状况,鼓励学生积极投身于环保活动中来。
1.2.1 第一阶段:初步了解研究性学习的方法。
通过各种类型的讲座,让学生积累有关知识,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亲身体验收集数据、处理数据、设计表格、查找资料、调查研究等科学方法,教师指导学生撰写调查报告、小论文。
例如,“有磷洗衣粉与水体污染”,让每位学生调查10户家庭每月用去洗衣粉的总量,由此推算本地区的年洗衣粉总用量。
调查超市出售的洗衣粉是否含磷?查找洗衣粉是否含磷与去污能力关系的资料,了解水体含磷与富营养化污染的关系等。
利用校内评奖进行评价,形成的调查报告与活动过程相结合,来提高学生参与研究的学习兴趣,肯定学生的成果,再接再励。
1.2.2 第二阶段:发现问题。
学生有了研究性学习活动的经历,初步学会了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在此基础上,给以适当的动机,发展其研究性学习的能力,使外来的指导被学生接受,转化为内部动机。
因为具有内部动机的学生倾向于选择和使用有意义的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发现大致可以有以下3种:(1)自然观察,学生从自己生活环境中发现问题。
高中生物研究性学习课题总结_高中生物教研工作总结
![高中生物研究性学习课题总结_高中生物教研工作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0f4d6d6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a1.png)
高中生物研究性学习课题总结_高中生物教研工作总结我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开展了一项研究性学习课题,通过对课题的研究和实践,对学生的生物学学习兴趣和能力有了一定的提升。
以下是我对这一研究性学习课题的总结。
一、课题背景和目标该研究性学习课题的背景是高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学生对生物学缺乏兴趣,只注重死记硬背,而缺乏实际应用的机会。
我们的目标是通过研究性学习的方式,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课题内容和组织该研究性学习课题的内容是有关遗传与变异的研究。
我们组织了一系列实验和讨论,从多个角度和多个层面解释了遗传和变异的原理和实践。
我们从遗传的基本概念和遗传物质的结构入手,通过Punnet方格和基因转移等实验,让学生了解基因的遗传规律和基因在传代中所起的作用。
我们组织了一次变异实验。
学生们通过交叉杂交等方法,观察和记录变异的现象和结果。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们深入了解了变异是如何产生并在种群中传播的。
我们还组织了一次实地考察活动。
学生们前往附近的农场,观察并记录不同农作物的遗传特征和变异情况。
通过与农民的交流,学生们更加直观地了解了遗传与变异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
三、教学效果和问题通过这一研究性学习课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有了明显的提升。
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实验和讨论,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
学生们的科学探究和问题解决的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和提升。
他们学会了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分析和总结实验数据,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结论。
也存在一些问题。
实验和讨论的时间有限,难以涵盖遗传与变异的所有内容。
学生们对某些细节和深层次的内容还有待进一步探索和学习。
部分学生在实验操作和数据记录方面存在不足,需要进一步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改进措施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制定了以下教学改进措施:1.精简内容:将研究性学习的内容精简为几个重点和难点,使学生能够更加集中精力进行学习和实践。
2.延伸学习:组织额外的自主学习活动,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和机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八年级生物研究性学习教案
![八年级生物研究性学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ef260f8a2161479161128b3.png)
八年级生物研究性学习教案任时光飞逝,我们辛勤工作,蓦回首,一学期的教学又告结束。
回顾一学期的生物教学工作,我们感叹良多,点滴作法涌上心头,存在的问题还需努力解决。
谨记于下,权作经验教训的总结。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5篇八年级生物研究性学习教案内容,感谢大家阅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八年级生物研究性学习教案1一、染色体结构的变异(阅读教材P85~86)1.类型[连线]2.染色体结构的改变,会使排列在染色体上基因的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而导致性状的变异。
3.大多数变异对生物体是不利的,有的甚至会导致生物体死亡。
二、染色体数目的变异(阅读教材P86~88)1.染色体组(1)概念: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又互相协调,共同控制生物的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的一组染色体。
(2)写出图中的染色体组:X、Ⅱ、Ⅲ、Ⅳ或Y、Ⅱ、Ⅲ、Ⅳ。
2.二倍体、多倍体项目起点体细胞染色体组数实例二倍体受精卵两个几乎全部动物和过半数的高等植物多倍体受精卵三个或三个以上三倍体香蕉和四倍体马铃薯3.染色体数目变异与育种(1)人工诱导多倍体的方法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形成多倍体植株(2)单倍体育种的方法花药――→离体培养单倍体幼苗――→人工诱导用秋水仙素处理染色体数目加倍,正常纯合子三、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阅读教材P88)重点聚焦1.染色体结构的变异有哪些类型?2.什么是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3.什么是染色体组?利用染色体数目变异的育种方法有哪些?[共研探究]1.仔细观察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1表示交叉互换,发生在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属于基因重组。
(2)图2表示易位,发生在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2.染色体结构变异与基因突变项目染色体结构变异基因突变本质染色体片段的缺失、重复、易位或倒位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发生变化的基因的数目1个或多个1个变异水平细胞分子光镜检测可见不可见[总结升华]1.染色体结构变异类型类型定义实例示意图缺失一条正常染色体断裂后丢失某一片段引起的变异果蝇缺刻翅、猫叫综合征重复染色体中增加某一片段引起的变异。
研究性学习及创新成果生物
![研究性学习及创新成果生物](https://img.taocdn.com/s3/m/ba8e389a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22.png)
生物课研究性学习初探在《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和高中《生物》新教材中,明确地将“研究性学习”作为普通高中的必修内容和生物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因此“研究性学习”这种新的课程概念成了越来越多的生物学基础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热点。
设置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高中生物课堂上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时间虽然是有限的,但教学方式的变革和研究性学习的开展,也会对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为此,笔者在高中生物课中就如何进行研究性学习作了初步的探索。
1教师观念的转变是搞好高中生物研究性学习的前提有人以为研究性学习只能在“研究性学习课”上开展,或只是语文、数学、外语等基础学科的专利。
事实上,每一门学科中,甚至每一节课,均有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可能,生物学作为一门实验性较强的学科,理应在研究性学习上做足文章。
有关人士也指出,设立专门的研究性学习课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是一种过渡,研究性学习应在每一节课中都有体现。
当然我们在专门的研究性学习课上可以进行一些较大的课题研究,而在平常课堂上可进行较小课题的研究,或大课题中一个小环节的研究,但必须是由这门具体学科或其中的具体内容引起的“研究课题”,其“研究量”可小到几分钟甚至几句话,但必须是经过学生讨论、分析、综合、总结的,或是独立完成,或是合作完成,或是运用课本知识分析社会现象,或是为生活现象寻找理论依据等等。
其课题的产生可由教师根据案例或在特定背景下提出,更可由学生自己提出,教师在此“研究”中仍是配角,对主角——学生进行组织、引导、启发。
如笔者在复习“植物的组织培养”时,提出为什么“能保持亲本的性状”。
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去思考,并让学生把“无性生殖”与“有性生殖”的过程进行比较,学生带着这样的问题去探究生物遗传和变异的原因,就会比老师直接讲授的效果要好得多,而且也会使学生学得灵活、学得有兴趣。
初二生物研究性学习方案2
![初二生物研究性学习方案2](https://img.taocdn.com/s3/m/28446eb4be23482fb5da4c8e.png)
3设计成果展示模版,为学生展示研究结果提供指引。
开题报告和评审
1各小组向全班分享研究方案〔方案〕
2小组成员根据所制定的方案,所须完成的任务,所须呈现的成果,共同制定评价标准,共同约定,做出怎样的行动才能评出最高等级。可用类似宾馆的“星级〞评定。
1组织学生聆听各组的活动方案,组织学生商讨出有效的活动内容。
3.懂得什么是健康食品,什么是不健康食品。
4.知道如何健康饮食。
5.吃什么能使你更聪明。
6.考试期间吃什么好。
通过以下内容的研究来达成这一目标:
1.通过布置任务:收集自家餐桌上的常见食品。
2.通过上网收集和到图书馆查资料收集有关资料。
3.给学生补充课外的有关平衡饮食金字塔的图示。
4.通过学生写小论文的形式深入了解健康饮食。
1在学生自愿成组的前提下,合理调配各组成员,以利于能力较弱的学生也可以安排到工作。
2制订合作学习规那么〔或者合作学习评价量规〕提供应学生。
3组织、指导学生的小组讨论、小组成员分工。
形成小组实施方案
各小组根据分工制定研究方案,分配研究时间,细分研究内容,制作调查表,预定成果等。
1设计“研究方案〞模版,为学生制订研究方案提供指引。
第四阶段
评价、总结与
反思阶段
1.各小组分组汇报自己将近一学期的研究成果,可以把成果制作成PPT,也可以是一些照片、手抄报、调查报告等。
2.各成员参照〔评价表1〕进行自我评价,由小组长收集,整理汇报。
3.小组参照〔评价表2〕汇报小组自评。
4.当所有组成果汇报完毕,各小组还要参照〔评价表2〕整理意见,对其他小组的活动成果展开评价。
5.各成员集成自评、组评、他评和教师评价,填写完成〔评价表4〕。
高一学生生物研究性学习活动论文
![高一学生生物研究性学习活动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172ab4cfa8114431b90dd8fe.png)
高一学生生物研究性学习活动论文1.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方式手段实践高中生物教学中的研究性实际操作的主要教学方式分为两种.第一种,实验探索型.在高中生物的植物特性等相关内容的教学学习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入到植物园内对植物本身存在的各种特性进行具体认真的观察,之后提出一个具体的问题:植物生长过程中所具备各类特性究竟是因为什么原因而产生的?之后组织引导学生在家自主培养一些已萌发的植物种子,运用自己所学的方法对其生长素发现、作用以及向光性等相关原理进行分析研究.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操作以及具体的观察,引导学生将心中的问题提出并进行妥善的解决.学生在假设问题、观察以及分析研究等方面的探究过程中,对相关的高中生物知识内容的理解掌握度得到了有效增强,其科学正确的探究精神也得以培养.第二种,调查研究型.在生物有关糖尿病的教学研究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进行相关资料的查阅,熟悉了解到其发病原理中胰岛素的产生原因,以及糖尿病先天与后天方面的病理原因;之后,在组织学生对周边存在的糖尿病患者的比例进行调查分析,并与其交流,深入了解到发病原因以及其带来的相应阻碍.运用相关资料查阅以及登门走访的方式,帮助学生熟悉了解到糖尿病的病理原因,以及其给予生活的阻碍.在整个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资料查阅能力以及交往沟通能力得到了充分的提升加强.2.研究性学习实施阶段的教学程序实践1重视过程与体验,并总结形成结论在中学阶段的研究性学习中,取得科学性如何强、社会价值如何大的成果是次要的,其最主要的目的是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研究过程中,去感受、去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生物课程的研究实践中心是学生,其实践操作过程中的所有人的地位关系都是平等、合作型的.学生在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应自觉做好具体的工作记录,并且附加上自己的深刻体会.学生在对生物知识内容进行深入研究的同时,应将相关的资料进行科学的优化整合,将最终的研究成果进行完美的表达.注意,研究成果一定要做到科学、实事求是.2交流研究,分享成果高中生物研究性学习的最终成果,其表现形式通常为报告、设计等.学生在研究学习完并取得一定的成果之后,教师应组织进行一个年级研讨会,通过交流沟通的方式使每一个人都能享受到研究后的成果,使其对生物知识的认识掌握度提升到一个新阶段.在生物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实时掌握活动的相关进展,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适当的引导、点拨,以此帮助学生将问题尽快解决,更好地进行学习.在高中生物研究性学习的实施阶段,教师应对其相关的活动进程进行熟悉掌握,并给予相关的科学正确指导意见,对学生研究性学习实践中出现的问题阻碍,教师也要帮助其进行妥善解决,与此同时,还应得到校方及家长等多方面的理解支持.3.研究性学习评估阶段的教学程序实践研究性学习的评估要以形成性评价为主.评价时重过程、重应用、重体验、重全员参与,研究性学习的最终评价结果的体现方式较为多变,有如分数一样的定量,也有如评论话语一样的定性,或是将两者进行融合.研究性学习的最终评价内容包括:研究性学习的计划方案、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活动记录、研究性学习后的真实感受及体会以及最终取得的研究成果等.在评价时应注意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考量,对其某一方面的优势特长,给予必要的鼓励支持.在高中生物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研究性学习是其中较为重要的一部分.研究性学习的内容较为灵活多变,而其整个过程又是充满了民主与开放性的.高中生物课程中的研究性学习能够帮助学生创设一个良好和谐的生物课程学习环境,并将其学习的渠道进一步地开放,有效提升其实践能力与整体素质.研究性学习的有效教学实践能够帮助促进高中生物学科的进步发展,从而推动整个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与创新。
生物研究性学习探究活动设计方案
![生物研究性学习探究活动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69466a27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8c.png)
生物研究性学习探究活动设计方案摘要本文提供了一份生物研究性研究探究活动的设计方案。
该方案旨在通过实际观察和实验,引发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探索和理解。
活动的设计结合了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培养科学思维和实验技能。
引言生物研究性研究探究活动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通过提供实践机会和问题辨析,促进学生主动构建知识体系。
本设计方案以某一特定生物主题为例,介绍了一系列的研究活动,旨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他们的研究动力。
活动一:观察生物特征活动一旨在让学生通过观察生物特征,了解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
学生可以选择任意一种生物进行观察,包括昆虫、植物或微生物等。
他们需要记录生物外部特征、行为性以及生境需求等方面的信息,并作出总结和比较。
活动二:实验探究生物功能活动二通过实验探究生物的功能特点。
学生可以选择某种生物进行实验研究,例如观察植物的光合作用、观察昆虫的感知能力等。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需要设计实验方案、记录观察结果,并进行结果分析和讨论。
活动三:环境影响的研究活动三旨在让学生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学生可以选择某一环境因素,例如温度、光照强度等,观察生物对环境变化的响应。
通过实验和数据分析,学生可以深入理解生物的适应性和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结论生物研究性学习探究活动设计方案通过观察、实验和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兴趣和理解。
这样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学生培养科学思维、实验技能和自主学习能力。
通过本设计方案的实施,可以促进学生对生物学的深入学习和理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动力。
生物研究性学习
![生物研究性学习](https://img.taocdn.com/s3/m/64257baf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a7.png)
生物研究性学习生物研究是一门科学的学科,主要研究生物的结构、功能、生命周期、进化以及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等内容。
这门学科具有广泛性、深厚性和前沿性的特点,对于我们了解和改变生活现象具有重要的意义。
生物研究的广泛性体现在它涉及的范围非常广阔,从微观的分子水平到宏观的生态系统都是生物学研究的对象。
生物学家通过对组织、器官、细胞等生物组成结构的研究,深入探讨生命的构成和功能;通过对生物进化及物种形成的研究,揭示生物演化的规律;通过对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的研究,研究生物的适应性和环境保护等问题。
生物研究的深厚性体现在它既涉及专门的研究领域,如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等,也涉及多学科的交叉,如生态学、生物化学等。
生物学是一门综合性的科学,它要求研究者具备丰富的知识和深厚的理论基础。
生物研究的前沿性体现在它是一门不断发展的学科,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类对生命的认识不断深入,生物学领域的新发现和新理论层出不穷,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研究课题和思路。
生物研究性学习是指将学科知识与实践能力有效结合,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精神。
在生物研究性学习中,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实验设计、数据分析等方式,主动参与到科学实践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生物研究性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和实验操作能力,使学生具备全面的科学知识和技能。
生物研究性学习对于学生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首先,生物研究性学习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生物学研究的本质是探究生命现象的规律和机制,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是生物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目标。
通过自主开展实验和研究项目,学生不仅能够掌握生物学的基础知识,还能够培养问题意识、科学思维和实验设计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其次,生物研究性学习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潜能。
生物研究性学习注重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自主选择研究课题、参与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等活动,激发了学生对生物学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科研潜能,为培养未来的科学家和科技创新人才奠定了基础。
浅谈生物课堂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
![浅谈生物课堂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https://img.taocdn.com/s3/m/0cb42962a98271fe910ef9cc.png)
学生设计的方案有多种 , 通过交流后 , 了以下较 确认
好的设计方案。 () 1绿叶材料选用要恰当。 不要选择那些革质、 蜡质的
生学习的积极性 、 主动性和拓展性 , 进发思维的火花, 进而
l 学生自 I 主l 成果展示 l J 师生共同l l 总结研l J 究探索j I 交流 J I J I 研 与 评价 究成果 J
下面以 “ 叶绿体 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为例说 明。教材 中采用纸上层析法 , 将制备好 的滤纸条用毛细 吸管吸取色素滤液画滤液细线 ,然而放入盛层析液 ( 丙 酮) 的烧杯 中, 用培养皿盖住进行分离 。经过多次实践 , 发现实验效果不好 , 为此可引导学生改进这个实验 , 其具
理 科 教 学 探 索
浅 谈 生 物 课 堂 教 学 中 的 研 究 性 学 习
张恒 泽
( 江阴市长泾中学 ,江苏 无 锡 2 4 1 ) 14 1
摘
要 : 究性学 习的主体是 学生 , 充分让 学生发挥 自主挟择 、 研 要 自主探 索、 自主 实践 , 形成运用知识解决 实
际问题 的能力。让研 究性 学习走进课堂 , 学生提供研 究程序和方 法的指导 , 为 是开展研究性学 习的保证 。 关键词 : 生物课堂教 学 ; 研究性 学习; 创新精神 ; 群体效应
刚才我们按课本操作方法做“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 分离” 效果明显吗? 学生回答“ 不明显”那么你们有办法改 。
勰 —uta ia sr 瞒 E o ac n ea @ da P t d e h cn r R c i I ce ’
生物研究性学习
![生物研究性学习](https://img.taocdn.com/s3/m/68bc6b52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e1.png)
PART 05
生物研究性学习的挑战与 对策
REPORTING
WENKU DESIGN
学生知识储备不足
01
缺乏基础知识
学生在进行生物研究性学习时, 可能缺乏必要的基础知识,导致 难以理解研究内容和实验原理。
02
知识结构不完善
03
学习方法不当
学生的知识结构可能存在缺陷, 无法将所学知识与研究课题有效 结合。
细胞治疗与再生医学
了解细胞治疗、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等领域 的最新进展。
生物安全与伦理问题
关注生物技术的安全性、伦理道德和社会影 响等问题。
PART 03
生物研究性学习的实施过 程
REPORTING
WENKU DESIGN
课题选择与立项
确定研究方向
01
根据兴趣、学科背景或实际问题,选择一个具有研究价值的生
深化生物学科知识的理解
通过研究性学习,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生物学 科的核心概念、原理和规律,提升学科素养。
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实验设计,有 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验技能。
3
促进跨学科学习
生物研究性学习可以与其他学科如化学、物理、 数学等相结合,促进跨学科学习和知识整合。
时间安排紧张
课时安排不足
学校可能无法为生物研究性学习 提供足够的课时,导致学生需要 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实验和报告。
时间分配不合理
学生可能需要在多个课程和活动 之间分配时间,导致用于生物研 究性学习的时间不足。
时间管理不当
部分学生可能缺乏有效的时间管 理技能,无法合理安排学习和实 验时间。
应对策略与建议
WENKU DESIGN
浅析研究性学习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研究性学习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6a57e046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9e.png)
浅析研究性学习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应用1. 引言1.1 研究性学习概述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基于问题和实践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通过实际探究和发现来构建知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
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研究性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实验技能和科学素养。
研究性学习注重学生主体性和参与性,通过设计实验、观察现象、收集数据、分析结果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实践中的探究,学生不仅能够深入理解生物学知识,还能培养科学态度和思维方法,提高实验技能和实践能力。
1.2 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意义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在整个生物学学习过程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
通过实验教学,学生能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实验现象,探究规律,提高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
而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意义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实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通过实际操作实验,学生可以深入了解生物学原理,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提高学习效果。
实验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需要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准确记录实验数据,独立操作仪器、操作技巧,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实验技能。
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物学知识,提高学习效果,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 正文2.1 研究性学习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运用研究性学习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运用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通过让学生主动参与实验设计、数据收集和数据分析,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实验技能。
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从观察实验现象、提出问题、制定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分析数据和总结结论等环节,帮助学生建立起扎实的科学实验基础和研究方法论。
研究性学习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生物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研究性学习生物研究性学习高二(16)班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开题报告课题名称:泡菜制作及探究亚硝酸盐与腌制时间的关系指导老师:徐海丽组长:林博怀组员:江席雅周彤叶新王梓宇施少华王晨程邢丹妮袁浩然汪志伟金玮张天祥一、课题名称泡菜制作及探究亚硝酸盐与腌制时间的关系(以大白菜为例)。
二、课题的目的及意义1.研究目的掌握泡菜做法,探究其营养价值及何时食用最宜并作一推广。
2.研究意义快节奏时代,人们生活忙碌,如何吃得省时美味又健康成为一个重要问题。
将我们对泡菜做法及亚硝酸盐探究的结论推广后可能对尤其是年轻人有很大帮助。
同时,泡菜能延长食物的贮存时间,可避免浪费。
提高动手能力。
整日忙碌的学习使我们缺乏社会实践,将来步入社会后很可能成为“低能儿”,利用这次课题研究的机会可让我们适度放松身心又从中学习,可谓两全其美。
提高合作能力。
做泡菜过程中会遇到种种困难,需请教各界人士;做实验需要与跨组合作,可充分调动我们的合作头脑。
三、研究设计方案、预期结果1.研究内容(1)尽可能制作最美味的泡菜;(2)探究泡菜内亚硝酸盐与腌制时间的关系;(3)探究泡菜的营养价值;2.研究方法通过查找资料、借鉴他人经验,将泡菜有关内容熟记于心,再动手制作并测定不同时期亚硝酸盐含量,最后小组讨论得出结论。
四、研究步骤(1)第13~14周查找资料;(2)第15~16周制作泡菜(分为四个时间段);(3)第17~19视情况在老师安排下测定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得到数据;(4)由数据得出实验结论。
4.预期结果亚硝酸盐是从泡菜进坛子的第三天起才会大量增加,泡一个星期时含量最高,从这以后就开始下降,到第二十天以后基本上就消失。
最终以论文形式呈现。
五、预期会遇到的困难预期困难第一解决方法第二解决方法泡菜出现“白花”打捞重新制作泡菜有氨水味加盐或其它香料更换泡菜器皿实验数据与理论值不符分析各泡菜的具体制作过程六、完成时间高二下学期开学关于泡菜原理与制作心得报告林博怀原理韩国泡菜是在低温状态下自然形成乳酸发酵的制品,这有盐的乳酸发酵,参加乳酸发酵的微生物主要是乳酸菌,它们将糖发酵产生乳酸。
乳酸的化学名称叫α-羟基丙酸,有防腐作用,其酸味较醋酸柔和,有爽口的功效,对人体无害。
乳酸发酵有正刑和异型两种类型。
正型乳酸发酵不产生气体,在无氧条件下,异型乳酸发酵还会产生乙醇和二氧化碳。
发酵的最终产物除乳酸外,还有少量乙醇、甲酸、乙酸、丙酸、丁酸、琥珀酸、高级醇以及二氧化碳、氨等。
制作在韩国的许多传统家庭中,每个家庭制作出来的泡菜,其味道和营养各不相同。
韩国泡菜种类很多,按季节可分为春季的萝卜、白菜;夏季的黄瓜、小萝卜;秋季的辣白菜、泡萝卜块儿;冬季的各种泡菜。
而我所制作的是韩式辣白菜,如图是成品的林氏泡菜。
原料白菜,苹果,梨,米粉,辣椒粉,姜,蒜,盐,干燥的容器步骤①将白菜洗净,对半切开,放干后涂上一层盐。
小技巧:涂抹时不要光撒,适当地掰开白菜的纹理,让盐渗进去。
②将小苹果一个,梨半个,姜一瓣儿,蒜五瓣儿打成茸,作为酱的底料。
小技巧:茸打的越碎越好,同时应选较酸较水的苹果和梨。
③把打好的混合茸带辣椒粉与米粉搅匀,再适当加水。
小技巧:搅拌尽量顺一个方,搅出劲儿来。
辣椒粉如有自家炸的最佳。
④将拌好的酱倾入锅中,小火慢炖,同时不断搅拌以免糊锅。
小技巧:当酱似稠非稠带点稀时是最好的状态,因为发酵时还是要出水的。
⑤把酱放凉,这时小半个小时过去了,白菜也进盐了。
把酱均匀的涂抹在白菜上。
小技巧:抹酱时,多把酱抠进叶子中,毕竟叶子才是泡菜的精华。
抹酱只抹一面,省酱又使酱与白菜充分接触。
⑥酱涂完时,一层层叠在容器中,放入冰箱三到五天,即可食用。
小技巧:摆放时要错落有致,以便发酵时酱的均匀下渗。
每摆一层可以撒一层薄盐,更入味。
多余的酱均匀的铺在白菜上,使之自上而下浸透泡菜。
心得此次的泡菜制作共进行了三次,每次都有小改动,做出了或好或坏的泡菜,最好的要数第二次,不过每次都有新感受。
第一次,因为白菜和容器不匹配,只得将本应半颗泡制的白菜转切为小块;同时因为身处老家,没有榨汁机,故此,混合茸改用蒜臼子砸成泥;同时因为没有米粉,用面粉代替。
这次毕竟还是尝试之作,出现的问题不少,尤其是在泡制三十六个小时后,泡菜酱发生了浆水分离——上层是清水样的,而底层沉满了酱。
起初我甚至以为泡菜已经变质了,没想到的是第三天斗胆尝上两口,发现比预料的还好。
第二次,准备要齐全多了,手法也更娴熟了。
混合茸虽然依旧没有榨汁机,但这次捣得更碎,而面粉也改进为了糯米粉,这次找到了第一次浆水分离的原因——酱调得太稀,本来就稀的酱再经发酵一出水,自然分离。
所以这次的酱要浓的多,同时火比上次更小,酱炖得更细,四天出罐后,果然色香味俱全。
第三次则是比较不幸的,虽然前期做的很好,混合茸也用榨汁机榨细了,也用了最正宗的米粉,可惜最后的酱制作的太浓了,以致酱无法下渗,以失败告终。
不过,我认为最重要的不是做不做得出了什么顶尖的泡菜,或是这篇论文写得好不好而受到什么奖励或批评,最重要的是这段心理历程,这次独一无二的经历,以及很多无法用文字记录下来的种种!关于泡菜制作心得论文王梓宇一、制作过程白菜:2只韭菜:半斤(因为韭菜很贵,所以我用葱做代替,个人认为3根足以)姜:2两蒜:一头+半头辣椒面:2-5两(看个人口味,我喜欢买韩国人得辣椒面,更地道)苹果:一只(梨也很好吃的)糯米:3两左右(用来煮粥,不要太稀,也不要太粘稠,自己控制吧!)盐味精(我做的时候没有放味精,看个人口味)糖(建议多放一些,看个人口味)1. 先将白菜一切为二,用盐腌去水分。
为了节省时间,可以把白菜切成片,铺一层白菜,撒一层盐。
如果想做的更漂亮,可以将白菜一切为二,将盐均匀的涂在每片白菜上,正面与反面都要涂到(我第一次就是这么做的,累毁了,但作出来的特别漂亮)。
腌上后,白菜上可压上一个有重量的东东,然后就一直放着吧~~至少4个小时。
2. 蒜成末;姜成末。
葱切段。
开始煮糯米粥。
苹果在开始拌的时候在切。
有人利用这里时间把葱段也腌了,看个人习惯。
粥不要煮的太早,白菜快好的时候煮来得及。
3. 粥煮好后,先放在冷水里凉一下,不然烫手!!!白菜用清水冲洗几次。
找个大一点的盆子,把蒜末、姜末、葱段、辣椒末、糖、味精、苹果片(或丝)、盐(如果觉得白菜不够咸,这时可以多放一些盐;如果感到很咸,盐就可以少方或不放)放进盆里,然后把温热的糯米粥倒入盆中,拌匀。
(搅拌的时候,一定一定要带胶皮手套或用塑料袋把手罩上,不然辣椒会让你的皮肤感到很难受。
)4. 洗净要盛放泡菜的坛子。
放一层白菜,抹一层酱!抹一层,就用手抓几下,尽量使每片白菜都能蘸到酱。
这样一层、一层......5. 封口。
先在室温下放一天或一天半,然后转入冰箱内。
不然它会发酵过快而变酸。
第二天就可以吃了,慢慢吃哦,第三天、第四天最好吃!6. 一边做可以一边祷告!!带着愉快的心情做,做出来的东西就好吃!Ps:这只是网络上的步骤,小编做的是简单的。
还有制作的时候一定要洗手,一定要洗手,一定要洗手!!!(重要的事说三遍)二、制作心得以前从来也没想过自己能亲手做一次泡菜,觉得这种食品只有通过去商店购买才能吃到的。
然而在这次的研究课题中,我却将这种不可能成为了可能。
泡菜不光可口,而且还对身体有好处,它的碱性特质有助于平衡身体的PH值。
由于不需要加热,因此不会破坏两种重要的营养素――维生素C和维生素P。
此外,泡菜还能供应维生素A 和维生素B,同时含大量膳食纤维,可降血脂、降血压、降血糖、治便秘。
但是吃太多也不好呀!本来以为泡菜就是家里面的腌菜,但也不敢肯定。
因为我想如果泡菜就是腌菜的话,就不会如此吸引人了。
今天终于让我将这个疑惑解开了。
原来,泡菜是蔬菜腌制品中的一个种类。
蔬菜的腌制的品种共有三类——酱菜,泡菜和榨菜。
其中泡菜和榨菜是做得最好的,特别是泡菜,据说每年可以产生几十个亿美元的出口值。
还有就是韩国这一泡菜大国,据说每年可以消耗几百万吨的泡菜。
所有的这些,大大加深了我对泡菜制作过程的好奇心。
在我以为,越是受大家欢迎,越好吃的东西,它的制作工序应该就越繁杂,精细,却没有想到泡菜的制作工程如此简单。
挑选所需的蔬菜和佐料,洗菜,切菜,腌制,如此而已。
因为所需的蔬菜和佐料都已经准备好了,所以选材的环节就省略了。
接着是洗菜,我们所拥有的原料品种挺多的——白萝卜,胡萝卜,蒜苗,藕,豆角,莴笋,黄瓜还有大蒜。
洗菜的过程中,大家分工明确,积极合作,配合默契,所以准备工作很快就完成了。
菜洗好了,就是切菜了。
这可难为我了。
,刚洗好的菜可就又得弄脏了,还有就是切菜的方法,切大切小,切条还是切片。
我就开始在厨房上用那三把不怎么锋利的刀忙活开了。
呵,切完后才发现居然有满满的一篮,虽然那一篮子菜不怎么好看,但却非常可爱。
这时,厨房里已经弥漫着一股淡淡的却清香的药草味道,后来才知道这是我们泡菜制作成功的关键。
接下来就是最最重要的一步了——腌制。
首先将切好的蔬菜放在热水里面烫烫,然后捞起放在冷水里面,目的就是让泡菜吃起来更加的香脆可口。
接下来的工作就交给专业人员了。
在制作泡菜的过程中,通过亲自动手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制作过程,同时,也让我认识到,要加强对日常知识的了解。
这次的课题研究很有趣,让我对微生物的作用有了很大的了解,现在发现生物这门学科真是越来越有趣了。
三、制作图片分享1. 维持膳食营养均衡,是低热量食品。
泡菜的营养价值叶新泡菜是以新鲜蔬菜为原料,经泡渍发酵而生产的,是对蔬菜进行的"冷加工",较其它加工蔬菜的有益成分损失较少,所以泡菜营养丰富。
据我们研究:泡菜富含纤维素(有的达到0.608%,较泡渍发酵之前有明显的提高),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等多种维生素,钙、铁、锌、等多种矿物质(铁有的达到3.63 mg/kg,钙、铁等微量元素较泡渍发酵之前有明显的提高),碳水化合物、氨基酸、蛋白质、脂肪等营养物质。
可以满足人体需要的膳食营养均衡,是很好的低热量食品。
2. 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是营养健康食品。
韩国泡菜特有泡渍发酵的生产工艺技术,决定了它含有丰富的活性乳酸菌。
现代科学研究初步证明,乳酸菌及其代谢产物乳酸(0.3-1.0%)等物质,具有如下生理功能:3. 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
乳酸菌主要定殖人体小肠和大肠内,它们利用糖类发酵,产生乳酸、乙酸、丙酸和丁酸等有机酸,这有利于肠道营养物质的吸收。
而大肠中的各种微生物则利用这些占碳水化合物全部能量的40%-50%的有机酸进行新陈代谢活动,促进了营养物质的吸收。
而且,乳酸菌还能合成B族、K族维生素等。
4.改善肠道功能。
乳酸菌发酵的代谢最终产物之一是乳酸,乳酸的积累导致肠道PH值下降,这可以对许多G+及G-细菌产生广泛的抑制作用,即强烈的抗菌作用等,对人体起到了清洁肠胃的作用,它促进了肠胃蛋白质分解激素pepsin的分泌,调整肠内微生物分布,使肠道内的微生物分布趋于平衡,从而改善肠道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