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9 【健康舒适章节】学习笔记

合集下载

解读2019新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解读2019新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解读2019新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9年第61号公告,8月1日起正式实施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9。

“新标准”作为规范和引领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根本性技术标准,自2006年第一版发布以来,历经十多年的“3版2修”,此次修订之后的“新标准”总体上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与2014版相比,《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9修订的主要内容变化。

变化一重新定义“绿色建筑”原定义新定义2.0.1绿色建筑:影响新版绿色建筑定义更关注人和环境的关系,以建筑高质量发展为目标。

变化二评价技术指标体系重视“以人为本”原版指标评价从“四节一环保”以及施工管理、运营管理框架打分。

新版指标评价2.0.2 绿色性能影响从“以人为本的”建筑性能出发,转变“开发者“视角为“使用者”视角,从百姓视角来设计,以增进建筑使用者对于绿色建筑的体验感和获得感。

变化三拓展“绿色建材”的内涵新标准2.0.5 绿色建材:在全寿命期内可减少对资源的消耗、减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具有节能、减排、安全、健康、便利和可循环特征的建材产品。

7.2.18:选用绿色建材,评价总分值为12分。

影响材料生产者可以针对上述定义,发掘创新材料的价值,在项目应用中带来“加分“。

变化四评价方式和阶段的变化原标准绿色建筑的评价分为设计评价和运行评价,设计评价应在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通过后进行,运行评价应在建筑通过竣工验收并投入使用一年后进行。

新标准3.1.2:绿色建筑评价应在建筑工程竣工后进行,在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完成后,可进行预评价。

影响这一变化能有效约束绿色建筑技术落地,对模拟计算的结果准确性要求更高,对施工图设计审查的影响相对较小,但对评价标识证书影响很大。

变化五星级划分的变化——新增“基础级”原标准分为三个星级等级,分别为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

新标准分为四个等级:基础级、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满足所有控制项的要求即为基本级,控制项与全文强制性规范有效衔接,将作为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的主要依据,与国际主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接轨。

GBT 50378-2019《绿色建筑评价标准》部分技术实施策略探讨

GBT 50378-2019《绿色建筑评价标准》部分技术实施策略探讨

New Green Building Evaluation ⑯建新标GB/T50378—2019《绿色建筑评价标准》部分技术 实施策略探讨Technologies Implementation Strategy under GB/T 50378—2019<Green Building Evaluation Standard>余远贵(广西壮族自治区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广西南宁530005)摘要:为更好地实施GB/T50378—2019《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对部分条文的具体评价方式及实施策略进行了探讨分析。

基于绿色建筑评价 对象、建筑构件隔声性能、地下空间自然采光、健身场地和空间的设置、人均住宅用地指标、空调系统、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等方面内容,提出相应的建议。

以期为绿色建筑设计和评价提供参考和指导。

关键词: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技术策略;标准评价体系;建筑设计中图分类号:TU20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3815 (2020) 05-017-03为进一步适应新时代绿色建筑实践及评价工作的需要,根据绿色建筑评价在十余年应用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及下一 步发展要求,2018年,住建部组织有关单位对2014版的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进行了再次修编。

目前GB/ T50378—2019《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已经正式发布,并于2019年8月1日起实施。

但是,通过项目的实际运用,发 现部分技术措施的具体评价方式和实施策略存在一定的不全 面性。

基于GB/T50378—2019评价体系,对部分条文的评 价方式进行梳理和分析。

依据多年的绿色建筑设计及咨询工 作经验,对条文的具体评价方式及实施策略进行探讨,以期 为绿色建筑设计和评价提供参考或指导。

1评价对象的规定GB/T50378—2019第3.1.1条规定“绿色建筑评价应 以单栋建筑或建筑群为评价对象”,条文说明中阐述“建筑 群是指位置毗邻、功能相同、杈属相同、技术体系相同(相 近)的两个及以上单体建筑组成的群体”。

GBT50378-2019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共9页word资料

GBT50378-2019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共9页word资料

GBT50378-2019绿色建筑评价标准EvaIuation standard for green building前言本标准是根据建设部建标标函E2019]63号(关于请组织开展《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编制工作的函)的要求,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编制而成。

本标准是为贯彻落实完善资源节约标准的要求,总结近年来我国绿色建筑方面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制定的第一部多目标、多层次的绿色建筑综合评价标准。

在编制过程中,广泛地征求了有关方面的意见,对主要问题进行了专题论证,对具体内容进行了反复讨论、协调和修改,并经审查定稿。

本标准的主要内容是:总则、术语、基本规定、住宅建筑、公共建筑。

本标准由建设部负责管理,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地址:北京市北三环东路30号;邮政编码:100013)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请各单位在执行过程中,总结实践经验,提出意见和建议。

本标准主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本标准参编单位: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清华大学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国家给水排水工程技术中心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城市建设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有为韩继红曾捷杨建荣方天培汪维王静霞秦佑国毛志兵马眷荣陈立叶青徐文龙林海燕郎四维程志军安宇张蓓红范宏武王玮华林波荣赵平于震平郭兴芳涂英时刘景立目次1总则 (1)2术语 (2)3基本规定 (3)3.1基本要求 (3)3.2评价与等级划分 (3)4住宅建筑 (5)4.1节地与室外环境 (5)4.2节能与能源利用 (6)4.3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7)4.4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8)4.5室内环境质量 (9)4.6运营管理 (11)5公共建筑 (12)5.1节地与室外环境 (12)5.2节能与能源利用 (13)5.3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14)5.4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15)5.5室内环境质量 (16)5.6运营管理 (17)1总则1.0.1为贯彻执行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国家技术经济政策,推进可持续发展,规范绿色建筑的评价,制定本标准。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9 【生活便利章节】学习笔记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9 【生活便利章节】学习笔记

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9生活便利章节学习笔记2019年6月27日,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9(以下简称“标准”)全国宣贯会第一场北京站已经在万众期待中开始啦,PKPM作为会议的支持单位,以及标准配套的软件工具研发单位,也在会议现场认真学习并与专家交流。

此次小编带来了标准中关于“生活便利”章节的相关内容分享,请大家拿起笔开始记重点啦!“生活便利”章节标准中的“生活便利”章节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科技促进处鹿勤副处长、原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绿色建筑发展处宋凌处长共同进行条文解读。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9中的“生活便利”章节条文共19条,其中控制项6条,评分项13条;新增条文5条,占比26.3%,其余条文在2014标准中第4章(节地与室外环境)、第5章(节能与能源利用)、第6章(节水与水资源利用)、第8章(室内环境质量)、第10章(运营管理)相应条文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总分值100分。

“生活便利”章节从出行与无障碍、服务设施、智慧运行、物业管理(预评价阶段不得分)四方面进行了要求,会议上鹿勤副处长针对前两个内容进行讲解,重点部分介绍如下:(摘自《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9宣贯培训》生活便利章节讲义-鹿勤)6.1.1(控制项)--连贯的无障碍步行系统:原得分项变控制项,本条主要要求在满足《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的基本要求上,在室外场地设计中对场地无障碍路线系统进行合理规划,场地内各主要游憩场所、建筑出入口、服务设施及城市道路之间要形成连贯的无障碍步行路线。

6.1.2(控制项)--绿色出行:原得分项变控制项,本条主要从交通体系规划及居住区规划两方面综合考虑,强调以人步行到达公共(轨道)交通站点不超过500m,即步行时间不超过10min,另外针对无法提供公共交通服务的项目,应配备专用接驳车联系公共交通站点,并制定专用接驳车服务实施方案并向社会公示;6.1.3(控制项)--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及停车位、无障碍汽车停车位:新增条文,主要是要求在项目停车场设计阶段,对电动汽车停车及充电进行考虑深化,电动汽车停车位数量至少应达到当地相关规定要求;(摘自《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9宣贯培训》生活便利章节讲义-鹿勤)6.2.1(评分项)--场地与公共交通站点联系便捷:《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50180-2018中强制要求了公交、轨道交通站点的服务半径(500m和800m),新国标中将居住区扩大到整个民用建筑,作为得分点;6.2.4(评分项)--开敞空间步行可达:新增条文,强化绿地服务群众日常活动的功能,使市民在居家和工作附近能够见到绿地、亲近绿地;主要要求在项目设计时对场地出入口、周边公共设施布局/规划、步行路线进行综合考虑,使人们从场地出入口到达城市公园绿地、居住区公园和广场的步行距离不大于300m,到达中型多功能运动场地不大于500m。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9 【健康舒适章节】学习笔记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9 【健康舒适章节】学习笔记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9健康舒适作为《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278-2019五大章节之一,”健康舒适” 通过”室内空气品质、水质、声环境与光环境、室内热湿环境”四个方面,对人体健康及舒适程度进行衡量,旨在创建一个健康宜居的室内环境,增进建筑使用者对于绿色建筑的体验感和获得感。

其中”水质”部分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筑设计院副院长/教授级高工曾捷院长讲解,其余部分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林波荣教授讲解。

本章节共包含20条条款,其中控制项9条,评分项11条,评分项总分值100分,所有条文均适用预评价阶段和评价阶段。

新增条文6款;其余条文均从2014版沿用、发展而来。

“水质”部分共包含4条条文,其中控制项1条,评分项3条,均为新增条文。

5.1.3(控制项)给水排水系统的设置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要求,并制定相应消毒计划、永久性标识等措施。

该条文对水质、储水设施、水封装置、设置标识等方面进行了最基本的控制。

5.2.3(评分项)水质满足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要求。

要求了直饮水、集中生活热水系统供水、游泳池循环水处理系统、采暖空调循环水系统等的水质,还要求景观水体的水源不得来自市政自来水和地下井水,可采用中水、雨水等非传统水源或地表水。

5.2.4(评分项)生活饮用水水池、水箱等储水设施满足卫生要求。

考虑到目前各类民用建筑主要采用的生活饮用水供水方式为二次供水,储水设施是建筑生活饮用水二次供水设施水质安全保障的关键环节。

要求建筑二次供水设施的卫求和水质检测方法满足现行标准相关规定;使用满足相关要求的成品水箱,避免现场加工过程中的污染问题。

采用储水设施分格、检查口(人孔)加锁、溢流管及通气管口防止生物进入等措施,避免储水变质。

5.2.5(评分项)所有给水排水管道、设备、设施设置明确、清晰的永久性标识。

现代化的建筑给水排水管线繁多,如果没有清晰的标识,难免在施工或日常维护、维修时发生误接的情况,造成误饮误用,给用户带来健康隐患。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9 【生活便利章节】学习笔记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9 【生活便利章节】学习笔记

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9生活便利章节学习笔记2019年6月27日,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9(以下简称“标准”)全国宣贯会第一场北京站已经在万众期待中开始啦,PKPM作为会议的支持单位,以及标准配套的软件工具研发单位,也在会议现场认真学习并与专家交流。

此次小编带来了标准中关于“生活便利”章节的相关内容分享,请大家拿起笔开始记重点啦!“生活便利”章节标准中的“生活便利”章节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科技促进处鹿勤副处长、原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绿色建筑发展处宋凌处长共同进行条文解读。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9中的“生活便利”章节条文共19条,其中控制项6条,评分项13条;新增条文5条,占比26.3%,其余条文在2014标准中第4章(节地与室外环境)、第5章(节能与能源利用)、第6章(节水与水资源利用)、第8章(室内环境质量)、第10章(运营管理)相应条文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总分值100分。

“生活便利”章节从出行与无障碍、服务设施、智慧运行、物业管理(预评价阶段不得分)四方面进行了要求,会议上鹿勤副处长针对前两个内容进行讲解,重点部分介绍如下:(摘自《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9宣贯培训》生活便利章节讲义-鹿勤)6.1.1(控制项)--连贯的无障碍步行系统:原得分项变控制项,本条主要要求在满足《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的基本要求上,在室外场地设计中对场地无障碍路线系统进行合理规划,场地内各主要游憩场所、建筑出入口、服务设施及城市道路之间要形成连贯的无障碍步行路线。

6.1.2(控制项)--绿色出行:原得分项变控制项,本条主要从交通体系规划及居住区规划两方面综合考虑,强调以人步行到达公共(轨道)交通站点不超过500m,即步行时间不超过10min,另外针对无法提供公共交通服务的项目,应配备专用接驳车联系公共交通站点,并制定专用接驳车服务实施方案并向社会公示;6.1.3(控制项)--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及停车位、无障碍汽车停车位:新增条文,主要是要求在项目停车场设计阶段,对电动汽车停车及充电进行考虑深化,电动汽车停车位数量至少应达到当地相关规定要求;(摘自《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9宣贯培训》生活便利章节讲义-鹿勤)6.2.1(评分项)--场地与公共交通站点联系便捷:《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50180-2018中强制要求了公交、轨道交通站点的服务半径(500m和800m),新国标中将居住区扩大到整个民用建筑,作为得分点;6.2.4(评分项)--开敞空间步行可达:新增条文,强化绿地服务群众日常活动的功能,使市民在居家和工作附近能够见到绿地、亲近绿地;主要要求在项目设计时对场地出入口、周边公共设施布局/规划、步行路线进行综合考虑,使人们从场地出入口到达城市公园绿地、居住区公园和广场的步行距离不大于300m,到达中型多功能运动场地不大于500m。

基于《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9背景下广西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本地化要素研究

基于《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9背景下广西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本地化要素研究

78 - CITIES AND TOWNS CONSTRUCTION IN GUANGXI- 广西城镇建设理论探讨DISCUSS论文Build基于《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9背景下广西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本地化要素研究□ 刘亚美[摘 要] 在2019版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基础上,本文介绍广西地方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BJ/T 45—104—2020编制过程中,结合广西在气候、环境、资源、经济以及文化等方面的特点,开展符合广西特点的绿色建筑评价本地化要素研究,进一步提出基于2019版国家标准体系下,适宜推广应用的广西绿色建筑发展策略。

[关键词] 绿色建筑;评价;本地化要素;广西;[文献标识号] B [中图分类号] TU201.5 [文章编号] 1672-7045(2020)10-078-041 引言中国的绿色建筑推广与实施,十年有余。

为进一步适应新时代绿色建筑实践及评价工作的需要,2018年住房城乡建设部组织有关单位对2014版的国家《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以下简称“2014版国家标准”)进行再次修编。

目前《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9[1](以下简称“2019版国家标准”)已正式发布,于2019年8月1日起实施。

综合比较,2019版国家标准对2014版国家标准进行颠覆性的修改,从绿色建筑的基本要素出发,重新构建了绿色建筑评价技术指标体系,对建筑的安全耐久、健康舒适、生活便利、资源节约、环境宜居等方面的性能进行综合评价,拓展了绿色建筑内涵,提高了绿色建筑性能要求。

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负责修编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BJ/T 45—104—2020[2]于2020年8月4日发布,自2011年11月1日起实施。

在符合现行国家绿色建筑评价体系要求的基础上,结合广西地域、气候、经济、人文特点增补适宜广西地方特点的绿色建筑技术要求,充分体现了广西特色。

GB50378-2019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13页精选文档

GB50378-2019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13页精选文档

UDC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PGB50378-2019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Evaluation standard for green building 2006-03-07 发布 2006-06-01 实施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建 设 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疫总局 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公告现批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T50378-2019,自2006年6月1日起施行。

本规范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2006年3月7日《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编制说明一、编制背景在建筑的建造和使用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同时增加环境负荷。

据统计,人类从自然界所获得的50%以上的物质原料用来建造各类建筑及其附属设备。

这些建筑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又消耗了全球能量的50%左右;与建筑有关的空气污染、光污染、电磁污染等占环境总体污染的34%;建筑垃圾占人类活动产生垃圾总量的40%。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绿色建筑是将可持续发展理念引入建筑领域的结果,将成为未来建筑的主导趋势。

目前,世界各国普遍重视绿色建筑的研究,许多国家和组织联合发布都在绿色建筑方面制定了相关政策和评价体系,有的已着手研究编制可持续建筑标准。

由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地理位置和人均资源等条件不同,对绿色建筑的研究与理解也存在差异。

我国政府从基本国情出发,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节约能源,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角度,提出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主要内容是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与环境保护,注重以人为本,强调可持续发展。

从这个意义上讲,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与绿色建筑、可持续建筑提法不同,内涵相通,具有某种一致性,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建筑理念。

绿色建筑给排水专业相关内容及设计要点总结-GBT50378-2019

绿色建筑给排水专业相关内容及设计要点总结-GBT50378-2019

7.1.7
应制定水资源利用方案,统筹利用各种水资源,并应符合下列规 定:
1应按使用用途、付费或管理单元,分别设置用水计量装置
2用水点处水压大于0.2MPa的配水支管应设置减压设施,并应满足 给水配件最低工作压力的要求
3用水器具和设备应满足节水产品的要求。
7.2
评分项
Ⅱ 节能与能源利用
7.2.7
采用节能型电气设备及节能控制措施,评价总分值为10分,并按 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
集中式冷热源、输配系统、照明、热水能耗独立分项计量,分散式按功能分项计量,住宅分户计量
水资源利用方案包含项目所在地气候情况、市政条件及节水政策,项目概况,水量计算及水平衡分 析,给排水系统设计方案介绍,节水器具及设备说明,非传统水源利用方案等内容。 按使用用途、付费或管理单元情况分别设置用水计量装置,可以统计各种用水部门的用水量和分析 渗漏水量,达到持续改进节水管理的目的。同时,也可以据此施行计量收费,或节水绩效考核,促 给水系统设计时应采取措施控制超压出流现象,应合理进行压力分区,并适当地采取减压措施,避 免造成浪费。
6.1
控制项

6.2
评分项
Ⅲ 智慧运行
6.2.8 设置用水远传计量系统、水质在线监测系统
7
1设置用水量远传计量系统,能分类、分级记录、统计分析各种用 水情况
3
2利用计量数据进行官网漏损自动检测、分析与整改,管道漏损率 低于5%
2
3设置水质在线监测系统,监测生活饮用水、管道直饮水、游泳池 水、非传统水源、空调冷却水的水质指标,记录并保存水质监测 2 结果,且能随时供用户查询
4非传统水源管道和设备应设置明确、清晰的永久性标识。
主要功能房间的室内噪声级和隔声性能应符合下列规定: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BT 50378-2019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BT 50378-2019

住房城乡建设浏部览信专息用公开
住房城乡建设浏部览信专息用公开
住房城乡建设浏部览信专息用公开
住房城乡建设浏部览信专息用公开
住房城乡建设浏部览信专息用公开
住房城乡建设浏部览信专息用公开
住房城乡建设浏部览信专息用公开
住房城乡建设浏部览信专息用公开
住房城乡建设浏部览信专息用公开
住房城乡建设浏部览信专息用公开
住房城乡建设浏部览信专息用公开
住房城乡建设浏部览信专息用公开
住房城乡建设浏部览信专息用公开
住房城乡建设浏部览信专息用公开
住房城乡建设浏部览信专息用公开
住房城乡建设浏部览信专息用公开
住房城乡建设浏部览信专息用公开
住房城乡建设浏部览信专息用公开
住房城乡建设浏部览信专息用公开
住房城乡建设浏部览信专息用公开
住房城乡建设浏部览信专息用公开

住房城乡建设浏部览信专息用公开
住房城乡建设浏部览信专息用公开
住房城乡建设浏部览信专息用公开
住房城乡建设浏部览信专息用公开
住房城乡建设浏部览信专息用公开
住房城乡建设浏部览信专息用公开
住房城乡建设浏部览信专息用公开
住房城乡建设浏部览信专息用公开
住房城乡建设浏部览信专息用公开
住房城乡建设浏部览信专息用公开
住房城乡建设浏部览信专息用公开
住房城乡建设浏部览信专息用公开
住房城乡建设浏部览信专息用公开
住房城乡建设浏部览信专息用公开
住房城乡建设浏部览信专息用公开
住房城乡建设浏部览信专息用公开
住房城乡建设浏部览信专息用公开
住房城乡建设浏部览信专息用公开

(整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_50378-

(整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_50378-

一、编制背景在建筑的建造和使用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同时增加环境负荷。

据统计,人类从自然界所获得的50%以上的物质原料用来建造各类建筑及其附属设备。

这些建筑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又消耗了全球能量的50%左右;与建筑有关的空气污染、光污染、电磁污染等占环境总体污染的34%;建筑垃圾占人类活动产生垃圾总量的40%。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绿色建筑是将可持续发展理念引入建筑领域的结果,将成为未来建筑的主导趋势。

目前,世界各国普遍重视绿色建筑的研究,许多国家和组织都在绿色建筑方面制定了相关政策和评价体系,有的已着手研究编制可持续建筑标准。

由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地理位置和人均资源等条件不同,对绿色建筑的研究与理解也存在差异。

我国政府从基本国情出发,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节约能源,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角度,提出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主要内容是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与环境保护,注重以人为本,强调可持续发展。

从这个意义上讲,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与绿色建筑、可持续建筑提法不同,内涵相通,具有某种一致性,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建筑理念。

我国资源总量和人均资源量都严重不足,同时我国的消费增长速度惊人,在资源再生利用率上也远低于发达国家。

我国各地区在气候、地理环境、自然资源、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民俗文化等方面都存在巨大差异。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时期。

中国现有建筑总面积400多亿平方米,预计到2020年还将新增建筑面积约300亿平方米。

在我国发展绿色建筑,是一项意义重大而十分迫切的任务。

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建立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反映建筑领域可持续发展理念,对积极引导大力发展绿色建筑,促进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听课笔记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听课笔记
近年的改扩建工程中拆建比高达23致使我国建筑的平均寿命仅30涉及本地取材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可再利用及可再循环材料等涉及降尘措施降噪措施及建筑施工废弃物的减量化资源化涉及物业管理机构的认证情况和节地节水节材绿化等的操作规程涉及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提高供暖空调系统的冷热源机组能效的提高其他节地节水节材和净化环境的措施的应用等涉及对现有条件的地域技术经济分析合理利用废弃场地和旧建筑bim的应用有明显效益的其他措施

涉及本地取材、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可再利用
及可再循环材料等
室内环境质量
评 分 项

室内声环境---8.2.1~8.2.4 涉及到建筑的隔声性能、减少噪声干扰的措施等 室内光环境与视野---8.2.5~8.2.7


涉及建筑的采光和户外视野等
室内热湿环境---8.2.8~8.2.9 涉及遮阳措施和空调系统的可独立调节 室内空气质量---8.2.10~8.2.13 主要涉及空气的交换,空气质量的评定
集热蓄热墙式、蓄热屋顶式、
附加阳光间等
控 制 项
评 分 项

建筑与围护结构---5.2.1~5.2.3 涉及到窗户、幕墙和外围护结构 供暖、通风与空调---5.2.4~5.2.8


涉及空调系统、取暖系统、水系统和风系统等
照明与电气---5.2.9~5.2.12 涉及照明的启动方式和照明功率密度值等 能量综合利用---5.2.13~5.2.16 涉及各种节能系统的利用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涉及光污染、声环境、风环境、热岛强度
交通设施与公共服务---4.2.8~4.2.11 涉及公交站点、人行道、停车、公共服务 场地设计与生态---4.2.12~4.2.15 涉及场地利用与补偿、雨水再利用、绿化

GBT50378-2019《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修订分析

GBT50378-2019《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修订分析

魯建新标丨'丨e'.v Green B l丨丨丨ding EvaliGB/T50378—2019《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修订分析Revise of China Green Building Evaluation Standard GB/T 50378—2019徐昆,郭战战,程志军(龙信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江苏南通211800)摘要:为了提高绿色建筑的实际性能、提升人们对绿色建筑的认知与感知,GB/T50378—2019《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围绕以人为本的核心,以“四 节一环保”为基本约束,重新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分析表明,新标准包含上版标准近75%的分值内容,同时有约35%的分值内容为新增,其中“安 全耐久”“健康舒适”“生活便利”章节新增内容分值较大。

此外,由于新标准更加注重绿色建筑的性能实效,提高了绿色建筑技术要求,导 致过往的绿色建筑在新标准下将会面临不同程度的降分或降级。

关键词: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评分;对比研究中图分类号:T-652.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814X(2020)03-016-04过去十余年,在GB/T50378—2019《绿色建筑评价标 准》(以下简称《标准》)的引导下,我国绿色建筑实现了 从无到有的成就。

根据住建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的统计 数据,截止到2018年底,我国绿色建筑面积已超过30亿 m2,获得绿色建筑标识项目累计超过1.3万个U1。

在这期间 绿色建筑的发展也逐渐显现出一些问题。

①重设计,轻运 行,导致目前绿色建筑运行标识项目仅占标识项目总量的约 7%[2]。

②重视绿色建筑自身的绿色性能,导致使用者无法 充分感受到绿色建筑在生活与工作所带来的品质提升。

《标准》于2019年重新修订发布并实施,旨在着重解 决当前绿色建筑发展存在的实际绿色性能与可感知性不足的 问题。

为了更好理解新《标准》与2014年版《标准》的异 同,目前已有研究从安全耐久、给排水、水专业、生活便 利、资源节约、土地利用、物业管理、健康舒适、环境宜居等单一方面入手分析了新《标准》的变化,但缺少从新《标 准》整体角度出发的分析。

3、杨建荣 GBT50378-2019宣贯培训第五章-健康舒适 厦门 201910(1)

3、杨建荣 GBT50378-2019宣贯培训第五章-健康舒适 厦门 201910(1)

评价方法:结合条文说明/细则的评价方法,尽可能的具有操作性。
一个条文采用多个幻灯片页面解读,可用图、表等多种形式展示。字号不要小于20号,重点内容可 加粗、变色、或增大字号等形式展示。
5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9宣贯培训
➢ 5.1.1 室内空气中的氨、甲醛、苯、总挥发性有机物、氡等污染物浓度 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18883的有关规定。建 筑室内和建筑主出入口处应禁止吸烟,并应在醒目位置设置禁烟标志。
2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9宣贯培训
一、技术框架
本章概述:对于建筑而言,其是为人服务的,绿色建筑的发展更应体现“以人为本” 的新时代特征。绿色建筑正从关注节能环保到回归人本、关注人居环境中的健康和福 祉。本章通过“空气品质、水质、声环境与光环境、室内热湿环境”五个要素,对人 体健康及舒适程度进行衡量,旨在创建一个健康宜居的室内环境,增进建筑使用者对 于绿色建筑的体验感和获得感。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9宣贯培训
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B/T 50378-2019宣贯培训
“健康舒适”章节解读
授课专家:杨建荣 林波荣 工作单位: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9宣贯培训
目录
一、技术框架 二、条文解读 三、总 结
二、条文解读
条文内容:4.1.2建筑结构应满足承载力和建筑使用功能要求。建筑外墙、屋面、门窗、幕墙及外
保温等围护结构应满足安全、耐久和防护的要求。
控制项
条文出处:本条为新增条文。(此处按条文说明写。)
适用范围:本条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预评价、评价。(此处按条文说明写,若控制项有不参评的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培训心得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培训心得

《天津市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自学心得从2015年1月1日起,新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将正式施行。

新标准在旧标准基础上,更为精细、全面。

其中包括,将标准适用范围由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中的办公建筑、商场建筑和旅馆建筑,扩展至各类民用建筑;将评价分为设计评价和运行评价;修改部分评价条文,并为所有评分项和加分项条文分配评价分值。

通过我的学习总结,了解到国内新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即将实施,以下总结旧版与新版标准变化。

第一,标准条文动态更新标准一个最显眼的地方就是涉及行业和国家标准,没有具体的年份,仅存有具体的标号,这意味着标准耦合建筑业最新的发展动态变化,时刻更新,时刻升级。

第二,标准评价难度增加。

建筑行业诸多标准已经更新或将于近期颁布,譬如《建筑照明设计标准》、《建筑自然采光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等,意味着绿色建筑技术性能参数集体升级,绿色建筑设计难度不言而喻。

第三,标准灵活性更强。

旧标准采用的是条文条数判定,选择的余地和空间十分有限,导致很多绿色建筑设计师在追求更高绿色建筑等级时出现了瓶颈。

旧标准很多控制项内容均已经设置在得分项内,譬如:人均居住用地、人均公共绿地、绿化率等当前居住绿色建筑设计棘手的问题,如今似乎都轻松得到解决或规避,充分表现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以人为本、考虑整体、顾及个体的大局路线。

第四,条文适用性更加清晰。

每个条文均明确说明条文的适用性,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例如:A条文适用公共建筑;B条文适用所有民用建筑;C条文适用设计标识;D条文适用于设计标识和运营标识等等。

这些具体的条文信息促使绿色建筑设计工程师头脑更加敞亮,绿色建筑技术方案博弈之间不需要更多的斟酌和思考,解放了旧标准存在疑虑和质疑的空间。

定性分析与条文定量更加明确,新标准中在旧标准的一些含糊的技术指标和概念将做出明确解析,扩大了绿色建筑设计的深度和宽度,侧面折射出绿色建筑量体裁衣和因地制宜的思想,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和本地特色特点,既不失绿色建筑设计元素,又增添绿色建筑设计师的创造力。

解读2019新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解读2019新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解读2019新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9年第61号公告,8月1日起正式实施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9。

“新标准”作为规范和引领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根本性技术标准,自2006年第一版发布以来,历经十多年的“3版2修”,此次修订之后的“新标准”总体上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与2014版相比,《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9修订的主要内容变化。

变化一重新定义“绿色建筑”原定义新定义2.0.1绿色建筑:影响新版绿色建筑定义更关注人和环境的关系,以建筑高质量发展为目标。

变化二评价技术指标体系重视“以人为本”原版指标评价从“四节一环保”以及施工管理、运营管理框架打分。

新版指标评价2.0.2 绿色性能影响从“以人为本的”建筑性能出发,转变“开发者“视角为“使用者”视角,从百姓视角来设计,以增进建筑使用者对于绿色建筑的体验感和获得感。

变化三拓展“绿色建材”的内涵新标准2.0.5 绿色建材:在全寿命期内可减少对资源的消耗、减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具有节能、减排、安全、健康、便利和可循环特征的建材产品。

7.2.18:选用绿色建材,评价总分值为12分。

影响材料生产者可以针对上述定义,发掘创新材料的价值,在项目应用中带来“加分“。

变化四评价方式和阶段的变化原标准绿色建筑的评价分为设计评价和运行评价,设计评价应在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通过后进行,运行评价应在建筑通过竣工验收并投入使用一年后进行。

新标准3.1.2:绿色建筑评价应在建筑工程竣工后进行,在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完成后,可进行预评价。

影响这一变化能有效约束绿色建筑技术落地,对模拟计算的结果准确性要求更高,对施工图设计审查的影响相对较小,但对评价标识证书影响很大。

变化五星级划分的变化——新增“基础级”原标准分为三个星级等级,分别为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

新标准分为四个等级:基础级、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满足所有控制项的要求即为基本级,控制项与全文强制性规范有效衔接,将作为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的主要依据,与国际主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接轨。

(整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_50378-

(整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_50378-

一、编制背景在建筑的建造和使用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同时增加环境负荷。

据统计,人类从自然界所获得的50%以上的物质原料用来建造各类建筑及其附属设备。

这些建筑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又消耗了全球能量的50%左右;与建筑有关的空气污染、光污染、电磁污染等占环境总体污染的34%;建筑垃圾占人类活动产生垃圾总量的40%。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绿色建筑是将可持续发展理念引入建筑领域的结果,将成为未来建筑的主导趋势。

目前,世界各国普遍重视绿色建筑的研究,许多国家和组织都在绿色建筑方面制定了相关政策和评价体系,有的已着手研究编制可持续建筑标准。

由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地理位置和人均资源等条件不同,对绿色建筑的研究与理解也存在差异。

我国政府从基本国情出发,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节约能源,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角度,提出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主要内容是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与环境保护,注重以人为本,强调可持续发展。

从这个意义上讲,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与绿色建筑、可持续建筑提法不同,内涵相通,具有某种一致性,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建筑理念。

我国资源总量和人均资源量都严重不足,同时我国的消费增长速度惊人,在资源再生利用率上也远低于发达国家。

我国各地区在气候、地理环境、自然资源、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民俗文化等方面都存在巨大差异。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时期。

中国现有建筑总面积400多亿平方米,预计到2020年还将新增建筑面积约300亿平方米。

在我国发展绿色建筑,是一项意义重大而十分迫切的任务。

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建立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反映建筑领域可持续发展理念,对积极引导大力发展绿色建筑,促进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9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9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9目录1、总则 (1)2、术语 (2)3、基本规定 (3)3.1一般规定 (3)3.2评价与等级划分 (3)4、安全耐久 (6)4.1控制项 (6)4.2评分项 (6)Ⅰ安全 (6)Ⅱ耐久 (7)5、健康舒适 (9)5.1控制项 (9)5.2评分项 (10)Ⅰ室内空气品质 (10)Ⅱ水质 (11)Ⅲ声环境与光环境 (11)Ⅳ室内热湿环境 (12)6、生活便利 (14)6.1控制项 (14)6.2评分项 (14)Ⅰ出行与无障碍 (14)Ⅱ服务设施 (15)Ⅲ智慧运行 (16)Ⅳ物业管理 (17)7、资源节约 (19)7.1控制项 (19)7.2评分项 (20)Ⅰ节地与土地利用 (20)Ⅱ节能与能源利用 (22)Ⅲ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24)Ⅳ节材与绿色建材 (26)8、环境宜居 (28)8.1控制项 (28)8.2评分项 (28)Ⅰ场地生态与景观 (28)Ⅱ室外物理环境 (30)9、提高与创新 (30)9.1控制项 (30)9.2加分项 (31)1总则1.0.1为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民用建筑绿色性能的评价。

1.0.3绿色建筑评价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建筑所在地域的气候、环境、资源、经济和文化等特点,对建筑全寿命期内的安全耐久、健康舒适、生活便利、资源节约、环境宜居等性能进行综合评价。

1.0.4绿色建筑应结合地形地貌进行场地设计与建筑布局,且建筑布局应与场地的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相适应,并应对场地的风环境、光环境、热环境、声环境等加以组织和利用。

1.0.5绿色建筑的评价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2.0.1绿色建筑green building在全寿命期内,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最大限度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质量建筑。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健康舒适”章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健康舒适”章

建设科技 ∣ 39研究探讨建设科技CONSTRUC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9年10月下总第394期1 修订背景对于建筑而言,其主要是为人服务的,绿色建筑的发展更应体现“以人为本”的新时代特征。

绿色建筑正从关注节能环保到回归人本、关注人居环境中的健康和福祉。

因此,《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再修订2019版时,专门设置“健康舒适”章,旨在创建一个健康宜居的室内环境,增进建筑使用者对于绿色建筑的体验感和获得感,强化对使用者健康和舒适的关注,提高和新增了对室内空气质量、水质等以人为本、利于健康舒适的有关指标要求。

本文在新旧版标准对比的基础上,对“健康舒适”章的内容进行了介绍。

2 “健康舒适”章节框架“健康舒适”章通过“空气品质、水质、声环境与《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健康舒适”章林波荣1 余娟2(1.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北京 100084;2.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 100085)[摘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2019修订版更加关注用户获得感,因此新增健康舒适章节,强化对使用者健康和舒适的关注,提高和新增了对室内空气质量、水质等以人为本、利于健康舒适的有关指标要求。

本文在新旧版标准对比的基础上,对“健康舒适”章的内容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健康舒适Assessment standard for green building—“Health and Comfort”chapterLin Borong 1,Yu Juan 2(1. School of Architecture,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100084; 2. Beijing Tsinghua Tongheng Urban Planning & DesignInstituteBeijing,100085)Abstract : The 2019 revised version of Assessment standard for green building has paid more attention to occupants’ feelings and sense of acquisition. The new standard pays more attention to the user's sense of access, therefore strengthen the attention to the user's health and comfort, improve and add the relevant index requirements for indoor air quality, water quality and oth-er people-oriented indexes. Based on the comparison of the new and old revised version of this standard, 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relevant clauses of “Health and Comfort” chapter.Key words : green building, assessment standard, health and comfort光环境、室内热湿环境”五个要素,对人体健康及舒适程度进行衡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9
健康舒适
作为《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278-2019五大章节之一,”健康舒适” 通过”室内空气品质、水质、声环境与光环境、室内热湿环境”四个方面,对人体健康及舒适程度进行衡量,旨在创建一个健康宜居的室内环境,增进建筑使用者对于绿色建筑的体验感和获得感。

其中”水质”部分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筑设计院副院长/教授级高工曾捷院长讲解,其余部分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林波荣教授讲解。

本章节共包含20条条款,其中控制项9条,评分项11条,评分项总分值100分,所有条文均适用预评价阶段和评价阶段。

新增条文6款;其余条文均从2014版沿用、发展而来。

“水质”部分共包含4条条文,其中控制项1条,评分项3条,均为新增条文。

5.1.3(控制项)给水排水系统的设置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要求,并制定相应消毒计划、永久性标识等措施。

该条文对水质、储水设施、水封装置、设置标识等方面进行了最基本的控制。

5.2.3(评分项)水质满足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要求。

要求了直饮水、集中生活热水系统供水、游泳池循环水处理系统、采暖空调循环水系统等的水质,还要求景观水体的水源不得来自市政自来水和地下井水,可采用中水、雨水等非传统水源或地表水。

5.2.4(评分项)生活饮用水水池、水箱等储水设施满足卫生要求。

考虑到目前各类民用建筑主要采用的生活饮用水供水方式为二次供水,储水设施是建筑生活饮用水二次供水设施水质安全保障的关键环节。

要求建筑二次供水设施的卫求和水质检测方法满足现行标准相关规定;使用满足相关要求的成品水箱,避免现场加工过程中的污染问题。

采用储水设施分格、检查口(人孔)加锁、溢流管及通气管口防止生物进入等措施,避免储水变质。

5.2.5(评分项)所有给水排水管道、设备、设施设置明确、清晰的永久性标识。

现代化的建筑给水排水管线繁多,如果没有清晰的标识,难免在施工或日常维护、维修时发生误接的情况,造成误饮误用,给用户带来健康隐患。

目前建筑行业有关部门仅对管道标记的颜色进行了规定,尚未制定统一的民用建筑管道标识标准图集,但标识图集应以简单易懂为准则。

“声环境和光环境”部分共包含4条条文,其中控制项1条,评分项3条。

5.1.4(控制项)主要功能房间的室内噪声级和隔声性能应符合相关规定。

该控制项对建筑室内噪声级大小、建筑各构件的隔声性能进行了最低要求的控制。

5.2.6(评分项)采取措施优化主要功能房间的室内声环境。

条文要求通过优化建筑平面、空间布局,没有明显的噪声干扰;设备层、机房采取合理的隔振和降噪措施;采用同层排水或其他降低排水噪声的有效措施等方法减少减少噪声干扰措施,进一步优化主要功能房间的室内声环境。

在预评价阶段,通过查阅噪声分析报告、建筑设计平面图等相关文件进行评价。

5.2.7(评分项)主要功能房间的隔声性能良好。

通过对建筑的墙体、门窗、楼板的空气声隔声以及楼板的撞击声隔声提出要求,确保室内室内噪声达到人体舒适程度。

若是建筑为住宅建筑,此条文还属于特殊要求,为达到二星级及以上的必要条件,即若想达到二星级要求,空气声隔声性能及卧室楼板的撞击声隔声性能必须达到低限标准限值和高要求限值的平均值;而三星级则要求隔声性能要达到高要求的限值。

在预评价阶段,通过查阅建筑构件隔声性能分析报告、相关设计图纸等文件进行评价。

5.2.8(评分项)——充分利用天然光。

本条对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达到采光照度要求的采光区域和采光时间提出了要求,以更为全面地评价室内采光质量。

天然采光不仅有利于照明节能,而且有利于增加室内外的自然信息交流,改善空间卫生环境,调节空间使用者的心情。

对于大进深、地下空间宜优先通过合理的建筑设计(如半地下室、天窗等方式)改善天然采光条件,且尽可能地避免出现无窗空间。

对于无法避免的情况,鼓励通过导光管、棱镜玻璃等合理措施充分利用天然光,促进人们的舒适健康。

在预评价阶段,通过查阅动态采光计算书、公共建筑内区和地下空间的采光系数计算书等文件进行评价。

“室内热湿环境”部分包含5条条文,其中控制项2条,得分项3条。

5.1.7(控制项)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应符合相关标准。

5.1.8(控制项)主要功能房间应具有现场独立控制的热环境调节装置。

这2条控制项,要求筑物及其围护结构的保温、防热和防潮设计满足相关规定要求,以及采用独立控制的热环境调节装置,保证建筑热工性能达到最基本要求。

5.2.9(得分项)具有良好的室内热湿环境。

要求从动态热环境和适应性热舒适角度,对室内热湿环境进行设计优化,强化自然通风、复合通风,合理拓宽室内热湿环境设计参数,鼓励设计中允许室内人员对外窗、风扇等装置进行自由调节。

5.2.10(得分项)优化建筑空间和平面布局,改善自然通风效果。

良好的自然通风设计,如采用中庭、天井、通风塔、导风墙、外廊、可开启外墙或屋顶、地道风等,可以有效改善室内热湿环境和空气品质,提高人体舒适性。

研究表明,在自然通风条件下,人们感觉热舒适和可接受的环境温度要远比空调采暖室内环境设计标准限定的热舒适温度范围来得宽泛。

当室外温湿度适宜时,良好的通风效果还能够减少空调的使用。

预评价阶段,通过查阅室内自然通风模拟分析报告、门窗表等文件进行评价。

5.2.11(得分项)设置可调节遮阳设施,改善室内热舒适。

本条强调遮阳设施改善室内舒适性的效果,提出了依据各类这样方式修正系数不同来进行评价的计算方法,从兼顾冬夏的舒适性需求角度考虑,这样应具有可调节能力。

“室内空气品质”部分,共包含5条条文,控制项3条,评分项2条。

5.1.1(控制项)设置禁烟标志,室内空污染物浓度达标。

5.1.2(控制项)采取防止厨房、卫生间的排气倒灌。

5.1.9(控制项)地下车库应设置与排风设备联动的一氧化碳浓度监测装置。

5.2.1(评分项)控制室内主要空气污染物的浓度。

5.2.2(评分项)装饰装修材料满足国家现行绿色产品评价标准要求。

建筑室内空气中的氨、甲醒、苯、总挥发性有机物、氢等污染物以及吸烟(包括二手烟)对人体的危害已得到普遍认识,通过建筑内污染物浓度控制及禁烟控制,是实现绿色建筑的基本要求。

该部分的5条条文,从不同方面对建筑室内的空气质量进行量化要求,保证居住人员的身心健康。

其中5.2.1条文中的室内空气污染物浓度,不仅是得分要点,同时也是评除基本级外其他星级的必要条件。

一星级要求室内主要空气污染物浓度降低比例达到10%,而二星级和三星级要求室内主要污染物浓度降低比例达到20%。

以上内容,就是今天关于“健康舒适”章节的导读,后续还会有更为精彩的内容陆续更新,敬请关注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