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名篇默写“五注意”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精品课件2:名句名篇默写要注意的7个问题
例1填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看看写得是否正确。
①荡胸生曾云,决 入归鸟。(杜甫《望岳》)
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清
而不妖。(周敦颐
《爱莲说》)
③蟹六跪而二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荀
子·劝学》)
④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
岩不可攀。(李白《蜀道难》)
⑤飞湍瀑流争喧
,
崖转石万壑雷。(李白《蜀道难》)
7.不要漏、换虚词 文言文中有大量的虚词,由于虚词在意义方面表现不出来,背诵 不熟练或只记住大致意思的语句,默写时往往出现漏、换虚词 的情况,需要注意。如: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在这两句中,“则”字常被遗漏,“矣”也有不少考生写成 “也”。
例6读读下面的名句,看看横线处是不是要填虚词,填哪个虚词。 ① 春和景明,波澜不惊。(范仲淹《岳阳楼记》) ②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 。(欧阳修《醉翁亭记》) ③吾尝终日而思 ,不如须臾之所学 。(《荀子·劝学》) ④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荀子·劝学》) ⑤ 水之积也不厚, 其负大舟也无力。(庄子《逍遥游》) ⑥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 。 (韩愈《师说》) 答案:①至若②也③矣 也④故⑤且夫 则⑥者也
答案:①眦 ②濯 涟 ③螯 ④巉 ⑤豗 砯
2.区分同音异义字 默写出错多数是由于未准确区分同音异义字。辨清同音 异义字的形义区别,有利于加深理解、记忆,是突破这一默 写瓶颈的良方。如: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初嫁”,刚刚出嫁。因此不能写成“出嫁”。
3.区别同音形近字 默写出错,也有不少是因为同音形近字。但同音形近字 只是形“近”,毕竟有“异”,因此须发现字形的不同点, 再联系意思进行区别,这一问题就可解决。如: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白居易《琵琶行》) “浆”,汁液;“桨”,船棹。“水浆”只能写“浆”,不能 写成“桨”。
小议高考名句名篇默写复习方法
小议高考名句名篇默写复习方法高考语文考试中,名句名篇默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考查内容。
名句名篇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语文学习的重点之一。
对于考生来说,掌握名句名篇的默写方法是至关重要的。
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高考名句名篇的默写复习方法。
一、理清基本原则在进行名句名篇的默写复习时,首先要理清基本原则。
名句名篇默写复习不是机械地记忆文字,而是要理解名句名篇的内涵和意义。
考生在复习时要注重对名句名篇的理解和领悟,不能盲目追求字句的数量,而忽视了其内涵和意义。
只有深刻理解名句名篇,才能真正做到熟记于心,才能在考试中运用自如。
二、掌握默写技巧在进行名句名篇的默写复习时,掌握一定的默写技巧是非常有必要的。
名句名篇的默写要求准确、完整、规范,因此在复习时要按照一定的技巧进行。
要注重字句的准确性,不能有错别字、漏字等问题;要注重句子的完整性,不能有遗漏或者额外添加的情况;要注重书写规范,字迹工整,清晰易辨。
只有具备了这些默写技巧,才能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三、积累并分类名句名篇在进行名句名篇的默写复习时,考生要注重积累并分类名句名篇。
名句名篇的数量众多,覆盖范围广泛,因此在复习时要有系统的积累和分类。
可以按照古代名句、现代名句、诗词、散文等进行分类,然后逐个进行积累和复习。
只有系统的积累和分类,才能更好地掌握名句名篇的默写内容。
四、运用多种复习方法在进行名句名篇的默写复习时,要运用多种复习方法。
可以通过朗读、默写、背诵、拼写等多种方式进行复习,这样可以更好地巩固记忆。
不同的复习方法能够激发不同的记忆方式,有利于更深层次的记忆和掌握。
五、注重实际应用在进行名句名篇的默写复习时,要注重实际应用。
可以将名句名篇运用到写作中,可以将名句名篇和课文中的知识相结合,这样就可以更好地将名句名篇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只有通过实际应用,才能真正做到熟练掌握。
六、不断做题巩固在进行名句名篇的默写复习时,要不断做题巩固。
可以通过模拟测试、真题演练等方式进行训练,这样可以更好地检测掌握情况,并查漏补缺。
名句名篇的默写技巧介绍
名句名篇的默写技巧介绍“名句名篇”的默写堪称语文能力的“硬功夫”,一招一式都是那么逼真切实,马虎不得。
要想在此考点上得分,就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平时夯实基础,背诵要烂熟于心名句名篇的默写要想准确无误,背诵是前提,烂熟是基础。
在诵读达到基本背诵的程度时,不要就此止步,而要继续背诵,有意识地让它“过量”一下,以提高文字信息对大脑的刺激强化,强化识记内容,加深理解程度,以达到烂熟于心。
常见的记忆方法有:1. 归类记忆法。
就是将有关名句按一定的标准分类。
如:按作品的年代分为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等。
按作者分李白的名句、杜甫的名句、苏轼的名句等。
还可以把表现爱国情感的归为一类,把富有人生哲理的归为一类,把相思怀人的归为一类等。
2. 比较记忆法。
就是把内容相同或相反的放在一起比较记忆。
如把王籍的采用“以动衬静”的名句“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与王维的“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比较记忆。
3. 联想记忆法。
运用相关相似联想的方法记忆,记起来会更丰富。
如:由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中“绿”的炼字,想到“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的炼字。
4. 辨析记忆法。
读一些音同音近的字要辨析记忆,分清是哪个字。
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中的“鹜”与“骛”和“子”与“籽”要辨清。
二、明确题型特点,做到有的放矢名句名篇默写一般都在第二卷中考查,一般是一个大题下设几个小题,或二选一,或三选二,或四选三,或六选四。
考查形式也有所变化。
过去考查形式多为单一型试题,即给出上句或下句,要求考生默写出空缺的`语句。
现在多为提示型试题或提问型试题。
即通过提示性语言,引出所填名句,或采用提问的方式结合理解课文来默写回答。
如:2005年高考有几卷采用提示型设题,把名句默写和作者结合考查。
如:(湖北卷)古代诗词常以“月”烘托意境。
比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 ,送我至剡溪”;王维《》中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一剪梅》中的“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姜夔《扬州慢》中的“二十四桥仍在,”。
【高中语文】高考语文八项注意
【高中语文】高考语文八项注意一、依纲扣本,回归教材,强化。
名句默写,应注意生僻字、通假字、句末虚词的字形写法,务求准确。
诗歌鉴赏,要把教材上的各种类别再梳理一遍,中要有类别意识,时,勾连教材,对号理解。
文言文,要把教材上课文按类别梳理,重点放在文言实词和文言翻译上。
二、要有“三点”意识,按牌检查、填空。
150个点,除其他可分为三个30点,即30个点,一个卷的10个问题,30个点的阅读作品(诗歌欣赏和现代文学的主观阅读),和30个点的古典汉语翻译,著名的句子填空和语言表达。
逐个检查,找出自己的缺点或弱点,然后加强针对性的训练。
三、整理过去做过的,梳理思路。
比如在鉴赏诗歌艺术手法时,多按照“是什么、怎样用、何效果”的思路组织答案。
中建立较系统的鉴赏体系,抓住切入点,以点突破。
赏析时高中化学,逐句、多角度,分要点点评。
要结合原诗文关键词句,运用专业术语力求准确。
四、关注大的,促进小的。
时间有限,不可能涵盖一切。
在过去的十到二十天里,建议只关注三个关键点:诗歌欣赏和名句填空、文言翻译和作文写作。
论文的材料或卷的信息来源是最新的。
最好确保每天进行一次诗歌欣赏、一次文言文阅读和一篇作文,这需要仔细修改。
五、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关注自然,关注热点。
我们有理由相信,诸如像食品安全、金融危机、神七等热点问题,将会在2021年中有所体现。
六、作文不是一天的工作,你必须能赢。
写精彩的文章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但考场中常见的错误,如作文题考题不准确、意图不明确、概念不清、试题演绎不严密等,都是可以预防和纠正的,而且在短期内是有效的。
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为四件事谱写辉煌的篇章。
这里所说的四件事是指在构思和写作中应该注意的四个方面,即主题检查、意图、内容、语料库等。
七、关注新题型,巩固源知识。
多见识一些新的题型,尤其是语言表达运用板块,这块始终是高考新题的试验田。
源点知识题是其他知识的母题,一定要熟练掌握。
考试中遇到从未见过的题型,不要慌,仔细看清题,你就会发现,运用相关的源知识是可以解决的。
古诗文默写答题技巧
古诗文默写答题技巧
古诗文默写是语文考试中常见的题型,要求学生准确无误地写出所学过的诗词文言篇章。
以下是一些古诗文默写的答题技巧:
1. 熟练背诵:基础在于平时的积累与记忆,确保对需要掌握的篇目能够做到滚瓜烂熟,一字不差地背诵。
2. 理解内容:在背诵的同时深入理解古诗文的意义和情感,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文章脉络,有助于提高记忆效果并减少错误。
3. 关键字提示法:很多题目会给出部分诗句或关键词作为提示,抓住这些关键信息,回忆整句或整段的内容。
4. 分层记忆:将长篇古文分成几个段落或意义单元分别记忆,每段的起承转合以及重点句子要特别注意。
5. 注意字形字义:对于易混淆的字词,比如同音字、近义词等,要通过字形特征和具体语境进行区分。
6. 规范书写:默写时要注意笔画顺序及字形结构的规范性,避免因书写不规范而扣分。
7. 边背边写:练习时不仅背诵,也要经常动笔默写,通过手写过程加深记忆,并锻炼书写速度。
8. 复习巩固:考前应有计划地复习已背诵的篇目,尤其关注自己曾经出过错的地方,反复巩固。
9. 情境联想:结合古诗文中的意境、画面进行联想记忆,如诗词的景物描写、典故运用等。
10. 利用韵脚和节奏:诗歌往往有韵律和节奏感,可以通过朗诵来辅助记忆,感受诗歌内在的音乐美。
总之,古诗文默写不仅考验记忆力,更考查理解和运用能力,因此,融会贯通、活学活用是提升这一能力的关键。
最新-高中语文 名句名篇复习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素材 精品
名句名篇复习应注意的几个问题2018年《考试说明》规定要考"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赋分仍为4分,因此,高考复习中不能小视名篇的记忆背诵。
但在复习中,我们发现有些学生对《考试说明》的精神没有准确把握,复习不得要领,复习效果不佳。
在此特提示注意下面几个问题:一、要从"篇"入手,把握背诵内容高考停考了3年默写"名言名句"后,去年又考"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不过此类题型的复出,内容已经发生了变化,那就是不只仅考"句",只作简单的上下句填空,而是着眼于"篇"。
试题提供两种语文背景材料,一是作者与篇目,一是几句背景性语句。
如2018年全国卷第⑶题:"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荀子《劝学》)有些学生没有意识到这点变化,忽视篇段的背诵,仍然采用从篇章中雕镂"名句"的做法,甚至不重视教材中名篇的背诵,却大量背诵有些复习资料中的所谓"名句",耗时多而不得要领。
即使能背诵名句,考试中也不能得分。
例如,2018年两省一市卷第⑴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登高》)一般考生虽能背出后面的名句,但由于对语境不熟悉,不知道要填的是这两句。
由此失分,十分可惜。
二、对句的把握不能以是否是"名句"为标准高考命题不再像以前以"名句"为取材的范围,而是着眼于对"名篇"的考查。
就考查的内容来说,有些是名句,如2018年全国卷第⑴题:"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高考名句名篇默写备考策略
பைடு நூலகம்
珍羞直万钱”中“羞”易误为“馐”,又如“荡胸生曾云,
决眦人归鸟”中“曾”易误为“层”。 (二)注意古诗文中常常倒置的词语。古诗文中
常有较之现代汉语倒置的词序。如“两情若是久长
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中“久长”易按现代汉语习惯误 写为“长久”。又如“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
万方数据
21电
语甩知韶
1.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垒 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 江海。 3.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4.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六)注意名句运用性填空题。以2009年高考 为例: 1.古代作品中写山水之胜的,有《赤壁赋》中“山 川相缪,叠垩莶垄”,还有《蜀道难》中的“上有六龙回 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2009年湖北卷) 2.按要求写出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5分)
的原味,当然,也需要对古诗词更深入地体悟。下面
分别例举数例。 1.原句嵌入式改写: l号鲍含悦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假若我们总是留恋
着过去的成功,而不是努力前进,势必会被后面那批
奔向前方的大军超越,甚至是冲垮。 2号曹子璇 切记孔子名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擎与思是相辅相成的。我们只有勇于创新,勤奋刻 苦,正确处理学与思的关系,才能有“一览众山小”的 实力和魄力。 我们既要有“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精神,又要 有“宁静以致远”的心态。 3号崔颖 古诗词中有许多能给予我们启示的诗句。“不以 物喜,不以己悲”是一种豁达,一种淡泊;“采菊东篱
暮想的中原故土吗?这不是你离开时告别陛下的皇 宫吗?那坐在正堂的不是让后宫三千佳丽企盼的陛 下吗?你一袭银红色的华丽衣裳。铅华妆成,美得如 烟雾缭绕的深潭。深不可测。你看见陛下朝你微笑, 深情地呼唤着你的名字。你从陛下深邃的眸子里看 到自己的流光溢彩。 管乐合奏,女乐齐鸣。你舒展纤细的肢体。拨响 了琴弦,如流水般的琴声像初绽的水荷,空灵的音符 伴随着你高贵的光华轻轻飞扬。燕啭莺啼,中原的故 土上弥漫着缕缕清音……
高考复习名篇、名句背诵“六注意”
高考复习名篇、名句背诵“六注意”2005年《考试说明》中有关文言名篇名句背诵的要求为:“能默写一定数量的名篇、名句”。
从高考实践看,这里的名句名篇限定的范围是文言名句名篇,不包括现代名篇名句,也不包括俗语谚语等。
全国卷和各地方卷的名篇名句的考查都是单独设题,题型、分值都比较稳定。
上海卷有些不同,1998年以前考过;1998年~2001年未考;2002年秋考又恢复了此题,分值为2分,是三句选两句,与“雨”的内容有关,且都是课外的,考查学生的课外积累。
2003年的分值也是2分,三句选两句,其中有一句是课内的。
2004年增大了文言文的分值,名篇名句的考查分值也增加到了4分,为五句选四句,其中两句是课内的,占40%;同时,名句也不限于诗词名句,扩大到散文中的名句。
2005年春考延续了2004年的考法,但课内的名句比例扩大到60%,赋分仍为4分。
2005年秋考为六选四,选择的余地更大了,尤其是六句中就有四句是课内的,课外的两句也是非常熟悉的句子,说明背诵题的难度降低了;但出人意料的是此题的均分却只有2分多一点。
值得大家注意的是今年对名篇,特别强调考生是否全文背诵,不是只注重名篇当中个别名句的考查。
在复习中,我们发现有些学生对《考试说明》的精神没有准确把握,复习不得要领,复习效果不佳。
本该拿到的分数却没有拿到或没有拿足,在此特提请大家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注意三个结合三个为主①注重课内课外结合,以课内名句为主;明年是新老教材交汇的第二次高考,命题者如果考查课内的名句,考生必须注意新老教材的共同背诵篇目。
②注重诗与文的结合,以诗词名句为主;从近年的试题来看,散文名篇中的名句也有,但诗词名句占多数。
③注重生与熟结合,以熟句为主;背诵时不必撒大网去背诵冷僻的诗文,不常见的可舍之。
注意文言名篇的背诵2、文言名篇一定要全文背诵,不能只注意名段或重点句。
如2005年名篇名句背诵题第1小题:越人语天姥,____________________。
小议高考名句名篇默写复习方法
小议高考名句名篇默写复习方法对于即将面临高考的学子来说,名句名篇默写是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复习内容。
名句名篇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精粹,代表了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传统和智慧结晶,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通过名句名篇的默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语言文字的准确性和流畅性,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字记忆能力和表达能力。
如何有效地进行名句名篇的默写复习,成为了高考学子们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分段默写法对于一些较长的名句名篇来说,采取分段默写法是一种较为有效的复习方法。
具体操作方式如下:1. 先通读全篇,了解全文脉络和主旨。
2. 分段理解,在第一个阶段将全文分为若干个段落,每段可以是一个自然段或是一个小节,根据句子结构和意义的衔接划分。
理解每段的意思和结构。
3. 一段一段的进行默写。
每段结合段意写出,注重句子之间的连接,使得段落间过渡自然。
4. 检查对比。
将默写的内容与原文进行对比,查找错误并进行修正。
重点检查句子的准确性、语言的通顺性和逻辑性。
通过分段默写法的复习方式,不但可以加深对名句名篇内容的理解,还可以保证默写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二、反复默写法名句名篇的复习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经过多次的反复默写才能够达到较好的效果。
采用反复默写法,可以在多次的记忆中逐步巩固对名句名篇的理解和掌握。
具体操作方式如下:1. 先默写一个段落或是一个小节的名句名篇。
通过默写,加深对名句名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同时熟悉句子的语法结构和表达方式。
2. 检查对照。
将默写的内容与原文进行对比,查找出错误并进行修正。
比较默写内容与原文之间的差异,找出规律性错误和普遍性错误。
3. 反复默写。
根据检查对照的结果,针对性地进行反复默写。
主要针对出现频率较高的错误内容进行多次的反复默写,直到完全掌握为止。
通过反复默写法的复习方式,可以提高学生对名句名篇的记忆和理解能力,同时也可以加深对语言表达的熟悉度和灵活运用。
高考名句默写技巧
高考名句默写技巧
高考名句默写有固定的范围,一般会给出上句写下句,或者给出下句写上句,因此,首先需要熟悉背诵的名句。
以下是一些默写的技巧:
1. 反复练习:通过大量的练习来提高默写的准确性和速度,可以反复练习常考的名句,直至能够熟练地背诵和默写。
2. 理解意思:在背诵名句时,尽量理解其意思,这样有助于记忆,也能更好地在考试中默写。
3. 注意字形:对于一些容易写错的字,要特别注意,可以在默写时加以提醒。
4. 情境联想:将名句与一些情境、画面联系起来,通过联想帮助记忆。
5. 定期复习:定期复习已背诵的名句,巩固记忆,特别是在考前更要加强复习。
6. 注意格式:在默写时要注意正确的格式,如标点符号、繁体字和简体字等。
7. 模拟测试:可以进行模拟测试以提高应对能力,模拟测试能帮你查漏补缺,发现哪些句子还没有掌握好。
8. 总结规律:通过总结和分析历年高考的默写题,可以发现一些出题的规律和趋势,根据这些规律和趋势来重点复习相应的名句。
以上技巧仅供参考,具体方法可能因人而异,应结合自身情况来制定有效的学习方法。
名篇名句默写讲评建议
名篇名句默写讲评建议
名篇名句默写是一种提高语言文字功底的有效方法,通过默写
名篇名句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经典作品的理解,提高写作水平和语
言表达能力。
在进行名篇名句默写时,我们可以选择一些经典的古
诗词、名人名言或者优秀的段落进行默写。
在默写过程中,我们需
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选择合适的名篇名句进行默写。
可以选择一些内容经典、语言优美、富有哲理的名篇名句进行默写,比如《红楼梦》中的经
典语句、《论语》中的格言、古诗词中的名句等等。
其次,在默写过程中要注意准确把握原文的内容和语言风格。
要尽量做到准确地复制原文的内容和语言特点,包括词语的选择、
句式的结构、修辞手法等。
另外,默写完毕后要进行对照检查。
可以通过对照原文进行校对,查找自己默写过程中存在的错误和不足之处,比如错别字、标
点符号的使用、语序的调整等等。
最后,要进行讲评和建议。
可以邀请他人对我们的默写作品进
行评阅,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从而不断改进自己的默写水平。
总的来说,名篇名句默写是一种提高语言文字功底的有效方法,通过不断的练习和总结,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写作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
希望以上建议对你有所帮助。
名句默写答题技巧
名句默写答题技巧
1. 名句默写首先得理解意思呀!你想啊,如果你都不知道这句名句说的是啥,那能记住才怪呢!就好比让你记住一个你完全不知道意思的外文句子,那不是难如登天嘛!比如“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你得先理解是说要登上山顶看其他山都很小这层意思,记忆才更深刻呀。
2. 多读几遍很重要哇!这就跟认识新朋友似的,你不多接触接触咋能熟呢!像“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你多读几遍,自然而然就印在脑海里啦。
3. 一定要动手写写呀!光靠脑子可不行,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嘛!试试写一写“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写着写着就有感觉啦。
4. 联想记忆超有用的嘞!把名句和相关的场景、故事联系起来,那绝对记得牢牢的!比如说“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就可以联想瀑布的壮观画面呀。
5. 分类记忆别小瞧哇!把名句按照不同的主题、诗人分分类,整理清楚,这就像把东西整理到不同的盒子里,找起来多方便呀!像边塞诗里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样一归类就更容易记啦。
6. 趣味记忆也很有意思啊!给名句加些有趣的元素进去,就更好记了呢!比如把“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想象成黄鹂和白鹭在开音乐会,多好玩呀。
7. 相互提问效果佳呀!你和同学朋友互相考考,这多有意思!他问你“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你问他“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样记得更扎实。
8. 随时复习不能忘嘞!学过了可不能就扔一边,时不时拿出来复习一下,就像老朋友也要常联系呀!再看看“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不是又熟悉啦?
总之,名句默写没那么难,只要掌握了这些小技巧,就不怕啦!。
语文常见问题之默写名句名篇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语文常见问题之默写名句名篇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在进行语文默写名句名篇时,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理解意思:在默写名句时,首先要确保对句子的意思有清晰的理解。
理解句子的内涵和上下文有助于准确地记忆和默写。
理解语法:语法是一个重要的参考点,特别是对于复杂或长句子。
了解名句中的词性、词序、主谓宾结构等语法知识,有助于正确地构造和默写。
注意标点符号:标点符号在默写中起到了分割、连接和强调等作用。
正确记忆和使用标点符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表达作者想要传达的含义。
注意使用字体格式:一些名句或者名篇会使用特殊字体格式来突出重要部分。
在默写时,我们应该注意到这些细节,并尽量还原原文中的字体格式。
反复练习记忆:通过多次反复练习记忆可以帮助巩固对重要名句和篇章的记忆。
可以尝试使用不同方法,如反复抄写、背诵等来加强记忆效果。
举例来说,我们来看一下《红楼梦》中的一句名句:“黛玉突然转身,泪如雨下。
”这句话出自《红楼梦》第五十七回。
在默写这句话时,我们可以注意到以下几点:
理解意思:这是描述黛玉突然转身哭泣的场景,注意捕捉到其中的情感和形象。
理解语法:注意主谓宾结构,“黛玉”是主语,“转身”是谓语动词,“泪如雨下”是宾语。
注意标点符号:注意到逗号的使用,在“转身”和“泪如雨下”的之间起到了分割作用。
注意使用字体格式:尽量还原原文中描述泪水如雨下的字体格式,可以用斜体或加粗方式突出。
反复练习记忆:通过反复抄写、背诵等方式加深对这句名句的记忆,并熟悉其背后所表达出来的情感和意义。
1_名篇名句默写——读懂选准,正确书写(1)
活动二 攻克易错字,正确书写
(一)注意同音异义字 同音异义字,是命题人最侧重的“设伏点”,也是考生写错字的主 要所在。如“万里悲秋常作客”中的“作”,常误写为“做”;“取之 无禁,用之不竭”中的“禁”,常误写为“尽”;“天生我材必有用” 中的“材”,常误写为“才”。这就要求考生应特别注意这些同音异义 字,通过有意识的比较,既知其音,又知其义。
1.[2022·新高考Ⅰ卷(山东、江苏版)第17题(1)]鲍照的《拟行路难》当中 以“_泻__水__置__平__地___,_各__自__东__西__南__北__流__”起兴,从日常平凡的生活现象 引发自身的感慨。 2.[2022·新高考Ⅰ卷(广东版)第17题(1)]《荀子·劝学》中“_驽__马__十__驾___, _功__在__不__舍__”两句,以劣马的执着为喻,强调为学必须持之以恒。
2.关系补充型。即在题目中设置一定的背景,作为所填内容的原 因、结果、转折、递进等条件,考生依次推出答案。
例:[2020·全国Ⅱ卷第16题(1)]《荀子·劝学》中举例说,笔直的木 材如果“__________”,就会弯曲到符合圆规的标准;即使再经曝晒 也不会挺直,因为“__________”。
“ 以为轮”是合乎圆规的条件,而“再经曝晒也不会挺直”, 因为“ 使之然也”。
另外,这种题型的审题也很严格。试以2022年新高考Ⅰ卷第17题(3) 为例:
自然界鸟类的啼鸣有时会引发人们的悲思愁绪,这在唐宋诗词中屡 见不鲜,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一题默写要求有两点,一是“鸟类的啼鸣”引发“悲思愁绪”, 二是必须是“出自同一首唐宋诗词,且必须连贯”。按照这个要求,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不得分,因为本联的愁绪不是杜 鹃引发的;“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不得分,因为鸟没有 叫而是飞;“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不得分,因为情感是欢快的;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不得分,因为是元曲。
名句名篇备考六注意
名句名篇备考六注意
1、要突破生僻难写字。
一字之差,全句失分,应勤于动手。
如“羁鸟恋旧林”中的“羁”字。
2、要注重同音异义词。
读音相同、意义不同甚至相反的词语也是命题“设伏”热点,要特别注意。
如”别有幽愁暗恨生“中的“幽”易误写为“忧”。
3、要注意同义异形词。
如“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中“长”字,易误写为“常”。
4、要留意具体语境。
名句名篇的背诵与默写,不应机械古板地死记硬背,而要联系上下文,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分析、品味和识记一关键的词语,从而使我们对名句既有感性的记忆,又有理性的思考。
5、要留心语句顺序。
不少名句的语句,即使顺序颠倒,意思也不会发生改变,因此错误率很高。
如“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春色满园”就易误写为“满园春色”。
6、要注意语句出处。
很多名句经过长期流传,已经成为“大众名言”。
但是在演变流传过程中,相当一部分名句发生了很大变化,甚至又有了新的说法。
这样,就一定要看清句子后面的出处。
如:“疾风知劲草,板荡识忠臣。
”(李世民《赠萧瑀》)已经注明了具体的出处,就不能在“疾风知劲草”后面接“烈火识真金”或“路遥知马力了”。
高考语文名句名篇默写六招
高考语文名句名篇默写六招一、字形识记考生默写时,有时对诗、文句中字的字形识记不牢,从而提笔写错字。
如: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中的羁,有不少考生写成了上方是西字的错字。
需要提醒大家注意这个字的字形,不是由西革马构成,而是由四革马构成,可借助谐音四个马识记,这样就记准了,默写时再也写不错了。
二、字义识记考生默写时,有时对诗、文句中字的字义弄不清楚,从而提笔写错字。
如:映阶碧草自春*,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蜀相》)。
其中的叶写成了夜,襟写成巾,此乃字义不清的结果。
若记住了隔叶黄鹂空好音是写黄鹂鸟隔着树叶徒然唱着美好的歌,泪满襟是泪水沾满了衣襟,也就写对了。
三、对比识记考生有时区分不开不同诗句中读音相同而书写不同的两个字,从而将这两个字写反了。
如:将艰难苦恨繁双鬓中的繁与三顾频烦天下计中的烦记混写反。
若要想记准,就得对比着识记。
前者中的繁是繁多之意,繁双鬓指两鬓白发不断增多,繁是动词增多之意;后者中的烦为麻烦之意,频烦是从刘备这个角度来说的,刘备三顾茅庐向诸葛亮咨询统一天下大计,确实有点麻烦诸葛亮了。
如此对比着识记就不会记混。
还有的考生将不同两首诗中涉及到的相同内容的诗句混淆了。
如:将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蜀相》)与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书愤》)混淆。
虽然两者都涉及到了诸葛亮及出师,但出师内容不同,诗人要表达的意思也不同。
《蜀相》出师未捷身先死中的出师是指出兵伐魏,而出师一表真名世中的出师是指《出师表》。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是杜甫凭吊诸葛亮时对其未能统一*深表惋惜之情,也有激励仁人志士报国建功之意;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则是陆游对诸葛亮的仰慕及对《出师表》的颂扬,也表达了他要以诸葛亮自期,为北定中原奋斗终身的决心。
如此对比识记就不会记混了。
四、非常识记有的诗句,按现在平常的说法或语序识记往往是错的,必须非常识记。
诗词默写要点知识点总结大全
诗词默写要点知识点总结大全诗词默写是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它既能培养学生对古文化的理解和欣赏能力,也能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审美能力。
下面将对诗词默写的要点和相关知识进行总结,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一技巧。
一、默写的基本技巧1. 熟读原文:在进行默写前,必须对选定的诗词进行反复阅读和理解,熟悉其中的字词、句式和语法结构。
2. 抓住关键词:在默写过程中,应重点掌握并准确书写每句诗词中的关键词,以确保整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 分段默写:根据诗词的句式和韵律,可以适当地将长句子分段默写,有助于把握整句的结构和韵律。
4. 注意标点符号:在默写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也至关重要,要正确书写句末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感叹号和问号等。
5. 正确书写格式:诗词默写时,需要按照规定的格式书写每个字和标点符号,注意字的横、竖、撇、捺等笔画的正确书写顺序和结构。
二、默写中常见的知识点1. 诗词的背景知识:默写时,了解诗词作者的生平、创作背景以及作品的时代背景,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诗词的内涵和意境。
2. 诗词的字词意义:默写时,需注意每个字词的意义,特别是一些意义相近或形近的字词,容易混淆的需要特别谨记。
3. 诗词的修辞手法:默写时,要留意诗词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这些修辞手法对于理解和默写诗词有很大的帮助。
4. 诗词的韵律和格律:默写时,要注意诗词的韵律和格律,包括平仄、押韵等,这些都是诗词的重要特点,把握好韵律和格律有助于准确默写。
5. 诗词的意境和主题:默写时,要体会诗词所表达的情感、意境和主题,通过理解和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更好地把握默写的内容。
三、默写练习的方法和技巧1. 整体默写法:在背熟原文的基础上,可以尝试整体默写法,即一次性写下整句或整首诗词,帮助提高默写的准确性和流畅度。
2. 拆字默写法:将诗词拆分为一个个字,在纸上默写每个字的正确字形和笔画顺序,再逐步组合成完整的诗句或诗篇。
3. 填空默写法:将诗词中的关键词省略,只写出部分字或提示,然后根据提示进行默写,最后将缺失的关键词填入。
中考名句默写及方法指导
中考名句默写及方法指导作者:姜春梅来源:《新高考·升学考试》2018年第03期“名句默写”是中考语文试卷中检测学生对经典古诗文中的常见名句识记、理解及迁移运用能力的稳定考点,题型基本以填空为主。
对于这一考点。
应明确两点认识:①突出“常见”。
所谓“常见”,一是知名度高,二是常被人们引用。
《新课程标准》为7~9年级指定了60篇背诵的古诗文及相应的读本名句,这就是时有变化的考查形式背后不变的内容选择——名句名篇命题主要取材于此。
②不忘“名篇”。
受习惯思维的影响,考生容易把“名句名篇”狭隘地理解为“名句”,而忽视了“课内”名篇中的其他语句。
【重点分析】一、识记型即给出名篇的首句、尾句或中意句,要求考生将上句或下句补充完整,有时会要求考生写出名句的出处及作者。
【典型题例】(1)己所不欲,。
(《论语·卫灵公》)(2),奉命于危难之间。
(诸葛亮《出师表》)(3),志在千里。
(曹操《龟虽寿》)(4)两岸青山相对出,。
(李白《望天门山》)(5)羌笛何须怨杨柳,。
(王之涣《凉州词》)(6)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解析】注意“受任”“骥”“度”“燕”等字形。
【答案】(1)勿施于人(2)受任于败军之际(3)老骥伏枥(4)孤帆一片日边来(5)春风不度玉门关(6)似曾相识燕归来【方法探究】明确重点,精准识记。
这一考点的复习重点应放在“课内”,对课本规定背诵的篇目,必须篇篇落实,句句过关。
对于初中读本名句中的课外名句要适当背些,以扩大选择范围,增加得分的机会。
但是,所选的内容一定要是“常见的”——中考不会考那些冷僻的句子。
二、理解型即不提供上下文,而是要求根据题干所给的有关分析或提示,写出相关诗文。
这样的考查方式更加灵活,能有效检测考生是否理解了原作。
【典型题例】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李商隐《夜雨寄北》中想象与妻子相聚、秉烛夜话的诗句是,。
(2)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从植物变化的角度写景的诗句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句名篇默写“五注意”2012-5-2 对于名句名篇,很多考生都能熟读成诵,但在考试中却因漏字、添字或错字而导致失分,下面就错字的原因略作分析。
一、注意音近字
读音相同或相近而意义不同的字,在名句中大量存在,命题者常借此“刁难”考生。
例如:
①可怜身上衣正单, (白居易《卖炭翁》全国高考题)
② ,此时无声胜有声。
(白居易《琵琶行》湖北八校联考题)
③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
(贾谊《过秦论》北京市海淀区测试题)
④ , 。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李
密《陈情表》全国高考题)
⑤风急天高猿啸哀, 。
,不尽长江
滚滚来。
(杜甫《登高》全国高考题)
以上五题答案为:①心忧炭贱愿.天寒;②别有幽.愁暗恨生;③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④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⑤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
..下。
其中加点的字,因音同或音近而易写错。
“愿”易误写为“怨”,“幽”易误写为“忧”,“报”易误写为“抱”,“近”易误写为“劲”,“僮”易误写为“童”,“渚”易误写为“诸”,“萧萧”易误写为“潇潇”。
应结合语境识记,如第①题联系“卖炭的老人虽衣衫单薄,却愿意天气寒冷使炭卖个好价钱”的具体语境分析,“愿”字。
(二)注意生僻字
对于文质兼美的名言名句,多数同学能熟读成诵,但在考试中却得不到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生僻字、难写字书写有误,一字之差,导致丢分,实在遗憾。
这就要勤于动笔,重点突破。
例如:
①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陶渊明《归园田居》)
②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滕王阁序》)
③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杜甫《咏怀古迹》)
以上三句中的“羁”“鹜”“壑”就极易写错,必须在复习中多写几遍,达到熟能生巧、强化记忆的目的。
(三)注意同音异义字
读音相同,意义不同甚至相反的字在名句名篇中大量存在,这也是命题人设置陷阱的热点。
复习中应该特别注意这些同音异义字,通过有意识地分析比较,既知其音,更知其义。
例如:
①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白居易《琵琶行》)
②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
以上句子中,“幽”的意思是“隐藏的、隐蔽的”,容易由后面的“愁”想当然地写作“忧”,若联系后面与它对举的“暗恨”,理解了词意,就不会误写了;第二句中“暗”的意思是“绿柳成阴”,易误为“岸”。
(四)注意同义异形字
意思相同而字形迥异的字在名句名篇中也屡见不鲜的,这类字对学生有更大的迷惑性和误导性,是考试得分的“盲点”之一,复习时也应引起高度重视。
例如:
①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
②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李白《将进酒》)
以上句子中,“长”容易误写成“常”,“材”容易误写成“才”。
(五)注意通假字
古诗文中,通假现象比较常见,为了便于理解,从读音到字形,都还原了它的本字,但也因此干扰了我们的记忆。
例如:
①寡助之至,。
(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②,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苏轼《赤壁赋》)
答案①“亲戚畔之”中的“畔”很容易写成“叛”;②中“举酒属客”的“属”写成“嘱”。
(六)注意语句顺序
有不少名句的语句顺序即使颠倒,意思也不会发生改变,一部分学生不知就里,往往观其大略、不求甚解,导致把语句顺序颠倒,白白丢了分。
例如:
①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游园不值》)
②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③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白居易《与元九书》)
④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李白《望天门山》)
以上这四句,稍不注意,就很可能写错顺序:"春色满园"写成"满园春色","淡妆浓抹"写成"浓妆淡抹","歌诗"写成"诗歌","孤帆一片"写成"一片孤帆"。
因此,在平时的名句名篇复习中,要有意识的多加注意以上几点,就一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高考名句默写中得满分。
名句默写时易混易错字四十例
笔者在高考阅卷中发现同学们容易写错以下名句中的字,现整理如下。
(请注意:括号内的字是规范的、正确的)
1.会当凌绝顶,一揽(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
2.不知天上宫阙,今昔(夕)是何年?(苏轼《水调歌头》)
3.谦受益,满遭(招)损。
(《尚书》)
4.君子坦荡荡,小人常(长)戚戚。
(《论语•述而》)
5.三顾频繁(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杜甫《蜀相》)
6.天生我才(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李白《将进酒》)
7.看似寻常最奇绝(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王安石《题张司业诗》)
8.问渠那得清如许,唯(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观书有感》)
9.海上升(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望月怀远》)
10.失之东偶(隅),收之桑榆。
(《后汉书•冯异传》)
11.穷且益坚,不堕(坠)青云之志。
(王勃《滕王阁序》)
12.衣带渐宽终不悔,为尹(伊)消得人憔悴。
(柳永《蝶恋花》)
13.业精于勤,荒于嘻(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韩愈《进学解》)
14.不以规距(矩),不成方圆。
(《孟子》)
15.念去去,千里烟波,暮蔼(霭)沉沉楚天阔。
(柳永《雨霖铃》)
16.别有忧(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白居易《琵琶行》)
17.东船西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白居易《琵琶行》)
18.两情若是长久(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
19.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花(华)发。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20.无边落木箫箫(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21.安能催(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22.以地侍(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苏洵《六国论》)
23.遥想公谨(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24.出师未捷身先死,常(长)使英雄泪满襟。
(陆游《书愤》)
25.无为在岐(歧)路,儿女共沾巾。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6.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伤悲)。
(汉乐府《长歌行》)
27.古(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静沙•秋思》)
28.飞湍瀑流争喧辉(虺),砯崖转石万壑雷。
(李白《蜀道难》)
29.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惆(惘)然。
(李商隐《锦瑟》)
30.一言既出,四(驷)马难追。
(邓析子《转辞》)
31.君当作磬(磐)石,妾当作蒲苇。
(《孔雀东南飞》)
32.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栗(粟)。
(苏轼《赤壁赋》)
33.关关雎鸠,在河之舟(洲);窈窕淑女,君子好求(逑)。
(《诗经》)
34.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泥(醴)。
(《庄周》)
35.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成才(知道)。
(《礼记》)
36.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儒(孺)子牛。
(鲁迅《自嘲》)
37.事(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曹雪芹《红楼梦》)
38.祸兮福之所依(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五十八章》)
39.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辉(晖)。
(孟郊《游子吟》)
4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怡(殆)。
(《论语•为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