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预算管理体系的构建

资本预算管理体系的构建
资本预算管理体系的构建

资本预算管理体系的构建

一、问题的提出

资本预算是企业(或企业集团)优化资源配置的一项重要议题。在西方管理会计理论体

系看来,它与业务预算、财务预算一起共同构成全面预算体系。如何在企业内部有效地分配有限的资本资源也就成为企业战略和管理会计等所关注的重点,西方资本预算理论体系可简要地概括如下:

(1)资源分配标准。它以是否有利于公司价值最大化为资本分配主要标准。它假定企业是由

各种不同投资项目构成的组合,未来收益最大化的项目必将直接增加公司价值。在这里,项目收益有以下主要特性:第一,它是超过资本成本(贴现率或者称之为投资者的必要报酬率)后的项目净收益;第二,项目收益流以现金净流量方式来表达,它是未来现金净流量的现在价值,不直接等同于会计利润;第三,项目净收益(或者直接称为项目净现值)具有可加性,即不同项目价值可以直接相加;第四,项目收益是T=0 时对未来项目价值的一种判断,是一种预测收益,因此具有很大的风险性。

(2)资源分配技术方法。项目选择技术方法主要有现金流量贴现法和非贴现法两大类,尽管

在资本分配实践中,一些简单而实用的非贴现法,如回收期法得到广泛运用(Davi d F Scott, Jr.和J.William Petty, 1984),但理论上已经证明现金流量贴现法中净现值法(NPV)是最没有决策风险”的方法,净现值等同于公司价值,净现值大于零的项目也必然增加公司价值。(3)项目风险调整及贴现率确定。净现值法下的贴现率确定成为项目决策的关键变量。由于:第一,拟进行的资本支出项目与企业现在的经营项目间可能存在风险不一致的情况;第二,未来预测风险的存在,如未来现金流量预测的不确定性、税收与折旧政策、通货膨胀因素、资本市场的系统风险等等,因此,需要对项目风险进行考虑,并采用一定方法进行风险调整。风险调整以确定贴现率时,决策者最为关注的是项目风险与现存企业风险间的关系。如果项目与企

业间属于同一行业或产业,则项目风险即为企业现有风险,企业现时贴现率可直接被利用;如果项目与企业现有经营不相关,理论上要求按可比的其他企业风险来确定贴现率,这一贴现率可能会高于或低于现时企业所用贴现率,这种做法以“项目独立承担自身风险”为前提假定。但问题是,项目并不独立,企业是由项目构成的组合,单一项目失败风险仍然由企业这一项目组合体来承担。因此在理论上要求,第一,必须按照企业组合投资风险所确定的贴现率来对未来项目现金流进行贴现;第二,相对较为稳健的做法应提倡以项目风险与企业风险孰高原则来确定贴现率(1)。

(4)优化配置技术。在出现相互独立的多项目的情况下,管理会计应用了数学上的线性规划法,来规划组合多项目间的资本分配,以期选择出NPV 总额最大的项目组合。

不难看出,西方资本预算是以优化资本配置技术为中心的,这套体系具有以下特征:第一,始终围绕价值最大化目标;第二,强调风险与收益间的关系,并以此为来处确定理贴现率;第三,关键强调资本预算的决策技术层面,强调决策技术对最终立项决策的财务支持性;第四,资本预算并不直接参与项目资本支出的实际运作与控制;等等。

但是,在我们看来,资本预算不能仅从财务技术层面来归纳。因为当我们在强调预算管理是一个控制系统的同时,另一方面又认为资本预算只是一种决策技术和财务规划,在理论和逻辑上是自相矛盾的。从实践看,如果只侧重强调资本预算的决策技术,也不利于预算控制功能的发挥。那么,资本预算作为西方管理会计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什么在主流意识一直强调其技术属性而没有过多地强调其管理与控制属性?可能的解释有两条:(1)西方理论界对管理会计的目标定位上的偏差,在主流上它们均将管理会计定位于决策支持系统,而不是一个真正的管理系统。近年来,理论界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如将管理会计重新定位于决策与控制系统,而不再仅限于决策支持(Keith A.Rusell 等,1999)。这种定位的改变主要来自于实践对理论的冲击。(2)与资本预算过程所涉及各

阶段的难易程度相关。在西方企业界和学界看来(David F Scott, Jr.和J.William Petty, 1984),资本预算过程中最难解决的问题或阶段,按难易先后顺序可排列为:项目定义

与现金流估算、项目实施与审计、项目分析与项目选择。其中,项目定义是作为经营战略的核心内容,它并不属于管理会计人员所涉及的范畴,管理会计师们就在其力所能及的范围

内,将精力放在对现金流估算与讨论也是很自然的事情。上世纪80 年代前的管理会计教科书,其技术主义倾向非常明显,对现金流估算方法的介绍不厌其烦就是明证。理论上的倚轻倚重,直接导致对项目资本预算其他控制功能的忽略。

我们认为,资本预算管理体系必须重新构建,资本预算及其制度应当成为项目筛选、资本筹划、资本支出控制、资本预算责任等的制度装置,它是一种管理机制。

二、资本预算管理体系的构建

目前,无论是理论还是实务界都在强化预算管理的作用。预算管理首先是置于公司治理背景下的一种全方位的行为管理,它涉及到预算权限的划分与预算责任的落实;其次它是一种全员参与式的管理,预算管理不等于财务部门管理;最后,预算管理是一种机制,它能做到责任、权利与义务的对等,将预算约束与预算激励对等地运用各预算主体之中(王斌,1999)。我们认为,预算管理作为一种管理机制绝不只是针对经营活动及经营预算而言的,资本预算作为全面预算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应被排斥在控制体系之外,资本预算管理也不可能单纯地表现为单一决策技术,而应当是一个管理体系。该体系至少由资本预算管理目标、资本预算战略、资本预算核心体系和资本预算实施条件与环境四大部分组成。

(一)资本预算管理目标

在我们看来,资本预算管理是从价值管理与行为管理两方面对资本支出在不同项目间进行分配、规划与控制的一种管理行为。它至少应该达到以下目标:(1)通过确定资本分配原则,并借助于资本分配决策技术,来选择出有助于企业价值最大化的项目或项目组合;(2)强化对资本支出过程的预算控制,包括支出过程的时间控制与支出结构控制;(3)为了保证资本支出的落实,通过预算技术来规划资本筹集,包括时间安排与总量安排;(4)参与对资本支出过程的反馈与调整控制;(5)通过加强对支出的事后评价与审计,来强化资本预算责任人的经济责任,保证支出的有效性。

二)资本预算战略与企业战略资本预算用于规划和控制资本支出,必须将企业战略引人预算分配之中。从公司战略角度,它需要考虑不同的战略类型及相关因素分析对资本支出预算的影响,如市场竞争程度、规模经济、战略类型(如产品差异化型和成本领先型)、政府政策等与项目选择间的关系(AlanC.Shapiro,1985)。任何项目支出都必须有助于公司长远利益,有利于企业整体利益最大化,它包括两方面内容:第一,从财务可行性上,要通过战略分析来达

到项目收益和企业整体效益最大化,如独立项目的净现值最大或互补项目间的互补效益最大化;第二,从产品、区域市场定位角度,要通过战略分析,选择出有利于市场整体效应最大化的项目,尽管这些项目在一时还不能形成真正的盈利,或者从财务可行性判断上是应予否决的。因此,企业战略导向应当成为资本预算的重要基础,没有战略导向也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资本支出(2)。

(三)资本预算管理的核心体系

为了达到上述目标并服务于公司战略,必须建立全方位的资本预算管理体系。我们认为,这一体系应由以下环节构成:

1.资本分配权的划分。资本支出属于企业重大决策行为,因此如何就资本分配权限在不同的行为主体间的分配和制衡,是保证资本支出决策有效的前提。一般来讲,企业决策权限分配的依据是组织中的科层关系,高层拥有比低层更多的决策权力。有两种权力模式,即集权与分权。从经济逻辑看,在对待资本支出决策权分配时,无论是集权或是分权,主要考虑决策成本或信息成本(詹森和麦克林1999;Sad &Stiglitz ,1986;Hart &M

oore, 1999; Radner, 1993)。完全集权式的资本支出决策会由于总部信息不充分而产生大量的决策成本(经济学将其称为信息租金,in formation rent),如决策失误的机会损失等,而完全分权式的资本支出决策会由于中低层与高层及企业目标不一致而造成决策成本或剩余损失,如基层资本支出预算规模的“宽打窄用”等。因此在理论上存在这两者均衡的最佳点,在这一点上使总决策成本最低。

但上述理论模式过于抽象。实际管理中,我们主要根据影响资本支出决策权的因素来考虑(3)。按照美国Macr Ross (1986)教授对12家大型制造业的调查表明,投资金额大小成为决策权限划分的主要依据,具体情况如下表:

项目投资规模与决策授权单位:万美元

1 1 1 1

1项目投资总额丨典型的财务界限标准丨主要决策机构丨

1

1很小的项目1

1 1 1 1 0—10丨工厂级丨

1 I

1

1较小的项目1

I I I 丨10—100丨分部经理级丨

I I I

1

1中型的项目1

I I I

1 100—1000丨总部投资管理委员会级丨

I I I

1

1大型的项目11 1000以上丨集团公司总裁及董事会级丨

1 1 1

资料来源:Macr Ross,Financial Management 1986.

我国公司治理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但一些上市公司已经在不同程度上建立起了有关投资决策权限划分的基本标准( 4)。投资决策权限的划分及其决策程序科学化,为资本预算管理提供了较好的制度依据和基础。

2.资本分配标准(财务决策)与战略导向。从财务可行性上,资本分配标准的关键取决于

贴现率的确定,企业选择适宜的贴现率是一种自主行为,它不应当是统一的。从技术上

看,行业标准或风险调整后的必要投资收益率是确定贴现率的主要依据。但是,任何投

资都具有战略导向,因此经营战略及影响因素必须成为资本分配的重要依据,尽管它是

非财务性的,但有时却是压倒一切的( 5)。如果将单一企业资本预算放在大型集团的框架范围内来研究,则问题更为复杂。对于大型企业集团而言,各子公司对总部资本投入的“争夺”会形成集团内部资本分配市场,其分配依据视不同集团业务类型改变而改变,纯粹投股型企业集团总部会按照市场的标准来选择项目,而产业型企业集团(如纵向一体化或横向一体化)则主要根据战略导向来排定各子公司资本投入金额和优先次序(王斌,2001)。

3.资本支出预算编制。项目决策后,资本预算的主要问题是编制真正具有控制性的支出预算。从编制技术来看,它是在分析项目所需的各项资源耗费之后,将土建、安装等分开列示,而且要求列出所有项目的明细和时间进度要求。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对施工过程的资本支出额和时间上的监控。资本预算编制不应割裂它与年度现金流量预算的关系,事实上,业务预算、资本预算和财务预算三者的关联,决定了全面预算的逻辑关系。由于不同项目所涉及的资本支出

活动不同,因此,具体的编制方法和表格体系也不相同。但这些预算表格所发挥的控制功能是一样的。另外,如何解决预算编制中的多项目和跨期项目编制问题,是资本预算编制的核心问题之一。

4.筹资预算。资本预算离不开筹资安排,筹资预算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资本筹集方式,二是资本需要总量及时间安排。在逻辑上,项目投资总额并不等于对外筹资总额,对外筹资总额是投资总额减去部分内源性资金(如其他营业性现金流入量、项目折旧或利润再投资等)后的净额,因此预算的作用就在于事先明确项目的对外筹资总量,从而使筹资行为在事先规划的过程中为投资服务;另外,项目交错对外源性资本需要量的影响也很大,有时B项目所需之资本投入来自于A项目试运行所产生的现金流。筹资预算工作的目的就在于事前规划,其目标在于不因预算提前安排而形成资本闲置浪费,或者因安排滞后而延误工期。

5.资本预算的执行与调控。编制出的资本支出预算只是项目投资概算,它必须成为监控项目进度的依据,只有这样才能实现预算的控制功能。当然,由于市场变化,很多投入品的价格也会发生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考虑对某些预算项目进行必须的调整,包括项目内调整和对整个资本支出项目的预算追加。按预算管理的逻辑,任何预算目标的调整与追求,都必须置于一定的程序并行使有效的决策,资本预算的调整与追加也不例外。

6.资本预算支出反馈与事中评价。一项成功的投资需要对项目进行持续地监控及审查,项目选择及其预算编制仅仅是资本预算发挥其应有功效的一个开端。如果没有预算反馈和事中评价,资本预算管理的作用将会大打折扣。事实上,反馈系统的建立有助于项目控制,包括项目内的预算支出控制和项目外项目的控制(6)。如何将反馈与事中评价落到实处?为此需要建立起资本预算管理中的责任会计体系,即,针对某一预算主体设置责任控制中心,该中心并不是通常所说的利润中心、成本费用中心或投资中心,而是一个实实在在的资本支出中心,该中心的责任就在于按照责任预算的数量与范围正确地安排资本投入,保证所支出的资本是在预算控制范围之内的,所支出的资本是按照既定用途投入的,其最终目标是保证实际支出总额在符合工程设计要求的前提下不超过原来的预算控制线。为此,财务部门应强化对工程预决算管理,规范账户核算内容与程序,并建立相应的报告制度。

7.资本支出预算的项目审计。资本预算管理效果的好坏需要通过事中过程监控与事后项目审计来评价,事中控制是为了保证项目进度及资本支出的合理性,事后审计则是对责任预算主体

进行评价的重要环节,离开事中监控与事后审计,资本预算无法从管理上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资本预算中的项目审计不仅要介入到事中或事后,而且还要介入到事前,即建立一套有关项目资本支出预算的审计系统,包括事前经济效益审计、项目建设中的各类建设合同审计和事后决算前项目工程审计。工程没有经过审计,就不能办理工程决算和转为固定资产的手续;同样,没有审计,不能任意划转材料采购和工程资金。资本预算管理中审计功能,比任何其他预算形式下的管理,其发挥的作用都大(7)。从上述对项目审计的范围与定义可以看出,项目审计并不完全等于西方的项目事后审计,西方的项目事后审计强调对预算假设进行检讨与评价,而我们在这里强调的项目审计则是全方位的。

上述只是对资本预算管理过程进行简单的描述。我们认为,必须将资本预算纳入企业正常预算管理的轨道,只有这样,才能发挥预算在资本支出中控制作用。

(四)资本预算管理的环境与条件从资本预算运行环境看,我们认为有三个主要问题必须解决:一是公司治理与预算权限划分问题;二是具体实施中的行为规范问题(8);三是资本预算执行与责任考评制度,即明确项目预算的责任人,并对其行为进行量化考核。为此,需要明确资本预算决策人和执行人的责任,并建立相应的问责制度,回答诸如:(1)谁将对项目可行性进行最后的审批和决策?(2)谁拥有权力对已经通过的资本支出预算进行调整和修正?(3)谁将对资本预算的实际效果进行考核?(4)如何在组织内部确定相应的投资和责任主体?(5)如何确定资本预算的管理责任控制体系?(6)如何形成内部资本支出的责任会计体系与责任报告体系?即谁对报告的真实性负责、谁来接受责任报告、谁来评价报告等;(7)如何将资本支出预算与责任主体的业绩挂钩?(8)如何评价资本支出责任中心的管理业绩?等等一系列问题。

三、如何强化我国企业的资本预算管理应该说,我国目前各种不同的企业,在新项目上马之时都已经进行不同程度的可行性研究,我们认为这是一种进步。但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是:(1)部分可行性研究等同于“可批性”研究;(2)项目可行性研究方法与技术应用不成熟;(3)项目上马后的资本实际支出总额往往高出资本预算总额很多;(4)大量“三边”工程存在,即边设计、边施工、边审批,没有正常的决策程序与资本预算规则,也谈不上预算对资本支出的实际控制;(5)项目资本普遍存在被挪用的现象;(6)一些企业在进行大型成套项目或设备投资的同时,还搞了一些预算外的小项目和非正常设备开支;等等。所有

XX公司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设计

XX公司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设计

摘要 中国有句古话:“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企业资源的优化使用和成本的控制都应该从计划开始,预算是最重要的一种计划。在失败的企业中,90%没有计划。企业的资源是有限的,而企业的资金更是稀缺,所以,如何让企业的资金用在最需要的地方,如何让企业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用,如何以尽可能小的投入得到尽可能大的产出,是每个企业都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甚至是作为企业最重要的使命。 本论文以XX公司的实际预算管理情况为提材,从理论与实务两方面入手,并使两者有机的结合。在对XX公司预算的相关背景和内容作出初步的介绍后,研究XX公司在现行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然后着重设计一套符合XX公司进行全面预算管理的运作模式,并按照实施预算管理的逻辑顺序及重要的关注点,逐步的介绍预算编制的环节及步骤,先对其相关理论作简单的说明,然后对XX 公司的预算的执行和控制方法作详细的介绍。这样的框架,有利于预算管理有较强的可操作性,突出课题的应用价值。 企业采用全面预算管理模式、通过计划、执行和反馈,对企业的资源进行规划,分配和监督使用,去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责任中心的建立、责任预算的编制、责任预算的执行、预算执行结果分析和反馈,以及在预算执行过程中所必须遵循的原则和所使用的各种分析方法,构成一个完整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为企业有效利用资源和控制支出发挥重要作用。 在国外,全面预算管理是许多企业最基本的管理体系之一,很多企业,包括很多中小企业都采用了这个管理模式,在这篇论文中,作者正是运用了这种管理模式,对XX公司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和探讨,这样,可以做为别的企业的信息借鉴,并选用对自己适用的内容。 实践证明,全面预算管理是实现标准化协调方式的一个很好的手段,也是目前较为有效的重要管理工具。本论文根据XX公司的具体情况,为XX公司的全面预算管理方案体系构建一个管理平台,是XX公司建立并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方法指南。 关键词:毕业论文;全面预算;体系设计

财务管理系统设计方案

1.1财务管理系统解决方案 通过对新医院财务会计制度的全面分析,结合医院的业务实际,医院的会计核算工作主要包含内容如下: 医院的会计核算工作主要从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费用几个要素展开,全面记录医院的资金流动变化过程,披露医院的整体财务状况,为医院算一笔大账。财务管理系统核心是提高核算的效率和准确度,并尽可能多地将业务环节纳入管理,使得财务核算的工作变得可以追踪,真正为管理服务。 1.1.1业务规划建议 伴随着新医院财务会计制度的执行落实,财务管理系统的建设必须密切贴合新制度的要求及其医院的实际工作需要,按照以下目标规划突出重点进行建设: 1、根据新财务会计制度要求,建立满足医院核算需要的财务核算体系 和报表体系; 2、实现对现金银行等重点流动资产的日记账管理,并能够自动与银行

账对账; 3、根据现金流入流出,实现现金流量项目自动分配,并出具现金流量表; 4、实现医院债权债务的科学管理,管理每一笔应付款、应收款,按规定计提坏账准备; 5、实现科教、财政、其他项目的收入、支出、结余管理,保证项目资金专款专用,监控项目执行情况; 6、实现按照多资金来源登记各个固定资产的原值并计提折旧等,满足财务对资产多资金来源区别管理的需要; 7、实现财政基本补助支出备查簿自动按功能分类和经济分类登记,节省财务人员工作量,保证核算准确性; 8、实现与预算管理、成本管理、物资资产管理等系统紧密集成,数据共享; 9、通过收支自动结转,结余自动分配等,实现复杂并且规范业务的自动化处理,提高财务核算效率。 1.1.2业务流程设计

根据管理需要,提供一个集成的、一体化的财务管理系统,紧密贴合新制度设计。整个财务管理的核心是账务处理和报表输出。围绕着账务处理,提供新制度特色的备查薄管理、固定(无形)资产管理、项目管理、现金流量、收支结转、结余分配等全面功能。实现财政基本补助支出备查,多种资金来源的资产管理,实现财政、科教等项目的资金使用全过程管理,完成现金流量表的快速编制,实现收支结余和结余分配的准确快速处理。在账务处理之后自动接受预算的事中控制,核算完成之后,各种财务报表、分析报表自动产生。 财务管理系统的设计核心理念是“财务业务一体化”,往来、收付款、出纳、现金银行、工资、固定资产、物资的采购和领用、固定资产的采购与计提折旧、低值易耗品的领用和费用计提、无形资产的增加与摊销等与财务相关的业务相对独立,每一个模块管理一项特殊的业务,业务发生的过程与财务凭证相关的自动生成财务凭证,来自于凭证的信息也可以同步传递到业务管理模块,这就形成了一个更广意义的财务管理范畴。

预算管理制度设计

第5章预算精细化管理 5.2 预算管理制度设计 5.2.1 全面预算管理制度 下面是某公司制定的全面预算管理制度,供读者参考。 全面预算管理制度 第1章总则 第1条全面预算通过合理分配企业人、财、物等战略资源协助企业实现战略目标,并对战略目标的实施进度和费用支出进行控制。 第2条全面预算是对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一般为1年)各项业务活动、财务表现等方面的总体预测。 第3条编制依据。 1.国家相关法规政策和方针,国内外经济环境及消费市场发展趋势。 2.公司上一年度实际经营情况和本年度预计的内、外部环境变化因素。 3.本公司预算管理办法。 第4条编制范围。 全面预算的编制范围包括公司所有收、支项目。分公司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将预算具体划分为经营预算、投资预算和财务预算三大类。经营预算和投资预算,都必须以货币的形式反映在财务预算内。 1.经营预算:是对企业日常发生的各项基本经营活动做出的预算。具体包括销售预算、生产预算、材料采购预算、人工预算、制造费用预算、单位生产成本预算、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预

算等。 2.投资预算:是在资本性支出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编制的预算。具体反映何时投资、投资多少、资金来源和投资收益等。 3.财务预算:是反映预算期内有关现金收支、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预算。具体包括现金预算、预算损益表、预算资产负债表。 第5条编制原则。 预算的编制要遵循合法性、可行性、客观性、科学性和经济性原则。 第2章组织机构和权责分配 第6条公司成立预算管理委员会。预算管理委员会是公司预算管理的最高决策机构,由公司总经理、副总经理、总会计师和各部门负责人组成。 第7条公司预算管理委员会的主要职责。 1.负责讨论制定、修订公司有关预算管理的制度或办法。 2.讨论决定总公司及各分(子)公司经营预算、投资预算、财务预算中上报的预算指标。 3.讨论决定总公司各部室和分(子)公司预算考核办法及兑现方案。 4.讨论决定总公司各部室和分(子)公司年度预算考核指标的重要调整及考核办法的修订。 5.接受并讨论分析预算执行报告。 第8条公司各部门在预算管理中的职责。 1.市场营销部负责分(子)公司销售收入、销售费用的预算审批;负责分(子)公司材料采购的预算管理,负责参与工程投资及生产用设备采购的预算管理等。 2.生产管理部在预算管理方面的职责如下。 (1)负责分(子)公司生产计划的审批。 (2)参与分(子)公司产品原料成本、燃料动力的预算管理。

某企业预算管理方案设计报告

目录 序言——预算管理的产生与发展 (142) 第一部分预算管理的基本问题 (144) 第一章什么是预算管理 (144) 第二章预算管理的目的与原则 (145) 一、预算管理的目的 (145) 二、预算管理的特征 (146) 三、预算管理的原则 (146) 第三章预算管理与公司战略的关系 (146) 一、不同的发展时期的战略决定不同的预算管理重点 (146) 二、不同层级的战略重点决定不同层级的预算重点 (148) 第四章预算管理的实施基础 (149) 一、领导重视 (149) 二、全员参与 (149) 三、健全内部管理制度 (149) 四、完善管理信息系统 (149) 第三部分北兴特钢预算管理规划 (150) 第五章北兴特钢预算管理现状分析 (150) 一、公司管理的重点是尽快提高市场占有率 (150) 二、组织体系及控制制度需要磨合 (150) 三、业务预算的准确性难以达到很高的高度 (150) 四、结论:北兴特钢实施预算管理的必要性 (151) 第六章北兴特钢预算管理规划 (151) 一、预算内容的选择 (151) 二、预算编制方法的选择 (152)

三、北兴特钢预算管理规划 (152) 预算管理方案设计 序言——预算管理的产生与发展 预算管理是一种实践性科学,自20世纪20年代在美国通用电器公司、杜邦公司、通用汽车产生之后,这一方法很快成为大型现代工商企业的标准作业程序。从最初的计划、协调生产发展成为现在的兼具控制、激励、评价等功能的一种综合贯彻企业战略方针的经营机制,从而处于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核心位置。著名管理学教授戴维·奥利认为,全面预算是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几个能把组织的所有关键问题综合在一个体系之中的管理控制方法之一。80年代的一项对美国400家大型公司的调查研究表明,当时几乎所有的大型美国公司都运用了预算这一方法,如表所示: 在我国,企业计划由来已久。但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计划首先关注的是安全生产,只要按时完成产品生产任务就行了,利润上缴国家,亏损由国家弥补,计划中的成本效益观念淡薄。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化,国有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中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在不断转换经营机制,不少企业开始推行目标利润——目标成本管理,对未来的工作也从“计划”转变为“预算”。这并不是简单的“文字游

浅谈预算编制体系的合理设计

论文关键字:财务预算体系设计论文摘要:财务预算是组织对未来经营规划控制的总体安排,是一种重要的企业内部管理工具。财务预算体系具有系统性特征。预算编制体系的合理设计则是财务预算内容的关键第一步。企业编制财务预算要形成“紧链条式”的预算指标及体系,以资产、负债、收入、成本、费用、利润、资金等要素为预算的核心指标,并构成“紧链条式”的有机结合,以使各项预算指标彼此呼应、紧密衔接。预算管理的“紧链条”还体现在预算的编制程序上,要依据财务管理关系,层层组织做好各级子企业财务预算编制工作;一套科学、合理、完整并付诸实施的预算,须经“上下结合、分级编制、逐级汇总”的必要程序;与此相适应,企业应当建立健全财务预算编制制度,包括战略、研发、财务、营销、生产、供应、设备、质量管理、人力资源、企业管理等在内的各个职能部门,必须相互协调,通力合作,严格执行企业财务预算编制程序,全面配合开展财务预算管理工作。一、设计关键预算驱动因素设计预算编制体系,就是要找到影响组织经营的关键因素,并将这些关键因素落实到相关业务单位。预算关键驱动因素是指和行业特点密切相关的、直接影响组织经营成果的关键因素关键驱动因素随行业差异而不同。组织要根据所处的行业设计自己的关键驱动因素。以制造业为例,销售数量、销售单价、单位定额、单位成本等均被认为是关键的预算驱动因素。二、多维度使预算编制细化预算管理维度是指和组织业务特点紧密相关的、用来细化组织预算编制的角度,也是后期预算执行分析的角度,有助于组织决策者从不同角度了解组织资源配置情况,也有利于其从这些角度了解预算执行情况,提高预算对决策的支持能力。以销售预算为例,它不仅仅体现的是产品,更要从客户、行业、区域、渠道、销售人员、时间等角度综合考虑,从而来达到细化预算的目标。三、建立由业务预算、资本预算驱动的全面预算完整模型由业务部门广泛参与的业务预算和资本预算是编制财务预算的基础和前提。只有准确的业务预算才能确保准确、完整的财务预算。编制财务预算,首先以销售(业务)预算的销售收入为起点,以现金流量的平衡为条件,最终通过预算损益表及预算资产负债表综合反映组织的经营成果及财务状况。财务预算的一系列报表及数据,环环紧扣、相互关联、互相补充,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四、坚持责权利清晰原则责权利清晰原则是保障预算能够顺利执行的前提,避免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出现相互扯皮、相互推诿现象。预算体系的基本设计框架是将组织内各部门的预算按照责权利清晰原则分为直接可控预算、间接可控预算、分摊可控预算、不可控预算等。五、考虑会计核算基础为了对预算执行过程进行监管分析,预算维度和会计核算科目的明细程度应尽可能一致。在设计预算体系时,预算明细程度可以适当超前,并以此推动核算管理的不断精细化。[!--empirenews.page--][1][2]下一页六、形成“紧链条式”的预算指标及其体系,以资产、负债、收入、成本、费用、利润、资金等要素为预算的核心指标,并构成“紧链条式”的有机结合,以使各项预算指标彼此呼应、紧密衔接。预算管理的“紧链条”还体现在预算的编制程序上,要依据财务管理关系,层层组织做好各级子企业财务预算编制工作;一套科学、合理、完整并付诸实施的预算,须经“上下结合、分级编制、逐级汇总”的必要程序;与此相适应,企业应当建立健全财务预算编制制度,包括战略、研发、财务、营销、生产、供应、设备、质量管理、人力资源、企业管理等在内的各个职能部门,必须相互协调,通力合作,严格执行企业财务预算编制程序,全面配合开展财务预算管理工作。七、对费用预算进行分类管理费用预算是组织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中需要重点管控内容之一。为了有效对费用进行管控,首先需要对费用进行划分,以根据不同费用的特点采取相应的管控措施。费用分类可按照以下三种角度进行划分: 1.按照费用的习性不同对费用进行分类根据费用习性将费用区分为固定费用和变动费用,对于固定费用通常可参照历史数据进行控制,而对于变动费用需要对其业务量和单位消耗定额进行管理。 2.按照费用的驱动因素不同对费用进行分类按照费用的驱动因素不同可以将组织费用划分为与人员相关的人力资源费用、与业务相关的业务费用、与设备相关

预算管理方案设计

目录 序言——预算管理的产生与发展143 第一部分预算管理的基本问题146 第一章什么是预算管理146 第二章预算管理的目的与原则148 一、预算管理的目的148 二、预算管理的特征148 三、预算管理的原则149 第三章预算管理与公司战略的关系149 一、不同的发展时期的战略决定不同的预算管理重点149 二、不同层级的战略重点决定不同层级的预算重点153 第四章预算管理的实施基础153 一、领导重视153 二、全员参与154 三、健全内部管理制度154 四、完善管理信息系统154 第三部分北兴特钢预算管理规划155 第五章北兴特钢预算管理现状分析155 一、公司管理的重点是尽快提高市场占有率155 二、组织体系及控制制度需要磨合155

三、业务预算的准确性难以达到很高的高度155 四、结论:北兴特钢实施预算管理的必要性156 第六章北兴特钢预算管理规划158 一、预算内容的选择158 二、预算编制方法的选择158 三、北兴特钢预算管理规划159 预算管理方案设计 序言——预算管理的产生与发展 预算管理是一种实践性科学,自20世纪20年代在美国通用电器公司、杜邦公司、通用汽车产生之后,这一方法很快成为大型现代工商企业的标准作业程序。从最初的计划、协调生产发展成为现在的兼具控制、激励、评价等功能的一种综合贯彻企业战略方针的经营机制,从而处于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核心位置。著名管理学教授戴维·奥利认为,全面预算是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几个能把组织的所有关键问题综合在一个体系之中的管理控制方法之一。80年代的一项对美国400家大型公司的调查研究表明,当时几乎所有的大型美国公司都运用了预算这一方法,如表所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