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教机械手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plc的工业机械手运动控制系统设计》开题报告

(5)根据控制系统的控制要求和所选PLC的I/O点的情况及高功能模块的情况,设计PLC用户程序,此时可采用梯形图、助记符或流程图语言的用户程序。PLC的用户程序体现了按照正确的顺序所要求的全部功能及其相互相关,编程时可用编程器或者计算机直接编程、修改,同时也可对PLC的工作状态、特殊功能进行设定。
由于劳力成本的逐步增加以及许多工厂和加工中心工作环境恶劣,采用机械手代替工人进行上下料必然会成为未来的一种发展趋势。欧美等发达国家早已采用机械手来代替人工上下料,从毛坯到加工成成品,整套生产线全部采用机械手来完成,己成为现代加工生产技术的主流发展方向。
三、研究内容、预计创新点和难点
在制造机械制造行业中机器人的更新换代,还有技术发展还是很快的。在本次设计中,设计了机械手控制系统,这样一个机器人的控制系统,该系统使用PLC可编程控制器,详细的介绍了通过PLC控制机械手运动的建模过程,通过这些编程还有设计能够达成的一些功能,实现机械手的运动。
(6)对所设计的PLC程序进行调试和修改,直至PLC完全实现系统所要求的控制功能。
五、主要参考文献
[1] 崔屹嵘, 吕栋腾. 晶圆机械手PLC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 自动化与仪器仪表, 2019(10):26-29.
[2] 温毅, 李哲宇, 康文凯,等. 一种基于PLC的机械手控制系统设计[J]. 科技视界, 2020(15):3.
(2)被控系统基本动作有上升、下降、左转、右转、加紧、放松。本设计初步设想完成一次单循环机械手需完成八个顺序动作,确定这些动作之间的关系及完成这些动作的顺序。
(3)分配输入、输出设备,即确定哪些外围设备是送信号给PLC的,哪些外围设备是接受来自PLC的信号的,同时还要将PLC的输入、输出点与之一一对应,对I/O进行分配。在此基础上确定PLC的选型,本设计所选择的是西门子S7-200系列PLC
基于FreeRTOS与远程姿态控制的机械手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FreeRTOS 与远程姿态控制的机械手控制系统设计叶烁,梁国威,屈福康(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广州511325)摘要:介绍了一种基于FreeRTO S 与远程姿态控制的机械手控制系统设计思路,整个系统分为柔性欠驱动机械手、机 械手末端执行器控制系统和无线姿态控制系统三大部分。
分析了系统的硬件设计和控制系统的程序设计,采用人体手 部姿态角变化对机械手末端姿态进行闭环控制,以及在机械手抓取物体时对机械手表面压力进行实验。
实验结果表明: 机械手可以实现手指姿态的跟随控制,完成单指控制、多指控制、张开、合拢等动作,接触物体到抓取物体的过程较为平 稳。
关键词:机械手;远程姿态控制;柔性 中图分类号:TP 242文献标识码:A0引言机器人技术是高科技人工智能应用领域不可缺 失的组成部分,如何利用机器人代替人类进行危险 实验,受到越来越多科研工作人员的关注[11。
为了提高操作者的安全性,各个领域都试用了远程机械手 协同操作系统。
1958年美国的联合控制公司生产了 世界上第一台机械手,使用示教型控制系统。
1974 年,瑞典ABB(Asea Brown Boveri )机器人公司研制出 了代号为“IRB 6”的机器人,主要控制方式为远程电 控。
2013年,美国体感控制器制造公司Leap 发布了 体感控制传感器Leap Motion。
Leap Motion 体感控制 传感器使用双目视觉建立三维空间,以捕获和分析 手势运动信息并用于人工智能和运动控制的二次开 发。
慕尼黑大学Schwarz 等人通过MEMS (Micro - Electro-Mechanical System ) 传感器收集并识别 了手的 动作轨迹,进而完成了医疗室中医生与计算机的同 步操作。
斯坦福大学Dowling 等人在前交叉韧带损伤 的监测和膝关节的识别的研究中使用了惯性MEMS 传感器,发现采集传感器的反馈信息能够有效地减 少在跳跃过程中膝关节受伤的概率。
机械手设计毕业设计机械手参考

摘要在机械制造业中,机械手已被广泛应用,大大地改善了工人的劳动条件,显著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快了实现工业生产机械化和自动化的步伐。
本文通过对机械手的组成和分类,及国内外的发展状况的了解,对本课题任务进行了总体方案设计。
确定了机械手用三自由度和圆柱坐标型式。
设计了机械手的夹持式手部结构;以及设计了机械手的总体结构,以实现机械手伸缩,升降,回转三个自由度及手爪的开合。
驱动方式由气缸来实现手臂伸缩和升降,异步电机来实现机械手的旋转。
运用了FX 系列可编程序控制器(PLC)对上下料机械手进行控制, 论述了电气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 控制软件结构以及手动控制程序和自动控制程序的设计。
关键词:机械手,气缸,可编程序控制器目录摘要 (I)1 绪言 (1)1.1 机械手的概述 (1)1.2 我国机械手的发展 (1)1.3 气动机械手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 (3)1.4 PLC概念的由来和产生 (5)1.5 本课题设计要求 (8)2 机械手的总体设计方案 (9)2.1 机械手的系统工作原理及组成 (9)2.2 机械手基本形式的选择 (10)2.3 驱动机构的选择 (11)2.4 机械手的技术参数列表 (11)3 机械手的机械系统设计 (13)3.1 机械手的运动概述 (13)3.2 机器人的运动过程分析 (14)4 机械手手部结构设计及计算 (15)4.1 手部结构 (15)4.2 手部结构设计及计算 (16)4.3 夹紧气缸的设计 (18)5 机械手手臂机构的设计 (24)5.1 手臂的设计要求 (24)5.2 伸缩气压缸的设计 (24)5.3 导向装置 (29)6 机械手腰部和基座结构设计及计算 (30)6.1 结构设计 (30)6.2 控制手臂上下移动的腰部气缸的设计 (30)6.3 导向装置 (34)6.4 平衡装置 (34)6.5 基座结构设计 (35)7 气动系统设计 (38)7.1 气压传动系统工作原理图 (38)8 机械手的PLC控制系统设计 (40)8.1 可编程序控制器的选择及工作过程 (40)8.2 可编程序控制器的使用步骤 (41)8.3 机械手可编程序控制器控制方案 (41)9 总结 (55)参考文献 (56)1 绪言1.1 机械手的概述机械手(又称机器人,机械人,英文名称:Robot),在人类科技发展史上其来有自。
基于PLC的机械手动作监控系统设计

基于PLC的机械手动作监控系统设计基于PLC的机械手动作监控系统设计摘要工业生产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工业生产上机电一体化的应用越来越多,机械设备中的自动控制成分越来越重要。
由于有些工人在工作的时候经常受到高温、低温或有害气体的危害,甚至危及生命。
这些工作不得不用机器代替,因此机械手就诞生了。
机械手是机器人的关键部件,在自动化车间中可以运送物料和工艺的操作。
机械手通过可编程控制器的编程,按照控制要求完成各种规定的动作,可以提高加工精度、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本文根据PLC的工业控制和计算机监控的相关理论,按照工业机械手动作的控制要求,完成了其运动控制的设计以及组态监控系统的设计,对控制系统的各个流程即总体结构、控制流程以及构成系统模块进行了研究。
本次设计采用的可编程控制器为:S7-200系列。
关键词:机械手,PLC,监控Design of manipulator motion control system based on PLCABSTRACTIndustrial production develop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s a result, the application of mechanotronics can be found more and more easily in industrial production. Besides, the automatic control components also become increasingly important. It is a fact that some workers are always suffered from the high temperatures, low temperatures and even some harmful gases. These factors may even do great harm to their lives. This kind of work must be done by machines so that the machine hand is produced. The machine hand is the key component of the robot. It can deliver the material and operate the machine during the industrial production. The machine hand is controlled by programmable controller and does the actions according the orders which it has accepted. It can improve the accuracy, increase the productivity and reduce the costs.Based on the theory of industrial control and computer monitoring of the PLC and the control requirements of industrial robot movement, the design and configuration of the monitoring system design of its motion control, process control systems for the individual are completed. The overall structure of the control process and constitute system modules were studied at the same time. The programmable controller which the design uses is: S7-200.KEY WORDS: Manipulator, PLC, Monitor目录前言 (1)第1章绪论 (3)1.1 机械手的概述 (3)1.2 国内外机械手的发展 (3)1.2.1机械手发展 (3)1.2.2机械手的分类 (4)1.3 可编程控制器(PLC) (6)1.3.1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介绍 (6)1.3.2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发展过程 (6)1.3.3 PLC硬件系统组成 (6)1.3.4 PLC工作原理 (7)1.4 课题研究的意义 (7)第2章系统的硬件设计 (9)2.1控制要求 (9)2.2主电路设计 (9)2.3硬件的选型 (10)2.3.1 PLC的选型 (10)2.3.2限位开关 (12)2.3.3开关按钮 (12)2.3.4电气元件明细表 (12)2.4 I/O分配表及其端子接线图 (13)2.4.1 I/O分配表 (13)2.4.2 PLC的外部接线图 (13)第3章系统软件设计 (14)3.1 工作流程图 (14)3.2 顺序功能图 (14)3.3 梯形图 (17)3.4 编程软件 (21)3.4.1 STEP7—Micro/WIN32简介 (21)3.4.2 STEP7—Micro/WIN32使用 (23)第4章组态 (25)4.1组态的介绍 (25)4.1.1 组态概述 (25)4.1.2 组态发展、功能和特点 (25)4.2组态画面设计 (26)4.2.1组态的画面 (26)4.2.2设备和变量的定义 (30)4.2.3动画连接 (32)4.3组态程序 (33)第5章硬软件调试 (34)5.1程序调试 (34)5.2组态演示 (35)结论 (39)谢辞 (40)参考文献 (41)外文资料翻译 (43)前言机械手动作监控系统是由美国最先开始研究的。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三菱FX系列PLC的机械手控制系统设计

可编程控制器是在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继电器控制技术的发展基础上开发起来的,现已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的各个领域。它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用编写的程序进行逻辑控制、定时、计数和算术运算等,并通过数字量和模拟量的输入/输出来控制机械设备或生产过程。
高可靠性(1)所有的I/O接口电路均采用光电隔离,使工业现场的外电路与PLC内部电路之间电气上隔离;(2)各输入端均采用R-C滤波器,其滤波时间常数一般为10~20ms;(3)各模块均采用屏蔽措施,以防止辐射干扰;(4)采用性能优良的开关电源。(5)对采用的器件进行严格的筛选;(6)良好的自诊断功能,一旦电源或其他软,硬件发生异常情况,CPU立即采用有效措施,以防止故障扩大;(7)大型PLC还可以采用由双CPU构成冗余系统或有三CPU构成表决系统,使可靠性更进一步提高。
同时,借助组态软件的辅助作用,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工作效率。因此,在自动化机床和综合加工自动生产线上,目前几乎都设有机械手,以减少人力和更准确地控制生产的节拍,便于有节奏地进行生产。
工业机械手是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一种高科技自动化生产设备。工业机械手是工业机器人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的特点是可通过编程来完成各种预期的作业任务,在构造和性能上兼有人和机器各自的优点,尤其体现了人的智能和适应性。机械手作业的准确性和各种环境中完成作业的能力,在国民经济各领域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机械手主要由执行机构、驱动机构和控制系统构成。
执行机构包括手部、手臂和躯干。手部装在手臂前端,可以转动、开闭手指。机械手手部的构造系统模仿人的手指,分为无关节、固定关节和自由关节三种。手指的数量又可以分为二指、三指、四指等,其中以二指用得最多。可根据夾持
对象的形状和大小配备多种形状和尺寸的夹头,以适应操作的需要。本设计采用二指的构造。手臂的作用是引导手指准确地抓住工件,并运送到所需要的位置上。为了使机械手能够正确地工作,手臂的三个自由度都需要精确地定位。总之,机械手的运动离不开直线移动和转动二种,因此它采用的执行机构主要是直线液压缸、摆动液压缸、电液脉冲马达、伺服液压马达、交流伺服电动机、直流伺服电动机和步进电动机等。躯干是安装手臂、动力源和各种执行机构的机架。
基于S7-300的机械手臂自动控制系统说明书

摘要随着自动化生产程度的提高,PLC 在生产控制系统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本设计是基于西门子公司S7-300可编程控制器,设计了机械手臂PLC控制的自动控制系统。
该工艺过程主要是完成对电机的控制。
系统主要由变频器、转台电机、液压泵电机、采样头电机、输送机、破碎机、缩分机、收集器以及控制系统组成。
通过对系统主电路、控制电路设计,给出了机械手臂自动控制系统完整的硬件接线图和流程图。
根据机械手臂的生产工艺要求,设计并使用STEP 7编制了一套适用于该生产工艺的梯形图。
利用Simens公司的Wincc完成了机械手臂的监控界面。
本设计过程中涉及较多的开关量输入输出点,故选用配置灵活的模块式结构PLC 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与处理效率。
关键词: S7-300;机械手臂;自动控制AbstractWith the improvement of automatic production, the PLC application in production control system is also more and more broad. This design based on the Siemens S7-300 programmable controller, PLC controlled robotic arm designed automatic control system. The key is to complete the process of motor control. System mainly consists of inverter, turntable motor, hydraulic pump motor, the sampling hea d and the motor, conveyor, crusher, reduced extension, the collector and the control system.Through the design of system main circuit and control circuit, gives the complete hardware of the control system wiring diagrams and flow charts.According to the mechanical arm's technique of production's request, Design and use STEP 7 for the preparation of a ladder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Wincc by Simens company completed a mechanical arm monitoring interface.This design involves more switches quantity input output spot, the simulation quantity input output spot, therefore selects input output disposition nimble module type structure PLC to enhance the system the reliability and the processing efficiency.Key Words:S7-300;Mechanical arm;Automatic control目录第一章绪论 (1)1.1设计背景 (1)1.2设计目的 (1)1.3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趋势 (2)1.4设计原则 (3)第二章系统方案设计 (4)2.1设计依据 (4)2.2各部分功能分述 (5)2.2.1 采样过程 (5)2.2.2 制样过程 (5)2.3控制方案的比较、论证和确定 (5)2.3.1 方案的比较 (5)2.3.2 方案论证及确定 (8)2.4系统结构图 (9)第三章系统硬件设计 (10)3.1设计依据 (10)3.2硬件设计 (10)3.3电动机选型 (14)3.4变频器设计 (15)3.4.1 概述 (15)3.4.2 变频器分类 (15)3.4.3 变频器的组成、工作原理及控制方式 (15)3.4.4 变频器选择 (18)3.5硬件地址配置 (20)3.6控制系统模块选择 (22)3.6.1 设计依据 (22)3.6.2 S7-300系列PLC组成 (23)3.6.3 S7-300PLC特点 (24)3.6.4 模块选择 (24)第四章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32)4.1软件设计分析 (32)4.2系统流程图 (32)4.3STEP7编程过程 (37)4.3.1 建立工程 (37)4.3.2 硬件配置 (37)4.3.3 STEP 7编程 (38)第五章组态画面设计 (40)5.1组态软件概述 (40)5.2WINCC的介绍 (40)5.3画面组态 (40)5.3.1 建立主界面 (40)5.3.2 建立手动控制界面 (41)5.3.3 动作过程 (42)第六章 S7-300与WINCC通讯 (43)总结 (46)参考文献 (47)英文翻译原文 (48)英文翻译译文 (60)致谢 (69)附录 (70)第一章绪论1.1 设计背景机械手是在自动化生产过程中使用的一种具有抓取和移动工件功能的自动化装置,它是在机械化、自动化生产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装置。
画出工业机器人的控制系统基本原理框图并用文字简要说明

画出工业机器人的控制系统基本原理框图并用文字简要说明机器人的基本工作原理现在广泛应用的工业机器人都属于第一代机器人,它的基本工作原理框图如下所示。
示教也称为导引,即由用户引导机器人,一步步将实际任务操作一遍,机器人在引导过程中自动记忆示教的每个动作的位置、姿态、运动参数、工艺参数等,并自动生成一个连续执行全部操作的程序。
完成示教后,只需给机器人一个启动命令,机器人将精确地按示教动作,一步步完成全部操作,这就是示教与再现。
机器人的机械臂是由数个刚性杆体和旋转或移动的关节连接而成,是一个开环关节链,开链的一端固接在基座上,另一端是自由的安装着末端执行器(如焊枪),在机器人操作时,机器人手臂前端的末端执行器必须与被加工工件处于相适应的位置和姿态,而这些位置和姿态是由若干个臂关节的运动合成的。
因此,机器人运动控制中,必须要知道机械臂各关节变量空间和末端执行器的位置和姿态之间的关系,这就是机器人运动学模型。
一台机器人机械臂的几何结构确定后,其运动学模型即可确定,这是机器人运动控制的基础。
机器人机械手端部从起点的位置和姿态到终点的位置以及姿态的运动轨迹空间曲线叫做路径。
轨迹规划的任务是用一种函数来“内插”或“逼近”给定的路径,并沿时间轴产生一系列“控制设定点”,用于控制机械手运动。
目前常用的轨迹规划方法有空间关节插值法和笛卡尔空间规划两种方法。
当一台机器人机械手的动态运动方程已给定,它的控制目的就是按预定性能要求保持机械手的动态响应。
但是,由于机器人机械手的惯性力、耦合反应力和重力负载都随运动空间的变化而变化,因此要对它进行高精度、高速度、高动态品质的控制是相当复杂且困难的。
目前工业机器人上采用的控制方法是把机械手上每一个关节都当做一个单独的伺服机构,即把一个非线性的、关节间耦合的变负载系统,简化为线性的非耦合单独系统。
(完整版)搬运机械手PLC控制系统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优秀论文审核通过未经允许切勿外传设计题目搬运机械手PLC控制系统设计学生姓名孙飞龙专业班级机电一体化(1)班指导老师张兰仙机电工程系搬运机械手PLC控制系统设计毕业设计摘要随着工业自动化的普及和发展,控制器的需求量逐年增大,搬运机械手的应用也逐渐普及,主要在汽车,电子,机械加工、食品、医药等领域的生产流水线或货物装卸调运, 可以更好地节约能源和提高运输设备或产品的效率,以降低其他搬运方式的限制和不足,满足现代经济发展的要求。
本机械手的机械结构主要包括由两个电磁阀控制的液压钢来实现机械手的上升下降运动及夹紧工件的动作,两个转速不同的电动机分别通过两线圈控制电动机的正反转,从而实现小车的快进、慢进、快退、慢退的运动运动;其动作转换靠设置在各个不同部位的行程开关(SQ1---SQ9)产生的通断信号传输到PLC控制器,通过PLC内部程序输出不同的信号,从而驱动外部线圈来控制电动机或电磁阀产生不同的动作,可实现机械手的精确定位;其动作过程包括:下降、夹紧、上升、慢进、快进、慢进、延时、下降、放松、上升、慢退、快退、慢退;其操作方式包括:回原位、手动、单步、单周期、连续;来满足生产中的各种操作要求。
关键词:搬运机械手,可编程控制器(PLC),液压,电磁阀目录前言 (1)第一章机械手的概况1.1 搬运机械手的应用简况 (2)1.2 机械手的应用意义 (3)1.3 机械手的发展概况 (3)第三章搬运机械手PLC控制系统设计3.1 搬运机械手结构及" title="下一页">> >> >>| 其动作………………………………………………3.2 搬运机械手系统硬件设计………………………………………………3.3 搬运机械手控制程序设计………………………………………………1 操作面板及动作说明……………………………………………………2 IO分配…………………………………………………………………3 梯形图的设计……………………………………………………………1)梯形图的总体设计……………………………………………………2)各部分梯形图的设计…………………………………………………3)绘制搬运机械手PLC控制梯形图……………………………………结论………………………………………………………………………………谢辞………………………………………………………………………………参考文献…………………………………………………………………………………. 附:语句表梯形图 IO接线图前言机械手:mechanical )和柔性制造单元FMC(Flexible Manufacturing Cell)中重要一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百度文库-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目录0前言 01 课程设计的任务和要求 (1)课程设计的任务 (1)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 (3)2总体设计 (3)PLC的选型端子分配图3 PLC程序设计设计思想... 顺序功能图4程序调试说明结束语参考文献0前言/机械手的积极作用正日益为人们所认识,其一,它能部分地代替人的劳动并能达到生产工艺的要求,遵循一定的程序、时间和位置来完成工件的传送。
因为,它能大大地改善工人的劳动条件,加快实现工业生产机械化和自动化的步伐。
因此,受到各先进单位的重视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加以研究和应用。
尤其在高温、高压、粉尘、噪声的场合,应用得更为广泛。
在我国,近代几年来也有较快的发展,并取得一定的成果,受到各工业部门的重视。
在生产过程中,经常要对流水线上的产品进行分捡,本课题拟开发物料搬运机械手,采用的德国西门子S7-200系列PLC对机械手的上下、左右以及抓取运动进行控制。
我们利用可编程技术,结合相应的硬件装置,控制机械手完成各种动作。
机电传动以及控制系统总是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而发展的。
单就机电而言,它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成组拖动,单电动机拖动和多电动机拖动三个阶段。
所谓成组拖动,就是一台电动机拖动一根天轴,再由天轴通过皮带轮和皮带分别拖动各生产机械,这种生产方式效率低,劳动条件差,一旦电动机放生故障,将造成成组机械的停车;所谓但电动机的拖动,就是用一台电动机拖动一台生产机械,它虽然较成组拖动前进了一步,但当一台生产机械的运动部件较多时,机械传动机构复杂;多电动机拖动,即是一台生产机械的每一个运功部件分别由一台电动机拖动,这种拖动的方式不仅大大的简化了生产机械的传动机构,而且控制灵活,为生产机械的自动化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1课程设计的任务和要求课程设计的任务1)示教机械手控制系统设计2)示教机械手系统示意图如下图所示TO.3Q0.3Q0.2BA 图机械手工作示意图TO.2 go图控制面板示意图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1) 完成示教机械手控制系统的工作循环2) 要求有四种工作方式:手动、回原点、单周期、连续3) 连续时,循环5次结束,声光间断报警5秒4)按停止按钮,完成当前循环后停2总体设计PLC的选型因为在设计程序时总共用到了17个输入信号和8个输出信号,这样CPU勺输入端子要多一些以满足要求,因此在大小球分选系统中用的PLC的选型为西门子S7-200系列的可编程控制器CPU 226 AC/DC继电器。
PLC的主机:选择西门子S7-200系列作为此控制系统的主机。
选用CPU226勺特点,其基本参数如下:本机数字输入:24路数字量输入本机数字输出:16路数字量输出内部存储器位:256位定时器总数:256定时器计数器总数:256计数器电源电压允许范围:AC85~264V输入电流仅CPU最大负载:35/100 m A,AC 240V 电压范围:~电流限制:约端子分配图下酿位上限位右限位左陨瞪上丹左行TW右行夹幣到脸手动回原虎单步Q _______ H单周期连錢启动fsib Ifl-110. 210.3IDA10. 510.610.7ILQ11. 11.1.2T1.312- 112-212-312a12-512-612.7QCL DQCL ]QD・2QO.3◎CL4CJO-5QCL6o---------o --------O ----------o ---------O -------------O ----------C -----------下阵上升宕行左行声报警光报警图端子分配图3 PLC 程序设计设计思想该机械手能完成手动,单步,单周期,连续工作。
自动:当机械手处于起始位置时,上限位开关和左限位开关开关闭合。
将控制旋钮调到连续,按下启动按钮,关闭上限位左限位,自动程序开始运行, 机械手下降,关闭启动按钮。
然后按下下限位开关,机械手开始吸工件并延时is ,延时完后按夹紧到位,机械手上升。
按上限位,机械手右行。
按右限位机械手下降。
按 下限位,机械手放工件并延时is 。
延时完后上升,按上限位和左限位,则左行。
完成 后计数器加一,并重复上述操作则。
手动:开始手动旋钮,与自动不同的是需要自己复位顺序功能图回原点顺序功能图图回原点顺序功能图复位,下降,上升 以位,右行,左行 复位夹紧自动顺序功能图回原点顺序功能图百度文库-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PLC梯形图卜4图公用程序百度文库-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H. i sn 1—I I ~ OiI0J QD.1-H I ~ FOi10 10.2Q0 □11.3QC 2H O10. rQ0 2 UO 0Network 5IQ«I0 4IQ ZQ0 3C» 4—| |——| |——| |——| |_( >11,1 I03 102 (KJ4 Q03T I ——d ——I I ——「r 〕图公用程序梯形图2Hmhrork 310.2ooohietiKMk 4ItO03.2 Ker^k 5blshroric 3an二:工10.-1C.2M4图手动程序梯形图12.1 12.SM1.430:尺>1Q0.2:> Ner^'orfc 2Ml 3 M1.410.4 M1.4M―i-< >~C尺匸C-D,4图回原点程序梯形图百度文库-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图程序开始运行,下降百度文库-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M0.1 10 1 Mie MD3 MQ.2UQ.2 17 I ------------------- Y"1T37------------------ IH TON1Q - FT 1QQ ms 图吸工件,上升,右行,下降百度文库-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IN JON10FT 100 HH 图放工件,上升,左行百度文库-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图计数器加一百度文库-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Net-hVork ■* 5M1.0IH图复位夹紧,上升,下降,左行,右行4程序调试说明仿真软件不能直接收到S7-200的程序代码,必须使用编程软件的导出功能将S7-200 的用户程序转换为扩展名为“ awl”的A S C U文件,然后在下载到仿真PLC中去。
在仿真软件中执行菜单命令“文件”-“装载程序”,在出现的对话框中选择下载什么块,点击“确定”按钮后,在出现的“打开”对话框中双击要下载的*.awl文件,开始下载。
下载成功后,CPU模块上出现下载的A S C U文件名称,同时会出现下载的程序代码文本框和梯形图(见下图)。
图语句表,梯形图执行菜单命令“ PLC”- “运行”,开始执行用户程序。
如果用户程序中有仿真软件不支持的指令或功能,执行菜单命令“ PLC ”-“运行”后,出现的对话框显示出仿真软件不能识别的指令。
点击“确定”按钮,不能切换到RUN模式,CPU模块右侧的“RUN ” LED的状态不会变化。
可以用鼠标点击CPU模块下面的开关板上的小开关来模拟输入信号,通过模块上LED观察PLC输出点的状态变化,来检查程序执行的结果是否正确。
如调试本课设中的手动程序,先点击CPU模块的手动输入端开关,再点击上行按钮开关,这样就会观察到CPU模块上的对应的LED灯亮,再点击上限位输入信号所对应的开关,就会观察到CPU模块上的对应的LED灯熄灭,这说明手动程序的上行程序调试正确。
按上述方法一次调试所有程序,来检查程序执行的结果是否正确。
本程序经过仿真调试后,没发现任何错误,程序完全符合设计要求。
结束语就此课程设计就要告一段落,纵观整个设计过程,可以说在这一过程中我的收获很大,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薄弱环节,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践的反复进行和论证,许多问题都有了较好的解决方案。
通过此次设计,让我了解了pic梯形图、指令表、外部接线图有了更好的了解,也让我更加了解了关于PLC设计原理。
有很多设计理念来源于实际,从中找出最适合的设计方法。
本次实训脱离不了集体的力量,遇到问题和同学互相讨论交流。
多和同学讨论<我们在做实训项目的过程中要不停的讨论问题,这样,我们组员可以尽可能的统一思想,这样就不会使在做的过程中没有方向,并且这样也是为了方便最后设计和在一起。
讨论不仅是一些思想的问题,还可以深入的讨论一些技术上的问题,这样可以使自己的处理问题要快一些,少走弯路。
多改变自己设计的方法,在设计的过程中最好要不停的改善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可以方便自己解决问题,“ PLC是一种专门为在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的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装置。
它采用可以编制程序的存储器,用来在其内部存储执行逻辑运算、顺序运算、计时、计数和算术运算等操作的指令,并能通过数字式或模拟式的输入和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
P LC 及其有关的外围设备都应该按易于与工业控制系统形成一个整体,易于扩展其功能的原则而设计。
”。
通过这次综合实践,我更加看清了自己的不足之处。
为了搞好这次毕业设计,通过查阅资料以及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最终基本达到了设计目的。
通过实践,巩固了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了实际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还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在这次的设计实践过程中,我认识到不管做什么事,尤其是科学实践,都需要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任何一个方案都要经过详细周全的论证后才能着手去做,否则即使很快做出来,但经不起推敲和考验。
对于那些要求能够扩展功能的课题更是如此。
百度文库-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20参考文献[1] 陈白宁主编•《机电传动控制基础》•第1版•东北大学出版社,2008年9月[2] 陈白宁,《机电传动控制》课程设计指导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