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忌讽齐王纳谏练习题及答案
《邹忌讽齐王纳谏》练习题及答案
![《邹忌讽齐王纳谏》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7f3110d59eef8c75fbfb3a4.png)
《邹忌讽齐王纳谏》练习题及答案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朝服.衣冠(2)、孰.视之(3)、皆以.美于徐公(4)、期年..之后2、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2)、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谓其.妻曰/亦不详其.姓字B、齐国之.美丽者也/吾妻之.美我者C、窥镜而.自视/学而.不思则罔D、欲有求于.我也/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4、请选出朗读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A、臣/诚知/不如徐公美B、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C、今齐之地方/千里D、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期年..(满一年)之后B、闻.(使……听到)寡人之耳者C、宫妇左右莫不私.(偏爱)王D、吾妻之美.(漂亮)我者,私我也。
6、“群臣吏民”进谏的三种方式依次是什么?请用文段中的词语回答。
7、文中,邹忌的可贵之处表现在哪些方面?(用自己的语言概括)8、齐国“战胜于朝廷”达到“大治”的原因是什么?9、下列对文意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面对妻、妾、客的不同程度的赞美,邹忌不盲目轻信,对别人的褒奖能理智判断,冷静思考,从中悟出道理。
B、齐威王胸怀宽广,能虚心纳谏,身体力行,从而使齐国内政修明,吸引各诸侯国前来朝见。
C、邹忌运用设喻的方式劝谏齐王,主要是为了铲除齐王身边的小人,从而达到广开言路、民富国强的目的。
D、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故事,启示我们说话要达到最佳效果,就要注意对象,用语委婉,还要对方可接受的方式。
10、写批注是品读文章的好方法,请你结合文章内容,参考示例,从下面两句中任选一句写批注。
示例: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批注:不战而屈人之兵,这是邹忌进谏的结果。
邹忌现身说法巧进谏,齐王开张圣听振国威。
有善于劝谏的忠臣,有广开言路的君主,何愁不能“战胜于朝廷”?(1)、暮寝而思之。
(2)、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邹忌讽齐王纳谏练习题及答案
![邹忌讽齐王纳谏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55270845f0e7cd1842536d3.png)
《邹忌讽齐王纳谏》练习题一、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皆朝.于齐()形貌昳.丽()朝.服衣冠()孰.视之()窥.镜自视()谤讥.于市朝()期.年之后()邹.忌()间.进( )二、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33分)皆以.美于徐公()形貌昳丽..()邹忌修.八尺有余()齐王纳.谏()朝.()服.()衣冠孰.视之()何能及.君()私.我()客之美.我者()臣诚.知不如徐公美()期年..之后()闻.寡人之耳者()王之蔽.甚矣()皆朝.于齐()旦日..()与徐公孰.美()窥.镜()时时..()而间.进()能面.刺寡人之过者()能谤.()讥.于市朝()三、通假字孰视之四、解释下列词语1、词类活用(1)邹忌修八尺有余(2)朝服衣冠(3)私我也(4)王之蔽甚矣(5)闻寡人之耳者(6)吾妻之美我者(7)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2、古今异义词(1)今齐地方千里地方:古义:今义:(2)宫妇左右莫不私王左右:古义:今义:(3)明日,徐公来明日:古义:今义:(4)能谤讥于市朝谤讥:古义:今义:(5)窥镜而自视窥:古义:今义:(6)暮寝而思之寝:古义:今义:(7)邹忌讽齐王纳谏讽古义:今义:3 “而”作连词用时,通常有以下几种用法:A表并列B表修饰C表承接D表转折E表因果F表假设请对以下句中“而”的用法加以判断,并将结果依次填入后面的括号中①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②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③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④暮寝而思之( )⑤林木茂而斧斤至焉( )⑥夫差与之成而去之( )⑦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⑧越可以无听天之命而听君之令乎( )4.“者”可结合文意灵活地翻译,写出下面句子中“者”的意思或用法来:①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②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③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④虽欲言,无可进者()⑤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⑥陈涉者,阳城人也()⑦今者项庄舞剑()⑧一丘之禾,则后种者晚实()5. 掌握一词多义上①受上赏()下①乃下令()②上书谏寡人之过者()②受下赏()若①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朝①朝服衣冠()③皆朝于齐()②门庭若市()②能谤讥于市朝()④于是入朝见威王()之①齐国之美丽者也()于①欲有求于我也()②孰视之()②皆以美于徐公()③暮寝而思之()③能谤讥于市朝()④吾妻之美我者()④皆朝于齐()孰:①孰视之()私:①宫妇左右莫不私王()②我孰与城北徐公美()②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诚:①臣诚知不如徐公美()方:①今齐地方千里()②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②方欲行,转视积薪后()善:①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间:①奉命于危险之间()②择其善者而从之()②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③京中有善口技者()③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④王曰:“善。
邹忌讽齐王纳谏练习题及答案
![邹忌讽齐王纳谏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903e6ee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c3.png)
《邹忌讽齐王纳谏》练习题一、给以下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皆朝.于齐()形貌昳.丽()朝.服衣冠()孰.视之()窥.镜自视()谤讥.于市朝()期.年以后()邹.忌()间.进( )二、说明加点词的意思。
(33分)()皆以.美于徐公()形貌昳丽..邹忌修.八尺有余()齐王纳.谏()朝.()服.()衣冠孰.视之()何能及.君()私.我()客之美.我者()以后()臣诚.知不如徐公美()期年..闻.寡人之耳者()王之蔽.甚矣()()与徐公孰.美()皆朝.于齐()旦日..()而间.进()窥.镜()不时..能面.刺寡人之过者()能谤.()讥.于市朝()三、通假字孰视之四、说明以下词语一、词类活用(1)邹忌修八尺有余(2)朝服衣冠(3)私我也(4)王之蔽甚矣(5)闻寡人之耳者(6)吾妻之美我者(7)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二、古今异义词(1)今齐地址千里地址:古义:今义:(2)宫妇左右莫不私王左右:古义:今义:(3)明日,徐公来明日:古义:今义:(4)能谤讥于市朝谤讥:古义:今义:(5)窥镜而自视窥:古义:今义:(6)暮寝而思之寝:古义:今义:(7)邹忌讽齐王纳谏讽古义:今义:3 “而”作连词历时,通常有以下几种用法:A表并列B表修饰C表承接D表转折E表因果F表假设请对以下句中“而”的用法加以判定,并将结果依次填入后面的括号中①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 ②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 )③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 ④暮寝而思之( )⑤林木茂而斧斤至焉( ) ⑥夫差与之成而去之( )⑦诸君而故意,瞻予马首可也( ) ⑧越能够无听天之命而听君之令乎?( )4.“者”可结合文意灵活地翻译,写出下面句子中“者”的意思或用法来:①城北徐公,齐国之漂亮者也()②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③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④虽欲言,无可进者()⑤强秦之因此不敢加兵于赵者()⑥陈涉者,阳城人也()⑦今者项庄舞剑()⑧一丘之禾,那么后种者晚实()5. 把握一词多义上①受上赏()下①乃下令()②上书谏寡人之过者()②受下赏()若①徐公不假设君之美也()朝①朝服衣冠()③皆朝于齐()②门庭假设市()②能谤讥于市朝()④于是入朝见威王()之①齐国之漂亮者也()于①欲有求于我也()②孰视之()②皆以美于徐公()③暮寝而思之()③能谤讥于市朝()④吾妻之美我者()④皆朝于齐()孰:①孰视之()私:①宫妇左右莫不私王()②我孰与城北徐公美()②念此擅自愧,尽日不能忘()诚:①臣诚知不如徐公美()方:①今齐地址千里()②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②方欲行,转视积薪后()善:①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间:①受命于危险之间()②择其善者而从之()②数月以后,不时而间进()③京中有善口技者()③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④王曰:“善。
5邹忌讽齐王纳谏-考卷(有答案)
![5邹忌讽齐王纳谏-考卷(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0c51b32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9f6ec45.png)
5邹忌讽齐王纳谏考卷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25分)1. 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故事出自哪部著作?A. 《左传》B. 《战国策》C. 《史记》D. 《汉书》2. 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故事发生在哪个国家?A. 齐国B. 楚国C. 魏国D. 燕国A. 知己知彼B. 亡羊补牢C. 门庭若市D. 狐假虎威4. 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故事中,邹忌是如何说服齐王的?A. 直言进谏B. 曲线救国C. 以身作则D. 请教他人5. 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故事中,齐王最终采纳了哪些建议?A. 严格选拔官员B. 减轻百姓负担C. 奖励进谏者D. ABC都是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5分)1. 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故事中,邹忌是齐国的______。
2. 齐王在位期间,齐国政治腐败,百姓生活困苦,邹忌为了国家社稷,决定向齐王______。
3. 邹忌通过讲述______的故事,让齐王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4. 齐王在邹忌的讽谏下,颁布了______,鼓励百姓向他进谏。
5. 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故事中,______成为了齐国的美谈。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请简要介绍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故事背景。
2. 邹忌是如何成功地讽谏齐王的?请简述其过程。
3. 齐王纳谏后,齐国发生了哪些变化?四、论述题(20分)结合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故事,谈谈你对“忠言逆耳利于行”这句话的理解。
五、案例分析题(20分)材料:某公司领导在管理过程中,独断专行,导致公司业绩下滑,员工怨声载道。
请你结合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故事,为公司领导提出改进建议。
六、作文(40分)题目:以“邹忌讽齐王纳谏”为题材,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
一、选择题答案1. B2. A3. C4. C5. D二、填空题答案1. 宰相2. 进谏3. 狐假虎威4. 纳谏令5. 邹忌讽齐王三、简答题答案1. 齐威王在位时,齐国政治腐败,百姓生活困苦。
邹忌作为齐国宰相,为了国家社稷,决定向齐王进谏。
2. 邹忌通过讲述狐假虎威的故事,让齐王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邹忌讽齐王纳谏习题(含答案)
![邹忌讽齐王纳谏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3b6603ba8114431b90dd8d9.png)
《邹忌讽齐王纳谏》习题(一)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相关练习题。
(15分)【甲】(邹忌)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战国策·齐策》)【乙】燕昭王卑身厚币①以招贤者,往见郭隗wěi先生……昭王曰:“寡人将谁朝②?”郭隗先生曰:“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
涓juān人③言于君曰:‘请求之。
’君遣之。
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
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
’不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
今王诚欲致士,先从隗始。
隗且见事④,况贤于隗者乎?”于是昭王为隗筑宫而师之。
乐毅⑤自魏往,邹衍自齐往,剧辛自赵往,士争凑燕。
——(《战国策·燕策》)【注】①厚币:拿着丰厚的钱财。
②谁朝:拜见谁(宾语前置)。
③涓人:宫中洒扫的人。
④见事:被侍奉,被重视,受重用。
⑤乐毅和后面的邹衍、居辛分别是魏、齐、赵三地的名士。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4分)(1)王之蔽.甚矣(受蒙蔽)(2)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指责)(3)反.以报君(同“返”,返回)(4)不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满一年)2.下列句中加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B )A.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有好事者船载以.入B.涓人言于.君曰每假借于.与藏书之家C.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其.真无马邪D.隗且.见事盖余之勤且.艰苦此详解:A.“以”:介词,用/相当于“而”,表顺承;B.都是介词,引出动作的对象,相当于“对”或者“向”;C.“其”:代词,它的/表反问语气的语气词,相当于“难道”;D.“且”:尚且/而且,并且。
邹忌讽齐王纳谏练习题及答案.pdf
![邹忌讽齐王纳谏练习题及答案.pdf](https://img.taocdn.com/s3/m/d732a9dfec3a87c24028c49f.png)
《邹忌讽齐王纳谏》练习题一、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皆朝.于齐()形貌昳.丽()朝.服衣冠()孰.视之()窥.镜自视()谤讥.于市朝()期.年之后()邹.忌()间.进( )二、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33分)皆以.美于徐公()形貌昳丽..()邹忌修.八尺有余()齐王纳.谏()朝.()服.()衣冠孰.视之()何能及.君()私.我()客之美.我者()臣诚.知不如徐公美()期年..之后()闻.寡人之耳者()王之蔽.甚矣()皆朝.于齐()旦日..()与徐公孰.美()窥.镜()时时..()而间.进()能面.刺寡人之过者()能谤.()讥.于市朝()三、通假字孰视之四、解释下列词语1、词类活用(1)邹忌修八尺有余(2)朝服衣冠(3)私我也(4)王之蔽甚矣(5)闻寡人之耳者(6)吾妻之美我者(7)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2、古今异义词(1)今齐地方千里地方:古义:今义:(2)宫妇左右莫不私王左右:古义:今义:(3)明日,徐公来明日:古义:今义:(4)能谤讥于市朝谤讥:古义:今义:(5)窥镜而自视窥:古义:今义:(6)暮寝而思之寝:古义:今义:(7)邹忌讽齐王纳谏讽古义:今义:3 “而”作连词用时,通常有以下几种用法:A表并列 B表修饰 C表承接 D表转折 E表因果 F表假设请对以下句中“而”的用法加以判断,并将结果依次填入后面的括号中①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 ②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 )③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 ④暮寝而思之( )⑤林木茂而斧斤至焉( ) ⑥夫差与之成而去之( )⑦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 ⑧越可以无听天之命而听君之令乎( )4.“者”可结合文意灵活地翻译,写出下面句子中“者”的意思或用法来:①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②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③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④虽欲言,无可进者()⑤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⑥陈涉者,阳城人也()⑦今者项庄舞剑()⑧一丘之禾,则后种者晚实()5. 掌握一词多义上①受上赏()下①乃下令()②上书谏寡人之过者()②受下赏()若①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朝①朝服衣冠()③皆朝于齐()②门庭若市()②能谤讥于市朝()④于是入朝见威王()之①齐国之美丽者也()于①欲有求于我也()②孰视之()②皆以美于徐公()③暮寝而思之()③能谤讥于市朝()④吾妻之美我者()④皆朝于齐()孰:①孰视之()私:①宫妇左右莫不私王()②我孰与城北徐公美()②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诚:①臣诚知不如徐公美()方:①今齐地方千里()②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②方欲行,转视积薪后()善:①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间:①奉命于危险之间()②择其善者而从之()②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③京中有善口技者()③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④王曰:“善。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邹忌讽齐王纳谏》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邹忌讽齐王纳谏》课后练习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803d7b0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81.png)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邹忌讽齐王纳谏》课后练习题(附答案)一、积累运用1.根据课文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1)课文中写邹忌对妻认为他美的看法的语句是“”。
(2)课文中写邹忌对“妾之美我”的看法的语句是“”。
(3)课文中写齐威王奖赏进谏的政令初下时的情景的语句是“”。
(4)课文中写齐威王奖赏进谏的政令下达“期年之后”的情况的语句是“”。
2.“而”作连词用时,通常有以下几种用法:A.表并列;B.表修饰;C.表承接;D.表转折;E.表因果;F.表假设。
请对以下句中“而”的用法加以判断,并将结果依次填入后面的括号中。
(1)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2)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 )(3)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4)暮寝而.思之( )二、综合性学习3.学习了《邹忌讽齐王纳谏》后,同学们对邹忌的进谏策略和齐威王的纳谏魄力十分佩服,于是开展了一次主题学习活动。
请你参加并完成相关任务。
(1)请根据课文内容,将下联补充完整。
上联:邹忌巧言善辩进言委婉下联:(2)同学们想建议李校长开设“校长信箱”,如果你是学生代表,你会怎样劝说李校长?(不超过40个字)(3)受齐王通过不同途径采纳谏言的启发,学校就如何正确引导学生上网向大家征集建议。
下面是小明同学建议书中的部分内容,请你帮助修改。
【甲】一、学校应聘请专业人员监管网络,控制学生上网时间,对网络中的有利信息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二、学校应组织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加强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和网络法律教育。
【乙】三、学校应开展专题教育,引领学生正确认识、谨慎选择、合理使用网络。
①甲处画线句子有不合逻辑的语病,应将“”改为“”。
②乙处画线句子中有词语搭配不当,应将“”改为“”。
参考答案1.(1)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2)妾之美我者,畏我也(3)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4)虽欲言,无可进者2.(1)A (2)C (3)B (4)B3.(1)齐王广开言路从谏如流(2)李校长,您好!学校要是能设立一个“校长信箱”,让大家能为学校的发展积极建言献策,那该多好啊!(3)①有利不良②引领引导。
《邹忌讽齐王纳谏》阅读练习及参考答案
![《邹忌讽齐王纳谏》阅读练习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c9c3e7b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9c.png)
《邹忌讽齐王纳谏》阅读练习及参考答案《邹忌讽齐王纳谏》阅读练习及参考答案「篇一」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完成后面的题。
(10分)邹忌修八尺有余,形貌昳丽。
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
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议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4分)(1)窥镜,谓其妻曰窥: ____________________(2)孰视之孰:____________________(3)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私:____________________(4)王之蔽甚矣蔽: ____________________小题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分)(1)时时而间进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2)战胜于朝廷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小题3:归纳第一、二段文字的大意。
(2分)第一段: 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段: ____________________小题4:按要求填空。
(2分)邹忌的讽谏艺术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贴切自然,入情入理,让人听得心悦诚服。
邹忌讽齐王纳谏练习含答案
![邹忌讽齐王纳谏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f64ff80b307e87100f6960f.png)
邹忌讽齐王纳谏练习含答案(1-3页)(一)完成9-12题。
(13分)9.请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4分)(1)形貌昳丽(2)暮寝而思之(3)王之蔽甚矣(4)时时而间进10.请选出下列“之”与“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中的“之”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2分)A.明日徐公来,孰视之B.朝廷之臣莫不畏王C.吾妻之美我者D.暮寝而思之11.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译文:(2)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译文:12.齐威王善于纳谏的做法,对于今天的人们又什么借鉴意义请结合你身边的实例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3分)、答:(二)2009年山东烟台市9.下列朗读停顿标注有误的一项是( )(2分)A.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B.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C.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D.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0.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A.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B.吾与徐公孰美明日徐公来,孰视之C.能谤讥于市朝朝而往,暮斋归】D.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未若柳絮因风起11.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译文:12.课文第二段文首先叙写了邹忌与徐公比美的情况,然后写邹忌由己及君,说明“”的事实(用原文回答);第三段接着叙写齐王纳谏的态度、决心和措施;最后写(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2分)13.邹忌讽谏齐威王与诸葛亮忠谏刘禅的结果都是成功的,但劝谏的方式有何区别你喜欢那种劝谏方式,说说理由。
(3分)答:(三)2009年江苏扬州市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12-15题。
(14分)【甲】邹忌一文>【乙】燕昭王卑身厚币①以招贤者,往见郭隗先生……昭王曰:“寡人将谁朝②”郭隗先生曰:“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
涓人③言于君曰:‘请求之。
’君遣之。
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
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
邹忌讽齐王纳谏练习题及答案
![邹忌讽齐王纳谏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5f05dd2312b3169a451a4b6.png)
《邹忌讽齐王纳谏》练习题一、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皆朝.于齐()形貌昳.丽()朝.服衣冠()孰.视之()窥.镜自视()谤讥.于市朝()期.年之后()邹.忌()间.进( )二、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33分)皆以.美于徐公()形貌昳丽..()邹忌修.八尺有余()齐王纳.谏()朝.()服.()衣冠孰.视之()何能及.君()私.我()客之美.我者()臣诚.知不如徐公美()期年..之后()闻.寡人之耳者()王之蔽.甚矣()皆朝.于齐()旦日..()与徐公孰.美()窥.镜()时时..()而间.进()能面.刺寡人之过者()能谤.()讥.于市朝()三、通假字孰视之四、解释下列词语1、词类活用(1)邹忌修八尺有余(2)朝服衣冠(3)私我也(4)王之蔽甚矣(5)闻寡人之耳者(6)吾妻之美我者(7)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2、古今异义词(1)今齐地方千里地方:古义:今义:(2)宫妇左右莫不私王左右:古义:今义:(3)明日,徐公来明日:古义:今义:(4)能谤讥于市朝谤讥:古义:今义:(5)窥镜而自视窥:古义:今义:(6)暮寝而思之寝:古义:今义:(7)邹忌讽齐王纳谏讽古义:今义:3 “而”作连词用时,通常有以下几种用法:A表并列 B表修饰 C表承接 D表转折 E表因果 F表假设请对以下句中“而”的用法加以判断,并将结果依次填入后面的括号中①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 ②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 )③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 ④暮寝而思之( )⑤林木茂而斧斤至焉( ) ⑥夫差与之成而去之( )⑦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 ⑧越可以无听天之命而听君之令乎( )4.“者”可结合文意灵活地翻译,写出下面句子中“者”的意思或用法来:①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②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③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④虽欲言,无可进者()⑤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⑥陈涉者,阳城人也()⑦今者项庄舞剑()⑧一丘之禾,则后种者晚实()5. 掌握一词多义上①受上赏()下①乃下令()②上书谏寡人之过者()②受下赏()若①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朝①朝服衣冠()③皆朝于齐()②门庭若市()②能谤讥于市朝()④于是入朝见威王()之①齐国之美丽者也()于①欲有求于我也()②孰视之()②皆以美于徐公()③暮寝而思之()③能谤讥于市朝()④吾妻之美我者()④皆朝于齐()孰:①孰视之()私:①宫妇左右莫不私王()②我孰与城北徐公美()②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诚:①臣诚知不如徐公美()方:①今齐地方千里()②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②方欲行,转视积薪后()善:①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间:①奉命于危险之间()②择其善者而从之()②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③京中有善口技者()③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④王曰:“善。
《邹忌讽齐王纳谏》练习题及答案
![《邹忌讽齐王纳谏》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24a3b237cd184254b35358f.png)
《邹忌讽齐王纳谏》练习题及答案篇一:测试题含答案测试题一. 积累与运用(22分)1. 下列划线字用法与其它各项不同的一项是( )(3分)A B C D 2.本文通过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2分)3.按要求用原文回答问题。
(1)邹忌与徐公比美的条件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2)明日徐公来,邹忌通过比较,得出一个什么结论?(4分)(3)邹忌入朝见威王,以自己生活中的小事作论据,用类比推理的方式得出一个什么结论?(3分)4.仿照例句,在横线上将句子补写完整。
(2分)例句:老师的教导就象汩汩流淌的清泉,滋润着我干涸的心田。
补写:老师的教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综合性学习。
(6分)学校准备开展“构建和谐社会”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各题。
(1)为“希望工程”设计一个宣传口号。
_______ ____________(2)为了把我国建设成为“资源节约型社会”,请你出谋划策,设计两个活动方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你认为怎样才能与家人和谐相处?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 二. 阅读题:1. 朗读下面的文言句子,语气停顿有误的一项是(3分) A.、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B、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 C.、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D、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2. 下面语句中划线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 B/C/ D/ 3.解释下面句中划线的词。
(8分)A、B CD 4.翻译下列句子。
(6分)①能谤讥于巿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②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5.文中说“王曰:‘善’”这里的“善”表明了齐威王什么态度?(2分)6.从文中看,齐威王最终能使齐国“战胜于朝廷”,达到“大治”的原因是什么?这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启示?请结合你的生活体验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邹忌讽齐王纳谏》练习题及答案
![《邹忌讽齐王纳谏》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d7ab430dd36a32d737581d3.png)
《邹忌讽齐王纳谏》练习题及答案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朝服.衣冠(2)、孰.视之(3)、皆以.美于徐公(4)、期年..之后2、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2)、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谓其.妻曰/亦不详其.姓字B、齐国之.美丽者也/吾妻之.美我者C、窥镜而.自视/学而.不思则罔D、欲有求于.我也/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4、请选出朗读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A、臣/诚知/不如徐公美B、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C、今齐之地方/千里D、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期年..(满一年)之后B、闻.(使……听到)寡人之耳者C、宫妇左右莫不私.(偏爱)王D、吾妻之美.(漂亮)我者,私我也。
6、“群臣吏民”进谏的三种方式依次是什么?请用文段中的词语回答。
7、文中,邹忌的可贵之处表现在哪些方面?(用自己的语言概括)8、齐国“战胜于朝廷”达到“大治”的原因是什么?9、下列对文意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面对妻、妾、客的不同程度的赞美,邹忌不盲目轻信,对别人的褒奖能理智判断,冷静思考,从中悟出道理。
B、齐威王胸怀宽广,能虚心纳谏,身体力行,从而使齐国内政修明,吸引各诸侯国前来朝见。
C、邹忌运用设喻的方式劝谏齐王,主要是为了铲除齐王身边的小人,从而达到广开言路、民富国强的目的。
D、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故事,启示我们说话要达到最佳效果,就要注意对象,用语委婉,还要对方可接受的方式。
10、写批注是品读文章的好方法,请你结合文章内容,参考示例,从下面两句中任选一句写批注。
示例: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批注:不战而屈人之兵,这是邹忌进谏的结果。
邹忌现身说法巧进谏,齐王开张圣听振国威。
有善于劝谏的忠臣,有广开言路的君主,何愁不能“战胜于朝廷”?(1)、暮寝而思之。
(2)、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邹忌讽齐王纳谏练习含答案
![邹忌讽齐王纳谏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f31514e79563c1ec5da71ca.png)
《邹忌讽齐王纳谏》练习
一、给下列词语中加线的字注音。
皆朝于齐(cháo)形貌昳丽(yì)朝服衣冠(zhāo guān)孰视之(shú)窥镜自视(kuī)谤讥于市朝(bàng cháo)期年之后(jī)邹忌(zōu )间(jiàn)进
二、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皆以.美于徐公(认为)
形貌昳丽
..(光艳美丽)齐王纳.谏(采纳,接受)朝.服衣冠(早晨)
何能及.君(比得上)私.我(偏爱,动词)
客之美.我者(认为……美)臣诚.知不如徐公美(的确)
能谤讥
..于市朝(指责讥刺)期年
..之后(满一年)
闻.寡人之耳者(使……听到)
王之蔽.甚矣(蒙蔽,这里指所受的蒙蔽)
皆朝.于齐(朝见)
旦日
..(第二天)
与徐公孰.美 (谁)
窥.镜(照)
时时
..而间.进(常常,不时)(偶然) 能面刺.寡人之过者(指责)
三、通假字
1、孰视之(同“熟”,仔细)
四、解释下列词语
1、词类活用
(1)邹忌修八尺有余修:(形容词作名词,长,这里指身高) (2)朝服衣冠服:(名词用作动词,穿戴)
(3)私我也私:(形容词用作动词,偏爱)。
邹忌讽齐王纳谏-练习题(含解析)
![邹忌讽齐王纳谏-练习题(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b5ac8174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83.png)
邹忌讽齐王纳谏-练习题(含解析)21 邹忌讽齐王纳谏答案一、积累运用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朝服衣冠(cháo) 谤讥(bàng)B.时时而间进(jiàn) 暮寝(qǐn)C.期年之后(jī) 纳谏(jiàn)D.弗如远甚(fú) 昳丽(yì)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邹忌修八尺有余(身高)B.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偏爱)C.朝服衣冠(衣服)D.于是入朝见威王(朝廷)3.“而”作连词用时,通常有以下几种用法:A.表并列;B.表修饰;C.表承接;D.表转折;E.表因果;F.表假设。
请对以下各句中“而”的用法加以判断,并将结果依次填入后面的括号中。
(1)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2)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 )(3)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4)暮寝而思之( )4.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A.臣诚知/不如徐公美B.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C.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D.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5.下列对课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本文记叙了战国初期邹忌劝谏齐王采纳雅言,使齐王广开言路、修明政治的故事。
B.妻、妾、客三者在回答邹忌与徐公谁美的问题上,都是由衷赞美,语气也一致。
C.齐王纳谏,颁布政令,并取得巨大成效,这表明他是个善于听取不同意见的君主。
D.邹忌劝谏齐王时讲究策略,以切身经历设喻,由己及君,由家到国,道理由浅人深。
6.学习了《邹忌讽齐王纳谏》后,同学们对邹忌的进谏策略和齐威王的纳谏魄力十分佩服,于是开展了一次主题学习活动。
请你参加并完成相关任务。
(1)请根据课文内容,将下联补充完整。
上联:邹忌巧言善辩进言委婉下联: ____________(2)同学们想建议李校长开设“校长信箱”,如果你是学生代表,你会怎样劝说李校长(不超过40个字)(3)受齐王通过不同途径采纳谏言的启发,学校就如何正确引导学生上网向大家征集建议。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邹忌讽齐王纳谏》课后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邹忌讽齐王纳谏》课后练习题(附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25b9df17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9e.png)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邹忌讽齐王纳谏》课后练习题(附答案解析)一、基础知识1.选出有通假字的一项( )A.我孰与城北徐公美B.徐公来,孰视之C.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D.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2.选出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A.明日..千里(土地纵横)..,徐公来(次日) B.今齐地方C.能面刺..于市朝(诽谤讥笑)..寡人之过者(当面指责) D.能谤讥3.加点词用法与其他各项不同的一项是( )A.吾孰与徐公美.B.吾妻之美.我者C.皆以美.于徐公D.君美.甚4、解释下列词类活用现象:(1)邹忌修八尺有余修:(2)朝服衣冠朝:服:(3)私我也私:(4)王之蔽甚矣蔽:(5)闻寡人之耳者闻:(6)吾妻之美我者美:(7)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面:5、解释下列古今异义词:(1)今齐地方千里地方:古义:今义:(2)宫妇左右莫不私王左右:古义:今义:(3)明日,徐公来明日:古义:今义:(4)能谤讥于市朝谤讥:古义:今义:(5)窥镜而自视窥:古义:今义:(6)邹忌讽齐王纳谏讽:古义:今义:二、阅读训练阅读下面文言文,答题:邹忌修八尺有余,形貌昳丽。
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
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议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初中语文邹忌讽齐王纳谏练习题及答案
![初中语文邹忌讽齐王纳谏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e4456de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38.png)
初中语文邹忌讽齐王纳谏练习题及答案初中语文人教版邹忌讽齐王纳谏练习题及答案1.给加点字注音:昳丽()朝服衣冠()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2.翻译下列句子⑴我孰与城北徐公美⑵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⑶孰视之,自以为不如⑷王之蔽甚矣⑸此所谓战胜于朝廷作品简介:《战国策》是一部先秦历史文献,杂记东西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诸国之事。
上接春秋,下至秦并六国,记事约二百四十年(前460—前220)。
此书还有《国事》《国策》《事语》《短长》《长书》《修书》等名称。
原著者名字不可考,后经汉代刘向整理,定名《战国策》,沿用至今。
这部书的内容是记载战国时代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及其有关的谋议或辞说。
《战国策》所记人物是复杂的,有纵横家,如苏秦;有义士,如鲁仲连、唐雎;有不怕死的勇士,如荆轲、聂政。
这些人物形象逼真,刻画得栩栩如生。
《战国策》的文章长于说事,无论个人陈述或双方辩论,都喜欢渲染夸大,充分发挥,畅所欲言,具有很强的说服力,此外,描写人物形象极为生动,而且善于运用巧妙生动的比喻,通过有趣的寓言故事,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邹忌讽齐王纳谏设喻说理邹忌齐王妻→私→ 宫妇左右妾→畏→ 朝廷之臣客→有求→ 四境之内受蔽类比推理受蔽(甚矣)1.简要分析文中两个人物的形象特点【解析】邹忌:能在一片赞扬声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发现问题,进行分析思索,寻找原因,求得真理;同时作为齐国大夫,他有在政治上帮助威王除弊革新的责任感,敢于大胆地坚持真理,讽劝威王;有善于运用能启发人、使人容易接受的方式,摆事实,讲道理,说服对方。
齐威王:在本文他是一个心胸宽阔,气度宏大,知错能改的贤明君主。
他能从谏如流,付诸行动,除了与邹忌善讽有关之外,更重要的是他自己有革除弊端、改良政治的迫切愿望和巨大的决心。
2.本文的写作特点是什么?【解析】这篇课文在写作上采用设喻说理的方法。
先由用作设喻的事实写起,写了邹忌与徐公比美,妻、妾、客的赞美之辞以及邹忌对这些言辞的分析,这部分内容表面上看来似乎与讽谏无关,实际上是设喻说理的前提。
《邹忌讽齐王纳谏》练习题及答案
![《邹忌讽齐王纳谏》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b0bf2eb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fb.png)
《邹忌讽齐王纳谏》练习题及答案《邹忌讽齐王纳谏》练习题及答案「篇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10分)(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宣王好射,说①人之谓己能用强②也,其实所用不过三石。
以示左右,左右皆引试之,中关而止,皆曰:不下九石,非大王孰能用是?宣王悦之,然则宣王用不过三石,而终身自以为九石。
三石实也③;九石名也。
宣王悦其名而丧其实。
(选自《汉书.宣公好射》)【注释】①说(yuè):同“悦”高兴,喜欢。
②用强:使用强弓。
③九石名也:九石是虚名。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3分)⑴臣之妻私臣。
()⑵期年之后。
()⑶非大王孰能用是?()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⑴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小题3:左右皆引试之。
小题4:从上文两个语段中你得到了哪些为人处世的启示?(答出2点)(3分)参考答案:小题1:(3分)(1)偏爱(2)满一年(3)谁小题1:(4分)(1)臣子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受上等奖赏。
(2)大臣们都拉弓试了试。
小题1:(3分)(答出一点得1分,两点得满分)答题要点:①做人要真诚,要敢于说真话,并要讲究方法。
②做人要注重实际,不能爱慕虚荣。
③要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
略《邹忌讽齐王纳谏》练习题及答案「篇二」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邹忌讽齐王纳谏练习题及答案
邹忌讽齐王纳谏练习题及答案
1.重点掌握本课中出现的文言实词的词义并作归纳,如“孰、诚、方、善、间”等。
2.领会课文设喻说理和类比推理的方法。
1.给加点字注音:�i丽()朝服衣冠()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
2.翻译下列句子⑴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⑵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⑶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⑷王之蔽甚矣
⑸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作品简介:《战国策》是一部先秦历史文献,杂记东西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诸国之事。
上接春秋,下至秦并六国,记事约二百四十年(前460―前220)。
此书还有《国事》《国策》《事语》《短长》《长书》《修书》等名称。
原著者
名字不可考,后经汉代刘向整理,定名《战国策》,沿用至今。
这部书的内容是记载战国时代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及其有关的谋议
或辞说。
《战国策》所记人物是复杂的,有纵横家,如苏秦;有义士,如鲁仲连、唐雎;有不怕死的勇士,如荆轲、聂政。
这些人物形象逼真,刻画得栩栩如生。
《战国策》的文章长于说事,无论个人陈述或双方辩论,都喜欢渲染夸大,充分发挥,畅所欲言,具有很强的说服力,此外,描写人物形象极为生动,而且善于运用巧妙生动的比喻,通过有趣的寓言故事,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邹忌讽齐王纳谏
设喻说理邹忌齐王妻→私→ 宫妇左右妾→畏→ 朝廷之臣客→有求→ 四境之内受蔽类比推理受蔽(甚矣)
1.简要分析文中两个人物的形象特点【解析】邹忌:能在一片赞扬声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发现问题,进行分析思索,寻找原因,求得真理;同时作为齐国大夫,他有在政治上帮助威王除弊革新的责任感,敢于大胆地坚持真理,讽劝威王;有善于运用能启发人、使人容易接受的方式,摆事实,讲道理,说服对方。
齐威王:在本文他是一个心胸宽阔,气度宏大,知错能改的贤明君主。
他能从谏如流,付诸行
动,除了与邹忌善讽有关之外,更重要的是他自己有革除弊端、改良政治的迫切愿望和巨大的决心。
2.本文的写作特点是什么?【解析】这篇课文在写作上采用设喻说理的方法。
先由用作设喻的事实写起,写了邹忌与徐公比美,妻、妾、客的赞美之辞以及邹忌对这些言辞的分析,这部分内容表面上看来似乎与讽谏无关,实际上是设喻说理的前提。
接着写邹忌讽谏齐王,正面设喻来说明君王易于受蒙蔽的道理。
最后从国内和国外两个方面写出了邹忌讽谏齐王纳谏后取得的巨大成效。
1.《长歌行》中劝导人们要珍惜青春年华,发愤努力的诗句是,
2.《过故人庄》中描写优美田园风光的诗句是,
3.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⑴邹忌修八尺有余(修:)⑵朝服衣冠(服:)⑶旦日,客从外来(旦日:)⑷暮寝而思之(寝:)⑸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诚:)⑹期年之后(期年:)
4.邹忌善于进谏,齐王虚心纳谏。
请借用《出师表》中一个四字词语来概括齐王的行为。
阅读课文选段,回答问题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i丽。
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 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5.写出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今义⑴今齐地方千里⑵宫妇左右莫不私王⑶能谤讥于市朝⑷窥镜而自视
6.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
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从语言运用的角度,邹忌的进谏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下面是《吕氏春秋•先己》中的一段文字,阅读后回答问题。
(1)夏后伯启与有扈①战于甘泽而不胜。
六卿请复之,夏后伯启曰:“不可。
吾地不浅②,吾民不寡,战而不胜,是吾德薄而教③不善也。
”于是乎处不重席食不贰味琴瑟不张④,钟鼓不修⑤,子女不饬⑥,亲亲长长,尊贤使能。
期年而有扈氏服。
(2)故欲胜人者,必先自胜;欲论⑦人者,必先自论;欲知人者,必先自知。
【注释】①夏后伯启、有扈是古代人名②浅:狭,窄小③教:这里指教化④张:乐器上弦⑤修:设置⑥饬:通“饰”,修饰⑦论:评定 7.解释选文中加点的词语。
战:
期年: 8.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
(断两处)
于是乎处不重席食不贰味琴瑟不张
9.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①是吾德薄而教不善也。
②故欲胜人者,必先自胜。
10.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第①段的内容。
答案【预习作业】 1.yì zhāo jiàn jī 2.⑴我和城北徐公谁美?⑵您太漂亮了,徐公怎能和您相比呀!⑶邹忌仔细端详,自认为自己不如徐公长得美。
⑷大王您受蒙蔽就太厉害了。
⑸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在朝廷上战胜(别国)。
【课堂训练】 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3.⑴长,这里指身高⑵穿戴⑶第二天⑷睡觉⑸实在、的确⑹一周年 4.察纳雅言(开张圣听咨诹善道)5.⑴地方:古义:土地方圆今义:名词,地点,处所⑵左右:古义:国君近旁的近臣今义:方位词⑶谤讥:古义:指责,劝谏(中性词)今义:诽谤,讥(贬义词)⑷ 窥:古义:照今义:偷偷地看 6.
忠言不一定逆耳。
在与同学、父母、师长等的交往过程中,在向对方提出意见或建议时,如果能讲究说话方式,语言含蓄委婉,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那么忠言完全可以顺耳,从而使对方愉快接受。
7. (1) 作战满一年 8.于是乎处不重席/食不贰味/琴瑟不张9.①这是(因为)我德行浅薄,教化不好(的缘故)。
②所以想要战胜别人,就一定
要先战胜自己。
10.夏后伯启吸取作战失败的教训,励精图治,严于律己,最终使有扈氏顺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