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分离技术(主要内容)
生物化学中的常用分离技术
生物化学中的常用分离技术生物化学是研究生命体内分子组成、结构与功能的学科,其中分离技术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生物化学中的常用分离技术包括离心、层析、电泳等方法。
离心是最常见的分离技术之一,它是利用离心机的高速旋转原理来实现样品中分子成分的分离。
离心机通常将样品置于高速旋转的离心轮之中,离心轮旋转时会为样品造成一个向外的离心力,使得样品中具有不同密度的分子成分向离心轮的不同位置沉降,达到分离的目的。
离心常常被用于分离细胞和其它生物样品中的非溶解性颗粒物和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
层析法是一种基于固体相和液相之间的亲和性差异来实现分离的技术。
它通过将样品混合于一种固定相(比如色谱柱中的色谱填料)的流动相中,让样品中的分子成分以不同的速率与固相中的填料相互作用并分离。
这就需要依据出不同物质分子的化学性质来选择合适的填料(比如离子交换柱、亲和素柱、凝胶柱等)。
层析法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分离技术,广泛应用于生物制药、生化分析、分子诊断等领域。
电泳法是利用电磁场将分子分离的分离技术。
它利用电泳原理,即在电磁场作用下,带电粒子(如样品中的DNA、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在电场力和电阻力的作用下运动。
电泳技术主要包括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蒸汽泄压调控电泳(SDS-PAGE)、凝胶过滤电泳、等电聚焦电泳等等。
与离心、层析相比,电泳技术可以更为准确地分离出特定的蛋白质或DNA分子,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
总之,生物化学的常用分离技术虽然各具特色,但它们依据不同的物理、化学作用原理实现了生物大分子的分离。
这些技术在研究领域、医疗临床、药品开发等生物制药行业都有广泛应用。
它们的出现不仅促进了科学技术进步,也对我们对于生命体的理解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生物分离技术》教学大纲
《生物分离技术》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241005课程性质:专业特色课学时/学分:32/2适用专业:生物工程;生物制药一、课程简介《生物分离技术》是一门研究生物分离过程基本原理及规律的学科,是生物工程专业中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程。
生物分离技术主要研究生化工程中生物制品的分离和纯化,课程主要讲授传质与生化分离工程的原理和应用,以及生化分离过程中一些主要的分离单元操作和分离工程领域的研究进展及其动态。
《生物分离技术》的教学内容,以不溶物去除、粗分离、纯化和精制的四个阶段来展示生物分离过程的基本原理与应用实践,主要教学内容涉及发酵液的预处理、细胞破碎、萃取法、离子交换法、吸附法、层析分离法、膜分离法、结晶和干燥等单元操作原理及其在生物工程技术领域的应用。
Bioseparation Technology is a course related to the basic principles and rules of bio-separation processes,which is a fundamental course for the students of bioengineering.Bioseparation technology mainly focus on 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of bioproducts from bioprocesses.This course covers theories related to bioseparation engineering and its applications,unit operations, and recent advances in bioseparation engineering area.The content of Bioseparation Technology includes four parties,such as removal of insoluble substances,crude separation,purification and refining.All of them demonstrate the details of bioseparation process and its application practices,including pretreatment of fermentation broth, cell disruption,solvent extraction,ion exchange,adsorption,chromatography,membrane separation,crystallization and drying unit operation.二、教学目的与要求课程的目的通过理论学习,扩大学生对生物分离技术的认识,培养生物提取和分离方面具有一定工程知识的生物工程技术专业人才。
生化分离原理与技术
生化分离原理与技术
生化分离原理与技术是用于分离和纯化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核酸等)或小分子的一种方法。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生化分离原理与技术。
1. 凝胶电泳:凝胶电泳是一种将生物大分子按照大小和电荷分开的方法。
常见的凝胶电泳包括琼脂糖凝胶电泳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在凝胶中施加电场后,生物分子会在凝胶中进行迁移,并形成不同的带状图案,进而实现分离。
2. 超速离心:超速离心是利用离心力的巨大差异来分离生物大分子的技术。
通过离心机的高速旋转,离心力会将不同大小和密度的生物分子分层沉淀,从而实现分离。
3. 液相色谱:液相色谱(Liquid Chromatography,简称LC)
是一种基于生物分子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中的相互作用力差异进行分离的方法。
常见的液相色谱包括反相液相色谱、离子交换液相色谱等。
生物分子会在固定相表面与流动相相互作用,从而实现分离。
4. 亲和层析:亲和层析是利用配体和目标生物分子之间的高特异性结合来实现分离和纯化的方法。
将具有亲和性的配体固定在固定相上,目标生物分子在流动相中与配体结合,而其他非特异性结合的分子则被洗脱出来,以实现分离和纯化。
5. 薄层层析:薄层层析是一种将混合物中的生物分子通过涂覆在薄层质地的固定相上进行分离的方法。
在薄层质地上施加溶
剂后,生物分子会因为在固定相上的不同亲和力而移动,从而实现分离。
这些生化分离原理与技术在生物科学研究和生物制药工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能够帮助研究人员分离和纯化生物大分子,进而深入了解其结构和功能。
生化分离与分析的实验技术
生化分离与分析的实验技术生化分离与分析,是指对复杂的生物体或某个生物组织中的分子或化学物质进行分离、提取、纯化和鉴定的过程。
分析化学中的分离和定量方法主要是采用物理和化学方法,而生化技术则依靠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等多个学科的综合应用,以分离和鉴定生物体内代谢物、大分子化合物、酶、蛋白质、细胞等物质。
生化分离技术包括电泳、色谱、相转移等,分析技术包括质谱分析、核磁共振分析、光谱分析等。
生物医学的许多研究都要求对复杂的生物体或其组织中的某些分子或化学物质进行分离、提取、纯化和鉴定,从而为治疗某些疾病和疾病的诊断提供依据。
电泳技术是目前最常用的生化分离技术之一,通过直流电场和各种形式的凝胶中蛋白质、核酸和碳水化合物的电泳分离,不仅可以分析分子量大小,还可以确定它们的化学性质。
不同种类的凝胶(聚丙烯酰胺凝胶、琼脂糖凝胶等)结合不同的分离手段(水平凝胶电泳、垂直凝胶电泳等)可以突显不同的生物学特性,为生物医学研究提供了基础。
色谱技术是一种自动化的分离技术,根据物质在特定固相材料上的不同亲和性,可将物质分为各个组分,一般用于化合物和蛋白质的分离和纯化。
水相与有机相的组合使用,可有效地降低样品的复杂度。
现在已经广泛应用于代谢产物、生物大分子的分离和分析中,其中最为常见的是高效液相色谱技术(HPLC)。
相转移或者液相液相萃取(LLE)是从有机溶液或水溶液中提纯物质的常用方法。
它通常涉及相对互不相容的溶剂对溶液的添加和倾倒,通过可控制的酸、碱、盐等添加而将目标物至于有机溶剂的一层中,防止其溶入水相。
这是许多蛋白质,抗生素和生物分子分离和纯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步骤。
质谱是分析和鉴定化合物结构和化学反应的技术,通过通过分析离子在加速电场中运动的质量和质量-电荷比,以评估化合物结构。
因此,它是新药物在药理学领域中的发展所必需的技术。
质谱技术已经广泛用于发现新药物、生物标识物和蛋白质翻译后修饰等方面的研究。
在定量上,核磁共振(NMR)和光谱学(UV/Vis,荧光等)是最常用的技术之一。
生物工程知识:生物化学分离技术——将化学反应与生物反应分离
生物工程知识:生物化学分离技术——将化学反应与生物反应分离生物化学分离技术是生物工程领域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它主要是利用化学反应和生物反应的差异性,将它们分离开来,在工业生产、医疗诊断和实验室研究等方面都具有广泛应用。
本文将从定义、原理及应用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定义生物化学分离技术是指利用化学反应和生物反应的差异性,通过对生物大分子的亲和性或特异结合性使其与矩阵固定,然后进行反应而分离出目标生物大分子的一种技术。
生物化学分离技术主要应用于蛋白质、DNA、RNA等大分子的分离纯化和鉴定。
例如利用亲和层析技术可将目标蛋白质或抗原分离出来,分子筛技术可用于分离不同分子大小的物质。
二、原理生物化学分离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将目标生物大分子结合到某种固相材料上,然后洗去无关物质,最终用适当的方法使目标分子从固相材料上脱离出来。
这种固相材料可由各种的树脂、珠子、硅胶等制成。
在实践中,大约有三种不同的分离技术,分别是透析、层析和电泳。
1.透析透析是一种分离技术,它利用半透膜的选择性通透性,以分离生物大分子。
透析袋是由即使生物大分子不能通过的薄膜制成的通路,只有小分子物质能通过。
将固体物或混合物置于透析袋内后,再在外部的溶液中进行透析,小分子物质可以自由地通过袋子,而固体或混合物则停留袋中。
透析袋中的固体无法通过,而透析袋外的物质可以渗透到内部,进而使固体的浓度逐渐降低。
2.层析层析法是在特定条件下将混合物分解成各种组分的一种分离技术。
目标分子通过与矩阵固定特定性质反应,分离其他不需要的物质。
层析可以分为大小分离、离子交换、亲和层析、逆相层析、亲水层析等等。
层析技术的原理是:通过将样品负载在固定相上,使其在流体中具有特异性结合活性,在一定条件下,目标分子可与固结相结合后,被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从而实现了混合物的组分分离。
3.电泳电泳是根据目标物质在电场中移动的原理,对物质分离的一种方法。
电泳的原理是,当置入电场中时,有电荷的生物分子即可迁移,迁移的速率会取决于类别、尺寸和形状等物理性质。
生化分离技术
一、名词解释(3分×5=15分)⒈生化分离技术:从含有目标产物的发酵液、酶反应液或动植物细胞培养液中,提取精制并加工制成高纯度的、符合规定要求的各种产品技术,又称为下游加工技术⒉包涵体:蛋白质分子本身及与其周围的杂蛋白、核酸等形成不溶性的无活性的聚集体,其中大部分是克隆表达的目标产物蛋白。
⒊结晶:固体物质以晶体状态从气相或液相中析出的过程,是相态变化过程,通过结晶最终实现相态的平衡⒋凝胶色谱:又称体积排阻色谱、分子筛色谱。
是利用凝胶粒子为固定相,根据料液中溶质相对分子质量的差别进行分离的液相色谱。
⒌絮凝作用:利用带有许多活性官能团的高分子线状化合物吸附多少个微粒的能力,通过架桥作用讲许多微粒聚集在一起,形成粗大松散絮团的过程。
⒍蒸发:溶液中的溶剂会啊进入气相中的过程。
其实质是溶液中的溶剂由液态变成气态,进而与溶液中溶质实现分离过程。
⒎浓差极化:在膜分离过程中,由于水和小分子溶质透过膜,大分子溶质被截留在膜表面出聚积,使得膜表面上被截留大分子溶质浓度增大,高于主体中大分子溶质浓度,这种现象称为浓差极化⒏晶习:指在一定环境中,晶体的外部形态。
⒐分离度:相邻两色谱峰保留值之差与两组分色谱峰峰底宽度的比值。
⒑干燥:通过气化而使湿物料中水分除去的方法。
四、问答题(30分)⒈青霉素发酵液预处理的目的是什么?生产中采用哪些方法?(10分)答:①除去无极离子或蛋白质②鼓式真空过滤机⒉简述薄层层析板的制备方法及薄层层析操作方法。
(10分)答:①制备:调浆、涂布、取洁静的干燥载玻片均匀涂层干燥、将载玻片水平放置,室温子下自然晾干活化70烘干30min。
切断电源,带载玻片面温度下降至不烫手时取出。
②在大小适当的玻璃板上,均匀涂上吸附剂,厚度在一毫米以内,然后在距底边1。
5厘米处点上样品溶液,形成一个小点,称为“原点”。
再将薄层板置于盛有动相溶剂的玻缸内(此溶剂称为“展开溶剂”,玻缸称为“展开槽”)。
当溶剂沿薄层扩散到距原点以上一定距离时(一般10—12厘米),取出薄层板,记录展开溶剂扩展前沿距原点的距离A。
《生化分离工程》思考题及答案
《生化分离工程》思量题及答案第一章绪论1、何为生化分离技术?其主要研究那些内容?生化分离技术是指从动植物组织培养液和微生物发酵液中分离、纯化生物产品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和手段的总称。
2、生化分离的普通步骤包括哪些环节及技术?普通说来,生化分离过程主要包括 4 个方面:①原料液的预处理和固液分离,常用加热、调 PH、凝结和絮凝等方法;②初步纯化(提取),常用沉淀、吸附、萃取、超滤等单元操作;③高度纯化(精制),常选用色谱分离技术;④成品加工,有浓缩、结晶和干燥等技术。
3、生化分离工程有那些特点,及其重要性?特点: 1、目的产物在初始物料(发酵液)中的含量低; 2、培养液是多组分的混合物,除少量产物外,还有大量的细胞及碎片、其他代谢物(几百上千种)、培养基成份、无机盐等; 3、生化产物的稳定性低,易变质、易失活、易变性,对温度、pH 值、重金属离子、有机溶剂、剪切力、表面张力等非常敏感; 4、对最终产品的质量要求高重要性:生物技术产品普通存在于一个复杂的多相体系中。
惟有经过分离和纯化等下游加工过程,才干制得符合使用要求的产品。
因此产品的分离纯化是生物技术工业化的必需手段。
在生物产品的开发研究中,分离过程的费用占全部研究费用的 50%以上;在产品的成本构成中,分离与纯化部份占总成本的 40~80%;精细、药用产品的比例更高达 70~90%。
显然开辟新的分离和纯化工艺是提高经济效益或者减少投资的重要途径。
5、为何生物技术领域中往往浮现“丰产不丰收”的现象?第二章预处理、过滤和细胞破碎1、发酵液预处理的目的是什么?主要有那几种方法?目的:改变发酵液的物理性质,加快悬浮液中固形物沉降的速率;出去大部份可溶性杂质,并尽可能使产物转入便于以后处理的相中(多数是液相),以便于固液分离及后提取工序的顺利进行。
:①加热法。
升高温度可有效降低液体粘度,从而提高过滤速率,常用于粘度随温度变化较大的流体。
控制适当温度和受热时间,能使蛋白质凝结形成较大颗粒,进一步改善发酵液的过滤特性。
生化分离技术复习
名词解释:生化分离技术:是指从含有目标产物的发酵液、酶反应液或动植物细胞培养液中,提取、精制并加工制成高纯度的、符合规定要求的各种生物技术产品的技术,又称为下游加工技术。
生物技术产品:是指在生产过程应用微生物发酵技术、酶反应技术、动植物细胞培养技术等生化反应技术制得的产品。
细胞破碎:是指选用物理、化学、酶或机械的方法来破坏微生物菌体的细胞壁或细胞膜,释放其中的目标产物。
蛋白质复性:是指变性的包涵体蛋白质在适当条件下使伸展的肽键形成特定三维结构,使无活性的分子成为具有特定生物学功能的蛋白质。
用溶剂从溶液中抽提物质叫液-液萃取,也称溶剂萃取。
经典的液-液萃取指的是有机溶剂萃取.带溶剂是指能和产物形成复合物,促使产物更易溶于有机溶剂相中,在一定条件下又要容易分解的物质。
超临界流体(SCF)萃取是利用超临界流体作为萃取剂,对物质进行溶解和分离的过程。
超临界流体(SCF)是处于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以上的非凝聚性的高密度流体。
反胶团(reversed micelles)是表面活性剂在非极性有机溶剂中亲水性基团自发地向内聚集而成的,内含微小水滴的,空间尺度仅为纳米级的集合型胶体。
吸附:利用吸附剂对液体或气体中某一(些)组分具有选择性吸附的能力,使其富集在吸附剂表面。
实质是溶质从液相或气相转移到吸附剂表面的过程。
离子交换技术:是根据某些溶质能解离为阳离子或阴离子的特性,利用离子交换剂与不同离子结合力强弱的差异,将溶质暂时交换到离子交换剂上,然后用合适的洗脱或再生剂将溶质离子交换下来,使溶质从原溶液中得到分离、浓缩或提纯的操作技术。
洗脱:离子交换完成后,将树脂吸附的物质释放出来重新转入溶液的过程称作洗脱。
树脂的毒化:树脂失去交换性能后不能用一般的再生手段重获交换能力的现象称为树脂的毒化。
浓差极化:在膜分离过程中,由于水和小分子溶质透过膜,大分子溶质被截留而在膜表面处聚积,使得膜表面上被截留的大分子溶质浓度增大,高于主体中大分子溶质的浓度,这种现象称为浓差极化。
生化分离技术 细胞破碎分离
细胞-胞内产物 细胞-胞内产物 路线一B 包含体 溶解(加盐酸胍、脲 加盐酸胍、脲 ) 复性 细胞破碎 碎片分离 碎片分离
原料液 原料液
细胞分离 ( 细胞分离 ( 离心,过滤 离心,过滤 )) 路线一 路线二 清液-胞外产物
路线一A
粗分离( 盐析、萃取、超过滤等 盐析、萃取、超过滤等 ) 纯化( 层析、电泳 层析、电泳 ) 脱盐( 凝胶过滤、超过滤 凝胶过滤、超过滤 )
通过改变微生物生长环境(温度、pH、缓 冲液),可以诱发产生自溶酶或激发产生其 它的自溶酶,以达到自溶目的。
缺点是:易引起所需蛋白质的变性,自溶后 细胞悬浮液粘度增大,过滤速度下降。
(2)物理法
渗透压冲击法 冻结-融化法 干燥法
①渗透压冲击法
将细胞放在高渗透压的溶液中(如一定 浓度的甘油或蔗糖溶液),由于渗透压的作 用,细胞内水分便向外渗出,细胞发生收缩, 当达到平衡后,将介质快速稀释,或将细胞
之间的互相剪切、碰撞,使细胞破碎,
释放出内含物。
WSK卧式高效全能珠磨机
②影响珠磨法破碎的因素
破碎作用公式:
ln[1/(1-R)]=Kt
R — 破碎率;K— 一级反应速度常数; t—时间。 K与搅拌转速、细胞悬浮液浓度和循环 速度、玻璃小珠装量和珠体直径,以及 温度等相关。
②影响珠磨法破碎的因素
某些植物细胞,当生长停止后,在细胞质 和初生细胞壁之间形成了次生细胞壁。次 生壁一般较厚 (4μm以上 ) ,常有三层组成。
n
在次生壁中,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含量比初 生壁增加很多,纤维素的微纤丝排列得更 紧密和有规则,而且存在木质素的沉积。
二
生化分离工程知识点总结归纳
生化分离工程知识点归纳第一章绪论1、生物物质分离工程:在工业规模上,通过适当的分离纯化技术与装备并消耗一定的能量和分离介质来实现生物物质(产品)制备的过程,是生物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生物工程下游加工过程的特点:(1)成分复杂:固体成分、液体成分(2)悬液中的目标产物浓度低(3)稳定性差:化学(温度和pH值)或微生物引起的降解(4)生物产品质量要求高:纯度、卫生、生物活性3、下游加工过程的一般流程(4个阶段):发酵液的预处理与固液分离、初步纯化(提取)、高度纯化(精制)、成品加工。
4、某一具体产品的分离提取工艺设计中应考虑的问题:①产物本身的性质;②是胞内产物还是胞外产物;③原料中产物和主要杂质浓度;④产物和主要杂质的理化特性及差异;⑤产品用途和质量标准;⑥产品的市场价格;⑦不同分离方法的技术经济比较及废液的处理方法等。
第二章发酵液的预处理与过滤1、发酵液的预处理发酵液的预处理的方法:(1)加热:最简单、最经济的预处理方法是加热,降低料液黏度,也可以对其进行灭菌。
但加热变性的方法只适合于对热稳定性的产物。
(2)调节料液的pH值:促进全细胞聚集。
(3)凝聚和絮凝:凝聚是指通过加入简单电解质降低了胶体粒子间的排斥电位,从而使得范德华引力起主导作用,聚合成较大的胶粒,粒子的密度越大,越易分离。
常用凝聚剂多为阳离子型如明矾、三氯化铁。
絮凝是指预处理时加入絮凝剂(通常指天然或合成的生物大分子聚电解质)既能降低排斥电位,又吸附了周围的微粒,形成桥架作用,促使胶粒形成粗大,密度低的絮凝团。
这些絮凝团很容易被过滤得到。
主要絮凝剂:聚丙烯酰胺、聚苯乙烯、多聚胺衍生物。
(4)使用惰性助滤剂:硅藻土、珍珠岩。
2、真空过滤器的优点:连续自动操作,节省人力,生产能力大。
真空过滤器的缺点:附属设备多,投资费用高,推动力小适用于量大易过滤的料液。
3、压滤器的优点:过滤推动力大,过滤面积大。
压滤器的:缺点:板框压滤机劳动强度大,投资、维护费用高。
生化分离技术
生化分离技术生化分离技术是一种利用生物学特性对物质进行分离的技术。
它是现代生物技术和化学工程的交叉领域,广泛应用于生物制药、环境保护、食品加工等领域。
本文将从生化分离技术的原理、应用和前景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生化分离技术的原理生化分离技术主要利用生物体内的生物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如亲和性、电荷、分子大小等,来实现对物质的分离。
其中,亲和层析、电泳和膜分离是常用的分离方法。
亲和层析是利用生物分子之间的特异性相互作用来分离目标物质。
通过将特定配体固定在固定相上,使其与目标物质具有亲和性,从而实现目标物质的选择性吸附和洗脱。
电泳是利用电场作用力将带电粒子在电泳介质中迁移,根据粒子的大小、电荷和形状差异而实现分离。
其中,凝胶电泳是最常见的电泳方法,通过将目标物质分子限制在凝胶中的孔隙中,根据分子大小的不同而进行分离。
膜分离是利用半透膜对物质进行选择性分离。
根据物质在膜上的渗透性差异,通过压力、浓度差或电场等驱动力,将物质从高浓度侧转移到低浓度侧,从而实现分离。
生化分离技术在生物制药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利用亲和层析技术可以从复杂的生物样品中纯化重组蛋白、抗体等生物制品。
电泳技术可以用于分离和鉴定DNA、RNA和蛋白质等生物分子。
膜分离技术可以用于浓缩和纯化生物分子,如浓缩血浆中的蛋白质、分离纯化水中的离子等。
生化分离技术还广泛应用于环境保护领域。
例如,利用生物膜反应器可以将废水中的有机物和重金属去除,实现废水的净化。
利用电泳技术可以检测水体中的微量污染物,如农药、重金属等。
利用亲和层析技术可以从环境样品中分离和测定特定的有机物。
生化分离技术还在食品加工、农业和医学诊断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利用膜分离技术可以实现乳制品的浓缩和分离,提高产品的品质和产量。
利用亲和层析技术可以从农产品中分离和测定农药残留。
利用电泳技术可以进行基因检测和疾病诊断。
三、生化分离技术的前景随着生物技术和化学工程的不断发展,生化分离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完善。
生化分离工程 知识点
一、沉淀法名解:沉淀与结晶:盐析和盐溶:在高浓度的中性盐存在下,蛋白质(酶)等生物大分子物质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降低,产生沉淀的过程。
有机溶剂沉淀法:在含有溶质的水溶液中加入一定量亲水的有机溶剂,降低溶质的溶解度,使其沉淀析出。
知识点:常用的蛋白质沉淀方法有哪些?盐析法,等电点沉淀法,有机溶剂沉淀法,非离子型聚合物沉淀法,聚电解质沉淀金属离子沉淀法防止蛋白质沉淀的屏障有蛋白质周围的双电层和水化合膜。
Cohn经验方程式。
在相同离子强度下,盐的种类对蛋白质溶解度的影响有一定差异,一般的规律为:半径小的高价离子的盐析作用较强,半径大的低价离子作用较弱。
等电点沉淀的操作条件是蛋白质分子以两性离子形式存在和其分子净电荷为零(即正负电荷相等) 。
溶液的pH大于等电点时,蛋白质带负电荷,溶液的pH小于等电点时,蛋白质带正电荷。
有机溶剂沉淀时,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则有机溶剂用量越少;在溶液等电点附近,则有机溶剂用量越少。
在蛋白质颗粒和溶液界面之间的三种电位。
见下题请简述双电层理论。
在蛋白质颗粒和溶液界面之间存在有三种电位:①胶核表面的电位φ0,是整个双电层的电位或称Nernst电位;②Stern平面上的电位φs;③在滑动面上的电位ξ称ξ电位(或称电动电位)。
这三种电位中只有ξ电位能实际测得,所以认为它是控制胶粒间电排斥作用的电位。
它取决于Nernst电位和反离子的浓度及电荷大小,即随着溶液中离子浓度和价数的升高,ξ电位下降,从面使颗粒间斥力强度减小,溶液趋于不稳定,蛋白质也就会沉淀下来。
沉淀法分离蛋白质有哪些特点?①分离前期就可使原料液体积很快地减小10-50倍,从而简化生产工艺、降低生产费用,浓缩与纯化合二为一;②使中间产物保持在一个中性温和的环境;③可及早地将目标蛋白从其与蛋白水解酶混合的溶液中分离出来,避免蛋白质的降解,提高产物稳定性;④用蛋白质沉淀法作为色谱分离的前处理技术、可使色谱分离使用的限制因素降低到最少。
《生化分离工程》课件
利用离心机的高速旋转产生的离心力 场,使不同密度的物质在离心管内分 层,从而实现分离。
生化分离工程的应用领域
制药工业
生化分离工程在制药工业中应 用广泛,涉及抗生素、蛋白质 、酶等生物药物的分离纯化。
食品工业
在食品工业中,生化分离工程 用于提取植物和动物中的营养 成分,如蛋白质、脂肪、糖类 等。
环保工程
DNA提取与纯化案例
要点一
总结词
通过化学裂解、离心分离和DNA吸附等技术,实现DNA的 提取与纯化。
要点二
详细描述
DNA提取与纯化是生化分离工程中的重要应用之一。化学 裂解和酶消化是常用的DNA提取方法,通过破坏细胞膜和 核膜,释放出DNA。离心分离用于去除细胞碎片和蛋白质 等杂质。DNA吸附技术如硅胶吸附和磁珠吸附等,能够高 效地去除其他杂质,获得高纯度的DNA样品。
将原料的pH值调节至适宜 的范围内,以便后续处理 。
加热与冷却
根据需要加热或冷却原料 ,以改变其物理性质或化 学性质。
细胞破碎
机械破碎
通过高速搅拌、研磨或高 压破碎等方法破坏细胞壁 ,释放细胞内的物质。
酶解破碎
利用酶分解细胞壁,实现 细胞内物质的释放。
化学破碎
利用化学试剂溶解或腐蚀 细胞壁,实现细胞内物质 的释放。
吸附法
利用吸附剂的吸附作用将目标物质从溶液中分离出来 。
浓缩与干燥
蒸发浓缩
通过加热蒸发溶剂,使溶液浓缩至一定体积。
冷冻浓缩
通过降低温度使溶液中的水分结冰,从而实现浓 缩。
干燥
将浓缩后的溶液进行干燥,得到固体产物。
04
生化分离工程设备
离心机
离心机是利用离心力对混合物进行分离的设备,根据其转速和分离原理,可以分为 多种类型,如普通离心机、高速离心机和超速离心机等。
生化分离技术(主要内容)
生化分离技术:描述回收生物产品分离过程原理和方法的术语,是指从动植物组织培养液或微生物发酵液中分离、纯化生物产品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和手段的总称。
生化分离过程是生物技术转化为生产力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其技术进步程度对生物技术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作用,为突出其在生物技术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常称它为生物技术的下游工程。
分离纯化过程的难点:目的产物在细胞或反应液中含量不高,杂质种类多,数量大;杂质性质与产物相似;产物稳定性不高。
生化分离技术的主要种类:沉淀分离(盐析、有机溶剂沉淀、选择性变性沉淀、非离子聚合物沉淀);膜分离(透析、微滤、超滤、纳滤、反渗透);层析分离(吸附、凝胶、离子交换、疏水、反相、亲和层析);电泳分离(SDS-PAGE、等电聚焦、双向电泳、毛细管电泳);离心分离(低速、高速、超速离心分离技术),生化分离的特点:成分复杂;含量甚微;易变性/易被破坏;具经验性;均一性的相对性。
预处理需注意的条件:⑴温度尽可能低⑵提取液的量要保证“充分浸入”⑶加入足量酚类吸附剂⑷加入足量氧化酶抑制剂⑸搅拌转速要恰当⑹pH控制在合适范围,一般5.5~7细胞的破碎:用一定方法(机械/物理/化学/酶法)打开细胞壁或膜,使细胞内含物有效释放出来。
挤压:微生物细胞在高压下通过一个狭窄的孔道高速冲出,因突然减压而引起一种空穴效应,使细胞破碎。
沉淀:溶液中溶质由液相变成固相析出的过程。
本质:通过改变条件使胶粒发生聚结,降低其在液相中的溶解度,增加固相中的分配率。
作用:分离、澄清、浓缩、保存盐溶:低浓度中性盐离子对蛋白质分子表面极性基团及水活度的影响,增加蛋白质与溶剂相互作用力,使其溶解度增大。
盐析:中性盐浓度增至一定时,水分子定向排列,活度大大减少,蛋白质表面电荷被中和,水膜被破坏,从而聚集沉淀。
有机溶剂沉淀法:使溶液的介电常数大大降低,从而增加带电粒子自身之间的作用力,易聚集沉淀;争夺酶、蛋白质等物质表面的水分子,破坏水化层,使分子易碰聚产生沉淀。
生化分离技术的原理及应用
生化分离技术的原理及应用1. 引言生化分离技术是指利用不同物质的物理特性,通过分离、富集和净化等步骤将混合物中的目标物质从其他组分中分离出来的一种技术。
它在生物医药、食品工业和环境监测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2. 原理生化分离技术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差异性分离生化分离技术的关键在于利用分离剂与目标物质之间的差异性,例如目标物质与其它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差异。
通过调节分离剂与目标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可以实现目标物质与其他组分的分离。
• 2. 分离剂的选择分离剂在生化分离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常见的分离剂有溶剂、离子交换剂、配合剂等。
根据目标物质的特点和要求,选择合适的分离剂是确保分离效果的关键。
• 3. 分离技术生化分离技术包括了很多不同的方法,如凝胶电泳、层析法、色谱法等。
每种分离技术都有其适用的场景和优势,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分离技术可以提高分离效果。
3. 应用生化分离技术在各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场景:• 1. 生物医药领域–蛋白质纯化:生化分离技术可以用于蛋白质的分离和纯化,广泛应用于基因工程、制药等领域。
通过分离技术可以获得纯度较高的蛋白质用于药物研发和生物学研究。
–基因分离和测序:生化分离技术可以用于从生物体中分离出目标基因以进行测序和研究。
–细胞分离:生化分离技术可以用于分离和提取不同类型的细胞,用于研究和应用。
• 2. 食品工业–食品成分分析:通过生化分离技术,可以对食品中的各种成分进行分离和分析,为食品工业的质量控制和研发提供基础数据。
–食品添加剂纯化:生化分离技术可以用于纯化食品添加剂,提高其纯度和安全性。
• 3. 环境监测–水质分析:生化分离技术可以用于水质样品中有害物质的分离和检测,为环境监测提供支持。
–大气污染物分析:生化分离技术可以用于分离和测定空气中的污染物,用于环境监测和研究。
4. 结论生化分离技术是一种重要的分析工具,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生化分离技术 第四章 沉淀技术
第二节 蛋白质沉淀的基本方法 及沉淀技术的应用
2.有机溶剂沉淀法
(1)基本原理 有机溶剂对于许多蛋白质(酶),核酸,多糖和小 分子生化物质都能发生沉淀作用,是较早使用的沉淀方法之一.其沉淀 作用的原理主要是降低水溶液的介电常数,溶剂的极性与其介电常数密 切相关,极性越大,介电常数越大,如20℃时水的介电常数为80,而乙 醇和丙酮的介电常数分别是24和21.4,因而向溶液中加入有机溶剂能降 低溶液的介电常数,减小溶剂的极性,从而削弱了溶剂分子与蛋白质分 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增加了蛋白质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导致蛋白质溶解 度降低而沉淀.溶液介电常数的减少就意味着溶质分子异性电荷库仑引 力的增加,使带电溶质分子更易互相吸引而凝集,从而发生沉淀.另一 方面,由于使用的有机溶剂与水互溶,它们在溶解于水的同时从蛋白质 分子周围的水化层中夺走了水分子,破坏了蛋白质分子的水膜,因而发 生沉淀作用.
第一节 蛋白质沉淀的基本原理
沉淀剂的性质和浓度,加入蛋白质溶液的方式,反应器 的几何形状和水力学特性都会影响沉淀过程的动力学和聚集 体的数量与大小.沉淀剂的加入可快可慢,可以溶液形式也 可以固体形式加入(如硫酸铵).在搅拌式反应器或管式反 应器或活塞式流动反应器中,它们的混合情况各不相同,因 此沉淀剂和蛋白质溶液之间的接触状况在这些反应器中很不 相同,得到的絮体或聚集体的性质也不相同. 搅拌强度在成核阶段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可以通过 混合速率来控制初始微粒的数量和大小.可以假定:初始微 粒是在非常小的液体穴内形成的(湍动的涡流),在此穴中 沉淀剂扩散很快.如果脱稳作用快于涡流存在的时间,则沉 淀物中所含的蛋白质多少和微粒的大小可以用涡流的大小和 蛋白质的含量(蛋白质浓度)来计算.
第二节 蛋白质沉淀的基本方法 及沉淀技术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化分离技术:描述回收生物产品分离过程原理和方法的术语,是指从动植物组织培养液或微生物发酵液中分离、纯化生物产品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和手段的总称。
生化分离过程是生物技术转化为生产力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其技术进步程度对生物技术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作用,为突出其在生物技术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常称它为生物技术的下游工程。
分离纯化过程的难点:目的产物在细胞或反应液中含量不高,杂质种类多,数量大;杂质性质与产物相似;产物稳定性不高。
生化分离技术的主要种类:沉淀分离(盐析、有机溶剂沉淀、选择性变性沉淀、非离子聚合物沉淀);膜分离(透析、微滤、超滤、纳滤、反渗透);层析分离(吸附、凝胶、离子交换、疏水、反相、亲和层析);电泳分离(SDS-PAGE、等电聚焦、双向电泳、毛细管电泳);离心分离(低速、高速、超速离心分离技术),生化分离的特点:成分复杂;含量甚微;易变性/易被破坏;具经验性;均一性的相对性。
预处理需注意的条件:⑴温度尽可能低⑵提取液的量要保证“充分浸入”⑶加入足量酚类吸附剂⑷加入足量氧化酶抑制剂⑸搅拌转速要恰当⑹pH控制在合适范围,一般5.5~7细胞的破碎:用一定方法(机械/物理/化学/酶法)打开细胞壁或膜,使细胞内含物有效释放出来。
挤压:微生物细胞在高压下通过一个狭窄的孔道高速冲出,因突然减压而引起一种空穴效应,使细胞破碎。
沉淀:溶液中溶质由液相变成固相析出的过程。
本质:通过改变条件使胶粒发生聚结,降低其在液相中的溶解度,增加固相中的分配率。
作用:分离、澄清、浓缩、保存盐溶:低浓度中性盐离子对蛋白质分子表面极性基团及水活度的影响,增加蛋白质与溶剂相互作用力,使其溶解度增大。
盐析:中性盐浓度增至一定时,水分子定向排列,活度大大减少,蛋白质表面电荷被中和,水膜被破坏,从而聚集沉淀。
有机溶剂沉淀法:使溶液的介电常数大大降低,从而增加带电粒子自身之间的作用力,易聚集沉淀;争夺酶、蛋白质等物质表面的水分子,破坏水化层,使分子易碰聚产生沉淀。
沉淀条件讨论:1. 温度;2. pH ;3. 浓度;4. 离子强度;5. 有机溶剂的选择;6. 多价阳离子的影响;7. 溶剂用量膜分离或膜过滤定义:用天然或人工合成高分子薄膜,以外界能量或化学位差为推动力,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组分的溶质和溶剂进行分离、提纯和富集的方法。
膜:两相之间的一个不连续区间,是隔开两种流体的一个薄的阻挡层。
膜分离的特点:过程为常温过程;不发生相变;密闭系统中进行;产品不受污染;选择性好;适应性强;实现自动化操作。
项目膜类型操作压力分离机理适用范围技术特点不足之处微滤(MF)对称微孔膜0.02~10μm0.01 MPa~0.2 MPa颗粒大小、形状含微粒或菌体溶液的分离操作简便,通水量大,工作压力低,制水率高。
有机污染物的分离效果较差。
超滤(UF)不对称微孔膜0.001~0.1μm0.1 MPa~0.5 MPa颗粒大小、形状有机物或微生物溶液的分离与微滤技术相似。
与微滤技术相似。
纳滤(NF)带皮层不对称复合膜1~50 nm0.5 MPa~2.5 MPa优先吸附、表面电位硬水或有机物溶液的脱盐可对原水进行部分脱盐和软化,生产优质饮用水。
常需预处理,工作压力较高。
反渗透(RO)带皮层不对称复合膜<1 nm1.0 MPa~10 MPa优先吸附、溶解扩散海水或苦咸水的淡化几乎可去除水中一切杂质,包括悬浮物、胶体、有机物、盐、微生物等。
工作压力高;制水率低;能耗大。
按膜断面的物理形态:表面活性层(0.1~1μm,分离作用,其孔径和性质决定膜的分离特性,厚度决定传质速度);多孔支撑层(100~200μm,机械支撑作用,对分离特性和传质速度影响很小)表征膜性能的参数:孔的性质;水通量;耐压能力;pH适用范围;对热和溶剂的稳定性;截留分子量分布膜的劣化:膜本身不可逆转的质量变化(化学性:水解、氧化;物理性:固结、干燥;生物性:微生物代谢产物)。
污染膜是否清洗的判据:进出口压力降;透水量或透水质量;定时清洗。
污染膜的常用清洗方法:机械方法;加起溶解作用的物质;加起氧化作用的物质;加起渗透作用的物质;切断离子结合作用。
浓差极化:指外源压力迫使分子量较小的溶质通过薄膜,而大分子被截留于膜表面,并逐渐形成浓度梯度的现象。
克服极化的主要措施:震动、搅拌、错流、切流。
膜分离的原理:利用溶液中溶质分子的大小、形状、性质的差别,对于各种薄膜表现出不同的可透性而达分离的目的。
分子透过膜可由简单的扩散作用引起或外加的流体静压差或电场作用所推动。
透析Dialysis(DS):除去或更换小分子物质;脱盐;改变溶剂成分透析膜的特点:亲水性,分子筛状多孔薄膜;化学惰性;一定机械强度和良好的再生性能。
提高透析效果的措施:搅拌;定期或连续更换新鲜溶剂。
反渗透RO原理(毛细孔流动模型):膜组成中含有亲水活性基团,膜表面能选择性吸附水分子而排斥溶质分子,靠近膜表面的浓度梯度急剧下降,从而在膜和溶液的界面形成一层被膜吸附的纯水层(厚度约2个水分子),在反渗透压力推动下,纯水层的水通过膜的毛细孔连续不断地渗出。
溶解-扩散模型:把半透膜看成完全致密的中性界面,水和溶质通过膜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水和溶质被吸附溶解到膜材质表面;第二阶段:水和溶质在膜中扩散传递而通过膜。
孔隙开闭学说:膜里无固定连续孔道,所谓渗透性指因聚合物的链经常振动而在不同时间和空间内渗透的平均值而已。
氢键理论:水分子进入醋酸纤维膜的非结晶部分后,因和羧基的氧形成氢键而构成结合水,结合水的结合强度取决于膜内的孔径,孔径越小结合越牢;牢固的结合水把孔占满,不与醋酸纤维膜氢键结合的溶质就不能扩散透过,但能与膜氢键结合的离子和分子(水,酸)却能穿过结合水层而有序扩散通过膜。
临界孔径:膜表面孔径为吸附水层厚度2倍时,能获最大分离效果和最高渗透通量。
超滤Ultrafiltration UF:以超滤膜为分离介质,以膜两侧压力差为推动力,将不同分子量的物质进行选择性分离。
其用途:大分子物质的脱盐和浓缩;小分子物质的纯化;大分子物质的分级分离;生化制剂或其它制剂的去热原处理。
超滤膜的选择(主要考虑参数:截留分子量、流动速率)。
截留分子量:指截流率90%以上的最小被截留物质的分子量(以球形分子测定)流动速率:一定压力下每分钟通过单位面积膜的液体量(mL/cm2.min)其它:操作T、化学耐受性、膜吸附性、膜无菌处理影响超滤流率的因素:(1)溶质分子的性质;(2)溶质浓度;(3)压力;(4)搅拌;(5)温度;(6)其它(溶液pH、离子强度及溶剂因素等)超滤膜的截留机理:筛分作用:据分子大小、形态而分离。
超滤应用:浓缩和脱盐;分级分离与纯化;超滤分离与酶反应器(或发酵罐)联用。
纳滤Nanofiltration NF:介于超滤与反渗透之间的膜分离技术,其截留分子量在200~2 000的范围内,孔径为几纳米。
能截留小分子有机物并同时透析出盐,集浓缩与透析为一体;在保证一定膜通量的情况下,纳滤所需压力比反渗透低得多,可节约动力。
纳滤膜的分离机理:筛分作用(位阻效应);离子与膜之间的静电作用。
纳滤膜对盐的截留率主要由阴离子的价态决定。
反渗透的应用:海水和苦咸水的淡化;饮料用水和纯水制备;果蔬汁和乳制品的浓缩。
微孔膜过滤Microfitration MF:以多孔细小薄膜为过滤介质,压力为推动力,使不溶物浓缩过滤的操作。
层析(色谱):利用各组分与固定相亲和力或相互作差别实现分离。
广义吸附(Sorption) :有选择地将一种或多种溶质从流动相转移到固定相的过程,利用固定相和流动相间的相互作用将组分分离开来。
Gel的准备:(1)凝胶溶涨;(2)倾析;(3)控制稠度;(4)脱气。
层析柱操作效果的影响因素:所用层析介质;洗脱剂的空柱流速;柱孔隙率;层析介质的可渗透性能;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中的分配系数;处理量。
层析的两个基本问题:区带分离和峰形变宽。
层析分离效果常用两个目标峰的分辨率(RS)描述(分辨率:两个洗脱峰峰顶对映的洗脱体积之差比上两峰在基线上峰宽的和的平均值)。
分辨率取决于:两组分的洗脱体积和峰宽;决定洗脱体积和峰宽因素:层析柱的选择性和柱效层析分辨率取决于:系统选择性α、柱效率N和容量因子k′。
k′的取值与溶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的分配性质、温度及固定相和流动相体积比有关,而与柱尺寸和流速无关。
欲提高RS 达到满意分离效果,须满足的条件:(1)相对保留值α>1;(2)理论塔板数N 尽可能大;(3)k′≠0。
对极性组分:用极性较小溶剂溶解样品/上样/吸附;用极性较大的溶剂作洗脱剂。
凝胶过滤层析原理:利用具有网状结构的凝胶的分子筛作用,据被分离物分子大小不同进行分离.凝胶过滤层析优点:分离条件温和;样品回收率高;实验重复性高;操作时间短,简便,经济。
凝胶参数:排阻极限(用 A 类分子中最小分子量表示);工作(分级)范围(B 类分子的分子量范围)。
溶质洗脱的异常:⑴分配系数Kd < 0 :装柱不好,发生沟流(短路);⑵Kd > 1 :凝胶对溶质分子可能有吸附作用(疏水、亲和、静电作用)Gel的定义:含大量液体的具有三维网状开孔弹性结构的多聚体结构,一般制成球状颗粒。
Gel的要求:⑴多孔、孔隙区大,内水体积Vi 要大;⑵亲水;⑶惰性;⑷稳定;⑸色谱性能好。
交联葡聚糖(Sephadex):(一)结构⏹骨架:葡聚糖(dextran)⏹主键:α-1,6 糖苷键(约95%)⏹分支:α-1,3 糖苷键(约5%)⏹交联剂:环氧氯丙烷,以醚键交联控制葡聚糖与交联剂比例可制造不同孔径凝胶G - X可表示型号,X 从10-200其数字表示:10g干胶的吸水量mL(二)稳定性1、化学性质:较稳定其稳定pH范围:2~12⏹强酸下,凝胶糖苷键易水解⏹强碱下,羟基易氧化成酸⏹一般稀碱下相对稳定,可用稀碱清洗2、物理性质⏹对热较稳定,可进行高温灭菌⏹耐压性与凝胶型号有关(三)色谱性能1、总工作范围分子量:100 Da ~60 万Da2、吸附作用⏹离子性⏹芳香性(疏水)聚丙烯酰胺(Bio-Gel p-x)一)结构⏹单体:丙烯酰胺CH2=CH-CONH2⏹交联剂:N,N′-甲叉双丙烯酰胺CH2=CH-CONH-CH2-NHCO-CH=CH2⏹型号Bio-Gel p-x中,x范围:2~300其中x=工作范围上限/1000(二)稳定性1、化性稳定pH范围2~112、物性同Sephadex(三)色谱性能1、总工作范围:100~40万2、吸附:离子I > 0.02 mol/L交联丙烯基葡聚糖(Sephacryl)一)结构⏹单体:烯丙基右旋糖苷⏹交联剂:N,N′-甲叉双丙烯酰胺⏹凝胶:较硬,强度大⏹型号:Sephacryl S-200,S-300,S-400,S-500,S-1000型号愈高,孔径愈大,其分子量分离范围可查表(二)稳定性⏹pH 2~11⏹较Sephadex 抗压(三)色谱性能⏹工作范围:1000~7亿⏹吸附性:I > 0.05 mol/L琼脂糖凝胶(Sepharose)一)结构⏹β-D-半乳糖和3,6-脱水-L-半乳糖交替结合所形成的线性多聚糖⏹糖浓度越大,网孔越小⏹型号:Sepharose 2B、4B、6B 表示糖浓度2%…Bio-Gel A 0.5~150M 表示工作范围上限(二)稳定性1、化性稳定pH范围4.5~9.02、物性⏹抗热性:较差,只能在0~45℃使用⏹抗压性:较好,与浓度有关(三)色谱性能⏹总工作范围:103~4×107 (4000万)⏹吸附性:I >0.02 mol/L交联琼脂糖(Sepharose CL-XB)㈠结构强碱条件下用2,3—二溴丙醇或环氧氯丙烷进行交联㈡稳定性⏹化性:pH 3~14⏹物性:抗热、抗压均提高㈢色谱性能⏹工作范围:同Sepharose⏹吸附性:下降凝胶过滤色谱应用:㈠. 分离⒈组别分离:A类与B类、B类与C类、A类与C类间⒉分级分离:B类分子间的分离㈡. 分子量测定:需先作标准曲线,常用Ve—lgMw凝胶过滤色谱实验设计要点:⒈高分辨率;⒉回收率高(减少峰宽,可提高回收率);⒊减少稀释;⒋短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