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操纵与避碰考试大纲
《船舶值班与避碰》考试大纲

√
√
1.4.4避免碰撞的行动
1.4.4.1何种船舶应当及早采取避让行动
√
√
√
1.4.4.2避免碰撞的行动时间上的要求
√
√
√
1.4.4.3避免碰撞的行动幅度上的要求
√
√
√
1.4.4.4单用转向避让的条件
√
√
√
1.4.4.5紧迫局面和紧迫危险的含义
√
√
√
1.4.4.6减速、停车、倒车的时机
√
√
√
1.4.4.7不应妨碍的含义
√
√
√
1.5.2.3追越局面的特点
√
√
√
1.5.2.4判断追越局面应注意的事项
√
√
√
1.5.2.5追越船让路时应注意的问题
√
√
√
1.5.3对遇局面
1.5.3.1对遇局面的构成要件
√
√
√
1.5.3.2对遇局面的特点
√
√
√
1.5.3.3判断对遇局面的条件
√
√
√
1.5.3.4对遇局面的避让方式
√
√
√
1.5.3.5危险对驶局面的概念及避让特点
√
√
6.2.1.2离泊作业的操作要领
√
√
√
1.4.2.2安全航速的含义
√
√
√
1.4.2.3影响安全航速的因素
√
√
√
1.4.3碰撞危险
1.4.3.1碰撞危险的适用范围
√
√
√
1.4.3.2判断碰撞危险的标准
√
√
√
1.4.3.3判断碰撞危险的方法
70-5船舶驾驶专业技能操作考试大纲

2024年黑龙江省职业教育春季高考船舶驾驶专业技能操作考试大纲一、考试依据1.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2017年8月26日发布。
2.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颁布的《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修订)》;职业教育专业简介(2022年修订)。
3.参照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船舶驾驶专业教学标准》。
4.参照教育部颁布的《船舶驾驶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
5.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船船员适任评估规范》。
6.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船船员培训合格证评估规范》。
7.船舶驾驶专业对口涵盖专业范围,如表1所示。
二、考试方式2024年黑龙江省职业教育春季高考船舶驾驶专业技能考试为实际操作考试方式,考试总分为200分,实操项目随机抽取,考试时间为15分钟。
三、考试范围和要求以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从业能力为立足点,实现技能考试内容与中职毕业生从业技能的需要相互兼容,在识记、理解、应用、综合运用各个层面,充分融合专业知识和技能操作的职业技能要素,将专业知识融入技能操作考试内容。
技能模块1 基本安全(个人求生)1.知识与技能(1)掌握船舶常用2种救生衣的正确穿着方法。
(2)能采取标准逃生跳水姿势完成5米跳台跳水。
(3)能穿着救生衣游泳。
(4)能正确在水中保持HELP姿势。
(5)能穿着救生衣在水中扶正倾覆的救生筏。
(6)能穿着救生衣从水中登上救生筏。
(7)能正确穿着保温救生服。
2.设备与材料(1)有5米跳台、深水区水深4米的标准泳池。
(2)固有浮力式救生衣、气胀式救生衣、保温救生服、气胀式救生筏。
(3)泳裤、泳帽等。
3.操作规范要求(1)遵守游泳馆安全管理规定,听从现场管理人员指挥,严格按指导教师指令有序进行各项实操动作,防止出现呛水、溺水等安全事件。
(2)正确穿着标准泳裤、佩戴泳帽等。
(3)有序取用救生衣、保温救生服等个人用品,使用后及时摆放到指定位置。
[VIP专享]船舶操纵与避碰考纲
![[VIP专享]船舶操纵与避碰考纲](https://img.taocdn.com/s3/m/c44e28e1dd3383c4bb4cd279.png)
船舶操纵与避碰
9101:3000 总吨及以上船舶船长 9102:500~3000 总吨船舶船长 9103:3000 总吨及以上船舶大副 9104:500~3000 总吨船舶大副 9105:3000 总吨及以上船舶二/三副 9106:500~3000 总吨船舶二/三副 9107:未满 500 总吨船舶船长 9108:未满 500 总吨船舶大副 9109:未满 500 总吨船舶二/三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
○
◎
◎
○
◎
○
考试大纲
1.1.3.2 航向稳定性的判别方 ○
法
1.1.3.3 影响航向稳定性的因 ◎
素
1.1.3.4 保向性与航向稳定性 ◎
的关系;影响保向性
的因素
1.1.4 船舶操纵性指数(K、T 指数) ○
的物理意义及其与操纵性能的
关系
直线与动航向稳定性
适用对象
9101 9102 9103 9104 9105 9106 9107 9108 9109
○
○
◎
○
○
◎
◎
○
○
◎
◎
○
2006年经省农业厅,南平市政府19批41准年,毛南泽平东农在校《与改建造阳我农们业的工学程习学》校一合文署中办,学把,这强句强原联指合治,学实态行度一的套话班古子为,今两用个,校从区哲的学管的理高体度制做,了从新而的使分学析校,的深办化学了规对模实,事办求学是实的力理都解有,长并足为的其发提历展出史,了的逐一经步个验发经教展典训成的告为注诉有释我着,们广指:泛出什发:么展“时空‘候间实坚和事持良’实好就事发是求展客是前观,景存党的在和闽着国北的家唯一的一切事一事业所物就集,会文第‘顺理一是利、个’发农问就展工题是;商,客什实贸实观么事为事事时求一求物候是体是的背是,地内离一面看部实个向待联事老全我系求话国们,是题招的即,,生学规党实和校律和事就。性国求业职,家是的业‘的一,教求事一语办育’业、,学明就就实出规显是会事自模不我遭求东最同们遇是汉大于去挫地班、高研折看固师等究。待所资教”同学著力育。时校《量和毛,、汉最中泽只学书雄学东有生河厚教对坚和间、育中持学献办,国实校王学不社事当传质同会求前》量点、是工。和就中,作书办在国党以中学于革和及称声职命人存赞誉业的民在刘高教分的的德的育析事问“综所无业题修合有不才学性工贯能好国作穿顺古家和着利,级任实前实重何事进事点事求,求中情是一是专都的旦。和必精背”省须神离其级靠。实意文自因事思明己而求是学完他是根校成才就据。。能必实而找然事这到遭求些中到索成国挫真绩革折理的命甚。取的至得规倒是律退得,。益制实于定事学出求校适是党合是政中马领国克导国思的情主坚的义强路世领线界导方观,针的得政根益策本于,要全指求体导,党中是员国马干革克部命思和走主教向义职胜的工利精的,髓辛实。勤事工求作是和是共中同国努革力命的实结践果经,验但的最高主度要总的结一和条概是括得,益中于国学革校命始和终建坚设持的实经事验求表是明的,原实则事,求可是以是说胜,利坚之持本实,事只求要是坚原持则实是事我求们是学,校我各们项党事就业会健永康远、立稳于定不和败谐之发地展。的重要保证。
船舶值班与避碰第一章考点

船舶值班与避碰无限航区三千总吨及以上船舶船长/大副、近洋航区、沿海航区500 总吨及以上船舶船长/大副考题考点第一章海上避碰规则概述第一节适用范围1.本规则条款适用于公海和连接于公海而可供海船航行的一切水域中的一切船舶。
2.本规则条款不妨碍有关主管机关为连接于公海而可供海船航行的任何港外锚地、港口、江河、湖泊或内陆水道所制订的特殊规定的实施。
这种特殊规定,应尽可能符合本规则条款。
3.本规则条款不妨碍各国政府为军舰及护航下的船舶所制定的关于额外的队形灯、信号灯、号型或笛号,或者为结队从事捕鱼的渔船所制定的关于额外的队形灯、信号灯、号型的任何特殊规定的实施。
这些额外的队形灯、信号灯、号型或笛号,应尽可能不致被误认为本规则其他条文所规定的任何号灯、号型或信号。
4.为实施本规则,本组织可以采纳分道通航制。
5.凡经有关政府确定,某种特殊构造或用途的船舶,如不能完全遵守本规则任何一条关于号灯或号型的数量、位置、能见距离或弧度以及声号设备的配置和特性的规定时,则应遵守其政府在号灯或号型的数量、位置、能见距离或弧度以及声号设备的配置和特性方面为之另行确定的尽可能符合本规则条款要求的规定。
考点1:适用的水域 6 根据本条1款的规定,《国际海上避碰规则》(简称《规则》)适用于公海以及连接于公海而可供海船航行的一切水域。
根据《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公海指各国内水或群岛水域、领海及专属经济区以外的,不受任何国家主权管辖或支配的海域。
连接于公海而可供海船航行的水域,通常指专属经济区、领海、内海以及与海相连并可供海船航行的港口、江河、湖泊或内陆水道等一切水域。
所谓连接”英文原文为connected,意为连通”即通过水域与公海连接。
因此, 不论是间接连接还是直接连接,抑或自然连接还是人工连接都属于《规则》所指的“连接”于公海的情况。
“可供海船航行”一词强调的是适用《规则》的必备条件。
通常认为,可供海船航行的一切水域,是指海船能够到达的一切水域。
船舶操纵与避碰总概

1舵效:是舵力转船效果的简称。
舵效是指航向角对操舵的反应能力,即舵效是保持航向和改变航向的效2保向性:就是保持原航向的性能。
具体指船舶在直线航行过程中收、受到某种扰动而改变了原航向,通过操纵能使船舶恢复在原航向上座直线运动的性能。
3反移量:在旋回转舵阶段,由于船舶转动惯量很大还来不及产生较大的旋转角速度,则在舵产生的横向力的作用下,产生横向移动加速度,一定时间后产生横向移动速度,使船舶重心产生向转舵相反方向的横移量。
4富余水深:为了保证船舶航行安全,并使船体一下有足够的空间供船舶操纵,在考虑航行水域条件和气象条件基础上,船舶龙骨下水深留有一定的安全余量,该余量通常称为“富余水深”5进距;是船舶重心的纵向移动距离,通常将航向角变化90°时的船舶重心的纵向移动距离称为进距一般用Ad表示6群速度:即群波传播能量的速度,群波是由一系列波长和频率不同的波叠加而成的合成波,则群波的波形将随时间变化,若干个分波在水中传播的相速度各不相同,起振幅最大部分的运动速度称为群波的“群速度”其值约为相速度的一半7岸壁效应:船舶沿航道与岸壁平行运动时,引起船舶水动力和水动力矩发生变化,进而产生船舶的横移和转头8 保向性:船舶保向性是指船舶在外力作用下,有操舵水手通过罗经识别船舶首摇状况,并通过操舵抑制或纠正首摇,是船舶驶于预定航向的能力。
9 浅水效应:由于水鱼的水深相对较浅使船舶的运动特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10漂角:船舶重心处的船速矢量与船首位线之间的夹角。
左舷为正、右舷为负。
11 K指数:是操舵转船力矩系数与阻尼力矩系数之比所决定的常熟。
8按照K,T值的不同,船舶操纵性能如何分类?答:K大、T小,说明最大旋回角速度大,达到最大旋回角速度的时间短,这是旋回性好,追随性好;K大、T 大,说明说明最大旋回角速度大,达到最大旋回角速度的时间长,这是旋回性好,但追随性差;K小、T小,说明最大旋回角速度小,达到最大旋回角速度的时间短,这是旋回性差,但追随性好,旋回性与第二种类似;K小、T大,说明最大旋回角速度小,达到最大旋回角速度的时间长,旋回性差。
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船舶船员适任考试大纲(二、三类驾驶和轮机)

附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船舶船员适任考试大纲一、避碰与信号5201:各类船长5202:各类驾驶员- 1 -- 2 -- 3 -2.1.1.1瞭望的含义 √ √ 2.1.1.2瞭望的目的 √ √ 2.1.1.3正规瞭望的方法√ √ 2.1.2 安全航速2.1.2.1 安全航速的概念√ √ 2.1.2.2 决定安全航速时应考虑的因素 √ √ 2.1.2.3 控制船速的水域 √ √ 2.1.2.4 不能免责的规定√ √ 2.1.3 航行原则- 4 -- 5 -2.2.1.1 机动船对驶相遇的判断 √ √ 2.2.1.2 机动船对驶相遇的责任 √ √ 2.2.1.3 机动船对驶相遇的行动 √ √ 2.2.1.4 案例分析√ 2.2.2 机动船追越2.2.2.1 机动船追越的判断 √ √ 2.2.2.2 机动船追越的责任 √ √ 2.2.2.3 机动船追越的行动 √ √ 2.2.2.4 案例分析√2.2.3 机动船横越和交叉相遇2.2.3.1 机动船交叉相遇局面判断√√2.2.3.2 机动船横越和交叉相遇的责任√√2.2.2.3 机动船横越和交叉相遇的行动√√2.2.2.4 案例分析√2.2.4 机动船尾随行驶的责任和行动√√2.2.5 长江干线航行的渡船避让责任2.2.5.1 在长江干线航行的客渡船与其他顺航道或河道行驶的船舶相遇时的责任和行动√√- 6 -- 7 -2.2.5.2 在长江干线航行的两渡船相遇时的责任和行动√ √ 2.2.6 机动船在干、支流交汇水域相遇2.2.6.1 机动船驶经支流河口的行动要求√ √ 2.2.6.2 机动船在干、支流交汇水域相遇时的责任和行动√ √ 2.2.7 机动船在汊河口相遇时的责任和行动√ √ 2.2.8 机动船与在航施工的工程船相遇时的责任和行动 √ √ 2.2.9 限于吃水海船的避让责任 √ √ 2.2.10 快速船的避让责任 √ √ 2.2.11 机动船掉头- 8 -- 9 -- 10 -- 11 -二、船舶驾驶与管理5501:二类船长5502:二类驾驶员5503:三类驾驶员- 12 -- 13 -- 14 -1.2.1.4 各种锚泊方式特点及其适用条件 √ √ 1.2.1.5 大风浪中锚泊的特点和注意事项√ √ 1.2.2 走锚和守锚1.2.2.1 船舶发生走锚的原因,走锚的判断方法及走锚的应对措施√√√1.2.2.2 锚泊值班的要求及注意事项,长期锚泊的活锚措施√ √ √ 1.2.3 船舶掉头1.2.3.1 船舶掉头方向选择及应考虑的因素 √ √ √ 1.2.3.2 船舶掉头常用的操纵方法√√√- 15 -- 16 -1.3.3.2 预防碰撞事故的措施√ √ √ 1.3.3.3 船舶碰撞后操纵船舶的应急措施和注意事项√ √ √ 1.3.4 搁浅与触礁1.3.4.1 出现搁浅与触礁危险时的紧急措施 √ √ √ 1.3.4.2 搁浅和触礁后的应急措施√ √ √ 1.3.4.3 搁浅后的脱浅方法和脱浅救助的注意事项√ √ √ 1.3.5 弃船、人落水1.3.5.1 弃船的条件 √ √ 1.3.5.2 弃船的注意事项√√- 17 -- 18 -2.1.1 航道尺度的概念√ √ 2.1.2 富余水深、净空高度的概念 √ 2.1.3 船舶安全通过跨河架空建筑物的计算 √ 2.1.4 航区的划分标准√ 2.1.5 水位与水深的关系,实际水深的计算 √ √ √ 2.1.6 流向、流态2.1.6.1 观测流向的方法 √ √ 2.1.6.2 常见流态概念及识别方法√ √ √ 2.1.6.3 常见流态对船舶航行的影响及采取的措施√√√-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3.3.1.2 堵漏器材的保管要求 √ √ √ 3.3.1.3 各种堵漏法的要点√ √ √ 3.3.2 船舶应变(部署)3.3.2.1 消防应变(部署)的要求 √ √ √ 3.3.2.2 救生应变(部署)的要求 √ √ √ 3.3.2.3 人员落水应变(部署)的要求 √ √ √ 3.3.2.4 油污染应变(部署)的要求 √ √ √ 3.3.2.5 各项应变警报的规定√ √ √ 3.3.2.6 船舶应变(部署)演习规定及注意事项√√√-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三、内河船舶船员适任实际操作考试大纲(驾驶专业)内河船舶船员适任实际操作考试(3000总吨及以上内河船舶除外)-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41 -- 42 -四、船舶动力装置2501:二类轮机长2502:二类轮机员 2503:三类轮机员- 43 -- 44 -- 45 -- 46 -- 47 -- 48 -- 49 -- 50 -。
船舶操纵与避碰(避碰)

船舶操纵与避碰(避碰)您的姓名: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 正规瞭望的最基本手段是: [单选题] *A. 视觉(正确答案)B. 听觉C. 雷达D. AIS2. 关于保持正规的瞭望,下列说法中哪个正确: [单选题] *A. 只要能发现碰撞危险,就意味着保持的瞭望是正规的B、保持正规的瞭望,就意味着在任何时候,每一船舶应采取适合当时环境和情况下的一切有效的手段保持系统的观察(正确答案)C、只要船舶使用视觉进行不间断的观察,即可认为保持着主规的瞭望D.保持正规的瞭望,就薏味着在任何时候,每一船舶可使用任一手段进行不间断的观察3. 保证船舶海上安全航行的首要做法是: [单选题] *A.保持正规瞭望(正确答案)B.使用安全航速C.判断碰撞危险D.采取避让行动4. 下列哪些船舶应该以安全航速行驶? [单选题] *I、进行操纵性试验的船舶 II、正在进行测速的船舶 III、船体破坏进水的船舶A. I、II、III(正确答案)B. I、IIIC. II、IIID. I5. 在决定安全航速时,应考虑的首要因素是: [单选题] *A.是否装有雷达B.能见度情况(正确答案)C. 船舶的操作性能D.航道条件6. 下列哪种船舶应用适合当时环境和情况的一切有效手段判断是否存在碰撞危险?[单选题] *A. 机动船B. 每一船舶(正确答案)C.除失去控制的所有船舶D.除锚泊船、搁浅船和除失去控制的船舶外的所有船舶7. 判断是否存在碰撞危险时,考虑的因素是来船方位的变化情况、该方位是指:[单选题] *A.罗经方位(正确答案)B、相对方位C、舷角D.真方位8. 来船的DCPA不变(不为零)的情况下,其罗经方位的变化率与来船的距离的关系是: [单选题] *I、距离较远时变化较快 II、距离近时变化快 III、与距离变化无关,如果罗经方位改变,只能说明DCPA发生了变化A.IB. I、IIIC. II(正确答案)D. II、III9. 根据本规则要求采取的为避免碰撞的任何行动,如当时环境许可,应是积极地,并及早 [单选题] *地进行和运用良好船艺,关于“及早”的说法正确的是:I、在能见度不良时采取行动时机应比能见度良好时要早II、慢速船采取行动时机应当更早一些 III、操纵性不好的船舶采取行动时机应当更早一些A. I、II、III(正确答案)B. I、IIC. II、IIID. III10. 交叉相遇局面中,让路船为避让其右舷角105度的来船采取转向措施,最容易被直航船用视觉察觉的行动是: [单选题] *A.向右转向10°B.-向右转向20°C,向左转向20°D,向左转向使船尾对准他船(正确答案)11. 单凭转向可能是避免紧迫局面的最有效行动,其先决条件是:I、有足够的水域II、及时地、大幅度地转向 III、不致造成另一紧迫局面 [单选题] *A. I(正确答案)B. I、IIIC. I、IID. I、II、III12. “不应妨碍”,意味着“不应妨碍他船的船舶”应避免与“不应被妨碍的船舶”之间构成:I、使本船成为让路船的碰撞危险II、使本船成为直航船的碰撞危险區 III、双方都有避让责任的碰撞危险 [单选题] *A. IB. I、IIIC. I、IID. I、II、III(正确答案)13. 互见中,当一不应妨碍他船的船舶和一艘不应被妨碍的船舶相遇并构成碰撞危险,如果根据互见中的行动规则,不应妨碍他船的船舶成为直航船,则: [单选题] *A,不应妨碍的责任解除B,不应妨碍他船的船舶仍须给他船让路C,不应妨碍他船的船舶应根据直航船的行动条款采取行动(正确答案)D.不应被妨碍的船舶的让路责任解除14. 狭水道中的关于追越声号的规定被写进船舶在任何能见度情况下的行动规则,狭水道追越声号的规定适川于: [单选题] *A.任何能见度B.仅适用于“互见”(正确答案)C.能见度良好时D.能见度良好时,无论是否互见15. 在狭水道内,从事捕鱼的船舶不应妨碍: [单选题] *A.除穿越狭水道的船舶以外的任何其他船舶的通行B.任何在狭水道或航道内安全航行的机动船的通行C.除帆船与长度小于20米的船舶以外的任何船舶的通行D、任何其他船舶的通行(正确答案)16. 船舶驶近被居间障碍物遮蔽他船的狭水道或航道的弯头或地段时,应:I、特别机警 II慎驾驶 III、鸣放相应声号 [单选题] *A. I、IIB. I、II、III(正确答案)C. II、IIID. I、III17. 下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单选题] *A.未经IMO采纳的分道通航制B.一国政府自行颁布的“分道通航制”规则,仅适用于本国船舶C.一船航经某一处的分道通航制区域,不管该区域是否业己被IMO所采纳,船舶均应严(正确答案)格地执行该区域的有关规定D.由TIMO未采纳某一分道通航制区域,所以《国际海上避碰规则》也不适用于该区域18. 在IMO采纳的分道通航水域,对使用分道通航制水域的船舶的要求是:I、在相应的通航分道内沿船舶的总流向行驶II、在相应的通航分道内以与船舶的总流向相同的航向行驶III、尽可能让开分隔线或分隔带障IV、通常在通航分道的端部驶进或驶出 [单选题] *A. I、II、III、IVB. I、III、IV(正确答案)C. I、IID. I19. 在IMO采纳的分道通航水域,下列哪些船舶可使用沿岸通航带? I、帆船和长度小丁20 米的船舶;II、从事捕鱼的船舶; III、当船舶抵离位丁一沿岸通航带的港口、近岸设施、引航站或任何其他地方; IV、为避免紧追危险时 [单选题] * A.I、IIB. I、II、IVC. I~IIID. I~IV(正确答案)20. 在IMO采纳的分道通航水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I、船舶应尽可能避免穿候通航分道:II、穿越通航分道的船舶不应妨碍按通航分道行驶的机动船的安个航行; III、穿越通航分道的船舶不应妨碍按通航分道行驶的除从事捕鱼的船舶外任何船舶的安全航行; IV、穿越通航分道的船舶不应碍按通航分行驶的除从事捕鱼的船舶、帆船及L [单选题] *A. I、II、IVB. I、II、IIIC. I、IID. I(正确答案)21. 在IMO采纳的分道通航水域,帆船与L<20米的船舶,不应妨碍下列哪些按通航分道行驶的船舶? [单选题] *A. 除从事捕鱼船之外的任何船长大于等于20米的用机器推进的船舶(正确答案)B. 用机器推进的船舶C. 任何可用机器推进的船舶D. 任何船长大于20米的用机器推进的船舶22. 船舶在分道通航水域端部附近行驶时应特别谨慎,其原因是: I、在此区域会遇时,直航船解除保向保速的义务II、端部附近船舶可能进行较大幅度的转向III、航线与通航分道交叉的船舶为避免穿越通航分道,可能在此区域通过 [单选题] *A.IB. I、IIC、II、III(正确答案)D. I、II、III23. 在IMO采纳的分道通航水域,下列哪种船舶可免受分道通航制条款的约束:[单选题] *A. 为避免紧迫局面的船舶B. 从事疏浚工作的船在作业所需的限度内(正确答案)C. 失去控制的船舶D. 一从事使其驶离其航向能力严重受限的拖带作业的船舶在作业所必须的限度内24. 互见中两艘在航帆船不同舷受风,相遇致有构成碰撞危险(不在追越中),让路船是: [单选题] *A. 上风船B. 下风船C. 右舷受风的帆船D. 左舷受风的帆船(正确答案)47. 追越条款(规则十三条)不适用于:A. 互见中的船舶B. 能见度不良时在互见中的船舶C. 狭水道中的船舶D. 能见旋不良时不在互见中的船舶25. 追捧条款优先于: [单选题] *A. 船舶在任何能见度情况下的行动规则,B. 船舶在互见中的行动规则C. 旃舶在能见度不良时的行动规则D. 船舶在任何能见度情况下的行动规则与船舶在互见中的行动规则(正确答案)26. 帆船在航道里从机动船左舷追越并需要机动船采取行动时,帆船应是: [单选题] *A.直航船,追越前应鸣放一短声B.直航船,不必鸣放声号C.让路船,追越前应鸣放一长一短声(正确答案)D.让路船,不必鸣放中号27.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单选题] *A.只要追越船驶过被追越船船头以后,即可免除追越船让开被追越船的责任B.只要追越船与被追越船保持平行并驶,则即可免除追越船应承担的让路责任C.只要追越船看到被追越船舷灯,则即可免除追越船应承担的让路责任D.只有追越船驶过让清被追越船以后,方可免除追越船让开被追越船的责任(正确答案)28. 下列不构成对遇局面的是:I、互见中,一艘机动船与一艘用机器推进的使用绳钓从事捕鱼的船舶航向相反相互驶近致有构成碰撞危险时 II、互见中一艘操纵能力受到限制的船舶与一艘限令吃水的船舶航向相反相互驶近致有构成碰撞危险时用III、互见中,一悬挂一圆柱体号型船舶与一艘驶帆并悬挂有一尖顶朝下的圆锥体号型的船舶航向相反相互驶近致有构成碰撞危险时 [单选题] *A. IB. I、IIC. I、II、III(正确答案)D. II、III29. 与其他相遇局面相比,对遇局面独具的特点是: [单选题] *A,适用于互见B,适用于两机动船C。
11规则船舶操纵与避碰理论大纲解析

9101:3000总吨及以上船长
9102:500〜3000总吨船长
9103:3000总吨及以上大副
9104: 500〜3000总吨大副
9105:3000总吨及以上二/三副
9106:500〜3000总吨二/三副
9107:未满500总吨船长
9108:未满500总吨大副
9109
考试大纲
适用对鉄
9101
9102
9103
9104
9105
9106
9107
9108
9109
1船怕操纵基础
1.1船船操纵性能
1.1.1船船变速性能
1.1.1.1船船启动性能
O
O
O
O
O
O
1.1.1.2船船停车性能
O
O
O
O
O
O
1. L 1.3倒车停船性能及影响 倒车冲程的因責
◎
©
©
◎
◎
©
1.1.1.4船舶制动方法及其适
用
◎
◎
◎
O
O
O
O
1. 2.. 2.4操舵装呂控制系统 一一随动操舵系统的 种类与基本控制原理
O
O
O
1. 2. 2.5操舵装捏控制系统一
应急控制系统的特 点与使用婆领
O
O
O
O
O
O
O
O
1. 2. 2.6自动舵的种类与各自
的特点
O
O
O
1. 2. 2.7自动舵的操舵转换方 式:随动舵、自动舵、 应急舵的转换及适用 的场合
O
O
O
O
O
O
1. 2. 3. 5.2锚地选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1.1风动力与风动力转船力矩
√
√
√
√
√
√
1.3.1.2水动力与水动力转船力矩
√
√
√
√
√
√
1.3.1.3船舶静止、前进、后退中的风致偏转规律
√
√
√
√
√
√
1.2.1.2吸入流与排出流的概念及其特点
√
√
√
√
√
√
1.2.1.3推力与船速之间的关系,推力与转数之间的关系
√
√
√
√
√
√
1.2.1.4滑失和滑失比的基本概念,滑失在操船中的应用
√
√
√
√
√
√
1.2.1.5功率的分类及其之间的关系
√
√
√
√
√
√
1.2.1.6船速的分类及与主机转速之间的关系
√
√
√
√
√
√
√
√
√
√
1.1.3航向稳定性和保向性
1.1.3.1航向稳定性的定义及直线与动航向稳定性
√
√
√
√
√
√
1.1.3.2航向稳定性的判别方法
√
√
√
√
√
√
1.1.3.3影响航向稳定性的因素
√
√
√
√
√
√
1.1.3.4保向性与航向稳定性的关系;影响保向性的因素
√
√
√
√
√
√
1.1.4船舶操纵性指数(K、T指数)的物理意义及其与操纵性能的关系
考试大纲
适用对象
9101
9102
9103
9104
9105
9106
9107
9108
9109
1船舶操纵基础
1.1船舶操纵性能
1.1.1船舶变速性能
1.1.1.1船舶启动性能
√
√
√
√
√
√
1.1.1.2船舶停车性能
√
√
√
√
√
√
1.1.1.3倒车停船性能及影响倒车冲程的因素
√
√
√
√
√
√
1.1.1.4船舶制动方法及其适用
√
√
√
√
√
√
1.1.2旋回性能
1.1.2.1船舶旋回运动三个阶段及其特征
√
√
√
√
√
√
1.1.2.2旋回圈,旋回要素的概念(旋回反移量、滞距、纵距、横距、旋回初径、旋回直径、转心、旋回时间、旋回降速、横倾等)
√
√
√
√
√
√
1.1.2.3影响旋回性的因素
√
√
√
√
√
√
1.1.2.4旋回圈要素在实际操船中的应用(反移量、旋回初径、进距、横距、旋回速率在实际操船中的应用;舵让与车让的比较)
√
√
√
√
1.2.1.12单、双螺旋桨船的综合作用
√
√
√
√
√
√
1.2.1.13侧推器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
√
√
1.2.2舵设备及其运用
1.2.2.1操舵装置的概念与种类:电动操舵装置与液压操舵装置
√
√
√
1.2.2.2操舵装置——舵角限位器的作用、种类与限制角
√
√
√
1.2.2.3 SOLAS公约与我国《钢质船舶入级规范》对操舵装置的要求
√
√
√
√
√
√
1.2.2.14舵力转船力矩
√
√
√
√
√
√
1.2.2.15舵效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
√
√
√
√
√
1.2.2.16舵设备的日常与定期检查保养
√
√
√
1.2.3锚设备及其运用
1.2.3.1锚设备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锚的种类、特点及应用
√
√
√
1.2.3.2锚链的种类、组成与标记
√
√
√
√
√
√
1.2.3.3锚机的主要技术要求
√
√
√
√
√
√
1.2.2.4操舵装置控制系统——随动操舵系统的种类与基本控制原理
√
√
√
1.2.2.5操舵装置控制系统——应急控制系统的特点与使用要领
√
√
√
√
√
√
√
√
1.2.2.6自动舵的种类与各自的特点
√
√
√
1.2.2.7自动舵的操舵转换方式:随动舵、自动舵、应急舵的转换及适用的场合
√
√
√
√
√
√
√
√
1.2.2.8自动舵调节旋钮的使用
√
√
√
√
√
√
1.2.3.4锚设备的检查、保养及检验要求
√
√
√
1.2.3.5锚的作用
√
√
√
√
√
√
1.2.3.6锚地选择
√
√
√
√
√
√
√
√
1.2.3.7锚泊方式、抛起锚作业程序、操纵要领及注意事项
√
√
√
√
√
√
√
√
√
1.2.3.8操纵用锚的抓力及拖锚淌航距离的估算
√
√
√
1.2.3.9单锚泊用锚的抓力的组成、单锚泊用锚的抓力系数
船舶操纵与避碰
9101:3000总吨及以上船舶船长9102:500~3000总吨船舶船长9103:3000总吨及以上船舶大副
9104:500~3000总吨船舶大副9105:3000总吨及以上船舶二/三副9106:500~3000总吨船舶二/三副
9107:未满500总吨船舶船长9108:未满500总吨船舶大副9109:未满500总吨船舶二/三副
√
√
√
√
√
√
1.2.5拖船的运用
1.2.5.1拖船的种类及其特点
√
√
1.2.5.2拖船使用方式
√
√
1.2.5.3协助操船所需拖船功率的估算
√
√
1.2.5.4拖船作用下的船舶运动规律
√
√
√
√
1.2.5.5拖船助操注意事项:拖缆及其系带、吊拖的拖缆长度、拖力大小和方向、防止横拖和倒拖等
√
√
√
√
1.3外界因素对操船的影响
√
√
√
√
√
1.2.1.7沉深横向力产生的条件、机理及偏转效果
√
√
√
√
√
√
1.2.1.8伴流的概念,螺旋桨盘面处伴流的分布规律
√
√
√
√
√
√
1.2.1.9伴流横向力产生条件、机理及偏转效果
√
√
√
√
√
√
1.2.1.10排出流横向力产生条件、机理及偏转效果
√
√
√
√
√
√
1.2.1.11螺旋桨致偏效应的运用
√
√
√
1.2.4.2系缆的名称与作用
√
√
√
1.2.4.3系泊设备的组成与应用
√
√
√
1.2.4.4绞缆机的种类、作用与应用
√
√
√
1.2.4.5缆车及其附属用具的种类与作用
√
√
√
1.2.4.6系泊设备的检查保养和使用注意事项
√
√
√
1.2.4.7靠、离泊时缆绳的应用
√
√
√
√
√
√
1.2.4.8靠、离泊用缆的注意事项
√
√
√
√
√
√
√
√
1.2.3.10锚泊用锚的出链长度的组成及安全锚泊出链长度的计算
√
√
√
√
√
√
√
√
1.2.3.11单锚泊船的偏荡、缓解偏荡的方法
√
√
√
√
√
√
1.2.3.12走锚的判断及应急措施
√
√
√
√
√
√
√
√
√
1.2.3.13清解锚链绞缠
√
√
√
√
√
1.2.4缆的运用
1.2.4.1系船缆的种类和特点
√
√
√
√
1.1.5船舶操纵性试验
1.1.5.1旋回试验的目的、测定条件、测定方法
√
√
√
√
√
√
1.1.5.2冲程试验的目的、测定条件、测定方法
√
√
√
√
√
√
1.1.5.3 Z形试验的目的和试验方法
√
1.1.6 IMO船舶操纵性衡准的基本内容
√
√
√
1.2船舶操纵设备及其运用
1.2.1螺旋桨的运用
1.2.1.1船舶阻力的组成:基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阻力和附加阻力
√
√
√
1.2.2.9使用自动舵的注意事项
√
√
√
1.2.2.10舵设备的作用及其组成
√
√
√
1.2.2.11舵的种类及特点:分别根据舵叶剖面形状、舵杆轴线位置、舵的支承方式分类、特种舵
√
√
√
1.2.2.12流线型平衡舵的结构、组成,各组成部分的作用、特点与满足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