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金融宏观调控手段的演变
改革开放30年中国金融监管体制的历史变迁
延安大学学报( 社会 科学 版)
Ju a o Y n n U ie i S ca S in e o r l f a a nvr t oil ce c ) n s y(
Ap , 0 9 r2 0
V0. No 2 1 31 .
《 中央人 民政 府 中国人 民银 行试 行 组织 条例 》 明确 规 绝非 现代 意义上 的金融 监管 。 二、 中国人 民银行统 一监 管时期的 金融监 管体 制 定, 在总行设 立检查 处 , 司 国家 对金 融 业 的监 督 管 专
理 职能 。在 以后相 当长 的一段时 间 内, 中国人 民银行 (9 8—19 ) 17 9 2 是在会计 部 门设 置稽 核机 构 ( 一段 时 间划 归 行 政 监 在这 一 时期 , 从金 融 监管 的角 度来 看 , 可 以分 又 察部 门内 ) 即 监管 当局 受 政 务 院领 导 , , 与财 政 部 保 为两个 阶段 , 即改革开 放初 中国金融格 局 的形 成 阶段 持 密切联 系 , 主管 全 国货 币金融事 宜 。其任 务之一 是 ( 9 8—1 8 和 人 民 银 行 金 融 监 管 的 探 索 阶 段 17 9 4) 18 9 2 。在 这 个 时期 , 格 意 义 上 的 现 代 金 严 “ 握 金 融 行 政 , 管 私 营 、 营 、 营 及 外 商 金 融 ( 9 4—19 ) 掌 监 公 合 业, 管理金 融市场 ” 。这表 明监 管 当局是 中国 的金 融 融 监管 还没有 真正 形成 。金 融 领 域 的改 革使 中 国金
改革 开放 3 O年 中国金 融监 管体 制 的历史 变迁
侯 娟 娟
( 安 大 学 政 法 学 院 , 西 延 安 7 60 ) 延 陕 100
中国金融改革开放30年的历程
中国金融改革开放34年的历程与发展新中国的金融事业是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共同诞生、一起成长的,至今已走过了63年的历程。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金融事业迎来了新的春天。
经过34年的曲折历程和改革发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金融体制初步形成,整体金融实力不断壮大,金融宏观调控不断加强,金融业在支持国民经济的发展等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第一篇:改革开放前我国的金融体制的形成与发展1978年以前新中国金融体制的形成及其特点新中国金融体系的初步建立“大一统”的金融体制的形成和发展第二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金融体制改革历程(1978-今)与中国金融体系的基本现状金融宏观调控体制改革的历程及金融调控体系的现状从高度集中的金融调控体系到市场化调控体系的初步建立(1978-1993年)证券回购业务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快货币政策间接调控体系在发展中完善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与人民币可兑换进程人民币可兑换改革进程外汇管理体制改革逐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外汇管理体制(1994年至今)人民币可兑换改革进程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改革外汇黑市交易屡禁不止我国外汇黑市概况外汇黑市存在的原因治理外汇黑市的对策银行业发展与银行监管体制改革银行的恢复发展与体制改革国家商业银行的恢复与发展国有商业银行“商业化”改革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战略股份制商业银行与其它商业银行的发展与改革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发展股份制商业银行在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及其发展思路政策性银行的建立与发展城市商业银行建国以来到1984年从1984至1993年底从1994年到1998年从1998年到2003年2003年银行监督管理委员会的成立银行业协会银行业协会概况成立银行业协会的重大意义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发展农村信用社的改革与发展中国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历程新时期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深化城市信用社的改革与发展城市信用杜是改革的产物城市信用社在改革中不断壮大城市信用社在清理整顿后继续发展农村合作基金会的发展与整顿信托业发展、整合及其管理体制改革信托业的产生信托业的整合及管理体制改革信托业目前的发展状况金融租赁和信用担保机构的发展金融租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担保业的产生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融资性担保行业发展与监管情况第一篇:改革开放前我国的金融体制的形成与发展1978年以前新中国金融体制的形成及其特点新中国金融体系的初步建立新中国金融业的萌芽,可追溯至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改革开放三十年经济波动与宏观调控讲解
二、1978-1984年经济运行及宏观调控
①背景:(1978-1980)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出现第一个经
济周期是从1977年的洋跃进开始的。这次洋跃进导致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大幅增 长,物资缺口过大,引进项目所需大量的配套资金无法落实,由此造成财政赤 字迅猛增加。1978年,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 建设上来,全社会进发出极大的建设热情。1978年2月中共中央转发国家计委 《关于经济计划的汇报重点》,提出于1980年在全国建成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 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并由此导致投资规模猛增,财政支出加大,进口扩大。 当年的经济增长率达到了12.3%,成为第一个经济周期的波峰。1978年国家预 算节余10.1亿元,1979年财政赤字猛增至170.6亿元,相当于当年财政支出总额 的13.4%和当年贷款增加额的90%,对货币供给造成很大压力。货币信贷政策 方面也采取了扩张性的政策。现金(M0)供给增长从1978年的9.7%急剧上升 到1979年的24.4%和1980年的25.5%;银行信贷余额增长率从1979年的10.2% 迅速提高到1980年的18.3%。在这样的宏观经济条件下,尽管当时大部分商品 价格仍处于行政管制之下,但物价仍然开始攀升。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从1978年 的0.7%上升到1979年的1.9%,进而上升到1980年的7.5%。1980年赤字仍高达 127.5亿元,相当于当年财政支出总额的10.5%和当年贷款增加额的34%。
改革开放三十年 --中国经济波动与宏观调控
1978年我国开始对计划经济体制进行改革。1979年,农村推广家 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户被给予充分的生产经营自主权。1984年, 我国作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1992年10月,我国明确提出建 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200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六 次全国代表大会向世界宣布,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 建立。经过30年的努力,我国已经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将坚持改革开放,不断完善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的综合国力大大增强, 国际地位显著提高。1978年至2007年我国GDP增长了57.8倍,年 均增长9.7%,远远高于世界3%的平均增长速度,经济总量现已排 名世界第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历史演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历史演进[摘要] 宏观调控国民经济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认可和采用的做法。
本文简要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历史进程,初步分析了影响我国宏观调控效果的主要因素,并据此提出了相关建言。
[关键词] 改革开放经济宏观调控历史演进有效性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1978年~2006年年均经济增长9.7%。
但与此同时,我国经济也经历了几次明显的波动,现今的宏观调控体系正是在治理经济波动的政策实践基础上不断演进的。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宏观调控的演进历程1.行政和计划手段为主的宏观调控阶段(1978年~1986年)。
这一阶段,“文革”刚结束不久,我国百业待兴,正处于短缺经济状态。
但随着计划控制的松动和价格改革的推进,原来隐藏的隐性通货膨胀压力逐渐释放出来。
对此,我国政府采用的主要是行政和计划调控手段,包括行政性财政政策和行政性货币政策。
表现在对微观经济主体的引导上,就是对经营不善、长期亏损的国有企业,停止财政补贴和银行贷款;对落后的中小企业进行强制性整顿和关停并转等。
由于调控手段较为单一,在复杂的经济运行过程中,往往使得政策变化过快、调整过于频繁,缺乏必要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2.尝试性引入现代意义上的财政、货币政策的宏观调控阶段(1987年~1991年)。
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随着中央银行制度的建立,政府开始引进财政、货币政策的概念和做法,并尝试性地进行财政、货币政策的搭配使用来调控经济,但由于缺乏市场经济调控机制可应用的经验,仍以直接调控为主,很少用财政和金融等中间变量来间接影响经济主体。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模式下手段多样的宏观调控阶段(1992年~1997年)。
这一阶段,我国经济的市场化程度开始迅速提高,经济总量不断扩大,微观经济主体的活跃程度也在提高,我国已开始告别短缺经济时代。
但同时,在有效供给不足的大背景下,经济过热也导致通货膨胀的风险积累。
30年来我国宏观调控:经验、趋势与完善路径
19 经济增长率达到 1 . % , 民经 济运行 中出 93年 35 国 现 了集 资热 、 股票热 、 房地产热 、 发区热等现象 , 开 通货膨
收稿 日期 :0 8—0 2 20 7— 0
作者简介 : 万勇( 97 ) 男, 17 一 , 江西九江人 , 漳州师范学院政法系讲师 ,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 究生, 研究方 向为经济增长理论 、
( )19 20 五 9 8~ 0 2年 的 宏观 调控
控就很成功 , 调控效果 也令人 瞩 目。调控 时机的把握 是
20 0 8年 第 4期 总 第 12期 5
南京财经大 学学报
Junl f aj gU i r t o i n eadE oo is ora o N ni nv sy f n c n cnm c n e i F a
No 4, 0 , 2 08 SeilNo 52 ra .1
务上 , 虽仍 以压 缩社 会总 需求 、 抑制 通货 膨胀 为 主要 目
标 , 同时也提 出了“ 但 实行 总量控 制的 同时 , 出结 构调 突
图 1 改革开放 3 O年 来我 国 经 济增 长 率
( )1 7 一 9 9~1 8 9 1年 的宏 观 调 控
整” 的任务 ; 在调 控手段 上 , 调 “ 强 特别 要 注意更 多地 采 取经济手段 ” 明显加 大 了财政政策 和货 币政 策的力 度。 , 通过调控 ,9 0年经济增长 率降到 3 8 , 19 . % 经济 出现 了下
改革 开放 3 O年来 , 国经济建设取得 了举世 瞩 目的 我 成就 , 这与我国的宏观调控政策分不开 。对 3 0年来 我 国 宏观调控 进 行 总 结 , 利 于我 们 制定 科 学 的经 济 发 展 有 政策 。
宏观调控30年
调控过程
• 2007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了“控总量、稳物价 、调结构、促平衡”的12字方针。 • 2008年3月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双防”;继续实施 稳健的财政政策,将货币政策由“稳健”转变为“从紧” 。 • 2008年7月, “一保一控”作为下半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 务,把抑制通货膨胀放在突出位置。 • 2008年10月,中央决定再次对宏观经济政策进行重大调整 ,果断地把宏观调控的着力点转到防止经济增速过快下滑 上来,财政政策从“稳健”转为“积极”,货币政策从“ 从紧”转为“适度宽松”,即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 宽松的货币政策,要求采取一系列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
一、1984年 紧缩政策
背景:1984年,提出了“对内搞活 经济,对外实行开放”,出现了改 革开放以来最快的15.3%的经济增 长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 21.8%,基本建设投资同比增长 23.8%。
• 1984年,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偏大,市场物价上升,有些商 品价格上升幅度较大。同年,新成立的中央银行发布了《 信贷资金管理试行办法》,造成了1984年底以后的信用膨 胀和货币发行失控,直接导致了1985年零售物价指数( RPI)和消费物价指数(CPI)分别高达8.8%和9.3%的通货 膨胀,成为改革开放以来物价上涨的第二个高峰。固定资 产投资规模继续增大,全国城乡投资比上年增长38.7%, 基建投资同比增长42.8%。
宏观调控30年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几次宏观紧缩 政策和宏观扩张政策
作者: 潘秋燕
中国宏观经济政策调整经历了8次宏观调控实 践
1984.12——紧缩性政策 1988.08——紧缩性政策 1993.10——紧缩性政策 1998~2003.06——扩张性政策 2004.01~2005.06——紧缩性政策 2005.06~2006.06——扩张性政策 2008.07~2009——扩张性政策
浅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历史进程
浅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历史进程[摘要] 宏观调控国民经济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认可和采用的做法。
宏观调控的实施是因时而宜的,起到熨平经济周期、稳健经济发展的作用。
回顾和总结这六次宏观调控面临的问题、经济运行和经济体制的阶段性特征及宏观调控政策的特点,对于理解当前我国采取的宏观调控政策具有启示意义。
[关键词] 改革开放经济宏观调控历史进程有效性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1978年~2006年年均经济增长9.7%。
但与此同时,我国经济也经历了几次明显的波动,现今的宏观调控体系正是在治理经济波动的政策实践基础上不断演进的。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六次宏观调控措施第一次:1979—1981年“计划”式宏观调控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全国各地“大干快上”的建设热情和冲动导致宏观经济出现经济过热:一是当年经济增长率高达11.7%,供不应求的矛盾突出。
二是投资过热和投资品价格上涨。
当年投资率为38.2%,由于投资超出了计划,计划之外的产品供给相当一部分是高于计划价格的议价产品,从而抬高了物价指数。
三是财政出现赤字。
迅速增长的基建投资使财政支出大大增加,1978年财政节余10.1亿元,而1979年财政赤字207亿元。
四是外贸出现较为严重的赤字。
为了满足国内投资需要,大规模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扩大进口,1979年外贸赤字为11.4亿美元。
五是消费增长和物价上涨。
为提高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政府增发了工资、奖金和补贴,促使社会购买力快速增长,以致供不应求的状况更加严重。
国家因此调高了多种产品的价格,1980年商品零售价格上涨率达6%。
投资和消费增长导致通货膨胀严重,出现了改革开放以来物价上涨的第一个高峰。
1979年,中央提出“调整、改革、整顿、提高”八字方针,进行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次宏观调控。
1980年国家计划委员会(以下简称“计委”)等部门以计划手段调整了国民经济计划,降低各项计划指标,减少政府和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和基本建设项目;以行政手段压缩中央和地方的财政支出,压缩国防经费和行政管理费用;以行政手段加强银行的信贷管理,冻结企业存款,向企业推销国库券48亿元。
改革开放30年来的六次宏观调控
改革开放30年来的六次宏观调控开放以来,我国宏观经济出现了六次比较明显的波动,包括五次通货膨胀、经济过热和一次通货紧缩,与此相对应,经历了六次比较大的宏观调控。
从调控手段和做法来看,改革开放以来的宏观调控大致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
总体来看,随着宏观调控实践的不断深入,我国宏观调控越来越成熟,初步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当然也存在不少值得认真总结的不足甚至教训。
近年来,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在构建符合我国改革、开放和发展新形势需要的新型宏观调控体系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详细3年的宏观调控1978~1983年,中国处于短缺经济状态,随着计划控制的放松和价格改革的推进,短缺经济时期所隐藏的隐性通货膨胀压力逐渐释放出来,致使整个20世纪80年代一直面临着严重的通货膨胀,宏观经济管理的主要任务是治理通货膨胀。
[详细]2.1984~1986年的宏观调控1984~1986年我国经济仍然面临严重的通货膨胀,宏观经济管理的主要任务是治理通货膨胀。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随着中央银行制度的建立,开始引进财政、货币政策的概念和做法。
[详细]3.1987~1991年的宏观调控1987~1991年是中国第一次有意识地运用财政、货币政策手段进行间接调控,也是第一次自觉地进行现代意义上的财政、货币政策搭配使用。
[详细]4.1993~1997年的宏观调控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方讲话后,中国开始全面推进和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初步勾勒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1994年,中国进行了分税制体制改革,中央银行制度进一步健全,货币政策框架开始建立,为中国及时有效地运用财政、货币政策组合调控经济创造了必要的制度基础和有利的体制环境。
[详细]5.1998~2003年的宏观调控在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中国从1998年开始出现了经济增长减速、物价下降等现象,遭遇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次通货紧缩。
为了应对金融危机的冲击,抑制日益加深的通货紧缩趋势,中国从1998开始,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宏观调控历程的回顾与展望
改革开放 3年来我国 O 宏观调控历程的回顾与展望
和 红
( 门大学 经济学 院 , 建 厦 门 310) 厦 福 60 5
摘
要 : 革开放 3 改 O年 来 , 国宏 观 调 控 经历 了从 以 直 接 的行 政 调 控 手 段 为 主 到 建 立 起 较 为 完 善 我
的宏 观 调 控 体 系 的 发 展 演 变 过 程 。3 的 宏 观 调 控 历 程 取 得 了一 些 成 功 的 经 验 , 为 我 们 提 供 了一 些 0年 也
收 稿 日期 :2 0 0 8—0 —1 7 3
作 者简 介 :和 红 ( 9 1 ) 女 , 南 焦 作 人 , 门大 学博 士研 究生 。 18 一 , 河 厦
・
1 ・ 8
失 调 和 宏 观经 济 运 行 出现 的严 重混 乱 局 面 , 9 1年 中央提 出“ 18 调整 、 固 、 巩 整顿 、 高” 八字 方 针 进 行 提 的
上述 政 策 措施 的作 用 下 , 货 膨 胀 率 从 1 8 通 9 1年 开 始 下 降 , 于 1 8 并 9 3年 初 达 到 谷 底 , 外 贸 易 也 由赤 对
字转 为 盈 余 。 这 一 时期采 用 的主要 是行 政 和计划 办法 : 政 性 财 政政 策 , 制 控 制财 政 支 出 ; 行 强 行政 性 货 币 政策 , 强
1 1 7 ~1 8 . 9 8 9 3年 : 政 和 计 划为 主要 手段 的 宏 观调 控 。1 7 行 9 9年全 国在 建 大 中 型项 目 1 0 1 0多个 ,
18 9 0年又 新 增 加 了 1 0 1 0多个 , 一 庞 大 的基 建 规 模 远 远 超 过 了当 时 国 民经 济 的 承 受 能 力 。 与 此 同 这
30年来我国宏观经济调控思想的演变
30年来我国宏观经济调控思想的演变标签:经济体制;计划主导;政策主导改革开放30年来,指导我国宏观经济调控实践的思想依次为“计划主导论”、“间接调控论”和“政策主导论”。
这三种宏观调控思想分别对应计划经济体制、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由“计划主导论”发展到“政策主导论”反映了我们对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认识的深化,反映了我们对计划与市场关系认识的深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准确地说是1957年以后,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我国一直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与这种体制相适应的宏观经济管理方式是政府通过指令性计划对经济进行直接控制,依靠计划手段实现经济的综合平衡。
在这种体制下,生产要素和其他资源完全由国家控制,全国实际上是一个大工厂,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不分,“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基本经济问题全靠计划部门的计划指令来解决,多数情况下靠行政性措施来解决。
那时我们的经济活动中实际上没有真正经济学意义上的企业。
因为企业没有生产经营自主权,企业不能独立地做出生产经营决策,企业生产经营的目标是为了完成国家计划指标而不是利润。
当时我们在理论上认为计划控制优于市场调节,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之一,在经济实践中完全排斥市场和市场机制的作用。
因此,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相联系的宏观调控思想可以称之为“计划控制论”。
严格说来,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我们只有计划经济理论,没有现代经济学意义上的宏观调控理论,甚至没有宏观调控思想。
1979年随着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我国的宏观经济调控思想才逐渐形成。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启动了我国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的历史进程。
经济体制和经济生活的变革引起了思想和观念的变化,我国宏观经济调控思想也随之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回顾30年的改革开放历程,我国宏观经济调控思想的演变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2第二节 金融体制改革30年取得的成就
第二节金融体制改革30年取得的成就本章执笔郭田勇褚蓬瑜从1978年开始,中国的金融体制经过了不断地改革,在改革中金融业务不断得到发展,基本改变了过去的计划经济体制,已经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金融体系,金融步伐与市场贴得越来越近,金融业上升为国民经济的核心产业,有力地支持了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改革,适应了经济高速发展中对金融服务的需要。
一、形成多元化的金融机构体系金融部门是国民经济的命脉部门,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需要以金融行业的正常运转为基础。
目前中国的金融机构主要由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基金、金融租赁、财务公司等机构组成,而银行业又是我国金融业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我国已基本建立了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的多层次的金融机构体系。
截至2007年底,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共包括政策性银行3家,国有商业银行5家,股份制商业银行12家,城市商业银行113家,城市信用社78家,农村信用社19348家,农村商业银行15家,农村合作银行101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31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4家,邮政储蓄银行1家,信托公司54家,企业集团财务公司70家,金融租赁公司6家,货币经纪公司1家,汽车金融公司7家以及外资法人金融机构21家,有22个国家和地区的72家外国银行在华设立了130家分行,另外有46个国家和地区的191家银行在我国25个城市开设了241家代表处。
2007年12月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为40.11万亿元,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为38.94万亿元。
近年一个明显的趋势是四大国有银行的市场份额总体逐年下降,但仍占主导地位,而股份制商业银行及城市商业银行市场占比逐年提升。
农信社等其他金融机构在保持基本稳定的同时积极进行内部改制,村镇银行纷纷设立,大大繁荣了农村金融市场。
金融机构通过改制上市,明确了产权归属,整合了内部法人治理结构,通过积极引进合格境外投资者,达到引资、引智、引技的目的,提升了综合实力,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中国金融改革改革开放30年的历程与发展趋势(中)2406
中国金融改革改革开放30年的历程与发展趋势(中)6.金融市场的发展与证券、保险监管体制改革6. 1证券市场形成、发展与证券监管体制改革在大一统的银行体制下,我国是没有金融市场的。
随着1979年以后金融组织体系的建构,以银行为中介的间接融资市场首先发展起来;同时,以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为主体的直接融资市场也开始出现。
进入1985年以后,利用发行债券和股票筹集资金的企业开始增多,银行开始发行债券,金融市场在我国逐渐产生。
6. 1. 1证券发行市场的产生和发展 6. 1. 1. 1股票发行市场的产生和发展当代中国的股票发行,是伴随着股份制企业的试点及其发展而产生的。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渐在中国农村普及起来,这是我国股份合作经济的萌芽时期。
随着股份合作在农村的发展与壮大,从1984年开始股份经济在城市的试点进入了起步阶段。
1984年4月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会议拉开了城市集体企业、国营小企业进行股份制初步试点的序幕。
当年,上海飞乐音响股份有限公司发行了50万元股票,开创了我国股票发行的先河。
随着试点范围的扩大和内容的逐步深化,中央政府开始介入和主导股份经济试点,试点范围也扩大到全国各地和多类企业,真正意义上的股票发行数量不断增多。
股票的公开柜台交易、场外交易和私下交易等交易方式随之出现,一批专事股票发行、转让或交易相关业务的证券公司相继成立,为深、沪股市及证券交易所的设立和运行奠定了市场基础。
1991年起,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化,我国股票市场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时期,股票发行的步子也逐渐放大。
1992年我国第一支B股——真空B股在上交所发行上市;1993年我国顺利完成了第一批9家H股试点企业中6家企业在香港的发行上市。
自1993年起,股票发行试点从深沪两地向全国推广。
1993年底,《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股份制和股票市场在建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的重要地位,进一步推动了股票发行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和股票发行方式不断创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历史演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历史演进作者:王本文来源:《商场现代化》2008年第30期[摘要] 宏观调控国民经济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认可和采用的做法。
本文简要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历史进程,初步分析了影响我国宏观调控效果的主要因素,并据此提出了相关建言。
[关键词] 改革开放经济宏观调控历史演进有效性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1978年~2006年年均经济增长9.7%。
但与此同时,我国经济也经历了几次明显的波动,现今的宏观调控体系正是在治理经济波动的政策实践基础上不断演进的。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宏观调控的演进历程1.行政和计划手段为主的宏观调控阶段(1978年~1986年)。
这一阶段,“文革”刚结束不久,我国百业待兴,正处于短缺经济状态。
但随着计划控制的松动和价格改革的推进,原来隐藏的隐性通货膨胀压力逐渐释放出来。
对此,我国政府采用的主要是行政和计划调控手段,包括行政性财政政策和行政性货币政策。
表现在对微观经济主体的引导上,就是对经营不善、长期亏损的国有企业,停止财政补贴和银行贷款;对落后的中小企业进行强制性整顿和关停并转等。
由于调控手段较为单一,在复杂的经济运行过程中,往往使得政策变化过快、调整过于频繁,缺乏必要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2.尝试性引入现代意义上的财政、货币政策的宏观调控阶段(1987年~1991年)。
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随着中央银行制度的建立,政府开始引进财政、货币政策的概念和做法,并尝试性地进行财政、货币政策的搭配使用来调控经济,但由于缺乏市场经济调控机制可应用的经验,仍以直接调控为主,很少用财政和金融等中间变量来间接影响经济主体。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模式下手段多样的宏观调控阶段(1992年~1997年)。
这一阶段,我国经济的市场化程度开始迅速提高,经济总量不断扩大,微观经济主体的活跃程度也在提高,我国已开始告别短缺经济时代。
改革开放30年中国主要宏观调控概述、经验及不足
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宏观经济调控大致可以分为两 个阶段。 17 到 19 年为第一阶段 。 98 91 这一阶段经历了 1 7 到 18 98 91
年、92到 18 年 和 18 到 19 年三次经济波动 , 18 96 97 91 相继 采取 了 18 90到 18 年 的调整 、9 6 的 “ 91 18 年 软着陆” ,以及 18 9 9到
年的结构性通货膨胀 、 经济运行偏热 , 采取 了 19 相继 93到 19 97 年 的紧缩和适度从 紧的财政 、 币政策 ,98到 2 0 年 的积极 货 19 03 财政政策和稳健货 币政策 ,0 4到 20 年 的稳健财政 、 20 07 货币政 策 ,以及 20 07年 1 2月初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提出的稳健财政
1. 成为 17 到 18 年经 济波动的波峰 。 1 %, 7 98 91 而在 18 年 , 91 基 18 99到 19 年 , 9 1 经济呈现下滑趋势。从 18 98年的 1 O月一 本建设投资比上年降低 2 .%, P增长 率为 52 且零售物 起 , 06 GD .%, 中国开始实行从严 的“ 治理整顿”价格增速迅速下降。11 , 9
3 18 、9 7到 19 年 经 济 形 势 变化 特 征及 主 要 宏 观调 控 简i 91
18 97到 1 8 年 的通货膨胀比较严重。18 98 97年的固定资 投 资增速 比 18 年进一 步放缓 , 96 同比增长仅为 1 .%, 由 65 但 生产持续稳定 的发展 , DP的增长仍 旧高达 1.%,构成新 G 1 6
【 摘要 】 改革开放 以来 , 我国宏观 经济出现 了六次比较 明
显 的 波动 , 经历 了六 次 比较 大 的宏 观 调 控 。在 这 个过 程 中 , 也 我
宏观调控30年
宏观调控30年摘要: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处在转轨之中的发展中国家而言,宏观调控一直是与市场手段并行。
改革开放30年间我国历经数次经济周期,也采取了一系列的宏观经济政策调整,正确认识和把握每一轮经济周期的特点和采取的宏观调控手段,对我们应对今后的经济周期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改革开放、经济周期、宏观调控正文: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经济整体上获得了高速的增长,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
经济体制的改革促进了资源配置的优化,使得经济活动主体本身的潜能得以发挥,市场的自我调节功能支配着经济的发展,中国经济的总体状态是接近优化的。
但在经济运行的过程中表现出了周期性的波动,这种波动有时的影响会非常巨大,造成资源的浪费和发展的停滞,这种周期性波动是市场经济的固有现象,宏观调控的重要任务就是通过反周期操作,减少经济周期对经济增长的消极影响。
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经济增长经历了四个明显的周期。
第一次出现在80年代初期,1981年左右开始发动,到1984年达到最高点;第二次经济增长的最高点出现在1987年;第三次出现在90年代初期,1992年达到最高点之后开始逐渐减速,在1999年达到最低点;第四次出现最高点出现在2007年,最低点出现在2009年。
同期,我国通货膨胀也经历了四个明显的周期,通货膨胀率的相对高点分别出现在1985年、1988年、1994年和2008年。
这种经济波动的主要特征是振幅减小、最高点在下降而最低点在上升,波动的周期在延长。
整个经济增长的波形越来越平缓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政府对于宏观经济的调控水平在不断提高,但其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说明随着改革开放力度的加深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市场的自我调节功能在不断加强。
随着中国转轨过程的推进和市场化程度的不断加深,进行各类经济决策的主体不断分散化,这一点和改革开放初期有重大的差别。
当时,国有企业的投资如果不能取得效益,它们的对策大都是继续扩大投资,使投资风险继续发散,而对现在的民营经济和股份制企业来说,它们中的大多数更多地会通过对风险的评估来调整投资活动,在这种情况下,经济活动中的投资风险是逐渐收敛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宏观调控的历程(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宏观调控的历程(一)作者:魏加宁来源:《百年潮》2008年第05期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一共经历了五次大的波动,而每一次经济波动都必然伴随着政府的宏观调控。
20世纪80年代初期:从“新的跃进”到经济调整1976年粉碎“四人帮”时,因“十年动乱”、“停产闹革命”,“国民经济已经到了崩溃边缘”,经济结构严重失衡,经济体制严重扭曲;但由于粉碎了“四人帮”,民心大振,生产迅速恢复,国民经济很快出现了恢复性增长。
当时,从上到下,从决策层到理论界,普遍存在着一种“要把被‘四人帮’耽误的时间抢回来”的急迫心情,有着一股“大干快上”的建设热情和投资冲动,试图在原有体制上继续按照过去的高指标、高投入、低效率、低产出的粗放型增长方式组织“新的跃进”;而经济的恢复性增长又使许多人误以为组织“新的跃进”的时机已经到来。
于是,1977年编制《1976年到1985年发展国民经济十年规划纲要》时,提出到1985年全国钢产量要达到6000万吨、粮食产量要达到8000亿斤的高指标。
同时,还提出要建设120个大型项目,其中包括10大钢铁基地、9大有色金属基地、8大煤炭基地、10大油气田、30个大电站、6条铁路新干线、5个港口等等。
这个“十年规划”在1977年8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大上提出,并在1978年2月召开的五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获得通过。
与以往闭关锁国的“赶超战略”不同的是,此次大规模的经济建设计划是建立在大规模引进的基础之上的。
刚刚复出的邓小平找当时主管经济的几位副总理余秋里、谷牧、康世恩等谈话,阐述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装备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要求研究扩大引进规模的方案。
邓小平提出,同外国人做生意要搞大一点,搞它500亿。
利用资本主义危机,形势不可错过,胆子大一点,步子大一点。
不要老是议论,看准了就干,明天就开始,搞几百个项目。
1978年7月至9月,国务院召开务虚会,研究加快四个现代化建设的速度问题。
会议上弥漫着急于求成的情绪。
30年6次宏观大调控
从“一刀切”到“点刹”:30年6次宏观大调控从“一刀切”到“微调”和“点刹”,从依靠行政命令到经济、法律、行政手段多重灵活配合,改革开放30年来宏观调控思路和手段不断改进,为“中国经济奇迹”的实现作出了重要贡献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集中进行了6次针对抑制通货膨胀的宏观调控,主要运用价格、税收、信贷、汇率等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及行政手段,对国民经济总量进行调节与控制,及时纠正了经济运行中的目标偏差,为我国社会经济三十年来快速平稳增长作出了至关重要的贡献。
宏观调控,按照经济学家的理解就是宏观经济政策,实际应用中常常被误解为行政部门违背市场规律对经济运行的人为控制。
历史经验表明,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宏观调控一直都是一国协调经济运行、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生产力增长的重要国家职能。
比如,上世纪90年代以来,以美联储和美国财政部为首出台的一系列货币和财政政策,使得美国经历了十几年历史罕见的高增长、低通胀的社会经济繁荣。
当然,在市场体系完善的国家,宏观调控中经济和法律等间接手段更多;在市场体系不完善的国家,行政手段可能较多。
其内容会随着一国市场制度的完善而更趋灵活和间接,但不会改变宏观调控作为一国,尤其是大国经济管理职能的重要地位。
我国近三十年来6次大的宏观调控,其中的经验表明,我国经济宏观调控要做到“三适”,即适时、适度与适可而止。
比如1984年抑制通货膨胀之所以不彻底,主要原因在于不够适时,即1984年动手调控的时间偏短;而1988年抑制通货膨胀之所以欠成功,主要原因在于不够适度,即调控的力度偏大;1993年之所以也不够理想,主要是虽然较好地做到了适时、适度,但没有做到适可而止。
新世纪后,2003年的调整,因为“三适”基本上都做到了,从而取得了比较全面的成功。
尤其是,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实践,我国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已由过去“一收就紧、一放就乱”的“一刀切”,逐步转变为目前宽严相济的“微调”和“点刹”;调控手段也从过去依靠行政命令和计划手段,丰富为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的灵活配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0年金融宏观调控手段的演变
发布时间: 2008年10月17日作者:记者牛娟娟
存款准备金率历次调整走势
宏观调控是指国家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的调节和控制。
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和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一般来说,国家宏观调控包括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三种手段各有所长,各具特色,相互关联,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国家宏观调控手段的体系。
金融宏观调控手段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的发展,也在宏观调控中发挥着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回顾改革开放30年来的历程,不难看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金融宏观调控手段也在日益丰富和完善。
从历史上看,我国在1978年以前基本处于计划经济时代,1978年到1992年处于计划经济向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过渡,在这两个时期内,宏观调控实际上是政府对经济从宏观到微观的涵盖方方面面的管理和规划。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逐步转向市场经济,金融宏观调控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992年,随着我国正式提出向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市场经济意义上的宏观调控逐渐走上历史舞台,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的宏观调控体系得以逐步健全,金融宏观调控手段开始丰富起来。
针对1992年经济运行中出现的过热现象,我国从1993年起开始实施紧缩的宏观调控政策。
在这一阶段中,初期主要采取了行政操作方式,后期逐步开始更多地运用紧缩的货币供应、利率杠杆、从紧的财政政策以及财税体制改革等,以达到控制总需求的目的。
这一轮紧缩性宏观调控使GDP增长速度由1992年的14%左右降到了1997年的8.8%,CPI年上涨率由1994年的24.1%降到1997年的2.8%,成功地实现了经济“软着陆”。
1997年国内出现了经济偏冷情况,1998年我国开始实施新一轮宏观调控。
经过这一轮宏观调控,我国GDP增长速度由1998年的7.8%提升到2003年的9.1%,CPI指数由1998年的0.8%上升到2003年的1.2%,经济进入新一轮的上升周期。
这两轮宏观调控都成功地对经济过热和经济偏冷进行了治理,金融调控手段比以往单纯依靠行政处理方式有了很大
改变:主要采用了间接的经济手段,在1998年开始的宏观调控中,采取了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相互配合的方式,解决了扩大社会总需求的问题。
2003年至今,我国经济进入新一轮上升周期,出现了货币信贷增速明显,固定资产投资增势强劲、物价上涨、外汇储备规模快速增长、外汇占款持续扩大等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
针对我国在金融调控、金融稳定方面遇到的许多新问题和新情况,央行高度重视货币政策决策的有效性、预见性和科学性,加强了对经济金融运行的监测和研究,并对可能出现的通货膨胀和影响系统稳定的因素作出应对:适时降低利率和下调境内外币存款利率,适时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制定鼓励居民扩大消费的政策,促进个人住房贷款及消费贷款,拉动国内消费需求回升,推动经济增长。
与此同时,金融宏观调控手段上也更加丰富起来,并常常与财政政策配合使用。
五年来,我国金融宏观调控手段在使用上呈现以下特点:
——充分发挥利率杠杆的调节作用。
在进一步扩大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基础上,对商业银行贷款利率实行下限管理,城乡信用社贷款利率上浮幅度扩大到基准利率的2至3倍,对金融机构的存款利率实行上限管理。
灵活运用利率杠杆,2004年到2007年,7次上调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共1.89个百分点,8次上调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共1.89个百分点,利率在调节经济运行和配置金融资源中的作用明显增强。
与此同时,还加强了本外币利率政策的协调,从2004年11月18日起,6次小幅上调境内美元、港币小额存款利率,缩小本外币利差,减轻了结汇压力。
——加强政策引导和“窗口指导”,促进商业银行改善信贷结构。
督促金融机构贯彻落实“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调控政策,积极配合国家产业政策,限制对过热行业和高能耗、高污染企业的信贷投放,同时加大对中小企业、就业、助学、农民工和非公经济等薄弱环节和弱势群体的信贷支持,引导农村信用社扩大支农信贷投放。
在金融宏观调控措施的综合作用下,货币信贷过快的增长势头有所缓解,信贷结构进一步优化。
——灵活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加强货币信贷总量控制。
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收回银行体系过多流动性。
2003年4月至2008年5月,共发行
央行票据15.5万亿元。
通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大力对冲流动性,2003年1月15日至2008年6月25日,先后15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共8.5个百分点。
从2004年起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在抑制资本充足率较低且资产质量较差的金融机构盲目扩张贷款、促进金融稳定方面取得积极成效。
严格控制再贷款和再贴现规模。
同时,加大对农村金融的扶持,增加支农再贷款,同时对农信社实行较低的存款准备金率,积极增加农村金融机构可用资金。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还处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阶段,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克服单纯的市场带来的缺陷和防范其可能引发的经济较大波动,进一步解决改革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矛盾,努力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增长,加强宏观调控意义重大。
而如何更好地使用金融宏观调控手段,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课题。
针对我国经济运行中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和深层次矛盾以及国际金融形势,还应把“一保一控”当成目前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同时,要密切关注国际国内金融业和经济层面出现的新问题,科学把握宏观调控的节奏和力度,增强金融宏观调控手段的灵活性和相互之间的配合,更好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维护金融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