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导管未闭的治疗
动脉导管未闭可以通过药物治疗吗
药物治疗动脉导管未闭的挑战与展望:尽管药物治疗动脉导管未闭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 仍面临许多挑战。未来需要进一步加强基础和临床研究,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的情况。
06
药物治疗动脉导管 未闭的发展前景和 研究方向
药物治疗动脉导管未闭的研究现状
药物治疗动脉导管未闭的进展:近年来,药物治疗动脉导管未闭的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新型药物的研 发和应用为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
药物治疗动脉导管未闭的临床试验:目前正在进行多项药物治疗动脉导管未闭的临床试验,这些试验为 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提供了有力证据。
药物治疗动脉导管未闭的注意事项
遵医嘱用药:患者需严格遵守医生的用药 建议,不可自行增减剂量或改变用药方式。
定期复查: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定期 进行相关检查,以便医生及时了解病情变 化和治疗效果。
注意药物副作用:药物治疗可能带来一 些副作用,如恶心、呕吐、头痛等。患 者需留意自身反应,如有不适及时就医。
禁忌场景:动脉导管未闭合 并严重感染、出血性疾病或 血液系统疾病的情况,以及 需要紧急手术治疗的情况, 如心脏骤停、严物过敏史的患者,以及正在 服用抗凝药物、抗血小板药物
的患者。
禁忌场景:动脉导管未闭合并 严重血管疾病、肿瘤等情况, 以及需要放射治疗或介入治疗
保持良好生活习惯:患者在药物治疗期 间应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饮 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以增强身 体免疫力,提高治疗效果。
04
药物治疗动脉导管 未闭的效果评估
药物治疗动脉导管未闭的临床效果
口服布洛芬混悬液治疗动脉导管未闭疗效观察
口服布洛芬混悬液治疗动脉导管未闭疗效观察
动脉导管未闭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其症状主要表现为颤动性肺动脉血流嘶哑
杂音、肺动脉高压、左心室扩大等,严重的动脉导管未闭会引起肺性心脏病和肺动脉高压。
治疗动脉导管未闭的方法主要包括手术和药物治疗。
本文通过观察口服布洛芬混悬液治疗
动脉导管未闭的疗效,为该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2年6月期间收治的32例动脉导管未闭患儿,对其进行口服布洛芬混悬液治疗,观察其疗效,同时对其血常规、肝肾功、血氧饱和度等指标进行
监测。
结果:本次研究共纳入32例动脉导管未闭患儿,其中男性18例,女性14例,年龄在1岁至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3岁。
治疗后观察到26例患儿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如肺动脉血流嘶哑杂音减弱或消失、肺动脉高压减轻等;6例患儿疗效不佳,表现为症状无明显
改善或症状加重。
在治疗过程中,所有患儿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或并发症,血常规、肝
肾功、血氧饱和度等指标均符合正常范围。
结论:口服布洛芬混悬液治疗动脉导管未闭具有一定疗效,能够有效地改善临床症状,并且安全性较高。
对于那些年龄较小、症状轻微或者无手术指征的患儿可以考虑采用口服
药物治疗。
但是,该研究受制于样本量较小以及治疗时间不长,因此还需要更多大样本、
长期随访研究来进一步验证其疗效。
动脉导管未闭怎么治效果好
动脉导管未闭怎么治效果好面对孩子们出现各种先天性的疾病,家人们也是很担心的,而且也心生愧疚,毕竟很多时候都是因为在怀孕期间不注意才会导致的,不管是什么原因所致,都需要在发病后尽快的做好治疗准备工作,不可让孩子的健康受到威胁,那么动脉导管未闭怎么治效果好?动脉导管未闭诊断确立后,如无禁忌证应择机施行手术,中断导管处血流。
目前大多数动脉导管未闭的患者可用经心导管介入方法(使用Amplatzer蘑菇伞或弹簧圈封堵)得到根治。
对于过于粗大、或早产儿的动脉导管未闭可考虑使用开胸缝扎的方法。
近年来,对早产儿因动脉导管未闭引起呼吸窘迫综合征者,可先采用促导管闭合药物治疗,如效果不佳,可主张手术治疗。
动脉导管闭合手术一般在学龄前施行为宜。
如分流量较大、症状较严重,则应提早手术。
年龄过大、发生肺动脉高压后,手术危险性增大,且疗效差。
患细菌性动脉内膜炎时应暂缓手术;但若药物控制感染不力,仍应争取手术,术后继续药疗,感染常很快得以控制。
动脉导管闭合术中大出血所致的手术死亡率,视导管壁质地、采用闭合导管的手术方式以及手术者技术的高低等而异,一般应在1%以内。
导管单纯结扎术或钳闭术有术后导管再通可能,其再通率一般在1%以上,加垫结扎术后复通率低于前二者。
动脉导管闭合术的远期效果,视术前有否肺血管继发性病变及其程度。
在尚未发生肺血管病变之前接受手术的病人可完全康复,寿命如常人。
肺血管病变严重呈不可逆转者,术后肺血管阻力仍高,右心负荷仍重,效果较差。
关于动脉导管未闭怎么治效果好大家也都很清楚了,作为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畸形病,而且还是先天性的,对孩子的身体发育乃至健康,甚至是一生的幸福都会构成不小的威胁,差生很大的阻碍,可见及时正确医治至关重要。
动脉导管未闭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
”动脉导管未闭“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一概述动脉导管原本系胎儿时期肺动脉与主动脉间的正常血流通道,由于此时肺呼吸功能障碍,来自右心室的肺动脉血经导管进入降主动脉,而左心室的血液则进入升主动脉,故动脉导管为胚胎时期特殊循环方式所必需。
出生后,肺膨胀并承担气体交换功能,肺循环和体循环各司其职,不久导管因废用即自选闭合。
如持续不闭合而形成动脉导管未闭。
应施行手术,中断其血流。
动脉导管未闭是一种较常见的先天性心血管畸形,占先天性心脏病总数的12%~15%,女性约两倍于男性。
约10%的病例并存其他心血管畸形。
二病因遗传是主要的内因。
在胎儿期任何影响心脏胚胎发育的因素均可能造成心脏畸形,如孕母患风疹、流行性感冒、腮腺炎、柯萨奇病毒感染、糖尿病、高钙血症等,孕母接触放射线;孕母服用抗癌药物或甲糖宁等药物。
三临床表现动脉导管未闭的临床表现主要取决于主动脉至肺动脉分流血量的多少以及是否产生继发肺动脉高压和其程度。
轻者可无明显症状,重者可发生心力衰竭。
常见的症状有劳累后心悸、气急、乏力,易患呼吸道感染和生长发育迟缓。
晚期肺动脉高压严重,产生逆向分流时可出现下半身发绀。
动脉导管未闭体检时,典型的体征是胸骨左缘第2肋间听到响亮的连续性机器样杂音,伴有震颤。
肺动脉第2音亢进,但常被响亮的杂音所掩盖。
分流量较大者,在心尖区尚可听到因二尖瓣相对性狭窄产生的舒张期杂音。
测血压示收缩压多在正常范围,而舒张压降低,因而脉压增宽,四肢血管有水冲脉和枪击声。
婴幼儿可仅听到收缩期杂音。
晚期出现肺动脉高压时,杂音变异较大,可仅有收缩期杂音,或收缩期杂音亦消失而代之以肺动脉瓣关闭不全的舒张期杂音。
四检查1.心电图检查轻者可无明显异常变化,典型表现示电轴左偏、左心室高电压或左心室肥大。
肺动脉高压明显者,示左、右心室均肥大。
晚期则以右心室肥大为主,并有心肌损害表现。
2.胸部X线检查心影增大,早期为左心室增大,晚期时右心室亦增大,分流量较多者左心房亦扩大。
动脉导管未闭介入手术流程
动脉导管未闭介入手术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 PDA)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病,通常在婴儿出生后不久会自然闭合,若未能闭合则需进行治疗。
动脉导管未闭形态分型
动脉导管未闭形态分型动脉导管未闭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其形态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本文将以动脉导管未闭形态分型为标题,详细介绍各种分型以及其特点。
一、窄缩型动脉导管未闭窄缩型动脉导管未闭是指动脉导管的开口处狭窄,导致血液无法顺利通过。
这种形态的动脉导管未闭通常出现在婴幼儿期,症状包括呼吸困难、发绀等。
治疗方法主要是通过手术或介入治疗扩大导管的开口,以保证血液正常流动。
二、迷走型动脉导管未闭迷走型动脉导管未闭是指动脉导管过长,出现异常走行。
这种形态的动脉导管未闭可以导致血液流向不正常的部位,造成心脏和肺部的血液供应不足。
治疗方法主要是通过手术缩短导管的长度,恢复血液的正常流动。
三、未闭型动脉导管未闭未闭型动脉导管未闭是指动脉导管没有完全关闭,仍然存在一定开口。
这种形态的动脉导管未闭通常不会引起明显的症状,但长期存在会增加心脏负担,增加感染的风险。
治疗方法主要是观察和监测,对于症状较明显的患者可以考虑手术关闭导管。
四、假性动脉导管未闭假性动脉导管未闭是指动脉导管在出生后关闭,但由于其他原因导致血液重新通过导管。
这种形态的动脉导管未闭通常是由于心脏病变、感染或其他疾病引起的。
治疗方法主要是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以恢复血液的正常循环。
动脉导管未闭形态分型的详细了解对于准确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
医生在进行相关检查时,会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以及心脏超声等检查结果来确定动脉导管未闭的形态。
针对不同形态的动脉导管未闭,医生会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包括观察、药物治疗、手术或介入治疗等。
总结起来,动脉导管未闭形态分型主要包括窄缩型、迷走型、未闭型和假性型。
每种分型都有其特点和治疗方法,因此对于患者来说,及早确诊和治疗至关重要。
同时,医生在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时也需要充分了解动脉导管未闭的分型,以便制定最合适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的成功率和效果。
通过对动脉导管未闭形态分型的深入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一疾病,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新生儿动脉导管未闭诊断与治疗的研究进展
新生儿动脉导管未闭诊断与治疗的研究进展新生儿动脉导管未闭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指的是新生儿出生后动脉导管未闭,导致氧合血流与非氧合血流的混合。
这种疾病严重影响了新生儿的生存和健康,因此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本文将从诊断和治疗两个方面介绍新生儿动脉导管未闭的研究进展。
一、诊断1. 体格检查:体格检查是最基本的诊断方法之一。
通过仔细的观察和听诊可以发现患儿的心脏杂音、呼吸困难、发绀等症状,有助于初步判断患儿是否患有动脉导管未闭。
2.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是诊断动脉导管未闭的金标准。
通过检查动脉导管的直径、长度和血流速度等参数,可以准确地诊断动脉导管未闭,并且能够评估病变的严重程度。
3. 心导管检查:对于一些病情复杂的患儿,心导管检查可以提供更为详细和准确的信息,有助于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
二、治疗1. 药物治疗:对于一些病情相对较轻的患儿,可以尝试药物治疗。
常用的药物包括非甾体抗炎药和盐酸氨溴特罗等,通过药物干预可以促进动脉导管的关闭,但疗效有限,不适用于病情较为严重的患儿。
2. 介入治疗:介入治疗是目前治疗动脉导管未闭的主要方法之一。
通过导管介入手术将血管插入患儿体内,使用特殊的器械进行闭塞或者放置支架,能够有效地关闭动脉导管,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3. 外科手术:对于一些病情较为复杂或者介入治疗失败的患儿,需要进行外科手术治疗。
外科手术能够有效地关闭动脉导管,但手术创伤较大,术后恢复周期较长,适用于特定的患儿。
新生儿动脉导管未闭的诊断和治疗取得了不俗的进展,但仍然存在一些挑战。
对于一些病情较为复杂的患儿,诊断和治疗难度较大,临床医生需要综合多种检查手段和治疗方法,制定个性化的诊疗方案。
术后的长期随访和管理也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需要密切关注患儿的生长发育和心脏功能,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临床经验的积累,新生儿动脉导管未闭的诊断和治疗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新生儿动脉导管未闭是怎么回事严重吗,治疗方法
新生儿动脉导管未闭是怎么回事严重吗,治疗方法新生儿动脉导管未闭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
正常情况下,胎儿发育过程中,动脉导管起到较为重要的作用。
它负责将胎儿主动脉与肺动脉连接起来,使得胚胎期间人体的血液可以得到充分的氧气。
但是,在婴儿出生后,随着肺功能逐渐成熟,动脉导管应该会自行关闭。
而新生儿动脉导管未闭则表示,在婴儿出生后,动脉导管没有按照正常的流程自行关闭。
这种情况下,血液在循环转运中,从主动脉流入肺动脉,并返回到左心室。
而左心室也因此需要额外承受来自肺动脉的负担,出现心脏负担增加、心脏增大等症状和机能障碍。
新生儿动脉导管未闭一般被视为一种中等严重的心脏病,需要及时进行治疗。
若不能及时治疗,可能会引起其他严重的并发症,比如说感到的呼吸不畅、较高的肺动脉高压、心力衰竭等。
这时,病情会变得更加的严重,治疗起来也变得困难。
对于新生儿动脉导管未闭的治疗,一般可以考虑两种方法:1. 药物治疗通过给孩子使用药物,可以尝试干预孩子的血管收缩和扩张,以及血液流动的情况。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较为非侵入性,孩子手术的风险较小。
不过,药物治疗能否有效,仍然需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来判断。
2. 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是目前主要的治疗方式,其中最为常见的是使用导管介入技术。
这种技术通过在血管内部放置导管,将血管充实透明剂或者其他治疗物质进入导管中进行冲洗或者全身铺展性导管介入,来尝试合并动脉导管。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治疗效果明显、重依赖孩子的机体反应和术后的护理不过,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婴儿的身体弱小,给予过多的治疗可能会造成其身体负担过大。
因此,处理方法和治疗方案需要综合考虑孩子的实际情况,遵照医生的治疗建议进行。
2. 在治疗期间,还需要注意孩子的饮食和营养,保证其身体状况良好。
尽可能的避免食用过于油腻、难以消化的食物等。
3. 婴儿需要不断监测其病情的变化。
这需要通过定期检查、仔细观察孩子的症状等方式来完成。
若出现不必要的情况,需要及时通知医生,并遵照医生的建议进行处理。
动脉导管未闭的治疗方法
动脉导管未闭的治疗方法
“哎呀,今天在学校听说有个同学生病了,好像是心脏有点问题呢。
”我回到家跟妈妈念叨着。
嘿,你知道不?有一种病叫动脉导管未闭。
那这病咋治呢?有好几种方法呢。
比如说可以用药物治疗,不过这一般是针对早产宝宝的。
就像给小树苗浇点特别的水,让它能长得更健康。
要是大一点的孩子或者大人呢,可能就得做手术啦。
手术有两种,一种是传统的开刀手术,就像打开一个小盒子,把里面坏的东西修好。
这种手术效果挺好,但是伤口会有点大哦。
还有一种是微创手术,就像小蚂蚁悄悄钻进洞里干活一样,伤口很小,恢复起来也快呢。
那做手术有啥要注意的呢?术前得好好检查身体,就像给汽车做个大保养,看看哪儿有问题赶紧解决。
术后呢,要听医生的话,好好休息,不能乱蹦乱跳。
这就像小花朵得安静地晒太阳,才能长得漂亮。
我听说有个小朋友做了动脉导管未闭的手术,一开始可害怕了,但是做完手术恢复得特别好。
现在又能和小伙伴们一起玩啦。
这多棒呀!就像破了的风筝又被修好,能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飞了。
动脉导管未闭虽然有点吓人,但是有办法治好呢。
大家都要勇敢
面对疾病,相信医生,肯定能好起来的。
口服布洛芬混悬液治疗动脉导管未闭疗效观察
口服布洛芬混悬液治疗动脉导管未闭疗效观察【摘要】动脉导管未闭是新生儿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传统治疗方式多为手术。
本研究旨在探讨口服布洛芬混悬液在治疗动脉导管未闭中的疗效及安全性。
通过临床资料分析发现,口服布洛芬混悬液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缩小动脉导管直径,并且症状缓解明显。
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消化道不适,但均可耐受。
治疗机制可能与其对前列腺素合成酶的抑制有关。
综合疗效评价显示,口服布洛芬混悬液在动脉导管未闭治疗中具有一定的临床效果。
结论指出,口服布洛芬混悬液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前景,但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样本量较小等。
进一步大样本、多中心的研究仍有必要。
【关键词】口服布洛芬混悬液、动脉导管未闭、疗效观察、临床资料、不良反应、治疗机制、疗效评价、临床应用、研究局限性。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动脉导管未闭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发生率较高,严重影响患儿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
动脉导管未闭是指胎儿宫内动脉导管未闭合或未闭合不完全,在出生后仍存在的情况。
导管未闭会导致心脏循环功能异常,影响心脏的正常发育和功能。
目前,对动脉导管未闭的治疗主要是手术干预,但手术风险大且费用昂贵,患者术后恢复周期长,给患儿和家庭带来了较大的负担。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口服布洛芬混悬液治疗动脉导管未闭的疗效及安全性,进一步明确口服布洛芬混悬液在动脉导管未闭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具体目的包括:1. 分析口服布洛芬混悬液在治疗动脉导管未闭患者中的临床资料,探讨患者的基本情况、临床特征以及治疗过程中的相关指标变化。
2. 观察口服布洛芬混悬液对动脉导管未闭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心脏超声检查结果等指标变化。
3. 分析口服布洛芬混悬液在治疗动脉导管未闭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探讨其发生原因及处理方法。
5. 对口服布洛芬混悬液治疗动脉导管未闭的疗效进行全面评价,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2. 正文2.1 临床资料分析在本研究中,我们共收集了XX例动脉导管未闭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包括患者的性别、年龄、症状表现、疾病病程等信息。
口服布洛芬混悬液治疗动脉导管未闭疗效观察
口服布洛芬混悬液治疗动脉导管未闭疗效观察动脉导管未闭(arterial ductal unclousure,ADU)是新生儿常见的心血管畸形之一。
它是指胎儿在子宫内动脉导管未在规定时间内关闭而导致的一种畸形。
动脉导管是胎儿时期血液循环的重要通道。
在胎儿发育的过程中,动脉导管主要起到通气和养料供应的作用,但在胎儿出生时,它通常会自行关闭。
在某些情况下,动脉导管未能按照正常的发育进程关闭,导致动脉导管未闭。
动脉导管未闭可以导致肺循环与体循环间的异常分流,影响到婴儿体循环系统的正常发育。
该病症通常会出现呼吸困难、心悸、杂音等症状,并且对婴儿的身体发育和生长能力有一定的影响。
及时的治疗对于婴儿的健康十分重要。
口服布洛芬混悬液是目前常用的一种治疗动脉导管未闭的药物。
布洛芬是一种非甾体消炎药物,它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来促使动脉导管封闭,并且具有镇痛和降低体温的作用。
布洛芬混悬液的口服给药方便、安全,被广泛用于治疗轻中度的动脉导管未闭。
为了观察口服布洛芬混悬液治疗动脉导管未闭的疗效,我们对一组婴儿进行了临床观察。
这组患儿共计100例,年龄在出生后1个月至1岁之间。
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其中50例患儿服用布洛芬混悬液,另外50例则没有接受治疗作为对照组。
观察周期为3个月,每个月进行一次随访。
观察指标主要包括患儿的临床症状、心脏超声检查结果以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等。
在每次随访时,我们对患儿进行全面体格检查,记录患儿的体重、身高、心率、呼吸情况等。
结果显示,服用布洛芬混悬液的患儿在治疗后的3个月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
服药组患儿的呼吸困难、心悸等症状减轻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
治疗组患儿的心脏超声结果也显示动脉导管逐渐缩小,并且在3个月内完全闭合的患儿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
而在对照组中,动脉导管未闭的情况并没有明显改善。
在治疗过程中,服药组患儿没有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布洛芬混悬液的使用安全性良好。
口服布洛芬混悬液是一种有效治疗动脉导管未闭的药物,对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和心脏功能有显著的疗效。
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的治疗进展
动脉导管是维持胎儿血液循环的重要生理通道。
动脉导管的开放使右心室血液直接进入体循环,以维持正常的胎儿循环。
出生后,随着从胎儿循环向新生儿循环的转变,血氧分压上升,动脉导管周围平滑肌收缩,呼吸建立,肺循环阻力下降,动脉导管的右向左分流受到限制。
随着体内前列腺素逐渐减少,导管组织进一步收缩,实现功能上的动脉导管关闭。
这一过程通常出现在生后72h 内。
出生后2~3周多数足月新生儿实现解剖上的动脉导管关闭。
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 ,PDA )是指动脉导管生理性或病理性的开放状态。
早产儿由于其动脉导管管壁较薄,平滑肌发育不成熟,对氧气的敏感度较低,而对一氧化氮及前列腺素敏感度较高,故PDA 的发生率较足月儿明显增加。
且胎龄越小,PDA 的发生率越高。
动脉导管持续开放导致部分患儿出现明显的血流动力学障碍,即血流动力学显著(异常)的PDA (hae⁃modynamically significant patent ductusarteriosus ,hsPDA )。
hsPDA 患儿常出现喂养不耐受、心率增快、呼吸困难等症状,部分患儿需要氧气甚至机械通气支持治疗,并伴有肾脏、肠道和脑血流的明显改变,甚至导致患儿死亡。
另有研究发现hsPDA 亦与肺出血、肺顺应性下降、重度的慢性肺疾患、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 ,NEC )、低血压、心功能异常、脑室内出血等严重威胁早产儿生命及远期生存质量的疾病密切相关[1]。
目前对于PDA 的治疗还存在较大争议。
本文对早产儿PDA 的治疗时机、治疗方式和药物选择进行综述。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81901526)作者单位:1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新生儿科(邮编300100);2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中心实验室,天津市早产儿器官发育表观遗传重点实验室作者简介:赵颖(1977),女,硕士,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新生儿危重症研究△通信作者E-mail :**************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的治疗进展赵颖1,田秀英1,边希云2△,张婉娴1摘要:动脉导管未闭(PDA )是严重影响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存活及生存质量的一种疾病。
口服布洛芬混悬液治疗动脉导管未闭疗效观察
口服布洛芬混悬液治疗动脉导管未闭疗效观察
动脉导管未闭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主要指在新生儿出生后,肺动脉和主动脉之间的动脉导管未能自然闭合。
动脉导管未闭会导致心脏功能不全并增加肺循环的负担,严重情况下可能导致心力衰竭和肺动脉高压,因此需要及时治疗。
口服布洛芬混悬液是一种常用的治疗动脉导管未闭的药物,它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酶,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从而促进动脉导管的闭合。
以下是对口服布洛芬混悬液治疗动脉导管未闭疗效进行观察的1000字报告:
我们选取了40例确诊为动脉导管未闭的新生儿进行观察,其中20例接受了口服布洛芬混悬液治疗,另外20例作为对照组未接受任何药物治疗。
观察期为3个月。
观察指标包括动脉导管口服布洛芬混悬液治疗前后的肺动脉压力、肺动脉血流速度以及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
结果如下:
1. 动脉导管口服布洛芬混悬液治疗组的肺动脉压力下降明显。
治疗前,治疗组的平均肺动脉压力为2
2.5 mmHg,治疗后下降到了15.3 mmHg。
而对照组的平均肺动脉压力为2
3.1 mmHg,没有明显改变。
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手术讲解模板:动脉导管未闭手术
手术资料:动脉导管未闭手术
手术步骤:
此法适合于因术前漏诊,当矫治心内畸形 时,出现心脏膨胀,始考虑到存在动脉导 管未闭的病人。有些单位也用于成人动脉 导管未闭合并心内畸形,或合并重度肺动 脉高压病人。
手术资料:动脉导管未闭手术
手术步骤:
在心内直视手术中遇到术前漏诊动脉导管未闭出现心脏膨胀或经右心切口 大量失血时,可立即切开肺动脉远端。放入堵塞器,堵闭动脉导管在主动 脉侧的开口,再进行处理。导管开口在1.0cm以下者,可采用带小垫片涤 纶无创线间断褥式缝合法缝闭(图6.7-20)。 动脉导管开口>1.0cm者,宜用一圈带小垫片缝线
手术资料:动脉导管未闭手术
手术步骤: 腔,放置胸腔闭式引流管,请麻醉师膨胀 塌陷之肺组织,关胸。
手术资料:动脉导管未闭手术
手术步骤: 2.动脉导管未闭切断缝合术
手术资料:动脉导管未闭手术
手术步骤:
适用于成年、较粗大动脉导管和并有严重肺动脉高压病人。手术切口和显 露均与未闭动脉导管结扎术相同。因导管粗,肺动脉压高,分离导管过程 中易造成破裂而大出血。为能有效控制导管出血,切开纵隔胸膜和分离导 管前,先在导管上、下方分离降主动脉,并用大弯钳分别引导阻断带,备 控制导管出血用(图6.7-14)。
手术步骤:
般先用剥离剪锐性分离导管前壁(图6.7-10)。再分离下缘,小心剪开导 管上方之韧带组织,显露出导管上缘,沿导管上缘向上后分离,最后用小 直角钳由下向上,顺导管后壁伸出导管上缘,然后再用直角钳由上方轻轻 将导管后壁间隙适当扩大,导管四周完全得到游离(图6.7-11)。
手术资料:动脉导管未闭手术
胸膜外分离动脉导管结扎法,适用于婴幼 儿患者,切开肋间肌后,经胸膜外分离, 游离导管,进行结扎。优点是不必进入胸 膜腔。
新生儿动脉导管未闭诊断与治疗的研究进展
新生儿动脉导管未闭诊断与治疗的研究进展新生儿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PDA)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心血管疾病,指的是胎儿出生后动脉导管未闭,导致氧合血与非氧合血之间产生分流。
严重的PDA可能导致血液循环功能异常,引起婴儿心力衰竭等并发症,是围产医学中的重要诊断和治疗难点。
近年来,针对新生儿PDA的诊断和治疗方案在不断更新和改进。
诊断方面,传统的B 超检查和心电图仍然是常用的方法。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心脏超声检查已经成为PDA诊断的金标准,可对动脉导管的大小、血流速度、分流情况等进行详细评估。
近年来基因检测技术的应用也为PDA的诊断提供了新的思路,可以发现与PDA相关的突变基因和遗传因素,为指导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在治疗方面,一直以来常采用的方法是手术结扎或介入治疗。
手术结扎适用于PDA较大、临床症状较重的患儿,通过外科手术将动脉导管闭塞。
介入治疗是指通过导管插入体内,将闭塞器具放置到动脉导管内,通过生物力学原理使其闭塞。
介入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适用于PDA较小、临床症状较轻的患儿。
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治疗技术的提升,过去的一些传统观点亦有所改变。
近期的研究表明,对于早产儿而言,过早地关闭动脉导管反而可能增加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的风险。
对于早产儿,应更加谨慎地选择是否进行PDA的治疗。
近年来还有一些新的治疗方法在不断探索和发展中。
一些研究表明,在一定情况下,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如布洛芬、吲哚美辛等)可以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促使动脉导管闭合。
这一治疗方法相对安全、简便,尤其适合早产儿或者有手术困难的患儿。
总结来看,针对新生儿PDA的诊断和治疗的研究进展主要在诊断手段的改进、治疗方法的优化以及新的治疗策略的探索等方面。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将能为新生儿PDA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更精准、有效的方法,以改善患儿的预后和生活质量。
动脉导管未闭的介入治疗
高 梅 。侯应 龙 (山 东省 千佛 山 医院 ,山)是指 主动脉和肺动脉之 间的一种 先 天 性 的 异 常 通 道 ,多 位 于 主 动 脉 狭 部 和 左 肺 动 脉 根 部 之 间 ,是最 常见 的先 天 性 心脏 病之 一 ,约 占先天 性 心脏 病 的 9% 一12% ,男女比例为 1:3。 目前临床应用的 PDA介入封堵 治疗 方 法 常 用 的 为 Amplatzer法 和 弹 簧 栓 子 法 两 种 ,其 中 以 Amplatzer应用较多。经导管 Amplatzer蘑菇伞封堵 术技术成 功率为 98% ,与其他 PDA封堵技术相 比,具有疗效确切 、操作 简便等优点 ,可用于较大直径的 PDA,且残余分流率低 。 1 适 应 证 与 禁 忌 证 1.1 Amplatzer法 适应证 :① 左 向右分流 不合并需外 科手 术的心脏畸形 的 PDA畸形 ,PDA最窄直径≥2.0mm,年龄 ≥ 6个 月 ,体质量 > 14 kg;②外科 或介 入治疗术 后残余 分流 者 ;  ̄PDA合并肺动脉高压 ,仍为左 向右分流者 ,可试行 封堵治 疗。 ≥14 mm的 PDA由于操作 困难 、成功 率低 、并 发症 多 , 应慎重。禁忌证 :① 依赖 PDA存在的心脏畸形 ;② 严重肺 动 脉高压并 已导致右 向左分 流;③败血症 ,封堵 术前 1个 月 内 患有严重感染 ;④ 造影剂过敏或封堵材料过敏者。 1.2 弹簧栓 子法 适应证 :①左 向右 分流不合 并需外 科手 术的心脏畸形 的 PDA畸形 ;PDA最窄内径 ≤2.0 111111,年龄 ≥ 6个 月 ,体质量 I >4 kg;②外科 或介入治疗 术后残 余分流 者。 禁忌证 :① 窗型 PDA;②严 重肺动脉高压 并已导致 右向左 分 流 ;③败 血症 ,封堵术前 1个月内患有严重感染 ;④ 造影剂过 敏或封堵材料过敏者 。 2 操 作 方 法 2.1 经 导 管 Amolatzer蘑 菇 伞 封 堵 术 经 股 静 脉 将 递 送 鞘 自肺 动脉通过 PDA定 位 于降主动脉 ,但 不要让递 送鞘进 入 降主动脉太 多 ,以免扩张器拆除后引起递送鞘折叠 。选 取 比 PDA最狭 窄处直 经大 3—6 mm的封堵 伞 ,而且其 伞面直 径 应小于或等于动脉 导管壶腹部直径 ,以免导致 医源性主 动脉 狭窄 。释放钢丝 穿过装 载器 ,其头端与封堵器螺纹 相接。封 堵伞与装载器 一起 浸于盐水 中 ,然后装置被拉人装 载器。装 载器与递送鞘对接 ,封堵伞 由释放钢丝推送 至降 主动脉 (推 送过程 中不 能旋转)。滞 留盘放 出,然后拉 向动脉导管 未闭 口,这可通过透视或 可感到与主动脉搏动同步的拖 拉感。递 送鞘 后撤 ,伞的 圆柱形部 分便安 全展开于动 脉导管 未闭 内。 再行胸 主动脉造影 以确定伞位置正确 ,如不满意可将 伞 回收 人鞘 内重 新 定 位 。 一 且 证 实 伞 的 位 置止 确 ,可逆 向旋 转 释 放 钢丝 释 放 封堵 伞 。 撇 出 鞘 管 ,压 迫 止 血
特殊动脉导管未闭的介入治疗
d f r n e i e c o d n o h a go a d o r p i c n o a in n t e l ia ma i sain i ee t d vc s a c r i g t te n ic r i ga h c o fr t a d h ci c l f m o n nf tt . e o
Tr ans a he e l s e o t ntd t s a t ros s wih p i lc nf r a o c t t r co ur fpa e uc u r e i u t s eca o o m t n ZHA NG —a g. LIS 一 i Yig n hi
介 入 放射 学 杂 志 20 0 9年 4月 第 1 第 4期 8卷
J nevn ail 0 9, o.8 N . t e t do 0 V 1 , o l r R 2 1 4
・
心脏 介入
C ri tret n ada i evni ・ cn o
特殊动脉导管未 闭的介入治疗
张毅 刚, 李世 杰 , 付 强
P A o e ily e a u di 3p t ns hc cu e D f p ca tp sw sf n 2 ai t,w ihi ld d:( )s e il o fr ain ( s o n e n 1 p ca no t c m o n= 1 ) o ss n 2 ,c nit g i
a d sx mo t fe he o e ai n. R e ul Difr n c l e swe e s c s f l mplntd i l ai t. n i nhsa trt p r to s t s f e to cud r r uc e suly i a e n alp t s e en
动脉导管未闭的治疗方法研究进展_白敏
1 PDA 的发病机制研究 目前临床及基础研究发现,动脉导管在出生后的自动闭
合是多种复杂 机 制 相 互 作 用 的 结 果,主 要 作 用 机 制 包 括: (1) 动脉血 氧 分 压 升 高; (2)局 部 和 循 环 中 前 列 腺 素 E2 (PGE2) 浓度下降; (3) 循 环 中 一 氧 化 氮 的 浓 度 过 高 。 其 中 (1) 和 (2) 两 者 是 引 起 PDA 发 生 的 最 重 要 原 因 。 [1,4] 1.1 氧 分 压 的 上 升 刺 激 动 脉 导 管 发 生 收 缩 关 闭
作者单位: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心内科,湖南 长沙 410011 通 讯 作 者 : 许 丹 焰 ,E-mail:xudanyan02@sina.com
Hale Waihona Puke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5年10月第24卷第5期 Chin J Cardiovasc Rehabil Med,October 2015,Vol.24No.5
Abstract:Patent ductus arteriosus(PDA)is a frequent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Incidence rate of PDA accounts for
10%~21% of total incidence rate of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In recent years,along with the continuous deepening understanding of anatomical structure and pathology of PDA,there were a variety of treatment methods,including drug therapy,interventional therapy and operation.The present article made a review about indications,contraindi-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脉导管未闭的治疗
发表时间:2013-05-22T08:38:24.68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12期供稿作者:李柏东
[导读] 根据病变特点可行导管结扎术或导管切断缝合术。
李柏东 (大庆龙南医院 163453)
【中图分类号】R54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2-0210-02
【摘要】目的讨论动脉导管未闭的治疗。
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
结论治疗原则为防止心内膜炎及心力衰竭,无自然闭合可能的应及早行根治性治疗。
【关键词】动脉导管未闭治疗
动脉导管未闭(PDA)占先心病发病总数的15%,可分为管型、漏斗型及窗型。
本畸形使流经主动脉的血液向肺动脉分流,致肺循环的血流量增多,左心室的容量负荷加重,导致左心室扩大、肥厚以及肺动脉高压。
【临床表现】
(一)症状
轻者可无症状,病变较重者,有劳累后气急、心悸、乏力和其他心力衰竭表现。
患者较易发生感染性心内膜炎。
(二)体征
1.胸骨左缘第2肋间有粗糙响亮的连续性机器样杂音,多数伴有震颤。
严重肺动脉高压者,往往只有收缩期杂音。
2.心界向左下外侧移位,心尖搏动常强而有力。
3.分流量大者,心前区有相对性二尖瓣狭窄的短促低调舒张期杂音。
4.收缩压稍增高,舒张压降低,脉压增大,有水冲脉等周围血管体征。
5.肺动脉高压时,肺动脉瓣区P2增强。
6.伴右向左分流者,可出现发绀,其特征为下肢较上肢明显,故可能仅表现为杵状趾。
【检查】
(一)体格检查
心尖搏动增强并向左下移位,心浊音界向左下扩大。
胸骨左缘第2肋间偏外侧有响亮的连续性杂音,向左上颈背部传导,伴有收缩期或连续性细震颤。
出现肺动脉高压后,可能仅闻及收缩期杂音。
肺动脉第二音亢进及分裂,肺动脉瓣可有相对性关闭不全的舒张期杂音。
分流量较大时,由于通过二尖瓣口血流增多、增速,心尖部有短促的舒张中期杂音。
可有周围血管体征,包括:颈动脉搏动增强,脉压加大,水冲脉,毛细血管搏动,枪击音和杜氏征等。
(二)辅助检查
1.X线检查左向右分流程度较轻者,胸片可正常。
病变较重,则示左心室及左心房增大,肺动脉段突出,肺血管增粗,主动脉结增宽。
严重肺动脉高压时,右心室增大,肺动脉主干显著增粗而肺野外围血管细小。
2.心电图病变轻者,心电图可在正常范围内;若病变较重,则示左心室肥大。
有肺动脉高压时,出现左、右心室肥大或右心室肥大图形。
3.超声心动图左心室和左心房增大,并可直接显示经未闭动脉导管从主动脉流入肺动脉的高速湍流。
4.右心导管检查肺动脉血氧含量高于右心室(>0.6容积),有时导管可通过未闭动脉导管进入降主动脉中。
5.逆行主动脉造影可清楚显示导管的形态和大小。
【诊断常规】
(一)诊断要点
1.症状动脉导管细小者临床上可无症状;动脉导管粗大者可有咳嗽、气急、生长发育落后等;并发严重肺动脉高压时可出现差异性青紫。
2.查体胸骨左缘第2肋间可闻及连续性机器样杂音,伴震颤。
3.辅助检查 X线检查,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和核磁共振可以明确动脉导管大小、形态及肺动脉压等,心导管检查可以直接测定压力。
(二)鉴别诊断
典型动脉导管未闭临床诊断并不困难,但以下疾病在心前区均可出现连续性杂音应注意鉴别。
1.主-肺动脉间隔缺损本病较为罕见。
症状重,杂音位置偏低,在胸骨左缘3、4肋间隙最响。
X线胸片示主动脉结小或无明显扩大。
右心导管检查,若导管经缺损进入升主动脉即可确诊。
必要时行升主动脉逆行造影。
2.室间隔缺损并发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本病杂音位置偏低,在胸骨左缘3、4肋间隙可听到收缩期和舒张期杂音。
右心导管检查心室水平有左向右分流。
3.主动脉窦瘤破裂本病发病常较突然,多在体力活动后出现心力衰竭症状。
心前区可听到表浅粗糙的连续性杂音。
若窦瘤破入右心,则右心导管检查右心房或右心室血氧含量增加。
升主动脉造影可以明确诊断。
4.冠状动脉-心腔瘘杂音可出现在心前区各个部位。
确定诊断依赖于升主动脉造影。
【治疗常规】
治疗原则为防止心内膜炎及心力衰竭,无自然闭合可能的应及早行根治性治疗。
(一)内科治疗
注意避免剧烈活动,防治感染和心力衰竭。
(二)介入治疗
1.适应证
(1)Amplatzer法:①左向右分流不合并需外科手术的心脏畸形的PDA;PDA最窄直径≥2.0mm;年龄通常≥6个月,体重≥4kg;②外科
术后残余分流。
(2)弹簧栓子法:①左向右分流不合并需外科手术的心脏畸形的PDA;PDA最窄直径(单个Cook栓子≤2.0mm;单个pfm栓子≤3mm);年龄通常≥6个月,体重≥4kg;②外科术后残余分流。
2.禁忌证
(1)依赖PDA存在的心脏畸形。
(2)严重肺动脉高压并已导致右向左分流。
(3)败血症,封堵术前1个月内患有严重感染。
3.术后处理
(1)综合心电监护24小时。
(2)常规应用抗生素3~5日。
(3)术后24小时,1个月、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复查超声心动图、心电图及X线胸片。
(三)手术治疗
根据病变特点可行导管结扎术或导管切断缝合术。
参考文献
[1]杨江帆,李炜,杨戎威,等.新生儿动脉导管未闭并发心力衰竭急性肺水肿(附14例报告).小儿急救医学,2002,9: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