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项目标准操作规程

合集下载

2019版检验操作规程

2019版检验操作规程

2019版检验操作规程检验操作规程是指检验人员在进行检验工作时需遵循的具体操作步骤和要求。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实验室质量管理的要求提高,2019版检验操作规程作为最新版本的规范,为检验人员提供了更加科学、系统和规范的操作指导。

下面将对2019版检验操作规程进行详细阐述。

一、总则1. 宗旨:保障实验室检验的准确性、可靠性和规范性。

2. 适用范围:适用于所有实验室进行检验工作的人员。

3. 术语和定义:对实验室检验中常用的术语和定义进行说明,以保持统一性。

4. 命名规则:对检验操作规程的编号及命名进行规定,以便查找和管理。

二、检验技术规范1. 检验项目的选择:根据检验要求和目的,合理选择检验项目。

2. 检验方法的选择:根据检验项目的特点和要求,选择适当的检验方法。

3. 样品的制备与处理:对样品进行适当的制备和处理,以确保得到准确和可靠的检验结果。

4. 仪器设备的校准与维护:定期对实验室中的仪器设备进行校准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准确度。

5. 试剂的选择与采购:选择质量可靠、符合检验要求的试剂,并确保其采购来源可靠。

三、检验过程规范1. 样品的接收与登记:对接收到的样品进行登记并记录相关信息,确保样品的溯源和完整性。

2. 试验操作环境的准备:检验前对实验室环境进行清洁和整理,确保实验室的安全和卫生。

3. 检验操作前准备:根据检验要求和方法,准备好所需的试剂、仪器设备和辅助材料。

4. 正式检验操作:按照规定的检验方法和步骤进行操作,并记录相关数据和观察结果。

5. 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在检验过程中进行质量控制,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和可靠。

6. 数据处理与分析:对检验结果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并生成检验报告或评价。

7. 结果评价与解释:根据检验结果进行评价和解释,并提供相关建议和意见。

8. 结果报告与归档:对检验结果进行报告和归档,确保结果可追溯和保密。

四、质量管理规范1. 实验室质量体系的建立:建立科学合理的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并进行持续改进。

检验项目标准操作规程

检验项目标准操作规程

检验项目标准操作规程1 - 检验标本的采集一、标本的正确采集标本采集必须符合2 个条件,即必须满足检测结果正确性的各项要求和检测结果必须能真实地反映检验对象当前病情,避免干扰因素的存在。

二、标本的贮存标本采集后按检验规定的贮存条件,如室温、冰浴、温浴或者防腐贮存,将标本直立置于稳定、干燥、避光、密闭的环境中,避免振摇,以免标本遗洒或者溶血影响检测结果。

三、标本的运送必须保证运送后标本所分析的结果与刚采集标本后分析的结果一致。

四、标本的签收临床工作人员及化验室人员接收临床标本,均应按标准化要求进行,做到认真核对,包括标本来源、标本属性、检查项目,标本采集和运送是否合乎要求等,标本送出人员和标本接收人员都要做认真的记录并签字存档。

五、标本的处理1 化验室接收标本后应及时正确地予以处理,否则会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2、如果取血后未尽快转送或者分离血清、血浆,血清与血块簪时间接触可发生变化。

3、化验室接收标本后处理应注意事项:( 1 )、时间:化验室接收标本后应尽快予以分类和离心。

①、促凝标本应及早处理,可在采血5-15 分钟后离心;②抗凝标本可采血后即将离心;③非抗凝(无促凝)标本采血30-60 分钟后离心;④抗凝全血标本(全血细胞分析、ESR 等)不需要离心。

( 2)、温度:普通标本为室温(最好是22-25℃)放置;冷藏标本(对温度依赖性分析物)应保持在2-8℃直到温度控制离心。

(3)、采血管放置:应管口(盖管塞)向上,保持垂直立位放置。

(4)、采血管必须封口:管塞移去后会使血PH 改变,影响检测结果,封口可以减少污染、蒸发、喷洒和溢出等。

六、分析前的可变因素1、生物因素:可引起所检测物质在体内的变化,此种变化与检测方法无关,分为可变的和固定的生物因素。

2、干扰因素:在采集和分析标本过程中,干扰因素常导致分析结果与被测物真实浓度不符。

七、标本采集的基本原则遵照医嘱采集各种标本均应按医嘱执行。

凡对检验申请单有疑问,应核实清晰后再执行。

血液常规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血液常规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血液常规检验标准操作规程1.目的:检测分析血液中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等的数量和质量,对感染、炎症、血液系统疾病等进行辅助诊断、监测治疗效果等。

2.检测项目:迈瑞BC-2600全自动血球仪上测定血常规19项。

包括: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数(Neut#)、淋巴细胞数(Lymph#)、中间细胞计数(MID#)、中性粒细胞比率(Neut%)、淋巴细胞比率(Lymph%)、中间细胞比率(MID %)、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浓度(Hb)、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平均血红蛋白量(MCH)、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变异系数(RDW-CV)、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标准差(RDW-SD)、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压积(PCT)。

3.原理:3.1 血细胞(WBC.RBC.PLT)数量和体积检测原理:电阻抗法。

3.2白细胞分类原理:电阻抗法。

白细胞脉冲的大小是由被计数细胞在溶血素中大小决定的。

3.3 血红蛋白测定:采用氰化高铁血红蛋白(HICV)比色法。

3.4 RDW、MCH、MCV、MCHC、MPV、PCT、PDW为换算项目。

3.5 HCT测定原理:血细胞产生的脉冲信号的峰值与RBC容积成正比。

4.仪器:厂商名:深圳迈瑞公司。

型号:BC-2600。

5.试剂:厂商名:深圳迈瑞公司。

5.1清洗液:注册号:粤深药临械(准)字2013第1400051。

规格:5.5L5.2溶血素:注册号:粤深药临械(准)字2013第1400021。

规格:500ML。

5.3稀释液:注册号:粤深药临械(准)字2013第1400071。

规格:20L。

5.4其它:迈瑞配套试剂:E-Z酶清洁剂,控头清洁剂等6.标本的采集与运送6.1 标本类型:静脉血或手指末梢血。

6.2 标本要求:标本用EDTA-K2 抗凝;静脉血标本量应达到2ml;末梢血20µl。

检验科临检室项目操作规程

检验科临检室项目操作规程

检验科临检室项目操作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检验科临检室的项目操作,确保检验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检验科临检室的所有项目操作。

第三条临检室项目操作必须根据国家和行业相关规定进行,保证质量管理体系的执行。

第四条临检室项目操作应按照检验科质量手册和相关操作规程进行,确保项目操作的规范性和一致性。

第五条临检室内的试剂和仪器设备必须符合国家质量标准和规定,保证使用的安全和有效性。

第六条临检室项目操作人员必须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按照规定进行培训和考核。

第七条临检室项目操作分为样本准备、试剂准备、仪器操作和结果判读等环节。

第八条临检室项目操作应进行记录和备份,确保结果的可追溯性和保存完整性。

第二章项目操作流程第十条样本准备的操作包括样本分装、稀释等,必须根据具体项目和要求进行操作。

第十一条试剂准备的操作包括试剂取用、试剂稀释等,必须按照试剂使用说明进行操作。

第十二条仪器操作的操作包括仪器开机、校准、样本装载、参数设定等,必须按照仪器操作手册进行操作。

第十三条结果判读的操作包括结果观察、结果记录等,必须按照相关标准和规定进行操作。

第三章操作要求第十四条临检室项目操作必须按照临检仪器设备的检验范围和要求进行,不能超过其检验范围。

第十五条临检室项目操作的试剂应按照规定的储存条件和有效期使用,不能使用已过期的试剂。

第十六条临检室项目操作的仪器设备必须经过定期的维护和校准,保证其正常运行和准确性。

第十七条临检室项目操作人员在操作前必须进行手消毒,并佩戴帽子、口罩、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品。

第十八条临检室项目操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禁止随意更改操作步骤和参数。

第十九条临检室项目操作过程中发现异常情况必须及时处理并记录,确保操作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第二十条临检室项目操作完成后,必须进行结果的核对,并将结果填写在相关的记录表格中。

第四章质量控制第二十一条临检室项目操作必须按照质量控制规定进行,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检验项目标准操作规程-HIV AbAg

检验项目标准操作规程-HIV AbAg

检验项目标准操作规程LIAISON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原及抗体联合检测(HIV Ab/Ag)(化学发光法,CLIA)类别信息用途本产品用于体外定性检测人血清或血浆中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 型(HIV-1)的P24 抗原,以及两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 型(M 群和O 群)和/或人类免疫缺陷病毒2 型(HIV-2)特异性抗体。

此试剂仅用于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LIAISON®XL)系列。

临床意义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艾滋病)的发病原因已被确定为两种类型的逆转录病毒,统称指定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HIV是由HIV感染者之间的性接触、接触到受污染的血液或者血液制品进行传播的,以及受感染的母亲传染给胎儿或围产期感染给新生儿。

艾滋病患者和HIV感染的无症状个体中可以检测到HIV抗体;通过细胞培养或者病毒RNA和/或前病毒DNA的扩增后在艾滋病患者和阳性个体中能检测到HIV病毒感染。

通过系统进化分析HIV-1可以分成M群(主要的或较多的),N群(新的,非-M群,非-O群),O群(外部的)和P群(Plantier等,Nat. MED. 2009年)。

全球艾滋病的流行主要是由M群的病毒引起的,而N群和O群病毒相对少见,而且是非洲西中部特有的。

然而,已经确定在欧洲和美国存在O群感染。

HIV-1 M群由遗传亚型(A,B,C,D,F,G,H,J和K)组成,而且是循环重组的形式(CRFs)。

HIV-1 B亚型是在美国,欧洲,日本和澳大利亚的主要亚型,但在欧洲新的HIV-1病毒感染的很大比例是由非B亚型引起的。

与之密切相关但不同类型的免疫缺陷病毒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2型(HIV-2)。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2型与HIV-1在形态结构,基因组组织,细胞嗜性、体外致细胞病变性,传播途径,以及导致艾滋病的能力方面都是类似的。

HIV-2比HIV-1致病性弱些,相比HIV-1而言,HIV-2从感染到全面爆发有一个较长的潜伏期,疾病进展慢,病毒滴度较低,垂直和水平传播概率低。

实用临床检验操作规程

实用临床检验操作规程

实用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实用临床检验操作规程是指在实际的临床检验工作中,对各项检验项目的操作步骤、技术要求、注意事项进行规范化的操作指导。

通过编制和推广实用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可以提高检验工作的标准化程度和准确性,并保证患者诊断的准确性和治疗效果。

一、标本采集操作规程1、血液标本采集操作规程(1)术前准备:清洁手部,确认标本采集器具是否干净。

(2)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静脉穿刺部位应该干净、无红肿及其他异常表现。

(3)术后观察:观察穿刺部位是否有血肿、渗血等情况。

2、尿液标本采集操作规程(1)术前准备:清洁器具,要准备适量的尿液采集杯。

(2)尿液收集方法:提醒患者首先清洁外阴区,然后采集中段尿。

(3)尿液标本的保存:保存在干燥、清洁的容器中,避免阳光直射。

3、粪便标本采集操作规程(1)术前准备:清洁手部,准备好质量较好的便盆和刷子。

(2)标本采集方法:使用刷子将标本刮入便盆,采集新鲜的粪便样本。

(3)标本保存:保存在干燥、清洁的容器中,避免阳光直射。

二、常用检验项目操作规程1、血常规操作规程(1)术前准备:将血液标本放置于无菌容器中,准备好血细胞计数仪器。

(2)仪器操作:在使用前进行仪器的校准和清洗。

(3)标本检测:将标本放入仪器进行检测,确保标本质量良好。

2、尿常规操作规程(1)术前准备:准备好尿液标本,准备好尿液分析仪器。

(2)仪器操作:在使用前进行仪器的校准和清洗。

(3)标本检测:将尿液标本放入仪器进行检测,确保标本质量良好。

3、血糖检测操作规程(1)术前准备:准备好血液标本和血糖仪器。

(2)仪器操作:在使用前进行仪器的校准和清洗。

(3)标本检测:将血液标本放入仪器进行检测,确保标本质量良好。

三、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1、标本运输安全(1)标本包装:将标本放入密封的容器中,防止标本泄漏。

(2)标本存放:将标本存放在反应区域内,避免与其他物品接触。

2、实验室设备安全(1)设备检修:定期对实验室设备进行检修和维护。

检验项目标准操作规程(SOP)

检验项目标准操作规程(SOP)

检验项目标准操作规程(SOP)- 1 - 检验标本的采集一、标本的正确采集标本采集必须符合2个条件,即必须满足检测结果正确性的各项要求和检测结果必须能真实地反映检验对象当前病情,避免干扰因素的存在。

二、标本的贮存标本采集后尽快送至实验室,若不能及时送检,已采集的标本要按检验规定的贮存条件,如室温、冰浴、温浴或防腐贮存,将标本直立置于稳定、干燥、避光、密闭的环境中,避免振摇,以免标本遗洒或溶血影响检测结果。

三、标本的运送必须保证运送后标本所分析的结果与刚采集标本后分析的结果一致。

四、标本的签收临床工作人员从口才采集标本并将标本从临床运送到实验室及实验室人员接收临床标本,均应按标准化要求进行,做到认真核对,包括标本来源、标本属性、检查项目、标本采集和运送是否合乎要求等,标本送出人员和标本接收人员都要做认真的记录并签字存档。

五、标本的处理1、实验室接收标本后应及时正确地予以处理,否则会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2、如果取血后未尽快转送或分离血清、血浆,血清与血块簪时间接触可发生变化。

3、实验室接收标本后处理应注意事项:(1)、时间:实验室接收标本后应尽快予以分类和离心。

①、促凝标本应尽早处理,可在采血5-15分钟后离心;②抗凝标本可采血后立即离心;③非抗凝(无促凝)标本采血30-60分钟后离心;④抗凝全血标本(全血细胞分析、ESR等)不需要离心。

(2)、温度:一般标本为室温(最好是22-25℃)放置;冷藏标本(对温度依赖性分析物)应保持在2-8℃直到温度控制离心。

(3)、采血管放置:应管口(盖管塞)向上,保持垂直立位放置。

(4)、采血管必须封口:管塞移去后会使血PH改变,影响检测结果,封口可以减少污染、蒸发、喷洒和溢出等。

六、分析前的可变因素1、生物因素:可引起所检测物质在体内的变化,此种变化与检测方法无关,分为可变的和固定的生物因素。

2、干扰因素:在收集和分析标本过程中,干扰因素常导致分析结果与被测物真实浓度不符。

物业保洁服务内容、检验标准和操作规程(重点项目)

物业保洁服务内容、检验标准和操作规程(重点项目)

物业保洁服务内容、验标准和操作规程卫生清洁专项服务内容一、服务项目内容1.对物业区域内的主次干道、公共通道、公共架空层、地面、小区外围人行步道等公共场所,每天进行定时清扫和巡视保洁,垃圾日产日清。

2.对停车场的地面、附属设施、公共管道进行保洁。

3.对小区内配套的公共桌椅、连廊、雕塑、儿童活动设施、健身器材等进行保洁。

4.对楼宇的楼内通道、楼梯、公共活动场所定期拖扫保洁;对楼梯护手、配套灯具、公共门窗定期擦拭;对公共天花板、公共天台巡视保洁。

5.对防盗门、信报箱、消防管道、阀闸、消防栓箱、灭火器、宣传栏、阅报栏、各种标志、指示牌、宣传牌、公共灯箱、路灯电杆等公共设施进行保洁。

6.公共垃圾桶、果皮箱每日清理,清洗保洁,无满溢现象。

7.垃圾车、垃圾中转站每天清理冲洗。

8.配套水景每天巡视清除杂物,需要进行定期清理、换水。

9.住户生活垃圾日产日清,每天按时收集垃圾,并及时清运,不得在小区范围内进行垃圾分类或袋装垃圾开拆分类,造成二次污染。

10.对住户弃置在梯间、天面、绿化带的废弃盆栽进行清理。

11.对二次供水蓄水池定期清洗。

12.对小区的公共沟渠、沙井、雨水井进行定期清理。

13.根据实地情况开展“四害”消杀工作,适时投放消杀药物,有效控制鼠、蟑、蝇、蚊等害虫孳生。

14.每月水洗楼梯2次,可以结合重大节假日安排。

15.公共环境、外立面巡视检查。

16.负责服务中心办公场所的日常卫生清洁工作。

17.保洁员工应全天候服从服务中心的工作安排,及时对小区突发清洁事件进行处理。

二、卫生清洁专项服务检验标准三、清洁人员操作规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生物安全制度1、医务人员1每1-2年做体检一次并接受乙肝疫苗接种。

2每1—2年检查乙肝病毒抗原抗体水平发现乙型肝炎者应进行隔离治疗。

3检验人员进入实验室应穿好工作服不允许在实验室进食和吸烟。

4检验人员在工作前后和被污染后应用肥皂和流水清洗必要时由消毒液浸泡双手每季度抽查检验人员的手并做细菌培养一次。

2、环境消毒隔离1实验室应分为清洁区和操作区清洁区要注意保护不受污染。

操作有气溶胶可能的标本应配置生物安全柜及其它防护设置如紫外线灯排气扇等操作区的工作台及地面每日用消毒液擦拭一次有污染时随时消毒每周大扫除一次。

2采血室每日操作前用清水擦拭操作台一次采血结束用消毒液擦拭操作台、桌子和地面一次紫外线每日照射消毒一次每月空气细菌培养一次紫外线强度定期测定。

并做记录。

3、各种检验标本的收集送检必须用相应指定的容器留取不得外溢污染。

4、静脉及末稍采血应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措施静脉抽血做到一人一针一筒一巾一带一消毒所用止血带及纸垫每日消毒末稍采血一人一片一管杜绝交叉污染。

5、一次性医用器具包括采血针注射器、尿杯、血红蛋白微量吸血吸管应严格做好领发登记注射器先浸泡消毒后由供应室一对一调换统一处理其余一次性器具浸泡消毒后装入污物袋送焚烧炉焚烧。

6、检验人员在进行静脉抽血时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技术操作前必须洗手必须戴好帽子与口罩操作台和手被污染时应用肥皂和流水认真洗手必要时用消毒液浸泡双手酒精、碘酒瓶每周更换消毒两次。

7、凡是肝炎病人和透析病人的血液标本及疑有黄疸的血标本都视为肝炎的污染标本应贴上红色危险标记放在规定区域内引起警惕和防止扩大污染面。

8、溢出试管外的血液应立即用碘酒棉签擦拭干净注意防止玻璃碎片刺伤手并注意试管有无破裂。

9、当针头和碎玻璃刺伤手时,用流水冲洗,挤出血水,应立即用碘酒消毒局部。

10、实验室操作时应戴上手套。

吸取标本离心振荡等应严格按操作规程防止自身和实验室受污染。

11、已检查标本与容器分别浸泡于施康1号消毒液(2000mg/L)中两小时后标本倾弃一次性容器送焚烧重复使用的经清洗消毒和灭菌后再使用均要有记录。

有毒化学试剂和放射性试剂使用后要经无害化处理防止污染环境。

12、菌种、毒种按《传染病防治法》进行管理。

13、三级医院必须设置清洁区污染区操作有气溶胶可能的标本应配置生物安全柜及其它防护设置如紫外线灯排气扇等。

14、非科室工作人员不准进入实验室外来人员参观需经科主任同意方可进入二质量管理制度1、各专业实验室根据省临检中心的有关规定开展实验室内的质量控制并制定有关措施。

对室內质控应每日有记录对失控情况有纠正方法有预防性措施对于目前尚无完整的室内质控体系的实验室应积极创造条件建立室内质量控制体系。

2、各专业实验室必须参加部、省的各次室间质控活动对每次质控评价应有记录。

3、计量仪器包括分析天平天平、分光光度计等应定期校正每年一次。

4、大型分析仪器必须专人负责有使用维修记录。

5、商品化的试剂盒的申购由各专业室的组长负责申报每月一次报科主任审批不得使用过期无批准文号的劣质试剂进货统一由科室管理自配试剂须严格校正后方可使用。

6、各专业实验室必须建立完整的操作程序并应严格按程序执行。

7、当日发出的全部检验报告单须经当日科室总值班人员严格审核后方可发出。

8、科室在完成严格的室内、室间质量控制体系的同时应逐步建立全面质量控制体系对标本的采集运送保存等纳入严格的管理之中。

每日送检的标本应签收。

9、急诊检验应严格按照急诊制度执行。

三安全制度1、菌种、毒种、剧毒品及贵重仪器物品指定专人保管、有防盗措施建立帐册记录进出数量定期检查制度。

剧毒药品专人保管由科室主任主管试剂的同志负责放保险柜领用时须有主管同志在场作好领用登记。

2、易燃物品专柜存放普通试剂按常规分类存放并由科室主任和主管试剂同志负责注意用电安全特别是电炉子、大烤箱、火焰光度计由各科使用同志负责安全严防火灾。

3、对工作中可能发生的触电、失火、玻璃割伤、针头刺伤、烧伤、不慎中毒、传染性标本的污染各实验室应有应急处理的方法有关人员均应熟悉。

4、用电设备、电源线路、CO2气体、给排水系统的安全性符合使用要求不能带电检修仪器。

5、使用强酸碱腐蚀品时应在适当的环境下正确操作防止腐蚀、灼伤、中毒、火灾和爆炸等事件发生。

6、注意安全随手随时关门下班时要做好水电门的安全保卫工作防火防盗防水。

7、科室安全保卫负责郑军四试剂管理制度1、各专业实验室应根据各自的工作需要按月向科主任申报所购试剂并应做到及时盘存清点入库做到心中有数。

2、所有试剂的申请进货一律由科室统一管理严格按市卫生局招标要求执行做到三证齐全。

无三无产品。

3、各专业实验室应对试剂库存定期检查不使用过期变质的试剂。

4、自配试剂须以严格校正后方可使用。

5、试剂的保存应严格按照要求以保证有效期内能有效地使用杜绝浪费现象。

6、试剂外借一律须经科主任同意方可执行。

7、剧毒试剂必须由科主任和负责科室保卫的同志负责保存放保险箱内使7、用时应有两人在场并做好登记。

8、易燃易爆试剂应分开存放远离火源和电源。

9、供应商所送的试剂必须先经药库清点才能接受检验科人员清点后必须在10、货单上签字有出入者必须向科主任或试剂管理员、组长报告再将货单11、交给试剂管理员以便月底结帐。

12、科室试剂管理员钟梁13、六标本管理制度14、15、一、标本采集16、1、按每个项目要求告诉病人、病房护士或本室采血人员最佳采血时间、采血17、前空腹或饮食注意、用药情况、活动情况、体位等。

18、2、明确抗凝剂种类、抗凝剂与血的比例、抽血19、3、体液、分泌物、细菌培养标本按要求留足量、及时送检。

20、二、标本运送21、1、运送过程中原则上带盖不能用棉花等吸水物品以防倒翻和溢出或雨22、淋。

凡含传染源的标本必须带盖外套尼龙袋以防溢出而污染环境。

23、2、不能剧烈振荡以防标本溶血和有形成分破坏。

24、3、必须及时送检。

25、三、标本接收26、1、必须认真核对标本上病人姓名、病区、床号、联号与申请单符合。

27、2、必须观察标本的量、标本类型、是否抗凝或有小凝块、细菌培养标本是否符28、合无菌要求。

是否有明显溶血或脂浊。

29、3、不符要求的标本必须及时填写退回理由单及时反馈临床。

30、四、标本检测31、1、在检测每一过程中都应复核标本接收过程中的每一步骤。

32、2、在标本足够的情况下不能浪费、随意丢弃或损坏标本。

33、五、标本储存34、1、当天不能完成的标本必须分离血清按要求储存在2℃-8℃或-20℃。

35、2、当天检测完成的标本血常规储存在2℃-8℃1天以上生化免疫储在2℃-36、8℃7天以上脑脊液、胸腹水等重要标本储存在2℃-8℃7天以上。

37、3、特殊标本按要求保存。

38、六、标本处理39、检验标本先用含2-3g/L有效氯消毒灵浸泡半小时再煮沸清洗试管烘干备用。

用双层专用黄色医用垃圾袋专人收集所有废弃医用垃圾。

送专门存放医用垃圾处统一处理。

并做好登记。

一、检验科检测项目标准操作规程A、临检室A1、血常规检验标准操作规程A2、嗜酸性粒细胞直接计数标准操作规程A3、红细胞沉降率测定标准操作规程A4、血型鉴定标准操作规程A5、尿常规标3准操作规程A6、一小时尿沉渣计数标准操作规程A7、尿乳糜定性检查标准操作规程A8、大便常规标准操作规程A9、虫卵及包囊浓缩检查标准操作规程A10、隐血试验标准操作规程A11、脑脊液检验标准操作规程A12、浆膜腔积液检查标准操作规程A13、精液检查标准操作规程A14、前列腺液检查标准操作规程A15、阴道分泌物检查标准操作规程A16、胃液检查标准操作规程A、检室A1、血常规检验1标本用EDTA-K20.2ul抗凝静脉血1ml,门诊病人在CD-1700仪器上做三分类测定,住院病人在COULTER HMX仪器上做五分类测定。

2试剂及仪器COULTER HMX五分类血球分析仪及配套试剂质控用COULTER 4C PLUS全血质控品COULTER HMX五分类血分析仪及配套试剂质控用COULTER 5C 全血质控品。

血液细胞自动化分析仪介绍3操作1门诊a) 收到血常规标本后查看核对检验项目立即编号放混匀器上混匀3分钟。

b) 如有血型立即用玻片法和试管法测定血型输入电脑。

c) 血标本在ABBOT CD-1700上检测结果入库。

d) 对于中间细胞比较多的应当手工涂片染色分类对于血小板等图形不好或结果异常较大的应手工复查。

e) 结果核对后在半小时内报告。

2病房a) 采集血常规标本后立即编号试管加盖后放于专用试管架上放入HMX上自动混匀b) 如有血型用玻片法和试管法测定血型输入电脑。

c) 血标本在COULTER HMX上机检测结果入库。

d) 对于分类图形不好的结果应当手工涂片染色分类对于血小板等结果图形不好或结果异常较大的应手工复查。

复查条件e) 结果核对后签发报告单。

如果急诊则电话报告有血型的话通知病房来拿报告单。

血液项目5特殊规定在检验血常规时,科室所有工作人员及同志如发现以下样本结果过高可过低,务必作登记,复查和及时报告,以备查询。

1.血红蛋白低于100g/L.2.白细胞低于3000/ul.3.血小板低于8万/ul.4.发现白细胞分类异常图形时.5.发现其中一项过高时,或是临床指定要镜检时.6临床意义61WBC计数参考范围4-10 ³109/L1、增加(l)生理性初生儿、妊娠末期、分娩期、经期、饭后、剧烈运动后、冷水浴后及极度恐惧与疼痛等。

5特殊规定在检验血常规时,科室所有工作人员及同志如发现以下样本结果过高可过低,务必作登记,复查和及时报告,以备查询。

1.血红蛋白低于100g/L.2.白细胞低于3000/ul.3.血小板低于8万/ul.4.发现白细胞分类异常图形时.5.发现其中一项过高时,或是临床指定要镜检时.6临床意义61WBC计数参考范围4-10 ³109/L1、增加(l)生理性初生儿、妊娠末期、分娩期、经期、饭后、剧烈运动后、冷水浴后及极度恐惧与疼痛等。

A3、红细胞沉降率测定[标本]200ul枸橼酸钠抗凝静脉血1.1ml颠倒混匀。

[原理]离体抗凝血液置于特制刻度测定管(魏氏法血沉管)内垂直立于室温中一定时间时观察上层血浆高度的毫米数值报告之。

[仪器及试剂]MONITOR JI血沉仪、专用血沉管109mmoI L(32g/L)枸橼酸钠溶液取含二分子结晶水的枸橼酸钠(分子量29412)328用蒸馏水溶解稀释至100ml。

此液在室温保存不得超过2周。

[操作]1专用血沉管1支加抗凝剂02ml。

2静脉采血后取下针头加血至刻度颠倒混匀。

3用血沉管(300mm³25mm)吸取上述混匀血液至“0”刻度处拭去管外附着的血液将血沉管直立在血沉架上。

MONITOR JI操作4记时室温中静置lh读出血沉仪上的读数即是血沉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