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60年:海事事业的发展成就

合集下载

建国60周年重大成就与感想

建国60周年重大成就与感想

建国60周年重大成就与感想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从此中国人们站起来了。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

1952年抗美援朝战争取得胜利。

1956年7月,沈阳飞机厂试制成功我国第一架喷气式飞机。

1957年7月,昆明机床厂试制成功我国第一台高精度电应坐标镗床。

1957年10月,鞍钢第二初轧厂试制成功我国第一台1150毫米初轧机。

1958年6月,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试制成功中国第一辆国产高级轿车。

1958年6月,在前苏联的帮助下,我国建成第一座实验性原子反应堆。

位于浙江省的秦山核电站是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座核电站。

1961年4月,上海江南造船厂制造成功中国第一台万吨水压机。

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5年,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破译牛胰岛素基因后,成功地人工合成了该胰岛素。

1967年中国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1968年我国自行设计的南京长江大桥铁路桥建成通车1970年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并顺利的返回地面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建交1973 被世界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于1973年在世界上首称育成籼型杂交水稻。

直到90年代,杂交水稻的影响还在继续。

1976年粉碎“四人帮”,结束了中国的10年动乱。

1977年恢复高考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标志着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揭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序幕。

1978年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

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从1980年开始,由上海医学遗传研究所与复旦大学遗传研究所合作进行乳汁中含有人凝血因子IX的转基因羊研究获得重大突破,使我国的转基因羊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1980年5 月,向太平洋海域发射大型运载火箭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运载火箭技术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1981年9月20日,我国首次使用一枚大型火箭将3颗不同用途的卫星送入地球轨道,成功地实现了一箭多星的壮举。

1981年葛洲坝工程大江截流胜利合龙1982年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构想1983年中国第一台巨型计算机诞生,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研究所研制出被命名为“银河”的大型计算机系统。

中国海运60年青史人物

中国海运60年青史人物

袁庚
在主政招商局14年里让招商局的资产翻了近两百倍, 从1.3亿元增至200亿。之前,他的名字总是和 “老革命”、“改革先锋”、“政治家”的头衔紧紧 地连在一起。但是深商的研究者老亨说,袁庚是“近 代招商之遗脉,当代深商之肇始”。
• 原上海远洋运输公司指导船长、船舶 高级工程师、著名航海家。是新中国 第一批远洋船员,1962年起,任远洋 船长。 • 1962年, 34岁的鲍浩贤,驾驶国产 5000吨的蒸汽机远洋轮“和平”号, 开辟了西非几内亚和东非坦桑尼亚航 线。80年初,鲍浩贤驾驶全集装箱船 “汾河”轮,首次开辟了中美全集装 箱班轮航线,受到美国航运界极大的 关注。
1939年3月,袁庚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冬加入东江纵 队;1945年,以上校军衔赴香港与英国海军元帅夏悫 少将负责日本军队受降事宜的谈判,并成为我党驻香 港办事处的第一任主任。这个办事处即后来新华社香 港分社的前身; 1978 10 1978年10月,袁庚出任香港招商局的第29代“掌门”, 29 招商局蛇口工业区在他的领导下迅速崛起,成为中国 经济特区中最闪光的亮点,而由“蛇口模式”产生的 新观念、新办法、新作风层出不穷。“时间就是金钱, 效率就是生命”这一句改革开放20年以来最为响亮的 口号,正是由于袁庚的奋臂一呼而尽人皆知。
刘功臣
83岁,民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第七、八、 九届全国政协委员,是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卢国纪是中国现代伟大实业家卢作孚先生的次子。 1984年,从未涉足航运的卢国纪离开煤炭工业公司副总 工程师的岗位,恢复重建民生公司。在白手创业的情况 下,新民生公司在中国航运史上创下了数个第一:第一个 开办江海联运的轮船公司,第一个开创了长江重庆至上海 集装箱运输等企业。 民生轮船也从最初的两艘拖轮,四艘驳船,发展成为全 球40个子公司,业务涉及江海航运、陆路运输、国际货 代、国际船代、现代物流等,是国内最大民营轮船公司, 拥有江海船舶100多艘,集装箱及商品车运输专用车150 多辆。集团总资产从创办之初的1240万元,增长到11亿 元,卢国纪也被海内外誉为新船王。目前民生已成为中国 最大的民营船运企业。

鲲鹏展翅九万里——中国船级社发展成就巡礼

鲲鹏展翅九万里——中国船级社发展成就巡礼

肩负使命登上历史舞台1951年4月,交通部在第二届全国航务会议上提出成立船舶登记局,后经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第86次会议批准,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登记局(CCS前身)。

当时正值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亟待发展的我国海外贸易运输受困于海上封锁,但苦于没有自己的船检机构,难以对国际航行船舶自主发证。

1952年,政务院财经委员会主任陈云批准交通部设立船舶登记局。

翌年成立船舶登记局筹备处,开始领导交通部直属港航单位的船舶检验部门承担起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船舶安全技术监督检验业务。

1956年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

回望来时路,我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而这,无论是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还是在世界历史上,都可谓是一部感天动地的奋斗史诗。

在跌宕起伏的70年间,中国船级社(CCS)伴随着中国航运业和造船业的快速发展而不断壮大,向着国际一流船级社的目标不断奋进。

本刊记者 王思佳登记局改称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检验局(简称船舶检验局),被认定为国家对船舶的技术立法和技术监督机关,对外起船级社作用,确立了“局社一体”的中国船舶检验体制。

1959年,经国务院批准,获得代表中国政府签发国际航行船舶证书的授权;同年,在中央有关部局支持下决定开展船用产品的制造检验,编制实施了第一套船舶规范和入级章程,船舶检验和船用产品检验在我国航运和造船发展中逐步展开。

1960年,开始办理船舶入级业务。

1961年4月完成我国第一艘远洋客系,并于1965年成立技术委员会,加强船舶检验和分级管理,开展对船用产品在生产厂的制造检验,以保障船舶建造质量和安全。

1972年,周恩来总理提出“力争在1975年基本结束外贸运输依赖租用外轮”的重要指示的推动下,国轮船队买、造并举,我国远洋船队急速增长。

造船业呈现出勃勃生机,为我国船舶检验事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ZC 入级船队于1978年超过了500万总吨。

随着我国海洋石油开发和集装箱运输的兴起,ZC 检验技术业务于1972年扩展到我国●1960年12月,中国船检局完成远洋客船“光华”轮的初次入级检验,签发国际航行安全证书。

海事代有人才出谱写辉煌60年

海事代有人才出谱写辉煌60年

海事代有人才出谱写辉煌60年
崔乃霞
【期刊名称】《中国海事》
【年(卷),期】2009(000)009
【摘要】@@ 弹指一挥间,我们伟大的祖国业已走过了六十年的风雨历程.rn新中国成立六十年里,在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沐风栉雨、披荆斩棘,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一个迅速发展、不断开放、日益强大的中国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海事事业的发展与国家的崛起休戚与共、唇齿相依,也是同步发展、共同进退的.
【总页数】3页(P27-29)
【作者】崔乃霞
【作者单位】(Missing)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6
【相关文献】
1.石油地质,谱写油气勘探辉煌篇章——回眸我国石油地质学科60年发展历程[J], 李二敬
2.发展成就事业创新谱写辉煌——宜宾劳动保障事业60年发展成就回眸 [J], 蒋兴和
3.“二代掌门人”之虞——“富二代”,江山代有人才出 [J], 李近
4.记录60年荣耀与梦想谱写60年风流与辉煌《吉林农业》下半月编辑部《吉林
农业大典》特刊征稿面 [J],
5.补齐人才短板为谱写交通强国海事篇"广西章"提供坚强保障 [J], 黄军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国际海事组织介绍

国际海事组织介绍
宗旨
国际海事组织的宗旨是通过推动各国 间的合作,促进海上安全、环境保护 以及航运的可持续发展。
组织架构与职能
组织架构
国际海事组织由大会、理事会和秘书处组成,其中大会是最 高权力机构,理事会负责执行大会的决策,秘书处负责日常 事务。
职能
国际海事组织的主要职能包括制定国际航运规则和标准,促 进各国间的合作与协调,提供技术支持和培训,以及开展研 究和调查等。
开展海洋环境保护的 宣传和教育活动,提 高国际航运行业的环 保意识。
推动成员国采取有效 措施,减少船舶对海 洋生态系统的负面影 响。
促进国际航运市场的公平竞争
制定公平、透明的航运规则, 防止市场操纵和垄断行为。
促进成员国之间的合作与协 调,消除贸易壁垒和歧视性
措施。
加强对国际航运市场的监管, 打击不正当竞争和非法行为。
应对气候变化和海洋环境问题
应对气候变化
国际海事组织应积极推动航运业采取措施应对气候变化,减少船舶 温室气体排放,促进绿色航运发展。
保护海洋环境
强化船舶污染控制和海洋环境保护措施,制定更为严格的排放标准 和监管措施,减少船舶对海洋生态系统的负面影响。
促进可持续发展
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国际海事组织的各项工作,推动航运业与经 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
推动海上安全和环境保护
促进海上安全
国际海事组织通过实施各种安全 措施和技术合作项目,促进海上 安全和防止船舶事故。
保护海洋环境
国际海事组织致力于保护海洋环 境,通过制定严格的排放标准和 监管措施,减少船舶对海洋环境 的污染。
促进国际航运的可持续发展
推动绿色航运
国际海事组织积极推动绿色航运,鼓 励采用清洁能源和节能减排技术,减 少船舶对环境的影响。

中国海运60年青史人物

中国海运60年青史人物

叶龙文
现年71岁, “海上中华名牌”——“华铜海”的主要开拓者之一。他 1965年当海员,1975年当船长,1984年5月开始到华铜海轮工作,并 在这条船上创下其献身远洋卅载最辉煌的事业——8年中,“华铜海” 安 全航行56万海里,运货271万吨,为国家创利779万美元,成为全国 “三 学一创”的典型,被国际上称为“中国出租船舶的一面旗帜”。而叶龙 文也 先后获得中远系统双文明建设先进个人,广东省、交通部、全国劳动模 范,广东省优秀共产党员等一系列荣誉称号。

李克麟
• 交通部海事局常务副局长。他有着20年的 远洋航海经历,获得交通部全国最佳优秀船 长“金锚奖”,交通部优秀共产党员,见证 了中国8年的水上重大事故,经历了航运市 场从无序到有序的转变,参与了全国水监体 制改革和海事的创新发展。 • 在担任交通部安全监督局局长期间,果断决 定在全国的油船上加装惰性气体,解决了因 静电导致油轮爆炸的事故问题,后又主动推 出《海区油污应急计划》,提高了我国处理 大型油污的能力。 • 刘功臣先后三次现场指挥深圳、青岛、海南 举办的海上联合搜救演习,使我国海事管理 水平和搜救水平大幅度提高,并在“辽海” 轮客滚船在渤海湾大连港水域发生火灾时, 保证了船上340名旅客和船员无一死亡,创 造奇迹。
袁庚
在主政招商局14年里让招商局的资产翻了近两百倍, 从1.3亿元增至200亿。之前,他的名字总是和 “老革命”、“改革先锋”、“政治家”的头衔紧紧 地连在一起。但是深商的研究者老亨说,袁庚是“近 代招商之遗脉,当代深商之肇始”。


1942年出生,1964年-1993年期间任上海远洋运输 公司船员、船长、航运处副处长及总经理;1993年 -1997年任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副总裁; 1997年至2006年任中海集团总裁。李克麟制定的 反周期运作决策,使其利用三次机会成就了中海的 辉煌 1997年公司成立时刚好赶上亚洲金融危机,世界航 运业惨淡经营,大批船公司被迫卖船、拆船或低价 出租船舶。李克麟利用机会把老旧船改造为集装箱 船,低价租船并利用资金低价造船,在航运市场复 苏时大幅盈利。 2002年9月29日,美西大罢工,李克麟得知消息之 后立即给集装箱制造厂下了定做8万个集装箱的紧急 订单。罢工结束时大量货物没有集装箱可装,货主 纷纷投到中国海运。美西大罢工这短短几十天,唯 独中国海运却净赚6亿多美元,成为全球所有班轮公 司中少数能唯一盈利的船公司之一。

新中国六十周年主要成就(海军)

新中国六十周年主要成就(海军)

1978年开始,人民海军进入现代化 建设的新时期。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 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科学地分析 了国际、国内形势及其发展趋势,领 导我军建设完成了战略性的转变。邓 小平同志指出“建立一支强大的具有 现代战斗能力的海军”,进一步明确 了人民海军建设的根本要求。

重庆号英勇地驱逐苏联伏龙芝号核动力巡洋舰,被围观的日本记者拍摄。
1979年,海军陆战队诞生。 1980年,南太平洋发射洲际导弹试验海上特混编队圆满完成护航、警戒、落点测 量、打捞数据舱等任务。 1982年,潜射弹道导弹成功
1984年,3个海军方队和3个型号导弹参加文革结束后首次国庆大阅兵;
参加中国首次南极科考。 1985年我国核潜艇进行最大自给力实验,总航时90昼夜,打破美 国海军长航记录84昼夜;
中国海军接管旅顺口这一远 东大军港。
海军兵力
海军水面舰艇兵力包括驱逐舰、护卫舰、导弹艇、鱼 雷艇和各种勤务舰船等。 海军潜艇兵力包括常规动力潜艇、核潜艇等。 海军航空兵作为重点发展的兵力之一,至1955年底,
基本形成了以岸基航空兵为主的海空作战防御体系。
1956年,半国产“成都”级护卫舰下水。 1957年,国产潜艇下水。 1958年,参加金门大约炮,与国民党军频繁交战。
世界和平
THANK YOU
2008年,“和平方舟”医院船服役。
同年,中国开始派遣海军 舰艇赴亚丁湾打击索马里 海盗,这是中国海军首次 向海外投送兵力。
2009年4月23日,中国海军成立60周年庆典,在青岛隆重举行万国 赛艇大会,时任军委主席胡锦涛同志检阅了中外舰艇。
海军发展意义
海军的发展能提高国家威慑力,保卫国家安全,保 证中国的领海权,使中国的海洋权益,资源等得到 更好的发挥。

中国海军建设取得的成就

中国海军建设取得的成就

中国海军建设取得的成就
中国海军建设在过去几十年里取得了很多成就,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舰艇建造:中国海军在舰艇建造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展。

目前,中国拥有一支现代化的海军,包括航母、驱逐舰、护卫舰、潜艇等,数量和质量均位居世界前列。

2、装备发展:中国海军在装备发展方面不断创新,如成功研制了新型导弹、雷达、潜艇等新型装备,提高了海军的作战能力。

3、海外任务:中国海军参与了多项维和任务、人道主义救援和护航等活动,展示了中国积极的国际形象和责任担当。

4、海上演习:中国海军在海上演习方面积极开展,包括多次参加国际海上联合军演,提高了海军协同作战和应对复杂情况的能力。

5、军事外交:中国海军积极开展军事外交,与多个国家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和互信机制,为地区和平稳定做出了贡献。

总的来说,中国海军建设在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了维护国家海洋安全和海外利益的重要力量之一。

海事局纪念建国60周年征文:从木船炮艇到中华神盾

海事局纪念建国60周年征文:从木船炮艇到中华神盾

---------------------------------------------------------------范文最新推荐------------------------------------------------------海事局纪念建国60周年征文:从木船炮艇到中华神盾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建军60周年纪念日。

六十年风雨兼程,中国海军从长江岸边的白马庙出发,驶向深蓝色的大海,如今已发展成为一支由水面舰艇部队、潜艇部队、航空兵部队、岸防部队和陆战部队五大兵种组成的“海上钢铁长城”。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近海走向远海,从蔚蓝走向深蓝,中国海军驶过了整整六十年的航程。

1949年那 http://***4月23日,华东军区海军领导机构在**泰州白马庙乡成立,**任司令员兼政委,中国海军从此诞生。

后来,4月23日被中央军委确定为海军成立纪念日。

宣告成立时,展现在世人面前的中国海军装备是这样一幅场景:荒废、冷落的港口,清朝年间的“楚”字号炮舰,民国初年下水的“永绩”号炮舰,此外还有被打捞的早年沉船。

残酷的现实告诉人们,海军装备的起步必须从零开始。

1954年,中国政府在中央财政异常紧张的情况下,拨出巨款,采购了苏联制造的四艘驱逐舰。

在苏联的援助下,中国建立了军用造船工业基础,仿制了多种型号的鱼雷快艇、高速巡逻炮艇、轻型护卫舰、潜艇、反舰导弹等海战装备。

上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破裂后,中国自力更生地研发急需的海战武器装备,不但自行批量生产了高速导弹艇、护卫艇、猎潜艇、常规潜艇、军辅船等传统武器,而且研制成功了导弹护卫舰、导弹驱逐舰、核潜艇、水陆两栖坦克等急需的新型装备。

改革开放以后,海军装备从传统武器向高技术武器转变,1 / 6一批新型武器装备完成研制并交付海军各兵种部队使用。

近年来,有着“中华神盾”美誉的新一代国产导弹驱逐舰问世,新一代导弹护卫舰、导弹艇、猎潜艇、扫雷舰、远洋综合补给船也陆续装备部队,使中国海军的远洋综合作战能力得到大幅跃升。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中国海军外交成就与经验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中国海军外交成就与经验

二战的血雨腥风中ꎬ在冷战时期的美苏海上军备
路” 、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以及助力构建“ 海洋命运共同
体” ꎮ
关键词:海军外交ꎻ成就ꎻ经验ꎻ海洋命运共同体
中图分类号:E273ꎻ D822. 3 文献标志码:A
竞赛中ꎬ海军的作用都发挥得淋漓尽致ꎮ 虽然对
海军外交进行学术论证的时间比较晚ꎬ但是海军
色海军外交局面初步形成ꎮ 70 年的发展历程表明:中国
权益和安全利益的重要力量ꎮ 大航海时代以来ꎬ
海军外交的根本宗旨是服务和平发展道路与国家总体外
海军的战略价值愈发凸显ꎮ 在英国、西班牙和法
交布局ꎬ重要使命是树立良好的海军形象和国际形象ꎬ基
国等国的全球殖民地争夺与海上争霸中ꎬ在一战、
本原则是与国家实力相匹配ꎬ当前任务是护航 “ 一 带 一
作者简介:张佳佳(1991 - ) ꎬ女ꎬ博士研究生ꎻE ̄mail:ouczx337@ 163. com
96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第 19 卷
港的访问和俄国舰队 1893 年对法国土伦港的回
经济、安全、科技、文化等外交活动的总和ꎮ[14] 再
历史上ꎬ英国、美国、苏联等国凭借强大的海
往需求ꎬ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实践形式不同ꎮ 在古
科夫 ( Сергей Георгиевич) 为代表的学者率先将
就军事外交而言ꎬ其发端于国家产生后的对外交
事同盟ꎬ如一战期间的协约国和同盟国集团、二战
期间的轴 心 国 同 盟 和 反 法 西 斯 同 盟ꎻ21 世 纪 以
来ꎬ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ꎬ军事外交主要表现
海军和外交联系起来ꎬ对海军外交进行定义ꎮ 在
所说:“ 唯有海军的活动范围是国际性的ꎬ它和政
业交流等系列活动ꎮ

新中国成立60周年渔业发展成就综述

新中国成立60周年渔业发展成就综述

新中国成立60周年渔业发展成就综述
佚名
【期刊名称】《农村实用技术》
【年(卷),期】2010(000)001
【摘要】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几代渔业人的艰苦奋斗,我国渔业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综合生产能力大幅提升,国际地位显著提高,渔民生活不断改善,不但成功解决了水产品有效供给问题,而且走出了一条"以养为主"的渔业发展道路,谱写了中国渔业发展史上壮丽的篇章,发展成为世界渔业生产大国、水产品出口大国和主要远洋渔业国家,创造了世界渔业发展史上的奇迹.
【总页数】2页(P24-25)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新中国成立60周年:渔业发展成就 [J], 农业部新闻办公室
2."十一五"渔业发展全面上新台阶——"十一五"渔业成就综述 [J], 李彦
3.从"吃鱼难"到"年年有鱼"——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渔业发展成就和经验 [J], 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
4.从"吃鱼难"到"年年有鱼"——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渔业发展成就和经验 [J],
5.从“吃鱼难”到“年年有鱼”——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渔业发展成就和经验[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18海事局纪念建国60周年征文:从木船炮艇到中华神盾

2018海事局纪念建国60周年征文:从木船炮艇到中华神盾

海事局纪念建国60周年征文:从木船炮艇到中
华神盾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建军60周年纪念日。

六十X大兵种组成的“海上钢铁长城”。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近海走向远海,从蔚蓝走向深蓝,中国海军驶过了整整六十X大幅跃升。

随着国家利益拓展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的上升,海军担负的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日益增多。

经过六十X大队后方基地等一批重点建设工程。

海军后勤部队拥有的大型油水船、测量船、打捞救生船、运输船、拖船、医院船等多种勤务舰船的吨位比20世纪70年代增加了2倍。

再次,科研成果大量应用于装备建设中。

改革开放后,海军积极利用国内的先进科技成果和有选择地引进国外新技术,对现役装备加以改进,提高研制装备的起点,取得科研成果8000多项。

这些科研成果被应用到装备建设当中,实现了直升机上舰、电子战上舰、新型舰炮上舰、战术软件上舰、深水炸弹反潜武器系统化、舰舰导弹超视距、鱼雷加装智能头、护卫舰全封闭等几十X大型水面战斗舰艇、水下自持力和隐身性能好的新型潜艇、超音速巡航作战飞机、精确化突防能力强的远射程导弹、大深度高速智能鱼雷、通用性兼容性好的电子战装备等新一代武器装备。

分析认为,这显示中国将努力打造一支具有远洋作战能力的“蓝水海军”。

海军5大兵种
- 1 -。

海军纪念建国60周年征文:中国海军60年发展历程

海军纪念建国60周年征文:中国海军60年发展历程

海军纪念建国60周年征文:中国海军60年发展历程中国海军经过60年的进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综合作战能力得到大幅提升,能随时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维护我国海洋权益、应对多种安全威胁的海上钢铁长城。

20世纪90年代,被誉为中华第一舰的国产第二代导弹驱赶舰**舰装备海军部队,其排水量4200吨,可搭载直升机,并装备有防空导弹系统和反潜武器系统。

新级别导弹驱赶舰的咨询世,标志着中国战舰朝着多用途、远海作战的方向进展。

近年来,有着中华神盾美誉的新一代国产导弹驱赶舰使水面舰艇部队并且具备了点防空能力和区域防空能力。

与此并且,新一代导弹护卫舰、导弹艇、猎潜艇、扫雷舰、远洋综合补给船也陆续装备部队,使中国海军的远洋综合作战能力得到大幅跃升。

1980年,一支由18艘护航、测量、保障舰船组成的大型舰艇编队,第一次驶出领海,穿过岛链,进入了太平洋。

这是人民海军为保障我国向南太平洋预定海区发射运载火箭派出的特混舰队,在广大的大洋上,中国海军留下了一道道崭新的航迹。

1985年11月16日至1986年01月19日,合胖号导弹驱赶舰和丰舱号远洋综合补给舰组成的舰艇编队,首次出访巴基斯坦卡拉奇港、斯里兰卡科伦坡港和孟加拉国吉大港。

这是中国舰艇编队首次出访。

此后,中国海军31次走出国门,拜访了近40个国家,从近海走向远海,从蔚蓝走向深蓝,中国军舰航迹遍及五大洲、三大洋。

2002年05月20日,青岛号导弹驱赶舰和太仓号综合补给舰,从青岛起航进行首次环球航行,历时4个多月,总航程达3万多海里,开创了我国海军舰艇出访海上航行时刻最长、出访国家最多、航程最远、途经陌生海域和航道及港口最多的纪录。

“[学校计划]下学期英语教研组计划”学校工作计划别详一、指导思想:在教务处的领导下,团结奋斗,协调好各备课组间的关系。

仔细学习新的教学大纲,巩固进展爱校爱生、教书育人,富有进取精神、乐观积极向上的融洽的教研新风貌,在上届中招取得良好成绩的基础上,为把我组的教研水平提高到一具新的台阶而努力奋斗。

见证海事发展60年

见证海事发展60年

见证海事发展60年
《中国海事》编辑部
【期刊名称】《中国海事》
【年(卷),期】2009(000)009
【摘要】@@ 编者按:在举国欢庆的新中国成立六十华诞来临之际,本刊编辑部于
近日特别邀请了中国海事局的部分离退休领导干部来到美丽的滨海新区,举行了别开生面的"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国海事局老干部座谈会".与会老干部共同追忆了中国海事一路走来的风雨历程,交流中国海事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并畅谈了中国海事光辉灿烂的美好前景.
【总页数】6页(P7-12)
【作者】《中国海事》编辑部
【作者单位】(Missing)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6
【相关文献】
1.辉煌60年——见证新中国科技奖励工作60年发展历程 [J], 曹健林
2.见证中国船舶工业的国际发展步伐记第四届越南海事展及第十届亚太海事展 [J],
3.女承父业见证统计60年发展——武川县统计60年变迁 [J], 乔庆琳
4.“辉煌60年见证新发展”贺兰县图书馆开展第二届乡村读书节系列活动 [J], 周安琪;吴思杨;殷岩;季伟娜
5.中国物探仪器发展博览——地球物理学会60年发展之见证 [J], 吴海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长江航运60年

长江航运60年

长江航运60年一、引言(一)长江航运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长江是祖国的第一大河流,全长6300公里,长江支流众多,有700余条,其中主要支流有岷江、嘉陵江、乌江、沅江、湘江、汉江和赣江。

长江中下游两岸湖泊密布,较大湖泊有洞庭湖、洪湖、梁子湖、鄱阳湖、华阳湖系、巢湖和太湖。

长江径流量大,居世界第三位,宜宾以下可以四季通航,是国际著名的黄金水道。

长江水运条件优越,干流贯通东西,支流沟通南北,通航里程约为7万余公里,其中干流通航里程2838余公里,是全国交通大动脉之一。

利用长江外贸港口直达海洋的便利,向外可以挟流域内经济力量,开拓海外市场,引进外贸和技术;向内可沟通沿海与内地、东部与西部、先进地区与落后地区的联系。

特别是长江三峡大坝建成之后,万吨船队可直达重庆,为长江流域经济文化与世界接轨,创造了有利条件,长江航运更有用武之地。

长江大流域在未来将建成我国最大的产业密集带之一,是我国经济最重要的支柱。

因此,长江航运在振兴我国经济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

(二)长江航运发展60年的四个重要时期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揭开了长江航运的新篇章。

60年来,长江航运经历了恢复发展、曲折发展、较快发展和科学发展四个时期。

1.长江航运恢复发展时期(1949—1957)新中国成立之初,经过三年经济恢复,长江航运客货运量逐年上升。

客运和货运分别由1949年的155.5万人、3.5亿人公里、191万吨、11亿吨公里,上升到1952年的410万人、8.76亿人公里、429.7万吨、26.85亿吨公里,增长了两倍多,为长江航运有史以来的最高水平。

三年中,长江干线完成的货运量占全国内河总运量的39.67%。

国家进入“一五”计划的建设时期,以长江干线为骨干的水运网,对重点工程建设、大型厂矿的生产、支援农业和人民生活的需要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特别是1954年长江遭遇百年特大洪水,在公路冲毁和铁路阻断的情况下,通过长江从各地调集大批船舶参加抗洪抢险,长江航运为夺取抗洪救灾的伟大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新中国成立60年来的“十大海洋事件”

新中国成立60年来的“十大海洋事件”

新中国成立60年来的“十大海洋事件”
佚名
【期刊名称】《海洋与渔业》
【年(卷),期】2009(0)7
【摘要】1、全国海洋综合大调查:1957-1958年,我国的海洋综合调查取得了系统全面的我国基础性综合海洋资料,掌握了我国近海海洋水文、化学、地质和生物等要素的变化规律,使中国海洋科学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是中国海洋科学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1958-1960年开展的“全国海洋综合普查”和20世纪80年代初开展的“全国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以及2003年开始实施的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即“908”专项,为摸清我国海洋“家底”起到了重要作用,也极大地推进了我国的海洋经济建设和海洋综合管理。

【总页数】1页(P5-5)
【关键词】海洋事件;新中国;综合调查;海洋综合管理;跨越式发展;科学发展史;海洋资料;海洋水文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736.22;P74
【相关文献】
1.新中国成立60年来伦理学研究与道德建设的回顾和展望——"回顾与展望:新中国成立60年来伦理学研究与道德建设"学术研论会综述 [J], 杨峻岭
2.六十年风雨兼程六十年成就辉煌——新中国成立60年来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十大变化 [J], 周耀亭;张晶
3.新中国成立60周年“重庆十大科技事件” [J],
4.新中国成立60周年"重庆十大科技事件" [J], 关媛媛; 谢佳熹
5.新中国成立60年来的“十大海洋人物”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中国60年:海事事业的发展成就海事发展概况一、海事管理机构的历史沿革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海事管理机构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一)港务监督管理模式阶段(建国初期-1985年)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央人民政府在交通部海运总局设立航政室,负责海上交通安全监督管理。

1953年经政务院批准,在交通部下设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务监督局,同时在沿海港口设立港务监督机构,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务监督”的名称对外统一行使海上交通安全监督管理职能。

改革开放后,全国文革期间受到冲击瘫痪的各港务管理部门逐步恢复了安全监察室。

20世纪80年代初,在交通部内设水上安全监督局,沿海各主要港口设港务监督,在长江、黑龙江分别设长江航政管理局、黑龙江港航监督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在交通厅或交通厅航运局设置港航监督处(室)或车船监理处,在主要港口设置港航监督或车船监理,县市交通局一般也设有统一管理运输业务和航政管理的航管站。

(二)“海监局”管理模式阶段(1985-1998年)1985年,国务院作出了改革水上交通安全监督管理体制的决定。

按照政企分开的原则,建立了中央和地方分工负责的水上安全监督管理体制,组建了14个海上安全监督局,实行交通部与所在城市政府双重领导,以交通部为主的领导体制。

长江、珠江和黑龙江的水上安全监督,由交通部设置的港航监督机构统一负责;其他内河水域,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交通厅(局)设置的港航监督机构负责。

据统计,除北京、西藏外,全国有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了水上安全监督机构,基本形成了覆盖全国水域的水上交通安全管理布局。

1989年,实施了以政企分开为核心的港监管理体制改革,中央直属和地方港监机构从港务局中独立出来,管理体制和模式有了较大的突破,在交通部成立了安监局、船检局,沿海港口成立海上安全监督局,独立行使职能,地方交通主管部门也相应设立了港航监督、船检机构。

(三)“海事局”管理模式阶段(1998年至今)1998年,经国务院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务监督局(交通部安全监督局)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检验局(交通部船舶检验局)合并组建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交通部海事局),为交通部直属机构,将我国沿海海域(包括岛屿)和港口、对外开放水域和重要跨省通航内河干线和港口,划为中央管理水域,由交通部设置直属海事管理机构实施垂直管理;在中央管理水域以外的内河、湖泊和水库等水域,划为地方管理水域,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设立地方海事管理机构实施管理。

在全国沿海地区和主要跨省内河干线及重要港口设置了20个直属海事机构,112个分支机构。

在设置组建直属海事机构的同时,交通部还对地方管理水域管理机构的名称作了规范,目前共有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1个建设兵团建立了地方海事机构,并在市(地、州、盟)地方海事设立分支机构192个。

随着交通部海事局的组建,以及全国水上安全监督管理体制改革的完成,“统一政令、统一布局、统一监督管理”的水上安全监督管理新体制最终形成。

二、我国海上搜救体制在改革开放后的沿革1973年,国务院、中央军委下发《关于成立海上安全指挥部的通知》,要求在国务院、中央军委领导下,由交通部、总参、海军、空军、原外贸部、农林部、国家海洋局、气象局成立了“全国海上安全指挥部”,作为国务院、中央军委的非常设机构,其职责为负责全国海域的海难救助和船舶防台、防止船舶污染海域、防冻破冰工作,办公室设在交通部。

同时,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成立了相应的海上安全指挥机构,初步形成了我国的海上搜救格局。

1985年,为更好地保证海上人命财产安全,履行国际义务,我国加入了《1979年国际海上搜寻救助公约》。

该公约明确各沿岸国要“开展国家搜救服务”、“建立救助协调中心和救助分中心”。

为切实做好履约工作,尽快与国际接轨,1989年,国务院、中央军委将原全国海上安全指挥部改名为中国海上搜救中心,作为交通部的非常设机构,负责全国海上搜救工作的统一组织和协调,日常工作由原交通部安全监督局(现交通运输部海事局)承担。

沿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海上安全指挥部亦相应更名为海上搜救中心,有关省市的搜救中心还成立了若干个分中心,使我国初步形成了较完善的海上搜救机构和网络。

全国水监体制改革完成后,为加强对全国海上搜救和船舶污染事故应急反应工作的组织领导,国务院于2005年批复同意建立由交通部牵头的国家海上搜救部际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由13个部门和单位组成,中国海上搜救中心是联席会议的办事机构,负责联席会议的日常工作。

中国海上搜救中心作为交通部的内设机构设置,日常行政工作由交通部管理,业务委托交通部海事局管理,撤销中国海上搜救中心办公室,成立中国海上搜救中心总值班室,承担中国海上搜救中心的各项工作。

此后,我国沿海及长江干线先后成立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领导牵头的海上搜救中心,形成了沿海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长江、黑龙江干线水域完整覆盖的搜救网络。

此外,沿海和水网一些地区还根据当地实际,成立了地市级、县级搜救中心,部分非水网地区也成立了水上搜救指挥机构。

以上机构业务上接受中国海上搜救中心指导,日常工作由直属海事机构负责,保持24小时值守,随时处置海上突发险情,我国海上搜救体系基本建成。

中国海事监管工作成效显著一、推进海事立法,坚持依法行政以我国现有法律法规和缔结与加入的国际条约作为开展海事行政管理和执法工作的法律依据和平台,自1983年《海上交通安全法》和1986年《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颁布以来,不断推进海事立法,制定完善体现海事履约和行业管理职能的法律法规,形成了以800 多件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为主要内容的海事法律框架体系,为海事部门履行“维护国家主权、保障水上安全、保护水域环境”的职责提供了重要的法律支撑。

二、实施有效监管,保障水上安全在我国航运经济高速发展、船舶流量大幅增加、通航密度的不断升高的情况下,海事部门探索出“四客一危”重点船舶、“四区一线”重点水域、“四船一链”重点环节、“四季三节”重点时段的水上安全监管规律,确立了“坚持专项治理和长效管理相结合,注重长效机制”的安全监管思路,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认真履行水上安全监督管理、防止船舶污染水域、船舶及海上设施检验、航海保障职能,使我国水上安全形势有了大幅度的改善,水上交通事故件数、死亡失踪人数和沉船艘数同改革开放初期的1978年相比,分别下降了93.9%、71.2%和87.6%,有效保持了我国水上交通安全形势的持续稳定。

(一)通航管理:有效规划全国通航水域,重点水域实施船舶定线制;开展大规模联合执法和专项行动,清除沉船沉物等碍航物,整治非法采砂、捕捞、水上养殖等碍航行为;维护工程施工水域安全,对重大水上活动、重点通航水域、重要通航时段进行交通组织,净化了通航环境,规范了航行秩序。

(二)船舶管理:推行重点船舶跟踪制度和安全诚信船舶管理制度,开展船舶安全检查、港口国监督和船旗国管理。

五星旗船队连续九年在巴黎备忘录和东京备忘录地区保持较低滞留率。

在我国48个港口开展港口国检查工作,监督检查船舶数已居亚太地区第二位。

(三)船员管理:规范船员培训、考评和发证;开展船员特殊培训和操作性检查,建立船员闭环管理体系;我国成为第一批列入国际海事组织公布的履行STCW公约“白名单”国家;先后与英国、挪威、新加坡、希腊等20个国家和地区签订了相互承认海船船员适任证书的协定。

我国的船员人数从改革开放前的25万人,发展到目前的155万人,船员总量居世界第一,成为世界公认的船员大国。

三、维护水域环境,防治船舶污染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建立监控网络和联动机制,完善应急体系,整合社会资源,开展溢油演练,加强污染治理,初步形成了“机构合理化、法规系统化、队伍专业化、信息网络化、监控立体化、反应快速化”的管理格局,危险品管理水平和防止船舶污染的监控预控能力明显提高。

(一)船舶载运危险货物管理:实施船载危险货物申报审批制度,严格申报程序,规范申报人员的管理;探索和建立信誉管理机制,在危险品申报、集装箱装箱、危防从业单位管理等领域率先建立了诚信管理制度。

(二)防治船舶污染水域:建立并不断完善了船舶污染事故应急反应体系。

参加国际区域性溢油应急合作计划1个,颁布实施国家级溢油应急计划1个和海区级溢油应急计划4个,省、市、港口级溢油应急计划36个,基本形成了国家级、海区、省(自治区、直辖市)、港口(码头)和船舶五级溢油应急反应体系。

四、构建保障体系,服务水路运输通过加大投入,合理布点,科技创新,自我研发等方式,建立起了我国航海保障系统,构建了全面可靠的航海保障平台,提供了安全畅通、值得信赖的航行环境和助航服务。

测遍了我国400余万平方公里海域,编绘了全国沿海开放港口和重要水道海图,绘就了1000余万份航海图书资料,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我国民用航海图书体系。

中国沿海及主要港口以7981座航标形成了灯光交叉覆盖的航标链,形成了基本覆盖我国沿海重要港口及附近水域的船舶动态监控网络。

五、建立应急体系,组织险情救助全面履行海上人命救助和船舶污染事故应急反应职责,推动成立国家、省、地市三级水上搜救中心,形成了以政府统一领导,以海事部门为主要依托,搜救机构归口协调指挥的水上搜救组织体系,1998年至今,共编制完成国家级海上搜救专项应急预案1个、交通运输部部门和专用应急预案7个、省级搜救应急预案20个;共主办或联合举办了10次较大规模的海上搜救综合演习和1次模拟搜救演习;共组织、协调、指挥海上搜寻救助9900起,共有122320人脱险,平均每天救助34人,救助成功率达93.2%,建立了全方位覆盖、全天候运行、快速反应的水上险情应急机制,提高了海事应急反应能力。

六、加快装备建设,提升监管水平在全国沿海主要港口和长江江苏段建设了船舶交通管理系统和中央电视监控系统,在渤海湾、长江口、珠江口、琼州海峡及沿海重要港口等海域建立了船舶自动识别系统,以便及时获取各类信息,监控船舶安全航行。

以3艘千吨级巡视船为骨干,以1100余艘60米、45米、30米级及以下级巡逻船艇为主体的海事船艇编队,使海事监管范围已延伸至专属经济区。

七、创新服务举措,促进社会发展着眼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不断转变职能,创新服务理念,利用行业特点,技术优势,积极践行“三个服务”,得到了地方政府和社会广泛赞誉,彰显了海事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价值。

(一)服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打造安全、畅通、便捷的“绿色通道”,为国家重点物资运输提供保障;确保天津北港区、曹妃甸港区、洋山新港区、苏通大桥、三峡船闸完建期等重点工程建设的施工安全,得到了地方政府和施工企业高度评价。

在东北老工业基地复兴、天津滨海新区、长江黄金水道、海西开发、北部湾等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战略实施中,满足了地方经济发展对水上安全服务的需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