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陉之战》导学案
语文选修《史记》鲁人版第8课《井陉之战》教案
《井陉之战》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熟读文本,把握人物性格特点。
2.了解古代谋略思想的丰富内容,学习古人的智慧。
3.进一步学习积累文言知识,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目标2和3教学辅助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及内容一、复习旧课,检查预习略。
二、导入新课由“韩信用兵,多多益善”和井陉之战“以少胜多”的矛盾导入课文。
三、整体感知1.《淮阴侯列传》《淮阴侯列传》是汉初杰出军事家韩信的传记。
策士蒯通、武涉作为相关人物附传。
本传记载了韩信一生的事迹。
突出了他的军事才能和累累战功。
他功高于世,却落个夷灭宗族的下场。
对此,司马迁注入了无限同情和感慨。
2.韩信韩信(?~前196),西汉开国功臣,屡封齐王、楚王、上大将军,后贬为淮阴侯。
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军事家。
中国军事思想“谋战”派代表人物。
被后人奉为兵仙、战神。
韩信是在秦末农民战争中涌现出来的杰出历史人物,但他的才能发挥却是在楚汉战争中显现出来的。
他本是淮阴一个流荡青年,贫无以食。
秦末动乱,先投靠项羽,未得重用;又投奔刘邦,仍未被重用而逃离;后经萧何推荐,得以举拔为大将,由是感激汉王刘邦。
在楚汉战争中,刘邦从彭城败逃,靠韩信在京、索间挫败项羽,才稳住了楚汉相争的阵脚。
然后,韩信率领一支队伍,开辟北方第二战场,以少胜众,取得了吞灭魏、赵、燕、齐的胜利,完成了对项羽的战略包围。
最后与刘邦会师,在垓下歼灭了项羽。
韩信功高震主,遭刘邦猜忌。
他的精锐部队,经常被刘邦抽走。
但韩信却不知时务,竟然在楚汉相争难分难解之时,逞兵胁迫刘邦封自己为齐王,这就种下了灭族的祸胎。
项羽死后,韩信的兵权立即被解除,迁为楚王,随后又以谋反罪削王贬爵为淮阴侯,牢笼于京都。
韩信失势,日益怏怏,于是暗中与陈豨通谋,企图谋反,被萧何用计捕杀,夷灭三族。
3.师生共同说出有关韩信的成语。
4.播放课文相关视频。
5.播放课文朗读录音或教师范读重点章节。
6.学生默读课文,疏通字词,粗知文义。
井陉之战学案1
《井陉之战》学案(一)2008-08-15 09:59:16| 分类:课程解析|字号大中小订阅教学目标:一、掌握文中虚词、实词的用法,会翻译,理解特殊文言句式。
二、读文本,品味语言,把握人物性格,理解战争艺术。
教学重点及过程:第一段:重点字、词、句式:()即中间可以添加字词、列出之字词即为需理解者1、塞王欣、翟王翳亡()汉降()楚:亡:2、汉之败却()彭城:却:3、魏王豹谒,归视亲疾:谒:归:疾:4、即绝河关反汉:即:绝:河关:5、汉王使郦生说豹,不下:说:下:6、其八月,以信为左丞相,击魏:其:以……为:7、魏王盛兵蒲坂,塞临晋:盛兵:塞:赵亦盛设兵以待:8、信乃益为疑兵,陈船欲渡()临晋:乃:益:为:陈:9、而伏兵从夏阳以木罂瓯渡军:而:以:10、魏王豹惊,引兵迎信:惊:引:迎:信遂虏豹:遂:虏:11、汉王遣张耳与信俱,引兵东、北击赵、代:俱:引:东:北:12、后九月,禽夏说()阏与:禽:信之下魏破代:下:13、汉辄使人收其精兵:辄:收:其:14、诣荥阳以距楚:诣:以:距:第一段之问题:一、彭城之战后,楚汉势力对比如何?试画一简单关系图:二、汉王派信攻魏前,曾使郦生说豹,这一点在我们做事时可有启发?三、韩信如何虏魏王豹?成语中对这一做法可有类似描述,试找出:四、兵法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你对魏王之败、韩信之胜有何想法?五、知己知彼、对未来进行预期既是战争法则,也应当是人生原则,你对你未来可能的遭遇了解么?你明了你的理想与你的现实之间的差距么?你想好了如何实现理想的方法么?第二段:重点字、词、句式1、信与张耳以兵数万:以:欲东下()井陉击赵:东:下:2、赵王闻汉且袭之也:闻:且:袭:之:3、聚兵()井陉口:聚兵:今乃辅以张耳:句式;乃:以:4、议欲下赵:下:5、此乘胜而去国远斗,其锋不可当:而:去:远:当:6、臣闻千里馈粮:馈:樵苏后爨,师不宿饱:樵:译整句:7、车不得方轨,骑不得并列:方轨:并列:8、行数百里,其势粮食必在其后:其势:必:其后:9、愿足下假臣奇兵三万人:假:从间道绝其辎重:间道:绝其:10、足下深沟高垒,坚营勿与()战:沟:垒:坚:11、彼前不得斗,退不得还:前:退:吾奇兵绝其后:绝:12、使()野无所掠:野:13、而两将之头可致于戏下:而:可:致:戏:14、必为二子所禽矣:必:禽:句式:15、常称义兵不用诈谋奇计:称:义兵:诈谋奇计:16、十则围之,倍则战:十:围:倍:其实不过数千:其实:17、能千里而袭我,亦已罢极:而:罢:18、后有大者,何以加之?后:大:何以:加:19、则诸侯谓吾怯,而轻来伐我:则:而:轻:伐:20、不听广武君策,广武君策不用:听:不用:第二段之问题:一、“赵王……聚兵井陉口”,为何聚兵井陉口?“号称二十万”,《赤壁之战》中曹操也自称“今治水军八十万众”,而诸葛亮分析其不过十四、五万,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试联系现实谈一谈?二、广武君李左车说韩信“其锋不可当”,有何理由?你如何评价?你对广武君所献计策评价如何,试结合官渡之战略谈?三、拓展:马六甲海峡被日本称为“海上生命线”,前两年俄罗斯修建远东输油管道时,日本与中国有“安大线”与“安纳线”之争,试从战争的角度谈谈以上问题?四、“成安君……儒者,常称义兵不用诈谋奇计”你如何评价此人此观点?课堂小练:齐人蒯通知天下权在韩信,欲为奇策而感动之,……韩信曰:“汉王遇我甚厚,载我以其车,衣我以其衣,食我以其食。
高中语文鲁人版《《史记》选读》第4单元第8课《井陉之战》学案
《井陉之战》学案一、教学目标1. 熟读文本,把握人物性格特点。
2. 了解古代谋略思想的丰富内容,合理规划自我人生。
3. 进一步学习积累文言知识,掌握重点实词“谒、亡、益、绝、疾、师、壁、购”的意义和用法,以及“且、而、以、与、其”等虚词的用法。
4.了解各种特殊句式的形式和特点,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二、背景资料1、韩信简介韩信,汉初大将。
淮阴人。
初属项羽,继投刘邦,因萧何荐为大将。
楚汉战争中,刘邦用其策定关中。
刘与项羽相持于荥阳、成皋时,他领军袭魏攻赵,以数千人背水列阵,用“陷之死地而后生”之策,破赵军20万。
遂后率军东进,攻打齐国,大败齐楚联军,自立为齐王。
汉高祖元年,与刘邦合围项羽,设下十面埋伏,高唱楚歌,迫使项羽自杀于垓下。
汉兴,改封楚王。
人告其谋反,贬为淮阴侯。
后又被告谋反,为吕后所杀。
善将兵,著有《兵法》三篇。
与韩信有关的成语:胯下之辱一饭千金明修栈道,暗度陈仓陷于死地而后生,置之死地而后存萧何月下追韩信至如信者,国士无双十面埋伏2、内容梗概:汉军在彭城败退之后,塞王、翟王、魏王相继叛汉。
汉王任命韩信为左丞相,攻打魏王,韩信运用计谋,俘虏了魏王,平定了魏地。
然后向东北进攻赵国和代国,摧毁代国之后,汉王又抽掉汉信精锐部队,去抵御楚军。
韩信和张耳率领几十万人马,想要东下突破井陉口。
广武君向成安君献计,能打败韩信的军队,成安君没有采纳他的意见。
韩信得知后非常高兴,才敢领兵进入井陉狭道。
半夜传令出发,挑选两千名轻装骑兵,在山上隐蔽着观察赵国军队,等候时机,冲进赵军营垒,拔掉赵军旗帜。
情况果然像韩信预料的一样,汉军前后夹击,打败了赵军,活捉了广武君。
众将献上首级向韩信祝贺时,韩信才说出取胜的秘密,使汉将们由衷地佩服。
三、语言积累1.通假字禽夏说阏与而两将之头可致于戏下必为二子所禽矣亦已罢极从间道萆山而望赵军详应曰:“诺。
”背水陈于是信、张耳详弃鼓旗东乡坐兵法右倍山陵且信非得素拊循士大夫也诣荥阳以距楚2.古今异义其实不过数千3.一词多义(1)以以信为左丞相而伏兵从夏阳以木罂缻渡军诣荥阳以距楚信与张耳以兵数万(2)与齐、赵亦反汉与楚和信与张耳以兵数万(3)下信之下魏破代欲东下井陉击赵(4)而而伏兵从夏阳以木罂缻渡军此乘胜而去国远斗今如此避而不击赵军望见而大笑壁皆汉赤帜,而大惊(5)其其八月其锋不可当其势粮食必在其后(6)且赵王、成安君陈馀闻汉且袭之也且彼未见吾大将旗鼓(7)疾归视亲疾若疾入赵壁(8)绝即绝河关反汉从间道绝其辎重(9)乃信乃益为疑兵乃敢引兵遂下4.常见实词塞王欣、翟王翳亡汉降楚齐、赵亦反汉与楚和至国汉王使郦生说豹塞临晋信乃益为疑兵信乃益为疑兵陈船欲度临晋引兵迎信汉王遣张耳与信俱汉王遣张耳与信俱诣荥阳以距楚信与张耳以兵数万汉辄使人收其精兵师不宿饱今井陉之道车不得方轨愿足下假臣奇兵三万人从间道绝其辎重未至井陉口三十里,止舍夜半传发必空壁逐我走水上军有能生得者购千金诸将效首虏今予之生地5.常见虚词汉之败却彭城即绝河关反汉信遂虏豹汉辄使人收其精兵赵王、成安君陈馀闻汉且袭之也则诸侯谓吾怯韩信使人间视若疾入赵壁诸将皆莫信赵将虽斩之顾诸君不察耳今予之生地6.词类活用引兵东北击赵、代欲东下井陉击赵鼓行出井陉口师事之7.特殊句式汉之败却彭城魏王盛兵蒲坂禽夏说阏与聚兵井陉口新喋血阏与坚营勿与战必为二子所禽矣广武君策不用成安君,儒者也何以加之四、课堂导学(1)韩信能取得井陉口这场战斗胜利有哪些主要原因?(2)作者在描写井陉之战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3)赵军为何失败?五、拓展延伸(1)井陉之战给我们怎样的启示?在今天有无现实意义?(2)韩信为什么会被杀害?六、课后习题一、语言知识及运用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归视亲疾疾病B.信乃益为疑兵更加C.愿足下假臣奇兵三万人给予D.吾奇兵绝其后断绝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意思跟现代汉语不相同的一项是()A.夜半传发B.军皆殊死战,不可败C.其实不过数千D.以为汉皆已得赵王将矣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乃敢引兵遂下是乃仁术也B.陷之死地而后生有牵牛而过堂下者C.毕贺,因问信则无恒产,因无恒心D.汉之败却彭城臣固知王之不忍也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师事之A.吾得兄事之B. 危士臣,构怨于诸侯C.为肥甘不足于口与?D.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5.下面句子中补出的省略内容错误的一项是()A.今予之生地,(士兵)皆走B. 聚兵(于)井陉口C.坚营勿与(汉军)战D. 还报,(张耳)则大喜6.将下面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①信乃益为疑兵,陈船欲度临晋,而伏兵从夏阳以木罂缻渡军,袭安邑。
井陉之战学案.doc
三、落实基础,自我检测:(一)给加点字注音:井隆()翟()王木罂®((• •(二)找出下面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乃虏魏王,禽夏说而两将之头可致戏下能千里袭我,亦已罢极从间道革山而望赵军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荥()阳分爨()1 .2 .3 .(((((())))))井隆之战(高二语文学案)编选徐颖审核董昌仁(2010-4-8)【学习目标】1.能结合语境,准确解释“谒、亡、益、绝、疾、师、壁、购、且”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2.了解古代谋略思想的丰富内容,学会遇事能够灵活创新。
3.了解本文按照人物生平阶段精选事例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丰富自己的写作手法。
t课前预习】一、了解韩信韩信,汉初大将。
淮阴人。
初属项羽,继投刘邦,因萧何荐为大将。
楚汉战争中,刘邦用其策定关中。
刘与项羽相持于荥阳、成皋时,他领军袭魏攻赵,以数千人背水列阵,用“陷之死地而后生”之策,破赵军20万。
遂后率军东进,攻打齐国,大败齐楚联军,自立为齐王。
汉高祖元年,与刘邦合围项羽,设下十面埋伏,高唱楚歌,迫使项羽自杀于垓下。
汉兴,改封楚王。
人告其谋反,贬为淮阴侯。
后又被告谋反,为吕后所杀。
善将兵, 著有《兵法》三篇。
二、阅读课文,把握内容本文主要记述了韩信的几次战斗?重点记述了哪次?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次战斗的过程。
(字数不超过50字)战斗:内容概括:7.于是信、张耳详弃鼓旗()8.信乃解其缚,东乡坐()9.右倍山陵,前左水泽()10.诣荥阳以距楚()11.且信非得素拊循士大夫也()(三)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1.塞王欣、翟王翳亡汉降楚()2.至国,即绝河关反汉()3.信乃益为疑兵()4.魏王豹惊,引兵迎信().5.赵王、成安君陈馀闻汉且袭之()6.愿足下假臣奇兵三万人()7.未至井隆口三十里,止舍()8.有能生得者,购“千金”()9.诸将效首虏()10.然竟以胜,此何术也().11.此在兵法,顾诸君不察耳().温馨提示:你是否有疑问呢?请在题目序号前做好标记吧!其他的疑问请写在下面。
鲁人版语文选修第8课《井陉之战》word教案
《井陉之战》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熟读文本,掌握人物性格特色。
2.认识古代谋略思想的丰富内容,合理规划自我人生。
3.进一步学习累积文言知识,掌握要点实词“谒、亡、益、绝、疾、师、壁、购”的意义和用法,以及“且、而、以、与、其”等虚词的用法。
4.认识各样特别句式的形式和特色,提升文言文阅读能力。
学习要点1.常有的文言词语及句式2.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剖析与赏评3.对韩信性格的掌握学习难点1.较难翻译的语句2.井陉之战的启迪文本解读一.韩信简介:韩信,汉初大将。
淮阴人。
初属项羽,继投刘邦,因萧何荐为大将。
楚汉战争中,刘邦用其策定关中。
刘与项羽对持于荥阳、成皋时,他领军袭魏攻赵,以数千人背水排阵,用“陷之死地尔后生”之策,破赵军 20 万。
遂后率军东进,攻打齐国,大败齐楚联军,自立为齐王。
汉高祖元年,与刘邦合围项羽,设下十面埋伏,高唱楚歌,迫使项羽自杀于垓下。
汉兴,改封楚王。
人告其谋反,贬为淮阴侯。
后又被告谋反,为吕后所杀。
善将兵,著有《兵法》三篇。
二.内容梗概:汉军在彭城溃退以后,塞王、翟王、魏王接踵叛汉。
汉王委任韩信为左丞相,攻打魏王,韩信运用计谋,俘虏了魏王,平定了魏地。
而后向东北攻击赵国和代国,摧毁代国以后,汉王又抽掉汉信精锐队伍,去抵抗楚军。
韩信和张耳带领几十万人马,想要东下打破井陉口。
广武君向成安君献计,能战胜韩信的军队,成安君没有采用他的建议。
韩信得悉后特别快乐,才敢领兵进入井陉狭道。
子夜传令出发,精选两千名轻装骑兵,在山上隐蔽着察看赵国军队,等待机遇,冲入赵军营垒,拔掉赵军旌旗。
状况果真像韩信料想的同样,汉军前后夹攻,战胜了赵军,活捉了广武君。
众将献上首级向韩信庆祝时,韩信才说出取胜的奥密,使汉将们衷心地钦佩。
三.商讨研究:1.井陉之战韩信取胜的要点是什么?提示:充足发挥主观能动性,有计划的制造和利用赵军的错误,奇妙的掌握士兵的心理状态,奇正并用,灵巧用兵,声东击西,速战速决。
2.赵军为什么失败 ?提示:主帅迂腐而骄横,拒绝采用谋士的正确作战方案,不可以认识汉军的作战企图, 最后丧失了优势和主动地位。
井陉之战-鲁人版《史记》教案
井陉之战-鲁人版《史记》教案一、教材分析本教案以鲁人版《史记》为教材,通过阅读《史记》中井陉之战的记载,理解秦朝统一六国的历史背景,掌握秦统一六国的具体过程,为学生打开历史研究的大门,开启学科知识的新世界。
二、教学目标1.理解秦朝统一六国的历史背景2.掌握井陉之战的发生、经过、结果等内容3.通过学习历史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秦统一六国的历史过程2.井陉之战的经过与结果教学难点:1.理解秦朝统一六国的历史背景2.理解井陉之战与秦朝统一六国的联系和内涵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介绍秦朝的国力、秦始皇的统一思想以及统一六国的过程。
2. 学习课文(40分钟)1.向学生介绍《史记》中井陉之战的背景;2.让学生自主阅读井陉之战的记载;3.讲解课文中涉及的历史名词和典故,以秦国和六国的战略作战为主线,让学生掌握秦统一六国的具体过程、井陉之战的发生、经过和结果等内容;4.引导学生分析秦统一六国的原因。
3. 进行分组讨论(20分钟)1.将学生分为四人一组;2.基于所学内容深入讨论,分享观点,提出问题;3.鼓励学生团结合作,提高交流、协商和讨论的能力;4.收集讨论结果,点评讨论结果。
4. 总结(5分钟)总结秦朝统一六国的历史背景和井陉之战的内涵,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思考。
五、课后作业请同学们根据学习的内容,就以下问题撰写一篇小文章:1.秦统一六国的原因;2.井陉之战的背景与时间;3.井陉之战的结果与影响。
六、教学反思本教案采用阅读教学法,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进行学习。
同时开展分组讨论,让学生加强交流、表达和思考能力。
但本教案在课程设计时,没有设置实验环节,从而导致学生的参与度不高,需要在后续教学中适当增加实验环节,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012级井陉之战学案(学生版2)
《井陉之战》学案【课题】《井陉之战》(选读)第四单元【课型】新授课【学案序号】27【课时】第2课时【使用日期】4月3日【学习目标】1. 熟读文本,把握人物性格特点。
2. 了解古代谋略思想的丰富内容,合理规划自我人生。
3. 进一步学习积累文言知识,掌握重点实词“谒、亡、益、绝、疾、师、壁、购”的意义和用法,以及“且、而、以、与、其”等虚词的用法。
4. 了解各种特殊句式的形式和特点,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学习重点】1. 常见的文言词语及句式2. 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分析与赏评3. 对韩信性格的把握【学习难点】 1. 较难翻译的语句 2. 井陉之战的启示【定标自学】一、熟读课文,概括井陉之战的过程。
【合作探究】二、研讨探究。
1.本文题目为《井陉之战》,前面为什么还要写韩信的其他几次战争?2.韩信在“井陉之战”中采用了什么计策,能够以少胜多,取得了战役的胜利?【课外延伸】与韩信有关的成语和俗语【胯下之辱】《史记淮阴侯列传》:“淮阴屠中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于是信孰视之,俛出胯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
”所谓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不计小利,从此典故可见。
【一饭千金】韩信起初贫困,又不懂得经营,没有饭吃,只能在淮阴城下钓鱼。
有一个漂絮的老妇人,给他吃了几十天饭,后来韩信封了楚王后,就拿千金报答她。
后因称受恩而后报为‘一饭千金’。
【萧何月下追韩信】韩信始辅佐项羽时,曾多次向项羽献计,始终不被采纳,于是离开项羽前去投奔了刘邦。
但未被重用。
后韩信多次与萧何谈论,为萧何所赏识。
刘邦至南郑途中,韩信思量自己难以受到刘邦的重用,中途离去,被萧何发现后追回,此时,刘邦正准备收复关中。
萧何就向刘邦推荐韩信,称他是汉王争夺天下不能缺少的大将之材,应重用韩信。
刘邦采纳萧何建议,七月,择选吉日,斋戒,设坛场,拜韩信为大将。
从此,刘邦文依萧何,武靠韩信,举兵东向,争夺天下。
鲁人版语文选修第8课《井陉之战》word学案
设计人:李敏把关人:王晓敏审核人:朱永明日期:【学习目标】1、理解和积累重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
2、疏通文意,把握基本事实,概括韩信的形象特征。
3、感受韩信的谋略思想,从中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
【学习重难点】1、理解并翻译文中包含文言知识点丰富的句子。
2、疏通文意,把握基本事实。
【学习课型】自读课【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整体感知完成任务1:朗读课文一遍。
然后默读,结合注释,理解文字大意。
完成任务2:自己尝试口头翻译“合作学习”环节的文言句子。
把自己难以翻译的地方标画出来。
二、合作学习,重点突破完成任务3:精确翻译下面句子。
并用红笔圈出语句中的重要实词、虚词。
在右侧旁批中注释词语或句式。
学习过程提示:独立口头翻译之后,自主寻找学习助手,进行两两合作或小组合作,通过交流、讨论甚至争论,完成本学习任务。
(1)六月,魏王豹谒,归视亲疾。
至国,即绝河关反汉,与楚约和。
(2)信之下魏破代,汉辄使人收其精兵,诣荥阳以距楚。
(3)臣闻千里餽粮,士有饥色;樵苏後爨,师不宿饱。
(4)愿足下假臣奇兵三万人,从间道绝其辎重。
(5)今韩信兵号数万,其实不过数千。
能千里而袭我,亦已罢极。
(6)则诸侯谓吾怯,而轻来伐我。
三、探究学习,提升认知完成任务4、默读课文,思考后回答:在课文一二段中,还有哪些词句是你不理解的,请提出来一起探究。
完成任务5、课文记叙的重点是井陉之战,为什么第一段还写了韩信与魏的战争?为什么第二段要写广武君为成安君出谋划策?四、学后训练,夯实双基(一)积累下面与韩信有关的成语1、一饭千金:比喻厚厚地报答对自己有恩的人。
韩信落魄时曾对施舍给他的老妇说以后定当后报,韩信衣锦还乡时赏赐她千金。
2、多多益善:形容一样东西或人等越多越好。
刘邦问韩信:“你能带多少兵?”韩信回答说:“多多益善。
”又有韩信将兵多多益善之意。
3、十面埋伏,指周围布置了重重埋伏。
韩信设伏兵于十面以围歼项羽。
4、背水一战,比喻在艰难情况下跟敌人决一死战。
井陉之战 学案
《井陉之战》学案【学习目标】1、进一步学习积累文言知识,掌握重点实词“谒、亡、益、绝、疾、师、壁、购”的意义和用法2、了解各种特殊句式的形式和特点,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3、熟读文本,把握人物性格特点。
【走进文本】一、韩信简介:韩信,汉初大将。
淮阴人。
初属项羽,继投刘邦,因萧何荐为大将。
楚汉战争中,刘邦用其策定关中。
刘与项羽相持于荥阳、成皋时,他领军袭魏攻赵,以数千人背水列阵,用“陷之死地而后生”之策,破赵军20万。
遂后率军东进,攻打齐国,大败齐楚联军,自立为齐王。
汉高祖元年,与刘邦合围项羽,设下十面埋伏,高唱楚歌,迫使项羽自杀于垓下。
汉兴,改封楚王。
人告其谋反,贬为淮阴侯。
后又被告谋反,为吕后所杀。
善将兵,著有《兵法》三篇。
【学习过程】一、阅读文本掌握重点字词:塞王欣、翟王翳亡.汉降楚汉王遣张耳与信俱,引兵东.汉辄.使人收其精兵诣.荥阳以距楚信与张耳以.兵数万今乃.辅以张耳,师不宿.饱必为.二子所.禽矣。
而两将之头可致于戏.下能千里而袭我,亦已罢.极韩信使人间.视未至井陉口三十里,止舍.令其裨将传飧..赵已先据便地为壁.于是信、张耳详.弃鼓旗兵遂乱,遁走..信乃令军中毋杀广武君,有能生得者购.千金。
诸将效.首虏此在兵法,顾.诸君不察耳二、翻译句子:(1)信乃益为疑兵,陈船欲度临晋,而伏兵从夏阳以木罂鲊渡军,袭安邑。
、(2)愿足下假臣奇兵三万人,从间道绝其辎重;足下深沟高垒,坚营勿与战。
(3)“吾闻兵法十则围之,倍则战。
今韩信兵号数万,其实不过数千。
(4)于是有缚广武君而致戏下者,信乃解其缚,东乡对,西乡对,师事之(5)且信非得素拊循士大夫也,此所谓‘驱市人而战之’,其势非置之死地,使人人自为战;今予之生地,皆走,宁尚可得而用之乎!三、研讨探究:1、结合韩信的其他事迹和遭遇,你如何看待韩信其人?四、拓展阅读:韩信为何成为中国历史上的典型悲剧人物之一?韩信是汉王朝的开国功勋,具有非凡的军事才能,可以说没有韩信,也就没有大汉王朝。
高中语文_《井陉之战》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史记>选读》第四单元《井陉之战》(课堂导学案)设计人:审核:【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熟读文本,进一步培养文言语感,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把握人物性格特点。
3、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
教学过程与方法:1、通过诵读培养文言语感,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引导学生深刻领悟中国古代优秀文学传统,体会其基本精神和丰富内涵,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古代谋略思想的丰富内容,合理规划自我人生。
2、学习用历史的观点理解古代文学的内容与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井陉之战”带给我们的思考与启示。
【教学重点】1、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
2、学习用历史的观点理解古代文学的内容与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井陉之战”带给我们的思考与启示。
【教学难点】了解古代谋略思想的丰富内容,合理规划自我人生。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课堂导学案、【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多媒体教学、学案导学【课时安排】共2课时【课前预习】一、了解韩信韩信,汉初大将。
淮阴人。
初属项羽,继投刘邦,因萧何荐为大将。
楚汉战争中,刘邦用其策定关中。
刘与项羽相持于荥阳、成皋时,他领军袭魏攻赵,以数千人背水列阵,用"陷之死地而后生"之策,破赵军20万。
遂后率军东进,攻打齐国,大败齐楚联军,自立为齐王。
汉高祖元年,与刘邦合围项羽,设下十面埋伏,高唱楚歌,迫使项羽自杀于垓下。
汉兴,改封楚王。
人告其谋反,贬为淮阴侯。
后又被告谋反,为吕后所杀。
善将兵,著有《兵法》三篇。
二、阅读课文,把握内容本文主要记述了韩信的几次战斗?重点记述了哪次?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次战斗的过程。
(字数不超过50字)战斗:内容概括:三、落实基础,自我检测:(一)给加点字注音:井陉()翟()王木罂缻()荥()阳分爨()(二)找出下面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1.乃虏魏王,禽夏说()2.而两将之头可致戏下()3.能千里袭我,亦已罢极()4.从间道萆山而望赵军()5.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6.诸将皆莫信,详应曰()7.于是信、张耳详弃鼓旗()8.信乃解其缚,东乡坐()9.右倍山陵,前左水泽()10.诣荥阳以距楚()11.且信非得素拊循士大夫也()(三)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1.塞王欣、翟王翳亡汉降楚()2.至国,即绝河关反汉()3.信乃益为疑兵()4.魏王豹惊,引兵迎信()5.赵王、成安君陈馀闻汉且袭之()6.愿足下假臣奇兵三万人()7.未至井陉口三十里,止舍()8.有能生得者,购"千金" ()9.诸将效首虏()10.然竟以胜,此何术也()11.此在兵法,顾诸君不察耳()温馨提示:你是否有疑问呢?请在题目序号前做好标记吧!其他的疑问请写在下面。
《井陉之战》学案(沂源一中穆念锋设计)
《井陉之战》学案(沂源一中穆念锋设计)基础知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勒紧(lēi) 抹布(mā) 稽首(jī) 一幢房子(zhuàng)B、关卡(qiǎ) 拓片(tuò) 女红(gōng) 万头攒动(cuǎn)C、模样(mó) 巷道(hàng) 粳米(jīng)时乖命蹇(jiǎn)D、皈依(guī) 倥偬(zǒng) 丝绦(tāo)怙恶不悛(quā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娇纵戴高帽隐忍苟活迫不急待B、踌躇出洋相如火如荼凭心而论C、寒暄霓虹灯百无聊赖各行其是D、遐想缔造者宽宏大量人情事故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她认真看过这些信后,郑重地转给了有关部门,不知道有关部门收到这些信后作何感想?能不能像影片中那位女法官那样秉公断案,尽快解决问题?B、以前可能因为年龄小,不知道珍惜时间,现在我才体会到“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C、每当疼痛发作,他就采用自己的“压迫止痛法”——用茶壶盖、烟嘴、玻璃球、牙刷把……顶住疼痛部位。
D、“真不是和你说着玩儿,”洪民一本正经地说,“如果你能出山,咱们一起想办法,这事准能完成”。
4、下列各句中,括号中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北京电视台的编导很有水平,几个经济类节目都办得绘声绘色....。
B、桂林山水真是神奇秀丽,青青的山,绿绿的水,令人陶醉,令人流连忘...返.。
C、美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危言危行....,只能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
D、高考复习阶段,有些同学天天开夜车,搞得白天上课精神不好,这样就象缘木求鱼....一样,效果是不会好的。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在过去的一年里,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以及文化、教育等方面比往年大幅度增长。
B、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加强基层,重视基层,进一步关心村干部的成长,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村干部队伍,事关全局,至关重要。
《井陉之战》学案
《井陉之战》学案学习目标1. 熟读文本,进一步学习积累文言知识,掌握重点实词“谒、亡、益、绝、疾、师、壁、购”的意义和用法,以及“且、而、以、与、其”等虚词的用法。
2. 了解各种特殊句式的形式和特点,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3. 把握人物性格特点。
了解古代谋略思想的丰富内容,合理规划自我人生。
学习重点1. 常见的文言词语及句式2. 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分析与赏评3. 对韩信性格的把握学习难点 1. 较难翻译的语句 2. 井陉之战的启示学习过程一、导入课文【定标自学】二、战争背景和韩信背景公元前205年,项羽在彭城大败刘邦,这使得许多诸侯纷纷背汉归楚,刘邦的处境十分艰难。
为了摆脱这一不利局面,刘邦采纳了张良等人的建议,制定了正面坚守....、侧翼发展....、敌后袭扰....的战略方针,命大将韩信率军开辟北方战场,逐次歼灭黄河以北的割据势力,向楚军侧背发展。
公元前205年,韩信首先率军击灭了魏王豹,平定了魏地。
当时,黄河北岸尚有代、赵、燕三个割据势力。
它们都投靠项羽,成为楚的羽翼。
汉要灭楚,就必须先翦除这些诸侯国,使项羽陷于孤立。
韩信针对这些割据势力只图据地自保、互不救援的弱点,便向刘邦提出进一步开辟北方战场,逐次消灭代、赵、燕,东击田齐,南绝楚军粮道,对楚军实施侧翼迂回,最后同刘邦会师荥阳的作战计划。
它得到了刘邦的赞许和批准。
井陉口是太行山有名的八大隘口之一。
在它以西,有一条长约几十公里的狭窄驿道,易守难攻,不利于大部队行动。
当时赵军先期扼守住井陉口,居高临下,以逸待劳,且兵力雄厚,处于优势和主动地位。
反观韩信,麾下只有数万之众,且系新募之卒,千里行军,士气虽高涨,但身体却疲乏,处于劣势和被动地位。
古井陉口韩信(?——前196年),汉初著名军事家,淮阴人。
早年家贫无行,人多厌之。
曾乞食于漂母,受辱于胯下。
陈胜、吴广起义后,韩信始投项梁,继随项羽,后从刘邦。
汉高祖元年(前206),经丞相萧何力荐,始为大将。
高中语文_井陉之战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井陉之战》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自主梳理,识记积累文言知识。
2.客观评价历史人物,分析人物塑造方法。
3.把握古代谋略思想,合理规划自我人生。
教学重点和难点:积累文言知识,分析人物形象。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刚才我们听了一首歌曲,里面有一句歌词“将军战术传千古”,这位将军是韩信。
谁能想到他在年轻时还受过胯下之辱呢?语出《史记•淮阴侯列传》:“淮阴屠中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
’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
’于是信孰视之,俛(fǔ)出胯下,蒲伏。
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
”韩信这样的胆小鬼能不能带兵打仗呢?今天让我们通过《井陉之战》来一探究竟。
二、文言知识梳理指名学生一段一段读文本,再检查文言知识。
三、内容探究:1、概述井陉之战的过程。
(时间、地点、主要人物、主要事件,结果,注意详略得当)学生概括,结合井陉之战的形势图。
老师适当补充。
2、讨论:井陉之战韩信取胜的原因有哪些?【参考】韩信方面:极具军事才能:灵活机动,善于变通;不拘成法,出奇制胜;用兵如神,深谋远虑;知己知彼,有勇有谋。
发挥主观能动性,有计划地制造和利用赵军的错误;巧妙的掌握士兵的心理状态,奇正并用;灵活用兵,出奇制胜,速战速决。
赵军方面:赵军主帅迂腐而傲慢,拒绝采纳谋士的正确作战方案,不能了解汉军的作战意图,最终丧失了优势和主动地位。
3、人物总结:韩信是怎样的一个军事家?补充历史评价: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刘邦抱王霸之大略,蓄英雄之壮图,志吞六合,气盖万夫。
——苏轼信之用兵,古今一人而已。
——陈亮古今来,太史公,文仙也;李白,诗仙也;屈原,词赋仙也;刘阮,酒仙也;而韩信,兵仙也。
然哉!——茅坤四、课堂总结:本文通过描写井陉之战,塑造了韩信这个人物形象,在韩信身上我们学到了很多启示,比如敢于创新,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学习做事要细致,全面把握形势等。
鲁教版选修《井陉之战》word学案
《井陉之战》学案【文本解读】韩信简介:韩信,汉初大将。
淮阴人。
初属项羽,继投刘邦,因萧何荐为大将。
楚汉战争中,刘邦用其策定关中。
刘与项羽相持于荥阳、成皋时,他领军袭魏攻赵,以数千人背水列阵,用“陷之死地而后生”之策,破赵军20万。
遂后率军东进,攻打齐国,大败齐楚联军,自立为齐王。
汉高祖元年,与刘邦合围项羽,设下十面埋伏,高唱楚歌,迫使项羽自杀于垓下。
汉兴,改封楚王。
人告其谋反,贬为淮阴侯。
后又被告谋反,为吕后所杀。
善将兵,著有《兵法》三篇。
与韩信有关的成语:胯下之辱一饭千金明修栈道,暗度陈仓陷于死地而后生,置之死地而后存萧何月下追韩信至如信者,国士无双十面埋伏【语言积累】1. 通假字禽.夏说阏与而两将之头可致于戏.下必为二子所禽.矣亦已罢.极从间道萆.山而望赵军详.应曰:“诺。
”背水陈.于是信、张耳详.弃鼓旗东乡.坐兵法右倍.山陵且信非得素拊.循士大夫也诣荥阳以距.楚2. 古今异义其实不过数千3. 一词多义以以信为左丞相而伏兵从夏阳以木罂缻渡军诣荥阳以距楚信与张耳以兵数万与齐、赵亦反汉与楚和信与张耳以兵数万下信之下魏破代欲东下井陉击赵而而伏兵从夏阳以木罂缻渡军此乘胜而去国远斗今如此避而不击赵军望见而大笑壁皆汉赤帜,而大惊其其八月其锋不可当其势粮食必在其后且赵王、成安君陈馀闻汉且袭之也且彼未见吾大将旗鼓疾归视亲疾若疾入赵壁绝即绝河关反汉从间道绝其辎重乃信乃益为疑兵乃敢引兵遂下4. 常见实词塞王欣、翟王翳亡.汉降楚齐、赵亦反.汉与楚和至国.汉王使郦生说.豹塞.临晋信乃益.为疑兵信乃益为疑.兵陈.船欲度临晋引.兵迎信汉王遣.张耳与信俱汉王遣张耳与信俱.诣.荥阳以距楚信与张耳以兵数.万汉辄使人收其精兵.师.不宿饱今井陉之道.车不得方.轨.愿足下假.臣奇兵三万人从间道..绝其辎重未至井陉口三十里,止舍.夜半传.发必空壁.逐我走.水上军有能生得者购.千金诸将效.首虏今予.之生地5. 常见虚词汉之.败却彭城即.绝河关反汉信遂.虏豹汉辄.使人收其精兵赵王、成安君陈馀闻汉且.袭之也则.诸侯谓吾怯韩信使人间.视若.疾入赵壁诸将皆莫.信赵将虽.斩之顾.诸君不察耳今予之生地6. 词类活用引兵东北击赵、代欲东下井陉击赵鼓行出井陉口师事之7. 特殊句式汉之败却彭城魏王盛兵蒲坂禽夏说阏与聚兵井陉口新喋血阏与坚营勿与战必为二子所禽矣广武君策不用成安君,儒者也何以加之【模拟试题】一、语言知识及运用1. 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归视亲疾.疾病B. 信乃益.为疑兵更加C. 愿足下假.臣奇兵三万人给予D. 吾奇兵绝.其后断绝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意思跟现代汉语不相同的一项是()A. 夜半传发B. 军皆殊死战,不可败C. 其实..不过数千D. 以为..汉皆已得赵王将矣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 乃.敢引兵遂下是乃.仁术也B. 陷之死地而.后生有牵牛而.过堂下者C.毕贺,因.问信则无恒产,因.无恒心D. 汉之.败却彭城臣固知王之.不忍也4.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师事之A. 吾得兄事.之B. 危.士臣,构怨于诸侯C. 为肥甘不足.于口与?D.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5. 下面句子中补出的省略内容错误的一项是()A. 今予之生地,(士兵)皆走B. 聚兵(于)井陉口C. 坚营勿与(汉军)战D. 还报,(张耳)则大喜6. 将下面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①信乃益为疑兵,陈船欲度临晋,而伏兵从夏阳以木罂缻渡军,袭安邑。
井陉之战学生用学案
井陉之战导学案教师寄语:世界原本就不公平,有人生而富裕,有人注定磨难……可这不是我们就此沉沦的理由。
谁都知道顺风路好走,但这是运气,不是能力。
有本领,就把弯路走直。
【学习目标】1. 熟读文本,把握人物性格特点。
2. 了解古代谋略思想的丰富内容,合理规划自我人生。
3. 进一步学习积累文言知识,掌握重点实词“益、绝〞等的意义与用法,以及“且、而、以、与、其〞等虚词的用法。
4.了解各种特殊句式的形式与特点,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课前案【背景资料】1、韩信简介韩信,汉初大将。
淮阴人。
初属项羽,继投刘邦,因萧何荐为大将。
楚汉战争中,刘邦用其策定关中。
刘与项羽相持于荥阳、成皋时,他领军袭魏攻赵,以数千人背水列阵,用“陷之死地而后生〞之策,破赵军20万。
遂后率军东进,攻打齐国,大败齐楚联军,自立为齐王。
汉高祖元年,与刘邦合围项羽,设下十面埋伏,高唱楚歌,迫使项羽自杀于垓下。
汉兴,改封楚王。
人告其谋反,贬为淮阴侯。
后又被告谋反,为吕后所杀。
善将兵,著有兵法三篇。
2、内容梗概:汉军在彭城败退之后,塞王、翟王、魏王相继叛汉。
汉王任命韩信为左丞相,攻打魏王,韩信运用计策,俘虏了魏王,平定了魏地。
然后向东北进攻赵国与代国,摧毁代国之后,汉王又抽掉汉信精锐部队,去抵御楚军。
韩信与张耳率领几十万人马,想要东下突破井陉口。
广武君向成安君献计,能打败韩信的军队,成安君没有采纳他的意见。
韩信得知后非常快乐,才敢领兵进入井陉狭道。
半夜传令出发,挑选两千名轻装骑兵,在山上隐蔽着观察赵国军队,等候时机,冲进赵军营垒,拔掉赵军旗帜。
情况果然像韩信预料的一样,汉军前后夹击,打败了赵军,活捉了广武君。
众将献上首级向韩信祝贺时,韩信才说出取胜的秘密,使汉将们由衷地佩服。
【相关链接】与韩信有关的成语与俗语1、胯下之辱:史记·淮阴侯列传:“淮阴屠中有侮信者,曰:‘假设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于是信孰视之,俛出胯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所谓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不计小利,从此典故可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井陉之战》导学案第一课时【课标点击】1. 熟读文本,把握人物性格特点。
2. 了解古代谋略思想的丰富内容,合理规划自我人生。
3. 进一步学习积累文言知识,掌握重点实词“谒、亡、益、绝、疾、师、壁、购”的意义和用法,以及“且、而、以、与、其”等虚词的用法。
4.了解各种特殊句式的形式和特点,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背景资料】1、韩信简介韩信,汉初大将。
淮阴人。
初属项羽,继投刘邦,因萧何荐为大将。
楚汉战争中,刘邦用其策定关中。
刘与项羽相持于荥阳、成皋时,他领军袭魏攻赵,以数千人背水列阵,用“陷之死地而后生”之策,破赵军20万。
遂后率军东进,攻打齐国,大败齐楚联军,自立为齐王。
汉高祖元年,与刘邦合围项羽,设下十面埋伏,高唱楚歌,迫使项羽自杀于垓下。
汉兴,改封楚王。
人告其谋反,贬为淮阴侯。
后又被告谋反,为吕后所杀。
善将兵,著有《兵法》三篇。
2、内容梗概:汉军在彭城败退之后,塞王、翟王、魏王相继叛汉。
汉王任命韩信为左丞相,攻打魏王,韩信运用计谋,俘虏了魏王,平定了魏地。
然后向东北进攻赵国和代国,摧毁代国之后,汉王又抽掉汉信精锐部队,去抵御楚军。
韩信和张耳率领几十万人马,想要东下突破井陉口。
广武君向成安君献计,能打败韩信的军队,成安君没有采纳他的意见。
韩信得知后非常高兴,才敢领兵进入井陉狭道。
半夜传令出发,挑选两千名轻装骑兵,在山上隐蔽着观察赵国军队,等候时机,冲进赵军营垒,拔掉赵军旗帜。
情况果然像韩信预料的一样,汉军前后夹击,打败了赵军,活捉了广武君。
众将献上首级向韩信祝贺时,韩信才说出取胜的秘密,使汉将们由衷地佩服。
【语言积累】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井陉( ) 阏与( )喋血( ) 辎重( ) 裨将( ) 萆山 ( ) 传飧( )拊循( )二、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1禽夏说阏与 2而两将之头可致于戏下 3必为二子所禽矣4亦已罢极 5从间道萆山而望赵军 6详应曰:“诺”7背水陈 8于是信、张耳详弃鼓旗 9东乡坐10兵法右倍山陵 11且信非得素拊循士大夫也 12诣荥阳以距楚三、古今异义其实不过数千四、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1引兵迎信2诣荥阳以距楚3愿足下假臣奇兵三万人4必空壁逐我5有能生得者购千金6诸将效首虏五、词类活用1 引兵东2 北击赵、代3 欲东下井陉击赵4 鼓行出井陉口5 师事之六、特殊句1 新喋血阏与2 坚营勿与战3 必为二子所禽矣4 广武君策不用5 成安君,儒者也6 何以加之【理解感悟】1. 井陉之战韩信取胜的关键是什么?2. 赵军为何失败?3.作者在描写井陉之战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相关链接】与韩信有关的成语和俗语一、胯下之辱《史记·淮阴侯列传》:“淮阴屠中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于是信孰视之,俛出胯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 所谓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不计小利,从此典故可见。
二、一饭千金:韩信起初贫困,又不懂得经营,没有饭吃,只能在淮阴城下钓鱼有一个漂絮的老妇人,给他吃了几十天饭,后来韩信封了楚王后,就拿千金报答他后因称受恩而后报为‘一饭千金’。
三、萧何月下追韩信:韩信初在项羽手下当一小官,屡次向项羽献策,都未被采用于是就从楚军逃亡至汉军,做了一名小小的治粟都尉萧何几次与韩信谈话,发现他是一个奇才汉军到达南郑时,很多将士都逃跑了韩信见自己仍不受重用,便同大家一起逃跑了萧何听说,未及禀明刘邦,连夜把韩信追了回来刘邦还以为萧何也逃跑了呢,原来是去追一个微不足道的韩信,不免有些生气萧何述说了追韩信的理由,说韩信不是一个普通的人才在萧何的大力推荐下,韩信从一名小军官,成为统率全军的大将军。
四、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汉元年,被封汉中王的刘邦乘项羽进攻齐地田荣之机,决计出南郑袭占关中,东向与项羽争天下,楚汉战争爆发刘邦拜韩信为大将,以曹参、樊哙为先锋,利用秦岭栈道,采取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之计,派樊哙、周勃率军万余大张声势地抢修栈道,吸引三秦王的注意力,自己则亲率军队潜出故道,翻越秦岭,袭击陈仓从而迅速占领关中大部,平定三秦之地,取得对楚的初战胜利。
五、背水一战(置之死地而后生):韩信大败赵军后,诸将前来祝贺,问到:“兵法上说,布阵应是‘右背山陵,左对水泽’,如今将军却背水为阵,还说破赵军之后会餐,当时我们不服,然而取胜了,这是什么战术?”韩信说:“此在兵法,顾诸君弗察耳兵法不曰‘陷之死地而后生,投之亡地而后存’乎?且信非得素拊循士大夫,经所谓‘驱市人而战之’也,其势非置死地,人人自为战;今即予生地,皆走,宁尚得而用之乎!”六、鸟尽弓藏,兔死狗烹:刘邦要抓韩信,韩信为讨好刘邦迫使钟离昧自杀而亡韩信持钟离昧首级去陈谒见刘邦刘邦令武士把韩信捆绑起来,放在随从皇帝后面的副车上韩信说:“果若人言,‘狡兔死,良狗亨;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天下已定,我固当亨!”此成语源于吴越争霸后越国范蠡对文种的话。
七、韩信点兵,多多益善:韩信被贬为淮阴侯后,刘邦高兴时还常同他闲谈将领们才能的高下,刘邦问:“如我能将几何?”韩信说:“陛下不过能将十万”刘邦问:“于君何如?”韩信说:“臣多多而益善耳”刘邦笑着说:“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韩信说:“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言之所以为陛下禽也且陛下所谓天授,非人力也”。
八、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观韩信一生,因萧何月下追而开始其辉煌生涯;韩信的败亡,也是萧何出的计谋,所以民间就由这个故事概括出“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一句俚语。
第二课时【课标点击】1、积累课文中的文言知识2、掌握文中通过细节描写来展现人物形象的叙事方法【基础测评】1. 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归视亲疾疾病B. 信乃益为疑兵更加C. 愿足下假臣奇兵三万人给予D. 吾奇兵绝其后断绝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意思跟现代汉语不相同的一项是( )A. 夜半传发B. 军皆殊死战,不可败C. 其实不过数千D. 以为汉皆已得赵王将矣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乃敢引兵遂下是乃仁术也B. 陷之死地而后生有牵牛而过堂下者C. 毕贺,因问信则无恒产,因无恒心D. 汉之败却彭城臣固知王之不忍也4.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师事之A. 吾得兄事之B. 危士臣,构怨于诸侯C. 为肥甘不足于口与?D.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5. 下面句子中补出的省略内容错误的一项是( )A. 今予之生地,(士兵)皆走B. 聚兵(于)井陉口C. 坚营勿与(汉军)战D. 还报,(张耳)则大喜6. 将下面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①信乃益为疑兵,陈船欲度临晋,而伏兵从夏阳以木罂缻渡军,袭安邑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吾闻兵法十则围之,倍则战今韩信兵号数万,其实不过数千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下面文段,完成7——11题7.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未至井陉口三十里,止舍宿营B. 诸将效首虏进献C. 有能生得者购千金购买D. 赵已先据便地为壁军营8.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还报,则大喜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B. 赵将虽斩之,不能禁也虽放流,眷顾楚国C. 若疾入赵壁,拔赵帜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和一契D. 其势非置之死地其志洁,其行廉9. 下面六句话分为四组,全都表现韩信“作战艺术”的一组是( )①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②赵开壁击之,大战良久③于是信、张耳详弃鼓旗④赵将虽斩之,不能禁也⑤其势非置之死地,使人人自为战A. ①③⑤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②④⑤10. 下面对文章内容理解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 井陉之战中韩信挑选了两千名轻骑兵,每人持一面红旗,说:“赵见我走,必空壁逐我,若疾入赵壁,拔赵帜,立汉赤帜”并传令今日破赵会餐仗还没打就预料必胜,正面表现了他卓绝而奇特的军事才能。
B. 他不仅具体布置骑兵的行动计划,连敌军“空壁逐我”也肯定无疑,难怪将士们都不相信接着他又派出万人的先锋队,“出,背水陈”显然万人的先锋队伍,背水布阵是不合常规的,是违反兵书战策的,所以连敌军也“望而大笑” 。
C. 韩信派出士兵竖起大将的旗帜和仪仗,大吹大擂地开出井陉口然而两军相接,赵军果然倾巢出动攻击韩信的军队,韩信诈败,抛旗弃鼓,等到他的骑兵乘虚冲入赵军营垒,换上汉军赤帜后,韩信率众拼死反扑,迫使赵军想退回营垒。
D. 汉兵夹击,大破虏赵军,斩成安君泜水上,禽赵王歇诚如韩信所说:“其势非置之死地,使人人自为战;今予之生地,皆走,宁尚可得而用之乎!”这其中有运气侥幸的成分,也是韩信知己知彼,据实灵活地运用战策的结果。
11.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①于是有缚广武君而致戏下者,信乃解其缚,东乡坐,西乡对,师事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其势非置之死地,使人人自为战;今予之生地,皆走,宁尚可得而用之乎?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拓展提高】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2—16题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常从人寄饮,人多厌之者尝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数月,亭长妻患之,乃晨饮蓐食食时信往,不为具食信亦知其意,怒,竟绝去。
信钓于城下,诸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于是信孰视之,俯出胯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
及项梁渡淮,信杖剑从之,居戏下,无所知名项梁败,又属项羽,羽以为郎中数以策干项羽,羽不用汉王之入蜀,信亡楚归汉,未得知名,为连敖坐法当斩,其辈十三人皆已斩,次至信,信乃仰视,适见滕公,曰:“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滕公奇其言,壮其貌,释而不斩与语,大说之言于上,上拜以为治粟都尉,上未之奇也。
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上大怒,如失左右手居一二日,何来谒上,上且怒且喜,骂何曰:“若亡,何也?”何曰:“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上曰:“若所追者谁?”何曰:“韩信也”上复骂曰:“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何曰:“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顾王策安所决耳”王曰:“吾亦欲东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何曰:“王计必欲东,能用信,信即留;不能用,信终亡耳”王曰:“吾为公以为将”何曰:“虽为将,信必不留”王曰:“以为大将”何曰:“幸甚!”于是王欲召信拜之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王许之诸将皆喜,人人各自以为得大将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