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陉之战学案.doc
语文选修《史记》鲁人版第8课《井陉之战》教案
《井陉之战》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熟读文本,把握人物性格特点。
2.了解古代谋略思想的丰富内容,学习古人的智慧。
3.进一步学习积累文言知识,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目标2和3教学辅助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及内容一、复习旧课,检查预习略。
二、导入新课由“韩信用兵,多多益善”和井陉之战“以少胜多”的矛盾导入课文。
三、整体感知1.《淮阴侯列传》《淮阴侯列传》是汉初杰出军事家韩信的传记。
策士蒯通、武涉作为相关人物附传。
本传记载了韩信一生的事迹。
突出了他的军事才能和累累战功。
他功高于世,却落个夷灭宗族的下场。
对此,司马迁注入了无限同情和感慨。
2.韩信韩信(?~前196),西汉开国功臣,屡封齐王、楚王、上大将军,后贬为淮阴侯。
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军事家。
中国军事思想“谋战”派代表人物。
被后人奉为兵仙、战神。
韩信是在秦末农民战争中涌现出来的杰出历史人物,但他的才能发挥却是在楚汉战争中显现出来的。
他本是淮阴一个流荡青年,贫无以食。
秦末动乱,先投靠项羽,未得重用;又投奔刘邦,仍未被重用而逃离;后经萧何推荐,得以举拔为大将,由是感激汉王刘邦。
在楚汉战争中,刘邦从彭城败逃,靠韩信在京、索间挫败项羽,才稳住了楚汉相争的阵脚。
然后,韩信率领一支队伍,开辟北方第二战场,以少胜众,取得了吞灭魏、赵、燕、齐的胜利,完成了对项羽的战略包围。
最后与刘邦会师,在垓下歼灭了项羽。
韩信功高震主,遭刘邦猜忌。
他的精锐部队,经常被刘邦抽走。
但韩信却不知时务,竟然在楚汉相争难分难解之时,逞兵胁迫刘邦封自己为齐王,这就种下了灭族的祸胎。
项羽死后,韩信的兵权立即被解除,迁为楚王,随后又以谋反罪削王贬爵为淮阴侯,牢笼于京都。
韩信失势,日益怏怏,于是暗中与陈豨通谋,企图谋反,被萧何用计捕杀,夷灭三族。
3.师生共同说出有关韩信的成语。
4.播放课文相关视频。
5.播放课文朗读录音或教师范读重点章节。
6.学生默读课文,疏通字词,粗知文义。
井陉之战学案1
《井陉之战》学案(一)2008-08-15 09:59:16| 分类:课程解析|字号大中小订阅教学目标:一、掌握文中虚词、实词的用法,会翻译,理解特殊文言句式。
二、读文本,品味语言,把握人物性格,理解战争艺术。
教学重点及过程:第一段:重点字、词、句式:()即中间可以添加字词、列出之字词即为需理解者1、塞王欣、翟王翳亡()汉降()楚:亡:2、汉之败却()彭城:却:3、魏王豹谒,归视亲疾:谒:归:疾:4、即绝河关反汉:即:绝:河关:5、汉王使郦生说豹,不下:说:下:6、其八月,以信为左丞相,击魏:其:以……为:7、魏王盛兵蒲坂,塞临晋:盛兵:塞:赵亦盛设兵以待:8、信乃益为疑兵,陈船欲渡()临晋:乃:益:为:陈:9、而伏兵从夏阳以木罂瓯渡军:而:以:10、魏王豹惊,引兵迎信:惊:引:迎:信遂虏豹:遂:虏:11、汉王遣张耳与信俱,引兵东、北击赵、代:俱:引:东:北:12、后九月,禽夏说()阏与:禽:信之下魏破代:下:13、汉辄使人收其精兵:辄:收:其:14、诣荥阳以距楚:诣:以:距:第一段之问题:一、彭城之战后,楚汉势力对比如何?试画一简单关系图:二、汉王派信攻魏前,曾使郦生说豹,这一点在我们做事时可有启发?三、韩信如何虏魏王豹?成语中对这一做法可有类似描述,试找出:四、兵法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你对魏王之败、韩信之胜有何想法?五、知己知彼、对未来进行预期既是战争法则,也应当是人生原则,你对你未来可能的遭遇了解么?你明了你的理想与你的现实之间的差距么?你想好了如何实现理想的方法么?第二段:重点字、词、句式1、信与张耳以兵数万:以:欲东下()井陉击赵:东:下:2、赵王闻汉且袭之也:闻:且:袭:之:3、聚兵()井陉口:聚兵:今乃辅以张耳:句式;乃:以:4、议欲下赵:下:5、此乘胜而去国远斗,其锋不可当:而:去:远:当:6、臣闻千里馈粮:馈:樵苏后爨,师不宿饱:樵:译整句:7、车不得方轨,骑不得并列:方轨:并列:8、行数百里,其势粮食必在其后:其势:必:其后:9、愿足下假臣奇兵三万人:假:从间道绝其辎重:间道:绝其:10、足下深沟高垒,坚营勿与()战:沟:垒:坚:11、彼前不得斗,退不得还:前:退:吾奇兵绝其后:绝:12、使()野无所掠:野:13、而两将之头可致于戏下:而:可:致:戏:14、必为二子所禽矣:必:禽:句式:15、常称义兵不用诈谋奇计:称:义兵:诈谋奇计:16、十则围之,倍则战:十:围:倍:其实不过数千:其实:17、能千里而袭我,亦已罢极:而:罢:18、后有大者,何以加之?后:大:何以:加:19、则诸侯谓吾怯,而轻来伐我:则:而:轻:伐:20、不听广武君策,广武君策不用:听:不用:第二段之问题:一、“赵王……聚兵井陉口”,为何聚兵井陉口?“号称二十万”,《赤壁之战》中曹操也自称“今治水军八十万众”,而诸葛亮分析其不过十四、五万,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试联系现实谈一谈?二、广武君李左车说韩信“其锋不可当”,有何理由?你如何评价?你对广武君所献计策评价如何,试结合官渡之战略谈?三、拓展:马六甲海峡被日本称为“海上生命线”,前两年俄罗斯修建远东输油管道时,日本与中国有“安大线”与“安纳线”之争,试从战争的角度谈谈以上问题?四、“成安君……儒者,常称义兵不用诈谋奇计”你如何评价此人此观点?课堂小练:齐人蒯通知天下权在韩信,欲为奇策而感动之,……韩信曰:“汉王遇我甚厚,载我以其车,衣我以其衣,食我以其食。
高中语文鲁人版《《史记》选读》第4单元第8课《井陉之战》学案
《井陉之战》学案一、教学目标1. 熟读文本,把握人物性格特点。
2. 了解古代谋略思想的丰富内容,合理规划自我人生。
3. 进一步学习积累文言知识,掌握重点实词“谒、亡、益、绝、疾、师、壁、购”的意义和用法,以及“且、而、以、与、其”等虚词的用法。
4.了解各种特殊句式的形式和特点,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二、背景资料1、韩信简介韩信,汉初大将。
淮阴人。
初属项羽,继投刘邦,因萧何荐为大将。
楚汉战争中,刘邦用其策定关中。
刘与项羽相持于荥阳、成皋时,他领军袭魏攻赵,以数千人背水列阵,用“陷之死地而后生”之策,破赵军20万。
遂后率军东进,攻打齐国,大败齐楚联军,自立为齐王。
汉高祖元年,与刘邦合围项羽,设下十面埋伏,高唱楚歌,迫使项羽自杀于垓下。
汉兴,改封楚王。
人告其谋反,贬为淮阴侯。
后又被告谋反,为吕后所杀。
善将兵,著有《兵法》三篇。
与韩信有关的成语:胯下之辱一饭千金明修栈道,暗度陈仓陷于死地而后生,置之死地而后存萧何月下追韩信至如信者,国士无双十面埋伏2、内容梗概:汉军在彭城败退之后,塞王、翟王、魏王相继叛汉。
汉王任命韩信为左丞相,攻打魏王,韩信运用计谋,俘虏了魏王,平定了魏地。
然后向东北进攻赵国和代国,摧毁代国之后,汉王又抽掉汉信精锐部队,去抵御楚军。
韩信和张耳率领几十万人马,想要东下突破井陉口。
广武君向成安君献计,能打败韩信的军队,成安君没有采纳他的意见。
韩信得知后非常高兴,才敢领兵进入井陉狭道。
半夜传令出发,挑选两千名轻装骑兵,在山上隐蔽着观察赵国军队,等候时机,冲进赵军营垒,拔掉赵军旗帜。
情况果然像韩信预料的一样,汉军前后夹击,打败了赵军,活捉了广武君。
众将献上首级向韩信祝贺时,韩信才说出取胜的秘密,使汉将们由衷地佩服。
三、语言积累1.通假字禽夏说阏与而两将之头可致于戏下必为二子所禽矣亦已罢极从间道萆山而望赵军详应曰:“诺。
”背水陈于是信、张耳详弃鼓旗东乡坐兵法右倍山陵且信非得素拊循士大夫也诣荥阳以距楚2.古今异义其实不过数千3.一词多义(1)以以信为左丞相而伏兵从夏阳以木罂缻渡军诣荥阳以距楚信与张耳以兵数万(2)与齐、赵亦反汉与楚和信与张耳以兵数万(3)下信之下魏破代欲东下井陉击赵(4)而而伏兵从夏阳以木罂缻渡军此乘胜而去国远斗今如此避而不击赵军望见而大笑壁皆汉赤帜,而大惊(5)其其八月其锋不可当其势粮食必在其后(6)且赵王、成安君陈馀闻汉且袭之也且彼未见吾大将旗鼓(7)疾归视亲疾若疾入赵壁(8)绝即绝河关反汉从间道绝其辎重(9)乃信乃益为疑兵乃敢引兵遂下4.常见实词塞王欣、翟王翳亡汉降楚齐、赵亦反汉与楚和至国汉王使郦生说豹塞临晋信乃益为疑兵信乃益为疑兵陈船欲度临晋引兵迎信汉王遣张耳与信俱汉王遣张耳与信俱诣荥阳以距楚信与张耳以兵数万汉辄使人收其精兵师不宿饱今井陉之道车不得方轨愿足下假臣奇兵三万人从间道绝其辎重未至井陉口三十里,止舍夜半传发必空壁逐我走水上军有能生得者购千金诸将效首虏今予之生地5.常见虚词汉之败却彭城即绝河关反汉信遂虏豹汉辄使人收其精兵赵王、成安君陈馀闻汉且袭之也则诸侯谓吾怯韩信使人间视若疾入赵壁诸将皆莫信赵将虽斩之顾诸君不察耳今予之生地6.词类活用引兵东北击赵、代欲东下井陉击赵鼓行出井陉口师事之7.特殊句式汉之败却彭城魏王盛兵蒲坂禽夏说阏与聚兵井陉口新喋血阏与坚营勿与战必为二子所禽矣广武君策不用成安君,儒者也何以加之四、课堂导学(1)韩信能取得井陉口这场战斗胜利有哪些主要原因?(2)作者在描写井陉之战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3)赵军为何失败?五、拓展延伸(1)井陉之战给我们怎样的启示?在今天有无现实意义?(2)韩信为什么会被杀害?六、课后习题一、语言知识及运用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归视亲疾疾病B.信乃益为疑兵更加C.愿足下假臣奇兵三万人给予D.吾奇兵绝其后断绝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意思跟现代汉语不相同的一项是()A.夜半传发B.军皆殊死战,不可败C.其实不过数千D.以为汉皆已得赵王将矣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乃敢引兵遂下是乃仁术也B.陷之死地而后生有牵牛而过堂下者C.毕贺,因问信则无恒产,因无恒心D.汉之败却彭城臣固知王之不忍也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师事之A.吾得兄事之B. 危士臣,构怨于诸侯C.为肥甘不足于口与?D.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5.下面句子中补出的省略内容错误的一项是()A.今予之生地,(士兵)皆走B. 聚兵(于)井陉口C.坚营勿与(汉军)战D. 还报,(张耳)则大喜6.将下面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①信乃益为疑兵,陈船欲度临晋,而伏兵从夏阳以木罂缻渡军,袭安邑。
鲁教版高二选修第8课《史记 ▪ 井陉之战》学案3
高二语文学案《井陉之战》试试就能行争争就能赢Gaoer Yuwen xuean 威海大光华国际学校班级:姓名:学习目标:解释“壁、恶、之、与”;积累并能运用本文的写作素材,提高写作水平。
一、解释句中加点的实词1.魏王豹惊,引兵迎信。
2.能千里而袭我,亦已罢极。
3.赵见我走,必空壁逐我。
4.令其裨将传飧曰.5.诸将皆莫信,详应曰:“诺。
” 6.此所谓“驱市人而战之”7.先生少之乎? 8.先生饮一半而醉,恶能饮一石哉!9.于是乃朝诸县令长七十二人 10.相引为曹11.髡窃乐此 12.宗室置酒,髡尝在侧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之:今之燕必经赵齐王使淳于髡之赵请救兵君侯何不快之甚也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顷之,烟炎张天1. 通假字(1)禽.夏说阏与(2)而两将之头可致于戏.下(3)必为二子所禽.矣(4)亦已罢.极(5)从间道萆.山而望赵军(6)详.应曰:“诺。
”(7)背水陈.(8)于是信、张耳详.弃鼓旗(9)东乡.坐(10)兵法右倍.山陵(11)且信非得素拊.循士大夫也(12)诣荥阳以距.楚2. 古今异义其实不过数千3. 一词多义以①以信为左丞相②而伏兵从夏阳以木罂缻渡军③诣荥阳以距楚④信与张耳以兵数万与①齐、赵亦反汉与楚和②信与张耳以兵数万下①信之下魏破代②欲东下井陉击赵而①而伏兵从夏阳以木罂缻渡军②此乘胜而去国远斗③今如此避而不击④赵军望见而大笑⑤壁皆汉赤帜,而大惊其①其八月②其锋不可当③其势粮食必在其后且①赵王、成安君陈馀闻汉且袭之也②且彼未见吾大将旗鼓疾①归视亲疾②若疾入赵壁绝①即绝河关反汉②从间道绝其辎重乃①信乃益为疑兵②乃敢引兵遂下4. 常见实词①塞王欣、翟王翳亡.汉降楚②齐、赵亦反.汉与楚和③至国.④汉王使郦生说.豹⑤塞.临晋⑥信乃益.为疑兵⑦信乃益为疑.兵⑧陈.船欲度临晋⑨引.兵迎信⑩汉王遣.张耳与信俱⑾汉王遣张耳与信俱.⑿诣.荥阳以距楚⒀信与张耳以兵数.万⒁汉辄使人收其精兵.⒂师.不宿饱⒃今井陉之道.⒄车不得方轨..⒅愿足下假.臣奇兵三万人⒆从间道..绝其辎重⒇未至井陉口三十里,止舍.(21)夜半传.发(22)必空壁.逐我(23)走.水上军 (24)有能生得者购.千金(25)诸将效.首虏 (26)今予.之生地5. 常见虚词①汉之.败却彭城②即.绝河关反汉③信遂.虏豹④汉辄.使人收其精兵⑤赵王、成安君陈馀闻汉且.袭之也⑥则.诸侯谓吾怯⑦韩信使人间.视⑧若.疾入赵壁⑨诸将皆莫.信⑩赵将虽.斩之⑾顾.诸君不察耳⑿今予之.生地6. 词类活用①引兵东②北击赵、代③欲东下井陉击赵④鼓行出井陉口⑤师事之7. 特殊句式①汉之败却^彭城②魏王盛兵^蒲坂③禽夏说^阏与④聚兵井^陉口⑤新喋血^阏与⑥坚营勿与^战⑦必为二子所禽矣⑧广武君策不用⑨成安君,儒者也⑩何以加之7、翻译下列句子1.信之下魏破代,汉辄使人收其精兵,诣荥阳以距楚。
《井陉之战》导学案
《井陉之战》导学案第一课时【课标点击】1. 熟读文本,把握人物性格特点。
2. 了解古代谋略思想的丰富内容,合理规划自我人生。
3. 进一步学习积累文言知识,掌握重点实词“谒、亡、益、绝、疾、师、壁、购”的意义和用法,以及“且、而、以、与、其”等虚词的用法。
4.了解各种特殊句式的形式和特点,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背景资料】1、韩信简介韩信,汉初大将。
淮阴人。
初属项羽,继投刘邦,因萧何荐为大将。
楚汉战争中,刘邦用其策定关中。
刘与项羽相持于荥阳、成皋时,他领军袭魏攻赵,以数千人背水列阵,用“陷之死地而后生”之策,破赵军20万。
遂后率军东进,攻打齐国,大败齐楚联军,自立为齐王。
汉高祖元年,与刘邦合围项羽,设下十面埋伏,高唱楚歌,迫使项羽自杀于垓下。
汉兴,改封楚王。
人告其谋反,贬为淮阴侯。
后又被告谋反,为吕后所杀。
善将兵,著有《兵法》三篇。
2、内容梗概:汉军在彭城败退之后,塞王、翟王、魏王相继叛汉。
汉王任命韩信为左丞相,攻打魏王,韩信运用计谋,俘虏了魏王,平定了魏地。
然后向东北进攻赵国和代国,摧毁代国之后,汉王又抽掉汉信精锐部队,去抵御楚军。
韩信和张耳率领几十万人马,想要东下突破井陉口。
广武君向成安君献计,能打败韩信的军队,成安君没有采纳他的意见。
韩信得知后非常高兴,才敢领兵进入井陉狭道。
半夜传令出发,挑选两千名轻装骑兵,在山上隐蔽着观察赵国军队,等候时机,冲进赵军营垒,拔掉赵军旗帜。
情况果然像韩信预料的一样,汉军前后夹击,打败了赵军,活捉了广武君。
众将献上首级向韩信祝贺时,韩信才说出取胜的秘密,使汉将们由衷地佩服。
【语言积累】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井陉( ) 阏与( )喋血( ) 辎重( ) 裨将( ) 萆山 ( ) 传飧( )拊循( )二、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1禽夏说阏与 2而两将之头可致于戏下 3必为二子所禽矣4亦已罢极 5从间道萆山而望赵军 6详应曰:“诺”7背水陈 8于是信、张耳详弃鼓旗 9东乡坐10兵法右倍山陵 11且信非得素拊循士大夫也 12诣荥阳以距楚三、古今异义其实不过数千四、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1引兵迎信2诣荥阳以距楚3愿足下假臣奇兵三万人4必空壁逐我5有能生得者购千金6诸将效首虏五、词类活用1 引兵东2 北击赵、代3 欲东下井陉击赵4 鼓行出井陉口5 师事之六、特殊句1 新喋血阏与2 坚营勿与战3 必为二子所禽矣4 广武君策不用5 成安君,儒者也6 何以加之【理解感悟】1. 井陉之战韩信取胜的关键是什么?2. 赵军为何失败?3.作者在描写井陉之战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相关链接】与韩信有关的成语和俗语一、胯下之辱《史记·淮阴侯列传》:“淮阴屠中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于是信孰视之,俛出胯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 所谓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不计小利,从此典故可见。
《鲁人版》高中语文选修 《史记选读》之《井陉之战》学案
《井陉之战》学案【文本解读】韩信简介:韩信,汉初大将。
淮阴人。
初属项羽,继投刘邦,因萧何荐为大将。
楚汉战争中,刘邦用其策定关中。
刘与项羽相持于荥阳、成皋时,他领军袭魏攻赵,以数千人背水列阵,用“陷之死地而后生”之策,破赵军20万。
遂后率军东进,攻打齐国,大败齐楚联军,自立为齐王。
汉高祖元年,与刘邦合围项羽,设下十面埋伏,高唱楚歌,迫使项羽自杀于垓下。
汉兴,改封楚王。
人告其谋反,贬为淮阴侯。
后又被告谋反,为吕后所杀。
善将兵,著有《兵法》三篇。
与韩信有关的成语:胯下之辱一饭千金明修栈道,暗度陈仓陷于死地而后生,置之死地而后存萧何月下追韩信至如信者,国士无双十面埋伏【语言积累】1. 通假字禽.夏说阏与而两将之头可致于戏.下必为二子所禽.矣亦已罢.极从间道萆.山而望赵军详.应曰:“诺。
”背水陈.于是信、张耳详.弃鼓旗东乡.坐兵法右倍.山陵且信非得素拊.循士大夫也诣荥阳以距.楚2. 古今异义其实不过数千3. 一词多义以以信为左丞相而伏兵从夏阳以木罂缻渡军诣荥阳以距楚信与张耳以兵数万与齐、赵亦反汉与楚和信与张耳以兵数万下信之下魏破代欲东下井陉击赵而而伏兵从夏阳以木罂缻渡军此乘胜而去国远斗今如此避而不击赵军望见而大笑壁皆汉赤帜,而大惊其其八月其锋不可当其势粮食必在其后且赵王、成安君陈馀闻汉且袭之也且彼未见吾大将旗鼓疾归视亲疾若疾入赵壁绝即绝河关反汉从间道绝其辎重乃信乃益为疑兵乃敢引兵遂下4. 常见实词塞王欣、翟王翳亡.汉降楚齐、赵亦反.汉与楚和至国.汉王使郦生说.豹塞.临晋信乃益.为疑兵信乃益为疑.兵陈.船欲度临晋引.兵迎信汉王遣.张耳与信俱汉王遣张耳与信俱.诣.荥阳以距楚信与张耳以兵数.万汉辄使人收其精兵.师.不宿饱今井陉之道.车不得方轨..愿足下假.臣奇兵三万人从间道..绝其辎重未至井陉口三十里,止舍.夜半传.发必空壁.逐我走.水上军有能生得者购.千金诸将效.首虏今予.之生地5. 常见虚词汉之.败却彭城即.绝河关反汉信遂.虏豹汉辄.使人收其精兵赵王、成安君陈馀闻汉且.袭之也则.诸侯谓吾怯韩信使人间.视若.疾入赵壁诸将皆莫.信赵将虽.斩之顾.诸君不察耳今予之生地6. 词类活用引兵东北击赵、代欲东下井陉击赵鼓行出井陉口师事之7. 特殊句式汉之败却彭城魏王盛兵蒲坂禽夏说阏与聚兵井陉口新喋血阏与坚营勿与战必为二子所禽矣广武君策不用成安君,儒者也何以加之【模拟试题】一、语言知识及运用1. 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归视亲疾.疾病B. 信乃益.为疑兵更加C. 愿足下假.臣奇兵三万人给予D. 吾奇兵绝.其后断绝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意思跟现代汉语不相同的一项是()A. 夜半传发B. 军皆殊死战,不可败C. 其实..不过数千D. 以为..汉皆已得赵王将矣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 乃.敢引兵遂下是乃.仁术也B. 陷之死地而.后生有牵牛而.过堂下者C.毕贺,因.问信则无恒产,因.无恒心D. 汉之.败却彭城臣固知王之.不忍也4.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师事之A. 吾得兄事.之B. 危.士臣,构怨于诸侯C. 为肥甘不足.于口与?D.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5. 下面句子中补出的省略内容错误的一项是()A. 今予之生地,(士兵)皆走B. 聚兵(于)井陉口C. 坚营勿与(汉军)战D. 还报,(张耳)则大喜6. 将下面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①信乃益为疑兵,陈船欲度临晋,而伏兵从夏阳以木罂缻渡军,袭安邑。
井陉之战-鲁人版《史记》教案
井陉之战-鲁人版《史记》教案一、教材分析本教案以鲁人版《史记》为教材,通过阅读《史记》中井陉之战的记载,理解秦朝统一六国的历史背景,掌握秦统一六国的具体过程,为学生打开历史研究的大门,开启学科知识的新世界。
二、教学目标1.理解秦朝统一六国的历史背景2.掌握井陉之战的发生、经过、结果等内容3.通过学习历史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秦统一六国的历史过程2.井陉之战的经过与结果教学难点:1.理解秦朝统一六国的历史背景2.理解井陉之战与秦朝统一六国的联系和内涵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介绍秦朝的国力、秦始皇的统一思想以及统一六国的过程。
2. 学习课文(40分钟)1.向学生介绍《史记》中井陉之战的背景;2.让学生自主阅读井陉之战的记载;3.讲解课文中涉及的历史名词和典故,以秦国和六国的战略作战为主线,让学生掌握秦统一六国的具体过程、井陉之战的发生、经过和结果等内容;4.引导学生分析秦统一六国的原因。
3. 进行分组讨论(20分钟)1.将学生分为四人一组;2.基于所学内容深入讨论,分享观点,提出问题;3.鼓励学生团结合作,提高交流、协商和讨论的能力;4.收集讨论结果,点评讨论结果。
4. 总结(5分钟)总结秦朝统一六国的历史背景和井陉之战的内涵,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思考。
五、课后作业请同学们根据学习的内容,就以下问题撰写一篇小文章:1.秦统一六国的原因;2.井陉之战的背景与时间;3.井陉之战的结果与影响。
六、教学反思本教案采用阅读教学法,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进行学习。
同时开展分组讨论,让学生加强交流、表达和思考能力。
但本教案在课程设计时,没有设置实验环节,从而导致学生的参与度不高,需要在后续教学中适当增加实验环节,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012级井陉之战学案(学生版2)
《井陉之战》学案【课题】《井陉之战》(选读)第四单元【课型】新授课【学案序号】27【课时】第2课时【使用日期】4月3日【学习目标】1. 熟读文本,把握人物性格特点。
2. 了解古代谋略思想的丰富内容,合理规划自我人生。
3. 进一步学习积累文言知识,掌握重点实词“谒、亡、益、绝、疾、师、壁、购”的意义和用法,以及“且、而、以、与、其”等虚词的用法。
4. 了解各种特殊句式的形式和特点,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学习重点】1. 常见的文言词语及句式2. 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分析与赏评3. 对韩信性格的把握【学习难点】 1. 较难翻译的语句 2. 井陉之战的启示【定标自学】一、熟读课文,概括井陉之战的过程。
【合作探究】二、研讨探究。
1.本文题目为《井陉之战》,前面为什么还要写韩信的其他几次战争?2.韩信在“井陉之战”中采用了什么计策,能够以少胜多,取得了战役的胜利?【课外延伸】与韩信有关的成语和俗语【胯下之辱】《史记淮阴侯列传》:“淮阴屠中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于是信孰视之,俛出胯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
”所谓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不计小利,从此典故可见。
【一饭千金】韩信起初贫困,又不懂得经营,没有饭吃,只能在淮阴城下钓鱼。
有一个漂絮的老妇人,给他吃了几十天饭,后来韩信封了楚王后,就拿千金报答她。
后因称受恩而后报为‘一饭千金’。
【萧何月下追韩信】韩信始辅佐项羽时,曾多次向项羽献计,始终不被采纳,于是离开项羽前去投奔了刘邦。
但未被重用。
后韩信多次与萧何谈论,为萧何所赏识。
刘邦至南郑途中,韩信思量自己难以受到刘邦的重用,中途离去,被萧何发现后追回,此时,刘邦正准备收复关中。
萧何就向刘邦推荐韩信,称他是汉王争夺天下不能缺少的大将之材,应重用韩信。
刘邦采纳萧何建议,七月,择选吉日,斋戒,设坛场,拜韩信为大将。
从此,刘邦文依萧何,武靠韩信,举兵东向,争夺天下。
鲁人版语文选修第8课《井陉之战》word学案
设计人:李敏把关人:王晓敏审核人:朱永明日期:【学习目标】1、理解和积累重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
2、疏通文意,把握基本事实,概括韩信的形象特征。
3、感受韩信的谋略思想,从中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
【学习重难点】1、理解并翻译文中包含文言知识点丰富的句子。
2、疏通文意,把握基本事实。
【学习课型】自读课【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整体感知完成任务1:朗读课文一遍。
然后默读,结合注释,理解文字大意。
完成任务2:自己尝试口头翻译“合作学习”环节的文言句子。
把自己难以翻译的地方标画出来。
二、合作学习,重点突破完成任务3:精确翻译下面句子。
并用红笔圈出语句中的重要实词、虚词。
在右侧旁批中注释词语或句式。
学习过程提示:独立口头翻译之后,自主寻找学习助手,进行两两合作或小组合作,通过交流、讨论甚至争论,完成本学习任务。
(1)六月,魏王豹谒,归视亲疾。
至国,即绝河关反汉,与楚约和。
(2)信之下魏破代,汉辄使人收其精兵,诣荥阳以距楚。
(3)臣闻千里餽粮,士有饥色;樵苏後爨,师不宿饱。
(4)愿足下假臣奇兵三万人,从间道绝其辎重。
(5)今韩信兵号数万,其实不过数千。
能千里而袭我,亦已罢极。
(6)则诸侯谓吾怯,而轻来伐我。
三、探究学习,提升认知完成任务4、默读课文,思考后回答:在课文一二段中,还有哪些词句是你不理解的,请提出来一起探究。
完成任务5、课文记叙的重点是井陉之战,为什么第一段还写了韩信与魏的战争?为什么第二段要写广武君为成安君出谋划策?四、学后训练,夯实双基(一)积累下面与韩信有关的成语1、一饭千金:比喻厚厚地报答对自己有恩的人。
韩信落魄时曾对施舍给他的老妇说以后定当后报,韩信衣锦还乡时赏赐她千金。
2、多多益善:形容一样东西或人等越多越好。
刘邦问韩信:“你能带多少兵?”韩信回答说:“多多益善。
”又有韩信将兵多多益善之意。
3、十面埋伏,指周围布置了重重埋伏。
韩信设伏兵于十面以围歼项羽。
4、背水一战,比喻在艰难情况下跟敌人决一死战。
高中语文_《井陉之战》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史记>选读》第四单元《井陉之战》(课堂导学案)设计人:审核:【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熟读文本,进一步培养文言语感,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把握人物性格特点。
3、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
教学过程与方法:1、通过诵读培养文言语感,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引导学生深刻领悟中国古代优秀文学传统,体会其基本精神和丰富内涵,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古代谋略思想的丰富内容,合理规划自我人生。
2、学习用历史的观点理解古代文学的内容与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井陉之战”带给我们的思考与启示。
【教学重点】1、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
2、学习用历史的观点理解古代文学的内容与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井陉之战”带给我们的思考与启示。
【教学难点】了解古代谋略思想的丰富内容,合理规划自我人生。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课堂导学案、【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多媒体教学、学案导学【课时安排】共2课时【课前预习】一、了解韩信韩信,汉初大将。
淮阴人。
初属项羽,继投刘邦,因萧何荐为大将。
楚汉战争中,刘邦用其策定关中。
刘与项羽相持于荥阳、成皋时,他领军袭魏攻赵,以数千人背水列阵,用"陷之死地而后生"之策,破赵军20万。
遂后率军东进,攻打齐国,大败齐楚联军,自立为齐王。
汉高祖元年,与刘邦合围项羽,设下十面埋伏,高唱楚歌,迫使项羽自杀于垓下。
汉兴,改封楚王。
人告其谋反,贬为淮阴侯。
后又被告谋反,为吕后所杀。
善将兵,著有《兵法》三篇。
二、阅读课文,把握内容本文主要记述了韩信的几次战斗?重点记述了哪次?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次战斗的过程。
(字数不超过50字)战斗:内容概括:三、落实基础,自我检测:(一)给加点字注音:井陉()翟()王木罂缻()荥()阳分爨()(二)找出下面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1.乃虏魏王,禽夏说()2.而两将之头可致戏下()3.能千里袭我,亦已罢极()4.从间道萆山而望赵军()5.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6.诸将皆莫信,详应曰()7.于是信、张耳详弃鼓旗()8.信乃解其缚,东乡坐()9.右倍山陵,前左水泽()10.诣荥阳以距楚()11.且信非得素拊循士大夫也()(三)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1.塞王欣、翟王翳亡汉降楚()2.至国,即绝河关反汉()3.信乃益为疑兵()4.魏王豹惊,引兵迎信()5.赵王、成安君陈馀闻汉且袭之()6.愿足下假臣奇兵三万人()7.未至井陉口三十里,止舍()8.有能生得者,购"千金" ()9.诸将效首虏()10.然竟以胜,此何术也()11.此在兵法,顾诸君不察耳()温馨提示:你是否有疑问呢?请在题目序号前做好标记吧!其他的疑问请写在下面。
井陉之战导学案
2) 作者在描写井陉之战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
2
《井陉之战》导学案 3)赵军为何失败?
编号 08
编写人:汤启强 刘海英
审核:王善春
4)井陉之战给我们怎样的启示?在今天有无现实意义?
5)结合韩信的其他事迹和遭遇,你如何看待韩信其人?
6)韩信为什么会被杀害?
7)韩信的事迹和遭遇给你怎样的启发?
3
《井陉之战》导学案
编号 08
编》导学案 班级______姓名______评价_______
学习目标: 1、学习积累文言知识,掌握重点实词“谒、亡、益、绝、疾、师、壁、购”的意义和用法, 以及“且、而、以、与、其”等虚词的用法。 2、 熟读文本,把握人物性格特点。 3、了解古代谋略思想的丰富内容,合理规划自我人生。 一、课前准备 1、《淮阴侯列传》 《淮阴侯列传》是汉初杰出军事家韩信的传记。策士蒯通、武涉作为相关人物附传。本传记 载了韩信一生的事迹。突出了他的军事才能和累累战功。他功高于世,却落个夷灭宗族的下 场。对此,司马迁注入了无限同情和感慨。 2、韩信 韩信(?~前 196),西汉开国功臣,屡封齐王、楚王、上大将军,后贬为淮阴侯。中国历 史上伟大的军事家。中国军事思想“谋战”派代表人物。被后人奉为兵仙、战神。 韩信是在秦末农民战争中涌现出来的杰出历史人物, 但他的才能发挥却是在楚汉战争中显现 出来的。他本是淮阴一个流荡青年,贫无以食。秦末动乱,先投靠项羽,未得重用;又投奔 刘邦,仍未被重用而逃离;后经萧何推荐,得以举拔为大将,由是感激汉王刘邦。在楚汉战 争中,刘邦从彭城败逃,靠韩信在京、索间挫败项羽,才稳住了楚汉相争的阵脚。然后,韩 信率领一支队伍,开辟北方第二战场,以少胜众,取得了吞灭魏、赵、燕、齐的胜利,完成 了对项羽的战略包围。最后与刘邦会师,在垓下歼灭了项羽。 韩信功高震主,遭刘邦猜忌。他的精锐部队,经常被刘邦抽走。但韩信却不知时务,竟然在 楚汉相争难分难解之时,逞兵胁迫刘邦封自己为齐王,这就种下了灭族的祸胎。项羽死后, 韩信的兵权立即被解除,迁为楚王,随后又以谋反罪削王贬爵为淮阴侯,牢笼于京都。韩信 失势,日益怏怏,于是暗中与陈豨通谋,企图谋反,被萧何用计捕杀,夷灭三族。2、内容 梗概: 汉军在彭城败退之后,塞王、翟王、魏王相继叛汉。汉王任命韩信为左丞相,攻打魏王, 韩信运用计谋,俘虏了魏王,平定了魏地。然后向东北进攻赵国和代国,摧毁代国之后,汉 王又抽掉汉信精锐部队,去抵御楚军。韩信和张耳率领几十万人马,想要东下突破井陉口。 广武君向成安君献计,能打败韩信的军队,成安君没有采纳他的意见。韩信得知后非常 高兴,才敢领兵进入井陉狭道。半夜传令出发,挑选两千名轻装骑兵,在山上隐蔽着观察赵 国军队,等候时机,冲进赵军营垒,拔掉赵军旗帜。情况果然像韩信预料的一样,汉军前后 夹击,打败了赵军,活捉了广武君。众将献上首级向韩信祝贺时,韩信才说出取胜的秘密, 使汉将们由衷地佩服。 3、与韩信有关的成语: 胯下之辱 一饭千金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陷于死地而后生,置之死地而后存 萧何月下追韩信 至如信者,国士无双 十面埋伏 二、课堂导学 1、重点知识积累 1)通假字 禽夏说阏与 而两将之头可致于戏下
《井陉之战》学案(沂源一中穆念锋设计)
《井陉之战》学案(沂源一中穆念锋设计)基础知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勒紧(lēi) 抹布(mā) 稽首(jī) 一幢房子(zhuàng)B、关卡(qiǎ) 拓片(tuò) 女红(gōng) 万头攒动(cuǎn)C、模样(mó) 巷道(hàng) 粳米(jīng)时乖命蹇(jiǎn)D、皈依(guī) 倥偬(zǒng) 丝绦(tāo)怙恶不悛(quā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娇纵戴高帽隐忍苟活迫不急待B、踌躇出洋相如火如荼凭心而论C、寒暄霓虹灯百无聊赖各行其是D、遐想缔造者宽宏大量人情事故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她认真看过这些信后,郑重地转给了有关部门,不知道有关部门收到这些信后作何感想?能不能像影片中那位女法官那样秉公断案,尽快解决问题?B、以前可能因为年龄小,不知道珍惜时间,现在我才体会到“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C、每当疼痛发作,他就采用自己的“压迫止痛法”——用茶壶盖、烟嘴、玻璃球、牙刷把……顶住疼痛部位。
D、“真不是和你说着玩儿,”洪民一本正经地说,“如果你能出山,咱们一起想办法,这事准能完成”。
4、下列各句中,括号中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北京电视台的编导很有水平,几个经济类节目都办得绘声绘色....。
B、桂林山水真是神奇秀丽,青青的山,绿绿的水,令人陶醉,令人流连忘...返.。
C、美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危言危行....,只能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
D、高考复习阶段,有些同学天天开夜车,搞得白天上课精神不好,这样就象缘木求鱼....一样,效果是不会好的。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在过去的一年里,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以及文化、教育等方面比往年大幅度增长。
B、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加强基层,重视基层,进一步关心村干部的成长,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村干部队伍,事关全局,至关重要。
鲁教版选修《井陉之战》word学案
《井陉之战》学案【文本解读】韩信简介:韩信,汉初大将。
淮阴人。
初属项羽,继投刘邦,因萧何荐为大将。
楚汉战争中,刘邦用其策定关中。
刘与项羽相持于荥阳、成皋时,他领军袭魏攻赵,以数千人背水列阵,用“陷之死地而后生”之策,破赵军20万。
遂后率军东进,攻打齐国,大败齐楚联军,自立为齐王。
汉高祖元年,与刘邦合围项羽,设下十面埋伏,高唱楚歌,迫使项羽自杀于垓下。
汉兴,改封楚王。
人告其谋反,贬为淮阴侯。
后又被告谋反,为吕后所杀。
善将兵,著有《兵法》三篇。
与韩信有关的成语:胯下之辱一饭千金明修栈道,暗度陈仓陷于死地而后生,置之死地而后存萧何月下追韩信至如信者,国士无双十面埋伏【语言积累】1. 通假字禽.夏说阏与而两将之头可致于戏.下必为二子所禽.矣亦已罢.极从间道萆.山而望赵军详.应曰:“诺。
”背水陈.于是信、张耳详.弃鼓旗东乡.坐兵法右倍.山陵且信非得素拊.循士大夫也诣荥阳以距.楚2. 古今异义其实不过数千3. 一词多义以以信为左丞相而伏兵从夏阳以木罂缻渡军诣荥阳以距楚信与张耳以兵数万与齐、赵亦反汉与楚和信与张耳以兵数万下信之下魏破代欲东下井陉击赵而而伏兵从夏阳以木罂缻渡军此乘胜而去国远斗今如此避而不击赵军望见而大笑壁皆汉赤帜,而大惊其其八月其锋不可当其势粮食必在其后且赵王、成安君陈馀闻汉且袭之也且彼未见吾大将旗鼓疾归视亲疾若疾入赵壁绝即绝河关反汉从间道绝其辎重乃信乃益为疑兵乃敢引兵遂下4. 常见实词塞王欣、翟王翳亡.汉降楚齐、赵亦反.汉与楚和至国.汉王使郦生说.豹塞.临晋信乃益.为疑兵信乃益为疑.兵陈.船欲度临晋引.兵迎信汉王遣.张耳与信俱汉王遣张耳与信俱.诣.荥阳以距楚信与张耳以兵数.万汉辄使人收其精兵.师.不宿饱今井陉之道.车不得方.轨.愿足下假.臣奇兵三万人从间道..绝其辎重未至井陉口三十里,止舍.夜半传.发必空壁.逐我走.水上军有能生得者购.千金诸将效.首虏今予.之生地5. 常见虚词汉之.败却彭城即.绝河关反汉信遂.虏豹汉辄.使人收其精兵赵王、成安君陈馀闻汉且.袭之也则.诸侯谓吾怯韩信使人间.视若.疾入赵壁诸将皆莫.信赵将虽.斩之顾.诸君不察耳今予之生地6. 词类活用引兵东北击赵、代欲东下井陉击赵鼓行出井陉口师事之7. 特殊句式汉之败却彭城魏王盛兵蒲坂禽夏说阏与聚兵井陉口新喋血阏与坚营勿与战必为二子所禽矣广武君策不用成安君,儒者也何以加之【模拟试题】一、语言知识及运用1. 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归视亲疾.疾病B. 信乃益.为疑兵更加C. 愿足下假.臣奇兵三万人给予D. 吾奇兵绝.其后断绝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意思跟现代汉语不相同的一项是()A. 夜半传发B. 军皆殊死战,不可败C. 其实..不过数千D. 以为..汉皆已得赵王将矣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 乃.敢引兵遂下是乃.仁术也B. 陷之死地而.后生有牵牛而.过堂下者C.毕贺,因.问信则无恒产,因.无恒心D. 汉之.败却彭城臣固知王之.不忍也4.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师事之A. 吾得兄事.之B. 危.士臣,构怨于诸侯C. 为肥甘不足.于口与?D.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5. 下面句子中补出的省略内容错误的一项是()A. 今予之生地,(士兵)皆走B. 聚兵(于)井陉口C. 坚营勿与(汉军)战D. 还报,(张耳)则大喜6. 将下面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①信乃益为疑兵,陈船欲度临晋,而伏兵从夏阳以木罂缻渡军,袭安邑。
高中语文_《井陉之战》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史记>选读》第四单元《井陉之战》(课堂导学案)设计人:审核:【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熟读文本,进一步培养文言语感,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把握人物性格特点。
3、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
教学过程与方法:1、通过诵读培养文言语感,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引导学生深刻领悟中国古代优秀文学传统,体会其基本精神和丰富内涵,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古代谋略思想的丰富内容,合理规划自我人生。
2、学习用历史的观点理解古代文学的内容与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井陉之战”带给我们的思考与启示。
【教学重点】1、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
2、学习用历史的观点理解古代文学的内容与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井陉之战”带给我们的思考与启示。
【教学难点】了解古代谋略思想的丰富内容,合理规划自我人生。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课堂导学案、【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多媒体教学、学案导学【课时安排】共2课时【课前预习】一、了解韩信韩信,汉初大将。
淮阴人。
初属项羽,继投刘邦,因萧何荐为大将。
楚汉战争中,刘邦用其策定关中。
刘与项羽相持于荥阳、成皋时,他领军袭魏攻赵,以数千人背水列阵,用"陷之死地而后生"之策,破赵军20万。
遂后率军东进,攻打齐国,大败齐楚联军,自立为齐王。
汉高祖元年,与刘邦合围项羽,设下十面埋伏,高唱楚歌,迫使项羽自杀于垓下。
汉兴,改封楚王。
人告其谋反,贬为淮阴侯。
后又被告谋反,为吕后所杀。
善将兵,著有《兵法》三篇。
二、阅读课文,把握内容本文主要记述了韩信的几次战斗?重点记述了哪次?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次战斗的过程。
(字数不超过50字)战斗:内容概括:三、落实基础,自我检测:(一)给加点字注音:井陉()翟()王木罂缻()荥()阳分爨()(二)找出下面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1.乃虏魏王,禽夏说()2.而两将之头可致戏下()3.能千里袭我,亦已罢极()4.从间道萆山而望赵军()5.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6.诸将皆莫信,详应曰()7.于是信、张耳详弃鼓旗()8.信乃解其缚,东乡坐()9.右倍山陵,前左水泽()10.诣荥阳以距楚()11.且信非得素拊循士大夫也()(三)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1.塞王欣、翟王翳亡汉降楚()2.至国,即绝河关反汉()3.信乃益为疑兵()4.魏王豹惊,引兵迎信()5.赵王、成安君陈馀闻汉且袭之()6.愿足下假臣奇兵三万人()7.未至井陉口三十里,止舍()8.有能生得者,购"千金" ()9.诸将效首虏()10.然竟以胜,此何术也()11.此在兵法,顾诸君不察耳()温馨提示:你是否有疑问呢?请在题目序号前做好标记吧!其他的疑问请写在下面。
鲁人版-语文-高二-高中语文 《井陉之战》 学案 鲁人版选修
《井陉之战》学案学习目标1. 熟读文本,把握人物性格特点。
2. 了解古代谋略思想的丰富内容,合理规划自我人生。
3. 进一步学习积累文言知识,掌握重点实词“谒、亡、益、绝、疾、师、壁、购”的意义和用法,以及“且、而、以、与、其”等虚词的用法。
4. 了解各种特殊句式的形式和特点,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学习重点1. 常见的文言词语及句式2. 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分析与赏评3. 对韩信性格的把握学习难点1. 较难翻译的语句2. 井陉之战的启示文本解读一. 韩信简介:韩信,汉初大将。
淮阴人。
初属项羽,继投刘邦,因萧何荐为大将。
楚汉战争中,刘邦用其策定关中。
刘与项羽相持于荥阳、成皋时,他领军袭魏攻赵,以数千人背水列阵,用“陷之死地而后生”之策,破赵军20万。
遂后率军东进,攻打齐国,大败齐楚联军,自立为齐王。
汉高祖元年,与刘邦合围项羽,设下十面埋伏,高唱楚歌,迫使项羽自杀于垓下。
汉兴,改封楚王。
人告其谋反,贬为淮阴侯。
后又被告谋反,为吕后所杀。
善将兵,著有《兵法》三篇。
二. 内容梗概:汉军在彭城败退之后,塞王、翟王、魏王相继叛汉。
汉王任命韩信为左丞相,攻打魏王,韩信运用计谋,俘虏了魏王,平定了魏地。
然后向东北进攻赵国和代国,摧毁代国之后,汉王又抽掉汉信精锐部队,去抵御楚军。
韩信和张耳率领几十万人马,想要东下突破井陉口。
广武君向成安君献计,能打败韩信的军队,成安君没有采纳他的意见。
韩信得知后非常高兴,才敢领兵进入井陉狭道。
半夜传令出发,挑选两千名轻装骑兵,在山上隐蔽着观察赵国军队,等候时机,冲进赵军营垒,拔掉赵军旗帜。
情况果然像韩信预料的一样,汉军前后夹击,打败了赵军,活捉了广武君。
众将献上首级向韩信祝贺时,韩信才说出取胜的秘密,使汉将们由衷地佩服。
三. 研讨探究:1. 井陉之战韩信取胜的关键是什么?提示: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有计划的制造和利用赵军的错误,巧妙的掌握士兵的心理状态,奇正并用,灵活用兵,出奇制胜,速战速决。
《井陉之战》学案(第1课时)
《井陉之战》学案第一课时【课标点击】1. 熟读文本,把握人物性格特点。
2. 了解古代谋略思想的丰富内容,合理规划自我人生。
3. 进一步学习积累文言知识,掌握重点实词“谒、亡、益、绝、疾、师、壁、购”的意义和用法,以及“且、而、以、与、其”等虚词的用法。
【:21·世纪·教育·】4.了解各种特殊句式的形式和特点,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背景资料】1、韩信简介韩信,汉初大将。
淮阴人。
初属项羽,继投刘邦,因萧何荐为大将。
楚汉战争中,刘邦用其策定关中。
刘与项羽相持于荥阳、成皋时,他领军袭魏攻赵,以数千人背水列阵,用“陷之死地而后生”之策,破赵军20万。
遂后率军东进,攻打齐国,大败齐楚联军,自立为齐王。
汉高祖元年,与刘邦合围项羽,设下十面埋伏,高唱楚歌,迫使项羽自杀于垓下。
汉兴,改封楚王。
人告其谋反,贬为淮阴侯。
后又被告谋反,为吕后所杀。
善将兵,著有《兵法》三篇。
21教育2、内容梗概:汉军在彭城败退之后,塞王、翟王、魏王相继叛汉。
汉王任命韩信为左丞相,攻打魏王,韩信运用计谋,俘虏了魏王,平定了魏地。
然后向东北进攻赵国和代国,摧毁代国之后,汉王又抽掉汉信精锐部队,去抵御楚军。
韩信和张耳率领几十万人马,想要东下突破井陉口。
广武君向成安君献计,能打败韩信的军队,成安君没有采纳他的意见。
韩信得知后非常高兴,才敢领兵进入井陉狭道。
半夜传令出发,挑选两千名轻装骑兵,在山上隐蔽着观察赵国军队,等候时机,冲进赵军营垒,拔掉赵军旗帜。
情况果然像韩信预料的一样,汉军前后夹击,打败了赵军,活捉了广武君。
众将献上首级向韩信祝贺时,韩信才说出取胜的秘密,使汉将们由衷地佩服。
21·世纪*教育【语言积累】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井陉()阏与()喋血()辎重()裨将()萆山()传飧()拊循()二、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1禽夏说阏与 2而两将之头可致于戏下 3必为二子所禽矣4亦已罢极 5从间道萆山而望赵军 6详应曰:“诺”7背水陈 8于是信、张耳详弃鼓旗 9东乡坐10兵法右倍山陵 11且信非得素拊循士大夫也 12诣荥阳以距楚三、古今异义其实不过数千四、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1引兵迎信 2诣荥阳以距楚 3愿足下假臣奇兵三万人 4必空壁逐我5有能生得者购千金 6诸将效首虏 21世纪教育五、词类活用1 引兵东2 北击赵、代3 欲东下井陉击赵4 鼓行出井陉口5 师事之六、特殊句1 新喋血阏与2 坚营勿与战3 必为二子所禽矣4 广武君策不用5 成安君,儒者也6 何以加之【理解感悟】2·1·c·n·j·y1. 井陉之战韩信取胜的关键是什么?2. 赵军为何失败?3.作者在描写井陉之战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相关链接】与韩信有关的成语和俗语一、胯下之辱《史记·淮阴侯列传》:“淮阴屠中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于是信孰视之,俛出胯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 所谓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不计小利,从此典故可见。
高中语文_井陉之战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井陉之战》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自主梳理,识记积累文言知识。
2.客观评价历史人物,分析人物塑造方法。
3.把握古代谋略思想,合理规划自我人生。
教学重点和难点:积累文言知识,分析人物形象。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刚才我们听了一首歌曲,里面有一句歌词“将军战术传千古”,这位将军是韩信。
谁能想到他在年轻时还受过胯下之辱呢?语出《史记•淮阴侯列传》:“淮阴屠中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
’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
’于是信孰视之,俛(fǔ)出胯下,蒲伏。
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
”韩信这样的胆小鬼能不能带兵打仗呢?今天让我们通过《井陉之战》来一探究竟。
二、文言知识梳理指名学生一段一段读文本,再检查文言知识。
三、内容探究:1、概述井陉之战的过程。
(时间、地点、主要人物、主要事件,结果,注意详略得当)学生概括,结合井陉之战的形势图。
老师适当补充。
2、讨论:井陉之战韩信取胜的原因有哪些?【参考】韩信方面:极具军事才能:灵活机动,善于变通;不拘成法,出奇制胜;用兵如神,深谋远虑;知己知彼,有勇有谋。
发挥主观能动性,有计划地制造和利用赵军的错误;巧妙的掌握士兵的心理状态,奇正并用;灵活用兵,出奇制胜,速战速决。
赵军方面:赵军主帅迂腐而傲慢,拒绝采纳谋士的正确作战方案,不能了解汉军的作战意图,最终丧失了优势和主动地位。
3、人物总结:韩信是怎样的一个军事家?补充历史评价: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刘邦抱王霸之大略,蓄英雄之壮图,志吞六合,气盖万夫。
——苏轼信之用兵,古今一人而已。
——陈亮古今来,太史公,文仙也;李白,诗仙也;屈原,词赋仙也;刘阮,酒仙也;而韩信,兵仙也。
然哉!——茅坤四、课堂总结:本文通过描写井陉之战,塑造了韩信这个人物形象,在韩信身上我们学到了很多启示,比如敢于创新,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学习做事要细致,全面把握形势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落实基础,自我检测:(一)给加点字注音:井隆()翟()王木罂®((• •(二)找出下面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乃虏魏王,禽夏说而两将之头可致戏下能千里袭我,亦已罢极从间道革山而望赵军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荥()阳分爨()1 .2 .3 .(((((())))))井隆之战(高二语文学案)编选徐颖审核董昌仁(2010-4-8)【学习目标】1.能结合语境,准确解释“谒、亡、益、绝、疾、师、壁、购、且”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2.了解古代谋略思想的丰富内容,学会遇事能够灵活创新。
3.了解本文按照人物生平阶段精选事例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丰富自己的写作手法。
t课前预习】一、了解韩信韩信,汉初大将。
淮阴人。
初属项羽,继投刘邦,因萧何荐为大将。
楚汉战争中,刘邦用其策定关中。
刘与项羽相持于荥阳、成皋时,他领军袭魏攻赵,以数千人背水列阵,用“陷之死地而后生”之策,破赵军20万。
遂后率军东进,攻打齐国,大败齐楚联军,自立为齐王。
汉高祖元年,与刘邦合围项羽,设下十面埋伏,高唱楚歌,迫使项羽自杀于垓下。
汉兴,改封楚王。
人告其谋反,贬为淮阴侯。
后又被告谋反,为吕后所杀。
善将兵, 著有《兵法》三篇。
二、阅读课文,把握内容本文主要记述了韩信的几次战斗?重点记述了哪次?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次战斗的过程。
(字数不超过50字)战斗:内容概括:7.于是信、张耳详弃鼓旗()8.信乃解其缚,东乡坐()9.右倍山陵,前左水泽()10.诣荥阳以距楚()11.且信非得素拊循士大夫也()(三)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1.塞王欣、翟王翳亡汉降楚()2.至国,即绝河关反汉()3.信乃益为疑兵()4.魏王豹惊,引兵迎信().5.赵王、成安君陈馀闻汉且袭之()6.愿足下假臣奇兵三万人()7.未至井隆口三十里,止舍()8.有能生得者,购“千金”()9.诸将效首虏()10.然竟以胜,此何术也().11.此在兵法,顾诸君不察耳().温馨提示:你是否有疑问呢?请在题目序号前做好标记吧!其他的疑问请写在下面。
1、文言知识方面2、内容理解方面[课堂巩固】文言知识梳理温馨提示:通读课文,独立思考“我的疑问”中的问题,然后与同学交流,也可向老师求助!然后,请独立闭卷完成下列题目。
全部完成以后,再对照课文或和同学讨论解决不会做的题目;最后请当堂巩固。
(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实词的意义,注意用法。
1.引兵东,北击赵、代()• •2.信与张耳以兵数万,欲东下井隆击赵()3.彼前不得斗,退不得还()4.水上军开入之().(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实词的意义 1、塞王欣、翟王翳亡汉降楚 2、 3、至国 . 5、塞临晋• • • 7、信乃益为疑兵• • 9、引兵迎信• • • 11、汉王遣张耳与信俱 . 13、信与张耳以兵数万 . 15、师不宿饱• • • • 17、车不得方轨 • • 19、从间道绝其辎重5. 信乃解其缚,东乡坐,西乡对,师事之 ( ).6. 陷之死地而后生 ( )7. 足下深沟高垒 ( )• •8. 绝(1) 艮L 竟绝去(2) 从间道绝其辎重 ( )(3) 至国,即绝河关反汉 ( )(4) 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 ).(5)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 )(6)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7) 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8) 满座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齐、赵亦反汉与楚和. 4、汉王使郦生说豹 .6、信乃益为疑兵 .8、陈船欲度临晋• • •10、汉王遣张耳与信俱 .12、诣荥阳以距楚14、汉辄使人收其精兵. 16、今井隆之道 .18、愿足下假臣奇兵三万人 .20、未至井隆口三十里,止舍 .22、必空壁逐我. 24、有能生得者购千金. 26、今予之生地. (三)解释加点虚词的意义,注意区别在不同句子中的用法。
且(1)赵王、成安君陈馀闻汉且袭之().(2)且彼未见吾大将旗鼓()(3)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4)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 ) ) ) 1.吾奇兵绝其后,使野无所掠,不至十日, 而两将之头可致于戏下。
(5) 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 . (6)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 (7)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 (1)而伏兵从夏阳以木罂击瓦渡军 ( (2) 此乘胜而去国远斗( (3) 今如此避而不击( (4) 赵军望见而大笑( (5) 壁皆汉赤帜,而大惊((%1) 写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 1. 禽夏说阀与。
( 2. 足下深沟高垒,坚营勿与战。
( 3. 否,必为二子所禽矣。
( 4. 广武君策不用。
( 5. 成安君,儒者也。
( 6. 今如此避而不击,后有大者,何以加之!((%1) 翻译下列句子2. 吾闻兵法:十则围之,倍则战。
今韩信兵号数万,其实不过数千。
能千里而袭我, 亦己罢极。
3、 信乃益为疑兵,陈船欲度临晋,而伏兵从夏阳以木罂缶瓦渡军,袭安邑。
【深入探究】1. 井隆之战韩信取胜的关键是什么?2. 赵军为何失败?3.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呢?请写在下面,并让我们一起研讨吧!【读写结合】1. 井隆之战给我们怎样的启示?在今天有无现实意义?2、 结合韩信的其他事迹和遭遇,你如何看待韩信其人?韩信的材料可以运用于哪些 话题的作文中?【拓展阅读】狡兔死走狗烹一一韩信一世英名死于妇人之手刘邦和韩信素不相识,仅凭萧何一句话,就拜韩信为大将军,把军事大权交给了他。
韩信和刘邦有过一次极为重要的谈话,对时势的出色分析,着实表现了韩信的雄才大略、高瞻远瞩和深谋远虑。
从此,韩信如鱼得水,如龙入海。
那么,韩信能不能够帮助刘邦夺取天下呢?他是怎样建功立业的?他建立了哪些功勋,又犯了什么错误,从而使自己成为功过皆有、毁誉参半的人物呢?韩信被刘邦任命为大将军以后,很快就表现出了自己的军事天才,他率领汉军定三秦, 击魏破赵,平定齐地。
我们知道,汉当时是在西边,赵就在河北邯郸这一带地方,刘邦平定三秦、魏这样一些地方以后,就命令韩信出兵去攻打赵国。
出兵走什么地方呢?当时走太行山,从太行山的一个关隘出兵,这个关口叫作井隆口,非常险要,路很窄。
当时•赵国的国王叫赵歇,他的统兵大帅叫作陈馀,陈馀有一位非常优秀的手下叫李左车一一这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军事家。
韩信打这一仗风险是非常大的:第一,赵国是主场,韩信是客队, 就像咱们打球一样,你在哪个地方赛球,当地的球队总是要占点儿便宜的;第二,赵国当时的军队号称20万,韩信的军队只有1万多点,明显是敌众我寡;第三,赵国是在自己的国家迎战,韩信是千里奔袭,这个叫作敌逸我劳。
这些情况对于韩信来说应该是非常不妙的。
尽管如此,李左车还是很谨慎,他跟陈馀说,这场战争明摆着是对韩信不利的,他居然还敢来打,其千里奔袭必定有所准备,我们不可以掉以轻心。
请元帅给我两万精兵,抄小路绕到韩信军队的后方,断其粮草;汉军来我赵地以后,请元帅坚壁勿战,就是不跟他打一一我那边把粮草断掉,你这边不跟他打,他就会不战而败。
可是赵国元帅陈馀是个书呆子,书生气十足,他怎么说呢?他说:“哎,我已经弄清楚了,韩信的军队号称1万,也不过数千,那现在我们就是数十倍于汉军。
他能有什么了不起?何况我们堂堂正义之师,怎么可以用你那种阴谋诡计,什么断其粮草呀,什么抄其后路呀。
哎呀,这样做太不光明正大了。
我们既然要打就要摆开阵势,堂堂正正打一仗,让天下人从此再也不敢小看我赵国! ”就这样,他不听李左车的建议。
韩信他有情报人员啊,一听说陈馀没有采纳李左车的建议,喜出望外一一这太好了!发令,出兵,过井隆曰,只管走,走到赵国边境,安营扎寨。
半夜时分,韩信传令,说各部队给将士们发些小点心,垫一垫肚子,等明天早上我们灭了赵国大家再来会餐。
大家一想,这简直是天方夜谭,我们千里奔袭,人家人多势众,能不能打这一仗都是个问题,你还说我们明天早上把它灭了以后来吃早饭,还大会餐?这不是吹牛吗?但是韩信是大将军,是元帅呀,大家也不敢顶嘴,都说“诺”,然后回去准备。
天亮的时候韩信下令出发,部队就向前进,开始布阵。
当时战场上有一条河,河对岸是赵军的军营,韩信就把军队调过河来布阵一一这是非常危险的一种阵法。
所以韩信这个阵一布过去,赵军看了后是大笑,哎呀,汉军来了一个傻子,背水布阵,等着看他的热闹吧。
这边汉军也是提心吊胆的,说这个事情是怎么弄的?韩信说传令一一举大将军旗,擂鼓,进军。
什么意思?就是说要把他“汉大将军韩”的旗帜打出来,然后敲着鼓,大吹大擂地进军了。
韩信一进军,赵军一看,这不是送死来了吗?就拿着武器从军营冲出来了。
两军交战,打了好氏一阵子,韩信下令:撤!把大将军的旗子、中将军的旗子、小将军的旗子都给我扔地上;把那个鼓啊锣啊的都给我扔地上;甚至把武器也都扔地上……咱们跑吧,调头跑,走水上军一一水上面还有一个军营一一往后撤,全部撤到水上的军营里面去。
水上的军营马上把门打开,把后撤的汉军放进来,然后准备再次战斗。
军士们一看,自己处于背水一战的境地,不好好作战的话,必然会被赵军俘虏的,所以个个奋勇作战,大败赵军,杀了赵军的主帅陈馀,活捉了赵王歇。
这就是韩信的策略:让军士们置之死地而后生。
楚汉之争结束后,功高震主的韩信成了刘邦的一块心病。
项羽一死,刘邦便马上夺了韩信的兵权。
公元前201年,刘邦又以谋反为名将韩信诱捕。
韩信被抓时,仰天长叹:鸟尽弓藏,兔死狗烹。
但刘邦此时并没有杀掉韩信,只是把他贬为淮阴侯。
那么韩信到底是因为什么而被杀的呢?根据司马迁《史记》的记载,韩信被杀大概是这样的一个过程。
在汉十一年,就是刘邦当了汉王的第十一年,也即他当了皇帝的第六年一一这个时候西汉王朝也不过刚刚建立——发生了一件事情,一个叫陈新的人起兵造反,他自称“代王”一一代国之王。
代在什么地方呢?是在现在的河北省境内。
陈菊当时有很多军队和人马,而旦他是个养士的人,手下有很多英雄豪杰一一陈新这个人是很厉害的,走到哪儿随从他的车辆都有上千辆,很多人拥护他。
听到陈新反了的消息,刘邦勃然大怒,带领军队御驾亲征,去讨伐陈稀。
这期间,韩信与陈菊有书信来往。
韩信写信给陈轿说,你只管造反,兄弟我在京城给你做内应。
而且他做了准备,准备把监狱里的人放出来,让他们去攻打皇宫一一当时留守京城的人是吕后, 就说把吕后抓起来杀了。
这个事情被人告发了。
告发的起因,是韩信手下有一个人犯了错误,被韩信关了起来, 准备杀头。
这个人的弟弟知道了这个情况,就向吕后通风报信,说韩信准备谋反。
吕后说这个事情怎么办啊?就把相国萧何找来商量,萧何给她出了一个主意。
萧何出了一个什么主意呢?他自己去找韩信,说前方传来了捷报,咱们皇上打了胜仗,现在群臣都要到皇宫里去祝贺。
我们知道那个时候的通信是不发达、不方便的,前方有什么战事,韩信并不知道;箫何那么一说,韩信就相信了。
但是韩信不去,韩信说,你看我一直在生病一一因为前一段时间韩信闹情绪,一直装病不上朝一一我连朝都不上的人,怎么能去呢?萧何说:“虽疾强入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