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 3.2 人眼看不见的光学案苏科版
3.2人眼看不见的光——苏科版八年级上册学案
3.2人眼看不见的光——苏科版八年级上册学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的《物理》教材,具体章节为第3章第2节“人眼看不见的光”。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1. 光的传播:介绍光在空气和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以及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情况。
2. 光的折射:讲解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发生的折射现象,以及折射定律。
3. 光的色散:介绍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分解成七种颜色的过程,以及色散的意义。
4. 红外线和紫外线:讲解红外线和紫外线的产生、性质以及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光的传播、折射、色散等基本概念,理解光在生活中的应用。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增强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光的传播、折射、色散的基本概念及其在生活中应用。
难点: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以及折射定律的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三棱镜、白色光带、红色激光笔。
学具:学生实验器材(白纸、铅笔、直尺)、作业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红色激光笔照射白纸,让学生观察光在空气中的传播路径。
引导学生思考:光是如何传播的?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多少?2. 讲解光的传播:介绍光在空气和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以及光在其他介质中的传播情况。
3. 讲解光的折射:通过实验演示光从空气进入玻璃和水中的折射现象,讲解折射定律。
4. 讲解光的色散:利用三棱镜将白光分解成七种颜色,讲解色散的意义。
5. 应用拓展:介绍红外线和紫外线的产生、性质以及在生活中应用。
6.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折射定律解决实际问题,如测量玻璃的折射率。
7.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光的传播、折射、色散等基本概念。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光的传播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3×10^8 m/s光在其他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光的折射折射定律:n1sinθ1 = n2sinθ2光的色散太阳光分解成七种颜色红外线和紫外线红外线的产生、性质及应用紫外线的产生、性质及应用七、作业设计1. 请简述光的传播、折射、色散的基本概念及其在生活中应用。
苏科课标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3.2 人眼看不见的光学案
二、人眼看不见的光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知道红外线的性质及应用2、知道紫外线的性质及应用学习重点:知道红外线、紫外线的性质及应用学习难点:认识红外线、紫外线的存在二、我来预习1、什么叫可见光?什么叫不可见光?2、什么叫红外线?什么叫紫外线?3、红外线有哪些应用?4、紫外线有哪些应用?三、我来探究:1、活动1 按照右图实验,实验发现:把温度计的玻璃泡放在色散区域红光的外侧比放在色散区域,示数升高得________(快/慢)。
表明:在色散区域红光的外侧存在________,叫________。
根据实验现象,可归纳出红外线的性质是具有________效应。
太阳的热主要是以________的形式传递到地球的。
2、可联系生活实际例举红外线应用的实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提问:红光的外侧存在不可见光,那么紫光的外侧是否也存在不可见光呢?活动2:鉴别钱的真假实验发现:把涂有荧光物质的纸条放在色散区域紫光的外侧,荧光物质会________________。
表明:在色散区域紫光的外侧存在________,叫________。
紫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
4、可联系生活实际例举紫外线应用的实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适量的紫外线照射对人体是________(有益/有害)的,而过量的紫外线照射对人体是________ (有益/有害)的。
四、我来总结五、我来巩固1. 过度晒太阳会使皮肤粗糙,甚至会引起皮肤癌,这是由于太阳光中有哪种光造成的()A.红外线B.紫外线C.可见光D.以上都不是2.市面上出售的小型晶体管激光器,发出的光是红色的,所以很多人称它为“红外线”,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3.验钞机发出的光是淡蓝色的,所以有同学认为紫外线是淡蓝色的,这种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4.银行、商场的自动门的工作原理与下列哪个知识点有关()A.紫外线B、红外线C、X射线D电磁波5.地球的周围包围着厚厚的大气层,在大气层的上部有一层臭氧屋,它对地球的保护作用是( )A.将射向地球的可见光大部分吸收B.将射向地面的阳光中的红外线大部分吸收,使其不能达到地面C.将射向地面的阳光中的紫外线大部分吸收,使其不能达到地面D.防止地球上水分蒸发导学案答案我来探究1、活动1 按照右图实验,实验发现:把温度计的玻璃泡放在色散区域红光的外侧比放在色散区域,示数升高得____快____(快/慢)。
八年级物理上册 3.2 人眼看不见的光学案 苏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3.2 人眼看不见的光学案苏科版3、2 人眼看不见的光课题:3、2人眼看不见的光执笔二次备课时间(本栏内容应根据本班学生情况书写)学习目标1、通过探究活动,确认红外线、紫外线的存在,了解它们的性质;2、了解红外线和紫外线在生活、高科技领域的应用,体会科技的力量。
3、培养学生善待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
学习重点红外线、紫外线的应用学习难点红外线、紫外线的应用学时安排1课时学法指导预习、观察、探究、自学、讨论学习过程:(本栏在录入内容时,可以顺延至下一页)【预习导学】上一节“WWW”中的探究活动“那种色光的发热本领大”你准备设计怎样的实验去探究?你的探测结果和书本上小明的方法一样吗?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看书P、80人眼能感觉到特定频率范围内的光?红外线的性质、有哪些应用?紫外线的性质、有哪些应用?紫外线与臭氧层的关系?【预习检测】红外线性质:紫外线性质:【教学内容】1、师生共同探究:①猜想:2、提问:冬天人们为什么穿深色衣服,夏天为什么穿浅色衣服呢?3、按照图3—,向温度计辐射了能量。
2、紫光外侧存在,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具有效应。
二、选择题3、下列仪器中利用红外线来工作的是()A、验钞机B、夜视仪C、灭菌灯D、三棱镜4、关于紫外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紫外线也属于可见光B、紫外线不具有光能C、人体不能照射紫外线D、医院里常用紫外线照射的方法来灭菌消毒三、探究题5、请列表说明红外线与紫外线的异同点以及各自应用6、现有两个光源,一个能产生红外线,一个能产生紫外线,光源上无任何标记,你有什么办法可以区分出来它们中那一个是红外光源?那一个是紫外光源吗?请说说你的方法,以及你那样做的依据是什么?教学反思(本栏内容应根据教与学的情况书写)授课人:(签名)年月日。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3章第2节人眼看不见的光教案
教案: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3章第2节人眼看不见的光一、教学内容1. 光的传播:介绍光在空气、水和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以及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特点。
2. 光的折射:讲解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的现象,以及折射定律。
3. 光的干涉:介绍干涉现象的产生条件,以及双缝干涉和单缝衍射的原理。
4. 光的偏振:讲解偏振现象的产生原因,以及偏振光的性质和应用。
5. 红外线和紫外线:介绍红外线和紫外线的产生、特点和应用,如红外线的热效应、遥控器等,以及紫外线的荧光效应、消毒等。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光的传播、折射、干涉、偏振等基本现象,理解光的特性和规律。
2. 掌握红外线和紫外线的产生、特点和应用,提高学生对光现象的认知水平。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光的干涉、偏振现象的理解和应用。
2. 教学重点:光的传播、折射规律,以及红外线和紫外线的特点和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投影仪、显微镜、红外线和紫外线光源、光具座等。
2. 学具:笔记本、课本、练习题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红外线和紫外线光源,让学生观察到日常生活中的光现象,引发学生对看不见的光的好奇心。
2. 课堂讲解:(1) 光的传播:讲解光在空气、水和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以及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特点。
(2) 光的折射:讲解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的现象,以及折射定律。
(3) 光的干涉:介绍干涉现象的产生条件,以及双缝干涉和单缝衍射的原理。
(4) 光的偏振:讲解偏振现象的产生原因,以及偏振光的性质和应用。
3. 例题讲解:选用典型例题,讲解光的传播、折射、干涉、偏振等现象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4.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6.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光的传播:光在空气、水和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特点。
《3.2人眼看不见的光》导学案-2024-2025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3.2人眼看不见的光》导学案 20242025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我始终坚信,每个孩子都是一颗独特的星星,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引导他们发现自己的光芒,并学会相互照亮。
一、设计意图在设计这节课时,我希望能够通过孩子们日常生活中所能接触到的事物,引导他们认识和理解人眼看不见的光。
活动的设计方式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方式,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了解人眼看不见的光的种类及其作用。
2. 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能力。
3. 引导孩子们认识到科学的无处不在,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了解人眼看不见的光的种类及其作用。
难点:理解光的传播和作用机制。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手电筒、红外线探测器、紫外线灯等。
2. 学具:观察记录表、色卡、实验材料等。
五、活动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有趣的谜语,让孩子们猜测“什么是光?”并在课堂上分享各自的答案。
2. 讲解:介绍光的传播方式和种类,重点讲解人眼看不见的光——红外线和紫外线。
3. 实践:孩子们分组进行实验,用手电筒、红外线探测器和紫外线灯等教具,观察和记录不同光的传播和作用。
4. 讨论:分享实验结果,引导孩子们思考光的传播和作用机制。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了解人眼看不见的光的种类及其作用。
难点:理解光的传播和作用机制。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认真反思这节课的教学效果,根据孩子们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以更好地引导他们掌握知识。
同时,我会鼓励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探索更多的科学现象,激发他们对科学的热爱。
通过这节课,我希望孩子们能够了解到,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光,蕴含着丰富的科学知识。
只要我们用心去观察、思考和实践,就能发现光的奥秘,感受到科学的魅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这次的教学活动中,我发现了几个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它们对于孩子们的理解和掌握知识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3.2人眼看不见的光》导学案-2023-2024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3.2人眼看不见的光》导学案 20232024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源于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光现象》的第二节《3.2人眼看不见的光》。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红外线的性质、作用以及应用;二是紫外线的性质、作用以及应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基本性质,认识红外线和紫外线在生活中的应用,并培养学生对物理现象的探究兴趣。
二、教学目标1. 知道红外线和紫外线都是人眼看不见的光,了解它们的产生、传播和作用。
2. 掌握红外线和紫外线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对物理现象的探究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红外线和紫外线的产生、传播和作用。
2. 教学重点:红外线和紫外线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红外线和紫外线的演示实验)。
2. 学具:教材、笔记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红外线和紫外线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如电视遥控器、热谱仪、紫外线消毒等,引导学生关注这些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
2. 知识讲解:介绍红外线和紫外线的产生、传播和作用,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红外线和紫外线的效果。
3. 例题讲解:分析红外线和紫外线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如电视遥控器的工作原理、紫外线消毒的原理等,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
4.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有关红外线和紫外线应用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巩固所学内容。
5.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第三章光现象第二节人眼看不见的光一、红外线1. 产生: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辐射红外线2. 传播:直线传播,可被某些物质吸收3. 作用:热作用强,可应用于热谱仪、夜视仪等二、紫外线1. 产生: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辐射紫外线2. 传播:直线传播,可被某些物质吸收3. 作用:化学作用强,可应用于消毒、验钞等七、作业设计1. 请列举生活中应用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实例,并说明其原理。
3.2人眼看不见的光—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学案
3.2人眼看不见的光—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学案我的设计意图是通过本节课,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人眼看不见的光的基本知识,包括红外线和紫外线的作用和用途,以及如何保护自己免受这两种光的伤害。
同时,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我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基本特性,了解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如何保护自己免受这两种光的伤害。
我的教学难点是让学生理解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基本特性,以及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掌握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基本知识,以及如何保护自己免受这两种光的伤害。
第一步:通过多媒体课件,向学生介绍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基本知识,包括它们的产生、传播、特性等。
第二步:进行实验,让学生观察红外线和紫外线的效果,如红外线的热效应和紫外线的荧光效应。
第三步:让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如用红外线灯照射温度计,观察温度计的读数变化;用紫外线灯照射不同的物体,观察它们的荧光情况。
第四步: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的观察和体验,讨论红外线和紫外线在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如何保护自己免受这两种光的伤害。
第五步:让学生填写调查表,记录他们的观察和讨论结果。
在活动重难点中,我要特别关注那些对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基本知识理解不够深入,或者在生活中对这两种光的保护不够到位的学生。
我将通过个别辅导和小组讨论,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
在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中,我会思考这节课的优点和不足,如学生的参与度、对知识的理解程度等,以及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我会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红外线和紫外线的保护,拓展他们的科学知识。
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我希望能够让学生掌握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基本知识,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同时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学设计中,我认为有几个重点和难点需要特别关注,以确保学生能够有效地学习和掌握知识。
学生对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基本概念的理解是本节课的重点。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学案1 3.2人眼看不见的光
人眼看不见的光【学习目标】1.通过探究活动确认红外线、紫外线的存在,了解它的性质及其应用。
2.通过探究活动,初步体验转换观察法(对不可见事物可以通过其可见的效应来对该事物进行研究的方法)在物理中的应用。
3.了解红外线和紫外线在生活和高科技领域的应用,体会科技的力量。
【学习重点】1.红外线、紫外线的特点和应用;2.认识红外线、紫外线的存在【学习难点】1.红外线、紫外线的特点和应用;2.防止紫外线过量照射给人们带来灾害。
【教学资源】三棱镜、白纸、温度计、墨水等。
【方法指导】实验、阅读、讨论、练习。
【自主学习】——试一试你的身手1.什么叫可见光?什么叫不可见光?2、人眼看不见的光有哪些?3、什么叫红外线?什么叫紫外线?4.红外线有哪些应用?5、紫外线有哪些应用?6.在光的色散实验中,若把温度计放在红光外侧,温度计的示数会,说明红光外侧有光,我们把它叫做。
它具有效应。
太阳的热主要以的形式传递到地球上。
7.自然界所有的物体都在不停地向外辐射。
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的。
8.红外探测仪、红外照相机通过记录物体辐射的红外线强度,来识别不同的物体。
9.在光谱紫光以外也有一种看不见的光叫,紫外线最显著的性是,百元面值的人民币上用荧光物质印的“100”字样,在的照射下会显示出来。
【知识建构】——你最棒1.用温度计测量色光的温度,回答问题。
(1)用平面镜反射一束太阳光到三棱镜上,白光透过三棱镜,在白纸上形成_____ 的光带。
(2)将温度计的液泡放到色光的位置,观察温度计的示数变化。
(3)将温度计移到红光的外侧,观察温度计的示数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 。
2.最早发现温度计的液泡放在红光的外侧,温度计的示数比在可见光区高的科学家是____________ 。
此现象表明,红光的外侧有人眼不可见的光,叫做_______ 。
3.红外线能使被照射的物体____ ,具有___效应。
太阳的热主要就是以____的形式传递到地球的。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3.2 人眼看不见的光》教案
3.2人眼看不见的光教学目标:1、通过探究活动,确认红外线、紫外线的存在;2、知道红外线、紫外线的性质,了解他们在生活、高科技领域的应用;3、通过阅读、讨论,客观认识科技发展对人类生活和自然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善待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
教学重点:知道红外线、紫外线是不可见光;教学难点:知道红外线、紫外线的性质,了解他们在生活、高科技领域的应用教学过程:一、复习:1、太阳光是不是最单纯的?它是由哪些颜色的光复合而成?2、光具有的能量叫什么?哪些现象可以说明光能的存在,试举例。
光能能转化为哪些能量?二、引入:通过上节课学习,我们知道了太阳光可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可见光,那么太阳光中是否存在我们看不见的光呢?三、新课:1、认识红外线【猜一猜】太阳光能使物体发热。
在光的色散实验中,我们知道太阳光可分解为各种色光,大家猜一猜哪种色光发热本领大呢【点拨】师:同学们能不能用温度计测一测(为了使温度计更加灵敏,可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涂黑)。
【做一做】教师要求学生在不同的色光区域用温度计测一测,比较一下。
【想一想】温度计放在红色的外侧,温度计的示数会明显上升,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说明了人眼只能感觉到特定频率范围内的光,还有一些光,人眼无法觉察,这些光叫不可见光。
刚才在太阳光色散区域红光外侧的不可见光叫红外线。
红外线的特点:具有热效应,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
(太阳的热主要就以红外线的形式传送到地球上)红外线的应用:学生阅读书61—62页在结合平常自己的了解总结红外线在生活中的应用自然界的所有物体都在不停地向外辐射红外线,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的红外线越强。
红外线的应用:(1)红外线加热;(2)红外线照相;(3)红外线医疗;(4)红外线遥感;(5)红外线夜视仪。
2、紫外线【想一想】红光外侧存在红外线,那么紫光外侧是否也存在不可见的紫外线【做一做】将一张带有荧光防伪标志的人民币慢慢从红光外侧向紫光外侧移动。
【交流】人民币移动到紫光外侧时荧光显现,这说明紫光外侧也存在一种不可见光,这种光能使荧光物质发光。
3.2人眼看不见的光学案--2024-2025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3.2 人眼看不见的光学案 20242025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在孩子们的世界里,光和色彩总是充满神奇和魔力。
当他们看到太阳光穿过云层,彩虹横跨天际,或是夜晚繁星点点,他们的眼睛就像是被施了魔法,充满了好奇和探索的欲望。
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我希望通过这次《人眼看不见的光》的科学活动,让孩子们不仅看到生活中可见的光,更要引导他们探秘那些肉眼看不见的光。
一、设计意图我设计这节课的方式是以实践活动为主线,通过孩子们熟悉的日常生活中的光现象,逐步引导他们认识到人眼看不见的光,如红外线和紫外线。
课程思路是通过观察、实验和讨论,让孩子们在探究中体验科学乐趣,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活动的目的是让小朋友们了解光的多样性,以及看不见的光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目标1. 认识可见光和看不见的光;2. 能通过实验观察到红外线和紫外线;3. 理解红外线和紫外线的作用和用途;4. 培养观察、思考、交流的科学探究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认识红外线和紫外线,了解它们的作用。
难点:理解红外线和紫外线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红外线热像仪、紫外线灯、荧光棒、黑板、粉笔;2. 学具:每人一份实验套件(包括透明胶带、色纸、铅笔、小镜子)、记录表格。
五、活动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简单的日常现象——将手放在阳光下,观察手的影子,让孩子们认识到光的存在。
然后提问:“光只有红色、黄色、蓝色这些颜色吗?光的世界只有我们能看到的部分吗?”2. 探索可见光:孩子们用眼睛观察教室内的各种光源,并尝试用语言描述它们。
3. 发现看不见的光:孩子们使用红外线热像仪观察教室内的不同物体,了解红外线的热效应。
然后,用紫外线灯照射荧光棒和色纸,让孩子们看到紫外线的存在。
4. 实验与记录:孩子们按照实验套件进行实验,用透明胶带将色纸和小镜子固定在一起,观察不同颜色的光在镜子上的反射。
同时,记录下实验观察到的现象。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2人眼看不见的光教学案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二节“人眼看不见的光”。
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1. 红外线的产生、作用以及应用实例。
2. 紫外线的产生、作用以及应用实例。
3. 可见光与不可见光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红外线和紫外线的产生、作用以及应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2.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思考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将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3. 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探究、交流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红外线和紫外线的产生、作用以及应用。
难点:红外线和紫外线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具体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实验器材。
学具:课本、笔记本、实验报告单。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引导学生关注可见光以外的光。
2. 理论讲解:介绍红外线和紫外线的产生、作用以及应用,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相关实例。
3. 实验演示:进行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并观察现象。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实例,思考红外线和紫外线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红外线和紫外线在各自领域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6. 板书设计:板书红外线和紫外线的产生、作用以及应用。
7. 作业设计:(1)请列举生活中常见的红外线和紫外线应用实例。
(2)请简述红外线和紫外线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答案:(1)生活中常见的红外线应用实例有:电视遥控器、红外线热像仪等。
紫外线应用实例有:紫外线消毒、紫外线验钞机等。
(2)红外线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用于探测地球表面温度分布、观测恒星等。
紫外线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用于研究化学物质的结构、生物学实验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引入、理论讲解、实验演示、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式,使学生了解了红外线和紫外线的产生、作用以及应用。
八年级物理上册 3.2 人眼看不见的光学案(新版)苏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3.2 人眼看不见的光学案(新版)苏科版3、2人眼看不见的光【学习目标】1、知道红外线和紫外线的特点以及应用;。
2、通过对比让学生简单了解光的混合和颜料的混合的不同;通过探究活动确认红外线、紫外线的存在,了解它们在生活、高科技领域的应用。
3、激发学生进一步探求颜色之迷的兴趣;通过阅读、讨论,客观认识科技发展对人类生活和自然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善待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
【师生互动】一、复习回顾:1、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在光屏上呈现彩色光带,颜色依次是红、橙、黄、绿、蓝、靛、紫,这说明;光屏上A、B是光带边缘的色光,则A为光,B为光2、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决定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决定3、在没有其他光照的情况下,舞台追舞灯发出的绿光照在穿白色上衣、蓝色裙子的演员身上,观众看到她()A、全身呈绿色B、上衣呈绿色,裙子呈黑色C、上衣呈绿色,裙子呈蓝色D、全身蓝色新课学习:红外线可能是_______光外侧的光,紫外线可能是_______光外侧的光。
红外线和紫外线都是人眼无法察觉的,它们都属于____________光。
1、验证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存在,探究红外线和紫外线的特征小宇和小红设计了如书本p61,3-16所示的实验。
(1)将教室的窗帘拉上,让一束太阳光通过挡光板的狭缝照射到三棱镜的一个侧面上,从三棱镜的另一侧面射出的光线照的白屏上,形成彩色光带。
(2)将两支玻璃泡涂黑的温度计,(为什么将玻璃泡涂黑,原因:)同时分别放在红光的外侧和彩色光谱中。
(3)观察比较两支温度计的示数的上升情况。
(4)将一张带有荧光标志的钞票放在光谱中。
(5)将钞票慢慢的向紫光外侧移动。
(6)观察钞票移到什么位置时,荧光标志才显现出来。
2、发现规律(1)放在红光外侧的那支温度计的示数上升得较快。
说明:(2)钞票上的荧光标志在紫光外侧时会显现出来。
说明:3、红外线、紫外线的特点和应用红外线的特点:红外线的应用:紫外线的特点:、紫外线的应用:紫外线的防护:课堂检测1、市面上出售的小型晶体管激光器,发出的光是红色的,所以很多人称它为“红外线”,你认为这种说法对不对原因是2、验钞机发出的光是淡蓝色的,有同学认为紫外线是淡蓝色的,这种说法对不对原因是。
苏科2011课标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3.2人眼看不见的光学案
苏科2011课标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3.2 人眼看不见的光学案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我始终坚信,每个孩子都是一颗独特的明珠,需要我们用心去发现、去培养。
在这节课中,我将以“人眼看不见的光”为主题,通过一系列有趣的活动,让孩子们了解和认识人类视力无法感知的红外线和紫外线。
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了探究式学习,让孩子们在动手实验、观察现象中,自主发现红外线和紫外线的作用和应用。
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让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科学知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了解红外线和紫外线的概念,知道它们是人类视力无法感知的。
2. 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
3. 让孩子们了解红外线和紫外线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他们的生活常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孩子们理解红外线和紫外线的作用和应用。
2. 教学重点:让孩子们通过实验观察,发现红外线和紫外线的现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红外线加热器、紫外线灯、荧光棒、透明胶带、剪刀。
2. 学具:记录本、画笔。
五、活动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一张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图片,让孩子们初步了解这两种光线。
2. 实验一:红外线加热器(1)将红外线加热器打开,让孩子们感受红外线的热效应。
(2)让孩子们用手挡住红外线加热器,感受红外线是否会被遮挡。
3. 实验二:紫外线灯(1)将紫外线灯打开,让孩子们观察紫外线照射在荧光棒上的现象。
(2)让孩子们用手挡住紫外线灯,观察荧光棒是否还会发光。
4. 实验三:透明胶带和剪刀(1)将透明胶带剪成小段,放在阳光下,观察是否会有特殊现象。
(2)将剪刀放在阳光下,观察剪刀是否有特殊现象。
六、活动重难点1. 活动难点:让孩子们理解红外线和紫外线的作用和应用。
2. 活动重点:让孩子们通过实验观察,发现红外线和紫外线的现象。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实验,孩子们对红外线和紫外线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在实验操作和观察方面还有待提高。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 3.2 人眼看不见的光 导学案
专题二人眼看不见的光【目标导学】太阳光给人们带来了光和热,但是过于强烈的太阳光也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伤害,这又是为什么呢?你注意过没有,如图3.9所示,登山运动员为什么都要戴特制的黑色眼镜,穿特制的登山服装?太阳光是我们的世界五彩缤纷,但有很多关于的光的知识还要我们去探索,让我们一起走进人眼看不见的光的世界去学习吧!【省学示图】图3.9 登山运动员人眼看不见的光热效应红外线紫外线特点和应用荧光效应特点和应用【群学示图】【素材提供】关于红外线:红外线是太阳光线中众多不可见光线中的一种,由英国科学家赫歇尔于1800年发现,又称为红外热辐射,将太阳光用三棱镜分解开,在各种不同颜色的色带位置上放置了温度计,试图测量各种颜色的光的加热效应。
结果发现,位于红光外侧的那支温度计升温最快。
因此得到结论:太阳光谱中,红光的外侧必定存在看不见的光线,这就是红外线。
红外线具有热效应,穿透云雾的能力特别强。
自然界中所有的物体都在不断向外辐射红外线,在红外探测、影像、夜视仪、军事上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红光外侧存在一种能使物体发热的不可见光,这种光叫做红外线 请你述说红外线的热效应:________________ 人眼看不见的光 红外线 紫外线 红外线在很多方面有应用,试举三例:________________ 在紫光外侧存在一种能使荧光物质的不可见光,这种光叫做紫外线 请你述说紫外线的荧光效应:________________紫外线在很多方面有应用,试举三例:________________ 关于紫外线:在1801,德国物理学家约翰·威廉·特制作标志观察可见光谱的紫色线末端之外看不见的光线,对照亮浸泡氯化银的纸张特别有效。
他称之为“氧化光”以强调是化学反应,并将它们与可见光谱另一端的“热射线”区别开来。
不久之后,这个名词简化为“化学光的”,并且在整个19世纪都是广为人知的名词。
化学光最后改成紫外线来称呼。
3.2人眼看不见的光导学案-2024-2025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3.2 人眼看不见的光导学案20242025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在设计这个主题活动时,我旨在通过一系列有趣且互动性强的活动,让孩子们了解人眼看不见的光这一物理现象。
活动的设计思路主要是以孩子们的日常生活为切入点,引导他们发现和探索周围环境中存在的看不见的光,如红外线和紫外线。
通过观察、实验和思考,孩子们能够理解这些光的性质和作用,并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三个:一是让幼儿认识和了解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基本性质;二是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孩子们学会使用简单的工具来探测和认识红外线和紫外线;三是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在教学难点和重点上,我将其设定为让孩子们理解和掌握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基本性质,并能够通过实验和观察来验证这些性质。
如何引导孩子们发现和探索周围环境中的红外线和紫外线,以及如何让孩子们在实验过程中保持安全和专注,也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为了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我准备了一些简单的教具和学具,如红外线灯、紫外线灯、温度计、手电筒等。
同时,我还准备了一些实验材料,如荧光棒、气球等,以增加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谜语,引发孩子们对光的兴趣,然后引导他们思考人眼能看到的光和人眼看不见的光。
2. 探究红外线:让孩子们观察红外线灯,并用手感受红外线的热效应,从而理解红外线的性质。
3. 探究紫外线:让孩子们观察紫外线灯,并用荧光棒来观察紫外线的作用,从而理解紫外线的性质。
4. 实验环节:让孩子们分组进行实验,使用红外线灯和紫外线灯来探测和认识周围环境中的红外线和紫外线。
在活动重难点上,我主要关注孩子们对红外线和紫外线性质的理解和掌握,以及他们在实验过程中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孩子们对红外线和紫外线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在实验过程中积极参与,观察细致,能够较好地理解和掌握红外线和紫外线的性质。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3.2人眼看不见的光》导学案
《3.2人眼看不见的光》学习指南班级姓名学号【自主学习】1、光具有的能量叫。
太阳的热主要是以的形式传送到地球上来的。
2、光按照可见与不可见分成和两类。
都属于不可见光。
3、红外线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因此它具有效应;紫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它能。
【合作探究】【要点1】红外线【活动】观察课本图3-16,阅读第一、二段文字,思考:英国科学家发现温度计放在时,温度计示数比在还高,从而发现了,同时说明能使被照射的物体。
具有,太阳的热主要就是以形式传递到地球上的。
【思考】阅读61页小字部分,思考:1、物体都会辐射,温度越高,物体辐射的越。
2、红外线有哪些应用?【要点2】紫外线【活动】阅读62—63页文字及插图,思考:德国物理学家发现将底片放在外侧,底片被感光了,从而发现了,而紫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
【思考】1、紫外线有哪些应用?2、紫外线与人类的健康有什么关系?【思考】阅读64页小字部分,思考:1、臭氧层有什么用?;2、人类排放的会破坏臭氧层,已经形成了南极;3、科学家呼吁,各国现已签订了《》。
我国从2002起禁止使用。
【课堂作业】1、下列仪器是利用红外线工作的是()验钞机 B、感应干手机 C、日光灯 D、医用灭菌灯2、太阳射到地球的紫外线大部分被空气中的什么吸收?()A、二氧化碳B、氧气C、臭氧D、水蒸气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所有的光人们都拿看到B、紫外线能使物体的温度升高C、不同温度的物体所辐射的红外线强度都一样D、紫外线是紫色的4、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涂上_____色,可以使温度计更加灵敏,因为这种颜色更容易_____热。
太阳的热主要以____________的形式传送到地球上。
5、红外线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具有________效应,物体辐射红外线的本领跟_______有关,________越高,辐射的红外线越强。
6、紫外线是德国物理学家_________发现的,它的最显著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这一原理可以制成__________________。
八年级物理上册 3.2人眼看不见的光教案 苏科版
6、红外线的应用:
(1)红外线探测器
(2)红外线照相机
(3)红外夜视仪
7、紫外线
(1)紫外线:在红光外侧存在红外线,那么紫光外侧是否也存在某种不可见光?在紫光外侧存在人眼看不见光叫紫外线。紫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它能使荧光物质发光。
(2)紫外线的应用:
①用紫外灯灭菌
4、紫外线是德国物理学家里特发现的,它的最显著的特性是能使,根据这一原理可制成验钞机。
天气预报中常出现的“紫外线指数”,各种防紫外线用品上标明的防
晒指数,它的含义是什么,对我们有什么作用?
板书
设计
人眼看不见的光
可见光:人眼能感觉到特定频率范围内的光,叫可见光。
不可见光:人眼无法觉察到的光叫不可见光。
②验钞机:是利用荧光物质在紫外线照射下能发光的原理制成的。
适当的紫外线照射对人体有益,过量的紫外线照射对人体有害。它能引发白内障,导致皮肤过早老,甚至发生癌变,电焊工人在焊按时戴上防护罩以防紫外线伤害。
环保话题:紫外线与臭氧层。
学生阅读P61课文,了解紫外线的概念,紫外线的应用。
学生阅读“生活”、“物理”、“社会”,臭氧(03)臭氧层好像是地球的保护伞,它能吸收绝大部分来自太阳的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物免受大量紫外线的直接照射,由于人类大量使用会破坏臭氧层的氟氯碳化物,如电冰箱中所用氟利昂、美发用的发胶、摩丝等。
4、将实验数据分析和小结:
实验完毕,将实验结果填入表格:
红光
紫光
红光外侧
紫光外侧
温度(0C)
学生阅读课本P59可见光、不可见光,红外线的概念。
5、概念:(1)可见光:人眼能感觉到特定频率范围内的光,叫可见光。
3.2人眼看不见的光——苏科版八年级上册学案
3.2人眼看不见的光——苏科版八年级上册学案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我始终相信,每个孩子都是一颗独特的星星,他们有着自己独特的光芒。
而我的任务,就是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光芒,让他们在人生的舞台上闪耀。
这次,我带来了我的主题活动——“3.2人眼看不见的光”。
一、设计意图这个主题活动的设计方式是通过探究人眼看不见的光,让孩子们了解到光的多样性,并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活动的目的是让孩子们在探究过程中,发现光的奥秘,体验到科学的乐趣,并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了解光的多样性,知道人眼看不见的光的存在。
2. 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 让孩子们体验到科学的乐趣,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孩子们了解光的多样性,知道人眼看不见的光的存在。
难点:如何让孩子们在探究过程中,发现光的奥秘,体验到科学的乐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手电筒、红外线激光笔、紫外线荧光棒、透明胶带、玻璃杯、水、光盘、黑色塑料袋。
学具:记录本、画笔。
五、活动过程1. 引入:晚上,我们一起去户外探险,用手电筒照亮前方,让孩子们感受到光的重要性。
2. 实验一:光的传播(1)将手电筒的光照射在墙上,让孩子们观察光的传播方式。
(2)用透明胶带将手电筒和墙之间的光线遮挡,让孩子们看到光消失的现象。
3. 实验二:红外线和紫外线(1)用红外线激光笔照射在光盘上,让孩子们观察到红外线的作用。
(2)用紫外线荧光棒照射在黑色塑料袋上,让孩子们看到紫外线的效果。
4. 实验三:光的折射(1)将玻璃杯装满水,放在阳光下,让孩子们观察到光的折射现象。
(2)让孩子们用画笔记录下实验过程中的观察结果。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让孩子们了解光的多样性,知道人眼看不见的光的存在。
难点:如何让孩子们在探究过程中,发现光的奥秘,体验到科学的乐趣。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这次活动,孩子们积极参与,表现出极高的兴趣。
在实验过程中,他们认真观察,细心记录,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物理上册 3.2 人眼看不见的光学案苏科
版
3、2 人眼看不见的光
【自主学习】
一、红外线
(一)赫歇尔发现红外线的过程
1、可见光能使物体温度,放在红光外侧的温度计,其示数。
说明红光外侧有一种光,称为。
2、这种探知红外线存在的方法称为。
3、红外线最显著的特质是具有,且。
4、正因为的热效应最显著,太阳的热主要通过传递到地球的。
5、有什么方法可以使温度计示数上升更明显?①玻璃泡上涂。
②选用玻璃泡更,内径更的温度计。
③使用更精密的。
(二)自然界中的红外线
1、自然界中的物体都在地向外辐射红外线。
2、物体的温越高,向外辐射的红外线越。
(三)红外线的应用
1、红外线;
2、红外;
3、红外;
4、捕食
5、红外;
6、红外;
7、红外;
8、红外测温仪
(四)红外线的其他特性
1、如右图,和可见光一样,红外线也能发生。
2、红外线是光,能看见的肯定不是。
二、紫外线
(一)里特的发现
1、放在紫光外侧的照相底片被感光了,说明紫光外侧还有一种光,称为。
2、这种探知紫外线存在的方法称为。
(二)紫外线的性质
1、紫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
2、紫外线另一个性质—。
3、的紫外线照射对人体有益:紫外线有助于维生素D的合成,促进骨骼生长。
4、的紫外线照射对人体有害。
三、光是一种波
1、光也是一种。
2、人眼只能看到特定范围内的光。